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古诗两首 《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优质课
古诗两首 《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及设计思路】
《乞巧》和《嫦娥》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组《古诗两首》选编的两首古诗,本单元组的主题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乞巧》一诗描述的是关于七夕节的传说和古代的人们在这一天乞巧的风俗,而《嫦娥》一诗描绘的是嫦娥在广寒宫里的凄凉生活,两首诗看似毫无关联,仔细读来,却不难发现其相关之处——都是关于夜空的神话传说,都蕴含着分离与团聚的思绪。
基于教材特色和阅读教学的学段要求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思路:
1(以“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整合教材、求新求效。
2.以“引导学生阅读有故事的古诗,走入有情有境的情感世界”为教学方向。
3(以“初步感受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为教学主旨,创设情境、充分品读、学语习文。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会认4个字,会写8个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复述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4(拓展阅读关于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的诗歌,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诵读古诗,了解两个神话传说。
【教学难点】
走进诗的意境,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两首古诗,了解两个神话传说。
第二课时:拓展阅读,交流感受;书写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
1(视频播放《牛郎织女的传说》,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乞”、“巧”。
二、学诗
(一)初读全诗
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
?把字音读准。
?想一想,这首诗中,哪个诗句描绘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面,
【设计说明: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初步读懂诗意,这是有目的的读、有层次的读、有效的读。】
2(指名读诗
(二)品读第一个诗句
1(交流:哪个诗句描绘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面,
2(指名读第一句诗
3(生自由读诗句,体会诗句中蕴含着的心情。
【设计说明:引导想像,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积累,走进诗句,展开丰富的想像,想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面,想想他们一家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深入体悟诗情,同时为第二首诗的学习做好铺垫。】
4(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指导诵读。
5(学习生字“霄”
6(说一说这个诗句的意思;齐读这个诗句。
(三)品读第二句诗
1(出示图片(乞巧场面),引导学习“资料袋”,了解古代“乞巧的风俗”
【设计说明:由于不能事先布置预习,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课后的“资料袋”帮助学习,初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交流:哪个句诗写的是人们七夕乞巧的风俗呢,指名读。
3(想像:七夕节里,姑娘们会许下什么样的心愿呢,
4(回扣诗句: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从诗句中的哪些词体会到姑娘们的心愿是那么多,那么美好,(板书:穿尽几万条)
5(指导诵读。
三、小结
1(有感情地吟诵《乞巧》。
2(回顾学法:
?了解诗里的故事;
?走进诗的字里行间,用心品味;
?展开想象,体会诗句蕴含的感情
【设计说明: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便有效迁移,高效学习第二首诗。】
3(背诵《乞巧》。
嫦娥
过渡语:在这七夕的夜晚,当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一家人幸福地团聚,其乐融融的时候,同样是在这片夜空之中,月亮上的广寒宫里,却是一片冷冷清清,幽暗的烛光照出了一个孤独的影子。
【设计说明:在同样的场景中创设对比强烈的情境,为第二首诗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一、初读
1(师范读全诗
【设计说明:这首诗的语言相对比较晦涩难懂,因此,教师的范读很有必要。】
2(导入,板书课题。
3(视频播放《嫦娥奔月》
二、品读
1(迁移学法,自读《嫦娥》,借助注释,边读边想像:嫦娥在月宫里,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交流:嫦娥在月宫里,过着怎样的生活,你是从哪一个诗句体会到的,
?读诗句,谈体会。
?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和体验,引导想像。
?指导朗读。
3(引导想像,练习说话(选择一句,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七夕的夜晚,牛郎织女一家人聚在______________,而嫦娥却_________________。
?中秋节的夜晚,家家户户聚在一起______________,而嫦娥却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在此处设计说话练习,目的有二:其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领悟诗意。】
4(回读诗文:人间的生活多么快乐,多么自由啊~而嫦娥为什么会失去这些曾经拥有过的美好生活呢,再读读诗句,诗中的哪些词让你体会到嫦娥此时的心情,(板书:悔夜夜心)
?理解“悔”:“悔”什么意思,嫦娥“悔”什么,
?想像: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后羿又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灵药,嫦娥会怎么做呢,
?理解“夜夜心”:可是时光是不会倒流的,所以,每一个夜晚,嫦娥都有着怎样的心情,
【设计说明:理解“悔”和“夜夜心”是读懂这首诗的关键,也是难点,而引导想像,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最有效手段。】
5(指导诵读。
三、总结拓展
1(总结语:同学们,你们瞧,咱们中国人民多有智慧啊~同样的一片星空,却能想像出《牛郎织女》和《嫦娥》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来~许多诗人也像林杰和李商隐一样,被这些美丽的传说深深打动,他们也把这些故事写进了诗句里。
2(推荐古诗《秋夕》、《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鼓励课外积累
四、布置作业
1(把《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收集关于神话故事的诗歌,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29(古诗两首
乞巧——穿尽 几万条
嫦娥——悔 夜夜心
1(课前,教师可适当准备一些作者介绍或诗作的赏析资料,如《唐诗鉴赏辞典》的相关文章,在学生理解诗的大意时,相机介绍。也可以引导学生先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对乞巧节有大致的了解。
2(课文中要求会认4个生字,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学生互相交流后,教师可重点提示,“乞”与熟字“气”的区别,“烛”是翘舌音,不要读错。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可引导学生注意难写易错的字,如“乞”不要多写一横,“晓”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霄”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适当。
3(理解诗歌的大意是体会诗中丰富想象的前提。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下面的提示供教师参考。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
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要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必须对“嫦娥奔月”的传说有一定的了解(详见参考资料)。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4(要重视学习伙伴的提示,注意拓展延伸。课后小伙伴吐了一个泡泡:“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不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完成,它要贯穿到全组的课文学习始终,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的学习做准备。
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
四、参考资料
林杰 (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李商隐 (813—858)唐代文学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牛郎织女的传说和诗歌 有条件可参阅叶圣陶创作的《牛郎织女》,因篇幅过长,这里从略。历代文人留下了不少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如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公元441—513年)曾拟作了《织女赠牵牛》诗,王筠(公元1784—1854年)又拟作了《牵牛答织女》诗。庾信、谢眺还作过《七夕赋》。最有名的要算一首汉代无名氏的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关于乞巧节:也叫女儿节,即七月七日。民间幼女用碗盛水在日下投针,叫乞巧丢针。幼女将绿豆于前数日置碗内,用布盖上。每天浇水,七夕打开盖布。若芽生不乱,其女必巧。民间《乞巧歌》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乞巧最
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每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穿针线。”另外,陈瓜果于庭,以求奇巧的乞巧方式也较普遍,如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叫得巧。各地方乞巧方式多种多样,各有趣味。如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关于奔月成仙 《太平御览》卷四引汉代张衡《灵宪》中写道: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记载: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
关于嫦娥奔月与中秋拜月的习俗
相传远古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上,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天下百姓很难活下去。这时,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能开万斤宝弓,能射巨蛇猛兽。他同情受难百姓,就弯宝弓、搭神箭,一气儿射下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认罪求饶,后羿才息怒收弓,严令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从此,后羿的名字传遍天下,人人敬仰。后来,他娶了个妻子叫嫦娥。非常美丽,温柔贤慧。夫妻二人相亲相爱,生活非常美满。嫦娥心地善良,常把丈夫射来的猎物接济乡亲们。乡亲们都非常喜爱她,夸后羿取了个好媳妇。
有一天,后羿射猎途中碰见一个老道士。这老道钦佩后羿的神力和为人,赠给他一包不死药,说吃了这药,就能长生不老,成仙升天。可后羿舍不得自己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父老乡亲们,不愿自己一人上天,回家后,就把不死药交给了妻子。嫦娥把药藏在了床头首饰匣里。
那时候,因为羡慕后羿的威名,不少人跟着他拜师学艺。其中有个叫蓬蒙的,是个奸佞小人,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药,自己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后羿又带着徒弟们出门射猎去了。天近傍晚,蓬蒙却偷偷溜了回来,闯进嫦娥的住室,威逼嫦娥交出那包不死药。嫦娥迫不得已,把不死药全部吃下,立时,身轻似燕,冲出窗口,直上云天。可她一心还恋着心爱的丈夫,就飞到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安了身。
后羿回家后,不见了妻子嫦娥,忙向侍女打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天上的月亮比往日格外亮,格外圆,就像心爱的妻子在看着自己。他心似刀搅,拼命朝月亮追去。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怎么也到不了跟前。后羿思念心爱的妻子,心痛欲裂,默默流泪,无奈,只得命侍女在月下摆上供桌,上面供上嫦娥最爱吃的各种水果,以示对远去妻子的思念。乡亲们听说以后,也都在各家院内摆上供桌水果,遥祭善良的嫦娥。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是嫦娥奔月的忌日,月亮又是格外明格外圆。后羿和乡亲们怀念善良的嫦娥,都早早地在院中月光下摆上水果祭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以后年年如此,世代相传。
因八月十五时值仲秋,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再说嫦娥飞入月宫之后,每日里思念丈夫,思念乡亲,虽有珍馔佳肴,宫女歌舞,仍不能稍解愁烦。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晚上,她都要走出宫门。这时,天清气爽,下界景象现在眼前,她默默遥望,寄托思情。此时,她那美丽的容颜也使得月亮格外明,格外圆。
范文二: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学设计优质课
古诗两首 《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及设计思路】
《乞巧》和《嫦娥》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组《古诗两首》选编的两首古诗,本单元组的主题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乞巧》一诗描述的是关于七夕节的传说和古代的人们在这一天乞巧的风俗,而《嫦娥》一诗描绘的是嫦娥在广寒宫里的凄凉生活,两首诗看似毫无关联,仔细读来,却不难发现其相关之处——都是关于夜空的神话传说,都蕴含着分离与团聚的思绪。 基于教材特色和阅读教学的学段要求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思路:
1.以“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整合教材、求新求效。
2.以“引导学生阅读有故事的古诗,走入有情有境的情感世界”为教学方向。
3.以“初步感受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为教学主旨,创设情境、充分品读、学语习文。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会认4个字,会写8个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复述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4.拓展阅读关于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的诗歌,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诵读古诗,了解两个神话传说。
【教学难点】
走进诗的意境,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两首古诗,了解两个神话传说。 第二课时:拓展阅读,交流感受;书写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
1.视频播放《牛郎织女的传说》,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乞”、“巧”。
二、学诗
(一)初读全诗
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
①把字音读准。
②想一想,这首诗中,哪个诗句描绘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面?
【设计说明: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初步读懂诗意,这是有目的的读、有层次的读、有效的读。】
2.指名读诗
(二)品读第一个诗句
1.交流:哪个诗句描绘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面?
2.指名读第一句诗
3.生自由读诗句,体会诗句中蕴含着的心情。
【设计说明:引导想像,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积累,走进诗句,展开丰富的想像,想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面,想想他们一家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深入体悟诗情,同时为第二首诗的学习做好铺垫。】
4.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指导诵读。
5.学习生字“霄”
6.说一说这个诗句的意思;齐读这个诗句。
(三)品读第二句诗
1.出示图片(乞巧场面),引导学习“资料袋”,了解古代“乞巧的风俗”
【设计说明:由于不能事先布置预习,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课后的“资料袋”帮助学习,初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交流:哪个句诗写的是人们七夕乞巧的风俗呢?指名读。
3.想像:七夕节里,姑娘们会许下什么样的心愿呢?
4.回扣诗句: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从诗句中的哪些词体会到姑娘们的心愿是那么多,那么美好?(板书:穿尽几万条)
5.指导诵读。
三、小结
1.有感情地吟诵《乞巧》。
2.回顾学法:
①了解诗里的故事;
②走进诗的字里行间,用心品味;
③展开想象,体会诗句蕴含的感情
【设计说明: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便有效迁移,高效学习第二首诗。】
3.背诵《乞巧》。
嫦娥
过渡语:在这七夕的夜晚,当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一家人幸福地团聚,其乐融融的时候,同样是在这片夜空之中,月亮上的广寒宫里,却是一片冷冷清清,幽暗的烛光照出了一个孤独的影子。
【设计说明:在同样的场景中创设对比强烈的情境,为第二首诗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一、初读
1.师范读全诗
【设计说明:这首诗的语言相对比较晦涩难懂,因此,教师的范读很有必要。】
2.导入,板书课题。
3.视频播放《嫦娥奔月》
二、品读
1.迁移学法,自读《嫦娥》,借助注释,边读边想像:嫦娥在月宫里,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交流:嫦娥在月宫里,过着怎样的生活?你是从哪一个诗句体会到的?
⑴读诗句,谈体会。
⑵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和体验,引导想像。
⑶指导朗读。
3.引导想像,练习说话(选择一句,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①七夕的夜晚,牛郎织女一家人聚在______________,而嫦娥却_________________。 ②中秋节的夜晚,家家户户聚在一起______________,而嫦娥却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在此处设计说话练习,目的有二:其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领悟诗意。】
4.回读诗文:人间的生活多么快乐,多么自由啊!而嫦娥为什么会失去这些曾经拥有过的美好生活呢?再读读诗句,诗中的哪些词让你体会到嫦娥此时的心情?(板书:悔夜夜心) ①理解“悔”:“悔”什么意思?嫦娥“悔”什么?
②想像: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后羿又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灵药,嫦娥会怎么做呢?
③理解“夜夜心”:可是时光是不会倒流的,所以,每一个夜晚,嫦娥都有着怎样的心情?
【设计说明:理解“悔”和“夜夜心”是读懂这首诗的关键,也是难点,而引导想像,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最有效手段。】
5.指导诵读。
三、总结拓展
1.总结语:同学们,你们瞧,咱们中国人民多有智慧啊!同样的一片星空,却能想像出《牛郎织女》和《嫦娥》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来!许多诗人也像林杰和李商隐一样,被这些美丽的传说深深打动,他们也把这些故事写进了诗句里。
2.推荐古诗《秋夕》、《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鼓励课外积累
四、布置作业
1.把《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收集关于神话故事的诗歌,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29.古诗两首
乞巧——穿尽 几万条
嫦娥——悔 夜夜心
1.课前,教师可适当准备一些作者介绍或诗作的赏析资料,如《唐诗鉴赏辞典》的相关文章,在学生理解诗的大意时,相机介绍。也可以引导学生先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对乞巧节有大致的了解。
2.课文中要求会认4个生字,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学生互相交流后,教师可重点提示,“乞”与熟字“气”的区别,“烛”是翘舌音,不要读错。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可引导学生注意难写易错的字,如“乞”不要多写一横,“晓”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霄”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适当。
3.理解诗歌的大意是体会诗中丰富想象的前提。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下面的提示供教师参考。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
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沉”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枯燥的生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后两句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应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要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必须对“嫦娥奔月”的传说有一定的了解(详见参考资料)。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4.要重视学习伙伴的提示,注意拓展延伸。课后小伙伴吐了一个泡泡:“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不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完成,它要贯穿到全组的课文学习始终,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的学习做准备。
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
四、参考资料
林杰 (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李商隐 (813—858)唐代文学家。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
牛郎织女的传说和诗歌 有条件可参阅叶圣陶创作的《牛郎织女》,因篇幅过长,这里从略。历代文人留下了不少关于牛郎织女的诗篇。如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公元441—513年)曾拟作了《织女赠牵牛》诗,王筠(公元1784—1854年)又拟作了《牵牛答织女》诗。庾信、谢眺还作过《七夕赋》。最有名的要算一首汉代无名氏的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关于乞巧节:也叫女儿节,即七月七日。民间幼女用碗盛水在日下投针,叫乞巧丢针。幼女将绿豆于前数日置碗内,用布盖上。每天浇水,七夕打开盖布。若芽生不乱,其女必巧。民间《乞巧歌》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乞巧最
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每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穿针线。”另外,陈瓜果于庭,以求奇巧的乞巧方式也较普遍,如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叫得巧。各地方乞巧方式多种多样,各有趣味。如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关于奔月成仙 《太平御览》卷四引汉代张衡《灵宪》中写道: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记载: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
关于嫦娥奔月与中秋拜月的习俗
相传远古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上,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天下百姓很难活下去。这时,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能开万斤宝弓,能射巨蛇猛兽。他同情受难百姓,就弯宝弓、搭神箭,一气儿射下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认罪求饶,后羿才息怒收弓,严令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从此,后羿的名字传遍天下,人人敬仰。后来,他娶了个妻子叫嫦娥。非常美丽,温柔贤慧。夫妻二人相亲相爱,生活非常美满。嫦娥心地善良,常把丈夫射来的猎物接济乡亲们。乡亲们都非常喜爱她,夸后羿取了个好媳妇。
有一天,后羿射猎途中碰见一个老道士。这老道钦佩后羿的神力和为人,赠给他一包不死药,说吃了这药,就能长生不老,成仙升天。可后羿舍不得自己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父老乡亲们,不愿自己一人上天,回家后,就把不死药交给了妻子。嫦娥把药藏在了床头首饰匣里。
那时候,因为羡慕后羿的威名,不少人跟着他拜师学艺。其中有个叫蓬蒙的,是个奸佞小人,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药,自己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后羿又带着徒弟们出门射猎去了。天近傍晚,蓬蒙却偷偷溜了回来,闯进嫦娥的住室,威逼嫦娥交出那包不死药。嫦娥迫不得已,把不死药全部吃下,立时,身轻似燕,冲出窗口,直上云天。可她一心还恋着心爱的丈夫,就飞到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安了身。
后羿回家后,不见了妻子嫦娥,忙向侍女打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天上的月亮比往日格外亮,格外圆,就像心爱的妻子在看着自己。他心似刀搅,拼命朝月亮追去。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怎么也到不了跟前。后羿思念心爱的妻子,心痛欲裂,默默流泪,无奈,只得命侍女在月下摆上供桌,上面供上嫦娥最爱吃的各种水果,以示对远去妻子的思念。乡亲们听说以后,也都在各家院内摆上供桌水果,遥祭善良的嫦娥。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是嫦娥奔月的忌日,月亮又是格外明格外圆。后羿和乡亲们怀念善良的嫦娥,都早早地在院中月光下摆上水果祭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以后年年如此,世代相传。
因八月十五时值仲秋,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再说嫦娥飞入月宫之后,每日里思念丈夫,思念乡亲,虽有珍馔佳肴,宫女歌舞,仍不能稍解愁烦。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晚上,她都要走出宫门。这时,天清气爽,下界景象现在眼前,她默默遥望,寄托思情。此时,她那美丽的容颜也使得月亮格外明,格外圆。
范文三:优质课
关于 2015年秋季教师“课内比教学” 教学比武结果的通报
各小学:
根据中心学校工作的统一部署,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 相 关 会 议 精 神 , 促 进 我 乡 教 师 深 入 开 展 教 学 研 究 活 动 , 增 强 教学设计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增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由方家咀乡中心学校主办、方家咀中心小学承办的小学语文、 数 学 “ 课 内 比 教 学 ” 教 学 比 武 活 动 开 展 得 有 声 有 色 , 成 效 突 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在全乡范围内先在各小学进行初赛, 最后由各小 学推选,最终参加教学比武的选手共 12人。经各学科评委组 认真评定,共评出一等奖获奖教师 4人,二等奖获奖教师 8人,现将比赛结果通报如下 :
学科 学校 讲课人 课题 等次 语文 方咀小学 刘云泉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等奖 语文 慧济希望小学 王文柱 比尾巴 一等奖 语文 鸡鸣河小学 熊艳萍 搭石 二等奖 语文 方咀小学 杨慧文 赵州桥 二等奖 语文 向垅湾小学 夏 柳 颐和园 二等奖 语文 方咀小学 程 观 小小的船 二等奖
学科 学校 讲课人 课题 等次 数学 向垅湾小学 吴 侠 认识钟表 一等奖 数学 慧济希望小学 游 鑫 认识立体图形 一等奖 数学 鸡鸣河小学 李文婷 笔算乘法 二等奖 数学 方咀小学 邹 玲 数学广角——优化 二等奖 数学 向垅湾小学 刘 翔 多边形的面积 二等奖 数学 方咀小学 杜 蔚 观察物体(一) 二等奖
方家咀乡中心学校 二 O 一五年十 一月二十八日
范文四:优质课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格尔木市第八中学 胡小翠
一、教学目标
1、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中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爱心的神奇力量。
2、丰富的想象
三、课前准备
1、能够表现课文内容的课件。
2、动画片《七颗钻石》、歌曲《爱的奉献》。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你们喜欢旅行吗?老师现在就带你一起到动画梦工厂旅行好吗?
打开幻灯片1显示:旅行第一站、进入动画梦工厂
打开幻灯片2,播放《七颗钻石》的动画课件
其实,这个动画故事就是我们接着学习的内容《七颗钻石》。
打开幻灯片3《七颗钻石》。 板书:22 《七颗钻石》
在动画梦工厂里,大家开心吗?
好,咱们再开始旅行第二站个活动。好吗?
打开幻灯片4显示:旅行第二站:畅游智慧泉(师请同学们一起说)
要想在智慧泉里畅游,就需要同学们读课文。
(一)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可以低声读,可以大声读,可以两人同读,也可以个人自读等。边读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二)打开幻灯片5:
1、从文中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大旱灾的严重性?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发生了几次变化?各在什么情况下变化的?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是什么力量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4、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三)、师生联动,合作探究。
前后两桌为一小组相互讨论第一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讨论的激烈,问题解答的好。
1、解决第一个问题:
打开幻灯片6:干涸、打开幻灯片7:干枯、打开幻灯片8:焦渴”等词语,让学生想象大旱灾的画面,干涸:(河道、池塘)没有水。焦渴:非常干渴。三个词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由于旱情,河流、植物动物都缺水,需要水,但又分别指向不同的方面:干涸多用于河道、水井等(没有生命的)干枯多用于植物,焦渴多用于人类和动物。随后教师出示旱灾的幻灯片。
体会到这说明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水能救命,拥有水就拥有生命。
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组相互讨论第二个问题)(同学们相互交流、倾听、补
充、纠正
水罐在文中发生了五次变化
打开幻灯片9:出示表格幻灯片
A 、一天夜里,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小姑娘的的孝心感动了,给她了一罐水,出示幻灯片。水罐发生了第一次变化:空水罐装满了水。(板书: 有水 )
B 、为母送水, 小姑娘被小狗绊倒,但水罐还是端端正正的,还是满满的一罐水。水罐发生了第二次变化。(板书:水没洒 )
C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心里喂小狗,出示幻灯片。水罐发生了第三次变化:水罐变成了银罐。(板书: 变银)
D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给母亲,而母亲又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
打开幻灯片10:,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瞬间,水罐发生了第四次变化:银罐变成了金罐。(板书: 变金)
E 、打开幻灯片11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小姑娘渴得受不了了,正想喝水,突然进来一个过路人,出示幻灯片,水罐发生了第五次变化:金罐跳出了七颗钻石。(板书:钻石)。
打开幻灯片12:大熊座(北斗七星)
在北纬40度以上的地区,也就是我们北京和希腊以北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大熊座,在我国古代,把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看做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斗七星。
齐读这几句话,把他的神奇之处读出来。
是的,水罐能从空罐变成装满水,从水罐变成银罐,继而又变成了金罐,最后变成钻石升上了天空,挂在了天边,成了永远向我们眨着眼睛的小星星,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让水罐发生了如此神奇的变化?
3、解决第三个问题:(小组相互讨论)
A 、小姑娘的孝心
联系水罐的第一次变化小姑娘为了生病的母亲,小姑娘忍住干渴在漆黑的夜晚去找水,这种长辈,孝敬父母的心是简单的说是什么心?(板书:孝心)
找了很多地方,哪儿也找不到,结果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小姑娘的孝心感动了老师,老师做了一个梦,你想听吗?那么请闭上你的眼睛:打开幻灯片13
梦仙子把小姑娘带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有花有鸟,有树有草,有奔腾的小河,小姑娘突然想起了还在病床上的妈妈。小姑娘想,我的小水罐呢?我一定要给妈妈舀水。这时,梦仙子飘到她的面前,对她说:“我可以给你一罐水,但你要好好利用这罐水,如果你好好利用这罐水,它会给你一个惊喜的。”这时,小姑娘醒来了,她看到小水罐中装满了水。 (想象的内容能和情节巧妙地接起来。)好睁开你的眼睛。
也许她做了一个梦。请你发挥想象,把小姑娘的梦描绘出来。学生自由读这部分,体会小姑娘的孝心。
B 、为母送水,还是孝心。(板书:孝心)
C 、小姑娘的善良
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心里
师追问:为什么小姑娘只倒一点喂小狗呢?是不是她小气?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严重缺水的情况,水来之不易,小姑娘是为了节约水的情景。
小结:小姑娘不但对母亲有爱心,而且在因严重缺水危及到生命的情况下,对一只小狗也是充满爱心,小姑娘把动物当作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了神奇的故事发生。(板书:爱心)
D 、妈妈的慈爱
学生轻声互相读母女让水的内容,尤其是妈妈的话,体会母爱的伟大,正是母爱的力量把银罐变成了金罐!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生命之水,可是她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母爱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金光闪闪的金罐不正像母亲金子般的爱心吗?(板书:母爱)
E 、小姑娘有爱心
水罐能跳出了钻石,能涌出救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荣。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星星(板书:爱心感天地)
4、解决第四个问题:
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回答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畅所欲言,意思对即可。
畅游智慧泉,我们说起来,说起来让我们发现了小姑娘的闪光。
下面我们旅行第三站。
打开幻灯片14 旅行第三站:爱心收获站
同学们,星星多么美好啊!因为那是爱心变成的,它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她希望爱心像星星永远普照人间,希望爱心像钻石在人间永恒。同学们,这就是童话的魅力。它能够把人们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通过童话故事来得意实现。让人们沉浸在美丽的童话世界。大家有什么神奇美好的愿望,不妨也可以通过写童话来表达,同学们,作者把自己的愿望通过童话展示出来,得以实现,让我们感到了快乐,感到了幸福。同
学们,我们现在每天都能够快乐和幸福的生活,不正是因为有了爱吗?那你想不想把自己感受到的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讨论这个温馨的话题——什么是爱?小组之间讨论讨论,你感受到的爱是什么?
打开幻灯片15:爱的收获一:什么是爱?
其实:同学间的帮助,老师对你的关怀,父母对你的养育,所有人对你的关心,这就是爱。出示幻灯片。这就是爱心……
打开幻灯片16出示: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长途跋涉的人品味到滋润、甘甜。
爱心是一座连接你我的桥梁,使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
即使你身无分文,只要你拥有一颗爱心,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打开幻灯片17:
爱的收获二: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想到的是 ,是 ,是 ,却忘了 ,这是一个多么 的小姑娘。(小姑娘是一个童话形象。小姑娘是一个善待别人的人。小姑娘是一个阳光女孩。小姑娘是一个钻石般心灵的姑娘。)
打开幻灯片18爱的收获三:教会我们如何爱——爱亲人 ——爱陌生人 ——爱世间一切生灵
打开幻灯片19:爱的收获四:想一想: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让世界充满爱!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总结:水罐变成银罐、金罐、最后变成了七颗钻石,(板书:画箭头)小水罐越变越好,说明好心肠就有好报。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爱的力量。孝心、爱心、母
爱这些词语哪一个词语可以概括这三个词?爱心(板书:画爱心图案)这都是爱的力量。因为爱具有神奇的力量。(板书:爱具有神奇的力量)
回顾我们这一节学习的内容,在动画梦工厂里,我们看起来,看起来让我们心情激荡!畅游智慧泉,我们说起来,说起来让我们让我们发现闪光!爱的收获站里想起了,想起来让我们爱心飞扬!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暖,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强烈地震。这是一次罕见的、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国乃至世界的人们立即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的人们捐出爱心善款,用每一个人力所能及的付出,汇成爱的洪流,让灾区的人们感受到一颗颗跳动的温暖的心!
正如在抗震救灾的募捐晚会的歌曲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打开幻灯片20,播放 《爱的奉献 》视频
伴着这深情的歌声,看着这震撼人心而又感人之深的画面,我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老师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你就拥有快乐!拥有爱心,就有可能会拥有神奇的力量。
打开幻灯片21爱心作业:
1、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把它续写下去,让它更美好。
2、制作一张爱心卡,送给你想要送给的人。
我希望同学们的这一节课学得开心,过得快乐!
打开幻灯片22:谢谢
板书设计:
22 七颗钻石
有水 孝心感天 (粉笔颜色:蓝 )
水没洒 孝心感天 (粉笔颜色:蓝 )
变银 爱心如银 (粉笔颜色:白 )
变金 母爱似金 (粉笔颜色:黄 )
钻石 爱感天地 (
粉笔颜色:红 )
范文五:优质课
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赛感想点滴
2007年 11月 27日,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活动在无锡 连元街小学拉开帷幕,这是一次高水平的教学技艺的展示,更是当前最 前端的教学理念的汇集,本人有幸能参与观摩学习,对自身的教学水平 也是很大的提高,经过了三天紧张的听课活动,加上自己的品味深思, 作如下思考:
一、美术课程本位的回归。
在此次现场课中,选手们纷纷拿出了自己最精彩的教学技艺,教学 环节的设置相当丰富,但无论怎样设置环节,均围绕美术课程的本位出 发,紧抓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用直观巧妙的教学手法突破重难点,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作出能吸引人的美术作品。
1、紧抓教学目标
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应该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行, 这一点对于大部 分选手来说都做的相当不错,以往我们听到的许多评优课,往往为了吸 引评委而设置过多的花式内容,有些内容偏离目标,成为可有可无的形 式。这种情况在此次现场课中并不多见,我们所听的十九节课,或围绕 泥塑,或围绕剪纸、或围绕创作画,都能紧扣主题,不零乱,少花哨, 这成为他们成功的关键,在评委专家的点评当中,我们也听到了这样的 评述。
2、巧妙突破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而此次比赛的课都能让我们感受 到选手突破重难点的手法各有千秋。例如个人最为欣赏的《老茶馆》一
课,人物形象与动作的创作一向是教学的难点,而老茶馆中的人物更是 千姿百态,很难表现。但教师却能利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来直观感受, 他请学生上台坐在椅子上喝茶,翘起二郎腿,然后请另一为学生用她事 先制作的活动人物摆放动作,既直观又生动的解决了形象与动作的难 点, 然后她又利用活动人物摆放出各种造型并演示了人物坐在桌子前后 左右不同方位的场景,为学生掌握老茶馆人物的创作扫清了学习障碍。 再例如《火火的向日葵》一课,原本概念中的向日葵总是圆圆的花盘椭 圆的花瓣,而凡高的向日葵却能表现出舞动的感觉,这位老师请学生先 用线条来表现欢快的音乐,再从中找到向日葵花瓣舞动的通感,突破教 学重难点显得巧妙而自然。
3、加强教师示范的直观演示
在此次美术课中几乎每节课都少不了教师亲自的示范, 教师的示范 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他们了解了美术创作的过程,另一方 面也贴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能力是征服学生心灵的钥匙,从教 师的示范中,学生能够从欣赏变为模仿进而进入创作,最基础的美术技 法还是需要教师扎扎实实讲授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用彩墨画鱼》这一 课, 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一上课便用毛笔当堂书写了课题, 字写得潇洒飘逸,一下子征服了学生包括听课教师的心,在后来的教学 中,教师不断地示范彩墨鱼的不同画法(勾线法、没骨法)、画面的构 图(大小、疏密)、不同技巧的画法(弹指法、喷溅法)等,并将创作 的形象组成一幅大型的水墨画。 可以说这样的课一定是能震撼学生心灵
的,并且学生能够学到扎扎实实的美术技法,为今后的美术教学打下良 好的绘画基础。
4、作业展示具备艺术性
学生的作业展示往往是我们教师较为忽略的一个部分, 他们中不乏 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只是简单的点评无法唤起他们对美术创作成果的最 大热情,改进展评方式,让作业成为艺术品也是本次赛课的一大亮点。 在水墨作品中将作业纸设计成传统的扇面,立轴、小品并装裱好,作业 纸本身就具备强烈的美感,无论学生水平如何都能获得一定的画面效 果,成功感十足;在泥塑作品展示中直接用数码相机拍照并输入电脑进 行欣赏,学生看得到自己作品的特写,作业积极性也更加高涨;在《下 雨了》一课中,教师还煞费苦心地用拷贝纸作为学生作业纸,然后将作 业布置到实现挖出各种造型的展板上,后面打上灯光。透过拷贝纸上朦 胧的灯光映衬,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效果,撇去花费的人力物力不说,单 论视觉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竟然这么美,一定能 激发更强的学习动力。
二、美术课程人文因素的挖掘。
1、重视课堂的视觉因素
美术是视觉艺术,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图片欣赏,能够获得 更好的教学实效, 人的头脑中要积累更多的表象才有可能进行丰富的想 象,创造力更是与想象力密不可分。当然图片的选择要具备典型性,在 课上有限的时间内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教学信息,例如《火火的向日葵》 一课,教师所选取的图片就是一幅真实的向日葵和一幅凡高的向日葵,
却有效的让学生感受到了向日葵富有生命气息的活力;而《象形文字的 联想》一课,教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用象形字绘制的动画片,学生直观 感性地理解了象形文字的由来。而且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再如《跳舞 的点和线》一课,教师不仅搜集了许多水墨画中的点线面作品,而且选 择了摄影作品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 最有新意的是他课前抓拍的 连元街小学的鸟瞰图,学生们从疑惑到意外到争相回答,令我们不得不 佩服该教师灵活而敏锐的头脑。有了更多更典型的视觉刺激,学生的创 造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2、深挖课程的人文内涵
在本次现场课的点评中,专家多次提到了人文内涵挖掘,美术课除 了要进行造型技能的训练,更要有人文底蕴的烘托,而有文化内涵的课 能够使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例如《小泥人》中对无锡惠山泥人的 介绍、《兵马俑》中对秦皇陵及兵马俑内涵的剖析、《火火的向日葵》 中对向日葵生命意义的阐述、《吉祥图案》中对民俗文化的展示,《老 茶馆》中的茶馆文化、以及《有趣的汉字》中汉字字体的演变等等?? 这些课程都能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技法的同时,了 解更多的文化知识,丰富知识结构。
3、强调课程的延伸拓展
每一节美术课在教学中除了挖掘课程的人文内涵之外, 还注重了课 程的拓展性,课程的内容不仅在课堂上学生得以交流探讨,课外仍然能 够继续延伸,将美术小课堂融入生活大舞台。例如《吉祥图案》中的课 外剪纸的再收集;《秦皇陵兵马俑》课后继续研究的铜车马造像;《老
茶馆》 中用线描、 水墨、 木刻等方式表现的茶馆文化; 《跳舞的点和线》 课后的网站推荐等等,无一不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将课程的学习 延伸至课外。
三、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展示。
1、课前师生的互动
师生互动能够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同时增进师生之间的 亲近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本次比赛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借 班上课,在课前的师生交流中,我看到了每个教师不同的表达和处理方 式,十分值得借鉴。类型一:特色型。利用地方特色互相介绍,许多老 师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有的自己就是少数民族人,因此地方特色就用来 作为自己的招牌介绍,甚至他们的选课也与此有关。类型二:方言型。 每个地方的人都会一方方言,老师与学生互相交流方言,既活跃了课前 气氛, 又在无形中起到了保护地方方言的作用, 学生学到了新鲜的方言, 倍感兴趣。类型三:表演型。或学生唱歌或教师表演,为了活跃课前气 氛,用歌曲拉近彼此的关系也是不错的选择。四、游戏型。用小游戏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有一些课前的小游戏本身就与课有关, 例如 《有 趣的汉字》一课之前的字谜游戏;《下雨了》一课之前让学生说说和 “雨”有关的词,都能够调动学生注意力,为教学设置了一个很好的铺 垫。还有的老师让学生参与课前黑板的布置、播放与课题有关的录像、 或用语言交流相互的感受等等,这些方式都非常有效,值得效仿。 2、课堂情境的渲染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渲染课堂情境的方式, 但是课堂情境的设置应该 紧紧围绕课题, 并且要注重情境的连惯性, 尽可能没有生硬的感觉。 《老 茶馆》一课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整节课紧紧围绕“老茶馆”这一 成都特有的民俗文化,渲染浓浓的茶馆情境。课前老师请学生欣赏了一 段有关老茶馆的录像片断,学生们在头脑中为新奇的茶馆文化所吸引, 不知不觉中走入了老茶馆的氛围,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走进老茶馆, 欣赏老茶馆的表演,模拟茶客们的动作,制作完成后出现的茶博士,以 及作业评价中请学生用上茶来评价自己喜欢的作品等等, 所有的环节穿 插紧凑,过渡自然,学生在学习撕纸人物的过程中领略到了深厚的茶馆 文化,教学非常成功,也成为与会教师交口称赞的一节优质课。
3、课堂气氛的调动
具备高超教学技巧的教师,对课堂气氛的调动也是非常拿手的。例 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自始至终都为学生营造 了一种激荡人心的气氛,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秦皇陵兵马俑雄伟壮阔的 感觉。欣赏课一般都是教师不太敢开课的内容,因为教师要讲述的内容 很多,学生容易厌倦,而进行互动又比较困难,但老师在课程的设计中 不但使用了许多视觉因素的刺激如录像图片等,而且配合了雄壮的音 乐,甚至带来了许多陶俑复制品让学生自主欣赏感受,整节课通过师生 的互动交流来分析一个个有关兵马俑的细节问题, 同时不忘感受兵马俑 的惊人气势,学生融入在威武雄壮的课堂氛围中,听讲积极性也大大提 高,领悟了珍爱国宝的人文主题。
4、教师语言的特色
不同性格的教师教学风格也各不相同, 这些课堂中我们看到了不同 教学风格的展示,他们或沉稳,或激昂、或幽默、或干练,体现最突出 的就是教师颇具特色的语言表达, 充分张扬他们个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了 各自的教学特色。《火火的向日葵》一课的执教者是上海的方老师,这 位教师语言组织充满诗意, 将向日葵那种散发火样热情的意境用诗般语 言表达的淋漓尽致,学生与教师都陶醉在美妙的言语中,享受到的不仅 仅是心灵的震撼;而《用彩墨画鱼》一课的执教者天津的黄老师则是个 干练飒爽的人, 极具个性, 她说话简洁明了, 课前课后准备都干净利落, 整节课的节奏也非常清晰紧凑,决不拖泥带水;执教《跳舞的点和线》 的沈老师则是个幽默睿智的人,他类似于主持人的讲解为学生娓娓道 来,不时穿插的小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师生在相视一笑中建立了良好的 课堂关系;最后的一位教授《蔬果变变》的周老师走的则是搞笑路线, 一节课下来学生笑声不断,成了名副其实的愉快教学。不同教师的不同 教学风格成为展示自己特色的大舞台, 也是我们定位自己教学风格的良 好示范。
四、共同探讨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偏离
由于是公开课,教师往往动足了脑筋设计教案,为自己的课设置一 个又一个精彩的教学环节, 但过多的环节却会使得一些课偏离原来的教 学目标,无法深挖其中的课程深度。例如《会表演的影子》一课,本课 原本的教学目标应是了解皮影的特点,学习皮影的制作,而皮影制作最 为精彩的正是它的镂空纹样,应该说它本身也属于剪纸艺术的一种,而
在本课中由于涵盖的教学内容太多, 师生无法在整个过程中深挖皮影美 丽的纹样,所以学生制作的皮影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剪影,皮影失去了镂 空的纹样美,单调乏味,也忽视了本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在教 学设计中还是要时时刻刻紧贴教学目标而行, 所有过程均是为了解决教 学重难点而设计,尽量不为形式而偏离课程原定的教学目标。
2、教学形式过度包装
评优课的一大诟病就是形式花哨而内容稀少, 一节课闹哄哄的下来 学生却什么也没学到。《农家宴》一课我认为就有这样的问题存在,首 先教师将黑板板书设计过于花哨,图案丰富的背景无益于板书的设计, 学生对背景的注意力远远大于板书,就没有起到板书应有的作用;其次 教师对作品的示范讲解也不够到位,只是示范了一个飘香芋头的制作, 而忽视其他的制作方法,学生获得的直观思维较少;在学生制作之前设 计的做手指操这一环节我认为是无效教学, 将原本较为流畅的教学硬生 生阻断;而评价环节要求学生在农家宴上载歌载舞根本无法展开,成为 了走过场的形式,正式需要评价奖励的绣球却只奖给了一个学生,其余 教师竟作为礼物送给了评委和老师; 至于课上设置的小歌娃则并不是串 连在整个环节,偶尔的出现反而显得出格,似乎可有可无;还有作业的 要求也没能强调清楚,以至于学生将无锡美食与壮乡美食相混淆等 等??整节课给人感觉较为花哨, 做秀成分过多。 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环环紧扣, 课堂更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每个环节都应落实在学生身上, 切忌过度包装。
3、教学时间的精准把握
作为美术课,除了师生探究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动 手操作,而这个过程相对需要更多的时间,只有给与充足的时间,学生 的学习才能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而老师也才能从中得到教学的反馈。从 本次赛课来看,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还是不够的,尤其有的老师选课还 是有一定难度的, 没能给足学生创作的时间, 有些环节就只能匆匆而过, 学生学不到东西,课程浮于表面。《会表演的影子》一课就因为教学内 容过多而学生操作时间不足,最后的展示没能取得效果,其实在课上有 很多环节是可以压缩甚至取消的,过多的启发、讨论、欣赏会使课的节 奏紊乱,也延误了课的有效教学时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也应该多 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
4、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教师备课不仅仅要备课程,还要注重对学情的分析,每个班级的学 生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应有所调整。在《做花馍》一课中我 们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由于花馍是北方人常见的食品,而我们南方孩子 很少接触,因此本课的教师在没能充分预设学生情况下,教学就出现了 明显的困难,南方的孩子不会揉面,他们大部分在家中从没有揉过面更 没有见过如何揉面, 所塑造的面花造型有许多裂缝, 达不到教师的要求, 这些问题可能在山西孩子的身上并不存在, 教师在课堂上才发现了这个 问题并不断纠正,但此时学生已经制作过半,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说学 情分析十分重要, 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需要教师依靠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 调整,只有师生互相了解,才可能更好地上出高效的课。
5、教学机智的体现
再精心准备的课堂,往往也可能出现教师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再 这些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来解决问题, 含混带过并 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在《吉祥图案》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值得 商榷:有一位男同学在汇报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回答:“我的作品是希望 明年中国与美国打一场战争。”这根想法明显与美好的愿望相差甚远, 该教师不知道是美听清楚还是想含混带过,就接着学生的话说:你希望 自己能保家卫国对吗?然后表扬孩子很有爱心,居然还授予他和平 奖?!举座教师一片哗然。其实遇到这种问题我们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 生错误的观念,课上时间有限,用一两句话否定改正就行,这样孩子能 够得到正确的答案,不至于含糊带过。只留下一头雾水的听讲者。 6、教学评价不到位
教学评价从来是让美术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理论上能 够说得头头是道,然而整整操作起来还是非常困难,客观原因在于这是 课的末尾,往往时间不够,匆匆而过,还有学生创作速度不一,有的学 生正在创造热情高涨得时候被硬生生的掐断,很难获得练好的评价效 果。本次赛课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学生作业一律说好,没有针对作品中 美术要素的切实点评,使得评价流于形式,学生能力就得不到更好的提 高。
总而言之,美术课堂应是多元化发展的,但无论怎样,我们美术教师都 应该牢牢地用教学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一切教学都应遵循教学规 律,抛弃做秀的观念,扎扎实实地教学。最后用一位专家的小诗与同行 共勉:上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美术课,课课皆辛苦!
感悟一:关于教师。
不能否认,公开课经过层层选拔和改进,这些课在课堂设计上都基 本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课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上课的老师自身的素养:语言的功底,思想的修养,文化的积淀,心态的调整,课堂的掌控,提 问的技巧,意外的处理,都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是否对学生是真正的关注 和尊重,及对美术真正的热爱和投入。而这些,恰恰是作秀作不出来的 东西。所以无论是偏于传统的课还是偏于前卫的课,都可以由老师上得 十分糟糕或者十分出色。 如 《书》 一课, 课程设计普通, 课件极其简单, 几乎都是老师在讲授,但学生听得有滋有味。老师用丰富的学识,幽默 的语言,和对书籍的了解和热爱,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个人魅力是难以 模仿和复制的,成为一名有魅力的美术老师,必须加强老师各方面的修 养。上出有老师个人特色的课,该是未来的要求和方向。
感悟二:关于课程。
专家对新课程下的教材,教法及课堂实施的情况很是担心。作秀成 分太多或许是很多公开课的通病。新课程没有让我们反对传统 ,应该 意识到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和理念是要继承和发展的。 太多所谓华而不 实的探究活动是一种浪费, 实践反复证实的理论概念没有必要再让学生 通过一些乱七八糟所谓的游戏和活动去探索。国过犹不及 , 太多的活动 又难免忽视课程最主要的难点和重点设计。时间有限,一节课的难点和 重点一定要简要而明确,关键不在多而在于有效而巧妙地解决。如《中 国结》的设计简洁明了,没有什么特别花哨的活动,在欣赏了解了中国 结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含义后,在老师准确,温和的语言和细腻的示范引
导下,没有一个学生不会做如意结了。重点突出和难点明确,解决起来 又似乎水到渠成,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 感悟三:关于学生。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这需要老师细心的发现 和巧妙的挖掘。 作为教师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就是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 点,并及时地使用肯定,使用赞扬,使用引导,使用评价,使学生的情 感和灵感激发。无锡一中的学生素质实在让我们非常的惊讶。在个别老 师没有水准的提问下,他们居然可以回答得文才飞扬;在一些教师十分 糟糕和混乱的教学下,最后的作业还是十分不错。可惜的是,我们的某 些老师根本不知是紧张还是疏忽,没有及时发现和赞美他们,而是漠视 甚至是打压。比如《墨和彩的韵味》一课中,老师因为学生没有按照她 的意图作画居然大叫“停!”;比如《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一课中, 老师对学生的上台示范居然在没有任何评价、鼓励或引导的情况下,就 急着拿出大师的作品来“打击”学生,否定学生。他们无非是利用学生 完成课堂的一个环节!课程本质应该是老师去配合学生的需要,而不是 学生来配合老师的展示。课堂上过于有控制欲和展示欲的老师太强势, 很容易忽视课堂的真正主体——学生。
感悟四:关于学习。
学习是很广阔的概念,听、说、看、想、做都可以包括。老师和学 生一样需要不断通过各种类型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这次活 动给全国的老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这个机会的含义不只是 听课那么单一。一,无论现场课上得好和坏,每个老师能入选就必然有
其出色之处,都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同的可供学习和借鉴的范本,根据实 际情况, 取我所需, 为我所用。 优秀的课, 虚心学习其优点; 糟糕的课, 也可供批判之用, 提醒自己不要犯同类错误。 二, 聆听专家准确, 坦诚, 幽默,犀利的精彩点评使人受益菲浅。专家对新课程的整体思考,对部 分教材的质疑,对回归传统的提倡、明确导向,开启思维,发人深省。 三,无论是课后饭前,房里屋外,可以和来自全国经验丰富的教师一同 交流听课感受,分享日常工作心得,了解各地课改的最新动向和经验, 从中得到启发。听课只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让全国的美术老师一 起聚集智慧, 交流思想, 引发思考, 开展讨论, 懂得鉴别, 学会自省、 、 、 、 、 这样比单纯的听课更具有实际而深刻的意义。
一堂欣赏课所引发的思考
在本次现场评选活动中, 唯一的一节欣赏课是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 街小学陈晶老师带来的四年级美术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 要说参加各类比赛所选择的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欣赏课无疑是大家 都不愿考虑的。为什么呢?就我理解,一方面是对老师的知识储备要求 高,另一方面是不容易出效果,容易偏离美术课的本位。所以,我对这 节课也很感兴趣,本着一个学生的视角来感受老师所传递的东西,对教 学过程作了简单的理解,以供大家交流。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 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 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3、鼓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 格。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音乐《兵马俑幻想曲》,从中听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2、视频观看,感受情境。
3、教师小结并介绍秦始皇,引出秦始皇陵兵马俑,板书课题。
体会:视听效果结合,简洁、直观,有震撼力,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 情,比较符合四年级同学的心理动态。
二、发展阶段
1、交流解决什么是“俑”以及兵马俑的发现。(出示实物模型)
2、课件欣赏西安——兵马俑
3、初谈欣赏感受,引导学生发现秦俑“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的特点。
4、教师小结具体的大小、特点。(重点解释精雕细刻的头部、服饰等)
5、交流讨论兵俑之间的区别。①发式是区别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表情喜怒哀乐、各不相同。③服装和动作。(分析服装的纹饰以及动 作给我们传达的信息及美感)
6、模仿动作,小结写实技艺的高超。
7、整体欣赏、谈感受。(课件整体欣赏)
体会:核心部分教师讲解思路清楚,充分运用实物、课件等手段来全方 位的展示兵马俑的美感。特别注重美术课的本位,一直围绕兵马俑的 表
情、动作、服饰 等能透露出古人审美观念的部分来欣赏,足以说明教师 的意图,并控制、引导的很好。
三、拓展阶段
1、观看课件,欣赏铜车马,感受精湛的技艺。
2、总结全课,珍爱国宝。
体会:作为兵马俑欣赏的延续,欣赏铜车马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 主题。
听后反思:
1、 如何守住美术欣赏课的本位?
在四年级有一节语文课同样是讲秦始皇陵兵马俑,我问了语文老 师:“你的语文课要求学生学到的是什么?”她回答:“生字词,文章 的结构和中心思想,体会宏大壮观的感受! ”那美术课教什么呢?我想 应该是和审美有关系的点,这些点就分布在兵马俑的表情、服装、动作 上,我觉得美术课上就是要传递给学生古人的这些审美观念,以获得他 们的共鸣。所以在欣赏课中,能否找到这些点,对于我们美术老师来说 是要多思的!
2、欣赏课呼唤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闭幕式上中学评委组组长在点评徐军的课时说了这么一番话:“ 原 来这么不起眼的书籍装祯, 还有那么多的内容 (发展史、 典故、 工艺等) 可讲,真是太了不起了,连我都自叹不如!这充分说明我们的老师一定 要钻进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层次内容来引导学生,吸引我们的学生,这 比什么探究啊、讨论啊,都强!”
从专家的言辞中不难感觉到深入的理解、挖掘教材,对于我们一 线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也很佩服这些上课的老师,他们的语言、应 变力和亲和力真值得学习!
一.课节内容的设置方面,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选用代表地方或民族特 色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
辽宁选送的《墨与彩的韵味》旨在通过欣赏与体验,培养学生了 解中国画用墨的意趣;甘肃选送的《祝福奥运——中国结》旨在通过欣 赏与体验,使学生了解中华结艺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逐步 提高爱国主义;北京选送的《吉祥图案》,浙江选送的《书——书籍装 帧艺术》,云南选送的《传统纹样——传统的魅力》,江西选送的《五 彩缤纷的风筝》,安徽、江苏选送的《苏州园林欣赏》,新疆选送的两 节 《民族服饰的色彩搭配》 及四川选送的 《门神故事——走进绵竹年画》 等都基于地方、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现代教材内容的拓展。通过教学,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热情。
二.上好一节课的感悟:
1、 深入研究教材设计的思路与意旨,把握内容属于造型·表现、设 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中的哪一领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 标(三个目标中有侧重点设置),选择可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解决教学 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2、加强课节内容文化内涵的探究;
3、精确的语言能有效引领学生专注课堂,积极思考;艺术的语言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4、把握课堂教学机智的能力是提升一节课“润无细无声”、“行云流 水”、“水到渠成”等效果的根本保障;
5、教师个人需要有执着的精神,进行锻炼、反思、再学习、不断提高 自身基本功,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魅力
这次感觉最好的课还是江苏主办方选送的《平面图形创意》,课堂紧紧 围绕主题,教学设计的创意是基于学生的实际,课堂教学氛围很好,也 许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又或许是我们思维定势的原因, 感觉挺成功。 这堂课每个环节铺垫作的比较到位,圈套设计的较好,又积极调动学生 的创造思维,整堂课创意中又不乏传统。遗憾的是感觉做秀的成分比较 多??
辽宁的《墨与彩的韵味》这堂课,老师激情有余,学生素质很好。 甘肃的《祝福奥运——中国结》尽管目标落实很好,但定位较浅,倒像 劳技课。 山东的 《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 是传统的技能传授课, 教师的基本功让学生刮目相看,佩服之极。
湖北选送的 《纸板的联想——座椅的设计》 。 教师的经验较为丰富, 课堂教学利落。问题的设计具备层次性,重难点的解决比较到位,学生 对技法和方法掌握很好,诠释的清晰。过多的以技法为主,学生的思维 有局限,仅从教师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如果对学生创意再进一步引导, 增加现代感的更多图片,以拓宽学生思维,会使课堂更为饱满。
浙江选送的课《书——书籍装帧艺术》,课堂演绎的淋漓尽致,确 实是优秀的一堂课。极佩服教师对书籍装帧艺术的挚爱,搜集琳琅满目
的书籍是这堂课完美的重要因素,那一双双惊奇的眼神,那一阵阵激烈 的掌声,就是很好的评价。教师虽还是以传统的讲述欣赏为主,虽说这 样的传授没有双边的活动,不符合新课程教学的原则?我想,美术的双 边应该有其特殊性, 这种互动与交流的双边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语 言,美术教学完全可以用作品,用视觉语言进行双边交流活动,我们应 走出误区,改变原来只重视语言上的双边活动这一传统观念,让美术双 边活动更为丰富和外延。另外,要让学生登大眼睛注意你,教师要吃透 教材,出奇制胜。
在无锡的最后一天,上午的听课感觉收获很多,特别第四节北京选送的 课《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确实是一堂好课,真不愧是京城里来的。 学生作业的落实非常到位,双基落实到位,整堂课目标恰到好处,教材 定位准确,基于学生实际,过程设计、引导与设问、教学机智、语言姿 态、难点突破、作业评价等等的精彩,简直是无懈可击,一堂完美的设 计课。
下午,三堂课尽管教师非常投入,但由于长期的听课疲惫或许课堂本身 不吸引, 气份感觉沉闷。 加上早上会务组公布的议程有专家点评的环节, 还特意在会议上强调, 许多原本想早点回家的听课老师为了得到专家的 引领,特意留下了。三堂课完毕之后,会务组却宣布结束,专家因要参 加闭幕式,而取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评价,其组织随意性和欺骗行为严
重伤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听课教师的心,引起了极大的不满和气愤,成 为这次活动的一大败笔,这次活动在恶劣影响氛围中消极的闭幕。 参赛的老师各个热情大方,亲切自然,各显神通。他们不仅上出了自己 的风采,更体现了各地的文化背景。有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的民间 艺术课:江苏无锡《小泥人》,山西太原《做花馍》,广西回族《农家 宴》 ??。 有很富有现代感的创意课:广东珠海的《象形文字的联想》 , 湖南长沙的《数字变变变》??。有弘扬中国文化的水墨画课:天津的 《用彩墨画鱼》,浙江的《跳舞的点和线》??。有充满爱国激情的欣 赏课:山东济宁的《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有热情洋溢的四 川成都辣妹子的《老茶馆》。有像小品演员“雪村”那样充满东北风味 吉林帅小伙带来的《蔬果变变》,在课堂上巧用东北二人传,还不时地 溢出机智幽默风趣,使学习充满着快乐又高效。还有引领着时代潮流的 国际大都市上海选手带来的《火火的向日葵》,主题积极向上,热情高 昂得体,节奏简洁明快,重难点挖掘深透,语言富有诗意,真是让人无 可挑剔。
在这里凝聚着老师们无限宝贵的智慧, 这里汇集了大江南北美术课 堂的精华,任你吸取,任你采集。
课后,著名的美术教育专家侯立老师做了点评:赞扬了本届参赛的 美术课比上届更本体化了,少了形式的东西,更注意展示过程,美术的 方法和具体的步骤,更体现了美术课的专业性。并对全国美术老师提出 了三点希望:1. 美术课要注重发展儿童的视知觉,所以要求老师们稳稳 地把握视觉因素,并且要不断地深刻挖掘。 2. 课堂上的演示过程,对工
具技法等的介绍要贴近小孩,不要超越教材。 3. 不断加强老师自己的专 业素养,在很有分寸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能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钱初熹教授点评:肯定了中小学 课堂美术教育,他说相比之下大学里没有规范的课堂教育形式,所以中 小学老师们现在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实问题是在大学教育。同时 提醒我们思考, 1、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环节 紧紧相扣,哪一个环节太多必将适得其反,细节决定成败,设计好每一 个环节,让每一个环节都能落实有效。 2、美术老师要不断注意专业性 的提高,在教育中要牢牢把握美术本体的东西。
整个容纳 450人的会场鸦雀无声,参会老师认真聆听着。
本次到会的老师人数也由 1991年的 200多人猛增至 2000多人。 国 家教育部体卫艺司艺术处领导禁不住感叹:美术教育课改已经试验六年 了,自上而下,从专家到一线教师一直处在不同理念支配下的矛盾中。 而今天看到现场出席这么多来自各地的美术教师来会观摩,非常感动, 说明我们广大美术教师对美术教育正处热情高峰, 也感谢各学校领导对 美术活动的高度重视。接下来我们该好好总结经验、教训,早日出台一 个统一的美术课标了!
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是江苏无锡连元街小学,是一个百年老校,也 是一个一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 会后我们参观了的该校的美术活动基 地,让每一位老师震惊。这样一所小学竟然有五个各有特色的美术专业 教室,分别是:书法、水墨、手工、陶泥、版画。里面有配套齐全的工 具设备,陈列着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学生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充满着孩子
的灵气,累积着孩子们生命成长的足印,也展现了老师们的心血,营造 出浓重的艺术氛围。 让每一个参观者来到这里不得不接受一场艺术的洗 礼。而对于我,来到这里,感觉如鱼得水,呼吸畅快,精神振奋,久违 了艺术氛围!
新理念: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兴趣
“ 美术教学讲究情趣性、表现自由性、评价多样性 ” ,本次评选活动 的现场说课诠释了美术教育的新内涵,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气象,中小学 美术教育正从 “ 纯美术 ” 向 “ 大美术 ” 迈进。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美术教研 员周正强老师分析,以往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着很多弊端,在教学内 容上,传统美术教育过于专业化,大量的国画、素描等教学并不适合普 通学生,却是为少数走美术专业的学生服务。其次,教学内容缺乏美术 的文化含量, 并且脱离生活实际, 显得枯燥乏味, 不容易引发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上,传统的美术课以老师为主导,老师画,学生模仿,并不是 画他们发自内心或是喜欢画的东西。在评价机制上,往往以简单的 “ 像 ” 与 “ 不像 ” 为标准,作品千人一面,缺乏个性。
“ 美术是情感的产物,不是机械的操作,相信每个学生在美术上都 有自己独到的创意和思考,鼓励学生用美术的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情 感。 ” 专家指出,美术新课标的理念,就是要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 兴趣,让他们永远喜欢美术,让美术伴他们成长。在内容上,不仅是国 画、素描等,还包括国内外的民间艺术(剪纸、木刻、泥塑等) ,服装 设计,建筑艺术,现代艺术,全面体现 “ 大美术 ” 概念。
新面貌:民间艺术走进课堂
在 “ 大美术 ” 概念影响下,中小学美术教育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和艺 术,显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本次评选活动中,泥人、园林艺术、民族 服饰、花馍、皮影、扎染等出现在了课堂中,令人耳目一新,难怪有人 惊呼:“ 现在的美术课和以前比大不一样啦! ”
近几年, 无锡美术教育倡导 “ 民间艺术进课堂 ” , 市一中、 市北高中、 锡山高中、天一中学、五爱小学、江阴实验小学有陶艺制作吧,宜兴丁 山小学开设紫砂工艺制作课,前洲实验小学、省锡中分校有锡绣课程, 厚桥实验小学的版画制作有声有色, 连元街小学学习濒临灭绝的无锡纸 马 ……
作为主要的倡导人,周正强说:“ 合理地开发利用民间的工艺美术, 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增 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
以《小泥人》一课参加此次评选活动的五爱小学刘继华老师感慨:“ 学生一旦走进民间艺术,一旦对本土文化有了认同与自觉,那么他们 在学习中感受、体验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最大快乐。 ”
新问题:美术教师要提高文化素养
作为新课程改革实行后参加人数最多的新教材、新教案的展示,本 次评选活动显现出了很多新的趋势。专家们表示,本次研讨会所尝试的 中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使课改实验更加理性,不但对今后的课改实验提 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何改变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死板的教学方法, 教师们的领悟各有不 同。周正强分析,有的老师过于强调一堂课的完善性,形式色彩较浓,
缺乏师生活跃思维的碰撞,课堂显得不太生动;有些老师矫枉过正,课 堂上过于追求手段的多样性,花哨而不实用;有些老师喜欢 “ 大而全 ” , 一堂课信息量过大,反而导致教学结构不紧,内容相对松散。随着中小 学美术教育理念的改变,对教师的职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不 是光靠几笔画就能胜任了。有专家指出, “ 大美术 ” 概念中,文化占了很 大比重,但有些教师文化功底不扎实,在课堂上甚至不能准确表达出一 些基本的文化知识点,美术教师的文化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次美术课评选活动与上一届的录像课评比不一样,首先,所展示的教 学中形式主义的东西少了,教师们对美术本体的东西加强了。教学导入 的时候,切入教学主题的时间缩短了,教学中,教师围绕着教学主题, 自发补充的图片多了,对视觉因素的强调更加突出,教师更讲究方法与 步骤,更注重过程。
在 6年多课程标准的实验后, 教师们对美术学科专业性的认识更突 出了。
例如,美术欣赏课,教师们能够在视觉上充分利用图片来引导学生对文 化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探索,细致地观察与思考,比如对人物表情、发 型、服装等因素有一步步深入的引导性教学。也能够对作品的视觉因素 进行比较深刻的分析。
教师紧紧抓住这一点,在视知觉的变化上做文章,将一些课堂上的干扰 因素排除掉,这都是非常可贵的。
提几点希望:
1.希望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对教材主题视觉因素的理解与认识要紧紧 把握,能够更深刻地对美术文化和学科问题进行引导。
2.在演示方法、工具、步骤、意义、作用,为什么这样使用等方面, 要能够更贴近儿童的心理,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3.在范画的演示方面,要尽可能的规范,板书的书写,对材料的处理 更加熟练,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与处理做得更到位。
最后,希望老师们在专业上继续努力,对美术课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胡之凡:
这次活动中给我的印象与体会有以下几点:
1.精心的设计。教师们对每一节课都能够做到精心设计,尽自己的努 力打造一节好的课。
2.多媒体的运用。教师们在教学里对多媒体的运用非常广泛,能够充 分利用这一现代教学设备的优势,使课堂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化。 3.启发与引导。教师们注意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能够想 办法使自己的教学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美术。
4.欣赏的作用。教师们在教学中都比较注意利用美术欣赏的手段来提 高学生学习的水平,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比较好。 需要思考的地方:
1.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教师需要注意在教学设计中的相 互关联性,例如,有的教学设计中过多地使用了多媒体,比较依赖多媒 体,而欣赏与讨论的方面又把握地不是特别恰当,这就可能会使整个的
教学节奏紊乱。所以,我们经常说,教学设计要精炼,细节决定成败, 这都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学生头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学生在美术课 上到底能够学习到什么?学些什么?这是要好好研究的。
2.美术老师不要忘本,自己的专业是美术,专业素养与专业以外的东 西如何把握,这是教师们需要好好考虑的。课堂上有些问题并不是教师 专业水平的问题,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研究深度是这一问题的关键。 我的意见那就是希望老师把课堂教学落实到实处,认认真真地上课,扎 扎实实地上课,还美术学科的本位。
陈通顺:
在课程改革 6年多以来,课程标准由实验到修订,已经使广大的教 师在课程改革中得到了非常大的锻炼。我个人的感受是,本次的课程改 革是中国历史上最民主、 最活跃的一次。 在中国 100年的教育历史中间, 课程改革在建国之前进行了 16次,在建国后有 8次, 这 24次当中就是 本次课程改革最为尊重教师,最为民主。课程改革为教师们开设了那么 多的培训班,帮助教师在多元化的情境下学习到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这些都说明我们教育改革的发展飞速的快。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对于一堂课应该如何评价,用什么样的标准,对 于我们来说应该说是一个难题。针对每一节课,有相同的意见,也有不 同的意见,这是不好统一的。因此,要对一节课具体地说出评价是不容 易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能够在民主、开放的形式下开现场会,检 验课程改革 6年来的成果,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要大家对一 节课提出非常具体的评价,只能是各自表述意见,而且,也只是代表每 个人的意见,不可能是评委集体的意见。因为意见不完全一致,这个事 情就难在民主与开放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意见,所以,提出 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是不太现实的。各位评委的专业不同,背景不同, 对一节课审视的角度也不完全一致。
这次的评判采用的是各自打分, 由高到低, 最后平衡的方法。 但是, 希望老师们要认识到,评比并不是我得到一等奖就如何如何了,还有的 老师会认为这次的课所获得的一等奖还不如过去的状态好, 不如往届的 水平高, 这些都是每个人的看法。 在对待一节课的认识上很难统一意见, 而且统一也不客观,不切合实际。所以,对于一节课的认识需要老师们 靠自己的能力来调整。
我个人的认为,一节课上得好首先是听得懂,学生能够听进去,其次, 操作理想,这就是比较好的课。有的课很有潜质,但在小环节上没有处 理好,这在回去以后都要好好思考。对于一节课的评价事实求是,从实 际出发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不停的与时俱进,每一节课肯定有其不完善 的地方,这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好好改进。
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发展太快,这次活动就说明了这些,我们举办 这样的活动就是发现新人,而新人又推动各地区美术教育的发展。 侯令:
我和其他评委及老师们一样,参加这次活动非常激动与兴奋。来自 全国各地的老师们展示了各自不同的风采, 这次活动给大家提供了可贵 的、探索的机会,这是我们参加本次会议的最终极的目的。老师们关注 点评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来无锡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学习,就是 为了出来看看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到底是什么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名次与评价就是附加的东西了。
大家都知道,审美是抛开功利的,只要老师们在课堂上将个性的美展示 出来,就是最好的。这样的活动及课程改革培养了一批批老师,反过来 又推动了国家的课程改革。在课堂上,从这些老师的教学中老师们看到 了教学方面的很多东西,有课程理念,教师个人的风采,不同的教学处 理方法,自己的性格等,都在教学活动里更加的具体化,对课程教学的 处理,对教学风格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认识一定要多元化。世界是多元 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是多元的。
钱初熹:
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 6年多了,其中有一句核心理念:为了每 一位孩子的发展。我觉得这是大家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一个教师到底在课上做些什么?做哪些事情,都需要反思。具体的 分析,我会在活动后的文章里写出来。今天,我想说的问题是,在 40分钟上课的时间里,留给孩子们创作表现的时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 验的时间,我计算了一下,一般在 13分钟以下,最多的一节课的时间 是 19分钟,而最少的只有 3分钟,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这么短的时间里学生到底能够学到什么东西?
在教学里,关于教师的示范与学生能力的发挥,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一直是我们研究的焦点,从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看,我一直在思考这一 问题,现在课堂上的干扰太多,到底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发展是每个教 师要研究的问题。我们的教师在针对每节课进行教学的时候,到底是给 学生什么?都是提前准备的东西, 这样的课能够对学生能力发展下去有 什么样的作用?
尹少淳:
我先给大家一首诗:
“上课日当午,汗滴课堂土,须知美术课,课课皆辛苦。”
3天以来,每个老师准备、上课都非常的辛苦,特别的投入,这是非常 不容易的,因此,我首先向每个上课的老师表示敬意。
下面我讲个小故事:
有一个家庭,这一天妻子在厨房做饭,准备炒菜,丈夫在客厅看报 纸。妻子从厨房探出头来喊丈夫,没有酱油了,去打酱油。
丈夫就出门了??
这个故事有 3个结果:
一是买酱油的丈夫买好酱油后, 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家商店里处理 皮鞋,是“跳楼价”,大甩卖,他就挤进人群,过去看,很动心,于是 买了一双皮鞋,高兴的回家。
结果妻子问他酱油买到了吗?他说买到了,但一抬手,发现手里拎的是 皮鞋,而不是酱油,一想,坏了,酱油忘记在皮鞋大甩卖的地方了,他 被妻子一顿臭骂。
第二个结果是,酱油和皮鞋都买了回来。
第三个结果是,买皮鞋的时候把酱油瓶子打碎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在教学中,我们所遇到的情况有着偶然与必然,预设与生成,这二 者的关系如何把握是每个教师需要好好思考的。
这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怎么样对待教学目的的问题。
教学中目的不明确,知识、技能的具体目标也就不能实现,目的这 个问题,解决它的关键在于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认识和理解,如果达成 教学目的,那就需要将所有的教学精力放在重点这里,而难点呢,就需 要在重点解决的问题里去找。
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学习水彩画的表现。假如是表现水彩画的湿 画法,其重点就是解决湿的问题,而湿画法的难点呢,难就难在对水分 的把握,这也就是说,解决水彩画湿画法是教学重点,而对水分的把握 程度是教学难点。
所以,在课堂教学里要在重点上下工夫。
这样, 就要求我们,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 与教学相关性的问题, 相关的东西就放进去,而不太相关的东西就少放,而无关紧要的生发是 没有意思的。
下面,我想说说美术教育的目标。美术教育属于学科教育,美术学科教 育有两个功能,一是美术功能,二是教育功能。在一堂美术课中,这两 个功能需要兼顾这才是一节相对完善的好课。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不知道俄罗斯的国徽是什么?
俄罗斯的国徽是鹰,是一只双面鹰,为什么双面?因为俄罗斯这个国家 横跨欧亚两个大洲,一边是亚洲,一边是欧洲,这双面鹰的两只眼睛是 两面看。 同理, 我们的教学也需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功能, 不能偏颇一方。 另外,我们每个教师一定要有全面综合的观念,做事情、教学都不 能盲目,不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今天,这是一个有很多可能性的 社会里,就如同我们的数学、英语的考试那样,是多选题的, A 、 B 、 C 、 D 多样的答案都有的,对待一堂课也就有很多的观点,这需要老师们自 己找到其中的道理,而不是仅仅听一两个人谈。
奚传绩:
全国的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使我非常感动。老师们为了听课,都来 不及吃饭,是为了早早占据比较好的听课位子,这为了什么?就是为了 学习。
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课,完美的东西少,最终极的目标还是为了学 习。
对待一节课,个人有个人的标准,评价起来是难以把握的,同样的 课,好与差都非常正常,在今天,我们社会道德观念转型的过程中,我 们的标准应该是,不论什么样教学方式,无论建构主义也行,传统的教 学也行,真正让学生学到东西就是好课,还是**的话,无论白猫黑 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所以,看要看效果。
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里的优点, 要继承发扬, 在三个目标的贯彻中, 发挥教师的作用。什么叫探究?什么叫互动?对探究要全面理解,不是
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教育方式是多样的,教育教学是创造性的艺术, 个人需要扬长避短。
单纯讲述的课也能够上得非常好,例如,老师上课能够讲得大家听 课入迷,进入了课内容的情境,这样的课就是好课,这样的课也不一定 就要互动。再如,我们的老师能够把书籍装祯研究的如此深入,这样的 课也是好课。
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要改革,离开自己学科本体去干别人的事情,这 都需要改革。并不是具有激情,花工夫就是好课,这次活动一些课的不 足,就是对目标,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够,例如,题目是离题的,重点 不够突出,到底在这堂课里解决什么,重点与难点的把握都有问题。当 然,应该总结的地方实际上问题出在高师自身,因为高师没有在培养合 格的美术教师方面做好。美术教师不知道上课怎么开始,怎么能够很好 的展开,怎么达到高潮,怎么样结束,更不明白美术文化怎么样才能把 握地深刻,我们不喜欢看那些有花花点子的课,这是一种有明显缺点的 课,还是喜欢看那些朴实的课。
汪晓曙:
就如同奚先生说的那样, 今天基础教育中问题的很多责任都出在大 学里面,没有培养好合格的美术教师,当然教材本身也有问题。但我想 阐述这样的观点,中学老师比大学老师上课上的好得多。中小学教育与 大学教育不一样,但是大学在教育教学规范方面是有缺陷的。
传统的教学方法知识厚、靠积累,这也是一种传统,不能全面否定原来 的教学。概念还是要告诉学生,我想只要把学生教好就是最好的,但中 小学教学一定要有区别,中学的教学感觉和小学是不一样的。
另外,我想要讲的是,这样的活动本身是个名利场,我们的教师们 需要好好的反思自己对这样活动的认识。 我给大家讲一个让我非常感动 的故事,希望我们共勉:
达尔文,这位世界上著名的人类学家,当年做研究的时候,用了 5年的时间周游世界,再用了 30年写完了他的研究。当送到出版社出版 的时候, 他突然发现有一大段文字还没有写好, 问题没有写清楚, 于是, 他向出版社要回原稿,又研究了 10年,力求对这个问题表述的更完善。 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研究者拿着自己的研究到出版社,出版社 说,达尔文在 10年就将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送来了,他感觉自己的研 究表述还不够完善,就收回了原稿,继续研究。你的研究比达尔文 10年前的研究好,可以发表。但是,这个人听说了这一切,就主动收回自 己的文稿,让出了发表观点的机会。要知道,在科学领域里谁第一个发 表了自己的观点,谁就占据了这个领域的领先地位,而这后一位研究者 却主动地让出了这样的机会。
今天,我们这些不在业内的人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个人的名字,但 我们感到了他的人格。我觉得,人的境界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就是最幸福 的,最好的。
刘东辉:
我在中学评课,三个人的意见比较一致。我个人更喜欢平实的课, 那是一种回到原点的课。 我还是希望老师们认真思考我的这节课最终达 到什么目的,围绕着这个目的展开,这样才能成为比较突出的课。 我们有很多的课在预设上出了问题,但总体上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老师们的态度不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