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 教学上予以突破, 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上对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进行了阐述,从而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 . 运用视听教学法,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 以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到学习情境中。创设一个有效的学习情境, 是我 们备课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我们在设计情境时, 可以给出一些贴近教学内容的视频、 动画 等,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 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也可以带领学 生去参观一些实物(如网络中心等) ,通过学生亲自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教学是主导, 很多内容都是要求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去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 因此, 任务的设计对教学目标 的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任务会让我们的课堂事半功倍。 而一个好的任务至少 要具备三点:首先, 这个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出来的任务,更 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其次, 这个任务要可评可测。 我们要给出一个具体的评 价标准,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评价标准。 高中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设计任 务时要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最后,任务要贴近学生的 “最近发 展区” ,既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又要让学生努力了就能完成任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 热情,又不会因为任务太难而失去信心。
三 . 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一直是困扰信息 技术教师的一个大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采用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水平的 学生给出不同层次的任务, 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 此外, 我们还 可以在学案中动点小心思, 将任务设计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名字, 如基础任务可设计成 “小 试牛刀” 、提高任务设计成“大展身手”等,通过视觉刺激,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四 . 分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组合作 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经常会进行一些大型的设计和创作, 如信息获取这章教学, 要求学 生按要求搜索指定知识, 这个时候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我们就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 针对任务进行小组内部分工, 在组内给出具体的评价体系进行支持, 教师和小组长经常进行 督促,防止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滋生惰性。
五 . 注重知识迁移,实现从“教”到“不教”的转变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在 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我 们会涉及很多软件, 如果每个软件都一步一步地教学生使用, 教学效率非常低, 学生只是机 械记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 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会学生总结软件 的使用方法, 鼓励学生自己探索, 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自己所需的技术, 从而实现知识迁移。 实施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后使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 训练解题能 力的场所, 而是给学生一个发展自己奇思妙思的空间, 使学生从学知识到做学问, 随之而来 的是学生学习态度上的变化,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是深远的, 为学生将来发展 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范文二:创新与分享-高中信息技术第一课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精品)
创新与分享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课
这是高中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课。内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教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领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案例分析、模拟讨论,提高想象、表达能力,培养
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求知欲;通过注重创新、提倡分享,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课,在教材上的安排是“信息及其特征”。实际上,许多老师都再增加一节导入课,给大家讲讲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特点,以及机房的相关管理条例,或者,再让学生填写一份信息技术水平的调查表。美中不足的是,讲机房的规定和非零起点的调查,放在第一节课,虽然重要,却也降低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所谓鱼和熊掌,实难兼得。
如何让学生感受学科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室里完成
第一节课,更容易形成专注思考、大胆想象、积极互动的良好教学生态,也是站在课程全局的高度,通过探讨创新与分享的理念,引领学生步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的大门。
三、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性格渐趋稳重,想象力较为丰富,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是创新思维萌芽的阶段。但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不太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普遍缺乏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今天是高中
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我们从一个
寓言故事开始。
【PPT】从前,有一个卖草
帽的人,每一天他都很努力的卖
帽子。有一天他卖得很累,刚好
旁边有一棵大树,他就把草帽放
下,坐在树下打起盹来。等他醒来
的时候,发现树上每只猴子的头
上,都有一顶草帽。
他想到猴子很爱模仿别人,他
就试着举左手。果然,猴子也跟他举左手;他拍拍手,猴子也拍拍手。机会来了,他赶紧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丢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草帽纷纷扔在地上。他高兴的收起帽子回家,并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年以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他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后来帽子也全被树上的猴子拿走了。孙子想到爷爷曾告诉他的方法,这次猴子竟然没有跟着他脱草帽。
猴子说: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师:上述故事给我们什么启
示?
生:一味模仿,只能贻笑大方。
我们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再
欣赏一段剪辑过的视频。
视频:从电影集结号的片段,到海
湾战争中美国发动的全新信息战
的画面。
生:学生沉思??
师:通过对比信息技术的昨天和今天,我们如何才能不像伊拉克一样被别人“蒙着眼睛”打?
师:美国有GPS,中国呢?
生:中国有自己的北斗卫星系统。
师:是啊,中国在发展,世界却并不太平。我们应该理解中国发展空天一体防护网的决心。信息时代,没有创新,哪有安全?
设计意图:通过古老的寓言,强调创新的意义。通过不同时代信息技术的对比,深刻理
解没有创新,国家没有安全,个人也难有未来。
师:明白战争的残酷,方知和平的宝贵。思维回到我们的教室,现在你们要挑战自己的创新潜能。如何将我们所在的教室,策划成一个商业宝地?请点到的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软件工具:这里,我用到了北大附中李冬梅老师培训时,分享给我们的学生点名软件,呵呵,很能hold住学生哦。点名器停在一个学生的名字上时,下面都轰动了,信息技术的魅力可见一斑啊。学生很大方的站起来陈述自己的创意,全班学生都积极的参与,献计献策。
生:可以请名人来做题词,形成旅游资源。
师:很好,旅游是绿色产业,名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生:可以策划一场高层次高水准的会议。
生:可以招商引资??
生:用iPAD2当瓷砖,贴满整个教室,成为名副其实的“寸土寸金”,吸引眼球。 师:同学们的思想,真是智慧涌动,火花四溅啊。
师:刚才有同学建议招商引资,我们能不能采购些商品来卖?班长能做什么呢? 班长:我带一个团队,专门采购一些价廉物美的生活用品,摆放在教室里。 师:宣传委员有什么看法?
宣传委员:女生负责印制广告,对外宣传。
师:商品打折吗?
生:9折。
生:7折。
生:干脆1元。
生:哄堂大笑
师:为什么不能更大气一点?
生:(笑着反问)难道要免费吗?
师:为什么不?试试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刚开始可能只有几个将信将疑的人来,但是都能拿着东西离开了。不久会怎样?
生:人流量很快扩大。
师:到下午的时候呢?
生:(笑)估计周边商场的人全都吸引过来了。
师:当然,5点钟我们得下班了。然后,重新上货,第二天再度开门营业,会发生什么?
生:估计有通宵排队的人等候了,这天肯定是人流量剧增,警察都得过来了解情况了。
师:第三天,继续~~。第四天,班长得换个工作了,直接找大客户谈判广告的投放了。班长打算怎么说服大客户?
班长:我就报几个数字,第一天XX人,第二天XXXX人,第三天,XX万人,呵呵。 师:数学课代表别歇着,计算一下,一个月下来,“烧”了多少钱?广告商的收入多少?当我们发现盈亏平衡的时候,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诞生了。
师: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互联网企业主要的商业模式。百度如此,腾讯如此,淘宝网也是如此。我们还能创新其他商业模式吗?
设计意图: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传统的高考学科,受制于高考的禁锢,即使有举一反三的典范,更多的也是纸上谈兵,很难给学生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其实正是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灵魂,因为,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步跳跃,都无不蕴藏着丰富的创新精神。
师:创新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个苹果,一个人,看看谁的故事更有新意?
PPT图片1,牛顿。一位女生自告奋勇的说起了牛顿、苹果、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还不忘俏皮的说
女生:这是苹果最正确的一次掉落。如果掉在一个傻瓜的身上?呵呵。
PPT图片2,图灵。这下难住了大家,正当我打算自己来讲的时候,一位男生站起来说,
男生:图灵是计算机之父(大家很惊讶),但也是一位同性恋者(哄堂大笑),并因此而犯罪。
师:赞许的点头。
男生接着说:有一天,当他的佣人走进房间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去,旁边放着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苹果事后被检验出曾经泡在剧毒氰化钾里。
师:如此广泛的涉猎,大家是否应给予这位同学以掌声鼓励呢?
生:(全班掌声)
PPT图片3,乔布斯。气氛明显的活跃多了,学生娓娓道来。
生: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他领导和设计的产品包括ipod、iPHONE、iPAD?? 师:为什么苹果被咬了一口?
生:思考??
那位男生:乔布斯一直崇拜图灵,为了纪念这位伟人,苹果公司的logo也设计现在的样子。
师:说得太精彩了。看来,信息技术创新的背后,也侵润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啊。 PPT图4,你。
师:和大家分享一个在北大学生寝室里的故事吧
这个寝室里住着六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是北京本地人。这个学生每周回家后总会带来6个苹果。其他几位学生起初很高兴,结果发现高兴的早了,这个学生是计划自己每天吃一个苹果。大家口里不说,心里气坏了。多少年后,其中的一位,创办了一所著名的培训学校,很有成就了。有一次那位北京的学生,找他帮忙,被拒绝了。“一个连苹果都不愿意分享的人,凭什么让他分享我的资源”。这个人叫俞敏洪,这所学校就是新东方。
师:从以上所讲的故事里,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学会分享。
师:对,我们注重创新,更要学会分享。创新与分享,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记住的两个关键词,也是我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贯穿始终的精神。
如何学好信息技术呢?图示往届信息技术课学生活动的照片。
师:板书8个字:体验、思考、创新,分享。
五、教学反思
高中的第一节课,怎么上?在机房还是在教室?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我以为,课型是为目标服务的,关键是第一课,教师希望给学生带来什么?
会讲故事,是创新的开始。这节课,我设计的几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故事展开,藉此让学生在第一次课上强烈感受到,勇于创新,学会分享,是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重要体现。
范文三: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方案
在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持平台上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将会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及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变化:
1、教学形式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学习、分组讨论、协作学习并存教学模式,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的学生论坛。
2、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通过校园网络,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互动协作学习,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内容的扩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构成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同时可将音像教材、基于网络特性的CAI课件置于校园 网上,供学生自学。这样,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
4、教师作用的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领航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设计教学方案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能力等),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范文四: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人:赵庭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的时代,其实质是教育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因而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教育方式将随之而改变。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网络、多媒体与教育的结合,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职业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教育技术为突破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一、教育信息化是职教改革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都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显得陈旧落后;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广泛推广,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课堂授课,依赖于教科书,知识来源单调,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匹配。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各职业院校的现代教育设施得到了逐步完善,但学生不能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日益普及的计算机及网络来学习知识,而容易沉迷于电脑游戏及网上聊天,不仅没有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还耽误了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设计创新,避免现代信息爆炸对学生及教学的不利影响,是我们面对21世纪发展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代教育是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的新型现代化教育体系。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职业教育要想办出特色,就必须走职业教育信息化之路。职业教育信息化不是计算机、网络、职业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学习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模式、技术手段、教育评价的动态系统。要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运用成为他们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让教师如何具备信息技术素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将来的教师随着学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装备的改善,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无法胜任。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为信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是一个有待于开发和探讨的课题。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建立在几条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理论更是如此。教学设计理论是一种研究如何经系统设计来引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理论。
我们可以假设学习发生和维护的充分条件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即教学设计理论中的第二条假设);
(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准备(知识经验和生理能力)。
(二)有效的学习动力维持系统,包括兴趣、情感、态度、动机、意志、性格等因素。
(三)有效的学习外部活动系统,指学习的具体活动,比如:记预习笔记、做练习、讨论、互助、制定表格、画概念图等。学习行为和活动的设计依据是认知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
(四)有效的学习环境,指学习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活动空间设施)和学习工具的有效整合。
(五)有效的信息传递,它不是指信息的阅读和呈现工具。而是指信息的组织,即学习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信息的呈现形式和传递顺序。
在以上的五方面充分条件中,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准备是不能设计的,而其它四个方面是可以设计的。学习动力系统不是一个可以直接设计的物化系统,它的设计基于其它三个系统设计。 教学设计的设计对象有三(教学设计理论中的第三条假设):
1、学习活动的设计。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者认知技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应归因于这种相互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这种相互作用便是学习活动。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来看待。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学习内部的认识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2、学习环境的设计。从设计者的角度看,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特指媒体资源)和学习工具的组合,这种组合实际上是旨在实现某种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活动发生时,学习环境又被称为学习情景,其中必然包含人际关系要素。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活动。在设计时也应考虑人际支持的实施方案,但人际支持通常表现为一种观念而不是具有严格操作步骤的实施法则。
3、媒体传递的设计。媒体传递设计的任务是决定通过何种媒体形式,按照何种呈现顺序,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向学习者传递信息。课堂讲授的设计及教学媒体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就属于这个层面的活动。媒体传递是最边缘层次的设计活动。
以上将教学设计活动划分为三个层面,旨在提醒教学设计者学习环境和媒体的设计并不是教学设计的全部。在很长一段时间,教学设计领域主要是集中在媒体传递层面上的活动。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资源的易获取性等特征使教学设计者将设计重点从媒体传递的设计逐渐转向学习环境的设计并继而将设计重点放在学习活动上成为可能。
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设计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越来越依仗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当前,在许多职业院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并与互联网连通,建设了教学资源库,还建设了不少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室,这已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搭建平台。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将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根据教育传播理论,教学过程可以看作为一个信息的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教师、媒体、学生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目前应用的有三种: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的个别教学模式;校园网支持的合作学习模式。
(一)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制作CAI教学课件,通过媒体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这里指的媒体包括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也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和各种现代化视听媒体。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也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学生接受来自教师、计算机和各种媒体传递的教学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转换为知识。尽管教学内容的呈现图文并茂、声形结合、生动活泼,而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存在有明显的不足,人机交互的过程与作用极为有限。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的图文并茂、生动多彩,更重要的是靠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来激发。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仍处于一种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地位。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个别教学模式: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是一个鼓励自主学习的环境,是一个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在任何有上网条件的地
方,利用联网的计算机在校园网或因特网上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咨询,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只是间接地辅导学生。这是一种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是以“自我向导、自我激励、自我控制”为特征的学习,也就是学生能够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才可能取得学习效果。否则,只是盲目的浏览学习,其效果甚微。
(三)校园网支持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校园网络及资源库支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安排教学计划,实施网上教学,批改学生作业,进行网上或面对面的指导,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个别学习,也可以分组合作学习,或者自愿结合合作学习,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权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然而,许多学校都建设了校园网,但由于资金与技术等问题,校园网信息资源贫乏,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的技术开发及其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明显不足,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地应用和有机的结合。
通过对以上三种教学模式的分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每种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转变,但仍各存其缺失。如何将三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有待于我们不断的探讨和研究。
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设计创新
(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观念的更新
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并没有生成划时代的新观念,确切地说,信息技术使原先的一些先进的、前卫的教学观念的实现成为可能,使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接受和应用成为可能。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时应该树立三个全新的观念:
一是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由原来处于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构建的主体。
二是树立全新的媒体观。教学媒体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三是树立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法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教师一言堂”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乃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的根本转变。教育信息化最根本的特征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据调查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式。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基本上还停留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CAI阶段,这与我们真正意义上要达到的整合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必须开发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持平台,特别是基于Web的协作平台,才能完成整合的质的习跃。
在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持平台上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将会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及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变化:
1、教学形式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学习、分组讨论、协作学习并存教学模式,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的学生论坛。
2、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通过校园网络,进
行自主探索学习、互动协作学习,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内容的扩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构成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同时可将音像教材、基于网络特性的CAI课件置于校园网上,供学生自学。这样,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
4、教师作用的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领航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设计教学方案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能力等),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范文五: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方案
鲁甸县第一小学——孔令鸽
一、教育信息化是职教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都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显得陈旧落后;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广泛推广,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课堂授课,依赖于教科书,知识来源单调,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匹配。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各职业院校的现代教育设施得到了逐步完善,但学生不能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日益普及的计算机及网络来学习知识,而容易沉迷于电脑游戏及网上聊天,不仅没有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还耽误了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设计创新,避免现代信息爆炸对学生及教学的不利影响,是我们面对21世纪发展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教育是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的新型现代化教育体系。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职业教育要想办出特色,就必须走职业教育信息化之路。职业教育信息化不是计算机、网络、职业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学习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模式、技术手段、教育评价的动态系统。要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
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运用成为他们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让教师如何具备信息技术素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将来的教师随着学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装备的改善,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无法胜任。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为信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是一个有待于开发和探讨的课题。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建立在几条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理论更是如此。教学设计理论是一种研究如何经系统设计来引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理论。我们可以假设学习发生和维护的充分条件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即教学设计理论中的第二条假设);(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准备(知识经验和生理能力)。(二)有效的学习动力维持系统,包括兴趣、情感、态度、动机、意志、性格等因素。(三)有效的学习外部活动系统,指学习的具体活动,比如:记预习笔记、做练习、讨论、互助、制定表格、画概念图等。学习行为和活动的设计依据是认知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四)有效的学习环境,指学习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和活动空间设施)和学习工具的有效整合。(五)有效的信息传递,它不是指信息的阅读和呈现工具。而是指信息的组织,即学习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信息的呈现形式和传递顺序。在以上的五方面充分条件中,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准备是不能设计的,而其它四个方面是可以设计的。学习动力系统不是一个可以直接设计的物化系统,它的设计基于其它三个系统设计。教学设计的设计对象有三(教学设计理论中的第三条假设):1、学习
活动的设计。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者认知技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应归因于这种相互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这种相互作用便是学习活动。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来看待。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学习内部的认识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
2、学习环境的设计。从设计者的角度看,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特指媒体资源)和学习工具的组合,这种组合实际上是旨在实现某种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活动发生时,学习环境又被称为学习情景,其中必然包含人际关系要素。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活动。在设计时也应考虑人际支持的实施方案,但人际支持通常表现为一种观念而不是具有严格操作步骤的实施法则。3、媒体传递的设计。媒体传递设计的任务是决定通过何种媒体形式,按照何种呈现顺序,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向学习者传递信息。课堂讲授的设计及教学媒体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就属于这个层面的活动。媒体传递是最边缘层次的设计活动。以上将教学设计活动划分为三个层面,旨在提醒教学设计者学习环境和媒体的设计并不是教学设计的全部。在很长一段时间,教学设计领域主要是集中在媒体传递层面上的活动。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资源的易获取性等特征使教学设计者将设计重点从媒体传递的设计逐渐转向学习环境的设计并继而将设计重点放在学习活动上成为可能。三、现代信
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设计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越来越依仗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当前,在许多职业院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并与互联网连通,建设了教学资源库,还建设了不少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室,这已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搭建平台。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将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根据教育传播理论,教学过程可以看作为一个信息的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教师、媒体、学生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目前应用的有三种: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的个别教学模式;校园网支持的合作学习模式。(一)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制作CAI教学课件,通过媒体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这里指的媒体包括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也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和各种现代化视听媒体。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也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学生接受来自教师、计算机和各种媒体传递的教学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转换为知识。尽管教学内容的呈现图文并茂、声形结合、生动活泼,而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存在有明显的不足,人机交互的过程与作用极为有限。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
的图文并茂、生动多彩,更重要的是靠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来激发。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仍处于一种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地位。(二)基于网络环境的个别教学模式: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是一个鼓励自主学习的环境,是一个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在任何有上网条件的地方,利用联网的计算机在校园网或因特网上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咨询,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只是间接地辅导学生。这是一种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是以“自我向导、自我激励、自我控制”为特征的学习,也就是学生能够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才可能取得学习效果。否则,只是盲目的浏览学习,其效果甚微。(三)校园网支持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校园网络及资源库支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安排教学计划,实施网上教学,批改学生作业,进行网上或面对面的指导,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可以个别学习,也可以分组合作学习,或者自愿结合合作学习,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权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然而,许多学校都建设了校园网,但由于资金与技术等问题,校园网信息资源贫乏,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的技术开发及其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明显不足,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没
有得到充分地应用和有机的结合。通过对以上三种教学模式的分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每种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转变,但仍各存其缺失。如何将三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有待于我们不断的探讨和研究。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设计创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观念的更新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并没有生成划时代的新观念,确切地说,信息技术使原先的一些先进的、前卫的教学观念的实现成为可能,使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接受和应用成为可能。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时应该树立三个全新的观念:一是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由原来处于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构建的主体。二是树立全新的媒体观。教学媒体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三是树立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法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教师一言堂”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乃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的根本转变。教育信息化最根本的特征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据调查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形
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式。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基本上还停留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CAI阶段,这与我们真正意义上要达到的整合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必须开发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持平台,特别是基于Web的协作平台,才能完成整合的质的习跃。在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持平台上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将会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及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变化:1、教学形式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学习、分组讨论、协作学习并存教学模式,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的学生论坛。2、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通过校园网络,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互动协作学习,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3、教学内容的扩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构成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同时可将音像教材、基于网络特性的CAI课件置于校园网上,供学生自学。这样,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掌握更多知识。4、教师作用的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领航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设计教学方案上,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交流能力等),
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