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辩证关系
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辩证关系
一.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含义
软实力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奈于1990年代提出。虽然在此之前也有学者对于软实力曾做过一定分析和预测,但是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思想是最清晰、最明确的。他认为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凭借其可以实实在在使用的诸如人口、领土、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的强制性、支配性能力而强迫其他国家服从自己领导、指挥的力量和权利。相对应的,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我认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特点可以分别被简单概括成:强迫力、支配力和吸引力、同化力。
二.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
首先,硬实力和软实力有非常明显的性质上的区别。硬实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拥有资源储备的多少,军事力量的现代化与否,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这些构成硬实力的要素,简单来说,是可以被测量和估算的。美国截止2012年部署有1737枚核弹,比俄罗斯多将近30%;美国经济总量约15万亿美元,全球第一;美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储量潜在总值居世界第一。通过这些简单的数字,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美国的硬实力情况。但是,软实力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更像一种精神力量。通过这种精神力量来彰显本国的优势,从而使得他国自然而然的模仿,聚拢,追随。软实力的主要来源是一国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国家政策、社会体制,这些要素都很难量化和测量。
其次,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获得方式不同。硬实力的获取和强弱建立在有形资源和对这些资源的耗费上。构成硬实力的要素,诸如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硬实力的发展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软实力的获取和发展则很难在较短时间内看
见效果。“软实力并非某个竞争主体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而是竞争主体自我积累的结果,是一种后发的优势。单纯依赖硬实力要素的投入,或者依赖某种外力的支持,在短期内无法形成具有优势的软实力。”[2]根据约瑟夫·奈的定义,软实力来源于文化、政治价值观以及外交政策。这些构成要素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彰显出自身优势,从而产生影响。
最后,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作用方式不同。虽然,软实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更加潜移默化和长久。梵蒂冈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主权国家,却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世界性的影响力。硬实力发挥总用主要是依靠强制力和威慑力来逼迫他国。相对弱小的国家对于拥有强大硬实力的国家是不敢不从而非心甘情愿的追随和支持。
2.相互联系
硬实力和软实力作为一组相对应的概念,是无法分割开来的。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软实力要想发挥影响力必须要以硬实力作为先决条件。一个经济衰退,军事疲软的国家在国际上很少有强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能够在国家内部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在国际社会形成强大的影响力,为软实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经济、军事、科技等具有优势的国家相对于弱势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容易形成一种效仿行为,这便形成了强国的软实力资源,使强国的战略目标更容易实现。”[3]硬实力对于软实力的作用还体现在硬实力的发展实际上可以推动软实力的进步。比如,媒体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一国的的对外政策和治国理念能得到更好的宣传,增进别国对于自身的了解和认同。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也就是提高了软实力。
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界限一直就很难确定,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这个界限就更加模糊了。2004年,印尼发生8.7级地震,引发大海啸。中国捐赠了5亿人民币,上百吨的物资,还组织派遣了一队35人的中国国际救援队。这不仅仅是中国硬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国软实力在发挥作用。这促进了中国和印尼的关系,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崛起的友善的中国。
三.硬实力和软实力对于国家权力的作用
概括来说,国家权力就是对内的强制性,对外的主权性。
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展可以增强一国国民的民族自信心,从而自觉自愿的追随本国政府的统治。相反,一个积贫积弱,任人凌辱的国家很难让人产生民族认同感。“国家可以凭借硬实力的优势,将本国的战略意图、国家利益上升到国家机制的建设层面,并取得其他国家的认同,使其硬实力在国际社会中运用具有合法性,其行动可以更加自如。”清朝末年开始,由于吏治腐败、闭关锁国等原因导致中国各方面的硬实力都同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因此,经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辱。当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变了积贫积弱的状况,经济腾飞,军备强大。这不但改变了中国“东亚病夫”的国际形象,而且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家话语权,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拥有了一席之地。
但是,单方面发展硬实力也可能对国际权力产生负面作用。比如,日本作为一个科技和经济强国,却在国际舞台上处处受到冷遇和孤立。部分原因就是日本不当运用软实力,在国际交往中表现拙劣。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也是一个例子。由于硬实力本身所带有的强制性,威慑性的特点,使得它有着明显的目的性。单边主义,非正义战争,从某种程度来说都是片面发展硬实力的负面效果之一。因此,要重视软实力的作用。软实力可以为硬实力提供合法性的解释,开拓硬实力的战略空间,赢得国家社会的支持和谅解。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勇,王树林.软实力与硬实力:竞争力评价的一个新理论框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4)
[3] 胡南,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正反向关系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 项久雨,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之辨[J].武汉大学学报,2010,(6)
范文二:软实力和硬实力
The imbalance between soft power and hard power
Since china has made a lot of achievement in different areas. But at the same time, china also faces lot of problems. The biggest one is the imbalance between soft power and hard power.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crease at an average of 9% growth and we firmly pursues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which constantly improves Chines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s , we china has more right to speak.
From five elements of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of the world, we can learn that at average ranking china ranked sixth in 1996, and now china ranked third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military strength rankings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of 2012, America is still the world's top military powers, Russia's second, China's third, followed by India's British Turkey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 France Israel.
Ignore for whether our aircraft carrier has fighting capacity or not, at lease we own one. More than 200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only 15 countries have aircraft carrier. So don’t other countries live in fear? The world overall is peaceful, we should not worry about it too much. Authorities’ news, so far, including motor, silos, such as the protection of nuclear potential nuclear bomb and intercontinental
remote China already had 2764 pieces.
China i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s a nuclear power, although not as powerful as US and Russia .China's nuclear weapons have service, can be used in actual combat, and some countries in theory have nuclear weapons, but not on the ability.
So we do not need to be inferior. We don't have to constantly stress hard power. Are you worrying about the third world? Forgot it, which is not our ordinary people should think too much.
Chinese are fond of making comparisons with US; we want to be as strong as US. What made people convinced is not only American’s hard power, but also soft power. The core of American is culture product. First, Cultural products reflect American core idea of pragmatism. They promote democratic ideas and human rights, one’s own interests are the final consideration. 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right goods to meet this consideration.
Second, the essence of the soft power is human achieve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f you dissect Hollywood and Disney amusement product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in today's world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the product are human achieve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Let us come to china,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hina
starting point is too low, and although the current the advancing speed is faster, attractive is extremely limited.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quality is far behind the United States, not a university at the world's top universities to the list. Because of the education lever, even the top students in Qinghua or Peking University would like to study aboard.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even today, not a Chinese has been awarded Nobel Prize.
In popular culture,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market and music of import and export is extremely uneven. From 2000 to 2004, China imported 4332 film department, but export film is numbered
in shaping Pop music idol , China is not as good as neighboring South Korea and Japan.
In the enterprise and brand, China also has seldom company or trademark brand can like American Coca-Cola or Microsoft in global everywhere.
Although our china had made a big progress in economic, we can not deny that our culture appeal or we may say soft power has a long way to go.
When you hear the poison milk, edible oil, food colorings, and lean meats such as pure ah problem? What do you think?
I think you would understand why Chinese preferred to foreign food.
Let us imagine that, even food this stuff which is concerned about the life and health could be forged and doped and Endangering Human Health. What about other stuff? Other things?
Ridicules! This society had changed, all we may say people have change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ivic mindedness had been destroyed a lot.
If Chinese citizens' social morality is excellent enough, why little yueyue event could just happen? Chinese have been in the trust crisis. What we called is an aspect of soft power.
People dare not to believe the government because of the frequent corruption event and doub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system. We should make clear that there is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excellent ones.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nationalism 。We should proud of our nation and full of confidence. Making a balance between soft power and hard power, moral system should be rebuild, moral quality should be enhance, meanwhile, we should set up correct values, perfect our management system.
0901英翻1班戴彩红
范文三: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
第二章 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
研究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的关系重要目的在于,一国在构建本国综合国力时注重硬、软实力建设的平衡性,不至于顾此失彼。本章试图从国家硬软实力的联系、区别、软实力与经济、军事实力的关系以及硬、软实力协调使用等角度来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联系
1、国家实力资源带概念
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属于国家实力,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研究国家实力,就要了解实力来源于何处。国家实力来源于一系列的实力资源。这些资源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军事、经济、政策、文化、价值观、制度、国民素质等,它们形成了一条国家实力资源带(如图所示)。把这些资源排列并同置在一起所形成的国家实力资源带,旨在全面地表明国家实力资源的来源,展示各资源因素的特征及其力量性质,从而为国家实力建设和使用指明方向。
图表2-1:国家实力资源带
军事资源实力表现形态是武力打击或威胁,经济资源则是诱惑、贿赂或制裁,这两种资源表现的实力形态为硬实力,即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强制或
支配他人。这是从狭义角度说明军事、经济资源的实力表现形态;从广义上看,
它们具有国家硬软实力表现形态的双重性,即也能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源泉。(此观点将在本章第三、四节阐述)政策资源实力表现形态是设置政治议程,“让别人感到自身的目标不切实际而放弃表达个人愿望的能力”①;文化、价值观、制度、国民素质等资源实力表现形态是纯粹的智慧吸引力。这两种资源表现的实力形态是软实力,即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吸引力左右他人的愿望。从这里可以看出,军事和经济资源硬软实力双重资源,而政策、文化、价值观、制度和国民素质等是纯软实力资源。
政策是国家实力资源带的特殊因素,它是国家软实力资源,也是连接、整合硬实力和其他软实力资源的要素。政策制订是基于国家硬软实力资源上的国家意图的综合反映,它是一国国民尤其是领导人的智慧资产,故拥有国家软实力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政策资源是国家硬软实力资源联系的纽带。
2、科学发展造就国家硬、软实力协调成长
世界强国应是是硬、软实力都强大的国家,科学发展应是硬、软实力协调发展。我国著名学者门洪华教授认为,国家硬、软实力是剑和锋的关系,一国拥有强大的硬实力,而无软实力,可谓有剑无锋。国家综合实力并非硬、软实力简单相加之和:当两者处于优化配置时,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否则只会是1+1<2。
要实现国家硬、软实力的优化配置得益于科学发展的治国理念。两种实力如何才是优化配置取决于国家的“大小”。这里指的“大小”主要是从国家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资源储量、历史传统等维度衡量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维度指标是较恒定的,即一国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些指标,国家的硬、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必须基于这些“恒定指标”。在这里,国土面积辽阔、人口数量大、资源丰富,又是传统大国,即倾向为“大国”;下面是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大小”划分,可供参考。
① [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7页。
图表2-2:国家硬软实力发展战略基于的“恒定指标”
说明:以上有关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和资源储量的数据(除中国外)来自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
拥有广阔国土面积或众多人口数量或丰富自然资源的大国(如中国、美国、俄罗斯),注定或具有潜力地成为国际体系中力量的一极。独立自主是它们立国的基本特征,即它们的生存与发展不可能寄托在与其他大国联盟的基础之上;承担较大的国际责任是大国促进世界和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也符合两者的共同利益。然而,国际体系是一个无政府的自助体系,这就“要求体系中的每一个成员要在冲突四起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的生存。而自我保护的方式只有一种:增强国力”①。对于大国来说,不遗余力地发展自身硬实力是绝对必要的战略选择,在此同时,制订软实力并重的发展战略才是科学发展的国策。若要把“大国”发展成“强国”,强大的硬、软实力缺一不可。真正的强国,必须两者兼备。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大国,中国必须建设强大的国家硬实力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同时也必须构建强大的国家软实力赢得世界的尊敬。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国防现代化的建设步伐;近年来,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努力建设文化软实力,如今中国正在建设世界强国的道路上迈进。
对于小国来说,限于本国的国土面积和资源储量等客观条件,发展和建设成能与大国抗衡的硬实力将显得困难重重。小国发展硬实力的目标着眼于惠及全民的经济力量以及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防自卫力量。从国际关系实践来看,为了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一些小国选择与大国结盟或持久中立以实现国家利益最①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34页。
大化,结盟侧重于把自身的安全保障寄托在大国的保护之下,持久中立侧重于避免较多地卷入国际纠纷,这两种途径较好地规避了小国硬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不足的短处。小国成为成功国家可能性最大的途径是不遗余力地挖掘和发展本国软实力资源,在发展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构建国家软实力。亚洲小国韩国独立后建立美韩军事同盟,在美国提供安全保障之下,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所谓“汉江奇迹”;在发展经济同时,它注重发展文化软实力,如以电影、电视剧、服饰、饮食等文化产业为内容的所谓“韩流”对亚洲特别是周边国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欧洲小国瑞士是成功的中立国家之一,自1815年开始即成为永久的中立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这一政策为避免遭受战争蹂躏发挥了作用;近年来,瑞士把促进和平共处,尊重人权并促进民主,保护环境,实施人道援助等作为外交政策目标,试图在构建和实施本国软实力方面取得独特的世界成就。
3、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消长关系
在理论上,国家硬实力增长促进软实力增长的推理应该是符合逻辑的。因为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高层次的前者决定了先进的后者。这里的上层建筑指社会(或一国国民)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等软实力资源。硬实力的强大为软实力增长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机遇,因为国家软实力资源的发展和投射离不开硬实力的支持。但国家软实力资源还包括一种特殊的重要因素——政策,政策的失误可能导致它无法有效地整合国家硬、软实力资源,从而使硬实力的增长未能造就软实力的建设,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原来的软实力积累全功尽弃。因此国家硬实力的增长并非必然促进软实力增长,它的增长只是给软实力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硬实力占领日本,由美国起草《日本国宪法》,实施所谓“刺刀下的民主”,使日本不在成为它的敌人。这是二战后美国利用无可匹敌的国家硬实力推广所谓“民主”价值(软实力)的一个典型例子。不过也有反面事例。二战后,苏联拥有强大的硬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也“有过许多软实力,但在入侵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几乎丧失殆尽。尽管其经济和军事等硬资源持续增强,苏联的软实力仍在没落。苏联的硬力量实际上削减了其软力量。”
①苏联政府不但没有利用雄厚的硬实力促进软实力的增长,对外政策的失误反而使其软实力大伤。
国家硬实力的下降导致软实力下滑的可能性较大,但并非一定成负相关关系。国家硬实力的下降将影响国家内外事务的议事能力和政策执行能力,从而损害国家软实力。“一国经济和军事的衰落不仅使其丧失硬力量,也能使其丧失部分影响国际议程的能力,并丧失自身的部分吸引力。②”上世纪60年代末至于7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军事力量被苏联超赶,美国被迫实施全球收缩战略,此时昔日的盟国也并非马首是瞻了,先是法国宣布退出美国主导的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后又有日本提出归还冲绳问题等。国家硬实力的下降并非一定导致软实力下降的宿命。首先,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国家硬实力的下降一般是相对下降,不是绝对下降;其次,在软实力资源带中,除了政策,还有文化、价值观、制度、国民素质等软实力资源,一国硬实力的下降并不会使这些资源同步丧失。某些传统大国,虽然经济、军事等实力屡被他国超越,国家硬实力难以再现昔日辉煌,但仍拥有较强的软实力。就现在的情势看,昔日的超级大国英国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均处于相对下滑的趋势,GDP仅排名世界第六,军队进入“无航母时代”③;然而,英国的软实力并非与其硬实力处于相对称地下滑态势,它的议会民主制、文化教育等资源使得它赢得了不少国际声誉。
国家软实力的增长能为硬实力的发展保驾护航。从国内视角看,软实力对硬实力成长的作用表现在对国内各种资源的协调与优化组合,具体表现在民心的凝聚、版图的整固、政令的畅通以及国家动员能力的增强等,这些都是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国防实力增强的必要条件;从国际视角看,软实力对硬实力成长的作用表现为国家与外部世界的物质索取成本和交换代价的降低,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使其权力被他国视为合法,则它将遭受更少对其所期望的目标的抵制。④”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外部世界进行能源、技术等物质的① [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9页。
② [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9页。
③ 参见2010年10月22日《环球时报》第16版《英国降为没航母的“准小国”》。该文报道,10月20日英国政府公布了庞大削减公共开支计划,结果将导致军队至少10年内不再拥有服役的航空母舰。 ④ [美]约瑟夫·S·奈著,约瑟夫·S·奈、门洪华编:《软权力与硬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07页。
交换,而且还需要利用国外市场;一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和运用需要外部少一点防备和抵制,多一些技术、情报和道义支持。如果一国在另一个国或地区拥有较强的软实力,那么它在该国或地区获取经济利益的合作将更加顺畅,它对国家军事实力的构建和使用将会被这些国家或地区视为一种和平和道义力量,而不是威胁,从而降低实现国家政策和目标所付出的代价。
国家软实力的下降将使硬实力储存和发展失去保障。软实力的下降,在国内表现为人心涣散、分离势力突出以及资源得不到合理的调配和组合,在外部表现为对外活动经常性地遭致抵制和反对。这些情势将使得一个国家的硬实力维持和增长失去保障。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即向伊拉克开战,使得它的软实力受损,它的一些盟友也表示反对该军事行动,如土耳其甚至拒绝美军越境,后果是美国在伊拉克战场筋疲力尽。
第二节 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差异
1、怎样判别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
主体对客体施加力量,要判断这种力量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客体即受力者说了算。力量作用的完成包括三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施力者、作用方式和受力者。国家力量表现为一种能力,它的属性和价值是由受力者来定义的,所以力量性质的判断须由受力者做出,即受力者感受的这份力量的作用方式。“了解硬力量和软力量区别的方式之一就是考虑你为达到目的可选用的各种方式”①若受力者是被某种力量强制性支配的,那么这种力量为硬实力;在这里,支配的涵义是指通过军事力量的进攻或威胁,以及经济力量的制裁、贿赂或诱惑等手段控制对方。若受力者是被某种力量自愿性吸纳的,那么这种力量为软实力;在这里,吸纳的涵义是指通过国家实力资源的感召和吸引而使对方自愿追随。
按照国家实力资源判断力量性质是不可靠的,操作上也存在难度。首先,在国家实力资源带上,广义的软实力资源包括经济和军事资源,因为这两者的确可以产生吸引力;其次,受力者接受施力者的力量要求,按照其所期望的方式行事的原因往往是多样的,有被强制的成分,也有被吸纳的成分,只是两者比例不同① [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6页。
而已;其次,受力者出于自身的战略考量,有可能对施力者的力量性质做出策略性提表态,表面上表现为自愿追随,实际上是抗拒的,即“口服心不服”。精准判断国家力量的性质的方法有民意测验,即对受力者进行民意调查。
另外,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性质是不同的。硬实力趋于有形、带有强制性;软实力趋于无形,带有吸引性。硬实力见效快,需付出较高的物质代价;软实力见效慢,需付出较长的时间代价,但“‘软实力’比强制性威胁的方式更文明、也更持久”。①
2、力量性质差异导致功效差异
国家实力的受力者行为层次包含意愿层次和行动层次,前者是较深层次,后者是较浅层次。受力者做出某种行为主要有两种被激发的行为层次,一是行动层次(表层),二是意愿层次(深层)。受力者仅因行动层次被激发而采取某种行动,说明它不是心甘情愿地这样做,而是被迫这样做,这属于被动行为的范畴;受力者因意愿层次被激发从而带动行动层次的行动,是它心甘情愿地这样做,这属于主动行为的范畴。
国家硬、软实力恰恰作用于受力者的两个不同行为层次。硬实力仅作用于行为层次的表层,即行动层次;而软实力作用于行为层次的深层,即意愿层次。从此可以看出硬、软实力的功效差异:当一个国家欲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向另一个实体实施力量时,硬实力只能使人“口服心不服”,只能是“治标”,而软实力则能使人“心服口服”,是“标本兼治”。(如下图所示)
①于盈:《约瑟夫·奈:从“软实力“到”巧实力”》,载于2009年6月18日《南风窗》。
图表2-3:受力者行为层次分析示意图
“治标”的硬实力优势是它立竿见影的见效速度,“标本兼治”的软实力劣势是在潜移默化过程中的较大时间成本。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上,国家领导者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利弊权衡,做出符合国家利益的政治决断。然而,不管用何种性质的国家力量解决问题,它的最终解决都需要从受力者行为的深层意愿层次上解决,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2002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急于以“制造和储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推翻萨达姆政权,该年初他访华时,时任中国国家主席**告诫说,国与国之间“和为贵”,解决国际问题“欲速则不达”;不过2003年初布什即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他虽然很快赢得了该战,但和平和民主的目标迄今仍未实现。
3、硬、软实力资源可分享度差异导致嫉恨度差异
国家硬、软实力根本性差异体现在它们资源基础的可分享度上,即硬实力资源的可分享度低于软实力资源。从国家军事、经济资源实力表现形态的狭义角度来讲,一国的军事资源很难和他国分享,相反它的成长可能导致他国的担忧和害怕;经济资源也较难和他国分享,因为它是私有的。当1989年日本索尼公司收购好莱坞著名的哥伦比亚制片公司,日本三菱房地产公司买下美国纽约地标建筑洛克菲勒中心80%的产权时,一些美国人中引发关于“日本威胁”的不安和担忧,他们担心这是日本在事实上占据美国。软实力则不一样。一国的政策、文化、价值观、制度以及国民素质是可以和他国分享的:国际公共政策的制订将对他国造成影响,文化、价值观和制度等资源可以被他国学习和借鉴,一国国民素质的优良能使他国产生倾羡心理,从而乐意与之交流和合作。2010年7月15日,中国总理**会见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给你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苹果,我们每个人只得到一个苹果;如果我给你一种思想,你给我一种思想,我们就得到了两个思想”①。这句话说明,国家硬实力资源倾向于交换功能,而软实力资源则是分享功能;中德关系不应只是彼此经贸的吸引和合①参见《默克尔访华签订十份大单 **提两种思想》一文,载于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0-07/17/content_20517684.htm
作,还应该加强思想文化方面的交流。
一国实力的强大有时难免在国际上招致嫉恨,国家硬软实力资源在分享度上的差异将导致两者在招致嫉恨度上的差异。软实力资源具有的较高可分享度造就这种实力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难拒性和吸引性。更重要的是,这些特性可以帮助拥有软实力的国家在国际上招致更少的嫉恨。软实力作用的发挥不是靠大张旗鼓的经济诱惑或制裁,也不是赤裸裸的军事进攻,而是一种自愿被吸引的无形的、可分享的力量。比如几乎有很少人嫉妒或抗拒中国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但他的确为中国塑造和平友好的国际形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经济和军事实力则不一样,它们很容易招致外部的怨恨和抗拒,如日本担心中国的GDP超过它,某些国家担心中国拥有航母。
第三节 经济实力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
1、经济实力产生软实力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世界上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往往具有较强的软实力。“毫无疑问,一个成功的经济体是一种重要的产生吸引力的资源”①,国家经济实力产生的软实力已让人们感知。
首先,经济(或物质)吸引与经济(或物质)诱惑是不同的。经济吸引是人们对丰富物质生活的向往从而产生的对这种生活的追求行为,而经济诱惑是一个行为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另一个行为体进行金钱或财物的贿赂和收买行为。一个成功的经济体恰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物质生活环境的概念。人们对丰富物质生活环境的向往是人之常情,这种向往精神是基于对平等和众多机会之上的参与、进取和享受的精神,绝不是想从这种环境中通过非正当、非道义的手段获取物质。成功经济体对人们的吸引力符合国家软实力的性质。
其次,一个国家的强大经济实力能折射出该国制度的完善,以及人民的勤奋和智慧。一个国家能建设强大经济实力是有理由的,它需要两个必要条件,首先是制度保障,其次是人们的勤奋和智慧。完善的制度可以使个体的行为具有规律① Joseph S. Nye JR. Think Again: Soft Power ,February 23,2006, Foreign Policy “Economic strength can be converted into hard or soft power: You can coerce countries with sanctions or woo them with wealth.”“ There’s no doubt that a successful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attraction.”转载于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06/02/22/think_again_soft_power
性和可预测性,从而使一个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安定有序;而人民的勤奋与智慧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当今世界上较为成功的经济体,有些即使自然资源匮乏,但由于拥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本,仍然创造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完善的制度以及勤奋和智慧的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资源。
综合上述两点,经济实力表现出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吸引力,以及折射出的完善的制度与良好的国民素质等软性资源,充分说明了国家经济实力能够产生软实力。
2、经济实力能投射软实力资源
一个国家即使拥有雄厚的软实力资源,但如果无法把这些资源投射出去,它还是不能产生软实力。投射软实力资源需要经济实力支持。公共外交是一个国家投射软实力资源的重要手段,现代国家的公共外交开支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支出。政府财政状况捉襟见肘时,国家软实力资源投射将受到影响。受金融危机打击后的美国为了节省财政开支、把有限财力用到关键之处,2011年2月15日《华盛顿时报》报道,奥巴马政府打算削减“美国之音”对华短波广播,如果美国国会批准这一计划,该台所有对华短波广播和电视广播都将在今年1O月1日停止①。这一决定立即遭到西方**势力的批评,指责这一决定将不利于体现“民主”、“自由”精神的“未过滤”的新闻在中国传播。
国家投射软实力资源的途径有很多,常用的途径有对外援助(附加政治条件)、创办学校(如中国的孔子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新闻和形象宣传(如“美国之音”)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经济实力支撑,如果一个国家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那么它具备了投射国家软实力资源的必要条件。
关于对外援助,西方一些国家通常附加政治条件,而中国一贯主张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现在的问题是,不管附加政治条件与否,如果因为外援导致卷入受援国的政治派别斗争,那也不符合国家利益最大化,但一个国家的对外援助承载本国国家理想,那必然是该国软实力资源投射的重要方式。 ① VOA radio broadcasts to China signing off, while Beijing boosts propaganda,见《华盛顿邮报》官网:
http://www.washingtontimes.com/news/2011/feb/15/obama-admin-to-cancel-voice-of-america-china-broad/
3、软实力促进经济健康成长
软实力能促进国家经济成长的能力源于它的力量性质。软实力的吸引力量为国家发展经济集聚了资源和其他必要条件,以及确保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软实力资源,如文化、价值观、制度以及国民素质等,是一个国家经济良性、稳健成长的重要支撑。任何一个国家强调的经济成长都是良性的、稳健的成长,文化、价值观、制度和国民素质等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匡正它的发展方向而不使它误入歧途,在于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而使它永不停歇。政策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现代国家经济繁荣最直接的动力是政策创新。
现代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鼓励各种经济资源自由流动,以追求最高额利润。从国内视野来说,极具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如果没有有效的软性力量来约束和规范,社会经济个体将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漠视社会道德而唯利是图、铤而走险,这种市场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也必将被正义的人们所抛弃;进一步讲,市场经济需要诸如文化、价值观、制度等软实力资源整合和优化国家总体资源及其配置,使经济成长获得持久动力。从国际视野来说,因为当今的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环境下的市场经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要利用他国优势能源和技术以及贸易市场,在此合作过程中涉及国家“品牌形象”问题;“国家品牌形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道义的软实力,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声誉资本’”①。国家品牌形象越佳,国家软实力越强大,国家的商业和经济行为更容易在他国眼里视为“合法”,从而更有利于利用国外物质和市场发展本国经济。在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软实力是一种“声誉资本”,也是可转换的“经济资本”。
特别的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作为一种国家软实力,一国的金融技术手段和金融业务创新能力对国家获取资本能力至关重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强势地位,使得由它引起的金融危机反而有利于它。近十几年以来,美国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出于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信任,大量外国资本(真金白银)进入和购买它的这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虚幻产品”。这① 乔舒亚·库珀·雷默:《淡化中国》,载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种虚幻的产品破灭,受损失的不是美国,而是购买这种产品的国家。“当年格林斯潘极力反对监管金融衍生品市场,就是知道这个市场对美国这个整体来说会有多么大的收益。”①
因此,忽视国家软实力建设而一味强调经济发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国家建设者应该从经济建设的成就中汲取改革的力量,促进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使国家软实力反哺经济的健康成长。
4、国家软实力遏制“暴发户”心态
“暴发户”心态是指一个经济实体快速取得一定的经济建设成果后,由于软实力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从而产生的一种自大、浮躁甚至跋扈的情绪,具体表现为金钱第一、未富先奢的处世和生活作风。经济建设取得成功的国家都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怎么样定义自身的伟大。这是一个国家和国民本能的、正面的心理需求。在国际上,国家及其公民都在试图寻找和确立自身伟大的途径,从而获得他人的尊敬。“暴发户”心态产生的根源是信仰金钱或物质是定义自身伟大的唯一途径,从而通过炫富攀比、铺张浪费的方式向外界证明自身拥有了足够的财力而伟大。
国家“暴发户”心态表现在民间,也表现在官方。民间“暴发户”心态通常表现为炫富攀比、金钱至上、奢侈浪费、今朝有酒今朝醉等生活作风,这些将导致民风不正;官方“暴发户”心态表现在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内通常表现为GDP大比拼、大搞形象工程、讲究排场、铺张浪费、好大喜功等工作作风;对外通常表现为较单调地使用经济手段拉拢国家间关系,相信经济关系是发展和维系国家关系的唯一决定性的因素,同时把雄厚财力作为定义自身伟大的途径,而相对缺少国家理想。这些将导致官场腐败。官民“暴发户”心态的共同点,一是相信金钱万能,二是铺张浪费。这种心态将导致一个国家的经济无法可持续发展,更难以建设国家文明。
拥有这种心态的国家与国民没有意识到定义自身伟大的途径是多元的,其中重要的途径有建设和拥有优秀的文化、先进的价值观、完善的制度、卓越的外交① 凤凰网财经:《许善达:金融危机让美国大大受益》,2009年7月19日刊于凤凰网。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90719/958656.shtml
能力以及上乘的素质等,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这些软性资源因素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积累。因此,当一个国家和国民认识到文化等软性资源和金钱一样也能获得他人尊敬而使自己伟大时,同时也认识到这些软性资源是促进财富持续积累的必要条件时,那么国家软实力就抑制了“暴发户”心态的滋长。
当今,经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新兴经济体都易于受到拜金主义或物质享乐主义的挑战和侵袭,最直接的不良现象就是未富先奢、炫富摆阔。在这里讲两个故事。
《重庆晚报》2011年5月8日报道,根据环球退税公司最近公布的调查报告,2010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买免税商品总额达6.5亿欧元(约合61.3亿元人民币),蝉联法国购物王的称号。外国游客2010年在法国购买的免税商品总金额达30亿欧元(约合283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35%,这主要受到中国游客购买量的带动。
人民网5月8日报道,当天下午3点多,在北京朝阳区三里屯village苹果店外,大量顾客在排队等待购买iPad2和白色iPhone 4,现场一度出现混乱。一名外籍男子(苹果公司北京区一经理,三里屯店负责人)与排队者发生冲突,并殴打了他认为是“加塞”的“黄牛”。最后该事件导致最少两人受伤,苹果店玻璃门破碎,警方介入了调查。
在这个时候,国家建设者在经济建设成果中抽取部分资源投资社会文化和国民教育事业,同时在经济建设的成就中汲取改革和完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力量,已经成为迎接这种挑战的当务之急。只有使国家经济建设步伐与软实力建设保持同步时,“暴发户”心态才能被遏制。
本节最后分享亚洲博鳌论坛前秘书长龙永图先生讲述的他亲身经历的故事。“最让龙永图感慨的是在美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老板在高档饭店请他吃饭,饭吃到一半,老板招手喊来一个侍应生,介绍说:‘这是我的儿子,他现在上大学,在这里打工赚钱。’然后向儿子介绍了客人。这让龙永图十分感动:一个超级富豪的儿子就在饭店打工,而富豪将此视为最平常的事情,既不引以为豪,也不羞于介绍,这种泱泱气度有多少人能做到呢?”① ① 徐晓凤:《龙永图:开始学做成熟的富人 杜绝暴发户心态》,载于2006年01月09日《扬子晚报》,转载于新浪财经网页: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crz/20060109/11102259505.shtml
第四节 军事实力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
1、军事实力产生软实力
军事实力所产生的国家软实力是基于自身良好形象之上的吸引力。“军事实力和能力有时能产生软实力”,因为“一支良好的军队也能成为让人倾羡(admiration)的资源”,“比如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和交流能够增强国家软实力”①。和其他软实力资源一样,军事实力产生的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对象有两个维度,一是国内维度,即国家军事实力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军队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二是国际维度,即一国军事实力是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坚定力量,被称为“正义之师”、“和平之师”。
军事实力产生的软实力源于它在人们观念中的形象构建。形象构建的因素主要有这支军事力量的建军宗旨、行为作风、理论创新、战略谋划能力、作战能力以及军事外交等。其中,建军宗旨——这支军队为什么而建的——统领着人们对一支军事力量的整体形象构建,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军队作风能给人们最直观的形象构建,如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优良作风给群众留下光辉形象;理论创新、战略谋划能力以及作战能力等体现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一支“打得赢”的军事力量能给人们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如美国军队对信息时代战争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以及作战能力均位居世界前茅②,这给它的盟友留下了“战不不胜”较好形象。狭义的军事外交是主权国家的军事部门之间,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间或国际军事和防务事务的处理;广义的军事外交还包括国际军事交流与合作以及国际维和行动等。军事外交能向外界全方位地展示和树立本国军队良好形象。 ① Joseph S. Nye JR. Think Again: Soft Power ,February 23,2006, Foreign Policy “military prowess and competence can sometimes create soft power”,“A well-run military can be a source of admiration”“ Military-to-military cooper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s, for example, can establish transnational networks that enhance a country’s soft power.”转载于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06/02/22/think_again_soft_power
② 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230页。
2、军事实力投射软实力资源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军事手段将本国的软实力资源投射到目标国或地区,以期待这些资源能成为该国软实力的着力点。这些软实力资源包涵该国的政策意图、价值取向和国家理想等,随着这些资源的被采纳、成长以及作用的发挥,该国将获得在目标国或地区得偿所愿的能力。例如,二战后美国军队占领了日本,美国政府对日本实施改造政策。1945年9月6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文件,把政策目标定位为两个方面:(1)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2)促使日本建立一个和平责任的政府,尊重联合国宪章的理想和他国权利,支持美国的政策目标。根据这一占领方针,美国颁布日本政治改革五项原则并依此原则制定新宪法:男女完全平等,解放妇女;促进工人的组织和团结;教育民主化;把日本人民从专制政治中解放出来;实行经济民主化。①此后,美国为日本制定了宪法,在日本确立了民主政体,1951年两国签订的《日美安全条约》规定驻日美军可以镇压日本的内乱。美国对日的这一政策被称为“刺刀下的民主”,它至今仍被美国政府津津乐道,因为它毕竟实现了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政策目标。
利用军事实力投射本国软实力资源的政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投射的过程往往具有强制性,投射的软实力资源能否被对方接受、吸纳将成为重要考验:一国软实力资源在对象国或地区越具吸引力,就越容易被它们所吸纳,否则可能被排斥。投射后的软实力资源被对方吸纳并得到成长以至发挥作用,直接定义了军事实力投射软实力资源政策的成功,否则是失败的。
军事实力投射软实力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军事外交。军事外交的特点是和平(当然,这里的和平是相对的,因为存在军事威慑下的和平),军事外交投射软实力资源的方式主要有双方军事官员的外交活动、国际军事交流与合作、国际维和行动等;软实力资源投射的方向往往是双向的,即相互学习和借鉴。如中国的维和行动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联合国秘书处维和行动部负责人戴维·哈兰说“中国在维和行动中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自己”②。二是军事行动。① 肖月、朱立群主编:《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12—13页。
② 冯勇智、曾芳:《蓝剑出击——联合国维和行动大纪实》,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200页。
军事行动的特点是暴力,即直接派出军事力量对目标国或地区进行打击和强制,战争取得胜利之后进行谈判,谈判的过程即投射战胜国软实力资源的过程。这时投射的方向是单向的,即战胜国以强制的方式向战败国施加软实力资源。这类情形常见于冷战后的美国,它凭借自身唯一超级大国的身份、以保护“人权”和维护“自由”、“民主”为由对一些热点地区的国家采取军事行动。以军事行动向他国或地区投射软实力的做法必须是谨慎的,一是源于它的不确定性,二是侵略性。不确定性使军事行动最终目标的实现面临失败的风险,从而有可能陷入战乱和纷争的泥潭;侵略性源于这次军事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或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从而被指责为侵略,特别是在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情况下,这场军事行动容易失去道义支持,进而损伤国家软实力。如2003年初布什政府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历时时间长,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而美国所期望的民主、自由体制尚未在伊拉克成功确立,至今这场战争仍被人们诟病。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这场战争损害了美国的软实力①。
3、软实力促进军事实力发展与发挥
作为一种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的感召力,以及制度优势的理性力,国家软实力从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为促进军事实力发展与发挥都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软实力对内的重要作用是凝聚民心、规范政治运作,增强动员能力。就军事实力的作用发挥来讲,如果国家对内拥有强大的软实力,在民间,国家将拥有战时一致对外的民意支持以及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军队也拥有高昂的作战士气,在这种情形下,军队往往能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在官方,国家软实力为促进军事实力的发展与发挥提供了保障,这主要表现在官方在军事建设和政治指导思想以及作战组织和谋划能力等方面。这些因素往往是国家取得军事胜利的重要条件。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远强于日本,1890年之时,中国北洋海军装备实力也大幅领先日本,如下表所示:
图表:1890年中日海军实力比较
① [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37—38页。
数据来源:李侃 李时岳 李德征等著《中国近代史(1840-1919)》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4月北京第4版,第187页。
从1890年开始,日本政府以超过北洋海军为目标,它拿出60%的国家财政收入来建设近代化海陆军,1893年2月“明治天皇又决定以6年为期,每年从宫廷经费拨出30万日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1/10,补充造船费用”①。而中国清朝政府内部的所谓“帝党”和“后党”的政治斗争使得北洋海军建设成为牺牲品,醇亲王奕譞为了讨慈禧太后欢心,建议挪用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再未增添任何舰只,1891年后又停购枪炮弹药。这样到甲午战争前不仅在总吨位上落后于日本海军,而且舰龄老化,行动迟缓,火力也差。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寄希望于列强调停,而李鸿章在“帝党”和“后党”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权衡利弊之后,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命令陆军可守则守,海军退守“北洋各口”,“保船制敌”,“不得出大洋浪战”②。这种妥协退让的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的嚣张气焰,压制和破坏了广大爱国将士的抗敌热情。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的一方是腐朽内斗的落后封建王朝,完胜一方是蒸蒸日上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这就是胜败双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等软实力的差异。
软实力对外的重要作用是使国家行为在他人眼中视为“合法”,“如果国家能使其力量在其他人眼中合法化,它们所遭遇的违其所愿的阻力就要少得多”③;同样地,如果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能使其对外军事行为视为合法,那么该军事行为遇到的阻力就要少得多,它所付出的成本也将小得多。对外运用软实力促进军事实力发挥的高明之处在于,该军事行动得到他国在道义上、物资上的支援,甚至得到他国的驰援或形成军事盟友共同对付该行动目标,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对外运用软实力促进军事实力发挥的最高明之处在于,不用派出军事力量即可以使对方降服,“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也就是“如果我能让你想去做我想做的事情,那么我就用不①数据来源:李侃 李时岳 李德征等著《中国近代史(1840-1919)》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4月北京第4版,第187页。
② 《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78,第53页;《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19,第1页。
③ [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0页。
着萝卜或者大棒了”。①
第五节 硬、软实力的协调使用
1、大国和小国使用硬、软实力的差异
就国内视野而言,现代国家都面临着加强民族凝聚力、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以及最终实现发展的挑战;就国际视野而言,现代国际社会仍是一个无政府组织,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②,丛林法则仍是国际关系中秉持的主要信条,各国在维护和促进自身安全、生存、发展以及国家利益最大化方面竭尽全力。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家之间实力分配,主要是大国之间实力分布决定了国际体系结构,而国际体系结构影响了国家的国际行为,顺国际体系规律者发展,逆之则亡③。大国或国家联盟往往是这个体系中的中心力量,它们自身实力和国际体系结构决定了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一极的世界影响力;小国处于这个结构体系的边缘,这决定了它们无法成为一支领导世界的力量。
基于自身客观条件和国际体系结构的现实,大国和小国的生存法则不一样。大国作用的有效发挥靠硬、软实力并济,这种作用方式不仅源于大国国家实力结构,而且源于国际关系的现实。小国国家实力结构表现为硬实力有限,而软实力有潜力可挖。在硬实力这块阵地上,小国无法与大国抗衡;而在软实力阵地上,小国可以缩小与大国的距离。“‘软实力’不是强国的专利,所有国家都有创造 ‘软实力’、并通过‘软实力’来提升自己国家国际地位的能力”④。虽然是小国,但这不影响国家软实力资源的建设,因为小国也可以实现国家管理政策的创新、优秀文化的建设、国家制度的完善以及国民素质的提升等。在信息网络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不管是小国还是大国,都能较便捷地通过互联网向外发布和获取信息资源,这为小国廉价地向外界投射软实力资源提供了便利。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中,小国在建设经济力量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以及必① [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5—6页。
② 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31页。
③ 国际体系的结构指国际体系中物质性权力的分配格局,亦即体系单位(国家)依其相对国力在体系中的相应位置的排列,国际体系结构的基础是国家实力,即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决定了国际体系的结构,而这种权力分配主要指大国之间的权力分配。参见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39、41页。
④于盈:《约瑟夫·奈:从“软实力“到”巧实力”》,载于2009年6月18日《南风窗》。
要的防务力量时,强调发展与运用本国软实力资源可以在国际体系结构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取一席之地,从而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2、硬、软实力协调使用——巧实力(Smart Power)
客体按照主体所期望的方式行事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主要屈于主体强大的硬实力,也可能主要被主体强大的软实力所吸引,但单纯由硬实力或软实力所起作用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使经常被人们诟病的美国布什政府强调使用硬实力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也不能武断地认为该政策毫无软实力运用可言,如它煽动的东欧“颜色革命”即属软实力的运用。“极少国家能够只以‘软实力’实现其在国际上的目标。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只使用‘硬实力’而不使用‘软实力’,则有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的抵制”①。对实现政策目标,刚柔并济、软硬兼施往往更有效的观点已经得到经验的证明。因此,一个国家要实现对外战略,综合地使用硬、软实力是必由之路。
对综合使用硬、软实力的最大考验是如何协调地使用两者,即按照何种比例使用两者才算是最优配置。通过最优配置地协调使用国家硬、软实力所产生的力量叫做巧实力或聪明实力(Smart Power)。实际上,在不同的环境处理不同的事务,这里的“最优配置”的比例是不同的。巧实力的“巧妙”或“聪明”之处在于对硬、软实力配方比例的精确拿捏。“最有效的领导是能够将‘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不同的情况下按不同的比例相结合。如果能够将‘软实力’和‘硬实力’有效结合,就能得到‘巧实力’”。②
因此,巧实力概念中关于硬、软实力的最优配置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能检验决策者的外交智慧。一个国家对某个国际事务如何搭配硬、软实力加以处理,能体现该国对该国际事务的整体态度;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使用何种配置的硬、软实力配方,是探索前者对后者实施何种外交战略的风向标。然而,不同的硬、软实力的配方获得的外交结果也不一样。
作者:邬克。本文由该作者独自撰写完成,作者对此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未经作者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文档中部分或全部内容。举报电话:010-52937844,电子信箱:wuke@globaltimes.com.cn ①
②于盈:《约瑟夫·奈:从“软实力“到”巧实力”》,载于2009年6月18日《南风窗》。 于盈:《约瑟夫·奈:从“软实力“到”巧实力”》,载于2009年6月18日《南风窗》。
范文四:浅谈企业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浅谈企业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企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生存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我国著名的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创立者邓正红先生说过:“企业的软实力强、硬实力弱,企业有希望兴;企业的软实力弱、硬实力强,企业就会逐步衰败;企业的软实力弱、硬实力弱,企业将无法生存;只有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强,企业才会基业长青。”由此可见,软实力和硬实力关系十分密切。
企业的软实力是指能够适时为企业提供战略支持、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需求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企业的硬实力是指能够满足市场不断变化需求、具有持续生存实力并形成产业化的核心技术和具有较强市场生存能力的标志性产品;二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从软实力到硬实力,从硬实力到软实力,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螺旋渐进过程。英特尔公司的核心处理器技术在业界长期处于领先水平,这种持续顶尖的硬实力来自于英特尔在市场和业界长期积累下来的硬技术权威,因而它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做全球化公司;而英特尔公司能够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在于他长期坚持创新所积累的软实力已内化为企业的核心生存力,形成了特有的“创新永动机”,使其硬件技术几乎做到极致的水平,成为全球企业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高度统一的典范。
由此可见,软实力要靠硬实力支撑,没有硬实力,软实力就犹如建在沙滩上的房子,没有生存根基;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硬实力要靠软实力辅佐,没有软实力,硬实力的发展就会受限,犹如没有阳光雨露滋润的花朵。换句话说,就是硬实力促进软实力,软实力提升硬实力;软实力是影响,硬实力是支配。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的,物质与精神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存在。正是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物质与精神获得了各自不同的规定性。”这其实就是对企业软实力和硬实力关系的最好诠释。
有人作过形象比喻: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可以用“混凝土模型”来比喻,混凝土的构成包括水泥、砂子、石头和钢筋,这些构成因素只能代表企业的硬实力,在混凝土形成之前这些资源都是分散的,要将这些分散的资源揉合在一起,必须注入水,并产生凝固反应,这个水就是企业的软实力。反之,如果离开了水泥、砂子、石头和钢筋这些硬实力因素,水就只能是水,就不会是软实力,也不
可能产生凝固反应。水对水泥、砂子、石头和钢筋产生的这种凝固反应就是软实力对硬实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实际上就是一种资源整合能力。
软实力与硬实力需要相互匹配、同步发展,否则就难以做到相互转化,共同提高。有的企业整日奔波在环境生存与基本生存之间,更多的是在做大做强硬实力,但因为缺乏软实力经营的智慧,硬实力的发展往往力不从心,举步维艰,企业的发展不平衡,生存能力脆弱,抗风险能力低下。这些软实力缺失或脆弱的企业,如果能重视软实力建设,将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不但能够大大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硬实力的发展,而且软实力也会在硬实力的发展基础得到强化和提升。
通常认为,企业的硬实力是指企业的厂房、设备、资金、人力资源、原材料等物化状态资源,而软实力是指企业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管理科学、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品牌战略、社会公信度、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指数等所构成的影响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诸要素,是一种文化力。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硬实力的竞争,软实力也是根本的决定性因素,从长远看,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具持久性,更具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教授说过,“企业软实力对于企业的发展相当重要,比尔?盖茨、邱继宝们即使什么都没有了,但只要有软实力存在,企业就会迅速地恢复起来”。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时期德国投降后,设于柏林的英特来公司的厂房被炸得只剩下残垣断壁,一片荒凉。战后余生的公司总经理走到一片瓦砾前,精神绝望,眼噙泪水,工厂毁了,人没有了,一切都完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连续几天,公司职员陆续来到工厂废址前,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职员几乎全部来了。他们围着总经理说:“我们人回来了,一切东西也会回来的,我们开始干吧~”不到五年,英特来公司便恢复到战前水平,十年后便成了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这便是企业软实力的力量。资源每个企业都有,软实力却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具备。看一个企业是否真正具备软实力,从企业资源整合的能力和水平上就可以得到反映。缺乏软实力的资源整合往往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就会使处于逆境中的企业趑趄不前、举步维艰。注入软实力的资源整合最大的特点就是坚韧,具有协同性、可塑性和包容性,具有海纳百川、百折不挠的能力,这种类型的资源整合就是企业的核心生存力,只有具备这种核心生存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软实力来支撑硬实力呢,我们认为,企业的软实力除了一个企业和这个企业领导及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及不断增长的欲望和满足这种欲望的奋斗精神,执著地、百折不挠地踏踏实实工作,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快乐工作的氛围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承受能力和危机意识,重视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包容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综合谋划,借势发展的战略思维和较强的执行能力。几年来,集团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率先成为贵州本土第一家百亿产值企业,其发展历程无疑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关系完美结合的有力佐证。集团公司提出的“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高度统一,规模、质量和效益的高度统一,职工利益与股东利益的高度统一”的发展思路,不断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为我们发展和培育企业软实力指明了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的生存除了具有强大的硬实力外,还需要软实力丰富的营养滋润。就拿发电企业来说,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电煤资源的短缺和价格的不断飙升,使发电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甚至亏损时代;企业的经营业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发电行业装备水平的同质化,决定了硬实力水平的相当,单纯依靠硬实力的竞争已显得力不从心,企业的软实力作用发挥显得犹为重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理念、创新能力,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企业的公信度与和谐指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认同感、归属感所表现出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承受能力、工作执行力和技术业务水平等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因素因企业的不同而异,是企业独有的难以复制的竞争力。谁能有效整合这些软资源,发挥其积极作用,谁就具有较强的生存力。
当前,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给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国内一系列困难和不确定因素的冲击,给经济的平稳较快运行带来严峻挑战。火力发电企业由于身受上游电煤价格不断飚升,下游上网电价调整空间十分受限的双重挤压,经营压力日益艰巨,面临生存危机。在此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也处于白热化状态,我们无需悲天悯人、妄自菲薄,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化市场压力为生存动力,在逆境中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赢利能力和生存能力,作好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竞争对手比谁更有坚强的信念和意志,比谁的管理更高一筹,比谁的员工更能吃苦耐劳,也就是比谁的软实力更强大。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今天我们提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干部员工队伍素质,开展挫折教育、增强危机意识,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交流,营造和
谐的内外部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就是要依靠企业的软实力,促进企业的硬发展。
要使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政府、争取政府强有力的支持,这是最大的软实力。从今年年初凝冻灾害造成全国性电煤紧张和近期各发电企业的电煤短缺,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保障电煤供应和限制电煤价格无序上涨、有度进行电价调整等一系列措施看,作为国家基础性产业的电力工业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我们要坚定信心,要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困难和挑战。要在政府宏观调控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强有力支持下,把握机遇,苦练内功,深挖潜力,蓄势待发。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向德洪董事长曾经说过“我们的煤耗指标还远远没有达到设计值,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煤耗指标要有敢于突破低于设计值运行的勇气;如果每个厂的煤耗指标平均都能下降10克/千瓦时,那么整个集团公司一年将会节约几个亿的生产成本;节能降耗工作‘既要抱西瓜,又要捡芝麻’,要做到锱铢必较、颗粒必究。” 海尔集团执行总裁张瑞敏说过:“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如果我们都能够按照向董事长的要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工作做到家、把功夫用到点子上,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每一克煤,每一度电,每一滴水,那么我们的企业是能够赢利的。这就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集团公司反复强调:要千方百计控制燃料价格在保证发电用煤的同时要加强设备管理,保持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尽最大努力多发电,向规模要效益;发电企业要苦练内功、向内使劲,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努力降低供电标煤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向管理和质量要效益。其目的就是要发挥企业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共同作用,最终使企业获得效益。只有企业获得效益,才能增强发展后劲,使企业走出困境。
投标人在《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应重点关注的19个法律问题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已公布~将于2012年2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招标投标法律体系在行政法规层面的空白~是我国招标投标立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必将对我国招标投标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条例》即将施行的背景下~应重点关注哪些法律问题~成为招标投标市场各主体特别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以投标人的角度~通过解读《条例》的相关规定~从投标文件准备阶段、投标阶段以及开标、评标和定标等阶段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投标文件准备阶段投标人应重点关注的法律问题
1、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天价标书有望成为历史
实践中~一些招标项目尤其是施工招标中招标文件内容和数量都比较多~招标代理机构为了回收编制的成本~会向购买标书的投标人收取一定金额的费用。比较大的招标项目~标书甚至会卖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套~给投标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条例》明确规定~招标人发售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收取的费用应当限于补偿印刷、邮寄的成本支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另外~对于图纸押金~招标代理机构也应以合理的金额为准~而且在投标人退还图纸等设计文件后~应当将押金退还给投标人。
2、对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有异议~应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关于潜在投标人对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有异议应在何时提出的问题~《条例》出台前~法律及部门规章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导致纠纷不断~影响招标的进程。此次《条例》明确规定~潜在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资格预审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2日前提出,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10日前提出。并且规定了招标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作出答复,作出答复前~应当暂停招标投标活动。因此~潜在投标人若对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有异议应及时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3、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而非投标价的2%
根据《条例》的规定~投标保证金的金额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在《条例》出台之前~其他部门规章规定投标保证金最高为投标总价的2%。实践中~将投标保证金设定为投标报价的2%~一方面各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额度不统一~另外投标保证金的金额也可能导致泄露投标报价。《条例》施行后~投标保证金的金额上限应统一为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而非投标报价的2%。另外~根据有关规章规定~对于货物和施工招标~投标保证金最高限额为80万元人民币~对于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保证金最高限额为10万元人民币的规定~在上述规章调整前仍有效。
《条例》还规定了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境内投标单位~以现金或者支票形式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应当从基本账户转出。
4、投标报价不应超过招标文件规定的最高投标限价~否则将被废标
例》出台前~各地关于最高投标限价的称谓并不统一~在北京、云南称 《条
为拦标价~在厦门称为预算控制价~在黑龙江称为招标控制价~住建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则称为招标控制价。尽管提法不一~而且要求也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含义大致相同~即指招标人设定的某次招标的投标上限价格~如果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超过该上限价格~将作废标处理。
《条例》明确规定~招标人设有最高投标限价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最高投标限价或者最高投标限价的计算方法~并规定如果投标报价高于最高投标限价~其投标将做废标处理。因此~投标人在投标时应特别关注招标文件中是否有最高投标限价。如果有最高限价~应注意不能超过该最高限价,如果投标人认为该最高限价过低~可以选择放弃投标。
5、退还投标保证金时~投标人有权要求支付相应的利息
此前实践中~对于投标人提交的投标保证金~招标人退还时基本上是不计利
息的。但是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招标人在终止招标时以及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5日内~在退还投标保证金时还需另行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若招标人不按照规定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将可能被行政监督部门处以罚款~造成投标人损失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条例》施行后~投标人有权要求招标人或代理机构在退还投标保证金时支付相应的利息。
6、招标人不得以特定区域或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或中标条件
实践中~招标人以各种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因为法律规定不明确~有关行政监督部门难以认定。对此~《条例》做了细化和完善~列举了七种属于招标人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情形。因此~投标人若发现招标人有就同一招标项目提供差别信息,设定与项目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条件,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以特定区域或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或中标条件,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或者评标标准,限定或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或供应商等行为的~应当及时提出异议或投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投标阶段投标人应重点关注的法律问题
7、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投标人不得参加投标
根据《条例》的规定~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否则投标无效。这一规定应当引起投标人的重视。在招标投标实践中~招标人的下属单位、关联企业等参与投标的情形广泛存在~与其他投标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不公平竞争。因此《条例》的这条规定从出发点上是保障公平竞争~但执行难度很大~而且实践中对于“与招标人有利害关系”应如何界定也很难把握。在有权机关对于如何理解和适用本规定~尤其是如何界定“利害关系”作出进一步规定或解释前~投标人应关注并谨慎对待该类投标。
8、存在控股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
为了保证投标人之间的公平竞争~《条例》规定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
单位,如母公司和其控股子公司,不得参加同一标段的投标。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超过50%的股东~或者出资额、股份比例虽不足50%~但其享有的表决权足以对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根据《条例》的规定~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的投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投标人可以参加同一招标项目的不同标段的投标。
9、逾期送达或者未按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将被拒收
《招标投标法》仅规定了投标人逾期送达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但是未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实践中~部分招标人接受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或者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损害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因此~《条例》明确规定~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以及逾期送达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并且规定了招标人接受应当拒收的投标文件的~将可能被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以及对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0、通过资格预审后的联合体增减、更换成员的~其投标无效
关于资格预审后联合体发生增减或者更换成员的问题~因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的处理方式各异~容易引发争议。《条例》施行后~招标人接受联合体投标并进行资格预审的~联合体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前组成。资格预审后联合体增减、更换成员的~其投标无效。联合体各方在同一招标项目中以自己名义单独投标或者参加其他联合体投标的~相关投标均无效。投标人组成联合体投标的~对此应予以重点关注。
11、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情形属于串通投标~将承担法律责任
目前~在招标投标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存在部分投标人之间私下串通~抬高标价或压低标价等串通投标行为~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秩序~也损害了招标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因此~《条例》第三十九条列举了五种投标人互相串通投
标的情形。包括,1,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2,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3,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中标,,4,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投标,,5,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并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12、投标保证金从同一账户转出等情形~也将被视为串通投标
实践中~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的行为和方式通常较为隐蔽~行政监督机关往往难以认定。因此~《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出现如下情形之一的~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1,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2,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3,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4,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5,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6,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
投标人应注意避免出现上述情形~防止被认定为串通投标。需要注意的是~该条第六项规定的同一单位的“账户”~不仅指基本存款账户~还包括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等。
13、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鉴于串通投标对招投标市场秩序危害较大~往往同时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条例》明确了招标人和投标人串通投标的六种情形~并加大了对串通投标的处罚力度。串通投标的~应承担以下责任:,1,中标无效,,2,投标人未中标的~对单位的罚款金额按照招标项目合同金额依照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比例计算。,3,情节严重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2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4,投标人自串通投标处罚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又串通投标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5,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14、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或者业绩~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实践中~为了谋求中标~个别投标人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或者伪造、虚报业绩等~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招标投标秩序。《条例》对于该类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根据《条例》的规定~投标人不得有使用通过受让或者租借等方式获取的资格、资质证书投标或以他人名义投标行为。投标人不得有使用伪造、变造的许可证件、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或者业绩、提供虚假的项目负责人或者主要技术人员简历、劳动关系证明、提供虚假的信用状况等弄虚作假的行为。违反前述规定的~不仅投标或者中标无效,还将被处以罚款、取消一定期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直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开标、评标和定标等阶段投标人应重点关注的法律问题
15、投标文件有未经单位盖章和单位负责人签字等情形~将被废标
《条例》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属于法定废标的情形~投标人需要重点关注。根据《条例》的规定~出现如下情形之一的~属于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投标的情形:,1,投标文件未经投标单位盖章和单位负责人签字,,2,投标联合体没有提交共同投标协议,,3,投标人不符合国家或者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4,同一投标人提交两个以上不同的投标文件或者投标报价~但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备选投标的除外,,5,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或者高于招标文件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6,投标文件没有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7,投标人有串通投标、弄虚作假、行贿等违法行为。
16、国有投资项目~无法定事由必须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根据《条例》的规定~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除非有法定事由~如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或者被查实存在影响中标结果的违法行为等情形~不符合中标条件的。该等情况下~招标人可以按照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中标候选人名单排序依次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也可以重新招标。
17、合同主要条款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不一致~将面临行政处罚
中标人应注意~根据《条例》的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违反前述规定的~将被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中标项目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18、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中标合同金额的10%
考虑国内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为了避免过高的履约保证金增加中标人的负担~《条例》明确规定了履约保证金的最高限额~即不得超过中标合同金额的10%。该规定并未明确履约保证金的形式~实践中履约保证金可以采用银行保函、转账支票、银行汇票等形式~如果招标文件有要求的~应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执行。
19、中标人将中标项目肢解转让的~将受严厉处罚
对于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的问题~《合同法》和《建筑法》等法律均有明确规定~《条例》也从规范招标投标合同履行的角度明确规定~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或者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未经招标人同意不得分包~分包人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并不得再次分包~中标人与接受分包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违反规定~中标人将中标项目转让或者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的~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不仅转让、分包无效~还将被处以转让、分包项目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并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还将被吊销营业执照。
结 语
此次颁布实施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条例》在《招标投标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一方面~为了规范投标人的行为~《条例》补充了对投标人的限制、投标人变化、联合体投标、认定串通投标、弄虚作假等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条例》通过对招投标规
则进行统一、加强和改进招投标行政监督等方式~进一步规范招标人等其他招投标主体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保护投标人的合法权益。随着《条例》的施行~国家有关部门必将出台配套规定~制定相关措施~加强监督执法~切实维护招投标市场秩序。对此~投标人应持续关注。
来源:《中国招标投标》 作者: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律师 郝利 吕辉木
范文五:试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试论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平衡问题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后者。再说经济,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如财力、物力),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
如果我们把由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组成的国家力量称作“硬实力”的话,那么通过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文化创造等体现出来的国家力量就可以称作国家的“软实力”,而文化方面的国家软实力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由此观之,文化和经济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两作用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一个国家崛起过程中,硬实力和软实力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均衡、不对等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本质或属性有所不同:在硬实力中,经济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下层基础,以及直接为经济服务的政治、军事、科技等,而软实力则纯属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相比之下,经济的作用更容易被发现,导致人们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
先谈经济的作用。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崛起而言,经济实力是很重要的、决定性的,因为它是硬实力的核心部分。只要有了强大
1
的经济实力,强大的政治、军事、科技实力将应运而生,而各种软实力也将增强。上世纪五十年代,**将外国在华势力连根拔掉,为振兴中华铺平了道路。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客观形势的改变,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的发展更加迅速、平稳,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其中固然以硬实力为主,但也不乏软实力。中国崛起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轴,不断提升军事、科技力量,以及扩大国际影响力。因此,和西方国家一样,中国崛起的过程,即硬实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先看中国古代历史。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实力较弱,初期只能“霸西戎”,但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富兵强,秦王嬴政终于靠远交近攻征服六国,创立统一的秦帝国。至于大唐文化盛极一时,声名远扬,长安一度成为世界文化中心,对亚洲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唐帝国农业经济发达,手工业生产力较高,以致国家富裕,兵强马壮,硬实力十分雄厚。
再论文化的作用。与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相比,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不仅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宝库,也为人类文化增添了色彩;不仅为本民族所享用,也为其他民族所分享。一个文化创造力较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这种使其他民族尊重、亲近和支持的能力,就是“文化软实力”,而文化创造力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世界文化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本该重视继承和弘扬。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太
2
过于物质化,如果人们只注重经济水平的发展,却忽略了文化的弘扬。这将是一个缺失,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当前,在一个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世界上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内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经济和国防等硬实力建设。同时,我们也要发挥文化在民族凝聚力方面的作用,致力于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亿万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在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提高国家软实力,归根到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硬实力。
社会基础(或硬实力)和上层建筑(或软实力)的相互关系,并非机械的、单向的,而是辩证的、双向的。没有经济基础,何以说上层建筑;没有上层建筑,又怎么发展经济基础,两者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相互依存。但软实力与硬实力的主从关系或本末关系,在任何发展阶段都维持不变,在任何历史阶段,硬实力皆依附于软实力,随着软实力而浮沉消长。在当今社会,更应明白“文化是核心,经济是基础”的原则,使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
下面是赠送的两篇散文欣赏,可以仔细阅读,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脚下的时光
不知走过多少地方,不知看过多少风景,不知听说过多少轶事; 不知经历过多少岁月,不知邂逅过多少良人,不知变换过多少心情; 不知理想的未知是否在前路等待??????
题记:蒲公英
4
悠悠岁月,时间苍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这繁花似锦的青葱岁月里,我们不断的接受新鲜的美好事物,不断的享受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我们总是随大流的,去跟风一些前卫潮流的思想;然而,很少有人去整理那些过往的断壁残垣~
我走过很多地方,但是同样的,我也有更多的地方没去过~
我渴望走遍地球上每一寸土地,我期许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人都善良~
从踏入社会的那一刻起,我就觉得人应该是自由的;应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看自己喜欢的风景,爱自己喜欢的人;一切都那么单纯,完美~
然而,现实的世界告诉我;理想的丰满一定要遇到拥有相同理想的另一半~
我喜欢珠海,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我喜欢那里的天气,没有北方的寒冷;四季如春的温度感觉非常惬意,不用担心换季带来的差异~走在市区的街道上,绿化的花草树木被园丁修剪的井然有序;形态各异的花卉搭配得格外美观~尤其是除过草之后的绿地,泥土的芬芳与绿草的清新扑鼻而来,有一种身处大草原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我时常一个人发呆,散步;看着过往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也时常去繁华的街巷,拥挤的商业中心;感觉这才是生活,正因为世界有了这么多事物的陪伴,才使我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喜悦~
珠海的夜,很美;到处灯红酒绿,一派歌舞升平的祥和;每当夜幕降临,才是广东因有的生活的开始~溜冰场,酒吧,迪厅,大排档等等等等;我很庆幸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也帮助了我很多;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年轻人;我们时常出去聚会,嗨皮;但等到散场后,又回到了应有的孤寂~白天,可以去渔女,公园,九州城,免税店等等都是不错的地方~
人常说,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代表;而我在这个曾经为之奋斗的地方,也时常会想起曾经相识的人,走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有时候,听着当时的流行歌曲,也会感伤;也会自嘲一笑;还有那公车到站的粤语提醒,还有那想见却永远没见的人;一篇篇,一幕幕久久回荡在脑海;早晨的肠粉,中午的餐饭,下午的炒粉,
5
晚上的烧烤;好像味道还回味在口中一样~人,只有在对自己真诚的人的眼里,才会感觉到亲切;而我,也着实喜欢这座城市带给我家一样的温暖感觉~
在这短暂而悠长的时光里,我成长了很多,也磨砺了很多;正是因为思想的成熟,阅历的增长,我选择了离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的天地,新的开始,新的征程~
其实,无论走过多少地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从中得到什么~知识~阅历~思想~??????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挫折困苦,也难免会因为一些因素而错失机缘~
不可能因为一时的艰难险阻而放弃将要来临的幸福~
也不可能因为一时的过失而自暴自弃颓废一生~
人,应该用豁达的心态来迎接下一秒的新鲜时光;而不是沉溺在上一秒的懊恼当中~
每个人的路,都在自己的脚下;只有自己醒悟才能把未来的路走好,反之只会让错误延续到未来,从而影响以后的健康生活~
即便曾经的时光再美好,那也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插曲;没必要去纠结当时的愕然,愚昧~就像我,从来不对上一秒的事情产生情绪一样~
一切都是恬淡的样子,顺其自然比什么都好~
对于未来,只要真诚的去善待身边的所有;我相信,未来的时光,也该是你想象的模样~
蒲公英
2015.12.13
6
家乡的茶籽林
坐落在戴云山脉西麓的高才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山区丘陵满地尽是红壤土,非常适宜茶籽树的生长。高才坂种植小果油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茶籽油之乡。
家乡高才坂,一年四季茶籽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村头的亭后坑、银珠垄、赤土岭、牛脊崎,村尾的庵墘头、虎坪林、下淂,村庄对岸的牌匾山、坑里、墘头、下坋、坑柄里等等,山坡上,山坳里,道路边,田边地头,屋后山边,漫山遍野到处是一片连着一片的茶籽林。那里是我儿时与伙伴们捉迷藏、摘茶苞、采茶菇、捡茶籽的地方。
每当春风拂来,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之后,唤醒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茶籽树林。老茶树开始发出新枝,抽出嫩芽,嫩芽吐露出嫩红嫩红的叶片,转眼间,嫩红的叶片又变成稚嫩的绿叶。整片茶籽林绿浪涛涛,层层叠叠,在家乡群山环抱的山腰上,形成一道翠绿的屏障。清明节后,儿时的我常与伙伴们在嬉戏玩耍的同时,十分注意寻找茶籽树梢上的“茶苞”,这是一种生长在茶籽树上的果实,果熟时表面会脱去一层薄如蝉翼的白皮,淡绿色的形似胖胖的寿桃,中空,果瓤可以食用,果肉脆而汁多,清甜爽口。“茶苞”是儿时伙伴们最喜欢的果实,从茶籽树上摘下,在袖口上来回擦几下,脱去表层酥松的外皮,馋猫似地往嘴里塞,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大自然恩赐的美食,这是我与伙伴们喜欢到茶籽林玩耍的原因之一。
秋季来临,茶籽树上挂满了青色中夹杂着褐色的茶籽果,茶树枝被压弯下垂,这是村民一年的希望。全村的村民这时节荷锄上山为茶籽林锄草,将林地里各种杂草锄掉,并填埋在茶籽树头下作为有机肥,锄后的茶籽林寸草不留。这是家乡当地的传统习惯,很少采撷树上的油茶果,而是在锄得干干净净的林地上捡茶籽。村民在锄草中,时常发现茶籽林里长的一种真菌——茶树菇,菇伞灰色如碗口大,菇腿灰白色很长,采摘回家煮汤或煮米粉汤味道极其甜美。
7
清爽的秋风送来百花仙子的柔情蜜意,吹开了丹桂的花骨朵,让神州大地香气四溢的同时,茶籽树也毫不犹豫地绽放自己的花朵,展示自己最妖艳的容貌,一夜之间,漫山遍野的茶籽林中雪白的油茶花盛开了,白色花朵中间吐露出金黄色的花蕊,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茶籽林变成一片白色的花海。成群的蜜蜂“嗡嗡嗡”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落在金黄色的花蕊中不知疲倦地采蜜,也为油茶花义务传授花粉,为明年茶籽树挂果立下汗马功劳。儿时,我和伙伴们像一群快乐的小蜜蜂,一头扎进茶籽林里,一边观赏着洁白娇艳的油茶花,一边折一根抽去内心的赤蕨杆当吸管,插入金黄色的花蕊中,轻轻一吸,芬芳甜美、味道香醇的花蜜便进入口中。我们小心翼翼地攀下茶树枝,如痴如醉地在一朵又一朵的油茶花中滋滋有声吮吸着花蜜,比供销社卖的硬糖粒还要甜美十倍。
到了秋高气爽的秋末,山区空气相对干燥,白天依然烈日炎炎,可夜晚却出现霜冻,昼夜温差很大。这时,茶籽树上的茶籽果由原来的青色转瞬间全部变成深褐色,已经熟透的茶籽果一颗颗裂开大嘴,露出大嘴里油光发亮的油茶籽。阵阵秋风送爽,茶籽树梢随风摇曳,催促油茶籽快快离开树梢,洒脱地坠落在村民锄得干干净净的地板上,几天时间,茶树林的地面上便铺上一层深褐色的油茶籽。此时的茶籽林沸腾了,满怀丰收喜悦的村民,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一起上山捡收油茶籽,大家一边欢快地捡着,一边大声地说笑着,这边有母亲唤儿声,那边有青年男女对歌声,茶籽林里飘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这笑声就像嘹亮的集合号角,将满地的油茶籽在愉快的气氛中快速聚结起来,坚定果断地跟随村民进入农家大院。(
油茶籽从开花、授粉、结果到成熟落地,经历了秋、冬、春、夏、秋五个季节的阳光雨露,尽吸天然养分,天地精华,营养极高,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村民视油茶籽为农家之宝,及时晒干,装筐储藏,等待冬闲之时送到榨油坊加工成金黄色的茶籽油。
8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