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诗人名句之李白
诗人名句之李白
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名诗句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范文二:唐朝大诗人李白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大家应该都听过“闻鸡起舞”,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把刘琨叫醒后,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我在生活中,也有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经历。去年八月,正是北京奥运会隆重举行的日子,而我却在苦练小提琴,因为8月9日我就要去考级了,从去年二月开始,我就牺牲了周末的时间,苦练小提琴。练啊练啊练,普通的音阶练了半年,终于,我的五级考试通过了,还获得了五级良好的证书呢。考完级后,我感叹了一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其实,不管是祖逖闻鸡起舞,还是我苦练小提琴,都要下功夫,正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认真、执着地去做了,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在人生这条路上越走越成功。
范文三:盛唐诗人李白
盛唐诗人李白,是屹立于中国诗坛珠穆朗玛峰峰巅的巨人。他没有屈原那样的清苦和执著,也没有谢客那样的豪侈和狷急,却更多了几分的清高和狂放。他从不强调忠君,甚至从来也不认为皇帝老儿比自己能强到哪里去:“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苏轼《李太白碑阴记》)。他自恃才高,乐观坚定地认为总有一天自己能施展抱负,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心系天下安危,渴望着能遇到明主,尊他为卿相,经他三言两语一点拨,就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于是,他养精蓄锐,广览博学,“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走遍祖国名山大川,吸收天地自然之精华,写就了近一千首字字都是红宝石镶嵌的壮丽诗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他的诗名惊动诗坛,惊动朝野,甚至也惊动了雅好诗赋的唐明皇。天宝元年,唐明皇下诏征聘李白入朝。志得意满的李白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等岂是蓬蒿人”,昂首挺胸来到长安,受到唐明皇“降辇步迎”的接待,成为皇帝的嘉宾。他自以为从此要官列卿相,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了:
“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岂知唐玄宗看重的是他的锦绣诗文而不是他的政治才干,让他供奉翰林,任务是陪伴皇上吟诗作赋,游宴消遣。赢得皇帝和后宫佳丽喝彩的,也只是他描摹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的诗:“名花倾国两相欢,长使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意,沉香亭北倚栏杆。”李白在宫中,只不过是皇帝生日蛋糕上嵌放的一颗红樱桃,只图悦目而不作实用。这种悲屈的“词臣”的地位,岂是“一醉累月轻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人”“诗仙”所能接受的?只十几个月的时间,李白便受不住约束和冷落,从心底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号。而他的桀骜不驯、自傲狂放、诗酒豪纵、裘马逸风,更令公侯侧目,阉宦忌惮。好在唐王朝是一个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朝代,唐明皇当时也还是一位较为贤明的君主,李白并没有因为他政治上的幼稚和性格上的狂狷而获罪,只被朝廷“赐金放还”,回到民间。李白第一次“事君之道”的尝试就这样结束了。他这次浅尝辄止的从政经历是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李白本来就不是一个政治家,他太天真,太狂放,他压根儿就不知道从政不同于做诗,做诗只须把蕴积在心中的灵感喷发出来,直呼呐喊,天马行空;从政则需要把谋略藏在心底,
隐形匿迹,韬光隐晦。在他把轻蔑的一瞥投向皇帝及其身边的大臣们时,皇公大臣们以更大的轻蔑筹划着如何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像蚂蚁一样踩在脚底下。结果是,李白的轻蔑未能损人分毫,而皇公大臣们的轻蔑却把李白从天上驱赶到了地下。
但是,京城长安的这一瓢冷水并没有彻底浇灭李白的政治热情。到安史之乱爆发之时,正隐居在庐山、年已57岁的李白毅然投奔永王李璘帐下,并且以东晋著名宰相谢安石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他认为,国难当头,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机会,以自己这样的宰相之才辅佐永王,肯定能大显身手,马到成功,讨伐叛贼,安定天下,为君王社稷出一把力了。但是,缺乏政治敏锐性的诗人这一次错到了连身家性命都差一点保不住的地步。永王李璘野心膨胀不听调遣,与最高统治阶层发生矛盾,被唐肃宗派兵消灭。空有报国热情的李白懵懵懂懂地卷入了皇室内部的倾轧争夺,“其罪当诛”,应该是掉脑袋的。好在有人营救,也许是唐肃宗也还“怜其才”吧,李白被判永久流放夜郎,流放途中巧遇大赦,好歹保住了一条性命。没有做成宰相,倒差点成了死囚,也只能怪李白在政治上缺乏慧眼,“站错了队,跟错了人”。这个在诗坛上神思天纵、明慧超群的“谪仙人”,却屡屡
看不准政治风向标,说明他其实不懂政治,更不可能成为洞察风云的政治家。然而,天真的诗人至死看不到这一点,他“济苍生、安社稷”的报国之志终生不渝。公元761年,也就是他逝世的前一年,听说唐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今安徽泗县一带)追击叛将史朝义,他还要从宣城赶去从军,半路因病折还,因此写了《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中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一诗以记其事。临终做诗,他仍然对自己的文才武略充满自信,把自己比作“中天摧兮力不济”的大鹏,慨叹自己一辈子大才不为世用,怀才未遇明主,抒发出多少感慨,多少悲怆!
李白的人生坐标,从来没有放在做诗人上。他认为自己的八斗之才,应该用在“济苍生、安社稷”上。因此,他一辈子东奔西走,有过干谒("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示忠(“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投诚(“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效劳(供奉翰林),但终究官场失意,才不为用,一辈子没有实现立于庙堂建功立业的梦想。倒是乘着酒性抒发豪情逸志愤懑牢骚的信手之笔成了千古传诵的诗篇,由此塑就了他矗立中国诗坛万年不朽的灿烂金身。历史与李白、与那些排斥他卑视他的朝廷权贵们,都开了一
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范文四:伟大的诗人李白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故世称“李青莲”。
李白的诗现存九百多首,这些诗表现了他一生的思想和经历,也表现了盛唐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李白向往功名事业的雄心,在政治上他有远大的抱负,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对权贵势力,对封建社会一切压迫和羁绊毫不调和的叛逆态度,正式他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表现。
首先,国家的强大鼓舞了李白向往功名事业的雄心。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之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① 这是李白《上李邕》的诗句,李白把自己比作大鹏,透露出他是一个自视很高的人。在他的诗歌中曾借助历史人物来表达他的政治抱负。他羡慕姜尚:“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梁甫吟》);羡慕诸葛亮:“雨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读诸葛武侯传书怀》);羡慕谢安:“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抒情赠蔡舍人雄》)。②
又如:《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憧憬和希望。③
其次,政治的黑暗,让他对仕途产生了愤懑,长安三年的政治生活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地影响。当权的宦官外戚暗中对他谗毁打击,使他不得不在诗歌中抒发他的痛苦之情,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与黑暗现实的激烈冲突。如《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④ ①
②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77页。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76页。
③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86页。
④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89页。
诗人借酒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焦灼,鄙视权贵,对现实的怨愤,以及他的自信和傲岸,清白和飘逸。同样,在《行路难》当中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揭示了诗人在坎坷仕途上茫然的强烈痛苦,但是他并不因为失败而放弃理想的追求。
李白《古风》第四十六首说: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王侯像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摇白日,指挥回青天??⑤
这首诗就反映出了当时在开元天宝年间,唐帝国在国力极度强盛、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景象时期下,政治经济各方面又潜伏着各种危机的现状。“斗鸡金宫里,蹴鞠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反映出当时盛唐宫廷里的腐败和奢侈现状。表达了李白对盛唐社会光彩表面下的隐忧。
第三,李白的诗歌中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
对国家的热爱首先表现在李白对国家的强大统一非常关怀,他像边塞诗人一样,对保卫祖国边疆的将是曾作过热情的歌颂。在《塞下曲》六首之一里,他写道: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⑥
在塞外奇寒的艰苦生活里,将士们的报国雄心却丝毫不变。“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鼓舞前方士气,体现了爱国的精神。
对国家的热爱还表现在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生活,写下了不少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其中还有一些和他求仙学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他那种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独特性格,常常是借这类诗篇表现出来。他喜爱的山水往往不是宁静的丘壑,幽雅的林泉,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仙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这些雄伟奇险的山川,特别契合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他的杰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⑤
⑥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75页。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82页。
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⑦
从静谧幽美的湖月到绮丽壮观的海日,从曲折迷离的千岩万转路的道路好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境界逾转逾奇,逾幻逾真。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石壁写出了诗人精神上的种种经历和追求。
又如《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人笔下早间的三峡充满了神秘,景色之中透露着三峡山水的美好和舒畅的心情。⑧
《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等都写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大气之中流露着诗人不同的情感,实乃浪漫主义的巅峰。
第四,李白的浪漫主义还表现在他的丰富的个人情感上。这些诗都是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如《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⑨
就写出了诗人的壮志难酬、无人可与共语的极度寂寞孤独之情。全篇文章以李白为中心,抒发了个人情感,在月光之下,写出了诗人无人畅聊的孤寂之情。
李白的诗歌里还透露着对人民的热爱与关怀。如《丁都护歌》: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系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⑩
统治者为了营造宫室,强迫人民开凿搬运芒砀山的石头,这首诗对这些悲苦人民表示无限的同情。李白直接写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虽然为数不多,但是他的诗歌中反映人民生活并不限于这少数诗篇。从李白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人民的生活、感情、语言是多么熟悉,人民的热爱。
我国文学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伟大的传统在唐诗中都发展到新的高度。李白的诗歌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11 ⑦
⑧ 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306页。 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310页。
⑨ 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303页。
⑩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84页。
11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92页。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
李白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也有杰出的贡献。他继承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李白诗歌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他的诗名在当代已广泛传扬。中唐韩愈、孟郊大力赞扬他的诗歌,并从他吸取经验,以创造自己的横放杰出的诗风。李贺浪漫主义的诗风更显然是受过他更多启发的。宋代诗人苏舜钦、王令、苏轼、陆游,明清是人高启、龚自珍等也莫不从他的诗中吸取营养。此外,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的词,也受过他的影响。
李白诗歌的激昂情怀、神奇想象、雄放风格以及清新明快的语言是他成为继屈原之后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范文五:诗人李白凤先生
我与三十年代的现代派诗
诗人李白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