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先生有约-与母校老师的交流
先生有约
——与母校老师的交流
宁乡县中小学教研室 黄海潮
2015年 8月 20日
31年之前,我是这里的学生。在母校的学生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这里我借用周 俊波的文章与各位共同体验。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宁乡六中的生活。 记得刚进入这所学校的时候, 感觉大学是那么遥远, 就像晚自习后遥望星空时最远最微弱的那颗孤星。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 24个人住一间宿 舍,整栋楼的男生共用 3个水龙头; 每天学习十多个小时,一个月才能放一天假。 由于正是 长身体的时候, 印象中总是被饥饿感骚扰, 记得上午第四节课后就是午饭时间, 每当下课前 三分钟,教室里就会有拿饭盆、筷子的骚动,很多同学处于虚坐状态,以便冲刺打饭;铃声 一响,一个个像离弦之箭、脱缰之马,一步跨出教室,从三楼噔噔噔跑到一楼,再跑下旗杆 边的那段台阶,经过操场,直奔饭堂。现在回想起来,颇有万马奔腾之壮观。
当然, 这只是青葱岁月的一个侧面。 更多是巍峨苍翠的望北峰、奔腾不息的楚江水,和 六中校址原为祠堂留下的文气,所带给我们的心灵滋养。这所学校没有都市的喧嚣和繁华, 有的只是求学修身所需的平静, 让我们能够潜心体悟古人寄情山水、 坚持操守的境界。 我们 几个要好的同学经常一起研读《论语》 ,在楚江边吟出“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似懂非懂 的读《逍遥游》 ,常以为自己将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早晨高声朗读《古文观止》 ,颇 像鲁迅先生所描述的“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周末下午,我们几个 以小跑的方式攀登望北峰, 来回十多公里, 回来冲个澡就接着上晚自习; 还有每周一次的阅 读课, 上一节课的下课铃刚响, 大家就飞奔去阅览室抢占自己喜欢的书籍, 绝不亚于中午奔 向食堂的劲头。
这段生活让我学会了勤奋、坚守与平和。 多少次梦回宁乡,都是望北峰上白云苍苍,楚 江奔流不息,绿荫树下书声琅琅。
后来上大学,从宁乡六中来到首都北京,我是班上唯一一个不是重点中学毕业的学生, 经历的不只是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型,还有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型。毕业后只身来到广州, 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 也是在几乎无人指点的情况下, 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型。 道路 弥艰,作之愈奋,生活的磨砺教会我超越矫情,超越享乐主义,看淡荣辱进退,坚守自己的 价值观。
我总是相信,宁乡六中的湖湘子弟, 心中有一种力量,就像望北峰那样骄傲,像楚江水 那样澎湃, 像香樟树一样阳光向上。 在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上, 定将人才辈出, 如长江浪涌、 不可阻遏。 最后寄语学弟学妹:不管你身处何地, 不管你遇到什么挑战, 请珍惜每一段经历, 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因为,我们都是宁乡六中的孩子。
(作者系宁乡六中高一一六班毕业 97届县文科状元,现供职于广东省委政研室)
1984年我在这里考取湖南师范大学,这是我人生新的起点。我最感恩的是这里的老师。 这是我 1997年写的一篇文章, 当时发表在 《宁乡日报》 , 后来收入六中 70周年校庆文集 《楚 水书声》 。
先生有约 ■ 黄海潮
先生任教的是一乡村高中。 两山夹着一条公路伸向外面的世界。 十年前我做了先生的弟 子。那时,先生刚从大学毕业,写得一手漂亮的文字,时常有些文章见诸报端。课堂里,当 讲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先生挥起右手用力一劈,目光向着窗外的远山。那时,我 的心格登一跳,认定先生站立于高山之巅,展翅欲飞。
也许就是那一幕, 先生成为我心中的标杆, 做他的学生必定不能成为孬种。 我作为先生 的第一届弟子入大学深造。之后,参加工作,几经努力,在事业上终不负先生的教悔。而先 生仍站立于讲台,仍在两山夹缝中的学校,在公路的那一端未能远行。
新近见到先生是在母校。 纵使生活磨炼的印迹开始爬上额头, 先生仍是那样健谈、 诙谐, 富于感染力。 基于对先生的一种崇敬, 我不自觉地又坐进了先生的课堂。 先生仍在向他的学 生讲陈胜的故事,仍有那用力一挥。但这一回,他的目光覆盖了整个教室,也覆盖了我。这 一回,我明白了先生的目光。
先生并非有约,只是我们心中认定罢了。
我 1988年回到母校,走上神圣的讲台。 9年后调入宁乡县中小学教研室从事专职教育 研究,到现在已经 18年。借此机会,与各位交流我的教育理念。
一个禅学问题:小和尚遇到一个难题:“如果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是亡,你怎么选 择?”小和尚去请教老和尚。老和尚说:“往旁边去吧,天无绝人之路” 。
新课程里有一句话, 很多人不理解, 这句话是:“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 。 拥护 者认为这是对传统教育的釜底抽薪, 将教师的主导关到笼子里去; 反对者认为这是对教师地 位的颠覆, 教师将沦为学生的奴仆, 教育不再具有神圣性。 这就是当代教育还没有解开的结, 我认为这个结不是无法解开的死结,而是教师自身的心结。
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当然是主体,在社会不发达,没有学习辅 助资源的情况下,这是最恰当的教学,也是最有成效的方法。 现在社会发达了,教学辅助手 段丰富多彩,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 学生社会认知和人生发展不拘一格, 在这种时 代教师还能包罗一切吗?所以,学生主体成为时代潮流。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教育的共同体, 是一个铜板的 A 面和 B 面。 当今课程改革的核心 是以学生主体来冲击教师主导, 即以现代教育来冲击传统教育。 所有新课程改革都是以学生 主体的形式体现。 以前的素质教育, 现在的高效课堂都是以学生主体为核心, 不管怎样五花 八门,无一不是从激活学生主体为目的,这是新的教育改革的实质。
理解了这个实质,教师能够放手,学生就获得了解放。我们现在还有很多老师不放手, 是对时代的认识不够。现在玩电脑、玩手机,三岁小孩就玩得溜活,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在 时代面前认输吧,你解放了学生,也就解放了自己,当你“走到旁边”时,同样海阔天空。 我的微信上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说是一个母亲对孩子娇生惯养, 孩子衣来伸手, 饭来张
口。长大后孩子在社会上到处碰壁。孩子质问他的母亲:“你既然不能对我终身负责,为什 么要对我娇生惯养! ”这句话真的可以使人猛醒啊!我们想想,我们在课堂上,在班主任工 作中,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何尝不是这样啊! 学生的每一分钟都由我们 安排, 学生的每一个活动都是我们组织, 连学生请假回家也必须与家长联系证实。 有一次我 在一个学校见证了一个班主任对学生请假的处理。 一个女生非常胆怯地向班主任请假, 说是 母亲生日, 利用一个下午回家一次。 老师马上与家长电话联系, 电话中母亲说今天家里有客, 让女儿回家改善一下生活。这位班主任对女生教育起来:“你今天回去给母亲祝寿,你能送 给她多大的红包?你回去后能给她多大的面子?你在学校读好书就是最大的孝敬。 ”之后断 然拒绝了女生的要求。 班主任把电话给女生, 要求她与母亲说几句话, 女生拿着手机口未动, 泪流满面,一句话也没说,凄然离去。我想,这位老师并没有错,但我可以肯定,这次是对 一对母女最纯真的情感的最深刻的伤害。 既然父母都不应对孩子娇生惯养, 我们有什么理由 将学生牢牢捆住?难道我们真的能对学生终身负责?
很多老师都期望有一个“高效课堂” 的模板, 象变型金刚一样可以变出来, 每个老师手 里都有一个魔方,那该多好啊。对于大家最迫切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我特别反对单纯 的模仿,杜郎口的课桌摆法,教室四面安黑板,都是为形式而形式,我们需要的是课堂教学 的实质,不是形式上花样翻新。我觉得宁乡一中、四中特别谈定,这是需要有定力的。我特 别欣赏教研室易文兵主任的说法, 他认为世界上没有特定的高效课堂, 只有 “我的高效课堂” 。 我想, 有了这一认识就足够了。 我记得很多年前, 长沙市历史赛课,一位长沙县的老师在上 课时当堂上网查一个历史文物的实景, 由于网络不好, 费了好长时间才搞出来, 从整堂课来 看有很多不完美, 但评委最后一致认定这堂课为优秀课。 为什么?上网这一小动作是对教师 教学手段的重大突破, 网络成为最强大的教学资源; 对学生来说, 他们能亲眼看到几百年前、 几千公里以外的真实文物, 这个知识学得比任何老师讲的都实在, 学生学习的视野豁然开朗。 又比如“小先生制” ,其实操作很简单,你把备课交给你的课代表,告诉他,老师明天感冒 了,你帮老师讲这个内容。学生觉得好神圣啊,把你的教案啃烂,然后还不放心,要你讲讲 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要注意些什么,说不定他还会找几个同学去试教,课堂上同学们 会兴趣高涨,要钻牛角尖,到时候,你轻松站在外面偷着乐吧。
最后,讲一个“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里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你养多久,它都 不长,总是那么大。然而,把这种鱼放到室外的水池里,两个月的时间,三寸长的金鱼能长 到一尺长。其实,教育正是这样,给他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成长得更快。最后还是点个题 吧:当教师转变成为学习的辅助者, 你不但实施了新课程理念, 还顺便把应试教育的重担丢 给了学生自己。还原了教育的春风化雨,学校自然会桃李满园。
以下是我的教育经验。供学校参考,并请批评指正,没有形成文字,仅是提纲。
1、为谁教书(操自己的本事)
2、教书(咬文嚼字)
3、教人(学生是学生,教师是教师)
4、一技之长(立身 /特色)
5、工作与生活的分离(学会转换 1+1)
6、六中特色的思考(文史的载体是什么?文史的学校影响(如文史班) ,文史的社会 影响 (如谢觉哉研究, 乡土史研究, 文、 史教师培训, 大型文史节目, 舞蹈诗歌文学辩论等) 。 特色三步曲(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 )
范文二:回访母校
回访母校——寒假社会实践总结
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院旅游管理 091班 吴慧兰 22209108
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高中也是一样,转眼间高中的生活就这样 过去了,留下的更多是咏叹和悲悯。因为最后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也没有回 到最初的梦想,所以一切走的都是那么快,似乎是一种逃离,而回忆也是那么 单薄。也只有失去了之后,才会渐渐想起你的好,慢慢发现,其实那个时候的 生活最单纯,每天生活充实心中有着饱满的梦想,书桌上日记本里写满了自己 的奋斗目标,并且一点一点一点地朝着它靠近,总是很在意每一次的模拟考试, 看着倒计时的牌子一页一页一天一天的走过,看着赤裸裸的排名榜为自己的不 争气掉过眼泪,坚决地在保送书上写下的放弃签下的名,只为了给自己一个在 同龄人中证明自己的机会,没有退路,一条路直直地指向高考的独木桥,有挣 扎也有后悔,有彷徨也有喜悦的收获,那个时候的自己有饱满的热情和高涨的 梦想,那个时候熬夜也有激情和热血。就在这样的守望中,回到了厦门外国语 学校,去寻访一些东西,不是想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而是想看自 己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
回到母校,望着那栋熟悉的教学楼,来来往往的学弟学妹,仿佛从他们身 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我的母校
我的母校——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创建于 1981年,是福建省一级达标中 学,享有 20%应届毕业生保送进入全国重点外国语大学或综合大学外语系资格 的全国 16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学校确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指 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致力于培养“中国灵魂,世 界胸怀”的高素质国际性复合型人才。学校获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民政府
对外办公室、福建省公安厅联合授权,享有接受外国学生资格,是厦门岛内唯 一获得此资格的中学。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较高水平上运行。 1999至 2008年十年 中 7次夺得高考市状元,其中林惠斌同学还夺得 2000年高考文科省状元。 2004年至 2006年连续三年蝉联高考理科总均分全省第一,理科英语单科、理科综合 单科全省第一。 2008年高考我校再创辉煌:迟卉同学获得厦门市高考文科状元; 有 21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厦门市高考 理科总分前 10名占 7人,厦门市高考文科总分前 10名占 5人;福建省高考理 科总分前 100名占 11人,福建省高考文科总分前 100名占 8人; 125位同学保 送北大、清华、北外等 40多所全国重点大学; 50多位同学考取美国、英国、 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外著名大学。
学生在全国性各类大赛中荣获金牌 5枚、银牌 2枚、铜牌 3枚。学校申请 国家发明专利 26项、已成功转让 5项。其中周倩倩、黄晨琦、王禹、黄奕祺同 学分获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并获“明天小小 科学家”提名奖。朱亦博同学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作为福建省唯一 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 2008年学校被评为福建省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奖,首届 “卢嘉锡科技教育奖”,全国数学联合竞赛(福建赛区)团体总分第一名。 学生参加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北京外交学院等高等学府国际中学生 模拟联合国大会获得好成绩。李哲远同学获得“最佳代表奖”、谢宇翔同学获 “最佳区域合作奖”、周宇获“最佳外交风采奖”、何璐珺获“最佳国家立场 奖”、邱悦鑫获“荣誉提名奖”,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奖。
我校学生具有出色的领袖才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李哲远同学 2009年 1月 作为两位中国优秀青年的代表之一,出席在英国举行的“伦敦世界青年峰会”。 蒋艺同学作为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参加了北京奥运青年营活动,被评为福建 省优秀学生,厦门团市委授予“厦门奥运青年特使称号”。
回访母校
很幸运我曾经就读于厦门外国语学校这一拥有高外语教育水平的名校,雄
厚的师资使我校的毕业生都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口语水平自学能力较强,自 我管理能力较高,经过六年的初高中教育,我校准高三毕业生大部分都拥有英 语大学四级的水平,部分同学在大一上学期就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部分同学 通过自学 SAT 考取美国高校,基本上来说,我校的毕业生生源很优秀。
作为有 20%保送生名额的外国语学校,每年都有众多高校提前向我校招收 学生,但是由于对南京农业大学的农科类大学的刻板印象,我校众多准毕业生 并不了解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全国的高教育水平,每年报名都寥寥无几, 经过了各种渠道的了解,以及和学弟妹的交谈,我作了些策划,先向我校教务 处主任说明了南京农业大学在外语教育方面的雄厚优势以及靠前的排名,召集 一些学弟妹进行学习经验交流,并告知一些保送资格不太靠前的学弟妹争取南 京农业大学的保送名额,宣传南京农业大学在日语方面的特色,已经优秀的英 语专业,相信报考南京农业大学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很有好处,能够充实他们, 开拓他们的视野。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的,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 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 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南京农业大学起源于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前身是私立金陵 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时,上述两院以及浙江大 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 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 高校之一。 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当时的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 1979年搬回南京,恢复为南京农学院。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农业大 学。 1999年 4月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2000年 6月建立研 究生院。 2007年 4月再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 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 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全校各类在校生 共有 3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16000余人,研究生近 8000人。在长期的 办学历程中,学校先后培养和造就了 48位两院院士。近年来,有 6篇博士学位 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全校现有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学 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含渔业学院) 、经济
管理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 院(含土地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含 乡镇企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等 16个学院和体育工作部。另设有金陵研究院、 成人教育学院、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央农业干部 教育培训中心南农大分院等机构。
经验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很高兴能和高中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我的很多想法,并 且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回应。并且,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完成了既定任务, 努力做好了一件对南农大和厦门外国语学校都很有意义的事,还提高了自己的 能力,结识了很多朋友,收获了很多很多。我感觉这次的活动,自己获益良多。 从南京农业大学来讲,我给母校的学弟学妹们简洁却也较全面地介绍了南京农 业大学,给了他们比较直观的印象,这对于他们以后高考填报志愿相信会有一 定的影响。对母校来讲,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向他们介绍了自己当年的一些经验 教训和体会,给他们未来对大学及专业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参考。从我自身来讲, 这 都 锻 炼 了 自 己 与 人 打 交 道 以 及 在 众 多 人 面 前 讲 话 的 能 力 。 这次实践活动母校的学弟妹中反映很好。我觉得这种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很有 意义的,不管是我自己还是那些学弟学妹们都可以收获很多。所以,希望这个 活动可以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的传递下去。
范文三:回访母校
“回访母校,拜望恩师”
暨大一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刚刚离毕业不到半年,脑海里还存在着高三时的奋斗的场景,在这个充满着汗水与泪水,挫折与失败, 竞争与淘汰的校园,我们曾在拼搏过,跌倒过,欢笑过,哭泣过。或者我们现在身在不同的大学,但我们 在这里,有着同一样的目标;或者我们现在有着互不相识的朋友,但我们在这里,有着同一样的记忆;又 或者,我们成功或失败,一本或二本, 211或 985,在我们的身上,都有着宝应中学的烙印。今天,我又回 来了,寻觅曾经在未名湖畔的踪影,探访我的恩师。
我的母校——江苏省宝应中学,为江苏省重点中学,系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承古运河浸濡,续八十载薪 火,母校以进取开拓的精神,优化教育资源,改革教育模式,提升办学品质,取得了驰名省内外的教育教 学实绩,成为苏中教育一朵奇葩。近年来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全市前列。学校每年高考均有多名学子被北 大、清华录取,有逾百名学生被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录取。身为这 么优秀的学校的一员,我倍感光荣 !
看着母校的大门,犹记的那时初中刚刚毕业时到这进入招生市场时,人头攒动,汗流如雨,但依旧在这 等待着,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所好学校,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有了所好学校,考上好的大学,以后才能 过的好。现在回想那时的想法,也对,人生又何尝不是为了目标而努力拼搏呢。随着分数的如蜗牛般的下 滑, 学费金钱的增加, 我第一次深深体会到了生活, 以至于社会上的残酷的竞争。 这是个高手如云的学校, 也许我们在以前的学校是尖子生,但在这,我们有着一样的起点,一样的梦想,一样的目标。
步入大门,在大门后面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走向世界的中国人!走向世界,是一种自豪,骄傲, 但又艰难的一件事。我们的总校长卢志文对我们说过,为什么国外的景点,电梯,洗手间等等都会有用汉 字标注的标志牌,而不是日语,韩语,马来语,甚至是繁体汉语,这说明中国大陆的公民素质不高,我们 走出去,代表着中国的一块脸。是的,我们现在的确是富了,但尽管这样,我们的物质财富充足了,但文 化素质依旧低下,如果只认为自己随手扔出个几百万就自以很潇洒,那别人的眼里,你依旧是一个粗俗的 钻石王老五,满身铜臭味。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能走向世界,自信,有文化,有知识,有涵养的中国人! 走在“现代化、书院气、花园式”的校园,想着大学刚认识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所说的不同的高中, 我感觉,我们的母校环境是那么的优美,建筑布局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湖楼共影,别具情趣,自然与人 文融为一体,花园、乐园、学园、家园密不可分。在这么优美的校园里,享受着幸福的学习生活,再考上 一所大学,何尝不是人生内的一大幸事。看着教学楼,所有教室均配有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实验室、语音 室、广播台、电视台一应俱全,这大大的满足了我们的日常学习,娱乐。再看看我们宽广的篮球场,网球 场,塑胶跑道,心中的激情燃烧。体育馆门外高耸的, UFO 飞碟一样的灯塔,照应这宇宙飞船一样的体育 馆,这象征着我们探险宇宙,开发创新的奇思妙想!有着这代表性的建筑, 2005年,中央电视台《异想天 开》栏目,连续五节播放反映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专题片。学校更是开展了红五月艺术节,秋季运动会的 大型活动,并且,在每个季度还会开展一些新的活动,如“鸾宇杯”班级建设大赛,双语竞赛,数理化邀 请赛等等。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间隙有了这些活动,生活丰富多彩 !
走遍了校园那熟悉的场景, 步入宽敞的教室走廊, 看着教室里学弟学妹们聚精会神的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亦或是作业的沼泽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是做着简单,无趣,甚至是厌恶的事,但现在回想,那 种生活却成了我记忆中最为充实的日子!有着简单而又明确的目标,尽管会很累,但那种感觉却让我很享 受,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平凡而又伟大的日子。
来到了翟启东老师的办公室,我竟然有了一种畏惧的感觉,想到以前考试考差时,翟老师总会一个个的 面批,那种严肃的感觉,让我总会有懊悔的情愫,老师还没说,心中就已检讨自己千万遍。当然,翟老师 还是很好的!平日里总会和我们开玩笑,总是自嘲自己是老贼,带领这一帮小贼,这和他年过半百的年纪 不符。我们也在背后称他为老翟,翟大。就这样,怀着憧憬,忐忑的心,以一种不同而又不变的身份,轻 轻推开老师的门,老师的沧桑的身躯映入眼帘,但总觉的,他还是依旧如松柏般遒劲。翟老师是一位积极
1
不服输的性格, 在他带领的班级, 除了清华北大班 (宝中共 34个班, 只有 2个清华北大班, 且每年换人) , 都是第一。 那时的清华北大班是 1班与 34班, 正好是年级的一头一尾, 翟大也为我们班定下了 “斩头去尾, 唯我独尊”的宣言,的确,翟大做到了,他如战场上的先锋,身先士卒,每天比我们早到,比我们晚归, 我们也跟随着翟大的统治,疯狂的练习,花费大量的时间,遨游在作业的海洋里,以至于快要窒息,但我 们的成果,比别人的更为大,而且更为甜。在最后高考前三天,我们一起吃糕,吃粽子,为我们祈福,也 为我们的努力汲取最后一丝微博的幸运之力。 有着这样的一条艰辛的血路之路的铺垫, 我们班 68人, 全都 是二本以上。也许我们只是众多考生中普通的一员,但我们这个集体是一种奇迹,而这奇迹的起源,就是 我的恩师。
当我喊了一声翟老师(在我心中,是多么想喊一声老贼啊),翟老师看着我,努力的回想,可却就是想 不起来。这是多么伟大的老师啊,刚送走一批学生,又迎来了新的一份担子。也许在翟老师眼里,这不是 一份担子,而是一份希望,是一份新的奇迹。如果我们是一块粗玉,那翟老师就是能巧夺天工的玉器大师; 如果我们是一堆浊泥,那翟老师就是技艺鬼斧神工的陶艺巨匠。老翟和我谈了很多,在大学里的理想,追 求,还有逐步步入社会的注意点,还有很多很多很多。时间尽管短,但我却受益匪浅!就这样,一阵如好 友般促膝交谈的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也告别了,我的恩师,我们的老贼。或许,在现在,在将来,它会将 我们遗忘,但我们有着共同的回忆,那段充实而又精彩的人生岁月。
那岁月,有你,有我,有他,有她,当然,还有他(翟启东)。
徘徊在校园,看着学弟学妹的忙碌,也在某个楼梯,某个角落,你们在埋怨这繁忙的高三,却不知,一 个刚刚“脱离苦海”的学长在羡慕你们。
我犹记,我们的校长讲过的那个故事——世界上所有的香水,他们 98%的成分都是水,但为什么他们的 价格却相差百倍,千倍,甚至是万倍。区别就在于那仅仅的 2%的香料。人如香水,既然大家都差不多,我 们为何有差距如此之大呢 ! 只是我们少了一份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方向的船只,骤然是航母,也不会到 达彼岸。
未明湖的柳树依旧在飘舞,我依旧徘徊在湖畔。
高分子 1203
夏禹
2013. 2.19记
2
范文四:回访母校
回访母校 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文学院
班级:101班
姓名:温璧君
学号:10111135
2012年 7月 16日
1
目 录
扬州新华中学简介????????????????????? 3
一、概况???????????????????????? 3
二、学校设施?????????????????????? 3
三、师资力量?????????????????????? 4
四、办学理念?????????????????????? 5
五、学校荣誉?????????????????????? 5 活动开展????????????????????????? 6
一、活动目的?????????????????????? 6
二、前期准备?????????????????????? 7
三、活动过程?????????????????????? 8
四、活动总结及感想??????????????????? 9
2
扬州新华中学简介
一、概况
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创办于 1926年, 1995年从老城区文昌阁旁的皇宫迁入 新址,新校园位于扬州新城区中心地带,占地 105亩。中学创办于 1949年。是一 所有五十年历史的中学,是扬州市首批市级示范性学校。这里青山环抱,绿水点 缀;幢幢现代化建筑巍峨壮观,气势宏伟;亭阁景点,造型别致,意态万千。这 里集天地之秀,汇人文之灵,在江苏省内外享有盛名,是人才的摇篮。这里环境 幽雅宜人,充满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是读书学习的好去处。这里教学设备先进 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是莘莘学子全面提高素质实现人生跨越的理想场所。 二、学校设施
学校拥有充满现代气息的电子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理化生实 验室、语音实验室、音乐活动室、美术创作活动室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 多媒体教室。 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和新华中学网站并接入国际互联网。 3个电脑操作 活动室是扬州市唯一一家甲等机房。为了适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学校为每 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还拥有标准田径运动场、风雨篮球场、露天篮球
3
场、排球场和功能齐全的健身器械。学校不仅拥有可容纳 3000多人同时就餐的学 生食堂、带卫生间和洗漱间学生公寓,还拥有洗浴中心、理发店、洗衣房、邮政 所、有主治医师全天候坐诊的医务室。 齐备的办学设施,使学校成为了全省少有 的实行全封闭管理的学校。
三、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 3600余名学生, 210名教职工。 其中特级教师 4人, 高级教师 45人, 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 15人,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劳动模范 9人,省级学科 优秀教师 10人, 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 4人, 56人已攻读南师大教育硕士研究生 课程班。优秀的学科群体、一流的师资队伍,打造出一流的教育品牌,一个科研 课题获得国家级立项,五个课题获得省级立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面 向全体、因材施教”课题研究获得了市首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江苏省首届科 学技术优秀奖。我校教师张丽曾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代表参加全国物理优质课竞赛 荣获全国二等奖,近 10位教师曾代表扬州市参加全省优质课竞赛荣获省级一等奖 和国家级奖。有 10余部专著和 150篇师生论文公开发表或获省级奖,学校先后被 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 50强学校” 、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全国教 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数学教学案例研究实验学校。
新华中学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确保发展教育后劲,近几年来,该校尤 其在青年教师培养上舍得花大力气,采取拜师结对,开展“亮相课” 、 “公开课” 、 “优质课” 、 “说课”四课比赛和业务考试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提高了广大青 年教师的教艺水平 . 据悉 , 该校仅本学期以来,该校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业务竞 赛,捷报频传:其中,青年数学教师王晓被扬州市选拔到江苏省参加说课比赛, 荣获一等奖第二名的好成绩,青年化学教师柳琴、青年政治教师谢松分别参加扬 州市高中化学课说课和政治课优质课比赛,均以绝对优势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被 选 拔 到 江 苏 省 代 表 扬 州 市 参 加 比 赛 , 并 获 得 省 级 二 等 奖 。
4
该校青年教师参加扬州市十一月份举行的全市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 学、历史、地理等八个学科的优质课竞赛,囊括了全部参赛学科的第一名的好成 绩。与此同时,该校学生李青,吴龙参加 2005年全国物理竞赛,双双囊括了扬州 市的两个最高奖项——国家二等奖,周慧、阮鹏、陈兵、吴胜兰、马明等五名同 学在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均获得了扬州市的最高奖——省级一等奖。
四、办学理念
新华中学始终把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追求,把让每一个学生亮起 希望之星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把教书育人、管理育 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鲜 明的办学特色。在管理上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具有特色的制度。在全面提高学 生素质上,一方面抓紧抓实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如体育节、美育节、 “磨难教 育”和“春雨”活动以及文学社团,展示学生的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 生的生活,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学校荣誉
管理出效益、改革见成效、创新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00年学
5
校以 94.48分的优异成绩通过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综合评估,成为扬州 市首批省级示范高中。学校 1998年至 2000年连续两届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 称号后, 2003年 1月又被授予“江苏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近几年来,学生参 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 506 人次 (其中 85人获国家级奖、 165人获省级一等奖、 143人获省级二等奖、 108人获省级三等奖) 。 高考升学率稳居全扬州市各县 (市、 区) 一中第一。
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严格的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使学校赢得了许多重 点高校的青睐,学校先后被西安交通大学、扬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确定为自主招生学校, 2003年被扬州大学确定为教学科研实验基地。 学校办学经验曾被《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 、 《扬子晚报》 、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 体报道 。
活动开展
一、活动目的
1、对 于 盐 城 师 范 学 院 :宣 传 介 绍 盐 城 师 范 学 院 的 专 业 设 置 ,录 取 分 数 , 招 生 政 策 及 国 际 合 作 项 目 , 使 新 华 中 学 的 学 生 们 更 加 了 盐 城 师 范 学 院 , 扩 大 其 在 学 生 中 的 影 响 力 , 以 便 在 报 志 愿 分 数 合 适 时 优 先 考 虑 。
2、对于新华中学学生:向学生们介绍盐城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录取分数 等,使同学们了解大学,能够为自己定下目标,增加复习的动力;优秀学长学姐 讲述学习经验及心态的调节,为处于迷茫中的学生们指点迷津。
6
7
3、对于回访校友:得到展示自我的舞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回
到母校重拾记忆,看望老师交流感情。
二、前期准备
(一 ) 集 益 友
我们分别举办了两场高中校友座谈会,主要讨论大学生活心得,交流思想, 助力成长,也为我们的宣讲收集了不少材料。同时我们不忘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大 学。
(二 ) 寻 恩 师
我们分别拜访了自己的恩师,献上了我们从学校带来的特产。汇报了自己在 大学所获得的成绩,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时也向老师们求真经。
(三 ) 访 母 校
我们在五天前第一次回访母校。主要目的是使校方同意并支持我们开展宣传 活动。学校领导寄予了一定的重视,给我们提供了学校最好的学生报告厅,供我 们宣讲。
三、活动过程
我们的活动主要集中在 2012年 7月 15号和 16号两天。第一天主要是室外 宣传,第二天室内演讲。
(一)室外宣传
在大食堂门口、教学楼下贴上了我们的海报;在学弟学妹下课之时,我们分 发了宣传册。
(二)室内演讲
虽然我们的宣讲定在下午四点开始,但是我们为做好充足的准备,确保设备 不会出现意外。我们上午就来到了学校。调试好设备,布好场,已是下午 2点。 我们接着来了次简单的排练。 同学们陆续的都来了。 4点过 5分我们的宣讲准时开 始,江小舟作为主持人,首先介绍了宣讲会的主要人员和我们邀请的其他大学的 同学。经过简单幽默的介绍后,我们首先播放了各自大学招生办下发的官方宣传 片。
接着是宣讲会的重头戏:主要是针对江苏高考, 配以其他地方的高考做比较, 说明了南方考生报考南方大学的优势,起到了激励学弟学妹的作用,当然还讲解 了一些学习方法。还选取如何让学弟学妹过一个理想的大学生活的角度出发,主 要是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分析了大学生在大学应该如何提高自己,分享了自己 的成长经验。大家配合着自己做的 powerpoint , 演讲过程进行得很顺利,期间我们 还播放了两段视频自己制作的视频,一段是大学教学楼简介,一段是介绍大学的 唯美生活。同学们时不时的爆发出开朗的笑声,整个演讲严谨中不失活泼。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提问环节,我们针对学弟学妹们的提问,尽自己所能给 出满意的答案。他们的提问包括如何在大学学习,大学生活,大学的宿舍环境、 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资源等等。整个提问环节气氛很活泼,效果很好。
最后时间不允许,我们的活动在 5点 40的时候结束了。有许多学弟学妹要求 我们留下电话号码。
8
至此,回访母校暑假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四、活动总结及感想
(一 ) 对 于 盐 城 师 范 学 院
扩大了自己大学的影响力,让学弟学妹看到我们的风采。我们敢预测,明、 后年新华中学报考的人数肯定会增加。
(二 ) 对 于 学 弟 学 妹
通过此次活动,新华中学的同学们了解了大学,同时也为高中的师弟师妹打 开一扇了解大学丰富多彩生活的窗口,使其拥有更多的学习动力,能使其更出色 的完成高中的学业,从而迎接自己的大学生活,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软着陆。
(三 ) 对 于 我 们
1. 提高了自身的交际能力。我们尝试着去联系学校领导,尝试着自己张罗 大型活动,尝试着向陌生人发宣传单、宣传册,再一次次的尝试中我们提高了 自身交际的能力。
2. 提高了我们的表达能力。我们自信的向学弟学妹们介绍大学、自信的宣 传宣讲活动,自信的发表一场超过半小时的演讲,自信的回答学弟学妹们关于 天大的种种问题。在种种自信之中我们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3. 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次活动由我们几个人一起回访,很多事 情都需要我们通力合作,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建议,相互改 进,相互包容。在一次次的相互影响下,我们更有默契,增进了感情。
4. 提高了我们的责任感。我们是一个团队,活动进展过程中,我们各自的 任务都要进度一致,每个人都有着来自组织的责任感。同时增强了我们对新华 中学和自己大学的维护并发扬校园文化的责任感,并且此次社会实践在一定程 度上也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9
范文五:母校回访
母校回访心得
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五班 李一恺
我的母校——柯桥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一直重视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 有大批学生通过高考和高校自主 招生考入全国名牌大学。它建校于 1951年,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光 荣的历史,先后获得“浙江省重点中学” 、 “浙江省示范性高中”等 3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学校现有 56个教学班, 3400余名师 生员工,按年级分三个学部分区教学。
在办学理念上,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实现了制度化、规 范化、特色化的德育教育格局。以“办人民满意学校,创家长满意教 育”为办学宗旨,以“求精、务实”为校训,高举“勤学、守纪、树 理想”的学风旗帜,展示“从严、务实、讲奉献”的教风形象,实施 “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的教育理念,遵循“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的教育观、发展观,全面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 校教学成绩突出。历年高考上线率、本科上线率、重点上线率均居全 县前列,连续数年为全县第一,每年均有学生获高考县文、理状元。 2000年,全省文科前 40位学生中,该校独占四席。竞赛辅导优势独 特,成绩优异,组建实验班实行重点培养的模式已为各校竞相学习仿 效并在各校实施,学科竞赛特别是生物学、信息学、物理学成绩处于 全省前列。 1998年至 2004年全国生物竞赛(浙江赛区)共有 36名 学生获一等奖,占全省获此殊荣的 32.3%,并连续六年获省生物竞 赛集体优胜奖; 2002—— 2004年连续两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共有 20余人获省一等奖,均居全省第二位, 2004年物理竞赛该校 2
人获省一等奖(全市共 5人) ,为全市第一。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中 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浙江赛区)优胜单位。 很幸运我曾经就读于柯中这所名校, 并且顺利地从这里考进了湖 南大学。 作为从这里走出来的大学生, 我在半年的大学生活中学到了 很多。 从高中时代的学习生活到高考志愿的选择再到大学的半年, 我 经历了高低起落,有经验有教训,有欢喜有悲伤,有顿悟也有迷茫; 这些东西我都想和高中的学弟学妹分享。 希望我的经验教训能让他们 在成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也希望我的感受能引起他们自己的分析与 思考。同时,在交流中,相信我也能对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更深入的 思考。这些,都是我此次母校回访活动的目的。
时光荏苒,一转眼就离开母校已经半年。我们回访母校的时候, 这里的高三学弟学妹们已然开学。 他们在教室里奋笔疾书的身影使我 想到我的高三生活,一样的忙碌一样的充实。下课的时候,上了大学 的我们与老师们如亲切的朋友般交谈,引来了学弟学妹们的围观,眼 中充满一种说不出的感情。他们可能是在羡慕我们,不受作业的束 缚,不受家人老师的唠叨···可是我们也在羡慕他们有的机会,和 比我们更加年轻的朝气。
我先去了高中时代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 她不顾繁忙, 拉着我坐 下来询问我的大学生活情况, 这让我很是感动。 我向她详细地介绍了 自己现在的生活, 谈到了大学的学习方式、 生活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 方面与中学时代的差异, 并针对自己遇到的一些困难, 如沟通能力有 一定欠缺、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等,向老师寻求帮助。她认真而亲切 地劝告我多与各种层次的人交往,并要学会舍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
又鼓励我要把自己打造得更加自信, 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这使我受 益匪浅。
在得知了我的寒假实践活动计划之后, 老师热心地帮我联系了教 务处的喻老师, 并帮我组织很多其他大学的高中同学一起举办一个特 色讲座(详见附表),从多方面多层次给高三的学弟学妹们介绍大学 生活和学习。
回家后, 我准备了一份针对现在高二同学学习和为高考做准备的 发言提纲。在 2月 14日也就是情人节那天下午,我又一次回到了母 校,我首先做了自我介绍,并开了几个小玩笑以活跃气氛,之后进入 了正题,我的主题是《书院文化的魅力》,是借助我们湖南大学悠久 的历史与岳麓书院深远的文化对于我们大学生的影响所衍生出来的 一个话题,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进入大学后仍然能在功课,生活,社 会的压力下寻找自己心头的一片净土。
在离开母校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 那里面有完成了任务的 轻松感,也有为母校做出了贡献的成就感。我的这次回访活动,到此 就算完成了。
附录:我们的讲座传单与策划
“柯水菁华”特色讲座
值此 10级返校之际,我们特推出联合讲座,旨在开阔学弟学妹的视野,提 高思维的深度。
我们考虑到高三学生时间宝贵, 因此挑选了一些与心态, 思维方式, 专业取 向有关的主题进行演讲, 希望能和高三学生更好的互动, 做到上届带动下届的作 用。
讲座主讲人均由各大名校学子担当, 更有历届精英学长们现场指导, 相信这 次讲座会是一场思维和知识的盛宴。
明年就是柯中 60周年庆,以我们实践的热忱与反馈母校的赤心铸就的这场
讲座, 希望得到校方和各位班主任老师的支持和配合! 我们也希望这个讲座可以 作为一个系列一直延续下去。
如果有老师对我们的讲座有兴趣,我们衷心地欢迎您能莅临指导。
时间表如下:
15:45— 15:50 主持人致辞
朱一珂 上海对外贸 易大学
15:50— 16:00 钢刀意志——军训特感
朱傅祯 中国人民公 安大学
16:00— 16:10 幸福的事: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孟婉春 中央财 经大学
16:10— 16:20 权利意识的树立
赵怡玮 上海财 经大学
16:20— 16:30 书院文化的魅力
李一恺 湖 南大学
16:30— 16:40 经济学热的冷静思考
陆江源 中国人 民大学
16:40— 16:50 发散性思维的锋刃
沈栋达 浙 江大学
16:50— 17:00 旅途上最坚实的脚步——对实践的感悟
陈晨 中央财 经大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先生有约-与母校老师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