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小学教育教学典型案例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
-20 阅读: 1596 上传: 2011jxjalby 更新时间:2011-10
【案例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案例二】
杨帆同学是一个安安静静、其貌不扬的小姑娘,在班里不显山不显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这个学生的记忆力特别强。
在一节英语课上学完新单词后,我照例请同学带读生词卡片的词(我习惯于让同学们将单词抄在卡片上,以便于随时记忆)。我在班里巡视着。忽然发现杨帆手里空空的,我以为她没带,就让她和同桌合看一本,她却从位子里拿出了生词卡片。我问她为什么不看,她说已经背下来了。我还真有些不相信,生词卡片的词很多,也没什么顺序,前后加一块才读几遍呀,没想到她还真的很流利的背了下来。我和同学们都很吃惊,问她是不是提前背的,她否认了。同学们为她热烈鼓掌,我也在班里特别表扬她不仅聪明,而且会学习,小小年纪,就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学习知识,值得大家学习。
她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掌声和夸奖,非常高兴。下了课,我把她叫过来,接着和她聊天,她高兴得告诉我,她特别喜欢背东西,广告里的广告词她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还当场给我们表演了几个片段,她再一次得到了掌声。我的脑子里当时就想到了“多元智能”这四个字,她就是在语言的记忆力方面有着出色的才能。
处理事例的方法:
,(家长报喜:我把整个的经过以及我发现良材的喜悦心情和我的一些建议郑重地写在记事本上向家长报喜。
,(授人以渔:指导她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学习。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和她谈心,让她感到老师非常欣赏她的才能。同时给她指出:再好的天赋如果不用也会荒废的,应该好好利用这个优势。
,(提供各种展示机会:我为她提供各种展示她才华的机会,并不失时机地以恰当的言语适时表扬,增强她的自信心,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效果:
,(扬了长避了短:她现在已经是班里最受欢迎的女同学,公认的“小才女”。她的性格变得开朗,充满了自信。特别是她的作业书写、课上发言比原来上了一个大台阶。
,(带动了全班同学:她的才华激起了同学们和她比试的欲望,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
理论依据:
美国哈佛大学家扥阿教授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方式。
启示: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理论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尊重学生,以爱育爱,给每个学生以表现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就要真正做到“深入学习新课标,行为上将它落实到实处,这必将会是实现成功教育的重要途径。
【案例三】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
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四】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
”写成“干躁”,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五】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六】
王林同学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
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一定不会这样做,当我发现了王林的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案例七】
一班的刘老师正在上《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的嘟”——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他们你扒我,我推他,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
教室里恢复平静后,刘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
二班的王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末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 王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请问:刘、王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
分析: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刘老师突破预定计划而“创造性地教学”,凸现了课程的多元创新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捕捉了这一偶发事件,把它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了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而王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插秧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
王老师“以知识、学科为本位”,把学生当作“学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长中的完整的人”。他力图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情感,不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
【案例八】
高老师今天收到一封学生的来信,信中这样写到:“高老师,我今天很高兴,因为你终于给我回答问题的机会。这可是我上初中获得的第一次机会啊~虽然这是你不经意的一次提问,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就在这一次,老师,你终于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我想真诚地对你说一句:高老师,喊响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吧~”这则案例所反映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是什么,
分析: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该案例
恰恰违背了这一观点。由此也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的一些缺点:
?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重教书轻育人。它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传统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无法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
?传统的教学是精英教育,目的是培养优秀学生。重视那些被认定为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把更多的机会让给那些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发展。
【案例九】
吉安市某中学的谢老师在地理课上,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人类共同的家园——聚落。(课前已要求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七嘴八舌话聚落”的游戏。游戏规则:尽可能多的说出你所了解的关于聚落的知识或问题,为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游戏,请不要说重复的知识或问题。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正方——聚落应该发展;反方——聚落应该保护。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大组进行辩论。在这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适时进行点评和表扬。
思考: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
分析:该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设计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谢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交流、辩论,最终形成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所有的情境设计,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主体性学习”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理念。
【案例十】
某中学对每年新入学的学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以及部分基础型课程实行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至5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两次。
请用有关教学或课程理论对该校的做法进行评析。
分析: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它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学校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将学生分层,确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兼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身价值。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
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学校开放了校本课程,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放者,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的做法。
?该案例面向每一位生动活泼、发展、有尊严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评价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避免了
”、一锅煮”的做法 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
范文二:小学教育教学典型案例.doc
教育教学典型案例
上传: 2011jxjalby 更新时间:2011-10-20 阅读: 1596
【案例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案例二】
杨帆同学是一个安安静静、其貌不扬的小姑娘,在班里不显山不显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这个学生的记忆力特别强。
在一节英语课上学完新单词后,我照例请同学带读生词卡片的词(我习惯于让同学们将单词抄在卡片上,以便于随时记忆)。我在班里巡视着。忽然发现杨帆手里空空的,我以为她没带,就让她和同桌合看一本,她却从位子里拿出了生词卡片。我问她为什么不看,她说已经背下来了。我还真有些不相信,生词卡片的词很多,也没什么顺序,前后加一块才读几遍呀,没想到她还真的很流利的背了下来。我和同学们都很吃惊,问她是不是提前背的,她否认了。同学们为她热烈鼓掌,我也在班里特别表扬她不仅聪明,而且会学习,小小年纪,就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学习知识,值得大家学习。
她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掌声和夸奖,非常高兴。下了课,我把她叫过来,接着和她聊天,她高兴得告诉我,她特别喜欢背东西,广告里的广告词她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还当场给我们表演了几个片段,她再一次得到了掌声。我的脑子里当时就想到了“多元智能”这四个字,她就是在语言的记忆力方面有着出色的才能。
处理事例的方法:
,(家长报喜:我把整个的经过以及我发现良材的喜悦心情和我的一些建议郑重地写在记事本上向家长报喜。
,(授人以渔:指导她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学习。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和她谈心,让她感到老师非常欣赏她的才能。同时给她指出:再好的天赋如果不用也会荒废的,应该好好利用这个优势。
,(提供各种展示机会:我为她提供各种展示她才华的机会,并不失时机地以恰当的言语适时表扬,增强她的自信心,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效果:
,(扬了长避了短:她现在已经是班里最受欢迎的女同学,公认的“小才女”。她的性格变得开朗,充满了自信。特别是她的作业书写、课上发言比原来上了一个大台阶。 ,(带动了全班同学:她的才华激起了同学们和她比试的欲望,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
理论依据:
美国哈佛大学家扥阿教授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方式。
启示: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理论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尊重学生,以爱育爱,给每个学生以表现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就要真正做到“深入学习新课标,行为上将它落实到实处,这必将会是实现成功教育的重要途径。
【案例三】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四】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五】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六】
王林同学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语文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帮助他,同时指出他在学习上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
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一定不会这样做,当我发现了王林的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和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应努力的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案例七】
一班的刘老师正在上《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的嘟”——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他们你扒我,我推他,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
教室里恢复平静后,刘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
二班的王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末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 王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请问:刘、王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
分析: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刘老师突破预定计划而“创造性地教学”,凸现了课程的多元创新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捕捉了这一偶发事件,把它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了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而王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插秧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
王老师“以知识、学科为本位”,把学生当作“学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长中的完整的人”。他力图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情感,不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
【案例八】
高老师今天收到一封学生的来信,信中这样写到:“高老师,我今天很高兴,因为你终于给我回答问题的机会。这可是我上初中获得的第一次机会啊~虽然这是你不经意的一次提问,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就在这一次,老师,你终于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我想真诚地对你说一句:高老师,喊响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吧~”这则案例所反映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是什么,
分析: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而该案例恰恰违背了这一观点。由此也可以看出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的一些缺点:
?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重教书轻育人。它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传统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无法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
?传统的教学是精英教育,目的是培养优秀学生。重视那些被认定为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把更多的机会让给那些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发展。
【案例九】
吉安市某中学的谢老师在地理课上,展示多媒体课件画面:人类共同的家园——聚落。(课前已要求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整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七嘴八舌话聚落”的游戏。游戏规则:尽可能多的说出你所了解的关于聚落的知识或问题,为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游戏,请不要说重复的知识或问题。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七嘴八舌、踊跃发言,叙述了许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提出了有关聚落的种种疑问。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学生的质疑。最后,谢老师展示辩论赛题:正方——聚落应该发展;反方——聚落应该保护。要求学生自行组成两大组进行辩论。在这过程中,正反方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谢老师担任主持并适时进行点评和表扬。
思考:请你阐述该案例中所体现的新课程思想,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怎样实施这一课程理念的,
分析:该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设计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谢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交流、辩论,最终形成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所有的情境设计,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主体性学习”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的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理念。
【案例十】
某中学对每年新入学的学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以及部分基础型课程实行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至5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两次。
请用有关教学或课程理论对该校的做法进行评析。
分析: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它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学校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将学生分层,确定了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兼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身价值。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学校开放了校本课程,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放者,改变了以往被动执行的做法。
?该案例面向每一位生动活泼、发展、有尊严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评价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
范文三:安全教育—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按照“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信息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思路,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在固定资产规模和售电量不断增加、负荷屡创新高的情况下,事故事件数量逐年降低,安全管理绩效显著提升。
然而,近年来公司系统人身死亡事故、恶性误操作事件尚未杜绝,部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工作随意性较大,甚至无视最基本的安全要求与行为规范,成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为帮助广大员工提升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能力、养成安全习惯,促进公司系统“知责尽责、重视风险、信息畅通、分享互助”安全文化的形成,我们编写了《安全教育读本》系列分册,本分册选编了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电力安全事故事件案例,以组图或动画形式再现事故事件发生过程,帮助员工认真汲取事故教训,提高对各类违章行为与危害的认识与防范意识,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杜绝恶性事故事件的发生。
一、责任意识 / 1
案例1-1:未核实电流互感器变比导致变电站失压 事故 / 1
案例1-2:用户倒送电导致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 / 3案例1-3:风险辨识走过场导致人身伤亡事故 / 6
二、风险意识 / 6
案例1-4:风险重视或敏感程度不够,导致人员触电 灼伤 / 9
案例1-5: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不全面,导致人身触电 死亡 / 11
案例1-6:及时发现隔离开关合不到位的未遂事件 / 14
三、沟通意识 / 14
案例1-7:沟通失真导致的一般误操作事故 / 16案例1-8:违章作业害人害己 / 18
四、团队意识 / 18
案例1-9:提醒后戴安全帽保住生命 / 20
第二章 / 23
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能力 / 23
案例2-1:欠缺风险分析及评估能力,作业程序不规范 导致1死2伤 / 23
案例2-2:杆上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坠落死亡 / 27
二、安全工器具使用能力 / 27
案例2-3:线路走廊树木修剪高空坠落死亡
事故 / 29
案例2-4:未正确使用绝缘梯跌落摔伤 / 32
案例2-5:施工人员触碰漏电的切割机触电身亡 / 33
三、机具(机械与工具)使用能力 / 33
案例2-6:雇佣无证吊车司机立杆顶替民工偏遭砸伤 死亡(起吊作业) / 35
案例2-7:做好作业全过程控制顺利完成安装任务 / 37
四、作业过程控制能力 / 37
案例2-8:加强作业过程监控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 40案例2-9:救援不当导致伤害范围扩大 / 41
五、应急能力 / 41
案例2-10:应急不到位导致事故扩大 / 44
案例2-11:施救不及时延误抢救时机 / 46
案例2-12:石油泄漏事故 / 48
第三章 安全习惯 / 50
一、遵章守纪的习惯 / 50
案例3-1:严格执行安规防止触电事故 / 50
案例3-2:按规定做好安全措施避免倒杆发生 / 51案例3-3:坚持“两票三制”防范误操作事件发生 / 54案例3-4:养成风险评估的习惯 / 56
二、风险评估的习惯 / 56
案例3-5:认真评估风险与主动汇报结果 / 58
案例3-6:良好习惯促成才 / 60
三、学习的习惯 / 60
案例3-7:每天十分钟 坚持见成效 / 61
案例3-8:加强交流学习促进共同进步 / 63
案例3-9:主动分享经验利于工作 / 64
四、分享互助的习惯 / 64
案例3-10:主动分享对安全隐患的看法与建议 / 66案例3-11:主动暴露未遂事件 / 68
案例3-12:未遂事件及不安全行为暴露机制的
研究 / 71
安全生产禁忌行为 / 74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动画(另附)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第一章 安全意识
第一章 安全意识
一、责任意识
案例1-1:未核实电流互感器变比导致变电站失压事故
1. 暴露问题
该案例暴露了施工调试、工程验收、运行、调度等各环节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层层把关不严。
2. 正确做法
(1)施工调试人员应按照图纸认真核对设备参数;
(2)工程验收人员应严格按照变电站投运测试验收规范和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第一章 安全意识
作业指导书开展验收工作;
(3)运行人员对于设备运行中的故障应彻底查找原因,排除隐患,并按流程上报相关部门;
(4)调度人员应加强责任意识,认真对待系统运行信号。
3. 启发提问
您认为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层层把关的实效?
案例1-2:用户倒送电导致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
1. 暴露问题
(1)工作负责人履行安全职责不到位且违章操作,工作前未对工作班人员交代安全注意事项,未提醒用户倒送电风险;
(2)工作负责人未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离开工作现场未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第一章 安全意识
指定临时负责人,导致工作人员无监护作业;
(3)赵某明知现场接电线不足,未停止工作,未将接电线送回,严重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4)李某对丁某的安全监护缺乏责任心,在意见不一致或有疑问的情况下,未暂停工作,制止被监护人的盲目作业。
2. 正确做法
(1)《安规》中明确了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及工作班成员的安全责任,需要在工作现场刚性执行;
(2)对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是员工责任意识的表现;
(3)利用建立责任传递机制、完善到位标准、执行绩效考核、开展班组日常安全活动、推行分享互助文化等方法,提高员工责任意识。
3. 启发提问
您认为应如何建立“他人的安全也是我的责任”的互助责任意识?
二、风险意识
案例1-3:风险辨识走过场导致人身伤亡事故
地线;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第一章 安全意识
认为用户侧线路不可能带
电、征得监护人同意就没
挂接地线,进行检修时;
线路上工作人员
触电、死亡。
1. 暴露问题
(1)作业前未认真开展风险辨识,经验主义作风使得隐藏的风险得不到暴露。
(2)现场工作人员贪图便利而随意不做、少做或变更安全措施。
(3)生产经营单位未针对作业过程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威胁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危害因素进行系统、全面地识别,并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方法。
2. 正确做法
(1)员工应树立了良好的风险意识,在开工前应充分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措施,才能对作业的风险实行全过程控制,确保作业安全。
(2)工作时对于所有存在来电可能的线路(包括分支线),均应可靠接地。遵守公司安全生产禁令,严禁无封闭地线作业。
(3)对于未做好封闭地线安全措施的情况,应视为线路始终带电。
3. 启发提问
每次工作开始前,您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了吗?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第一章 安全意识
案例1-4:风险重视或敏感程度不够,导致人员触电灼伤
1
场
景李某患上感冒,精神状态不佳;
由于人员紧张,李某惫;由于人员紧张,李某既是工作负责人又作驾驶员,驾驶超过2小时,精神疲惫。
停电时间紧张,办工作;
完成#1主变附件及闸支架,与带电部位安
全距离不足引起放电,
被电弧灼伤。误爬上11011母线侧刀
1. 暴露问题
(1)现场工作人员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时又兼职作驾驶员,再加上精神状态不好,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
(2)现场工作人员对风险的敏感程度不够,在安全围栏外,误爬上带电刀闸支架。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第一章 安全意识
2. 正确做法
(1)员工应重视风险,工作人员不应兼职作长途车程的驾驶员,特别是在当天还需开展工作的情况下;
(2)登杆开展工作前,应认真核对设备编号,进行验电后再开展工作,并正确认识安全围栏和警示牌的作用;
(3)除了从操作层面(如作业指导书等)提升对人因风险控制外,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营造合适的安全氛围以逐渐加强人们对人因风险的敏感度。
3. 启发提问
(1)当您或您的同事在工作中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或极度疲劳时,您通常会作如何处理?
(2)您能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识别安全标识吗?
案例1-5: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不全面,导致人身触电死亡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第一章 安全意识
1. 暴露问题
(1)当作业发生变更后,未开展风险评估,导致风险辨识和控制措施不全面,执行不到位;
(2)未针对柜内清扫工作存在的作业风险明确控制措施,现场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执行不到位。
2. 正确做法
(1)工作组作业开始前应开展风险评估,明确风险点和控制措施;
(2)运行人员应在现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指明工作范围和带电区域后,工作组方能开展工作;
(3)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票指明的工作范围开展工作,不能擅自扩大工作范围。
3. 启发提问
您认识到不验电的风险了吗?
三、沟通意识
案例1-6:及时发现隔离开关合不到位的未遂事件接地刀闸联动的设备的操
作不熟悉;
配网管理人员与运行
正确检查隔离开关的分合
闸位置;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第一章 安全意识
次日,该类设备送电操没有合闸到位;
运行人员拉开后再合一
他庆幸:幸亏昨天管理人员讲
解了检查方法,才及时发现操
作后遗留的隐患。
1. 正确做法
在这起案例中,配网管理人员与运行人员在现场检查讨论问题时,发现运行人员对该类设备的知识存在盲点,及时耐心进行沟通,直到运行人员掌握正确方法。正是因为运行人员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在次日的操作中发现并纠正了隔离开关没有合到位的情况,避免了一起可能由此导致开关爆炸事件的发生。
2. 启发提问
员讲解清楚,而是等某天开会或组织培训的时候再进行讲解,那么这次事件还能被阻止吗?
(2)作为运行人员,在投运期间,如果主动去弄明白新设备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是否在日后工作中就能正确地操作设备,避免事故事件发生?
案例1-7:沟通失真导致的一般误操作事故
令内容准备好相应操
作票,操作人A接了
电话并进行记录。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第一章 安全意识
作人A复令调度已完
成“断开110kV古荷线141开
关”,调度员说:“啊,怎么
没正式下令就操作了呢?”
1. 正确做法
操作人A在接调度员进行电话沟通操作内容时,首先要清楚是否是正式调令,如果是正式调令应在调度令记录本上记录调度令内容、下令人、下令时间,如果对沟通的内容不是很确定,应及时询问调度员,直到弄清楚所有疑问为止。
工作中不可避免会使用电话沟通,要注意的是,有效的沟通必须是沟通双方都真正理解对方的信息,其中哪怕是有一丝的疑问,都需要双方能够及时地询问和耐心地解答,直至沟通的双
四、团队意识
案例1-8:违章作业害人害己
2. 正确做法
(1)登高作业人员,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并采取可靠防坠落措施;
(2)工作负责人及其他工作人员,应及时纠正同事可能危害自己和他人安全的行为,不允许违章作业。
案例1-9:提醒后戴安全帽保住生命
确佩戴安全帽。
险。
如果塔上施工人员未及时制止地面施工人员的违章行为,及时正确佩戴安全帽,那么一条鲜活的生命就会眼睁睁地消失在我们眼前。
1. 正确做法
(1)保持正确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
(2)自己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
(3)自己遵守的同时,提示他人遵守,纠正他人可能危害自己的不安全行为;
(4)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发现任何事故隐患都要主动告知或提示他人;
(5)拒绝他人的违章指挥,即使是你的主管所发出的,不被伤害是你的权利。
2. 启发提问
你是否认为只要做好保护自己的措施就好了,“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行为与我无关?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第二章 安全能力
第二章 安全能力
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能力
案例2-1:欠缺风险分析及评估能力,
作业程序不规范导致1死2伤
电区域送电的方式。
11日工作方案尚未批复,输电管理所就按计划开展35kV线路的停电登检工作。两个工作小组分别办理了工作票,检修班长(第一工作小组工作负责人)首先将两组人员集中到第一组,完成了第一工作小组的工作任务,并向调度办理工作终结手续。
线,错误地先挂上层
35kV停电线路的接地
线,再挂下层10kV线
路接地线;
作人员B登上
共杆架设的#131铁塔悬
挂接地线,也错误地先
挂上层35kV停电线路的
接地线,再挂下层10kV
线路接地线。其他工作
人员也上杆作业;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第二章 安全能力
对供电所运行操作人员
下达10kV线路的送电命
令。11时15分,供电所
运行操作人员送电操作
完毕;
路电击受伤,伏在铁塔上。
此时,B在#131铁塔,
下到10kV线路挂接地线时,
头部右侧被10kV带电线路电
击死亡;在#125杆工作的工
作人员C,下杆时也被带电
的10kV线路电击受伤,最终
1死2伤。
1. 暴露问题
(1)在编制审批工作方案时,输电管理所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未进行现场勘查,未能评估出35kV线路与10kV线路存在同杆架设的风险;
(2)现场作业人员在现场开始工作前,也未进行临近带电设备风险分析,未根据线路运行方式分析同杆架设的10kV线路是否带电。
2. 正确做法
(1)在编制审批工作方案时,输电管理所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应进行现场勘查,分析工作现场线路同杆架设和邻近带电设备的风险;
(2)现场作业人员在开始工作前,根据线路运行方式分析同杆架设的10kV线路是否带电,分析出此线路带电后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与工作班组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挂设接地线前应先验电。
3. 启发提问
(1)您认为全面细致的现场勘查是否会影响停电检修的工作效率?
(2)什么作业项目属于高风险及复杂的关键作业项目?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第二章 安全能力
二、安全工器具使用能力
案例2-2:杆上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坠落死亡
B相断落”的故障。在
断线处的房子墙角加装
一组线码和对02杆上四
相导线进行重新驳接,
完成新线码安装及地面
B相导线接驳。
用脚扣登杆进行导线紧
固及接电作业,上杆后
安全带未固定就开始作
业。
~ 4
1. 暴露问题
(1)未正确使用安全带。上杆作业人员到达杆上作业点后,未将安全带固定在身体旁的抱箍或线码上,导致出现异常后人和安全带一起滑下,失去安全带的保护作用;
(2)作业现场监护不到位,未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工作过程中监护不到位,监护人未发现并纠正作业人员错误使用安全带的行为。
2. 正确做法
(1)上杆作业人员到达杆上作业点后,应将安全带固定在身体旁的抱箍或线码上,确保安全带起到保护的作用。
(2)监护人及时发现并纠正作业人员错误使用安全带的行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第二章 安全能力
3. 启发提问
(1)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如在上杆及下杆时)使用安全带是否影响了工作效率?
(2)监护人为何没有发现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3)为什么工作过程中安全带未能及时固定?
案例2-3:线路走廊树木修剪高空坠落死亡事故
李某,供电所班
长吉某、班员王
某、黄某、林某
到达树木修剪现
场。班长吉某进
行口头交待安全
注意事项;
工作人员开始修剪
安全帽;
8时35分,陈某在树
慎踩断枯枝从约3.5m高
的树上坠落;
陈某在坠落过程中安全帽脱落,坠落地面,导致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第二章 安全能力
1. 暴露问题
(1)工作人员在登高修剪树枝工作下移时未正确佩戴安全帽,不慎踩断枯枝,坠落过程中安全帽脱离,导致头部直接坠地。
(2)安全技术交底不认真。工作负责人仅习惯性地凭口头交待了工作中一般的注意事项,没有针对特殊情况(曾经修枝过的印度紫檀树枯枝不少还很脆弱)进行针对性地重点安全交底,未辨识出登高修剪树枝工作存在的高空坠落风险,未针对砍树作业采取防止高空坠落的有效安全措施。
(3)现场监护人没有及时检查督促工作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
2. 正确做法
(1)工作人员在现场作业时正确佩戴安全帽;
(2)现场作业前,认真开展风险评估,辨识登高修剪树枝工作存在的高空坠落风险,针对砍树作业采取防止高空坠落有效安全措施(如系安全带等);
(3)现场监护人及时检查督促工作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
3. 启发提问
(1)大家都知道安全帽的重要性,为什么现场作业时不正确规范佩戴安全帽?
(2)您认为应如何系统控制砍树类工作中的风险?
1. 启发提问
您认为还有那些登高设备,比如户外金属爬梯、脚手架需要控制风险?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第二章 安全能力
三、机具(机械与工具)使用能力
案例2-5:施工人员触碰漏电的切割机触电身亡
机旁边。
1. 正确做法
(1)不要将裸线插入电源插座;
(2)不要在第一个插座盘上同时使用过多的设备,以免电源插座过载运行;
(3)不要使用有缺陷的电动设备或电动工具;
(4)电动工具的工作电源应安装具有漏电保护及过载保护功能的电源开关;
(5)不要将临时电源的电缆直接敷在地上或横跨人行通道,以免造成危险和绊倒;(6)在危险的气候条件下,应使用更安全的电动工具,如在户外作业应使用防水的插头和插座;。
(7)维修电动工具时,应断开供电电源开关并将其插头拔出。
2. 启发提问
(1)什么场合不能使用电动工具?
(2)旋转机械的使用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许可,在起吊前应识别起吊范围所涉及的重要敏感设备,防止在起吊过程中人员或吊物误碰重要敏感设备;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第二章 安全能力
作业,禁止进入”的警告标示牌;
(4)在起吊作业中,应做好起吊作业区域的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5)作业前应对吊具、索具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方可使用;
(6)起升吊重前,应检查连接点是否牢固可靠;
(7)吊具承载时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
(8)禁止司索及其他人员站在吊物上一同起吊,严禁任何人员停留在吊物下;
(9)经常清理作业现场,保持通道畅通;
(10)工作结束后所使用的绳索、吊具应放在规定地点加强维护保养,达到报废标准的吊具、索具应及时更换。
四、作业过程控制能力
案例2-7:做好作业全过程控制顺利完成安装任务
2011年,某某站进行主变风扇安装工作,因为设备不停电工作,风扇大且重,安装位置高,安装空间小,安装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夹伤手,安装难度较大。并且需要搬运较重的备品备件,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第二章 安全能力
检修班班长针对该项工作的高风险,在作业前到工作现场充分了解工作现场,熟悉工作环境和风险点,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
1. 一次设备不停电工作,需要时刻保证足够安全距离;
2. 作业人员数量多,作业空间狭小,误伤误碰风险大,设置专职监护人进行安全监护,合理指挥工作次序;
3. 高空作业存在跌路滑倒风险,提醒员工穿防滑绝缘鞋;
4. 在班前会上明确人员分工,并交代清楚本次工作主要风险和控制措施。
通过采取以上控制措施,并且在班前会上交代清楚,全体员工清楚了本次工作的主要风险和措施,提前做好相关准备,顺利安全的完成了该项风扇安装工作
1. 启发提问:
(1)您身边是否存在工作票、作业指导书上所列安全措施与现场实际不符合情况;
(2)针对一些高风险的作业任务,是否在作业前进行现场勘查,并组织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措施;
(3)请您讲述一个您曾经经历或者听说的因为作业前准备工作没到位而导致的未遂事件或者事故,并与同事们进行原因分析。
案例2-8:加强作业过程监控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某变电站有一项工作为开展10kVⅠ段母线全停清抹,10KV母线是裸露母线且日久积尘需要清抹。当时运行方式为:10kVⅠ段母线检修状态10kVⅡ段母线运行状态、10kV500母联开关冷备用状态。以前站内设备清抹工作时站内值班人员做的。当时清抹10kVⅠ段母线差不多完成时,运行人员突然发现B人员正在接近10kV 500母联开关,准备爬上开关柜进行清抹的工作,幸好被运行人员发现制止,避免了误触碰运行中设备的事故发生。
1. 暴露问题
(1)工作许可人未布置好安全措施,对运行中设备没有明显的放置误入运行设备间隔的标识,安全围栏设置不合理,不全面,在这种现场不满足工作条件的情况下盲目许可作业;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第二章 安全能力(2)工作负责人在开始工作前未能详细交代带电设备及注意事项,没有做好全程监护工作。
2. 启发提问
(1)您在工作中,是否发生围栏或其他安全措施未布置好,便许可的情况,若有,请与同事进行分享,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2)还有哪些作业需要得到许可?(例如砍树、动火)
(3)请您从风险辨识与控制的角度来描述工作许可制度在安全作业中的重要性;
(4)您如何认识工作负责人在现场开展安全监护的重要性?
五、应急能力
案例2-9:救援不当导致伤害范围扩大
1. 某变电所发生火灾,救援人员接通知,起火房间有可能还有人员未逃脱;
2. 救援人员破开起火房间大门(救援人员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具)火蛇串出,将救援人员烧伤;
3. 受伤的救援人员被120救护车带走。
1. 启发提问
(1)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为什么受伤?
①缺乏消防知识、危害辨识不足:房间门窗紧闭时,空气不流畅,室内供氧不足,一旦门窗被打开,新鲜空气大量涌入,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火焰向外窜出,导致救援人员伤亡。
②未佩戴任何安全防护用具即参加救援,导致火舌窜出后被严重烧伤。
1)如果您身陷火场,您该如何逃生?
参考下图:发生火灾;①~⑤使用消防面具(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数是烧死者的4、5倍)⑥按照应急逃生路线逃离(需要表示出应急指示灯、防火门)顺利逃生。
典型事故事件案例分册
第二章 安全能力
火灾发生地附近人员在保证自已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就近使用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进行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
灭火器使用方法:
① 一抽:抽出保险栓 ② 一压:压下压把 ③ 三对准:站在 上风向对准火焰 根部喷射灭火
消防(火)栓使用方法:
打开或击碎箱门,
取出消防水带水带一头接在消火栓接口上另一头接上消防水枪按下箱内消火栓
启泵按钮打开消火栓上的水阀开关对准火源根部,进行灭火
案例2-10:应急不到位导致事故扩大
某变电站在综合改造工程中吊装225PT C相时,吊车司机在操作吊臂伸展移动过程中顶到220kV 5M B相管母,造成B相管母支柱瓷瓶折断,B相管母部分落在母线构架上,导致5M B相管母与惠仲乙线等间隔5M侧刀闸距离不足对地放电,引起220kV 2M母差保护动作跳开220kV 2M母线上所有开关。造成8个220kV站失压,32个110kV站失压。
范文四:浮桥小学教育教学创新性做法和典型事例
浮桥小学教育教学创新性做法和典型事例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小学音体美课程实施的规范性,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新学期开始便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调齐音体美等课程相关教师,尽自己最大努力开齐开足音、体、美、科学、思品、综合实践课时,并设立相关制度,如音体美等课程出现空堂情况,需向教导主任说明情况并写好调课单。这些制度保证了这些课程的正常进行。在学校领导的日益重视,设施设备不断地完善下,极大地方便了教学的正常开展,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音体美科学思品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我校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并能熟练准确的唱出课本中的歌曲;在绘画方面学生学得了初步的绘画技巧。学生喜欢画或制作自己喜欢的某类事物,这为他们创造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自由探索、自由创作提供了机会。科学思品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达到内化思想和品德的作用。在体育方面,学校逐步从重竞技转化到重群体工作,使全体学生都得到锻炼。为活跃学生校园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我校除了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外,还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活动,如拔河,跳绳比赛等。比赛组织规范,有规程,有秩序册,有成绩记录,
此外学校还利用中午学生在校时间,开放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网上优秀学习资源的共享,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音体美等课程的开设,成效显著,学生在各种课程的熏陶中,磨练了思维,锻炼了体魄,提升了道德素养,每一个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提升了综合素质。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在学习中丰富,在实践中锻炼,在反思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范文五:教育教学典型案例
烟台第二十一中学? 张惠萍
案例的发生:
A同学是一个安安静静、其貌不扬的小姑娘,在班里不显山不显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这个学生的记忆力特别强。
在一节英语课上学完新单词后,我照例请同学带读生词卡片的词(我习惯于让同学们将单词抄在卡片上,以便于随时记忆)。我在班里巡视着。忽然发现A手里空空的,我以为她没带,就让她和同桌合看一本,她却从位子里拿出了生词卡片。我问她为什么不看,她说已经背下来了。我还真有些不相信,生词卡片的词很多,也没什么顺序,前后加一块才读几遍呀,没想到她还真的很流利的背了下来。我和同学们都很吃惊,问她是不是提前背的,她否认了。同学们为她热烈鼓掌,我也在班里特别表扬她不仅聪明,而且会学习,小小年纪,就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学习知识,值得大家学习。
她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掌声和夸奖,非常高兴。下了课,我把她叫过来,接着和她聊天,她高兴得告诉我,她特别喜欢背东西,广告里的广告词她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还当场给我们表演了几个片段,她再一次得到了掌声。我的脑子里当时就想到了“多元智能”这四个字,她就是在语言的记忆力方面有着出色的才能。
处理事例的方法:
1、家长报喜:我把整个的经过以及我发现良材的喜悦心情和我的一些建议郑重地写在记事本上向家长报喜。
2、授人以渔:指导她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学习。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和她谈心,让她感到老师非常欣赏她的才能。同时给她指出:再好的天赋如果不用也会荒废的,应该好好利用这个优势。
3、提供各种展示机会:我为她提供各种展示她才华的机会,并不失时机地以恰当的言语适时表扬,增强她的自信心,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效果:
1、扬了长避了短:她现在已经是班里最受欢迎的女同学,公认的“小才女”。她的性格变得开朗,充满了自信。特别是她的作业书写、课上发言比原来上了一个大台阶。
2、带动了全班同学:她的才华激起了同学们和她比试的欲望,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
理论依据:
美国哈佛大学家扥阿教授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方式。
启示: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理论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尊重学生,以爱育爱,给每个学生以表现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就要真正做到“深入学习新课标,行为上将它落实到实处,这必将会是实现成功教育的重要途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小学教育教学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