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当万圣节撞上寒衣节
万圣节马上到了,小伙伴们大概都忙着冲出丧尸院,进行万圣节狂欢吧~
但是你知道吗,除了万圣节之外,今天还是中国的鬼节——寒衣节~
就画风而言
万圣节是这样的
寒衣节是这样的
小伙伴们如果在狂欢回家之后,碰到这样的情形,请千万不要惊讶~
在狂欢的高潮还没散去的时候,你回到家大概可以体验到一种祭奠先人的肃穆气氛。
那么,同样是鬼节,为啥差别这么大呢?
那我们需要来聊聊万圣节和寒衣节的起源了
1、万圣节
万圣节的由来是在公元前500年时,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们相信,往生人的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替身,以获得再生的机会。当地居民因为担心鬼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故当10月31日到来时,会将所有灯光熄掉,使得鬼魂无法找寻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将鬼魂吓走。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得含有喜庆的意味。因此现在象征万圣节的妖怪及图画,都变成了古灵精怪的模样,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则极尽所能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特别是孩子们会穿上每年不一样的万圣节服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地讨糖,说着“trick or treak”,这些都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这也是万圣节得到很多人喜欢的原因。
2、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
3、画风迥异的原因
中国的鬼节文化以我们绵延不绝的宗法血缘传统为土壤,更和我们的慎终追远的传统息息相关。在基督教里面,对于祖先的祭祀是不允许的。而中国人的鬼节彰显的是对先人的怀念。相应地我们的鬼出来的目的主要还是接受人们的祭祀而不是寻找再生的替身,这种信念构成了中西方迥异的鬼文化。
万圣节撞上寒衣节,圣诞撞上元旦、七夕撞上情人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过“洋节”,传统节日反倒没那么在意。
这样真的好吗~
当年九一八之后,东北三省沦陷,东北的小孩都要上日本学堂,进行奴化教育,他们学习日本文字、文化、服饰,要把他们变成日本人。
现在文化入侵不再需要暴力辅助,我们自己吃着肯德基,过着洋节,用着苹果手机,看着美国电影,我们已经离美国人不远了。
小编前几天看了贾樟柯的《山河故人》,里面的张晋生给孩子取名到乐(dollar),和妻子离婚之后,他带着dollar远走澳大利亚。临走时,到乐的母亲给了到乐一把钥匙,她说,这是你的家,家里的钥匙你应该有一把,你想回家,随时都可以。
母子离别
十二年后,孩子在澳大利亚长大,连一句汉语都不会说。当年那个西装革履的张晋生也不见了,他穿着中国最普通的老伯的装束,怒斥儿子,为什么学不好汉语。到乐的女友Mia拿着到乐脖子里的钥匙问到乐:
Mia:这是什么?
到乐:我的秘密。
Mia:那我就不问了。
到乐:这是我们家的钥匙,是我妈妈给我的。
Mia:你妈妈什么样子
到乐:我没再见过她,在我七岁以后。
Mia:她还活着吗?
到乐:应该。
Mia:你还记得她吗?
到乐:她的名字叫涛,波涛的意思。
到乐终于说出了母亲的名字,讲出了自己的来源,他终于不再敷衍说,自己是在石头里蹦出来的了。
最后是到乐母亲涛的雪地独舞,她在等待儿子的归来。
人无论走到哪里,都需要自己的根,语言是我们的根,文化习俗也是。当我们兴致勃勃的过起洋节,把自己的传统遗忘,我们要如何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是中国人。
当然,还有另一种安安静静美男子(少女),什么节也不过~
这样的请点赞!
范文二:寒衣节遇上万圣节,看看两者不同的风俗!
2016年万圣节日期是:2016-10-31 (农历 十月初一) 星期一,今年的万圣节恰逢中国的寒衣节。看来中西方的节日都颇有渊源。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其实如同圣诞节和平安夜一样,在西方人们更喜欢在万圣节的前夜出门庆祝,万圣节(All Saints'Day)的前一天晚上称为万圣节前夜(Halloween)。
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通常与灵异的事物联系起来。欧洲传统上认为万圣夜是鬼怪世界最接近人间的时间,这传说与东亚的中元节与盂兰节类似。
万圣节的由来
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是西方节日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许多人都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一节日。万圣节原是赞美秋天,祭祀亡魂,祈福平安。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秋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现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万圣节的习俗
万圣节的习俗一:糖果
万圣夜晚上小孩子和青少年都会化妆成鬼怪沿街要糖果,因此各种糖果也算是应景食品的一种,这时候商店里卖的糖果较受欢迎的是各种鬼怪造型的糖、和以万圣夜常见的橘色、棕色或黑色为包装的糖。
万圣节的习俗二:太妃糖
由于万圣夜临近苹果的丰收期,太妃糖苹果(toffee apples)成为应节食品。制法是把苹果插上竹签,然后手持竹签把苹果放在太妃糖浆中转动,有时会再粘上果仁。
万圣节的习俗三:南瓜派
南瓜派是万圣夜的节庆食品,特别是在美国。南瓜派是美国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传统家常点心,平常就有在吃,特别在万圣夜的前后,成为一种应景的食物。另外烘乾的南瓜子也是常被当做万圣夜的食品。
万圣节的习俗四:“不给糖就捣乱”(“Trick or treat”)
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客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2016年10月31日(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
寒衣节简介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汉族民间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2016年寒衣节是什么时候?
公历:2016年10月31日
农历:2016年十月初一星期一
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
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故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
唐代《唐大诏令集》卷77: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 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 ……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 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 且仲夏端午,事无典实,传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道,人因亲设 教,感游衣于 汉纪,成献报 于礼文,宣 示 庶 僚 ,令 知 朕 意 。 ”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汉族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
吕希哲《岁时杂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 皆服之以谢。 ……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 旧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无此赐。 祖宗朝,有人自陈,乃赐衣袄。 诸军将校皆赐锦袍。 ”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至“十月一日”,则“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 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
《梦粱录》记南宋临安也是“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 内庭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
《河南程式遗书》云:“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 ”宋人祀先用“绵球楮衣”,后世称之为“寒衣”,宋人尚无此称。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民俗由来的典故传说
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汉族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所以,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后,与秦始皇面对面地抗争,为夫报仇、替己出气,最后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刹那,海上波涛澎湃,缓缓拱起两方礁石。据说海上姜女坟,海潮再大也不曾没顶。
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这当然只是传说,与真实的历史自然有相悖之处,但传说中寄托老百姓眷恋亡故亲人的情愫也绝非此一折。
“十月初一烧寒衣”,早已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商人促销伎俩
还有说法,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伎俩。
据不完全可靠消息,这个精明的商人生逢东汉,乃是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的大嫂。
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见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就鼓动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学造纸。蔡莫是个急性子,工夫还没学到家,就张罗着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质量低劣,乏人问津,夫妻俩只好对着一屋子的废纸发愁。
眼见就得关门大吉了,慧娘灵机一动,想出了个鬼主意。
一天深夜,惊天动地的鬼哭声冲出了蔡家大院。邻居们吓得不轻,次日一早,赶紧跑过来探问究竟,这才知道慧娘昨晚暴病身亡。只见当屋一口棺材,蔡莫一边哭诉,一边烧纸。烧着烧着,棺材里忽然传出了响声,慧娘的声音在里面叫道:“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呆若木鸡,好半天才回过神儿来,上前打开了棺盖。只见一个女人跳出棺来,可不是慧娘是谁?
那慧娘摇头晃脑,高声唱道: “阳间钱路通四海,纸在阴间是钱财,不是丈夫把钱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她告诉众人,她死后到了阴间,阎王发配她推磨。她拿丈夫送的纸钱买通了众小鬼,小鬼们都争着替她推磨——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钱贿赂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
蔡莫装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说:“我没给你送钱啊!”慧娘指着燃烧的纸堆说:“那就是钱!在阴间,全靠这玩意儿换吃换喝。”蔡莫一听,马上又抱了两捆纸来烧,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
夫妻俩合演的这一出双簧,可让邻居们上了大当!众人见纸钱竟有让人死而复生的妙用,纷纷掏钱买纸去烧。一传十,十传百,不出几天,蔡莫家囤积的纸张就卖光了。由于慧娘还阳的那天是十月初一,后世的人们便都在这天上坟烧纸,祭奠死者。
这两个传说一悲一喜,道具虽有不同(一个是烧棉衣,一个是烧纸钱),却都是拿死人做文章,拨的都是人们心中那根亲情弦。
江苏“红豆饭”传说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尚有童谣为证:'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
祭牛王
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秦国。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秦文公令人追杀。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人们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壮、威风凛凛的公牛。这样的公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驱疫辟邪、保护牛类的功能。
其他
“(十月)朔日,剪楮为寒衣焚墓,为'寒衣节'。
—河北《万全县志》,清道光十四年增刻乾隆十年本
“十月朔,俗称十月朝。人无贫寒,皆祭其先,多烧冥衣之属,谓之'烧衣节'。”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十月)初一日,谓之'鬼节',各家祭扫祖茔,并以五色纸剪制衣裤,用纸袱盛之,上书祖先名号,下书年月日、后裔某某谨奉,照式制若干份,焚于墓前,或焚于在门前,取其子孙为先祖添衣之意。”
—河北《张北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城市内外,于九月下旬,即买冥衣靴鞋席帽衣缎,以备十月朔日献烧。”
—孟元老《东京梦化录》
“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于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清潘荣《帝京岁时纪胜》
农历十月初一为寒衣节。旧时,祭墓、烧纸钱和纸衣(彩纸剪成),表示给亡者送衣物、钱币。今汉族民间仍上坟烧纸。
—引自河北《河间县志》
《洛阳市志》第十七卷载:农历十月一俗称‘鬼节’又称寒衣节。
一年四季,往复循环,农历十月,秋去冬来。十月初一,冷空气来袭,人们在裹上厚棉袄的同时,想起死去的亲人也该添加衣裳了,于是买来五色纸糊制成寒衣,焚烧后送往阴曹地府,供那里的鬼魂御寒,名曰“十月一,烧寒衣”
—在洛阳,此话得强调一个“儿”话音,叫“十月一儿,烧寒衣儿”。
秋夕旅怀
【唐】李白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七绝·寒衣节
青烟日落更黄昏,
路火千堆处处痕。
寄与亡魂焚币尽,
冥途冷远念家尊。
七绝 黯神伤
新麻裁出锦衣妆,
跪向西南黯神伤。
故人泉城且莫待,
满把纸钱寄冥乡。
七绝 寄哀思
街头今夜送寒衣,
亏欠亲情心自知。
忽忆人间房股事,
聊将一并寄哀思。
七律·寒衣节(十月初一)
从来此节无关我,今岁奈何煎碎心。
十字街头西北望,三更露下梦魂侵。
星因朔气寒椿树,儿送棉衣并羽衾。
化去纸钱时绕我,依依应是两牵襟。
七律 思故人
人间万事阴阳隔,但能前知不会痴。
悲苦自当君自晓,欢欣可共故人思。
悲泪但随寒衣寄,冷雾惟怯纸箔湿。
莫诉人间凄苦状,惹得离人泉下哭。
七律 雪忧
鹅毛久见折天颜, 鸿雁何曾过北关。
怎奈雪娥扬海浪, 难为单橹破冰患。
寒衣可到孤门暖? 赋象依然百树弯。
袖手大言争桂魄, 襄王再莫恋巫山!
五言 寒衣节
幽明隔两界,
冷暖总凄凄。
处处焚火纸,
家家送寒衣。
青烟升浩渺,
别绪入云霓。
旧貌应难忘,
慿谁问老衢?
范文三:节俗丨中西鬼节巧撞车,当万圣节遇上寒衣节
前言
今天,大家的朋友圈想必已被万圣节刷屏了吧?但是,今天也是中国四大鬼节之一的“寒衣节”喔!说起“寒衣节”,各位小伙伴可能不太熟悉,“寒衣节”是什么节日?与它语音相近的“寒食节”,和“寒衣节”又是什么关系?实际上,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祭祀节日,它与上巳节、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四大“鬼节”。下面,就和文木君一起,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方方面面吧~
1
寒衣节得名
寒衣节,时间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为“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鬼头日”“秋祭”“授衣节”等,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祭奠已逝的先人。我国自古就有在谷物新收时祭祀祖先的习俗,古人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稷祭祀祖先,以示孝敬先人、不忘本。同时,由于寒衣节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缺衣少物,因此,在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供物——冥衣。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的这一行为,便谓之“送寒衣”,寒衣节因此得名。
2
历史沿革
周代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代。据考证,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的这天,人们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周代当时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古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且并未与祭祀祖先这一习俗联系在一起。
唐代
到了唐代,授衣开始与祭拜习俗相结合。《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七记载:唐玄宗于天宝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无典实,传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道,人因亲设教,感游衣于汉纪,成献报于礼文,宣示庶僚,令知朕意”。这一诏令直接影响了汉族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但唐代送寒衣的时间仍在农历九月。
宋代
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送寒衣这一习俗在宋代逐渐推移到十月朔日。宋代的寒衣节习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一是给生人授衣,由朝廷给官员分发冬衣;二是祭祀,给死者烧祭衣物;三是开炉设火,如今日之供暖日。
明代
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对当时的寒衣节有详细描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清代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记录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现代
后世的寒衣节习俗,各地发展出许多新形式。总体而言,呈现出一种货币化趋势,即各种冥币、祭品逐步替代样式相对固定的寒衣。祭品的变化与人们信仰心理的淡化、御寒能力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寒衣节送寒衣的节俗特色被模糊,有沦为一般“鬼节”的趋势。
3
相关传说
孟姜女送寒衣
相传秦时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杞良被抓去修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至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于城墙,盖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哭倒长城,露出夫君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长城内外也因之而将农历十月初一定作“寒衣节”,“十月一送寒衣”成为北方凭吊过世亲人的一种风俗。
朱元璋授衣
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品尝。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
“红豆饭”传说
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其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当天正是十月初一。后来人们把十月初一当作悼亡节来过,吃红豆饭,以纪念这位放牛娃。有童谣唱曰:“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
4
各地风俗
山西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晋北地区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等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瓦柱分明、门窗俱备的纸房舍。雁北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寒衣节这日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
河南
洛阳有语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要准备给祖先的供品。这些食物油膏肥腻,操作间不免弄得满手、满脸皆是。偃师、宜阳等地,则不去老坟烧寒衣,而在家门口和十字路口烧祭。待到十月初一傍晚,人们抓把土灰在家门前撒一个灰圈,焚香烧纸、祭奠先人。但也有一些讲究的人家会特意跑到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为“游魂路鬼”送寒衣,以使其与自己逝去的先人和平共处。
北京
民国初年,北京人大多沿袭旧俗,在十月初一前便购置好寒衣纸,在各色蜡花纸、粉色纸印上白色图案,白色纸印上青莲色图案,黄色纸印上红色图案(一般为牡丹、菊花、蝴蝶等),也有素色纸。
山东
鲁中一带则流行傍晚在野外路口烧寒衣,为无后之死者或孤魂野鬼祭祀。鲁西南一带,寒衣节除了准备寒衣外,还以亡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其阴间娱乐。
江苏
南京地区送寒衣,要将各种冥衣装于红纸袋里,上面写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于堂上,而后拿到门外焚化,同时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让祖先品尝。
河北
《张北县志》载:“(十月)初一日,谓之‘鬼节’,各家祭扫祖茔,并以五色纸剪制衣裤,用纸袱盛之,上书祖先名号,下书年月日、后裔某某谨奉,照式制若干份,焚于墓前,或焚于在门前,取其子孙为先祖添衣之意”。
5
寒衣节与寒食节
“寒衣节”和“寒食节”仅一字之差,含义和内容却大不相同。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期,介之推在辅助晋国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焚山,介子推坚决不从,终被火烧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后世发展中逐渐加入祭扫、踏青、荡秋千、耍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延续两千余年,曾是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也是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中国传统节日。寒衣节和寒食节虽然名称相近,祭扫的风俗亦有重合,但前者是有感于寒冬新收、悲悯亡人,后者重在纪念介之推、追忆其清正廉明,二者大有不同。
6
寒衣节与上巳节、清明节、中元节
01
上巳节:最浪漫的鬼节
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即为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初三,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自春秋时期,上巳节就是年轻男女祭祀先人、沐浴祈福的日子。特别在江南,人们彻夜明灯以告亡灵。在古老的《诗经》里,上巳节常被描述为定情之日,被看作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也是最浪漫的鬼节。
02
清明节:最温情的鬼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八天,处于仲春和暮春之交。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人们以扫墓、祭拜等形式铭记先人、团结后辈,被称为最温情的鬼节。2006年,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3
中元节:最神秘的鬼节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传说在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因此民间普遍会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依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中元节完完全全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为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也被称作最为神秘的鬼节。
寒衣节与上巳节、清明节、中元节一同被列为中国四大“鬼节”。石梦可在《中国鬼节:由寒衣节说开去》一文中指出,各大鬼节分别占据一年的春、秋与冬。三月清明水气(阴气)“死”,祀鬼意在“收鬼”;七月中元水气“生”,鬼门开、饿鬼行,祀鬼意在安抚避害;十月寒衣水气“壮”,是鬼的“旺月”。从中元“放鬼”,经历寒衣节,到清明“收鬼”,加上发端于临水祓禊、衍生驱鬼祭灵的上巳节,各鬼节循环往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
古语云“事死如事生”,寒衣节等鬼节反映了人们对死后世界、宇宙的想象与认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顺应天时、慎终追远的生动体现。
范文四:“送寒衣”和寒衣节
摘 要:寒衣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活动节日,它的主要风俗是送寒衣,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地区,送寒衣的都有“合乎时令的悼亡”内核,人们通过送寒衣给寒衣节定下了悼亡基调。
关键词:送寒衣;寒衣节;祭祀;迎合时令;送征衣;烧纸衣
作者简介:李宏妮(1986-),女,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1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其中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向与三月清明、七月中元并称民间三大悼亡节日,民间叫做“过十月一”。在儒家“孝亲”传统与“灵魂不灭”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古人由生者推及死者,由阳世推及阴间,认为远在黄泉之下的亡亲,需要在十月添衣过冬,作为亡者亲属,有义务为其置备御寒物品,以示悼念之情。直至近现代,民间仍有在农历十月一日过此节的习俗。寒衣节出现得较晚,宋朝始有记载,但寒衣节的主要风俗――送寒衣,却源远流长。古往今来的“送寒衣”,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地区差异,但 “合乎时令的悼亡”是送寒衣的内核。
一、先秦及秦朝“送寒衣”:迎合时令,祭祀祖先
农历十月在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月份,十月节始服寒服的礼俗自古相传。《诗经?豳风?七月》的首、次两章均有“九月授衣”之句,《毛传》解为“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1]P59虽然后人对《诗经》里许多句子的注释见仁见智,却对“授衣”的理解极为一致:天气趋凉,赶制寒衣赠良人。当然,认为当时妇女九月(今农历十月)开始裁制冬衣是固定的制度难免有臆测之嫌,但那是自然形成的习俗完全是有可能的。天子在十月也换上了冬装,所谓“是月也,天子始裘”这种十月添加衣服的习俗很早就成为朝廷的节令礼仪,天子执掌着天时,天子通过加上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2]
冬寒到来,人们在入室加衣避寒的同时,自然会想到自己的亡故的亲人,特别是祖灵。古人视十月为“正阴之月”,在阴气正甚时祭祀亡灵,可谓合乎时宜。《诗经?豳风?七月》最后一句描述:“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在庆祝丰收时,人们用新收的粮食和肉制成美食享用,并以之祭祀祖先。东周时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也就是说农历十月为腊月。《礼记?月令?孟冬》载:“是月也,大饮?。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孔颖达疏说:“腊先祖五祀者,腊,猎也。谓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显见,当时每届秋收完毕,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先祖和祭祀天宗、公社、门闾等活动,希望祖先也衣食无忧。秦代至汉初,农历十月初一成了岁首,秦朝的十月新年在汉朝称为“秦岁首”。即使改历之后采用正月初一为岁首,而十月初一悼亡、祭祖之习俗却流传了下来。东周的腊月也好,秦朝的岁首也好,十月一虽然在不同的历法中被规定为不同的节点,但在人对冬寒的体验基础上产生的“送寒衣”时令文化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后世“寒衣节”也有了节俗依据。
二、唐朝“送寒衣”:送征衣
民间传说中,送寒衣始于孟姜女给其夫万里送寒衣,民间将农历十月一日孟姜女送寒衣这一天,称为“寒衣节”。 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十月里鞭蓉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家丈夫把寒衣换,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敦煌藏书也记载了相关小曲,曲中称杞梁为“杞梁”,称其妻为“孟姜女”,说“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长城路,实难行……愿身强健早还归”,孟姜女传说在“夫死哭长城”的基础上添加了“万里送寒衣”。
其实,送寒衣古已有之。冬天来临之际,给远方征人寄送寒衣,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景观,尤其是战争徭役频发的年代里。因此,此时的送寒衣就主要是送征衣。一个时代的特征不仅体现在民众的话语中,在文人作品中同样可见其缩影。“捣衣”、“征衣”和“寒衣”在唐代闺怨诗和边塞诗中被描摹次数之多,为历代所不及。一是因为唐初实行府兵制,士兵的生活用品,以至行军用具都要自备,负担极重,后来,府兵制虽然逐渐为募兵制所代替,但士兵的被服,还要家中缝制寄送。二是因为唐代的征戍之地主要在气候寒冷的西北、东北边疆。三是因为唐时男子服兵役时间很长,“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综上原因,“寒衣”成了寄托思念的最好媒介。事实上,送寒衣本是为了解除生者的寒冷,但由于沙场无情,他们随时可能尸横疆场,一去不返,但家中亲人却不知晓,依然不远万里寄来征衣,“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唐沈彬《吊边人》),唐代诗人皮日休曾咏叹这种情形: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因此唐代的寄寒衣既是送给生者也是送给死者。
三、唐宋以后“送寒衣”:烧纸衣
十月一的“寒衣节”,亦称“烧衣节”。唐朝时“寒衣节”之名虽未见于典籍,“寒衣节”的风俗活动却开始逐渐形成,表现之一是早期采取的是掩埋或焚烧真棉衣,唐宋时期人们改烧纸衣,烧纸衣是后世送寒衣的形态基础。唐代人们认为送给鬼的东西都要烧成灰,鬼才能收到,应该与唐人接受佛家信仰有关,这种观念后来渗透到送寒衣中,以焚化的形式送寒衣。宋朝起有了“寒衣节”之名,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描述了当时汴梁(今开封)的情景:早在九月下旬,“即买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按:即十月初一)烧献故也。”
宋元以后,寒衣节成为与清明、中元并列的悼亡节。清代,寒衣节被称为鬼节。据《帝京岁时纪胜》载:“十月朔,孟冬时享祭宗庙,颁时宪书,乃国之典。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燕京岁时记》也说:“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送寒衣。”胡朴安编的《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十月朔,俗称十月朝。人无贫富,皆祭其先,多烧冥衣之属,谓之‘烧衣节’。”
现在有的地方,“烧寒衣”习俗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入一个纸袋,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因为近年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人在送寒衣时,增加了纸制的带暖气设备的小楼房等,企盼亡亲也能分享舒适、温暖的现代化住房。这种送寒衣内容的变迁,深刻反映出民俗内容与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普遍规律。
参考文献:
1、[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萧放.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J].文史知识,1999年11期
3、王永清.唐诗中“寒衣”意旨研析.[J]文学教育,2007年5期
范文五:? 中国年轻人只知道今天是万圣节,却忘记今天是本土的寒衣节!
清明祭祖,中元超度,而另一个也被称作是“鬼节”的日子为十月初一日——寒衣节。
每年的十月初一,谓之“寒衣节”,民间称为“鬼头日”,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这一天,是汉民族最为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汉民族重孝,寒衣节时值农历十月初一,一年寒冬正要开始,阳间生人添换棉衣,也要想到阴曹地府的先人亡者不能挨饿受冻。顾名思义寒衣节就是要给故去的亲人送寒衣的日子。
在这一天,生人要为亡者烧五色纸,供香烛以及食物,而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冥衣”。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开始把冥纸和冥衣一起放在一个纸做的包袱里,在外面写上收者和寄者的姓名以及亲属关系,或在坟墓前,或在祠堂,或在宫观,或在路口,一起焚化寄走。
早在周期时期,十月初一就被定为腊祭日,在这一天周天子要率众举行隆重的腊祭仪式。《礼记·月令》中对这一仪式有比较明确的描述,其中提到天子在社坛以猎物为祭品,祭祀日月星辰,在门闾内祭祀五代先祖,同时还要慰劳农人的一年辛劳,并且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气转凉人们-——不仅仅只是生人——要更换衣服了。据传,寒衣节的送衣形式原本是在九月份,具体时间并无可考。唐代《唐大诏令集》卷77 曾提到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的一份诏令,“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然而即便是在北方,九月也还不到入冬的时节,因此到宋代时候,送寒衣的时间就被推移到了十月初一日。
《岁时杂记》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当时的都城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就有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商贩出现,“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由此可见,当时十月初一是朝廷给士兵发放冬衣的时间,民间则在这一天准备给亡者烧冬衣。“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
明刘侗、于奕正二人著《帝京景物略》一书详细记载了寒衣节的状况。“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礼记》上载:“既冠于次,入哭踊三者三,乃出。”意即“哭踊(捶胸跳足)须遵一定之节奏,每哭一节跳脚三次,哭三节跳脚九次,便是“成踊”一回。因此古代丧仪关于怎么哭,与哭几次的限制是有成例的。这里提到的“女生十九,男声十一”概为北京城的民俗。
《礼记·月令》中记载,农历十月是冬三月的第一个月份,立冬之节气也多发生在这个月份。因此天子要率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到北郊去举行迎冬礼,返回后要奖赏这一年为国捐躯的壮士们,并且抚恤他们的妻儿。但死去的人们如果接受奖赏呢?于是就有了“送寒衣”的方法,上行下效,逐渐沿袭了下来。
民间传说“寒衣节”和发明造纸术的蔡伦的哥嫂有关。说是蔡伦的哥哥蔡莫和嫂子慧娘羡慕弟弟的手艺,但却学艺不精,造出来的纸张质量差而卖不出去。于是慧娘就想到了一个假死的方法,让丈夫在棺材外烧纸哭魂,等到街坊邻居都来看热闹的时候,假死的慧娘“还魂”回来对大众说,正是丈夫烧的纸在阴间化为了钱财,自己用这些钱财买通了小鬼来帮忙推磨受刑,又买通了阎王爷而还魂人间。听此神迹后,一时间百姓们把这些质量低下的纸全都抢购一空。慧娘还阳的日子正好是十月初一,后人就把这一日定为了给亡者烧纸送钱的日子。虽是民间传说,却由此产生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俗语。
每逢寒衣节前后,百姓也会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起因便与此有关。当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于是在十月初一早朝时行授衣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因而南京城有谚语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老年间,十月初一时庄稼都已收打完了,也就是长工们下工的日子口了,又叫“散工节”。雇主们在这天都得设筵犒劳雇工,算清工钱,说清楚谁继续留用,留下的叫“打冬儿”或叫“扛冬活”。
所以十月初一寒衣节,在祭祀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社会中的忠、孝以及乐善和博爱精神,是把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结合最为紧密的一个追思之日,也让寒衣节充满了更多的人情味。
虽然人鬼之分是必然,但在道教的理念中,并不崇尚鬼怪乱神之力。在通过经功之力度炼幽魂的同时,经文中也多含有劝世醒世之道。如做超度道场时常唱到的一段《返魂香》,词中写道:“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一旦无常归何处?”是在劝解世人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南华真人做的一首叹词《骷髅叹》写道:“骷髅骷髅,眷属无音,恩爱恩爱全丢。雨打风筛今几秋,恨悠悠。”一方面说尽了人世风凉,另一方面也在阐述道教提倡的忠孝仁义。而这一点在《刀兵偈》施食时表现地尤为明显。
祭祖,实则是在祭奠自己心中的坚守。道教的核心是道,而不是鬼神。道在人间以清静度世人,是在教给世人明白了前生今世的因果后,更会去珍惜当下的修行。虽是在言鬼神之事,却是在度人以天地万物行化之理。通人理以晓神鬼事,此也是祖师留下的修行箴言。于是不得不赞叹祖师之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