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飞来峰]飞来峰
(一)其名所自
飞来峰在灵隐寺前,一名灵鹫峰,又名天竺山,长约800米,宽约400米,海拔167米。(www.t262.com]相传印度高僧、灵隐寺开山祖慧理谓此山系白天竺国(即印度)飞来,故名。关于飞来峰的来历,《西湖游览志》第十卷:
晋咸和元年,西僧慧理登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仙灵隐窟,今复尔否?”因树锡结庵,名曰灵隐,命其峰曰飞来。
《七修类稿》卷二十一:
杭飞来峰在两山之最秀者,其名因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之小峰,不知何年飞来。”至今明之。记忆《说郛》中不知何书所载,以为越王时飞来,不知何据也。又有人作一对云:“飞峰一动不如一静,念佛求人不如求己。”亦佳。飞峰之说,恐亦荒唐,后世又于峰洞中多镌佛像以镇,虑复飞去,此尤荒唐之甚也。
现代版的《西湖志》称:
相传印度高僧、灵隐寺开山祖师慧理谓此山系自天竺国(即印度)飞来,故名。《方舆胜览》卷一:“又名天竺山,乃葛仙翁得道之所。”《淳祐临安志》卷八:“晏殊《舆地志》云: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复尔邪?因挂锡造灵隐寺,号为飞来峰。”
传说人们不相信慧理的说法,理公曰:“此峰向有黑白二猿,在洞修行,必相随至此。”理公即于洞口呼之,二猿立出。于是山名天竺,峰名飞来,从此以后,慧理就在这里开山结庐,辟建山门,号曰“绝胜觉场”,连建五刹。
关于“飞来”与“飞去”,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还有一些讨论。《西湖诗词新话》之《飞来何事不飞去》:
明代袁宏道(中郎)最赏识飞来峰,他在《西湖记述》中说:“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峰石逾数十丈,而苍翠玉立,渴虎奔猊不足为其怒也,神呼鬼立不足为其怪也,秋水暮烟不足为其色也,颠书、吴画不足为其变幻诘曲也。石上多异木,不假土壤,根生石外。前后大小洞四、五,窈窕通明,溜乳作花,若刻若缕。”
明人张岱也说:“飞来峰,棱层剔透,嵌空玲珑,是米颠袖中一块奇石。使有石癖者见之,必具袍笏下拜,不敢以称谓简亵,只以石丈呼之也。”根据两人的说法,飞来峰的特点是因为有“龙泓”、“呼猿”等洞,玲珑剔透,窈窕通明,为西湖群峰所不及。张岱还写了一首《飞来峰》诗:
石原无此理,变幻自成形。天巧疑经凿,神功不受型。
搜空或洚水,开辟必雷霆。应悔轻飞至,无端遭巨灵。
这是说,此峰飞来后,虽然窈窕通明,但这是遭雷霆怒击,洪水冲激之故,应该悔恨轻易飞来了。可是飞来峰既飞来了,贪恋西湖景色的奇秀,再也不肯飞回去了。这就是明代沈周说的“白发再来浑觉老,青山久住不重飞”(《提冷泉亭图》)。袁中郎虽盛赞飞来峰山形的美丽,但还是劝它飞回去,他有诗道:
试问飞来峰,未飞在何处?人世多少尘,何事飞不去!高古而鲜妍,扬班不能赋。
白玉簇其巅,青莲借其色。惟有虚空心,一片描不得。平生梅道人,丹青如不识。
这是袁中郎从爱护它出发,因为当时人世扰攘,浊海横流,一片俗埃,还不如飞到天外去另寻乐园,何必扎根于西湖万丈软红尘之中!
又如沈镕彪《续修云林寺志》收录的诗文。顾元熙《飞来峰赞》:
虚其中廓乎,数百人之可容。峭其外森乎,如戟芒与剑锋。不雨而润,灵泉琤淙。不土而植,老干虬龙。缩青莲界,六一芙蓉。示西来意,为震旦宗。或谓此方有飞来之一石,则彼方失飞去之一峰。既飞来而自在,岂飞去而无从?噫!去来如一,法性真空。吾方谓飞来者非真实相,而又何处问彼方飞去之奇迹?
释元尹《飞来峰》诗:
飞来峰既是飞来,何事飞来更不回?
今日果能飞得去,飞来方不使人猜。
(二)游山探穴
关于飞来峰的游记有很多,可见自古就有盛名。早年的飞来峰,据《隋唐名郡杭州》描述:
灵隐寺的案山飞来峰,一名灵鹫峰,“怪石森列”,“势若浮悬”。峰顶有石桥,“长一丈亘石上如梁”,并有卧犀泉,水从泉溢,“环峰流为冷泉”。峰西为钱源,有暖泉,又名涡渚。《西湖渔唱》诗:“渟泓秋水净无尘,玉碗分尝似饮醇。活水煎来鱼眼细,太和散作武林春。”暖泉似为一温泉。其侧又有醴泉。陆羽说:“大历六年,忽出醴泉,酌之疗疾。”冷泉亭下即石门涧,为灵隐浦泉。飞来峰有连岩、伏龙两栈道,陆羽《二寺记》云:“连岩、伏龙皆涧中怪石之状。”后人曾有诗写栈道云:“危栈梯空上,人行杳霭中,险应逾鸟道,幽已出龙宫。日月三天近,风云一径通,何时倚飞翠,极目送孤鸿。”可见其形势险要。两栈道今遗迹尚在。《灵隐寺志》:“今峰麓残级犹存,杨连真伽凿列佛像。”当时龙泓洞、射旭洞等已有游人足迹,白居易曾有“别桥怜白石,辞洞恋青苔”句。寺西之呼猿洞,刘宋时已见传说。至于飞来峰石刻造像,陆羽有“晋慧理宴息处,岩下通人往来,后有僧于岩上周镌小罗汉佛菩萨像”之说,凿像当始于唐代。
明代的游记除袁宏道《西湖记述·飞来峰》外有《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
至飞来峰,饭于市,即入峰下诸洞。大约其峰自枫木岭东来,屏列灵隐之前,至此峰尽骨露;石皆嵌空玲珑,骈列三洞;洞俱透漏穿错,不作深杳之状。昔黥于杨髡之刊凿,今苦于游丐之喧污;而是时独诸丐寂然,山间石爽,毫无声闻之溷,,若山洗其骨,而天洗其容者。余遍历其下,复各扪其巅。洞顶灵石攒空,怪树搏影,跨坐其上,不减群玉山头也。其峰昔属灵隐,今为张氏所有矣。
高濂《四时幽赏录·夏时幽赏·飞来洞避暑》:
灵鹫山下,岩洞玲珑,周回虚敞,指为西域飞来一小岩也。气凉石冷,入径凛然。洞中陡处高空若堂,窄处方斗若室,俱可人行无碍。顶处,三伏熏人,燎肌燔骨,坐此披襟散发,把酒放歌,俾川鸣谷应,清冷洒然,不知人世今为何月。故我絺綌,不胜秋尽矣。初入体凉,再入心凉,深入毛骨俱凉哉!人间抱暑焦铄,虽啖冰雪不解,而严冬犹然者,勿令知此清凉乐国。
邵长蘅《飞来峰记》:
武林诸山,以峰名者百数,飞来峰最奇。峰之奇,以石,以岩洞。
峰高五十丈许,缘趾至颠皆石也。石之状,棱者,砥者,刿者,植者,仆者,兀者,狞者,兽相搏者,骈笋者,卓笔者,骞若飞、坠若压者,奇诡万态,而无一相肖。北倚大涧,削壁横展百余丈,石益奇。多树木,少土,树多枫、樟、槠、桂、松、杉、冬青、石楠。大者围三尺余,冬夏苍翠,藤蔓缠络之;根出石缝,郁屈如虺蛇蟠怪石上。涧北为冷泉亭,亭之胜亦以峰;不尔,亭无奇也。
岩洞在峰麓有三,曰龙泓,曰玉乳,曰射旭。龙泓洞深广二室,其上圆穴,仰望见青天,如在井中,又名通天洞也。旁一窦,直下深黑。相传有人深入数十里,闻舟楫波涛声,反在顶上,盖钱塘江底云。出洞折而南,为玉乳洞,空广倍龙泓,三面岩户洞豁,谽谺相通,人如行屋庑下。石乳下垂,青莹腻滑,间作绀碧色。壁间泉水涓涓,下滴洼石,大旱不枯。又西为射旭洞,亦名理公洞。岩脚皆空,嵌浮土上。石乳益玲珑,有曰倒垂莲者,圆径丈,下拄不及地尺许。华瓣垂垂,丰上而锐末,如镂刻然。游人侧肩从华瓣间度,最为奇绝。又行十余步,旁得石罅,狭仅容身。穿罅中出,循峰麓而西,为莲华峰。是下竺之后径矣。
理公名慧理,晋咸和间来登此峰,曰:“吾国灵鹫山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其说颇怪,峰顾以此得名。洞皆有题字,今苔藓剥饰不可读。余游盖丙寅(康熙二十五年[1686])二月也。
王士性《五岳游草·出钱塘门观戒坛至灵隐上三天竺记》:
……归路左转由合涧桥,得飞来峰。岩屋肺覆,巧而空中。怪石流泉,与粤七星诸洞等。说者谓飞自西域灵鹫,何幻耶?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第十卷《北山胜迹》:
飞来峰,界乎灵隐、天竺两山之间,盖支龙之秀演者,高不逾数十丈,而怪石森立,青苍玉削,若骇豹蹲狮,笔卓剑植,衡从偃仰,益玩益奇。上多异木,不假土壤,根生石外,矫若龙蛇,郁郁然丹葩翠蕤,蒙幂联络,冬夏常青。烟、雨、雪、月,四景尤佳。其下岩扃窈窕,屈曲通明,壁间布镌佛像,皆元浮屠杨琏真伽所为也。晋咸和元年,西僧慧理登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仙灵隐窟,今复尔否?”因树锡结庵,名曰灵隐,命其峰曰飞来。支分而回拱者,曰灵鹫,曰稽留,曰月桂,曰莲花,盘礴照曜,争奇而竞秀,乳漉泠泠,大旱不绝。僧慧洪诗:“意行忽出门,欲留聊执杖。云间飞来峰,岿然眉睫上。气势欲翔舞,秀色无千嶂。万物皆我造,何从有来往?大千等毫末,古今归俯仰。心知目所见,皆即自幻妄。如窥镜中容,容岂他人像?颇怪胡阿师,乃作去来相。此意果是非,一笑声辄放。但复临冷泉,举手弄清涨。”陈刚中诗:“寒峰插天出,玲珑万菡萏。微风起松际,怪石势摇撼。上有百尺松,幽花缀红糁。野猿忽跃去,摘下露千点。回首冷泉亭,天镜光潋潋。游姬长眉青,娇童两髦髧。平生山水癖,如人嗜昌歜。对此一壶酒,玉色翻醉脸。路逢老祝发,绛袍金光闪。兹山信自佳,恨为缁尘染。置之且复醉,天竺鼓紞紞。”林景熙诗:“何年移竺国?秀色发棱层。清极不知夏,虚中欲悟僧。树幽岚气重,泉落乳花凝。犹忆烹茶处,闲来话葛藤。”尹仲明诗:“湖山独爱飞来峰,孤猿长啸寒烟中。丹霞赤壁藏梵宇,布袜草履来仙翁。松根诘曲络山骨,水光云气相冥濛。流传来自天竺国,攘夺造化开鸿蒙。吾意此语特虚幻,岂有重浊能凌空?山川大地太始奠,何假提掇迷西东。诗人好奇故踵袭,眩惑千古欺盲聋。是耶非耶姑勿论,且坐挹此亭间风。”
龙泓洞,一名通天洞。俗传其底可通浙东,有采乳石者入之,闻江涛浪浪然,橹声聒耳。壁间有蒋之奇篆书,贾似道、廖莹中等题名。唐咸通中,有高士丁飞者,字翰之,居洞中,读书采药,力田自给。年七十二矣,操绠缶斤劚,陟峻如飞。尝月夜登岩鼓瑟,流淙协奏,天籁凄泠,往往致鸾鹤之翔集。
青林洞,一名理公岩,广扉深杳,寒栗侵肌,暑游最快。
玉乳、射旭二洞,宛转通明,悬泉淅淅,乳溜若凝肪然。有径可陟山顶,壁间题刻甚多,苔藓侵蚀,漶漫不可辨识。奇石累累,若镂若刻,信天巧所为,非人力也。
灵鹫塔,一名理公塔,在龙泓洞口,盖慧理遗迹也。
……
呼猿洞,在冷泉亭左,晋慧理尝畜白猿于此。六朝宋时,有僧智一访旧迹,畜猿于山,临涧长啸,则诸猿毕集,谓之猿父。好事者遂施食以斋之,因建饭猿台。梅询诗:“古涧飞白猿,寂历不知处。风激石上泉,僧疑月中树。微茫认松雪,仿佛横樵路。空碧增尔思,苍苍奈烟雾。”高得暘诗:“冷泉亭外松千树,时有老猿啼树间。逐侣出云风动壑,呼儿归洞月横山。晓空蕙帐人初去,秋入荷衣客未还。清响不闻巴峡怨,时时袅袅和潺湲。”吴大有诗:“月照前峰猿啸岭,夜寒花落草堂春。闻声蜀客肠偏断,曾是孤舟渡峡人。”李草阁诗:“灵隐寺外冷泉亭,萝风吹日昼冥冥。猿啼一声松子落,无数白云生翠屏。”
如是等等。清代的则有孙治《灵隐寺志》卷一《武林山水》的描述:
其峰则有:
飞来峰:即灵鹫峰也,为灵隐寺案山,以竺僧理公得名,高五十余丈。此峰中空外奇,玲珑磊塊,说者谓其如矫龙奔象,伏虎惊猿,堕者将压,翘者欲飞,是也。然未能尽其形容也。其石有窍有罅,有筋有棱,有如手指攒撮者,有如铁线疏剃者,有如老松皮者,有如虫蚀者,有如蚁穴涌起者,有如蜂房相比者,有如波浪冲激者,有如冻云合遝者。下本浅土,势若悬浮,横竖反侧,非人思想之所得及。石色非青非紫,带白带绿。石隙生树木,甚老甚瘦,辄有无根藤附之。秋有红叶,艳若布锦。坐冷泉亭望去,迥出世外。多生药草,鲜知其名。其从西天飞来无疑,洵武林山之第一峰也。……
其洞则有:
龙泓洞:前当回龙桥,后通冷泉涧,[山含]岈悬霤,挂壁涌金,似真非真。内有通天处,漏天如井,后人题“通天洞”三字。其侧有小洞,底地无垠,传闻昔有采石乳者,入之不已,闻篙橹风浪之声,谓度浙江通萧山者,即此洞也。内有蒋之奇篆书,未见。贾似道题名。(见后卷八。)唐丁飞宅于中。
玉乳洞:一名岩石室,一名罗汉洞。吴赤乌二年,葛孝先于此得道,后人就道畔凿住市罗汉十六尊。其回旋曲折,小有蛮蜗,涓滴沁凝,大旱不竭,岂上仙蜕白石之茧,而龙鼻为大阴之户耶?
射旭洞:一名青林洞,即理公岩,有唐杨遵篆书三大字见石隙,乃理公燕寂之处,又名“燕寂岩”。其下四极三门,鳌撑而立。其上丰额险足,龟壳犹存。外视则洞可容百数人,内视则岩可树百椽屋,藤萝联络,峰石纵横,无愧署书“八面玲珑”四字者也。内小石有“金光洞”字,侧有周伯琦篆书《理公岩记》一碑。山多槠桂木,叶常青,凌冬不凋,故曰“青林”,又曰“香林”。
呼猿洞:在莲华峰麓,即慧公验飞来峰处。六朝宋时,有僧智一访旧迹畜猿于此。其洞门甚狭,侧身乃容。内广堂皇,冥如长夜。又一洞,炬火伛行数百武,或高平如砥,或齰[齿责]如牙。又一洞,非螣蚺不入,故人惮而未详。
《续修云林寺志》卷五的吴颖芳《飞来峰赋》。卷六的陈均《飞来峰》:
我闻雪山葱岭西万里,鹫岭青横祇洹水。
五印度出群灵朝,叱咤能教顽石起。
风雷掷落湖西头,众山无色真宰死。
至今矫首摩苍穹,欲落不落天门空。
全身乱垂紫璎珞,万柄倒插青芙蓉。
羊肠百折泄云气,笙簧众窍鸣天风。
分明一石一天地,太古面目无一同。
客游不辨诸洞户,骇触蛟蟉踏钟鼓。
日光一线穿空青,照见天形若悬杵。
乳间的的莲花开,承趺上有千如来。
手招玉狗洒秋雨,笑弄飞瀑成春雷。
呼猿老衲去不返,但看日月照曜青林台。
君不见,祖龙鞭石海难渡,五丁驱山险如故。
理公此语亦太奇,石倘能言定生悟。
华严妙理本虚空,却与诗家证幻趣。
还尚招手告山灵,只许飞来不飞去。
释义果《咏飞来峰》之一:
飞来八面石玲珑,片片如云嵌碧空。
六月清凉森翠[竹条],三秋灿烂醉丹枫。
藤萝猿啸藏仙迹,莲萼峰高护梵宫。
千古令人频仰止,根同天地寿无穷。
《咏飞来峰》之二:
玲珑一拳石,何代自飞来?
古洞吹清籁,苍藤结绿苔。
山根泉冷洁,峰顶塔崔巍。
谁更攀猿啸?诗成白雪才。
《飞来峰(壶中天)》:
摩天玉笋,怪岧嵉耸峙,玲珑谁凿?见说灵根分雪岭,还似舟移夜壑。碧磴斜通,红泉侧泻,霞表孤茎擢。人行木杪,烈风,时撼青弱。 况值叶落苍崖,苔空翠壁,一片霜棱削。樵迹尘踪浑不到,寂寞招提铃铎。古洞烟封,危亭径绝,地迥渺难托。夕阳欲下,切云还唳寒鹤。
又如陆以湉《冷庐杂识》(飞来峰):
西湖飞来峰下一线天,岩洞幽深,为避暑胜境。关云岩侍郎题辞刊石云:“龙洞[穴叫][穴条](窈窕),鹫峰嶙峋。岩松偃盖,涧草敷茵。六月无暑,四时有春。听泉品石,养性怡神。”字作八分体,秀润可爱。
翟灏《湖山便览》卷六描述详尽:
飞来峰 一名灵鹫峰。晋咸和元年,西僧慧理至杭,登兹山曰:“此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后人因以名峰。国朝康熙二十八年,圣祖御笔摩崖“飞来峰”三大字。其峰高不逾数十丈,而怪石森列,矫龙、奔象、伏虎、惊猿,从衡偃仰,千态各出,不杂土壤,势若浮悬,瘦藤古木,透寸隙而生者,皆抱石合皮。壁间布镌佛像。夏氏《府志》谓元僧杨琏真伽所为。而宋《临安志》已云龙泓洞畔有人凿住世罗汉像十六尊,则像自宋前有之。元周伯琦《理公岩记》言,元帅伯颜载凿岩石为十佛,及补陀大士像,盖元人亦曾补凿,杨髡等因得以己像混杂其中。嘉靖二十二年,杭守陈仕贤击去髡等三像,田汝成有记文。 方干《飞来峰》:邃岩乔木夏藏寒,床上云溪枕上看。台殿渐多山更拙,却令飞去即应难。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周麟之《飞来峰》:西域崭立群玉峰,悬崖万丈穿玲珑。世人不识真鬼工,夜半跃起随雷风。天与西湖做奇观,嶷然飞坠群山中。海风吹雨万壑暝,往往密有云相通。遥望烟鬟出林坞,重峦面面青莲宇。孤云起石风生泉,游人六月不知暑。世传飞来我亦疑,摩搔苍壁心更悲。当年禁囿山水远,艮岑一石须人挽。无人把酒酹山灵,飞入君王上林苑。 朱继芳《飞来峰》:元是西天住,飞来莫去休。未凭仙佛国,好是帝王州。彼树亦如寄,吾生应更浮。白猿呼不应,松露滴猕猴。 尹廷高《飞来峰》:湖山独爱飞来峰,孤猿长啸寒烟中。丹霞赤壁藏梵宇,布袜草履来仙翁。松根诘曲络山骨,水光云气相溟蒙。流传来自天竺国,攘夺造化开鸿蒙。吾意此语特虚幻,岂有重浊能践空。山川大地太始奠,何假提掇迷西东。诗人好奇故踵袭,眩惑千古欺盲聋。是耶非耶姑勿论,且坐挹此亭间风。 陈旅《飞来峰》:石室藏素猿,丹穴养元鹫。刻画鬼力穷,疏凿禹功旧。贝叶多虫鱼,璞玉泯螭纽。栋宇何王作?后人遂奔走。 张宁《题飞来峰》:翠拥螺攒玉作堆,一峰孤绝似飞来。龙翔北海苍鳞重,凤落西湖锦翼开。鬼斧凿穿生混沌,神鞭驱出小蓬莱。石门阴洞知多少?欲借丹梯上紫台。
按:峰壁佛像,大小无虑千数。龙泓洞旁罗汉十六尊,乃五代周广顺元年所造,有题名二段,镌龙泓洞内,可证。宋乾兴二年,胡承恩又凿卢舍那佛一十七尊,题名青林洞内。同时陆庆凿观音菩萨一尊,题名射旭洞内。合元至正十六年,杨伯颜所凿十佛及大士像,共有佛菩萨、罗汉四十五尊,为有年月可考。馀虽不详,从见其非一时一人凿矣。杨髡杂置番像,不特明人言之。吴师道《飞来峰》诗云:“胡然列像森怪恶,高下斫凿纷岩隈。当年眩人慑吴越,怒视方张谁敢摧。人间好山正无数,尔曹错据弥九垓。人区冥冥勾鬼窟,更侈金碧倾琼瑰。惟应震荡再开辟,始得一洗无纤埃。”此诗所指非杨髡而谁哉?详其语意,且不止三像已也。
龙泓洞 一名岩石室,一名通天洞。白居易留题二寺诗:“别桥怜白石,辞洞下青苔。”自注云:石桥在天竺,明洞在灵隐。明洞似亦指此。晏殊《类要》云:吴赤乌二年,葛仙翁於此得道。相传洞底彻浙东。有采石乳者入之,闻江涛浪浪,头上橹声聒耳。壁间前后,诸贤题名极多。洞额“龙泓洞”三字,金华王庭书,今已刬去,旁款尚存。又“龙泓洞”三字,元郭某书,洞旁有一指石。 梅询《龙泓》:矫矫渊下龙,潜神在灵府。云卧虽有时,泥沙可长处。阴崖寒气腥,峭壁烟痕古。何当救旱叹,奋起为霖雨。 张昱《龙泓洞》:龙或藏其用,迹与蛇何异。惭愧耕稼人,犹来候云气。 贝琼《龙泓洞》:远通罗刹国,近接梵王台。海客然犀人,山人探乳回。林间无日月,地底有风雷。闻道蜿蜒去,寒潮自往来。
按:今多指回龙桥路口洞为龙泓,以洞内所存前人题名证之,则其近南高敞者,乃龙泓洞,而路口者,青林也。据云:上有天穴,下彻地底,又似是路口之洞。疑不敢质,记俟晓者。
丁翰之憩馆 唐丁飞举,字翰之,隐居钱唐深山,有憩馆在龙泓洞。善养生,能鼓琴,纶巾布裘,貌古而意淡,年八十六,齿发不衰,升高望远,不翅履平地。时时书细字,作文纪事,皆有楷法意义。夜半山静,取琴奏雅弄一二。少睡寡言笑,与人相接,礼简情至。人或问其养生之道,对曰:“治心修身之外,复有何物?”陆龟蒙尝诣洞访之,为作长歌,详见《笠泽丛书》。陆龟蒙《丁隐君歌》:华阳道士南游归,手中半卷青萝衣。自言逋客持赠我,乃是钱唐丁翰之。连江大抵多奇岫,独话君家最奇秀。盘烧天竺春笋肥,琴倚洞庭秋石瘦。草堂暗引龙泓溜,老树根株若蹲兽。霜浓果熟未容收,往往儿童杂猿狖。去岁猖狂有黄寇,官军骇散无人斗。满城奔进翰之闲,只把枯松塞圭窦。前度相逢正卖文,一钱不值虚云云。今年利作采山斧,可以抛身麋鹿群。丁隐君,丁隐君,昂头且莫别名氏,即日更寻丁隐君。
理公岩 在龙泓洞口,又名燕寂岩。陆羽记云:昔慧理宴息其下,后有僧于岩周镌佛罗汉像。遵式所谓访慧理之禅岩,即客儿之山馆是也。今理公塔在焉。塔高三丈,明万历间,为霖雨所圮,获石刻有“开宝八年重建释迦砖一座在清绕桥灵山里”等字。僧如通为重封。岩上篆书“理公岩”三字,唐尚书令杨遵书。又“天削芙蓉”四字,不知何人书。侧有岩记一碑,元周伯琦书。 陈贽《理公岩》:萝龛曾结傍山根,闻有於菟为守门。施食台荒风自落,翻经人去石犹存。云遮湖上山千叠,月照岩中像一尊。邻寺今馀几僧在?数声清磐送黄昏。
射旭洞 在理公岩,与龙泓洞通,有篆书三大字见於石隙。四极三门,鳌撑而立。外视,则洞可容数百人;内视,则岩可树百椽屋。回旋曲折,峰石纵横,无愧署书八面玲珑者也。内一小石,有金光洞字。旁又有玉乳洞字,旭光一线,上透极顶,时有蛮蜗沁凝,大旱不竭。三洞字,俱明方豪所书。
青林岩 在回龙桥路口。顾夷吾《山川记》云:上皆槠桂,凌冬不凋,故其林常青。其下为青林洞,岩扉深杳,寒栗侵肌。岩洞间,宋、元人题名极多。 郭祥正《青林岩》:青帝留行迹,岩前春不归。尽从霜与雪,君看碧依依。
……
呼猿洞 在白猿峰下。相传慧理谓“峰自灵鹫飞来”,人不之信,因就洞呼出黑白二猿为证。刘宋时,僧智一善啸,有哀松之韵,亦尝养猿山间,每临涧长啸,则众猿毕集,时人谓之猿父。见《高僧传》。灵、竺旧多猿猱,寺僧谓之孙团弥,见《追昔游集》。洞外狭内广,索炬伛行,仅可四五百步。《方舆胜览》谓有路可透天竺,而人惮不敢深入。 杨蟠《呼猿洞》:青松悬绝涧,日夜白猿吟。掌握多相就,安知世上心。 黄玠《冷泉亭呼猿》:俯石瞰寒泉,饮之不盈升。照影忽自笑,相看面如冰。摇摇松树枝,山猿呼欲应。渐老筋力疲,爱尔解飞腾。 陈旅《呼猿洞》:猿静不自操,栖宿有常处。朝饮既在涧,暮止或在树。冥冥青枫林,上有飞鸟路。思尔不可见,去隐南山雾。 李宗表《呼猿洞》:灵隐寺外冷泉亭,萝风吹日昼冥冥。猿啼一声松子落,无数白云生翠屏。 高得暘《冷泉猿啸》:冷泉亭外红千树,时有老猿啼树间。逐侣出云风动壑,呼儿归洞月横山。晓空蕙帐人初去,秋入荷衣客未还。清响不同巫峡怨,时时袅袅弄潺潺。
饭猿台 在呼猿洞侧。相传僧智一筑,广丈许,高二尺。 张昱《饭猿台》:僧既非昔年,猿亦异往日。惟是饭猿台,犹是当时石。 贝琼《饭猿台》:猿父识猿性,身与群猿居。应同支遁马,岂赋狙公狙。共息贝多树,时分香积厨。黑衣今不至,长啸意何如。
近代的如民国十年(1921)胡祥翰《西湖新志》:
理公岩在龙泓洞口,又名燕寂岩。昔慧理宴息其下。后有僧于岩周镌佛罗汉像。今理公塔在焉。岩上篆“理公岩”三字,唐杨遵书。侧有岩记一碑,元周伯琦书。
钟敬文《西湖漫拾》(北新书局1929年版):
《重阳节游灵隐》
郭君要看看一线天,我只好陪他去穿了一回;接着是观赏飞来峰的壁佛。……
《钱塘遗韵》收录有王桐龄《杭州之观察》第四节《灵隐寺》:
(春淙亭)其旁有绝壁,甚陡,即飞来峰,峰之岩上刻佛、菩萨、罗汉及护法像甚多,雕镂精致,皆晋宋以来古物也。此处有洞,祀观音,上有小口,可窥天,俗名一线天。
节选自《江浙旅行记》第四章
文化学社一九二八年二月出版
以及方常瑞《沾衣欲湿杏花雨》:
飞来峰在雨中更觉葱翠空灵,稜层分明,玲珑嵌空,足使米颠下拜,亭亭玉立,可惜壁上被元僧杨琏刻着不少佛像,微觉触目,无怪袁中郎要斥为美人面上瘢痕,奇丑可厌了。朱彝尊却说“雕镂精致,非六朝人不能为。”
石上被雨水冲洗得绀碧腻滑,有仰有俯,有似鸟的,也有似兽的,千态万状,不杂土壤,势若悬浮,瘦藤古木,苍翠欲滴,蕙吹着口哨,回声响亮无比。
冷泉涧犹似一根玉带,环流到灵隐寺,云雾蒙幂俨如水墨画中,一路青壁碧流,曲径更幽,涧底小石清澈可见,淙淙水声,如鸣佩,如琴吟,丛兰芷草散着淡淡的清馨,冷泉亭依涧而立,山树为盖,岩石为屏,左宗棠曾有联云:“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旅行杂志》二十三卷一号
一九四九年一月
钟毓龙《说杭州》:
……(白猿峰)其下为呼猿洞。陆羽《灵隐寺记》,宋僧智一善啸,有哀松之韵,尝养猿于山间,临涧长啸,则众猿毕集,谓之猿父。此但言养猿,与洞与呼均无涉。而或者因有此洞,乃以为即慧理呼出黑白二猿之洞,亦未免附会矣。洞门甚狭,侧身乃容。内广堂皇,暗如长夜。又一洞,炬火伛行,可数百步,或高平如砥,或齰[齿责]如牙。又一洞,非螣蚺不能入。相传此洞本通中天竺。自填筑山塍,其门已不可得。俗人乃以飞来峰下岩石间之叭喇洞而呼之,非也。……无碍峰之东,为最有名之飞来峰,高二百有九公尺,隔北涧而正对灵隐寺,怪石林立,青苍玉削,若骇豹蹲狮,笔卓剑植,纵横偃仰,益玩益奇。上多异木,上多异木,不假土壤,根生石外,矫若龙蛇,郁郁然丹葩翠蕤,蒙幂联络,冬夏常青,故有青林岩之名。亦曰灵鹫峰,以慧理之语名之。烟雨雪月,四时皆可赏玩者也。其顶曰莲花峰,《水经注》所谓“孤石壁立,大三十围,其上开散,状似莲花”者是也。有天然石梁仿佛天台。昔时登峰之处有曰连岩栈者,今其石级犹存。栈旁为神尼舍利遗址。塔为隋文帝所建,高七级。相传文帝生时,此尼决其后必大贵,愿尽抚养之责。一日,皇后来抱,见成龙形,惊而失手,遂堕地。尼叹曰:“惊我儿,使晚得天下。”周武帝废佛教,尼避居文帝家而殁。文帝仁寿二年,令天下皆为造塔,遣僧赍神尼所属舍利来杭建塔,于此发土,得石坎,与其舍利之石函不差累黍,要之皆神话也。塔不知废于何时。其旁石壁上有唐卢元辅游天竺寺诗,石刻尚完好。峰半有亭,曰翠微,宋韩世忠建,所以纪念岳飞也。飞在池州,曾有登翠微亭诗,故建此亭以志其痛。时距飞之死,仅六旬有六日耳。世忠子彦直,刻石记之,其词曰:“绍兴十二年,清凉居士韩世忠,因过灵隐,登览形胜,得旧基,建新亭,榜名翠微,以为游息之所,待好事者。三月五日,男彦直书。”共四十八字,今亦尚在。 ……飞来峰之下,岩扃窈窕,屈曲通明者,曰理公岩,一名青林岩,有唐杨遵篆书三大字见于石隙,为慧理燕寂之处,故又名燕寂岩。慧理之塔,即在其旁龙泓洞口,砌高三丈,凡七层。明万历丁亥六月,为霖雨所圮,开其基,见一孔甚坚,以手探得陶龛之底,遂复封瘗而藏之,且重建焉。虞淳熙撰塔铭,嵌于第二层。第三层刻金刚经及光明净域南无宝藏胜佛等字。第四层以上,皆刻佛像,悉明代物。其旁石刻二。一为佛像,一执金刚杵,神皆属密教者。此杭州第一创造佛寺之祖也。 飞来峰石壁遍镌佛像,多至不可胜计。陆羽《灵隐寺记》曰:“有僧于岩上周围镌罗汉佛菩萨”,则可知是种佛像,唐以前已有之。考据灵隐造像者,自后周至宋,已不下百余。宋以后更不在内,宜其若是之弥漫也。世谓皆元初番僧杨琏真伽所凿,非也。杨于所凿诸佛像外,又凿几像与其徒二人之像儳其中。元元帅伯颜亦曾凿十佛像及弥陀大士像。近世镌刻者亦多。有题名者,有刻梵文者,遍体斑斓,几无完肤。明时张岱,见一波斯胡坐龙像,蛮女四五献花果,皆裸形,勒石志之,乃杨髡像也,怒而击碎之,投其首圊溷中。然田汝成亦谓碎其一,郡守陈仕贤亦谓碎其一,果孰为真杨髡像,不可知也。有多宝天王像,以石为龛,在岩石间。人亦以为杨髡,或击以棍,或自远以石投之。寺僧恐其损坏,以铁蒺藜线密蒙其外,然投石者仍多。峰之下石洞甚多,一曰龙泓洞,在理公岩南,一名通天洞,又名岩石室,亦谓之龙泓岩。《钱唐记》曰:灵隐有石穴,旁入,行数十步,有清流水广丈余。昔有人采钟乳于水际,见异迹,或云是龙迹也。闻穴内隆隆有声,便出,不识所远近。《咸淳志》曰:洞彻浙江,下过萧山。有采石乳者,入其洞,闻波浪声、篙橹声而还。《万历志》谓之通江洞,殆因此。然此二说,与今之情形大不类。通江之说,更不可能,不知何以载之也。洞旁有住世罗汉十六尊,传为五代周广顺元年所凿,故又名罗汉洞。一曰射旭洞,与龙泓洞通,有篆书三大字见于石隙内。一小石有“金光”二字,故又名金光洞。又有“玉乳洞”三字,故又名玉乳洞。三洞之字皆明方豪书。其洞宛转通明,在青林岩之下。古谓之青林洞,或曰香林洞。射旭洞有旭光一线,上透极顶,名曰一线天。
马时雍《杭州的寺院教堂》:
春淙亭西便是飞来峰,又名灵鹫峰,虽高仅167米,但有“武林第一山”之称。游人到此,只见峰岩嵯峨,怪石屹立。明代张宁有诗云:“翠拥螺攒玉作堆,一峰孤绝似飞来。”袁宏道在其游记中更是赞道:
“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峰石逾数十丈,而苍翠玉立。渴虎奔猊,不足为其怒也;神呼鬼立,不足为其怪也;秋水暮烟,不足为其色也;颠书吴画,不足为其变幻诘曲也。石上多异木,不假土壤,根生石外。前后大小洞四五,窈窕通明,溜乳作花,若刻若镂。”
【附录】三游飞来峰相册
雨 www.t262.com
阴 www.t262.com
晴 www.t262.com
(三)石像碑刻
飞来峰因地壳变动而形成与周围群山迥然不同的景貌,是一座高仅二百零九米的石灰岩山峰,多奇岩、怪石、洞窑,布满五代以来大批艺术精湛的造像,是我国东南最大、也最著名的石窟造像群。现可计数的有五代、宋、元石刻造像470多尊,保存完整和较完整的有335尊,分布在峰顶伏犀泉上,金光洞(即射旭洞)、玉乳洞、龙泓洞内外和沿溪崖壁上,直至呼猿洞以西。有碑碣可寻的有“飞来峰梵书”、“元杨谨造多闻天王像题名”、“元脱脱夫人造像题名”、“大元国杭州佛国山像赞”、“元释教都总统题名”、“吴越弥陀佛造像记”等。造像有五代的弥陀、观音、大势至小佛,宋代的弥勒佛,元代的大力明王等。
我国现有的石窟遗迹约有一百二十多处,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造像共三十处。石窟造像是沿着丝绸之路,逐渐由西向东传入中国的。北魏时石窟造像艺术传入中原;隋朝和唐朝前期,石窟造像艺术继续得到发展;中唐之后,除四川、河西等地外,已渐衰落,所以全国三十处国家重点保护石窟,绝大多数分布在北方(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绝大多数是北魏至唐代的作品。五代以后,北方的石刻造像风气逐渐衰落,遗存的造像不多。真正属于南宋和元代的造像群很少,尤其是元代造像,更为少见,在全国范围,只有济南的龙洞石窟造像、居庸关四天王浮雕等几处。南方由于吴越割据,战乱较少,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相应发展。吴越王钱鏐及其子孙宠信佛教,大兴佛寺,开山造像。再经宋、元,石刻造像风气渐盛,今日杭州西湖群山的石刻造像群,就是五代吴越唐宋元历代的遗迹。而飞来峰造像是石窟艺术趋向衰落时期的异军突起,它集宋元时期石窟造像艺术之大成。尽管它在规模气势上不及敦煌、云冈和龙门,但它弥补了北方石窟造像的不足,起到了造像艺术史的衔接作用,因此在中国石窟雕刻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这些石刻造像,上承唐代以前的北方石刻造像,且在我国佛教石刻造像方面有所开拓。提别是元代遗留在杭州西湖的石刻造像艺术,数量之众多,雕刻之精美,保存之完好,为全国所罕有,是我国南方石刻造像的唯一艺术瑰宝,在我国古代雕刻史上写下了极为珍贵的一页。因而它们是考察研究我国古代雕刻史的极为重要的文物资料。石窟专家认为飞来峰造像有三个全国之最:一是全国元代造像最多最集中的一处,达一百余尊,其中题记尚清晰可辨者十九尊。二是全国石窟中雕造罗汉最多的地方,反映了对罗汉的信仰增强,石窟雕造从以佛为主体向以罗汉为主体过渡。三是在汉地石窟中雕造与西藏喇嘛教有关的佛像最多的地方。因此,它在我国佛教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唐代陆羽《灵隐寺记》称,“有僧于岩上周围镌罗汉佛菩萨”。可见,飞来峰石刻唐时已有之。据现存有纪年题记的石刻,最早的为后周广顺元年(951)镌刻于金光洞内的米勒、观音、势至三佛像。龙泓洞外石壁上还有弥陀、弥勒、观音、势至等像,都是五代时的作品。
飞来峰的宋代造像约二百多尊,其中大多是北宋时期的作品。最为精致的为北宋乾兴元年(1022)刻于金光洞口的卢舍那佛会浮雕。龙泓洞口下部有两组宋代(一说元代)石刻浮雕,一为“唐僧取经”,唐僧后面有三匹马,一马负经,一马负莲座,虽已残缺不全,但其造型之完美和形象之生动却依稀可见;一为“白马驮经”,旁刻有第一批来中国的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蓝名号,这些浮雕均十分传神。在青林洞内有一铺“阿弥陀佛坐像”,像高0.33米,袒露右臂,全跏趺坐式,作禅定状,背光边缘饰火焰纹,龛左下方镌有题记:“上直都管军都头弟子周钦。右钦谨发虔心,舍净财,□西山灵鹫禅院制造弥陀石佛一躯。……时己未建隆元年三月十九日记。”按都管军为晚唐军队编制单位,宋沿袭之,其统将称都将、都头。可见这组造像为北宋初建隆元年(960)由军队将领所造。
南宋造像的代表作是冷泉溪南侧的布袋弥勒像,雕像长9米,高2.6米,是整个飞来峰造像中最大的一龛。弥勒佛按岩理镌凿,欢眉大眼,喜笑颜开,右手托腮,袒胸露腹,肚大滚圆,一手执布袋,一手执念珠,盘膝踞坐,体态生动,和蔼可亲,乐观豁达。这是佛教进一步中国化、社会化、世俗化的表现。弥勒是释迦牟尼佛的“法定接班人”,作为未来佛,其正统的塑像是印度式的:庄严肃穆,眼观鼻,鼻观心,超凡脱俗,凝神入定,悲天悯人。供奉三世佛的大雄宝殿中的弥勒佛常是这种形象。但是外来的弥勒佛同汉民族的心理和价值观念毕竟有距离,于是,如同把四大菩萨中国化一样,人们也把弥勒佛中国化,把他说成是中国的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名契此,明州(今宁波)奉化人。他长得矮胖、肚大,面带痴笑,常用竹杖挑着一个大布袋在闹市中四处化缘。他言语无常,四处坐卧,能预测天气,他若穿湿布鞋,天即降雨,若穿木屐,则是晴天。他给人预测祸福也颇灵验。梁贞明二年(916)圆寂于奉化岳林寺,临终口出偈言: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人们这才知道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于是把他的肉身葬于岳林寺西,起名“弥勒庵”。北宋起,他就被当作弥勒佛的化身造像崇拜。南宋飞来峰的布袋弥勒像是迄今保留的最早最大的一尊。南宋岳珂赞其像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元代时,在布袋弥勒雕像两侧增添了十八尊罗汉,依山势和石脉布局,形态不一,表情各异,或跏趺静坐、或合掌而立、或手托宝塔、或双抱如意。据有人研究,弥勒雕像与十八罗汉的艺术风格属于同一时代,都是元代的作品。
飞来峰造像以元代造像著称。元代尊藏传佛教喇嘛教为“国教”,蒙元大军南下后,喇嘛教与江南的吴越文化相互碰撞又相互吸收,致使喇嘛教的雕塑艺术一开始就有着复杂的文化影响,在飞来峰造像中出现了多种艺术风格和手法,而元代造像数量众多,规模最大,为国内之最。飞来峰的元代造像约一百尊,多为喇嘛教密宗造像,主要分布在冷泉溪和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呼猿洞周围的巉岩峭壁上。从飞来峰尽头的青林洞,沿灵隐涧上行至呼猿洞,在前后左右星罗棋布的洞壑摩崖的石刻造像中,它们的刻制年代有题记可查的,始自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终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先后长达40年。这些造像雕琢在坚硬的石岩上,艺术家以精湛的艺术,精美的雕刻,奇伟的造型,赋顽石以生命,有“跃然欲离石而出”之感。在造像中,元代石刻艺术风格尤为突出,气韵生动、接近写实。大都螺发肉髻,形状高尖,斜披衬衣,袒露右胸臂,或着袈裟露胸。菩萨宝冠纹饰繁细,着薄纱或裸上身,容相清秀,体态窈窕,具有明显的密宗造像特色并继承了宋代造像风格。
飞来峰元代造像雕刻最为精美的是位于壑雷亭对面的无量佛母准提像(此像有说是大力明王,有说是观音,也有说是阿素洛)。龛呈喇嘛星斗形,中有佛母坐像,三头八臂,三头皆戴宝冠,胸挂璎珞,面颊丰隆,端庄安详,两眉相连,额角转折极强,上身裸体,下身扎裳,造像线条流畅,刀法洗练。两侧站立着侍从菩萨,质丽虔诚,体态优美,衣着飘柔。再两侧是四个威武雄壮的金刚持(梵文Vajradhara),为密宗特有的菩萨,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身材粗矮,大腹便便,脸呈怒相,飘带飞舞,孔武有力,表示金刚部菩萨摧毁魔敌的坚毅智力。周围祥云朵朵,龛顶还冠有相轮,两个雕工精细的供养飞天凌空飞翔,婀娜多姿,有一种飘然欲仙的艺术美。全龛布局、造型极为得体和别致,是一组造型精致的典型的密宗造像,堪称元代摩崖造像中罕见的艺术珍品。蒋玄怡在《明圣湖上石刻之年代及其作风》中,断定此像刻在至元二十四年(1287)。
在理公塔旁有一尊元荣禄大夫宣政院使脱脱夫人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钱镌造的金刚手菩萨像。金刚头戴宝冠,上饰“化佛”,右手举金刚杵,左手置于胸前,前短腹大,两脚叉立,在瞪目威武的容相中,透露出一股孩童似的幼稚相。题记为:“大元国功德主荣禄大夫行宣政院使脱脱夫人□氏,谨发诚心,愿舍净财,命工镌造金刚手菩萨圣像一尊,端为祝延圣寿万安,保佑院使大人福禄增荣,寿命延远,家眷安和,子孙昌龄。至元二十九年闰六月日建。”金刚手是密宗系统的佛像,形象本来十分凶恶,但此像却突破了密宗的轨仪,显露出可爱和可亲。
从灵隐大道沿理公塔东南行,在怪石林立的青林洞口外壁上,凿有毗卢遮那佛和文殊、普贤“华严三圣”石刻造像,面容静雅,比例匀称。中间是毗尼遮那佛,跏趺坐于莲座上;左右分别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都作半跏趺坐式。左边的文殊菩萨,左手持象征智慧的剑。佛座成仰莲形,四周布幔下垂,更显示出三尊佛像的神态庄严。龛下刻题记:“大元国功德主徐僧录等命舍净财,镌造毗卢遮那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三尊,端为祝延皇帝万安,四恩三有齐登觉岸者。至元十九年八月日。□授杭州路僧录徐□□潭州僧录李□□。”这是元代在杭州西湖最早的一龛石刻造像。
沿灵隐涧西上,就到崖壁嶙峋、异石耸秀的龙泓洞。洞内一处漏天如井,故又名通天洞,洞内有元至正十六年(1356)元帅伯颜所造观音像,故又名观音洞。在树蔓丛生的洞口,巧凿着六尊石像。其中以如来和观音像雕刻最为精美。如来立像构图洗练,飘动的衣褶自然得体,富有生活情趣。龙泓洞的观音像,日本常盘大定在他的《支那佛教史记》中断定是宋代作品。我国学者黄涌泉认为“此像宝冠、脸相、衣纹等,与飞来峰的元代作品有很多相近之处,姑暂认为元代所雕”。
沿冷泉溪上行,跨过卧波石桥,拾级而上,是多闻天王的石亭,亭内雕造多闻天王像一尊。石像全身披甲,骑坐雄狮,手持宝幢,气势磅礴,姿态生动。坐骑瞪目张嘴,神态凛然,作瞬间即可腾空跃然而起之状,烘托了天王的威武凛凛和不可战胜,旁有题记:
“大元国大功德主资政大夫行宣政院使杨,谨发诚心,捐舍净财,命工镌造多闻天王圣像一尊,端为祝延皇帝万岁,国泰民安,**常转,四恩揔报,三有遍格,法界众生,齐成佛道者,至元壬辰二十九年七月仲秋吉日建”
这个“资政大夫行宣政院使”就是元代“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资政大夫为元代正二品文阶官。宣政院是主管释教僧徒和吐蕃事宜的行政机构。杨琏真伽捐舍的决非“净财”。杨琏真伽在攻陷南宋临安城(杭州)时对杭州实施大破坏、大掠夺,为害不可胜言,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因盗掘宋陵就达一百零一处的殉葬财宝,侵吞官物被朝廷追究,从他家中抄出赃物黄金一千七百多两、白银六千八百多两、钞十一万六千二百锭、田二万三千多亩,并将民五十余万变成佃户,珠玉宝器不计其数。民愤极大,许多朝臣奏请“乞正典刑,以示天下”。但元世祖忽必烈因其征南战功赫然,将他赦免,并发还田地、人口。杨琏真伽回杭州后,为报答皇恩,接连在飞来峰下造多闻天王等佛像,所刻佛像旁都有祝皇帝“万岁”,祝真妃、太子“千秋”的题记,并胁杂有杨琏真伽的“自造像”——在附近的山崖上偷偷刻上了自己和两个徒弟的造像。据《说杭州》载:
“杨于所凿诸佛像外,又凿几像与其徒二人之像儳其中。……明时张岱,见一波斯胡坐龙像,蛮女四五献花果,皆裸形,勒石志之,乃杨髡像也,怒而击碎之,投其首圊溷中。然田汝成亦谓碎其一,郡守陈仕贤亦谓碎其一,果孰为真杨髡像,不可知也。”
据考证,这几位明人击碎的都不是真正的杨琏真伽像,真正的杨琏真伽像至今尚存,我们姑且只把它作为历史文物看待。
正对灵隐寺的飞来峰山腰上,崖壁上有一龛石刻造像。左边一尊,张腿下蹲,手举金刚,面目凶猛威武。旁有“平江路僧录范□真,谨发诚心,命工刻造密理瓦巴一堂”的题记。密理瓦巴是护持佛法的天神。旁有二侍女立像两尊,一前一后,手持执壶,恭立在密理瓦巴的面前,风格写实。
在密理瓦巴造像下面的断崖上,有一龛刻于至正二十五年(1288)的青头观音像。这是佛教宣称的三十三观音之一。石像头戴宝冠,坦露前胸,璎珞贴身,体态丰满,容貌娇媚,一副静雅端庄的容相。
过灵隐寺缘溪上行,就来到繁茂丛林掩映的呼猿洞,洞口有刻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的三龛精美元代造像,即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势至菩萨。容相端庄,衣饰富有质感,其中观音像作男性容相。观音本为男性,唐武则天朝后,观音演化为女性,飞来峰的男性观音像反映了蒙藏民族对观音的理解。这是杭州石刻造像中独一无二的男相观音。
此外,元代的元帅伯颜亦曾在飞来峰凿十佛像及弥陀大士像。就在射旭洞主洞内经“理公床”进另一洞室的左壁刻有“元周伯温摩崖入辟五步”十字,此为清金石学家钱松和胡震所留标记,由此前进侧身进入石隙,头顶石壁有《理公岩记》碑,为元代书法家周伯温的真迹,系元至元十六年(1279)镌刻造像题记;“捐金庀工,载凿岩石刻十佛并补陀大士像”。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七《理公岩碑》记载:
周伯琦,元之饶人。工真草篆隶,而篆尤精也。元人无出其右。世行其《六书正讹》、《说文字原》。至正十六年,尝為吾浙参知政事。杭《志》失收;《元史》作十七年,讹也。寻除江浙行省左丞。然以十七年招谕张士诚,为其留用未拜。后士诚为武宁王缚见太祖,伯琦逮系于后。太祖问:“谁也?”对曰:“元江浙行省参政周某。 【苏《志》作饶介之,非。】” 帝曰:“元君寄汝一方重任,乃资贼乱耶?”遂与伪吴司徒吕伯昇同弃市。《剪胜旧闻》又云:“醉以三日,酬其功而殺之。”《元史》又谓:“回鄱阳,寻卒。”恐皆非也。夫既为张用之久,张败可以逃耶?又何有功于国朝耶?昨与中书叶中夫游于飞来峰之阴,偶得其篆记一篇,攀萝附木,剔洗而录之,遂知飞峰石像之所出,亦可补杭《志》之所缺也。呜呼!自元季至今,殆二百年矣,一旦显世,亦数也哉!且笔法之妙,为周之最。意予既知,则拓者众也。今已少剥,或至损裂,则公之书又没于世。因记其事,并录其文于稿。文曰:“理公岩,晋高僧慧理师尝燕寂焉。在钱塘虎林山天竺招提之东南。玲珑幽邃,竹树芩蔚。至正九年,上人慧苣来居观堂,起废缉敝,爰开是岩。窈窕缭复,霩如堂皇,云涌雪积,发泄灵蕴。后七年,左丞绥宁杨公之弟元帅伯颜,清暇游憩,抉奇乐静。捐金庀工,载凿岩石。刻十佛,并补陀大士像。金碧炳赫,恍跻西土。冀徼福惠,寿我重亲,利我军旅。冰释氛沴,永奠方岳。岩之异胜,诞增于昔,为虎林之奇观,实苣公轨行精悫有以致之。居氓曰菩萨,盖非夸益。天竹和尚允若师腊,以八十与苣同志,征文示久,乃篆诸石。浙省参知政事番阳周伯琦伯温记并书”。
近人马一浮居士盛赞此碑艺术价值很高。
元代杭州西湖的石刻造像,不仅以题材丰富,造型生动,数量众多,规模较大,为国内之最,而且,与全国各地石刻造像相比较,还有两大奇特之处。
首先,元代杭州西湖的石刻造像,基本属于摩崖龛像。石刻造像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石窟里雕凿佛像,称为石窟造像,如杭州西湖群山洞壑里各种石刻造像都属此类;一种在露天石壁上雕造佛像,称为摩崖造像,如杭州飞来峰上的大弥勒佛造像。还有一种,就是在巉岩石壁上开龛凿像,叫做摩崖龛像。元代杭州西湖的石刻造像,大都属于此类。龛的形式,有拱券形、尖穹形、圆弯形、颅顶形的。所谓“龛”,就是指安放佛、菩萨像的柜子。龛上同时凿上祥云、飞天等饰物,不仅烘托出佛、菩萨的庄严,且因石灰岩石易风蚀,龛起到保护的作用。据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统计:
西湖西北岸上的飞来峰
在灵隐寺对面。峰的东段,有三个天然石洞,洞门南向的叫金光洞,东南向的叫玉乳洞,北向的叫通天洞,主要的造像,就在这三个洞的门内和门外,三洞之西,也有几十个大小龛,总计编成五十八个窟龛:
五代、宋、元雕造的窟 一个
宋元两代合造的窟 七个
宋代造像的龛 十九个
元代造像的龛 二十九个
时代不辨的龛 二个
开创时间,最早在五代末期(后周广顺元年),最晚到元。而飞来峰元代造像,是全国最多的一处,也是全国雕造罗汉像与西藏喇嘛教供养像最多的一处。其麻曷葛拉像又是其他各地造像所见不到的题材。
其次,杭州西湖的元代造像,在艺术上除了继承唐宋石刻造像艺术的技法传统外,还吸收了藏、蒙兄弟民族的石刻造像的艺术特色。如飞来峰上有的造像不穿袈裟,只是斜披衬衣,有的甚至裸露上身,这是受到当时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
飞来峰造像流传至今,是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瑰宝。建国后,政府对飞来峰造像多次拨款修缮,对一些重点造像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
1982年,国务院公布,飞来峰造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录】飞来峰造像资料图片
理公塔周围:
www.t262.com
玉乳洞(又名罗汉洞、蝙蝠洞):
www.t262.com
青林洞(又名射旭洞、金光洞、老虎洞、香林洞):
www.t262.com
龙泓洞(又名通天洞、观音洞):
www.t262.com
www.t262.com
冷泉溪南岸:
www.t262.com
www.t262.com
www.t262.com
呼猿洞:
www.t262.com
(四)典故传说
飞来峰汇聚了历来的民间智慧,有很多传说神话;同时,这里人文荟萃,也少不了各种典故,例如清褚人获《坚瓠集》载:
辛集卷三
改观为寺
至元中,杨琏真伽恢复佛寺三十余所。时弃道为僧者七八百人,皆挂冠于上永福寺。帝师殿梁间、飞来峰石壁,皆镌佛像。会稽王元章(冕)诗云:“白石皆成佛,苍头半是僧。”鉴湖天长观有道士为僧者,献观于总统,云是贺知章倚托史弥远声势,将寺改观,乞复原寺额。杨髡从其语,时传以为笑。
飞来峰
钱塘湖山之胜,以飞来峰为最。马鹤窗所居去飞来峰不十里,以贫累不能数往。因题诗曰:“飞来峰在脚跟头,十五年间两度游。说与山灵应笑我,先生忙到几时休。”
癸集卷三
方棠陵翻案
西湖飞来峰石上佛像,元杨琏真伽雕琢所成。下天竺后壁画,王叔明笔其剥落处,孙宰子补之。开化方棠陵(豪)为秋官,虑囚江南。见而题曰:“飞来峰,天奇也。自杨总统琢之,天奇损矣。书明画,人奇也,自孙宰子补之,人奇索矣。二者乃山中不平之疑案,予法官也,不翻是案,何以服人。”众传为笑谈。
《灵隐轶话》中多有关于飞来峰的传说故事,这里谨摘录几个见于网上的段落:
徐霞客奇遇灵隐寺
“千古奇人”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江苏江阴人,名宏祖,字振元。霞客为其号。他生于明万历14年(公元1586年),卒于明崇祯14年(公元1641年)。他写的《徐霞客游记》被人称为“千古奇书”或“古今一大奇书”。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评价道:“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徐霞客从小就有一个远大理想,立志游遍祖国的锦绣河山,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幼年就博览古今史迹、舆地志和山海图经,酷爱地理。他22岁开始外出旅游,直到生命结束为止,历时30多年。他先后东渡普陀,北游幽燕,南达闽粤,西北勇攀太华之巅,西南远涉云贵边陲。游历了相当于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及云南等16个省区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可以说,几乎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地理考察事业。
徐霞客在考察大自然的过程中,不管困难多么大,条件如何恶劣,每天都坚持把旅游的经历和考察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下来,据他自己说:“余日必有记”,从未间断过。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因疾病缠身,双足不能行走,才由云南知府用轿送回家乡。
徐霞客回家后,即卧病在床,已无力整理自己的游记手稿。
临危前,不得不委托其外甥季梦良(字会明)来实现这一心愿。后经季氏、王忠纫共同努力将游记手稿编辑成书。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学名著,还是一部享有盛名的文学佳篇;不仅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祖国的锦绣河山,自然界的万千奇景,在他的笔下,如诗如画,栩栩如生。写动态,千变万化;写静态,清新秀丽;写山,或峻险幽奇,或巍峨雄壮,令人目不暇接;写水,或碧波荡漾,或水清石寒,令人心旷神怡;写洞,或玲珑剔透,或乳柱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写险,或悬流而下,或猿挂蛇行,令人心惊胆战。凡此种种,美不胜收。全书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感情真挚,表达深刻细致。洋洋60多万字的大著作,人们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动,爱不释手,不愧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游浙江的時間是明崇祯9年(公元1636年)。他从家乡江阴出发,由锡邑(今无锡市)、姑苏、昆山、青浦至杭州,再取道余杭、临安,下桐庐、兰溪,游金华三洞……,西行过衢州、常山,再进入江西省境。9月19日出发,直至25日才入浙境,一路行程匆匆。10月初一登西湖北岸之宝石山,历飞来峰、灵隐寺、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十月初一日,天气晴朗爽洁,然已有寒意了,西北风刮得颇为厉害。他同静闻法师登上宝石山巅。站在山顶上,俯望着山下的西湖,西湖周边的山山脉脉,宛如一幅水墨画,令人心旷神怡。宝石山有落星石,由巨石堆架而成。他在书里写道:“西峰突石尤屼嵲,南望湖光江影,北眺皋亭、德清诸山,东瞰杭城万灶,靡不历历。”
在山上盘桓了大半日,下山五里,即到岳王坟。再过十里,至飞来峰,并在山下吃了饭,随即上峰进入各个洞壑。观察之后,他详细地记录下他之所见:“大约其峰自枫木岭东来,屏列灵隐之前,至此峰尽骨露;石皆嵌空玲珑,骈列三洞;洞俱透漏穿错,不作深杳之状。昔黥于杨髡之刊凿,今苦于游丐之喧污。”飞来峰倒成了游丐的憩息之所了。拄着拐杖,坐在风景名胜之处,若有好心人,便可得饱食终日。但凡到了灵隐寺进香的游客,心地善良,百恶不作,看见乞丐必会以食相舍。游丐摸透了他们的心思,故会坐而待等。而徐霞客到达飞来峰时,几位乞丐寂然无声地坐着,因了时至冬日,山间石爽,毫无声闻之溷,整个飞来峰宁静得能听得到落叶的声音。“若山洗其骨,而天洗其容者。”虚空静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徐霞客上上下下爬遍了飞来峰,又在各个小山头察看地形,得出一个结论:“洞顶灵石攒空,怪树搏影,跨坐其上,不减群玉山头也。其峰昔属灵隐,今为张氏所有矣。”
留留恋恋地下了山,涉过涧,徐霞客他们就到了灵隐。灵隐寺与飞来峰是两番景致。飞来峰静寂无声,而灵隐寺则香火鼎盛。明末之际,社会动乱,人心不定,入寺进香者就更加。寺内香客摩肩接踵,成群结队的善男信女,包括一些衣着艳丽的妇人,十分招眼地在寺里走动。逸出尘外的寺宇,亦难免沾染上世俗之尘埃。
令徐霞客大为惊奇的是:在这众多的香客当中,有一老僧,“拥衲默坐中台,仰受日精,久不一瞬。”在寺庙里见到这么多衣着光鲜浓妆艳抹的女人,已让徐霞客叹为“惊遇”了,而在中台上,见一老僧拥袖默坐,完全沉浸在佛家的禅定之境界中,对身边的“艳香流转”,世俗尘寰的那一套浑然无觉,人在此世界,而心,早在彼世界了。“坐日忘空”、“仰受日精”,久久地不动一动,如同一根枯木。这景象让徐霞客大为感动与震憾。时局纷扰,人心思乱,谁能像老僧那样将世俗摒之于外,处世俗而不为世俗所累,保持佛家的清静本色,心境之纯净,涵养之高深,怎不令徐霞客为之感慨!徐霞客是爱国主义者,他爱憎分明,对当时政治腐败不满,尤其对宦官头目魏忠贤一伙深恶痛绝,不入仕途,不与贪官污吏为伍,并同情被迫害的东林党人,情愿和他们交朋友,他以“身许之山水”,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恤孤怜寡,拯弱救饥”。可他所到之处,所见之人均与此老僧不同,人心定,才能办成大事!徐霞客赞叹不已,在老僧身旁“徘徊久之”,不忍遽去。事后,他把灵隐寺的所闻所见记到了当天的日记里,称之为“奇遇矣!”
那一天,他在灵隐寺参观了**殿,殿东新构罗汉殿,止得五百之半,另一半正在构建当中。下午,“由包园西登枫树岭,下至上天竺,出中、下二天竺。复循下天竺后,西循后山,得“三生石”,不特骨态嶙峋,而肤色亦清润。度其处,正灵隐面屏之南麓也,自此东尽飞来,独擅灵秀矣。自下天竺五里,出毛家步渡湖,日色已落西山,抵昭庆昏黑矣。”
读着隔了三百六十七年的文字,仍然亲切。好象徐霞客昨天才来游过灵隐寺、飞来峰。他所经历的“奇遇”,我们能够想象得出来:静寂无比的飞来峰,群峰沉默,诸丐寂然;灵隐寺里,善男信女、艳俗妇人与那入定的老僧,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面。风尘仆仆的徐霞客立在老僧前,默默地看着他,内心时时涌动着激越的情愫。赞叹、徘徊、难舍这老僧的佛家本色。更感慨自己孤身漂零的独特感受。庙堂之昏暗,让他心生寒意,不愿踏入仕途半步。他宁愿将身许之以山水,让大自然来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曾想,在这老僧面前,他震憾了。人心定,百事便可定矣!
丁飞龙泓苦读
龙泓洞,位于回龙桥畔,据传洞中曾藏有神龙,因而得名。
龙泓洞的洞口并不宏伟,但内室宽敞。洞顶有一个井口大小的洞穴,天光从这里射入,故又称“通天洞”。龙泓洞洞内幽暗,从洞外阳光下一下子进入洞内,有深不可测之感。而仰头往通天洞口瞻望一井青天,又令人心驰神往,似有飘然欲仙、钻出洞口可直上青天的遐想。大约正因为这个洞幽深莫测而又有洞通青天,所以才让古人产生神龙所藏的想像。后人有不少诗作歌咏此事.宋朝诗人梅询有一首诗写道:
“矫矫渊下龙,潜神在灵府。
云卧虽有时,泥沙可长处。
阴岸寒气腥,峭壁烟痕古。
何当救早叹,奋起为霖雨。”
梅询的想象力真是丰富,他不仅从寒气逼人,烟痕弥漫的阴洞峭壁联想到了吞云吐雾的神龙,甚至还想到旱灾来临,人人嗟叹,希望神龙能奋起降下甘霖,解灾化难呢。
龙泓洞窟-申有一座观音塑像,所以人们又把龙泓洞称为观音洞。观音像一侧.有一个小小的洞穴.人要俯着身才能爬进去。相传这个洞横穿过钱塘江的江底,可以一直通达江南岸的萧山。宋朝时有一个采石乳的人,曾大着胆子爬进洞穴,里面很宽敞,可以直起身步行。那人走了很长一段路,忽然听到头顶波浪声轰轰作响,-还传来伊伊呀呀的摇橹声,不禁大惊失色,赶紧回身逃了出来。这也是传说,并没有第二个人去亲身体验过。
但是这个充满传说,给人以莫测高深之感的龙泓洞,历史上却确确实实有人在这里住过。他就是唐代人丁飞。
唐懿宗咸通年间,济阳高士丁飞(字翰之)厌倦人世,远离尘埃,只身一人来到灵隐。他见灵隐清新幽僻。飞来蜂玲珑剔透,觉得是个避世读书的好地方,于是他开始寻觅牺身之处。他来到龙泓洞,看到此洞神奇莫测,内室则形似草庐,可以避风挡雨遮太阳,就决定把龙泓洞当作自己的栖息之地。
丁飞安顿下来后,就在灵隐附近开了几亩田。他白天上山采草药,参加农田耕作,晚上和闲暇时就在洞中燃烛读书。
有一个晚上,明月一轮高悬在墨蓝色的天空,灵隐一片静谧沉寂。丁飞登上飞来峰的山岩,对着明月轻轻奏瑟。瑟声悠扬,回龙桥下涧水淙淙,象是在为他伴奏。自然界的一切都屏息静气,谛听着他的演奏。丁飞的演奏是那样美妙悦耳,鸾鹤应声前来,翔集于山岩的周围,仿佛在翩翩起舞。
丁飞不屑加入世俗争名逐利的行列,而以避居读书自乐。他还有一套自己创造的健身术,加上长年劳动而心情安然恬淡,所以身体很强健。唐朝著名诗人陆龟蒙曾拜访过他,当时丁飞已经七十二岁,但还能提着装满水的缶在山间小路上行走。如此高龄,不仅仍坚持挥锄耕作,而且还能在陡峻的山岗上健步如飞地攀缘而行。陆龟蒙钦佩之余,作七言诗《丁隐君歌》一首。他在诗中描绘丁飞的起居饮食说: “盘烧天竺春笋肥,琴倚洞庭秋石瘦。草堂暗引龙泓溜,老树根株若蹲兽.霜浓果熟未容收,往往儿童杂猿猴”。可见其日常生活的恬淡。
丁飞好读老子、庄子等道家的书籍,喜好古文、乐府,小楷字写得非常精致。有人曾问丁飞为什么性情怡淡,身体老而安健,是否服了什么灵丹妙药。他回答说: “治心修性之外,别有何物?”
呼猿洞
有一年清明,杨柳青,桃花红,正是西湖风景顶好 的辰光,游湖踏青的人到处都是,灵隐寺前更是一片闹 嚷嚷的。
这天,杭州知府也出来耍子儿,一路上,鸣锣喝道地来到灵隐寺,看见飞来峰脚下,密密麻麻地围着一大堆人,就叫差役赶开人群,让出一条路来,自己挨近去一看,呵哈!原来有个老和尚,正在那里跟一只金毛猴子走围棋哩。这知府也是个喜欢走棋的。当时那些拍马屁的人把他捧得天一般高,称他是天下无敌的国手哩。他看见了棋盘棋子。不觉手痒起来,便一脚把猴子踢开,坐下来要和老和尚较量较量,当着众人显显自己的本领。
老和尚知道做官的人是顶要面子的,于是手下留情,有意让掉几个子儿认输了。知府赢了棋,心中得意,就站起身于,仰着头呵呵大笑起来,并把老和尚奚落一番。 老和尚心想:我好意给你留个面子,你倒不要脸了!就也嘻嘻地笑了起来。知府见他嘻笑,便说,“你疯了,棋走输了还笑哩!“ 老和尚说:“大人呀,你不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 我上面还有老师父呢!” 知府听了,连忙问道:“你的师父在哪里?敢出来跟 我走一盘吗?” 老和尚用手朝山上一指,说道:“喏,那就是我的师父。”知府抬头望去,见刚才被他踢开的金毛猴子,正在飞来峰上攀着树枝荡秋千哩。于是就说:“呸!我当是谁,原来是只毛猴子!你就唤它下来,跟我走一盘看看。”
老和尚朝山上一拍手掌,那猴子便一个纵跳跳到老和尚的身旁,两只精灵的眼睛一闪一闪,望着知府。
老和尚向猴子做了个手势,它便在老和尚的位子上坐下,和知府走起棋来;这知府哪里是猴子的对手!走不了几个子儿便输得他脸红耳赤,瞧瞧众人,一个个都抿着嘴巴在笑哩。他干咳了几声,说道:“鬼猴子毛手毛 脚的,这盘棋不算数,另来,另来!” 第二盘知府还是输了,急得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黄豆大的汗珠子,一串串地从额角上挂下来。围着凑热 闹的人,见堂堂的知府大人竟败在毛猴子手下,都哄笑起来,知府在众人面前出丑丢脸,心中气恼极了,脸孔一下变得铁青铁青,霍地站起身,将棋盘摔在地上,大吼道:“快把这畜生抓起来,给我狠狠地打!” 差役们一窝蜂拥上。老和尚看看不对头,便在猴子头顶上一拍,喝声:“去吧!”只听那猴子一声呼啸,象箭一般地蹿上飞来峰去了。
差役们追上山去,只见那猴子从这棵树梢跳到那棵 树梢,又从那棵树梢跳到这棵树梢,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比松鼠还灵活。差没们奔跑了半天,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是捉不住它。知府在山下气得浑身颤抖,大喊大叫:“给我放火烧山,给我放火烧山!” 差役们刚点上火把,却见那猴子“扑”地跳下树 来,一声长啸,便钻进旁边的石洞去了。差役们急忙追进洞去,一看,这山洞四面石壁,前无门,后无路,那猴子已经不见了。差役回报了知府,知府不信。亲自钻进石洞去察看,仿佛看见那猴子贴壁躲在洞里,他慌忙扑过去,不想用力过猛,倒把自己的鼻子碰扁了。知府没法,只好捂住鼻子,灰溜溜地回衙门去啦。
自从那金毛猴子隐入石洞后,人们就见不到它了。但是,只要老和尚朝石洞拍拍手掌,呼唤一声,它还会钻出洞来。后来,老和尚死去了,石洞里的猴子就再也不 见出来。因为老和尚当年曾经对这石洞呼唤过猴子,后来人们就一直把这儿叫做“呼猿洞”。
许迈稽留峰修炼
飞来峰绵延有五个山峰,其中一个称为稽留峰.稽留峰是下天竺法镜寺的案山,它的得名与道士的修炼有关,但具体的
说法却有很大的不同。
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还在上古尧的时代,高士许由曾在此隐居,人们就把这座山峰称作许由峰。古音转换变化,时间长了,许由就讹传为稽留了,许由又名许繇,是位名重一时的高士,品德高尚。尧非常看重许由,决定把王位禅让给他。许由知道后,觉得玷污了自己的清高名声。就逃到箕山下隐居起来,躬耕以维持生计。尧见他不肯坐天下,又请他担任九州长官。许由听说此事,又赶紧跑到颖水边,用河水清洗自己的耳朵。事实上,许由活动的范围和隐居之地,与灵隐一地并无关系,这个传说想像的成份太大。 、
也有人认为稽留峰的得名应在晋以后,但这也经不起推敲,因为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已经记载说: “过去有一个道士到这里隐居而不再返回尘世,所以把这座山称为稽留山。”可见早在汉、魏时期,这里已经被称作稽留山,而且确曾有道士来此修炼过,不过不是许由。
真正见之于史书记载的,是东晋时期的许迈。
许迈,字叔玄,丹阳句容人。他幼时性情安稳恬淡,不图名利和仕进。有一次他去拜访名士郭璞,郭璞为他占了一卦,认为他将来应该去学“升遐之道”。许迈因此立志当一名道士,学习道术。当时有一位南海太守名叫鲍靓,因厌恶人世而隐迹潜遁。许迈就前往追踪探望,向他讨教修炼的要旨。
许迈起先在余杭茅山结庐。当时他的父母还健在人世,为尽孝心,许迈一面苦修,一面力尽孝道,每遇初一或十五,即回家探望父母亲。后来,他的父母亲过世了,许迈遂与一些有志于道术的人一起遍游名山,采药服气。
晋永和二年(公元346年),许迈来到灵隐,他见稽留峰山势奇崛,远离市区,便决定在这里修炼。他建了一座思真精舍.每天在舍中纳气修身,以期得道成仙,并改名为许玄,字远游。在这里,他写信给妻子,正式表示不愿再保有家庭,以示立志修道的决心。许迈在修道中曾写诗十二篇,讲的都是神仙志怪之事。
许迈虽远避人世,但并非完全与世隔绝。他结交了一些朋友,其中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就是他的至交,据说王羲之曾拜访他,因谈得投机而“弥日忘归”。他曾写信给王羲之,说:“从山阴到临安多有金堂、玉室、琼芝、瑶草,这些地方,汉末得道之士都在那里。”所讲的还是修炼成仙之事。
许迈在此精心修炼,与世隔绝,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就失踪了。人们遍寻不见,不知其所终,因此那些笃信道术的人就说许迈修炼得道,羽化成仙了。这当然是人们美好的想像,但稽留峰因此给游人留下了一个富有道家仙气的话题。
一线天
不知在多少年前,诸暨有个年轻人,名叫石娃。他既聪明又健壮,不但是种田能手,还是个手艺出众的石匠。
每天早晚,他总是带着榔头凿子,招呼村里的青年们一起,到山上去打凿岩石。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风霜雨雪,一天也没有间断过。慢慢地他把村边的山头都有变得玲珑俊秀,景色特别美丽。
石娃住的村子里,有个姑娘名叫花妹。花长得像一朵刚开放的牡丹。她心灵手巧,绣花绣得好极了,没有一个姑娘能赶上她的,每天,花妹和村里的姑娘们一道,坐在窗口绣花,绣呀绣呀,她们把所有美丽的花朵都绣在锦上,再把这些美丽的锦绣做成衣裳穿,大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花妹还会唱歌,只要她开口一唱,花儿会开放,鸟儿会飞舞,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欢笑。石娃在山上凿石头,听到她的歌声,颈头更大了。
石娃爱着花妹,花妹喜欢石娃,他俩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定要等到石娃把山上的石头都凿完。等到花妹把四季的花朵都绣完,到这时候,他俩才成亲。全村人都喜欢花妹和石娃,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好日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石娃凿完最后一块石头,花妹也绣完最后一根丝线,他俩双双跑到村外的小溪边。花妹撒开自己的辨子,让清清的泉水冲洗着长发。花妹的长发浸在水中,溪水就打起漩涡来了,“哗啦,哗啦”不住地欢笑;溪边那棵桃树,见了美丽的花妹,便在树顶上开出一朵特别鲜艳的桃花来。石娃攀上去,摘下桃花,插在花妹第一次挽起的发卷上。月亮当空照,星星眨眼笑,天上的仙女们一个个都探头张望,谁不羡慕这人间的一对呀!
站在云头的雷神也看见了;石娃和花妹是那么快活,那么亲密。他越看越眼红,恨恨地想;人暗竟有人比我活得快活,那可不成,这样美丽的姑娘应该是属于我的呀!于是他抹了一把黑脸,变成一个粗大的黑脸汉,到地下来了。
花妹打扮好了,和石娃双双地回到村里来,村里人把他俩拥上最美丽的一座小山上,在那里,大家已经给他们盖好了一座新房。全村的男女老少,在山上欢天喜地过了一夜,直到快天亮的时候,才渐渐散了回去。
客人散尽了,石娃和花妹正想进屋去,突然,月亮不见了,乌云压住头顶,只听得从远处滚来一阵可怕的声音,雷神在山头上出现了,雷神嘻皮笑脸地去拉花妹,说道;“美人儿,随我到天上去吧,”花妹又急又气,一伸手“辟啪”打了两记耳光。石娃赶过来。一膀子把他撞得老远。
雷神挨了打,怎肯罢休!他眼珠子一转,就是两道闪电,嘴巴一张,就是一声响雷;他袍袖一挥,狂风起来了,暴雨落下来了。闪电刺得人眼花,响雷震和人耳聋,狂风刮得人站不住脚,暴雨打得人抬不起头。花妹和石娃紧紧依偎着,誓死不分离!雷神用手在石娃和花妹中间一劈,“忽”地一道青光闪过,山头劈成两半;雷神以吹了一口气,花妹站着的这一半山头,立刻就飞将起来。石娃机灵地纵身一跳,攀住这半边山头上树藤。飞呀,飞呀,愈飞愈快,愈飞愈高。石娃只听到耳边呼呼风响,渐渐地,他的头晕了,眼花了,他的双手不知不觉变成了两只翅膀,再也攀不住了。他就用牙紧紧地咬着树藤不放;可是,他的嘴巴也越来越长,越来越尖,越来越硬…最后,这半边山头飞到了杭州灵隐的上空,“轰隆”一声落到地面上,把石娃震得昏晕过去了。
石娃清醒过来,看看自己已变成了一只长嘴巴的鸟儿,觉得很伤心。这时,他隐隐约约地听到一阵歌声,多熟悉的歌声呀!于是,他就展翅飞到山头上,朝四周看看:山上的石刻是自己领头雕的,山上的树木是自己领头栽的,他下就认出来了,这就是从他的家乡飞来的那半边山头呀!他把耳朵贴在岩石上听听,歌声更清晰了,再厚的岩壁也隔不断花妹的歌声呀,花妹一定在这山头底下!石娃听好了一个位置,便在岩石上啄起来,啄了一天,又啄一天,啄得岩石直冒火星。
花娃正在唱歌,忽然隐隐地听到头顶上有“笃,笃”的声音,他屏住呼吸静静地听,一点也不错!声音一声比一声清晰,一声比一声响亮,这一定是石娃在凿石头!花妹高兴极啦 !就拔下头上的银钗,对着洞顶发出声响的地方挖起来,她要让石娃少费一点力气,早点把岩石凿穿。这样,石娃上山顶上啄,花妹在山洞里挖,石娃尖喙啄破了,花妹的银钗也磨得只剩短短的一截了。过了不知多少时候,石娃一啄啄到一支银钗,岩石终于啄通啦!一线和煦的阳光射进黑洞,石娃从这一线缝隙飞进洞里去,在花妹的身边飞了三圈,花妹立刻也变成一只美丽的鸟儿,双双迎着太阳,向天空飞去。
飞呀、飞呀,石娃和花妹冲破蓝天,穿过白云,一直飞到天上。他们找到了雷神,一齐拍拍翅膀冲过去,“笃,笃”两声,把雷神两只铜铃眼都啄瞎了。从此以后,雷神成了个瞎子,只能在天上吼叫,再也不敢到地下来为非作歹了。
至今诸暨城外还有一座“半边山”;从那里飞走的另外半座山,就是现在杭州灵隐寺的“飞来峰”。飞来峰上有个小孔叫“一线天”,那就是当年石娃把花妹救出来的地方。
智一法师啸聚猿群
智一法师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僧人,他听说灵隐寺飞来峰有一个深洞,灵隐寺的开山祖师慧理法师曾在此洞中饲养过白猿,因此慕名造访灵隐寺,在寺中住了下来.智一法师步慧理法师的后尘,畜养了一群猿猴。
灵隐山谷清幽,林木繁盛,飞来峰奇岩怪石,洞壑众多,给猴子们提供了天然的乐园。猴群成天在山林间嘻戏玩耍,给静寂的灵隐山谷带来了无穷的生机。
智一有一项绝技,他能撮口发出长啸。啸声响处,音若风鸣,山谷俱应,牵曳凄切,林木震悚,闻者称有哀松之韵。
啸,是一种古代的口技,现在已很难再现。佛家的“啸”据说与如来佛有关,《传灯录》记载。释伽佛祖出生时,一手指向天空,一手指向大地,口中发出如狮吼般的声音。据解释,佛主的如狮吼之声不同于一般的虎啸猿哀。而是自然天成,有柴桑神昧。因此,智一法师的啸技有他佛学的渊源。
但智一法师啸的口技却又与道家有关。在道教中,啸是一种长生之术,用于养生。其具体方法是:将口唇撮起来,运气送出,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借此吐出胸中浊气,然后再缓缓吸入自然界清新的空气。道家也把啸技的传承说得很神秘,相传为太上老君传给王母,又授于广成子,再由此传承开去。
魏晋南北朝时期,啸技在文人学士和佛道之士中很盛行。比如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就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诗句,并描绘过自己“啸傲车轩下”的情景。据说啸有神奇的效用。当时有一位赵侯,家中老鼠把粮偷去,他便在屋内划一圆圈,披头散发长啸一声后,老鼠就纷纷跑出来,在圈外向他磕头,将粮米归还于他。
智一法师的啸技也很高超,他能以啸召集猿群。每当智一法师想见一见那些活泼可爱的猴子时,他就走出山门,来到冷泉涧边,对着幽谷密林长啸一声。猴群很通人性,一听到智一的啸声,就立刻从山林岩洞中蹦窜出来,聚集到智一的身边。
智一的绝技和猿猴的通人性,使前来灵隐的香客和游人惊叹不已。他们常常等在那里,当智一法师把猴群啸聚起来时,就纷纷抛洒食物给猴子们食用。久而久之,这成了灵隐游览的一项内容,智一法师干脆用石墩建了一个台,供游人香客放置食物喂养猴子。这个台就是习称的“饭猿台”。
由于智一法师能以长啸聚集猴群,群猴又颇通人性,乐为智一调遣。所以智一法师得了个雅号——“猿父”。
灵隐山林闻有了这群猴子,增添了无限情趣,后人因此有不少诗句来吟诵这一件事。宋代诗人高得阳有诗日:
“冷泉亭外松千树,时有老猿啼树间。
逐侣出云风动壑,呼儿归洞月横山。”
契此行卧皆布袋
画家吴冠中画了一幅《契此僧像》。图中的契此,袒胸露腹,双目微开,哈哈大笑。契此身后有八位小僧,或乞食、或礼佛、或持莲花,姿态各异,身材仅有契此僧脚底般大小,如此更显出契此僧之宽宏大度,得天独厚。
契此,不知生于何年,卒于五代后梁丙子二年(公元916年)。号长汀子,浙江奉化人。因常以一杖荷挑一布袋,一切生活用具全都塞在里头,随处寝卧,故又名“布袋和尚”。在中国的老百姓心目当中,布袋和尚袒胸露腹,笑口常开,是个可爱的和尚。契此精通佛法,出语无定,教人惟以念“南无般若波罗蜜”,并主张“一切不如心真实”。
平时的契此,看到人便讨钱,说:“我乞一文钱。”因他经常会有灵异之事出现,人在他乞钱之前必说:“你弄点花头经,我就给你一文钱。”契此总会变些花样给他们看,变一些眼前就能见到的奇异之事,如有一次,下雪了,他又向人乞钱。人家要他弄点花样经出来。他便卧在雪中,别人身上都落满了雪花,而他身上一朵雪花都没有。
契此因禅理高深,常有僧人问他佛法大意。一日,白鹿问道:“如何是布袋?”
契此将布袋一放。
白鹿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事?”
契此把布袋一提,用木杖一挑,背着就走。
另有僧福保的,是雪峰义存禅师的得意门生,老爱问他问题。一次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契此放下布袋,叉手而立,冲着他笑容可掬。
福保说:“哎呀,你怎么老做这点动作,还有其他更好的没有啊?”
契此继续笑着,背起布袋就走。
还有一日,契此背着布袋在大街上站着,左顾右盼的样子。
有僧问:“和尚在这里做什么?”
契此笑呵呵地说:“等一个人。”
那僧说:“来了来了。我不就是?”
“你不是我要等的这个人。”契此笑咪咪地说。
“你要等的这个人是谁?”
“乞我一文钱。”契此笑着说。
“嗨,你怎么一见人就讨钱呀?”掉头就走。
契此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无奈地笑了起来。
在《景德传灯录》与《五灯会元》里面均记载了契此的偈语。然这两本书里记载的偈语有所不同。《景德传灯录》载曰: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五灯会元》载道: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吾有三宝堂,里空无色相。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学者体不如,来者难得样。智慧解安排,千中无一匠。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五代后梁贞明丙子二年(公元916年),契此行将寂灭之前,端坐在盘石之上,说偈道: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说完偈语,安然而化。人们就把当作弥勒佛的化身,称他为“弥勒佛”或“欢喜佛”。
灵隐飞来峰上的岩壁造像有两组甚为突出,一组是以卢舍那佛为中心的造像。另一组则是广为游人所熟知的弥勒佛造像。“弥勒”一词,梵文即Maitreya,意为“慈氏”,系大乘菩萨之一。佛经说他居住兜率天,下生此世界,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弥勒佛以大度雅量,救人于苦难,普渡众生为己任,深得民间百姓之喜爱。故当百姓得知布袋和尚乃弥勒佛的化身,便对他有了更深的感情。故飞来峰上的弥勒造像是根据布袋和尚来作造型的。蹙额广腹,笑口常开,斜靠着身子,手按着布袋,一副与世无争的情态。故在他圆寂之后,许多寺院都有他的造像,大多模样是这样的:布袋和尚端坐着,手按在膝盖上,敞开胸怀,露出大肚子,咧嘴大笑,让人一见他,便也忍不住地想笑。有联曰: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湖南衡阳罗汉寺弥勒殿的对联是这样的:
大肚能容,问人间恩怨亲仇个中藏有几许?
开口便笑,想世上悲欢离合此处已无些须。
上海宝山净寺弥勒殿的对联是:
佛前都是有缘人,相亲相近,怎不满腹欢喜?
世间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武冈山三岭庵有一联专写弥勒佛:
我若有灵,也不至灰土处处堆,筋骨块块落。
汝休妄想,须知道勤俭般般有,懒惰件件无。
布袋和尚在民间的影响很大,故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有他的形象出现。如《金瓶梅》中描写他的云游之状,前两句就是:布袋和尚到明州,策杖芒鞋化处游。“策杖芒鞋”是云游僧之普遍特征,但他们没有“荷一杖布袋”,惟有契此才有,所以人们一读这两句话,便知说是的布袋和尚。
岳飞的孙子岳珂,曾经为布袋和尚的遗像题过赞语:“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这是对布袋和尚形象的高度概括。
范文二:飞来峰
飞来峰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郁郁葱葱。石壁上,还有一些高大雄伟的佛像。听导游说,飞来峰的洞很出名,于是我们就来到了第一个洞。里面的石头千奇百怪,有方的,圆的,正的,扁的,大的,小的。有的像篮球,有的像拐杖,有的像人,还有的像猪头。最有趣的是一块凹进去像床似的石壁,床下面刻满了稀奇古怪的佛像,动作各异,可好看了!听说,那块石壁是济公睡觉的地方。导游说那有仙气,让我们摸3下,可不能多摸哦!多摸代表贪得无厌。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我去摸了3下,又把手放进口袋,把仙气保留。
飞来峰有一股泉,泉里的水又清澈又冰凉,脚放进去站着,银白色的河流轻轻地抚摸着你,舒服级了!在“瀑布上站着,河流突然变猛,把你当敌人似的狠狠地打你,那感觉痛快级了!不过要是不小心可是会摔交的哦!那就惨咯呀!
飞来峰真是名不虚传呀!
范文三:登飞来峰王安石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赏析及练习
赏析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
飞来峰上的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上面可以听见天鸡破晓,看见太阳初升。我不害怕漂浮的云把眼遮住,只是因为我身处最高处。
·赏析
1.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答:“浮云”具有双关意,比喻奸吝小人或消极事物,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立志革新的雄心壮志,也蕴含了只有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的哲理。
·中心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险,立志革新的雄心壮志。
练习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鸡鸣见日升 。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壁》中
3、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在最高层 ” 。
4、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保守势力 ,现在一般用来比喻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 与王之涣的诗句“ 楼 ”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与苏轼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也是一脉相承,王安石是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6、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寓意)指的是什么?
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7、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8、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9、请联系生活实际具体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只要努力践行,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确认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是能够做到的。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本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11、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
13、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歌是怎样将写景、抒情、说理结合在一起的。
诗歌第一、二句写景,虚实结合,为抒情、议论作铺垫;第三、四句景、情、理交融。写景:高山之巅,浮云重生;抒情:不畏艰难;说理:登高望远。
1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怎样的人生境界?联系王安石变法时的历史背景,试分析其当时的心态?
全诗表现了王安石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王安石提倡变法,导致激烈的新旧竞争,王安石似乎在借此诗说明:只要宋神宗信任他,就不必害怕反对者阻挠他实行新政。
15、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D【解析】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因此,D项理解不准确。
范文四: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复习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填空
1. 本诗选自 ,作者 ,字 ,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 。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 ”之一。推行新法失败后罢官隐居,病死于江宁钟山,赠太傅,谥号“文”,又称 。被列宁誉为
2、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3、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 ,又比喻 寓意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
4. 这是一首哲理诗,其表达特点是 。第一二句作者
用 突出塔之高,暗写自己 之高,为下
文 。
5、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最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借景明理或借景抒情)
6、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7.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与王之涣的诗句
“ ,
”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与苏轼诗
“ , ”也是一脉相承,王安石是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8.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答案九】1、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介甫 王荆公 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 王文公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2、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3、眼前景 当时的保守势力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 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4、 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情,形象生动(比喻和象
征) 千寻 自己的立足点 作铺垫 5、 感情: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6、答:案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8、D
范文五:登飞来峰2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主题]第一句用夸张突出塔高的气势,为后三句诗张本。因塔高千寻又立在峰顶,才有站在塔顶看日出的说法,也才不怕“浮云遮挡观日的目光”,其中包含“要想头脑清楚目光远大,就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名句鉴赏]
鉴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此句意思是说:不怕浮动的白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因为我已经站在了山峰的最高层。作者借飞来峰这一自然景观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的胸怀,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登幽州台歌
3.主题:本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想要报效祖国却怀才不遇的慨叹与苦闷。 前两句写作者对古代明君的怀念,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作者面对眼前天高地远,宇宙无穷,不禁想到:天地间的悠悠终生,循环反复,自己又是何等的孤独失意。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4.赏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句是本诗的中心一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3、思想感情:
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县令时所作的抒情诗。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流露了诗人旷达的胸襟与对友情的诚挚。
4、重点诗句赏析: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里诗人用一个“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风烟”在此起了渲染离别气氛的作用,从而引出下文。 颈联:笔锋一荡,意境开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似受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启示,但曹植句强调志在四海,而王勃句强调友人间重在知心,天涯相隔也会是象相邻一样。这句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主题思想:抒写离别相思之苦,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执着追求
名句赏析:
三、四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诗人巧设比喻,形象地表述了心中的思恋之情。
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晓镜”句写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夜吟”句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
痛苦,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相见欢【南唐】李煜
【主题思想】
全词通过描写因国破被囚的李后主的孤独、凄苦、悲凉的生活情景,宣泄了他满腹的离愁之苦,抒发了他一腔对故国江山的怀念之情。
【赏析】
词的上阙写深秋月夜词人独处的情景;描写了三种景象,其一是“空楼锁孤人”的景象,其二是“冷空锁残月”的景象,其三是秋夜笼罩下庭院的景象。
下阙直抒词人的离愁之苦。比喻形象贴切。尾句“别是以般滋味在心头”,语言委婉而含蓄,耐人寻味。
全词借景抒怀,同时运用了比喻、烘托、想象等写作手法表现主题,使这首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内容结构:
第一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第二句写出了秋天的美好景致适合酣饮于高楼;第三、四句写出酣饮后诗人的连环想象;第五句用刀和水的比喻,表达出内心的愁苦;第六句写诗人对这个社会的厌恶之情,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逃避。 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写作特点:
这首诗以平易的语言来表现瞬息万变的感情。以情谋篇布局,形成起伏跌宕、超脱自然的结构,把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表现得十分充分,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本色。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三、佳句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前句一个“润”字写出了春雨的细、柔、滑;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本来,初春有多种景物可以摄取入诗,淙淙的溪流,婉转的莺啼,飞来的双燕,都能象征春天的回归人间,但作者偏偏只就“草色”加意点染: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赠从弟(其二)刘桢
【作品品析】
刘桢的赠答诗中,最著名的是《赠人弟》三首。这三首诗分别用苹藻、松树、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其中第二首最佳,写得豪迈凌厉,颇有“挺立自持”、“高风跨俗” 的气概。面对动乱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正如他自己所说,风霜逼迫愈严,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这种精神和气骨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写作意图】
作者托物言志写诗勉励他的堂弟要有松柏一样坚贞的品质。
【名句研读】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
赏析: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颔联承上联写归来后的感触。上句用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下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翻似”二字显然有抑郁不平的意思。这两句用典,涵义十分丰富。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这两句诗因有相当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而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精神”,向友人表明态度,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以此结束全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赤壁》 (唐 杜牧)
中心:《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二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写作手法:
《赤壁》是杜牧的一首即物兴感的咏史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物感兴,借赤壁之战的遗物而发怀古幽情:铁戟未销,人事已非,感慨深沉,这种以小见大、抚今忆昔的手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处。诗的后两句尤其巧妙,它引用史实,却不拘泥史实,而是替它安上想像翅膀,创造出飞腾的意象来。这两句议论,大胆假设,出语惊人,并从侧面落笔,以假使之辞言周瑜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侥幸成功,来抒发自己空有才情而难逢良机的感慨。
《过零丁洋》(南宋 文天祥)
中心:《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大意与赏析:
首联写了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颈联中的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是文天祥的代表作。诗的尾联“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几百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土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苏轼)
中心:《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体现作者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山 坡 羊?潼 关 怀 古(元 张养浩)
中心:《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抒写潼关内外地势险要, “峰峦如骤”,一个“骤”字写出了山形气势;“波涛如怒”,一个“怒”字写出了大河的水势和声势。作者的笔下景物壮观,气势雄奇。写潼关地理形势的险要是为下文抒发感慨作的必要而充分的铺垫,写景是为写情。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抒写怀古之情。“望西都”,三字承转自如,一个“望”字,将视线从潼关内外的高山大河转向了古都长安, “意踌蹰”,刻画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感受。可惜啊!那曾经是秦宫汉院如今灰飞烟灭,万间宫殿都化做了尘与土。那一把火烧掉的,那战马践踏的岂止是秦瓦汉砖?那是多少百姓的血汗和泪水!怎能叫人不伤心啊!
作者伤心的是朝代在不断更替,而百姓的痛苦却没有改变。作者在此通过暗喻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无比同情,对统治阶层无比失望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以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深切地表达了对百姓之苦的理解和同情,对昏君的鞭笞和怨愤。,语言刚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这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小结:这首小令,语言形象生动,感情宕荡起伏,将描写、抒情、议论融汇贯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曲调抑扬顿挫,风格高昂壮阔,转换自然顺畅,是难得的怀古写实的篇章。
《饮酒》其五(东晋 陶渊明)
中心:他描写农村风光的恬美和静穆,劳动的乐趣和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作者归隐田园的心情,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开
头两句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品格。只要保持一份平静的心境,内心远离尘世,方能“悟”到此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挂,飞鸟相与还:诗人涉足田园,把酒信步,或翘首遐观鸟儿飞还、山气夕佳;或俯身采篱下菊花一朵、馨香怡人,菊香四溢;夕阳斜照;飞鸟吟唱;远山悠悠。作者借助具体的物象,菊是高洁的,诗人的节操也是高洁的,“见”字用得极好,它精确地表达出诗人采菊之时,本非有意看山,可是抬头之际,山的形象忽然进入他眼中的情景。即写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和超然物外的心境。表现了作者的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作者知鸟儿倦飞而还,意喻自己迷途知返,此时心儿亦如云飞悠悠,与飞鸟作伴,仿佛飞向南山,与之融为一体,酒不醉人,景醉人,人亦自醉也。欲想说出此中真意,怎能不忘言?而“心远地自偏”也就不难理解了。最后二句是又一对富有哲理性的名句,从字面来看是说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该怎样用言语来表达了。其实诗人的意思是说:既然领会了此中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何必要用言语去表达呢? 行路难(其一)(唐 李白)...
赏析: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但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交织于诗人心中。“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他终于发出了感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中心思想: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重点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这是雨要来了的征兆。风虽然定了,可是墨色的云聚集起来了。“秋天漠漠向昏黑。”“漠漠”,这里是形容黄昏时细雨初来,天色灰暗,墨色的云很快就酝酿成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声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迸发出来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
中心意思:全诗以“雪”为线索,生动描绘了唐代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深情。
名句赏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夜大风雪造出来的冰雪世界,好像是春风吹了一夜,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运用比喻的修辞,以梨花比雪花,以千万株梨树枝头的繁花来比边塞的茫茫雪原,加上“忽”的配用,写出了雪下得大而急,也表出了充满浓郁春意的奇丽壮美境界。诗人笔下呈现出来的这个春意盎然的梨花满树的春天景象,是他的想象和主观感受,可是却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揭示出来了,也为这个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写作特色:
①这首歌行体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兼送别,而以“雪”贯串全篇。以雪起,写送别前、送别时所在地的雪;以雪终,写送别后目送友人望到的雪景;以雪为叙事线索,写了送别友人的过程;又以雪为寄托离情之物,无边无际,纷纷扬扬,美丽纯洁。
②这首诗通篇写景,通篇有情。借景抒情,景中有情。
如:饯别友人分手之际,“愁云惨淡万里凝”恰是诗人此刻心境的写照。“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更是意味深长,不但流露了诗人当时“送君去”的依依惜别之意,而且揭示出作者“不见君”后心灵深处若有所失的虚空和惆怅,甚至还可能夹带着因友人归去而触发起来的思乡之情。
③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
这首诗不但出色地刻画了我国西北边疆奇特瑰丽的风光,还成功地表现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写送别却豪壮、乐观,全无令人神伤之情,把依依的送别写得豪迈奔放,体现了诗人浪漫乐观的本色。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名句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落红说不上是“有情物”还是“无情物”,只是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结合起来,把感情移向落花,才使落花也具有人的感情,从而变成有情物了。去酿造新的彩色的世界——“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终于把飞花般纷乱的思想捉住,从愁思中摆脱出来。“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飞花的独白,也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向黑暗的势力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宣誓。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为了似锦繁花,不惜献身化为春泥。 中心意思《己亥杂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写作特色: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袭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