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建设
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快速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一个主要经济力量。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也在稳定增长,希冀成为世界级科学大国的愿望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和执著。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影响中国科学在国际上取得卓越地位的主要障碍也许不是经济因素,而是文化因素。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科学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联机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发展受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既深刻又久远。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发展中积淀和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质,但是其中的某些方面至今对我国科学发展发生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1、人本主义——“实用理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即民族思想传统中最深层次的东西,类似于民族性格或民族气质。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正统,崇尚道德实践,强调对现实的关怀“实用理性”的文化心理结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中国的实用理性是与中国文化、科学、艺术各个方面相联系相渗透而形成、发展和长期延续的。
历史上,中华民族由于自身生存和繁衍的需要,创造出许多著称于世的高智慧的实用性技术,显示出中华民族具有极高的观察和归纳的能力,但是到了十六七世纪,欧洲的近代科学迅猛发展,而我国则停留在原状,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何在?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索,观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实用理性”为主导精神的文化,由人本思想传递下来的偏实用性思想,是中国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中国科学落后西方,不是个案的技术发明,而是科学探索的动机、视野和方法。这一状况,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强调求异思维,鼓励个人提出标新立异的观点。西方整个文化传统的特质是刻意求新,从古代到现代,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和社会科学都呈现出流派纷争的景象,后人对前人,同代人对同代人
总是持批判的态度,并且力图超越前人或他人。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到爱因斯坦的“牛顿啊,请原谅我”都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批判精神和超越意识。 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相比较,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注重求同性思维。在思考问题和处理实际事务时,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求同性,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虽也承认差别、对立、但这毕竟是第二位的。对于意见分歧我们讲究的是“求同存异”要“求大同、存小异”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思想的思想控制,严重地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行不敢越雷池一步,画地为牢、墨守成规。久而久之,使人养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心理。和为贵、中庸之道,是严重妨碍中国学者提出新异观点和彻底的学术主张的重要文化因素。
3、宗法思想——“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观
中国历史上,不仅政治家,即使有学问的思想家,也鄙夷书斋中的学者。这种反智论传统之根深蒂固,以致于有着强烈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观在中国古代思想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世纪初的一代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如梁启超、严复、王国维、陈寅恪、胡适等??都注意到中学与西学的巨大差别——西学是求真之学,中学是求善之学。他们一再强调中国人是实际的而非理论的,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所缺乏的是探究自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因而他们大力倡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的科学精神,认为中国人应该向西方学习的是惟西方具有的“为求知而求知”的求真传统。然而,由于受自身思维传统和外部文化思潮——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双重因素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学者仍然未能摆脱重视实际运用,轻视理论探索这样一个中国传统的积习,支配人们研究和思考问题的仍然是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观。
现在,中国已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表面上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真正作为科学的基石的。“为求知而求知”的科学精神并未在中国生根。从当今中国学术的实际看
二、文化自觉与创新文化建设
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要建设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文化,前提是应该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自觉认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其中许多内容具有合理内涵??数千年来对国家的团结稳定,民族的和谐相处,为人的道德修养都起了正面作用,例如宣扬施行仁政,强调社会和谐,主张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许多思想至今不失其正面意义。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造就的社会等级观念、中庸心理气质、实用理性思维以及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观等对整个民族精神创造力的负面影响。在经济、科技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不要认为过去的传统已经消失,也决不能低估传统文化对创新的压制。事实上,中国人排斥“异端和中庸之道”实用理性的民族性格, 以及重思想齐一、轻精神自由等文化传统依然根深蒂固,没有什么改变。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可以出学者、专家、工程师,但出不了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工程师。因此,要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深刻的清理和反思,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摒弃其糟粕的部分,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长处“取长补短”实现文化上的创造性转化,为科学创新提供文化上的支撑。
范文二: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
触摸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
引言
一、 儒家思想与中国建筑
1、儒家思想与"礼"
2、四合院:民居中的儒家礼制宗法思想 3、故宫:"礼"的集中表现
4、等级制度:"礼"在传统建筑中的具体表现 5、逾制的孔庙
6、城市中的儒家礼制
二、 中国建筑与道家文化
1、儒家的"中和"、"中正"之美与道家的"自然"之美
2、园林产生的道家文化背景
3、儒道互补的"天人合一"
三、 中国传统建筑所反映的宗教信仰文化 1、宗教理念与传说在建筑上的表现 2、随宗教传入的建筑类型
3、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的交融 4、中国民间信仰
5、生死观与自然观
6、趋吉意识
7、龙图腾
四、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与多元性 1、 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装饰艺术 2、 中国建筑艺术的多元与融合
五、中国传统建筑所反映的文学意境 1、 建筑艺术与文学的结合
2、 文学意象在建筑装饰图案中的反映 3、 建筑形象与传说轶事的结合
引言 建筑的文化意义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文化的意象
歌德(公元1749,公元1832)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实,建筑何尝不是一种凝固的文化,说到古埃及文明,我们会首先想到金字塔,说到古罗马文明,我们会想那些挺拔的廊柱。同样,长城在中国人的心中绝不仅仅是一道军事防御工事。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图1:长城
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陵墓还是园林、住宅,它们的个体和群体形象都是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产物。
图2:故宫
中国传统建筑与世界其它地区的传统建筑相比,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长期采用木结构体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传统建筑,曾经是古人非常实用的生活空间,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外化的体现。通过传统建筑,我们往往可以触摸到一种文化最深邃的精义所在。
图3:颐和园佛香阁
一、 儒家思想与中国建筑
1、儒家思想与"礼"
孔子(公元前551 - 公元前479)创立的儒学体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柱石之一,在公元前2世纪初后取得正统文化地位。
儒学体系是春秋(公元前770 - 公元前476)时期孔子(公元前551 - 公元前479)创立的,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在位)时取得了官方的正统文化地位,被各个王朝推崇。这是一种特别重视伦理关系的文化体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柱石之一。
儒家思想的特色:
(1)以"忠、孝、节(保持道德操守不动摇)、义(合乎正义或公益)"为人生的基本价值观;
(2)强调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中,君、父、夫的绝对权威;
(3)推崇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观念深深地渗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日常生活及风俗习惯中。国家用牌坊这种特殊的建筑来表明国家对某人的道德褒奖。
图4:徽州棠樾鲍家牌坊
牌坊是中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的一种建筑物。上面一般都写明建造的对象和原因,以
此宣扬当时的人生理念。古代规定,要立表彰、纪念性的牌坊者,须经当地官府查核实后逐级呈报,最后由皇帝审查恩准,或直接封赠,方能建造。并对其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因此对于一个家族、乃至整个乡镇而言,拥有牌坊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2、 四合院:民居中的儒家礼制宗法思想
"礼"的核心是建立一种等级制度。
四合院的居住秩序受儒家礼制思想的影响,严格区别内外,尊卑有序,对外隔绝却自有天地。
"礼"是儒家为维持封建社会人际关系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其核心思想就是建立一种社会秩序。
四合院就是一种体现了礼制思想的民宅。
图5:标准四合院墨线图
中国人在建筑空间安排上,形成了中为尊,两侧为卑;北尊南卑;左尊右卑;前尊后卑的体系。
四合院中,北房的中间是客厅或祖堂,东次间是长辈卧室,西次间是主人的卧室。东、西厢房由晚辈居住,长子夫妇居东,次子夫妇居西。南房做外客厅、书斋。厢房与南房设垂花门及矮墙,隔绝内外,形成内外院,妇女不出内院,外客不进内院。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罩楼,住未出嫁的女子或女佣,或做为杂用房间。
四合院的门窗一致开向院里,门里门外都设有屏风或者影壁,外面看来相当封闭,里面的生活却自成体系。它突出长辈与晚辈、长子与次子、男人与女人的地位差别,体现了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男女有别"、"主仆有别"的特点。
图6:四合院实景
3、 故宫:"礼"的集中表现
故宫是儒家"礼"制思想表现得最强烈的地方。儒家思想中一直强调的个体在群体之间的关系,在故宫这个规模最大、形态最复杂的四合院建筑群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这是由蒯祥(公元1397,公元1481)设计,始建于1406年的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的宫殿建筑群。
图7:故宫俯视图
故宫是中国明(公元1368 - 公元1644)清(公元1636 - 公元1911)两代24位皇帝的住宅与办公场所,包括举办各种礼仪的殿堂、处理日常政务的处所、帝王家族的起居、祭祀、学习、娱乐场所和服务人员的居室。占地72万平米,有房屋9999.5间。这使得它让30万工人费时14年才得以建成。
故宫显现了儒家礼制在君臣关系、夫妻关系、嫡庶关系中的表现。
帝王的办公区在前,主要有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文武官员的三座大殿,它们由南向北排列在中轴线上的工字形台基上,用最高贵的建筑规格体现着皇权的尊贵。
图8:太和殿
帝王生活起居部分在后面,中轴线由南向北是皇帝、皇后的寝宫,亦是一组由三座大殿组成的建筑群。以表现传统礼制的"前朝后寝"之意。中国古代贵族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作为唯一的正式妻子,只有皇后的寝宫在尊贵的中轴线上,其他皇妃分别住在东西两侧的十二座宫院里。这种居住格局清楚地表现了嫡庶之间的尊卑关系。
4、 等级制度:"礼"在传统建筑中的具体表现
出于对秩序的要求,中国传统建筑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古代官方建筑在规模、装饰上,有着用以区分等级的各种具体规定,并被纳入法典。
出于对秩序的要求,中国传统建筑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从公元7世纪起,就制定了皇族、贵族、官员和普通百姓建筑上的宽度、深度、屋顶形式、装饰式样等方面的限制条文,并被纳入法典。如果违规,会被视为犯法行为,严重的有可能会因此而丧命。建筑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
石狮子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装饰。现在,常有饭店、酒楼用石狮子作仿古的文化符号,可过去只有五品(中国古代以品数表示官的阶级大小。五品官相当于现省级以下、县级以上的地方行政官员。)以上的官员才能在门口立威严的石狮子。石狮子头上的发卷数,还可以让人进一步认定主人的官爵品级,皇帝的石狮有13排卷发,亲王有12排,其他官员依爵位递减。
图9:故宫里的狮子
中国古建筑的檐角垂脊或戗脊上排列着的小动物叫走兽,它们起保护瓦钉钉帽的作用,后来被赋予了装饰和等级的意味。清代(公元1636 - 公元1911)规定,走兽的多寡与建筑规模和等级有关,中国建筑中只有皇帝举办典礼的太和殿用满了十枚走兽(不计仙人),其他建筑必须少于此数。
图10:屋脊走兽
5、逾制的孔庙
中国有一座建筑在礼制上是例外。
看看这十根浮雕龙柱,熟悉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龙是帝王专用的,而数字"九" 通常用来象征皇权的尊贵。而在孔庙里竟有十根龙柱,这不是违背了"礼制"吗,事实上,这正是为了表现人们对儒家学说的尊崇。
图11:曲阜孔庙里的龙柱
由于有效地稳定了封建社会秩序,儒家学说取得了近似宗教的地位,把政治、哲学和伦理三者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的儒教,孔子本人也被不断偶像化、神圣化。
出于对孔子的崇敬,中国人将他逐步神圣化,尊奉为"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圣人"。历代帝王对他的嫡系子孙都有封爵。1055年,孔子第46代孙被封为"衍圣公",从此,孔府成为了中国皇宫之外最大的贵族府邸。"衍圣公"这一封爵承袭了32代,历时880年,位列文官之首。孔家是中国惟一不因朝代更替而失去贵族地位的家族,这一点,即使历代皇族也无法做到。
图12:曲阜孔府
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他的府邸就被当时的诸侯王改建为庙。历代帝王在一定的日期都会选派官员到这里来祭祀,其中有些人还亲自前往。因此,在孔庙出现的龙柱,不仅不是违背儒家所强调的礼制,而是在显示孔子地位的尊崇。
图13:曲阜孔庙
6、城市中的儒家礼制
中国古代大多数时期处于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统治下,城市规划主要是政府行为,很少有自由发展而成的城市,因此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也带着浓厚的儒家礼制气息。
中国古代大多数时期处于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统治下,城市规划主要是政府行为,很少有自由发展而成的城市。因此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也带着浓厚的儒家礼制气息。
1267年开始,忽必烈(公元1215,公元1294)历时二十余年修建了都城元大都。大都呈长方形,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东、西、南面城墙各设三个城门,北面二个城门。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25米,小街宽为大街的一半,胡同宽度是小街的一半。城市轮廓方整,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后来的明清两代北京城就是在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图14:元大都图
这座13世纪新都城的修建,参用的却是此前1800年前的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中对城市的理想描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每边开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城中干道九纵九横),经途九轨(纵向的干道可并行九辆马车),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二、 中国建筑与道家文化
1、 儒家的"中和"、"中正"之美与道家的"自然"之美
出于尊崇,中国常将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其它建筑环绕在两侧。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有清楚的南北中轴线、整齐的东西对称,形成了"中正"之美。
像四合院把父母的卧室放在中间一样,出于尊崇,中国常将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
其他建筑环绕在两侧。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遵循的一种结构:清楚的南北中轴线、整齐的东西对称。
图15:俯视故宫
与强调社会群体间的关系相应,儒家形成了对"中正"、"中和"之美的追求,这种美学观含有浓厚的道德价值判断因素。例如,故宫里的地名,通常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天安门、太和殿等,这些字代表着中国儒家思想的理念。
宫府体现儒家的思想意识,追求对称、整齐与秩序;
园林体现道家的思想意识,追求变化、生动与自然。
而中国的园林则与讲究"中正"的民居、宫府完全不同,显示出对变化、生动、自然的追求。尤其是江南园林,正是在努力避免对称、整齐与秩序。这是因为前者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意识,而后者产生在道家思想的影响力日益上升的时期,表现出道家逍遥自由、无为顺应的追求。
图16:拙政园
图17:留园
2、 园林产生的道家文化背景
道家思想更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与重视人的群体价值的儒家文化互补。在魏晋(公元220,公元420)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中国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
道家思想与儒家几乎同时产生,但它更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这与重视人的群体价值的儒家文化互补,在中国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末的战乱与瘟疫,让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更多地思考生命的意义等终极问题。国家法纪的混乱,大大削弱了儒家道德的约束力,张扬个体生命价值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晋代(公元266,公元420),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与挑战。
西晋(公元266 - 公元316)末年,大批贵族为躲避入侵者南渡长江,江南逐渐成为文化中心。士大夫们为了回避官场倾轧,开始流连于江南秀美的山水之中。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山水诗,和要把山水纳入庭院中的私家园林。
园林是一种集居住与观赏为一体的建筑。它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源自道家的出世思想。以模拟自然意境为目的,所以江南园林非常注重分割和布局,富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私家园林是一种集居住与观赏为一体的建筑,能让人生活在一个再创造的自然环境中。为了创造出模拟自然的意境,所以江南园林非常注重分割和布局,创造多种空间环境及浓郁的艺术气息。例如,位于苏州的网师园,占地仅5400平米,却形成了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 的建筑设计蓝本。
图18:网师园
园林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源自道家的出世思想(道家出世思想是指一种超凡脱俗,回归自然的思想),在此后的发展中,它们的建造者、拥有者也的确常常是退休官员、躲避官场的才子或是回避尘嚣的巨商。
3、 儒道互补的"天人合一"
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导致了中国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艺术追求。园林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是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导致了中国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艺术追求。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自然,模拟自然,经过精心的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中国的园林,从一开始就有文人参与设计与规划。大量诗人、书画家参与园林设计,促进了建筑对自然美的发掘。江南园林常采用各种手法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位于无锡的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靠锡山,园的总体布局就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引惠山泉水作园内池水,在西、北处用惠山石堆砌假山,仿佛是惠山的自然延伸。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景,园的面积虽不大,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青山正补墙头缺",园林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图19:寄畅园
三、 中国传统建筑所反映的宗教信仰文化
1、 宗教理念与传说在建筑上的表现
中国的主要宗教有本土的道教和先后从印度以及中东地区传入的佛教、伊斯兰教。
道家代表人物、哲学家老子(春秋晚期)、庄子(约公元前369 - 公元前286)在其著作中论述的"道",是道教的基本信仰。他们的哲学著作成为道教的经典,他们本人被奉为道教的神仙。
道家思想诉诸心灵或理性;道教则诉诸情感,追求"长生不老"。
道教是道家思想的发展。道教成型的年代正是园林开始出现的公元5世纪,因此,道家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园林的布局。
"一水三山"园林模式表现出道教传说痕迹。
在道教传说中,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人们到了这里就能够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
与此同时,中国园林形成了一个庞大水体中座落三个小岛的"一水三山"模式。北京颐和
园的昆明湖中有三座岛屿,苏州拙政园的水中有象征着"岛"的三座亭。"一水三山"模式留有园林诞生时期追求道教"长生"境界的文化痕迹。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各种建筑和它们所组成的空间,不仅是一种物质环境,而且还应该是一种精神环境,一种能给予人们思想感悟的环境。
图20:颐和园昆明湖
2、 随宗教传入的建筑类型
佛教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在公元4世纪中期后迅速发展。公元7世纪时, 佛教基本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目前,中国佛教主要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三大宗派。
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寺。相传,汉明帝(公元57,公元75在位)梦见金神从西而来,飞绕殿庭,于是派十八人出使西域,在阿富汗访得佛法。公元67年,汉使用白马驮载着佛经佛像返回洛阳,在第二年建成我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
图21:白马寺
石窟是随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现在,中国西部地区保留了众多精美的石窟。公元3-5世纪的战乱与民族大迁移,引发了人生困苦感,促使石窟等佛教建筑的大量出现。
图22:云冈石窟佛像造型
图23: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这是山西云冈石窟里的佛像和河南龙门石窟里的佛像。前者地理位置偏西,后者已经深入到了中华文化的中原腹地,前者主要雕凿于北魏(公元386 - 公元534)时期,后者却雕凿于唐代(公元618 - 公元907)。我们看到,前者的佛像面貌有更多的印度人的痕迹,衣饰简单质朴;后者不仅面貌更加中国化,而且衣饰繁复,显得更加女性化,这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对比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佛教石窟,佛像造型的变化,清晰地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
3、 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的交融
唐代(公元618 - 公元907)初年,伊斯兰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当时的首都长安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元代(公元1271 - 公元1368),伊斯兰教从中亚、西亚传入中国西部地区。
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的包容力,许多外来的宗教建筑逐渐出现了与世俗建筑相融合的趋势。
图24:艾提尕尔清真寺
这是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它也是中国最大的清真寺。中国新疆地区的清真寺大多就像
它一样,呈现出阿拉伯建筑风格。
中国文化腹地的清真寺,体现出更多中国建筑的特色来。
图25: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
图26: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
图27: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
这是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非常能代表中国内地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它初建于公元742年,是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大约150年之后。从外观上看,这是一个四进的四合院,有典型的中国宫殿式建筑风格。但是,从礼拜堂里的彩画上,仍然能够看出伊斯兰教寺院彩画艺术的独特风格。显示了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的和谐共处。
图28:喇嘛塔
图29:密檐塔
图30:楼阁塔
图31:金刚宝座塔
另一种发生重大转变的宗教建筑就是佛塔了。塔是埋葬佛骨舍利的纪念物,它作为佛的象征,供信徒们顶礼膜拜。传入中国后,它的形状却被中国人改造了。中国人认为,埋葬佛骨舍利的塔应该崇高、华丽,于是与中国固有的多层楼阁相结合,形成了楼阁塔。在以后的文化发展中,塔更多屹立在山之巅、水之侧,宣传佛教的功能退居其次,观景、点缀山水的功能反而提升,与自然山水组成了各具特色的景观,成为古代颇具人文内涵的景象点缀在中华大地上。
4、 中国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有极具特色的非宗教信仰体系,不同宗教的神与非宗教神混合、交流,体现了中国人宗教信仰多元化、功利化的特色。
这些民间信仰,也受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影响,形成了"天、地、君、亲、师"的信仰序列。
(1)天
图32:天坛
自然神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这尤其体现在对天、地、日、月的崇拜上。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建筑,它的围墙上圆下方,分别象征天与地,体现"天圆地方"的思想。
(2)地
图33:泰山碧霞元君祠
与天相对,地崇拜主要表现在对山、河、大地的崇拜上。主要有祭祀泰山等五座大山的"五岳庙",祭祀黄河长江等四条大河的"四渎庙"。公元10世纪以后,祭祀当地土地神的土地庙在全国各地兴起。
(3)君
图34:陕西轩辕庙
历代帝王,尤其是传说中曾为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帝王一直是中国人崇拜的对象。其中最著名的是纪念黄帝(约公元前3000 - 约公元前2070)的"轩辕庙"。黄帝被中华民族奉为共同始祖,至今中国人仍然自称"炎黄子孙","黄"就是指黄帝。
(4)亲
祖先崇拜是古代中国影响至深的民间信仰。帝王家的太庙,平民的祠堂都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祠堂也常成为宗族长行使特殊权力的地方。除了徽州清懿堂供奉女性祖先之外,几乎所有祠堂只供奉男性祖先,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男权宗法社会的特色。
图35:太庙
图36:祠堂
(5)师
古代中国人相信灵魂不灭,那些身前拥有很高功绩与道德声誉的人被尊为人格神。
图37:北京孔庙
孔子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古代,各地的官学旁都会设有祭拜孔子的"孔庙"或称"文庙"。那是二千年来中国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在民间,则被俗称为"夫子庙"。
图38:山西解州关帝庙
与孔子相对应,汉(公元前202 -公元220)末的著名武将关羽(公元169,公元219),由于勇猛忠义,被后人奉为"武圣"。在古代中国供奉他的关帝庙比"文庙"更普遍。有意思的是,因为关羽生前不贪财、重诚信,他还被奉为商业守护神。
5、 生死观与自然观
图39:秦始皇陵
图40:兵马俑一号坑
由于相信灵魂不灭,古代中国人相信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中将继续保持着如同人世间的生活方式。墓穴就是那时的生活场所。因为这种视死如生的观念,中国有厚葬的传统。尤其是帝王墓穴,不仅特别注重地下生活空间的营造,通常也有极为丰厚的陪葬品。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公元前221,公元前209)的陵墓,至今未被打开。据探测,那是一座占地56.25平方公里的地下城市,著名的兵马俑只是其中一角。
图41:明十三陵
明(公元1368 - 公元1644)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它集墓葬与祭祀于一体,地面部分有大型宫殿建筑以供后人祭祀。在中国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建筑与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6、 趋吉意识
图42:颐和园万寿山
人们普遍存在的祈求"多福"、"多寿"在中国建筑上有较多反应。
颐和园是清代乾隆皇帝为庆贺母亲的生日而修建的。中文中 "蝠"与"福"谐音,桃,隐喻长寿,所以颐和园中的山形似蝙蝠,湖形似寿桃,利用谐音,寓意着"福山寿海"。
图43:恭王府中的吉祥图案
因为石榴、葫芦都有"多籽"的特点,这两种植物的图案在中国建筑装饰经常出现,反映了中国人"多子"的愿望。蝙蝠、桃、石榴(或葫芦)常在一起组成"多福多寿多子"的美好祝愿。这些意象是中国文化的综合反映,是人们趋吉意识的集中反映。
7、龙图腾
龙是中国古人的图腾。中国的龙,是想象出来的动物,具有马头、虾眼、龟颈、鹿角、虎掌、鹰爪、金鱼尾,是中国古代各部落联盟后,图腾融合的结果。
图44:九龙壁
进入封建社会后,龙逐渐成为了皇家的专用象征,皇帝被视为龙的化身。因此,在皇宫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龙形装饰图案,是一个龙的世界。此外,在建筑中还有多种龙的变形形象。中国传说"一龙生九子,九子不像龙",在宫门上、香炉角上、屋脊两端与顶端等处的小动物,就是龙的那些儿子们,他们一同组成了龙的家族。
四、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与多元性
1、 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装饰艺术
中国传统建筑中,现在存留最多的是明(公元1368 - 公元1644)清(公元1636 - 公元1911)时期的建筑。16世纪后,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审美趣味更趋于世俗化。此时的建筑艺术装饰性日益加强,更着意对功能性部件的精雕细琢,与西方同期的洛可可艺术风格有些相似。而中国建筑的装饰艺术是在木结构基础上发展的艺术,故有许多特殊的表现形式。我们举若干例证。
图45:斗拱
这叫斗拱,它的作用在于支撑屋顶的重量,扺消一部份屋顶的压力,延长建筑物的寿命,但到了明清时期,它的功能从注重结构转换为注重装饰。
图46:装饰性斗拱
图47:藻井
图48:藻井
这叫藻井,它一般建在屋顶天花的中心部位起着强调室内空间中心及重点的装饰作用。但明清以后,藻井的式样越来越复杂,成了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内部装饰。
图49:留园漏窗
这叫漏窗,主要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非承重的部位。起沟通内外,隔而不断,增加景观的作用。漏窗在明清以后被广泛应用,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图案甚至多达千种以上。
图50:颐和园长廊
图51:颐和园长廊彩绘
彩画是保护木构件的油饰措施,进一步美化、艺术化后,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各种形制的彩画艺术。
图52:清代格扇门窗棂格图案
格扇门窗的棂格图案及雕刻,亦是基于木制门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装饰艺术,其变化也是层出不穷的。
2、 中国建筑艺术的多元与融合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建筑在追求实用性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地理、文化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形态和规模。
中国传统建筑在追求实用性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地理、文化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形态和规模。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文化风物的差异也造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千姿百态。
图53:乔家大院
图54: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始建于公元1756年,是中国典型的按血缘关系形成的一个家族的聚居地。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1991年以此院为外景地,拍摄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该片描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女人与封建社会做殊死抗争的悲惨命运。影片曾获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乔家大院充分体现了清代民居的建筑风格,占地8724?,建筑面积约3870?。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从外面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达十几米。从里面看,进入大院门是一条长80m笔直的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西尽头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它不仅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整个大院,族人、佣人各居其所,布局严谨,井然有序,显示了中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但是规范中又有各种变化,例如南院每个主院的房顶上盖有更楼,并配置修建有相应的更道,把整个大院连了起来。全院局部建筑更是变化无穷,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就连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由此可见,中国农村建筑不论在平面还是在外貌上具有比城市建筑更为生动活泼的形式。
图55:客家土楼
1000多年前,一些人因战乱、饥荒等原因被迫南迁,辗转万里,在中国南部形成了客家民系。在他们生活的地区,山高林密,常有盗匪出没,他们也常常与当地居民发生争斗,因此安全防范成为建造民居的首要原则,这使客家人形成了聚族而居、营建集团住宅的传统,出现了高大雄伟的土楼。这些土楼以祠堂为中心,家族围聚,有团结、防御、保持文化独立性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经济性、坚固性、防御性、艺术性的思想。这使得他们在1000多年后仍然顽强地保留自己的文化特性,形成中国汉族文化中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
中国地域跨越三个气候带,56个民族生活在平原、高山、草原、森林、沙漠、水网等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历史原因,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中国建筑也因此各具特色。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建筑更具特色。
藏族
藏族生活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信奉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建筑通常没有汉族建筑中常见的中轴线,通常以"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的层次作为布局,为人们呈现佛教的宇宙观。金色的屋顶,配合着红色和白色的墙壁,在高原蓝天的烘托下,别有一番壮丽的景观。
图56:布达拉宫
作为过去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的布达拉宫,在海拔3770米的红山上顺着山势层层升高地修建而成,是藏族"依山式"建筑的典型。它体现了西藏古代"碉楼式"的宫殿风格。回廊曲径纵横交错,体现出布达拉宫的高大雄伟。
蒙古族
蒙古族是生活在中国北部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13世纪,蒙古的铁骑攻打到了青藏高原,为蒙古带来了藏传佛教。历史上,达赖四世(公元1589,公元1616)就是蒙族人。1579年,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建起了一座藏传佛教的寺庙--大召寺。
图57:呼和浩特大召寺
蒙族主要居住在用木料和毛毡搭建起来的"蒙古包"里。蒙古包仿照天的样子,不仅表现了蒙古人对自然的崇拜,拱形也使蒙古包的顶能够承受草原上风雪沙暴的巨大压力。"蒙古包"无论是搭盖、拆卸,还是装载、搬迁,都非常轻易便捷,适合他们流动而简约的生活方式。
图58:蒙古包
纳西族
中国西南部的丽江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的建筑既融合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
图59:丽江城民居
丽江古城的民居融汉族建筑的造型、白族建筑的布局和藏族建筑的空间形式于一体,又显现出纳西族建筑传统。丽江民居常引水入户、或临水建屋,既有北方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风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西南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
图60:傣族竹楼
在中国处于热带、亚热带的山林中,雨量充沛,虫蛇较多。干栏式建筑下部落空,可以随地势自然错落,可以傍山临水地用竹木材建造,成为中国南部许多民族的主要居住建筑。其中,造型轻巧,色彩淡雅的傣家竹楼独树一帜。
五、中国传统建筑所反映的文学意境
1、 建筑艺术与文学的结合
楹联在中国五代(公元907 - 公元960)时期开始出现。是中国格律诗的衍生。它利用
汉字单音节的特征,两句中字与字之间形成音调与语义上的对应。寥寥数语,可以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美感。
在中国建筑中,楹联是最具特色的一种装饰。无论是民居、园林、寺庙,在各种建筑的门边或廊柱上都能看到楹联。寥寥数语,却常常文情并茂、加上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给人以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美感。
图61:园林上的对联
图62:庙宇上的对联
图63:民居上的对联
园林里的楹联,常常是人们对景观的点评和感叹,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与中国文学的巧妙结合。民居大门口的楹联,常常是主人对自己现在生活的总结、对未来生活的祝愿。而客厅、书房等处的楹联,则常常书写了主人的品格与志向。
最普遍的楹联就是每逢中国农历新年时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了,它们是人们的新年祝福,是中国春节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民俗。
2、 文学意象在建筑装饰图案中的反映
中国文学常见意象:
梅:不畏强暴
松:老而弥坚
竹:清高、气节
菊:隐逸
兰:高雅
莲:出污泥而不染
鸳鸯:坚贞不渝的爱情
在两千多年文学传统的积淀下,某些动植物形成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象征主人的品德情操。如在冬天依然保持青翠的松、竹与绽放的梅花,被用来象征人的高洁、不畏强暴;兰花常用来象征主人情趣的优雅;菊花、各种虫鱼则常常寓意着主人是隐逸之士。这些有意味的植物形象常常出现在装饰、雕刻上,或被精心种植,成为园林的主题,园林因此更具人文意蕴。
图64:扬州个园的竹
3、 建筑形象与传说轶事的结合
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学史的国家,许多历史掌故、传说轶事、诗词文章与建筑结合得非常紧密。
许多普通的建筑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特殊的意义。它们中有的是因为有文人在此题写过著
名的诗篇或文章,有的是因为在此发生过美丽的爱情故事,或者是其它一些风雅的故事在此发生。
西安大雁塔就颇具代表性。公元7世纪,唐朝僧人玄奘(约公元600,公元664)历经艰险,从印度取经归来,就在大雁塔里带领全国20多位高僧翻译佛经。同时,大雁塔又在儒家士子们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自从唐代(公元618 - 公元907)初年,新科进士在大雁塔题名以来,大雁塔题名就成了众多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们的目标。
图65:西安大雁塔
由于文人的参与,普通的建筑具有了特殊的意义。长江沿岸有著名的岳阳楼、黄鹤楼和滕王阁,号称江南三大名楼。
其中,最著名的是岳阳楼。北宋(公元960 - 公元1127)初年,范仲淹(公元989,公元1052)在《岳阳楼记》中,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神地表达了儒士心怀天下的抱负。岳阳楼成为了众多儒家名士襟怀的写照。
图66:岳阳楼
与这三大名楼相似,人们因东晋(公元317,公元420)时期著名中国书法家王羲之(公元303,公元361)所书《兰亭序》这一中国书法的典范而记住了浙江兰亭;因从元代流传至今仍在上演的戏剧《西厢记》里的爱情故事而记住了山西普救寺;因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蛇仙白娘子与凡人许仙的传奇故事而记住了杭州雷峰塔。
图67:书法作品《兰亭序》
这些逸闻掌故,为建筑增添了文化含义,建筑因此也成为了文化的意象。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建筑已经倾塌,可人们却一再在原址上重建。人们需要这些建筑的存在。缺少它们,中国人将去哪里又如何感受古人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缅怀那些令人神往的传说,
图68:今日北京
即使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已经将各种文化因素融铸成了现代中国的多元文化格局,可人们依然能够在当今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里,看到传统建筑的影子,进而体会到现代建筑背后的传统文化积淀。这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爱,更是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体现。
昨天的建筑,讲述着过去的文化;今天的建筑,将为明天讲述今天的文化。我希望通过这次演讲,能够使中国传统建筑成为大家认识中国文化时心中浮起的意象,更希望大家以后看到中国风格的建筑时,能想到它背后的中国文化。
谢谢大家~
1
范文三:《史记》与中国传统文化
《史记》与中国传统文化
赵璐璐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品读与欣赏的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部史学巨著——《史记》。《史记》可以说是大家耳熟能的一部中国古代名著,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中国的史学史和文学史两个方面给予了《史记》极高的评价。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探讨一下《史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看一看《史记》这部书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究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什么样的特色。
一、司马迁的生平
其实《史记》这部书大家都会非常熟悉,它的作者是中国西汉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我们要了解《史记》这部书,当然就要先了解司马迁这个作者他的一生,他的思想也对《史记》的成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现在先来谈一谈司马迁这个人的生平。司马迁字子长,他出生在汉景帝的中元五年(公元前的145年),他是当时汉代左冯翊夏阳人,在今天的陕西省韩城附近。那么,司马迁出生在一个史学世家,他的父亲名叫司马谈,司马谈是当时汉朝的太史令,太史令这个官职主要负责掌管当时图书的保管、史籍的修著和编撰、天文历法等等。因此可以说,司马迁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史方面的训练。年十岁,司马迁就可以诵古文。在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父亲司马谈认为,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父亲司马谈就要求司马迁离开家乡,出去远游,来祖国的大好河山看一看,当时整个汉王朝的统治情况,并可以寻访许多的历史遗迹。因此,司马迁在20岁这一年离开了家,开始了他的游学生涯,在司马迁整个游学的过程中,他遍访了祖国大江南北的许多古迹,并且有幸知道的许多地方上的史料,见到了许多秦汉之际历史的亲历者,通过与他们的交谈,也得到了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应该说,这都为以后司马迁写作《史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结束游历之后,回到家中,但是不久司马谈因为病重去世了。
于是司马迁在经过三年的守孝之后,就继承了父亲司马谈的职位,在汉武帝的元封三年(公元前的108年),司马迁正式开始担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开始担任太史令之后,就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的皇家藏书。在这其中,就有很多他以前没有见到过的史料,这又大大丰富了司马迁对于历史的认识,也大大提高了他的历史视野。
所以又经过了四年的准备之后,到了太初元年(公元前的104年),司马迁又正式开始
了撰写《史记》的工作。而正当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工作中,工作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发生了一件让司马迁整个人生转变的大事,司马迁受到了李陵之祸的牵连。李陵之案,我们还要从汉武帝的天汉二年,也是公元前99年说起,这一年,汉武帝又一次决定大规模的征伐匈奴,他派出了将军是当时汉武帝非常宠爱的一个妃子,李夫人她的哥哥,名叫李广利。李广利当时被汉武帝封为贰师将军,带领大队人马出征匈奴。这个时候,汉武帝还为李广利配备了一个副将,他的名字就叫李陵,李陵可以说出生于将帅世家,他的祖父是中国整个历史上和汉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将军,叫李广。李陵因为出生于这个将帅世家,所以可以说,他是从小就抱着这种保卫祖国,为祖国建立功勋这样的理想。所以说李陵很不甘心,他认为靠着群代关系,而靠着将军李广利下面担任他的副手。于是李陵当时就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建议,李陵说:我愿意带领一支小部队人马,深入匈奴的腹地,然后牵制住匈奴军的力量。这样,就可以部分地分散贰师将军李广利他的压力,使得李广利将军可以迅速地直达匈奴王庭。李陵这个建议当时就获得了汉武帝的支持,于是汉武帝就给了李陵另外一小部队人马,并且,汉武帝又要求当时另外位老将,叫路博德,做李陵的后援。可是,在李陵深入匈奴腹地不久,他就遭遇了匈奴的大部队人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动。但是,路博德因为不愿意屈尊于李陵这个小将下,于是心怀不满,因此在李陵深入腹地被匈奴包围之后不久,路博德并没有很快地给予李陵支援,这使得李陵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最后,李陵在与匈奴大部队的作战中失败了,并且李陵本人也被匈奴给俘虏了。那么,整个李陵部队兵败被俘的消息传到汉武帝这里之后,汉武帝非常生气。
而这个时候,所有汉朝上下群臣,都说这是李陵的过错,把所有的这仗的失败归结于李陵一个人的身上。这个时候,汉武帝就询问当时身为太史令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就说:李陵这个人是非常孝顺的一个人,并且他和人交往很讲究诚信,常常能够奋不顾身,以身殉国。从他平素所表现的作风而言,可以说他是有国士之风的。今天,因为李陵的这次失败,我们全朝所有的人们,都因为要保全自己的妻子儿女,而把所有的过错推到李陵身上,这是非常值得痛心的,也是非常不公平的。那么,我认为李陵率领这不满五千人马,深入到匈奴腹地,牵制住了匈奴数万之师,使得匈奴全军大部队都集中在了与他这支部队的搏斗上。那么,李陵率领部队转战千里,粮食弹料都用尽了,最后,士兵能够赤手空拳和敌人搏斗。可以说,作为一个将领,他能够得到将士这样为他出死力,应该是一个很优秀的将领。应该说,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了。现在,他虽然兵败了,可是,他在这一仗中所建立的功业,也是应该值得我们记住的。我认为李陵之所以在被匈奴抓去了之后,没有以身殉国,应该是想着再次有机会逃回汉朝,或者在匈奴那边得到其他的机会,能够继续为我们汉朝报效。这一番话,
当时就打动了汉武帝,那么汉武帝就决定再派出一支人马,在当时汉朝和匈奴的边境地区去,勘察李陵在匈奴这边的动静。看看是不是李陵有机会能够从匈奴的手底下逃出来。
但是得到的消息却使汉武帝非常生气,汇报的人说:单于在得到了李陵之后,对他非常重视,于是就把他的女儿嫁给了李陵做妻子。汉武帝听到这个之后,异常震怒,并且这个时候,还传回来一个消息说:李陵不仅娶了单于的女儿,并且还担任了匈奴这边的大将,率领匈奴的人马正在加紧练习,想要和汉朝进行战争,这使得汉武帝火上加油,于是汉武帝一怒之下,下令全部诛灭李陵的全族,包括李陵的妻子儿女母亲在内,所有和李陵有亲戚关系的人,都被汉武帝一怒之下诛杀了,这使得李陵完全没有回到汉朝的后路。
而同时汉武帝的气没有消失,他又把实件事牵扯到为李陵说情的司马迁头上,司马迁就因为为李陵说情,于是被判了“诬罔”罪,“迷惘”罪在当时的汉朝属于欺骗皇帝、欺瞒皇帝的非常重的罪名。那么我们说,李陵在这场事变当中,是不是冤枉,历来历史上人们众说纷纭。可以说,作为李陵本人来说,在最开始被匈奴俘虏的时候,他并没有想着,要在匈奴之地长久地待下去,他当时也想着要回到汉朝,可是汉武帝在一怒之下杀了李陵的全家,这就使得李陵最终绝了回汉朝的心思,也断了他回汉朝的后路。可以说,李陵后来为匈奴所用,终其一生都待在匈奴王庭,也是有他迫不得已的一个理由的。应该说李陵最后的悲剧,和他的性格有关,也和汉武帝在一怒之下做出一个冲动有关。
而司马迁在这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该说司马迁本人和李陵的个人关系,并不算非常深厚。那为什么司马迁要力排众议,为李陵说话呢?这就和司马迁本人在担任太史令之后,一心想建功立业,辅佐汉武帝成就大业的心情有关。司马迁在回顾往事的时候曾经说,自己当时担任太史令之后,就“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这个时候,司马迁在担任太史令之后,他一方面也不和他的朋友交往,不去每天吃喝玩乐,也不每天顾及家里的事情,他这个时候所想的,都是希望汉武帝能够认识到他的才能,重用他,使他自己在一代帝王下面,干出一番事业。所以,司马迁当时力排众议为李陵说话,心里还有一个愿望,就希望他一番与众不同的话语,使汉武帝更加重视他,更加地注意他。因此,可以说,司马迁受到牵连,被判“诬罔”罪,并完全是一个冤案,这有司马迁个人的考虑在里面。所以,司马迁在后来回忆整个“李陵之案”,他受到牵连这件事的时候,他也并没有说自己是冤枉的,他只是说,所谓的“明主不晓”,汉武帝没有能够了解知晓他的心意。而司马迁被判的“诬罔”罪,其实在当时汉朝,我们刚才说了是一个非常重的罪。
他是属于欺瞒皇上的一个死罪,但司马迁最后所受的是宫刑,并不是死刑,这其中其实
是司马迁自请改刑的一个结果。司马迁自己请求把他的死刑改为宫刑。按照当时汉代的法律,如果受刑的人,自己请求改刑,交纳一定的钱,并且获得皇帝的同意之后,是可以把死刑改为像宫刑这样的肉刑。司马迁最后由死刑变为宫刑,是一个他自请改刑的过程。司马迁自请改刑,他自己后来说得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历史的记载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司马迁在晚年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信里面说到他当时的情形的时候说:如果他当时伏法受诛,那么他就像“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司马迁说:如果当时我认同了这个死刑判决,我伏法受诛,那么我的死就像九牛一毛一样,和蚂蚁没有什么区别,一点价值都没有。那么世上的人又不认为我是为了什么大义而死,只是认为我是真正认了罪,伏了这个法而死。所以我们从司马迁这篇诉说里可以看到,当时司马迁确实有一个被判死刑的过程,不然,他说自己伏法受诛就很没有理由,没有意义了。
另外,我们从三百多年后的另外一件事,也可以看出来司马迁自请改刑过程。在三百多年后的东汉末期,当时董卓率权,董卓的势力非常大,威胁到了汉朝王室的统治。而这个时候,汉朝的一位很有名的大臣叫王允,他就想出了一个连环计,挑拨了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关系,最后使得吕布杀掉了董卓,这是我们在《三国演义》当中后来都非常熟悉的,王允利用貂蝉挑拨了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过程。
那么在杀掉了董卓之后,当时,有一位汉朝非常有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叫蔡邕,他是蔡文姬的父亲,那么他因为私交和董卓比较好,于是他对董卓的死发出了叹息之声,觉得比较惋惜。这个事情,就传到了王允的耳朵里,王允就觉得蔡邕是董卓的同党,应该把蔡邕也杀掉。那这个判决下来了之后,蔡邕就请求当时的王允和汉朝统治者,他就请求能不能把他的死刑改成肉刑,免去他的死罪,使他可以戴罪继续写史、写书来弥补他的罪过。但是王允在接到蔡邕这个请求之后,就没有同意,并且他说了一段话,他说:“昔日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现在,我们正是一个王朝生死存亡的时候,所以说,不能让蔡邕这种同情董卓、同情这样佞臣的人留在皇帝身边。既无益于圣朝的统治,而且会使我们诛杀董卓党羽的这些人遭受到他的攻击。
他举的例子是当时汉武帝没有杀司马迁,那么最后就使得司马迁做了一个谤书流传后世。这里所说的“谤书”,其实我们所说的《史记》。后来的人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把它认为成是一部谴责和批判汉武帝的一部著作,认为是司马迁出于对汉武帝个人得恩怨,对汉武帝的诽谤,因为把它称为“谤书”。那么我们看王允所说的例子里面,就用汉武帝和司马迁来
比现在的蔡邕和当时的汉朝皇帝所处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司马迁也有一个被判死刑,最后自请改刑,最后受到的汉武帝的同意这样的过程。
那么,司马迁的自请改刑,其实在当时已经为很多人所不理解,有人认为,司马迁是贪生怕死,所以说,才遭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的宫刑,但是就不愿意接受死刑。是不是司马迁真的是这样贪生怕死的人?其实,这是和司马迁他个人所拥有的一种非常独特,或者是说在他生死之际他悟到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生死观”是有关的。
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但是,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于所趋异也。每个人都会死,但是,有的时候,这个死是重于泰山的,但是,有的时候,它是轻于鸿毛的。只是看你为什么而死,为了什么样的事情,为了什么样的利益,为了什么人而死。那么,这个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被后来**在纪念张思德的时候所引用,成为了我们现在仍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司马迁所提出的影响深远的“生死观”应该说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司马迁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生死观”,是因为他认为,他如果现在死了,他的死是轻于鸿毛的,为什么他不能死?因为他心心念念的要完全这部史学巨著还没有完成——《史记》。
所以,同样是写给任安的信里面,司马迁就说:如果只要我完成了这部书,那么藏之名山,传之后世,那么我受的这种耻辱,虽然让我常常感到有万箭穿心之痛,但是,我也不会后悔,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对我人生最重要的事。那么,司马迁是在这样忍辱负重的情况下,继续地写书。
最终,到了征和二年(公元前的91年),《史记》基本完稿,但是到后来,又有不断地修订。一直到司马迁去世前,他仍然在不停地修订《史记》这本书。可以说,《史记》成了司马迁最后的精神支柱,成为了他人生最后的精神归宿。司马迁在《史记》的这部书里,寄托了他非常多的理想和信念,同时,他也开创出了中国文化许多的传统。这些传统,一直为后世的人所不断地沿用。
二、《史记》的文化史观
这里面非常重要的是《史记》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史观念。《史记》的文化史的观念突出的一个表现是,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把孔子列入了《世家》,这样的一种体例。世家是在《史记》当中,记载这种诸侯王,这种世袭王侯的他们的身家,他们的事例,他们的人生的这样一种传记。但是孔子作为一介布衣,司马迁却把他列入了《世家》之中,这是有司马迁自己的考虑的。
为什么司马迁要把孔子列入《世家》,他认为,天下的君主和贤人是非常多的。但是很多人在当时的时候确实盛气一时,可是在死了之后,很快就寂寂无闻了。但是孔子作为一介布衣,他的学说传递了十多世,成为学者的宗祖。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没有人不提到孔子,他认为,孔子说是中国文化的“至圣”。因此他认为,孔子即便是作为一个布衣,他也有这种世家这样的荣誉。所以说,他毫不犹豫地《史记》当中写了《孔子世家》来记载孔子的生平。
司马迁把孔子列入了《世家》代表着司马迁对孔子地位的一种肯定。司马迁认为,孔子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举轻若重的意义。他认为,孔子总结了整个三代以来的文化精髓,并且开创了自此以后中国的文化发展道路。所以,他把空子认为是“至圣”。
应该说,司马迁首次阐明了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这种重要的意义。并且,他给孔子所用的“至圣”的称号,也被后来历代所沿用。后来所称孔子种种名号,“至圣先师”,这个“至圣”都是由司马迁而来的。同时,司马迁在对孔子这种文化史上意义的重视,也体现出来司马迁,他是把文化放在政治之上,他认为,文化的意义要高于现实政治。因为现实的政治不断地变动的,许多的王侯将相只不过当时非常地显荣,可是后来,马上就衰落了。只有在文化上,只有在文化上所具有的传承意义,才可以代代地传递下去,永远不朽。
所以,徐复观在《两汉思想史》里说:司马迁把以孔子为中心的文化与现实的政治保持相当的距离,而把文化的意义至于现实政治的上位。他认为这一点是整个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当中表现出来的非常重要的意见。
应该说,《史记》在撰述中,对文化本身作用和地位的凸显,和司马迁所表现出来的要追寻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国古代的发展,和对文化精神的理解,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古人自来都认为,文化的传承要高于王朝的兴替,一直把文化的传承作为世人应该担当的一个重任。这都和司马迁他强调文化的意义,他在整个的《史记》当中,对文化的标榜是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三、《史记》奠定的“叙事”传统
那么,除了司马迁在《史记》当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对文化的推崇,实际所开创出来另外一个非常深远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史记》所奠定的这种叙事的传统。叙事可以说是《史记》在写作和编排当中所运用的一个主要的手法。司马迁在整个《史记》写作当中,把他对历史的评价和判断融汇在了叙事之中,在叙事的过程中,把自己对人物对事件的态度表达了出来。所以,我们称之为“寓论断于叙事之中”,这种叙事手法一直为后来中国的写史的、写文学
作品的历代的人所沿用。而这其中,司马迁对这种叙事传统奠定起到了很大作用。
所以,清代很有名的一个文人,顾炎武说:“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古代的人所写这些史书,只有司马迁,只有太史公能不说出自己的评价,但是他在整个的叙事之中,你就能够看出他的偏向,他的评价。这样一种写作的手法,只有司马迁能够做到炉火纯青,能够做到完美。对于司马迁的这种叙事能力给予了很大的肯定。我们会想,叙事其实是把一件事说出来,把一个人物他的生平说清楚。但是实际上,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来说,要处理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从古至今,中国留下了无数多丰富的史料,关于一个人、关于一件事的记载,也是有各式各样的。而一个历史人物,他必然有许多值得人肯定的方面,却也不能否定,经常会有很多,也有一些是负面的方面。一个历史学家,如何来处理这些材料,代表着一个历史学家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从司马迁对史料的编排当中,能够非常鲜明地看出,司马迁在对每个人物的主体设计的时候,他是有一个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的。
比如,我们看,司马迁在对汉高祖刘邦的描述当中,他主要是通过《高祖本纪》,来记述汉高祖刘邦从启示反秦,到楚汉相争,到后来登上帝位,这一系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司马迁主要表达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刘邦他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是如何能在楚汉相争,如何能在秦末的乱局当中,最后当上了汉王朝的统治者,一统天下,建立了汉王朝呢?这是司马迁在整个为刘邦所写的《高祖本纪》中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司马迁所写的《高祖本纪》,他一个最中心的任务是来阐述刘邦是如何当上汉王朝统治者的,他作为一个领导者,究竟有什么样的优势,使得他在当时的群雄逐鹿的过程当中,能够最终获得帝位。因此在我们看到的整个《高祖本纪》当中,对刘邦的正面的描写和评价就非常多。
比如在写到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最开始率兵进入到当时的关中,秦王朝的首都的时候,《高祖本纪》就非常详细地描写了,当时,刘邦在与各位诸侯进入到关中之后,首先是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并且,他坚持着不杀害秦王子婴,表达出了对前朝宽容态度,赢得了人心。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他在进入关中,驻扎在霸上的时候,当时,他非常想要进入到秦王的宫殿里。因为刘邦是一个很贪财的人,所以他很寄予当时整个秦王宫殿里的珠宝。可是当时,刘邦身边的大将樊哙和张良就以非常明智和理性的态度劝阻了刘邦。刘邦这个时候就以领导者的姿态,克服了自己贪财这样一种个人的欲望。听从了樊哙和张良的建议,于是把秦王朝所有的珠宝和财务都封了起来,不许任何人动,并且自己仍驻扎在霸上,而没有驻扎在秦王朝的宫殿里。这里,就说明了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刘邦他是能够克制住自己的一些个人愿望。那么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一些意见,这恰恰是我们看在整个《高祖本
纪》中刘邦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刘邦在很多时候,在许多重大的决策当中,并不是说,经常是他自己出了最好的主意,而是他常常能够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最正确的、最有利于自己以后发展的这样一种决策,最能够听从别人的建议,这就使得刘邦在整个楚汉相争和一系列的战争当中,往往能够处于领先的地位。这和刘邦善于听从建议是有关的。
那么刘邦在“还军霸上”了之后,就立即召集来了当时秦朝统治的地方,关中的乡亲父老,对这些乡亲父老说:我知道,你们已经为秦王朝的法律所苦很久了,秦王朝的法律,所谓的诽谤者,诽谤皇帝的就要全族的杀灭。那么偶然的一个交谈,即便是你不是说皇帝的,但是很多时候,只是受到了怀疑,有可能就要被砍头。这样严苛的法律,可能大家都会觉得非常地胆战心惊。那么我现在来到这里,我和各位进行约定,我只制三条法律,非常有名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所有的秦朝的法律我都一并把它废除。那么你们这些低级的官吏,照常办事,不要因为我们来而有所改变,我们大军进入关中,是为大家出害的,不是来烦扰大家的。这样,一下子就使得刘邦获得了秦朝的乡亲父老的支持。那么这些人就送了很多的粮食、就肉来犒赏三军。刘邦又说:官府里蓄积的粮食已经非常多了,不愿意劳烦各位。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又非常高兴,唯恐刘邦不当这个关中王,不领导他们,不统治他们。由此我们看,这个迅速地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军队,来缓和与当地的百姓的关系,也成为了刘邦立足于关中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么,后来项羽虽然凭借着自己的武力,也进入了关中。但是项羽在进入关中之后,烧杀抢掠,使得当地的人们非常不满,这也就使项羽失去了人心。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刘邦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在取胜的过程中,是非常能够利用制度,利用这种立法措施来收服人心的。这也是刘邦很重要的特点。
刘邦在建立了汉王朝之后,有一次在当时的洛阳宫摆宴席,招待他的群臣,那么刘邦就问了。刘邦说:你们就来说一说,为什么我能得到天下,而项羽就失去了天下呢?当时,大家就众说纷纭,有的说项羽残暴,有的人说项羽穷兵夺武等等。刘邦最后就总结说:你们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说:为什么我能夺得天下,你们看,是这样的。他说:“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可以说我不如张良(张子方是汉朝非常有名的辅佐刘邦的丞相),那么说到政府、国家抚育百姓,保障后勤、粮食供应,我肯定是不如箫何的。如果说‘战必胜,攻必取’,说到军事打仗,那么我肯定是不如韩信的。这三个人,可以说都是人中的豪杰,但是却能够为我所用,这是我之所以取得天下,而项羽没有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身边也有谋臣,但是,项羽身边范增的话,他一点都听不进去,所以,他才落了一个最后被所擒这样的结局。”可以说刘邦自己对他自己有人这方面的一个总结,应该说,确实是刘邦
最后能够获得天下建立汉王朝的一个关键所在。刘邦能够把不同的人招来,用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他们的最大功能。这使得刘邦虽然作为一个君主,个人来说,他在很多方面有许多不足,但是,这些辅助的力量,却大大地加强了他团队的竞争能力。所以,积极地用人态度,积极用人的措施,这种眼光是刘邦作为一个领导者,他获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所在。那么我们就来看,整个的《高祖本纪》当中,对刘邦这一系列的记载,他都在突出刘邦作为一个领导者的一些优秀的品质。这些品质,实际上决定了在整个反秦的过程当中,在整个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刘邦最后取得了胜利,是与他这个领导力有密切联系。
但是刘邦作为一个人仍然有许多的缺陷,但是这些东西,作为一个史学家来说,并不是说把它抛弃,因为这也是我们评价刘邦这个人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司马迁并没有把它写在《高祖本纪》里,而是把它分散到了其他的“本纪”和相关的列传的记载中来讲,比如在《项羽本纪》里面就曾写到:项羽当时和刘邦在争战过程中,有一回,刘邦就败在了项羽的手下,那就急忙地逃跑。这个时候,项羽就派人去追刘邦,刘邦逃亡的时候非常着急,于是就几次三番把后来的孝惠帝,他的儿子,还有后来的鲁元公主,他的亲生女儿,推到车的下面,带着小孩跑,非常不便,经常会拖后腿。于是,刘邦为了跑得快,就把他的亲生儿子和女儿几次三番扔到车下面,把他们遗弃了。这个时候,还是腾公经常去把他们捡上来,并且,他劝说刘邦:你即便是急着逃跑,也不能把自己的儿女扔了。正是有了腾公的这种努力,才使得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保住了自己的小命。由此我们看,刘邦作为一个父亲,他实际上是非常自私的一个人,在他的人性当中,他只有保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同时,我们会看到,在这个《季布滦布列传》里面,还记了刘邦当年早年和丁公之间的事。丁公曾经是项羽的手下,那么丁公就按项羽的指示,有一回追高祖刘邦。在彭城西的时候,当时两个部队就相接了。刘邦打不过丁公所率领的部队,于是,刘邦就向丁公求情,说:两贤岂相戹哉。我们两方都这么有能力的人,就不要互相为难了吧。其实这是刘邦的一种求情。刘邦的求情,丁公后来就接受了刘邦的求情。丁公就隐兵退去了,刘邦就得以逃脱。后来等到项羽覆灭的时候,丁公就去见刘邦,这个时候刘邦,已经当了皇帝了,他就把丁公带到军中,对大家说:丁公曾经是项王,是项羽的臣子,但是,他对项羽不衷,使项羽失去天下的是丁公。于是他把丁公给杀了,并说: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作为一个帝王的韬略来说,可能刘邦的杀丁公有他一个树立君臣之间权威的意图所在。但是我们如果从个人得品质上来看,刘邦在当时为丁公放走了之后,其实欠了丁公一个很大的人情,但是,其实他不仅没有知恩图报,反而将丁公杀害了。所以,我们看,刘邦其实是一个手段很卑劣的人。这些实际上,在整个的《史记》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刘邦的贪财,刘邦的好色等等,
但是这些都没有在《高祖本纪》当中出现,这是整个在《史记》写作中。司马迁在剪裁史料的时候,他是突出表现的一个在《本纪》当中,刘邦的形象和在其他方面的形象是不一样的。他在《本纪》中要突出表现的是刘邦作为一个领导者,这样为什么能够取得天下,他的这样一种形象。这个时候,他要塑造的是刘邦的一个比较正面的形象,所以说,他在史料剪裁的时候,就会把有利于刘邦的史料放在《本纪》当中写,但是对于负面的史料,司马迁也没有回避,而是把它全部都放在了其他的《本纪》和《列传》当中。这就使得我们既能够突出地明白,为什么刘邦能在楚汉相争中能够获胜,同时也能够了解刘邦这个人其他许多的方面,他的一些不足之处。
因此可以说,刘邦形象在《本纪》和《列传》种种差异,正体现出司马迁这种史实和史料的剪裁能力,这是一种寓意于叙的手法。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司马迁不敢把他写得太坏,只好把他一些劣迹写在别的《列传》当中,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比如我们还会看到,在司马迁所写的“韩信《淮阴侯列传》”里面,同样,体现出来了一样的史料剪裁手法。在《淮阴侯列传》里面,司马迁主要注重地表现的是韩信这个人,他早年的忍辱负重,他的军事才能的优秀种种,并且,后来,也写到了他在汉朝建立了之后,被刘邦和吕后用计谋给杀死了。这使得我们对韩信这个人充满了崇敬和同情。使得我们认为韩信的死完全是刘邦“兔死狗烹”的结果,但是,实际上,韩信与刘邦的结怨在早年就已经有了。在当时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刘邦虽然手下有韩信,但是韩信有的时候是持观望态度,他不是完全站在刘邦的一边忠心耿耿的。
当时刘邦派韩信去攻破齐地齐王的时候,韩信在达到了目的之后,就使人告诉刘邦说:齐地这个地方是挨着土地,挨着项羽的地盘。所以说,如果这个地方统治者不给他封一个王的话,这个地方是不会安定的。实际上,这是韩信在胁迫刘邦要让自己当上齐王。这个时候,刘邦就已经非常生气,并且想要攻打韩信了。但是,留侯张良就劝阻了他,说这个时候,我们势力还不够,不如乘势让他当齐王,让他守住齐地。于是,刘邦才勉强同意了,并且派张良拿了印绶,授予韩信齐王。这个时候,实际上,韩信、刘邦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芥蒂了。因为韩信的这种态度,所以,使得刘邦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也经常处于被打败这样的境地。所以,我们看韩信和刘邦的恩怨自来以久的,并不是说韩信忠心耿耿,而刘邦最后就“兔死狗烹”。我们再综合其他的一些列传和本纪中,对韩信的描写,就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韩信这个人,也更加全面地了解韩信和刘邦之间的矛盾。这就同样体现出了司马迁的这种史料剪裁的能力。所以,我们说,整个司马迁在《史记》当中,他的这种叙事,这样的叙事手法,其实是非常巧妙的手法,通过这种手法,他把自己对这个人的评价,想要表现出来这个人最
主要的方面就表现了出来。
除了叙事之外,司马迁在整个《史记》写作当中,还发展出来一种完全为后世所沿用的史评,也就通过《太史公约》史评方式,来直接表达出来自己对一件事,对一个人的评价。通过这种叙议结合的方式,来使得整个《史记》具有更多的画龙点睛的效果。《太史公约》这种史评的方式,实际上,也为后世所延用。自从,《太史公约》开创了之后,后来的人基本上也都会在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写完了生平之后,给他一个总结。比如,班固就会用“赞”的形式,荀悦会用“论”,陈寿则是曰“评”。虽然名称各异,但是,实际上,它都是对一个历史事件和一个人这样的评价。
这种叙议结合的方式,实际上很好地调和了史家作为一个个体和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之间的矛盾,它很好地解决了史家他的个人感情与客观历史评价之间的调和与融汇。
在这其中,最鲜明的,司马迁在整个《项羽本纪》当中,对项羽一个塑造,对项羽一个评价,这是整个叙议结合体现的最鲜明的一点。在《项羽本纪》当中,司马迁通过个人得叙述,对项羽有一个完美的塑造。虽然说,项羽在后来的楚汉相争中失败了,但是,司马迁对于项羽很多塑造,使得项羽成为悲剧式的英雄。虽然他最后失败了,但是后来的人往往把他视为一种真英雄,往往给他给予更多的是同情,而不是对他失败的指责。所以,我们看,宋朝很有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她就写过歌颂项羽的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于项羽这种仁杰、鬼雄的评价,实际上,都对整个《史记》的《项羽本纪》,对项羽的塑造对后世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我们看,最能够体现出来司马迁对项羽的喜爱的一段,其实是司马迁在写到项羽被汉军包围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这一段。当时,在《项羽本纪》当中,司马迁就写:当时项羽军壁垓下的时候,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这个时候,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于是,项羽惊说:“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个时候,他心情非常沉重,于是,半夜起来,在账中喝酒。项羽身边有一位美人,叫名虞,(我们后来叫做虞姬)常常跟着项羽身边。他有一个骏马,叫骓。于是,这个时候,项羽喝酒几旬之后,慷慨悲歌,做了一首诗,说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就对自己的这种盖世气魄,但却落到这个下场,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那么,歌了数之后,潸然泪下,美人和之,左右也都哭泣不已。这个时候,这种场景,我们今天读来仍然能够为之深深打动。
所以,清代人在读到这段话的时候就说:这段所描写的这种,一腔怒愤,万种低回,地
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末路之悲的这种情景,到这里可以说到了尽头了。对于司马迁这段的描写,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那么,整个司马迁对这种“霸王别姬”场景的描绘,成了后世“霸王别姬”故事的流传和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上一个原形版本。而实际上“霸王别姬”的场景,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真实性的一个角度来看,它其实是值得怀疑的。甚至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这是司马迁所进行的个人化、文学化的创造,这个文学化创造,体现出司马迁对这个人物发出内心的喜爱。但是,司马迁这么喜爱项羽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人物。
可是,在司马迁《项羽本纪》最后做的史评里面,司马迁却给予了项羽非常严重的批评,他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岂不谬哉?项羽这个人太崇尚武力,那么你认为呢?你可以用武力成就你的霸王之业,那么完全都没有反思你自己在武力征伐中所出现的暴政和错误。你认为你最后的失误是“天要亡你”,实际上是你本身所犯的重大失误,那么,你把它归咎于天,却一点也没有觉悟,岂不是一种大错特错。在这里,司马迁对于项羽失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给予了项羽一个非常严厉的批判。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司马迁对项羽的塑造和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我们能够看到,在《项羽本纪》写作中,正是通过了叙议结合的方式,他很好地调和了他个人对于项羽的喜爱之情,和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要公正、客观地看待项羽这个人物,这之间的一种矛盾。
因此,在后世评价的时候,《汉书》里面就认为,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实录。之所以能够给它这么高的评价,实际上就和他的这种叙议结合在评论当中,能够非常客观地对一个人物进行评论是有密切关系的。
四、《史记》奠定的中国文化特色
因此,我们看《史记》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几个特色,首先,它奠定了这种以人为中心、寓意于叙、叙议结合的史学手法,这种史学手法,使得百代之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那么《六经》之后,惟有此作。它代表了中国史学的一个高峰。使得以后的史官都不能够绕过《史记》,另创一种新的史学手法。这种史学手法可以说,最突出的一个表现,我们刚才所说的寓意于叙、叙议结合。这种叙议结合的手法,使得中国人就更加注重从对描述当中提炼出来对一个人的评价,这样的一种文化特色,就使得我们后世许多文艺作品,这种历史小说也好,都非常注重叙事。而历史上,这种通行的各种小说、历史的演义都是叙事非常精彩的作品。这和《史记》叙事的精彩是分不开的。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史记》里面所奠定的以史为鉴的意识。应该说以史为鉴是中国史学中发展非常大的特点,也是中国文化当中非常大的特点。以史为鉴是中国历史学一个很重要的功用,“中国历史学”不仅仅记载历史的事实,还要为后王立法,为人伦立准则。“为后王立法”,它要在政治学上起到一个规劝统治者这样的作用。而“为人伦立法则”则是说在社会的层面,他应该有一种道德劝解,有一种抑恶扬善的作用。因此,我们看中国的传统史学,就和后来所引进的西方的史学有非常大的不同。它注重的是这种以史为鉴,它的历史的叙事要表达出来的是要总结历史经验,而为后人所借鉴的历史趋势。
因此,传统的史学实际上在政治领域,就具有了我们现代政治学的某种功用,它就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现代历史学,实际上,它具有政治学的功用,具有伦理学的效用,它的包括面非常之广。因此,史学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轻若重的地位。这一点和《史记》它所奠定的以史为鉴的意识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那么随着整个史学的发展,到了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有非常鲜明的要选取历史来资证,来使现在的帝王作为从政的参考的这样鲜明的意识。
最后作为《史记》来说,它创立了一个在中国文化上,在中国文学和史学方面,都仍然有非常大影响力的手法,是所谓的讲故事、说道理。司马迁就曾引用孔子的话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司马迁说:我想要来讲整个历史发展规律,我理解的人生道理的时候,我想如果说,我单单地是用一种哲学思辨,是用辩证理论的论证来说,我认为不如把它融合历史的叙事当中,这样更能使人有深刻的体会。所以,这是中国整个文学,还有史学上非常重视的。我们讲一个道理的时候,我们来阐明一个观点的时候,我们通常用一种历史故事作为它的载体,有很多时候是一种真实的故事,有些时候,也会用一些改编性质的,或者用创造性的故事来说一个想法。所以,这就使得中国的文化,非常注重通过故事来说道理的表现手法。
我们看后来发展出来的,不管是评书也好,甚至包括相声等等也好,很多都是借用古代的一些事情,实际上要表达的是要让人从中吸取一种精神,吸取一种思想的意图。因此,我们说,《史记》奠定的这种文化特色,一直到现在仍然对我们现在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在我们今天讲的整个《史记》与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发展,这样一个互相影响,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来看,如果我们把《史记》放在古代文化的演变历程中来看,可以说,《史记》应该说,继承了许多先秦以来中国文化的优秀特点。一方面把这些优秀特点,在他的书中积淀了下来,另一方面,他又开创了许多对中国文化后来的发展有深刻影响的,这样的历史的文化特点,这些文化特点,应该说在后来整个传统文化发展当中,
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因此我们说,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变化来看。《史记》一方面继承和总结了中国文化的优秀特点,另一方面,奠定的秦汉以后,中国文化的诸多走向,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来说,《史记》是一部承上启下,富有独创性的史著。它所开创的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一直到今天还在对中国的文化产生着深刻的或隐或现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整个今天,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能忽略中国的传统的史学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要注意,《史记》作为一个中国史学著作上的高峰,对中国文化可以说产生了非常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今天仍然在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可能更深入地理解,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和我们现在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才可以更好地继承、发扬和学习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
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范文四:风水与中国传统文化
风水与中国传统文化
就生态学分析的方面看,所谓“风水”的全称就是“风光山水”,无论天文地理、生态景观,“风光”和“山水”是主要纲目,核心概念是“气”,风水之学的基本原则是“藏风聚气”,有利于生命的发育,寻求最佳生态效应,实现理想的人生境界,这就是“风水”。 “风水”的大纲是看“山水”,如果是山“有情”、水“有意” 就是良好的生态景观,所谓“穷山恶水”就是不好的生态景观。所谓“龙穴”就是“藏风聚气”的生态和谐的优美环境。所谓“凶地”就是散而不聚、“无情无义”的消耗性环境,无“养育”之功而具“杀伐”之力,不能“养人”反而“害人”,生态恶劣,环境破坏,在这样的环境生活,得不偿失,徒劳无功。
一、什么叫风水?
风水一词,起源甚古,俗称阴阳,雅称堪舆,地理之学,青囊之术,名号各异,内容繁多,可谓源远流长,意义重大。
然而,何谓风水?或曰环境科学,或曰封建迷信,或曰精深玄妙,或曰荒诞不经,误解的人很多,了解的人很少,真正认真研究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风水之学是中国特有之学问,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是精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是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兼容性)和全息性。
风水是中国古代的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环境哲学和生态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生活艺术和规划原则,是一个具有中国古代风格的学术体系。
风水之学的思想宗旨是天人合一,具体内容则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宏大如宇宙,具体如人体的结构与生理,各种生命现象,各种地质地貌,气象与物候,涉及到美学、哲学、心理学、生理学、地理学、建筑学和生态学以及天文气象学等等,真是无所不包。
风水之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哪门科学,而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是科学、美学、哲学的综合。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待风水就会以偏概全,往往不得要领。
风水之学积累了中国古代的生活经验和极其丰富的科学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不可等闲视之。
二、风水的基本概念及其解释
我在《中国生态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对于风水之学的生态学特征已经给予现代科学地说明:风水之学是中国古代的生态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学问。
所谓“风水”就是“风光山水”的简称,是一个关键的“生态因子对”(见《中国生态学》)。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点,经度和纬度基本确定以后,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分析众多生态因子,主要需要考虑得的生态因子就是“风光山水”,而在一个相对特定的地区,地质地貌和光照都是相对恒定的“常数”,对于这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而言,“光”和“山”的变数小,“风”与“水”的变数就很大,其生态效应主要取决于“风”和“水”,直接影响温度和湿度,是形成小气候的决定性因素,简明扼要,故称“风水”。对于一个固定的生态系统而言,由于“风”和“水”是最不稳定的一对生态因子,把握“风水”就可以把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状况,改变“风水”就可以最有效地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其他生态因子则是不易改变的)。因此,调整“风水”就可以“再造乾坤”,效果自然是非常显著的。
看来,就生态学分析的方面看,所谓“风水”的全称就是“风光山水”,无论天文地理、生态景观,“风光”和“山水”是主要纲目,核心概念是“气”,风水之学的基本原则是“藏风聚气”,有利于生命的发育,寻求最佳生态效应,实现理想的人生境界,这就是“风水”。
风水之学虽有很多派别,究其理论实质,无非“道”、“理”、“气”、“象”、“命”、“数”这些基本概念,阴阳五行,八卦九宫,天文历算,中医养生,无论道家的学术体系和精神境界,无论儒家的思想品格和伦理道德,风水之学皆有概摄。无论天道与人道,无论“理气”与“象数”,无论天命与天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人立极,合情合理,谓之风水之“法”。
“易学”是群经之首、大道之原。从易学的角度看,“风水”是“远取诸象”的学问,“相术”则是“近取诸身”的学问,“相术”是给“人”“看相”,“风水”是给“天”“看相”。所谓“看相”就是观察研究,就是解剖分析,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科学探讨。
三、风水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龙”、“穴”、“砂”、“水”是风水研究的四大要素。所谓“寻龙踏脉”的功夫,就是对“山水风光”的景观分析和整体研究,“龙穴”为纲,“砂水”为目,观察“形势”、辨别“阴阳”,考证“吉凶”与“善恶”,在动态分析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优良的生态环境。
“风水”的大纲是看“山水”,如果是山“有情”、水“有意” 就是良好的生态景观,所谓“穷山恶水”就是不好的生态景观。所谓“龙穴”就是“藏风聚气”的生态和谐的优美环境。所谓“凶地”就是散而不聚、“无情无义”的消耗性环境,无“养育”之功而具“杀伐”之力,不能“养人”反而“害人”,生态恶劣,环境破坏,在这样的环境生活,得不偿失,徒劳无功。
来龙之势,得其“穴”则安,居则吉,不居则凶。“真龙”就是“天佑吉地”,众水环绕,群砂环抱,山水聚合,生机盎然,内外一致,宾主相从,安全舒适,和谐平衡,这不就是一个赏心悦目的生态景观吗?
“风水”讲究“阴阳”,分阴分阳,叠用柔刚,有静态分析,更有动态分析,有可见的影响,更有不可见的影响,造化之鬼神,万物之魂魄,生命的秘密,宇宙的奥妙,其中的“天机”(自然规律,古人谓之“天命”和“天数”)是不可穷尽的。
四、风水的技术和艺术
风水既是科学又是美学,是技术又是艺术,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有生态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原理,有天文气象、地理、地址、水文学的原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和整体性学问。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认识风水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研究风水需要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见多识广,积累丰富,具备多学科素质,才可以研究风水。
知识和经验、智慧和悟性,是研究风水不可缺少的天赋。没有思想家的素质,没有艺术家的天赋,没有科学家的眼光,一般人研究风水就会陷入封建迷信的误区不能自拔,知识不足,悟性不高,不可以研究风水。
五、风水的意义
风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既是基础知识,又是最高境界,见识低的人,悟性差的认识无法对它进行科学研究的。
某种意义上说,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涵,不认识风水就不能够准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
风水之学具有古代科学的成分,运用现代科学研究风水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然而,风水之学不能只靠科学分析,还需要进行哲学研究和美学研究,只有对风水理论进行全面的研究才可以得出真正科学的结论。
风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一份极其丰富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风水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多方面深入研究。
===============================================================================
为了方便大家使用本文档,特赠送以下技巧
Word常用编辑技巧大全
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
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
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
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 问:WORD 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 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
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5. 问:怎样使WORD 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
答: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选首页不同,然后选中首页页眉中的小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择无,这个只要在“视图”――“页眉页脚”,其中的页面设置里,不要整个文档,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前”的标志,不选,前后的设置情况就不同了。
6. 问:如何从第三页起设置页眉?
答:在第二页末插入分节符,在第三页的页眉格式中去掉同前节,如果第一、二页还有页眉,把它设置成正文就可以了
●在新建文档中,菜单―视图―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为0,确定;●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确定;●将光标放到第一页末,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第2 步与第三步差别在于第2 步应用于整篇文档,第3 步应用于插入点之后。这样,做两次首页不同以后,页码从第三页开始从1 编号,完成。
7. 问:WORD 页眉自动出现一根直线,请问怎么处理?
答:格式从“页眉”改为“清除格式”,就在“格式”快捷工具栏最左边;选中页眉文字和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设置选无。
8. 问:页眉一般是---------,上面写上题目或者其它,想做的是把这根线变为双线,WORD 中修改页眉的那根线怎么改成双线的? 答:按以下步骤操作去做:
●选中页眉的文字,包括最后面的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线性为双线的●在预览里,点击左下小方块,预览的图形会出现双线●确定▲上面和下面自己可以设置,点击在预览周围的四个小方块,页眉线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
9. 问:Word 中的脚注如何删除?把正文相应的符号删除,内容可以删除,但最后那个格式还在,应该怎么办?
答:步骤如下: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2、在尾注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3、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4、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尾注和脚注应该都是一样的。
10. 问:Word 里面有没有自动断词得功能?常常有得单词太长了,如果能设置下自动断词就好了
答:在工具―语言―断字―自动断字,勾上,word 还是很强大的。
11. 问:如何将word 文档里的繁体字改为简化字?
答:工具―语言―中文简繁转换。
12.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选定上下两个单元格,然后指定其宽度就可以对齐了,再怎么拉都行press"Alt",打开绘图,其中有个调整坐标线,单击,将其中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都调到最小值即可。打开绘图,然后在左下脚的绘图网格里设置,把水平和垂直间距设置得最小。
13.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我的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我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可以如下操作:●按住ctl 键还是shift,你have a try●double click the line, try it :)●打开绘图,设置一下网格(在左下角)。使水平和垂直都为最小,试一把!?●press "Alt"
14. 问:怎么把word 文档里已经有的分页符去掉?
答:先在工具――> 选项―― > 视图――> 格式标记,选中全部,然后就能够看到分页符,delete 就ok了。
15. 问:Word 中下标的大小可以改的吗?
答:格式―字体
16. 问:Word 里怎么自动生成目录啊
答:用“格式>>样式和格式”编辑文章中的小标题,然后插入->索引和目录
17. 问:Word 的文档结构图能否整个复制? 论文要写目录了,不想再照着文档结构图输入一遍,有办法复制粘贴过来吗?
答:可以自动生成的,插入索引目录。
18. 问:做目录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时右边的页码对齐?比如:1.1 标题..........11.2 标题...............2
答:画表格,然后把页码都放到一个格子里靠右或居中,然后让表格的线条消隐就可以了,打印出来就很整齐。
19. 问:怎样在word 中将所有大写字母转为小写?比如一句全大写的转为全小写的答:格式->更改大小写->小写
20. 问:在存盘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症状如下:磁盘已满或打开文件过多,不能保存,另开新窗口重存也不管用。如何解决? 答:把word 文档全选,然后复制,然后关掉word,电脑提示你粘贴板上有东西,要不要用于别的程序,选是,然后,再重新打开word,然后粘贴,然后,保存。
21. 问:WORD 中的表格一复制粘贴到PPT 中就散掉了,怎么把WORD 里面的表格原样粘贴到PPT 中?
答:1)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把表格单独存为一WORD 文件,然后插入-->对象,选由文件创建,然后选中上面的WORD 文件,确定;2)还可以先把表格copy 到excel 中,然后copy 到PPT 中,这个也是比较好的办法;3)可以先做成文本框,再粘贴过去;4)复制粘贴,但是在PPT 中不能粘在文本框里面;5)拷屏,做成图片,再弄到PPT 里面。
22. 问:有没有办法将PPT 的文字拷入WORD 里面?
答:另存就可以了。只要以.rtf 格式另存即可
23. 问:word 中图片的分栏如何处理?假如有:1 2 图3 4 这样的结构,我想实现:1 3 图(要横跨两栏)2 4 但是,试了半天总是:1 2 图3 4 怎么办呀?help!
答:设置图片格式――版式――高级――文字环绕――环绕方式选上下型――图片位置――对齐方式选居中――度量依据选页面,要先改文字环绕,然后才能改图片位置
24. 问:用word 写东西时字距老是变动,有时候自动隔得很开,有时候进入下一行的时侯,上一行的字距又自动变大了,这是为什么?怎么纠正啊?
答:是因为自动对齐的功能,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可以选。还有允许断字的功能如果check 上,就不会出现你说的情况了。
25. 问:在使用WORD 的样式之后,如标题1、标题2 之类的,在这些样式前面总会出现一个黑黑的方块,虽然打印的时候看不到,但看着总是不舒服,有没有办法让它不要显示呢?
答:“视图”-->“显示段落标志”,把前面的勾去掉。其实这个很有用,可以便于知道哪个是标题段落
26. 问:文章第一页下面要写作者联系方式等。通常格式是一条短划线,下面是联系方式,基金支持等。这样的格式怎么做出来?就是注明页脚吗?
答:插入――脚注和尾注
27. 问:文字双栏,而有一张图片特别大,想通栏显示,应该怎么操作?
答:可以选择的内容,按双栏排。选择其他内容,按单栏排。
28. 问:Word 里面如何不显示回车换行符?
答:把视图->显示段落标记的勾去掉或工具->选项->视图->段落标记
29. 问:有没有方法把WORD 里的软回车一下子替换掉?识别出来的文字全带着软回车,能把他们一次全删掉吗??
答:查找+替换,按CTRL+H;软回车好象是^l,在特殊字符里有
30. 问:在WORD 里的框框里怎么打勾?
答:画个文本框,文本框里写一个钩,然后拖过去;或者先在WORD 里插入符号“√”,然后选中“√”,到-》格式-》中文版式-》带圈字符-》选“□”
31. 问:还是不行,这样拷过去的框框字体是windings 的,而原来的是宋体的,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答:根据模板新建专业型传真,里面有框,双击后打勾,copy 就ok
32. 问:Word 中怎么在一个英文字母上打对号?
答:透明方式插入图片对象,内容是一个√
33. 问:WORD 里怎么显示修订文档的状态?文档修订后,改后标记很多,但是在菜单里没有“显示修订最终状态”等,怎么调出来?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类别(工具)->命令(修订)->把“修订”等拖到工具栏上
34. 问:怎样把许多分开的word 文档合并成一个文档。我的论文是按照章节分开写的,但现在图书馆要提交电子版的学位论文,是一个文档的,我找了很多选项但好象不能合并,选择插入文件功能,可以加入内容,但文档中的页眉却插不进去,有谁有高见? 答:acrobat6 可以直接把多个文档打印成一个pdf 文档。可以提交pdf 格式的论文,先一个一个word 文档转换为pdf 格式的,然后在pdf 文档菜单的文件菜单中,选上作为pdf 格式打开,追加上就可。
35. 问:Word 里面要写方程式怎么办啊?
答:插入-对象-公式编辑器equation,如果没有公式编辑器Equation,要自己从光盘中安装,或者安装Mathtype 公式编辑器按右键把它拖出来--插入--命令--自定义--工具应该是倒过来
36. 问:想在WORD 里面表示矩阵,怎样才能画出那个很大的矩阵括号?
答:装公式编辑器mathtype 好了~:)
37. 问:Word 的公式编辑器怎么安装?
答:工具-自定义-插入-公式编辑器,把它拖到工具条上即可;或者安装OFFICE 后,再次安装,选增加功能吧,会有提示的
38. 问:Word2000 下调用公式编辑器的快捷键?
答:点击菜单[工具]->[自定义],点击对话框下方[键盘],在[类别]里选择[插入],在命令里选择[InsertEquation],指定你的快捷方式
39. 问:WORD 中出现公式的行往往要比只有文字的行来得宽,如何把这些行改的跟只有文字的行一样宽?
答:段落行距设为固定值即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比如设置为18 磅,有些公式符号(特别是有下标的)不能全部显示打印稿可以显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如何解决还需要考虑。
40. 问:我的文档就是公式多,应该怎么办?
答:公式多的时候,最好的消除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每打几个公式就要存盘,如果连续打太多,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选中所有内容,ctrl+C●把WORD 所有文档关闭。
●最关键:出现一条信息,务必选择“是”●重新打开WORD 编辑器,●ctrl+V,粘贴●ctrl+S,存盘
41. 问:怎样在word 里面的公式编辑器中输入空格?
答:ctrl+shift+space
42. 问:如何使word 中公式全都小一号?一个一个选实在麻烦
答:在Mathtype公式编辑器中:首先,在Mathtype 中的菜单Size 中选define,定义所需的字号大小;再次,在Mathtype 中的菜单preferences 中的equation preference 的save to file 存贮所定义的字号文件;返回word 中:在Mathtype菜单中选Format equation:1)在MathType preference file 中,选你刚才所定义的文件;2)在Range 中,选Whole document。最后,选OK,即OK了。
43. 问:如何将WORD 中的公式编缉拉到外面?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插入-右边找公式编辑器,往上脱
44. 问:怎样可以去掉word 里面公式,或是图片上方总是出现的灰色的横条啊?以前没有的,不知道怎么跑出来了,看着怪晕糊的。。。。。 答:工具->选项->视图->域底纹,选不显示,或选取时显示,就可以了
45. 问:整个论文用一个WORD 文档,太大,不好编辑,一个地方有增删,后面那么长一个文档版面分布会变得乱七八糟,特别是图表之类的东东。想让每章的偶数页自动显示自己的章号和题目,WORD 里这个能够自动实现吗?
答:不要整个论文放一个WORD 文档,一章一个,然后每章就可以奇偶分开处理了
46. 问:论文按照章节写的,想把它们合并成一个文件,并保持原有的文件格式。采用了在文件末尾插入分节符的方法,但插入后有些文件的部分格式发生了变化,请问如何解决?
答:用主控文档的方法比较好,在大纲模式里设置的;采取插入文件的方式,格式有些变化
47. 问:WORD 里边怎么样显示行号?
答:在页面设置那里,板式选项,最下面有个行号选项
48. 问:Word 里面怎么插入半个空格?
答:先在word 的工具栏上,点中双箭头那个纽,就可以看到原先看不到的空格,然后再编辑一下这个空格的大小,比如小五或小四什么的。
49. 问:只要一回车,或是改变光标位置的任何操作,都会使上一行的)变成=,有人遇到过这个问题么?
答:是不是设置了自动替换啊,符号里的自动替换看看吧!
50. 问:WORD 有没有可以按单词的首字母进行排序?就是从A-Z 进行排
答:表格中的内容可以按照拼音排序,弄到excel 里,排序,再回来
51. 问:怎么在word 里面打R^2?
答:先打R2,然后用鼠标选中2,同时按"Ctrl",“shift”和"+"
52. 问:Word 中发现空格都是小圆点,是怎么回事情?每输入一个空格就出现一个小圆点,怎么把它消除掉啊?这个空格会打印出来吗?
答:不会打印出来,如果想不显示:工具-选项-视图格式标记中前面的勾去掉即可
53. 问:word 如何使两个表格能排在一起?我做的表格每一个都比较小,但是表格数比较多,我想两个表格排成一行,请问该怎么做? 答:试试在局部分栏,每个分栏中一个表格。
54. 问:为什么换机器打开WORD 文档排版变了?在一台机器上排好板的WORD 文档换在另一台机器打开就变了?页码都不对了,怪哉。
答:是默认的页面设置不一样吧,或者版本不同
55. 问:Word 里面插入表格的问题,同一表格前后两行被分在了不同的页上,想**他们在同一页怎么做?
答:转换成图文框可能更容易排版一点,或者加个文本框
56. 问:怎么在word 里画坐标图?在word 里有了坐标图,文字却加不加去怎么办?
答:作图时直接将文字加上去;word 中的绘图工具条,文字环绕里面寻找合适的方案,把图放在文字的底层
57. 问:WORD 文件有密码,怎么办呢?
答:找破解软件,比如advanced_office_2000_password_recovery_pro_v1.03,但不一定好用。
58. 问:怎么给word 文档加密?
答:打开文档,另存为―工具―常规选项―打开、修改权限密码,保存
59. 问:Word 文件怎么转化为postscript 文件?
答:先转化为pdf,然后打印到文件,通过distiller 生成ps。
60. 问:Word 无法识别origin 中的汉字怎么办?用origin 做的图形中有汉字,copy 到word 中就成了问号,因此我不得不先用export 把图形变为jpg 文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方便的解决办法?
答:ORIGIN 里面的字体改成宋体或者仿宋
范文五:《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
薛卫军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近几年来,国内兴起了一股研究《周易》
的文化热潮,人们称之为寻求中国文化之根;同时,探
讨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问题。驱使着人们不断地向起
源复归,而寻来找去,总是找到《周易》这部古老的典
籍。可见,《周易》这部书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深远和
巨大。
关键词:周易演变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这部书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按照
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的过程是“人更三圣(或四
圣),世历三古”,即上古伏羲氏画八卦。中古文王重为
六十四卦,作卦辞,周公作爻辞,下古孔子作十翼以解
经。现代多数学者认为,尽管“人更三圣”未必实有其
人,“世历三古”却是大体上符合实际的。这也就是说。
《周易》的成书是一个历时数千年的漫长的历史演变过
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既然如此.它就会在这个过程
中分别受到上古、中古和下古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的
影响,反映不同文化的特色。
根据考古发掘。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利用
占卜来预测吉凶了。《周易》的发生史大致可以追溯到
这个时期,也就是传说中的伏羲时期。当时还没有发
明文字。人们的思维水平极为低下.所掌握的知识也
很贫乏,不仅不可能从哲学的高度去理解世界,连神
的观念也没有产生,而是普遍奉行着一种原始的巫
教。龟卜、筮占及其他一些古老的占卜形式.都是这个
时期的产物。由于筮占的特点是根据蓍草排列所显示
的数与形的变化来预测吉凶的。所以与其他的占卜形
式相比,它具有一种潜在的优越性。可以通过无数次
的排列,逐渐把数与形的变化推演成一个整齐有序而
又稳定规范的符号体系。《周易》的那一套由六十四
卦、三百八十四爻所组成的符号体系.正是反映了这
个时期受原始思维支配的巫术文化的特色。如果说这
套符号体系蕴涵着某种智慧,至多也只能肯定其中蕴
涵着一种神人交感的观念,表现了人类试图掌握客观
事物因果联系的努力,除此之外。不会再有什么高深
的意义,因为处于蒙昧状态的原始人是不可能产生什
么高深的哲学思想的。
大约于殷周之际编篆成书的《易经》,就是反映了这
个时期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水平,实际上是继承了原始的
巫术文化的传统,并把它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拿
《易经》来与原始的筮占相比,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易经》
除了那套并无高深意义的抽象的卦爻符号外,又增加了
一套由卦辞和爻辞所组成的文字表意系统。虽然这套文
字表意系统的素材不过是一些筮占的记录,但是经过一
∞番整理分类、加工改造的工作,提炼成为卦辞和爻辞而系于卦爻符号之下,就具备了多方面的功能,容纳了更大量的信息,启迪了更丰富的思路.而原始筮占的意义和性质也就从此开始逐渐变得复杂起来。首先,《易经》用确定的文字对六十四卦题了卦名,用九六奇偶之数对三百八十四爻题了爻名,这就在巫术文化的发展上起到了影响极为深远的承先启后的作用。《易经》给卦爻符号题了确定的卦名与爻名,不仅充分发挥了筮占的潜在的优越性。使得它的那套符号体系变得更加规范、更加稳定。在与其他占卜形式的竞争中后来居上,而且可以借助文字的提示作用,给那套符号体系赋予某种意义。引发出一种象数的思维模式。就《易经》本文而论,六十四卦的卦名尚未出现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类的象征意义.其爻名也没有提炼出阴、阳、刚、柔的概念。但是,由于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其造字条例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本身就是以联想律与类比律的思维为基础的,人们受象形文字的启发。从八卦的卦形推演出一套卦象是十分容易的,这就为后来发展起来的象数思维模式提供了前提,而扬弃了原始筮占的那种单纯根据蓍草的排列去窥探神的意旨的幼稚低级的思维模式。其次,《易经》凭借它的一套文字表意系统,充分反映了殷周之际人们的精神面貌。记录了人们当时掌握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政治伦理知识以及哲理性的生活知识,从而扩大了《易经》的内容。使它具有了多方面的性质,这是原始筮占的那种抽象的卦爻符号所不具第三。从《易经》的文字表意系统还可以看出,它反映了殷周之际宗教思想的变革。接受了当时发展起来的以德配天的天命神学观念。并且把这个观念与卜筮相结合,构成了一个以天人之学为理论基础的巫术操作体系。在卦爻辞中,天是一个最高的概念。这个天既有自然之天的含义,也是一个主宰人事的至上的神.人互感应。很显然,这是由原始巫术的神人交感的观念发展来的,但是,理性的成分大大提高了,系统性的程度也更为增强了。从原始的卜筮到《易经》的卜筮。经历了长时期的演变,中国的文化也由此而从蒙昧状态进入了文明状态。殷周之际宗教思想的变革使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这种转折。一方面表现在它对以往的巫术文化作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并且熔炼成为一种以天人关系为核心的整体之学;另一面表现在它以曲折的形式反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理性内容,为后来有的。们可以通过合乎道德的行为获得天的福佑,天与人相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