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借物抒怀的作文
借物抒怀的作文
石缝中的生命
林希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潜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再能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嫩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察觉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一团团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猛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梦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是在那石岩的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盘旋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痴着伤痕,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儿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最终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成长是一次多么艰难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
一旦它们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的种子,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到石缝间而凄凄怨怨。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石缝间完全的生命,他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石缝间的顽强生命,它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范文二:借物抒怀的诗文
咏竹
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本诗托物言?志,写出了作者?不事权贵的?贞亮之节。
此竹不生庭?院,不生宫囿,偏偏生于荒?野。高枝向上,耸入云端。没有人赏识?它的高风亮?节,徒自抱着一?颗坚贞之心?。耻于染上湘?妃的泪迹,羞于制作上?宫的宫琴。哪位高人能?制作一支长?笛,我愿为之吐?出龙吟清音?。
昔日娥皇女?英为舜哭泣?,泪水染竹而?成斑竹,世称“湘妃竹”。《诗经?鄘风?桑中》曰:“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毛传》:“桑中、上宫,所期之地。”
马融《长笛赋》有云:“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五臣注《文选》张铣曰:“羌,西戎也。起,谓首作也。其人伐竹未?毕之间,有龙鸣水中?,不见其身。羌人旋即截?竹吹之,声与龙相似?也。”
此竹不愿承?载妃子之泪?,也不愿做上?宫佳人所奏?之琴,却惟愿寄身?荒野,做一支隐士?口下的长笛?,表达了作者?不愿俯就权?贵,而乐为知音?所用的心迹 ?。
高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 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 鼎鼎难藏擪??。不学着水荃??,一生长怗怗??。
[注释]?擪,音yè,按、压。 ?荃,一种水草。?怗,音tiē,安定,安宁。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
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故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联,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下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像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在”,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 ?在。
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花格、?写照。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
此词的突出?特点是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并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词中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
路亭
柯灵
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会增加紧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大都市中有?的是交通利?器,却大抵和路?人无关。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满眼摩天大?楼,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的机会。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去,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项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简慢,请君稍息。
别看它破陋?寒伧,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
赶市的村夫?农妇,或者担着辛?苦经营的菜?豆瓜果、鱼米柴草到?街上求售;或者提篮挑?筐,到街上去买?办日用杂物?、农事工具;或者因为借?贷无门,挟些不值钱?的衣物破烂?上当铺去质?钱??每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使沐晨风,带晓雾,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直要到事毕?功成,事倍功半,或者事败功?亏,才循原路赶?回村里。
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兴而?归。心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
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幸而半路有?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住?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
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更可以接待?天涯沦落的?流浪人,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有的高踞岭?背,峰回路转、两村交界之?处,翼然一亭,挺秀如画。山行较平地?费力,行人跑到岭?上,大都气息咻?咻,汗流浃背,在路亭的石?条凳上坐憩?片刻,听山风苏苏?从树梢掠过?,投下一身清?凉。有的筑在河?滨,面临盈盈的?流水,傍着霭霭的?绿荫,便利行人随?意歇脚,等待摆渡或?过往的船只?。??
离我老家不?远,有两个路亭?,是我幼年踪?迹最频之处?,年龄渐长,得闲还常去?盘桓。
好像建筑得?特别讲究,地位大,墙壁石凳,整齐可观,临河还有宽?广大江沿有个?过渡亭,
的双面“埠道”;一到夏季,晚霞掩映中?,那里差不多?成了公共浴?场。亭前石柱上?,刻着两副对?联,记得其中的?一副是:
山色湖光,四时佳兴。
早南晚北,廿里官塘。
对联虽然并?不高明,但山色湖光?,并非虚语。普通路亭,虽也有对联?点缀,却无非是“稍安毋躁”“小坐何妨”之类。这样“风雅”的对联是例?外。不过疲倦的?行人,谁也不计较?这些。
“修桥铺路造?凉亭”,在乡间是标?准的善举。出钱的也许?未必全出于?体贴行人的?苦辛;但对倦乏的?旅人,这可真算得?是一种值得?感谢的功德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早?晚要进历史?博物馆,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
范文三:用象征手法写借物抒怀的散文
用象征手法写借物抒怀的散文
篇一:谈谈“借物抒怀”散文的整体阅读思路与写作布局
龙源期刊网 .cn
谈谈“借物抒怀”散文的整体阅读思路与写作布局
作者:侯雪良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年第11期
阅读与写作的脱节现象在高中快节奏、功利性的课堂中凸显日久。一年复习下来,学生仍旧读不懂文章,审不清题目,做不好阅读,写不像作文。但阅读与写作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吗,高考的散文选本都是经过精心删改,极具典范性的文本。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从理清思路,鉴赏技巧,品味细节,把握主旨等方面来有效答题。而作文复习的核心环节也就是审题、选材、立意、构思、表达,而这些在精选的文本中不都有体现吗,如若我们将散文阅读教学中分析结构布局、涵泳细节深意等考察要素与写作联系起来,解决学生选材、构思以及作文思想性问题,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岂不事半而功倍,
本文尝试通过小结高考文学类文本中常见的“借物抒怀”型散文的整体阅读思路,来探讨写作实践中这类散文的选材立意及结
构布局。
我们说,借物抒怀散文自然首先要有物,某种有纪念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物”既是写作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是勾连上下文的线索,更是作者反思追忆、抒发情怀的载体,是人生感悟、哲思体验的触发点。但是,必须明确借物抒怀散文的落脚点必定是在人。所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并非是唯一的吟咏对象,在世事变化,人事变迁的过程中,抒发人的情怀,人的精神或者哲理文化的思考才是借物抒怀散文的精髓。
借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再参考近年高考几篇“借物抒怀”散文的一般特征,分析这类散文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物”、“人”、“情”在文本中的呈现以及基本联系,并由此归纳”借物抒怀”散文的常规阅读思路。
?2014年福建卷散文《祖屋》:
“物”:祖屋——大门、主屋、八仙桌、土炉子、燕子窝等。祖屋最后“没有了人气,没有了精神,最终在一个风雨之夜,轰然倒下。”
“人”(人事):除夕夜家人围桌而坐,让菜、敬酒,其乐融融;土炉子烙煎饼,香气弥漫;幼年时与窝中燕子对话,充满童趣;清晨爷爷奶奶在院子里说话,催我们起床;祖父最终“老得连眼皮都不愿眨一下”。
“情”:祖屋的一切,承载着作者孩提时代的记忆,表达对岁月变迁的感悟与思考。
篇二:写景状物(借物抒情)散文 概括事物特点的解题方法
写景状物(借物抒情)散文
概括事物特点的解题方法
篇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
一、定义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在具体的诗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而托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诗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性来表明自己的“志”,所以看出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
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所以是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诗人写“石灰”“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所以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示例
我在我未来的房子周围栽上许多竹子,我要像竹子一样,做一个正直、虚心、高洁的人。
我在书房里摆上几盆青松的盆景,以表达我要像青松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永不言弃~
借物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两种表现手法,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在具体的诗歌鉴赏中,有些考生易将二者混淆,这与二者在形式上相似有关,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
的情感或思想的,但只有仔细分析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喜、怒、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
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
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象征可分为隐寓性象征和暗示性象征两种。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
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以物喻人,把人的行为、性格、品质、精神等借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以物的形象来比喻、指代某种人的一种表现手法。如《白杨礼赞》一文中用“白杨树”来比喻北方的抗战军民。
二.区别
1.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读了上文,大家会发现,这托物言志与比喻修辞好象有些联系,与咏物抒怀有些联系,其实,它还与象征、比兴有联系。象征要有象征体,那便是物,象征要表达的思想就在作者对物的描写和评价之中。比兴呢,最早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里的“他物”与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必然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比兴,又是托物,同时也是象征,因为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表现了刘焦之情的难舍难分、留恋相许,更是刘焦爱情悲剧的象征。比如:
《 垂柳 》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种纤腰学不成。
这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典,抒发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表面上“咏柳而贬美人”,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针砭时弊,畅快淋漓。这里面有托物言志,有比兴,有用典,有直白。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托物言志)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比较刚才两首诗说说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有何区别,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
物品。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又,下面具体对比两首古典诗词: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百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全词从远近、俯仰以及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写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等七幅画面,容量之大,堪称妙笔,但这些景物聚集在一起,透露出一派幽狭繁杂的气氛,透过幅幅画面,我们可以隐隐地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一心情的表现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于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读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这首诗名义上写不
为人识“小松”,实际上在写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这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诗人通过描写“小松”坎坷的经历描写,表达了对人才成长的思考。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总之,辨别二者的区别要注意这两组概念,一是“景”与“物”,一是“情”与“志”,写景就是为了抒情,咏物就是为了言志。只要反复对比琢磨,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区别。这几种表现手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如在《白杨礼赞》一文中,从对白杨树的形象描绘上来看,它具有北方抗日军民的特征,所以用它来指代北方抗日军民,这就是以物喻人;这样描写,在白杨树的形象上自然赋予了北方抗日军民的品质和精神,所以说白杨树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北方抗日军民及其精神;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所以又称为借物抒情。当然,它们
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首先,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提炼这些表现手法时着眼点不同。其次,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区别在于“志”、“情”、“人”的具体内含不同,“志”强调志趣、追
求,针对自己,如《爱莲说》是作者借莲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君子人格的追求;“情”指作者对人对物的感情,多因外物引起,也包括自己的喜怒哀乐,如《荔枝蜜》就是通过对蜜蜂的赞美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的;“人”是对人物形象而言的,如千里马喻人才。再次,象征与其他几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在于象征具有暗示性,如《变色龙》一文用变色龙象征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军警,但文章中并没有出现变色龙,它只是一个象征物;再如《海燕》一文,通篇也没有出现象征本体,象征意义暗含在象征体之中。一般地,象征体的象征意义具有约定俗成姓,如红色象征革命,绿色象征生命,橄榄枝象征和平等。当然,我们在使用其他几种表现手法时,也往往赋予了所借之物临时的象征意义,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等。
3.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 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
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范文四:借物喻人的古诗有哪些?
问答首页
标签
精华知识
我要提问
茵茵的没
09-01-0
niuzia
09-01-08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0 0
添加评论(0)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登录后可评论
bowen2000
09-01-08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虞世南《咏蝉》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李商隐《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李贺《南国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唐)来鹄《云》
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宋)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0 0
添加评论(0)
查看更多评论 立即登录,登录后可评论
立即登录,登录后可回答
插入图片
发布回答
热门问题
醉驾一律入刑松动会好吗? 4个回答
如何看待女德老师的“贞操论”? 6个回答
如何制止破坏共享单车? 6个回答
你会感谢生活的苦难打击吗? 5个回答
父母坚持要去养老院 13个回答
相似问题
借物喻人的例子有哪些? 8 个回答
借物咏志的古诗有哪些? 3 个回答
中外有哪些以动物喻人的说法? 1 个回答
古代诗人常以梅花来喻人高洁品质,有哪些诗句? 3 个回答
喻姓有哪些好听的名字 3 个回答
等你回答
你帅不帅你帅不帅? 1 个回答
醉驾一律入刑要松动?你怎么看? 4 个回答
小孩做题总是出现马虎出错的现象如何能改善? 1 个回答
VIP?这个词表示什么? 1 个回答
银行卡年费怎么免除呢? 2 个回答
民间说手上长的瘊子是什么病。怎么治疗呢? 1 个回答
孩子脸上起扁平疣? 1 个回答
一箱芒果纸占9斤你知道嘛? 4 个回答
种罂粟给牲畜治病合理嘛? 2 个回答
未使用洗衣机着火事件是怎么回事? 1 个回答
查看更多
提建议
天涯社区
电脑版
客户端
范文五:谈谈“借物抒怀”散文的整体阅读思路与写作布局
谈谈“借物抒怀”散文的整体阅读思路与写作布局
社保政策 http://www.365hr.com/SocialSecurityPolicy
阅读与写作的脱节现象在高中快节奏、功利性的课堂中凸显日久。一年复习下来,学生仍旧读不懂文章,审不清题目,做不好阅读,写不好作文。但阅读与写作不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吗,
高考的散文选本都是经过精心删改,极具典范性的文本。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从理清思路,鉴赏技巧,品味细节,把握主旨等方面来有效答题。而作文复习的核心环节也就是审题、选材、立意、构思、表达,而这些在精选的文本中不都有体现吗,如若我们将散文阅读教学中分析结构布局、涵泳细节深意等考查要素与写作联系起来,解决学生选材、构思以及作文思想性问题,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岂不事半功倍,
本文尝试通过小结高考文学类文本中常见的“借物抒怀”型散文的整体阅读思路,来探讨写作实践中这类散文的选材立意及结构布局。
我们说,借物抒怀散文自然首先要有物,某种有纪念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物”既是写作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是勾连上下文的线索,更是作者反思追忆、抒发情怀的载体,是人生感悟、哲思体验的触发点。但是,必须明确借物抒怀散文的落脚点必定是在人。“物”自有其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但必须在人的生活环境中出现,“皆着我之色彩”,才能形成其隐喻性与象征性。所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并非是唯一的吟咏对象,在世事变化,人事变迁的过程中,抒发人的情怀,人的精神或者哲理文化的思考才是借物抒怀散文的精髓。
借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再参考近年高考几篇“借物抒怀”散文的一般特征,分析这类散文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物”“人”“情”在文本中的呈现以及基本联系,并由此归纳“借物抒怀”散文的常规阅读思路。
?2014年福建卷散文《祖屋》:
“物”:祖屋――大门、主屋、八仙桌、土炉子、燕子窝等。祖屋最后“没有了人气,没有了精神,最终在一个风雨之夜,轰然倒下”。
“人”(人事):除夕夜家人围桌而坐,让菜、敬酒,其乐融融;土炉子烙煎饼,香气弥漫;幼年时与窝中燕子对话,充满童趣;清晨爷爷奶奶在院子里说话,催我们起床;祖父最终“老得连眼皮都不愿眨一下”。
“情”:祖屋的一切,承载着作者孩提时代的记忆,表达对岁月变迁的感悟与思考。
?2014年天津卷散文《枣香醉人》:
“物”:爷爷酿的醉枣以及七棵老枣树。
“人”(人事): 童年时兄弟姐妹打枣,院子里满是欢声笑语。如今老两口年过八十,由壮实变衰老,“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有七棵枣树的大院子”。
“情”:醉人的枣香,醉人的思念,老房、老树、老人便构成了“我”的生命之根和精神寄托。
这里所列的三个方面,其中“物”是“显”的,即在选材时作为情感载体,是实在可观的事物,可以分解或套含几个小要素,思考时必须准确抓住描摹之物的特点、内涵及其变化;“人(人事变迁)”是有“生活味”的,是写作布局时要有意构思并着力叙写的,以此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情怀;“情(情理)”是“隐”的,是写作的归结点,即由实到虚来呈现主旨立意。事实上三者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解读借物抒怀散文要剖析这三者的内在联系,弄清文章是怎样“借物抒怀,融情于物”的,这也就是“借物抒怀”型散文,作者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即:
事物的变化?(人)人事的变迁?人文情理的体悟
现今学生所写的叙事性散文多从以往生活中选材、构思。写作过程中暴露出诸如题材平庸乏味,叙写平铺单调,缺乏构思意识,细节生硬等问题。那么我们何不以上述 “借物抒怀”散文的范本来学习、借鉴,并引导学生从模仿开始,进行写作训练。
散文写作尤其要注意谋篇布局。散文之“神不散”就是要求主题集中深刻。“形散”则是讲布局要有法可依。散文取材灵活,可以写日常生活中琐碎小事,但必须围绕中心组材,要能够揭示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人生体悟或哲思情怀。“借物抒怀”散文则侧重在时空推移转变中,叙述人、事、物的发展变化,展现事物的形象特点及意义,人物的性格及情感,由此传达自我对于情感的认知,对生命历程的感悟,对人生哲理、精神情怀的理解等。其结构布局大致如下所示:
物――(物仍是,物已非,突出“生活味”)
人――(人事变迁,人情冷暖,突出“人情味”)
情――(变与不变,逝去与永恒)
首先是选材立意,即其中的“物”与“人事”。
学生作文中,源自于生活的情节也是大同小异:写母亲,无非是早晨的煎鸡蛋、晚上的热牛奶;写父亲,白发秃头佝偻背,沧桑坚韧爱如山。诚然,高考同样会出现大量的题材撞车,骆冬青教授也说,在同一题材的叙写上更能呈现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我们在写作训练中,不见得要求在选材上求新求变。选材上首先要贴近生活,最好略带一些陌生感,有一点时空上的距离。能承载情感、记忆甚至人文历史的自然是上佳的。比如上述散文文本中的“祖屋”“土灶”“燕子窝”“醉枣”。比如近几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中的“海棠糕”“炒米”“草籽枕头”“粽子”“青团”等。在时空的推移转变中,写物是人非的沉痛和追忆,写物非人亦非的反思与失落,抒写变化的感伤与不变的情怀。这样的立意不可谓不深刻。
同样的,一杯热牛奶也可以是“母亲牌”蛋炒饭,奶奶的手擀面,抒写印留在成长岁月里始终不变,只属于自己的舌尖上的亲情味道;可以写住着老人的车库,可以写社区里热闹的棋牌室与健身区,在时代的变迁中感受现代人的心态与人情的冷暖。要明确,“借物抒怀”散文不仅要写物,还要写人,写事;更要写出一种关系,写出一种状态,写出一种变迁,写出一种情怀。有意识地选择并适度改造题材,结合自己有限的生活与阅读的经验,利用自己的想象,从艺术的真实中找到生活的真实。那么作文里也就逐渐有了“生活气息”。
其次是结构布局。
笔者以“忧与爱”为例来作分析。多数学生能够撷取成长之路上的几个片段来构思成文,但缺乏一定的谋篇布局意识,想到什么写什么。片段之间跳跃性大,又不能突出重点和细节,无法表现情感渐深的变化。少了一些构思的意识,作文也就少了一点灵气与变化。现以学生习作为例,以作参考: 忧与爱
奶奶不喜欢我叫她奶奶,她说就应该叫“阿婆”。
就像她总说,我们这的早饭就应该吃白米粥,毛豆子、腌菜,蒸几个馒头,清清爽爽的,还养胃。我无奈苦笑,“是清爽,跟您这穿了多少年的麻布衬衣一样清爽了~”我习惯地就拿了两馒头,便匆匆赶去上学了。
“慢点跑,别噎着。早就喊你起,你这丫头就懒~”身后一如既往地传来奶奶的嘀咕。
其实奶奶熬的粥很稠,蒸的馒头很甜。搭配的小菜,通常是酱毛豆,甜甜糯糯的。还有就是用自家腌制的毛瓜炒制成的瓜条丁,葱油味,咸爽可口很下粥。当然,必不可少的便是装在玻璃瓶里的老咸菜了。奶奶年纪大睡不着,常常是四点多就起来收拾,不时弄出的声响,总会不经意地唤醒我的睡意以及随之而来的抱怨。而当我洗漱完毕,餐桌上便摆好了碗筷粥菜,袅袅热气却不烫口。我向父亲抱怨这千年不换的式样,父亲只是淡淡地说:习惯就好。
奶奶知道我的心思,也就叹口气,摇头笑笑。她知道我每天上学早,来去匆匆的,再也不能像以前陪坐着,和她一起慢慢喝粥了。只是她关心的似乎不止这些。
一天早上,起晚了,便匆忙抓起书包就去赶学生公交,却意外地发现奶奶手上提着的早点。呵,居然换花样了。大饼、油条还有一杯热豆浆。她不是舍不得买吗,不是说自己做的最好,浪费钱干嘛。奶奶把塑料袋塞在我手上,“给你换个花样,早饭不能不吃,你看你瘦的,就不长肉。”呵,这个犟老太真变天了,没及多想,便又匆匆上车。后来,只是觉得这饼味道真不错。
从那以后,咱家早饭的风格开始趋于多样化了,真不知这老太太吃错了什么药。
就说那粥,也不再是清粥了。绿豆、莲子、百合,夏天喝着清热降火;红枣、银耳喝着对女人好;花生养胃,薏米润肺,芝麻补肝润肠。这一套五谷杂粮养生理念真不知道老太太从哪里学来的,那么与时俱进,真有点刮目相看了。问她,也只是说人老了是得养生啊,你呀长身体,考大学更要讲究营养,我买这些可都是非转基因的哦。为了调剂我的口味,时不时还有惊喜。那天奶奶煮了一碗红油鲍鱼面,那味道真比市里奥灶馆的还好。
老太太也乐呵,常笑。只是她吃的却是越来越少了,脸上的老人斑却越来越多。广场舞也不常去跳了。她越来越矮了,我越长越高了,我们就像在相反的生命路上越走越远。
今天,爸爸开车送我去上学。座位上放着他刚买的肯德基早餐。
“你妈说,经常啃冷面包、牛奶,胃不舒服。今天给你打包了份早餐,先吃着吧,小心烫。”
心里酸酸的。
“爸,以前奶奶酱毛豆配粥,还真不错啊。我还能喝三碗。”
“恩??”
我打开一次性的餐盒,冒着热气,但粥已经稀了,有点烫口。摸了摸口袋,却找不到奶奶塞给我的温温的白煮蛋。
我的眼泪就落下来了。
因为太习惯了,所以现在,不习惯了。
全文围绕“早餐的演变”来构思叙写:幼时,奶奶做的早饭是白米粥,蒸几个馒头,就着咸菜酱毛豆;后来,奶奶掐着点,去门口买来了热腾腾、香喷喷的大饼、油条和豆浆;再后来,为了给我加强营养,奶奶起早熬起了非转基因的五谷杂粮养生粥,或者为了调节我挑剔的口味时不时下一碗红油鲍鱼面;现在,我拿着冷冷的面包与牛奶或者爸爸偶尔起早买的肯德基营养早餐,边吃边赶去上学。因为,奶奶已经不在了,凉得恰到好处的养生粥与红油面不在了。该文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不仅写了江浙一带的早餐演变史,写了奶奶的营养学,写了现今快节奏的生活,更写出了永恒不变的忧与爱,氤氲在早餐的热气中,袅袅而不散。
普通的事物,日常的情节,以“物”(要小而实)一线贯之,围绕“物”来进行人事人情的叙写,或由物起兴,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通过有意识地选材布局,逐步渗透主旨立意。有了完善的结构,有了些起伏的微澜,有了敏感的心,作文也就有了活力与可读性。
第三,抒怀片段要小,点染要到位。
我们说一篇好文章选材叙写要不乏味,而用心构思是手段。那么在选材布局上做好了功课之后,核心细节的表现力是需要时间和实践慢慢锤炼的,但在“借物抒怀”散文中,恰到好处的抒怀或议论确是不可少的点睛之笔。
如《祖屋》中“她由高大到矮小,由缤纷到简单,由喧嚣到沉寂,到后来一直缩进我的梦里,晶莹成了枕边的一颗泪珠”。拟人的手法,形象的语言,抒发了“祖屋”于我刻骨铭心、无法磨灭的记忆与情感的印痕;如《枣香醉人》中“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都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
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以简练的语言真切地阐发深意,在物我交融中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抒情,不可太多。不要华丽的词语,不要无病呻吟的抒情,不要矫揉造作的排比,只要真真切切的感慨。议论,最好有些社会或人文意识,呈现个人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以小见大,由表及里,简练精辟最好。在适当的位置,点到即止的抒情或议论,往往是一种极好的点染。使细节出彩,使情感渐染,使主旨明确。这便像是在“血肉”中生出的“灵魂”,也便是那“写作的思想和智慧”了。
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可以改变一般写作教学的盲目性及无效性。“借物抒怀”散文以其典范性为学生提供了极佳写作范本。学生通过解读文章的选材、结构布局、主旨情感,不仅可以更好地解题,更能提升自己透视生活现象的能力,从而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而教师通过对“可示范性”文本的开发与深入解读,亦可更好地指导学生读与写。这样的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target="_blank">社保政策
墨梅>石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