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教师:前几天,我上网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一个日本旅游团游览寒山寺后,向苏州市政府提议,要为张继铸一枚一吨重的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及不朽的《枫桥夜泊》。因为《枫桥夜泊》,寒山寺成了一座著名的文化公园。同样,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由于北宋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座“文化楼”、“精神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岳阳楼记》。
教师:学课文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包括岳阳楼在内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的一些概况。请上网搜集资料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 学生甲: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指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和山东的蓬莱阁。
教师:唔,不错。初二时我们还学了崔灏的《黄鹤楼》,开首一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
学生: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声音参差不齐,有学生笑了。教师提醒)——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教师:前面学,后面忘,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可见,平时的积累是多么重要。余下的,老师给你们简单搜集了,请看——(投影四大名楼及诗篇等)
教师:关于滕王阁,最著名的莫过于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最著名的是“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今后大家上高中或大学,肯定要学到。所以啊,书是一定要好好读的。至于岳阳楼,《岳阳楼记》是我们马上要学的。现在我想考考大家的是:这四大名楼中哪一座不属于我们江南,
教师:很好,你们的地理概念还是蛮清晰的。所以啊,学习语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下面,我还想请同学介绍一下本文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学生甲: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1015年进士,是仁宗朝政治改革派的中心人物,深为欧阳修钦佩和拥护。景佑年间被贬饶州;庆历新政失败后,贬邓州、杭州、青州等地。范仲淹在当时
的士大夫中声望极高,他的文学创作也很有成就,写景抒情文《岳阳楼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盛传不衰的登临杰作;他以政治家、军事家特有的情怀创作的《渔家傲》,突破了词专写男女风月的界限,开苏轼辛弃疾豪放词之先河。但可惜,范仲淹创作的数量不是太多,因此,我们学习他的文章,会倍觉珍贵。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藤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范仲淹用冼炼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尤其是阴晴变化引起登临者的或喜或悲之情,归结到“古仁人之心”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故当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这跟欧阳修写作《醉翁亭记》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触及到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而失败,但却开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教师:所以,上网、读报,也是我们获取语文知识的一个途径。下面,请大家仔细听老师朗读,感知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请大家选择:如果形容岳阳楼气魄雄大,该选哪一则;如果用来概括全文内容,哪一则最恰当,(学生又开始议论)
教师:(板书写景部分)岳阳楼有此“大观”,才会让“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里优越的地理条件体现在哪八个字上,“迁客骚人”看到不同的自然景物产生的思想感情如何呢,(学生寻求答案,举手了) 学生乙:当他们看到阴沉沉的天气和萧条的景色时,心情就很坏,文中用“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来概括。
学生丙:当他们看到春和景明的景色时,就“喜气洋洋”,端起酒杯
喝起酒来了。(学生笑,)
教师:我同意,如能画出“浊浪排空”的样子,那就更好。 大家继续思考,作者写“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仅此而已吗, 学生: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这跟“迁客骚人”的感情不一样。
学生:(集体,迫不及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学生:(集体,整齐不够)在高高的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老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 教师:不错,你们预习得真不错。我再问大家一句,这“古仁人”整天担忧,他们就没有快乐的时候了吗,
教师:对。如果我们来分析两者忧乐的出发点,那么“迁客骚人”是“个人忧乐”,而“古仁人”应是怎样的呢,请用上面对联中的四个字回答。
教师:很好。(板书)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文并非单纯写景,写景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及他们的“悲喜”之情,而这又是为了引出后边的“古仁人”及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思想倾向显而易见。最后自然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句,真正做到了“水到渠成”。 教师: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再来读文章,会读出更好的语气和感情来。
教师:大有进步。我们想啊,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教育。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相互商量)
学生乙:南宋陆游的《示儿》说-------“但悲不见九州同------” (背不出,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背)
学生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也是。
学生:还有屈原。屈原用自己的生命来书写爱国爱民的篇章,令我们
肃然起敬~(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
教师:举了这么多例子,我们也应从中受到教益,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下面是老师给大家搜集的这方面的格言,请大家读一读,品一品,课后摘录下来:(出示投影片,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集体读,情绪激昂。)
教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请大家课后以两人小组为单位,口译全文,不懂处作好记号。下课~
范文二: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岳阳楼记》(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阳秋生
一、展示,入课文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岳阳楼记》,疏通了课文内容,并让两个小组为我们准备了有关岳阳楼的资料,先请两位小组长展示他们的成果。
学生1:大家好!我们组收集的是有关岳阳楼的对联,我们精选了几副送给大家。这是岳阳楼上最短的一副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这副对联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淼,水天相接的雄壮气势,给人以无穷的遐想。“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是岳阳楼公园大门口的一副对联,高度盛赞了洞庭湖和岳阳楼,具有磅礴的气势。“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是岳阳楼上最长的一副对联,是清代窦垿撰写的,将岳阳楼的古今历史文化与优越的地理条件融为一体,抒发自己的感慨。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学生2:大家好,我们组收集的是有关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我们选择了两首诗送给大家。第一首是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杜甫在孤苦伶仃、体弱多病的情况下,登上岳阳楼所写下的,全诗流露出孤独、寂寞、惆怅、郁闷的感情。另外一首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这一首诗与上面的一首风格迥异,全诗洋溢着喜悦豪放之情,体现作者浪漫主义的写诗特点。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教师:两位组长介绍得很好,清楚流畅,重点突出,很有文化内涵,让我们获益不少。(同学们长时间鼓掌)
二、熟读,明主旨
教师:同学们,古往今来,迁客骚人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烟海的千古绝唱,岳阳楼上更是题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因此,有人说,岳阳楼就是一部文学史,连范仲淹也说“前人之述备矣”,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字,范仲淹没有像李白登临黄鹤楼那样“眼前有景道不得”,而是另辟蹊径,用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使《岳阳楼记》从此名于世,传于后。一纸文章天下传,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有气势。
(学生打开书本,放声朗读,摇头晃脑,十分投入。)
教师:大家读得很好,虽然没有高歌入云,慷慨激昂,但是大家还是读得很投入,这说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是有一定程度的。下面,请大家用横线画出文章的主旨句。
(学生默读课文,认真寻找课文的主旨句。)(大约一分钟)
学生3: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作者在古仁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了先忧后乐的思想。
学生4:老师,我觉得文章的主旨句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文章用迁客骚人的揽物或喜或悲之情来引出古仁人的思想,借此来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和情怀。
学生5:我觉得他们两个人找的句子都是,因为文章是作者以岳阳楼来借题发挥,表达作者阔大的胸襟和崇高的政治理想。
教师:同学们很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创造性。但老师还是赞成丙的意见,因为他的意见较全面,分析到位,思考有深度。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理解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个句子,但那是字面的意思,我们平常说微言深义、微言大义,这两话到底怎么理解?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与“喜”?他们悲与喜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究竟跟什么有关系呢?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学生稍作思考,立即举手回答)
学生6:概括迁客骚人“悲”的句子有“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概括迁客骚人“喜”的句子有“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迁客骚人的悲与喜的原因是“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的悲与喜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仁人的快乐是在人民快乐之后才快乐啊!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十分准确,看来,同学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很好。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到班上交流)
学生7:作者范仲淹是借岳阳楼来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其实,作者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这句话是范仲淹的心语,他想以《岳阳楼记》一文广为人知。
学生8:其实作者想让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同学们感到很吃惊,唏嘘了一下)大家不要惊讶,我是查阅有关资料的。孟子曾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说法,范仲淹使其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学生热烈鼓掌)
教师:这位同学能引经据典,见解精辟,很好。同学们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学生9: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范仲淹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仕途进退的原则,这是他有远大抱负的表现。但是,我觉得他的“忧君”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不过,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仍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教师:同学们对这句话理解全面而又深刻,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敢于陈述自己的思想,希望大家把这种好的学习习惯经常用到学习上。其实范仲淹就是一位古仁人,他放下自己来写天下,有一种超脱的济世情怀。古往今来,在我们中国,像范仲淹这样的人还有谁呢?请大家谈谈。(学生静静地思考了一下,回答很积极)
学生10:大禹治水的时候,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心中为百姓考虑。
学生11:屈原忧国忧民,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学生12: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牧羊的时候,几十年仍手持汉朝旌节。
学生13:明朝顾炎武忧虑国事,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
学生14:孙中山为了让中华民族摆脱封建王朝,奔走呼号,呕心沥血,英年早逝。
学生15:现代歌手丛飞,为了让西部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竟然贷款捐助,而自己却一贫如洗,乃至得了绝症无钱医治。
……
教师:同学们,大家说得很好。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忧国忧民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吸取他们的思想精髓,做一个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当代公民。
三、品读,析语言
教师:范仲淹不愧是一位英明的政治家,他忧国忧民,具有远见的卓识和博大的胸襟,但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岳阳楼记》就是一篇经典之作,以其规范、典雅、精致的语言被世人所喜爱。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学生边读边划)
教师:同学们读得不错。根据我们以往的学习经验,品味语言有哪些方法?
(学生自由说说,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16:可以从句式的角度来品味,因为课文是骈句和散句的结合,流利畅达、简洁凝练、如珠走盘。 学生17:也可以从音韵方面来品味。因为文章有音乐美,读来润畅,听来清晰。
学生18:还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运用或哲理方面来品味。
学生19:我觉得从词语的运用方面来分析品味也行啊!
教师:同学们提供了这么多方法,下面让我们就把它运用到实践之中去吧。
(学生分小组交流3分钟后,再到班上交流)
学生20:我很喜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这句话,这组对句由上到下写飞鸟游鱼,用动感十足的画面与上下文的静态美景相映衬,富于趣味。“锦鳞”,指美丽的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说完后同学们热烈鼓掌)
学生21:我最喜欢“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这个句子。“阴”“怒”“浊”三字渲染了悲怆的哀景,极富感染力。“怒号”运用了拟人,似乎在为迁客骚人的不幸境遇而呐喊。
学生22:我最喜欢“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句话。它运用对句,写出了洞庭湖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张本。“通”“极”二字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景观和恢弘的气势。
学生23:我尤其喜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这句话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集中展示。当然也包含了对自己的鞭策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味。
学生24:我很喜欢“衔远山,吞长江”这个句子。“衔”和“吞”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湖与山、湖与江的关系,更使静景富于动态美。
学生2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最富有诗意,我最喜欢。“浮光跃金”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展现了景物的动态美。“静影沉璧”写的是景物的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两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学生意犹未尽,还想说出自己的感悟)
教师:同学们不愧是个诗人,对语言有很强领悟力和感受力,老师被你们绝妙的语言深深感动了,希望大家在写作时,学学这样的写法,运用这些经典的句子。
四、诵读,重积累
(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句子)
五、重温经典,感受情怀。
(教师带领学生读读范仲淹的名作,让学生体会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师: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画意、诗情、理趣溶为一体,不但给予我们美的享受,而且先生那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读先生的文章,我们好像站在岳阳楼上,那浩瀚无涯的洞庭湖水,给予我们恢宏的气势,也给予我们一种责任。让我们点燃精神的圣火,去照亮时代天空的一角,做一个个当代的范仲淹吧。同学们,再见!
学生:老师,再见!
范文三:《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执教者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成磊
(上课前一天要求学生通过预习给同桌出一份《岳阳楼记》小练习。学生互测、互批。
课前5分钟反馈互测情况,强化重点词语和容易理解错的词语。)
师:在今天这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生齐读屏幕所示文字:
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
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
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
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
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
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
(朗读过程中有学生将”谪”念作“dí”,师帮助正音:谪 zhé)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人是谁吗?
生(众):范仲淹。
师:是的,他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师:“文正”这个谥号在宋代是对一个文官极高的褒奖,范仲淹之所以被授予“文正”这个谥号,除了他的政绩之外,还因为他的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就写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你知道是哪一句道出了他的思想吗?
生(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这个句子你在课文哪里看到的?
生(纷纷):最后一段。
师:最后一段是吧?那咱们来一起读读这最后一段吧。
生齐读文章最后段落。
师:嗯,读得不错,如果声音能更响亮一些,更自信些就更好了,待会儿我们再来试试看。老师先问问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看。(学生纷纷举手)好,你来。
生:意思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前快乐。
师:快乐之前快乐?
生:哦,快乐之后快乐。
师:说的不错。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这句话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那是不是范仲淹写着写着突然灵光一现想到的呀?
生(众):不是。
师:不是?那就是早已有之的喽,你有证据吗?
师:看看范仲淹的介绍,你有发现吗?(屏幕再现范仲淹介绍,学生默读)
生1:前面写到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说明他小的时候就有一种志向,想要治国,那就说明“先天下之忧而忧”这种志向他小的时候就有了。
师:你发现的很快。还有吗?
生2:上面写到了范仲淹为百姓谋福利,扶贫助弱,说明“先忧后乐”这句话是他一生追求的一个目标,这是他毕生所追求的。
师:嗯,既是毕生的追求,所以肯定早已有之。
师:其实我们刚才读过的课文里也有一个字提到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你能发现么?哪一个字?
生:我认为应该是“尝”这个字。
师:为什么是这个“尝”字呢?
生:因为“尝”字解释为“曾经”,就是说他以前就有了——(学生声音越来越小)
师:非常好,孩子,你自信一点。你的发现很好,请坐。“尝”就是“曾经”,说明这种思想早已有之。既然范仲淹早就有了这“先忧后乐”的思想,那他为什么不开篇就直抒胸臆呢?
(学生困惑答不出。)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已经知道范仲淹写这篇文章是受了谁的嘱托啊?
生:(齐答)滕子京。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滕子京的故事,也许你就有所发现了。
(出示背景链接,学生默读)
滕子京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很少)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范公偁《过庭录》)
师:范仲淹为什么不能一开篇就直说,你从这里有没有发现?谁来说说看?
生:文章写滕子京是一个豪迈自负的人,如果一开始就先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思想去教育他的话,他估计就感触不深。
师:感触不深吗?(同桌学生举手)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一开始就这样写滕子京会有点接受不了。
师:哦,一开篇就直说接受不了。那就得想办法委婉地说了。通过这则材料我们知道范仲淹想要借这篇文章来劝勉滕子京,可是直说又怕他接受不了,正如你所说(指第一个发言的学生)他是个豪迈自负的人,那么,范仲淹该如何去劝勉滕子京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重点。昨天我们已经分好了小组,接下来就来小组合作探究——范仲淹是如何劝勉滕子京的?在咱们探究开始之前请同学们注意,老师还有三点要求:(屏幕出示探究问题及要求)联系课文探究;组内全员参与;探究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当你探究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多读读课文。好,开始吧,前排同学向后转——
(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倾听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说出看法)
师:说说看,每个人都发言哦。
(十分钟后)
师:孩子们,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也许交流中会有新的发现,哪一组先派个代表来说说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啊?(学生举手)好,你先说——
生1:我们觉得文章先对滕子京表示了赞扬,后面再写环境,用洞庭湖的阴晴明暗来比喻国情,让滕子京知道应该先忧后乐,就像文章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你说出了你们组的看法,其它组呢?
生2:我觉得文章开始时范仲淹先对滕子京的政绩表示赞扬,在他的管理下这里百姓和乐。又表示了对他被谪的理解同情,之后再写出现在的社会状况,他们应该怎么去做才能改变这状况,从而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你们组也提到了要先对滕子京赞扬肯定。好的,请坐。(学生举手,再请一组代表发言。) 生3:我们是这样认为的,范仲淹先说滕子京只花了2年时间就建成了岳阳楼,而且政事顺利,后面再说滕子京的一些缺点,告诉他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委婉劝勉他更能接受。
师:前面三组同学发言都提到了范仲淹先肯定了滕子京的功绩,然后再来进行劝勉。这种肯定对劝勉很有好处,但我很想知道然后他怎么进行劝勉的呢?有没有组探究过这点?
生4:他用景物,借景抒情,用波涛汹涌恶劣的场景来比喻遭遇危机的国情,用春和景明来比喻好的国情,说明国情有危险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师:刚才也有同学把景物描写和国情联系到一起,但这景是谁眼中的景?文中是谁在登楼抒情啊?
生(众):迁客骚人。
师:这“迁客骚人”是什么样的人呢?
生:迁客骚人就是被贬官的人和诗人。
师:对,迁客骚人就是被贬谪的官员和诗人,这景是他们登上了岳阳楼所见。当他们看到淫雨霏霏的景色时,他们产生了怎么样的情绪?
生:悲愤。
师:悲愤的情绪,嗯,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生:从“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句。(学生念错“萧然”的“萧”,师正音)
师:迁客骚人在这种景色时登楼产生了悲愤的情绪,在下一节又一次登楼时,看到了明媚的景色,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这一次登楼“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师: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迁客骚人这时而喜时而悲的情绪呢?
生:我认为是为了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写悲愤的心情,然后再是好的心情。
师:这如何来引出先忧后乐呢?再想想看。
生:我觉得就是当时的国情太起伏动荡,有时国泰民安,有时有反政府之类的。
师:这位同学很能联想,但我们这里说的是迁客骚人的眼前所见,心中所想啊。 生:我觉得迁客骚人指的是被贬官的人和诗人,滕子京也是这种人,他们的这种悲啊喜啊的情感变化也能用来劝说滕子京。
师:嗯,你很会发现,你发现滕子京也是这种人。我不说你滕子京,我说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是这样的。然后呢?
生:然后用其它迁客骚人这样的悲喜变化来劝勉,告诉滕子京大家都是这样的,都会有这样的忧和乐。
师:是的,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悲喜体验,看到美丽的春景就喜气洋洋,看到悲凉的雨景就悲伤,范仲淹理解,但范仲淹欣赏这样的时而悲、时而喜的心情变化吗?
生:应该不欣赏。后面写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要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悲或喜。
师:非常好,这正是范仲淹想要告诉滕子京的,要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师板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他笔下的迁客骚人的时而喜时而悲却恰恰相反,就叫“以物喜,以己悲”(板书:以物喜,以己悲),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探究,我们发现范仲淹缘情设景,以洞庭湖景来体现迁客们“以物喜,以己悲”的悲喜无常,对比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更高一层的人生境界,不用多说,留给滕子京自己去甄别选择。这样既达到了劝勉的目的,又紧扣了“岳阳楼记”这个文题,前面还不忘夸滕子京一下,让他更容易接受,这就是范仲淹高超的劝勉艺术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段文字。读出迁客骚人的悲喜无常吧。
生齐读第3、4段。
师:刚才我们发现范仲淹通过对比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那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 “先忧后乐”境界一样吗?
生1:不一样。
生2:我认为一样。
生3:我也认为不一样。
师:看来有分歧啊,来,我们选个代表来说说吧。你先来。
生:不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不因为事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悲,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先忧天下,后忧自己,先喜天下,后喜自己。天下放在前面,自己放在后面。
师:哦,你发现的是顺序,天下为先。后面那个男生着急了,让他也来说说吧。 生:我认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短暂性的,要他不要时而喜,时而悲,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在天下真正快乐之后才快乐,是长远的。
师:哦,你感受到“先忧后乐”的目光看得更远。
生:我觉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说同一人的,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跟别人比较,比别人先担忧,比别人后快乐。
师:嗯。还有同学说说看吗?
生:我认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说个人的情感,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整个国家、人民的情感。
师:嗯,你发现了前者关注的是个人,后者关注的是国家天下。很不错。还有同学想说吗?刚才那位女生你也举了手,现在还想补充一下吗?(学生表示和刚才同学说的一样,不补充了。)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与先忧后乐是不一样的,前者说的是宠辱不惊,后者说的是心怀天下,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先忧后乐”的境界要高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板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今天这种思想(指板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昨晚老师备课时浏览网页,看到了这样的事例——
(屏幕出示:
桐乡市石门镇民丰村的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陈小忠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大城市,毅然选择了服务农村。他利用废弃的桑枝条种植黑木耳。带领全村人致富。
嘉兴第一中学教师朱玲离别了家人和美丽温暖的嘉兴,远赴新疆支教。她说:“援疆支教,就要奉献。”)
师:看到这样的事例你感到亲切吗?作为嘉兴人,你骄傲吗?今天,在我们的身边,仍然有把更多人的幸福放入心中的这种思想在闪光,那么在范仲淹生活的时代,拥有这样思想的人多吗?(生齐答:不多。)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意思是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就是说范仲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和他一样的人十分少。
师:好的,谢谢你。(转向该生的同桌)刚才我听到你也找到这一句,但我发现你多提到了一个字,是哪个字?
生:我跟他一样,就是前面多了一个“噫”。(学生念作第三声,教师正音)
师:你为什么要多加上这一个“噫”字呢?
生:因为我觉得这个字有强调作用。
师:哦?强调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学生齐读:“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你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一份什么滋味?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生:我读出了一份孤单和无奈。
师:你能不能把这份孤单与无奈读给我们听?
生读。
师:我注意到你强调了“吾谁与归”四个字,来,我们一起跟着她读读看,看能不能像她一样读出这份孤单与无奈。
学生齐读。
师:还能不能读出别的味道来?
生:我还读出了一份伤感,我觉得他也很希望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能够像他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滕子京还没有做到。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伤感读出来呢?
生读。
师:将这声叹息读的更长一些试试看。
生再读,叹息加长。
师:好,跟着她一起来读读看。
生齐读。
师:还能读出什么来?你来试试看好吗?昨天听同学说你的朗读是很出色的,你给我们读一
读,看能读出什么滋味?
生读。
师:你读出一份什么?
生:不甘。
师:从刚才的朗读中我没听出来,能再读一读吗?
生再读,强调了“噫”、“微”。余生跟读。
师:不甘啊,不该是这样的!他想要有更多的人和他一起走这条路。还有吗?(一生在座位上答:劝勉。)对,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受滕子京所托而写的,他想劝勉滕子京,怎么读能读出劝勉?我们把后面的声调往上扬试试看好吗?长吸一口气,然后叹出来,噫——
生读“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噫”字拉长,句末声调上扬。
师:他劝勉的仅仅是滕子京吗?
生(众):是全天下的人。
师:是啊,范仲淹不仅是在劝勉滕子京,也是劝勉天下所有人。范仲淹身上充满这种先忧后乐的正能量,他要把它传递给更多的人,来,咱们再大声一点,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师:(深情,语调上扬,“谁”、“归”二字加重)“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生大声齐读。
师:读得真好!这一声叹息,一句疑问,让我们读出了范仲淹的孤寂、悲凉、不甘,也读出了他的劝勉、号召、期待。屡遭贬谪仍然坚守抱负,身处逆境还能心忧天下,这就是范仲淹,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崇高的风骨。来吧,孩子们,我们一起再来朗读一遍这最美的情怀。
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段落。
师:孩子们,你们已经渐渐走进了范仲淹的内心,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呈现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就仿佛三个台阶,引领着我们一步一步向上,(边说边在三重境界的语句下划上线条,构成三级台阶)去追寻那最美的情怀。我们能不能把体现这三重境界的三段一起背一背呢?还不熟练的同学也可以看着书读,我们一起来感受迁客的悲喜,诵出仁人的忧乐,读出范仲淹对天下人的劝勉吧。来,老师来起个头,我们合作一把。面对这浩浩荡荡的洞庭湖,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显得那样狭隘,他们总是摆脱不了个人得失和外物好坏的牵绊,所以他们时而悲,时而喜,若夫——
生背诵三、四段,背不出的朗读。
师:这种“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但不是范仲淹欣赏的,于是,他发出了一声长叹,提出更高的境界来勉励所有的人,“嗟夫——”
生齐声背诵最后一段。(诵至文末,屏幕出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英雄的黎明》雄浑的音乐缓缓响起。)
师:孩子们,范仲淹在900年前发出了这一声呼唤,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想不想也做拥有这样崇高境界的人呢?
生:想!
师:范仲淹在问:“谁和我一道?”我们该怎么回答呢?
生:我!
师: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范文四:《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网上对于这堂课的课堂实录有不少,但都是同一版本,有不少错别字且不提,内容还有很多缺漏,所以重新整理了一遍,希望尽可能地把这堂课的一些想法传达出来。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上课前一天要求学生通过预习给同桌出一份《岳阳楼记》小练习。学生互测、互批。 课前5分钟反馈互测情况,强化重点词语和容易理解错的词语。) 师:在今天这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生齐读屏幕所示文字: 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 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 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 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 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 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 (朗读过程中有学生将”谪”念作“dí”,师帮助正音:谪 zhé)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人是谁吗? 生(众):范仲淹。 师:是的,他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师:“文正”这个谥号在宋代是对一个文官极高的褒奖,范仲淹之所以被授予“文正”这个谥号,除了他的政绩之外,还因为他的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就写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你知道是哪一句道出了他的思想吗? 生(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这个句子你在课文哪里看到的? 生(纷纷):最后一段。 师:最后一段是吧?那咱们来一起读读这最后一段吧。 生齐读文章最后段落。 师:嗯,读得不错,如果声音能更响亮一些,更自信些就更好了,待会儿我们再来试试看。老师先问问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看。(学生纷纷举手)好,你来。 生:意思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前快乐。 师:快乐之前快乐? 生:哦,快乐之后快乐。 师:说的不错。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这句话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那是不是范仲淹写着写着突然灵光一现想到的呀? 生(众):不是。 师:不是?那就是早已有之的喽,你有证据吗? 师:看看范仲淹的介绍,你有发现吗?(屏幕再现范仲淹介绍,学生默读) 生1:前面写到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说明他小的时候就有一种志向,想要治国,那就说明“先天下之忧而忧”这种志向他小的时候就有了。 师:你发现的很快。还有吗? 生2:上面写到了范仲淹为百姓谋福利,扶贫助弱,说明“先忧后乐”这句话是他一生追求的一个目标,这是他毕生所追求的。 师:嗯,既是毕生的追求,所以肯定早已有之。 师:其实我们刚才读过的课文里也有一个字提到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你能发现么?哪一个字? 生:我认为应该是“尝”这个字。 师:为什么是这个“尝”字呢? 生:因为“尝”字解释为“曾经”,就是说他以前就有了——(学生声音越来越小) 师:非常好,孩子,你自信一点。你的发现很好,请坐。“尝”就是“曾经”,说明这种思想早已有之。既然范仲淹早就有了这“先忧后乐”的思想,那他为什么不开篇就直抒胸臆呢?(学生困惑答不出。)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已经知道范仲淹写这篇文章是受了谁的嘱托啊? 生:(齐答)滕子京。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滕子京的故事,也许你就有所发现了。 (出示背景链接,学生默读) 滕子京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很少)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范公偁《过庭录》) 师:范仲淹为什么不能一开篇就直说,你从这里有没有发现?谁来说说看? 生:文章写滕子京是一个豪迈自负的人,如果一开始就先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思想去教育他的话,他估计就感触不深。 师:感触不深吗?(同桌学生举手)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一开始就这样写滕子京会有点接受不了。 师:哦,一开篇就直说接受不了。那就得想办法委婉地说了。通过这则材料我们知道范仲淹想要借这篇文章来劝勉滕子京,可是直说又怕他接受不了,正如你所说(指第一个发言的学生)他是个豪迈自负的人,那么,范仲淹该如何去劝勉滕子京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重点。昨天我们已经分好了小组,接下来就来小组合作探究——范仲淹是如何劝勉滕子京的?在咱们探究开始之前请同学们注意,老师还有三点要求:(屏幕出示探究问题及要求)联系课文探究;组内全员参与;探究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当你探究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多读读课文。好,开始吧,
前排同学向后转—— (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倾听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说出看法) 师:说说看,每个人都发言哦。 (十分钟后) 师:孩子们,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也许交流中会有新的发现,哪一组先派个代表来说说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啊?(学生举手)好,你先说—— 生1:我们觉得文章先对滕子京表示了赞扬,后面再写环境,用洞庭湖的阴晴明暗来比喻国情,让滕子京知道应该先忧后乐,就像文章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你说出了你们组的看法,其它组呢? 生2:我觉得文章开始时范仲淹先对滕子京的政绩表示赞扬,在他的管理下这里百姓和乐。又表示了对他被谪的理解同情,之后再写出现在的社会状况,他们应该怎么去做才能改变这状况,从而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你们组也提到了要先对滕子京赞扬肯定。好的,请坐。(学生举手,再请一组代表发言。) 生3:我们是这样认为的,范仲淹先说滕子京只花了2年时间就建成了岳阳楼,而且政事顺利,后面再说滕子京的一些缺点,告诉他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委婉劝勉他更能接受。 师:前面三组同学发言都提到了范仲淹先肯定了滕子京的功绩,然后再来进行劝勉。这种肯定对劝勉很有好处,但我很想知道然后他怎么进行劝勉的呢?有没有组探究过这点? 生4:他用景物,借景抒情,用波涛汹涌恶劣的场景来比喻遭遇危机的国情,用春和景明来比喻好的国情,说明国情有危险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师:刚才也有同学把景物描写和国情联系到一起,但这景是谁眼中的景?文中是谁在登楼抒情啊? 生(众):迁客骚人。 师:这“迁客骚人”是什么样的人呢? 生:迁客骚人就是被贬官的人和诗人。 师:对,迁客骚人就是被贬谪的官员和诗人,这景是他们登上了岳阳楼所见。当他们看到淫雨霏霏的景色时,他们产生了怎么样的情绪? 生:悲愤。 师:悲愤的情绪,嗯,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生:从“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句。(学生念错“萧然”的“萧”,师正音) 师:迁客骚人在这种景色时登楼产生了悲愤的情绪,在下一节又一次登楼时,看到了明媚的景色,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这一次登楼“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师: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迁客骚人这时而喜时而悲的情绪呢? 生:我认为是为了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写悲愤的心情,然后再是好的心情。 师:这如何来引出先忧后乐呢?再想想看。 生:我觉得就是当时的国情太起伏动荡,有时国泰民安,有时有反政府之类的。 师:这位同学很能联想,但我们这里说的是迁客骚人的眼前所见,心中所想啊。 生:我觉得迁客骚人指的是被贬官的人和诗人,滕子京也是这种人,他们的这种悲啊喜啊的情感变化也能用来劝说滕子京。 师:嗯,你很会发现,你发现滕子京也是这种人。我不说你滕子京,我说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是这样的。然后呢? 生:然后用其它迁客骚人这样的悲喜变化来劝勉,告诉滕子京大家都是这样的,都会有这样的忧和乐。 师:是的,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悲喜体验,看到美丽的春景就喜气洋洋,看到悲凉的雨景就悲伤,范仲淹理解,但范仲淹欣赏这样的时而悲、时而喜的心情变化吗? 生:应该不欣赏。后面写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要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悲或喜。 师:非常好,这正是范仲淹想要告诉滕子京的,要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师板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他笔下的迁客骚人的时而喜时而悲却恰恰相反,就叫“以物喜,以己悲”(板书:以物喜,以己悲),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探究,我们发现范仲淹缘情设景,以洞庭湖景来体现迁客们“以物喜,以己悲”的悲喜无常,对比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更高一层的人生境界,不用多说,留给滕子京自己去甄别选择。这样既达到了劝勉的目的,又紧扣了“岳阳楼记”这个文题,前面还不忘夸滕子京一下,让他更容易接受,这就是范仲淹高超的劝勉艺术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段文字。读出迁客骚人的悲喜无常吧。 生齐读第3、4段。 师:刚才我们发现范仲淹通过对比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那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 “先忧后乐”境界一样吗? 生1:不一样。 生2:我认为一样。 生3:我也认为不一样。 师:看来有分歧啊,来,我们选个代表来说说吧。你先来。 生:不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不因为事物的好坏
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悲,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先忧天下,后忧自己,先喜天下,后喜自己。天下放在前面,自己放在后面。 师:哦,你发现的是顺序,天下为先。后面那个男生着急了,让他也来说说吧。 生:我认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短暂性的,要他不要时而喜,时而悲,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在天下真正快乐之后才快乐,是长远的。 师:哦,你感受到“先忧后乐”的目光看得更远。 生:我觉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说同一人的,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跟别人比较,比别人先担忧,比别人后快乐。 师:嗯。还有同学说说看吗? 生:我认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说个人的情感,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整个国家、人民的情感。 师:嗯,你发现了前者关注的是个人,后者关注的是国家天下。很不错。还有同学想说吗?刚才那位女生你也举了手,现在还想补充一下吗?(学生表示和刚才同学说的一样,不补充了。)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与先忧后乐是不一样的,前者说的是宠辱不惊,后者说的是心怀天下,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先忧后乐”的境界要高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板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今天这种思想(指板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昨晚老师备课时浏览网页,看到了这样的事例—— (屏幕出示: 桐乡市石门镇民丰村的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陈小忠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大城市,毅然选择了服务农村。他利用废弃的桑枝条种植黑木耳。带领全村人致富。 嘉兴第一中学教师朱玲离别了家人和美丽温暖的嘉兴,远赴新疆支教。她说:“援疆支教,就要奉献。”) 师:看到这样的事例你感到亲切吗?作为嘉兴人,你骄傲吗?今天,在我们的身边,仍然有把更多人的幸福放入心中的这种思想在闪光,那么在范仲淹生活的时代,拥有这样思想的人多吗?(生齐答:不多。)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意思是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就是说范仲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和他一样的人十分少。 师:好的,谢谢你。(转向该生的同桌)刚才我听到你也找到这一句,但我发现你多提到了一个字,是哪个字? 生:我跟他一样,就是前面多了一个“噫”。(学生念作第三声,教师正音) 师:你为什么要多加上这一个“噫”字呢? 生:因为我觉得这个字有强调作用。 师:哦?强调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学生齐读:“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你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一份什么滋味?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生:我读出了一份孤单和无奈。 师:你能不能把这份孤单与无奈读给我们听? 生读。 师:我注意到你强调了“吾谁与归”四个字,来,我们一起跟着她读读看,看能不能像她一样读出这份孤单与无奈。 学生齐读。 师:还能不能读出别的味道来? 生:我还读出了一份伤感,我觉得他也很希望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能够像他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滕子京还没有做到。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伤感读出来呢? 生读。 师:将这声叹息读的更长一些试试看。 生再读,叹息加长。 师:好,跟着她一起来读读看。 生齐读。 师:还能读出什么来?你来试试看好吗?昨天听同学说你的朗读是很出色的,你给我们读一读,看能读出什么滋味? 生读。 师:你读出一份什么? 生:不甘。 师:从刚才的朗读中我没听出来,能再读一读吗? 生再读,强调了“噫”、“微”。余生跟读。 师:不甘啊,不该是这样的!他想要有更多的人和他一起走这条路。还有吗?(一生在座位上答:劝勉。)对,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受滕子京所托而写的,他想劝勉滕子京,怎么读能读出劝勉?我们把后面的声调往上扬试试看好吗?长吸一口气,然后叹出来,噫—— 生读“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噫”字拉长,句末声调上扬。 师:他劝勉的仅仅是滕子京吗? 生(众):是全天下的人。 师:是啊,范仲淹不仅是在劝勉滕子京,也是劝勉天下所有人。范仲淹身上充满这种先忧后乐的正能量,他要把它传递给更多的人,来,咱们再大声一点,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师:(深情,语调上扬,“谁”、“归”二字加重)“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生大声齐读。 师:读得真好!这一声叹息,一句疑问,让我们读出了范仲淹的孤寂、悲凉、不甘,也读出了他的劝勉、号召、期待。
屡遭贬谪仍然坚守抱负,身处逆境还能心忧天下,这就是范仲淹,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崇高的风骨。来吧,孩子们,我们一起再来朗读一遍这最美的情怀。 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段落。 师:孩子们,你们已经渐渐走进了范仲淹的内心,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呈现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就仿佛三个台阶,引领着我们一步一步向上,(边说边在三重境界的语句下划上线条,构成三级台阶)去追寻那最美的情怀。我们能不能把体现这三重境界的三段一起背一背呢?还不熟练的同学也可以看着书读,我们一起来感受迁客的悲喜,诵出仁人的忧乐,读出范仲淹对天下人的劝勉吧。来,老师来起个头,我们合作一把。面对这浩浩荡荡的洞庭湖,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显得那样狭隘,他们总是摆脱不了个人得失和外物好坏的牵绊,所以他们时而悲,时而喜,若夫—— 生背诵三、四段,背不出的朗读。 师:这种“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但不是范仲淹欣赏的,于是,他发出了一声长叹,提出更高的境界来勉励所有的人,“嗟夫——” 生齐声背诵最后一段。(诵至文末,屏幕出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英雄的黎明》雄浑的音乐缓缓响起。) 师:孩子们,范仲淹在900年前发出了这一声呼唤,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想不想也做拥有这样崇高境界的人呢? 生:想! 师:范仲淹在问:“谁和我一道?”我们该怎么回答呢? 生:我! 师: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范文五:《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流浪客 改编
师:写《红楼梦》的曹雪芹曾经写过这样四句诗来评价自己的作品:“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实,范仲淹写他的《岳阳楼记》也同样蕴含着自己的一片真情。今天,老师没有准备画面,也没有准备音乐,但是文中自有景生辉,文中自有情无限,期待同学们去看、去读、去品、去解一解其中之味。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朗读全文,共同走进《岳阳楼记》的文字天地。
(多媒体:展示曹雪芹的词句)
全体学生诵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用心,字音读得很准,文句也读得很流畅。今天,我们的这堂课的要求可能要更进一步,就是还要求同学能读出自己的欣赏之情。前两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略,这一堂课我们要来练一练同学明察秋毫的欣赏眼光。据同学看,这一篇文章同学最欣赏的最爱读的片段有哪些,请一排同学来说说。
生(1):是第二段,写岳阳楼的大观和登楼览物的心情。作者认为巴陵的美景在洞庭湖上。先从空间上写洞庭湖的广阔,水势的浩渺;然后,从时间上写晨昏之间的万千气象。然后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小结。接下来,作者写览物之情,设想迁客骚人登楼时的览物之情。
师:看来她是真的很欣赏这一片段,洋洋洒洒说了很多,总之,你对岳阳楼的大观留有深刻的印象。
生:(2)我比较喜欢3、4两节。因为我觉得他的对比描写很好。首先,是“波澜不惊”和“阴风浊浪”的对比。
师:好,举了一个例子,有了一点心情的感受。你是喜欢3、4两节,对他的写景比较感兴趣。
生:(3)我喜欢的是第4自然段。他写春天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就是有诗情画意。很有意境。
师:你也关注他写景的文字。
生:(4)我喜欢第5段,因为它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表现出自己的政治抱负。
师:你是对他的思考感兴趣。
生:(5)我喜欢第3自然段,因为他写的景色很美,让我很喜欢。
师:虽然同学所爱,各有所钟,但异中有同,大部分同学对3、4、5这几个片段表示欣赏。这里涉及到的,有写景的文字,有写情的文字,还有写出作者深邃思想的文字。我们就以这几个片段为例,来欣赏一下。刚好,昨天我们也谈到了这几个片段,留下了几个问题没有解决,是文句上的问题,请同学来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不同版本的译句。)
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时而浮出,时而潜入。
师:这是惠涛同学的问题,是对“锦鳞游泳”中的“游泳”的解释有疑问。
惠涛,请说说有没有新的理解。
生:我觉得“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两句是相互对照的。“翔集”这里的解释是“时而飞翔,时而停歇”,所以“游泳”可以理解为“时而浮出,时而潜入”。
师:惠涛对对偶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规律)了解得比较准确,所以在两个版本的选择中,还凭语感选择了第二种解释。“游泳”和现代汉语中的“游泳”,词义有了变化,同学要注意一下。
师:第二个问题,是昨天课上同学提出的,3、4两段中的两个长句,同学在把握上有点困难。我们主要要关注到这两个句子的共同之处。即“则有??者矣”,怎么来解释。请昨天提问的同学来温习一下。请俞一敏同学来解释一下。
(多媒体: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
1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两个长句中,“则有??者矣”和“极”“洋洋”特别突出表示)
生:就会产生??的感情。
师:对长句中“极”和“洋洋”这两个词的理解有困难,老师在该词后面的括号中写上了注解。很显然,这两个解释都是字面上的解释,今天课上我们同学要跨进一步,要去体会一下这种“感极而悲”“其喜洋洋”的感情,你阅读的时候,能否产生,如果能产生的话,又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一起来了解一下今天赏读的要求。
(多媒体:赏读要求,读出欣赏的感情,说出欣赏的过程,听出欣赏的方法。)
师:同学们选择自己欣赏的片段,尝试读出欣赏的感情;对写景或写情、写思想的文字,人真品读,跟同学交流一下自己欣赏的过程,同学在发表自己意见时,其他同学留意他所用的欣赏方法,会不会引起我们的共鸣,
师:同学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自读自赏,还有是两个人合作,你读我赏,或我读你赏,需要很好地配合。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片段欣赏的示范、欣赏的几个角度,还有一段小资料。同学可以借鉴,可以利用,也可以结合课前自己收集的背景资料来进行思考。
(学生开始进行思考或合作赏读,教师巡视,个别解决学生问题。)
(多媒体:重现阅读要求)
(有学生举手要求交流,且是两位合作)
师:先请金壬初和孙淑伟两位同学合作来进行赏读。
(一位要求朗读第4自然段,一位进行赏析)
生:(赏析)我比较喜欢这一段。“至若”引出一个清明的画面。我觉得“春和景明”用得非常好。和煦的春风,明媚的阳光,给人一种温和感,人置身于特别好的天气环境下。“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景色,此时的洞庭湖不仅波浪平静,而且天光水色交相辉映。洞庭湖一下子就有了光彩。“一碧万顷”把洞庭湖水的清澈、一望无尽的磅礴气势给写出来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作者写了两种动物,一是天上飞的,一是水里游的,大自然的活力呈现在洞庭湖上。“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出了春天特有的活力,“郁郁”写的是花香,有花香的环境就会给人一种特别好的感觉。“青青”给人有生命力的感觉。洞庭湖岸也极有生机。所以我觉得这一段写整个洞庭湖的画面是很清丽的。这应当归功于范仲淹的文笔,他文气畅通,用词美妙,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此外,还是画面多姿多彩。
师:到底是女孩子,感受力很强,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让我们也仿佛置身于春和景明的画面之中。有没有同学欣赏的片段是一样的,但却有不同的欣赏和思考,再来谈谈。
(有学生举手)
师:请陆慈娴来赏读。朗读可放前亦可放后。
生:那我先读吧。(朗读第4段)这一段文字要动用所有的感觉器官来感受。首先,我们要用眼睛来看一下,这段文字的设色之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碧蓝碧蓝的湖水接着碧蓝碧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蓝的背景上,小草兰花点缀出一片生机;沙鸥、锦鳞给静的画面增添了动的活力。此外还调动了听觉,“渔歌互答”,给人带来很好的听觉享受。在视觉、听觉都给人享受的时候,作者觉得“此乐何极”~
师:是让“作者”“此乐何极”么,
生:这边的景色白天和黑夜都很美丽,所以让人产生“其喜洋洋”的感觉。
师:陆慈娴同学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看,来听,来想,以至于她的感情沉浸在其中,把这种感情真的是当成了作者的感情。你们认为这里所写是作者之情吗,
生:这里所写应该是迁客骚人的览物感情。他自己的思想感情时在第5段中写出来的。
师:从上下文意看,这里所写自然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但因为陆慈娴的误会,不禁使我想到,既然作者把景写得这么真,把情抒得着么切,恐怕范仲淹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吧。从某种角度讲,
2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范仲淹可能有过切身的体会,所以在揣摩迁客骚人的感情是才能表现得如此真切。陆慈娴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赏读了这个片段。其他有没有同学从不同片段不同角度来欣赏的呢,
(有学生举手示意,两人合作)
生:(朗读第3自然段)。
生:这一段表现悲情。迁客在他乡触景生情,是因为有阴郁的景色。范仲淹写悲景用词准确。如,写风,就用阴风,写浪,用浊浪。这里写的景色与第4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览物之情”的“异”。
师:同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赏析。有没有同学对第5段有兴趣,
(有同学举手示意)
生:前几位同学谈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者或许有过同样的感受。因为作者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可见,作者有过类似的感受,然后去探寻古仁人的想法,他发现古仁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人(迁客骚人)是不同的。古仁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忧国的。作者把古仁人与当时的人作对比,借此告诉谪守巴陵的滕子京要想古仁人一样要先有后乐。(内容较为繁杂,作了概括处理)
师:这一段中,你最欣赏的到底是什么,
生:欣赏他表现出来的“先忧后乐”思想。
师:是因为他说了先忧后乐的两句话,所以你很敬佩他么,
生:是因为范仲淹本身就是一个先忧后乐的人。
师:确实,范仲淹因为说了这两句话而名传千古。可同学有没有想过,仅仅是因为他说了这两句话,而让人感到他与众不同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只要想出两句惊人的话就可以了。如果你要体会范仲淹的与众不同,体会他宽阔的胸怀,是否可以结合老师提供给大家的资料或是同学自己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欣赏和品味呢,
生: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为览物或悲或喜,作者后文说先忧后乐,也是一种感情,是忧和乐的感情,他们的区别就在于作者不是因外物而悲而喜,是为国家而忧。
师:实际上,你通过对比发现,一般的迁客骚人,一般的人之常情是会被外界的境遇,个人的经历所影响,也就是说多少都是为一己之私情,范仲淹看来不是如此,他有怎样的情感,
生:他有为国为民的感情。
师:请同学在看一下老师提供的资料,看看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忧乐观是怎样形成的,有没有一个产生的基础,能否看出他思想的历程,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资料。
(学生朗读资料,大体解释,有理解上的问题,即时解决。学生对资料的运用感到有些为难。)
师:我觉得一个人的思想形成有其必经的过程。范仲淹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不以个人进退为念的思想实际上伴随了他为人为政的一生。他的思想不时突然而来,也非偶然而来,所以他才会经历了谪迁之后,还能反省,我相信他也曾经有过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但是很显然,他经过了自己的反省。觉得这样的感情对自己而言,不符合自己的追求,所以他去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是怎样面对挫折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提炼出自己的忧乐观。
师:刚才同学来赏评他怎样写景,在写景过程中一步步把迁客骚人的感情抒发出来。我在听同学评赏的过程,评赏得很热闹。你们想不想知道,我喜欢那一个片段,其实是都喜欢。比如每次读到第3段,都会觉得他写得太好。最后一句有“感极而悲”的一个“极”字。“极”的意思是“到极点”。这种感情如何层层累积到“极”的程度呢,我觉得作者的铺承非常好。他先让你看,霪雨、阴风、浊浪,这些景物都带有悲愁的色彩;这还不够,再让你看,“日星隐耀,山岳潜形”,眼前是会蒙蒙的一片;“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耳边可能满是抱怨之声,到了晚上,更有“虎啸猿啼”,作者通过令人恐惧、有令人感到凄凉的声音渲染;到这个时候,还不够,再让你想,想到“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让你心中所有不痛快的经历,都涌上心头,此时,你的内心有内而外,整个人就像被一个悲愁之网笼罩,不由你不是悲从中来。当你来读者一段文字的时候,我觉得同学可以想像、联想,到什么程度,到读来禁不住悲从中来而潸然泪下。请同学一起来感受着读一读这一片段。
3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全体朗读,教师合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动情。让我们在回忆一下我们刚才赏读的方法。有已经运用的,由未用的,留待课外尝试。
(多媒体:出示赏读方法)
师:岳阳楼上,《岳阳楼记》熠熠生辉。评论此文的对联也很多。同学可以课外收集一些来欣赏。今天,我们要自己运用对偶的手法,完成一幅对联,以表达对先贤的敬意。老师写了一半,另一半留给同学回家完成。
(多媒体:出示对联)
下课~
专家点评
主持人:大家好~ 老师们,今天我们初中语文古诗文研修专题组请来了四位语文教学专家,他们将就上单元的课例为我们进行现场的分析并对我们初中古诗文教学作具体指导。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老师们争论的话题,也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主要矛盾。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呢,下面请我们几位专家发表高见。
黄厚江:首先,我觉得我们主持人提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文言文教什么呢,顾名思义,一个是“言”,一个就是“文”。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体现它本身的教学规律,就是看你如何处理好“言”与“文”这一对矛盾。从日常的文言文教学的情况来看,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失误,或者说对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这两者关系处理不好。在日常教学及一些教学研究活动之中,我留意了一些课堂对“言”和“文”的关系处理,发现常常会表现出很多问题。简单地梳理,主要表现为三种:一种是面广量大的课有“言”没有“文”;第二种是跑到另外一个极端去,就是只有“文”没有“言”,这种课程是架空的课;那么现在呢,从理念上讲,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文言文既要有“言”又要有“文”,但是处理两者关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僵化想象,简单地“言”加“文”,将两者是裂开来。表现形式有先“言”后“文”,这个“文”是强加到“言”上去的,而不是从“言”内在体现出来的。我们平时跟傅老师、徐老师一起谈论这个问题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文言文要教得基本到位,“言”和“文”一定要融合在一起。但是形成这样一个认识以后,在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思考的、具体的、实在的深层问题,就是两者怎么融合。有时候我自己也在想,我觉得这里恐怕有一个认识上的前提,就要弄清楚文言文的“言”、“文”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文言文的“言”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很多老师意识到要注意到“言”,但是他对这个“言”的理解非常的狭窄,他认为所谓文言文的“言”就是知识,甚至有更狭隘的理解,像我们高中,有人认为文言文的“言”就是古代汉语的语法。这种理解尽管注意到了两者的结合,其实还是没有全面的把握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言的内涵不清楚。我想法梳理了一下,你们看看是不是对。文言文的“言”有很多层次和方面,我梳理了有五个方面。第一个是大家关注的,就是词语的积累。这个词语积累,我觉得还要分开,实词主要是一个强调厚实的积累,实在的积累。虚词就我自己的理解,恐怕不是和实词一样的,要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掌握哪个虚词多少用法还不是这么一回事,所以这是一类。那么第二个呢,我觉得文言文的“言”,要了解一点古代汉语的语法。要的,从我个人教学的思考和自己学文言文的角度讲,懂一点效率可能高一点。第三个呢,我觉得更重要的就是掌握文言文它本身的诵读方法、解读方法,它有它的特点,这个都是言的基本内涵。其中有一个,常常被我们老师和我们自己忽视的(徐老师是不是同意我这个看法),这个文言文的“言”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文言的语感,应该说语感是文言文的“言”的最高层面,因为学生无论从高考做题也好,从平时阅读浅易文的过程来看,他真的套用去分析的也不多,要回想一下这个诗词有几个意象,一个一个套的也不多。
徐思源:根本就是这些实词,它未必就经常使用。
黄厚江:对,对~语感形成以后,就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你才有。所以我可能没有把它一一列全。我觉得这个“言”的内涵应该全面去了解。那文的内涵呢,也是如此。
4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我在一篇文章里讲过,我说文言文是“四文”,除了“文言”以外还有文章、文学、有文化。那么就“文”的层面来讲,至少有这样三个大的层面:第一个“文章”,因为很多经典的文言文,比如说像《岳阳楼记》,我们今天教的。这篇文章,它本身从文章学的角度讲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仅仅抓住一个“言”,把这么好的一种架构放弃了,那这文言文教学很多应该承担的任务就体现不出来。那么就文章本身又有很多东西,我们这里就不一一去说了,文章本身也很丰富,有很多文言文的作品,它又是文学作品,像《狼》是小说,我们在这篇《狼》中,不仅仅可以学到言,我们还可以学到小说的一些文学的素养。文化的东西我也不一一列举,总的来讲我有一个基本想法,就是首先要对文言文的,文和言的内涵要跳出以前那个狭隘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去考虑两者怎么融合,那么这个两者的融合,我有一个基本想法,就是要立足于言进行教学,在言的教学过程中,去融合文的内涵,跳出狭隘的言,那么讲到这一点我就想,今天我听了两节我们景范中学两位老师执教的文言文的阅读课,对这个,我的一些想法,我还是比较一致的,她们体现也是比较到位的,你比如说第一位老师那个《狼》,姓马的老师,马老师可能知道,你看她整个教学的流程,每一步都立足于言,第一步文言知识的梳理,这是一个很集中的很直接的解决言的问题,然后第二步呢,是学生复述狼的故事,这个复述其实就是一个言的活动,就是一个文言文的言语活动,而且我非常欣赏这样一种活动方式,她跳出了一个简单的一种对等翻译的单一的形式,第三个层面讲故事,其实讲故事仍然是着眼于对言的一种理解,学生接受了内化然后再表达出来,再接下去有一个细节我印象特别深,她对这个《狼》的主旨的把握,抓住一个句子,“狼亦黠矣” 一个“亦”“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她抓住其中一个“亦”和一个“耳”,让学生去品味、去思考,我觉得这是最典型的把“言”和“文”融合在一起。小说的主旨、狼的形象、诗词的体味,这就是“言”和“文”融合的比较成功的一种教学处理。
方智范:黄老师,我插一句,就是她后面一个环节分析那个狼的性格特征。分析狼的性格特征,如果是完全从文的角度说,她会凭空的去概括狼它的特征是什么,给它最后概括出一个抽象的定义。但是这个马老师,我发现她在抓住了贪婪啊、狡猾啊那些词的时候,她是非常感性的要学生从文本中找有关的文句来印证它。什么地方是写它贪婪,什么地方是写它狡猾,就是她始终没有离开文本,我觉得这一点,她处理还是蛮科学的。
徐思源:就是这个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是架空的,也不是贴标签的。
黄厚江:所以我想张志公先生说过一句话,他那个时候是说现代文的阅读教学的,这句话我在很多地方引用过,他说什么叫文言文阅读,什么叫阅读,所谓阅读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走进去走出来,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马老师刚才举了一个例子,其实就是这样的,她首先从文本里出来,把握这个狼的特征,然后这个狼的特征形成了,不是像架空的高处走,再回到文本中去,这样一个进去、出来的过程,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正确的,阅读教学的理念,体现在文言文里头,就是把言和文两者融合的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效果非常理想。
傅嘉德: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就是说文言文的阅读,我认为首先是阅读,就是你要把这篇文章,当做文章来读,而不是把它当成是实词,虚词、句式来读,如果这样的话,就把一篇好端端的文言文给拆散了,你首先是把它作为一个文章来读,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觉得读的时候有困难有障碍呢,我觉得是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们缺少这么一种语言环境,我们现在是生活在现代文的这个语言环境中间,缺少这么一种语言环境,同时呢,缺少这种语感,刚刚黄老师说的我觉得很赞同,缺少这么一种语感,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训练的时候呢,除了阅读之外呢,要扫清那些障碍,就是语言的障碍。这个时候呢,就是“言”的问题和“文”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结合起来,现在有的老师把它割裂开来的,刚才黄老师说了,先来一个实词虚词的“言”,然后呢,来一个文章的分析,似乎把这两者割裂开来,其实我认为首先是读文章,在读文章的过程中间,我们遇到很多问题,然后呢,我们一个个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为了读文章,这样就很自然的把它结合在一起了。
黄厚江:我接着傅老师插一句,就是有一个想法,我想补充一下刚才的那一个问题,就是傅老
5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师刚才讲的,文言文首先是阅读。
傅嘉德:首先是阅读,对~
黄厚江:这个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言和文结合的过程,我要补充这一点,什么意思呢,你学会读文言文了,你必须对言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像今天我们那个钱老师《岳阳楼记》,我就非常欣赏,她那后面一块赏读,其实让学生会读的过程,文也在中间。文有文气,方老师是专家,文有文气,你感受到这个文就是文气,你感受到这个文气就是一种语感,你感受到范仲淹的,胸襟抱负这就是文化,这就是文化,同时也可以看到是文章的内容,就是这两者就融合到位了,所以很多老师他有顾虑,他说我重视了文以后,这个“言”将来以后怎么考试呢,方老师我给你讲一个例子,我在山东上过一次课,因为我没串讲,一下课以后一个老师就找我,他讲的非常清楚,我们要交流嘛,对话嘛,他然后就说了,王老师我觉得你课上得不错,但是我觉得你这样上课,学生经不住考试。他然后就说了,如果不用串讲,学生学文言文将一无所得。这是他的原话,所以我觉得这个话我们就可以讨论了,反映了很多老师的一个普通心理。
傅嘉德:现在很多老师上文言文,他觉得上的最好上的办法就是串讲,从第一句讲到最后一句,这是最好上的一种办法。
徐思源:就是每一个字词都落实了。
傅嘉德:对,他不管学生看得懂看不懂,他就从头到尾讲一遍,这个办法是最好办的,其实你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完全把学生放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你自己在那儿发挥,其实这是不对的。
方智范;其实根本上学生还不是阅读的主体。
傅嘉德:对。
方智范:他是一个被灌输的对象。
黄厚江:我还可以把这个话退到最底线,然后我跟他交流,我说你串讲一定就经得住考吗,我不串讲一定经不住考吗,我说很难说,他说为什么,后来我就讲了一些道理,我说串讲不可一概否定,偶尔串一次,有些文本串一串也是有道理的,学生也有收获的。但是从整体上讲,我是不提倡串讲的,尤其是初中文言文,我觉得串讲,除了傅老师刚才强调一个主要问题,串讲就是学生不是学习主体。我跟有些老师讲的,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喜欢我们文言文,不要怪学生,就是从初一开始,老师的串讲把文言文的魅力已经讲得没有了,是吧,
傅嘉德:对。
黄厚江:把学生的兴趣讲得没有了。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讨论的问题,比如第一个教学的浪费,所以跟那几个老师讨论的时候,就是我不谈大道理,我讨论两个,一串讲是教学浪费最大的教学,我听了很多课,我就问一些老师,我说您串讲,您能讲多少内容我注释没有的,你说你能说多少,很多老师串讲讲的内容,还是注释的重复,既然是注释的重复,为什么不让他看呢,我们老师说,你叫他看他课后不看呀,我说课前不看你让他课内看,他说课内看有什么效果呢,他觉得他讲了,学生记了有效果,学生自己看没有效果,我觉得这个不成立的。
傅嘉德:其实我们并不反对老师讲,就是老师讲应该讲到关键的地方,就是学生看不懂的,书上注释没有的,那个时候真正出现障碍了,那个时候老师应该讲的。而学生看得懂的,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学生自己去体会感受。
方智范:上午钱虹老师上的《岳阳楼记》,上到那个“其喜洋洋者矣”,她就讲到“洋洋”这个词,书上教材没有做出判断,但是“洋洋”这个词,跟理解整段的文意,作者的感情有非常直接的关联,这时候钱老师就点破了,这个我说就点到位了。
傅嘉德:老师应该在这个时候讲,否则的话从头至尾讲就不行。现在出现一个很怪的现象,我们到学校去听课,看学生的书,学生的书上文言文那一部分密密麻麻的,我就看他们记些什么东西呢,翻译,把一句话的翻译记下来了。老师在上面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了。但是真正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他倒没记。那么这个学习的效果,我们就要打问号了。
6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主持人:实际上刚才黄老师讲到的那位老师说的,他说为了让他(学生)有所获,因此用了串讲。因为用了串讲,所以好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强调一个字字落实。字字落实这句话,好像以前对学习文言文,也有这样提法,因此现在的课堂教学当中也碰到,好多老师就是字字落实了以后,对于一些比较难的文言文的语法就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个语法是不是应该作为一个重点来教。像今天上午的那个《狼》那篇文章里有好多的词语,比如说词性活用呀,一词多意呀,那么是不是应该作为一个重点,就是反复的让学生牢记,比如说《狼》中“其一犬坐于前”,这个“犬”在这里名词做状语,是不是要了解得那么清楚,还是知道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像狗一样”,
方智范: 我说一下,因为刚才那个黄老师讲“言”、“文”关系,既有理性的梳理,同时后面又联系了我们上午的那个教学案例,说的很好的。我这里想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就说怎么对待文言文的语法教学,我觉得关键在于你是把这篇文章看作是你理性的语法知识教学的语言材料,还是你是把它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作为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它是有生命的整体,那么如果是你把它仅仅看成一个实现你梳理语法系统,传授语法知识,或者在这方面进行语法教学的语言材料。
徐思源:就像是那个王力本古汉语教材里面的例子。
方智范:那就得专业的学古汉语。
徐思源:来证明我的语法。
方智范:证明我的语法的东西,它不过是一些材料。而如果文章它做文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话,那么里面非常重要的有两种东西,我想一个是要把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调动起来,你调动不起来你怎么跟他对话,我们都主张跟文本对话,你怎么进入到这个情境呢,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所以要调动起这个东西,另外一个呢,语感,因为如果你把它作为整体了,你必须从语感入手,就是通过反复的诵读,逐渐逐渐进入这个文本的语境,
方智范:我认为这是两种思路,如果按照前面这个思路,它就是只有言其实就没有文,而后面这种思路呢,我觉得相对来说就言文结合,这样的话就说语法要不要,适当的语法知识,它是让你的语感得到一种明晰或者自觉的一种手段。就是在这个语境中,我理解这个句子或者这个词,如果凭语感,我可能这个地方我说不清,那个时候不管是学生也好或者老师也好,借助于适当的语法的知识,来在语境中解决对它的理解,我认为这样的语法教学,认为还是必须的。像上午那个马老师上这个《狼》这堂课,我对她那个环节的设计,我觉得是可以推敲的,就她跑上来就是学生的这个情绪还没被调动起来的,她文本还没进入,先把整个文章里面的实词、虚词、特殊的语言现象,她全都把它列出来,然后多媒体展示,这样的话呢,我觉得一下子就走向理性化了, 我认为这样做呢恐怕不宜提倡,我建议这个马老师,以后如果上这门课,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就围绕着刚才黄老师讲的言和文的关系,我认为还可以做些推敲 ,做些调整,这是我觉得言文问题,我讲的关于语法怎么对待。另外关于刚才黄老师讲的文章,我们从文章的角度,现在有一种误解,有的甚至提出,古代汉语是失去的语言,现在的中小学生,不需要学文言文,他甚至这样提,有这种观点我是不赞成的,我有一个学生,是在一个中学教语文,他在进修的时候就做了一个课题,做实验,就是文言文的教学,就是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与写作的关系研究,他在他教学那个班级实验,一年实验下来,学生凭借着那些优秀的古文,从构思、结构、表现手法,以及比较鲜活的语言词汇的运用,迁移到他的写作中去,全班的写作水平有明显提高。结果两不误,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而且借用故人的这种写作的经验和他们的这些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指导着他的写作,就提高他的写作水平,那个实验后来还是收获很大的。那就说明这个从言文关系来看,刚才黄老师讲到的文章、文学、文化,它对于对现代人的写作,提高写作水平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我就补充这两点。
徐思源:是这样,我觉得今天马老师那堂课,如果说有些不太理想的地方,我觉得就是这个环节,我在看这个课的时候,当初就在想,她为什么要这么来设计,那么从那个课里面,马老师的交待里面可以看出她似乎是第二个课时,那么第一课时,是怎么上的我们不太清楚,但是第二课时好像是来进行一个复习,检查学生的这个掌握的情况。但是总感觉这样来梳理以后,似乎就把文本看作是一个材料就是语言现象的一个材料库,就像是王力本的教材一样,举一个例子,就是目的呢,
7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这个终结是到了语言上面去了,字词的意思上面去了,但是我们感觉文言文的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实际上应该倒过来,扫清文字障碍,搞清楚这个词义,实际上是为了读文章,就是刚才各位老师讲到的文与言的关系,讲到这个文不可丢,确实,我们这个课本上,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学生所读到的这些文言文,是我们经过历史沉淀,这个积累下来的非常经典的东西是精华,就刚才讲到的文学、文化,它是文学的精品,是文化的精品,那把这个文章的东西丢了是非常不可取的,是不应该的,那么讲言是为了讲文,其实讲文也促进了这个言,如果马老师这个语言的积累,如果是还原到句子里面去,文章里面去,结合这个文字句子的理解,文章的理解,内容故事的理解,来讲这个字词的意思,我觉得应该更理想一些。
方智范:这里边如果我再往深里边再说一说的话,我觉得实际上就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课越来越上得不像一个人文课程,像一个自然科学课程。因为如果纯粹从语言的角度的话,它更倾向于自然科学,它比较注重理性的,系统的那些东西,所谓叫掌握规律,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它,这样就是忽视了阅读,忽视了语感,忽视了文章中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而把文章就容易上得偏枯,偏枯是当年张志公先生说的,就是我们的教材里面,有不少的文学作品,但是常常由于忽视了人文的文学的教育以后,忽视了审美的能力培养以后,他又上得很偏枯,他说连古代作品也是如此,这就是他一语中的,我觉得这个问题谈的很好。
黄厚江:这个问题呢可能有一个很现实的根源,就是考试。就是很多老师他就觉得这样做,像马老师她这样一做以后,她觉得考试就放心了,效果就比较好,就文言文本身学习来看,我有一个基本想法,应该是先分散后梳理,先阅读后小结,这个恐怕是应该要承认的一个基本规律,这是最起码的。你想比如说为什么说马老师今天这个环节,我们都觉得有些欠缺呢,假如说(傅老师我们开始有这个想法)这个环节放到初三,在我们文学课上,学生有了大量的语言素材积累了,你到后面一梳理水到渠成,你今天才初中的,几乎是第一节的文言课才开始,你就把这样一个很枯燥的知识,用梳理的方式很集中的方式在这里头,应该说是没有能够,体现出文言文的学习规律的,你不体现学习规律,学生的学习 他接受的兴趣,得到的效果他都会有影响。我们也不是,一概反对一律不能梳理,必要的时候,适当的方式,包括在时间安排上,是不是要这样一种形式去梳理,完全可以再讨论。
傅嘉德:其实呢,就是阅读和考试我觉得并不矛盾。你首先就是把文章读好了,读懂了,读通了,读顺了,那么文章里头的一些实词、虚词,它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反过来你文章没学好,把它抽出来,把那些知识抽出来,你老师讲得再多,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也是不稳固的,考试也考不好的。所以我觉得,首先是让学生把文章读好,有一个相当的积累,语言的积累、语感的积累,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你考任何文章,考任何知识,我觉得都不存在问题的。同时呢,我们也不反对知识的梳理,刚刚黄老师也说到这一点了,就是说你在积累了相当的知识之后,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下知识的梳理,这应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对学生掌握一类知识,掌握知识的规律有好处的,对将来的阅读,对将来的积累也是有好处的。但是问题就是说,你要在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现象之后,读了大量的文章之后来进行梳理。而且我们也主张,这个梳理还是放手让学生去梳理更好,这样他掌握的知识才是他自己的东西,而不是老师灌给他的知识。
徐思源:关于这个问题我再补充一下,刚刚黄老师说,我们从来不梳理,我想这样不对,我还是梳理的。但是问题是有一个时机,有一个时段,有一个怎么处理(的问题),刚刚黄老师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一个什么东西是目标,就是(其实,我们刚才黄老师也讲到的),就是梳理出这个规律是目标呢,还是阅读文章是目标,其实梳理只是一个手段,就是刚才傅老师讲到的掌握一定的规律。那掌握一定规律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今后的阅读创造更好的条件。有了这个能力了,然后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我就更快的,更有一定理性的东西,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那么这个阅读的能力就增强了。那么另外就是初一小朋友一上来就这样做,确实他的积累、感性的东西比较少,这是一个就是梳理和阅读的这个关系。
傅嘉德:另外我还想插一句,就是说她刚刚讲到的有些语法现象讲得比较深。强调词性什么词
8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性啊、词类的活用这些东西,我觉得就是像初一的小孩子,只要让他知道这个词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它什么意思就够了。就是至于它的词类活用啊等等一些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老师可以告诉孩子们,但是在初一的时候呢,我觉得没有必要讲那么深。
徐思源:就是讲到这一点,我就再接着讲这个考试的问题。刚刚提到考试,如果说串讲了,我字字落实了,考试就放心了,其实是老师对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那么其实考试考什么,它未必就考你这个是不是词类活用,这个是不是动词,这个是不是名词。我知道它是动词名词,其实还是为了我理解它在一个具体语境当中怎么理解。其实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每一个词它都是在具体的语境里面它才有意义。它的意义是在句子里面,是在文章里面。如果我们让学生老是去记这个词它有几种用法、有些什么词义,等于是背词典。这个背词典是没有意义的。词典是帮助指点我们来读书的,那我们知道这个比如说实词,一个实词它有多少个意象,它其实也是为了指点我们去读书,最终还是回到文章的阅读当中。那么讲到考试的话,我想我们苏州市的中考从来没有直接去考孤立的静止的这种语法问题。即便是现在的我们现在的老高考了,也不考这些东西,从来不考语法。也就是问你,在这篇文章当中,在这个句子当中,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而且很强调在这篇文章当中,这个就是言和文的这个比重非常强调。文章理解的比重,这个人物传记比较多,那么这个传主,他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他做了些什么事情,是着重于对这个文章内容的了解啊,人物形象的了解啊,性格的这个把握等等,它不会去强调这个词性,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但是马老师的课,课后我也跟她交流了,她觉得她开头这样的上法,是对这节课前上节课的整理。能不能这样理解呢,就说碰到一些特殊的用法,词语的特殊用法,或者是一词多义的,我一课一课也进行一个梳理,小的梳理,然后我学了一个阶段以后,尤其三年以后,我再来大整理,滚雪球式的这种方式,能不能这样理解呢,
徐思源:我刚才讲的这个,就是我想用方老师的话,就是值得讨论、可以商量,未必就是说绝对不允许。但是今天这个过程,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似乎语法的东西,规定的东西,强调的多了一点,有点过。
傅嘉德:一上来就是狂轰乱炸,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受不了的感觉。
徐思源:就是讲语法 ,特别是在初一。
主持人:一节课一节课做一个梳理还是必要的。还是放在语境当中做一个梳理,我觉得还是必要的。
徐思源:这个都是可以的。
傅嘉德:这个梳理其实可以放在课后,课后进行比放在一开始进行梳理好,要好得。
方智范:而且语法的梳理,一篇课文教学以后,梳理的话也有一个重点,就是说我这堂课,这篇文章,最值得关注的语言现象,而这种语言现象带有典型性,他在读其他文章的时候,很容易举一反三,这个我要引用到冯钟芸先生他当年讲过的话。冯先生是北京大学教授,原来是全国语文教材,审查委员会的主任,他是组长,也是古典文学专家。他就曾经讲过,你这个语法规则,一是一 、 二是二去教给学生,学生并不能真正掌握,并不能真正掌握。那么他就非常的强调,就是说要在语境中让学生举一反三,他特别强调这一点,所以呢,就是你的梳理的目的,就是刚才几位讲的非常好的,是为了更好的变通,为了更好的培养语感,为了把这种语感能够提炼到带有自觉的程度。在那个时候适当的语法,它就起了作用了,而主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是去掌握语言的法则一二三四。我想冯先生这句话,我想会举一反三,我觉得还是非常有启发的。
黄厚江:我觉得这个问题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另外一个角度什么意思呢,如果说得高一点,就是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如果说的很实际,就是这些问题从哪儿来的,学生遇到这一篇文言文,这些东西是不是他需要遇到的问题,
徐思源: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吗,
黄厚江:对,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学生阅读《狼》,的确这些问题是他的问题,我们来解决也是可以的。现在你是老师从自己某种东西的需要,然后整理出这么一堆东西来,让学生跟着你后面
9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来梳理,所以这个可能也是一个问题。如果的确学生学习这篇文言文,阅读这篇文言文,会遇到这些障碍,然后我们再来处理它,可能对学生来讲他有一种需要,从教学来讲也有一种需要,那效果可能就更好。讲到这个地方呢,我想到一个问题呢,我脑子里有个印象,就是我们强调言和文的关系,要处理好, 要两者的融合,那么有些老师肯定会问我们,到底怎么融合,具体操作方法怎么融合呢,我就想,刚才马老师也是一种,我们也不简单否定,就是集中解决,但是集中解决就是我刚才讲的,一定要立足于学生阅读文本的需要,来集中解决什么问题。但是我觉得更多的不是集中解决,更多的是分散的融合在其他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去解决。这个解决的方法其实很多,但是由于长期的习惯,很多老师他就问我,像我们学校的有些年轻老师,就说黄老师你说不要这样去集中的处理语法知识,不要去集中的。他们就喜欢一个幻灯,一个办法就是括号,五个句子,我们高中更多嘛,一个《鸿们宴》)你说多少要梳理呢,然后来一句一句,幻灯一气,不这样做我们做什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研究问题,我就想了一想,这个里头方法其实很多,那么我们不从远处说,就今天两节课,这老师可以给我们这样来看我们这个录像的老师,一个很好的示范,就这两节课,把言和文处理的基本路数,思路都有,我脑子里想的他们都有,第一个我们讲的就是适时的,适当的集中解决,就是我们刚才有几种观点不是不可以,在什么年级,到什么份儿上,上比如初一你也可以讲,讲到多少,哪些要讲,哪些不要讲,在什么时候出现等等。集中的,分散的,用哪种办法呢,一种就是钱老师,钱老师那个赏读里头,其实有很多语言的东西在里头。
徐思源:点拔式的。
黄厚江:融合在读的过程中,其实如果她有意识的话,还可以带到很多的所谓语言点,我们用一些老师的话来讲,就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带到很多很多的语言点。
方智范:黄老师我插你一句,我注意到那个钱老师上《岳阳楼记》的时候,她在进入赏读环节以前,她的屏幕上展示了一个学生提出的字词理解问题。
黄厚江:对,那个比这个相对来讲就更好。
方智范:那个问题是从学生中来的,学生有些问题他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在课堂上再去搞,有些觉得有点疑虑的,或者不理解的,学生提出来,她搜集了以后展示,把那些地方去解决,然后进入赏读,这就告诉我们一个言文关系里面有一个东西,就是理解文本和欣赏文本,这个关系要处理好。就欣赏文本必须以理解文本为前提。
黄厚江:还有一个就是刚才徐老师讲的,欣赏文本,其实也可以促进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它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就是我想如果就是解决除了集中以外一个诵读可以解决,其次就是抓住关键句去解决。这个我觉得像初中里的这个短课文,高中里都是长课文,为什么很多老师时间不够呢,一篇《鸿门宴》一串下来多长时间,串讲,讲五课时,我经常讲,讲死人的,教师也讲死人的,讲到学生睡觉,学生也讲死了,实际上你如果把一篇文章,你对于学生的情况很了解,第一个学生的问题我们来解决,第二个你觉得应该是他的问题,文本的重点,抓住几个句子,你像《诗书》那篇课文,包括今天《狼》这个课文也是,你抓住几个关键句子解决一下,我看就可以把需要落实的,一些东西落实到位,就是从关键句去契合。
方智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黄厚江:对 所以刚才哪位老先生讲的,举一反三也是这个意思,一狼洞其中,你把这个“洞”字到位,可能给你解决好几个问题,而且真的有的时候,我们老师列出来所谓词性转化等等也不典型的,不典型容易泛化,我们现在有很多认真的学生,很可怜的,他第一节课开始,就这个转化不转化,那个转化不转化,然后他问老师,搞的我们老师神经病。
方智范:高度理性化的学习方法。
黄厚江:是这样的吧,闹得老师没办法回答问题了,你刚才讲的这个字字落实,这个字字落实某种意义上是对的,但是关键问题,其实你说落实不了,这里是反映两个问题,第一该落实的,落实什么东西,第二个落实到什么地步,第三个不落实也是一种落实,就是这样想,你怎么可能,你古代汉语专家,像方教授你们在大学研究知道的,有很多“而”和“亦”没有专家落实,我们就告
10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诉了这个没办法落实也是一种落实,尤其长期的所谓简单的字字落实,现在我们学校有一个什么标准,凡是问你老师,这个老师说不出来什么用法,你这个老师水平就臭,进入这种病态。
徐思源:还有就是现在我们教高中的老师有个感觉,就是初中不少同学上来,因为初中老师是字字落实教的,然后刚才傅老师看到,那个学生的书本上都是记了一些白话文的翻译。
傅嘉德:这个其实不是字字落实,他是按照它的意思,就这么写一个句子,并不是真正的字字落实该落实的他没有落实。
徐思源:现在我们的学生是什么呢,他就是不是背古文的原文了,他是背那个白话译文,然后就是一一对应。这个词就是什么意思,然后连虚词也就是什么意思,那就实际上把语法系统都搞乱了。
方智范:这样就养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文言文阅读习惯。
徐思源:就像读英文,在标那个用汉文去标音一样。
傅嘉德:这里其实还牵涉到一个学生观的问题。就是你该讲什么,讲哪些语法现象,讲哪些语言现象,实际上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生需要什么,他哪些是真正的障碍,这个是老师应该讲的,还应该考虑到什么呢,就是学生的年龄,学生的积累,学生的接受的能力等等,这些都应该考虑好的,不是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这个就是一个学生观的问题。
黄厚江:实际上还是一个学生观的问题。
徐思源:对,像初一的孩子,这个现代汉语的词类等等他还没学呢。
傅嘉德:他还没学呢,你来一个“名词做动词用”,这个就麻烦了,他就学不懂了。刚才讲到一个学生主体的问题,学生观的问题,我觉得就是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方法,其实背后,你这个动作背后,就是你的理念,是吧,
傅嘉德:对~是的,就是他其实每一个教学设计,教学举动实际上你都要问个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徐思源:就是这个理念不是架空的。
傅嘉德:就是在你的教学里的,每一个动作当中,你每一个动作,就是体现了你的一种理念,有的人口头上讲的非常好听的,但是上起课来之后,就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个就不行。
主持人:实际上刚才两节课也就是,正好是马晓璐老师那个班是初一的,钱虹老师的那节课是初三的,那么在一些老师的观念当中呢,初一的小朋友,他自己不大会学习,所以我要告诉他,第一就是告诉他落实,到了初三呢,就是他会了,所以钱虹老师,就用让你们自己来整理,有疑问再提问我,所以马老师呢,她可能也是代表了一类老师的心态,初一学生他不会,所以我告诉他,你给我记住,然后记住以后,到初二初三碰到了熟的,你就知道了,碰到了这种情况知道了,或者到了初三他也学会整理了,当然我是觉得实际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初一开始就要训练,实际上一篇课文学下来,学生应该会找得出这篇课文里面哪几个字词都是特别的,我应该注意要留心一下,如果马老师也用今天钱老师那种方法,可能更加的适合学生,而且也是倡导一种学习的方向。
徐思源:就是我们说上课是干什么的,上课的目的就是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可能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也可能是我们老师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对教材的把握,我们对学生的了解,我们来指导他们,哪些东西是可以需要掌握的,你有可能可以举一反三的等等,这些就是要去把握学生需要的是什么。其实我觉得马老师,今天我们讲马老师那个环节讲的比较多,我还想为马老师说几句话。就是她的那个闪光点,就是其实刚才黄老师一开始已经提到了,就是那个复述故事,这是一篇小说,情节比较简单,也很生动,对初一孩子来讲是比较适合的,那么马老师不是简单的说你们一字一句落实,来给我翻译出来,不是,她是让学生复述故事,那么这个复述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理解。他对内容的复述,可以看出他这个言的把握,文章、字、词、句是否理解了,同时也有他对整个小说故事情节的、文章的一种把握,所以我觉得这个环节,是一个闪光点。如果她还是照许多老师那样去做,让他字字落实,一句一句,逐字逐句把它翻译出来,那就索然无味了,学生肯定也就一点感觉没有了。但是今天学生还是兴致勃勃的把那个屠夫与狼的故
11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事说得很生动。那么从学生的复述来看,我们可以感觉学生是读懂了的,所以我想说这个我们也谈到了教学有方法,其实我觉得就是教无定法。要讲到方法的问题,其实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比如今天两篇文言文,都是文学作品。一篇是小说,一篇是抒情散文,那么两位老师就了用不同的方法,小说它是讲故事,让学生来用自己的语言,用现代人的语言,来复述这个故事,把这个故事讲出来,然后来讨论这个故事中的形象,这个主人公,这个狼的形象,狼的性格。那么《岳阳楼记》它是一篇抒情散文,钱老师就让学生来选择,让学生自己来选择。他有一个理解的基础,学生提出问题,哪些是理解有障碍的,解决了以后,她进入一个品读的一个环节。而且是让学生自己来选择,你认为这个文章里面,哪一段是写的非常好的,自己有感觉的,自己感觉到了,然后你来讲,那么就是非常尊重学生的一种阅读的这个感受。他的这个第一步的感受,让他把这个感受表达出来,而且她有要求、要点。要领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读,这个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他理解和把握的过程,然后再让他来讲、解说,然后其实是一种鉴赏品读。那么这样的环节的设置,这样一种方法,就非常适合这篇文章。它有写景的东西,这个写景有一个基调的问题,学生都提到了,然后有一个抒情的问题,老师再适时的导入一些这个有关作者范仲淹的一些资料,然后再把这种理解和品读的引向深入。我觉得这样一种思路,其实是很符合这篇文章的。所以这个方法的问题,就是我们刚才讨论到的就是这个语言的这个梳理,放在什么时候、什么年龄段,这一堂课的哪一个环节,这都是一个具体的方法问题。那么我想都是要根据学生是否需要,然后这个文章的解读,文章的一种文学的这个鉴赏是否需要来决定。
主持人:说到底还是教无定法,关键是不是适合落实这个课的目标,适合这些学生。
徐思源:对。
方智范:我就刚才徐老师说的就是关于教法的问题,我再谈一点对钱虹老师这堂课,她有一个环节的处理,我觉得也是挺科学的。因为我们前面讨论,讨论语言问题怎么对待,这个语法知识教学它的功能定位,怎么理解,这些我们谈的比较多,那么如果是从文章、文学、文化这个角度,就是从文的角度,怎么引导欣赏。那么在初中的阶段如何处理,我觉得钱虹老师有一个做法,我认为还是很值得肯定的。就是她进入正式赏读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要有些抓手。她提供了几个资料,一个资料是给学生发了一个书面的,就是一个欣赏的事例,就是人家如何欣赏文章的,这是一个材料。第二个材料呢,她提出了欣赏这个《岳阳楼记》的几个角度,用这个屏幕展示的。第三个呢,她提供了一篇范仲淹的有关的视频材料,里面涉及到范仲淹“忧乐观”的。这三个材料提供以后,我觉得学生的欣赏就有了抓手了,可以从语言上开始。它不仅仅是语言的品味,语言的品味是一个主要的渠道,另外还有一些辅助手段,让他进入到这个欣赏的这一个层次。那么这样的一种就是材料提供,我觉得非常符合我们文言文教学,如果从文的角度来说,就是孟子说的那两句话:一个叫“知人论世”,一个“叫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有一家语文教材,它在编写文言文这个部分的时候,它就是怎么帮助学生学文言文,它的专题一个就是知人论世,一个就是以意逆。通过这样的一个提供材料,然后就批文入情,古人叫做批文入情,因为他有了抓手了,他就批文入情,所以我对她这样的一个设计,我觉得还是蛮有启发的。
徐思源:我再说一点,就是钱虹老师的课当中有一个细节我觉得非常好,就是她在学生赏读的过程当中,她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她的意见和学生不同的时候,她说的话是老师的欣赏和你的也许有不同,我的观点是怎样的,而不是说某某同学你错了,应该如何如何,就是这个细节也体现了钱老师始终是她的心目当中和学生是平等的,老师给学生做出一些指点,可以和学生一起商榷讨论的,我觉得这个非常好。
主持人:几位专家刚才就“言”和“文”讲了很多内容,下面我们请黄老师来做个总结吧。
黄厚江:总结也说不上,我刚才就想到一个问题,因为我们谈到很多,一些老师就会问,我具体教学的时候怎么去体现“言”,怎么体现“文”,两者怎么融合,其实今天两位老师课中,都给我们一种形象的启发。如果梳理一下我刚才说的,如果体现言,可以有适时的,适当的适度的集中解决,那么也可以在诵读的过程当中解决,也可以在关键问题的讨论中解决,也可以在关键句的玩味
12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的过程中去解决,也可以在写作方法的欣赏,甚至可以在文章的篇章结构中去解决“言”的问题。那文的问题,刚才方老师已经提到了,其实我后来理一理,我想这几位老师,两位老师给我们一种很好的、形象的一种借鉴。如果明确一下,我觉得,第一个,老师要定位。你要弄清楚这一篇文本,它的文教什么,比如说像钱老师,《岳阳楼记》着眼于它的语言、形式和抒情之间关系,这个文的定位就准。你《狼》就不能这样去教。第二个,要指导。就是方老师讲的,你怎么让学生去进文,比如说“三种方式”她讲的就很具体,第三个,提供凭借。学生入文,特别是初中生,他没有法,我们提供一个凭借,像一个路一样的,像一个红绿灯一样的,他就知道怎么进去。第四个就是学习过程中,老师去引导、去点拨,学生也完全可能把这个路走偏了,我们教师怎么样去把握他在“稳”这个层面上去学习文言文,包括引导是“文”和“言”,始终是两者互相照顾的,我由“言”顾到“文”,由“文”顾到“言”,这样就能实现两者的统一,相得益彰。
主持人:那么关于文言文的教学的讨论,我们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13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