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1大丈夫精神
1大丈夫精神:大丈夫精神的核心是“大公无私”认识到正义在己,从而坚贞不渝不因境遇的变化而变化,不为外界的阻碍而放弃,甚至可以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2浩然之气: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不是一般所谓的“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的正气骨气。
3舍身取义:孟子舍身取义的思想是对孔子杀身成仁思想的进一步充实和发展,舍身取义是大丈夫遵循的最高人生准则,重气节重骨气,不畏权贵刚正不阿,重现实重理想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在,重人民重民族反对专制反抗侵虐。这是顶天立地的中华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和共同品格。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1对其他学派及学说并未禁止,但在官学里只尊崇儒家学说,掌握儒家学说并能运用者才可以在政治上被重用;2董仲舒和其他重要汉儒所复兴的儒家学说,既有对前秦儒家学说的继承弘扬,也兼容杂糅了其他学派(如法家名家阴阳家等)思想的一些夸张成分。
5董仲舒学说和思想特点:1以割除“秦敝”重振王道,追求国家长治久安为目标。2在阐述其思想源泉和理论依据时,充分尊重孔子思想的原意,并从历史(纵向)和现实(横向)两个层面的对比分析中解释汉朝健康发展所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3其学术思想在理论和运用两个层面都深刻而系统。
6朱熹是如何论述“民富”和“君富”的关系:他将经济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探讨国家安稳和士大夫乃至所有从事致富活动的人们所需要的道德底线,特别强调一个社会若不用道德规范制约功利,求富活动就会招致“亡人之国而自灭其身”的恶果,一个君子根据是否符合道和仁的标准决定自己对财富的态度才能做到“贵富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7道家文化的精髓:1道,万物之宗。“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2“道”生万物有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3“道”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和不可言说性4老子之“道”具有“有无相尘,难易相成”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性质5“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8理解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从治国上看:“君上无为,丞下有为把君王从繁琐”的 中解脱出来,而只是督责大臣有为,各尽其职2在企业管理上领导者无需考虑超越日常事务之外的指导思想,未来目标等规划问题,而执行者务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贯彻执行和和处理日常事务。总之为上者不越权代理为下者应做的事要垂拱而治,对部下得放手是且放手。 9古代文学作品中“道”的主要内容:1关注民生疾苦。民本思想是儒家学说中最可贵的部分,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是文艺理论界常伦及的人民性,进步性。2达则兼济天。儒家思想体系其基本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用世,对于一个文人来说,平时的生活内容和意义在于立德,立功,立言。3舍身取义,“义”表现为一种社会理念和道德原则。
10佛教对中国的伦理道德文化所造成的影响:1佛教对于百姓们孝道观念的强化,社会理论制度的维持,都起了作用。2佛教的基本道德标准,如去恶从善,慈悲平等,利人利己等观念,不仅充实了中国的伦理道德学说,而且也发挥了稳定社会的作用。3佛教积极地改变社会道德,改造了社会。
11现在新儒学的基本思想:1复兴儒学,儒学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因而通过弘扬,复兴儒学,不仅可以解决中国,甚至可以解救世界。2反本开新。即返传统儒学之本,开民主,科学之新。3儒家资本主义。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而是指中国传统儒学的家族主义对经济的影响。
12儒学的发生发展大致经历的六个时期:1先秦儒学形成和初步形成2两汉儒学经学化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玄学化和儒释道三融合4宋明儒学理学化5清代儒学综记期6五四以后,儒学重构时期亦即现代转型化。
1.孔子思想学说内容:
一.仁者爱人。注重自己的休养。举例“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要以身作则,“克己复礼为仁”强调社会各阶层应当“克己”,“顺从父母,尊重兄长”强调孝悌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二.为国以礼的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观点。举例:尊重周礼的基本原则,适当增损以益当世,孔子面对当时礼乐崩坏得社会形势,一方面出于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的研究,所以他认为历史是不能隔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继承,有沿袭。要求遵从周礼,极力维护周礼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他对周礼也有许多不满之处,并在推崇周礼的前提下,对周礼进行了许多“损益”,其目的是有益于当世。“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势,又要注重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认为玉帛钟鼓是礼乐所不可少的,但只是限于形式上是不够的,要注重礼的精神;
三.和为贵,寻求平衡的为人处世之道。中庸即“治中”目的是守礼。“中庸”的实质是在极端中寻求平衡。“和而不同”。
2.孟子“仁政学说”的内容:
在政治上:仁教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反对兼并战争;孟子说:“以德行仁者为王。”“以力假仁者霸。”孟子认为王道是重视道德教化非强权政治的政治观,王道就是“以德服人”,依靠仁德的感召力是天下来服,使百姓心悦诚服。
在经济上:仁政主张减轻税和制民之产。
在思想文化方面:孟子主张兴办学校,加强教育。兴办教学的目的是“明人伦”“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引导人民向善,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
3.孟子“性善论”内容:
人向善的本性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取得的,是不后天形成的。当人们看到小孩将要落水的瞬间,人的“善心”就会发生作用,促使他赶快去救人,只要是人就一定有这种人不忍人之心。
4.朱熹代表的宋代理学代表人物具有民本情怀的时代背景:
一.经过隋唐五代的消解,起自东汉,大盛于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制度反观念在北宋已成过眼云烟。
二.两宋是赵氏和高级文官士大夫共同拥有和治理天下。思想言论环境宽松,一些修养较高的顶尖士大夫具有坚定而理想主义的“得君行道”,“治君泽民”的向往和追求。
三.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南宋时期统治阶级除了少数特别有良知和抱负的士大夫之外,从总体上看恰恰特别蔑视底层人员的利益和疾苦。
范文二:精神贵族|从小女人到大丈夫...
她说,年轻时,曾被一个流氓跟了好几条街,待对方终于认为时机成熟,拍了她的肩膀时,她一回头,却把对方吓跑了。
她常用此事调侃自己的容貌。就是这样一个奇貌不扬的女人,却倾倒了许多名门才子,还让无数人一提到她,就要恭恭敬敬地说一声:杨绛先生。
她是小女人,会在处理活虾时,因为虾在手里动,而吓得跑去找钱钟书;会在人前,以孩子和老公为荣。“阿圆温厚,不与人争,像钟书。”“阿圆好静,像钟书。”“阿圆胆子大,像钟书。”“阿圆喜欢格物致知,像钟书”。
但,她又有着不让须眉的大丈夫气,耐得炎凉,历得苦甘。
**时,被剃了阴阳头,她安慰丈夫说:“从小就好奇剃光头了是什么感觉,今儿算体验了。”
被安排去扫厕所,她说:自从做了“扫厕所的”,就乐得放肆,看见我不喜欢的人干脆呆着脸都不理,甚至瞪着眼睛看人,好像他不是人而是物,绝没有谁会责备我目中无人,因为我自己早已不是人了,这是“颠倒过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面对别人的羞辱,她却能拿捏姿势,安然休息...
我们夫妇先后都给点名叫上舞台。登台就有高帽子戴。我学得诀窍,注意把帽子和地平线的角度尽量缩小,形成自然低头式。如果垂直戴帽,就得把身子弯成90度的直角才行,否则群众会高喊:“低头!低头!”陪斗的不低头,还会殃及主犯。当然这种诀窍,只有不受注意的小牛鬼蛇神才能应用。我把帽子往额上一按,紧紧扣住,不使掉落,眉眼都罩在帽子里。我就站在舞台边上,学马那样站着睡觉。谁也不知我这个跑龙套的正在学马睡觉。
她对挫折能淡然一笑,却对生活充满热情。48岁,她开始学西班牙文,并成功翻译了唐吉诃德。95岁,孩子,爱人都已先她而去,她还投入地学习。
“2005年1月6日,我由医院出院,回三里河寓所。我是从医院前门出来的。如果由后门太平间出来,我就是“回家”了。躺在医院病床上。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题目:走到人生边上。一回家,我立即动笔为这篇文章开了一个头。从此我好像着了魔。给这个题目缠住了,想不通又甩不开。我寻寻觅觅找书看,从曾经读过的中外文书籍——一例《四书》《圣经》。到从未读过的,手边有的,或请人借的例如美国白壁德的作品,法国布尔热的《死亡的意义》。读书可以帮我思索….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95岁的,老人说出来的话。为了探索人生意义而读书,这恐怕是现在20出头的人也没心气儿干的事儿了吧。 而世界在杨绛眼里永远是阿挪多姿的,纵使命运待她很残酷,让她中年坎坷,晚年又承受丧女丧夫的孤零...在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她做到了。
杨绛说,“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是钱钟书的最可贵处。他淘气、天真,加上他过人的智慧,成了现在众人心目中,博学而又风趣的钱钟书。”
其实,她最大的功劳,是首先保有了自己的“痴气”和心量,心如赤子,永远看到的是光明,并把这光明给了她遇见的每一个人。心胸浩瀚,用智慧幸福了自己的人生,并将它传递给了成千上万的人。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她是小女人,也是大丈夫!
杨绛先生走好
百年沧桑今已过,且留风骨惠后人。
温情视频每日播
爱,是看见自己
视频:正心堂|导演:赵一澄
出品: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北京正心慈善基金会
范文三:浩然之气与大丈夫精神 (2)
浩然之气与大丈夫精神
一、儒家思想的“非宗教而宗教”属性
杨向奎先生说,在中国历史上,“不是教主而起教主作用的是孔子,不是宗教而起宗教作用的是儒家。”1儒家非宗教的学说而能“起宗教作用”,就在其人性的“性善”之说,也就是在孟子说。宗教,一般要有至上神,如基督教。儒家的“非宗教”在其无神,无神而能起宗教作用,就是因为“性善”之“性”,上通于天地,下贯于人心。这其间根本不允许有什么神的存在。孔子讲人性,既谈性相近,习相远,又讲良心的不安。《中庸》和《性自命出》继而讲“天命之谓性”和“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已经从人性方面将人与天地在逻辑可能性上联为一体。大体同时期的《易传》又对天地做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的宇宙本体论的基本判断,于是有孟子出来,顺前贤所说,肯定人性之“善”,实际是遵从这样的理路:天地既然是生生之大德,那么,为天地所生的人,其本性必然秉有天地之德的“遗传”基因。其“四端”之说,特别是“恻隐”之心,正是在发觉了人心中一点“好生”之德的根苗。以此,孟子建立了儒家的神圣人生的修养方式:“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所谓“尽心”,“尽”的是道德感应“心”。“心”可以思,也可以感,可以思的“心”支持着认得理想,可以感的心,支持着人的道德。理性的心,必须经由训练方可成为理想的实际能力;道德心也同样需要加以引申、养育,方可升起来为人生做主。“尽心”,就是指的体认我们内心中那个道德心的机芽,使之由不自觉变为自觉,使之由潜在变为显著的存在。体认到我们内心中的这点善的根芽,也就体认到我们的人性是“善”的,也就体认到我们的心之“善”,与宇宙天地的“生生之德”,原来是有实际的关系的:上天之性,下贯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就是内涵在喜怒哀乐之“性”中的那点恻隐、羞恶等“四端”之心。因此,要成就伟大的人生,就必须反身求诸己,求得自己的内心那点“善”的端绪,开发之,存养之,坚持不懈,就可以成为尧舜一类的人。在孔子那里,尧舜的人生,是“博施济众”的人生,但在孟子这里,尧舜式样的人生,则更倾向于伟大的道德人格型。“大丈夫”一词,正是这样一类人生的表达。
孟子正是用“大丈夫”表达了先秦士人的最高觉悟。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以驺子重於齐。適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適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正义】:碣石宫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於齐梁同乎哉!
二、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述
《论语》不见”大丈夫”,多言“君子”,如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 情调厚重。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1 杨向奎:《杨向奎学术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4页。
(学而)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则强调贫富有常度,以礼处世,见义勇为,乐观向上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
则强调谨言慎行。
不过孔子强调“刚”,如《论语》:“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
强调”直”,如《论语》:“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强调果敢。如《论语》“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雍也
强调明智:如《论语》:“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
强调仁者“三达德”如“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开大丈夫先声的是曾子: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关键孔孟时代不同
滕文公下: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尽心上》曰: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以见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夫仁,天之尊爵。(《公孙丑上》)
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音
欠)乎哉。(《公孙丑下》引曾子语)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若爵,乡党莫若齿,辅世长民莫若
德。恶得其一以慢其位哉!(《公孙丑下》)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严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
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告子上》)
《万章下》篇引子思的话:
“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我为友。”千
乘之君求与之为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
《公孙丑下》: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欲有谋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则不足
以有为也。是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今天下地丑(相当)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万章上》:
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
是以乐尧舜之道哉!”
这是伊当初的想法,是独善其身的。然而
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
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哉也?”(《万章上》)
告子下: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尽心下
三,孟子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剌万乘之君若剌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福)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管子·内业:
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源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菑。
《行气玉佩(一作“柲”)铭》所证明。其铭曰:“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机舂在上,地机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看这“行气”的伸展进退,它也最终将根基身植天地之间,与《孟子》和《管子》中对“气”的四塞天地的说法一致。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然则有同与?」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曰:「敢问其所以异。」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四、为什么修浩然之气?
对抗诱惑,不动心。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滕文公下 本色;
尽心下: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尽心下: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离娄上: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范文四:试论大丈夫精神与济世情怀
试论大丈夫精神与济世情怀
【内容提要】1、大丈夫精神既是人性的高扬,也是我们民族的道德信念和生命理想。2、济世情怀既是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3、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重振我们民族的精神传统,明确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坚实我们民族的文化基石。
【关 键 词】大丈夫精神/济世情怀/民族传统
我们自古就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经创造过卓越的文化和璀灿的文明。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民族在屈辱中奋起,在困顿中摸索,在浴火中重生??今天,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和重建未来的使命,应该怎样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先秦儒家学说的演变历程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一代代思想家永恒的追求,正是对天命和人道的不懈思考,确立了我们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文化基石。
春秋晚期,正处在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前夜。在殷商统治者那里,天命被用来解释现存政权及君主权力存在的合法性与至上性。自西周末年以来,随着恨天、骂天思潮的出现,传统的天命价值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三代以来的神权政治观念也受到了强烈的反思与批判。因此,重新评判和估价传统的天命观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时代任务。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并对自己的一生这样总结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细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的天命观,经历了一个由信仰、怀疑直至超越的历程,表现为从“敬鬼神而远之”转向到在大自然中去体悟天命:“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于是孔子以“不怨天,不尤人。”的态度,周游列国,诲人不倦??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努力践行着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人生使命。这就是《礼记》上所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孔子看来,人和自然是浑然一体的,人性有其自然基础。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他还谆谆其语:“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观江河,孔子体悟到了“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诚如牟宗三先生所言 这就打开了从人的内心去领悟天命和天道的思路。
《中庸》开篇就对此总结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孟子的《尽心》里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还进一步把天命的定义为:“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所谓“莫之为而为”,就是自在自为的意思,具有康德所说的无目的的目的性,即自然的目的性。所以孟子又说:“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所谓“莫之致而至”,就是不请自来意思。该怎样理解这种无法摆脱又无法抗拒的宿命呢,孟子认为:“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就是说,我们真正无法摆脱又无法抗拒的是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即内在的天性。所以只有尽性才能知天,才能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
这样,孟子就为自己的人性论找到了宇宙论的根源。从创生万物的大自然和谐中找到了人性善的基础。
二、孟子首倡的性善论与深远意义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本着厚生爱民的文化传统,人性问题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核心的问题。关于人性的讨论,孔子只限于偶尔提说,以致弟子曾有“不可得而闻”之叹。孟子不仅继承孔学精神,而且系统详尽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性善论。这不仅仅为人的价值和尊严确立了基础,也为我们的生命确立了希望和意义。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人异于禽兽的根本特征。
孟子在《告子》中指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又在《尽心》中具体地将善解释为:“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仁,与身俱来是性,义,根植于万物之理是命。性命,其性其命都是“天之所与我者”。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坚信人性本善,人人平等,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应该以此为本追求崇高的品德和美好的生活。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人都是尧舜,人心没有邪念,社会没有罪行。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还严正地说:“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人性本善,不是通过观察社会现象而得出的科学规律,也不是通过考查古今人物而得到的统计数据。要体会到人性本善,只有谛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对苦难的怜悯之心;对罪恶的义愤之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回首历史,放眼世界,油然而生的悲天情怀和忧患意识,都是它的生动表现。
纳仁入心,肯定了人的价值,是孟子重大的理论建树,正如杨泽波教授所说,超越了先贤孔子的泛泛之说。[2]
孟子人性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在《原道》里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3]
宋儒程颐也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道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4]哲学家劳思光也对此总结说:“孔子代表中国儒学之创始阶段,孟子则代表儒学理论之初步完成。就儒学之方向讲,孔子思想对儒学有定向之作用;就理论体系讲,则孟子是建立较完整之儒学体系之哲人。”[5]
在孟子看来,德性是上天赋予人的良知本性,是人生命中最珍贵也是最美好的东西。保持善性并不断升华,是人人都应该身体力行的使命和理想。那些自觉担当起这个使命的仁人志士,就是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大丈夫精神是独立人格与济世情怀的完美统一
战国较之于春秋,兼并战争更为激烈。到处是兵刃,所见即饿殍。孟子不消极不悲观,毅然以天下为怀。“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在孟子看来,天生万物莫不秉天而受命,一叶一草,都是天地间的灵性所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人性。在自我人格的修炼上,他十分注重发挥人的主观因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在孟子身上有着充分体现。在孟子看来,它们只是实现生命的前提,决不能涵盖人生追求的全部。孟子在《尽心》里说:“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人的一生应该行道践义,“天下溺,援之以道。子欲手援天下乎,”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以人格为中心,以德性为财富,以天下为抱负,卓然独立于充满强权、纷争、诡诈和倾轧的战国时代。他本着民生为本、仁爱为怀,一身正气,藐视强权:“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在和齐宣王论及汤纣时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并认为:“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驱而已矣。”
孟子怀着强烈的自信与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行仁践义。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以尧舜为榜样,修身养性。以大丈夫的气概,意欲拯溺解悬、济世救民??这不仅构成了丰富的人格内涵,也体现了一种价值期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既是儒家的最高追求,也是孟子一生的最好写照。
四、大丈夫精神是天道义理与人道使命的理想结合
“诚者,天之道也。” 天道是善德义理的依据。“思诚者,人之道也。”人的价值在于追求真、善、美,达到与天合一。张载在《西铭》中总结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於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天道既是人道,也是孔子“道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涵。
所谓大丈夫,既是铁肩担道义的英雄,也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普通民众,诚如鲁迅所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屈原到范仲淹,从岳飞到文天祥,从李大钊到**,从詹天佑到邓稼先??他们的精神薪火相传,他们的生命灼灼夺目。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以仁为已任,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涉险遇困颠沛流离数十年,以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少时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苦读不倦。虽吃粥度日,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举进士后,曾带兵边塞,屡建奇功,西夏称他“胸中有数万甲兵”,相戒不敢犯边。在朝廷上,他主张改革朝政,整顿吏治,屡屡讥切时弊??被贬后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忧国忧民可谓尽得先圣心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百多年前,英国政府凭着不可一世的坚船利炮,明火执仗地向我国销毒贩毒??林则徐临危受命,在自己的府衙里写下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历时二十三天的虎门销烟,明确地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道光革职,发配伊犁。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他口占出了这样的诗句:“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以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孟子倡导的大丈夫精神,塑造了我们的民族之魂。
结束语
孟子融道德信仰与理性思考为一体,孑然独行于战国的纷争之中。就如一首长歌回荡在天地间,也如一声呐喊响彻于历史里。“儒家是行动主义者,讲求实效的考虑使他要正视现实政治的世界,并且从内部开始改变它。他相信,通过自我努力人类本性可得以完善,固有的美德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6]
今天,我们处在思想多元化的时代,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道德信仰与理性思考。放弃责任,人格萎缩,必然会导致价值混乱、道德沦落、人欲横流、贪污腐败,寡廉鲜耻??重读孟子,挺立儒家精神,为迷茫的社会确立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不仅迫切而且十分必要。
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不能不重振我们民族的精神传统。
【参考文献】
[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2]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1页。
[3]韩愈:《韩愈全集》,第120页。
[4]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第640页。
[5]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卷一,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6]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范文五:“大丈夫”的精神风貌
“大丈夫”的精神风貌
杨海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以上是《孟子?滕文公下篇》第2章(6?2),它点明了孟子理想中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大丈夫”的精神风貌。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景春,按照赵岐(,—201)的注解,就是纵横家(参见[清]焦循:《孟子正义》卷12)。战国时期有许多纵横家,苏秦、张仪是当时的两大纵横家。苏秦把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挂六国相印,目的是要对付秦国。后来,秦国越来越壮大,苏秦的合纵派失利,连横派出来了,张仪出来了。
《孟子》为什么没有提到苏秦呢,《孟子四考》卷4《出处时地考》“右附论周霄、宋硁、景春等问答”条说:
景春称仪、衍而不及苏秦,时秦已为齐所杀矣。(《通鉴答问》据叶石林谓:苏秦揣摩之术,和交不久,故不取。意以春不称秦大丈夫,由此。恐未然。)
《孟子四考》是清代孟学家周广业(1730—1798)的著作,他认为苏秦已经被杀;夹注引用的《通鉴答问》是南宋大学者王应麟(1223—1296)的作品,他认为苏秦已经失势。这两种说法并不一样,但都是为了解释景春未提苏秦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一向被视作伪书的《孟子外书?性善辨》写道:
徐辟将之秦,孟子曰:“秦,虎狼之国也。子何游焉,”(辟,音璧。)徐辟对曰:“山东之国,无可与者。苏子来招,故将必往。”(苏子,苏秦也。)孟子曰:“夫苏子,天下之至无信人也,天下之大不义人也,子何交焉,”(夫,音扶。)徐辟对曰:“辟之祖自南州迁于郏鄏,今五世矣,于苏为睦。且辟,苏之自出也。”(南州,徐国也。郏鄏,洛阳也。自出,谓苏氏之甥。)孟子曰:“然则姑赠子以言:不约纵,不连横,不为威屈,不为利疚,以守子素,以全子生。斯可矣。”(纵,音宗。)
《孟子外书》提到苏秦,还说徐辟是苏秦的外甥,但孟子对苏秦的评价极低。《孟子》瞧不起公孙衍、张仪,《孟子外书》瞧不起苏秦,这是一脉相承的。就此而言,《孟子外书》再是伪书,其中亦有不少真的成分。
回到6?2。景春是一个不太有名的纵横家。他问孟子: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因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公孙衍、张仪只要一发脾气,天下所有的诸侯都会吓得啰里啰嗦、胆战心惊。一旦他们不发脾气,天下就会变得太平无事。公孙衍、张仪的气势很大,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这样的人应当是大丈夫。“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但是,在孟子看来,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怎么能够称得上大丈夫呢,
然后,孟子对景春说:“子未学礼乎,”你没有学过礼吗,下面这段话,我们可以按照五伦中的“夫妇有别”——把它变为“男女有别”——来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就是男孩子行成年礼的那一天,父亲会教育他。“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就是女孩子出嫁的那一天,母亲反反复复对她说一些知心话。“往送之门”,母亲把女孩子送到大门口,因为迎亲的队伍就在门外面了。“戒之曰”,母亲语重心长地叮嘱这个女孩子。叮嘱什么呢,“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女儿,你马上要嫁到你婆婆家里了。你一定要谨慎小心,就是“必敬必戒”;一定要“无违夫子”,就是不要违抗你的丈夫。
这里先谈到“丈夫”,后谈到“女子”,关键落在“必敬必戒,无违夫子”这句话上。孟子把它归结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把顺从当成自己的原则,这是为人之妻的道理,这是为人之妻该做的,这是一种解释。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唯唯诺诺,这只有那些女人,只有那些小家子气的女人,才会这么
做。朱熹(1130—1200)就认为公孙衍、张仪的所作所为是妾妇之道的体现,其《孟子集注》卷6云:“盖言二子阿谀苟容,窃取权势,乃妾妇顺从之道耳,非丈夫之事也。”第一种解释应该是母亲说的真心话,第二种解释比较贬义,这两种解释我们可以并行不悖。
前面讲“以顺为正者”是妾妇之道。下面要讲的是丈夫之道,它的影响力特别大。
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住在天下最宽广的房子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路上。按照孟子的思想,这句话包含了仁、礼、义三个概念。天下最宽广的房子是什么呢,就是仁。《论语》有一篇叫作《里仁篇》,开篇是孔子说的“里仁为美”(《论语》4?1),我住在仁里面,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孟子也引过孔子这句话(3?7)。所以,天下最宽广的房子是仁,天下最正确的位置是礼,天下最广阔的大道是义。我要住在“仁”这座天下最宽广的房子里,我要站在“礼”这个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我要走在“义”这条天下最广阔的大路上,这就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含义。
孟子经常说:仁是一座房子,它的门是什么呢,就是礼。门前有一条路,它是什么呢,就是义(参见3?7、7?10、10?7、11?11、13?33)。后人把它慨括为“礼门义路”。2016年11
月4日上午,我又去看了“两孟”(孟庙、孟府),进一步理解了“礼门义路”的深刻意义。一个人必须生活在仁、礼、义之中,跟仁、礼、义为伍,住在它的房子里,站在它的位置上,走在它的大路上。
对于很多人来说,既有得志的时候,更有不得志的时候。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志向能够实现的时候,就带领老百姓好好干;志向不能够实现的时候,就一个人坚持自己该坚持的东西。我们的一生,有得志的时候,有不得志的时候。假设你得志的时候就飞扬跋扈,人们是看不起你的;假设你不得志的时候就灰心丧气,人们会更看不起你。所以,孟子采取的策略是:得志的时候,跟大家好好干;不得志的时候,要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理想。
下面这句话极其有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这个词在《孟子》中时常出现,并有很多搭配,比如“丈夫”(5?1、6?2、6?3)、“小丈夫”(4?12)、“大丈夫”(6?2),还有“贱丈夫”(4?10)。孟子这里真正确立了“大丈夫”的定义。“富贵不能淫”,不能淫什么呢,现在有一大堆金银财宝、一大群达官贵人在我面前,但我的心不为之所动,再多的金银财宝、再大的达官贵人也不能让我心旌摇荡,这就是“富贵不能淫”。我再贫困潦倒、地位卑微,我心里的志向也毫不改变,这就是“贫贱不能移”。别人再有权有势、再威逼利诱,但我始终保持我的气节,绝不动摇我的
气节,这就是“威武不能屈”。面对富贵,我的心很坚强;面对贫贱,我的志很坚强;面对威武,我的节很坚强。这就是大丈夫,这就是大丈夫的精神风貌~
我这样解释孟子这句震烁千古的名言,其实我已经知道:面对这15个字或者21个字,任何用白话文做出的解读,都不足以传达它真正的内涵、真正的精神。因此,直奔原文来激励我们自己,是最好的。
古人说人生有三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说的。后来,不仅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的《与挚伯陵书》引过这句话(参见《全汉文》卷26),而且《孟子外书?文说》也说过跟《左传》一模一样的话:
万章从游于牛山之上,孟子喟然叹曰:“此齐景公流涕之所也,而其骨已朽矣。”万章曰:“古之人何以不朽,”孟子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三不朽。古之人皆有死,君子虽死而求其不死者,若小人则未死而已死矣。”
三不朽之中,立德是最重要的。立德,就是我们要建立自己的道德,让我们道德起来。立功,就是我们要在社会上建立一定的事业,要有自己的事业。立言,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体会、文化创造留传下来。这是立“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跟孟子讲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我觉得就在它们都强调立德;但“三不朽”没有把大丈夫那种真正的浩然之气展示出来,这是两者的区别。后来很多思想家研究《孟子》,就有所发挥。这里我想提到魏源(1794—1857)。古人讲“三不朽”,但魏源的《默觚上?学篇九》提出了“四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还要立节。要有节气,要有节操,就是要立节。魏源把立节也作为人生之不朽来追求,可见他深深地把握了孟子“大丈夫”的基本精神。魏源在“开眼看世界”之前,也对《孟子》有过很多研究。魏源彰显“立节”,是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密切相关的。
6?2这一章,从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看,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立场或者两条不同的路线:一方是公孙衍、张仪那种知识分子,另一方是以孟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我们怎么区分它们呢,其实还是要落实到6?1讲的义利之辨。对于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孟子是从道义的角度来看,公孙衍、张仪是从利益的关系来看。钱穆(1895—1990)先生的《国史大纲》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做过分类。其中,孟子这一派知识分子被称为义仕派,公孙衍、张仪这一班知识分子被称为禄仕派,这是最有鲜明对比的两派。能够支持孟子这一派铁肩担道义的,就是大丈夫的精神人格、精神风貌。
所以,我们今天回想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回想起“大丈夫”的精神风貌,一定要体会到:它既是孟子对于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所提出的要求,对于做一个真正的人所提出的要求,更是孟子对于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所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