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三光气
三光气
英文名称:triphosgene
分子式:C3Cl6O3
CAS 号:32315-10-9
危险性类别:有毒品
别 名:固体光气 , 二 (三氯甲基 ) 碳酸酯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81-83 沸点(℃):203-206 相对密度(水=1):1.759 危险特性:
本品在常温下极其稳定,其初始分解温度为 130°C ,吸湿于 90°C 开始分 解,高温裂解为光气、双光气。
接触后表现:轻度中毒症状:咳嗽、气短、胸闷或胸痛,恶心、呕吐、头晕 乏力;中度中毒症状:胸闷、气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有轻度发绀; 重度中毒症状:明显呼吸困难、发绀,频繁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严重者注射 20%与洛托品 20ml 。 ; l. ]' o5 H3 ^: b6 T' l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严重者注射 20%乌洛托品 20ml 。
身体防护措施:
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 戴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 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 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范文二:三光气
三光气的性 质:
三光气又 称固体气,化学名称为 双 (三氯甲基 ) 碳酸酯 ,英文名称 Bis(triehloromethyl)Carbonate或 triphosgene. 简称 BTC 。
三光气为 白色晶体,类似光气的气味。
三维结构
分子式 C3Cl6O3;
分子量 296.75;
CAS 号 32315-10-9;
熔点 为 81一 83℃ ;
沸点 为 203一 206℃;
固体密度 为 1.759/em3;
熔融密度 为 1.6299/em;
稳定性较 强,在沸点时仅有少量分解,生 成 氯甲酸三氯甲酯 和光气。 溶解性:不溶 于水,能溶于 乙醚 、四氢呋喃(THF )、苯、 环己烷 、 氯 仿 、 四氯化碳 、 1,2-二氯乙烷 、二氯甲烷、乙 醇等有机溶剂。
一分子固 体三光气可分解成三分子气体光 气,与气体光气相比具有运 输,使用安全 ,计量方便,可实现反滴加反应 ,反应接近等当量等优点。 在工业上仅把 它当一般毒性物质处理。在医药 、农药、有机化工和高分子 合成方面可取 代光气或 双光气 参与反应。
固体光气 初始 分解温度 为 130℃,在潮湿的气氛 中于 90℃开始分解, 宜存于干燥、 阴凉处,远离火源,并与 有机胺 等隔开。
它的物理 性质在 1887年 就有报道,但它的晶体结构直 到 1971年才被 报道,它的结 构为单晶,其晶参数为 a=9.824只 10一‘ om, b=8.87 X10一‘ om, c=11.245xio一‘。 m ,晶角 为尹 ~ 91.70.
三光气在 常压下蒸馏时伴有少量的分解 ,生成光气和氯甲酸三氢甲醋 。 有研究表明有 氯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三光气可以 很安全的定量分解为光气 [7j,这样就解决了光气在反 应过程中不能准确计量的问题。
三光气的 制备机理:
到目 前为止 用碳酸 二甲醋 (DMC)/抓气 抓化法 是制备 三光气 的唯一 方法 . 反应方程式如 下:
以 DMC 和 氯气为原料,在光、热或引发剂 的引发下通过氯化反应合成 的,这种氯化 反应是一种自由基链式反应,核 磁共振研究表明氯化是分步 进行的。
用途:用 于合成氯甲酸酯、异氰酸酯、聚 碳酸酯和酰氯等 。
分子式 C 3Cl 6O 3
分子量 296.75
CAS 号 32315-10-9
白色结晶体。有类似光气的气味;固体密度 1.78g/cm3,熔融密度 1.629g/cm3。熔 点 79~83℃,沸点 203~206℃ /760Torr。稳定性较强,在沸点时仅有少量分解,生成 氯甲酸三氯甲酯 和光气。不溶于水,能溶于 乙醚 、 THF 、苯、 环己烷 、 氯仿 、 四氯化碳 、 1,2-二氯乙烷 等有机溶剂。一分子固体三光气可分解成三分子气体光气,与气体光气相比 具有运输,使用安全,计量方便,可实现反滴加反应,反应接近等当量等优点。在工业上仅 把它当一般毒性物质处理。 在医药、 农药、 有机化工和高分子合成方面可取代光气或 双光气 参与反应。
固体光气初始 为 130℃,在潮湿的气氛中于 90℃开始分解,宜存于干燥、阴 凉处,远离火源,并与 有机胺 等隔开。
范文三:三光气MSDS
三光气
二(三氯甲基)碳酸酯~或双(三氯甲基)碳酸酯 化学品中文名: Bis(trichloromethyl)carbonate 或Triphosgene,英文缩写BTC, 化学品英文名: CAS No. 32315-10-9
危险性类别:第六类 二级有机毒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本品有毒性和腐蚀性。如果吸入~所有接触途径可引起灼伤。与水反应释放出有毒气体。可以在高温下分解。挥发性气体会刺激眼部流泪。
急性潜在健康影响:
眼接触:粉尘和挥发性气体会对眼睛造成刺激和灼伤。
摄入: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 危险性概述 吸入:吸入可导致化学性烧伤呼吸道~可引起喉和支气管痉挛、炎症和水肿~以及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可能引起烧灼感、咳嗽、气喘、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分解产物之一的光气是其主要的致毒因素。主要靶器官是肺~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肺水肿。毒性的迹象和症状~可能会延迟24小时。
皮肤接触: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急 救 措 施 氧。立即就医。如受害者已摄入或吸入诱导物质且呼吸停止~不要用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与援助的袖珍面罩应配有单向阀或应用其他适当的呼吸医疗设备。
食 入:安静休息~给输氧~禁止诱导呕吐。立即就医~呼叫中毒控制中心。 医生须知:严重者注射20%乌洛托品20mL。
危险特性:在任何火灾~应佩戴滤毒罐或自给式呼吸器和充分的防护装臵。热暴露可促进剧烈分解。材料与水反应~会释放出易燃和/或有毒气体。 消 防 措 施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用水灭火: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个人防护用品。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泄漏应急处理 消除方法: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及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扬尘~提供通风措施~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不要将水引入收集的容器中~不要让这种化学物质进入环境。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呼吸器~穿适当的防护服。避免与碱类接触。不要让水进入容器~因为会发生反应~避免扬尘~避免进入眼睛、皮肤或衣服~不要摄取、吸入或食入。
操作处臵与储存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仅限于在化学通风橱内和化工许可使用。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避免接触水。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切忌与碱类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更严格的储存条件:2-8?,如4?/39?,~冲氮保存。 3最高容许浓度mg/m:均未列出,中国、美国、前苏联、联合国, 接触控制/个体监测方法:硝酸银滴定法,色谱法等,尚无国家及行业标准, 防护 工程控制:加强通风、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上适当的防护眼镜或化学安全护目镜或防毒面具。 身体防护:穿着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防止皮肤接触。
手防护:戴上涂塑手套~防止皮肤接触。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外观与性状:白色晶体。 气味:有类似光气的气味 pH值:无意义 比重/相对密度,水=1,: 1.780 3熔融密度:1.6290g/cm(80?) 熔点,?,:78?- 82? 沸点,?,:203?- 206?~1atm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分解温度:初始分解温度为130?~沸腾或常压蒸馏时少量分解为光气和氯甲酸三氯甲酯
饱和蒸气压,kPa,:16mbar, 90?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粘度:无意义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体积/体积~20?/68:F): 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苯、化 特 性 甲苯、氯苯、四氢呋喃、二氯乙烷、氯仿等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1, 医药合成:用于氯甲酸酯、异氰酸酯、聚碳酸酯、酰氯等精细化学品及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派拉西林及依那普利等降压药物的合成。是生产抗生素类及其它药物的重要中间体。,2, 农药制造:用于制造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脲类除草剂、合成除草剂、杀虫剂。,3, 高分子材料合成:是合成聚氨酯类泡沫塑料的重要原料。,4,染料合成:固体光气可以代替气体光气制作多种直接染料~例如直接黄44#、49#、50#、120#、132#,直接耐晒桃红BK,直接耐晒红4BL等,5,有机合成等。 其他理化性质:常温、密闭条件下稳定~遇热水及碱分解~遇冷水缓慢反应~BTC的反应活性与光气类似~可以和醇、醛、胺、酰胺、羧酸、酚、羟胺等多种化合物反应~还可环化缩合制备杂环化合物。
稳定性:常温、密闭条件下稳定,湿度敏感~与水反应,热敏感~高温下分解
禁配物:强氧化剂、水、强碱、酸、胺、铁氧化物、活性炭。
稳定性资料 避免接触的条件:不相容物质~可产生粉尘的因素~暴漏于潮湿的空气、水、热源。
聚合危害:尚无报告
分解产物:氯化氢~氯气~光气~一氧化碳~氯氧化物~二氧化碳 急性毒性:无资料 LC,吸入,:无资料 50
LD,口服,:无资料 LD,皮肤,:无资料 5050
皮肤腐蚀性: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无资料 致敏性:无资料 毒理学资料
致突变性:未发现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致癌物清单中没有列出 对生殖的影响:未发现
危险货物编号:61908
UN编号:2928,UN 2928 6.1/PG 2 )
包装标志:有毒品
运 输 信 息 包装类别:II
包装方法:,1,HDPE塑料桶:25kg/桶~内部装入PET塑料袋捆扎密封~外部加盖密封,,2,吨包:730kg/包~内部用PET塑料袋捆扎密封~外部用加强编织袋捆扎密封~底部有放料口。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
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等混装混运。运
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职业健康检查 --
范文四:三光气
名称 三光气;二(三氯甲基)碳酸酯
英文名: triphosgene Bis(trichlormethyl)carbonate
相对分子质量: 296.75,
CAS 号: 32315-10-9
结构(分子)式: CO(OCCl3)2 危险性类别:第6类 有毒品
化学类别:
外观性状: 固体光气为白色结晶固体,有类似光气的气味
理化指标
熔点(℃): 78-82℃
沸点(℃): 203-206℃
相对密度(水=1): 1.78g/cm3
相对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
临界压力(MPa): /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
危险特性: 本品在常温下极其稳定,其初始分解温度为130 °C ,吸湿于90 °C 开始分解,高温裂解为光气、双光气。
毒性/防护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防护措施: 在使用、接触本产品时,操作者应佩带涂塑手套和防毒面具,人员也尽可能在上风口。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严重者注射20%与洛托品20ml 。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严重者注射20%与洛托品20ml 。
储运/泄漏
应急处理 储运注意事项:本产品常温下极其稳定,应密封包装,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处,禁止与碱性化合物混放。 Cl
Cl
O Cl O Cl Cl
固体三光气的使用
使用时,视具体反应体系而定,一般说来体系中若含有引发其分解的物质(有机胺,活性碳,有机碱)时,无需加任何引发剂,反应即可顺利进行。否则,则加入1-5%(本品重量)的DMF 或吡啶等有机碱于另一相(一般分为两相反应,一相为固体光气溶液,另一相为与光气反应物质),控制一相滴加到另一相的速度来控制反应进行的速度。BTC 的溶剂有苯、氯仿、二氯乙烷、环已烷等,该溶剂应不是引发其分解的物质,而另一相的溶剂最好是以引发其分解的溶剂。
此为在网上见到的最多的引用和转载。
下面是我自己的使用心得:
三光气,固体,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其分解后相当于三分子的光气,可以做定量反应,毋需过量太多。
从一些文献看,第一、三光反应应该是不忌水的,因为我在http://www.orgsyn.org 上见到一篇用NaHCO3水溶液做碱的反应,不过我一般还是使用重蒸后的溶剂;
第二、从多篇文献上看,既可以先滴加胺,也可以先滴加三光气,也有文献说同时滴加胺和三光气的,但是严禁将胺和三光先混合在滴加,我曾经将胺和三光混合过,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冒出气泡,胺溶液变为棕红色,这样的溶液即使可以反应,我相信其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实际中,我将三光滴加到胺中时,无明显现象发生,而将胺滴加到三光中,如果滴加稍快,便会发现大量的HCl 白烟。
第三,使用三光的反应最好加入少量三光分解剂:如上诉所说的DMF 、吡啶,我一般用DMF ,因为吡啶在紫外下会有荧光,干扰反应判断,有文献报道氯离子可以定量的分解光气,我同事在溶液中加入NaCl ,也取得了很不错的反应效果;
第四,反应中胺的作用,主要是结合三光分解出的HCl ,所以,胺和三光的比例是3比1,反应中多余量的三光和胺会使溶液颜色略微变黄,如果过多则颜色会变深至棕红色,并在紫外下显两到三个荧光点,其中极性最小的荧光点在乙酸乙酯和正己烷(四比一)展开时其Rf 值约为0.7,在MS+上常有130峰出现。
固体光气的使用方法:
视具体反应体系而定,一般说来体系中若含有引发其分解的物质(有机胺、活性炭、有机碱)时,无需加任何引发剂,反应即可顺利进行。如果体系中不含有此类物质,则加入0.5-2%(固体光气重量)的DMF 或吡啶等有机碱于另一相(一般分为两相反应,一相为固体光气溶液,另一相为与光气反应物质),控制一相滴加到另一相的速度来控制反应进行的速度。固体光气的溶剂有苯、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环已烷、乙醚、四氯化碳、醇和一般的有机溶剂中,不溶于冷水等,但能与热水或碱性水溶液反应, 它在100℃以下是稳定的。固体光气的溶剂应不是引发其分解的物质,另一相的溶剂最好是引发其分解的溶剂。 下面是我自己的使用心得:
三光气,固体,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其分解后相当于三分子的光气,可以做定量反应,毋需过量太多。
从一些文献看,第一、三光反应应该是不忌水的,因为我在http://www.orgsyn.org 上见到一篇用NaHCO3水溶液做碱的反应,不过我一般还是使用重蒸后的溶剂;
第二、从多篇文献上看,既可以先滴加胺,也可以先滴加三光气,也有文献说同时滴加胺和三光气的,但是严禁将胺和三光先混合在滴加,我曾经将胺和三光混合过,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冒出气泡,胺溶液变为棕红色,这样的溶液即使可以反应,我相信其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实际中,我将三光滴加到胺中时,无
明显现象发生,而将胺滴加到三光中,如果滴加稍快,便会发现大量的HCl 白烟。
第三,使用三光的反应最好加入少量三光分解剂:如上诉所说的DMF 、吡啶,我一般用DMF ,因为吡啶在紫外下会有荧光,干扰反应判断,有文献报道氯离子可以定量的分解光气,我同事在溶液中加入NaCl ,也取得了很不错的反应效果;
第四,反应中胺的作用,主要是结合三光分解出的HCl ,所以,胺和三光的比例是3比1,反应中多余量的三光和胺会使溶液颜色略微变黄,如果过多则颜色会变深至棕红色,并在紫外下显两到三个荧光点,其中极性最小的荧光点在乙酸乙酯和正己烷(四比一)展开时其Rf 值约为0.7,在MS+上常有130峰出现。 关键是过量没反应完的要处理掉, 不然会出问题. 固体光气的溶剂有苯、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环已烷、乙醚、四氯化碳、醇和一般的有机溶剂中. 我做过同样的实验, 我建议你用草酰氯, 反应很完全. 我用三光气的时候总有1-2%的酰胺没有反应完全, 我当时做的是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 如果你遇到类似问题请考虑我的建议 .
①本品在常温下极其稳定,其初始分解温度为130 °C ,吸湿于90 °C 开始分解,高温裂解为光气、双光气。
②本品为二级有机毒品,CAS 号:32315-10-9,联合国编号:281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944危险货物品名表分类属:第六类。编号:61908二级有机毒害品。特殊规定:73(托运和承运按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第三章第二十二条规定执行)。
③本品应密封包装,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处,不能与碱性化合物混放。
④本品使用时操作者可佩带一般涂塑手套和防毒面具、人员尽可能处于上风处。
⑤本品洒落时,可清扫收集不影响使用,残余部分可用5-10%氨水冲洗,有白烟产生,对卫生和环境无影响。
⑥急救方法:眼部刺激或皮肤接触可用清水冲洗,误食或吸入者可安静休息、吸 氧 、严重者注射20%的乌洛托品20毫升。
三光气,固体,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其分解后相当于三分子的光气,可以做定量反应,毋需过量太多。
从一些文献看,第一、三光反应应该是不忌水的,因为我在 上见到一篇用NaHCO3水溶液做碱的反应,不过我一般还是使用重蒸后的溶剂;
第二、从多篇文献上看,既可以先滴加胺,也可以先滴加三光气,也有文献说同时滴加胺和三光气的,但是严禁将胺和三光先混合在滴加,我曾经将胺和三光混合过,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冒出气泡,胺溶液变为棕红色,这样的溶液即使可以反应,我相信其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实际中,我将三光滴加到胺中时,无明显现象发生,而将胺滴加到三光中,如果滴加稍快,便会发现大量的HCl 白烟。
第三,使用三光的反应最好加入少量三光分解剂:如上诉所说的DMF 、吡啶,我一般用DMF ,因为吡啶在紫外下会有荧光,干扰反应判断,有文献报道氯离子可以定量的分解光气,我同事在溶液中加入NaCl ,也取得了很不错的反应效果;
第四,反应中胺的作用,主要是结合三光分解出的HCl ,所以,胺和三光的比例是3比1,反应中多余量的三光和胺会使溶液颜色略微变黄,如果过多则颜色会变深至棕红色,并在紫外下显两到三个荧光点,其中极性最小的荧光点在乙[wiki]酸[/wiki]乙[wiki]酯[/wiki]和正己烷(四比一)展开时其Rf 值约为0.7,在MS+上常有130峰出现。
范文五:光气
光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在农药;当今医药;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以及军事上都有许多用途。在农药生产中,用于合成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西维因;速灭威;叶蝉散等许多品种,还用于生产杀菌剂多菌灵及多种除草剂,我国临湘氨基化学品厂和宁阳农药厂已成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生产基地,宁阳家药厂已能生产43个品种。以光气为原料生产的异氰酸酯类产品,例如TDI ,MDI ,PAPI 是聚氨酯硬泡;软泡;弹性体;人造革的重要原料;有些品种的异氰酸酯,大量用于聚氨酯涂料;也有的特殊品种用于粘结剂,例如列克纳胶。在染料工业中用于生产猩红酸等染料中间体,在国防工业中用于生产中定剂二甲基二苯脲和作为军用毒气。用光气生产的氯代甲酸酯类是农药;医药;聚合引发剂等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用光气直接法或酯交换法生产工程塑料聚碳酸酯时,都需要光气作原料。光气剧毒,是一种强刺激;窒息性气体。吸入光气引起肺水肿;肺炎等,具有致死危险。
中毒概述
本品是典型的暂时性毒剂。吸入中毒的半致剂量LD50为
3200mg·min/m3,半失能剂量1600mg·min/m3。吸入后,经几小时的潜伏期出现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部压痛、血压下降,严重时昏迷以至死亡。防毒面具可有效地防护,通常不需消毒。抗毒药有乌洛托品等。出现肺水肿症状者禁止人工呼吸。 详细资料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主要损害呼吸道,导致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患者有流泪、畏光、咽部不适、咳嗽、胸闷等;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轻度紫绀; 重度中毒出现肺水肿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泡沫痰、呼吸窘迫、明显紫绀。肺水肿发生前有一段时间的症状缓解期(一般1-24小时) 。可并发纵隔及皮下气肿。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C501400mg/m3,1/2小时(大鼠吸入); 人吸入
3200mg/m3,致死; 人吸入25ppm×30分钟,最小致死浓度。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吸入0.0008mg/L,5小时 (5天) ,40%出现肺气肿。
污染来源:光气用作聚氨酯制品处理剂、增塑剂、聚碳酸酯原料,纤维处理剂、除草剂、炸药稳定剂、染料、染料中间体和药品原料,在生产中的跑、冒、滴、漏或意外泄漏都可带来污染。 危险特性:不燃。化学反应活性较高,遇水后有强烈腐蚀性。 燃烧(分解) 产物:氯化氢。
三、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快速化学分析方法:对硝基苄基吡啶检测管、二甲基苯胺指示纸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四、实验室监测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HJ/T31-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
碘量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
五、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5mg/m3 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5.0(表1);3.0(表2)
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二级0.12~1.2(表1);0.10~1.0(表2)
三级0.18~1.8(表1);0.15~1.5(表2)
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mg/m3):
0.080(表2);0.10(表1)
六、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1、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光气很容易水解,即使在冷水中,光气的水解速度也很快。水源、含水食物以及易吸水的物质均不会染毒。光气与氨很快反应,主
要生成脲和氯化铵等无毒物质,因此,浓氨水可对光气消毒。光气与有机胺作用,生成二苯脲白色沉淀和苯胺盐酸盐。可用此反应来检验光气。光气在碱溶液中很快被分解,生成无毒物质。各种碱、碱性物质均可对光气进行消毒。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正常作业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万一有光气漏逸,微量时可用水蒸气冲散,较大时,可用液氨喷雾冲洗。灭火剂: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