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无添加剂儿童酱油
无添加剂儿童酱油
【郑州星宇贸易有限公司:http://www.xiaokangshop.com/ 联系手机:18639016330;13598079850 咨询电话:0371-66220539;400-0371-6622 咨询qq:1105974110 502467177 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11号鑫苑国际广场542室】
豆康晒缸酱油秉承传统的古制工艺,精选优质大豆和小麦为原料,经“春曲、伏酱、秋油”,瓦缸中日晒夜露365天酿造而成。晒缸酱油酿造过程吸日月之精髓,取天地之灵气,群酶共酵,完整地保持了原生态酿造酱油的特点,其色泽红亮,酱香浓郁,酯香扑鼻,味道鲜美醇厚,“皆人生日用之常,健康至宝”。
太极酱油晒缸场占地150亩,位于美丽的“双加工业园”南湖畔,周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晒场坐拥瓦缸万余口,缸体镌刻古诗词,如千军万马整列待发,蔚为壮观。
产品特色
未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不加增稠剂、不加防腐剂、不加增味剂、不加着色剂。
利用传统古法进行酿造,这是“瓦缸酱油”最大的工艺特点。
==========联系我们==========
郑州星宇贸易有限公司:http://www.xiaokangshop.com/
联系手机:18639016330;13598079850
咨询电话:0371-66220539;400-0371-6622
咨询qq:1105974110 502467177
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11号鑫苑国际广场542室
范文二:酱油生产常用添加剂的利弊分析_薛慧萍
工业技术
科技与经济
2006年第6期
KEJIYUJINGJI
酱油生产常用添加剂的利弊分析
薛慧萍,刘 晔
(乌海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内蒙古乌海 016000)
摘 要:现在不少人在食甲绿色食物,天然食物的影响下,对酱油添加苯甲酸钠、焦糖色有反感,其
实这两种物质在酿造酱油过程中能自然产生,在检验中检出这两种物质,不能肯定是添加进去的,此外,这两种添加剂都有利于提高酱油质量,按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添加,是安全可靠的,消费者可释疑虑。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冲,为了改良食品品质,包括色、香、味、体等感观质量,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以及为了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在食品中必须对人体无害,也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在酱油加工方面最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苯甲酸钠(防腐剂)、焦糖色(着色剂)。下面就对这两种添加剂提出拙见,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苯甲酸钠;焦糖色;添加剂
+
中图分类号:TS2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6)06—0105—011 苯甲酸钠
酱油是一种低酸食品,酸度在pH4.7~4.9,而水分活性都在0.78~0.85之间,为了防止感染微生物而变质,须经灭菌后包装,为预防腐败变质而添加防腐剂。广义而言,凡是能杀死微生物的化合物称为灭菌剂。虽然不能杀死微生物,但却可以抑制其生理的活动,阻止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则称为防腐剂。目前防腐剂分有机与无机两大类。有机防腐剂主要包括:苯甲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山梨酸及其盐类、脱氦醋酸、维生素K类、丙酸及其盐类、乳酸等。无机防腐剂主要包括:亚硝酸盐、硝酸盐、亚硫酸盐、二氧化碳等。酱油产品一般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和山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是苯甲酸钠。在不添加苯甲酸钠的酱油标签上注明“不使用防腐剂”而并非注明“不含苯甲酸钠”,这是因为在酱油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将大豆(或豆粕)及小麦(或面粉)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各种氨基酸,其中苯丙氨酸继续代谢可以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及苯甲酸。因此,酱油中存在微量苯甲酸是正常的。
按传统酱油酿造原料配比为大豆:面粉=7:3,以100克混合料计算大豆占70克,面粉占30克。大豆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6%,100克混合料中有大豆蛋白质70×36/100=25.2克,传统酿造酱油的原料蛋白质利用率为65%,即100克混合料的大豆蛋白质转到酱油中去的有25.2×65/100=16.38克。大豆蛋白质组成中苯丙氨酸占5%,即100克混合料中来源于大豆蛋白质的苯丙氨酸有16.38×5/100=0.819克转移到成品酱油中去,传统酱油的氨基酸生成率仅为55%,即100克混合料中来源于大豆蛋白质的苯丙氨酸实际上仅有0.819×55/100=0.45克转移到酱油中。面粉蛋白质含量为12%,100克混合料中有面粉蛋白质30×12/100=3.6克,转移到酱油中去面粉蛋白质有3.6×65/100=2.34克。面粉蛋白质组成中苯丙氨酸占3.38%,即100克混合料中来源于面粉蛋白质的苯丙氨酸有2.34×3.38/100=0.097克,转移到酱油中去的有0.
079×55/100=0.043克。
100克混合料产头、二淋酱油共230克,其中苯丙氨酸共0.45+0.043=0.493克,苯丙氨酸被微生物代谢,可以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及苯甲酸。假定有1/3转变为苯甲酸,则酱油中的苯甲酸含量可达0.493×1/3=0.164克,即0.164×100/230=0.071%。
事实上在天然酿造酱油中的苯甲酸含量从未发现有此高水平,一般都在0.01%以下,那是因为苯丙氨酸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苯丙酮酸、苯乙酸及苯甲酸并不是均等的,主要的代谢途径是脱氨成为苯丙酮酸,再脱羧成为苯乙酸。在检出酱油中的苯甲酸含量在0.01%以下,应认为是没有添加的。如果添加小于0.01%苯甲酸不会有防腐效果的,生产企业必须按照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最大使用量0.1%添加。2 焦糖色
焦糖色是与酱油色调相似的一种食品着色剂。使用的目的在于提高产品的棕红色调。它是由糖类物质(如蔗糖等)经高温(200C左右)处理,变成黑褐色的物质,这种作用称为焦糖化,在有氨基化合物(如氨基酸、氨或铵盐)存在时,发生羰氨反应也产生焦糖色。
酱油的棕红色泽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原料中的糖分与蛋白质分解产物中的氨基物质(氨基酸、肽、游离氨等)进行羰氨反应;二是原料中的糖分在受热的情况下进行焦糖化反应:其三是原料蛋白质水解产生的酪氨酸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进行氧化聚合反应。而主要来源是羰氨反应,其反应原理及过程与加氨生产焦糖色相似,所不同的是加氨生产焦糖色时采用高温(140℃左右),而酿造酱油则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生酱油的灭菌也不超过100℃)。因此,呈色速度慢,色泽较浅。天然与人工产生的焦糖色其化学本质是相似的,无法予以区别,所以,不必考虑是否添加焦糖色,只要铵盐指标不大于其氨基酸态氮的30%就可以了。
收稿日期:2006-01-15
范文三:酱油生产常用添加剂的利弊分析
酱油生产常用添加剂的利弊分析
垂薯越:薹:譬蔓::::::::::誊:零薯.::::::置.::-
登燕经逝2生苤6魍
衄刁口硼叼噼坶口
酱油生产常用添加剂的利弊分析
薛慧萍,刘晔
(乌海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内蒙古乌海016000)
摘要:现在不少人在食甲绿色食物,天然食物自々影响下,对酱油添加苯甲酸钠,焦糖色有反感,其
实这两种物质在酿造酱油过程中能自然产生.在检验中检出这两种物质,不能肯定是添加进去的,此外,
这两种添加剂都有利于提高酱油质量.按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添加,是安全可靠
的.消费者可释疑虑.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冲.为了改良食品品质,包括色,
香,味,体等感观质量,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以及为了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
质或天然物质.这些物质在食品中必须对人体无害,也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在酱油加工方面最常
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苯甲酸钠(防腐剂),焦糖色(着色剂).下面就对这两种添加剂提出拙见,供大家参
考.
关键词:苯甲酸钠;焦糖色;添加剂
中圉分类号:TS2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2006)06—0105—01
1苯甲酸钠
酱油是一种低酸食品,酸度在pH4.7,4.9.而
水分活性都在0.78,085之间,为了防止感染微生
物而变质,须经灭菌后包装,为预防腐败变质而添加
防腐剂.广义而言.凡是能杀死微生物的化合物称
为灭菌剂.虽然不能杀死微生物,但却可以抑制其
生理的活动,阻止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则称为防腐
剂.目前防腐剂分有机与无机两大类.有机防腐剂
主要包括:苯甲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山
梨酸及其盐炎,脱氨醋酸,维生索K类,丙酸及其盐
类,乳酸等.无饥防腐剂主要包括:亚硝酸盐,硝酸
盐,亚硫酸赫一二氧化碳等.酱油产品一般使用苯甲
酸及其钠盐和IJ.I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是苯甲酸
钠.在不添加苯甲酸钠的酱油标签上注明”不使用
防腐剂”而并非注明”不含苯甲酸钠”,这是因为在酱
油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将大豆(或豆粕)及小麦(或面
粉冲钧蛋白质水解为各种氨基酸,其中苯丙氨酸继
续代谢可以生簸苯丙酮l鼗苯乙酸及苯甲酸.因此,
酱油中存在微量苯甲酸是正常的.
按传统酱油酿造原料配比为大豆:面粉=7:3,
以100克混合料计算大豆占70克,面粉占30克.
大豆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696,100克混合料中有大
豆蛋白质70×36/100=25.2克.传统酿造酱油的原
料蛋白质利用率为65%.即100克混合料的大豆蛋
白质转到酱油中去的有25.2×65/100=16.38克.
大豆蛋白质组成中苯丙氨酸占5%,即100克混合
料中来源于大豆蛋白质的苯丙氨酸有16.38×5/
100=0.819克转移到成品酱油中去,传统酱油的氨
基酸生成率仅为55%,即100克混合料中来源于大
豆蛋白质的苯丙氨酸实际上仅有0.819×55/100=
0,45克转移到酱油中.面粉蛋白质含量为12%,
100克混合料中有面粉蛋白质30×12/100=3.6
克.转移到酱油中去面粉蛋白质有3.6×65/100=
2.34克.面粉蛋白质组成中苯丙氨酸占3.38%,即
100克混合料中来源于面粉蛋白质的苯丙氨酸有2.
34×3.38/100=0.097克.转移到酱油中去的有0.
收稿日期:2006一O1—15
079×55/100=0.043克.
100克混合料产头,二淋酱油共230克.其中苯
丙氨酸共0.45+0.043=0.493克,苯丙氨酸被微生
物代谢,可以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及苯甲酸.假定
有1/3转变为苯甲酸.则酱油中的苯甲酸含量可达
0.493×1/3=0.164克.即0164×100/230=0.
071%.
事实上在天然酿造酱油中的苯甲酸含量从未发
现有此高水平,一般都在0.01%以下,那是因为苯
丙氨酸在代谢过程巾产生苯丙酮酸,苯乙酸及苯甲
酸并不是均等的,主要的代谢途径是脱氨成为苯丙
酮酸,再脱羧成为苯乙酸.在检出酱油中的苯甲酸
含量在0.01%以下.应认为是没有添加的.如果添
加小于0.01%苯甲酸不会有防腐效果的,生产企业
必须按照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
准>的最大使用量0+1%添加.
2焦糖色
焦糖色是与酱油色调相似的一种食品着色剂.
使用饷目的在于提高产品的棕红色调.它是由糖类
物质(如蔗糖等)经高温(2ooc左右)处理,变成黑褐
色的物质,这种作用称为焦糖化,在有氨基化合物
(如氨基酸,氨或铰盐)存在时,发生羰氨反应也产生
焦糖色.
酱油的棕红色泽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原料
中的糖分与蛋白质分解产物中的氨基物质(氨基酸,
肽,游离氨等)进行羰氨反应;二是原料中的糖分在
受热的情况下进行焦糖化反应:其三是原料蛋白质
水解产生的酪氨酸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进行氧化
聚合反应.而主要来源是羰氨反应,其反应原理及
过程与加氨生产焦糖色相似,所不同的是加氨生产
焦糖色时采用高温(140?左右),而酿造酱油则是在
较低温度下进行的(生酱油的灭菌也不超过
100?).因此,呈色速度慢.色泽较浅.天然与人工
产生的焦糖色其化学本质是相似的.无法予以区别,
所以,不必考虑是否添加焦糖色.只要铵盐指标不大
于其氨基酸态氮的30%就可以了.
?
115-
范文四:一瓶酱油中含有8种添加剂
我们每天做菜都离不开酱油,过去,家家用的都是从粮油店里买的1元一袋的酱油。酱油只有一种,炒菜也放,拌凉菜也放,吃饺子也放。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酱油的种类多了起来,还分起了功能。那么,该如何区别这些打着不同“招牌”的酱油,选到适合自己用的酱油呢?
主打“功能牌”
种类五花八门
记者走访了哈市部分商场超市发现,市场上的酱油种类繁多,从1.50元的袋装到十几元的瓶装。酱油从功能上细分的品种更是琳琅满目。在哈市南岗区某超市,仅酱油一种调味品就占据了超市的一整节柜台,有海鲜酱油、红烧酱油、凉拌酱油、饺子酱油、浓汁酱油、头鲜酱油、火锅酱油、蒸鱼酱油、汤酱油、天然加铁红醇酱油、宴会酱油、有机酱油、鲜味生抽、珍鲜生抽、野生菌生抽、黄豆老抽等20余种。
一对来购买酱油的老夫妻在柜台前徘徊了10余分钟,但是还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该买哪种好。最后,在老伴儿的催促下,老大娘随手拿起了一瓶酱油放在购物车内,嘴里还嘟囔着:“随便选一瓶吧,也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不同。”和这对老夫妻相同的市民还有很多,面对琳琅满目的功能酱油,市民们一头雾水。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厨房一共摆放了三四种酱油,做红烧肉的时候放红烧酱油,做凉拌菜的时候放凉拌酱油,但是具体这些酱油有什么区别,她也不知道。
价格参差不齐加“料”就敢卖高价
除了种类琳琅满目外,酱油价格也参差不齐。拿瓶装酱油为例,记者看到超市柜台上有一种700毫升桶装黄豆酱油价格为1.80元,平均每升2.57元;而另一种瓶装160毫升的有机酱油价格为8.48元,平均每升53元。两者相差了20倍,这相差的20倍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在道里区某仓买店,记者随手拿起了一瓶某品牌容量为500毫升的老抽酱油,市场售价为4.50元。而该品牌同样容量的海鲜酱油,市场售价为7.50元。为了弄清楚两者的不同,记者对比了一下两者的成分,老抽酱油的成分有水、黄豆、小麦粉、食用盐、白砂糖,而海鲜酱油的成分只多了干贝。附近小区的居民赵女士纳闷地说:“就多了一样干贝,一瓶酱油就贵了3元,难道说这海鲜酱油里放了3元的干贝吗?”“酱油这些调味品是吃到嘴里的东西,我们都想买放心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可让我们纳闷的是,那些价格高的酱油真的值吗?”赵女士问。
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瓶普通酱油的价格为2.00元,在市场上的价格为3.00元,厂家和经销商有1.00的利润。在添加了一些高档配料后,配料的成本不会太高,但由于有了所谓的高级配料“噱头”后,市场上的价格就可以大幅提升,厂家和经销商的利润自然也高了很多。这么一算,许多厂家宁可放弃低档品种而去激烈角逐于高档酱油市场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瓶酱油里最多有8种添加剂
你吃的酱油里都有啥?面对记者的询问,大部分市民都摇了摇头。记者在酱油商标上看到,除了水、黄豆、小麦粉(或面粉或麦麸)、白砂糖、食用盐,大部分酱油里还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安赛蜜、谷氨酸钠、尼泊金脂、焦糖色、5’-呈味核苷酸、肌苷酸二钠、甘草酸三钾等一些以化学名称出现的食品添加剂。为此,记者询问了相关人士得知:
“苯甲酸钠”、“尼泊金脂”或“山梨酸钾”是防腐剂,
“焦糖色”是一种色素,
“谷氨酸钠”、“肌苷酸二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是增鲜剂,
“安赛蜜”、“甘草酸三钾”、“三氯蔗糖”是甜味剂……??记者随机采访了七八顾客,所有市民都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当听说“苯甲酸钠”是防腐剂时,几名市民目瞪口呆。今年52岁的杨女士说:“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就图个身体健康,调味品是入口的,我希望买到不含添加剂或者添加剂少一些的东西。酱油上面的成分说得是很详细,但是我都看不懂。商家可以加入食品添加剂,可总得给我们消费者选择的权利,让我们知道酱油里面到底都有哪些添加剂,加了多少,都是什么用途吧?”
功能酱油多是噱头
哈尔滨正阳河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营销公司的副总经理徐志国告诉记者,从工艺上,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天然发酵制成的;“配制”酱油,是用50%以上的酿造酱油经添加水解植物蛋白液制成。酿制酱油又可分为生抽和老抽,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经过特别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酿制酱油在过滤过程通常要经过三次过滤,第一次过滤出来的酱油是一级,第二次过滤出来的酱油是二级,第三次过滤出来的酱油是三级,等级越小,酱油质量越好。在南方,人们叫一级生抽酱油就叫做头抽,二级生抽酱油叫做二抽。从营养成分上看,酱油里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就越好。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每100毫升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
针对酱油产品纷纷打出“功能牌”,徐志国称,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调味品细化成了必然的趋势。比方说,凉拌酱油对微生物的指标要求比烹调酱油严格,用于佐餐凉拌的酱油每毫升检出的菌落总数不能大于3万个,而对烹调炒菜所用的酱油的菌落总数是没有强制性标准要求。因此,市民们做凉拌菜时常选择凉拌酱油。但是,部分厂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产品功能和概念上进行“包装”。在酱油里添加了一些所谓的“高级”材料或增鲜剂,价格就提高了好几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出现的调味品种类也丰富了起来。比较过去只能在粮油店里、毛驴拉的小车上买到1元一袋的酱油、醋,现在市民的选择可太多了
。
酱油就能分为20多种,有海鲜生抽、红烧酱油、凉拌酱油、饺子酱油、草菇老抽等;醋分为陈醋、香醋、麸醋、米醋等;连盐和味素也都推出了不少新种类。不仅如此,同类调味品的不同品种价格也相差甚远,一些号称“高档”的调味品的价格往往比普通的同类产品贵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些“高档调味品”都有些什么成分?真具备各种“保健功能”吗?为什么价格差距如此之大?
为此,市场版将连续推出“揭秘调味品”专栏,请专家和业内人士帮我们分析这些调味品精美的包装里装的到底是什么“药”。
我们每天做菜都离不开酱油,过去,家家用的都是从粮油店里买的1元一袋的酱油。酱油只有一种,炒菜也放,拌凉菜也放,吃饺子也放。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酱油的种类多了起来,还分起了功能。那么,该如何区别这些打着不同“招牌”的酱油,选到适合自己用的酱油呢?
主打“功能牌”
种类五花八门
记者走访了哈市部分商场超市发现,市场上的酱油种类繁多,从1.50元的袋装到十几元的瓶装。酱油从功能上细分的品种更是琳琅满目。在哈市南岗区某超市,仅酱油一种调味品就占据了超市的一整节柜台,有海鲜酱油、红烧酱油、凉拌酱油、饺子酱油、浓汁酱油、头鲜酱油、火锅酱油、蒸鱼酱油、汤酱油、天然加铁红醇酱油、宴会酱油、有机酱油、鲜味生抽、珍鲜生抽、野生菌生抽、黄豆老抽等20余种。
一对来购买酱油的老夫妻在柜台前徘徊了10余分钟,但是还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该买哪种好。最后,在老伴儿的催促下,老大娘随手拿起了一瓶酱油放在购物车内,嘴里还嘟囔着:“随便选一瓶吧,也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不同。”和这对老夫妻相同的市民还有很多,面对琳琅满目的功能酱油,市民们一头雾水。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厨房一共摆放了三四种酱油,做红烧肉的时候放红烧酱油,做凉拌菜的时候放凉拌酱油,但是具体这些酱油有什么区别,她也不知道。
价格参差不齐加“料”就敢卖高价
除了种类琳琅满目外,酱油价格也参差不齐。拿瓶装酱油为例,记者看到超市柜台上有一种700毫升桶装黄豆酱油价格为1.80元,平均每升2.57元;而另一种瓶装160毫升的有机酱油价格为8.48元,平均每升53元。两者相差了20倍,这相差的20倍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在道里区某仓买店,记者随手拿起了一瓶某品牌容量为500毫升的老抽酱油,市场售价为4.50元。而该品牌同样容量的海鲜酱油,市场售价为7.50元。为了弄清楚两者的不同,记者对比了一下两者的成分,老抽酱油的成分有水、黄豆、小麦粉、食用盐、白砂糖,而海鲜酱油的成分只多了干贝。附近小区的居民赵女士纳闷地说:“就多了一样干贝,一瓶酱油就贵了3元,难道说这海鲜酱油里放了3元的干贝吗?”“酱油这些调味品是吃到嘴里的东西,我们都想买放心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可让我们纳闷的是,那些价格高的酱油真的值吗?”赵女士问。
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瓶普通酱油的价格为2.00元,在市场上的价格为3.00元,厂家和经销商有1.00的利润。在添加了一些高档配料后,配料的成本不会太高,但由于有了所谓的高级配料“噱头”后,市场上的价格就可以大幅提升,厂家和经销商的利润自然也高了很多。这么一算,许多厂家宁可放弃低档品种而去激烈角逐于高档酱油市场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瓶酱油里最多有8种添加剂
你吃的酱油里都有啥?面对记者的询问,大部分市民都摇了摇头。记者在酱油商标上看到,除了水、黄豆、小麦粉(或面粉或麦麸)、白砂糖、食用盐,大部分酱油里还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安赛蜜、谷氨酸钠、尼泊金脂、焦糖色、呈味核苷酸、肌苷酸二钠等一些以化学名称出现的食品添加剂。为此,记者询问了相关人士得知,“苯甲酸钠”、“尼泊金脂”或“山梨酸钾”是防腐剂,“焦糖色”是一种色素,“谷氨酸钠”是增味剂,“呈味核苷酸二钠”是增鲜剂、“安赛蜜”是甜味剂……? 记者随机采访了七八顾客,所有市民都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当听说“苯甲酸钠”是防腐剂时,几名市民目瞪口呆。今年52岁的杨女士说:“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就图个身体健康,调味品是入口的,我希望买到不含添加剂或者添加剂少一些的东西。酱油上面的成分说得是很详细,但是我都看不懂。商家可以加入食品添加剂,可总得给我们消费者选择的权利,让我们知道酱油里面到底都有哪些添加剂,加了多少,都是什么用途吧?”
功能酱油多是噱头
哈尔滨正阳河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营销公司的副总经理徐志国告诉记者,从工艺上,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天然发酵制成的;“配制”酱油,是用50%以上的酿造酱油经添加水解植物蛋白液制成。酿制酱油又可分为生抽和老抽,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经过特别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酿制酱油在过滤过程通常要经过三次过滤,第一次过滤出来的酱油是一级,第二次过滤出来的酱油是二级,第三次过滤出来的酱油是三级,等级越小,酱油质量越好。在南方,人们叫一级生抽酱油就叫做头抽,二级生抽酱油叫做二抽。从营养成分上看,酱油里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就越好。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每100毫升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
针对酱油产品纷纷打出“功能牌”,徐志国称,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调味品细化成了必然的趋势。比方说,凉拌酱油对微生物的指标要求比烹调酱油严格,用于佐餐凉拌的酱油每毫升检出的菌落总数不能大于3万个,而对烹调炒菜所用的酱油的菌落总数是没有强制性标准要求。因此,市民们做凉拌菜时常选择凉拌酱油。但是,部分厂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产品功能和概念上进行“包装”。在酱油里添加了一些所谓的“高级”材料或增鲜剂,价格就提高了好几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出现的调味品种类也丰富了起来。比较过去只能在粮油店里、毛驴拉的小车上买到1元一袋的酱油、醋,现在市民的选择可太多了
。
酱油就能分为20多种,有海鲜生抽、红烧酱油、凉拌酱油、饺子酱油、草菇老抽等;醋分为陈醋、香醋、麸醋、米醋等;连盐和味素也都推出了不少新种类。不仅如此,同类调味品的不同品种价格也相差甚远,一些号称“高档”的调味品的价格往往比普通的同类产品贵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些“高档调味品”都有些什么成分?真具备各种“保健功能”吗?为什么价格差距如此之大?
为此,市场版将连续推出“揭秘调味品”专栏,请专家和业内人士帮我们分析这些调味品精美的包装里装的到底是什么“药”。
范文五:z酱油、醋中添加剂可致敏
“大夫,我今天吃了放了调料的菜,胸闷憋气浑身痒痒。 ”日前,60岁的刘老太懊恼地告诉医生,她因为对酱油醋过敏,已经过了20年清汤寡水的日子。但经过敏原检测,刘老太并非对酱油醋过敏,而是对调味品中的添加剂过敏。医生为她挑选了传统工艺酿造的酱油醋后,刘老太还真能吃有味道的食物了。
怪事一桩一沾醋就过敏
20日上午10时,家住市北区的刘老太来到第八人民医院皮肤科。 “就怪我今天嘴馋,做饭放了调料。 ”刘老太撸起袖子,只见左胳膊上起了零零散散的十几块红斑,脖子上有几条抓痕。由于胸闷,刘老太的脸憋得发红。
刘老太告诉医生,自己对酱油醋等调味品过敏,“一沾醋就胃酸胸闷,脖子和胳膊上就泛红斑,痒痒得忍不住,越抓越厉害。 ”这种现象是二十几年前发生的,从那以后,刘老太就开始忌口。长达20年的时间做饭只放一点点盐,一点儿酱油醋也不敢放。 “一开始总也忍不住,就时不时少放点儿,但是一过敏更难受,慢慢地也就能戒掉了。 ”刘老太说,“还别说,不吃酱油醋之后就没犯过病。 ”
刘老太的这个“怪癖”没少惹来麻烦,首先她的老伴和子女就没法忍受这无味的饭菜,“后来我先给他们做好饭,再自己给自己单做一份饭。 ”另外,刘老太也只好推掉一切聚餐,这也多多少少影响了她的人际交往,“跟别人说我酱油醋过敏,都没几个人相信的,听都没听过,还以为是忽悠人的借口。 ”
医院检测对添加剂过敏
20日家里来了几位好久不见的【山西醋】www.shuita.com
老友,刘老太寻思着中午做饭招待大家,麻利地做好一桌饭菜之后,刘老太仍旧为自己单做了一小份饭菜。但是老友相见甚欢,一时没绷住弦儿,朝有酱油醋的盘子里夹了两筷子。饭后刘老太的过敏反应就上来了。但她还是忍着,等客人们走了,刘老太才来到了医院。
第八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德旭却认为刘老太的过敏原其实另有其物,“20年前你吃酱油醋吗? ”刘老太一寻思,以前确实吃酱油醋没问题。于是,医生为刘老太进行了过敏原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刘老太其实是对调味品中的添加剂过敏。”王德旭说,“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只不过大部分人误以为是酱油醋过敏,不得不与酱油醋‘告别’。 ”
医生提醒别小觑副作用
王德旭介绍,老抽酱油之所以颜色浓重容易“上色”,往往是因为添加了焦糖色素,许多酱油之所以味道特别鲜,是因为它们加入了鲜味剂,“尽管每种食品添加剂的毒性都很低,但如果摄入量过大,仍然可能带来副作用。 ”针对刘老太的过敏情况,王德旭建议她回去购买传统方法酿造的酱油醋试试看,没想到连吃了两天,真没起任何反应。
新闻链接
皮带项链垃圾桶都可能是过敏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用的都和以前大不相同,过敏原也越来越复杂。田涛是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过敏科主任。在他的印象中,在前些年过敏原主要包括两类:一种是药物过敏,比如青霉素等;还有一种就是接触类的过敏,比如花粉、尘螨等。
“但是近几年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各种化学原料造出的添加剂种类繁杂,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添加剂过敏原。 ”田涛介绍,一般来说,人们主要是对含有蛋白质的物质过敏。但这些添加剂多【山西醋】www.shuita.com
是无机物,进入身体后与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反应。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反应程度各不相同,在反应过程中细胞会释放一种物质,刺激身体出现过敏反应。由于过敏原种类越来越多,与人体内某些物质结合后反应也各不相同,使得检测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除了食物,一些接触类的物品也会引起过敏。 “比如有的人对皮带扣、项链等过敏,其实主要是对其中的镍和铬过敏。”田涛说,“另外也不排除一些假性过敏,有个患者只要走到垃圾桶旁就会不停打喷嚏,身上还会出些小疙瘩,如果没有过敏原接触身体,那可能是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问题。 ”(见习记者 孙笑天 记者 王婷)
原标题【酱油醋中添加剂可致敏 老太20年吃清汤寡水】
山西醋 www.shui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