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
(type of population reproduction)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变化组合所形成的不同人口增长模式。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动的根源。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一系列条件的变化,从而引起家庭、婚姻、生育观和生育行为的相应变化。所有这些终将导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从而形成为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种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转变论的创始人A(兰德里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把历史上的人口发展过程分为:原始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这3个阶段不同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组成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兰德里将这一演变过程称之为“人口革命”。F(W(诺特斯坦则把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人口转变分为:工业化以前的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进一步工业化阶段和完全工业化阶段。他认为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的人口增长类型。
有的人口学家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有过3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它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占有经济(采集、狩猎)相适应,特征是极高的死亡率和可补偿死亡率的高出生率,极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很短,世代更替迅速。新石器时代以前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再生产属此类型。?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它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济相适应,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稍有延长。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再生产均属此类型。?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它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经济相适应,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世代更替缓慢。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以后的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再生产均属此类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并不完全随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转变,而是由生产力性质所决定。在同一社会形态下,由于生产力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可以存在两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由于生产力性质相近,可以存在同一种人口再生产类型。
社会生产力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与此相适应,人口再生产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3种人口再生产类型依次更替,是由生产力革命引起的必然发展趋势。
当人类由占有经济进入生产经济,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逐渐向传统类型转变。在占有经济条件下,食物来源不稳定,抵御疾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极低,必然导致人口死亡率极高(50‰),出生率微高于死亡率,
人口增长速度大约每千年增长15,,形成了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当生产力发展到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经济,人类有了比较可靠的生活资料来源时,死亡率开始下降。同时,在手工劳动的条件下,发展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力,必然导致高出生率,人口再生产相应地由原始类型转变为传统类型。
产业革命最终导致了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下降,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达,直接导致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同时,现代化生产的发展主要不是依靠增加劳动力数量,而是提高劳动力质量。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过许多中间环节作用于生育行为,使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形成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3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更替都有一个过渡阶段和相应的过渡类型。原
始型转为传统型是在很长时期内,以不太显著的形式逐步实现的,目前还没有确切材料说明过渡的具体阶段。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经过了一个相当长时期的过渡阶段。科学技术特别是医学的发展,直接影响死亡率的降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首先是由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出生率的下降则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逐步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和行为;人口惯性的作用也延缓出生率的下降。在此期间,必然出现一个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过渡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人口的迅速增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再生产必然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现代类型发展。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
范文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
与一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人口再生产的特征,依据这些特征人口再生产区分为不同类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变化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这两者的变化所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两个基本因素。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发展变化是受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不仅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而且是人口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生产力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一系列条件的变化,必然引起婚姻生育观和行为的变化,所有这些终将导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三种人口再生产类型:
(一)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它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采集、狩猎经济相适应。其特征是极高的死亡率和可补偿死亡率的高出生率、极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寿命很短,世代更替迅速。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再生产属此类型。
(二)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它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相适应。其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寿命逐渐稍有延长。在人类历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再生产均属此类型。
(三)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它与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经济相适应。其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寿命延长,世代更替延缓。在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以后的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再生产均属此类型。
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是反映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同一社会形态可以先后存在着两种人口再生产类型,而不同社会形态也可以存在着同一人口再生产类型。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或有相似之处而引起的。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随生产力发展而发生变化。社会生产力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与此相适应人口再生产类型也经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理论同西方资产阶级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论具有本质区别。后者没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来考察人口转变;掩盖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真正根源,似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问题纯粹取决于生育率;人口转变论的各种说法在不同程度反对社会革命。所以,不能把科学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理论同西方资产阶级的人口转变论混为一谈。 研究人口再生产类型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人口发展的规律,调整人口再生产,使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范文三: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一、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自4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条件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在近50年内先后经历了上述四个阶段,其间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
一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的旧中国,战乱不断,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很低,医疗卫生条件极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很高,人口增长缓慢。解放前,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当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转变前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好转,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许多恶性传染病得到控制,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到1957年已降至10.8‰,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57岁。同时,社会的安定也给生育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人口出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转变,即由旧中国的高出生、高死亡的转变前阶段进入了新中国的高出生、较低死亡、人口快速增长的前期转变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横跨了建国以来人口增长的两次高峰期。在此期间,尽管出现过1958,1962年人口增长的特殊情况,但总的来说,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平均预期寿命逐步提高,妇女生育水平一直居高不下,自新中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平均接近5.8,且没有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二是自70年代以后至今,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生育率开始显著下降,死亡率继续稳步降低,人口再生产类型在历经后期转变阶段后迅速进入转变完成阶段,这是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历史上又一次意义更为重大的转变。这一阶段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目前的近70岁,人口出生率由60年代的35‰下降到90年代前7年的平均18.41‰,同期妇女总和生育率从5.8降至2左右的水平。可以说,70年代以来至今,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按照前述的划分标准,从总体上说已进入了现代型的转变完成阶段。
二、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特点
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自建国以来人口再生产类型经历的两次重大转变,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的条件下发生的,特别是第二次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更是由于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此,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并非完全是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自然转变。当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促进人们对实际计划生育的认识和改变传统生育观念,也起到了要及时性极大的作用。特别是自1979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这一转变的实现更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总的说,由于社会经济与政策背景的不同,中国的人口转变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认真分析和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指导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人口转变的速度快、周期短
北欧、西欧各国是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最早从而人口转变也最早完成的国家。但它们的转变是缓慢的、渐进的,都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些国家的死亡率从30‰,35‰的高水平降到10‰左右的较低水平,大约用了近百年的时间。出生率从30‰左右下降到20‰左右,长的如法国用了70多年,短的如英国也用了近30年。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从1949年的20‰下降到1957年的10.8‰,只用了8年时间,这一速度大大快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瑞典的死亡率从17‰下降到10‰经历了65年时间,英国用了53年。再从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看,新中国成立前的平均预期寿命仅有34岁,1957年根据对3000多万人口的调查,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57岁。1975年据对26个省、市近1亿人的调查计算,又上升到了68.18岁。不到30年的时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0多岁。而根据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丹麦、英国、法国、荷兰、挪威、瑞典和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数据计算,其平均预期寿命由40岁左右提高到65岁左右至少用了100年的时间。一些发展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更为缓慢。如印度1951,1960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在40岁左右,到1970,1975年间,平均预期寿命仍在50岁以下;埃及1950,1955年人口预期寿命在42岁左右,到1970,1975年只达到了52岁左右。可以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低水平向较高水平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总的看,中国人口死亡率水平由高到低的转变,时间之短、速度之快,为世界各国所罕见。
同样,新中国的出生率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从50和60年代的30‰以上降至目前的20‰以下,仅用了20年的时间。70年代前,中国妇女的生育水平一直较高,1949,1969年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为5.8。进入70年代后,生
育水平开始迅速下降,从1971年的5.44下降到1980年的2.24,再到90年代的平均2左右的水平,说明中国生育率的下降也是很快的。与此相比,国外如日本的总和生育率虽然一般认为下降得也不慢,但从5.11降到2.22,还用了31年时间。至于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生育率下降的时间则更长。
(二)中国人口转变的不平衡性
中国人口转变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地区之间不平衡
根据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0%抽样数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和生育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总和生育率在2和2以下的有8个省市,这8个省市人口共为2.809441亿人,占全国大陆总人口的24.78%;总和生育率在2.01至2.90的有18个省和自治区,人口共为7.932387亿人,占总人口的69.97%;总和生育率在3以上的有4个省区,人口共为5395.75万人,占总人口的4.76%。总和生育率最高的西藏比最低的上海要高出1.68倍。另外,不仅在省际之间,而且即使在一个省内的不同地区之间,生育水平的差异也是很大的。
2(城乡之间不平衡
我国城市的平均总和生育率目前已经下降到1.2,1.3的水平,而农村平均一直比城市高1倍多。这表明城乡之间总和生育率的差异是很大的。
3(不同文化程度育龄妇女之间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虽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但在中国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我国文盲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比大学水平的要高出1.66倍(1986年),而高中水平的已达到目前世界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1.9)。
(三)中国人口转变的可逆转性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业已实现的人口转变从总体上看是不可逆转的。例如,尽管有的国家采取了鼓励生育的措施,如法国等,但是仍然未能逆转其人口转变的总趋势。又如,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普遍有过短暂的“婴儿热”时期,出生率回升,但它也并不能真正改变其人口低增长的长期趋势。这些国家从6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又恢复到低速的格局,以至出现零增长,直至负增长。而现阶段在我国则不同,由于现阶段的生育政策同群众的生育意愿尚有差距,只要计划生育工作有所放松,出生率就会回升,人口形势是随时可以逆转的,在农村更是如此。这说明目前我国的低生育水平还不稳定,还具有不可忽视的反弹潜力,业已实现的人口转变也仍有某种可逆转性。
(摘自《中国计划生育概论》 中国人口出版社)
范文四: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不同途径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不同途径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但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真正实现,要通过生育率下降来完成。综观世界各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其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样的,因而出现了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途径。
以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其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是自发实现的。这些国家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生育率的下降没有经过社会或政府有计划的干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们生育观念和意愿改变,并最终导致生育行为变化的结果。人们逐步地从追求多生子女,转向追求物质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自我发展;由早婚多育,转向晚婚少育,从而产生了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最终完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以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其人口再生产类型转
1
变的实现,是自发和自觉相结合的结果。这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原因,有与西欧等国相一致的方面,即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已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和意愿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也与政府鼓励节育,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分不开。当政府采取的一些控制人口增长的自觉措施,与民众潜在的少生意愿得以结合时,就会带来生育率的持续快速下降。事实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完成,之所以比西欧等国家速度更快,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于有效的人口控制。
以我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主要依靠政府的自觉措施来完成。在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半自然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生育观念改变的经济和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多生多育仍是人们主要的生育意愿。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自发转变很难实现。因此,必须通过政府强大的宣传和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改变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率已由约3%下降到目前的1.7%左右,自然增长率已降到约1%水平。我国的实践说明,通过政府自觉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各项措施,人口再生产类型可以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条件下,逐步实现转变。
2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3
范文五:青海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与变动趋势
口到了近代,更是增减无定。 从历史上看,青海人口 依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 清咸丰三年(1853年),全省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不同,人人口约120万人,到本世纪
口再生产的变动趋向是增长 30年代初(1931年),又降到 93(7万人。 相当缓慢。50年代后,由于 社会政
(3)非正常死亡多 治、经济文化等情况 的好转,青海人口再生产的 50年代以前,由于连绵 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很大改 不断的战争厮杀,烽火所至,
善,青海人口再生产的类型 无数人肝脑涂地,屠城坑卒,
随之发生转变。到70年代, 焚烧抢掠,鸡犬不留,从而直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接引起大量人口的死亡。因
此,到1949年,全省总人口 后,青海人口再生产的无序
状况已得到控制,随之人口 只有148(33万人。 再生产 2、青海人口的出生率极 也转入良性循环。 高 一、青海原始的人口增 (1)科技落后,靠高出生 长类型趋同于人类社会所共 率来增长劳动力 有的人口再生产形态
由于青海地处边远,交 青海人口自古代至近代 通闭塞,所以科技一直落后, 是原始的人口增长类型,这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 是以体力操作和手工劳动为
数量的增加来予以实现。因 主要动力的原始社会、奴隶 此,1940年青海人口曾一度 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人类社会 增加到151(28万人。 所所共有的人口再生产形态。
(2)习俗落后,导致高出生率 前,由于以,青海人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由于青海部分地区落后的婚姻制度、传 长期战乱、社会动荡、经济不发达, 统的陋习,造成早婚、多育,妇女地位低下而 加之自然条件比较差,人口再生产的环境极 成为生育的工具,从而导致了高出生率。 不安定,人口再生产基本处于高出生、高死 如:1947年,青海15岁以下的少儿占全亡、低增长状况。 省
总人口的39,,人口出生率为36‰。 l、青海人口的死亡率极高 (1)
(3)高死亡率,要求高出生率 50年代医疗条件差 50年代前,青海人口的增加主要是 前,青海由于缺乏起码的医疗 由
于高死亡率要求高出生率。1947年,青卫生条件,生存条件极其低劣,无法抵御各
15岁以上、60岁以下的成年人占全海 种疾病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死亡率极 口的53(51,。 高。青海人口从西汉末年到1840年,总人 口增长规模未超出 省总人
增加 3、青海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缓慢 1倍,而同期全国总人口 5(5倍以上。 50年代前。青海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特
(2)经济水平低 点是缓慢和低水平,人口出生多,死亡也多,
万方数据 青海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产的波 人口平均寿命很短,大致在20--30岁之间。 动
1947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省总人口 频繁发生,饥荒时有出现。所以,青海人
2001年第2期 西藏研究
的7(46,,死亡率为20‰。 负增长补偿性的生育),最低的1977 7(5 为2 2‰,1 5年平均出生二、解放初期。青海人口再生产类型逐 年
率高达 39(78‰;人口死亡率一般在7,8‰,个别 渐发生转变 年份15(53,(1964年),最低的年份只 1950年后,青海社会逐步安定,民族团 6(91‰(1976年),15年平均为结,干扰人口自然再生产的战争、饥饿、瘟疫 有 口自然增长都超过20700,最 8(64‰;人 等非正常人口死亡的因素消除,人口自然增
39(66700;最低的长率显著提高。从1949年到1959年的10 高的1965年为
平均为 1977年为20(6l‰,15年 年问,青海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 处于典 31(14‰。这一阶段的人口再生产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发展呈高自 型的无序状态,人口死亡率虽未降到 然增长的势态,全省总人口从1483282人增 国际公认的5‰以下的低水平,但趋势是逐 加到了2600132人,净增人口1116850人, 年下降的,而人口出生率则是相当高的水 平,结果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保持较高 扣除迁移净增人数后,自然增加人数
水平,对80年代后期的人口自然增长产 335368人,平均每年增加3(35万多人,年
了巨大的推动力。 平均自然增长率达20(59‰,相当于1840 年和1949年人口生 四、改革开放以来,青海人口再生产类 年平均增长速度的9倍。 型开始转入良性循环 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很高,10年平均值为34(31‰。但人口死 1、人口再生产的无序状况得到控制 值亡率也不低,10年平均
70年代后期,青海人口再生产的无序 为13 (72‰。这是一种经济贫困但社会
状况已得到控制,促进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安定条件下典型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即高出 转变,为后来人口发展良性循环奠定了基 生、较高死亡、高自然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 础。人口再生产类型由50年代以前的 型,目前一些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国家人口再 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转变为“高出生、 生产就是这种类型。 “高 低死亡、高自然增长”。儿童少年(0,14 三、改革开放前。青海人口再生产一度
岁)人口增多,所占总人口比例增大,人口年 处于无序状况
龄结构转变为年轻化的增长型。青海省根 项 进入60年代后,随着青海经济建设各 据中央提出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 逐事业的发展,经济收人的增加,人民群众 了”的计生要求,从实际出发做出了这一具 以 渐摆脱了绝对贫困状况,基本生活条件得 体的政策规定。这一时期,青海省计划生育 保障。因此,人口再生产也开始转向高出
虽尚未形成自己的生育政策,但在党中央和 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阶段。例如,扣除
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计生工作有了新进 1960,1961年因“**”及严重自然灾害
展。1979年开始,人口出生率一直在25, 造成的人口再生产非正常年份,从1962年 以下;8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到1977年的15年间,全省年末总人口从 o 15‰左右。在这样短的时间般都在 2050098人增加到了3567518人,净增
内实现人口出
1517420人,平均每年增加10(12万人,其 生率、自然增长率同步下降,主要是政策干
预的结果。 8(45万人,年均自然增长率高达中,自然增加达126(7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 32(60,o。 2、从70年代末到1990年有效地实 了降低人口增长的目标 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一般都在40‰左右, 最高的1965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政 年达48(72,o(1964年也曾高万方数据 策的推行,使青海农牧区实行土地包产到 达52(08,。,但那是对1962年及以前人口
117
青海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与变动趋势
户、牲畜作价归户制度,农牧民过上了做梦 为,社会生产力是决定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 转变的基本力量,它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引 也未曾想到的富裕日子。得到了改革开放 起死亡率和出生率的变化。在两种类型转 政策的实惠后,农牧民逐渐体会到孩子生多
变期间,必然出现一个过渡阶段和相应的过 了对脱贫致富是一个“拖累”的事实,富起来
渡类型。 育,医疗卫生保健条件的进一步改的群众观念逐渐开始转变,加之实行计划生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 善,育龄 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有两个不同点: 降到妇女综合生育率下降,由1981年的3(87下
第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就是发达国家死 1989年的2(42。从1978年到1990 亡率是在生产力有了高度发展后,随着医学 年间,由于因出生率下降少出生人口约30 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而下降的,而发展中 万,从而有效地实现了降低人口增长的目 国家是在经济虽不够发达,但医疗卫生事 标,13年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7(61‰,
有了发展,传染病等疾病被控制,死业 比1963年和1977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下降
亡率开 始大幅度下降,而且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初期 了20(01个千分点。 的下降速度。 13年来,人口死亡也呈下降趋势,年均 人口死亡率大体维持在6‰左 另一个不同点,就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在 右。由此,人短期内不能改变其生产力及经济文化落后 口再生产类型开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 状况,因而传统的高出生率也难以随死亡率 然增长”过渡。少年儿童人口占全省总人口 而相应下降,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大加 的比重下降,已由1982年的40(56,下降快,我省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就具有这种 到1990年的31(15,,少年儿童人口减少 特点。要让这种增长性顺利过渡到稳定性, 加速了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化的增长型开 就要深刻认识人口转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始向成年型过渡,并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的必然趋势,必须切实按客观规律办事,通 上。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计划生 过认真落实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 育工作的加强,国家出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 性工作为主的“三为主”,增强人口控制能 的《决定》等切合实际的可行性计生政策措力,把计划生育工作重点继续放到农村牧 施,由于我省计生部门将计生工作与青海省区,严格控制多胎生育,尤其转变农牧民的 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计划生育与经济发 传统生育观,努力将计生“三结合”与扶贫结 展相协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计划生 合起来,使群众少生快富奔小康。最关键的育政策,使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得到实惠, 是要加强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保障组织、 越来越多的群众计划生育行为趋向自觉性,技术和目标管理等运行机制,降低综合生育 为控制我省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打下 率,提高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争取实现育 了很好的基础。 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最终目的,才能 当然,要做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步 使人口再生产类型逐步达到稳定阶段。 下降,还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过程。 当前青海人口的再生产正处在由增长 向3、当前青海人口再生产正在由增长型 型向稳定型过渡的前期阶段,最终进入稳定
稳定型过渡型还将在新世纪较长一段时间后才有可能。 目前,从青海人口年龄构成看,青壮年
(责任编辑仓决卓玛] 人数的比重还很大,少儿人数也很多,人口 再 [作者简介]银措,现任职于青海省计划 生产的类型远未达到稳定型阶段。如何
万方数据 向稳定型过渡呢?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 生育宣教中心。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