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武术,武德
从历史上看,武学有两方面:一是一些名人高手大多出自佛、道两家,他们要求身心双修,外练筋骨皮,内修精气神,达到强身健体,积精养元,把握阴阳平衡,以清静无为积精养元为根本,使元精内守真气存之,达到天地人浑然一体,出神入化的境界,达到与大自然真正和谐。修得四季常青,枝叶繁茂,智慧开悟,益寿延年。
另一种是出身行伍,或民间之中。前者习武为强筋健体学得盖世奇功,为争战疆场、保国保家,建功立业青史标名:后者是活动于民间以武谋生,或保镖、护院,或街头卖艺来养家糊口。
但是他们不管出自哪种情况,从古以来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道德信条,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武德。
武德在过去的历史阶段有着各自的不同要求,大多以尊师重道,替天行道,扶危济困,忠孝节义,助人为乐,修身养性,惩恶扬善为宗旨:还有各拳种流派根据自己的门规、戒律等订出了几不准和几不传等戒约来教育门下尊守,防止不法弟子以卫人自卫做些不法勾当,出手投足心怀厮杀格斗,出口蛮横无理,不敬尊长,言不合道,有损师门荣誉。或骄矜之心常存,不览经书,不守法律,以血气方刚,朋友义气用事。武功绝技乱传匪人,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我师曾言:“武功绝学,宁可失传,不可误传。”在当时这也是老辈武术家对社会负责的一颗道德之心。
此以习武必须重德,是对我们每一个武术爱好者的起码要求。这个要求就是我们修身养性。孔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就是修身。就是约束你的道德行为。
武术是一门集德艺,修身养性,阴阳平衡,仁爱爱人,善恶分明和谐统一的一门功夫,是一门身体与心灵感通的贵和之术。既可以培养你的坚强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使你面对困难一往无前,勇敢战胜:也可使你心身得到阴阳互补,积极养元,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武术做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日益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和青睐。传统的武术道德有一些已不适应今天社会的发展需要。武术也不再是各门派和拳种互不往来的时代,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要和全民健身结合起来,铲除武术界宗派思想的封建意识影响,取其各门派之间精华,去其糟粕,使武术走向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
但是在社会发展进步的今天,还有一些人宗派思想严重,唯我独尊,拉帮结派,眼中无人,取得一些成绩粘粘自喜,大吹大擂,岂不知这也是武术之大忌。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这些人的思想意识影响了武术界的团结,也是缺乏武德在今天的一种表现。
今天继承传统武德的精华,是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结合起来,同热爱祖国造福社会结合起来,同培养民族自豪感,维护民族尊严结合起来,同继承和发扬传统精华与全民健身结合起来。使人们择其善而存之,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今天讲武德,就是要有广阔的心胸,礼貌待人,不持武伤人,不以强凌弱,对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敢于管,见义勇为,疾恶如仇,热心助人,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刻苦练功,磨练出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真、善、美的心灵,造福社会。
因此师传的功法好比一粒种子,武德的修养好像阳光雨露,能修得明心见性。只有心灵的健康美,身体的机能良好,才能达到文修武练的最高佳境。大学之道在与明德,古人云:人无品格行之不远,拳无宗法举止不雅。因此练武人必先重德。
范文二:论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
论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
李亚光1 张喜文2
(1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154000;2佳木斯旅游学校, 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摘 要] 武德教育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 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 逐步形成的道德准则, 是中华民族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通过理论结合教学实践, 对武术教学中的“传统武德教育”及“现代武德教育”, 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旨在加强大学生武德修养, 培育人文精神, 树立健身强体振兴民族的习武目的, 培养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的大学生, 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 使他们成为优秀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 武术; 武德教育; 传统武德教育; 现代武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053(2007)09—0217—02
一、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以中华民族哲学思想为指导, 注重内外兼修,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崇高境界。武德教育“为武之道, 以德为本”是我们中华武术思想意识方面的武德修养教育, 中国武术界历来就要求习武者“未曾学艺先学礼, 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教育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其萌芽、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 《周易. 象传上》“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促成了武术精神的形成, 并最终形成了武德。“武德教育”一般有“传统武德教育”和“现代武德教育”之分。在当代高校武术教学中, 针对大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 为了防止他们过激的暴力倾向和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因素, 在武术教学中更应加强武德教育。笔者结合高校武术教学实践, 对“传统武德教育”和“现代武德教育”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作一具体阐述:
二、传统武德教育
传统武德教育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在武术领域内的体现, 是由儒家的德性、道家的道性和释家的佛性构成的, 其本质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勇。
1. 仁:基本涵义就是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 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仁的核心是孝悌, 忠、恕则是为仁之方。广义的理解就是要忠于事业, 民族和社稷, 要与人为善。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出身, 出现了一些教育上的难题, 尤其是有些独生子女自私、孤独、不关心他人、不孝敬父母、不知道兄弟姐妹手足之情, 因此, 在教学中加强“仁”爱之心的教育, 是非常必要的。
2. 义:在武德中可理解为秩序、等级。“义者, 宜也”, 就是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等。引申到教学中, 就是要求大学生们, 时刻以新时期大学生的标准, 从平时的一点一滴作起, 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使其与自己大学生的身份相符。
3. 礼:是仁义道德的节度及由此产生的待人接物的礼节仪容。“礼”在武德中具有实践意义,它不但告诉习武者“应该做什么”, 而且还告诉其“应该怎么做”, 是“仁”与“义”向行 为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 要求学生学会并做到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化的礼仪, 直接付诸于其道德践履, 作为其行为的文饰。
4. 智:当习武者有了武德情操和礼仪规范后, 还须有自觉的道德意识, 这就是“智”。智的功能就是认识“仁”、“义”, 并保证它的实践。运用到教学中, 就是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要善于体人生, 知人伦, 明是非, 辩善恶。
5. 信:“信, 诚也”, 就是说做人要诚实, 守信用, 实践诺言, 不失信于人, 不畏艰难险阻, 守信重诺是武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践中, 就是要求大学生对别人要信守承诺, 对自己要坚持已树
立的理想和信念。
6. 勇:指的是通晓仁义道德, 明辨是非善恶之后, 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具体指为国为民, 匡扶正义, 除暴安良, 惩恶扬善, 扶弱济贫等, 它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运用到实践中, 就是指要培养大学生敢于和不良现象和行为做斗争, 树立敢于坚持好的行为标准的信心和决心。
三、现代武德教育
在新时期, 特别是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确立, 传统的武德教育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我们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提倡的武德教育, 是把习武同宏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 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教育思想。
1. 树立理想, 为国争光
理想是人们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作为当代的大学生, 习武的崇高理想应该是:振兴中华武术, 弘扬民族文化, 使武术走向世界, 造福于世界人民, 为祖国争光; 同时, 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 为全民健身服务, 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2. 爱国爱民, 品德高尚
爱国主义, 是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当人民的利益受到坏人损害时, 应见义勇为, 以正当的防卫保护人民群众; 当祖国受到侵犯时, 更应万众一心为捍卫祖国英勇奋战, 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3. 强身健体, 卫国防身
学习武术的宗旨要正确, 练武是为了强健身体, 掌握武技为人民服务, 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 绝非恃艺为非作歹, 损害群众利益。
4. 尊师爱生, 团结互助
在武术教学中, 要形成一种老师爱护学生, 学生尊敬老师, 互尊互爱的良好氛围。在行为举止上要谦和礼上, 恭敬从命, 更应聆听教诲, 认真实践, 好学上进, 珍惜师长、前辈的辛勤付出; 学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 谦虚谨慎, 互相尊重, “以武会友, 切磋技艺”,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5. 不斗凶狠, 遵纪守法
武德中的修养主要是指个体行为, 其根本乐趣又在于改变自己, 以适应和维护社会秩序。在教学实践中, 要教育大学生们, 有了一定的武术技能, 不能逞凶斗狠, 无事生非, 应该遵守各项法规制度, 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并能够主动同坏人坏事做斗争。
6. 举止庄重, 容端体正
习武者应该仪表端正, 举止文雅, 表现出气宇轩昂的精神风貌, 不能衣装不整, 体态不端。我国素称礼仪之邦, 有悠久的道德传统, 武林界曾流传着“未曾学艺先识礼”, “学拳先习礼”的传统。 这就要求大学生们, 平时的举止要端庄大方, 有礼貌; 言谈话语要有素养, 并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 待人处处热情诚恳, 和蔼可亲, 服饰要整洁得体。在表演竞技、学习训练、社会武术和国际武术交往等活动中, 都要严格按照武德的行为规范进行操作, 表现出个人立身风度, 以及容端体正的尚武本色, 充分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新时期高校武术教学中, 继承发扬中华武德,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时期优秀的大学生, 发挥“武德教育”的独特作用, 以促进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是当前必须要面对并完成的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粹“武术”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单锡文. 《武术普修教程》.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4,9
2 田永强. 《如何加强武术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福建教育学报,1996 3 《武术理论基础》.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3
4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 武术(套路) 》.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 5 《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 》.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6
[责任编辑:文哲]
范文三: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
第22卷第3期1998年8月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Vol. 22 No. 3Aug. 1998
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
周伟良
(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0438,上海X44岁,男,博士研究生)
摘要 采用哲学研究与逻样分析的方法.对中华武术中传统武德的俗文化特征、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传统武德的实践程序等问题,进行论述。
关链词 中华武术;传统式德;俗文化;伦理;习武
所谓传统武德,是指长期来在习武群落中形成的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要求。它协调着习 武者之间的相互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作为武术文化视野中的又一景观,它 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而对习武群落而言,又具有一种普遍的精神指南 意义。传统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中国传统武术就像大海那样广博而幽深,几乎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诸多拳种技法犹如海面的滚滚波涛,而作为其内隐文化的道德伦理,则如同海水深处的暗涌,浑濒深沉。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也是构成中华武术文化的一节重要链环。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对深刻把握、继承传统武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武德的俗文化特征
列宁指出:“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在体现一种民族精神的中国传统 道德伦理观上,同样交响着雅俗文化的双重变奏。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一个全息影像,传 统武德不管它意境多么深远浪漫,最终都可归结到忠孝仁义、贤良方正等正统的官方价值系 统上来,但在具体内容上,由于文化载体的根本使然,传统武德在表现出与官方价值系统有 着重合一面的同时,又表现出自己乡土文化的个性来—有其非重合性。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武术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各历史时期华夏民众的实践活动。从历史的纵向考察,不难看到,传统武术活动的主要实践者、传承者,乃是历史上世代衍生不息的广大民众,这也是为什么武术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屡经厄运仍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从他们所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因而,在封建道德之笼罩下,民众百姓对于人际关系的思维与评价,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教化并不完全同步。首先,它不表现为深遮、完整的伦理体系,作为农业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质朴反映,与自己的心理认同和民俗习惯相交融,以它独特的文化丰姿展露出来,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其次,在对具体道德伦理的信仰和评判上,两者往往大相径庭,有时会发生激烈的阶级碰撞。例如,民众自发信仰的历史英雄,即使在民间有很大影响,也较难被官方认可,甚至连其道义上的合法性都不具备。如《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这一官俗文化都推祟的人格表率,两者的道德情趣既表现出了一致的“价值共意”,同时也存在相当差异。如果说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关圣帝”的垂青,主要侧重他道德人格的政治价值(历代朝廷的封号就是一个最好说明),那么芸芸的民众,则是用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这位“武神”。正由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中官俗两种文化的分野,以及传统武术的俗文化特征使然,因此要求我们寻觅传统武德旨意,主要是背靠民间文化这块广裹的沃土来考察其生成背景、思维方式、基本内容和实践程序等。离开了这一点,我们将无法洞见传统武德的底蕴。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农民阶级一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大量的通俗戏文、 传闻掌故等,是填补他们平日单调刻板的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作为民俗文化之一的 传统武德,不可能通过由官方认可的史典经籍或诸如《女儿经》、《孝文传》等专门教材和正
规的教育程序进行道德启蒙,一般采用巷语里谚的语言传承或日习而不察的行为传承方式来 进行。当然,随着明清以后民间武术活动的发展及武术论著的增多,有关武德的记载也日益 丰富起来。但总体上看,传统武德在下层习武群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即使为一些武术论著所记录的某些内容,事实上也是对武德在传承过程中的一种文字化。
从传统武德的传达形式看,大致有门规戒约、谚语格言和传闻故事三类。所谓门规戒约, 是指传统武术各门各派对习武者明确提出的道德要求;谚语格言,是指对丰富庞杂的武德内 容,通过“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之易于记诵”的方法,编传出的格言俗语,通过通俗化的流播,在习武者的心中凝结积淀下来,以至在整个习武活动中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传闻故事,是指将民间的昔日武林人物及事迹所进行的一种“讲古”形式。讲古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消遣,它的直接意义在于提供某种道德启示,在故事的人与事中显示出一系列的道德伦理价值标准和人生模式。广大的习武者,正是从以上易懂易记的门规戒约、谚语格言和传闻故事中,领悟、把握传统武德的主体内容及价值标准,并以此作为连接这一文化群体的情感纽带。
2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
传统武德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或被确定的道德意识图景,而是有着生动的具体内容和绵 延流动的过程。如果我们的研究只注重寻索传统武德的思想资料,并囿于一些诸如“仁”或 “义”的抽象概念,这不免在分析上陷于空泛,同时也把丰富的武德内容狭义化了。虽然仁和义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范畴中起着主干作用,但作为乡土社会习武群落中一套完整的道德 价值系统,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有着明显的内在多重结构。众多的内容是按纵横交叉、 并列重登的从属关系组合起来,形成一张反映民间习武群落的道德伦理之网。
2.1日常道德‘
社会生活中的日常道德,是建构传统武德的墓础。民间武谚中所谓的“未习武,先观德” 的“德”,就是指这层涵义。早在清初的《内家拳法》中就写有“五不可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t}}前四种均指日常道德而言。其后对这方面的要求更为具体,清代出版了的“太极拳谱”中列有“八不传五可授”,几乎全为正反两方面的具体道德要求。
19世纪后半叶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欧美的冲击,几千年营建起来的传统道德 大厦上的釉彩也逐步剥落,这种文化震荡也同样出现在习武群落里。民国时期意拳创始人王 萝斋曾针对当时“流弊丛生”的师徒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抨击,甚至提出要“解除师徒制”,建立一种新型的“尚精神、重感情”的教学关系,但他在选择学生时仍认为应“首重德性,??如尊师敬长,重亲孝长,信义仁爱等皆是也”,并进一步提出“恭慎意切和”五字,作为意拳的信条和规定。很显然,这还是基于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基本精神的肯定和阪依,而提出的对习武者的日常道德标准。
2. 2习武要求
中国的文化传统,素来视道德为根本,其他不过是道德的枝叶。传统武德也当然难以逾 越这样一种文化背景。它不光视“德”为武之根本,同时还把“德”视为通向高深武功境界的精神航船,武谚中所谓的“德薄艺难高”就是这一心理的展露。从练武伊始到学有所成,不仅习武者的道德意志品质要经受种种磨练,还要和习武者处理好在这一群体中的各种关系。这里,笔者暂将此概括为习武要求。作为传统武德的又一重结构,它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意志品质,二是人伦规范。
技艺功夫上的每一进步,无一不是长年累月刻苦磨砺的结果。一般讲来,习武活动都处 在习武者的黄金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里,每个人都会被许多实实在在无法回避的生活琐事 围挠。对于一位志在攀登崎岖习武之道的人来说,就要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品质要求:“遇一切外魔挫辱淡然恬然,不介于意,任人之笑骂嘲激,而无动于心,神专志一”,C,]“当外物
相诱惑,或来疾病灾害相侵扰,??必毅力与之抗衡,百折不回,一如平者”,CS]这是指习武的专心。武术中的传统训练理论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习武者必须经过“三膘三瘦”的形体变化,劲始入骨;又须经过“三伏三九”的刻苦锻炼,劲始归根。事实上,这是对习武者吃苦耐劳、百般砒砺的意志品质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不妨称之为苦心。习武是一个长期锤炼的过程,传统理论中有“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的说法,鲜有一毗即成者。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这又是衡量习武者意志品质的一个尺度。对此,可称之为恒心。专心、苦心、恒心三者互为作用,是对每一位希冀能在武功上登堂入室者道德意志品质的实践检验。
习武要求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习武者的人伦规范。具体表现为对师辈,要敬师尊长,不得违拗;对同辈,要克己和众,不得唆弄是非。很显然,这是一般乡里社会日常道德伦理中所谓“孝敬父母,和睦乡里”观念在习武群落中的折射。万籁声先生对于习武之道曾说过一句深得个中三昧的话:“是以武功一道,非有坚韧不拔之志者,难得有大成功,非忠义纯笃者,难得有大造就;非谦和恭敬者,难得有好善终”。Cs]“坚韧不拔”、“忠义纯笃”、“谦和恭敬”正是对习武要求的基本概括,反映出传统武术活动中道德伦理价值的不可替代性。
2. 3侠义精神
如果说,日常道德伦理是传统武德的基础,习武要求是传统武德的实践磨砺,那么侠义 精神则是中国传统武德中熠熠生辉的无限风光。千百年来,它为广大民众所推崇,成为人们 判别某种事物的价值尺度,也是为习武者所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
侠在春秋战国时,原指那些仗技行义者,又被称为“武侠”。随着武侠阶层的发展,其侠义行为中的伦理内容也大大丰富起来。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对侠的概念进行了归纳,这也是后来传统武德侠义精神的基本内容。当然,在俗文化视野中的侠义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受前代语言行为的传承影响,以及与自己的道德认知相结合而积淀、凝聚的。习武群落中的侠义精神,在其文化认同前提下,又有自身特点,具体表现为对习武者所要求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对本人的秉性修养两个方面。
隶属于社会责任范畴的诸如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等,是横放在每一位武林人士面前义不容辞的道义重任。清末“少林戒约”后十条中的首条,就要求“肆习少林武技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这里突出的是民族大义。万籁声先生在《武术汇宗》中列出的“十不许”、“十愿”和民国初期精武体育会所颁示的“精武会训”内容,几乎都是习武者日后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细目。毫无疑问,这种几近完美的社会责任使命,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中国传统的理想道德情感,映照出传统武德中对侠义精神的崇尚。
在实践中能否担起这一道义重任,除了须具备“以武犯集”的基本力量—高超的武技 外,还要取决于担负者是否有疾恶如仇的刚正品格、善察是非的判断能力、服务于社会的奉 献精神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非凡勇气。这样就引出了侠义精神的另一半结构内容,即对习 武者的秉性修养要求。隶属于这类的范畴大致有谦和忍让、立身正直、取义轻利、守信重诺 等。如果说要求担负的社会责任是传统侠义精神的外在行为,那么秉性修养是传统侠义精神 所要求的内在基础,两者的结合,也就获得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完美的人格象征。 必须指出的是,传统武德毕竟主要是吸吮了封建社会民俗文化的乳汁而孕育、滋养的。 一方面,它既有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也不 可避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限于篇幅,本文不准备对此进行理论剖析,旨在指出, 对于传统武德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决不可在“光环”效应下有所低估、忽视。如果我们对传统武德缺乏理性的甄别,那是无法继承好这笔文化遗产的。
3传统武德的实践程序
中国传统武德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观念系统,二是由具体行为 体现的实践程序。传统武德不管在观念上如何丰富高远,其根本宗旨是对人的塑造,而不在
于形成什么理论体系,所以传统武德具有高度的实践指向性。要完成武德的人格浸汁,只能 靠习武者自身对这一观念的理解和信仰基础上的行为践履。需要指出的是,研究中发现一个 现象:即传统武德主体内容的三重结构,与传统武术的实践阶段有着较为紧密的相配性。
3. 1择徒拜师
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择徒拜师几乎是所有文化艺术门类传承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 的关键在于确定一种“名分”,以及在这种名分下各自所承担的义务。所谓“师父”、“徒儿”,实际是对家庭血缘关系的一种模拟。在传统武术的训练全过程中,择徒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淡玄授道,贵乎择人”。ts}0在内容上,传统武术中的择徒也考虑一点被择者的身体条件,但它最根本的终极关注是道德状况。对此,只要审视一下各门拳种留下的具体择徒要求就可明白。一些传闻故事也告诉我们,有时本人无意的道德行为,往往能成为某一拳种衣钵传人的重要起因。故事与历史的吻合度如何,另当别论.但反映出的道德情感是真实的. 习武过程的参与者主要是师父和徒弟.由他们构成了武术活动的传习双方,成为传统武 术赖以延续的根本途径。传统武德在对练习者—徒弟提出了具体要求的同时,也对传授者 —师父提出了道德规范。这种规范主要表现为对师父的道德行为和所要承担的道德责任两个方面。如果说一些史料中像内家拳早期传人张松溪、王征南等,或为人“询询如儒者,遇 人恭敬”,或身怀绝技而“绝不露圭角”,是一种对道德修养的事迹描述,那么不迟于清前期, 有的拳门已正式以文字形式立下规矩。著名的梅花拳传人,康熙五十一年武探花杨丙在其 “习武序·习武规矩十二条”中订曰:“凡传教之师断不可重利轻艺。苟授匪人,败名伤德, ??敬者当如是耳。’其后,对师的道德要求更为丰富,并在认识上还将道德水平与技艺水 平结为一体,从中展现出传统武德的道德力量。
道德责任是对师父道德要求的又一个方面,大致可归纳为三部分内容。首先是对徒弟的 道德考察。道德要求是择徒的一个首要标准,而判别其是否合乎这一标准的责任者则是师 父。因此,作为师者不能在这点上重利轻德。所谓“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刑”,就是带有某种宗教情感的道德炯戒。其次是对徒弟的道德教育。从内容看,既有日常道德伦理的继续,又有习武活动特点的道德教诲,促使弟子形成合乎规范的行为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各类教诲措施,抽象的道德训条和伦理规范,逐渐变成习武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知, 使其成为又一代传统武德的实践载体和传播载体。最后是对徒弟的道德强制。就是指在习 武中师父发现徒弟品行不端,而任何训诫都无济时所采用的某种强制性措施。不少武林掌故 中讲述的“逐出师门”、“清理门户”云云。在情节上也许只是编撰者所构拟的一个象征性系 统,但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指向,却不容我们忽视。
3. 2习武过程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各自的社会环境、实际生活中获取对道德伦理的理解,并在 实践中加以展现的。对习武者而言,从他拜师习武至艺成出师,既是武技水平不断提高过程, 也是锤炼道德品质,并逐步深化对武德理解,并以此作为自己价值取向的过程。其中,坚韧不拔的毅力,劲敏持恒的苦练,更是习武者的必需品质。习武的目的,并非为了练成一个恃术好斗之徒,习武中更关注的是道德情操的培养。“内外兼修”历来视为是习武途径的不二法门。一般对此的阐释,一是指技艺上内功与外功的结合,二是指习练者精神与形体的兼修。需要补充的是,这里的精神具有多重涵义,有时是指习武者的心理意识,属训练理论范畴,有时则蕴含了道德品质内容。当抽象的道德概念已转化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尺度,这样基本上就初步完成了一个习武者的武德教育过程,随之而至的是习武者本人对臻美的侠义精神的主动选择和不懈追求。
3. 3不懈践履
在传统武术理论中,一直把“运到有形归无迹”视为武学的最高境界。而这一境界是抒情式的,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多义性和不可穷性。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产物的武德,同
样折射着对人的道德理想的美学情感,它也没有一个终止点,伴随着整个习武生涯。臻美的道德理想如同武学中的最高境界,时常拨动着习武者的道德心弦,以它高度的实践指向,驱动着有志者穷毕生精力去接近,实现自己的道德升华。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依旧有对日常伦理规范的格守,有对自己道德意志品质的继续砒砺,但更体现为对侠义精神的不懈践履。 作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文化,传统武德不会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自身活动范围内,必然 带着自己的思考,以自己独有的价值观,进入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表现出传统乡土文化中 强烈的入世精神。这一入世精神有别于儒家以伦理纲常为本位的治国平天下,而以自身的行 为方式展现在历史舞台上。从明代少林武僧为抗楼冠血染沙场,到清末“少林戒约”中要求习武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从民国初年精武会提出“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到其后举倡武术“强种强国”,试图洗刷“东亚病夫”之耻等,这些不正是不同历史时期广大武林人士“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的展示吗?
4结语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价值系统,传统武德的各结构系统间必然是相互渗融缠联,从而形 成一个特有的文化图景。只要一种文化有生命力,它对传统的解释就不会停止。中国的传统 武德应该是个耗散结构。在岁月更替中,有的内容或许已经丧失了它的指南作用,但更多的 可在新的文化观念引导下,为今天所继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黄百家.内家拳法.昭代丛书.别集
2沈寿点校.太极拳谱.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王萝斋.拳道中枢,转引姚宗勋.意拳.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4无谷.少林寺资料续集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5万籁声.武术汇宗(中篇).北京:中国书店.1984
6吴受.手臂录·附卷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7路遥.义和拳起源探索·附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8张孔昭.正宗少林拳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 in Chinese Wushu
Zhou Weiliang
(Graduate Students Dept二Shanghai Institute of P. E. .200438.Shanghai.PRC)
Abstract By philosophic study and logic analysis,the problems,such as folk cultur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 in the Chinese Wushu,triple structure of the principle contents in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and practice procedure of traditional Wushu ethics, a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Key words Chinese Wushu,traditional Wushu ethics,folk culture,morals,practice wushu
范文四:传统意义上的武德是指什么
http://www.shaolinedu.com/
传统意义上的武德是指什么?
武德是什么?最常听到的是“练武先修德”“学武德为先:什么是武德?传统意义上的武德是指什么?
传统意义上的武德本质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勇。 “仁”的基本涵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其核心是孝悌,也就是要求武林中人具有师慈徒孝,兄友弟恭,朋亲友爱。要求习武者忠于师门、忠于事业、忠于民族和社稷。“义”为行善之本。习武者的言行举止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武术界对“礼”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它不仅告诉习武者“应该做什么”,而且还告诉其“应该怎么做”。“智”是习武者自觉的道德意识。其功能就是认识“仁”“义”并保证它的实践。“信”就是诚实守信。是武林的传统
武德是习武者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它包含着以下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武德高——爱国爱民,品德高尚。 为武之道,以德为本。习武首先要重视武德的学习,要有好的思想品质,这是提高武技的前提。
2.武旨正——强身健体,防身自卫。 学习武术的宗旨要正确,练武是为了强健身体,掌握武技为人民服务,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绝非恃艺为非作歹,损害群众利益。
3.武纪严——不斗凶狠,遵规守纪。 有了一定的武术技能,不能逞凶斗狠,无事生非,应该遵守各项法规制度,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并能够主动同坏人坏事做斗争。
4.武风良——尊师爱生,互研拳学。 在武林同仁中,要形成一种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互相尊重,共同研习武术的良好风气,为武术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5.武礼谦——抱拳行礼,谦和礼貌。 无论习武者之间,还是与其他人之间,都应该以礼相待,有礼有节,平易近人,谦虚诚恳,不能出口不逊,得意忘形,败坏武德。
6.武志坚——意志坚强,百折不挠。 武术,是一项内容繁多,技术性较高的运动项目,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习武者有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立志为武术事业献身。
http://www.shaolinedu.com/
7.武学勤——拳不离手,勤学苦练。 要学习好武术,就应该拳不离手,坚持不懈地朝演夕练,勤学苦练。历史上武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勤学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好武术。
8.武技精——钻研武技,精益求精。 “艺无止境”,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非一朝一夕所能穷尽,必须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精益求精,才能使武艺精湛。
9.武仪端——举止庄重,容端体正。 习武者应该仪表端正,举止文雅,表现出气宇轩昂的精神风貌,不能衣装不整,体态不端。
10.武境美——环境优美,井然有序。 练习武术,要主动保持练习场地、生活环境的卫生,特别是训练场地、衣物、器件等要摆放整齐,爱护公物,让习武环境、生活环境优美整洁
修炼文功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心诚。心诚是修炼文功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想信佛祖,
武术文化体系中武与德的文化内涵是统一的,德之修为越深,则武之艺亦越高 相信自已
什么是少林武术武德?武德重要意义 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从事武术活动群体中形成的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它包括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武德协调着习武者的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种活动,其中包括道德情操、精神境界、治学研究态度、心性修养、武术礼仪等,而这些贯穿于武术拜师择徒、施教、学研、用武的全过程,是社会道德规范在武术这个特殊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强调习武和修养的统一,使尚武和崇德成为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武德简要“武德风范”四字诀 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
范文五:文章摘要:武德教育是我们中华武术思想意识方面的武德修养
试谈“武德”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
武德教育“为武之道,以德为本”是我们中华武术思想意识方面的武德修养教育,几百年来,他对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根据《两纲》实施的具体精神,通过在中小学体育课中武术教育德育的渗透,加强少年儿童武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从理论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阐述,旨在树立健身强体振兴民族的习武目的,培养学员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进而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培养成为德材兼备、内外兼修的祖国优秀未来人材而准备。
关键词: 中华武术 体育教学 武德 人文精神 民族精神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以中华民族哲学思想为指导,注重内外兼修,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崇高境界,具有健身价值和技击功能,它既可以强身健体、竞技比赛、防身自卫,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她蕴涵着博大的中华教育文化,武术健儿们在运动场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顽强拼搏克敌制胜的精神,以及公允、诚实、诚虚、礼貌的道德作风,是一种高尚的社会美的体现。在中国改革开放融人世界今天,中华武术对少年儿童来说,无疑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实践活动课程。要改变重智轻体、重武轻德、重技能轻修养的倾向,因此在武术教育活动中加强德育渗透,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武术教学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教学认知系统,它不仅是身体的形式活动,而且还讲究内存的精神、意向以及呼吸与形体动作的密切配合,对培育人的心理美与形体美的完美结合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作用。加强武德教育就是要求习武者按照武术的道德原则、规范进行一系列的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改造,努力形成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境界,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武术人才。下面谈一谈我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点滴体会: 一、提炼优秀人文素材有意识地渗透武德教育
历代武林豪杰为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尚品质,一直教育和激励习武者。我在武术教学中注意武术人文精神的宣传,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楷模,建立崇拜的偶像,为习武者不断输送精神养料,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如: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幼年时,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使他铭刻在心,学文习武,文武兼备。金兵进犯中原,他率帅抗金,收复中原,金兵闻风丧胆。后遭奸臣所害,就义前写下了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满江红》,以自已的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明代武林英雄、爱国名将戚继光用“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他不为功名誓死抗击倭寇的心声。民国期间,津门大侠霍元甲不甘忍受侵略者欺凌和狂妄,挺身而出,飞上擂台,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的拳师,不敢在中国的武坛上耀武扬威,大振了中华民族的国威。解放军中的许世友将军,屡建奇功,还有现代的李小龙、李连杰等中华武术代表人物。蜚声影坛,使中国功夫震惊了世界。由此可见,武德教德寓于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广大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
二、抓住时机潜移默化适时性地渗透武德教育
在体育课上抓住某些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进行武术正踢腿练习时,有的同学由于上踢过高摔了一跤,但这名同学爬起来又继续正踢。这时可能有的同学会发笑,甚至还可能的同学会嘲笑摔倒的同学。这时教师应停练习,对摔倒的同学进行表扬,并教育学习向他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学习。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比单纯进行说教和理论上的教育要实用得多,而且学生也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了思想教育。又如:在高年级的武术教学中,学生学会了掌、拳、踢腿等动作,课间,有些男同学闲着无事,动手动脚操练起来,开始了你一拳,我一脚,最后由于出手轻重不一打起来了,我目睹这件事后想,怎样才能使学生不互相打玩呢,于是,我编了四句口号:“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发扬传统,保卫祖国”。在练习武术前,让学生一边原地踏步走一边呼叫,从而使每位学生明白了学习武术的真正目的,课间再也没有出现“互打”现象了,而且通过口号,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三、课件媒体形式多样针对性地渗透武德教育
现代教学的的深入,发展成高科技的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高科技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武术教学理论课时,可有针对性的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武术的衣服、器械、人物等,刺激视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武术教学中,可以适当插入声音效果,如:早操的武术操,在配乐后的效果远比没配音乐的效果好,再如用《中国功夫》歌曲和歌词“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等来编排的动作,学员嘴里唱着,做动作更加有劲,也相当整齐。有效的激发了学员们的兴奋性,促进其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挥,烘托表演气氛和艺术感染力,使音乐的美感与动作美感得到完美统一。这点体会很深刻,代表我校参加上海市第一届民族精神武术操的比赛中就是选了此歌的配乐,效果相当不错,同学们经常还在课间哼哼~,深信对他们也有颇深的民族教育。
四、利用社团活动小组潜移默化地渗透武德教育
少年儿童参加武术训练,一方面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学习防身自卫的本领,另一方面发展智力、培养悟性与民族自豪感,增强组织纪律性,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造就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改变枯燥的说教,将武术活动中的德育成为可操作的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本学期特开放了武术社团及跆拳道社团,以此来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及武德教育的深入和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华武德。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不对之处还请多批评指正~并也在教学 中深深体会到体育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也是艰巨的,不但要组织训练好学生,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要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结合学生实际, 深入浅出,言传身教,切实做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