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助产技术管理规范
助产技术管理规范,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健康~加强对助产技术服务监督管理~严格助产技术机构和人员的审批、保证助产技术的安全、有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下简称《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修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助产技术~是指协助产妇完成分娩的技术。助产技术通常包括正常产程的处理、会阴切开缝合术、胎头吸引术、产钳术、内倒转术、臀位牵引术、剖宫产术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省内所有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从事助产技术人员。
第四条 助产技术的实施应当以保障母婴安全为目的~由经助产技术资格认定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经助产技术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中开展。
第二章 职责
第五条 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助产技术服务监督管理,制定有关助产技术管理规范和基本条件,确定本省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及人员的基本条件。
第六条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助产技术服务的监督管理。制定本辖区的助产技术实施细则及相关技术。制定适合本地区助产技术服务培训计划。
第七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开展助产机构和人员相关技术的考核标准,对开展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规划、设置和审批~对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资格认定,负责辖区助产技术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申请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应提交下列所有材料:
,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
,二,设有妇产科诊疗科目,
,三,开展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申请文件及规章制度,
,四,助产技术人员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五,符合本办法及附件中规定的机构设置条件和人员资格要求,
,六,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机构颁发开展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许可证》,经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机构。
----1申请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应提交下列所有材料:
,一,《母婴保健技术人员考核审批表》,
,二,专业学历、技术职称证书及复印件,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助理执业医师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及复印件,
,四,经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助产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 取得从事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五,医疗机构出具的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完成30例以上接生的证明,
,六,符合本办法及附件中规定的人员资格要求,
,七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从事助产技术的医护人员申请之日起~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决定。对合格者~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从事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经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单位。
----2助产技术服务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三年,有效期满继续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满30日前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延续,未申请延续的,对该许可予以注销。
----3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医护人员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后~按照本办法及附件中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接受助产技术继续教育不满规定学时、且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合格证书有效期满后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4批准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申请终止服务或变更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服务项目等~必须到原审批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三章 技术服务
----5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助产技术服务和有关围产保健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工作。
----6各地应本着快速、高效、安全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急救和转诊流程~加强转运途中的抢救和处理~减少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和并发症发生~保证危重孕产妇和围产儿得到及时救治。
----7开展孕产妇保健的机构~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做好孕产期保健。开展有关安全分娩知识的宣传~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对所有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筛查~结合孕产期全过程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科学、系统管理~做好产前筛查和高风险孕产妇的产前诊断转诊、随访工作。
----8开展助产技术机构应建立产科质量自我评估制度,成立产科抢救小组~,由妇、儿、内等相关学科人员组成,~开展业务培训、院内外疑难病例的抢救会诊、加强剖宫产技术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
指征。依法对围产儿死亡、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的发生进行监测登记、上报及死亡评审。负责围产保健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和上报。并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
----9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助产机构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为新生儿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建立健全《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和计算机管理系统。
----10助产技术服务人员应当按照医学指征选择必要的、合适的助产技术~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预防和减少产伤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严格执行卫生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管理规定~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11儿科医师应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和抢救~加强分娩过程中产科与儿科的配合。
第四章 监督管理
----1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法监督与管理助产技术服务。规划设置辖区内危重孕产妇急救通道、急救中心,以下简称“急救中心”,以及转诊网络。确定各助产机构与急救中心的转诊网络~制定转会诊制度并组织实施。成立围产保健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对孕产妇危险因素、抢救过程等的评审。
----1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和监督辖区内建立健全“产科急救中心”~做好协调各有关部门工件~及时解决危重孕产妇转诊与急
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对产科急救中心服务机构进行抢救质量的评估。急救中心和转诊网络等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
----14各急救中心应成立孕产妇急救小组~急救小组原则上由行政人员担任领导~内外科、急诊科、产科、儿科及辅助科室等方面技术人员组成~24小时随时保持功能状态~不得延误或推诿病人。
----15未取得助产技术执业许可擅自从事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和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16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助产技术的非医疗保健机构和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擅自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和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17任何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助产技术执业许可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予以撤消。
----18《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应妥善保管~不得出借或涂改~禁止伪造、变造、盗用及买卖。
----19《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遗失后~应当及时报告原发证机关~并自发现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办理补发证书的手续。未申请补办的~视为无证。
附件:
二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
一、 设施
,一,产科门诊:设有产前检查室,含高危门诊,、妇科检查室、健康教育室~每室面积门不少于15平方米~各检查室内有洗手就近有候诊场所。有孕产期保健、母乳喂养等宣传画、宣传资料。
,二,产科病房设母婴同室~床位数根据当地实际要求确定~每组母婴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有独立的婴儿床。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50-60%。室内安静、清洁、舒适、日照好、色调温馨~张贴有母乳喂养宣传画。
,三,分娩区相对独立~应集中在病区的一端~远离污染源。分娩区内部要求严格划分污染、清洁区、无菌区~设有待产室与分娩室~布局合理~各室之间用门隔开~有明显标记。分娩区与其他之间有缓冲区。
1.分娩室: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便于清洁和消毒,门窗严密,装有纱窗、纱门,、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环境安静,应有调温、控湿设备~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以50-60%为宜~新生儿微环境温度在30-32?。各房间应设足够的电源接口~上下水道~便于使用。
分娩区应有设隔离分娩室~或在分娩室内设隔离产床。
2.待产室:待产室设待产床~或在分娩室内设隔离产床。
3.缓冲区:为更衣、换鞋、洗水、敷料准备、污物处理场所。
二、设备与器械
,一,产科门诊设备同一级。
,二,产科母婴同室设备同一级~每床应配备夜用灯。
,三,待产室设备同一级~另增加:多普勒胎心监测仪、推车。
,四,分娩室设备同一级~另增加:新生儿喉镜及气管插管、产钳及毁胎器械。
,五,手术室同医院手术室的设备与器械~另增加:婴儿磅秤、软尺、婴儿身长测量器、骨盆测量器、多普勒胎心监护仪、集血器、吸球、剖宫产手术包、子宫切除手术包、新生儿及成人气管插管全套设备、脐静脉插管包、新生儿保温复苏台。
,六,产科宣教设备:同一级~另增加生殖器官解剖模型,或挂图,。
,七,产科其他设备:胎心监护仪、蓝光箱。
,八,医院公用设备~除同一级辅助设备外~必须具备以下检查项目的设备:
化验设备:HIV/梅毒/淋病、红细胞压积、乙肝五项、肾功能检查及DIC筛查、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T-DP,、三P试验、D-二聚体、电解质测定及酸碱状态检查项目的设备。
急救设备:成人气管插管全套设备~心电血压监护仪、输液泵、输血、眼底镜、供氧设备、静脉切开包、救护车。
消毒设备:同一级。
三、药品配备
各类药品同一级~另增加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罂粟碱、东莨菪碱、酚妥拉明、硝普钠、柳氨苄心定、立止血、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白蛋白、血定安、全麻药、鱼精蛋白、肝素等。
四、人员
,一,助产技人员配备
1.及时人员配备应与接生任务相适应~医护比例合理。产科有6名以上医师~梯队结构合理~护士与助产士之和应不少于10名。
2.至少配备1名副主任以上的妇产科医师~负责产科质量把关。门诊至少有1名高年资主治,管,以上医师。
,二,助产技术人员条件
1. 助产技术人员应具有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取得医师执业资格或护士执业资格~并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助理医师执业证书》。护理人员应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经护士执业注册者。
2. 助产技术人员,含外聘人员,必须经辖区内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助产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经考核合格取得从事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在考核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3.产科把关人员~需具有妇产科临床经验的副主任以上医师。
4. 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脱离助产专业岗位3年以上者~需重新接受助产技术岗前培训与考核~经考核合格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5.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严格执行产科工作常规及
有关操作规程。
五、技术水平
二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为助产技术的转诊机构~并具有对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培训与指导的责任与能力。除能熟练掌握一级产科各种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外~重点要求掌握以下基本知识、能力、技术。
,一, 产前
1.具有处理产科疑难病症的能力。能根据产前检查及胎儿监护、B超、血生化及羊水监测等作出正确诊断~及时筛出高危并能妥善处理。
2.能诊断并处理妊娠并发症~具有常见重、危、急病人的抢救及处理能力。
3.产前能正确使用宫缩剂,催产素、米索前列醇等,。掌握使用宫缩剂的适应症、禁忌症、使用方法。
,二,产时、产后
1.能应用产程图观察产程~识别异常并能正确处理。熟练进行阴道检查、骨盆内测量及头盆评分。
2.能正确处理全产程~具有诊断和处理头盆不称与头位难产技术。
3.能进行产科常见重、危、急病人的抢救与处理~如子痫、产科出血、休克、羊水栓塞、DIC、心衰等急救处理。
4.能进行并熟练进行子宫下段破宫产术、臀助产及臀抽术、毁胎
术、胎头吸引术、低位产钳术、内倒转术、人工剥离胎盘术、胎盘残留刮宫术、会阴III度裂伤缝合术、宫颈复杂裂伤修补术、外阴及阴道血肿的处理~
5.能处理手术中出现的意外~如出血、麻醉意外、损伤、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
6.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并能及时进行诊治并发症。
7.具有安全转诊技术。
六、职责
,一,认真执行《福建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办法》、各种规章制度,门诊和产房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差错防范制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高危妊娠管理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和质量检查制度、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情况制定、登记统计制度、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讨论制度、人员业务培训制度、产科质量自我评估制度等,和岗位职责~做到持证上岗。
,二,建立并执行产科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如产科出血、妊高症,子痫,、产道裂伤、出血性休克、羊水栓塞、DIC、早产、低体重儿等诊疗常规,有宫缩剂应用、剖宫产手术以及其他产科操作规程。建立子痫、出血性休克、羊水栓塞等、DIC抢救及新生儿复苏流程并上墙。
,三,做好产科24小时值班~随到随诊。
,四,严格执行孕产妇首诊负责制。孕产妇所患疾病确非本科(本
单位)诊治范围~应与兄弟,或上级,医院联系转诊或请相关人员到场协助处理~病情危重时应就地应急处理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护送转诊。
,五,成立产科抢救小组~包括行政管理、妇产科、麻醉科、内外科、新生儿科及辅助科室人员~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作用。
,六,组织助产技术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接收下一级助产技术机构产儿科人员进修~承担乡、村两级高危孕产妇筛查、处理的知识及技能培训。
,七,对下级助产技术机构进行检查和指导,接受下一级助产技术机构高危孕产妇及新生儿的转诊与会诊~对转诊的孕产妇和新生儿诊疗情况向转诊单位进行反馈及指导。
,八,依法管理、出具《出生医学证明》~保证每位新生儿,包括婚生、非婚生、计划内和计划外及流动人口的新生儿,均能获得《出生医学证明》。
,九,按属地管理原则~定期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受委托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上报本单位接生情况~对孕产妇、围产儿、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及时进行调查并填表上报。
,十,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样采集和听力筛查工作。
,十一,承担有关助产技术的科研工作。
范文二:浙江省助产技术管理规范
浙江省助产技术管理规范(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保障母婴健康, 加强对助产技术 服务监督管理, 严格助产技术机构和人员的审批、 保证助产技术的安 全、有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以下简称《母婴保 健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 《医疗机构管理条 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修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助产技术, 是指协助产妇完成分娩的技 术。 助产技术通常包括正常产程的处理、 会阴切开缝合术、 胎头吸引 术、产钳术、内倒转术、臀位牵引术、剖宫产术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省内所有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 构和从事助产技术人员。
第四条 助产技术的实施应当以保障母婴安全为目的, 由经助产 技术资格认定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经助产技术许可的医疗保健机 构中开展。
第二章 职责
第五条 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助产技术服务监督管理;制定有关 助产技术管理规范和基本条件; 确定本省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 构及人员的基本条件。
第六条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助产技术服务的 监督管理。 制定本辖区的助产技术实施细则及相关技术。 制定适合本 地区助产技术服务培训计划。
第七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开展助产机构和人 员相关技术的考核标准; 对开展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规划、 设臵和审 批, 对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资格认定; 负责辖区 助产技术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申请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应提交下列所有材 料:
(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
(二)设有妇产科诊疗科目;
(三)开展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申请文件及规 章制度;
(四)助产技术人员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五) 符合本办法及附件中规定的机构设臵条件和人员资格要求;
(六)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应当在 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 核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 责人批准, 可以延长 10日, 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机构。 对符合条件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 10日内向申请机构颁发开展 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许可证》;经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 结果和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机构。
----9申请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应提交下列所有 材料:
(一) 《母婴保健技术人员考核审批表》 ;
(二)专业学历、技术职称证书及复印件;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助 理执业医师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及复印件; (四) 经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助产技术专业知识和技 能培训并考核合格, 取得从事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 证书》 。
(五)医疗机构出具的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完成 30例以上接生 的证明;
(六)符合本办法及附件中规定的人员资格要求;
(七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从事助产技术的医护人员申请之日起, 应当 在 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决定。对合格者,应当 自作出决定之日起 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从事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 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 经审核不合格的, 将审核结果和理由以书面形 式通知申请单位。
----10助产技术服务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有效 期三年 , 有效期满继续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 , 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 期满 30日前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延续 , 未申请延续的 , 对该许可予以注 销。
----11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医护人员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 合格证书》 后, 按照本办法及附件中规定参加继续教育。 接受助产技 术继续教育不满规定学时、 且考核不合格的人员, 合格证书有效期满 后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12批准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申请终止服务或变更 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服务项目等,必须到原审批机关申请办 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三章 技术服务
----13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 负责助产技术服务和有关围产保健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工作。 ----14各地应本着快速、高效、安全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孕产 妇和围产儿的急救和转诊流程, 加强转运途中的抢救和处理, 减少孕 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和并发症发生, 保证危重孕产妇和围产儿得到及 时救治。
----15开展孕产妇保健的机构,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做 好孕产期保健。 开展有关安全分娩知识的宣传, 提供咨询服务, 提倡 和鼓励自然分娩。 严格执行 《关于下发浙江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 (试 行)的通知》(浙卫 [1994]26号),负责对所有孕产妇进行危险因 素筛查, 结合孕产期全过程生理、 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对 高危孕产妇进行科学、 系统管理。 按照 《关于印发浙江省产前诊断技 术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浙卫发 [2005]86号),做好产前筛查和 高风险孕产妇的产前诊断转诊、随访工作。
----16开展助产技术机构应建立产科质量自我评估制度;成立 产科抢救小组, (由妇、 儿、 内等相关学科人员组成) , 开展业务培训、 院内外疑难病例的抢救会诊、 加强剖宫产技术管理, 严格掌握剖宫产 指征。依法对围产儿死亡、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的发生 进行监测登记、上报及死亡评审。负责围产保健资料的收集、整理、 统计和上报。并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 ----17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助产机构应依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母婴保健法》,为新生儿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建立健全《出 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和计算机管理系统。
----18助产技术服务人员应当按照医学指征选择必要的、合适 的助产技术,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规范、 各项工作制度 和技术规范, 预防和减少产伤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严格执行卫生部 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管理规定,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19儿科医师应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和抢救, 加强分娩过程 中产科与儿科的配合。
第四章 监督管理
----20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法监督与管理助产技术服务。规 划设臵辖区内危重孕产妇急救通道、 急救中心 (以下简称 “急救中心” ) 以及转诊网络。 确定各助产机构与急救中心的转诊网络, 制定转会诊 制度并组织实施。 成立围产保健技术指导组, 组织专家对孕产妇危险 因素、抢救过程等的评审。
----2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和监督辖区内建立健全“产科急 救中心” , 做好协调各有关部门工件, 及时解决危重孕产妇转诊与急 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定期对产科急救中心服务机构进行抢救质量的 评估。急救中心和转诊网络等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
----22各急救中心应成立孕产妇急救小组,急救小组原则上由 行政人员担任领导,内外科、急诊科、产科、儿科及辅助科室等方面 技术人员组成, 24小时随时保持功能状态,不得延误或推诿病人。 ----23未取得助产技术执业许可擅自从事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 机构,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和四十七条、 《中华人 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24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助产技术的非医疗保健机构和未取得 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 擅自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 按照 《医疗机构管 理条例》第二十四条和四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 三十九条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25任何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助产技术执业许可的,按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予以撤消。
----26《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母婴保健技术考核 合格证书》应妥善保管,不得出借或涂改,禁止伪造、变造、盗用及 买卖。
----27《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母婴保健技术考核 合格证书》 遗失后, 应当及时报告原发证机关, 并自发现之日起三十 日内申请办理补发证书的手续。未申请补办的,视为无证。
第五章 附则
28本办法由浙江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29家庭接生员的管理按浙卫发 [1998]267号文的规定执行。
30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浙江省助产技术管理办法(试 行)》(浙卫发 [2002]157号文件同时废止。
附件:
浙江省助产技术服务基本条件
根据《助产技术管理办法》 ,制定助产技术服务基本条件。各级 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人口数、 出生率等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规 划各级各类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分布、 产科床位数、 最少分娩人数等,
并按照下例条件对助产技术实施管理。 助产技术原则上分为农村助冰 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和县级以上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
农村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
农村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正常分娩服务,不应该开展剖宫产 术、产钳术、臀位接生、内倒转术、毁胎术等技术。因交通不便无法 转诊的个别情况除外。
一、 房屋要求
(一) 产科门诊:有妇产科门诊室一间, 面积不少于 15平方米。 产科检查床须用屏障与外界隔开,有条件的应设单独的检查室。 (二)分娩区:分娩区总面积应在 60平方米以上,相对独立, 远离污染源, 分娩区与外界之间应有缓冲区, 缓冲区内有更衣、 换鞋 处。分娩区内应设有待产室和分娩室。
待产室应设待产床 1张。
分娩室面积不小于 15平方米,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便于清洁 和消毒,光线充足,环境安静,室内应有调温设备,应设电源接口和 流水洗手设施。
(三) 母婴同室区:每组母婴床使用面积不少于 5平方米, 有调 温设备,室内安静、清洁、通风、日照好、温度适宜。
二、设备标准
(一)基本设施:检查床。待产床。产床、照明灯、敷料柜、器 械台、 推车 (担架) 、 急救药品柜 (内放急救设备药品) 、 空气消毒器、
常规消毒设备、刷手与污物处理设备、污物桶、调温设备。
(二)诊断测量用具类:体重计、听诊器、血压计、婴儿磅秤、 软尺、骨盆测量器、多普勒胎心仪(或筒式、额头式听诊器) 、集血 器、量杯、时钟、消毒手套。
(三)治疗器械类:注射器、开口器、舌垫(压舌板) 、电动吸 引器、胎头吸引器、产包、导尿包、侧切缝合包、刮宫包、内诊包、 氧源及吸氧装臵、新生儿气管导管、吸痰管、新生儿复苏囊、新生儿 保温用品、给氧面罩、新生儿喉镜、输液器、输液架、沙袋、上下叶 拉钩、宫颈钳、卵圆钳、刮匙。
(四)其他设备:医院应具备 B 超、心电图机、 X 光机、健康教 育基本设备和材料,医院应能开展血、尿、便常规、乙肝五项、血小 板、 红细胞压积、 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检查等, 应有测定血型条件。 以上设备要定时检查维修, 应保证在功能状态, 要随时可及、 随 时能够投入抢救。
三、药品配备
宫缩剂、心血管系统药物、解痉药、降压药、升压药、镇静药、 利尿药、止血药、补容剂、纠酸药、麻醉药、其他必备药品。
以上药品要求:在有效期内、规范摆放、安全保存、随时可得、 正确使用。
四、技术服务
为所有育龄妇女提供有关生殖健康咨询、产前检查、高危筛查、 助产技术服务等。
(一) 生殖健康咨询:发现或者怀疑育龄夫妻患有严重遗传疾病 的,应建议转上级医疗机构会诊。
(二) 产前检查:为孕产妇建立围产保健册或产前检查, 及时筛 查高危母亲和胎儿,做好高危登记报告、随访、转诊、催诊。
(三) 孕产妇入院待产后, 经治医务人员应耐心细致向孕产妇及 家属介绍孕产妇情况,告知分娩的安全性和风险性。
(四)产程中母婴监测技术:提供全程护理、监测产程进展、正 确绘制产程图、母婴生命体征检查、胎心听诊、羊水异常的识别等; 严格遵守有关诊疗常规和技术规范,掌握转诊标准。
(五)正常分娩四个产程及新生儿处理;
(六)常用助产技术:包括常规阴道分娩接生、人工破膜、人工 剥离胎盘术、胎盘残留刮宫术、会阴侧切和简单裂伤缝合等;
(七) 产妇及胎婴儿危险因素识别、 难产的识别、 紧急处理及转 诊;
(八)产科出血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正确测量及估计出血 量的方法,以及处理与转诊;
(九)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及转诊;
(十)正确的消毒和隔离技术;
(十一)母乳喂养适宜技术;
(十二)健康教育及咨询指导技术。
五、人员资格
(一) 助产工作应由 2名以上获得助产技术资格的医生、 助产士
承担, 并有儿科医生参与; 取得助产资格并在产房工作的护士可作为 助产士。
(二) 助产技术人员应具有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专业学历, 取 得医师执业资格或护士执业资格。
(三) 助产技术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助产技 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具体考核内容根据 (四) 所要 求的助产相关技术确定。 经考核合格, 获得从事助产技术的 《母婴保 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
(四)助产技术人员每年应按照助产技术业务培训,培训应不少 于 20学时。 接受助产技术继续教育不满学时、 且考核不合格的人员, 合格证书有效期满后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五) 助产技术人员脱离助产专业岗位 2年以上者, 需重新接受 助产技术岗前培训与考核,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六)分娩室实行 24小时负责制,接产时必须有 2名以上助产 技术人员在场,以负责危重新生儿的抢救。
(七)建立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分工负责制度:妇产科医生:所有助产相关技术; 助产士:正常产程的观察和处 理;儿科医生:参加新生儿日常查房及异常新生儿抢救。
六、制度规范
(一) 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 具体内容 参照卫生部授权中华医学 会发布的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二)产科质量管理制度;
(三)产科医务人员职责分工及管理制度;
(四)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五)产科转诊、急救制度;
(六)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七)孕产妇死亡评审及婴儿死亡评审制度;
(八)产科信息管理制度;
(九)人员培训制度;
(十)产科病历书写制度;
(十一)母乳喂养工作制度;
(十二) 其他临床医疗规范和管理制度, 包括值班及交接班制度, 消毒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差错防范制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查房 制度等。
县级以上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
一、 房屋要求
(一)产科门诊:设门诊室(面积不少于 20平方米) 、检查室 (设有专用检查床) 、产科检查床之间应有隔离装臵。高危孕产妇门 诊室(县级以上设臵) ,有候诊场所和宣教场所。
(二) 分娩区:分娩区集中一个区域 (总面积不少于 100平方米) , 相对独立, 远离污染源。 分娩区与外界之间设臵缓冲区, 缓冲区内有 更衣室、换鞋处等。分娩区内部要求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
区。 分娩室与待产室相邻。 有条件的应设臵三通道、 开设导乐分娩单 间和高危孕妇待产室。
污染区内设卫生间、污物处理间及污染通道;
清洁区内设刷手间、器械室、待产室、隔离分娩室、办公室; 无菌区内设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敷料间。
以上各区要求布局合理,设臵隔断,标志明显。
分娩室单间面积不少于 20平方米。应有单独的隔离分娩室。 分娩区: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便于清洁和消毒;门窗严密(装 有纱窗、纱门) 、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环境安静;应有调温、控湿 设备, 温度保持在 24-26℃, 湿度以 50-60%为宜, 新生儿微环境温度 在 30-32℃。各房间应设足够的电源接口,上下水道,便于使用。 (三) 母婴同室:母婴同室应与产房和新生儿科相邻近。 每组母 婴床使用面积不少于 6平方米, 有独立的婴儿床, 有调温设备, 室内 安静、清洁、通风、舒适、日照好、色调温馨,每床应配备夜用灯。 病区内设婴儿沐浴室, 室内应有保暖和热水供应设施。 应设有隔离病 房。
(四) 手术室:每间面积不少于 30平方米。 手术室应门窗严密, 有调温、控湿设备,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便于清洁和消毒,应设上 下水道,有足够的电源接口,便于使用。
(五) 高危新生儿病房:有条件的应设臵高危新生儿病区或病房。 二、设备标准
(一)门诊:
应具有身高体重计、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测量尺、骨盆测 量器、 立式插灯、 多普勒胎心仪、 消毒设施、 室温控制设备、 计算机、 健康教育室等相关仪器及设备。
(二)分娩室:
1.基本设施:检查床、待产床、产床、婴儿床、照明灯、鹅颈 灯、应急灯、插座接线板、敷料柜、器械台、推车(担架)、急救药 品柜(内放急救设备药品) 、空气消毒机、常规消毒设备、刷手与浸 手桶、污染处理设备、污物桶、调温控湿设备、通讯设备等。
2.诊断测量用具类: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婴儿电子秤、 软尺、婴儿身长测量器、骨盆测量器、多普勒胎心仪、胎心监护仪、 聚血器、量杯、电子称、时钟等。
3.治疗器械类:注射器、开口器、压舌板、电动吸引器、胎头 吸引器、产钳、穿颅器、产包、导尿包、侧切缝合包、刮宫包、内诊 包、静脉切开包、输液泵、输液架、沙袋、上下叶拉钩、宫颈钳、卵 圆钳、刮匙、氧源及吸氧装臵、新生儿气管插管设备(新生儿气管导 管、气管内吸痰器、新生儿复苏囊、给氧面罩、新生儿喉镜、新生儿 低压吸引器) 、脐静脉插管包、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等。
(三)手术室
1.按无菌手术室基本要求配臵。
2.产科专用器具:婴儿电子秤、婴儿身长测量器、多普勒胎心 仪、聚血器、剖宫产手术包、妇产科手术包、新生儿及成人气管插管 全套设备、 脐静脉插管包、 红外线辐射抢救台、 新生儿复苏囊及粘液
管、产钳等。
(四)母婴同室:配备婴儿小床等符合医院病房配备标准。
(五)高危新生儿病房(县级以上设臵) :新生儿低压吸引器、 新生儿保温箱、开放式暖箱、红外线辐射抢救台、婴儿呼吸机、婴儿 血压计、新生儿体重测量计、篮光箱、新生儿监护或心电监护仪、新 生儿氧罩、冷暖设备、新生儿淋浴设备、负离子发生器、输液泵。 (六)其他设备:院内应具备 B 超、心电图机、床旁 X 光机、篮 光箱、新生儿暖箱、电冰箱、恒温箱、健康教育基本设备和材料、产 后康复设施。院内能够开展血、尿、便常规、血小板、红细胞压积、 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乙肝五项、 HIV/梅毒 /淋病检查、纤维蛋白 原、 3P 试验、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应有测定血型、配血(或血浆 代替品)条件、有效消毒设备、供氧设备、抢救监护条件、急救通讯 及工具等。
以上设备要定时检查维修, 应保证在功能动态, 要随时可及、 随 时能够投入抢救,有固定的供血途径。
三、药品配备
(一)分娩室
宫缩剂、心血管系统药物、解痉药、降压药、升压药、镇静药、 利尿药、止血药、补容剂、纠酸药、麻醉药等其他必备药品。
(二)手术室
应常备同分娩室药品。
以上药品要求:在有效期内、规范摆放、安全保存、随时可得、
正确使用。
四、技术服务
为所有育龄妇女提供有关生殖健康咨询、产前检查、高危筛查、 助产技术服务等。
(一) 生殖健康咨询:发现或者怀疑育龄夫妻患有严重遗传疾病 的,应提出医学意见,并向当事人说明情况。
(二) 产前检查:为孕产妇建立围产保健册或产前检查, 及时筛 查高危母亲和胎儿,做好高危登记报告、随访、转诊、催诊,对有过 不良妊娠结局的孕产妇进行医学检查指导。县级以上应开设高危门 诊,并对高危孕产妇进行重点监护。
(三) 孕产妇入院待产后, 经治医务人员应耐心细致向孕产妇及 家属介绍孕产妇情况,告知分娩的安全性和风险性。
(四) 为孕产妇提供安全分娩技术服务, 包括正常分娩四个产程 及新生儿处理。严格遵守有关诊疗常规和技术规范,掌握转诊标准。 孕产妇的情况发生变化时, 医务人员应及时通知孕产妇家属, 并根据 具体情况处理。
(五) 需要对孕产妇实施特殊的、 必须的助产技术时, 经治医护 人员应向孕产妇及其家属告知详情, 包括技术的安全性、 有效性和风 险性, 并由孕产妇或其家属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遇突发 紧急状态时, 医务人员应以抢救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为原则, 进行相 应的救治工作。
(六)产程监测:正确使用妊娠图,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
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
(七)掌握常用助产技术:包括催产素使用、常规阴道分娩接生、 人工破腊、 人工剥离胎盘术、 胎盘残留刮宫术、 会阴侧切和简单裂伤 缝合等、胎头吸引术等。
(八)难产的识别、处理:头盆不称和产程异常诊断、鉴别诊断 技术、会阴 /阴道或宫颈复杂裂伤修补术、产钳术、内倒转术、臀位 牵引术、剖宫产术、静脉切开术、子宫次全切或全切术等;实施剖宫 产术必须严格按照医学指征进行,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
(九) 实施剖宫产术必须严格按照 医学指征 , 减少不必要的人为 干预,控制剖宫产率。
(十)产科出血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正确测量及估计出血 量的方法经及处理; 各种催、 引产手术的技术、 方法和并发症的处理。 (十一)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及并发症处理、抢救。
(十二)产科危急重症的快速诊断及抢救,如,心肺复苏、心力 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抢救、 呼吸、 肝脏和肾脏衰竭的抢救, 各种休克抢 救、子痫的抢救、水电角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治、羊水栓塞急救、 肺栓塞急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与诊治等。
(十三)各种麻醉技术及麻醉意外处理等。
(十四)母乳喂养适宜技术的咨询与指导。
(十五)健康教育及咨询指导。
五、人员资格
(一) 助产工作应由 2名以上获得助产技术资格的医生、 助产士
承担, 并有儿科医师参与; 取得助产资格并在产房工作的护士可作为 助产士。
产科应有 6名以上医生,护士与助产士之和不少于 10名;科室 至少有二名副主任医师, 门诊至少有二名副主任医师, 有合理的专业 人才梯队。
(二)助产技术人员应具有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 历,取得医师执业资格或护士执业资格。
(三)助产技术人员应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完成 30例以上接生 数; 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助产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 培训与考核,具体考核内容根据(四)技术服务确定;经考核合格, 取得从事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在考核合格证书》 。
(四)助产技术人员应当每年接受助产技术业务培训,培训应不 少于 30学时;接受助产技术继续教育不满学时、且考核不合格的人 员,合格证书有效期满后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五) 助产技术人员脱离助产专业岗位 2年以上者, 需重新接受 助产技术岗前培训与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六)分娩室实行 24小时负责制,负责全产程的母婴监测及医 疗保健任务。
(七)建立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分工负责制度:妇产 科医生:所有助产相关技术;助产士:正常产程的观察和处理;儿科 医生:参加新生儿日常查房及异常新生儿抢救。
(八) 实施剖宫产术应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决定, 手术责任
医师应具备妇产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六、制度规范
(一) 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 具体内容 参照卫生部授权中华医学 会发布的妇产科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
(二)产科质量管理制度;
(三)产科医务人员职责分工及管理制度;
(四)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五)产科转诊、急救制度;
(六)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七)孕产妇死亡评审及婴儿死亡评审制度;
(八)产科信息管理制度;
(九)人员培训制度;
(十)产科病历书写制度;
(十一)母乳喂养工作制度;
(十二)剖宫产术前讨论、术后审核制度;
(十三)接受转诊及反馈制度;
(十四)产科三给查房制度;
(十五)产科抢救用备管理制度;
(十六)高危妊娠系统管理制度;
(十七)对下级助产单位的指导、培训制度;
(十八) 其他临床医疗规范和管理制度, 包括值班及交接班制度, 消毒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差错防范制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查房
制度等。
范文三:助产技术规范
篇一:助产技术规范1
妇产科助产技术操作规范
会阴切开缝合术
【 适应证 】
1(初产妇臀位。
2(初产妇产钳或胎头吸引术。
3(第二产程过长者由于会阴坚韧,继发子宫收缩乏力等。
4(根据产妇情况需要缩短第二产程者。
【 注意事项 】
1(局部浸润及阴部神经阻滞。
2(切开会阴:在阵缩开始时,左手中、食指伸入阴道内,撑起左(右)侧阴道壁,用会阴
切开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左(右)侧 45?方向剪开会阴。会阴高度膨隆时应采用 60?,70?
角。
3(缝合:分娩结束,胎盘娩出后,按层次缝合。缝合结束必须检查有无纱布遗留阴道内,
肛诊检查有无肠线穿过直肠粘膜。
1
( 吴若松 )
胎头吸引术
【 适应证 】
1(缩短第二产程、产妇有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合并症、胎儿窘迫;
2(第二产程延长;
3(疤痕子宫。
【 禁忌证 】
1(面先露、额先露、高直位、臀位、横位等异常胎位禁用;
2(宫口未开全或接近开全、胎儿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禁用;
3(胎膜未破禁用。
【 手术步骤 】
1(体位:膀胱截石位,导尿排空膀胱;
2(作阴道检查:再次了解子宫颈口是否完全或接近完全扩张;胎头双顶径是否已达坐骨棘
水平以下,胎膜已破否;
3(会阴切开:会阴过紧者、应做会阴切开术;
4(放置吸引器:将吸引器开口端外侧涂以滑润油,以左手食、中指掌侧撑开阴道后壁、右
手持吸引器开口端先经阴道后壁送入,使其后缘抵达胎儿
2
顶骨后部,按序放置好吸引器后,再次
检查吸引器开口端是否与胎头紧密连接,有无阴道壁或宫颈夹于其中,如有则应推开;
5(抽吸负压达 200 毫米汞柱;
6(牵吸引器:如为枕前位、当阵缩屏气时、则循自然分娩机转旋转牵引、先向下,使胎头
俯屈。当胎头枕部抵达耻骨联合下缘时、向牵引,使胎头仰伸娩出;
7(胎头娩出时注意保护会阴。
【 注意事项 】
1(吸引器安置正确。抽吸达所需负压后宜稍等待,以便形成产瘤后再牵引;
2(牵引时如有漏气或脱落,应查明原因,如脱落系由于阻力过大所致应改用产钳或剖宫产
术。一般不宜超过两次;
3(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胎儿,一般以 20 分钟内结束分娩为宜;
4(术后应检查产道,如有损伤,应立即缝合。胎吸助娩之新生儿应密切观察有无头皮血肿、
颅内出血、头皮损伤、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
5(行胎吸术前要向家属交待手术指征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签字后执行。
3
( 周霞平 )
产钳术【 适应证 】
1(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
2(产妇患有某些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证、高度近视眼等,在第二产
程不宜过度用力者。
3(胎儿窘迫。
【 禁忌证 】
1(头位:只用于顶先露,不适用额位、高直位等异常头位;
2(无明显头盆不称。胎头双顶径已达坐骨棘水平或该水平以下者;
3(宫口开全;
4(胎膜已破;
5(胎儿存活;
【 手术步骤 】
低位产钳手术步骤:
1(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常规消毒导空膀胱。
2(作阴道检查:了解上述具备条件是否存在,明确胎方位,查清耳廓朝向。
3(麻醉:切开会阴后再作一次阴道检查,摸清胎儿耳廓。
4(放置左叶产钳。
4
5(放置右叶产钳。
6(扣锁产钳,检查钳叶位置,无误后再牵拉。当双顶径娩出时先放右叶产钳;随后滑出左
叶。待胎儿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宫颈、阴道有无裂伤,然后缝合会阴。
( 黄荷花 )
剖宫产术
【 适应证 】
1(骨盆狭窄、骨盆畸形或软产道梗阻;
2(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试产失败;
3(宫缩乏力经积极处理无效;
4(胎盘早剥或前置胎盘出血多时;
5(胎儿宫内窘迫,短时间内阴道不能分娩者;
6(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须终止妊娠时;
7(剖宫产史,尤其有体部切口史者或子宫激瘤剔除子宫有瘢痕;
8(高龄初产妇,估计阴道分娩困难;
9(胎儿珍贵,有难产史又无胎儿存活;
10(脐带脱垂胎心好;
11(妊娠合并糖尿病、肾炎、经治疗达 36 周后可考虑剖宫产;妊娠合并心脏病有心衰史;
12(生殖道瘘管,子宫脱垂修补术后,外阴部癌肿。
5
篇二:助产操作技术规范
人工破膜术
【适应证】
1、急性羊水过多,有严重压迫症状者。
2、过期妊娠宫颈已成熟,胎头已入盆。
3、头位分娩,宫口开4,5cm,宫缩乏力,产程停滞,但无明显头盆不称。
4、确诊胎死宫内或胎儿畸形,如脑积水、无脑儿等。
【禁忌证】
1、有明显头盆不称,产道阻塞者。
2、胎位异常如横位、臀位。
3、胎盘功能严重减退者。
【手术步骤】
1、阴道检查了解宫口情况,有无脐带前置、先露部位高低等。
2、先用手指扩张宫颈管、剥离胎膜,然后以右手持常有齿钳,钳端在左手指、中指护盖下,送入阴道,置于羊膜囊表面,再子宫不收缩时钳破或戳破胎膜,以免宫缩时宫腔压力过大羊水流出过速。
3、如羊水流出不多,可用手指扩大破口或将先露部位稍向上推,使羊水流出。
4、羊水过多者,应以羊膜穿刺针或者针头深入宫颈内刺
6
破胎膜,穿刺点应略高于子宫口水平,使羊水沿针头流出。羊水大量涌出时,应将手堵住宫口,使羊水缓慢流出,防止急骤流出而引起腹压骤降性休克、胎盘早期剥离、脐带脱垂或胎儿小部分娩出。
【术中注意要点】
1、破膜前后应听取胎心音,测血压。
2、破膜前应检查有无脐带前置。破膜后羊水未流出前,手不要从阴道取出,一边阻止羊水流出过速及了解有无脐带脱垂或胎儿小部分脱出。
3、急性羊水过多者,羊水应缓慢流出。
4、部分前置胎盘破膜时,应触及有囊样感部分,证实为胎膜再行破膜,避免伤及胎盘而引起出血。
【术后处理】
1、保持外阴清洁。
2、严密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宫缩及胎心音等,先露未完全入盆者,禁止下地活动。
3、应收留流出的羊水,测量羊水量及观察羊水颜色,如有血性羊水检查有无胎盘早期剥离征象。
4、一般破膜后1,2h内即可有宫缩,如6h尚无宫缩,应加用催产素静脉滴注。
5、破膜后12h尚未结束分娩者,必须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主要并发症】
7
1、脐带脱垂或胎儿小部分脱出
2、腹压骤降性休克、胎盘早期剥离。
3、破膜12h以上易发生感染。 `4、羊水栓塞
四 步 触 诊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台上,暴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分开以使腹肌放松。
2、检查者站于孕妇右侧,进行前3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做第4步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
3、触诊方法
第1步手法:检查者两手置于子宫底部,手測宫底高度,然后以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是胎头(圆而硬,有浮球感)抑或是胎臀(宽且软,形状不规则),若子宫较宽,宫底未触及大的部分,应注意是否为横产式。
第2步手法:检查者将左右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以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按压,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及胎儿肢体的位置。胎背平坦且宽,而肢体侧则高低不平且可活动或变形。
第3步手法:检查者将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左右推动,进一步检查是头还是臀,确定是否衔接。若先露部浮动表示尚未入盆,若已衔接,则先露部较为固定。
第4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
8
部的两侧,向骨盆入口方向深入下按,再次核实胎先露部,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程度。
人工剥离胎盘术
【适应症】
1、第三产程30分钟,胎盘尚未剥离、娩出者。
2、第三产程中,胎盘部分剥离、出血较多超过200ml者。
【术前准备】
建立静脉通道,催产素20单位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配好血。
【手术步骤】
1、外阴重新消毒铺巾,术者要更换手套,穿手术衣。
2、右手手指并拢成圆锥状,沿脐带伸入宫腔,左手放腹壁上,固定和下推宫底。
3、触到胎盘边缘后,右手掌面向胎盘母体面,以手尺缘插入胎盘与子宫之间,做拉锯样向上剥离,如为胎盘粘连则较易剥离。待整个胎盘全部剥离后,将胎盘握在手中一次性取出,一般胎膜均能随胎盘一起被取出。
4、如胎盘与子宫壁联系紧密难以分离时,应考虑有植入性胎盘的可能,切勿强行剥离,应立即停止手术。根据胎盘植入的范围及出血的多少选择化疗或保守性手术,或子宫全切术。
5、胎盘取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与胎膜是否完整,如有
9
缺陷应再次徒手取出残留胎盘。
6、术后应继续加强宫缩,防止产后出血。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
骨 盆 测 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骨盆外测量:可对骨盆大小、形态做间接判断。
(1)髂前上棘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2)髂棘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以上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长度。
(3)骶耻外径 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此径线间接推测骨盆人口前后径的长度。
(4)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 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cm,此乃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若此径?7cm,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
(5)出口后矢状径 检查者将戴有指套的右手示指伸入孕妇肛门后向骶骨方向,拇指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指共同找到骶尾尖端,将尺放于坐骨结节径线上,用汤姆斯出口测量器一端放于坐骨结节间径的中点,另一端放于骶骨尖端处,测
10
量器刻度标出的数字即为出口后矢状径长度,正常值为8--9cm。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的和15cm时,表明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
(6)耻骨弓角度 将双手的拇指指尖斜着对拢,置于趾骨联合下缘,左右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 <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可反映骨盆出口横径宽度。
2、骨盆内测量: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
(1)骶耻内径(对角径) 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11.5cm〉。检查者将一手的示、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尖触到骶岬上缘中点,示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用另手示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中指尖至此点的距离即为对角径。若测量时阴道内的中指尖触不到骶岬,表示对角径值12.5cm。
(2)坐骨棘间径(中骨盆平面横径) 测量两侧坐骨棘间径的距离,正常值为IOcm(6横指)。方法是以一手的示、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计其间距离。
(3)坐骨切迹宽度 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是坐骨棘与傲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岬韧带的宽度,如能容纳3横指为正常。否则属中骨盆狭窄。
会阴切开缝合术
【分类】
11
1、侧斜切开 由阴道口后联合中点开始向左侧斜30?--45?做会阴切开。
2、正中切开 在会阴后联合向下做会阴切开。
【适应证】
1、初产妇阴道助产手术的前驱措施,如实行出口或低位产钳牵引术、胎头吸引术。
2、初产臀位分娩术。
3、因产妇或胎儿需要缩短第2产程,如并发胎儿窘迫等。
4、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阴道口相对过小,胎头未娩出,会阴已出现裂伤,或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为避免复杂会阴、阴道裂伤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 一般采用0.5%--1%利多卡因3Oml左右做阴道神经阻断,部分皮下注射。阴部神经在坐骨棘部从盆底穿出,所以改用lOml麻醉药注射在坐骨棘部,生殖道感觉神经来自阴部神经。
2、术式
(1)侧斜切开:最常用的一种术式,由在局麻下由阴道后联合中点开始向左侧斜下约45?,沿另一手中、示指撑起的阴道壁,切开阴道粘膜、粘膜下组织、球海绵体肌、耻尾肌束等。由于切开组织较多,且为供血较丰富区域,所以出血较多,相对
12
而言,开放空间较小,切开长度一般为4cm左右。切开时间在胎头拨露3--4cm时为好,在宫缩时切开。如为实行助产手术,则在准备上产钳时实行。当切开会阴后开始出血时应一方面用纱布压迫伤口,一方面迅速查清胎位,放置产钳,可以稍减少出血。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切开伤口有无延伸。缝合时主要解剖组织要对合好。先从阴道切口最内部开始,一般用“0”号或“1”号铬制肠线或华力康“00”吸收线将阴道黏膜、部分黏膜下组织间断缝合达处女膜环。用同样线间断缝合肛提肌,先用示指触摸伤口深度,由最内、最深处开始,缝针要适当深,过深穿透肠粘膜形成瘘,则危害很大。此外,切缘下部组织稍向下垂,缝合时下缘入针较上缘稍低些,更好使解剖正确恢复。会阴切开出血应在肛提肌组织缝合完毕后停止。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脂肪层。以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层。结不可打得过紧,因为手术伤口会略肿胀。清点纱布,并做肛诊,检查有无缝线穿透直肠粘膜。
(2)正中切开:实际这是会阴组织损伤最小、出血最少、阴道切口相对小、放大阴道口相对大的切口。组织愈合好,术后伤口疼痛小,水肿最小。最大的缺点是损伤肛门括约肌和肠管的机会较多。
局麻后,在会阴后联合中部向下剪开,所剪之处为肛提肌的左右耻骨肌束筋膜.会合之处,系为筋膜组织,切口累及不到肌束,所切组织较侧斜切者薄,且无丰富血管,所以出血少。缝合
13
部位浅,解剖能对合满意,术后疼痛也小。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枕左前位最多见,故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机制为例详加说明。
1(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人骨盆人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胎头以半俯屈状态进入骨盆人口,以枕额径衔接,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人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人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在骨盆左前方。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胎头衔接表明不存在头盆不称。若韧产妇巳临产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有头盆不称。
2.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下降。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与其他动作相伴随。下降动作呈间歇性,宫缩时胎头下降,问歇时胎头又稍退缩。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宫缩时宫底直接压迫胎臀;?胎体伸直伸长;?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初产妇胎头下降速度因官口扩张缓慢和软组织阻力大较经产妇慢。临床上注意观察胎头下降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胎头在下降过程中,受骨盆底的阻力发生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等动作。
14
3(俯屈 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后,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原来处于半俯屈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颏接近胸部,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为枕下前囟径,以最小径线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4.内旋转 胎头到达中骨盆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内旋转。内旋转动作从中骨盆平面开始至骨盆出口平面完成,以适应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有利于胎头下降。枕先露时,肛提肌收缩力将胎头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宽的前方(枕左前位胎头向前旋转45?。胎头向前向中线旋转45?时,后囟转至耻骨弓下。胎头在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5.仰伸 完成内旋转后,完全俯屈的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向前的方向转向前,胎头的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郂依次由会阴前缘娩出。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6.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下降。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再向左旋转45?,称为复位。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肩向中
15
线旋转45?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
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以保持胎头与胎
肩的垂直关系,称外旋转。
7.胎肩及胎儿娩出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前肩在耻骨
弓下先娩出,随即后肩从会阴前缘娩出。胎儿双肩娩出后,
胎体及胎儿下肢随之取侧位娩出。
必须指出:分娩机制各动作虽分别介绍,但却是连续进行
的(下降动作始终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篇三:助产技术规范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一、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 --- --- --- --- --- --- ---1
二、分娩区工作制度--- --- --- --- --- --- --- ---2
三、交接班制度 --- --- --- --- --- --- --- ---2
四、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 ---3
五、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3
六、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 ---4
七、安全管理制度 --- --- --- --- --- --- --- ---4
八、差错防范制度 --- --- --- --- --- --- --- ---5
九、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 --- --- --- --- --- --- ---5
十、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 --- --- --- --- --- --- ---6
十一、病历书写规范制度 --- --- --- --- --- --- --- ---7
十二、病历书写质量检查制度 --- --- --- --- --- --- --- ---8
16
十三、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 --- --- --- --- --- --- ---9
十四、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情况的制度- --- --- --- ---
--- ---10
十五、登记统计制度 --- --- --- --- --- --- --- ---10
十六、孕产妇死亡讨论及报告制度 --- --- --- --- --- --- --- ---11
十七、围产儿死亡讨论及报告制度 --- --- --- --- --- --- --- ---11
十八、业务培训制度 --- --- --- --- --- --- --- ---12
十九、产科质量自我评估制度--- --- --- --- --- --- --- ---12
二十、剖宫产术前讨论制度 --- --- --- --- --- --- --- ---13
二十一、剖宫产术后审核制度--- --- --- --- --- --- --- ---13
二十二、产科三级查房制度 --- --- --- --- --- --- --- ---14
二十三、产科抢救用血管理制度 --- --- --- --- --- --- --- ---15
二十四、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 --- --- --- --- --- --- ---15
二十五、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 --- --- --- --- --- ---16
二十六、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 --- --- --- --- --- --- ---16
二十七、妇幼保健员工作职责--- --- --- --- --- --- --- ---17
二十八、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 --- --- --- --- --- --- ---17
二十九、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管理制度 --- --- --- --- --- --- ---18
17
三十、医疗管理制度 --- --- --- --- --- --- --- ---18
三十一、护理管理制度--- --- --- --- --- --- --- ---19
三十二、感染管理 --- --- --- --- --- --- --- ---19
三十三、待产室及产房管理制度 --- --- --- --- --- --- --- ---20
三十四、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 --- --- --- --- --- --- ---21
三十五、探视制度 --- --- --- --- --- --- --- ---23
三十六、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23
三十七、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 --- --- --- --- --- --- ---23
三十八、儿童科管理制度 --- --- --- --- --- --- --- ---24
三十九、孕产科管理制度 --- --- --- --- --- --- --- ---25
四十、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 ---25
四十一、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 ---26
18
范文四:助产技术规范
产前检查
一、用物(5分)
软尺一根、胎心听筒或多普勒胎心音监测仪、骨盆测量器一个、灭菌内 诊包一个、灭菌手套一双。
二、操作(90分)
(一)腹部检查
1、孕妇排尿后,平卧于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 分开,使腹肌放松;(2分)
2、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1分)
3、观察腹形、妊娠纹、疤痕及紧张度;(1分)
4、用软尺测量宫高及腹围值;(6分)
5、分四步进行腹部触诊:
第一步手法:(1)操作者面向孕妇头端,两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外 形、测宫高;(2分)
(2)两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胎儿部、区分胎头与胎臀;(4分)
第二步手法:(1)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孕妇腹部左右侧;(2分) (2)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分辨胎背及胎儿肢体位置; (4分)
(3)两手交替进行,确定胎背向前、侧方或向后的方位;(2分) 第三步手法:(1) 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置于耻骨联合上方, 握住胎先露,向下深探,进一步查清胎先露为胎头或胎臀;(4分)
(2)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2分)
第四步手法:(1)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1分)
(2)左右手平放在子宫下段胎先露两侧,并向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按检 查胎先露是否入盆及入盆的程度,再次核对胎先露部诊断的正确性。(3分)
6、胎心听诊
(1)根据不同孕周、不同胎位在孕妇腹部不同部位用胎心听筒或多普勒 听诊;(2分)
(2)胎心音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1分)
(3)正常胎心率为 120― 160次 /分钟;(1分)
(二)骨盆外测量
1、测髂棘间径
(1)孕妇取伸腿仰卧位;(2分)
(2)检查者两手持测量器两末端置于两髂前上棘的外侧缘;(4分)
(3)测量两髂前上棘间距离(23― 26cm );(2分)
2、测髂嵴间径双手持测量器末端沿两髂嵴外侧循行,测得其最大距离为 髂嵴间径(25― 28cm );(6分)
3、测骶耻外径
(1)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2分)
(2)检查者双手持测量器末端,左手端放在第五腰椎脊突下(相当于米 氏麦形窝上角),右手端放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6分)
(3)测量其间距离为骶耻外径(18― 20cm );(2分)
4、测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
(1)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膝,暴露会阴;(2分)
(2) 检查者双手持测量器末端, 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 (4分) 5、测耻骨弓角度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 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两拇指间的角度(正常值为 90);(6分) (三)骨盆内测量
1、测骶耻内径
(1)孕妇取仰卧截石位;(1分)
(2)外阴部常规消毒;(2分)
(3)检查者戴灭菌手套并润滑指端;(1分)
(4)行阴道检查:检查者右手食、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尖触及骶岬上 缘中点、食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左手食指正确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 道内的手指,测量中指尖至此接触点的距离(12.5― 13cm )此值减去 1.5-2c m 即为骨盆入口前后径。(6分)
2、测坐骨棘间径用一手食、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估 计其间距离(正常值 lOcm ); (6分)
三、服务态度(5分)
语言文明、举止端庄、动作轻柔、关心体贴病人。
正常分娩助产
一、用物(6分)
灭菌产包一个、手术衣一件、产单一套、大浴巾一条、聚血器或弯盘一 个、血管钳二把、组织剪一把、粗丝线二段与脐带布一块或气门芯二个、吸 痰管一根、纱布若干块、灭菌手套一双。
二、操作(90分)
1、产科洗手
①以肥皂液刷洗双手及前臂特别是指端,清水冲净,无菌小毛巾擦干; (2分)
②倒消毒液(高效消毒液如灭菌王等) 5m1于掌心,涂抹双手及前臂、待 干;(2分)
2、戴无菌手套、穿手术衣:使用无菌技术操作;(3分)
3、产科铺单原则:从近到远,由内向外;(2分)
4、消毒会阴顺序:大小阴唇→阴阜→两大腿内侧上 l/3→会阴及肛周; (3分)
5、助产
①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右手大鱼际肌顶住会阴部,宫缩时向 上方托压,同时左手轻压胎头枕部,协助俯屈和下降,宫缩间歇时放松(防 水肿);(5分)
②胎头枕部到达耻骨弓下时,协助胎头仰伸;(5分)
③宫缩间歇时娩出胎头;(4分)
④左手自鼻根向下颏挤压,挤出口鼻内粘液和羊水,右手仍保护会阴; (5分)
⑤协助复位和外旋转;(4分)
⑥协助前肩娩出(左手将胎儿颈部向下轻压、右手保护会阴);(4分) ⑦协助后肩娩出(左手托胎儿颈部向上、右手保护会阴);(5分) ⑧双手协助胎体及下肢相继以侧位娩出并记录时间;(4分)
⑨断脐:胎儿娩出后 1-2分钟,在距脐带根部 15-20cm 处用二把血管钳 钳夹,在两钳之间剪断脐带;(4分)
⑩在产妇臀下放置聚血器或弯盘接血,以计测出血量;(4分)
6、新生儿处理
①断脐后,立即以大浴巾擦干新生儿身上羊水,同时摆正体位,继续清 理呼吸道(30秒);(4分)
②确定呼吸道清理干净而未啼哭时,用手轻拍足底,使其啼哭;(3分) ③阿普加评分(Apgarscore );(4分)
④处理脐带(注意保暖,有条件可在开放暖床上进行);(4分)
传统结扎法:用 75%酒精消毒脐带根部周围在距脐根部 0.5cm 处用粗丝 线结扎第一道在结扎线外 0.5cm 处结扎第二道在第二道线外 0.5cm 处剪断脐 带挤出残余血液用 20%高锰酸钾液消毒断面(注意保护皮肤),待干,以无 菌纱布包盖,再用脐带布包扎气门芯结扎法:将无菌气门芯二个套于血管钳 上用套有气门芯的血管钳在距脐根部 lcm 处钳夹脐带紧靠钳外端剪断脐带沿 钳端将二个气门芯依次套在脐轮稍上方处,松钳,挤出残余血液:用 10%碘 酊消毒断面(注意保护皮肤),待干。
⑤双手托抱新生儿, 给产妇看性别, 随后交给巡回者 (戴手圈)盖脚印、 测体重;(3分)
⑥进行早吸吮;(2分)
7、协助胎盘娩出
①确认胎盘是否剥离;(2分)
②子宫收缩时,左手握住宫底并按压,同时,右手轻拉脐带,协助娩出 胎盘;(3分)
③胎盘娩至阴道口时, 双手捧住胎盘, 向一个方向旋转并缓慢向外牵拉, 协助胎膜完整排出;(3分)
8、检查胎盘、胎膜;(2分)
9、检查软产道;(2分)
10、清理用物,分类无害化处理;(2分)
三、服务态度(4分)
关心、体贴产妇,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手法正确,动作轻柔(忌粗 暴);(3分)
穿戴符合手术要求;(1分)
产后出血的处理
一、用物(8分)
消毒纱布条(长 1-1.5m 、宽 6-8cm4-6层大纱条)一条、生理盐水、治疗 碗、卵圆钳 2把,缝合包一个,灭菌手套一双,治疗巾若干条,宫缩剂、阴 道拉钩一付(必要时)
二、操作(90分)
1、产后出血≥ 500m1者,立即寻找原因;(2分)
2、摸子宫轮廓,判断子宫收缩情况;(2分)
3、检查软产道;(2分)
4、检查胎盘;(2分)
5、针对原因进行处理;(2分)
(一)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处理
1、按摩子宫止血法检查产妇膀胱充盈情况,必要时导尿;(2分) (1)经腹按摩法:
①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向下按压使子宫上升;(3分)
②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放于子宫前壁,其余 4指放于子宫后壁;(3分)
③双手作均匀有力的,有节律的按摩;(3分)
④按摩过程中应间隔性地按压子宫底将官腔内积血排出,以利于子宫收 缩,有利于子宫收缩恢复正常;(2分)
(2)腹部一阴道双手按摩法:
①术者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窿,顶住子宫前壁;(3分)
②另一只手经腹部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前屈;(3分)
③先挤压出官腔内积血;(2分)
④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作按摩;(3分)
⑤有节律持续轻柔按摩 15分钟,促进子宫收缩;(2分)
⑥注意使用无菌技术;(2分)
⑦应用宫缩剂配合按摩,以维持子宫处于良好收缩状态;(2分) 2、纱布填塞官腔法
(1)常规消毒,洗手,带手套;(2分)
(2)用灭菌纱布条在盛生理盐水的治疗碗中浸湿挤干;(3分)
(3)术者用一手在腹部固定宫底,用另手或持卵圆钳将长 1-1.5cm 、宽 6-8cm4-6层大纱条送入宫腔内,自宫底向外逐层填塞;(4分)
(4)填塞应紧密,不留空隙,均匀。剩余的纱布条留于阴道内; (4分)
(5)填塞后,测量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3分)
(6) 24小时后缓慢抽出纱布条,抽出前先注射宫缩剂;(3分)
(二)宫颈裂伤、阴道裂伤缝合术
1、常规消毒、辅巾;(2分)
2、 暴露宫颈, 用两把卵圆钳并排钳夹宫颈前唇并向阴道口方向牵拉; (2分)
3、顺时针方向,逐步移动卵圆钳,直视观察宫颈情况;(2分)
4、发现裂伤后,用两钳固定,以肠线或可吸收线缝合,第一针从裂口顶 端稍上方开始,作连续缝合,最后一针距宫颈外测端 0.5cm 处止;(4分) 5、阴道裂伤缝合需缝合超过裂口顶端,不留死腔达到组织对合好及止血 的效果;(2分)
(三)人工剥离胎盘术
1、产妇取膀胱截石位;(2分)
2、严格无菌操作,重新消毒外阴,更换手套;(2分)
3、导尿、排空膀胱;(2分)
4、一手按住宫底,另一手沿脐带进入宫腔;(3分)
5、顺胎盘面向下找到胎盘边缘与胎膜交界处,用四指并拢作锯状剥离, 若胎盘已部分剥离则以手的尺侧从已剥离处开始寻找粘连部位,轻轻将胎盘 与宫壁分离,切勿强行挖取;(4分)
6、待整个胎盘剥离后,将胎盘握在手掌中取出;(2分)
7、取残留胎盘困难时,可用大号刮匙清除;(2分)
(四)产后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按休克抢救程序处理;(2分)
三、服务态度(2分)
备注:按摩子宫止血法中的(1)和(2)任选一种
新生儿窒息复苏适宜技术
一、复苏前准备:
1、一个辐射保湿台,应预热,以便立即可用;(2分)
2、随时可用,随手可及的全套复苏器械;(3分)
喉镜(配有 01号、 1号叶片)、各种型号气管套管、金属芯、胶布、剪 刀、氧气管、氧气源、吸引设备(吸引器、吸痰管)、复苏气囊及面罩、听 诊器、 5号电池一对。
二、操作(95分)
1、防止热量散失:置新生儿于辐射热源保暖区;(3分)
消毒浴巾擦干身体及头部;(3分)
移去湿毛巾;(1分)
2、建立通畅呼吸道
①迅速摆正体位:仰卧, 头部略后仰, 颈部适度仰伸, 可放肩垫; (3分) ②清理呼吸道:先吸口腔痰液,后吸鼻腔痰液;(4分)
③粘稠颗粒状羊水污染时,行气管插管吸净下呼吸道胎粪(见操作 7); (3分)
3、诱发呼吸;(2分)
进行触觉刺激:轻拍足底或弹足跟,摩擦背部;(4分)
上述 20秒内完成;(2分)
4、评价新生儿,观察呼吸、心跳、皮肤颜色三项指标,进行决策;(4分)
5、面罩气囊人工呼吸(新生儿无呼吸或心率 <100次>100次>
①取复苏囊接氧气源(100%浓度氧);(4分)
②选择合适面罩;(3分)
③上面罩,检查通气;(3分)
④人工呼吸 15-30秒查心率,数 6秒乘 10;(5分)
6、胸外按摩 100%浓度氧正压呼吸 15-30秒,心率 <60次 钟,或介于="" 60-80次="">60次>
①摆正体位,仰卧于硬垫上,颈部适度仰伸;(2分)
②按压(拇指法及双指法)
部位:胸骨下 1/3;(3分)
压力:使胸骨下陷 1.3-1.8cm ;(2分)
速率:120次 /分钟;(2分)
③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100%浓度氧正压呼吸, 40-60次 /分钟, 比率 3/1; (4分)
7、气管插管
①摆体位:同前;(2分)
②插入喉镜找声门:右手稳住胎头,左手握镜;(2分)
喉镜叶片沿舌面滑入,顶端达会厌谷;(3分)
轻轻上抬,将舌头抬起,暴露声门;(3分)
(若 20秒不能插入,退出叶片,面罩人工呼吸后再插)
③插入气管套管:右手持管沿口腔右侧导入管子;(3分)
看准声门将管子推入,直到管子上的声带线达声门水平;(3分) 右手将管子固定于患儿唇部,左手小心退出叶片及金属芯;(3分) ④检查管子位置是否正确;(3分)
⑤固定管子,记住唇缘厘米读数;(3分)
口外管子不得超过 4cm ,修剪;(2分)
⑥抽吸气管内胎粪及分泌物;(3分)
⑦接面罩气囊正压给氧;(3分)
胎头吸引器助产术
一、用物:(10分)
灭菌产包一个,侧切包一个,无菌手套一双;(6分)
另备:胎头吸引器一个,橡皮连接管一根(均经高压灭菌处理过);(2分)
功能良好的电动负压吸引机一台;(2分)
二、术前准备:(10分)
1、检查吸引器有否损坏、漏气、橡皮套有否松动,并把橡皮管接在吸引 器空心管柄上;(1分)
2、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准备同正常分娩助产;(2分)
3、导尿,排空膀胱;(2分)
4、阴道检查;了解宫口开大情况,确定胎头为顶先露,胎头骨质部已达 坐骨棘水平及以下 (S+3以下) , 排除禁忌症, 胎膜未破者予以破膜; (2分) 5、会阴较紧者行会阴切开;(3分)
三、手术步骤(76分)
1、放置吸引器
①将吸引器大端外面涂以润滑油;(4分)
②左手分开两侧小阴唇显露外阴口,以中、食指掌侧向下,撑开阴道后 壁, 右手持吸引器将大端下缘向下压, 随左手中、 食指伸入阴道后壁; (5分) ③左手食、中指掌面向上挑开右侧阴道壁,使大端该侧滑入阴道内;(4分)
④继而,左手向上提拉前阴道壁,将大端上入;(4分)
⑤同上法入左侧,使大端完全滑入阴道内与胎头顶部紧贴;(4分) 2、检查吸引器
①用一手扶持吸引器, 并稍向内推压, 使吸引器始终与胎头紧贴; (4分) ②另一手食、中指伸入阴道,触摸吸引器大端与胎头衔接处,推开周围 软组织;(4分)
③同时调整吸引器小端横柄方向与胎头矢状缝一致,作旋转胎头标记; (4分)
3、形成吸引器内负压
①术者左手持吸引器,右手将连接管交助手与负压吸引机相连;(4分) ②打开吸引机,负压控制在 300 mmHg以内(或抽吸 150- 200ml空气) (40kpa );(4分)
4、牵引与旋转吸引器
①试牵,避免滑脱;(3分)
②牵引,沿产轴方向在宫缩时进行,宫缩间歇时停止,但应保持吸引器 不要随胎头回缩而回缩;(5分)
③牵引方向不得突然变换, 应始终与吸引器口径成直角, 用力不可太大, 牵力不超过 3-4kg ;(6分)
④胎头不正时应在牵引同时进行旋转,每次阵缩以旋转 45°为宜;(5分)
⑤助手注意保护会阴;(2分)
5、取下胎头吸引器胎头娩出后,松开连接管,恢复吸引器内正压,取下 吸引器;(3分)
6、以后娩出及处理同正常分娩助产;(5分)
7、吸引时间,一般主张 10-15分钟,以不超过 10分钟为准,最长不超 过 20分钟,且宫缩在 5次以内为佳;(2分)
四、服务态度(4分)
母乳喂养适宜技术
一、如何帮助坐位的母亲哺乳(55分)
l 、问候母亲,介绍自己;(2分)
2、评估母乳喂养,观察母乳喂养情况;(4分)
3、让母亲坐得舒服,身体放松;(2分)
4、向母亲解释如何抱孩子,并给她示范;(4分)
明确 4个要点:
(1)孩子的头及身体应呈一直线;(2分)
(2)孩子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2分)
(3)孩子身体紧贴母亲身体;(2分)
(4)若是新生儿,母亲不仅只托着婴儿头及肩部,还应托着他的臀部; (2分)
5、示范如何托着乳房给孩子喂奶用手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用食指托起 乳房的底部,拇指轻压乳房的上部,改进乳房的形态,使孩子容易含接,母 亲的手不要太靠近乳头;(8分)
6、解释或示范如何帮助孩子含接用乳头碰孩子的嘴唇,使孩子嘴张大, 然后把孩子抱到乳房处, 让其下唇对准乳头的下方, 使孩子的下颏碰到乳房。 等孩子的嘴张大后把乳房塞入孩子的口中,嘴张到足够大时,可将大部份乳 晕含在口里;(8分)
7、寻找含接好的征象
(1)婴儿的下巴贴到乳房;(2分)
(2)嘴张得很大;(2分)
(3)婴儿的下唇向外翻;(2分)
(4)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2分)
(5)婴儿的面颊鼓起呈圆形;(2分)
(6)婴儿嘴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2分)
(7)哺乳时,乳房看起来成圆形;(2分)
8、若舍接不好,则再试一次;(2分)
9、婴儿慢而深地吸吮,能听到吞咽声;(3分)
二、手法挤奶(45分)
(一)准备
1、清洗乳头;(2分)
2、准备清洁或无菌的盛奶容器;(2分)
3、刺激射乳反射;(4分)
(二)方法
1、让母亲把手彻底洗净;(2分)
2、坐或站均可,以舒适为宜,将容器靠近乳房,母亲身体略向前倾; (2分)
3、将拇指及食指分别放在距乳头根部 2cm 处,二指相对,其它手指托住 乳房;(6分)
4、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2分)
5、压力作用在拇指及食指间乳晕下方的乳房组织上,必须压在乳晕下方 的乳窦上;(3分)
6、反复一压一放;(3分)
7、依各个方向按同样方法压乳晕;(3分)
8、压乳晕的手指不能有滑动和摩擦的动作,不要挤压乳头;(3分)
9、本操作不应引起疼痛,否则方法不对;(3分)
10、一侧乳房至少挤压 3-5分钟,待乳汁少了,就可挤另一侧乳房,双 手可交换使用;(3分)
11、挤奶的次数,每天挤奶 6-8次或更多;(3分)
产钳术
一、用物(10分)
灭菌产包一个,侧切包一个,无菌手套一双;(8分)
另备:灭菌产钳包一个 (产钳一副, 宫颈钳四把, 阴道拉钩一对) ; (2分) 二、操作(86分)
1、产妇取膀胱截石位;(2分)
2、消毒外阴,铺消毒巾:同正常分娩助产;(5分)
3、导尿,排空膀胱;(4分)
4、局麻:阴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4分)
5、阴道检查:宫口开大,先露下降(以骨质进展为准)及胎方位,骨盆情 况;(5分)
6、切开会阴;(6分)
7、放置左叶产钳,左手握左钳使钳叶垂直向下,凹面朝前,右手四指伸入 胎头与后阴道壁之间, 掌面朝前。 将左钳叶沿右手掌伸入掌与胎头之间, 右手指 徐徐向胎头左侧及向内移行, 左钳叶随手掌向左向前移, 左钳柄向下向逆时针方 向旋转,左钳叶达胎头左侧顶颞部,钳叶与钳柄同一水平;(8分)
8、放置右叶产钳,右手垂直握右钳柄如前,左手四指伸入胎头与阴道后壁 之间,诱导右钳叶(在左产钳上面)徐徐滑向右侧与侧方到达与左侧对称位置; (6分)
9、 合拢钳柄, 两钳位置正确, 左右锁扣恰好吻合, 钳柄自然对合, 若错开, 可移动钳柄使锁扣合拢;(6分)
10、检查钳叶位置,伸手入阴道内检查钳叶与胎头之间有无夹持宫颈组织; (6分)
11、 牵拉, 左手握合拢的钳柄, 向外向下牵拉, 据不同胎位按分娩机制娩出; (6分)
12、助手保护会阴;(2分)
13、取出产钳,当胎头牵引后,先取右产钳,后取左产钳;(5分)
14、牵出胎体,按自然分娩法牵拉胎头使前肩、后肩及躯干娩出;(4分) 15、以后处理,同正常分娩助产;(5分)
16、有新生儿窒息者,实施新生儿复苏抢救;(4分)
17、检查软产道,特别是宫颈;(4分)
18、缝合会阴;(4分)
三、服务态度同臀产术(4分)
脐带脱垂的处理
一、隐性脐带脱垂与脐带先露(25分)
1、确诊隐性脐带脱垂或脐带先露,胎儿足月应立即行剖宫产术;(5分)
2、在手术准备的同时,孕妇取头低臀高位;(5分)
3、禁止肛查,防胎膜破裂;(5分)
4、给予氧气吸入;(5分)
5、静脉推注 50%葡萄糖溶液 40-60ml+VitC500mg;(5分)
二、脐带脱垂(37分)
1、一旦发现,若胎心音尚好立即取头低臀高位或膝胸卧位;(5分)
2、立即将脐带消毒后放入阴道内,避免外界冷刺激,减少因脐带血管痉挛 及迷走神经兴奋所致循环阻碍(5分)
3、用手经阴道将胎先露部推向骨盆入口以上,以减轻脐带受压;(6分)
4、术者的手保持在阴道内,使胎先露部不再下降,以消除脐带受压;(6分)
5、立即行剖宫产,剖宫产最好在产房内进行;(5分)
6、手术时助手需持续保护脐带和上推胎头;(5分)
7、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5分)
三、脐带还纳术(34分)
(一)用物:消毒大号旁孔肛管一根、金属条一根、消毒纱布条一根、消毒 手套一双;(4分)
(二)操作(30分)
1、产妇取头低臀高位;(3分)
2、将金属条插入消毒肛管内;(4分)
3、用消毒纱布条轻系于脱出脐带的下部置于肛管旁口处,以金属条插入棉 布条圈内;(4分)
4、用手将肛管慢慢送入官腔底部,使脱出的脐带随肛管重新放入宫腔内; (4分)
5、先慢慢抽出金属条,再抽出肛管;(4分)
6、脐带与所系纱布条留于胎先露部以上;(4分)
7、仔细听胎心音,密切观察脐带是否再次脱出;(3分)
8、确定脐带还纳成功后,尽快结束分娩;(4分)
四、服务态度 同产前检查(4分)
异常分娩、臀位助产术
一、用物(10分)
灭菌产包一个:同正常分娩助产;(5分)
灭菌侧切包一个:治疗巾一条,弯盘一个,侧切剪一把、有齿镊无齿镊各一 把、小药杯一个,三角缝针圆缝针各一枚,外缝丝线一段,另备 20ml 注射器一 具, 9号长针头一枚, 1%普鲁卡因 20m ;(2分)
新生儿复苏器械一套:自动充气式复苏囊、储氧器、各种型号面罩、喉镜、 各型气管套管、金属芯;(2分)
无菌手套一双;(1分)
二、操作(86分)
1、产科洗手:同正常分娩助产 ;(2分)
2、戴无菌手套,穿手术衣:使用无菌技术;(2分)
3、消毒会阴:同正常分娩助产;(3分)
4、“堵”会阴当胎臂在阴道口拨露时,用一无菌巾堵住外阴口;(2分) 每 5-10分钟听胎心一次;(2分)
直至手掌感到压力相当大,阴道及宫颈充分扩张;(2分)
5、产科铺巾:用正常分娩助产;(2分)
6、导尿,排空膀胱;(2分)
7、局麻:阴部神经阻滞麻醉;(2分)
8、会阴侧切术左手食、中指伸入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2分)
右手持侧切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侧 45°方向切开会阴;(2分)
切口长约 4-5cm ,阴道粘膜与皮肤切口长度一致;(2分)
9、宫缩时,协助胎臀自然娩出至脐部;(2分)
10、 上肢助产滑脱法:右手握住胎儿双足, 向前上方提, 使后肩显露于会阴; (3分)
左手食、 中指伸入阴道, 由胎后肩沿上臀至肘关节处, 协助后肩及肘关节沿 胸前滑出阴道;(3分)
将胎体放低,前肩由耻骨弓自然娩出;(2分)
旋转胎体法:以消毒巾包裹胎儿臀部, 双手紧握胎儿臀部, 两手拇指在背侧; (2分)
另 4指在腹侧(不可挤压腹部);(2分)
将胎体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稍向下牵拉,右肩及右臂娩出;(2分) 再将胎体顺时针方向旋转,左肩及左臂娩出;(2分)
11、胎头助产
①将胎背转至前方,使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3分)
②将胎体骑跨在术者左前臂上, 同时术者左手中指伸入胎儿口中, 食指及无 名指扶于两侧上颌骨;(3分)
③术者右手中指压低胎头枕部使其俯屈, 食指及无名指置于胎儿两侧锁骨上, 先向下牵拉,同时助手在产妇下腹正中施适当压力,使胎头保持俯屈;(3分)
④胎头枕部抵于耻骨弓时,逐渐将胎体上举,以枕部为支点,娩出胎头,记 时;(3分)
⑤脐部娩出后 2— 3分钟娩出胎头,最长不超过 8分钟;(1分)
12、断脐:同正常分娩助产;(3分)
13、计测出血量:同上;(3分)
14、新生儿处理:同上;(7分)
(若 Apgar 评分≤ 7分,行新生儿复苏术,见“新生儿复苏术”)
15、协助胎盘娩出:同上;(2分)
16、检查胎盘;(2分)
17、检查软产道;(2分)
18、会阴切开缝合术
①缝合阴道粘膜,用 0号铬制肠线或进口缝线,连续缝合至处女膜环;(2分)
②缝合肌层,用同样线间断缝合,达止血、关闭死腔、恢复解剖关系;(2分)
③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用 l 号丝线间断缝合,松紧适度;(2分) ④检查有无纱布遗留阴道内;(2分)
⑤肛诊检查有无肠线穿透直肠粘膜;(2分)
19、清理用物,分类进行无害化处理;(1分)
三、服务态度(4分)
关心、体贴产妇,手法正确,动作忌粗暴,穿戴符合手术要求
范文五:助产技术规范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一、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 --- --- --- --- --- --- --- 1
二、分娩区工作制度 --- --- --- --- --- --- --- --- 2
三、交接班制度 --- --- --- --- --- --- --- --- 2
四、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 --- 3
五、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 --- 3
六、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 --- 4
七、安全管理制度 --- --- --- --- --- --- --- --- 4
八、差错防范制度 --- --- --- --- --- --- --- --- 5
九、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 --- --- --- --- --- --- --- 5
十、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 --- --- --- --- --- --- --- 6
十一、病历书写规范制度 --- --- --- --- --- --- --- --- 7
十二、病历书写质量检查制度 --- --- --- --- --- --- --- --- 8
十三、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 --- --- --- --- --- --- --- 9
十四、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情况的制度- --- --- --- --- --- --- 10
十五、登记统计制度 --- --- --- --- --- --- --- --- 10
十六、孕产妇死亡讨论及报告制度 --- --- --- --- --- --- --- --- 11
十七、围产儿死亡讨论及报告制度 --- --- --- --- --- --- --- --- 11
十八、业务培训制度 --- --- --- --- --- --- --- --- 12
十九、产科质量自我评估制度 --- --- --- --- --- --- --- --- 12
二十、剖宫产术前讨论制度 --- --- --- --- --- --- --- --- 13
二十一、剖宫产术后审核制度 --- --- --- --- --- --- --- --- 13
二十二、产科三级查房制度 --- --- --- --- --- --- --- --- 14
二十三、产科抢救用血管理制度 --- --- --- --- --- --- --- --- 15
二十四、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 --- --- --- --- --- --- --- 15
二十五、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 --- --- --- --- --- --- --- 16
二十六、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 --- --- --- --- --- --- --- --- 16
二十七、妇幼保健员工作职责 --- --- --- --- --- --- --- --- 17
二十八、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 --- --- --- --- --- --- --- --- 17
二十九、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管理制度 --- --- --- --- --- --- --- 18
三十、医疗管理制度 --- --- --- --- --- --- --- --- 18
三十一、护理管理制度 --- --- --- --- --- --- --- --- 19
三十二、感染管理 --- --- --- --- --- --- --- --- 19
三十三、待产室及产房管理制度 --- --- --- --- --- --- --- --- 20
三十四、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 --- --- --- --- --- --- --- 21
三十五、探视制度 --- --- --- --- --- --- --- --- 23
三十六、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 --- 23
三十七、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 --- --- --- --- --- --- --- 23
三十八、儿童科管理制度 --- --- --- --- --- --- --- --- 24
三十九、孕产科管理制度 --- --- --- --- --- --- --- --- 25
四十、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 --- 25
四十一、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 --- --- --- --- --- ---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