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看了还想看的故事
《查理九世》:看了还想看的故事
《查理九世》听起来有些奇怪,知道的呢是一本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古怪的东西,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说说我对《查理九世》这本书的看法吧。
别看《查理九世》是一套书的名字,也是书里一只狗的名字。在主人公墨多多10岁生日时,他的爷爷送给了他一只有纯正贵族血统的狗,并且给这只宠物狗做了一个领结,你们可别小看这个领结,这个领结能把狗的叫声模仿成人类的说话声,可以模仿任意一个人的声音。
在第一册《黑贝街的亡灵》墨多多就和尧婷婷、查理九世、扶幽、虎鲨组成了DODO 冒险队,当然,查理九世是冒险队的队长,他们经历过无数次挫折和磨难,他们向困难挑战,不向困难屈服,而每次都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比如说,在第17册《外星怪客》里,对他们很好的彭可和对他们异常凶恶的苏克真是天壤之别。可是冒险队的小伙伴们经过细心的推测和判断,认为彭可才是想要得到“宇宙之石”的人。当他们的伙伴扶幽被抓走,让他们用“宇宙之石”交换的时候,才发现“宇宙之石”就是一只名叫:布里的鸟的脖子里。最后,他们才知道“宇宙之石”的强大力量。那次没电
的晚上,也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一道闪电通过窗户劈向墨多多,虎鲨推开墨多多,闪电劈住了“宇宙之石”,“宇宙之石”不仅没事,而且把电都吸收了。 一面无情的苏克装做阿里斯托芬的人来警告墨多多他们,警方抓住了幕后黑手彭可。在其它册中有许多让你看了还想看的故事,我也希望《查理九世》的作者雷欧继续出版像《查理九世》这样优秀的书,他们这种知难而进,永不屈服的精神、他们这种坚强、勇敢,从不畏惧的精神,让我们佩服,同时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有空你们也多来读读《查理九世》这样的好书。
范文二:我看王安石的人才理论和不同寻常
我看王安石的人才理论和不同寻常
教育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人才问题, 自古到今是一个永谈不朽的问题。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文学家王安石从变法图强的政治需要出发, 以一个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的广阔视野提出 来陶冶人才的系统理论,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综合考察人才问题,他的远见卓识 不同寻常,他本人也一样不同寻常!
一、他的系统人才理论:
1、“教之之道” 人才教育培养的问题, 他认为应做到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立学校, 挑 选学官,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准则,以造就实际有用的治国人才为培养目标。 他主持 “熙宁兴 学”时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 编撰统一教材, 这些无不体现他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培养使用人才是当今社会大势所趋, 他 的“教之之道”对当今教学也有一定得借鉴意义。
2、“养之之道” 人才管理得当是个很热门话题, 早在北宋王安石已经提出了一些看法, 即“饶之以财” “约之以礼” “裁之以法” ,在古代都有这种看法了,但当今有多少部门真正 严格做到了呢?现在的饭局,不给红包不办事层出不穷, 他的 “养之之道”需要当职者深思 呀,要为所有人服务,办实事才是你当职者真正意义所在呀!
3、“取之之道”当今社会的人才选拔,无不循规蹈矩,走后台、乱拉关系,不管你实 际才能怎样, 只要有权有钱你就能做官。 在王安石看来, 自上而下推荐上来的人的却是贤能 者,但仍需要观其行、试之以事,这就说明在实际工作中考察官员最为重要。在考察官员时 也不能偏听偏信,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评价。现在的社会, “富二代” “官二代”层出不穷, 最终压榨的还是我们这些有真才实学但无施展之地的农村子弟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 真是千里马难寻伯乐呀! 时代的悲哀, 难道现代还要落后于古代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不需反思一下吗?不是没人才而是你没用你的慧眼发现??
4、“任之之道” 我们每个人的专长,德才高下, 才能之大小都不相同,所以这要求在 使用人才时要做到各取所长, 任其所宜。 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当然也是人才辈出的 国家, 在人才使用上也是很泛滥的国家。 王安石就能在北宋提出使用人才要 “任其所宜” “久 其任” ,在任用人才时是不是要三思呢?古代都意识到的问题,为什么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 会还不及古代呢?为了让我们的国家迅速发展,在任人方面需要加强!
王安石的人才理论, 提出的目的是为挽救北宋王朝危机, 维护其封建统治, 但在以上四
个方面运行中, 社会性质的局限性, 使其存在严重弊端, 但他清楚意识使人各尽其能的极端 重要性,坚持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任用之道,这一用人观现实意义深远。因为从古自今, 量才录用, 以才论职食用人的关键所在。 坚持王安石的任才之道, 有利于个人专长的发挥和 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可极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他的用人不疑的观点也颇有现实价值, 只 有任人以信方能使人效之, 否则任用与被任用双方猜疑内耗, 形成合力, 对个人和社会造成 很大损失!
二、王安石的不同寻常:
1、历史评价 他做官做得很大, 曾做到宰相了, 可与当今国务院总理平起平坐了! 从古 至今别人对他评价褒贬不一,有把他抬到天上的也有把他踩在脚底的。古今中外赞不绝口, 在国内如千万顷的湖泊, 堪称最完美的人。 他亦身后骂名空前绝后, 骂他最高级别是宋高宗 赵构——天下第一小人!
2、婚恋观念 在古代像他这样的大人物哪个不是三妻四妾, 可他很独特, 他的夫人吴夫 人曾买小妾送给他, 他听明小妾来源, 面带悯色, 将此小女送回家与她丈夫团聚还给许多钱 财。王安石主张一夫一妻,不离不弃!在当今社会都很难做单王安石这样吧 , 真是好一个不 同寻常的王安石呀!
3、生活方式 他都做官做到宰相了,能说他没有钱吗?但他并没像传统的官员大吃大 喝,铺张浪费。曾请一人去他家做客,粗茶淡饭,客人没法吃下去,但他自己却吃得很香很 甜,令他的客人很失望。 是呀, 不论贫富无论什么时候请客至少也得做的像样点吧,哪像王 安石这样请客呢?
4、对待功利 从古自今可以说是一个功利型的社会, 谁不注重自己的功利呢?但是王安 石就是与众不同,他淡泊名利,淡然处之,把人们都当做自己的好朋友,孺子其朋,那些有 点权势和地位的人, 那个不把自己抬的可高可高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王安石, 反思一下 自己呢 ?
总之, 王安石是一位不同寻常的政治家、 文学家和教育改革家, 他的教育改革不仅使北 宋的教育出现了转机,他崇尚实用的人才理论和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也产生极深远影响; 他的婚念观念、 生活方式、 对待名利一样值得我们借鉴, 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反思自己,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范文三: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小时候的故事 王安石小时候,住在临川城内的盐埠岭,离他家不远的街口有一家面馆。王安石每天上学都要从这家面馆门前经过,并经常在这里吃早点,久而久之,和面馆的老板伙计都相识了。 有一天,王安石又到这家面馆吃面。进门后,拣了个座位坐下,老板、伙计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给他端面。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见后进门的人都吃上了面,便问跑堂的伙计:“师傅,我的面做好了么?”伙计答道:“就来。”不大一会儿,只见跑堂的伙计手中拿着一双筷子交给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面做好了,大师傅说要自己去端。”王安石也不计效,径直来到厨房,只见灶墩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滚烫的面汤快要溢流碗外,大师傅笑眯眯地对王安石说:“伢仔,这碗面是我特意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别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泼了一滴汤,算你白吃,不要钱。”王安石问:“此话当真?”大师傅说:“偌大的一个面馆,还出不起一碗面么?”好一个王安石,主意还真不少,只见他用筷子轻轻地往碗里一伸,把面条挑了起来,碗内自然只剩一半碗汤了。就这样,王安石左手端起汤碗,右手拿着筷子挑起面,顺顺当当地把一碗满满的热面条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面馆里的人都翘起大拇指称赞道:王安石真神童啊!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苏省南京市),路过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范文四:王安石溺子的故事
王安石溺子的故事
据《宋史?王安石传》记载,王雱是个“为人阴刻,无所顾虑。性敏甚,未冠,已著书数万言。睥睨一世,不能作小官”的人。可见是个颇有点才气而又不可一世狂妄少年。《宋史》还记载,他为了借助父亲的权势挤身官场,曾反复和其父谋划。而王安石身为执政宰相,推荐自己的儿子多有不便,就把儿子写的《策论》和所注的《道德经》刻版翻印,广为散布,并有意让他们传到皇帝那儿,以提高王雳的声誉。至于这些论著是否王安石代笔,就不得而知了。舆论造出后,又由自己的亲信邓绾、曾布等人出面,竭立在皇帝面前保王雳,于是皇上授予王雳“太子中允”的官衔。可见儿子当官,完全是老子开的后门。
史书上还记载一件事:一日酷暑,王安石正和著名思想家程颢谈话,王雳突然“囚首跣足,携夫人冠以出”,问父亲谈些什么。王安石回答因新法遭到反对,正和程先生商议有关事宜。而王雳却旁若无人地大声喊道:“把韩琦、富弼的脑袋砍下高挂在市区,新法就可以实行了~”弄得王安石十分难堪,赶紧说:“儿误矣~”当时程颢就很不高兴,训了他一顿。父辈谈话,儿子竟然披发赤脚、衣冠不整地跑来,并且没上没上地口出狂言,这难道不是王安石一贯娇宠、放纵儿子的结果吗,
更有甚者,王雳青年夭折,死时只有三十三岁,无论政治上、学术上都谈不上有什么成就。可是王安石伤心之余,不仅为他建造了祠堂,还有《题王雳祠堂》诗云:“斯文实有寄,无岂偶生才。一日风鸟去,千秋梁木摧。烟留衰草根,风造成暮林哀。岂谓登临处,飘然独往来。”
竟把王雳说成是孔子之后的第一大天才,把儿子比作孔子(风鸟)和千载难得的栋梁之材。王安石对儿子这种不合实际的评价,成了千古笑柄。即使后来对王安石持赞赏态度的学者,对他这一事也无法为他辩解。
当然,关于《宋史?王安石传》内某些记载的可信性,后人多有异议,但王荆公溺子过甚却是不必为贤者讳的事实。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爱子之情,人皆有之,但贤明如王安石者尚且因溺爱儿子留下笑柄,一般独生子女的父母就更应当引为警戒了。
范文五:关于王安石的故事
关于王安石的故事
一个国家没有变革的手段便没有自身保存的手段。--UUMOB
王安石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照理说应该特别富有文人情趣。事实上,虽然他也很有“闲情逸致”,但他的“闲情轶事”却常常让人大跌眼镜——
王安石爱下棋,不过他的棋艺实在不敢恭维, 因为他从不思考, 总是随手而应, 落子极快,发现要输了,便痛快地推秤认输,从未有柳暗花明之想。有人劝他,每走一步棋都需深思熟虑,起码要想出后几步棋的应对之策……他听得不耐烦, 回答说:“下棋本来就是图放松,既然要劳神费力,不如算了。”说完起身就走了。
一次,王安石去拜访书法家蔡襄。蔡襄很高兴,对他盛情接待。蔡襄是茶道大家,亲自选择了绝品茶叶,清洁了茶器,并亲手烹点。经过一系列堪称艺术的复杂程序,一杯飘着浓浓香味的茶水终于端到了王安石面前。然而王安石仔细看了一下茶汤,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撮药末,撒入茶杯里,晃了几下,一饮而尽。蔡襄不禁大惊失色,他从未见过有人竟将佳茗当作服药的凉白开来喝。王安石却神情自若地说: “茶味很好。”
王安石只有一个老婆,不纳姬妾,从政多年也从未有过绯闻。夫人看不下去了,便偷偷把一个侍妾送到他的书房,说这是安排来伺侯他起居的,若是看得上就留下,说完就关上门走了。王安石正在读书,也没在意。过了很久之后,他才发现一个美貌的女子站在身边,很是吃惊。再三追问之下才知道,这侍妾本是一个军官的老婆,老公因为弄丢了公粮,不得已把老婆卖了还债。王安石不仅没有纳这个侍妾,还让女子回到了丈夫身边,并免了他们的债务。一场本该美妙的风花雪月,变成了行善做好事。
宋仁宗请大臣们到御花园钓鱼,不管谁钓上来鱼,一律交给御厨去做。大家都觉得这种请客方式很有趣,顿时兴致高涨。唯独王安石呆坐在一边,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一边发呆,一边把手边的鱼饵往嘴里送,没多大会儿就把一盘鱼饵吃光了。
王安石小时候, 经常在离家不远的街口面馆吃面。一天,老板有心考考他,就让他自己去厨房端面。只见灶墩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滚烫的面汤快要溢流碗外。大师傅笑眯眯地说: “这碗面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别多,如果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并保证不泼一滴汤,我就免费让你吃。”王安石灵机一动,用筷子轻轻地把面条挑起来,碗内就只剩下半碗汤了。就这样,王安石左手端着汤碗,右手拿筷子挑起面,顺顺当当地把一碗满满的热面条端到店堂前,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 ,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 和仲永的故事关于王安石的故事
王安石的作品《方仲永》告诉我们不管是有天赋的人,还是一般的普通人,都要努力学习和更新知识,才会有成就。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脑筋迟钝的人,经过不懈努力,也能做成不平凡的成就。
在宋朝的时候,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人,他家世世代代都是种田的,没有人读过书,当然,仲永也就不晓得世上还有什么笔啦、纸呀、墨呀等东西。可是,说也奇怪,当方仲永长到五岁时,有一天,忽然哭着闹着要纸要笔。
他父亲经不住儿子的死赖活缠,只得去本村的秀才家里借来文房四宝。方仲永一见,喜笑颜开,接过笔墨纸张,便摇头晃脑、神气十足地挥笔写出了四句诗:
诗的意思很清楚:要孝顺父母,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在诗的后面,方仲永还题上了他自己的名字。
这可真是怪事!一个才五岁的伢崽,既冇(金溪方言:读音mǎo,没有的意思)读过书,也冇见到过文房四宝,竟会写字作诗,真是了不得!立刻,一传十,十传百,不但很快地传遍了金溪全县,而且越传越远。
那时,王安石正跟着父亲住在离金溪很远的外地,他听说自己舅舅的家乡出了个神童,巴不得早日见识见识。
好不容易熬过了几年,王安石跟随父亲来到金溪舅舅家,这才见到了传闻中的方仲永。
他们二人,年纪相仿,都还只有十二、三岁。王安石也是自幼聪明过人的人,更爱争强斗胜,见面后免不了要比试比试。
恰好,安石看见舅舅家里有个汉子在劈柴,便念道:“钝斧劈柴,三杈四桠,柴开节不开。”仲永岂甘居下?他瞥见一个厨娘正在切藕,便随口答出:“快刀切藕,七孔八窍,藕断丝相连。”
安石听后,心中暗暗佩服。吃晚饭时,桌上放着一盏青油灯,安石灵机一动,又出了个谜联:“白蛇过江,头戴一顶红日。”
仲永侧目一看,望见壁上挂着一杆秤,也立刻回了一个谜联:“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安石不禁连连称赞说:“神童!神童!果然名不虚传!”从此,两人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分别时,安石和仲永依依不舍。
七年之后,王安石再次来到金溪。此时,他已经中了进士,并
在扬州做官。当他借问方仲永时,舅舅家里的人告诉他说,方仲永巳经完全和平常人一样了。安石叫人去找方仲永,但仲永羞于见他,躲着不肯来。王安石没有见到方仲永,过了不久,也就回扬州去了。
方仲永为什么会由一个神童变成平平常常的人呢?这事怪就怪他父亲。自从方仲永神童的名声传出去后,人们十分惊奇,纷纷请他去做客,回家时还用钱打送(金溪方言:赠送之意)他。有的人还到仲永家中用钱求他写诗,多的时候一首诗就能得十多两银子。
仲永的父亲觉得有利可图,就成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县内的文人学士和亲戚朋友,不让仲永去读书,把他给荒废了。
方仲永听说王安石得中进士并做了官,而自己却由神童变成一个平常之人,相比之下,自觉惭愧,整日里闷闷不乐,唉声叹气,渐渐积忧成疾,不久就死了。
王安石听到这一消息后,十分感伤,写下了传世名篇《伤仲永》,使得方仲永的故事千百年来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王安石在文章中说:方仲永从小就懂得很多事情和道理,能写字作诗,是天生的聪明,后来却变成一个平常的人,是他后天没有读书学习的缘故。像仲永这样一个天生聪明的人,不学习,都要变为平常的人;那么,没有天生的聪明,本来就平平常常的人,就更应该刻苦攻读才行。
附:王安石伤仲永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关键词:故事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