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加强“四全”管理 实现“安全屏障”的可持续安全
加强“四全”管理 实现“安全屏障”的可持续安全
摘要:“党员安全屏障”工程是项目部党工委围绕生产经营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如何在工程项目上实现“四全”管理。
关键词:党员安全屏障;“四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4(C)-0298-01
“党员安全屏障”工程是项目部党工委围绕生产经营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更好更深入地开展党员安全屏障工程,实现可持续安全呢,本人认为就是要在项目管理中加强“全员安全、全过程安全、全方位安全和全天候安全”的管理。
一、加强全员安全管理。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市场准入机制的建立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的加大,没有安全保障的企业,是无法实现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在安全管理上,除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更需要企业职工和协力队伍员工的全员参与,这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无异于给施工企业加了一道“安全屏障”。一是要建立健全全员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需要参与生产过程的每一个员工都精心操作,每一名管理人员的精心管理,落实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是其中的关键,同时也是严防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最好的约束手段。落实全员责任就是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将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部位、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和每一个人,形成环环相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链条,从而有效做到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构筑起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二是实施全员安全培训工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施全员安全培训工作。培训工作要注重实效,要改进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多媒体等手段,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双向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安全知识,通过现场参观、现身说法增强培训效果,针对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的状况,要利用图文并茂的直观方法进行培训,将培训知识有针对性地化整为零,充分利用好班前十分钟进行安全交底和下班前的总结会对民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二、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工程施工工艺往往是一环扣一环,每一道工序都关系着下一道工序的安全和生产,一个环节有问题,就会影响整体效能。对于安全生产的所有环节都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抓好全过程细节管理,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才能真正保证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首先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要科学计算,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对我们施工企业来说,大临设施结构的安全是最大的安全,所以在施工组织设计上一定要把好验算复核关,过程中严把操作检查关,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从源头上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增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提高工效。其次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检查力度,对大临设施和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查。狠抓反“三违”及安全管理中的低标准、坏习惯、老毛病,杜绝习惯性违章。从事安全工作的同志责任心一定要强,人员相对稳定,安全工作者对待安全工作要有“五心”即“细心、耐心、尽心、用心、关心”。三是过程中要按规范化、标准化进行管理。人员要持证上岗,操作过程按章操作,工序转换实施工序检查签证制度。例如我们中铁大桥局五公司青岛海湾桥项目部在60米箱梁的预制中,就设计了26张表格进行检查,每一道工序完成,对照表格检查安全质量是否合格,合格即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返工整改,直到合格。
三、加强全方位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事关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构建幸福社会的重要内容。要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大家的思想,坚
决克服侥幸心理和松懈麻痹思想,要从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要实现全方位安全管理首先是领导重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立体交叉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用制度管人,使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二是加大安全投入,及时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不断加强技术改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三是加强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对员工跟班进行安全检查和教育。
四、加强全天候安全管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均为露天作业,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全天候安全管理就是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有作业人员施工,我们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全天候就是管理要不分时段,不论何时都不能松懈,特别要加强凌晨二、三点时间段和下班前时间段人最易疲劳产生松懈麻痹思想的安全监管。全天候管理还得要制定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全员参与,在演练中查找不足、整改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总之,全员安全工作不是某一部门或某位领导的事,是各个部门、全体职工共同的工作,哪一个部门、哪一个职工出了问题,发生了事故都会影响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由多个部门组成,这些部门共同维系着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危险性是客观存在的,各个部门都有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强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过程,按照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新上项目从施工组织设计开始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直到项目终结为止。全天候,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是筑牢安全屏障,实现企业可持续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范文二:【doc】实行“四全”管理强化交通安全
实行“四全”管理强化交通安全
|_)
|/
实行"四全"管理强化交通安全
张立安
一一_一.——一
(河南石油釉槔局)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保证生产",这
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是一条基本方针.近几 年来我局的机动车辆每年以15%的速度增 长,道路交通拥挤的状况也日.益加倒.随着 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节奏也在逐渐加 快,这又给安全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和 新的难度.我局现有2300多台机动车辆,一 年四季都要装载着高大,超长,笨重的物资 在已经超出负荷能力的公路上东奔西跑,一 旦疏忽,这些"铁老虎"就要伤人.因此, 如何防止和减少交通肇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一
项重要任务.
一
,
{iI【全员管理,扩大安全工作覆盖面 抓全员管理,就是在运输企业内部从上 到下,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必须经常接受 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以各种法令,法规,条
例及安全生产动态和典型事故案饥为主.对 于汽车司机则要求更严,不仅要更多地受到 电影,录像等直观安全知识教育,还要定期 进行轮训,考核测验.要联系实际开展"安 全在我心巾"演讲帮"当年事故,今日反 思"等教育活动,并根据季节生产特点,重 大节日,活动,还要开展阶段性安全生产劳 动竞赛.这样,既可达到强化全体职工安全 意识,安全知麓,安全技能和维护企业声誉 的责任感,同时也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 二,抓全因素管理,减少事故隐患
从事交通运输工作不仅难度大,而韵: 安全的因素也多.为此,要注意抓住生产的 每一个环节,实行全因素管理,减少和杜铯 隐患.首先是要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在厂 (处),大队,车队,小队四级配齐专(兼) 职安全人员形成安全网络,并由这个网络健 全的保证体系去对汽车司机定期的进行思想 动态,技术状况的分析,实行超前控制.认 真贯彻执行一周一次的安全活动制度,掌握 安全动态,到现场和行驶路线上进行实地检 查监督.其次是要针对工作特点制订系统 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如"三 会"的安全活动制度,即(1)车队每月有一 次安全工作分析会.(2)小队每周要有一次 安全生产活动会.一是总结一周来安全生产 的经验教训,好的同志要表扬,差的弼志要 进行自我批评;二是组织工人学习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加深对操作规程韵理解,确实达
到"四懂三会";三是组织工人学习各类典
型事故案例,进行事故反思教育,讨论如何
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查找危险源,划分危险
区,确定危险点,明确职责,制定措施防止
重复性事故的发生和检查工作中的事故隐患
苗头,.1纠正操作中非标准动作和不良倾耐';
四是组织工人讨论修改安全生产黼瘦,促使
工人自觉执行;五是学习新技术,新工艺,
不断提高工人的安全素质.(3)每天一出挈前
安全讲话会,小队长必须做到"三交,
即交待当日任务,交待行驶路线,交待安
学
,,,欠,
雾
,
一
一
全注意事项.为防止座过场,安全会议必须执行任务要以老带新;三部车执行任务,须
做到"五有",即:会议有安排,f}{席有签小队长带队;五部车以上执行任务时,车队 到发言有-~gg:,缺席有补课,会后有汇领导必须带队;重点任务和井队搬家,必须 报.在奖罚制度,凡年安全行驶5万公里由二级单位主管生产领导亲自带队指挥,做
以上的司机,均可给予奖励;特殊或紧急情到"一会四有九到现场",即:晚上召开生. 况下,由于警惕性高,措施得力,避免特大--产碰头会,工.地上有饭吃,有水喝,汽车有 事故可给予特殊贡献奖,对由于违章彳字驶而油加,井场上装卸有吊车;"九到现场"是
造成事故的司机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指挥协调政治思想工作地方办,财务
及时,严肃地处务.生活,器材供应,设备修理安全及医务人
员等到现场,保证钻井搬家和大型货物运输 三.抓全过程管理,提高交通运输的可的整队行驶,鼓励工人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性
抓住运输全过程管理,要严格执行"六 把关,一加强"."六把关"即:(1)把好
业务受理关.调度在受理业务时,必须认真 询问货物的详细情况;(2)把住现场勘察 关.外勤调度必须事先对现场和行驶路线进 行勘察,选择最佳安全行驶路线;(3)把好 车辆技术关.按货物重量,形态选择车型, 并保证车辆处于良好技术状态;(4)把好司 机关.根据车型,货物,路线挑选司机,司 机出车必须带上路单,行车执照,驾驶执 照,车辆附加费证,长途车司机还须带上 钱,粮票,洗刷用具,换洗衣服,蓬布绳 子,身份证,备用器材和油料等,保证任务 顺利进行;(5)把好运输安全关.复杂的运 输任务必须制定周密的运输方案;(6)把好 货物舯装载关,合理,不超载,稳噩地装卸 货物."一加强"就是加强领导,即:单车 执行任务要选派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两部车 四,实行金方位管理,党,政,工,团,
妇齐氰管
要保证行车安全以至单位安全生产,仅 靠制度的制约还远远不够,必须使运输企业 所有的组织和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去做好安全 工作,实行全方位管理.修保系统要保证车 辆的技术性处于良好状态;检验部门要把好
车辆检验关,防止带病车行驶;后勤服务部 门要以周到的服务,减少司机的后顾之忧; 领导干部更要关心,体贴职工,切实帮助职 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工,青,妇要经常走 访家属.使职工工作一天后吲到家里有亲 切,温暖,舒服之感,起到相互感化教育的 作用,减轻职工思想负担.
抓全方位管理,靠的是动员全体职工, 使安全教育的普及面扩展到每一个角落,在 安全工作的防范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消 灭死角.
(上接第10页)
四是边生产边培训,利用早,晚班休息时授 课,每天4学时,l5天即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的学时,也能保证教学质量.采取以上多层 次多形式的培训方法:(1)做到及时为钻坑 探生产服务,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2)有 利于节省人员往返时间和经费开支;(3)局 2
队技安干部深入一线讲课,增进彼此了解和 密切于群关系;(4)起到转变机关作风, 深受干部职工欢迎.有的书记.队长说:培 训班办到基层减少队上经费开支,促进安全 生产,欢迎今后多办这样的培训班".
范文三:什么是四全管理
什么是四全管理
四全管理”,即全面质量、全过程、全员参加、全面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在经历了质量检验(QE )、统计质量控制(SQC )和全面质量管理(TQM )的发展阶段之后,由于受到IS09000认证“热”和TQM 反思的影响,使质量专业发展处在十字路口上。于是,各国质量专家学者掀起了TQM 与IS09000两者关系的研究热潮,中国质量专家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提出了TQM9000质量管理模式设想,有的甚至提出要从TQM 阶段进入“有效质量管理(EQM )”新阶段。因而,质量管理将向何处发展,成为困惑企业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按国际惯例严格实施IS0900O 标准并取得认证很有必要,但要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还是不断深化TQM.
一、正确认识TQM 与IS09000关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09000系列标准自 1987年发布之日起,贯标认证迅速成为质量管理活动中的一大潮流。应该说,实施Isog000标准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没有真正推行TQM 、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管理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起到了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但有些企业由于对IS09000在TQM 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使认证后走入了误区,认为有了“通行证”,满足了ISO9000标准,质量就满足了用户要求;认为符合了ISO9000标准,就没有质量问题了。特别是追求认证的企业和认证机构,在“推销”认证时都有强烈的利益欲望,因而,起动了IS09000认证,忽视了TQM ,出现了质量管理上的“短期行为”。如此发展下去,必将成为企业质量的障碍,企
业发展的绊脚石。
IS09000标准作为质量活动指南和质量保证模式,只是为建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它是对用户质量的一种担保,也是企业质量管理阶段性的认可。而TQM 的基本思想是彻底地让用户满意,其精髓是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确保企业成长和“长寿”。日本经济成功、产品质量在世界上公认最好,就是得益于推行TQM ;英国在世界上认证数量最多,但质量并不是最好。这说明企业的质量管理还是要以TQM 为本,把深化TQM 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百年大计。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TQM 与IS09000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两者的区别:在管理目的上,前者是质量改进,后者是质量维持;在管理中心上,前者是以人为中心,后者是以标准为中心;在管理内容上,前者是质量计划、控制和改进,后者是质量控制;在管理方法上,前者是连续的滚动PDCA 循环,后者是非连续的定期修改标准;在管理对象上,前者是全企业、全员、全社会,后者是与产品质量形成有关的人员和部门;在管理动力上,前者是企业主动做(主动式),后者是用户要求做(被动式);在管理要求上,前者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后者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在管理范围上,前者领域广,后者领域狭;在管理效果上,前者是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后者是稳定产品质量。其联系是:TQM 的质量改进体现了质量管理是积极主动的本质特征,IS09000认证作为质量承诺是不能替代质量管理行为过程的,IS09000认证所要求完整的文件比质量体系,正是 TQM 的规范化基础工作。“两者”是一个包涵的关系。分析“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足以说明,必须把严格贯标认证建立在强化TQM 基础之上。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把深化TQM 作为企业成功的根本,而不是满足于
IS09000认证。
二、系统掌握TQM 思想观点方法
TQM 起源于美国,日本从美国引进中吸取了中国“质量第G”、“工人参加管理”、“三检制”、“三结合”、“合理化建议活动”等思想和经验使之完善。我国自70年代末期推广TQM ,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最有效的广泛适用的管理科学。但勿庸讳言,由于受到计划经济制约,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和动力,对TQM 缺乏热情。尽管当时国家采取行政手段推行,还是因为出现了重形式而轻实效的“两张皮”现象,未能取得预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从适应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的转变出发,从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战略高度去系统掌握和运用TQM ,使之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行为规范。
TQM 是以质量为中心的全面管理,近年来又有新的发展。其基本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可简归如下:①“四全管理”,即全面质量、全过程、全员参加、全面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②“四个第一”,即质量第一、用户第一、适用性第一、长远利益第一。③“四种观点”,即预防、改进、管理因素为主,不排斥严格质量检验,防检结合、综合治理的观点;一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观点;下道工序是用户,过程控制一次成功的观点;用最经济的方法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观点。④“四大支柱”,即PDCA 循环科学工作程序、QC 小组活动、标准化和质量教育培训工作。⑤“四种方法”,即数理统计分析、抓关键的少数、人机料法环全面控制和QC 新老7种工具运用。此外还有方针目标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搞好TQM6项基础工作,促进企业管理7项基础工作建设等等。80年代以来,TQM 与量化质量成本、全面质量控制、可靠性工程和零缺陷等方法融合,形成了较为系统的TQM 体系。目前,世界
各国普遍推行TQM ,多数企业进入致力于各项经营活动性能持续提高的阶段, 10%左右企业进入经营组织、运营过程持续改进的阶段,仅有少数大公司已进人工作程序的优化管理、“追求卓越”的TQM 成熟阶段,代表着TQM 的发展方向。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美国朱兰博士指出:“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达到世界级质量的领导地位,你所要做的一切事情”。可见,推行TQM 就是永无止境的质量改进过程,就是不断地攀登质量经营新高峰。我国《质量振兴纲要》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体系、通用的管理哲学、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原则。所以,我们必须自觉地广泛深入地推行TQM.
三、探索深化TQM 的有效途径
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 ,要使国内企业能够与世界级的跨国企业集团竞争,企业迫切呼唤“世界级质量”,它的动源就是TQM 的深化和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好我国推行TQM 以来总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经验,勇于实践,探索深化TQM 的途径。
1.TQM 成功的关键在于高层领导带头。日本池泽辰夫教授尖锐地指出:“领导人如果只作口头号召,自己不带头,QC 活动是搞不起来的。这样的人不配当 TOP (首脑),只能是STOP (障碍)”。国内曾对当时的TQC 活动戏称“头Qc”,讲的就是领导重视最关键。因此,高层领导者必须在推进TQM 中,亲自挂帅,身体力行,做到:(1)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战略思维。把质量经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树立“大质量”观,注重培育质量文化,追求质量领先、卓越。实施“用户满意工程”、“企业名牌战略”,突出“技术管理创新”、“质量成本管理”。(2)亲自主持企业质量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质量程序文件
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定和发布。(3)树立质量权威。企业应设置专职质量经理(厂长),配备高素质中高级质量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授予TQM 综合管理部门应有的权力与权威,创造推行TQM 所必须的物质、环境和工作条件。(4)要有比下级更高的热情带头学习和宣传TQM 的基本知识,亲自抓好TQM 工作的落实。
2. 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TQM 系统教育培训。质量管理始于教育、依赖教育、终于教育。这是各国推行TQM 的显著特点,也是我国成功的经验。因此,TQM 教育必须作为企业产品质量形成的“第一道工序”和“质量兴业”的基础。要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针对企业领导、技术管理、现场操作等各层次人员的工作特点,选择重点内容,反复进行TQM 的教育培训,坚持不懈,才能卓有成效。
3. 充分调动全员参加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一切实体质量的形成、改进和创新都要由人来完成。质量的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搞好。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质量工作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不断地改进质量中彻底让用户满意。使TQM 工作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怎样调动人的积极性呢?TQM 中的QC 小组,就是面向21世纪尊重人性、令人感动、很有魅力的一种全员参加的极好形式。这也是中国管理哲学“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需要各级领导给予大力提倡和关心支持,也需要TQM 推进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之在改进质量、降耗增效、开发智慧、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立起科学规范、有效运行的企业自我诊断评估体系,适时验证企业推行TOM 的业绩和成效。同时,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和同行业水平作比较鉴别,更有效地推进TQM ,为应对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建立健全技术、行政和法规“三位一体”的管理运作方式。国内外推行TQM 经验告诉我们,只讲技术工具和方法运用的质量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技术、行政和法规管理与TQM 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样的运作体系才能对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也就是要求企业自觉贯彻国家质量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企业法规性文件,通过行政强制手段建立和落实质量责任制、量标准以及实行奖罚、“质量否决权”等制度,推进TQM 有效运行。
5. 开展企业TQM 自我评估诊断活动。美国每年都由国家总统颁发国家质量奖,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推行了TQM 评审、诊断等项活动。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恢复这项工作,但企业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借鉴国家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行业质量管理评估标准,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本着“博采众长、融合提炼、以我为主、自成一家”的原则,结合本企业实际,
范文四:四全风险管理体系
“四全”风险管理体系
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以下简称担保中心)是深圳市政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探索一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路子而成立的专业性担保机构,投入资金2亿元,于1999年12月28日挂牌成立,2000年4月开始担保业务。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担保中心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担保业务快速增长,中小企业受益面也逐步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担保中心先后与11家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截止2003年9月底,担保企业538家,担保总额已达14亿元。根据初步测算,担保的14亿元将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新增税收1.3亿元,新增就业1.8万人。被担保的五百多家企业中,79%的企业是通过担保中心的桥梁作用才首次获得银行的贷款,不少被担保企业销售业绩连年翻番,已成为深圳市的明星企业和骨干企业。同时,担保中心也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信用品牌,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并已成为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保中心的快速发展和规范运作,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肯定,是全省唯一被列为首批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范围的担保机构。
担保中心开始运营后,即着手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完善,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即全面的风险意识、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全新的风险管理手段,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截止2003年9月底,在14亿元的担保总额中,累计代偿仅4笔,代偿总额330万元,代偿余额82.4万元,代偿率0.059%,代偿回收率75%,坏帐率为0。同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坏帐率约为10%、中关村担保公司规定的代偿率最高不超过6%、上海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代偿率为2%、非官方的统计全国担保代偿率约为0.64%,我市有的担保机构代偿已上亿元。另据资料查询,国外担保机构的代偿率一般控制在2%左右。相比之下,担保中心的代偿率远低于上述数据.今年初,担保中心在三年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规范,将整个担保业务管理及风险防范融入计算机系统中,开发了可以推广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借助这个平台,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成果由来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活跃的、快速成长的经济主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扶持中小企业,解决其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突出的融资难问题,有条件的各级政府开始成立规模大小不一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这些担保机构在国家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蓬勃发展,担保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总量越来越大、社会影响面越来越广。目前全国专业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超过千家,一个新兴的行业正在崛起。
根据法律定义,担保就是保证债务的履行和保证债权的实现,承担债务履行和债权实现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众所周知,担保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中小企业是个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结构复杂的经济群体,中小企业的专业担保机构所面对的复杂因素更多、更具不确定性,也更具风险性。风险是必然的,无法回避的,因此如何解决其管理和控制问题,就是刚刚起步而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担保信用业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它关系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能否延续的问题。担保中心以积极的探索精神、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形成了有深圳特色而又有推广价值的“四全”风险管理体系。
二、“四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信用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信用评价值要受多层次、多要素的影响。与此相对应,信用风险的管理体系也应是多层次、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实践工作中,担保中心是采用模糊数学中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理论,来建立和量度风险管理体系的。
1、确定因素层次
首先是第一个层次,也就是最高层次的因素集合,设为U=(u1,u2,u3,…,um)。这里U即为担保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U集合中的第—层次的因素有风险
防范和风险化解两个变量,m=2,u1=风险防范,u2=风险化解,亦即:
U={u1,u2},U={风险防范,风险化解}。
第一层次的每个因素又由第二层次中的诸多因素决定,即可定义:ui={ui1,ui2,ui3,…,uin},这里:
u1={u11,u12,u13),即u1={风险预防,风险识别,风险控制};
u2={u21,u22,u23,u24},即u2={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处理,风险补偿}。
在第三层次的因素集合中,担保中心“四全”风险管理体系有如下定义: u11={u111,u112,u113,u114},即u11={体制定位,风险文化,制度建设,组织架构),
u12={u121,u122},即u12={资信评估,信息征集},
u13={u131,u132},即u13={尽职调查,项目管理};
u21={u211,u212,u213,u214},即u21={反担保,风险分担,互助担保,再担保}
u22={u221,u222,u223,u224},即u22={业务品种多样化,期限结构多样化,额度结构多样化,行业分布多元化},
u23={u231,u232,u233},即u23={风险处理原则,预设处理制度,柔刚策略),
u24={u241,u242,),即u24={内部补偿,外部补偿)。
依此类推,担保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共分四个层次,四层次的定义见《担保中心风险管理体系模型图》。
2、建立权重集
根据每一个层次中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别给予相应的权数。例如,若第一层次的变量因素相应的权重假设为a1,a2。则第一层次的权重集为A=(al,a2)。根据同样的原理,可以定义第二层次、第三层次以及第四层次的权重集。
3、建立评价集
无论多少层次,评价集只有一个,假定有p个评价结果,则评价集可以表达为V=(vl, v2, v3, v4,…,vP),其中,Vk(k=l,2,3,…,p)为总评价集的第k个可能的评价结果。
4、模糊综合评判
分层次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思想是:先按最低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然后再按上一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逐层向上进行,直到最后的一个层次(最高层次),得出最后的综合评判结果。
以第二层次的各个因素uij的评价为例,设评判集中第k个结果的隶属度为rijk(i=l,2,3,…,m;j=l,2,3,…,n;k=l,2,3,…,p),则第二层次的单因素评判矩阵为:
其中,i=1,2,…,m;j=l,2,3,…,n;k=l,2,3,…,p。
那么,第二层次的模糊综合评判集为:
Bi=Ai·Ri
Bi=(bi1,bi2,…,bik,…,bip)
其中bik按模糊运算规则进行,依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层次(最高层次)评判结束。
5、评判指标的处理
经过多层次的评判,最终得到的是一个具有多种评价结果的评判指标集,集合中的数据反映了风险管理与控制量度的评价结果。通过一定的指标处理方法,即可以得到针对每个担保项目的风险管理与控制量度的最终评价。
通过上述模糊评判模型,可以检验担保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效率,并可以通过不断的调整,以优化各指标,最终达到在现存条件下风险管理与控制系
统运作的最优状态。
三、担保中心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
担保中心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是以全面的风险意识、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全新的风险控制为理念,以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基础,以高业务素质和高思想品质的担保队伍为主体,以计算机系统为平台的综合管理体系(附图略——编者)。
(一)建立风险防范的有效机制
对担保而言,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进行防范。在担保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防范是第一位的,它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预防、二是识别、三是控制。
1、风险预防
(1)准确的体制定位
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准确的体制定位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担保中心准确的体制定位归结起来就是市场化的原则。深圳市政府给担保中心的定位是:市政府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行政策性目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并且规定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不得对担保中心指定担保。市场化原则的运用是要贯彻到担保中心的全部工作中去,一切以市场为标准,符合市场原则的,就可以推进、实施。实施市场化原则最关键是两条,一是用人:二是选择项目。
市场化原则的定位,一方面使风险防范得以从源头上做起,可以坚决杜绝“指定担保”、“感情担保”,在用人的问题上可以因需要而选人,因需要而用人;另一方面为担保中心创造了良好的事业环境,整个风险管理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主动权。
(2)以人为本的风险文化
在诸多的管理要素中,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担保中心注重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为高文化、高素质的人才搭建其思想活动的舞台和广阔的事业前景,聚集了一批以研究生和博士生为主体、知识面覆盖财务、金融、证券、工程技术、企业
管理、法律、资产评估、进出口贸易等领域的人才。这支担保队伍中有硕士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占64%,年龄为25岁至35岁的占55%,知识结构为复合专业的占64%。这支队伍除了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外,担保中心还注重其思想道德品质,注重对担保事业的热爱,讲敬业、讲贡献、讲创造性劳动,通过事业、感情和适当的福利待遇来吸纳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好环境和文化氛围。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地防范来自担保中心内部的道德风险,担保中心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督约束机制。其主要做法有项目A、B角之间的相互监督、全过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工作流程的前后程序监督、廉洁运作监督、工作效率监督、道德品质教育等。其中全过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直接与其效益工资挂钩,使项目经理的切身利益与项目的风险把关直接联系起来,促使项目经理主动地、积极地识别风险、防范风险和处理风险。
(3)不断完善的制度建设
风险防范要通过制度来实现,担保中心制订了—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堵塞风险漏洞,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其主要制度有:
透明作业及廉洁运作制:担保中心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标准,同时还在网上公开所有项目经理的照片和简历,接受社会的监督。担保中心还规定项目经理到企业调查必须两人以上,不得接受企业的吃请,不得接受企业馈赠,不得向企业提出与项目无关的任何要求。廉洁运作已成为项目经理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项目A、B角制:每一个项目都由A、B两个项目经理担任,A角为项目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对项目调查、反担保方案设计、书写评审报告、保后跟踪、项目回款等任务。B角协助A角完成任务,独立对项目提出意见,同时也负有对A角的监督作用。
评审委员会评审制:担保中心所担保的每一个项目,都需经过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这是一个必备程序,未经这道程序的项目无法向下一道程序推进。评审委员会由担保中心领导及中层管理人员组成,制订了项目评审规则,担保中心主任担任评审委员会的主任评审委员,对项目有一票否决权但无一票通过权。
评审顾问制:为解决评审委员会组成长期不变而容易产生趋同性从而引发项目评审风险的问题,担保中心聘请离退休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的
高级会计师等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担任担保中心的评审顾问。评审顾问出席评审会参加项目评审,受评审委员会的委托,可以对项目进行补充调查。评审顾问不成为担保中心的正式员工,实行一年一换。
专家评审制:部分项目的技术专业性较强,而评委的知识面有限,为评好、评准这些项目,担保中心配备了强大的技术后援,与清华深圳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将两个合作单位的专家作为担保中心的后备技术力量,需要时,根据项目所涉及的专业,从中选择专家进行专家评审,由专家对项目的技术状况、技术前景、市场可能性等进行论证,提供给评审委员会参考,为担保中心把好技术风险关。
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对所负责的项目承担责任,当项目出现风险时,根据风险额的大小,留置项目经理的效益工资,同时项目经理还需配合风险管理部处理风险和债务追偿,直至项目风险消除或代偿的债务全部追回。如项目最后出现损失,则需扣除被留置的效益工资。
(4)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
担保中心的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监管会)除对担保中心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外,还负有监督担保中心经营班子和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担保中心需定期向监管会报告工作情况及风险控制情况,一旦发现担保中心在经营上有重大偏差和风险度时,可以及时予以纠正。
担保中心内部在组织架构上实行审、保、偿分离,分工由不同的部门和负责人负责,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权责分明,审、保、偿互相关联又互相制衡,起到了很好的风险预防作用。
风险防范法律保障是重要的一环,担保中心建立了三层次的法律保障系统。第一层是设立了法律事务组,它由担保中心内部的专职法律人员组成,其任务是起草各种法律文书、合同,出席项目评审会,参与反担保措施研究等,是担保中心最基础的法律保障;第二层是外聘法律界内资深的、对金融及担保较有研究的、热心中小企业工作的律师事务所担任担保中心的法律顾问单位,其主要职责是对担保中心重大的法律问题提出法律意见,把好法律关;第三层是聘请深圳市司法界高层离退休干部担任担保中心的高级法律顾问,一方面可以帮助研究相关法律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疏通司法渠道,解决诉讼及债务追偿中遇到的问题。三
层次法律保障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强大的风险防范武器,在形式上能够使某些有不良企图的企业和经营者在这个系统面前却步,不敢轻易冒犯。
2、风险识别
担保中心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识别功能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内部自行开发的中小企业资信评分系统,二是外部的信息征集。
(1)中小企业资信评分系统
担保中心在对上百家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根据深圳市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发了资信评分系统。该系统的评价范围科学,指标设置、数据区间、权重设置合理,可以准确地、科学地评价中小企业。该系统由定量评分和定性评分两大部分组成。
定量评分分安定能力测定、经营能力测定和成长能力测定三部分,各占权重分别为50%、35%和15%。安定能力测定的评定内容包括净资产、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长期资产适宜率、齿轮比率、或有负债比率、贷款按期偿还率;经营能力测定的评定内容包括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净资产回报率、利息保障倍数;成长能力测定的评定内容包括净资产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增长额。
定性评分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信誉评价,内容包括以往贷款偿还记录、以往利息支付记录、以往纳税记录、在担保中心信用记录及其他信誉评价,权重为30%。第二部分是财务管理评价,内容包括帐、表、证、物相符程度,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现金流量指标,权重为30%。第三部分是企业领导人素质评价,内容包括领导人平均学历、行业经验、业绩评价、领导人信誉状况、领导班子素质综合评价,权重为25%。第四部分是企业发展趋势评价,内容包括技术先进程度、设备性能、产品市场状况及前景、人才条件、同行业竞争状况、营销水平和综合评价,权重为15%。
最后按定量评分占70%、定性评分占30%得出综合评分,这个评分结果是担保和风险识别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上评分均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实现。
(2)外部社会信息征集
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是全面衡量一个企业和风险的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尽管一个涵盖全社会的综合信息平台尚未建立,但担保中心仍利用自身的优势,尽
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其主要来源包括来自政府部门的信息,如工商、税务、海关、法院、政府主管部门等;来自银行、证券等金融部门的信息;来自各行业协会、民间社团的信息;来自行业和关联企业的信息等。
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预防风险的操作控制。
选择好项目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因此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担保中心严把风险关,在关键的风险控制点上,更是制订了具体操作细则,使风险控制落到实处。如担保项目调查,在方式上担保中心采取了现场调查、表函调查、网络调查和关联调查;在调查内容上,担保中心对项目提出了“尽职调查”的工作要求,并以规范的评审报告文本明确规定下来。在担保中心的规范文本中,列明要对项目基本情况、企业管理分析、产品及技术状况分析、行业及市场情况分析、产品制造、企业资信状况、财务分析、风险性分析、安全保证措施等九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同时核正企业提供的资料、数据。最终,项目经理要将上述情况调查清楚并将完整、准确的资料提交评审委员会审核和决策。
再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担保中心对企业的重要资产和需列入反担保措施的资产,都要由内部的专职资产评估师根据市场价值进行评估,以便准确地掌握企业资产状况、市场变现的可能性、以及一旦出现风险时担保中心最终可能承担的风险额。
实践证明,项目承保后放任对项目的跟踪管理是最容易出现风险的,担保中心对此紧抓不放,制订了明确的规定和详尽的工作指引。项目承保后,要求项目经理必须按照这些规定和工作指引,对项目定期进行保后跟踪,收集企业经营情况的有关报表,书写保后跟踪报告。最后由风险管理部根据保后跟踪报告对项目进行评价和风险预警。
(二)疏通风险化解的多种途径
担保的责任就是承担风险,但如果担保机构的风险过于集中而又没有畅通的风险化解途径,担保机构就无法长期、稳定的发展。担保中心在风险化解上有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处理、风险补偿四个子系统。
1、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在承担风险之后,通过某种渠道或方式将风险转嫁给第三者。担
保中心在风险转移的运行机制上设定了四条通道。
第一条通道是反担保措施。这条通道的意义是通过反担保措施的设定,最大限度地将风险转移出去,从而达到减少风险损失的目的。这条通道是风险转移的主渠道。
担保的空间在于风险控制,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在于反担保措施的灵活运用和创新。担保中心在反担保措施的运用上做到既兼顾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又达到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具体做法有:
一是度身定做,量体裁衣。中小企业的特点是资产规模小,可用于抵押、质押的资产少,反担保能力弱。因此要根据每一家企业的情况来设定反担保措施,不能千篇一律。除常规的房产、设备抵押外,担保中心还开发运用了专利权质押、仓单质押、应收款帐户监管、股票帐户监管等措施;针对担保对象民营中小企业占较大比例的情况,普遍采用了主要经营者个人保证的反担保措施等,目前已应用的反担保措施种类达十一种。
二是组合打包,灵活多样。反担保措施规模小而贷款需求大的矛盾是中小企业的普遍现象。担保中心对此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做法,将多种的反担保措施组合打包,最终达到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目的。组合打包中注意风险控制能力强弱的搭配、注意资产变现难易程度的搭配、注意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搭配。
三是适应需要,不断创新。可以说,没有反担保措施的创新就没有担保新领域的拓展。担保中心在反担保措施的创新上进行了许多的尝试,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主要有:针对企业现金流不足而还款能力弱的企业,开发了按天、按周、按月等额还款的操作方式:为解决资产变现回路而开发了设备供应商回购的反担保措施;为有效控制房地产项目风险而设定的房地产预转让措施;为快速处理变现资产而设定的预授权措施等。其中有的措施为全国担保业的首创,已被其他担保机构和银行学习采用。
第二条通道是担保中心与银行的风险分担。其基本原则是“一票否决”,即对担保项目银、保之间可以互相推荐,但各自审查,均不能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推荐,对项目各自一票否决:“三项担保”,即担保中心对贷款的担保仅限贷款本金、利息和逾期利息:“六月代偿”,即贷款逾期后,前六个月由银行向企业进行追偿,六个月届满后,担保中心再对担保范围内未受偿部分按约定进行代偿:“八
二分担”,即当担保贷款项目最终出现风险损失时,担保中心承担80%,合作银行承担20%。风险分担机制既可以转移一部分风险,又可以充分发挥银行在贷款审查、贷后管理、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相互协助、共同防范担保贷款项目风险。
第三条通道是互助担保。互助担保是通过互助协会中会员企业的互助,承担一部分风险,其余部分由担保机构承担的方法。担保中心于2002年底发起成立了由担保机构、银行、中小企业组成的信用担保互助协会,协会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比例为协会承担30%,担保机构承担70%。互助担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担保中心分担一部分风险。
第四条通道是再担保。再担保是在担保体系内,通过上一级对下一级的再担保,遂级转移风险,从而使担保机构的风险损失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国家有关文件和《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提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框架由县区、市、省和国家四级机构组成,形成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商业担保和互助担保为两翼的担保体系,其业务包括担保和再担保,而再担保的主体是国家级、省级担保机构以及市级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目前虽然省和国家的再担保机构尚未成立,但再担保仍然是担保中心风险转移的一条渠道。
为了扶持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繁荣我市担保事业,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担保中心作为政策性担保机构,今年以来已开始尝试为我市的商业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对所扶持的担保机构担保的项目承担25%的风险,为其他担保机构的风险转移提供了一条渠道。
2、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的基本原理是“鸡蛋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担保中心风险分散的策略是业务品种多样化、期限结构多样化和额度结构多样化和行业分布多元化。
担保中心目前已推出的担保业务品种有: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挖潜改造资金担保、科技三项费用担保、外贸出口基金担保、综合授信担保、保函业务、小额委托贷款业务等。每个品种的风险是不完全一样的,贷款总额在不同品种之间的合理分布,有利于分散整个系统的风险。
同样,担保中心通过灵活采用不同时段的担保期限,使风险在时间上相对均
匀地分布,避免使风险在某一时间集中爆发而导致系统失控。目前担保中心推出的担保时限有2年、1年半、1年、1年以内等。
对担保额度,担保中心的策略是大、小兼顾,项目平均担保额控制在25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对贷款企业最大不超过其有效净资产的70%;对担保中心,单笔贷款担保不超过担保中心注册资本额的10%。担保额度的分散也同样使风险得到分散。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发展态势和行业风险,通过对不同行业企业的担保贷款,同样可以分散风险。目前担保中心担保企业已覆盖17个行业50多个大类,不会因为某一行业出现风险而导致担保中心系统风险。
3、风险处理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包括出现风险以后的有效处理。当项目出现风险隐患、或者已出现风险之后,就要有强有力的措施,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来处理风险项目,化解风险。担保中心本着实事求是和灵活处理的原则来处理风险、化解风险,根据不同性质的风险实行不同的策略。对于有些企业出现经营风险,暂时不能偿还贷款的,则采取柔性策略,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条件的则进行债务重组,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对出现道德风险,故意逃避债务甚至骗保、骗贷的企业和主要经营者,则采取刚性策略,通过法律手段,严厉予以打击,并公诸于众,让不守信者承担应有的社会成本。
在风险处理上,担保中心还采取预设处理的方法,在项目出现风险时,根据事先的设定,快速处理抵押、质押的资产,使风险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化解或降低。
4、风险补偿
有担保就会有风险,有风险就会有代偿,有代偿就会有损失,没有风险补偿机制,担保规模就会越来越小,担保业务就会萎缩,因此,风险补偿是担保机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运行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包括内部补偿和外部补偿两条渠道。内部风险补偿渠道是在日常经营收入中设定一定的比例提取风险补偿金。但内部风险补偿对担保机构的经营业绩要求较高,必须有一定的获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担保中心严格执行国家对担保机构的风险准备金提取要求,目前风险准备金规模已超过四千万元。
外部风险补偿的主渠道应该是来自政府,这是基于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推进经济建设、改善经济环境的需要,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参考。如日本在制度上做出规定,当出现损失(保险公库的保险不能填补的部分)时,地方政府向信用保证协会支付损失补偿金;对于设定低保证费率的制度保证,地方政府向信用保证协会支付保证费补贴。又如奥地利财政担保公司和小企业担保银行的代偿金额都由政府赔付等。我国的风险补偿制度尚未出台,但深圳市政府已着手研究对担保中心的风险补偿措施,推出后将有助于担保中心的长远发展。
四、计算机化的风险管理
担保中心在三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规范和系统化,也为了向全国担保业进行推广应用,担保中心于2003年初开始开发计算机管理软件,现已全部完成,投入运用。
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把风险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使风险管理更加规范化,一些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得到了加强,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力。担保中心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在风险管理方面实现了以下六项功能:
1、使担保业务流程固化和规范化。计算机系统的运用大大减少了人为随意调整程序的可能,也就减少了随意调整流程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漏洞。
2、任务之间相互衔接也相互制约。上一流程任务的完成与否直接影响到下一流程的任务推进,流程中任务之间的相互制约对风险控制是有意义的,它能够准确发现问题的所在,从而及时处理问题。
3、实现项目评价的自动化。通过计算机设计,使项目评价自动化,并且能够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项目风险。
4、实现对工作、对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每一个岗位和每一项任务都设定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时限要求,并设计了提示功能,使管理更加实时和有效,减少出现管理风险的可能性。
5、实现项目的预警功能。项目经理在完成保后跟踪工作后,将调查的情况按规定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去,计算机系统就能将情况反馈到相关的部门和岗位,提请关注和采取应对措施。
6、实现对担保企业的全过程管理和监控。计算机软件系统具有庞大的信息储存和处理功能,因此能够将担保企业历年的信息都保留下来,跟踪管理。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够准确地把握企业发展态势和风险状况,从而掌握风险控制的主动权。
五、担保中心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主要特点
1、预防为主、适度控制。
风险防范一定要以预防为主,但风险防范一定要适度,过度防范就会把一大批中小企业排斥在外,无法扩大担保规模,无法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受惠,有违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初衷。担保中心在其初创期时,由于经验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在项目的选择上较为谨慎一些,反担保措施中信用比例约占30%。随着控制手段的不断完善和风险防范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担保中心逐渐放宽信用比例,目前已超过50%,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的需求。同时,把力量放在风险的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建立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担保队伍。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在我国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没有太多可借鉴的运行模式和操作方法,需要探索、需要创新,因此高素质的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对风险管理而言,人的因素更为重要。担保中心本着高起点、严要求的原则,在实践中培育和锻炼了一支精干的队伍。
3、多形式、多样化的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机制。
担保承担风险是必然的,对担保机构而言,根本的问题不是承担多少风险的问题,而是能否有有效的机制将风险分散和转移出去,从而使担保机构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担保中心所建立的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机制,解决了担保机构的风险集中度问题,尤其是与银行的风险分担和灵活的反担保措施。
4、以计算机为平台,系统化、网络化。
计算机化的风险管理系统是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是风险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也是担保机构走向规模、走向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外,计算机化的风险管理也为担保机构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担保业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展,势必要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异地业务,必须要借助计算机系统,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
从发达国家多年的实践来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或缺的经济要素。我国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前途广阔,同样,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问题也日显突出、更加重要。担保中心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建立了有自己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但这个体系仍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计算机化的风险管理平台也要通过实践来升级、换代、更新,担保中心愿意以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范文五: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四全”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四全”:
1. 全过程 优质产品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产品的质量与产品的设计过程、制造过程、销售过程和使用过程密切相关,所以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 全企业 企业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影响产品质量,哪怕是饮食部,其工作质量对产品质量也有影响。
3. 全内容 企业各部门、各方面对产品质量都有影响。所以,质量管理不仅包括产品本身的质量管理,还包括对供应、生产、技术、人员、方法、环境等的质量管理。
4. 全员 质量好坏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涉及各个部门,人员在其中处于决定性的主导地位。搞好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不仅领导要重视,还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要依靠全体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人的力量,使人人关心质量,产品质量人人有责。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大网校http://www.wangxiao.cn]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zhiliangshi.com/3974/88474477687.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加强“四全”管理实现“安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