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五(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与脑,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轻者无昏仆。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类。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中风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机制】
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年老气血本虚,或劳倦过度,使气血再衰,气虚则血行不畅,脑脉瘀阻,阴血虚则阴不制阳,风阳动越,夹气血痰火上冲于脑,蒙蔽清窍而发病;五志过极,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迫血上涌于脑而发病;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化热,引动肝风,挟痰上扰,可致病发;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浊,闭阻经络,而致本病。
本病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本病的病性属于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标实为风、火、痰、气、瘀,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以阴虚、气虚较多见,而以肝肾阴虚为根本,两者可互为因果。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虚实夹杂,或以本虚为主。
【辨证施护】
(一) 辨证要点
1. 辨中经络与中脏腑 中经络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昏蒙症状;中脏腑常有神志昏蒙表现,病情重。病程中,中脏腑和中经络可相互转化,病由中脏腑转向中经络,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病由中经络转向中脏腑,则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2. 辨中脏腑之闭证与脱证 闭证乃邪毕于内,属实证,症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若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脉弦而数,则为阳闭证;若兼见面白唇黯然,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则为阴闭证。脱证乃阳气外脱,症见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撒肢厥,气息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而便自遗,脉微欲绝等,属中风危候,病性以虚为主,病势危急,预后凶险。
(二)辨证分型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
证候表现: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口角流涎,舌强言謇(jian),甚则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化痰通络。(治疗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2)风阳上扰
证候表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
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至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护治法则: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治疗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3)阴虚风动
证候表现:平素头晕耳鸣,腰酸,心烦失眠,突然发生口眼?斜,言语不利,手指蠕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护治法则:滋阴潜阳,息风通络。(治疗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4)气虚血瘀
证候表现: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强语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黯淡,苔薄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护治法则:益气活血。(治疗代表方:补阳还五汤)
2(中脏腑
(1)闭证
1)痰热腑实
证候表现: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便秘,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不语,半身不遂,肢体强急,神识欠清或昏糊,痰多而黏,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滑。
护治法则:通腑泻热,息风化痰。(治疗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 2)痰火瘀闭
证候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
弦滑数。
护治法则:息风清火,豁痰开窍。(治疗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加减) 3)痰浊瘀闭
证候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护治法则:化痰息风,宣郁开窍。(治疗代表方:涤痰汤加减) (2)脱证(阴竭阳亡)
证候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多汗肤凉,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护治法则:回阳救阴,益气固脱。(治疗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3.恢复期
(1)风痰瘀阻
证候表现:口眼?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质紫黯,苔滑腻,脉弦滑。
护治法则:搜风化痰,行瘀通络。(治疗代表方:解语丹加减) (2)气虚络瘀
证候表现: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护治法则: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治疗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3)肝肾亏虚
证候表现: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
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护治法则:滋养肝肾。(治疗代表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范文二:中风的中医辨证
中风的中医辨证,各家意见不一,有按病位,有据症候,而从多数临床文献看,以后者多见。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中风的舌象、脉象等诊断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如舌象调查发现,舌质以瘀者多见,舌苔以黄腻、白腻据多,表明本病多为瘀血、痰热。另外,出血性中风者多红绛舌厚苔,缺血性中风者多青紫舌。而脉图表明,中风病人极大多数为弦脉,包括弦滑、弦细、弦数、弦实等星恒教育搜集|整理。
综合各家分型,可归纳为以下四型。
1.肝阳暴张
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呕吐呃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肢体震颤,筋脉拘急。舌红苔黄,脉弦数。
2.痰浊内阻
形体肥胖,胸腹痞满,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不温,喉中痰鸣。舌质暗淡,苔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
头晕心悸,面黄神疲,气短乏力,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偏身麻木。舌胖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
4.元气暴脱(亦称为正气暴脱)
其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质暗紫,苔白腻,脉细弱。这是传统分型上的脱症,但中医证治的资料尚不多。
范文三:中医治疗中风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中风辨证论治
李长有
王世康
主症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火性急迫,牙关紧闭,两手紧握,挟痰火内风上扰,症见,面赤气粗,痰声如锯,二便闭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则为辛凉先开窍,清潜阳豁痰。方药应用开关散,擦肝熄风,
牙开其紧闭,针灸人中、百会、内关、十宣1~2粒(研末)以清神智,重者用至宝丹,
用竹沥水40~50ml加入生姜汁5~6ml,频频灌服,若不能灌入,可用鼻饲法吸入,促使阳闭开后,再用镇肝熄风验方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生牡蛎15g,生石决明13g,生龙骨15g,天门冬10g,元参12g,怀牛膝13g,菊花12g,生地黄10g,生白芍10g,夏谷草12g,生龟板15g,甘草5g。若舌苔燥烈,口渴加生石膏15g,大便秘结加大黄10g,芒硝12g,若清世腑热,痰多而腻加天蓝黄12g,胆南星10g,川贝母13g,石菖蒲10g,以助开窍化痰之力。②阴闭症主症为风痰偏盛,上扰清窍,使气机闭塞。症见面唇青紫,四肢不温,或痰涏闭塞不通,致使阳气不能运行,症见,舌质淡,舌苔白而滑腻,脉象沉滑。治则为性温开窍,豁痰熄风,滋阴平肝潜阳,先用
百会、十宣、合谷、内关、足三针刺人中、
里。口眼斜歪针刺颊车、地仓、合谷及拔
罐治疗。若牙关紧闭,即用开关散涂擦牙齿,开其紧闭,阴闭开后,口服导痰验方汤
陈皮加减治疗。方药组成:清半夏12g,13g,茯苓13g,炒枳实13g,胆南星13g,天麻12g,石菖蒲10g,川郁金10g,甘草6g,
水煎分二次饭后服。禁酸、辣刺激性食物。
⑵脱证:分为偏于内风型、偏于火盛型、偏于痰盛型、元气虚衰型。①偏于内风型主症为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身热手
舌苔红,舌苔黄,脉象弦细。治则足拘急,
为滋阴潜阳,镇肝熄风。应用大定风珠验
方汤加减。方药组成:生白芍13g,生龟生牡蛎15g,生地黄15g,阿胶珠板12g,15g,麻仁13g,五味子12g,鸡子黄10g,麦门冬13g,北沙参12g,灸甘草5g,鳖甲15g,水煎分二次饭后温服。禁酸、辣、油、甘、肥、酒等刺激性食物。②偏于火盛型主症见头痛、面赤、目红、咽干口噪而苦,烦躁易怒,舌质红,舌苔黄而干,脉洪弦数。治则为清泻肝火,潜阳除风。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天麻
15g,钩藤12g,怀牛膝12g,僵蚕13g,黄芩12g,山枝13g,蜈蚣6条,石决明13g,益
母草10g,蚯蚓10g,桑寄生10g,羚羊角13g,夜交藤10g,茯神12g。水煎分二次冷、酒类刺激性食物。③饭后服。禁生、
偏于痰盛型主症见痰多不利、四肢麻木、言语不利、舌淡苔白腻,脉象弦滑。治则为涤痰为主兼以除风。应用导痰验方汤枳实13g,加减。方药组成:胆南星13g,
清半夏12g,白茯苓15g,白芥子10g,苦杏仁10g,陈皮10g,甘草6g,橘红12g,川芎10g,天麻10g,川贝母12g。水煎服二次饭后服。禁酒、肥、酸、辣等刺激性食物。④
元气虚衰型主症见面色白,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声音低微,四肢发冷或手足心热,白肝、盗汗,舌质暗火淡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象弦细或细数。治则为滋阴助阳,补中益气。应用九黄验方汤加减。方药:熟地黄15g,巴戟天10g,肉苁蓉13g,石菖蒲12g,麦门冬12g,官桂9,白茯苓13g,炮附子12g,山萸肉10g,五味子12g,北沙参12g,山药10g,桑寄生14g,女贞子13g,炒龟板13g,炒鳖甲13g。水煎
酸、辣、生、冷等分二次饭后服。禁油腻、刺激性食物。结
果
748404甘肃定西市岷县文斗卫生院关键词
中风症口眼斜歪
半生不遂
中医针灸辨证观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8.217临床资料
收治中风患者42例,其中36~48岁患者8例,平均服药15~25剂,并配合针灸治疗,治愈5例,好转2例,无效1例。55~59岁患者25例,平均服药25~35剂,治愈20例,基本好转3例,后遗症患者1例,无效1例。60~68岁患者14例,平均服药40~55剂,并配合针灸治疗,治愈5例,减轻继续治疗6例,严重瘫痪2例,无效1例。辨证治疗方法及分型
分为中经中络、中腑中脏(闭证、脱偏于内风型、偏于火盛型、偏于痰盛证)、
偏于元气虚衰型、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型。
中经中络型:主症为突然中风,肌肤麻木不仁,肢体沉重,语言不利,口角流涏,不经昏仆,突然发作,口眼斜歪,半身
吞咽困难,肢体拘急,关节痠痛,舌不遂,
苔薄白,脉象浮紧,弦或数。治则以养血疏通筋络,秦艽验方汤加减治疗。祛风、
方药组成:大秦艽15g,生地黄12g,当归15g,石膏13g,白芍13g,川芎13g,甘草6g,羌活10g,独活10g,威灵仙12g。肝肾阴虚型:主症为平素头痛、头晕,耳鸣目弦,腰膝痠软,突然舌强语塞,口眼斜歪,半身不遂,舌质红,舌苔微黄,脉象弦而细数。治则为滋阴潜阳。应用镇肝熄风验方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生龙骨15g,生杭芍13g,生牡蛎15g,生龟板10g,竹篱12g,胆南星10g,头痛甚者加石决明12g,夏谷草10g,菊花13g。若大便秘结加大黄10g,瓜蒌10g,枳实10g,针刺人
百会、内关、十宣等穴位疏通经络以调中、气血。
中腑中脏(分闭症、脱症两型):⑴闭症(分阳闭、阴闭症):①阳闭症
在治疗中风症过程中,按照中风症及
瘫痪、半身不遂后遗症的治疗标准,青壮年中风患者明显少于中老年患者,占患病总人数的约5%,治愈率达到约90%以一般效果约8%左右,无效约2%左上,
右。中年中风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约8%左右,治愈率达约85%左右,良好患者约11.5%,无效完全瘫痪占约3%,导致后遗症患者占约0.5%。老年人中风治愈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约87%左右,
率达约35%左右,一般好转占约46%左无效占约18%左右,有后遗症患者占右,
约1%左右。总有效率约为89%。讨
论
中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摸清本病的发病原因,然后临床验证。本病主要为精神过度紧张,忧思劳心,抑郁,暴怒导致肝阳暴涨,引起阳亢风动,使气血上逆,痰火壅盛。致使清窍闭塞不通,突然
239
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6例疗效观察
张莹
陈凯
疗方法,治疗组给予锡类散灌肠治疗,灌
0.5%甲硝唑肠剂包括锡类散0.75g,
120ml,混合液每天灌肠1次。对照组选用不含锡类散灌肠剂灌肠治疗,包括地塞
0.5%甲硝唑米松5mg,利多卡因120mg,
120ml,混合液每天灌肠1次。连续2周观察临床表现及内镜下表现。
[3]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临床表现消失,结肠镜下黏膜复常;②有效:临床症
部分假状改善。结肠镜下黏膜炎症改善,
性息肉形成;③无效:临床症状及结肠镜下无变化或恶化。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剂量数据以X
2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开始前均停止其他治发病,或是风痰偏盛,上扰清窍,致使气血闭塞不通,而致面色青紫,四肢不温,突然昏仆,半身不遂,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痰声如锯,或口吐痰涏,或饮酒过手紧握,240
硼砂清热解毒,臣药;佐以磠沙化腐生肌,
西瓜霜解毒消肿;又使用牛黄深入血分息风止痉,冰片缓急散热止痛。全方八药共
[4]
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现代研究发现,锡类散可以调节结肠炎T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结肠炎症,有利
方中主要药物青于溃疡修复和组织再生,
黛的有效成分靛玉红能够抑制多种刺激引起的NF-kB,从而下调一系列炎性因
具有重要的抗炎子和抗凋亡分子的表达,
[6]
和免疫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锡类散可以增强结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异常的免疫反应,锡类散可能成为临床治疗UC的有效药物,但需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参考文献
结
1BaumgartDC,CardingSR.Inflammatorybowel.Lan-disease:causeandimmunobiology[J]cet,2007,369(9573):1627-1640.
2JiangXL,CuiHF.Ananalysisof10218ul-cerativecolitiscasesinChina[J].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2002(1):158-161.
讨
3张杰,曾宇锋,肖斌琼,等.致康胶囊复合液灌肠联合结肠镜局部喷注治疗溃疡性结肠.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炎患者52例[J]2005,25(9):839-842.
4刘端勇,赵海梅,吕爱平.八味锡类散与锡类散之鉴赏[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6):11-13.
5RegueiroM,LoftusEVJr,SteinhartAH,etal.Medicalmanagementofleft-sidedulcerativecolitisandulcerativeproctitis:criticalevalua-tionoftherapeutictrials[J].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2006(10):979-994.
6SethiG,AhnKS,SandurSK,etal.Indirubinenhancestumornecrosisfactor-inducedap-optosisthroughmodulationofnuclearfactor-kappaBsignalingpathway[J].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2006(33):23425-23435.
度,思食肥甘,导致肝肾阴阳动态平衡失调,使正气偏虚,营卫失调,肌表不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阻塞经脉。或痰使湿滞留雍盛而外风引动痰湿阻塞经脉,
经脉不通,血流受阻,突然昏仆,半身不
遂。或肾虚水不涵木迫使阳亢于上而引起肝阳化风,风中经络而成中风症及瘫痪后遗症等。
范文四:中医_中风_辨证方法评述
中 华 中 医 药 1冱丝
学 刊
第26善第6期
2O O 8年6月
中 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fNESE MEDlCINE
VoI.26No.6 J帅.2O O 8
中医“中风
缪晓路,朱颖文
(东莞市中医院,广东东莞523006)
摘要:历代中医各家对。中风”的辨证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有病因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 证、阴阳辨证等等。但这些对于现代中医提出的“中风病”能否同样有效的应用,值得积极探讨研究。
关键词:中医中风;辨证方法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6一1282一眈
The ReView On The Di仟e怕ntiations 0f TradnionaI Chjnese Medicine in。Zhong—feng。
MIA0)【iao-lu,ZHU Ying.唧
(11k DotIgp蚰h唧it-l ofTCM,D0哩酗¨523晰,Gu如目do唱,Chi眦)
Abst嵋Id:‰脚i删i“咖伽”zll∞g一‰g”w骶渤眦nt。d and s叫ied in tlle}Iistory 0f1℃M.鼬既硼ple, di&陀nti“∞0f etioIo时,diff.e他nIiati伽0f s”dro咖0f m屺ridi鲫,di脆陀ntiati∞0f synd咖瞄0f tIle six l舱ridi哪,d承 fe陀ntiati伽of zang—Fu or弘膻,di在b陀ntiati彻0f syIld栅髓of Yin and Y蛐g,BIId∞∞.H们佗V盯,it耻=ed to
m娜h 山a¨he鸵di如比ntinti∞s c舳be叩Plicable to the di疵rentjati∞伽tl圮disea瞬0f”stmke”.
Ke”,0nds:ZIlo唱一£叽g of ClIi嘲e帐油ci鹏;Di如弛ntia‰
<>
病因病机,并未作为病名而出现,如《素问?风论>“饮酒中
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中风”之
病名最早见于<><难经?五十八难>日:。伤寒有五,
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从此在“中风”
疾病的探索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专病”的各种辨证思维,
建立了相应的“专病”辨证方法。
1病因辨证
《黄帝内经》认为中风的病因为正虚风邪人中所致,
<>
偏枯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中认
为“寒”及“血虚”为病因,“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
络脉空虚。”唐宋以后,对中风的病因有了重大突破。尤其
在金元学术争鸣时期,逐渐开始以内风为病,李东垣以“本
虚”立论,认为“本气自虚”,<医学发明-中风有三>中云:
“故中风者,非外来之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
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刘完素以
“火”立论,认为“心火暴甚.水不制火”,。由乎将息失宜而
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
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
火类>)朱丹溪以。瘐”立论,其<>
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而发为中风。
明清以下,明代张景岳提出。非风”之论,认为。内伤积
损”为病,其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认为“此证多见
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
寒所致”。清?王清任以。元气亏虚”立论。其著有《医林
改错>认为。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
其气向一边归并,……,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目半身不
遂”。叶天士以“肝阳化风”立论,认为“肝阳偏亢”,其著之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有日。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
收稿日期:2008—0l一22
作者简介:缪晓路(1977一),男,浙江台州人.医师.博士,主要从事
中医脑m管病研究。
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固 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清末“三张”(张伯龙、张山雷、张锡 纯)迸一步发挥了“肝阳化风”的理论。
然而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诸因不可偏颇,如<医经溯洄 集?中风辨="">日:“三子之论,河间主乎火,东垣主乎气,彦 修主乎湿……,以予观之,昔人三子之论,皆不可偏废。” 清?李用粹在《证治汇补-提纲门?似中风>中系统将病 因辨证进行了总结,区分了。真中”与“类中”,并在“类中” 中又分“火中”、“痰中”、“气中”、。食中”、“情志神伤”等病 因辨证。
2经络辨证
经络运行气血,循行全身,沟通脏腑内外。以经络辨 证,必联系到气血与脏腑。<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 治》篇中首先提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4大类。认为邪气="" 由表及里,步步深人,“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 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人于脏。舌即难言,口吐="">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医学发明:》中提出了。中血脉、中腑、中 脏”之说,后世许多医学延续其辨证方法。如明?王肯堂="">医学发明:》中提出了。中血脉、中腑、中><证治准绳?杂病?诸中 风?中风门?经络辨证="">中提出“中风,中后当如东垣法, 分中血脉、中腑、中脏施治。”并进一步认为。中血脉,外有 六经之形症”。而清?钱俊<经验丹方汇编>却对“中腑、中 脏、中血脉”又有不同解释,“中风多从腧入者也。而有中 腑、中脏、中血脉之分。中腑者,其病在表,多着四肢,…… 外有六经之形证。太阳经证,……;阳明经证,……;少阳经 证,……;太阴经证,……;少阴经证,……;厥阴经证,…… 中脏者,其病在里,多滞九窍。故唇缓,二便闭,……中血脉 者,病在半表半里,外无六经之证,内无二便之闭。但见口 眼t瞒斜,半身作痛。”,故不少医家也支持其观点,如<医方简 义="">等。至清?陈念祖在‘医学从众录?真中风症>又对真 中风提出“有中经、中腑、中脏、中血脉之分”。认为“真中 风者,日真,所以别乎类也。风者,八方之风邪也。中者,邪 之自外入内也。”并认为“中经,外有六经之形症,中腑,内 有便溺之阻隔,中脏者,性命危。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形 万 方数据
第26卷第6期 20O 8年6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lF TRADJ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I.26No.6 Jun.2O 08
症。~中经者,现出六经形症”,。如中风无汗恶寒,……,如 中风有汗恶风,……,以上二症,皆太阳经中风也。如中风 有汗,身热不恶寒,……,如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以 上二症,皆阳明中风。如中风无汗身热,……,此太阴经中 风也。如中风有汗无热,……,此少阴经中风也。”尤怡在 <金匮翼?中风统论>中又提出了。络病、经病、中腑、中脏” 理论,认为。口眼歪斜,络病也,其邪浅而易治;手足不遂, 身体重痛,经病也,邪差深矣,……;卒中昏厥,语言错乱,腑 病也,其邪为尤深矣。……至于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遗尿 声鼾等症,则为中脏,病之最深者也。”
3六经辨证
宋?赵佶敕<圣济总论?中风伤寒>对伤寒中风提出 。六经中风之病”,。阳明中风,即阳明病能食为中风,其证 口苦咽干腹满,微热恶寒,脉浮若紧,下之则腹满小便难,少 阳中风,两耳无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吐之则悸而 惊,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其脉阳微阴涩而长,为欲愈.少阴 中风,其脉阳微阴浮为欲愈,厥阴中风,其脉微浮为欲愈,不 浮为未愈,凡此六经中风之病,其状虽异,大抵其脉皆浮,经 所谓浮为风是也。”明?朱棣<普济方?伤寒门?六经中 风="">具体论述了外风之中六经的证候,“太阳中风.发热恶 风,汗出,脉缓”,。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 恶寒,脉浮而紧”,“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 烦”,“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少阴中风。 阳浮而阴沉”,。厥阴中风,脉沉”。
4脏腑辨证
《素问?风论》日“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 风。”<华氏中藏经?卷上-风中有五生死论第十七》明确 提出“风中有五者。谓肝心脾肺肾也。”风邪人中,根据脏="" 腑特点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证候。正如《金匮翼?中风统="" 论》认为。中风之病,其本在肝”,“虽五脏各有中风之症,然="" 风在他脏,则又显他脏之证矣。”许多医家对五脏中风进行="" 了具体的描述。《风劳臌膈四大证治?中风》指出“风中五="" 脏,其来有自。脏气先伤,后乃中之。”并记载了“此五脏之="" 见证也”,如“肺中于风,多汗,恶风,时咳,昼瘥暮甚,口燥="" 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等等。‘圣济总论?诸风门?="" 中风》提出五脏中风与四季天干相关,在《治五脏中风并一="" 切风疾灸刺法》中论述了五脏中风的可治之候,如“肺中风="" 者,其人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视目下鼻上两边,下至="" 口,色自者,尚可治,急灸肺俞百壮”等等。明?董宿《奇效="" 良方?五脏正治方》和《普济方?诸风门?中风》电认为五="" 脏中风与四时一致.。故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 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四季咙己伤于风者。为脾="" 风。以秋庚辛伤于风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伤于风者。为="" 肾风。”后者并认为“五脏中风”与。八方之风”相关。再则="">华氏中藏经?卷上-风中有五生死论第十七》明确><圣济总论岱第九十二>有提出中风导致。五体极”的理论。 。论日筋虚圾苦,肝虚中风”、“论日脉极之病,本于心包络 中风”、“论日肉极病本于脾脏中风”、“论日骨极之病,本于 肾脏中风”。
历代医家对五脏中风论述较多,也有不少医家提出 。六腑中风”的观点。‘普济方?诸风门?中风>提出“贼风 邪气所中。则伤于阳。外先受之。客于皮肤。传人于孙 脉。孙脉满则人传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中成病。归 于六腑则为热。”其中主要论述。胃中风”、。大肠中风”、“胆 中风”。<普济方>中<诸风门?中风)和(针灸门?中风>记载了“胃中风者。人迎与两关上脉。并浮而大。……虚 而中邪风。故其状。额多汗。饮食不下。隔塞不通。腹善
满。失衣则真胀。张口肩息。心下淡淡。食寒则泄。大肠
中风者。卧而肠鸣不止。灸大肠俞百壮。可服续命汤。”
《针灸大成?续增治法?中风论》提出了。胃中之状,饮食
不下,痰涎上壅,其色淡黄”、“胆中之状,目眼牵连,酣睡不
醒,其色绿”。
5阴阳辨证
阴阳是辨证的总纲,阴阳辨证有丰富的内容。明?杨
继洲<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日:。第一、阳症,中风
不语,手足瘫痪者……第二、阴证中风,半身不遂,拘急,手
足拘挛。”明?董宿《文堂集验方?中风?惟是中风一症最
急而暴>也提出了。阴中”与“阳中”的证候,。阳中者面赤。
牙关紧闭。目上视。身强直。手拳掉眩。阴中者面青白。
痰喘。手足冷。多汗。”清?周学海<>
中风有阴虚阳虚两大纲》认为。后静读<金匮要略>脉迟而
紧,是阳虚之寒证也,其下系以口眼歪斜,四肢拘急,口吐涎
沫诸证;脉迟而缓,是阴虚之热证也,其下系以心气不足,胸
满短气,缓纵不收之证。”
此外,历代医家还从寒热、七情、气血、五极、闭脱、虚实
等方面进行辨证,但都因没有成为比较系统的辨证方法,因
而记载相对较少,如《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于人也,或
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明?朱棣<>
门?中风>提到“凡中风,脉无不大者,非热也,是风脉也。
中风有冷热,阳病则热,阴病则冷,冷则用温风药,热则用凉
风药,不可一概用也。明?杨继洲<>
法?中风论》认为“五脏六腑形症各有名,先须察其源”,
中风与情志密切相关,“无汗恶寒,其色青.名日怒中”、。多
汗怕惊,其色赤,名日思虑中”、。多汗身热,其色黄,名日喜
中”、。多汗恶风,其色白,名曰气中”、。多汗身冷,其色黄。
名日气劳中”、“目眼牵连,酣睡不醒,其色绿,名日惊中”。
清?钱俊<>
有气血之分焉。气虚者,右手足不仁,用六君子加钩藤姜
汁;血虚者,左手足不仁,用四物汤加钩藤竹沥姜汁;气血俱
虚者,左右手皆不仁,八珍汤加钩藤竹沥姜汁。”清?<>
医话-中风》认为“中风最宜辨闭脱二证。闭证口噤目张。
两手握固,痰气壅塞,语言饔涩,宜用开窍通络、清火豁痰之
剂,如稀涎散、至宝丹之类。脱证口张目合,手撒遗尿,身僵
神昏,宜用大补之剂,如参附汤、地黄饮子之类。”日本丹波
元坚引<>
者,虚中风也。若手足强急,口眼?描斜,伸缩痛者,实中风
也。”
然而,现代中医学提出的。中风病”相当于现代西医学
的脑卒中,从传统的“中风”疾病中分离出来,明确了疾病
的病理生理。虽然传统中医对“中风”的辨证研究有长足
的发展,但由于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对疾病概念的不确定
性,与现代“中风病”的定义并不完全等同,使得上述所记
载的各种辨证方法尚不能直接衔接到。中风病”的辨证研
究中。无论是“真中”,还是“类中”,无论是“伤寒中风”,还 . 是“内伤中风”,可能都与。中风病”有共同或相似或兼有的 五 证候群。因而任何传统辨证方法都有可能为中风病专病的 中 辨证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学依据,甚至可能提供一种有效 曼 的临床辨证方法。但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剖析每一种 竺 传统辨证方法对现代中风病专病的辨证价值,如何考究在 1283辨证方法指导下的方药对现代中风病的效能。而因此笔者—=■ 认为只有积极认真的进行临床证候学研究,去伪存真,去粗 而 取精,才可能使传统中的辨证精华得以为现代中医疾病的
治疗所用。
万 方数据
中医
作者:缪晓路 , 朱颖文 , MIAO Xiao-lu, ZHU Ying-wen
作者单位:东莞市中医院,广东,东莞 523005
刊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英文刊名: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8,26(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刘采菲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论治探析 [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 2006,24(8)
2. 刘光华 . 吴振起 . 赵明山 《黄帝内经》中风名实考辨 [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 2008,28(2)
3. 宋国普 . Song Guopu试述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之中风 [期刊论文]-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22(4)
4. 王莉 唐宋
5. 王英 . 尤可 刘完素中风论治探析 [期刊论文]-中国中医急症 2009,18(11)
6. 郭增平 浅谈中风 [期刊论文]-南北桥 2008(8)
7. 詹秋菊 浅谈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 [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10,21(11)
8. 杨井川 . 关忠新 浅谈中风先兆和预防 [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09,6(34)
9. 张德明 中风先兆证治浅析 [期刊论文]-光明中医 2009,24(6)
10. 张力 对中医外科辨病辨证体系的思考 [期刊论文]-江苏中医药 2009,41(8)
引用本文格式:缪晓路 . 朱颖文 . MIAO Xiao-lu. ZHU Ying-wen中医
范文五:中风中医辨病辨证治疗
中 风
一、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或白腻,脉弦滑。
病机:肝风夹痰上扰清窍,气血逆乱,脑脉痹阻,经络不畅。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法半夏9g,白术9g,天麻12g,胆南星6g,丹参15g,香附9g,酒大黄6g。
后下加减:急性期,病情化较快或呈现进行性加重,风证表现较为突出者,加入钩藤15g,石决明先煎先煎30g,珍珠母30g以平肝息风;或出现呕逆痰盛者,可加入茯苓9g,陈皮6g,桔梗9g,或合用涤痰汤加减以祛痰燥湿;痰浊郁久化热出现舌质红、苔黄腻者,加用黄苓9g,栀子6g,瓜蒌30g,天竺黄6g以清热化痰;若瘀血重,伴心悸胸闷、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加桃仁9g,红花9g,赤芍9g以活血化瘀;若头晕,头痛明显者,加菊花9g,夏枯草9g以平肝清热。
2、风火上扰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苔黄腻干,脉弦数。
病机:肝郁化火,阳亢风动,风火相煽,气血逆乱,直冲犯脑。
治法:平肝息风,清热泻火。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后下先煎天麻9g,钩藤15g,石决明30g,川牛膝9g,黄芩9g,栀子9g,夏枯草9g。
加减:头晕头痛者,加菊花9g以清利头目;心烦不寐者,加莲子心9g,炒酸枣仁15g以清心除烦;口干口渴者,加麦冬9g,以地黄15g以养阴生津;苔黄腻者,加胆南星6g,天竺黄6g以清
后下化痰热;便干便秘者,加大黄6~10g以通腑泻热。
3、痰热腑实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病机:痰热上扰清窍,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腑气不通。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后下冲服瓜蒌30g,胆南星6g,大黄9g,芒硝9g。
加减:若不能及时通畅腑气,则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使清窍蒙塞,加重病情,大黄、芒硝的用量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而定,以大便通泄为度,不宜过量,防止耗伤正气。热象明显者,加黄芩9g,栀子9g以苦寒清热;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黄15g,麦冬9g,玄参9g以养阴生津;出血性中风无继续出血征象时,可用抵当汤加减以破血化瘀,通腑泄热。
二、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证候:起病急骤,神志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病机:风夹痰热上犯于脑,气血逆乱,清窍闭塞,神机失用。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冲服羚羊角粉0.6g,珍珠母30g,竹茹6g,天竺黄6g,石菖蒲9g,远志9g,夏枯草9g,牡丹皮9g。
先煎加减:烦燥不宁者,加夜交藤30g,莲子心9g以清心安神;头痛重者,加石决明30g以平肝潜阳;痰多者,加竹沥30ml,胆南星6g,浙贝母9g,瓜蒌30g以清热化痰;热甚者,加黄芩9g,栀子9g以清热除烦。
本证宜选安宫牛黄丸治疗,一般1次1丸,1日2次,温水送服或鼻饲。病情重者,可每6~8小时服1丸。神昏谵语,或肢体抽搐者,也可用黄连解毒汤送服局方至宝丹,1次1丸,每8小时服1丸。
2、痰蒙清窍证
证候: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痰声辘辘,面白唇暗,静卧不烦,二便自遗,或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病机:湿痰内蕴,夹内生之风,蒙塞清窍,脑髓血脉受损,神气伏匿不出。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法半夏9g,茯苓9g,枳实9g,陈皮9g,胆南星9g,石菖蒲9g,远志9g,竹茹6g,丹参15g。
单煎加减:四肢不温,寒象明显者,加桂枝6g以温阳通脉;舌质淡、脉细无力者,加生晒参6g以补益元气;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者,加桃仁9g,红花9g,川芎9g,地龙9g以活血通络。
3、元气败脱证
证候: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病机:痰温蒙神或痰热内闭日久,耗伤正气,元气败脱。此证多见于病情危笃之时,属中风危候,多难救治。
治法:扶助正气,回阳固脱。
方药:参附汤加减。
单煎先煎生晒参15g,附子9g。
先煎先煎加减:汗出不止者加黄芪30g,山茱萸9g,煅龙骨15g,煅牡蛎15g,五味子9g以敛汗固脱;兼有瘀象者,加丹参15g,赤芍9g,当归9g以活血通络。
三、常见变证的治疗
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等变证,需及救治。
呃声短促不连续、神昏烦躁、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少苔、脉细数者,可用人参粳米汤加减,
单煎药用西洋参6g,粳米30g以益气养阴,和胃降逆;如呃声洪亮有力、口臭烦燥,甚至神昏谵语、
后下便秘尿赤、腹胀,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滑而大者,选择用大承气汤加减,药用大黄
冲服冲服15g,芒硝9g,厚朴9g,枳实9g,沉香粉1.5g以通腑泄热,和胃降逆;如烦热症状减轻,但仍
包煎呃声频频,可予平逆止呃汤(经验方)治疗,药用炒刀豆9g,青皮6g,枳壳9g,旋覆花9g,法
单煎半夏6g,楷杷叶9g,菜菔子9g,鲜姜3g以和胃理气降逆;兼气虚加生晒参6g。
金匮要略>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诸风门?中风)和(针灸门?中风>普济方>圣济总论岱第九十二>普济方?伤寒门?六经中>圣济总论?中风伤寒>金匮翼?中风统论>医方简>经验丹方汇编>证治准绳?杂病?诸中>医经溯洄>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医学发明-中风有三>难经?五十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