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日文化交流史
选修课:中日文化交流史
2012.
.3 11
感悟中日文化
从饮食方面看中日文化差异
班级:设计11丙
姓名:杨凯远
学号:1192210406
序号:60号
中日两国互为邻邦,在形成各自独特民族文化的同时,相互间也很早就开始了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对文化分支之一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受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候状况、民族风俗、历史经历等方面的影响,两国的饮食文化也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那么让我们从两国的文字和饮食方面分析和了解两者的文化差异。 中日两国作为两个在地理与文化上如此联系紧密的两个国家,在饮食这个关键问题上是有一些共同语言的,当然,到底是海两边的两个国家,饮食上那个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饮食工具是至关重要的,筷子与碗、盘就摆在了头等的位置,每餐正式开始以前,筷子与碗、盘必须首先提前放在用餐者的面前,这在中国与日本是一样的;但是,中国一般除了筷子以外,还有汤匙,而日本只用筷子,除了在吃西餐喝汤时用汤匙之外。
在主食方面,就当下情况来讲,中日都是以谷物为主,不像西方那样依靠肉类食品和乳制食品,中国南方主要是大米,这与日本是毫无二致的,当然,中国北方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如小麦,豆类,小米。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饮食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就是都重视在饭后送上一杯茶,以助于消化,当然,主客也可以借着这个空当进行一些必要的交流。
但是,中日饮食文化还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中国的每一道菜都是经过长时
间的烹调,原料往往要经过煎煮炒炸卤炖等多到工序的制作方能起锅,在这一系列程序中原料得以定型,原味得以提升,口感也更丰富;而日本,相比之下是更加注重发挥材料本身的味道,根据情况生吃是最好的选择,而这在在国人眼中是难以接受的。此外,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日本菜的最大特点是生鲜海食,当然,中国人也吃鱼。而在吃鱼这一方面,中日还是有差异的,日本临海,主要依靠的是海鱼,而中国大陆水域宽广,依靠的主要是淡水鱼。 酒文化是中日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提起“喝酒”就会想到“敬酒“,而中国人很爱敬酒,似乎要把对方灌倒了才够意思;在日本也有灌酒一说,但是那只是些小青年干的事,一般对方表示推辞也就适可而止了。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而日本菜讲究色形味。日本菜肴偏淡,但是很注重形,所以说吃日本菜是用眼睛吃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吃的观念在逐步改变。比如说过年请客,过去都在家里操办,如今大家图个省事喜欢去餐馆了,但是大吃大喝、不讲营养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样既花费金钱,又浪费时间,更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任。日本人的饭菜习惯以大米为主,配以蔬菜、鱼类、肉制品和牛奶等,形成一种较好的平衡。因此,有人把日本人的饮食称为“日本式饮食生活”,认为应该加以推广。看来,日本人的饮食无论从文明程度来说,还是从身体健康角度来看,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当然,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有很多是被推广的,比如说过年吃鱼,都与中国渊源的文化传统有相关性.中国的饺子,馄饨,等小吃也是很出名的,而且中国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都与众不同,如四川那边偏辣,所以这种饮食文化要在借鉴别的国家的饮食文化上不断提升品质.
范文二:中日文化交流史
《唐律疏议》对《养老律令》的影响
序号50 法学1104 1109100420
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从莽莽的昆仑坳,到巍巍的富士顶,仿佛架着一座无形的长桥。两千多年来,尽管几度暴雨狂涛,但这座长桥断了又接牢。
日本,在“大化革新”以前,日本政治仍处于祭政一致阶段,有天皇或氏族首长传达神意,这既是政治指令,又具有法律性质。
比如,判断罪与非罪,就需神出场,这就是所谓的“盟神探汤”。在釜中放入水和石头,将水煮沸,然后让有凡最嫌疑的人以手取石,凶手是否被烫伤来表明神意。这种神判罚表现了当时日本法律的原始性质。
直到6世纪前后,由于中日交流日益增多,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渡海求学,给日本带回了一系列中国的宝贵典籍,当然也包括中国的法律,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是在《贞观律》、《永徽律》、《开元律》的基础上编纂修订形成的,共十二篇五百零二条,内含五刑、十恶、“八议”等内容,以“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为原则,有“一准乎礼,而得古今之平”的美誉。 大化革新以后,日本出现了最早的一部成为法《近江令》,随后又制定《飞鸟净御原令》。但这两部法令均已失传,我们不得窥其面貌。但719年制定的《养老律令》经复原,我们得到惊人地发现,其与《唐律疏议》近大体相同。
一、法律的形式完全相同
《唐律疏议》的法律形式为律、令、格、式。而《养老律令》中除了律、令之外,以后又制定格和式,形成了与唐律分类完全相同的法律形式,如《职员令》、《户令》等。
二、法律的精神处处渗透着儒家思想。
《弘仁格式》序说:“律以惩肃为宗,令以劝诫为本。”养老律的《令义解》的官位令开首部分也引用中国晋律编撰者杜预的话:“凡令以教谕为宗。律以惩正为本。此二法虽前后异时,并以仁为旨也。”这无疑是《唐律疏议》所追求的“德主刑辅”的儒家精神在日本法律中的体现。
中国封建律典往往将伦理道德和法律责任混为一谈,比如“十恶”中的“不
孝”、“不义”、“不睦”等都是道德上的要求。而《养老律令》继承了这种道德与刑法不分的思想,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原则,也要维护封建“三纲五常”。
三、律法的内容与《唐律疏议》极大的相似。
1、前面所说到的“八议”、“十恶”等定罪量刑原则在《养老律令》中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养老律将“八议”吸收,合“议功”、“议勤”为“议功”,又削除了“议宾”,遂成“六议”。与唐律一样,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统治者与贵族们的利益。而“十恶”则与“八虐”的形式出现,只将“不睦”、“内乱”去掉,其它照搬。
2、有关婚姻制度上的相似
唐律为了确保家庭中夫权的核心地位,遂有“七处三不去”的规定:以下七种情况丈夫可以休妻:一是无子,二是淫,三是不顺父母,四是口多言,五是盗窃,六是妒忌,七是恶疾。三不去:一是有所取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而《养老律令》中的《户令》完全保留了这一制度。但是由于日本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遂有将第一任妻子称为“妻”,后妻称为“妾”。
3、有关官员选拨与考核的制度
唐太宗说:“为臣贵于尽忠,亏之者有罪;为子在于行孝,违之者必诛。”这说明唐朝统治者是把“忠”、“孝”这些封建礼教的中心环节作为为官的标准。在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前提下,广开科举,着重考察儒家经典,重视官员的德行。在日本的《选叙令》中则明确规定:“栓拟之曰,先尽德行。德行同,取才用高者。才用同,取劳效多者。”《考课令》也规定:“德义有闻者,为一善。”这些都是唐律中“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在日本律法中的淳朴反应。
4、在刑法上、留养制度上,日本的《养老律令》也都或多或少地照搬或修改唐律中的相关条文。
从以上三大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养老律令》即是从《唐律疏议》中取出部分条文,结合日本的社会现实衍生出的一部法律。它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带着儒家的政治思想与道德观念,为日本民众所熟知,并逐渐融入日本文化之中。
范文三:中日文化交流史
中日文化交流史
一.东亚文化圈(儒学文化圈)
1,移民(徐福、朱舜水、隐元和尚等)
2,遣使(遣隋使、遣唐使、燕行使等)
3,留学(留学僧等)
4, 贸易(朝贡贸易、勘合贸易等)
二.中日文化差异
中国:宏观思维,灵活变通,先行而后法规,官人气质,喜情文化,大陆性
日本:微观思维,循序渐进,先法规而后行,匠人气质,哀情文化,海洋性
三.历史发展
(一)弥生时代、古坟时代(-600s中国隋唐时代之前)
有证据显示,现在的日本人其实不是日本岛上的土著,大多是很早就从大陆通过朝鲜渡海过去的,土著被赶到北海道去了,就是多毛的“阿依努人”
(二)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600s-1200s 中国的隋唐时代到宋朝末年)
大和民族的雏形的形成:位于现在的京都、大阪和奈良之间,三地之和叫大和平原慢慢壮大,最后变为一个国家,就是今天日本的雏形,也就是大和民族。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发展,引发日本人注意,从隋朝开始一直到唐朝结束不断派发遣唐使到中国来留学蹭课,学习内容广泛,上到国家行政下到泡茶下棋,日本人按长安原模原样建了一个缩小版首都奈良,接着又复制了大一点的到下一个首都平安京(就是现在的京都),由于跟中国学到了中央集权,“天皇”拥有较大权力,这个阶段包括三个朝代:飞鸟、奈良和平安。
平安时代末期
源平之争,源氏胜出,成为天皇手下首席武士家族,天皇封源氏为“征夷大将军”,但很快,天皇权利被“征夷大将军”架空。
(三)幕府时代(1200s-1800s 中国宋朝末年到列强侵华)
大将军权力大,主张大权,皇帝权利架空,成为幕府时代
1.镰仓幕府:著名事件:蒙古大军蹂躏欧亚大陆正要渡海来日本,结果两次被风刮翻了船,从此作罢。这两次“神风”就是二战时期日本自杀式“神风特攻队”的由来。
2.室町幕府:足利姓,日本进入战国时期(中国的明朝时期),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依次坐庄,同意了日本,结束了乱世。
3.德川幕府:战国结束建立了日本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又叫江户时代。持续了260年,最终幕府时代终结。曾实行闭关锁国200多年。
(四)明治维新时代(1800s之后即列强侵华之后)
幕府时代,天皇权利架空,“万世一系”
19世纪,美国人攻打日本,日本失败,却感激美国人,他们认为日本的觉醒归功于此。推翻了德川幕府,权利重回明治天皇手上,实行”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洋为日用。超越中国。随后打赢了甲午海战,又战胜了俄罗斯,很快跻身世界强国的队伍中去了。
直到二战完结,天皇的权利最终被美国人冻结,现在天皇仍是日本人民的精神领袖,也仍然没有实际权力。
四.中日大战
(一)白村江海战
公元600年即唐朝时,位于朝鲜海边的白村江海战。
当时朝鲜分为三个国家: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战乱不断。高句丽和百济和攻新罗,新罗寻求唐朝的援助,百济寻求日本的援助。引发白村江水战,大唐和新罗胜利,百济消失,
日本也被赶回了家。最后,新罗统一了日本。
从此,日本人向中国更加全面的学习,(隋朝时就已经开始学习)。
(二)万历朝鲜战争
中国明朝万历年间,日本的丰臣秀吉统一了战国。觊觎于中国,早在这个时候,日本人就有类似“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
日本对战中国大明和朝鲜,大明万历中途曾要求议和被丰臣秀吉拒绝。最终,丰臣秀吉病死家中,日本撤军,侵入大明的计划破产。但大明劳民伤财,打的一点也不轻松。 德川家康接手日本试图讨好大明,后来德川幕府一直闭关锁国,200多年相安无事。
(三)甲午战争
日本人和中国袁世凯签下《中日天津条约》埋下了甲午战争的隐患。
日本买枪买炮,购置海军,大清也建立了北洋水师,但从未保养。十年后,朝鲜爆发起义,大清前去查看,日本也去到朝鲜。战争开始。
第一部分:在平壤陆战,大清惨败,将朝鲜全境丢给日本
第二部分:在黄海的海战,大清惨败,北洋水师惨败。邓世昌
最终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1.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助长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借取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使得列强的侵略势力升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许日本在华设立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到中国内地面授内地税,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五.倭国(日本)与汉魏的交流:朝贡政策
六.日本与中国南朝的交流:日本来华学习,中国向其传授语言文字、养蚕织布技术、土器陶器等技能
七.谴隋使
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7月,圣德太子遣大礼小野妹子及通事鞍作福利来隋朝,一般以此为遣隋使开端。
608年4月,隋使文林郎裴世清等十三人,经百济到达日本筑紫地方。8月12日,裴世清入朝,圣德太子以下诸王、诸臣等人整冠肃服迎接。9月11日,裴世清返隋,小野妹子等人送行,同行者还有学生四人,学问僧四人。
目的:使者曰,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
国书: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八.遣唐使
自舒明天皇二年、630年8月开始,至宇多天皇宽平六年、894年9月废止,日本朝廷共19次出派遣唐使,长达264年。
四期遣唐使
1)舒明天皇至齐明天皇约30年间,四次遣唐使。
2)天智天皇时期两次遣唐使
3)文武天皇至孝谦天皇约50年间,四次遣唐使
4)光仁天皇至仁明天皇约60年间,三次遣唐使
九.中日交流的贡献者
阿倍仲麻吕:日本著名遣唐留学生。717年,19岁的仲麻吕被选拔为遣唐留学生,同行的留学生还有后来成了日本右大臣的吉备真备,九月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他经过数寒窗苦读,
参加唐制科举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进士,历任各项官职。阿倍仲麻吕终生未能回到日本,入唐54年,历侍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备受殊遇,荣达公爵。他的中文名为“晁衡”,与李白、王维等大诗人相交甚深,留下大量和歌与汉诗。
吉备真备:吉备真备(695年-775年),日本奈良时代的学者、政治家(公卿),曾两次出任遣唐使,官至正二位右大臣。他在大唐近19年,研究唐代的天文、历法、音乐、法律、兵法、建筑等知识,均有较深造诣。735年吉备真备回到日本后,向天皇献上了书籍、天文历书、日时计、乐器、音乐书、弓、矢等。中国早已失传的《乐书要录》现仍在日本保存,成为研究唐代音乐的重要资料。在右大臣任上,吉备真备对《养老律令》加以删削修订,加强了法制观念并重视人的诉讼权力。
鉴真:鉴真(688-763),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先后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他亲手兴建的唐招提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鉴真东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佛法,传律授戒。鉴真僧众在日十余年的活动达到了这个目的。由于天皇的重视,鉴真被授于“大僧都”的职务,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轨,促使佛教被确定成为日本的国家宗教。鉴真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宫崎市定(日本著名汉学家,1901-1995)
十.世界三大游记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玄奘《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
入唐八家:
最澄?空海?常晓?圆行
圆仁?惠运?圆珍?宗睿
十一.五代时期的中日交流
日本仁明天皇承和五年、公元838年,日本最后一次派遣唐使。公元894年,菅原道真提出废止遣唐使。907年,五代十国开始(日本平安时代)。
钱氏吴越国(895-982)与日本保持贸易关系,主要港口是浙江明州(宁波)。
1)吴越商船单向通航,无一艘日本船。
2)日本锁国政策,对外消极,基本无官方交往。
3)佛教典籍返回,文化“逆输出”
十二.北宋时期的中日交流
北宋(960-1126),中国文化复兴时期,日本为藤原氏全盛时代。
中日交流依然是中国商船贸易为主,以南方为中心。
主要港口:福建泉州,浙江明州、杭州,山东密州(胶州)
宋朝廷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日本方面是太宰府
十三。南宋时期的中日交流
南宋(公元1127-1279),日本平安时代末期及镰仓幕府时期。武士政权
南宋指定明州为与日本贸易的港口
主要贸易出口货物是中国南方的香料、药材、笔墨纸砚、陶瓷。
主要进口货物有黄金,手镯、扇子等。
南宋僧侣东渡日本,禅宗在日本发展。
兰溪道隆:1213年(南宋嘉定元年)生于四川涪江郡兰溪邑。十三岁时于成都大慈寺出家,法名道隆,因籍贯而号兰溪。1246年东渡日本,弘扬禅学。圆寂后,宇多天皇赐谥“大觉禅师”之号。
“入宋僧”与佛教在日本的发展:贸易商船返回中国时,一般会搭载僧侣来宋,日本称之为“入宋僧”。
两宋时期,来华僧侣络绎不绝。至今北宋二十余人,南宋百余人的“入宋僧”载于史册。 源信与净土宗、荣西与临济宗
十四.元代中日文化交流
元初两国民间贸易继续活跃。“天龙寺船”
元朝在宋代基础上继续在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
1293年,正式指定颁布《市舶抽分则例》。
1)查验进出口船舶和货物,2)征税,3)查缉走私
中国出口陶器、铜钱等,进口日本的黄金、刀剑、扇子、硫磺等。
文永之役、弘安之役
十五.明朝与日本的“勘合贸易”
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重开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主动取缔倭寇,遣商人肥富、使者祖阿至明朝。
1404年,明成祖允许日本以朝贡形式进行贸易。日船入港需要持有明政府发给的“勘合”作为护照,所以又叫做“勘合贸易”,而船则叫做“勘合贸易船”。
“勘合贸易”分为二期。一期主要由幕府组织,二期则主要是各大名和寺庙组织。 第一期勘合贸易:
1404-1419年约15年间,日本派遣勘合贸易船6次,明使遣日本7次。
1404年,中日(明成祖与足利义满)缔结《永乐勘合贸易条约》。明朝为区别倭寇船与贸易船,特为贸易船颁发“勘合”。
日本贸易船主要货物:黄金、马匹、扇子、硫磺、铠甲、日本刀、日本枪等。
明使所带货物:绢、纱、锦、漆器、金、白银、茶具等。
第二期勘合贸易:
1432-1547约115年间,日本派遣勘合贸易船11次,明使遣日本1次。
1432年,中日(明宣宗与足利义教)缔结《宣德贸易条约》,以宣德勘合代替永乐勘合,重开中日贸易。
勘合船之正、副使几乎都是京都各大寺的名僧。
以朝贡形式进行的勘合贸易对日方非常有利。明政府不仅减免关税,且承担“日本国王”使节及其众多随员(实际是商人)在明期间全部食宿费用,发放衣服,免费供应归途一个月的海上旅程用粮等。
十六.德川家康与明朝贸易
万历朝鲜战争以后,中日断绝了官方往来。丰臣秀吉之后统治日本的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江户)幕府以后,试图恢复对华朝贡关系。
1610年,广东商船赴日贸易至长崎,幕府授其朱印。同年南京商人赴日拜见家康,也被授以朱印,家康并致书福建总督表达与明朝友好通交的愿望。
德川政权与明朝民间的贸易交往频繁,但没有实现官方往来。
朱舜水:字楚屿,号舜水,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
十七.江户时代儒学的兴起
德川幕府为维护自身统治,推崇儒学。
儒学自古传入日本,经过长期吸收与自我消化,在江户时期达到顶峰,形成“儒教”。 藤原惺窝、林罗山为首的“朱子学派”
中江藤树为首的“阳明学派”、伊藤仁斋为首的“古义学派”、荻生徂徕为首的“古文辞学派”。 藤原惺窝:日本哲学家,江户时期早期理学领袖,曾教授德川家康。最初在寺院学习儒学,
1598年通过与朝鲜儒学者姜沆的交流成为儒学家。他的最大成就是使日本朱子学独立发展,德川幕府将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
林罗山:江户时代初期儒学家、林家始祖。青年时期拜藤原惺窝为师专攻朱子学,得德川家康赏识成为幕臣,直接参与制定有关政治、外交政策。其孙林凤冈被任命为大学头,后林家世代担任幕府学问负责人,为近世日本儒学发展做出贡献。
十八.近代中日文化交流
19世纪40-60年代:汉籍东渐
19世纪70-90年代:中日缔约建交、首任公使赴日、中日文人的互动交流、中日相互考察与研究
20世纪初期:日本留学热潮、中日互译书籍、日本民间对中国革命的支持、民间艺术交流 十九。汉籍东渐
背景:(1)清代民间贸易船带已经带给日本大量中华书籍,如《太平御览》《明史稿》《康熙字典》《红楼梦》等近三百余种。
2)满清朝廷与德川幕府均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至近代则先后被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国门。
活动:1844年魏源《圣武记》、1851年魏源《海国图志》、1859年徐继畲《瀛寰志略》等书先后传入日本,引起日本朝野与知识分子震动。1854-56年间,日本已翻印《海国图志》二十余版本。
汉译西书(多为传教士著作)和报刊大量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人获得西方知识的重要来源。 中日民间交流愈加频繁,日本关注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等中国情势,并引以为鉴。
江户时代有多部描写太平天国的小说如文好堂主人的《云南新话》,磐上轩主人的《外邦太平记》,玲成的《新说明清合战记》等
日本船来上海:1862年6月,日本幕府船千岁丸来到上海,各藩代表藩士来中国参观学习。1864年,健顺丸再次来华。两船逗留期间,日本藩吏大量购买中国书籍报纸收集信息。 藩士日记:高杉晋作《游清五录》、中牟田仓之助《上海渡航日记》、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等
十九.中日缔约建交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1870年6月,外务省报告《外交急务四条》“宇内形势一变,今非昔比,隔海咫尺之地,若无使节往返,实非经略之远图”。
1871年9月13日,李鸿章与伊达宗城签署《中日修好条规》十八条,通商章程三十三条。从此两国官方、民间往来不绝。
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何如璋(1838年-1891年),字子峨,广东大埔人,清朝外交官。原翰林院编修,得李鸿章赏识出任首任驻日大使。
两届驻日公使黎庶昌:黎庶昌(1837—1896),贵州人。先入曾国藩幕,深得信任,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1881至1884年和1887至1889年,黎庶昌先后两度以道员身份出任中国驻日本国大臣共6年
二十.外交团体赴日
1877年11月30日,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入长崎,著《使东述略》。
以何如璋、黄遵宪、黎庶昌等为首的驻日使节团与日本文人墨客笔谈交流,和诗做赋。如黄遵宪《日本杂事诗》。
清政府派遣的历届使节团和考察团留下很多日本考察著作,其代表作为黄遵宪《日本国志》。 二十一.民间文化交流
民间文人交流,如王韬赴日,冈千仞、曾根俊虎、内藤湖南等来华,留下如《燕山楚水》等
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游记。
中国文人去日本寻访中国古籍逸书,找到《新修本草》等遗失已久的古籍。
杨守敬等人对中日书法交流的贡献,多位日本书法家至中国拜师。
杨守敬: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人,晚年自号邻苏老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泉币学家、藏书家,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 二十二.中国文人学习明治维新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知识分子意欲了解日本迅速富强的原因,进而提出仿效明治维新在中国通过变法以救亡图存的主张。
维新派康有为等人将日本胜利的原因完全归结于明治维新,写出《日本变政考》上呈光绪帝。 变法运动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文廷式等避难日本,继续进行保皇运动。
二十三.二十世纪初的留学热潮
原因:知识分子们学习日本经验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大力鼓励爱国青年留学。 康有为、梁启超、唐才常、孙中山等人流亡日本后,其众多追随者们也来到日本成为留学生。 清政府提倡、鼓励赴日留学的政策。
日本政府主动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以及日本朝野的欢迎态度。
比起留学欧美,留学日本来往方便,费用节省,文字和习俗相似。
留日学生的活动:1905年11月,日本政府颁布《关于准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章程》(《取缔规则》),引发中国留学生的集体抗议。12月8日,写过《警世钟》《猛回头》的陈天华为抗议在日本蹈海自杀。产阶级革命派的海外基地,创办大量刊物,如《浙江潮》等。大量日本教习来华。
中日互译书籍、大量日语词汇进入中文
中国革命的友人:宫崎滔天本名宫崎寅藏,毕生支持中国革命事业。1902年,发表自传《三十三年之梦》,是研究孙文、辛亥革命和中日关系史的重要资料。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宫崎滔天成为第一批外籍会员
中日艺术文化交流梅兰芳 1919年、1924年两次受邀赴日演出
范文四: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
----从一山一宁渡日看中日文化交流 “那个在德尔斐庙里发布谶语的大神既不挑明,也不遮掩,而只是隐喻暗示。”赫拉克利特如是说。这在元日初期交流中是适用的。在元日战争前的六次遣使中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这样的政治游戏,两国的统治者玩的是不亦乐乎!而这一切被以为叫:一山一宁的高僧打破。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山一宁渡日的背景:随着来华日僧的日渐增多,南宋晚期,开始有禅僧东渡日本,这种现象一直持续至元朝晚期。目前已知的赴日宋元禅僧共有二十四名。赴日宋元禅僧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听说日本尊信佛法,产生在日弘扬禅宗的人。第二种是应请赴日传法之人。第三种是作为政府使节赴日之人,仅有一山一宁一人。
所以我们了解到,一山一宁之所以东渡日本,是受元成宗的派遣,又携带有元朝皇帝致日本的诏书,用意至为明显,无非是利用他高级禅僧的特别身份,得以接近笃信禅宗的日本掌权者,说服日本向元朝称臣朝贡。
一山一宁到日本后,他先住建长寺,后迁圆觉寺、净智寺及京都南禅寺等名刹。他与日本皇室、幕府及各界人士广泛交往。
禅宗专以寡欲朴素为宗旨,丛林规矩严正,为重礼节、尚意气的日本人所喜爱。一山一宁博学多识,道行高尚,对教乘诸部,儒孔百家之学造诣很深。对历史学、小说、乡谈也颇通晓,还善书法。因此很多日本名人出自一山一宁的门下。此外,一山一宁善于书法及水墨画,他把水墨画的鉴赏法教给日本禅僧,在他的薰陶及教导下、雪村友梅、宗峰妙超、寂室元光等人成为镰仓末期、南北朝时期的着名画家。
我们大家都清楚诗歌是东方古代各国文学最早也最重要的文学形式。所以中日的文化交流在这方面交流也最多,我想以诗歌为主体的中日文化交流,表明它是一种在“对话中”的交流,是一种充满探索性,学习性的,把过去的回忆与未来的憧憬交错渗透的交流。
在诗歌方面,一山一宁十分注意提高日本僧人的汉文学修养。对来求学他门下的日本僧徒,要举行考试,以测试其作汉诗(偈颂)的能力。只有成绩优秀者,才允许挂锡。正因如此,一山一宁的门下出了不少在文学上有造诣的僧人。诸如虎关师鍊、雪村友梅、梦窗疏石等人,在室町时代五山文学(在禅林中兴起的以京都、镰仓五山禅僧为主体的汉诗文运动)中起了巨大作用。
1317年,一山一宁禅师在日本圆寂。天皇敕令建塔在京都南禅寺,并特派日僧月山友桂专程护送一山国师灵位来中国,安放于宁波阿育王寺。一山患病期间,后宇多天皇一再驾临慰抚问病;逝后,后宇多天皇帝为撰像赞:“宋地万人杰,本朝一国师”。他所传的禅学,被定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一,叫“一山派”。
一山一宁最后终老日本,他以精深的禅学修养,促进了禅宗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并以在宋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高深造诣,为日本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
他的成就让我想起了赫拉克利特的另一句话:时间就像一个玩骰子的孩子,孩子掌握着王权。上面关于时间所说的话,在较弱的程度上对一山一宁也同样适用。这位得道高僧以鄙夷的目光望着统治者,心中冷笑道:你们吃着,喝着,繁殖着,还搞什么政治,自以为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殊不知你们向往的交流形式掌握在一个任性的僧人手里,这个僧人就是一山一宁。是他促成了你们真正的文化交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日文人。在此我们可以将他称为无冕之王,他不在乎世俗的法则与权力,也不在乎岁月流逝,人事变迁。他生活在时空之外,拥有永恒,或许他可以称得上是爱非斯城郊狩猎女神旁的那位隐士吧!
最后,我还想说:在一山一宁的成就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文化交流的主导权不是统治者掌握的,自古始然,何况今朝。
范文五:中日文化交流史论文
中日文化交流史—对遣唐使的见解
杭州商学院 金融11乙 陈建宇 98号
起初,我对日本的理解基本仅停留在樱花,动漫之类等众所周知的层面。通过通识课,我对日本的历史,人文和它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的认识,也大致有了一个稍为清晰的轮廓。老师对遣唐使绘声绘色的描述,也令我对其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故选此为话题作小小见解。
说及遣唐使,还得从遣隋使开始说。就拿我们课上常被提及的遣隋使小野妹子来说吧,607年,他携带国书《日出处天子之书日没处天子无恙》”来隋学佛访问学文化,后又携《东皇帝敬白西皇帝》国书再度访隋。隋炀帝对此态度是:“蛮夷有书无礼者,勿复以闻。”尽管倭国人如此无礼,隋帝还是派遣了裴世清回访,以缓和中日紧张关系。
我对此的看法是,当时的日本已经是有了较强的民族意识,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制社会,极力追求国家兴盛,即便面对一统中原的大隋也是企图追求平等的地位,而非附庸国。民族意识和民族荣辱感在这个时代体现得比较强烈,天子本只有一个,竟公然宣称日出处、日没处天子,这是对中方一向“普天之下,唯我独尊,周边四海,皆为蛮夷”的价值观的挑战。但尽管当时的日本有了这样的民族意识,本身的国力和文化水平却仍远不及中国,所以才有了之后的遣唐使。
在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十几次的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其中数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
最为有名,亦有不少僧侣闻名于唐。这些遣唐使多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天资聪颖,被日本政府选拔出派遣唐国,一去往往都是十几年,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苦读律法,体验风俗人情,钻研佛学经书的时间需要,而且是由于遣唐使团往返间隔一年或数年之久。学成归国,天皇往往嘉以高位,录以重用,使其发挥所学。就课上我一一听闻,觉得阿倍仲麻吕最令人折服。其汉名为晁衡,与李白、王维等诗人有密切联系。当他回国时误传遇难,李白听闻十分悲痛,挥泪写下了《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其交情可见一斑。他也有诗作传世,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望乡诗》: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这些遣唐使在汲取唐国的精髓时,也带来了日本的风土人情及日本的文化,两者交流,各取所需。以我愚见,日本频频访唐不仅仅出于对唐文化极度向往,极度渴望汲取,更是出于提高自己的国力和在东南亚的地位,企图借唐之力控制朝鲜半岛,为己所控。若前遣隋使“荒谬”的东西天子国书是揭示了日本追求与唐平等,那么后遣唐使留唐学习,回国效力则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国际地位和自身国力。遣唐使也许并没有如此强烈的意识,但作为当时的日本政府应是有此番深思熟虑的。 以上便是我通识课所知所学。中日文化交流史博大精深,我作为一个初学者,也仅能涉猎点皮毛,通晓点概况,自我揣摩,自娱自乐。如果还有机会,我定会更详细地了解和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