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毛笔书法作品的章法
毛笔书法作品的章法
————2008年春为石岩公学教职工举行书法讲座的讲稿
深圳市石岩公学书画院 李汉宁
关于学习的两个问题:
1、 听说学书法要从小开始才行,我年纪大了,学不了了? 我认为:年纪不是问题,基础不是问题,主要是要: (1) 敢写
《胆大是书法的开始》,这是上学期石岩公学朱文彦校长在少年书画院练字给我的启发。这是他第一次提笔写的作品。
(2) 讲方法
对于书法,方法是绝对重要的,社会上练书法的人不少,成才的不多,因为法的问题。我的经验是要敢写,也要讲究方法
我是在大学时代开始练字,两年后的1987年我的作品如下,1988年我取得了省级书法家资格,2005年取得国家级书法家资格,并取得书法专业副教授资格,2006年我的《高等师范书法教学成果》获得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教育奖。
2、学什么?
对于教职工来说,学有用的、很快就能上手的,练习时觉得开心的字体。什么字体?行楷。 学毛笔字的行楷,它的运笔方法和钢笔书法的方法相同,可以说会毛笔行楷的就会钢笔书法,会钢笔书法的就能写毛笔行楷。学钢笔可能受坏习惯的影响大些,但学毛笔,你因为没有写过毛笔,所以坏习惯基本没有
一、作品的形式名称 1、中堂
用整张纸或者小于整张纸,但按整张纸的长宽比例切割的,作品外形比较饱满的。
2、条幅
条幅也叫立幅、直幅、立轴等,它是直摆的,比中堂窄,通常大约用整张纸直对开,或者一半稍宽一点。
3、横幅
尺寸与条幅相近,为横摆。
4、扇面 形如扇子
5、对联
形如条幅,但比条幅窄。
二、通篇布局
定好形式,定好纸张进行创作或者练习,首先要考虑:作品内容的位置和四周留边的大小 1、四周留边
不留边的作品使人产生拥挤的感觉。 (1)中堂作品相对方正,四周留边一样
(2)条幅作品,上下留空比左右略宽,而且上宽下窄 (天宽地窄) (3)横幅、扇面作品,左右留空比上下略宽 2、作品的内容:正文、落款、印章
这三个方面的份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正文、落款、印章
因此创作时,从形状的大小要求:落款的字等于或者小于正文的字 印章等于或者小于落款的字
三、正文的书写方法 1、正文的格式 (1)横成行,竖成列
用于工整的字体:如篆书、隶书、楷书
(2)横无行,竖成列
用于运动、潦草的字体:如行书、草书
2、正文的打格方法:
(1)可以用笔画格(钢笔作品画格用红色画、配黑色墨汁书写为好) (2)也可以折叠纸张(钢笔作品不可用折叠方式)
3、 正文的书写要求:
(1)书法作品的字序多为从上而下,行序从右到左。
(2)印刷法中开头空两格,以示段落分明,而书法作品开头一般从顶格开始写。 (3)书法作品通常可以不用标点符号。
(4)印刷法每个段落要另起一行,但书法作品可以连段书写。多首诗在作品中可以连接书写。
(5)书法作品重于艺术表现,可以使用繁体字,但一幅作品中不能繁简混合
(6)书法作品为了艺术美化的需要可以使用异体字,有时可以多笔少笔,但必须是古代名家作品中出现过的字(这些字被认可)。
(7) 印刷体字形多用仿宋体为主,字的大小均匀、方整,而书法作品的字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正有斜,在正方格内书写时不可撑满格子,以免透不过气。 四、落款的方法 1、落款的内容
(1) 详细:正文的出处 书写时间 作者姓名 书于 地点 如唐杜牧诗山行 丁亥年冬 李汉宁 书于 石岩公学 (2)简省:李汉宁书 或汉宁 2、落款的位置 在正文的旁边
不能与正文齐平(落款相对于正文是次要的,不能与正文平起平坐) 3、落款的字体
通俗易懂的书体(比正文书体年代较后的书体
4、书写正文为不易认识古文字如篆书、草书时,要有解释文字,解释文字用通俗书体书写,作为落款的内容来安排。 五、印章
1、 名章 刻有姓、名、姓名、字号等,盖在名字的下方
2、 闲章 盖在作品之中,能常在作品的开头两个字之间要盖闲章,起引首之用。
范文二:书法作品欣赏(毛笔字)
第八课 书法作品欣赏(毛笔字)
【教材】武汉版《写字》第十二册第八、九面
【欣赏佳作】清代钱沣楷书作品一篇、金农隶书作品一篇、赵之谦篆
书作品一篇以及明代王铎草书作品一篇。 【教学目标】
1、欣赏清明两代书法家作品,初步了解清明两代书法家作品风格
的异同,让学生学会欣赏中国传统书法的韵味。
2、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在欣赏不同书法种类作品的同时,了
解相应字体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3、在教学中通过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这三个途径来进行美育
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
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和创新的能力。
【训练重点】欣赏清明两代书法家作品,初步了解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欣赏中国传统书法的韵味。
【教具准备】CAI辅助教学(相关书法作品、古典音乐);学生收集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激发情趣
1(导语:同学们,我们曾经走进唐代,欣赏了四大书法家的佳作。
他们精丽的墨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幅
书法作品,你们能认出它们来吗,如果能说出你是如何认出来的
就更好了。
2.出示CAI(配乐),逐一出现唐代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颜真
卿、柳公权的作品。学生在辨认说理由的过程中(教师适机补充),
再次感受唐代书法魅力,产生审美兴趣,也为新课学习作铺垫。
欧阳询书法,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方
圆兼备而劲险峭拔,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
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虞世南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用笔俊
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
一片平和润雅之象。
1
颜真卿在笔法上大大加强腕力的作用,笔画上清劲
丰肥,竖笔多相向,结构庄重正大,笔致圆转深厚,布
局充实茂密。整体上充满质朴豪迈的气概和刚健丰伟的
气度,给人以厚重的浮雕感。他的正楷端庄雄伟,气势
开张。开创了具有盛唐风貌的刚健雄厚、雍容壮伟、大
气磅礴的新书风。
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
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
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
显得英气逼人,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
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3. 过渡:是啊,大唐文化瑰丽堂皇,书法艺术名家辈出。到了宋元朝,书法基本上是以帖学为主。而明清两朝代在此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书法也开始翻开了新的一页,与大唐时代遥相呼应。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八课《书法作品欣赏》,再一同走进书法昌盛时期的明清两代,去领略书法艺术的魅力~
板书课题:第八课 书法作品欣赏
二、明确内容,交流感受,初步感知。
1. 打开书第八、九面,看看我们今天主要来欣赏哪几位名家的
什么类型的作品,(清代钱沣楷书作品一篇、金农隶书作品
一篇、赵之谦篆书作品一篇以及明代王铎草书作品一篇。)
2. 静静地欣赏这几幅书法作品,想想你最喜欢哪幅字,为什
么,想好后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教师巡视,聆听讨论。 三、领引探讨,比较鉴赏,感受韵味。
1.领引学生欣赏草书 。
(1)你们说得这么热烈,我想说说。明代王铎的草书引起了我
的注意。我虽不会写草书,但平时特别喜欢看草书作品,它给
人以荡气回肠之感。请看,这是我平时收集的几幅草书作品(出
示CAI):分别是明代徐渭、祝枝山的草书。看,笔意刚劲,
强心铁骨,笔势荡漾,放纵恣肆,随心所欲,表现了惊涛骇浪
般的磅礴气势,具有撼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2
(教师在气势磅礴的音乐声中进行解说,学生边看边听,感受韵味。)
(2)大家再来看王铎的草书(看书),他的草书与
徐渭、祝枝山的草书有什么不同吗,(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3)你们真会发现。是的,同徐渭、祝枝山的草书
相比,我们就能发现,他起笔时喜欢用浓墨,线条雄
健有力,章法奔放恣肆而又安排奇巧。这就是王铎的
过人之处——纵而能敛。我们很难想象一件奔腾壮
阔、酣畅淋漓的草书作品可以由冷静的理性来控制,
然而王铎就是这样,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距”的境
界。而且,更重要的是,王铎对章法、结构的处理表
现出了他第一流的艺术自觉意识,他将元明以来以平
正为主流的章法、结构模式加以改变,代之以欹侧。
2.学生自由选择清代钱沣楷书、金农隶书、赵之谦篆书中的任意一幅作品进行鉴赏,集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小结。
师:(投影教材中的前三幅作品)根据你已有的书法知识,说一说你
喜欢的哪幅作品,它有什么特点,
(1)钱沣楷书:
3
?学生汇报。
?多媒体再出示一幅钱沣楷书作品,教师小结:钱
沣写得一手好顏字,结体严整开阔,气势雄伟,浑厚
有力。笔力刚劲沉雄,稳健挺拔,气势雄浑豪放。点
画具有较强的弹性,略无佻簿臃肿之弊。结字方正宽
博,挺劲横拙,寓险峻于平正之中。布局紧密,却无
寒迫之病。通篇端穆整肃,有清严不可犯之色。一种阳刚之美,发于字里行间,自具风貌。
?课前通过查找资料,你对钱沣这个人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汇报所查的背景资料(见“参考资料”)
?教师渲染:钱沣一直以工作為重,因此深受人民敬爱。他喜欢书法,但是并不期许自成一家。当时他的书法已经得到书如其人的好评,许多想学顏字的人,就从学钱沣的字入手。如此一來,顏真卿的书法经由钱沣流传开來,更见普及。他那股端庄稳重的气度,真应验“见字如见人”这句话。
(2)金农隶书:
?学生汇报,并介绍“扬州八怪”人物或展示其作品。
(见“参考”)
?这幅隶书字幅与我们刚刚欣赏的楷书、草书相比,给
你什么不同的感觉,
?教师小结:金农的隶书结体宽扁,用笔老辣,古拙之
气溢于纸上。以古朴浑厚见胜,有“求拙为妍”的艺术
特点。所用毛笔,是“截取毫端”,平扁如刷,蘸以浓
墨,行笔只折不转,如漆刷之运作。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似粗俗简单,无章法笔意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剔除细节,直取磅礴气韵。那险峻雄奇的构局,浑朴钝拙的金石趣,都融合在黑、厚、重、凝的格调之中。其点画似隶似楷,亦行亦草,长横和竖钩都呈隶书笔形,而撇捺的笔姿又常常近于魏碑,转折处则一派今草、章草之法。时有飞白渴墨相间其中,分外苍劲而灵秀。“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情绪、人格皆从笔姿墨趣中流溢出来,汇聚成一种真率天成的胜境,令人爱不释手。
(3)赵之谦篆书
?学生汇报。
4
?教师小结:赵之谦的篆书作品书风清刚朴茂,线条弯曲的幅度大,中宫紧收、撇捺外放、遒爽精劲。兼融隶法,用笔浑厚道润,顿挫有致,富于美感。
?你见过生活中什么地方使用篆书较多, (碑、章、印等) ?师:篆刻就是以篆书刻写的艺术。篆刻与书法关系十分密切,也是线条造型的艺术。所不同的是,一种是用毛笔
写出来,一种是用刀刻出来。但从刻这一过程来
看,印稿无疑是书法作品。
四、整体回顾,总结归纳,升华文化。
1.你能各用一个词来概括这四幅作品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吗,(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不确切的教师提炼)
2.出示CAI,呈现本课四幅作品。(配乐)
师:不论何种书法作品,都必须以“力度” 为基础。没有笔力,形态再美,也毫无审美内涵。只有笔力雄浑,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墨迹,才显示其美妙。所谓“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就是对笔力的称赞。简单的笔画可以产生出姿态万千,变化无穷的结构造型。如小篆的古朴、隶书的阿娜、楷书的端庄、行草的险劲等。结构形式的多变,但离不开其中的规律,即平衡、对比、变化、统一是最基本的规律。在遵循形式美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汉字形体的可塑性,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意趣,表达着书者的情思,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
3.今天,我们与老朋友——唐朝四大书法家会了面,又认识了清明两代的许多书法家,欣赏了中国传统书法的韵味。此时此刻,你又什么想说的吗,(出示CAI,呈现今天所有作品。学生在音乐声中抒怀)
4.教师总结:
5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中国书法艺术不仅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吸引了几千年的无数华夏子孙,使不计其数的人为之孜孜终生,并且以其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征服了并不懂得中国文字的欧洲人。它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五、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清明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及书法家的
故事,办一张书法小报,参加展评。
【板书设计】
第八课 书法作品欣赏
清 钱沣 楷书 雄浑稳健
金农 隶书 求拙为妍
赵之谦 篆书 刚健婀娜
明 王铎 草书 纵而能敛
【教学后记】
【参考资料】
钱沣(一七四O,一七九五)籍贯雲南昆明,乾隆年間考中進士以后,開始仕宦生涯。他為人端正,工作負責認真,在擔任監察御史的時候,不畏懼和珅權大勢大,直言和珅的過失,因此深受人民敬爱。後來他又任職軍機處,卻因為工作勞累過度,一病不起。
钱沣写得一手好顏字,不但筆力厚實,那股端莊穩重的氣度,讓人有見字如見人的感覺。钱沣一直以工作為重,他喜欢书法,但是并
6
不期许自成一家。当时他的书法已经得到书如其人的好评,许多想学顏字的人,就从学钱沣的字入手。如此一來,顏真卿的书法经由钱沣流传开來,更见普及。
趙之謙(一八二九,一八八四),浙江紹興人。晚清杰出的艺术家。他對北朝碑刻文字書法,投注許多心力,在這方面的成就也深受世人贊賞。柔軟的毛筆在他使轉之下,能夠寫出碑刻的力感,卻又能夠把碑刻鋒芒稜角化為柔和流動,因此他的書風兼有剛柔兩種質素。
清代書壇,書家往往兼有詩文、繪畫或篆刻方面的學養,而能夠四者兼長成就卓越也不乏其人,趙之謙即屬於其中之一。篆隶书从邓石如出,刚健婀娜。楷行书初学颜真卿,后专攻北碑,熔碑帖于一炉。不足处在于太过圆熟,境界不如吴昌硕。
王 铎 (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嵩渔等,河南孟津人。曾经官至明朝的礼部尚书,后来却投靠清廷,人品遂为人不齿。但王铎在书法史上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他的书法主要成就在行草书。尺幅都比较大,起笔时喜欢用浓墨,线条雄健有力,章法奔放恣肆而又安排奇巧。我们很难想象一件奔腾壮阔、酣畅淋漓的草书作品可以由冷静的理性来控制,然而王铎就是这样。同明人徐渭、祝枝山的草书相比,我们就能发现,王铎的过人之处在于纵而能敛。而且,更重要的是,王铎对章法、结构的处理表现出了他第一流的艺术自觉意识,他将元明以来以平正为主流的章法、结构模式加以改变,代之以欹侧。
明代书法 概述: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中国书法也开始翻开了新的一页。宋元以来的书法,基本上以是帖学为主,明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明朝历代帝王,大都热爱书法,因此,刻帖的风气,大大超过以往。刻帖———过去没有象现在这样的照相制版印刷,为了让字帖广为流传,只能依样刻在木版上进行印刷。这时候大型系列刻帖,有《东书堂帖》、《宝贤堂集古法帖》等,这一定程度上对书法的普及起着重要作用。明成祖时,大力复兴文化,招募擅长书法的人,并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习书之风。明初的书法,要数“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和“二沈”(沈度、沈粲)名声最著。“三宋”是明初洪武年间的书法名家,其中以宋克最为有名。明代中期,经济繁荣昌盛起来,书法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当时出现了一大批雄
7
视一时书法家。当时有“天下书法归吾吴”(明?王世贞)一说。成化、弘治时期台阁体渐次消弭、过渡、转变的阶段,以李东阳、沈周、吴宽为代表;正德、嘉靖时期以吴门书法为主体的真正代表明代中期书法的又一书法昌盛时期。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人为代表。明后期,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如李贽、袁宏道等,他们认为艺术在于抒发个人情性 、独抒性灵。这种求异的美学思潮与仍在继续发展的封建正统美学一起,相互斗争、相互影响,促使思想界,艺术界呈现丰富多彩的格局。也正是在这种时局下继续向前发展的。这时涌现了一批大师,如徐渭、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观明代书法,在承接元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此时期书法家们大都取法高远,以晋唐以前为学习对象,并有新的个人面目,到明末更是到了个性化的高峰。为清代书法纷繁复杂的局面的先导。
清代书法 概述:
清代(1644-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尽管在这个王朝的中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可是那短暂的光景简直就是封建社会历两千余岁后的回光返照了。遥想起大唐盛世的灿烂阳光,清代的政治、经济自是无法相提并论。可是在文艺上,清代自有其绚目迷人处。这时是书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中兴期,上与大唐时代遥相呼应。
清代殿试的名次排定,并非以治国之才和妙手文采取胜,而是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这就是,概以书法为准,即书法最佳者,优先录取。此习气,始自康熙,康熙皇帝文韬武略,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尤爱好书法。康熙在座右铭中曾写道:“无一日不写字,无一日不看书”。受他的影响,清朝历代皇帝几乎皆长于书法。由此,殿试选官时,书法竟成了一项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并且统一要求写端端正正毫无生气的“馆阁体”
到了清初,康熙帝也崇尚董其昌,董书的身价一下子又高了许多,学董之风依然盛行。著名的书家有查士标(1615——1698)、姜宸英(1628——1699)等。而明王朝的遗民,却不随从学董的风尚。他们在继承明季书风的基础上,拓展了学习二王书法的路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今仍倍受推崇。著名者推王铎、傅山和八大山人。
“扬州八怪”是指清代乾隆年间活跃于扬州一带的郑燮(号板桥)、金农、罗聘、黄慎、高翔、李禅、汪士慎、李方膺八人。其中,
8
金农的隶书结体宽扁,用笔老辣,古拙之气溢于纸上。他的“漆书”更是雄绝一时。郑夑的书法揉多种书体于一炉,看似歪七扭八,毫无章法,但却有奇肆之气。高凤翰晚年用左手写字,别有趣味。黄慎的草书用笔率意粗犷。点多线少,是明末肆意书风的一种发展。
他们对当时盛行于官场的卑污、奸恶、趋炎附势、奉承等作风深恶痛绝。八人中除郑板桥、李禅、李方膺做过小小的知县外,其他人均一生以“鲁连”、“介之推”为楷模,至死不愿做官。就是做过官的郑板桥也与常官不同。他到山东上任时,首先在旧官衙墙壁上挖了百十个孔,通到街上,说是“出前官恶俗气”,表示要为官清廉。
“扬州八怪”一生的志趣大都融汇在诗文书画之中,绝不粉饰太平。他们用诗画反映民间疾苦、发泄内心的积愤和苦闷、表达自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郑板桥的《悍类》、《抚孤行》、《逃荒行》就是如此。
“八怪”最喜欢画梅、竹、石、兰。他们以梅的高傲、石的坚冷、竹的清高、兰的幽香表达自己的志趣。其中罗聘还爱画鬼,他笔下的鬼形形色色,并解释说“凡有人处皆有鬼”,鬼的特点是“遇富贵者,则循墙蛇行,遇贫贱者,则拊膺蹑足,揶揄百端”。这哪是在画鬼,分明是通过鬼态撕下了披在那些趋炎附势、欺压贫民的贪官污吏身上的人皮,还了他们的本来面目。
在封建制度极端残酷又大兴文字狱的时代,他们却敢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无怪乎当时一督抚摇头直称“怪哉、怪哉”。
邓拓在咏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时曾写道“歌吹扬州惹怪名,兰香竹影伴书声”,可以算作对他们“怪”之特点的总结吧。
9
范文三:毛笔书法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毛笔书法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杨 士 维①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上海市(200444)
摘 要 :毛笔书法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当前,随着国家对发展文化事业的不断重视,中华文化也在不断的复兴和崛起,并一天天的走向国际化。因此,为了方便国际间的文化保护和交流,我国近些年对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做了多次修订。可见,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保护也在不断的加强。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结合毛笔书法的艺术特性和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著作权保护的理论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著作权; 作品; 毛笔书法
书法一般是指用毛笔钢笔等书写内容的艺术。②而本文特称毛笔书法,是因为不同的书写形式具有不同的特性,必须加以区分,不能杂糅在一起混淆讨论。毛笔书法是建立在中国象形文字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它是中华文化和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从书写工具上看,毛笔书法是以用禽、兽或人的毛或夹杂麻等材质制成的比较柔软的毛笔为书写工具的,其对于执笔方法、坐立的体位、毛笔的笔锋和笔性,甚至对呼吸的调和、精神状态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和特别的规范。它要求创作时要利用柔软的毛笔,结合墨法、水法、章法等,在吸水性质各异的材质上,如宣纸、帛、石碑、木板等将书者对书道的时空体悟予以有形化的显现。因此,这种作品的创作,就要求书写者必须在熟练①
② 杨士维(出生年1984—5 )、男(汉族)、安徽阜阳、硕士、知识产权法 李建国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条文释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67
掌握书法技法的基础之上,加以反复的实践和体悟,然后再结合自己对时空和材质的把握进行创作。除此之外,还需要书写者具有较高的个人修为和渊博知识积淀,才能据此以建立高尚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在毛笔书法作品中都会得以显现,甚至会成为作品的灵魂。所以,毛笔书法作品具有其独特的性质,研究时应该与其他形式的书写方式加以区分。不然,就是脱离了毛笔书法的本体去研究著作权法对它的保护,无异于缘木求鱼,是不可能达到研究目的地。
一、 现行法规的相关规定
在我国,书法作品被列为著作权法保护对象,最早可追溯到《大清著作权律》。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也明确将其列为美术作品的一种形式予以保护,这在世界各国的著作权立法上是鲜见的。因此,对书法作品加以著作权保护,是极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尤其对于毛笔书法而言更是如此。本文尝试结合毛笔书法的特性来探讨其著作权保护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①第三条明确将美术作品列入了著作权作品的保护范围。可见,美术作品是我国著作权法明文规定的保护客体。另
②外,根据现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八项规定:美术作品,
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显见,我国著作权法将书法作品列为美术作品的一种形式。而美术作品分为纯美术作品和实用美术作①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名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通过,2001年、2010年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经过两次修正
② 2002年8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9号公布,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改
品。前者纯粹表现作者的个性与形象的美感,旨在给人艺术享受,仅具观赏价值;后者融观赏艺术与实用艺术于一体,偏重生活实用与工业实用。①因此,毛笔书法作为美术作品中的一种纯美术作品就应该具有作品的普遍特征。。
作品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著作权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②人们虽然在著作权的保护客体上取得了一致的认识,将其称为“作品”。但是,究竟什么是作品却不是很明确。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③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因此可以看出,我国著作权法上所称之作品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作品必须表达了一定的思想;(2)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范畴;(3)具备独创性;
(4)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④。所谓可复制性,是指能够以一定的形式表现或固定下来,并不一定需要具有一定的物质载体,例如口述作品。复制即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多份的行为。这种行为限定于特定的方式和方法再现作品,而诸如表演、翻译等再现作品的方式,就不是著作权法上的复制,可以属于演绎作品。并且,这种再现一般限于在有形物质载体上持久稳定的再现。
然而,我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对独创性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却不那么清楚。在这一点上,由于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有着不同的法①
②沈仁干、钟颖科著:《著作权法概论》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3,65 张玉敏主编:《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1,83
③ 2002年8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9号公布,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改
④ 转引自张玉敏主编:《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1,84~87
制传统和价值取向,因而其在独创性的判断上也有着不同的标准,甚至同一法系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具体来说,普通法系中的英国规定作品之独创性是指必须独立完成和有足够的创作投入;美国则规定独创性是指独立完成和具有最低限度的创造性。而大陆法系国家中,传统法国著作权认为独创性是指作品必须是作者个性的反映;德国著作权理论和实务一般认为,独创性必须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必须具有产生作品的创造性劳动;第二,作品应体现人的智力;第三,作品应体现作者的个性,打上作者个性智力的烙印;第四,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创作高度,他是著作权保护的下限①。但在实践中,很多判断作品高度的标准是很难量化的,毛笔书法尤其如是。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来看,也没有关于作品创作高度的规定。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对独创性的内涵或者判断标准给予统一的界定。然而,独创性的内涵和作品的保护范围是相互联系的②。当一部作品在没有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之前,著作权法是没有办法保护的。这即是著作权法中被普遍接受的思想和表达二分原理,也是确定著作权保护范围的一般原则。该原则意指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思想的表达,而不是思想本身,更不是思想表达的载体。因此,我们可以将“二分原理”作为毛笔书法独创性的判断标准和确定其保护范围的基础性原理。
二、 毛笔书法作品的法律特征
明确了以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后,我们就可以来探讨毛笔书法作品的法律特征了。对于毛笔书法作品的法律特征的界定,应该建①乌尔里希?勒索文海姆, 作品的概念. 著作权,1991(3),转引自武汉东等. 西方诸国著作权制度研究.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41
②任自力、曹文泽著:《著作权法 原理?规则?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
立在现行著作权法对作品和美术作品定义的前提下,兼顾我国传统毛笔书法艺术特征进行研究。
(一) 毛笔书法作品的思想表达
毛笔书法作品是书者的智力创造成果。随着国际间文化的交流和渗透,现代意义上的毛笔书法艺术已经不仅仅是用以书写汉字的艺术了。根据日本《每日书道展》对日本书派的分类:汉字派、假名派、近代诗文派、少数字派、前卫派、篆刻和刻字等可以看出,毛笔书法书写的不全是汉字。但是,毛笔书法作品是以书写汉字为主而使其具有文字本身之外的意思表达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不容置疑的。这里的文字之外的意思表达即是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毛笔书法作品是纯美术作品。所以,并不是随意书写的文字都是毛笔书法作品,它必须具有书法艺术的整体内涵,不能将毛笔书法作品混同于文字作品。一个合格的书法创作者,必须对书法技法上的知识具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习书者从其开始拿笔那天起,他就必须考虑这样的一些问题:如何执笔;如何把握正确的体位:坐姿、站姿等;如何使手的活动与身心协调;如何才能做到凝神静虑、收视反听;用笔的节奏如何与身心及主观的体悟达到最自如生动的显现等等主客观的统一。它们所展现的是韵律化的人文精神。正如林语堂所言:“凡自然界的种种韵律,无一不被中国书法家所模仿,并直接或间接地成了某种灵感,以造就某种特殊的书体。”①因此,书者要在创作之前对作品的文字、章法、纸张的材质及形状、墨的干湿,水的枯润、毛笔的材质和笔锋的长短① 林语堂著:《中国人》,浙江人名出版社,1988:258
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成竹在胸的宏观把握,然后将这些在内心融为一体,再通过熟练的技法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线条予以表达。在书写过程中会有行笔的疾缓、墨色的浓淡、结字和章法的紧结与宽博等等韵律的变化,如音乐家一般通过人的感官来表现和传达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
(2)艺术范畴的毛笔书法作品
关于毛笔书法作品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不用赘言的。古今名人字画皆是书画爱好者的赏析和收藏的宠儿,也是研究和发展东方艺术的不竭源泉。所谓艺术,即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创造的成果,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以一定的物质载体为中介,以丰富的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审美形态。美术作品即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毛笔书法作为书法门类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当然属于美术作品。因此,从艺术范畴的角度来看,毛笔书法作品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是毋庸置疑的。
(3)毛笔书法作品的独创性
就毛笔书法创作这种形式而言,现代毛笔书法作品是没有独创性可言的。早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始运用这种形式了。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是著作权法上所言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呢?所谓著作权客体独创性,是指作品必须是作者个人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技能技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独立完成的劳动成果,而
不是从他人那里剽窃抄袭过来的①。笔者认为,应该对毛笔书法作品做广义的理解。即只要是书者的智力创作成果,在创作中加入了书者主观劳动的毛笔书法作品都应给予著作权的保护。因为著作权保护的是作品思想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思想本身。所以,这里所言的作品与其材质、水平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是临摹作品也可以具有自己的独创性。比如非常著名的《谭延闿临麻姑山仙坛记》就是一幅艺术价值很高的颜体临摹作品。因为临摹对象一般是古人的名帖,这些帖子大多刻在石碑上, 创作它们时使用的毛笔的材质和笔锋等是临摹者所不能与其完全一致的。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各种毛笔书法作品的数字化形式也应当是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但是这种形式的作品不具有独立性,应该作为原作品的延伸加以保护。比如作品的翻拍、扫描件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众自然就会对不同作品进行价值判断。那些水平极低,没有多大社会价值的作品一般是不会涉及到著作权侵权问题的。只有那些艺术水平比较高,社会价值比较大的作品遭到侵权的可能性才会比较大。因此。对于这类作品的保护才是著作权法保护的重点。
(4)毛笔书法作品的可复制性
复制权是著作权的一项核心的权利。而且这种权利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得到加强的。毛笔书法作品属于美术作品的一种,而美术作品的使用具有其特殊性。它的使用要求必须是原作,否则就不可能发挥它的艺术的价值。但是,这并不能否定毛笔书法作品① 冯晓青著:《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10:48
的可复制性。相反,却是从反面证明了毛笔书法作品的可复制性。因为正是它的可复制性,才会有赝品的出现。特别是对于那些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稿文》等。 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将毛笔书法作品用于商标或招牌等其他形式已经屡见不鲜。也有将书法作品进行立体形式表现的现象。关于这些情况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超越了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毛笔书法作品本身。在此不作深入研究。 由此可见,不能笼统的对毛笔书法作品保护进行研究。只有从其个性出发,才能更好地贯彻我国著作权立法的精神,全面地给予我国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以应有的和完善的法律之盾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郑成思著:《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9月, 第一版
[2]朱理著:《著作权的边界——信息社会著作权的限制于例外研究》,北进大学出版社,2011 年1月第一版
[3]白鹤著:《中国书法艺术学》,学林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4]冯晓青著:《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
[5]卢海君著:《版权客体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6]张玉敏主编:《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7] 任自力、曹文泽著:《著作权法 原理?规则?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8]《知识产权法》实用版法规专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三版
联系方式:上海市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P2楼504室
邮箱:david278627810@163.com
手机:15021236894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of Brush Calligraphy Works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that brush calligraphy is the treasure in culture treasure house of China. At present, with our country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dustry .Chinese culture has constantly revived and risen. At the same time, it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ized day by day. Therefor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 culture prot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China has revised the copyright law and it’s implementing regulations many times in recent years. Visible, our country i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protection for the copyrigh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day. This paper aims at combining brush calligraphy ar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hina's copyright law, Preliminary study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on brush calligraphy works.
Keywords : Copyright; Works; Brush calligraphy
范文四:欧阳询毛笔字作品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
欧阳询毛笔字作品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 欧阳询(557,441),字信本,唐朝时期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博览古今,书则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书。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于后世影响深远。
据史书记载,欧阳询“虽貌甚寝陋,而聪司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
虞恭公碑
唐张怀瓘《书断》云:“欧阳询“真行之书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九成宫醴泉铭
欧存世书迹尚多,墨迹有《仲尼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宗圣观记》、《房彦谦碑牌》等等。
皇甫诞碑
最大的贡献,是他对楷书结构的整理。相传欧阳询总结了有关楷书字体的结构方法共三十六条,名为“欧阳询三十六法”,此法虽然掺人了后人所作的若于解释或思考,但其中肯定有很大成分依然是欧阳询的。
张翰帖
他的研究已经完全摆脱了不稳定的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进入了造型分析的层次,书法结构的成熟观念,至此才算是真正的成立。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范文五: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1. 兰亭序(王羲之)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 中秋帖(王献之)
★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
3. 颜真卿书法
★《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 郑板桥
兰竹圣手书画怪杰。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为人恃才傲物。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5. 刘 墉
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
6. 唐伯虎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唐氏绘画初师周臣,尤精山水人物,与沈、文、仇合称“明四家”。书法源于赵孟兆页,写得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劲骨于内美
形于外,缜密流便的独特风格。此处摘选他的《落花诗帖》,诗书并美,珠联璧合,让我们欣赏到往昔“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儒雅韵致。
7. 苏东坡
千秋翰墨一代文宗。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散文列入唐宋八大家,词章开创了“豪放派”先河。其书法一变唐“尚法”传统,追求个性解放的“尚意”,充当了不断改革书法艺术的“锋线人物”,与黄、米、蔡并称“宋四家”。坡之书法喜用卧笔偏锋,字势往往偃仰倾仄,故能给人圆劲宽博意忘工拙的酣畅感觉,也使我们领略到纵逸豪放、平淡天真的人生。
8. 赵 佶
史笔遗恨丹青永纪。北宋著名的误国之君。但他自幼酷爱书画,并为之终生探索实践,却成了中国书法史上无可代替的杰出人物。佶擅=绘工笔花鸟,风格写实缜密,并由于他的倡导,使宋代工笔花鸟画登上了艺术最高峰。他出入黄庭坚书法,自创了一种瘦劲硬挺锋芒毕露的“瘦金体”,历代传摹不衰,还打入了当今的电脑字库。他兴办国家级画院,开了公办画院的先河;他主持编撰了“宣和书谱”。使许多重要的艺术资料得以保留。
柳公权,778年生,865年逝世,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书法家。字诚悬。宪宗元和初进士,累拜侍书学书、工部侍郎、太子少师,后以太子太保致仕,封河东郡公,故又称柳河东。楷书尤知名。书法结体劲媚,自成一家,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能很好地总结晋至唐以来楷书书体变化发展的经验。最初由王羲之书法入手,后专学欧、颜。他的书法既继承了颜体雄壮的特点,又继承了初唐的秀媚书风,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柳体”。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说“柳公权出,矫肥厚之病,专尚清劲。”他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的书名显赫,许多人甚至外国使者专门带着财宝来求购他的字迹。当时大臣家庙的碑志,几乎都出自柳公权手笔,否则人家就骂他的子孙不孝。他三朝(穆宗、敬宗、文宗)侍书禁中,却性刚直,穆宗曾问用笔法,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被传为“笔谏”佳话。他的书法风格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金刚经刻石》、《冯宿碑》等为代表,结体严谨平稳,笔法灵巧劲挺,具有晋唐以来楷书的劲媚意趣;一类以《神策军碑》、《玄秘塔碑》为代表,一变晋唐楷书姿媚的风格。严谨之外又开阔疏朗,体势劲媚,自成一体。总之,他的书体,下笔斩钉截铁,干净利落,刚劲挺拔,结体严谨浑厚。他虽学颜,但能自出新意,故与颜并称“颜筋柳骨”。他是对书法艺术发展作了重要贡献的一位著名书家。由于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名望很高,故为后世人们所重。论者说:“书贵瘦硬方通神。”柳公权的书法就是以此取胜,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的楷模。其传世书迹颇多。《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传世墨迹有《蒙诏帖》、《送梨帖题跋》。碑刻主要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金刚经》等为最著名。《蒙诏帖》,又名《翰林帖》。纸本,墨迹,纵26.8厘米,横57.4厘米。大字行书,7行,27字。书于唐长庆元年(821),时年44岁。此帖书法笔法劲爽,字体意态雄豪,气势遒迈,不仅为柳书的杰作,亦是唐代书法之中的典范风格。有人疑是后人伪托。即便如米芾所云是“一种伪好物”,亦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