范文一:动眼神经支配是什么样的疾病
动眼神经支配是什么样的疾病
我们都知道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口,眼睛的健康是我们大家很关心的。动眼神经支配是眼睛疾病其中的一种。但是很多人都不怎么了解这一疾病到底是什么疾病,导致了很多人在治疗上不怎么了解。那么到底动眼神经支配是什么样的疾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依据多年的临床
经验为大家是如何解答这一问题的吧。
一、病因
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因还是缺血梗塞性(诸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其次是血管瘤、肿瘤、创伤等疾患所造成的,小孩子形成动眼神经的原因则与大人稍有不同,占第一位的原因是先天性神经发育不良,其次才为创伤,肿瘤等等后天因素。
二、检查诊断
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主要依赖详细的眼科神经学检查,包括眼睑下垂,眼位外斜,瞳孔扩张,两眼协调性不佳等等症状,视网膜,视乳头检查也是一个重点,另外一个检查的方向则是放在排除足以危害其他组织器官的疾病。因此,除了基本眼科神经学的检查之外,我们也必须进行某些影相学检查(电脑断层CT,核磁共震仪MRI,血管造影angiography。。etc) ,排除掉一些进行性的疾病,若是病患原先本身并无特殊的全身性疾病(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则要怀疑是否有脑神经血液,血管,肿瘤等疾病,也就是要排除第三对脑神经路径上的病变,如果必要,会同神经科专家做适当的会诊也是相当重要。
三、动眼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
1、动眼神经麻痹再生错向综合征 动眼神经麻痹后再生紊乱时,眼外肌被再生方向错误的神经纤维所支配,可以伴随各种眼球运动,有奇异的眼睑运动表现为患眼企图下转或内转时出现眼睑退缩或瞳孔缩小,一般无自动节律改变,个别病例周期性痉挛与再生错向合并存在多见于先天性或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急性期或恢复期
2、Marcus-Gunn综合征 又称下颌瞬目综合征,由MarcusGunn首先描述故而得名。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合并上直肌麻痹的患者,表现为先天性上睑下垂与翼状肌的特殊连带运动即同侧翼状肌受刺激时患眼下垂和眼睑退缩,这种眼睑退缩常发生在张嘴、下颌前突咀嚼及伸舌等运动时,瞳孔无异常改变其病因可能与三叉神经分支错向到第Ⅲ脑神经支配提上睑肌的位置有关。
3、Marin-Amat综合征 又称反下颌瞬目综合征。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特点是当张口及下颌运动时出现眼睑下垂,闭口或停止咀嚼时上睑下垂消失。
4、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opathy myasthenia gravis)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神经-肌肉间兴奋传递障碍,具有反复复发与缓解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早期出现上睑下垂单眼或双眼,晨轻午后重,瞳孔括约肌受累较晚。麻痹肌的麻痹轻重程度及斜视度数变化较大常有复视,注射新斯的明或滕喜龙后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
以上是对“动眼神经支配是什么样的疾病”的简单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动眼神经麻痹的大概知识。我们除了要有关这一问题的相关解答,在生活中我们的是都是很担心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们的身体健康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时进行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们的治疗方法。最后也希望患病的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范文二:神经肌肉支配
颈丛
皮支:发出4支皮神经
枕小神经(C2):支配枕外部、耳廓后面、及乳突部皮肤
耳大神经(C2.3):支配耳廓、乳突和腮腺区皮肤
颈横神经(C2.3):支配颈前部皮肤
锁骨上神经(C3.4):支配锁骨区、肩部和上胸部皮肤
肌支:
支配颈部深层肌肉:胸锁乳突肌(C3.4)、斜方肌(C3.4)、颈深肌支(头前直肌、头侧直肌、头长肌、颈长肌、中斜角肌、头斜角肌)、肩胛提肌。
支配膈肌:膈神经(C3-5,主要由C4组成),副膈神经(起自C5),约在第一肋水平加入膈神经。
颈丛由C5~T1脊神经根前支组成,C5神经根:最重要的:肱二头肌和三角肌,C5神经根:感觉:上臂的外侧代表点:肘窝的外侧,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C6神经根:最重要的:桡侧腕伸肌(伸腕)和肱桡肌(屈肘、但本身力量弱)。感觉:前臂桡侧、拇指、示指。代表点:拇指末节的前面。反射:肱桡肌反射(桡骨膜反射)
C7神经根:最重要的:肱三头肌、指总伸肌、(伸肘、伸指),感觉:中指末节的前面反射:肱三头肌反射
C8神经根:最重要的:指深屈肌(屈示指末节)、拇长屈肌。感觉:前臂远端尺侧半、尺
侧两指。代表点:小指末节的前面。反射:无
T1神经根:最重要的:背侧骨间肌、小指展肌、拇短展肌(外展各指)感觉:前臂近端、上臂远端尺侧半。代表点:肘窝内侧。反射:无
下臂丛损害(C5、T1神经根及其组成的下干):
肺尖肿瘤或转移瘤(最常见为乳腺癌)浸润,手部小肌肉萎缩,伸指无力,常伴疼痛。
胸廓出口综合征:颈肋造成臂丛下干和锁骨下动脉受压成角。(大的颈肋影响血管、而小颈肋常不影响血管)。神经症状表现鱼际和第一骨间肌萎缩,前臂内侧和小指的感觉异常。肩关节伸直、外展时造成桡动脉减弱或消失。
臂丛发出的神经:胸长神经(C5-7)起自神经根:支配前锯肌,拉肩胛骨向前、提肋,助吸气
肩胛背神经(C5)起自神经根:支配菱形肌和肩胛提肌,上提肩胛。
肩胛上神经(C5.6)起自上干:支配岗上肌、岗下肌。功能臂外展(岗上肌)、外旋(岗下肌)肩胛下神经(C5.6)起自后束,支配肩胛下肌和大圆肌,臂内收、内旋而向后。
腋神经(C5、6):起自后束,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三角肌:臂平举,小圆肌:臂外旋。感觉:三角肌下半部一块补丁状区域。单独的腋神经损伤少见,主要见于创伤
肌皮神经(C5~7):起自外侧束,支配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肱二头肌:前臂屈曲和旋后。喙肱肌:臂前屈内收。肱肌:前臂屈曲。
正中神经(C6-T1): 由起自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支合并而成走行:在上臂先走行于肱动脉的外侧,后从其上面跨越到其内侧,下行到达肘窝,穿过旋前圆肌的深支和前支之间到达前臂,在前臂在指浅和指深屈肌之间下行,在屈肌支持带的深面到达手掌。
尺神经(C7-T1):起自内侧束,走行:走行于腋动脉的内侧,然后走行于肱动脉的内侧直至上臂中部,后离开肱动脉向内过尺神经沟、穿过尺侧腕屈肌两头间(Cubital管)到达前臂,在前臂内侧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下行,在前臂远端仅由筋膜和皮肤覆盖,从屈肌支持腱的浅面到达手掌。
桡神经(C7-T1)起自后束,走行:在腋窝内位于腋动脉的后方,并于肱深动脉一起在肱三头肌内侧头和长头间行向外下,到达肱骨外上髁上方、穿外侧肌间隔至肱桡肌和肱肌之间,在此分为浅深两支
腰丛的组成 T12前支的大部分 ,L1-3前支 ,L4前支的小部分,位于腰大肌的深面和腰椎横突之间,L1:腹股沟区,代表点腹股沟内侧1/3。代表性肌肉和动作:L1.2:髂腰肌、屈髋关节.,L2.3:内收肌群,髋关节内收,,L3:股四头肌,伸膝关节
L2:大腿近段的前面,代表点在腹股沟与膝关节连
线中点水平大腿内侧面。
L3:大腿的前内侧面,代表点在髌骨内侧。
L4神经根代表肌肉:胫骨前肌,主要功能是足背屈,感觉支配区:小腿内侧至内踝
代表点:内踝的近端。反射:膝腱反射
L5神经根 代表肌肉:mu长伸肌,主要功能背伸mu趾。感觉支配区:小腿前外侧至足背。代表点:足背1.2趾间。反射:扣打腘窝内侧肌腱(半腱肌、半膜肌)
S1神经根 代表肌肉:比目鱼肌、腓肠肌,主要功能足尖走路感觉支配区:小腿后面至足底、足背外侧。代表点:足跟外侧。反射:跟腱反射
S2-4神经根:运动支配:支配足部小肌肉和膀胱。感觉支配:S2:大腿至小腿上半部后面,代表点腘窝。S3.4.5:围绕肛周呈同心圆分布。
骶丛的分支:到股方肌和子下肌的肌支(L4.5~S1)
到闭孔内肌和子上肌的肌支(L5~S1.2)
到梨状肌的肌支(S1.2)
股后皮神经(S1.2.3)
臀上神经(L4.5~S1):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臀下神经(L5~S1.2):臀大肌
坐骨神经:(L4-S3)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在臀大肌深面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进入大腿后面。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至腘窝,在腘窝上角附近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分支:在大腿后面从坐骨神经本干发出肌支,支配大腿后肌群。
胫神经(L4-S3),为坐骨神经本干的延续,在小腿经比目鱼肌深面沿胫后动脉下降,经过内踝的后方在屈肌支持带的深面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腓总神经(L4-S3)发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缘走向外下,绕腓骨颈穿腓骨长肌达小腿前面,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的分布范围是小腿前外侧肌群和小腿外侧,足背和趾背的皮肤。
阴部神经(S2.3.4):1.直肠下神经:支配肛门外阔约肌和肛门部皮肤。2.会阴神经:分为阴囊或阴唇神经,支配阴囊或大阴唇皮肤;肌支支配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尿道阔约肌、肛门外阔约肌、肛提肌。3.阴茎或阴蒂背神经:主要分布于阴茎和阴蒂的皮肤。
骶丛内脏神经(S2-4),又称盆腔内脏神经。发自S4的到肛提肌、肛门外阔约肌和尾骨肌的分支。尾丛由S4.5和Co1组成,发出肛门尾骨神经支配附近皮肤。
范文三:手的神经支配
手的神经支配
尺神经:
尺神经在前臂的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向尺侧屈腕)、第3、4指深屈肌(第4、5手指末节指骨屈曲)、掌短肌(手尺侧近端的皮肤肌肉)、小指展肌(小指外展)、小指对掌肌(小指对掌)、小指屈肌(小指屈曲)、第3、4蚓状肌(第4、5指掌指关节屈曲及近端指间关节伸直)、骨间肌(掌指关节屈曲及近端指间关节伸直)、拇收肌(拇指掌部内收)及拇短屈肌深侧头(拇指第1指节屈曲)
尺神经发出的感觉支有:?掌皮支,分布小鱼际肌表面的皮肤;?背皮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和小指、无名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终末浅皮支,分布于手掌尺侧面远端皮肤和小指、无名指尺侧掌面的皮肤
尺神经在臂部损伤时,主要表现为屈腕能力减弱,屈,、,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及拇指内收力弱,小鱼际肌及骨间肌明显萎缩,各指不能互相靠拢,各掌指关节过伸,第,、,指的指间关节弯曲,称为“爪形手”,其感觉障碍则以手内侧缘为主。
桡神经
肌支主要支配臂和前臂后群肌及前群的肱桡肌。皮支主要布于手背桡侧两个半指及相应手背皮肤。
损伤后的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态,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臂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皮肤最为
明显。桡骨颈骨折时,也可损伤桡神经深支,其主要症状是伸腕能力弱和不能伸指。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在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时,发出运动支支配下列肌肉:?旋前圆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桡侧腕屈肌,其功能是使手桡侧屈曲,屈腕;?掌长肌,其功能是屈腕;?指浅屈肌,其功能是使示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中节指骨屈曲。
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后,发出前骨间神经,支配下列肌肉:?拇长屈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末节屈曲;?第1、2指深屈肌,其功能是使示指、中指末节指骨屈曲;?旋前方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
在腕管的远端,正中神经支配:?拇短展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外展;?拇对掌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向对侧;?拇短屈肌浅头,其功能是使拇指近端指节屈曲;?第1、2蚓状肌,其功能是屈曲示指、中指的近端指节和伸直其远端2个指节。
感觉支分布于手掌桡侧半皮肤,拇指、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半掌面皮肤,并覆盖在相应手指的掌指关节掌面皮肤及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中、末节指骨背面的皮肤。
正中神经在臂部损伤时可累及全部分支,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无力,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称为“猿手”。感觉障碍以拇指、示指和中指的末节为明显。亦可见明显的血管收缩和营养障碍。
范文四:脊神经支配图
一、脊神经后支分布
节段 神经 支 配 范 围 定位
枕下神经 C后支 纯运动性,支配头后短肌(头直肌和头斜肌),使头回旋 1脊 枕大神经 C后支 支配项肌(头下斜肌、头夹肌、头最长肌)及枕部皮肤 2神 第3枕神经 C后支 支配项肌(头半棘肌)及枕部皮肤 3经 颈神经 C后支 4-8后 按节段支配项、背、腰部短肌、长肌及皮肤,其中腰后支的皮1-3 胸神经 T后支 1-12支 支,又称臀上皮神经,支配臀上部皮肤 腰神经 L后支 1-5分 骶神经 S后支 出骶后孔,其中骶后支的皮支为臀中皮神经,支配臀中部皮肤 1-51-3布 尾神经 C后支 出骶管裂孔,分布尾部皮肤 O1
二、脊神经前支分布
支配枕外部、耳廓后面及乳突部皮肤 枕小神经 C2
耳大神经 C 支配耳廓、乳突和腮腺区皮肤 2,3皮支 颈皮神经 C 支配颈前面皮肤 2,3
锁骨上神经 C 支配锁骨区、肩部和上胸部皮肤 ,34
胸锁乳突肌支 C 3,4
斜方肌支 C 3,4
肌支 支配头前直肌、头侧直肌(C)、头长肌(C)、颈长肌(C)、12-41-4颈 颈深肌支 中斜角肌(C)、头斜角肌(C) 丛 3-44
(C前支) 1-4肩胛提肌支 C 3-5
运动纤维 膈 膈神经 C 3-5感觉纤维 心包、膈、纵膈胸膜和肋胸膜一部分
至舌下神经的交通支 支配颏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
舌下神经 C 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2,3交通支 至迷走神经的交通C 支配颅后窝硬脑膜感觉 1支
支配菱形肌及肩胛提肌 肩胛背神经 C1-5
胸长神经 C 支配前锯肌 锁 5-7
锁骨下神经 C 支配锁骨下肌 骨 5-6
肩钾上神经 C 支配冈上、下肌 上 5-6
分 胸前神经 C-T 支配胸大、小肌 51
臂 支 肩钾下神经 C 支配肩胛下肌、大圆肌 5-6丛 胸背神经 C 支配背阔肌 6-8C5 肌支—支配臂前肌群 肌皮神经 C 外 - 5-7 皮支—为前臂外侧皮神经(C),支配前臂外侧面皮肤 5-6T侧 4 肌支—支配臂前肌群 锁 前 束 正中神经 C-T 61皮支—支配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指皮肤 骨 支
下 臂内侧皮神经 C-T 支配背内侧面皮肤 81
分 前臂内侧皮 内 C-T 支配前臂内侧面皮肤 81支 神经 侧
肌支—支配前臂和手掌面部分皮肤 束 尺神经 C-T 71皮支—支配手掌面尺侧一个半指和手背面尺侧两个半手指的皮肤
肌支—支配臂和前臂背面全部伸肌
-T 桡神经 C皮支—为臂后神经(C)、前臂背侧皮神经(C),支配臂和前515-85-8后
臂背面及手背桡侧两个半手指皮肤
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 束 腋神经 C 、56皮支—为臂外侧皮神经,支配臂外侧面皮肤
肌支 支配肋间肌、下六对肋间神经还支配腹肌
肋间神经 分为外侧皮支和前皮支、支配胸前和外侧面皮肤;第二肋间神胸神经前支 皮支 经外侧皮支名为肋间臂神经,支配臂内侧面皮肤 (T) 1-12
肋下神经 T 12
肌支—支配腹肌
髂腹下神经 T-L 皮支——分为外侧皮支和前皮支,支配大腿上外侧面及耻骨联121
合附近皮肤
肌支—支配腹肌
髂腹股沟神经 L 1皮支—名为阴囊前支,支配大腿上内侧面、阴茎根和阴囊的皮
肤(女性配阴阜和大阴唇皮肤)
肌支—为精索外神经,支配提睾肌及肉膜 腰丛(T-L124 生殖肌神经 L 、12皮支—名为腰腹肌沟神经,支配大腿前面、腹肌沟韧带下方一前支) 小区及阴唇皮肤
股外侧皮神经 L 支配大腿外侧面皮肤 、23
肌支—支配大腿前群肌肉 股神经 L 2-4皮支—名为前皮支(L),支配大腿前面皮肤,另一支为隐神、23
经,支配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皮肤
肌支—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和闭孔外肌 闭孔神经 L 、24皮支—支配大腿内侧面中部皮肤和髋关节
肌支——支配梨状肌(S)、闭孔内肌(L、S)、股方肌(L、S) 、125151
臀上神经 L-S 支配臀中、小肌、阔筋膜张肌 41
臀下神经 L-S 支配臀大肌 52
肌支—支配会阴肌 阴部神经 S 1-4皮支—支配会阴和外生殖器皮肤
股后皮神经 S 1-3支配大腿后面皮肤 骶(尾)丛 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 (L-Co) 41胫神经 L-S 皮支—为腓肠内侧皮神经,与腓吻合神经相合,形成腓肠神经,42坐 支配小腿后面及足外侧缘皮肤 骨 肌支—支配小腿前群肌和外侧群肌 神 皮支—为腓肠外侧皮神经,支配小腿前面、外侧面皮肤和足背经 腓总神经 L-S 42皮肤,另发一腓吻合神经,与腓肠内侧皮神经吻合成
腓肠神经
范文五:蛙心的神经支配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一、 对比实验分析心交感与心迷走神经作用下的不同效应 二、 分别刺激两侧的心迷走-交感神经干~将产生的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有无差别。
三、对比实验分析左右两侧神经在作用上的差别 课程名称:生理学实验
实验人 : 邓晓娟~张优,本次由邓晓娟执笔, 院系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
学 号 : 13941201 13941202
2013年11月6日
第 1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 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1,、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1-5胸段的中间外侧柱,其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后者能激活节后神经元膜上的N型胆碱能受体。心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内。节后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心脏神经丛,支配心脏各个部分,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
,2,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行走于脑神经干中。这些节前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在不同的动物中有种间差异。心迷走神经的节前和节后神经元都是胆碱能神经元。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
,二,心交感与心迷走神经的作用
,1,、心交感神经的作用
心交感N末梢释放NE作用于心肌细胞膜β1R,使膜对钙通透性增高,钙内流增多,引起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结果CO增多、BP升高。心率加快,心房、心室收缩、心输出量上升,血压上升。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结合后,可使心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激活,Ca2+内流增加,并使细胞内肌质网释放的Ca2+增多,其最终效应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每搏作功增加,正性变力作用,。Ca2+内流增多,可使慢反应细胞0期动作电位的上升幅度增大,除极加快,房室传导时间缩短,正
第 2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性变传导作用,。另外,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自律细胞4期的内向电流加强,使自动除极速率加快,窦房结的自律性变高,正性变时作用,。 ,2,、心迷走神经的作用
心迷走N末梢释放ACh作用于心肌细胞膜MR,使膜对钾通透性增高,钾外流增多,引起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结果CO减少、BP降低。心率降低,心房、心室舒张、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刺激迷走神经时也能使心室肌收缩减弱,但其效应不如心房肌明显。迷走神经减弱心肌收缩能力的机制是由于其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M胆碱能受体后,可使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因此细胞内cAMP浓度降低,肌浆网释放Ca2+减少。
机制,ACh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结合后,可使肌质网释放Ca2+减少,ACh还能抑制钙通道,使Ca2+内流减少,其最终效应使心肌收缩能力减弱,负性变力作用,。Ca2+内流减少,使房室交界处慢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减小,导致房室传导速度减慢,负性变传导作用,。另外,ACh与M受体结合后,能激活细胞膜上的一种钾通道,IKACh通道,,K+外流增加,于是膜电位变得更负,加之ACh能抑制4期的内向电流If其最终效应便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 ,三,两侧神经分布和作用上的差别
,1,、在动物实验中可看到,两侧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有所差别。窦房结的交感纤维主要来自右侧心交感神经,房室交界、心室肌的交感纤维主要来自左侧心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右侧心交感神经兴奋时以引起心率加快的效应 为主,而左侧心交感神经兴奋则以加强心肌收缩能力的效应为主。 ,2,、两侧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也有差别,但不如两侧心交感神经支配的差别显著。一般而言,右侧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影响占优势,左侧迷走神经对
第 3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房室交界的作用占优势。
,四,心迷走神经的活动优势
在胸腔内,心迷走神经纤维和心交感神经一起组成心脏神经丛,并和交感纤维伴行进入心脏,心迷走交感混合神经干,,与心内神经节细胞发生突触联系。心迷走神经纤维和心交感神经纤维都有紧张性活动,但以迷走神经的活动为主 ,五,阿托品
阿托品,atropine,的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拮抗体内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阿托品与M胆碱受体结合,因内在活性很少,故一般不产生激动受体的作用,但能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结果拮抗了乙酰胆碱的作用。阿托品对于M胆碱受体的阻断作用有相当高的选择性,但很大剂量也有阻断神经节N1受体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
1.材料,青蛙一只
2.试剂,任氏液
3.器材,张力换能器,双凹夹和肌动器,、支架、玻璃针、镊子、手术剪、普通剪刀、神经剪刀、绳子、蜡盘、培养皿、胶头滴管、铜锌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电脑、电极线、露丝电极、刺激电极、大头针、蛙心夹。
三、实验步骤
,一,找蛙心的迷走交感神经干
在一侧下颌角与前肢间剪开皮肤----朝着背部剪开一些使皮肤切口较宽----分离
第 4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皮下的结缔组织-----提肩胛肌-----用玻钩提起提肩胛肌准备将其剪断----剪断提肩胛肌------寻找神经-血管-肌肉束(皮动脉、颈静脉和迷走-交感混合神经干)-----找到静脉血管即找到了迷走神经——--游离神经干并穿线 ,二,连接装置
接下来开胸,剪开心包膜,于心尖处夹上蛙心夹,连接传感器,安装好其它实验装置后,再小心地将刺激电极挂在神经干上--------开启计算机采集系统, 调节扫描速度1.0s/div,描记一段正常心搏曲线。调节适当的刺激强度,1.5V,,延时最小,用连续单刺激模式分别刺激两侧的迷走交感神经干,观察心搏活动的变化。随后加大刺激,再记录观察。
,三,测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用蘸有阿托品溶液的棉球包裹住静脉窦和心房部位。2,3min 后,再用原刺激强度分别刺激两侧的神经干,观察并记录心搏活动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1、青蛙左侧正常情况下刺激神经干所测得的心搏图像
,1,用1.5V强度刺激
方式 强度(V ) 波宽(ms) 延时(ms) 重复次数 频率(Hz) 扫描速度 灵敏度
连续单刺激 1.5 5 0 1 30 2.5/div 0.3g
第 5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迷走神经
导致心搏
下降
交感神经
导致心搏
有些微上
升 我们可以从上图看出,当刺激为1、5V时,心搏有明显下降,而后又有一点轻微的偏高。这是因为最开始迷走神经起主导作用,并且作用较大,即心搏跳动下降,但是由于刺激时间不够,并且强度不够,心搏并没有完全停止,之后迷走神经作用消失,主要由交感神经起作用。心搏跳动有些微上升。但是上升不明显。主要是由于青蛙开始进入冬眠区,心交感神经作用减弱。 (2)用3.0V强度刺激
方式 强度(V ) 波宽(ms) 延时(ms) 重复次数 频率(Hz) 扫描速度 灵敏度
连续单刺激 3 5 0 1 30 2.5/div 0.3g
第 6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迷走神经
导致心搏
下降
交感神经
导致心搏
有些微上
升
我们可以从上图看出由于青蛙心脏露在空气中过久,搏动强度减弱,即在同样的灵敏度下,搏动幅度减小。当刺激强度加大到3.0v并且刺激时间加长时,心迷走神经作用较强,心搏几乎停止,而后由于心交感神经作用有一点点些微上升。
2、青蛙右侧正常情况下刺激神经干所测得的心搏图像
,1,用1.5V强度刺激
方式 强度(V ) 波宽(ms) 延时(ms) 重复次数 频率(Hz) 扫描速度 灵敏度
连续单刺激 1.5 5 0 1 30 2.5/div 0.15g
第 7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交感神经生理学实验报告
迷走神经导致心搏
导致心搏有些微上
下降 升
,2, 用3.0V强度刺激
方式 强度(V ) 波宽(ms) 延时(ms) 重复次数 频率(Hz) 扫描速度 灵敏度
连续单刺激 3 5 0 1 30 2.5/div 0.15g
第 8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迷走神经
导致心搏
下降
交感神经
导致心搏
有些微上
升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
1, 左右两侧引起心脏完全停搏时的刺激强度不同,右侧的刺激强度1.5V时,
心脏并没有完全停搏,而左侧的刺激强度在1.5V时心脏几乎完全挺搏。
可以引起交感效应的刺激强度左侧远远高于右侧,说明左侧对刺激的敏
感性高,标本较完好。
2, 迷走效应表现为心脏完全停搏,说明迷走神经对心脏心室肌肉的搏动可
以起强烈抑制作用,同时心率变化不明显,对节律性影响不明显。
第 9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3) 左右两侧迷走效应和交感效应未观察到明显差别,说明蛙类左右迷走交感
神经束无明显的功能差异
3、青蛙心脏用阿托品处理后,刺激左侧神经干所测得的心搏图像
,1,用1.5V强度刺激
方式 强度(V ) 波宽(ms) 延时(ms) 重复次数 频率(Hz) 扫描速度 灵敏度 连续单刺激 15 5 0 1 30 2.5/div 0.15g
,2,用15V强度刺激
方式 强度(V ) 波宽(ms) 延时(ms) 重复次数 频率(Hz) 扫描速度 灵敏度 连续单刺激 15 5 0 1 30 2.5/div 0.15g
第 10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交感神经
导致心搏
些微上升
,3,用30V强度刺激
方式 强度(V ) 波宽(ms) 延时(ms) 重复次数 频率(Hz) 扫描速度 灵敏度
连续单刺激 30 5 0 1 30 2.5/div 0.07g
第 11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交感神经
导致心搏
些微上升
我们可以从上面三幅图看出,1,当用刺激强度为1.5V刺激时,无明显交感神经作用。直到用刺激强度15V时,才引起心搏些微上升。所以可引起迷走效应的刺激强度不能引起交感效应,说明迷走神经敏感性高。
2,由于心脏被阿托品包裹后,阻断了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当刺激神经干时,刚刺激时,心搏图心搏幅度瞬间加大,那是由于刺激青蛙导致青蛙除了心脏跳动外其他躯体也在搏动。当随着记录时间的加长,我们可以看到随后心搏有些微上升。我们用了不同强度刺激时,随着强度加大,心搏上升更明显。
4、青蛙心脏用阿托品处理后,刺激右侧神经干所测得的心搏图像 ,1,用15V强度刺激
方式 强度(V ) 波宽(ms) 延时(ms) 重复次数 频率(Hz) 扫描速度 灵敏度
第 12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连续单刺激 15 5 0 1 30 2.5/div 0.15g
交感神经
导致心搏
些微上升
,2,用30V强度刺激
方式 强度(V ) 波宽(ms) 延时(ms) 重复次数 频率(Hz) 扫描速度 灵敏度 连续单刺激 30 5 0 1 30 2.5/div 0.15g
第 13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交感神经
导致心搏
些微上升
,3, 用40V强度刺激
方式 强度(V ) 波宽(ms) 延时(ms) 重复次数 频率(Hz) 扫描速度 灵敏度
连续单刺激 30 5 0 1 30 2.5/div 0.09g
第 14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交感神经
导致心搏
些微上升
我们可以从上面三幅图看出,利用阿托品封闭了迷走效应之后,很明显迷走效应消失,但是交感效应并未明显出现。此时刺激的频率为30Hz,刺激强度为40V。该频率强度的刺激较低,交感效应很不明显。从两者作用机理看,之前可能由于迷走神经已对心脏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是肌细胞释放Ca2+的减少即内流Ca2+的减少。这造成肌细胞两侧的Ca浓度差以及细胞外Ca2+的积累。对于对细胞外Ca2+具有依赖性的心肌细胞来讲,高浓度的细胞外Ca2+较易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增强,即交感效应。因而该频率强度的刺激在迷走效应之后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并且由于青蛙进入冬眠,代谢明显降低。也会导致交感神经作用不明显。
五、注意事项
1. 神经周围的组织液需用棉球吸干,以防短路或电流扩散。 2. 每次刺激的时间不能过长,两次刺激之间必须间隔3,5 min,以防损伤神
第 15 页 共 16 页
[键入文字]
生理学实验报告
经。
3. 须常用任氏液湿润神经和心脏,以防组织干燥而失去生理机能。 4. 阿托品溶液过多过少都将对实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建议用阿托品阻断迷走效应时采取少量多次的策略
5. 在神经下穿线只用于提起神经,便于穿保护电极,不能打结。
6. 实验是用连续单刺激模式,否则不能引起交感反应或迷走反应。 六、参考文献
1. 王庭槐,韩太真,王子栋等.生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2. 项辉,龙天澄,周文良等.生理学实验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第 16 页 共 16 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动眼神经支配是什么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