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教学]
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
一般而言,基础多埋置于地面以下,但诸如码头桩基础、桥梁基础、半地下室箱形基础等均有一部分在地表之上。通常把位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柱基或墙基)以及埋置深度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如箱形基础),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在桥梁结构中,对于无冲刷河流,埋置深度是指河底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距离;有冲刷河流是指局
部冲刷线至基础底面的距离。
如果地基属于软弱土层(通常指承载力低于100kPa的土层),或者上部有较厚的软弱土层,不适于
做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时,也可将浅基础做在人工地基上。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埋置深度较浅,用料较省,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在开挖基坑、必要时支护坑壁和排水疏干后对地基不加处理即可修建,工期短、造价低,因而设计时宜优先选用天然地基。当这类基础及上部结构难以适应较差的地基条件时才考虑采用大型或复杂的基础形式,如连续基础、桩基础或人工
处理地基。
一、浅基础类型:
按基础刚度分类
1、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是由砖、石、素混凝土或灰土等材料做成的基础。
2(扩展基础
,当刚性基础不能满足力学要求时,可以做成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墙下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示意图
,柱下扩展基础和墙下扩展基础一般做成锥形和台阶形。对于墙下扩展基础,当地基不均匀时,还要考虑墙体纵向弯曲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和加强基础纵向抗弯能力,墙下扩展基础
可采用有肋的基础形式。
按构造分类
,浅基础按构造类型可分为四种:
,1(单独基础:在建筑中,柱的基础一般都是单独基础。
,2(条形基础:墙的基础通常连续设置成长条形,称为条形基础。
,3(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当柱子或墙传来的荷载很大,地基土较软弱,用单独基础或条形基础都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时,往往需要把整个房屋底面(或地下室部分)做成一片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房屋的基础,称为筏板基础。为了增加基础板的刚度,以减小不均匀沉降,高层建筑往往把地下室的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刚度很强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称为箱形基础。
4(壳体基础:为改善基础的受力性能,基础的形式可不做成台阶状,而做成各种形式的壳体,
称做壳体基础。
二、深基础
,位于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大于5m或大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如桩
基、地下连续墙、墩基和沉井等。
桩的分类
,桩可根据桩身材料、施工方法、成桩过程中挤土效应、承载性状及使用功能等进行分类。
,1(按桩身材料分类
, 按桩身材料不同,可将桩划分为木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其它组合材料桩。
,2(按施工方法分类
, 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灌注桩两大类。
,3(按成桩过程中挤土效应分类
, 随着桩的设置方法(打入或钻孔成桩等)的不同,桩周土所受的排挤作用也很不相同。挤土作用会引起桩周土天然结构、应力状态和性质的变化,从而影响土的性质和桩的承载力。
,对桩按设置效应分为三类:挤土桩、小量挤土桩和非挤土桩。
,4(按承载性状分类
, 轴向荷载作用下的竖直桩,按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的荷载传递主要方式,可分为(a)端承型桩和
(b)摩擦型桩两大类。
再看看几个定义:
1. 框架结构就是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的空间结构。
2. 纯剪力墙结构就是整个建筑物都采用剪力墙结构,包括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墙梁(连梁、
暗梁、边框梁)。
3. 框架剪力墙结构就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一些剪力墙,以加强结构抗水平地震力的作用。
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也称框剪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了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因为,在下部楼层,剪力墙的位移较小,它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上部楼层则相反,剪力墙位移越来越大,有外侧的趋势,而框架则有内收的趋势,框架拉剪力墙按剪切型曲线变形,框架除了负担外荷载产生的水平力外,还额外负担了把剪力拉回来的附加水平力,剪力墙不但不承受荷载产生的水平力,还因为给框架一个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负剪力,所以,上部楼层即使外荷载产生的楼层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现相当大的剪力。
什么是桩基础框架剪力结构呢,首先基础是桩基形式的深基础;其次结构是有抗震能力的框剪结构。这样的建筑结构就是桩基础框架剪力结构。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13)| 评论(0)| 引用 (0) |举报
引用 【监理知识】钢筋全套知识
引用 建筑节能保温监理细则 www.cndeyili.com www.qdlongshunda.com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
范文二: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
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
一般而言,基础多埋置于地面以下,但诸如码头桩基础、桥梁基础、半地下室箱形基础等均有一部分在地表之上。通常把位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柱基或墙基)以及埋置深度虽超
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基础(如箱形基础),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在桥梁结构中,对于无冲刷河流,埋置深度是指河底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距离;有冲刷河流是指局
部冲刷线至基础底面的距离。
如果地基属于软弱土层(通常指承载力低于100kPa的土层),或者上部有较厚的软弱土层,不适于
做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时,也可将浅基础做在人工地基上。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埋置深度较浅,用料较省,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在开挖基坑、必要时支护坑壁和排水疏干后对地基不加处理即可修建,工期短、造价低,因而设计时宜优先选用天然地基。当这类基础及上部结构难以适应较差的地基条件时才考虑采用大型或复杂的基础形式,如连续基础、桩基础或人工
处理地基。
一、浅基础类型:
按基础刚度分类
1、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是由砖、石、素混凝土或灰土等材料做成的基础。
2.扩展基础
当刚性基础不能满足力学要求时,可以做成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墙下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示意图
柱下扩展基础和墙下扩展基础一般做成锥形和台阶形。对于墙下扩展基础,当地基不均匀时,还要考虑墙体纵向弯曲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基础的整体性和加强基础纵向抗弯能力,墙下扩展
基础可采用有肋的基础形式。
按构造分类
浅基础按构造类型可分为四种:
1.单独基础:在建筑中,柱的基础一般都是单独基础。
2.条形基础:墙的基础通常连续设置成长条形,称为条形基础。
3.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当柱子或墙传来的荷载很大,地基土较软弱,用单独基础或条形基础都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时,往往需要把整个房屋底面(或地下室部分)做成一片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房屋的基础,称为筏板基础。为了增加基础板的刚度,以减小不均匀沉降,高层建筑往往把地下室的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刚度很强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称为箱形基础。
4.壳体基础:为改善基础的受力性能,基础的形式可不做成台阶状,而做成各种形式的壳体,
称做壳体基础。
二、深基础
位于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大于5m或大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如
桩基、地下连续墙、墩基和沉井等。
桩的分类
桩可根据桩身材料、施工方法、成桩过程中挤土效应、承载性状及使用功能等进行分类。
1.按桩身材料分类
按桩身材料不同,可将桩划分为木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其它组合材料桩。
2.按施工方法分类
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灌注桩两大类。
3.按成桩过程中挤土效应分类
随着桩的设置方法(打入或钻孔成桩等)的不同,桩周土所受的排挤作用也很不相同。挤土作用会引起桩周土天然结构、应力状态和性质的变化,从而影响土的性质和桩的承载力。
对桩按设置效应分为三类:挤土桩、小量挤土桩和非挤土桩。
4.按承载性状分类
轴向荷载作用下的竖直桩,按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的荷载传递主要方式,可分为(a)端承型
桩和(b)摩擦型桩两大类。
再看看几个定义:
1. 框架结构就是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的空间结构。
2. 纯剪力墙结构就是整个建筑物都采用剪力墙结构,包括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墙梁(连梁、
暗梁、边框梁)。
3. 框架剪力墙结构就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一些剪力墙,以加强结构抗水平地震力的作用。
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也称框剪结构,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了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因为,在下部楼层,剪力墙的位移较小,它拉着框架按弯曲型曲线变形,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上部楼层则相反,剪力墙位移越来越大,有外侧的趋势,而框架则有内收的趋势,框架拉剪力墙按剪切型曲线变形,框架除了负担外荷载产生的水平力外,还额外负担了把剪力拉回来的附加水平力,剪力墙不但不承受荷载产生的水平力,还因为给框架一个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负剪力,所以,上部楼层即使外荷载产生的楼层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现相当大的剪力。
什么是桩基础框架剪力结构呢?首先基础是桩基形式的深基础;其次结构是有抗震能力的框剪结
构。这样的建筑结构就是桩基础框架剪力结构。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13)| 评论(0)| 引用 (0) |举报
引用 【监理知识】钢筋全套知识
范文三: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划分
在一些教材中,一般认为埋置深度小于某个数值,或埋置深度与基础宽度比值超过某个数值,如表所示。但这种划分的方法没有反映浅基础与深基础的本质区别,特别在当代工程规模的条件下,由于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室的埋置深度越来越深,这种分类思路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
关于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区别,有两种考虑,一种的是按基础的埋置深度或者是相对的深度D/B划分,另一种是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来划分。
史佩栋在《深基础工程特殊技术问题》[2]一书中,归纳了各种著作中关于深基础定义的论点,见表。
浅基础的定义
序号 定 义 出 处
1 D?4B或D<5m 文献1,2([前苏联]="" 1947;陈梁生、陈仲颐,1957)="" 2="" d?2b="" 文献3([美]="" j.e.bowles,1975)="">5m>
3 D?B 文献4,5(高大钊,1998,1999)
4 D?B 文献6([澳大利亚] I.K.Lee等,1983)
5 D?B 文献7([美] J.E.Bowles,1978;1993) 6 D<5m 文献8,9(顾晓鲁,1978,1993)="">5m>
7 D=3,5m 文献10(杨位洸,1981)
8 明挖基础 文献11(刘成宇,1981)
9 D<><5m 文献12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84-92)="" 10="">5m><><5m 文献13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注:d—基础埋置深度;b—基础底面宽度或最小宽度。="">5m>
按照埋置深度的绝对值来划分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没有反映基础宽度的影响,例如5m的埋置深度对10m宽的筏形基础来说是“不深”的,但对2m的条形基础来说,已经很“深”了。
于是就有用相对深度来划分的方法,考虑了基础宽度的影响,这当然是比较好的一种思路,如认为当D/B>1时是深基础。但这种方法仍然没有反映深基础和浅基础的本质区别,也没有说明这两种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有什么差别,承载性状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在当代工程规模的条件下,表12-1的分类方法都不适用了。多层地下室的兴建,已经打破了上述界限,基础的埋置深度已经深达20余米,但仍然是按照浅基础的原则设计的,说明上述分类方法并没有反映浅基础和深基础的根本区别。
郑大同在《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一书中论述了梅耶霍夫对深基础地基承载力的贡献:“50年代,梅耶霍夫进一步考虑了基础底面以上,土体发生抗剪强度的影响,从而提出了浅基础和深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公式。”“梅耶霍夫在1951年曾经指出,地基承载力取决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密度、抗剪强度和变形性质),取决于地基中的原始应力和地下水的情况,取决于基础的物理性质(基础尺寸、埋置深度和基底的粗糙程度),而且也取决于建造基础的方法。” [3]
梅耶霍夫指出了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建造方法的差别对承载机理的影响。施工方法的差别对基础的承载性状有重要的影响,浅基础采用敞开开挖基坑的方法,浇筑基础后再回填侧面的土,因此不能考虑侧向原状土层对基础侧面的摩阻力,不考虑对地基承载力的贡献。而深基础采用挤压成孔或成槽的方法,然后浇筑混凝土或者采用挤压的方法将深基础直接置入土中,即使采用人工挖土的方法,也是在形成的孔中直接浇筑混凝土这种施工方法使桩(墙)
壁与侧面天然土体直接接触,侧向土层的制约作用非常明显。深基础周围的土体可视为原状的土体或者比原状土的强度更强一些的土体,可以发挥对承载力的贡献。而浅基础周围填筑的的土体已经完全扰动了,在狭而深的施工空间中填筑的质量很难控制。因此深基础的侧面可以传递剪应力,而浅基础则不能考虑侧向的摩阻力的作用。这是深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不同于浅基础的最主要的原因。
范文四:浅基础和深基础的划分
深基础:当土层性质不好时,需利用深部良好土层,采用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机具建造浅基础:把埋置深度不大(小于或相当于基础底面宽度,一般小于5m)用简单施工方法进行基坑开挖和排水的基础浅基础结构类型(扩展(刚性无筋;柔性钢混);连续(柱下条;柱下交;筏;箱))由基础功能决定的基础设计满足条件:1.强度要求-通过基础而作用在地基土的荷载不能超过地基的承载力,保证地基不因地基土剪应力超过地基土的强度而破坏,并且有足够安全储备2.变形要求-基础的设计还应保证基础或其他特征变形值不超过建筑物的允许值,上部结构不因沉降或其他特征变形过大而受损或影响正常使用3.上部结构的其他要求-还应满足上部结构对基础结构强度刚度耐久性的要求深基础举例(桩基-沉井-沉箱-地下连续墙-装箱基础-桩筏基础)性状(摩擦-端承)施工方法(预制-灌注)桩基设计内容1选择桩的类型和几何尺寸2确定单桩竖向(水平)承载力设计值3桩的数量间距布桩方式4验算桩基承载力和沉降5桩身结构设计值6承台结构7绘制桩基施工图地基基础设计原则1.地基设计应具有足够强度,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2.地基与基础的变形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允许要求3.基础本身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地基基础应符合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2.设计等级为甲乙的建筑物均需按地基变形设计3.建筑物情况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丙级建筑物也应验算地基变形,确保建筑物不因地基沉降影响正常使用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还应验算其稳定性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性验算6.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是需进行抗浮验算 需进行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的几种情况1.承受很大水平力或倾覆力矩的建筑物2.位于斜坡顶上的建筑物3.地基中存在软弱土或夹层
范文五: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区别和联系
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区别和联系
[摘要]:浅基础和深基础的区别和联系一直是岩土工程从业者比较困惑的问题。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中总是有人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本文对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定义、受力特点及荷载传递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帮助岩土工作者辨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 深基础;浅基础;区别;联系
一、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定义 .6z#o{n
按照国内外的传统观点, |+~C dA ?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常视其埋置于地面以下的深度不同,而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H~i+: X=I ?在某些情况下,深基础和浅基础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应根据上部结构、地基特点来进行分析。
二、常用的浅基础和深基础形式及特点
2.1 常见的基础形式
常见的浅基础主要有: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筏性及箱形基础。
常见的深基础主要有:桩(墩)基础、沉井、沉箱、锚拉基 H{qQ 8 j) ?N~ Zcr t_D 础、板桩墙及地下连续墙一类的支挡结构。
2.2 基础特点
2.2.1浅基础的特点
1)由于浅基础埋置较浅,其受力简单明确、方便施工。
2)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是很高,对地基均匀性要求高。
3)上部结构刚度及荷载均匀性对基础有重大影响,一般不允许基础底面出现受拉区域。
4)浅基础经济实用,是基础设计的首选。
2.2.2 深基础的特点
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深基础。
1)以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持力层下部一定范围内不能存在孔洞或软弱层。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