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农业现代化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
二〇一三毕业年 三月毕业二十 日
农业现代化论文
毕团业队专业从论文事论文写与论文发豆丁表服论文务,擅长论文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本
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论文理论分析等。
专科本百科论名文3毕业0论文0起,具体价格咨豆询伍老师QQ: 3文0论文0 4论文0论文9论文8论文3论文
参考论文题目: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文主要内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目标。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而言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技术进步的源泉。江苏肩负着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任,依靠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虽然江苏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2002年已达54,,但和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研究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认真总结前人已有相关研究及其成果的基础上,以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理论、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理论、创新与农业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理论、技术进步与农业发展理论为依据,运用国家法定和权威统计数据,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以制度分析、历史分析为主,多种方法结合运用,引入动机、效益等工具和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定量分析强调数据可靠、方法实用、手段先进,但不排斥常规方法。本文系统地探讨农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概念、过程、特点、主体、影响因素及其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构建了研究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技术创新问题的概念框架和结构,并以此为依据,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技术创新的历程。参照江苏省农林厅、统计局确立的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对江苏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进行评价,并对其中的技术进步的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从农业技术创新的
供给、需求和中介组织、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巾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l)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且)农业科研机构人员素质不高;(3)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及比例下降;(4)农业朴研结构不合理;、5)农民文化素质较低;(6)农业经营风险大;(7)技术信息成本高;(8)农户经营规模小;(9)农业比较利益低;(10)中介渠道不畅;砚11外部环境不佳等。最后,本文提出了:(l)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2、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的供给能力;(3)提高农民素质,增强技术创新的需求能力;(4)加快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步伐;(5)同步进行农业制度创新等五点对策建议。
【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 研究依据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1.5 研究结论与观点
1.6 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文献综述
2.2 理论框架
第3章 农业现代化与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3.1 农业现代化与技术创新理论
3.1.1 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理论
3.1.2 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理论
3.1.3 创新与技术创新理论
3.1.4 技术创新与农业发展理论
3.2 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机制
3.2.1 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
3.2.2 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3.2.3 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3.2.4 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第4章 江苏农业技术创新的历程分析
4.1 江苏农业现代化的提出
4.2 江苏农业现代化的阶段
4.3 江苏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选择
4.4 江苏农业现代化的评述
第5章 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5.1.1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低
5.1.2 农业高新技术储备不足
5.1.3 农业科技的覆盖面不够
5.1.4 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
5.2 导致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技术创新问题的原因
5.2.1 农业技术创新供给不足
5.2.1.1 政府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5.2.1.2 农业科研机构人员素质不高
5.2.1.3 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及比例下降
5.2.1.4 农业科研结构不合理
5.2.2 农业技术创新需求不足
5.2.2.1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
5.2.2.2 农业经营风险大
5.2.2.3 技术信息成本高
5.2.2.4 农户经营规模小
5.2.2.5 农业比较利益低
5.2.3 农业技术创新的中介渠道不畅
5.2.4 农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不佳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6.1 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6.2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的供给能力
6.3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技术创新的需求能力
6.4 加快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步伐
6.5 同步进行农业制度创新
第7章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范文二:农业现代化_论文
《农业现代化》课程论文
《农业现代化》考核评分标准
寒冷稻作区提高水稻单产的方法
摘要 :本文重点探讨北方寒冷稻作区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
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加速适应北方寒冷稻区新品种的选育;开
展超高产育种;加速选育稳产型的水稻高产品种;大力推广栽
培上的良种良法和加强新的栽培方法研究;提高现有科技成
果转化率,搞好科学种稻指导。
1. 什么是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指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以现代科学为支撑,以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并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它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光农业并不包括以名胜古迹为主的旅游业。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性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1]。
1 加强适应北方寒冷稻区新品种的选育
加速选育适应北方寒冷稻作区的不同栽培方式(普通水植、
旱种、井水种稻等)、不同生态区域(山区、平原、不同纬度)、
不同土壤类型的各具特色的多种类型优良新品种(组合),以
适应和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2 开展超高产育种
要想使水稻产量(指单产)有一个明显突破,在育种方面就
要有新的举措。
在常规稻育种方面,可采取扩大遗传背景,搞地理远缘和血
缘远缘杂交。充分利用光敏核不育材料进行轮回选择育种;充
分利用籼粳交的中间试材和广亲和性品种(系)搞籼粳交育
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开展的比较
好,他们选育出的常规品种
2.2台湾观光农业的主要形式
台湾观光农业种类繁多,而且各种形式的观光农业不论在发展的成熟度上,政府的扶持度上,民众的欢迎度上均不相同。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观光农园:观光农园是指开发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摘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台湾观光农业中历史最悠久,最普遍,发展的最成熟,且收益较好的形式之一。对生产者来说、观光农园虽然增加了设施的投资,却节省了采摘和运销的费用,使得农产品价格仍然具有竞争力。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自采自买的方式,不仅买得放心,而且还达到了休闲的效果[3]。
2、休闲农场:休闲农场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除了观光旅游、采集果蔬、体验农耕、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外,还可以住宿、度假、游乐。农场内提供的休闲活动内容一般有田园景观观赏、农业体验、童玩活动、自然生态解说、垂钓、野味品尝等。目前,休闲农场己广泛被人们所接受,台湾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很多会议已由市内宾馆饭店转移到休闲农场。
3、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指出农民提供农地,让市民参与耕作的园地。这种示范性的体验型市民农园一般是将位于都市或近郊的农地集中规划为若干小区,分别出租给城市居民,用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
4、农业公园:农业公园是指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
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把当地农业景观作为基础的综合性观光游览区。
除了以上几种形式外,还有假日花市、教育农园、森林游乐区、屋顶农业等其他形态[4]。
2.3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的特点
台湾观光农业的特点是观光与产品选购相结合,观光与科学普及相结合,农产品的展销和观光园的宣传十分热烈;观光与娱乐相结合,观光园中节假日时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文艺表演,常常吸引电视台去做节目[5]。台湾观光农园的类型相当多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以此建设自身相应的项目。除了重点建设大型的公营示范性观光农场,民营观光农场占据绝大部分并且繁荣发展。
3.台湾和漳州在农业自然资源上一些共同点
台湾与漳州均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台湾南部为热带气候,北部为为亚热带气候,漳州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两者气候相差不大。漳州西北多山,东南临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其中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平原 [6]。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平原占据另外三分之一 [7],两者在地形方面有一定相同之处。台湾的年均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而漳州的年均降水量也在1000到1700毫米之间。且两者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天,因为夏天时两者多台风暴雨。正式基于这些相似的自然条件,故许多台湾地区的水果能在漳州种植。
4.漳州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
漳州地处闽南,与厦门、汕头两大区经济特区相邻,并与厦门、泉州构成闽南金三角,并正在进一步推到城市一体化建设。除了各种高速公路,以及鹰厦铁路穿境而过,还有正在建设的厦深铁路和各种级别的码头,交通十分便利 [8]。漳州是福建南部的“鱼米花果之乡”,青山碧水,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物产丰饶,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水产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为文明富庶的经济开发区、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
5.台湾观光农业对漳州的启示和发展漳州观光农业的建议
1.走良性循环和保护生态之路
从台湾观光农业的一些主要形式我们可以知道,台湾观光农业是走良性循环和保护生态之路的,不是仅仅将它看做一种旅游经营。更重要的是不能为短期的收益而去大兴土木,搞城市化。
2.政府要大力扶持
从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之路不难看出台湾当局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定发展计
划、提供经费、在技术和宣传方面给予大量支持,这些举措都对台湾观光农业给予强大的保证。所以漳州观光农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在技术和经费给予支持,并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宣传本地观光农业。
3.发展观光农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台湾观光农业发展如此强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农业科技进步快。这正是漳州观光农业发展的一大弱处,一般村民较难于实现与科研院校、科研企业的合作,要实现观光农业园长期良性发展,就要使自己的观光农产品有新意,吸引顾客,就要融入新科技,就必须与科研机构院校企业合作,既可以是政府在充当中间人,也可以是村民通过几乎村村都通的网络来上网搜寻相关信息。
4.改善乡村环境
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的内部一大推动因素就是农村环境改善,能够给游客提供优越的空间场所,外部一大推动就是乡村道路改善,道路比以前便利。所以要搞好观光农业一大必然条件就是要搞好乡村环境,虽说如今的乡村环境已经比过去好了不少,但这远不足。必须能让游客方便观光。要实现这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
5.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的观光农业
台湾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色的观光农业,如有着“雾上桃源”美称的清境农场、曾为**行馆的武陵农场、活力四射的高雄休闲农场、有着原始野趣的东河休闲农场等等不可胜数。当然漳州各地都有着自己特色农产品,如漳州水仙花、平和琯溪蜜柚、长泰芦柑、云霄枇杷等等。而且漳州各地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如南靖土楼、东山风动石,还有众多的温泉资源。依靠当地的特色自然条件,漳州各地应该发展对应的特色观光农业,切勿因观察到别的类型获得利益更高,而去抛弃自己的特色而去照搬照抄其他地方发展模式。
总结
因为漳州与台湾在农业资源、气候条件、语言、信仰、文化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所以借鉴台湾在经济方面的发展经验对漳州的发展十分有利,观光农业就是台湾发展的十分好一项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已经在台湾各地如火如荼的实行,它的消费群体不仅包括台湾当地人还有许多的大陆赴台观光客。这种观光农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政府税收的增加,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民收入的增加等一系列社会效益。所以十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史亚军,黄映晖,李立伟等.观光农业项目与技术[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台湾观光农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3]王浩等.农业观光园规划与经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范文三:农业现代化论文
农业现代化论文
专业论文团队,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依字数而定 如需原创论文,或者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 【伍老师微信: daixielw】
以下是建议选题,大家可以参考下:
利用风险投资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对策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政策面临的问题及根源分析
论农业保险带来的保险结构调整与创新
都市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深层根源--基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与对策
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地方农业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
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及作用机制研究 重点农业大学科教融合现状与对策分析
陕西农业发展银行支持陕西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论"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保险--以郴州市苏仙区为例 欠发达农区村域农业结构转型动力机制探析--以中牟县特色农业专业村为例
重庆库区农业保险与生态农业协调发展互补性及依赖性分析 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 基于ARIS的农业信息采集平台需求分析方法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
基于语料库的中外农业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体裁对比分析 陕西省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我国中央政府农业投资分析
加强示范区建设 推动农业标准化稳步发展--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经验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农业信息化战略选择实证分析
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方法评介
构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绩效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基于31个省市数据的经验分析
基于能值分析的深圳市三个小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 沼气农业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农业信息智能分析的应用与前景
山东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技术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评价
农业先进技术如何做好推广工作
虚拟现实技术与虚拟农业
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市场服务的探析
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公共资金支持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生态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及其技术群构成 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难点、成因与对策思考 我国农业发展与新技术革命
激励机制下的农业技术选择倾向分析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研究
中国对非洲投资的贸易和技术溢出效应 广东省农业技术偏向与劳动力调整的定向分析
范文四:农业现代化论文
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与研究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讨研究农业现代化问题,为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提供方向。
关键字: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模式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稳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因此,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1.1 概念的界定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上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形成了五大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以伊斯顿、阿尔蒙德、阿普特和亨廷顿等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二是以罗斯托、弗兰克、格尔申克隆和库兹涅茨等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三是以帕森斯、列维、勒纳和穆尔等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四是以英克尔斯和麦克勒兰德等为代表的人文学方向;五是以布莱克为代表(体制比较研究)制度学方向。
在**理论的指引下,党的十三大对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作了新的概括和表述,提出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完善、提升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体系。
进入近现代以来,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前进发展的方向。作为现代化主要内容之一的农业,也必须走现代化的道路,但各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实现方式及方法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根据自己国
家的国情而定。那么,何谓农业现代化呢?按照现在的认识水平和一般公认的说法,农业现代化是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来组织管理农业,简言之,农业现代化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历史进程。
1.2 基本内涵
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表述与阐释。刘巽浩提出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武装的集约、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区域化商品农业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方向。张术环认为现代农业是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发展过程,包括农业生产力、农村生产关系、农村上层建筑的现代化以及三个层面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和进步。肖义、于德运以我国珠三角、苏南地区的工业技术和生物技术进行综合开发的探索为例,指出现代农业以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大生产,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综上所述,现代农业的内涵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设施和科学管理方法为支撑,以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供给率为途径,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社会化、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宋晓倩、潘德华指出,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基本内涵就是要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用掌握现代科技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管理农业,实现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实现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祖辉、林坚、张冬平等认为,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
2.各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2.2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3 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3.1 巴西模式
1950年前后,巴西开始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巴西已经具备了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如规模经营、机械作业、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等。巴西人口众多,但是巴西的农业现代化却选择了一条资本密集型的道路。巴西的土地高度集中,农牧业经营单位以大、中型农场为主,规模化经营程度原本较高。加上在工业化过程中,巴西实行的是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原料与初级产品出口创汇的地位不断强化,又进一步刺激了企业规
模化经营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巴西农业越来越向资本密集方向转变,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降低,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提高。
3.2 美国模式
美国地广人稀,工业发达,劳动力不足,其技术进步的方式大都从农业机械化起步,主要是通过机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来实现对劳动的替代,使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劳动使用量减少,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这些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较高,有些农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美国的现代农业完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商业和新技术为依托,形成了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形成了现代集约化和高度商品化、国际化的农业;形成了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化综合体。
3.3 日本模式
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更多地选择多用劳动型的技术和节省土地型的生物技术,即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精致农业,提高土地生产率。多数农户实行兼业经营,亦工亦农,其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3.4 以色列模式
以色列根据其可耕地较少、淡水资源异常缺乏的特点,采取了节水型的技术进步路线。通过严格面科学的管理措施有效地促使农民根据水的边际效益来决定农业生产的用水量,将发展高效农业与节水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3.5 西欧模式
此类国家土地和人口都比较少,但工业基础、技术基础雄厚,实行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同时发展的道路,兼业和专业经营并存,兼顾国内外2个市场。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为典型。
3.6中外农业发展比较
对不同国家的农业发展做比较的难度很大,将中国农业发展与发达国
家进行横向比较更困难。一是因为中国统计数据初始记录较晚,数据的可比性不高;二是因为不同国家现代农业处于不同阶段,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在研究中,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对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一些具有可比性的指标进行测算和比较,并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中外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
我们选择了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诸国进行比较。具有可比性的数据,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产量和人口数量方面,因此,笔者根据农业人口,测算了农业人均产出指数和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
农业人均产出指数是根据主要农产品产量按照农业人口平均后测算的指数,它表示一个国家的劳均产出能力。数据显示,中国的农业人均产出指数仅为1.8%,而加拿大已达到了60.8%,美国达到了50.3%,澳大利亚达到了49.4%,新西兰和法国也分别达到了44.4%和41.8%,德国、英国和意大利分别为30.3%、29.8%和20.4%,日本和韩国分别为11.5和
6.3%,其间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农业发达的国家,或发达国家的农业,要么是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有自己的特色农业;要么是在农业的很多方面发展比较均衡。只有这样,农业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发达产业。
4 对策建议
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及其构成要素进行监测、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薄弱环节,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庞大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同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兴农贡献率。实行对农业科技扶持和保护的政策,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2.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人员比重。加强农业职业和文化
培训,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劳动者中科技人员的比重。
3.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扩散与传播,通过多种途径将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尽快地推广应用,用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4.大力发展农用工业。积极应用现代工业成果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电气化水平,使农业生产走向高层次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产出能力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明晰产权;在规模、平等与效益的均衡点上建立起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建立规模效益型农业经济,提高劳均农业产出和供养能力,形成农业现代化的经营基础。
2.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建立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各级政府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规划,加强引导;二是搞好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三是搞好服务。
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的思路,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综合性措施,确保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能单打一地搞粮食,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
(2)发展农业和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3)坚持中央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余粮,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4)对减轻农民负担要采取治本之策,精减农村基层机构和人员,把事权和人权统一起来,逐步全面推开费改税制度。
(三)努力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1.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抓好“六大体系”建设,即信息体系、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这些方面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亟需加强和完善的薄弱环节,必须下大力气做好。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提高防洪和排涝能力;合理开发和调配水资源。加强节水
灌溉设施建设,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把发展生产、建设环境、培植资源结合起来,彻底与掠夺性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决裂,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1.改革传统的封闭式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在城市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的农业人口,政府要为他们在城市安家落户创造条件,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对于一些有志去农村创业的城市居民,也应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支持他们把先进的思想意识、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农业生产中去,这对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以乡镇企业为支柱,重点发展小城镇,减少农民人数。建立科学的城镇规划体系,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拓展农民转移就业机会,逐渐减少农民人数,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产出能力,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五)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
1.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适合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培育和开发拳头产品,着力培育富有竞争活力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2.加大国家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在区域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应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倾斜;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转移支付、投资补贴、财政贴息贷款、投资风险基金和帮助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等手段,扶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山、穷地区发展经济;通过内力和外力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逐步走上协调发展轨道,从而实现农业的均衡发展。
3.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区间贸易。发展地区间贸易,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劳动力市场为桥梁,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通过将劳动力输出到发达地区,不仅可以使民工们积攒资金,而且可以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本领,为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积累物质基础。二是大力发展与东部或其他发达地区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使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相结合,将潜在的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陈文光.“三农”问答读本[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2] 黄祖辉,林坚,张冬平等.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李春燕,汪庆军.用**思想、**理论解读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J]. 现代农业,2007(6).
[4] 顾焕章,张超超.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5] 刘巽浩.回归低熵化,还是走向现代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1).
[6] 张术环,王环,张慎霞.农业现代化内涵浅析[J]. 农业经济,2004(11).
[7] 肖义,于德运.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主攻方向[J]. 社会科学战线,2006(2).
[8] 宋晓倩,潘德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3).
[9] 翟雪玲,赵长保.巴西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J]. 世界农业,2007(5).
[10] 张晓群.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建设中国现代农业[J]. 世界农业,2007(4).
[11] 刘志扬.美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J]. 美中公共管理,2007,4(2).
[12] 王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6).
[13] 孙梅花.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
[14] 许佩倩.农业现代化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 现代经济探讨,2001(11).
[15] 孔祥智,李圣军.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7(5).
范文五:农业现代化论文
《农业现代化》课程论文
《农业现代化》考核评分标准
台湾观光农业发展对漳州观光农业的启示
摘要:台湾与漳州在农业自然资源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台湾在观光农业上的发展已趋于成熟,漳州观光农业却方兴未艾。本文主要探究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根据台湾与漳州在农业自然资源上共同点,并根据漳州实际情况,对漳州观光农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观光农业,发展概况,自然资源,建议
1. 什么是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指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以现代科学为支撑,以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并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它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光农业并不包括以名胜古迹为主的旅游业。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性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1]。
2. 台湾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2.1台湾观光农业发展过程
台湾的观光农业起源于观光果园 ,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人均年收入达到中等小康生活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改变,观光休闲成为越来越多的台湾人饭饱茶足后一大追求,此时一大批观光果园应运而生。1983年台湾农政当局实施“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台湾观光农业发展步入正轨。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1994年,又制定了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的力度 [2]。
2.2台湾观光农业的主要形式
台湾观光农业种类繁多,而且各种形式的观光农业不论在发展的成熟度上,政府的扶持度上,民众的欢迎度上均不相同。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观光农园:观光农园是指开发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摘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台湾观光农业中历史最悠久,最普遍,发展的最成熟,且收益较好的形式之一。对生产者来说、观光农园虽然增加了设施的投资,却节省了采摘和运销的费用,使得农产品价格仍然具有竞争力。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自采自买的方式,不仅买得放心,而且还达到了休闲的效果[3]。
2、休闲农场:休闲农场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除了观光旅游、采集果蔬、体验农耕、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外,还可以住宿、度假、游乐。农场内提供的休闲活动内容一般有田园景观观赏、农业体验、童玩活动、自然生态解说、垂钓、野味品尝等。目前,休闲农场己广泛被人们所接受,台湾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很多会议已由市内宾馆饭店转移到休闲农场。
3、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指出农民提供农地,让市民参与耕作的园地。这种示范性的体验型市民农园一般是将位于都市或近郊的农地集中规划为若干小区,分别出租给城市居民,用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
4、农业公园:农业公园是指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把当地农业景观作为基础的综合性观光游览区。
除了以上几种形式外,还有假日花市、教育农园、森林游乐区、屋顶农业等其他形态[4]。
2.3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的特点
台湾观光农业的特点是观光与产品选购相结合,观光与科学普及相结合,农产品的展销和观光园的宣传十分热烈;观光与娱乐相结合,观光园中节假日时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文艺表演,常常吸引电视台去做节目[5]。台湾观光农园的类型相当多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以此建设自身相应的项目。除了重点建设大型的公营示范性观光农场,民营观光农场占据绝大部分并且繁荣发展。
3.台湾和漳州在农业自然资源上一些共同点
台湾与漳州均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台湾南部为热带气候,北部为为亚热带气候,漳州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两者气候相差不大。漳州西北多山,东南临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其中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平原 [6]。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平原占据另外三分之一 [7],两者在地形方面有一定相同之处。台湾的年均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而漳州的
年均降水量也在1000到1700毫米之间。且两者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天,因为夏天时两者多台风暴雨。正式基于这些相似的自然条件,故许多台湾地区的水果能在漳州种植。
4.漳州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
漳州地处闽南,与厦门、汕头两大区经济特区相邻,并与厦门、泉州构成闽南金三角,并正在进一步推到城市一体化建设。除了各种高速公路,以及鹰厦铁路穿境而过,还有正在建设的厦深铁路和各种级别的码头,交通十分便利 [8]。漳州是福建南部的“鱼米花果之乡”,青山碧水,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物产丰饶,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水产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为文明富庶的经济开发区、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
5.台湾观光农业对漳州的启示和发展漳州观光农业的建议
1.走良性循环和保护生态之路
从台湾观光农业的一些主要形式我们可以知道,台湾观光农业是走良性循环和保护生态之路的,不是仅仅将它看做一种旅游经营。更重要的是不能为短期的收益而去大兴土木,搞城市化。
2.政府要大力扶持
从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之路不难看出台湾当局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定发展计划、提供经费、在技术和宣传方面给予大量支持,这些举措都对台湾观光农业给予强大的保证。所以漳州观光农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在技术和经费给予支持,并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宣传本地观光农业。
3.发展观光农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台湾观光农业发展如此强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农业科技进步快。这正是漳州观光农业发展的一大弱处,一般村民较难于实现与科研院校、科研企业的合作,要实现观光农业园长期良性发展,就要使自己的观光农产品有新意,吸引顾客,就要融入新科技,就必须与科研机构院校企业合作,既可以是政府在充当中间人,也可以是村民通过几乎村村都通的网络来上网搜寻相关信息。
4.改善乡村环境
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的内部一大推动因素就是农村环境改善,能够给游客提供优越的空间场所,外部一大推动就是乡村道路改善,道路比以前便利。所以要搞好观光农业一大必然条件就是要搞好乡村环境,虽说如今的乡村环境已经比过去好了不少,但这远不足。必须能让游客方便观光。要实现这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
5.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的观光农业
台湾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色的观光农业,如有着“雾上桃源”美称的清境农场、曾为蒋介
石行馆的武陵农场、活力四射的高雄休闲农场、有着原始野趣的东河休闲农场等等不可胜数。当然漳州各地都有着自己特色农产品,如漳州水仙花、平和琯溪蜜柚、长泰芦柑、云霄枇杷等等。而且漳州各地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如南靖土楼、东山风动石,还有众多的温泉资源。依靠当地的特色自然条件,漳州各地应该发展对应的特色观光农业,切勿因观察到别的类型获得利益更高,而去抛弃自己的特色而去照搬照抄其他地方发展模式。
总结
因为漳州与台湾在农业资源、气候条件、语言、信仰、文化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所以借鉴台湾在经济方面的发展经验对漳州的发展十分有利,观光农业就是台湾发展的十分好一项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已经在台湾各地如火如荼的实行,它的消费群体不仅包括台湾当地人还有许多的大陆赴台观光客。这种观光农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政府税收的增加,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民收入的增加等一系列社会效益。所以十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史亚军,黄映晖,李立伟等.观光农业项目与技术[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 :1.
[2]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台湾观光农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3]王浩等.农业观光园规划与经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6:47-49
[4]皓月当空亭亭净植..借鉴台湾观光农业 探索运城农业新路
[5]史亚军,黄映晖,李立伟等.观光农业项目与技术[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50
[6]半月沙川..漳州
[7]爱新觉罗-敏鸣..台湾
[8] .台湾休闲农业理念对闽南休闲农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