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手机凤凰网
用户名 密码 下次自动登录 注册 | 忘记密码
云水三千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博客
相册
左邻右舍
留言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2006-07-16 10:26:00
归档在?孔孟薪传?|?浏览 491 次?|?评论 1 条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前551—前479)
曲阜,东临蒙山,北靠岱岳,南阻峰山,西绕沂泗。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粮仓,很早就成了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四千多年,这里便出现了“大汶口文化”等原始文明。稍后这里又是传说中古帝少吴氏定都之处,号称“少昊之墟”。历夏经商,曲阜又成为鲁周公封国的首都,肩负起镇抚东夷,拱卫王室的历史重任。在春秋时期,曲阜以其所保存的西周礼乐资料,逐渐成为中国文化造型的摇篮。利用这些丰富的历史遗产,完成这种造型工程的总设计师,便是世界文化名人、儒学宗师——孔子。
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一生并不显赫,但司马迁的《史记》,为他作有《孔子世家》,与诸侯同列,以示对他的特殊优待。司马迁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古往今来君王贤人不少,在生时显赫一世,风光一时,不可一世,但是死后就消声匿迹,形同粪土。孔子则相反,在世坎坷,死后却十分尊荣。历代统治者对他加号进爵,黄屋左蠢,有王者之尊。其后代享其余泽,至今世世不绝。在中国所有宗法家谱中,可能只有孔氏家谱才是货真价实、一脉传衍的第一家族。其原因何在呢?正如太史公揭示的那样:孔子删定了六经,为天下万世提供了研之不尽的绝代经典;孔子一生嘉言效范,为天下万世树立了仰之行之的不朽榜样。他是先师,他是圣人!立德立言,足以垂法后世,宜其子子孙孙传行无穷也。
孔子的先世出自王家。商纣王的哥哥、殷末“三仁”(即箕子、微子、比干)之一微子启,即其远祖。西周初年,微子受封于宋,都于商丘。五传至于弗父何,礼让其国于其弟宋厉公,自为宋国大夫(《孔子家语》),弗父何即孔子十世祖。从此,厉公一系世掌宋国君权,维系着并不出色的世袭统治;弗父何一系则成为宋国辅政公族,保持着宋国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再三传为正考父。正考父知书识礼,以谦谦君子知名后世。他熟悉商代文献,曾校“商之名颂”于周太史氏。他受君委命,一命而俯,再命而楼背,三命而筹折,鞠躬如也。他连走路也靠墙循边,不争于人。然而至其子孔父嘉时,情况则大为恶化。嘉作来较公大司马,穷兵领武,“十年而十一战”,民怨沸腾。可巧政敌太宰看上他年轻美貌的妻子,与之相遇于途,“目逆而送之,曰:美丽艳”(《左传》桓公二年)。太宰督假公济私,利用国人的不满情绪,捍然发动政变,杀孔父嘉。鼓公出面干涉,被就。太宰督纳其妻而逐其子,孔子祖先结束世为大夫的贵族生涯,一落千丈,沦为平民。孔父嘉之子木金父逃难于鲁,卜居于曲阜东昌平乡之贩邑。子孙袭姓孔氏,遂为鲁人。心有余悸的孔氏子孙,隐姓埋名,一连四世皆不显,一直到孔子父亲叔梁纽,才稍有事迹见载于史册。
叔梁艳是个武士。叔梁乃字,约是其名,称“叔梁给”是尊称。长于吸邑,又称贩人给,或瞰叔绍。叔梁给腰圆体壮,雷力过人。尝为大夫孟献子武士,颇以勇武闻名于时。《左传》襄公十年载:公元前563年,叔梁约随诸侯军讨伐伯阳。倡阳虽是个附庸小国,却长于诡计。当诸侯军兵临城下四面楚歌之时,倡阳人大开城门,妄称受降。诸侯军不知其诈,狠然争入,军人方半,伯阳人猛然放下高悬的城门,诸侯军有被拦腰截断,各个歼灭的危险。叔梁给见势不妙,双手托住千斤城门,呼令诸侯军迅速撤出,避免了一场重大灾难。七年后,叔梁纪与大夫臧孙纪同守防邑,被齐军团团围困,众寡悬殊,动弹不得。一天夜里,叔梁给侦察好敌情,挑选精壮三百,披坚执锐,乘间突围。将臧孙给送出重围,然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重返防邑坚守。一往一来,如入无人之境(《左传》襄公十七年)。由于他有谋有勇,遂以武功知名诸侯。后升为吸邑大夫。孔氏子孙终于向久违了的贵族集团迈进了一大步。
叔梁纽先娶施氏,连生9子,都是千金;再娶一妾,生子孟皮,又破其脚。叔梁给为使先人香火有后,以便重振家业。于是,在60余岁的翩翩老矣之年,还向颜氏求婚。颜氏是曲阜大族,家有三女,大女二女都不愿意嫁给这位尽管是英雄的老人,但三女徽在却慨然允婚,并很快有了身孕。十月大期,产下一男,便是孔子。孔子生时头顶内凹(圩顶),有似阿丘,故名孔丘;生前父母曾祷于尼山,因字仲尼。关于孔子出生,还有一个公案。《史记》说:“绝与徽在野合而生孔子。”野合,《史记》三家注,说是给年长,徽在少,不合“壮室初等”之礼,非礼曰野,故曰“野合”。或曰,野合为野外结合,则孔子为私生子。今存异焉。
叔梁艳喜添贵子,却天不假年,他来不及把孔丘培养成人,便在爱子三岁时溘然长逝了(《孔子家语·本姓》)。对小仲尼的哺育教养任务一齐落在年轻妈妈徽在的肩头。为了避免叔梁艳那个多子女、多妻妾的家庭矛盾,微在毅然离开孔家,带着小仲尼卜居曲阜城内,后称阈里。孔子少时,生活异常艰苦,他小小年纪也不得不帮助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他后来回忆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子罕)即指此情。有见识的孔母却没因生活的艰难而忽视孔子的教育和培养。曲阜,是鲁国首府,是一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周公受封于此,其子伯禽赴国,带来了许多西周礼乐文献,素有礼义之邦的美名。晋国大夫韩宣子曾观礼于鲁,深有感触地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所以王也。”孔母卜居曲阜,其用意也许还在于利用其文化气氛以便教育孔子。孔子儿时,从不作无聊的游戏,常常模仿大人演礼习仪,学习古法。《史记》说:“孔子为儿嬉戏,设俎豆,陈礼容。”即指其事。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使孔子对礼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15岁时,他留连礼乐,乐以忘返,立志要对这种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到17岁时,孔子已是彬彬有礼,在等级森严的贵族社会中,获得了“知礼”的赞许。孔子的身体也很棒,体长九尺(合今2.16米),号为“长人”。力大可举城门,一如乃父。含辛茹苦的孔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自己十多年来苦与乐、忧与思,都以儿子长大成人得到了满意的报答。想到孔丘有成,孔门有后,一股欣慰的甘泉滋润着她那久已枯竭的心田。然而,她同样未能看到儿子大有作为,便带着一个年轻寡妇固有的哀思和悲凉,离开了这个对她来说是苦多于乐的世界。
孔子3岁丧父,17丧母,过早地失去了亲人的庇护,孤伶伶独身一人跨入了那个动荡的人生旅程。在这个旅程中,孔子遇到的第一件事就十分麻烦,那便是如何安葬亡母遗体的问题。按照“生同室、死同穴”的规矩,孔子应将亡母与亡父合葬;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个肯定徵在与叔梁纥合法关系的机会。可惜的是。孔母徵在从未告诉他叔梁纥的墓地。在注重礼乐教化,强调孝行的鲁国,这实在是件费解的事。《史记》只含糊地说、“盖讳之也。”至于为何讳之,可能只有从孔子出生的情形去找答案。孔子将亡母灵柩殡于当时曲阜车来人往的交通要道——“五父之衢”,以便引起人们的关注。结果一个赶车人的母亲(“挽父之母”)熟悉当年旧事,告知孔父墓地所在,孔子于是得将亡母与叔梁纥合葬于防山,即今梁公林。真乃两全其美,既肯定了叔梁纥与徵在夫妻关系,尽了一点孝子仁人之心,也确认了自己与叔梁纥的父子关系,叔梁纥那士人的头衔和勇武的名气,也许是他步入贵族社会有用的阶梯。
二、学道不厌诲人不倦
在安葬亡母的事情上,表现出了孔子的聪明之处,一时也许不无自得。当时季氏家举行“飨礼”,孔子顾不得母孝在身,便“腰经”而往,不料吃了闭门羹。飨礼,是招待士人的饮宴制度。士子欢聚一堂,借酒欢歌,演习礼仪,以文会友,切磋技艺。”贵族大夫则借此“优贤礼士“之机联络感情,笼络士心。年轻的孔子也许是出于前一目的,怀着对礼乐的好尚心情,急忙赶去赴会,却被季氏的家臣阳虎(又称阳货)拒之门外,还酸溜溜地说:“季氏宴请的是士人,却不敢请先生您呀!”孔子本来通过葬母于防,肯定了自己与叔梁纥的父子关系,根据“士之子孙恒为士”的惯例,他应当已取得了士的资格了,不意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面对这套森严的等级制度,孔子并没有不满,更不会表示反抗。他生性不会怪罪别人,认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之不能也。”(《论语·宪问》,下引《论语》,只注篇名)“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也是自责从严,待人从宽。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对阳虎的闭门羹,他不怨天,不尤人,平静地退了下来。此后他努力学习,加强修养,以适应等级社会的种种要求,争取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希望通过“庶人在官”的途径进入贵族集团。他曾自述其为学历程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即是说,他15岁立下系统学习礼乐文化之志;30岁学成,已可立身上流社会;40岁则信心坚定,认识准确,无所困惑;50岁,参验大道,认识天命,或曰规律、真理;60岁,能对一切耳闻目睹之事作出迅速又准确的反映;70岁,他纵心而行,行无不与天合;纵口而言,言必与事验。所言所行无不与客观规律和行为准则高度统一。这就是孔子从一个不被社会理解和接受的孤儿成长为万世景仰的圣人,在知识和修养上的渐进过程。
根据孔子的自述和他的一生行事,其30岁以前是勤奋学习,初具立身处世的各种知识和才能的时期,30岁以后则是他在知识和修养上进一步纯化和提高的时期。当时,贵族阶级推重的知识和技能有六种,即礼、乐、射、御、书、数,此即“六艺”。“六艺”涵盖“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周礼》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国子,即贵族子弟。国子所学为六艺,所师为保氏。据载还有库序、辟雍、伴宫等专门场所为国子之学校。但是只可借这都是出自故者遗贤对西周旧制的追忆。孔子所生的春秋时期,“礼坏乐崩”,既无学校,也无教材,当然也没有老师。国家没有具体措施教化人才,故贵族子弟多膏粱世胄,锦衣玉食——无所长。他们不再是先掌握了“六艺”然后从政,多半是胸无点墨,已为世官。其优秀者乃能于从政之余,为工作所迫学点礼仪,以应付为政之需,同时也博得“敦诗书、说礼乐”的美名。可是作为平民子弟,要想进入上流社会,就必须首先学会六艺,才可望获得进身之阶。子夏“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子张》)即指此也。对白衣出生的孔子来说,当然只有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了。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若用之,吾则从先进。”(《先进》)亦是不得已的选择。可是,这在根本没有任何教育设施的当时,平民子弟要实现“先进于礼乐”又何其难哉!但是孔子却成功了,经过他自己的努力,成了学问渊博的智者,道德高尚的圣人。他以社会为学堂,以生活为教材,以众人为师友。克眼了没有学校,没有教材,没有教师的重重困难,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学成才的光辉典范。孔子从“十有五志于学”开始,一生坚持学习,直到老年,犹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关于孔子刻苦事学的事迹,历史上有许多记载,他自己也有很多自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树立追求大道的远大理想,克服生活上的物质欲望。常以“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自勉,“食无求他,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他批评那种既欲求道,又怕吃苦的人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矣!”(《里仁》)他不讲享受,唯道是谋的精神,在当时的鲁国是独一无二的。他曾自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其次是谦逊好学,人人为师。他一生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同上)。不仅要向比自己多识的人学习,还要善于向比自己低下的人学习。在他眼里,处处有学问,人人可为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在任何一群人中,都有值得自己学习和取法的老师,只要留意就可得到教益,即使是不善的言行,也可从反面受到警醒。他成才后,有人向弟子子贡打听孔子的老师,子贡说:“仲尼焉不学,亦何常师之有?”(《子张》)却实不是虚美之辞。他知识渊博,技能全面,正是他无所不学,学无常师的结果。他曾学琴于师襄,学少吴氏职官于郯子,学乐于弘苌,相传孔子还向比自己小得多的项橐请过教,流为千古佳话。他还注意从生活中学习,“入太庙,每事问”,有人不理解说:“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进太庙,每事问。”孔子问答说:“这就是知礼呀。”(《八佾》)知道自己无知的人就是聪明人,知道自己无知又能积极求知的人就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固然可学,而且草野之民、蛮夷之人也同样值得学习。他主张“礼失而求诸野”,又说“天子失官,守在四夷”。因此有必要向民间和夷狄学习。他曾向“鄙夫”叩问过,向东夷之君学过礼。“文武之道未坠于地,贤者识其大者,不肖者识其小者”(《子张》)。不捐细流成大海,转益多师是我师。每个人只要善于学习,随处都可获得知识,滴水成河,积腋成裘。
其三是学思结合,明辨审问。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他不仅好学,而且好思,学思结合。《中庸》又载孔子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是孔子归纳的从求知到实践过程的重要环节。其中“学”和“问”是广泛地吸收信息,产生感性认识的阶段;“思”和“辨”是对信息进行思考,包括归纳、分析、推理、演绎等思维过程,产生理性认识的阶段;“行”则是将认识贯彻到实践中去的阶段。孔子本人就是学与思与行相结合的典范,他从来不满足于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特别是能从极平常的事物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和真理。孔子学琴于师襄,一个曲子弹了十日,本已十分熟练,师襄说:“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虽学会了曲子的韵律,还未得其技巧。”又过了十日,师襄说:“技巧已经很熟练了,可以学新的了。”孔子还是说:“我还未知其主题。”等主题表现出来了,他还不肯学新的,说:“我未能想见作者之为人。”又过了十日,突然有一天,他肃穆深思,幽然远眺,意味深长地说:“我得其为人矣!其为人也,黯然深思,欣然远视,眼波深邃,仿佛是君临天下的王者!这不是周文王还是谁呢!”师襄一听,离席再拜,连忙称是说:“对呀对呀!我老师说这就是《文王操》。”一次,孔子到鲁桓公庙观礼,发现一个歪倒着的瓦罐,守庙人告诉他那是“佑座之器”——欹器。孔子说:“吾闻佑座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命人注水实验,果然如此。然后感慨万端地说:“那有满而不覆的呢!”于是他从这个满则覆的启示中得出正确的处世态度,说。“聪明圣智之人,要保持礼让精神;武力征服天下之人,要保持敬畏心理;富有四海的人,要保持谦逊的态度。”(《荀子·有坐》)
其四是注重实地考察。走出鲁国,到诸侯国和周王室观礼,增加知识,放大视野。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夏、殷后裔之国杞和宋。《论语·八佾》记孔子说: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
故也。足则吾能激之矣。
《礼记·礼运》也载孔子说:“吾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吾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夏时》,即夏代观象授时、颁历布政的历书;《坤乾》,论者以为是殷易《归藏》,属于占筮和哲理书。可惜反映夏殷的历史不多,对考察夏殷礼制帮助不大。后来孔子为观周礼而作的洛阳之行,却让他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终生受用无穷。史载孔子好学深思,在知识和修养上很快便成熟起来,蜚声贵族社会,甚至国君也有所耳闻。孔子19岁取妻,20岁得子,昭公特赐双鲤。孔子荣之,名其子曰孔鲤,字之伯鱼。大夫孟僖子称赞孔子是圣人之后,其后必达。临死,又将两个儿了孟懿子和南宫括送到孔子处学礼。僖子之子向鲁昭公进言,请求资助孔子前往洛阳考察周礼,昭公欣然许之,与车一辆、马两匹、僮仆一双。洛阳,营建于西周初年,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定都于是,至此建都已达200余年,衣寇文物,甲于天下。孔子来到天下共主周天子的都城,目睹其琳琅满目的文献、文物,当年西周盛世仿佛就在眼前,由衷赞叹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更加坚定了追求周礼、复兴周礼的信念。据说孔子在这次访问时见到过中国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名聃,楚人,当时正作周藏室史(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是道家的始祖,与孔子积极求知和汲汲救世的精神相反,老子对当时江河日下的社会彻底地失望了,主张无为无欲、绝圣弃智。老子长于孔子,在孔子告别时,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富贵者赠人以财,仁者赠人以言。我不能富贵,姑且冒充仁人送你几句话。你好古敏求,这是好事,但切不可照搬古代。世上有的人,虽然聪明深察;却往往难免钺斧之诛,只因好议人之是非;虽然博辩宏大,却不能保全首领,只因好发人之隐恶也。身为人子不可自私,身为人臣也不可自私。”这番话对孔子“信而好古”而不泥古的为学风格、“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君子风采,以及奋身救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形成,无疑是有帮助的。难怪他要感慨万端地说:“世界万物中,鸟飞于天,可以张罗以捕;鱼入于渊,可以结网以渔。因为它们都是有形的东西。只有龙,乘风云而上天,千变万化不可捉摸。吾今日见老子,晃洋渊深,其犹龙耶!”(《史记·孔子列传》)
功夫不负有心人。孔子精通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知识全面,德行高尚。射,即射箭,他技高艺深,曾“射于瞿相之圃”,赢得“观得如堵墙”(《礼记·射仪》)。御,即驾车,孔子非常娴熟,常常自矜为看家本领。曾有人赞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谦逊地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罕》)可见孔子对执御还是十分自信的。数,即计算。孔子长于斯道,后来他作季氏史,能做到帐目清楚,收支平衡(“料量平”),与这一修养自然分不开。书,即书法,更是读书人的基本功。致于礼乐,则是孔子兢兢以求,乐此不倦的专业特长。礼乐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孔子以前有人将它分成礼和仪(又称数),并出现了只重形式(“仪”、“数”)不重内容(“礼”或“义”)的倾向。任何一种制度设施、行为规范都是在特定精神和原则指导下制定和形成的,每一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内容,礼乐也如此。如果抽掉了礼乐制度的内容,礼乐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孔子看到了这一点,强调礼乐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一方面,他对礼乐形式的研究十分精到,频频赢得“知礼”。“博学”之赞,令一些不知礼的贵族钦羡不已。他利用自己的专长,常常为乡亲或贵族们主办典礼,冠婚丧祭,无所不能。孔子还作为一位艺术家对礼乐进行了演习。他的礼乐素养极高,言谈举止,既合乎身份,又合乎场合,举止翩翩,文质彬彬,那简直就是文明礼貌的化身!他对音乐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欣赏能力,曾描述音乐的演习过程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翕然热烈,放开后纯纯然和谐,皎皎然清晰,绎绎然不绝。至此便大成了。”(《八佾》)他曾问《韶》于齐,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之中,如醉如痴,竟“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使他声名雀起,不少有志青年集中到他周围,追随他学习礼乐。另一方面,孔子更注重礼乐内容的探讨。他发现无论礼也好,乐也好,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实质精神,即对人类普遍的友爱和对社会的维系作用,即“仁”“义”。认为仁义是礼乐的内容,礼乐是仁义的形式,仁义礼乐互为表里,相互为用。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强调了礼乐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并提出礼乐与仁义相结合,这是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在礼乐修养上高出伦辈和前人的地方,他认为,人间缺少爱,故需要仁;社会没有秩序,故需要义;各个等级都没有合理的行为准则,故需要礼。只要将仁义礼乐切实地推行于天下,天下就走上了有秩序和谐的正常轨道。这就是他仁、义、礼三位一体的思想;也就是他以礼治天下的政治思想。
完成“六艺”学习,大约在孔子30岁左右。他曾自称“三十而立”(《为政》)。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秦伯》);“不学礼,无以立”(《季氏》);“不知礼,无所立也。”(《尧日》)可见,“立”的内容是“礼”,既然是“30而立”,那么他30岁时无疑已掌握了以礼乐为核心的“六艺”,应该说已具备进入贵族社会的全部本领了。因此,鲁昭公、孟僖子等也都很欣赏他。但是当时公室早就成了空架子,身为一国之君的鲁昭公也没有用人的实权。孔子曾感慨:“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季氏》)鲁国有势力的三家大夫,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是鲁桓公支裔,世称“三桓”。三桓分掌鲁国军事和财政,“三分公室”。其中季孙氏实力最强,是鲁国的首席执政,进退人物,上下其手,权倾一时。也许是为了取得季孙氏的保举,孔子曾给季孙氏当过家巨。《孟子·万章下)说:“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史记》说:“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季氏史即委吏,掌管委藏工作,即后之司仓氏、司庚氏,掌保管、出纳;司职吏即乘田,掌管田作畜牧之事。孔子多才多艺,才能全面,将两件事做得很出色:管财务则账目清楚(“会计当”),收以平衡(“料量平”)。管田蓄则六畜兴旺,一把好干才!这无疑给季氏留下了好印象。
可事有不巧,孔子没来得及通过季氏的举荐进入仕途,却赶上了鲁国的一场政治危机,即“斗鸡之变”。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孔子35岁,季平子与后阝昭伯斗鸡,赛前两家都弄虚作假,一个在鸡翅上效上药粉,一个则在鸡爪上陪缚利钩。事情败露后,两个搞阴谋的人互相指责,最后竟兵刃相向,季氏出兵占领了后阝氏家业。后阝氏向昭公求援。本来就对股扈世卿季氏不满的鲁昭公愤然出师讨逆。结果却由于孟孙氏、叔孙氏与季氏联手,使这位怒气冲冲的国君大吃败仗,丢盔弃甲,逃亡齐国、面对三桓的非和无法行径,孔子大失所望,不屑与过臣为伍,慨然离鲁奔齐,追随昭公去了。
在齐国,孔子通过齐国宠臣高昭子见到了齐景公。景公对孔子不算陌生。五年前,齐景公与辅相晏婴访鲁,曾慕名造访过孔子。现在老朋友相见,很快便谈得投机了。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脱口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乃孔子的施政方略——以端正名份为主要内容的“正名”主张。即君要守君道,臣要守臣道,父要守父道,子要守子道。各尽本份,注重等级。当时的齐国亦正处于崔、庆、高、国擅权,田氏篡弑的前夜,孔子一语正中景公所忧,异常兴奋,赞曰。“善哉!僖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高兴之下,便要将尼溪之四封给孔子,只因晏婴反对未果。但景公还是给予孔子很优渥的俸禄:“待之以季孟之间”,与鲁国叔孙氏的待遇相当。齐景公只对孔子维护君主尊严的等级学说感兴趣,但对孔子的仁义思想却置而不论。不再向孔子“问礼”,并明确表示:“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想在齐国推行“仁义礼乐”的愿望又落空了。
孔子遂自齐返鲁。当时还是季平子专政,孔子无心求仕,潜心自我修养,平静地迎来“40而不惑”。何谓“不惑”?“不惑”者,相对于“惑”之谓也。孔子曾论“惑”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颜渊》)又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同上)可见“惑”的特征是感情用事,偏激,走极端,然则“不惑”乃“惑”之反,即理智,不偏不颇,此即孔子推崇的“至德”——中庸。孔子又说:“智者不惑。”(《子罕》)又说:“40而见恶焉,其终也矣!”(《为政》)40而不惑,表明孔子40岁已成为一位具有独立见解的“智者”,掌握了不偏不倚的中庸方法。有独特的见识,再加之正确的处事方法,就可以少犯或不犯错误。
孔子42岁时,鲁昭公已从齐国奔于晋国,客死于潜溪。定公即位。5年后,季平子死,子桓子继为执政,政治形势更加恶化,阳虎专权。阳虎是季氏家臣,从手桓子祖父时就开始作季氏宰(大管家),如今已是积久势重,强奴逼主。季平子死后,阳虎肆无忌惮,将桓子囚禁起来,赶走季氏亲属、杀死季氏族人,逼近季桓子妥协与他盟誓。从此,鲁国政权又从大夫下移于家巨,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败落局势。阳虎越俎代庖,以陪臣身份主会盟、发誓愿、占国田,进而欲尽诛三桓之嫡,立自己的亲信势力为嗣。一切野心家在心理上都是虚弱的。为了孤假虎威,阳虎——这位从前蔑视孔子的势利之徒,现在却想借重孔子名气,为他倒行逆旋扯上块遮羞布。孔子自然不会买账。于是阳虎煞费苦心地制造了一个机会。一天,他派人趁孔子不在家时将一具蒸豚送去。按照“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的规矩,阳虎料定知礼的孔子肯定会上门称谢。殊不知孔子也针锋相对,趁阳虎不在家时才去回访。具有戏剧性的是,孔子在回来的路上又与阳虎相遇,刚想回避却被阳虎叫住了。他问孔子:“怀揣绝技却让国家迷乱,可谓仁乎?”孔子答:“不可。”“本来希望有所作为却屡失良机,可谓智乎?”孔子答:“不可。”阳虎激将说;。“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然,吾将仕矣”。
孔子一生讲究“仁、智、勇”三“达德”,阳虎专挑仁智这两个问题来诸难孔子,可谓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使得孔子不得不连连称是。但是,阳虎却抽掉了孔子思想中另两个内容——礼和义。礼即自西周以来的奴隶制等级制度。义即宜,即是尽本份,守原则,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统一。孔子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前者即西周的太平景象,后者则是春秋乱世的形势。至孔子时,诸侯也不能“专征”了,而是政“自大夫出”,其至“陪臣执国命”了,眼前的阳虎就是陪臣执国命的罪魁!。孔子又诅咒说:“自诸侯出,盖十世希(稀)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季氏》)阳虎以大夫家臣(陪臣)的身份干预国政,上凌君,下逼主,专生杀,擅于夺,哪里还有一点仁义礼智的影子?君臣无序,主仆易位,实乃无道之至!面对这样的乱臣贼子,他孔丘哪里屑于合作!他历来奉行的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亦耻也。”(《泰伯》)在无道之世而得荣华富贵,必将采用不义手段,这是孔子最为不齿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里仁》)如果说,从前孔子发愤努力,学习六艺,是为了入仕、进入上流社会的话,那么,当他认识到礼乐的还以仁义为内容,形成了“仁义礼”三位一体的思想后,他的追求就从具有功利色彩的求仕。进入了另一个道德的境界,那就是为了推行仁义而求仕,即他的弟子子路所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微子》)既然此时出仕不能“行义”,与其作帮凶,不如洁身自好,作个“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的隐君子。
“隐居以求其志”。“志”,即指“仁义礼”的政治抱负,也是“志于道”之“志”,即对客观规律的体认。如果说孔子“30而立”和“40不惑”时掌握了“六艺”和“中庸”等具体知识和方法的话,那么现在孔子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带规律性的东西,即“道”或“天命”,从而实现他认识进程中另一个具有质变性质的新飞跃——“50而知天命”!
“行义以达其道”,是说通过做自己份内的事情,来实现自己思想主张。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重人伦,躬行孝道。有人问他为何不去“为政”?孔子说:“书曰:‘孝乎谁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在孔子看来,孝悌是仁义之体,仁义是为政之实,自己在居家时讲究孝悌,这就是行仁义,这就是为政。其次是躬自教育,造就人材。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职业教育家,也是第一个将教育职业化的人。既然“道之不行”,自己的主张得不到贯彻,那就将道宣传开来,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明道。他看准了“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阳货》)的政治作用。认为教育有两个功能:一是培养合乎仁义精神(以“爱人”为核心)的接班人(“君子”),二是把被统治阶级(“小人”)改造得更加驯服(“易使”)。前者是要以教育造就新一代(“爱人”)统治者(“君子”),后者是要以教育教化遵守秩序(“易使”)的驯民(“小人”),共同的目的是从上下两个方面来重振社会秩序和重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教育,说穿了不过是一定阶级按照自己标准造就人材的事业,孔子正是中国第一个发现这一功用,并充分运用这一手段使自己政治理想传播开来,使之深人心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教育之于孔子,不过是假人之手以实现政治主张的手段。因此从事教育也就是间接地从政。孔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事业,特别是在30至50岁之间,更是他年富力强,大张私学的时期。这样一来,孔子不仅没有因隐居而失掉声誉,反而因不与阳虎同流合污而清名益高。一群群大大小小的青年从四面八方涌向曲阜阙里,奉上束修,拜孔子为师。现在有名可考的“仲尼弟子”中,颜回、子路、子贡、闵子骞等高足,都在此时从学于夫子。孔子于是乎翻六艺,升杏坛,诗书之声盈耳,丝竹之音不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聚徒讲学的学术团体。比之于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立的“学园”,早了整整200年。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这就是孔子50岁以前生活的真实写照。那种清心寡欲、安闲平易的神情,至今想来,还是令人欣慕不已!
三、小试牛刀卓有政绩
伴随着对生生不息、健行不已的天道的认识,孔子于安闲平易之中,敏锐地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天命”,一种上苍赋予他的使命。在“志于道”的追求中,他幽然地觉得:上天之所以在一片历史废墟中,保留了完美的周礼,并让他孔子认识了她。这不是上天要复兴周礼的意思吗?他甚至认为上天生就他这样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并赋予他崇高的德行,那一定是上天要把这个文化复兴的任务交给他,要他去替天行道,去行仁行义行周礼,救苦救难救苍生!于是他好像有某种顿悟一样,再也无法隐居了,他要积极寻求出仕的机会,将这个社会、这个人民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为了获得从政的机会,孔子甚至准备采取灵活的措施。就在他“知命之年”,季孙氏的另一个家臣公山不扭(又作弗扰)在费邑宣布独立了,他托人招请孔子。对这个与阳虎一样同是叛主过巨的邀请,孔子最初还真动了心。司马迁分析他当时心理说:“孔子循道良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王起于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欲往。”这是合乎实际的。只因性情率直的子路的反对,没有去成。
阳虎谋反事败,盗鲁大宝而奔晋。季桓子真正掌握了大权,痛定思痛,倍感孔子等级名份说的亲切,决心起用孔子振顿鲁国秩序。鲁定公九年(前501),孔子被任命作中都宰(县邑长官)。孔子在中都为政一年,政绩斐然,“四方皆则之”。十年,调回中央作小司空,协助大司空管理土木工程。不久由小司空一跃而为大司冠。大司冠,是鲁国最高司法长官,“掌建邦之三典,以往王刑邦国、诘四方”。是时孔子52岁,一干4年,直到55岁离鲁。这几年是孔子小试牛刀,一展抱负的风云时期。4年时间虽短,但对于孔子来说已经足以干一番事业了。他曾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矣,3年有成。”(《子路》)孔子并没凭空大言,事实正是这样。
孔子上任那年夏天,齐国邀请鲁定公会于夹谷。孔子因善长礼仪作这次国际性会议的傧相。当对的鲁国,北邻晋国,南逼荆楚,东接强齐。三强逼临,而鲁国国小兵弱,“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则楚来伐,不备于齐,则齐师侵鲁”。在外交关系中,鲁国就像踩跷跷板一样,左右为难。如何在这次会盟中避免齐国的威逼,为鲁国挽回列国声誉,便成了孔子此行的首要使命。
会盟这天,齐鲁两君来到夹谷。除地为坛,土阶三等,礼乐声中,鲁定公与齐景公揖让而登,一派友好和平景象。但是,两君刚刚坐定,齐国的使臣请献乐舞。但演奏的即是夷狄“四方之乐”。于是羽旄旌旗中,夹杂着剑戟盾矛,一涌而上,鲁定公有被挟持的危险,形势十分紧迫。事出突然,摔不及防。大智大勇的孔子一眼识破敌人阴谋,急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他两眼怒视景公,挥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义正词严,景公为之理屈,只得挥退持械舞人。订立盟约时,孔子发现齐人擅自在盟书上加了一句:“齐师出境,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面对齐人的阴谋诡计,孔子针锋相对,也加上一句:“而不返我汶阳之田以共命者,亦如之!”挫败了齐人霸权野心,并收复了鲁国失地,为鲁国争得了列国间的平等地位。
外交胜利,使孔子名重一时,季桓子对孔子信任有加,言听计从,史称:“孔子行乎季氏,三月不违。”季桓子还将执政大权委托孔子代掌,孔子选以大司寇“摄行相事”。他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系列内政改革。于是他在鲁国具体实施了从前陈之于齐景公的“正名”方略。在孔子看来,当时鲁国最大的弊病在于君不君、臣不臣,鲁公虚位,大夫专权,名实颠倒,秩序混乱,亦即“名”不正。这首先表现在作为臣子的三桓势力过大,势逼公室。要重振鲁国秩序,必须首先削弱三桓势力。一天,孔子从容对定公说:“按照周礼,臣子不藏甲兵,大夫的城墙不过一百雉(三百平方丈)。现在三家的采邑都超过这一限度。”三家采邑,指季氏费邑、孟氏成邑、叔氏后阝邑,号称三都。那里高墙深池,私兵把守,是三家威逼公室的实力所在。不过,由于三桓平时都住在曲阜城内,三都委托家臣代管,年长月久,家巨拥兵自固,造起反来。定公八年,公山不狃据费反;十年,叔孙氏家臣侯犯又据后阝反。后阝邑、费邑,成了两个独立王国,两家都奈何不得。孔子看准这点,适时提出“堕三都“的大胆方案,立即得到鲁定公和三桓支持。孔子派弟子子路作季氏宰,控制鲁国最大的实力集团,以便“堕三都”计划的实施。开始顺利堕毁了叔孙氏的后阝邑;将堕费,公山不狃伙同叔孙氏庶族叔孙辄,纠合费人先发制人,进攻曲阜。鲁定公与三桓惊荒失措,逃入季孙氏家,躲到“季武子之台”上。叛军来势凶猛,一度攻人季家,流矢射达定公身旁,情况危急。孔子却镇定自若,待叛军攻势销竭,他命令两员大将,组织反击。费人一触即溃,追杀数十余里,公山不狃、叔孙辄逃亡国外,孔子指挥乘胜堕毁了费邑。下一步该堕成,由于守成的公放处父没有反叛迹象,孟孙氏遂默许他固守成邑,政府军攻之不克。围成未果,但堕三都、削弱三桓实力的计划已实现大半,在公室与大夫之间成功地制造了一种均势。为维护君臣等级提供了实力保证。
除了在政治、外交、军事上有所作为外,孔子力还力行教化,使鲁国社会风尚面目一新。人们有礼貌,不激诡;讲诚信,守信用;买卖东西,货真价实,不掺假,不抬价;男女关系严肃,行者别于途;盗贼敛迹,路不拾遗。有客自远方来,不求于官方,人们自动供给食宿,使有宾至如归之感。一派和乐雍雍,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为后来中国历史上儒家崇尚的国家太平、秩序稳定的理想模式。
可惜好景不长,邻国的一个拙劣的阴谋,中断了孔子得意的政治生涯。齐国见孔子为政,鲁国大有起色,害怕邻国强盛于己不利,遂使出美人计以破坏之。他们选美女80人、好马120匹,奉献给鲁定公。在季桓子怂恿下,定公接受馈赠,君臣沉湎声色,三日不理朝政!孔子为之感慨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子罕》)紧接着鲁国举行郊祭,季桓子又不分(月番)(祭肉)给大夫,公然蔑视礼制!面对这群荒淫无耻。不知礼义的君臣,孔子再度失望了;特别是季氏不把郊祭的(月番)肉分给他,竟然忽视他孔子的存在,这大大地挫伤了孔子的自尊心。失望和伤心之下,他只得怨愤且无可奈何地低吟:“优哉游哉,维以卒岁。”他决定挂冠不干了。
四、周游列国四处碰壁
也许是为人操办婚丧礼仪的儒者生涯,造就了孔子帮闲的人格情态。他的君臣观仅仅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君和巨之间是驱使和被驱使的关系,君与臣之间的义务是“礼”和“忠”。一主一奴,身份清楚,地位分明。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在保留现有一切奴隶制等级(特别是君臣名份)的前提下,世袭君主(或世卿)与德才兼备的士人真诚合作,君主将家当交给有才能又忠诚的巨子代管。如果君明,他可以毫不困难地作个贤臣;如果君昏,他也就毫不犹豫地作个高隐。于是乎,他在高唱“博施济众”、“治国平天下”等积极入世的进行曲时,不时地低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等消极处世的小调。现在,鲁定公、季桓子,既然对自己的家业如此不负责任,对他孔子如此不礼貌,那他还有什么义务尽忠呢!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辞职!出走!
公元前497年,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这本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孔子却不得不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之邦。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也为了寻求新的从政机会,于是沂水清波濯吾缨,浩歌一曲伊人行。在众弟子的簇拥下,疲马凋车,孔子开始了为期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对鲁国,他一往情深,对它也充满希望,他曾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道”指“天下有道”的西周时代。他认为鲁国比齐国好,只要稍事变革,就可以上拟于太平盛世的西周。在数年为政生涯中,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忱,希望在鲁国重致太平,复兴周公之业。即使不能为政,在鲁国隐居也是一件乐事。那沂水的清波,舞零台的清风,还有二三同道,都深深地令他流连忘返。从前不用于齐,他捞起正在锅里煮着的米,头也不回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接淅而行”);现在,同样是不用于鲁,当他离开时,却行道迟迟,一步三回头。在鲁国的边境上还住了三天,以示对父母之邦的眷念。
孔子一行出境的第一站是卫国。卫国是周公弟弟卫康叔的封国,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也具有“一变至道”的优点。历史上,卫国位于鲁国之西,当时都于帝丘(河南濮阳)。历史上卫国曾是拥有“带甲之士八万”的强国,但进入春秋,也是每况愈下。卫灵公在位时,由于用人得当,政局稳定,民物殷阜,倒还有点太平景象。孔子一踏入卫国领土,便被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往了,就此阐发了一番“庶、富、教”的政治理论。《论语》说:
子适卫,冉有仆(驾车)。子曰:“庶(人口稠密)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来到帝丘,卫灵公给孔子很高的礼遇,让他享受上卿之禄。但是卫灵公并不是大有作为之君,他优待孔子不过出于“爱贤”美名,并不真是对孔子的学说感兴趣。孔子重礼轻刑,他却问战阵之事;孔子轻视女人,他那妖冶淫荡的南后却招见孔子;特别让孔子难受的是灵公与南后和太监坐首车,让孔子乘次车,招摇过市。孔子对他也只有失望,于是再申“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之叹。但相比之下,在孔子访问的大小国君中,卫灵公对孔子最优惠,因此,当孔子在别国不利时,总是回到卫国,卫国算是给孔子温暖最多的国家,他在那里几进几出,呆的时间也最长。
除卫国外,孔子还到过匡、蒲、陈、曹、郑、蔡、楚等国家和地区,拜见过大小封君70余人。但是境遇都不理想,有时甚至十分狼狈,十分危险。
刚从卫国出来,到达匡邑,孔子被匡人当成阳虎围了起来。阳虎曾侵略匡人,孔子又长得有些像他,李代桃僵,真是哭笑不得。刚从匡邑解围出来,到了蒲邑,又被蒲人围住,幸弟子力战,杀条血路脱离险境。孔子又去曹,曹国不容;遂往宋,刚在一棵树下演礼,宋国权臣桓囗因从前孔子批评过他,赶来把树拔倒,表示不欢迎。匆匆跑到郑国,弟子逃散,行李落拓,独自一人立于东门之外。子贡四处打听,有人告诉说:“东门外有个人,两腮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像禹。然而更像落拓潦倒的丧家之大。”言下之意,是说孔子以古贤圣人相标榜,却无人赏识,落得个丧家之大的下场。又到陈国,陈囗公向孔子问了很多典故,对博学的孔子非常赞赏。无奈陈国国小力弱,正被吴楚等大国侵凌分割。孔子的学说只合在和平时期讲讲礼让,摆摆礼容,通过教育来激发人们的向善好仁之心,对这个金戈铁马的场面,却无能为力。因此,他给此行立下的信条是;“危邦不入,乱邦莫居。”(《泰伯》)这个风雨飘摇的陈国,当然不是久留之地,遂南向蔡国进发。方至陈蔡之间,孔子又被一伙人围了起来,一连七日,粮草罄尽,从者大病,莫能兴起。最后得楚昭王帮助,才脱离困境。楚昭王召请孔子,欲以书社之地封孔子,还没让孔子一行来得及高兴一下,便因令尹子西的反对而撂浅了。无奈只好又回到卫国,等待回国的机会。
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可他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雍也》)他学六艺、知天命,进而形成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人格,这是“知之”;四出寻求推行主张的机会,这是“好之”;在求索过程中,虽处处碰壁也不气馁,这就是“乐之”。孔子曾描绘游历时的情形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即其“好之”“乐之”精神的形象说明,任凭环境多险恶,打击多大,他都信心百倍,毫不退缩。甚至还乐在其中,传道授业不息。被围于匡,弟子焦急,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之人(指自己)不得闻于斯文;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在宋逼于桓囗,他说:“天生德于予,桓囗其如子何!”(《述而》)最可歌可泣的是,困于陈蔡时,弟子又饿又病,孔子面有菜色,但他依然讲学论道,弦歌之音不绝。子路愤愤然说:“君子亦有穷(走投无路)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接着他问子路:“《诗》曰:‘匪兄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子路答曰:“我听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报之以祝,夫子累德、积义、怀美已经很久了,何以如此倒霉?”言下有怀疑夫子之道之意。孔子说:“如果仁者必然得到信任,哪有饿死首阳山的怕夷叔齐?如果智者必定达到目的,哪有剖心而死的王子比干?”孔子明知有了好学间、好品行不一定得到赏识,但他仍然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又召子贡,子贡认为“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曲高和寡,要孔子改变主张,降低高调。孔子坚决拒绝,说:“君子只管探求大道,建立理论,不能随俗媚世!”最后召颜回,颜回说:“不容有什么不好!不容然后见君子!道之不修,是吾羞也。道已大明,而当局者不能用,是有国者之羞。不容有什么不好,不容然后见君子!”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直乐得孔子恨不得贫穷的颜口成为富翁,自己好给他当管家。
穷而更坚,老当益壮。孔子就是这个性格,不管穷通否泰,都守道弥坚,追求越笃。尽管颠沛流离,而志不稍贬,学不暂停,坚持不懈地教学和布道,始终吸引着一大群弟子,随他南北东西,出生入死。这种精神,曾引起遁世者的不解和讥笑,他在蔡国迷路,长沮、桀溺拒绝为他指路;荷囗丈人骂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楚狂接舆追在他后面狂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为政者殆而!”但是,他汲汲救世,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曾赢得人们的赞许。仪封人见过孔子后,满怀敬意地说:“天将以夫子为木择!”木择,是宣行教化时用的木铃铛。仪封人认为,孔子是上天派遣来宣扬仁义礼乐的光荣使者!这确实不是过誉之辞。
五、依仁游艺志道据德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这是当时鲁国另一位贤者柳下惠的名言,用来检讨孔子似乎非常合适。岂止孔子,对于整个专制社会下的士大夫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时社会,“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公室衰微,大夫擅权,陪臣执国;上下荒逸,风俗颓废……不仅鲁国,“滔滔者天下皆是”(《微子》)!在这个罪恶堕落的社会里,除非人们变得比它更加堕落,否则就不能适应,更莫望要出人头地了!孔子既不屑作同流合污、乱中图利的投机分子;又不愿作那避世肥遁、高尚其事的山林隐士,留给他的自然就只有碰壁和失败了。四处碰壁的境遇,使这位垂暮老人,难免不有故国之思。就在他68岁那年,他的弟子冉有在鲁国干出了成绩,赢得了季桓子的继承人季康子的赏识,在他的建议下,鲁国派出特使隆重将孔子从卫国迎回,终于演完了周游列国的悲壮一幕。
终于回到了阔别14年的故国首都,江山未改,景物已殊。鲁定公、季桓子都已谢世,鲁哀公继位,季康子辅政。但对于孔子,季康子同样是叶公好龙似的尊贤。他一不采纳孔子的政见,二不委任孔子以要职,而是尊之为“国老”,丰爵厚禄,冠冕堂皇地将他束之高阁。孔子68岁回鲁,73岁去世,在鲁国又生活了五年多。时间虽短,但却是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学术上的总结时期,亦是他在认识上进一步纯熟的阶段。这时,孔子已经历了“60而耳顺”这个不思而能、不虑而知的直觉思维阶段。将这种纯熟的认识能力与其它知识、修养相结合,孔子又成功地实现了“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知行合一的飞跃。“矩”有多层含义,首先是道(或规律),如日月运行,四时交替,矛盾转化,社会变迁等等,即所谓天道、地道、人道。孔子对它们能了然体认,并行之不悖,即《周易·乾文言》所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表现了他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准确认识、预见和实行。“矩”还包括他自己“仁、义、礼”三位一体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种种准则。“矩”还包括世态炎凉。人心善恶的规则。“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他妥善地将知与行、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合理地统一起来,既不因不合时宜而处处碰壁,也不至于放弃原则而有屈己就人之羞。孔子曾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正是他这一时期无可奈何的境遇和心情的真实写照。“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与其说是孔子认识和修养的高度升华,不如说是他一生坎坷经历的辛酸总结!
“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使孔子进入了另一个静宁、安闲的时期,那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时时牢记天道,保持天赋的使命感,依照仁者爱人的准则,游心于六艺之间。他的晚年,除了偶尔作些回答“哀公问政”(《为政》)、“季康子问政”(《颜渊》)、“冉有问政”(《季氏》)等顾问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与弟子切磋学问和著书立说上。
孔子是古代东方最伟大的教育家,是中国第一位专业教师,他一生从教,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很大,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其中有的弟子在精通六艺基础上又形成了专业特长,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德行科,有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其中颜回品行最高,“三月不违仁”(《雍也》)。言语科,擅长外交辞令,有宰我、子贡。子贡经营才能和语言技巧极高,他营财则至富翁,出使则不辱君命,齐国曾欲西伐鲁国,子贡出使齐、吴、越、晋各国,祸水南引,结果使齐国内乱,吴国北伐于齐,西与晋国争霸;晋国败吴,越国趁机灭吴并进而称霸中原。鲁国则坐山观虎斗,毫不费力地度过了这场“国际”危机。此《史记》所谓“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真是个善于利用矛盾,争取国际间各国均势的中国第一代外交大师。政事科,有冉有、季路。文学科,指精通古典文献,有子游、子夏。子夏是孔门传经大儒,博通经典,熟知大义,孔子死后,他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后人有“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之说。从现在保存下来的资料看,孔子弟子很多人才艺德行俱全,无愧贤者之称,这些当然都是孔子精尽教诲、作新人才的不朽功绩。
孔子知识渊博,情操高尚,“有教无类”,他的弟子,来自不同阶层,有的还来自异国他乡。他循循善诱,平易近人,不分亲疏,一视同仁。因而赢得了弟子们的普遍尊敬和爱戴。比孔子小九岁的子路,情性率直,粗鲁无礼,平常在言谈中时时诘难孔子,但对孔子的道德文章却十分服膺,愿随孔子“乘桴浮于海”(《公冶长》),追随老师走遍天涯海角。颜回与孔子更是义为师徒,情比父子,孔子曾感慨说:“回也,视予犹父也!”(《先进》)称赞他“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雍也》)。颜回更是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蔑由也已!”(《子罕》)颜回死,孔子竟为之大放悲声。又如子贡,本是个杰出的外交家、实业家,当有人称赞他比孔子还优秀时,他解释说:“譬之宫墙,赐(子贡)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子张》)有人诋毁孔子,他及时制止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张》)甚至盛赞:“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孔子的神圣形象,并不是后世帝王赐封的“王”号和黄屋左纛所树立的,而是孔子自己高尚的修养、无边的德量所奠定的。正如孟子所云。“以德服人者,心说而诚服,如七十子之服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弟子环立,诵声盈耳,丝竹之音不绝,虽不用于政,犹自尊于时……这就是孔子晚年生活的大概场景。按常理,孔子应该看破世尘,万事皆休,在养尊处优中颐养天年了。可是,他天生就是那种忧患型人格,身为平民,却心忧天下。虽然他常常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的格言来自宽自慰,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违礼行为太多,不时撞击着他那颗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的心。礼坏乐崩,僭越无度,周天子才享用的“八佾之舞”舞于鲁国大夫季孙氏之庭,周天子祭祖才使用的《雍》乐也奏于三桓之堂,引得孔子惊呼:“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当季孙氏家宰的冉有,竟帮助“富于周公”的主子大肆聚敛,把老师当年“苛政猛于虎”的教诲置诸脑后,更是惹得孔子大动肝火,号召弟子们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各诸侯国,更是篡弑频仍,齐田氏杀掉简公,立了个傀儡君主,自代之心已昭然若揭。孔子再也无法沉默,他带戒沐浴去见鲁哀公和三桓,要求出兵讨伐齐田氏以吊民伐罪。然而,世道日非,人心不古,他的这番忧患又有什么用呢?招来的反而是“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见道之不行,自己的主张恐怕今生今世是无法实现了,那就把它留给后人吧!前人不是说过“不朽”有三吗?“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自己既不能“博施济众”以立德,又不能克敌拔城以立功,那就著书立说来立言吧。他自叹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一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者也!”(《太史公自序》)于是选编古代文献,托古见意,这就是古今流誉的删修“六经”的千古盛事!
六经,即《诗入《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对六经用功深浅不等,作用不一。分别说即删订《诗》、《书》,修起《礼》、《乐》,赞《易》,修《春秋》。其于《诗》、《书》、《礼》、《乐》,在于删订。删,即删除杂芜,选录精华;订,即订正讹误,编次顺序。对这一工作,司马迁又称之为“论次”和“修起”。《史记·儒林列传》:“孔子闵(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孔子对《诗》、《书》、《礼》、《乐》的删订,大致始于中年时期,而成于返鲁之后。《史记·孔子世家》说:“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当时,孔子方40多岁。孔子68岁自卫国回来,又继续完成修订之业,他尝自谓:“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史记》又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相传中国上古时期遗留下的文诰有三千余篇,孔子选取其中唐虞至秦穆公时的文献数十篇,加以排列整理,这就是《书》,又称《书经》或《尚书》。《诗》也如此,据传孔子从三千多首古诗中,删重去复,去粗取精,得305篇,内容涉及殷周始王和周幽王、厉王时事,称“诗三百”,孔子都配乐弦歌,重加整比。礼,古时礼节繁缛,不相统一,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今传礼仪远没有这样多,可能其间也有孔子选编删取工作。乐,是声响材料,其文本今已不传,孔子订乐的具体工作不详,但从他“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的自白,已足可证明孔子正乐实有其事。
孔子对《易》的钻研大致伴着他认识史上“50而知天命”的进程开始,随着“60而耳顺,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加深的。孔子自谓:“加我数年,50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易兼三才,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学易可以知晓这些形形色色的道,掌握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进入“知天命”的境界。易又充满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掌握时中的思想,这与“中庸”如合符节,掌握这种辨证的方法论,就可以“无大过”。可见“50知夫命”和“50以学易”并不是偶然的巧合,其间必然具有因果联系。从文献记载看,《史记》曰:“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世家》)《汉书》亦曰:“(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特别可贵的是这些历史记载近年又得到考古发现的应证,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系辞》曰:“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足以证明孔子与《周易》曾发生过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对《易》的贡献在于“赞”。赞,助也。《易》本卜筮之书,但其中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孔子赞之,即赞助圣贤阐发《易经》中的哲理。孔子赞易之迹,当时或付之口说,或书之简端,后来弟子集腋成裘,遂组合成十篇解《易》的文字,合称《易传》或“十翼”[注]。易传中难免不有孔子之前的旧说和孔子之后的新说搀杂其间,但其主要的内容当属于孔子。因而《史记》明云“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
上一篇?>?假冒**题字,高僧被判“泄漏国…
近期相关评论
查看早期评论 添加评论
暂时还有没评论。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以后再发表评论。
关于博主
guizhmy
欢迎您来到我的凤凰博客
(此博主是我的好友)
博文相关
·归类
全部分类? 苟日新,日日新(日记)(3) 伟大的佛陀(12) 佛化人生(18) 孔孟薪传(4) 黄老道统(1) 南师怀瑾(4) 易经杂说(3) 歧黄医道(6) 生命科学(48) 文学文化(149) 史海凝眸(177) 时政民生(274) 大话西游(14) 智慧百科(62)
·归档
2007(1) 八月(1)
2006(1374) 十二月(70)
十一月(128)
十月(118)
九月(445)
八月(487)
七月(117)
六月(9)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试验下新博客 中国人为何朋友越来越少? **私人秘书回忆:宋美龄与蒋经国缘何… 安南任联合国秘书长10年五大教训 北京点名7大**国际‘毒舌’ 香港资深记者见识朝鲜特务的真本事 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史揭秘:国书盖有国玺印… 回忆**首次访苏:带着蔬菜水果为斯… 失去"天赐良机": 张学良不回大陆的几大… 最使**尊敬的人:曾亲自为其操舟划…
凤凰新媒体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法律顾问 | 意见反馈 | 凤凰卫视介绍 Investor Relations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lawyer@ifeng.com
京ICP证030609号 本站通用网址:凤凰网
客服电话:(010)84458487 客服邮箱blog@ifeng.com
范文二:孔子大成至圣先师1
?《2004064709.Doc》?第1页/共12页2010/8/25
孔子,大成至圣先?师1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核?心的代表人?物,他在上个世?纪曾经遭遇?过两场巨大?的苦难和不?幸。第一次是在?20年代初?,就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来把它称?为“新文化运动?”。还有一次就?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所谓的“批林批孔”。在这两次运?动里面,孔子都成了?我们否定的?、批判的、声讨的对象?。
在1919?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这一次对?孔子的批判?里面,在今天来看?,反思一下,我们觉得这?场批判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下面的东?西,有很多思想?的成果和学?术上的一些?成就。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70多年近?80年的时?间,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侮辱?。和英国发生?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发生过战争?,和英法联军?发生过战争?,都失败了。
我们曾经非?常自信,打不过西方?,我们总能打?得过东方吧?。后来和日本?发生甲午战?争,失败了。一个民族在?80多年的?时间里面,所有的对外?战争全部以?失败而告终?,这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的?伤害是非常?的巨大的。这种伤害到?今天,我们中华民?族内心的创?作仍然没有?愈合。
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前后这样的?时间里面,我们反思,为什么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世界面?前,总是失败。最后我们发?现在文化上?,在整体上我?们是落后的?。然后开始反?思,西方比我们?多什么,他比我们多?民主,多自由。他的文化里?面有民主、有自由、有科学,我们都没有?。我们为什么?没有民主,因为我们有?孔子,为什么没有?科学,也是因为孔?子,为什么没有?自由,最终把这一?切也仍然怪?罪到孔子的?身上,所以那个时?代喊出了一?个非常严厉?的口号,叫“打倒孔家店?”。
可以说这是?自从孔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以来,在历史上孔?子遭到的真?正的一场危?机,后面70年?代的“批林批孔”从今天来看?,除了留下一?堆垃圾以外?,没有什么思?想的成果,不说了。不提了。
现在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为什么中华?民族在打开?国门,面向世界的?时候,我们对孔子?会产生这样?一种激烈的?情绪,他到底在我?们的文化里?有什么样的?贡献,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的?现状和他有?多少关系。
孔子遭遇的?这两场苦难?,对他本人当?然是一场苦?难,反过来,也只有这样?伟大的人物?才能够承受?住这样的苦?难,我们之所以?把一切的不?幸,一切的失败?最终追溯到?他那里,恰恰说明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今天,通过漫长的?反思之后,对孔子的价?值,对孔子的思?想会有一些?充分的认识?,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基本观点是?,作为一种伟?大的文化,中华的文化?,它会永远存?在。作为伟大文?化的核心的?代表人物,他的价值是?永恒的。
当然,孔子毕竟是?二千多年前?的人物,他的很多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来说,并不是直接?就可以拿来?用的,也存在着一?个“传统思想的?现代化”的问题。挖掘孔子思?想对今天的?意义,对今天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具有哪些?价值。
第一讲,主要讲孔子?的世系与生?平
一、孔子的世系?
孔子家世的?叙述在历史?上的说法是?有多种多样?的,司马迁的说?法,《左传》的说法,《公羊传》的说法,和《谷梁传》的说法可能?有些地方是?不一样的。把问题简单?化,放到思想上?去。 商王室
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的叙述,孔子是商的?后代。商,夏商周,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朝代?。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代?,夏代以后就?是商朝。司马迁的说?法,孔子的最早?远祖乃是商?王,属于王族,属于王室。孔子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孔子到了晚?年,在他死前的?第七天。他对他的弟?子子贡也明?确地说了,我是商的后?代。所以司马迁?的这个说法?应该是可信?的。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1页/共12页
?《2004064709.Doc》?第2页/共12页2010/8/25 宋(微子启)(诸侯)
商后来被周?灭了,周武王灭商?,商纣王自杀?,纣王的儿子?武庚,“周武王封武?庚”。没有杀掉,后来把一个?国家灭了以?后,可能把他的?后代都杀掉?,周朝是一个?比较讲究德?行,讲究仁义道?德的朝代,他没有杀掉?商纣王的后?代。仍然把武庚?分封为诸侯?。
但是在周公?执政期间,武庚联合周?公的两位兄?弟,管叔和蔡叔?起来造反,然后周公被?迫东征,用三年的时?间平定这场?叛乱。武庚被杀,商人作为一?个民族,没有一个代?言人,没有民族的?首领。周公找到了?商代的“三仁”之一,徽子。
孔子曾经讲?过“殷有三仁焉?”,商朝虽然在?商纣王的时?候非常残暴?。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朝?代,作为一个有?着伟大的文?化传统的王?朝,他仍然有在?个非常仁德?的人:比干、微子、箕子。武庚被杀以?后,周公“封微子于宋?”。这就是后来?的春秋列国?里面宋国的?祖先,就是微子。微子也就是?孔子的祖先?,这是宋国
宋湣公二子?:弗父何与鲋?祀。(湣公立弟炀?公,鲋fu4祀?杀炀公,推兄弗父何?,弗父何拒绝?,让
国与弟鲋?祀,是为厉公,自为卿)
从微子一直?传到了宋湣?公,??宋湣公死后?,没有立儿子?为继承人,立了弟弟,称之为宋炀?公。宋炀公继位?后,宋湣公的第?二个儿子鲋?祀很不满意?,说为什么老?子不把位子?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造反,杀叔叔,希望大哥弗?父何来做国?王。但是弗父何?当时权衡了?一下,他已经不可?能再做宋国?的国王了。如果作国王?,作为新任的?国王,他必须要治?他这个弟弟?的罪,因为弟弟叛?乱,把前任国王?杀了,必然会引起?家族另一场?仇杀。
弗父何拒绝?做国君,这样鲋祀自?己做了国君?,弗父何在手?下做卿。鲋祀就是所?谓的宋厉公?。注意“厉”,有周厉王。中国古代的?帝王或者国?君死了以后?会给他一个?谥号,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
比较残暴的?往往就被谥?为“厉”。这个鲋祀杀?了叔叔,篡夺了国家?大权,死后仍然被?谥为一个谥号。
“厉公”。
弗父何没有?做国王,让出了该得?的国君的位?置。所以他也是?道德非常高?尚的人物。后来鲁国人?就把孔子称?为圣人的后?裔。因为孔子的?祖先弗父何?能够把国君?的位子让出?来,只有圣人才?做得到。
首先孔子的?家世是王族?,商朝被灭之?后建立了宋?国以后,孔子家族由?王族变成了?诸侯。由天子降了?一级,变成了诸侯?。当弗父何不?愿意做诸侯?国君时,而只是做了?公卿以后,他又由诸侯?再降了一个?级别,降为卿士。孔子家世不?断降低。
正考父(弗父何曾孙?)(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皆为上卿)
正考父谦恭?,尝为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yu3,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zhan?1(稠粥)于是,鬻(粥)于是,以糊余口。(《左传》昭公7年)
正考父,在《史记》里面,在《孔子家语》里面,都提到他,也是一个德?行很高尚的?人物,曾经辅佐过?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都做上卿,地位很高,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并且根据相?关的记录,包括《左传》上面的记录?,此人非常节?俭,非常谨慎,非常忠诚。
他曾经自己?造了一个鼎?,刻了一段文?字,讲了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他不是做了?三代的上卿?吗,至少接受过?三次任命。每次接受任?命态度都非?常谦恭的,一次比一次?更加谦恭。
第一次接受?任命的时候?是躬着腰的?,很谦虚;第二次接受?的时候是“伛”,腰弯曲的程?序更大了简?直要趴下了?;第三次,身体像趴在?地上了。每次接受任?命,并不是说我?是前朝的老?臣,我很傲慢。??
“循墙而走”,走路的时候?顺着墙走。有一个词,说一个人很?傲慢,叫“横行霸道”,走在大路的?正中间,晃着走,走路都是横?着走的。可是正考父?,循墙而走,不影响别人?,靠关墙走,把好走的地?方让给别人?。谦虚。“亦莫余敢辱?”就是“莫敢辱余”,虽然我很谦?虚,但是没有人?敢欺负我。
这个鼎是可?以做他的做?饭的锅的,“饘zhan?1(稠粥)于是,鬻(粥)于是,以糊余口”。我就在这口?大鼎里面煮?我的粥,比较稠的是?饘,比较稀的叫?粥。生活简朴,连干饭都不?吃,吃稀饭。只是糊口而?已。孔子的先世?是一个很道?德的人,是一个仁义?道德的传世?的家庭。
另外一个人?物,孔子同一个?家族的人物?,就是宋襄公?
宋襄公比孔?子要早将近?100年左?右的时间。宋在诸侯列?国里面一直?是比较保守?的国家。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就是比较讲?仁义道德。所以《左传》里面曾经记?载过一个故?事,非常有意思?。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2页/共12页
?《2004064709.Doc》?第3页/共12页2010/8/25 历史上有个?成语叫“仁义之师”,就是讲宋襄?公的。宋国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不是强国。宋国和楚国?发生了一场?战争,那楚国的军?队非常的强?大。实际上后来?的宋国一直?变成楚国的?附属国,相当于一个?卫星国。但宋襄公很?有志向,他很想做霸?主。
在这场战争?里,最后他自己?打得大败,本来有机会?取胜,最后失败了?。《左传》上有记载,看看孔子家?族文化上的?特征。
楚国的军队?和宋国的军?队隔着一条?河,互相射箭,互相射不着?,太远了,没办法打。楚国人说你?们宋国是不?是可以把军?队往后撤一?点,过河再打。手下说,千万不要撤?,就是靠河他?才过不来,能守住就不?错了,过来肯定打?不过。
宋襄公说这?怎么可以呢?,既然对方有?要求,就该满足他?们啊。打仗要讲规?矩,这么射箭,都射不到,这叫什么打?仗。同意,让对方过河?。过河比较混?乱,手下说可以?进攻,击溃对方。宋襄公说这?太不讲道义?,说好了。楚国的军队?过河了,没有摆好阵?势。手下说趁机?冲过去,可以打败对?方。
宋襄公太不?讲道理了,太不仗义。等到摆到阵?势,还问一下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那好,开始吧。一开始,就没他的事?,大败,宋襄公腿上?也中了一箭?。回到家里,人们都责备?他,批评他,今天失败就?是因为你太?讲仁义道德?了。宋襄公说不?讲仁义道德?不行,打仗失败可?以接受的。最终伤势很?重,伤也没治好?,也就病死了?。
现在把宋襄?公看作是个?很可笑的人?物,**曾把?宋襄公称作?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宋襄?公在这个地?方做的,有他深刻的?道理。说明孔子的?这个家族有?他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所以前有宋?襄公,100年后?才会看到有?孔子这样满?口仁义道德?的人物。才能够出现?这样的一个?圣人。
从弗父何,正考公,从宋襄公这?个地方可以?持到这些。
孔父嘉(正考父子,孔子六代祖?。宋穆公、殇公两朝大?司马。孔氏家庭正?式形成。)
在孔氏家族?史上非常重?要,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是“孔”,标志着孔氏?家族的正式?形成,孔子的
做两朝大司?马。商朝的姓是?子姓,不是孔姓。孔子是商人?的后代为什?么姓孔不是?姓子。 第六?代祖,
有说法,从弗父何到?孔父嘉正好?5代,按照周礼的?规定,族人出了五?服之后就必?须要重新立?一个宗族,不然这个家?族太大了。比如说鲁国?,孔子的故国?鲁国,那个时候在?鲁国,所有的官员?,贵族也好,实际上都是?一个家族的?人。鲁国的始祖?是周公,周公是姬姓?,一代代传下?来,每一个国君?总不是一个?儿子。长子做国君?,第二第三个?儿子就做卿?,渐渐地变成?贵族。到最后整个?鲁国所有的?贵族都是一?个姓,就是姬姓,那排到最后?这个国家就?太乱了,辈分也排不?清楚了。
周礼有规定?,出了五服之?后,必须重新起?一个姓,别立一个宗?族,跟这个宗族?没有关系了?。从弗父何到?孔父嘉正好?五代。孔父嘉,“孔父”是他的字,“嘉”是他的名。后来这个家?族就把孔父?嘉的“孔父”这个字,这个“孔”作为他们的?姓,所以孔家这?个家族,到这个时候?正式形成了?。
孔父嘉有一?个妻子长得?非常漂亮,但这一点恰?恰给孔父嘉?带来了杀身?之祸。当时宋国有?个太宰,地位很高的?,相当于宰相?丞相的这样?一个人物,叫华父督。有一次华父?督在外面看?到了孔父嘉?的妻子,《左传》的“桓公元年”有一段记载?,讲的非常形?象,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在路上见到?孔父嘉的妻?子,“目逆而送之?”。好从远处走?过来,他一直盯着?她,眼睛一直瞪?着她看,从他身边走?过以后,他还一直往?后看,一直到对方?看不见了。然后回过头?来讲了三个?字“美而艳”。太美了,太娇艳了。
《左传》记事时,非常简洁。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来?当时他的心?理活动,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当时?他馋涎欲滴?的样子。为了把这个?美丽的女人?弄到手,他就策划了?一场政变,把孔父嘉杀?了。杀了孔父嘉?以后,宋国国君也?很生气,华父督一不?做二不休,把国君也杀?了。宋国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大的政治上?的动荡。
孔父嘉被杀?以后,孔父嘉的儿?子叫木金父?可能就逃亡?到了鲁国。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木金?父没有逃到?鲁国,一直要等到?木金父的孙?子孔防叔才?逃到鲁国去?的。也有说木金?父就逃到了?鲁国。都跟这有关?。华父督杀掉?孔父嘉以后?,攫取了宋国?的大权。孔家在宋国?已经不能够?再在宋国呆?下去了。只好逃亡到?了鲁国,所以本来是?宋国人,后来为什么?到了鲁国,这是很重大?的转机。孔氏家族也?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衰退?。
他本来是王?族,后来是诸侯?,后来变成卿?。当他把这个?卿的爵位也?抛弃了,逃到别的国?家以后,就只能变成?士。士和卿是有?区别,卿是世袭的?,世袭贵族。士你可能是?有文化的,可能有这样?的身份,但不能世袭?。国君用你,可以拿俸禄?,拿工资,打工的人,没有封地的?收入了,没有封地,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3页/共12页
?《2004064709.Doc》?第4页/共12页2010/8/25 这是孔氏家?族的又一次?衰败。后来在**?期间批判孔?子,说孔子是一?个没落的贵?族,这个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到了孔子以?后,他连这个“士”的这个身份?都,人们一开始?也不承认了?。从政治地位?上来讲,孔子的家族?确实是在走?一个末路。
孔防叔(木金父孙):孔防叔身份?为士。其为大夫亦?只受禄,与封地世袭?者不同。至此,孔子
先世又?由贵族公卿?转为士族之?家。
孔防叔已经?在鲁国,并且他的身?份也只是一?个“士”了,公卿的地位?已经没有了?。
he2 叔梁纥?:孔防叔孙,孔子父。以勇力著称?。(逼阳托门)野合颜征在?而生孔子。
“叔梁纥”实际上就是?“孔纥”,“叔”表示他的排?行,也是他的字?,“叔梁”是他的字,纥是他的名?,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也可以说他?叫孔纥,都可以。
孔纥是一个?身材非常魁?梧,非常勇敢的?人物。在《左传》上有两次记?录了他很勇?敢。一次在逼阳?这个地方有?一个托门的?举动。鲁国进攻逼?阳一个小地?方,逼阳守城的?人放进去一?批人,然后把城门?再关上,准备围歼。当城门快落?下时,叔梁纥用一?个人的力量?把城门给托?起来了,让冲进去的?人退出来。??托门说明是?个勇士,也说明他的?地位很低啊?,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士,勇士,靠卖力气谋?生,地位低。
从叔梁纥的?身材给孔子?的身材找到?一个验证。孔子身材非?常高大,司马迁的记?载,孔子有九尺?六寸。相当于今天?,有两种算法?,一种算法大?概1.93的样子?,还有一种算?法更高,大概在2.12米。就是1.93,在那个时候?也太高了,鲁国人把孔?子称为“长人”,觉得非常奇?怪,山东大汉。
叔梁纥虽然?勇敢,但子嗣却不?是很繁盛,他有正妻,还有个妾,正妻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娶了一房妾?,生了个儿子?,残疾人,是个跛子,是不是小儿?麻痹不知道?,反正腿脚不?好。孔氏家族本?来就很悲惨?,到了叔梁纥?这一代,九个女儿,一个残疾的?儿子。当然非常不?满意,也非常绝望?。
虽然年纪很?大,做最后努力?,一定要生一?个儿子。 中国人家族?观念强,
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与颜?征在野合而?生孔子”。“野合”怎么说,有人说野合?就是在野外?苟合,相当于私生?子,也是一种说?法,也不是一定?就不对。也有一种说?法。也有一种说?法叔梁纥向?颜征在的父?亲求婚,把小女儿颜?征在嫁给了?叔梁纥,既然是名正?言顺地嫁过?去的,为什么叫“野合”呢,这个也有说?法。周礼的规定?夫妻之间的?岁数是不宜?差距太大的?。不符合周礼?的当然叫“野”。所以野合就?是“指不合礼的?结合”,不符合周礼?的结合。可以接受。
已经70来?岁了,颜征在十六?七岁的样子?。典型的老夫?少妻。
二、孔子生平
关于孔子出?生的年月,说法也是多?种,司马迁史记?的说法:
鲁襄公22?年,公元前55?1年,10月27?日(夏历8月2?7日)孔子生。
鲁国陬邑(今山东阜市?东南尼山附? 近)
但《谷梁传》和《公羊传》的说法是不?一样的。照他们的说?法是在鲁襄?公21年,早一年。这是年,月和日的差?距就更大了?。周历10月?27日和夏?历8月27?日正好差两?个月。有的说是9?月8日,9月9日,9月28日?,了解一下。不作说明。
他生在鲁国?的陬邑,所以后来有?人称孔子为?“陬人之子”,因为叔梁纥?曾经在陬这?个地方做过?小地方官。叔梁纥和颜?征在结合以?后,毕竟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能不能生育?,对心理上是?一个负担很?大的一件事?情。按司马迁的?说法,夫妻两人为?了能够生一?个孩子,去向神灵祷?告,“祷於尼丘而?得孔子”。在陬这个地?方有一个小?山坡叫尼丘?山。认为山川有?神灵,到这个地方?祷告,希望神灵保?佑,祷告以后,真管用,生下了孔子?。所以孔子叫?孔丘,跟他祷告的?山岳是有关?系的。
司马迁后来?还有一个说?法,孔子生下来?长相有点古?怪,有点畸形,“生而首上圩?wei1顶?”。一生下来头?顶上长得很?奇怪,四周很高,中间很低,像一个围塘?一样,四周是堤坝?,中间是凹下?去的。这个样子很?奇怪,司马贞给司?马迁的《史记》作注的时候?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如“反宇”。就是倒过来?的屋顶。长得非常可?怕的。到了
鲁襄公23?年,公元前55?0年,孔子母子可?能离开孔氏?家族。
司马迁史记?在这个地方?记录非常奇?怪,就说孔子的?父亲去世以?后,孔子长大以?后,孔子三岁时?,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4页/共12页
?《2004064709.Doc》?第5页/共12页2010/8/25 他父亲就去?世了。但是孔子长?大以后,孔子的母亲?坚决不告诉?孔子他的父?亲葬在哪里?。为什么,可以说明颜?征在对他的?丈夫是非常?不满意的,甚至可以说?两者之间反?目成仇,不然不至于?不告诉坟墓?在哪里。孔子17岁?时他的母亲?去世,颜征在直到?死也没有告?诉。
有个说法,孔子的母亲?生了孔子第?二年可能家?族有什么变?故,母子两人就?离开了孔氏?家族。如果是这样?,叔梁纥是负?有责任的,作为丈夫,不能够保护?自己年幼的?妻子还有自?己的小孩,不像话。
颜征在带着?孩子回到自?己娘家,孔子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外婆家长大?的。再过一年
鲁襄公24?年,公元前54?9年,孔子父叔梁?纥卒,葬于防(今曲阜市东25里之防??山)
孔子一生下?来实际上就?是在单亲的?家族里成长?的
15岁
鲁昭公5年?,公元前53?7年,孔子15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自己叙?述自己生平?,讲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在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学习。两个小问题?,如果十五岁?才开始认真?学习,可能是比较?晚的。当然晚了也?不一定不好?,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学?习很晚,但成就很大?。唐朝初年大?诗人陈子昂?,17岁才开?始读书,一开始问题?少年,整天跟一帮?游手好闲之?徒打架闹事?,有一天打架?打到学校里?面去了,听到小孩们?朗朗读书声?,他趴在窗口?看,小孩都一点?点高,都在那儿读?书,非常惭愧,结果跟狐朋?狗友全部断?交了,回到家里读?书,几年时间考?中进士了。
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是这?样,27岁开始?读书,跟儿子一块?读,读完以后跟?儿子一块儿?到开封去考?试,临进考场,不敢进去,两个儿子也?考,他也考。两个儿子考?上了,老子考不上?,多丢人啊,不敢进去,宋仁宗很同?情他,理解他,赐他“同进士出身?”。你有“同行学历了?”
孔子也是这?样,真正的天才?有时候在读?书上花的时?间不需要很?多。孔子15岁?开始读,例子说明,
当然在15?岁之前就完?全不读书,当然是一个?问题,也不至于,毕竟是“士”的后代,总是会接触?一些。当时中国的?教育,从周天子,到诸侯,都有一些学?校,教所谓的“六艺”。教育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
礼非常复杂?,“当年不能穷?其礼,毕生不能究?其功”,如果讲周礼?,一辈子都讲?不完。未曾学艺先?学礼,礼多人不怪?。贵族一定学?,因为你在不?同的场合你?要应付的,和大臣相处?,在乡里和乡?党相处,和家庭人相?处,和朋友相处?,在不同的关?系里面都有?不同的“礼”。行为不符合?,就会被人嘲?笑。贵族子弟一?定要学“礼”,然后是乐,可以理解为?音乐。古代文化,古代政治里?面,礼和乐是不?能分开的。
然后“射”,一般的武术?,射箭。古代打仗奴?隶不可以打?,奴隶没有身?份,没有资格去?打仗。打仗大多数?是贵族,保卫国家是?贵族的责任?,奴隶在后面?伺候着。能够拿武器?为国家打仗?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诗经》里面有一首?诗就写到一?个女子看到?他的丈夫,扛着一把很?长的兵器,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军?队的最前面?,非常自豪。
要打仗当然?要学驾车,要有“御”。古代是车战?,然后是书,在古代是动?词。最后还有“数”,不仅仅是数?学,更多的还是?自然万物规?律性的东西?。古代贵族子?弟学习的基?本文化修养?。
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当然就是学?这些。所有的方面?都是一流的?,基本上是自?学的。现在提倡自?学,活到老学到?老,最早自学成?才的就是孔?子,而且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三岁去?世,学到老。
17岁
鲁昭公7年?,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母卒。
真正成为孤?儿,还在服丧期?间,腰上还扎着?古代表示孝?道的白色的?麻布孝带,还穿着孝服?。这是时鲁国?执掌鲁国大?权的季氏召?集了一次宴?会,让鲁国所有?的“士”把他们都叫?去招待一顿?。孔子想,我也是啊,既然发出通?告,所有的士都?到他家去赴?宴,我也该去啊?,叔梁纥不也?是个士吗,17岁的孔?子毕竟年轻?,孔子就去了?。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5页/共12页
?《2004064709.Doc》?第6页/共12页2010/8/25
走到门口,被阳虎,季氏家臣。跟孔子一辈?子有纠葛,把孔子挡在?门外,告诉他,我们家主人?今天请的是?士,没有说要请?人呀,非常尴尬,孔子灰溜溜?的回来了。孔子后来学?习那么刻苦?,那么努力,也有改变自?己处境的这?样一处动力?。“知识改变命?运吗”,孔子也一样?。 孔子20岁?
在这一年,孔子,到了宋国,宋国可以说?真是他的祖?国了,祖先之国,去考察商代?的“礼”
鲁昭公10?年,公元前53?2年。孔子20岁?。孔子居宋考?察殷礼,与宋女亓?qi2官氏婚?。(亦说孔子19 ?成婚)第二年,子孔鲤生,字伯鱼。
孔子为季氏?委吏(仓库保管员?)、乘(sheng?4)田(管理牧场)
从15岁到?20岁,按孔子的学?习,按照他当时?学习的兴趣?和他达到的?层次,至少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研究生了。他实地考察?商代的礼,他要去。他真正的祖?国。结婚了??
亓官古代的?姓了,孔鲤,取名为鲤,是因为鲁昭?公为了表示?祝贺,给他送一条?鲤鱼,孔子觉得很?自豪。为什么自豪?,17岁时,一个季氏请?客都没有了?份。现在21岁?,他生儿子的?时候,连国君都来?给他送礼表?示祝贺了。表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已经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敬,他在鲁国已?经是一个人?物了。
所以很自豪?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孔?鲤,字伯鱼,古人的字是?为了对名有?所说明的,字和名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诸葛亮他的?名是亮,字孔明,明和亮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自然他名叫?鲤,他字就是鱼?,为什么有个?伯,老大,就叫伯。老二,叫仲。孔子是老二?,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所以**时?我们骂孔子?是孔老二。他有个大哥?,那个跛子,叫孟皮,那就是老大?。老大孟,老二仲。伯鱼的解释?。
孔子在20?岁左右,为了生活,做过一些很?下层的,下级的一些?官。或者说仅仅?是一种职业?,孔
学会了很多?下层子曾经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生卑贱,不得不去从?事一些下层?的职业,人才能?从事的手艺?,为了谋生。仓库保管员?,会计??。他在做这些?下层工作时?,他照样做得?非常成功,非常负责。所以后来季?氏就推举他?做“司空”。
司马,管马的,军队主要用?马,司马就是掌?管军队的(大司马将军?卫青)。司徒管徒弟?的,那就是教育?的官,叫司徒。司空,一大块空地?让你去管,干什么的,管建筑的。所以孔子也?曾经做过“包工头”的,当过城管,也非常成功?。
没有中断过?他的学习,并不是一定?要有个环境?,要有个学校?,要有间书房?,要有个电脑?,然后正襟危?坐在那个地?方读书。不是这样,随时学习。孔子有个词?叫“默而识zh?i4之”,随时在学习?。
不一定拿着?书才叫学习?,看到广告语?写的漂亮我?也记下来,招牌的英语?记下来(无一处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事而不?学,成功之路)??
论语里有,孔子进入鲁?国的太庙,鲁国的太庙?就是周公的?庙,“子入太庙,每事问”。
什么事情都?问一下,这个是不是?这样,这样做对不?对。问到最后,有人说闲话?,说“孰谓鄹(是陬,错误,)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谁说鄹人的?儿子懂得很?多的周礼啊?,我看他不懂?。他到了太庙?去以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问别?人嘛。可见他不懂?。
传到孔子那?里,孔子回答三?个字,“是礼也”。在太庙里面?,在这样的场?合,一定要非常?的谨慎,绝不能出一?点差错,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问一遍?,是这样吗,没有问题吗?,好,我们再做。这就是周礼?。
人有虚荣心?,我的名声很?大了,我好像是个?专家了。如果有事不?明,问别人,多丢人啊,孔子并不这?样。每事问,所以学业才?不断有进步?。
30岁
鲁昭公20?年,公元前52?2年,孔子30岁?。自云“三十而立”。
什么叫“立”,两个意思,第一,他可以独立?了,经济上可以?独立了,在社会上有?独立的地位?了。根据相关的?史料,可以说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他的私学已?经创立了,这一年孔子?已经有学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物?。“私学”是相对于“官学”而言的,在中国文化?史上意义太?重大了,以后专门讲?这个问题。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跟私学有极?大的关系,而30岁时?,他的私学已?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6页/共12页
?《2004064709.Doc》?第7页/共12页2010/8/25 经创办了。创办了私学?以后,他有事业了?,他也有学费?收入。所以说他“立”了。他的学问也?已经基本成?型了。他已经有自?己学术思想?体系了。立,即指事业上?有所成,经济上能够?独立,也指思想上?学术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的体系?。30岁做到?这一点。
私学是收学?费的,学费不是很?高。孔子面对学?生,按照他理论?上说法是面?对大众的。后来有人问?子贡,你的老师怎?么生员这么?复杂,子贡说,我们老师开?门办学,“欲来者不去?,欲去者不止?”。来了,不拒绝,不想学了,不扣留。所以有很多?人。
学费是束脩?,就是干肉。月亮的月中?间是两横,脩里面月上?面是一横,下面是一提?。这一提就是?古代的肉字?。弟子向孔子?学习,有人可能带?粮食来,也有可能会?带一点钱来?,孔子当然全?部收入,收得最多,代表性的就?是干肉。这是见面礼?,收下我吧。后来学生给?老师送的礼?可以把它用?很古老的一?个词,很文雅的词?,叫束脩。
据说孔子有?三千多学生?啊,孔子后来的?收入很高。其中专门有?弟子管后勤?的,管供给的。有个弟子公?西华到齐国?去出差,冉求是专门?管后勤,冉求搞经济?很有一套的?。对孔子说:公西华到齐?国去了,公西华的母?亲在家里面?,我们给她一?点补助吧。孔子说可以?啊,给她一点。
冉求给了很?多,后来给了公?西华的母亲?很多。几十石的粮?食,搞的孔子很?生气,孔子不是吝?啬。说公西华这?个人很富有?嘛,家里不穷,到齐国去的?时候乘着一?匹很肥的马?(高级轿车),“衣轻裘”,漂亮的衣服?,丝绸衣服。在孔子时候?,面料两种,丝绸,蚕桑,一种是麻布?,粗,重。“君子周急不?继富”啊。救急,但是一个人?想发财不会?帮他。孔子收入确?实非常高。
孔子后来在?鲁国也做了?官,这个俸禄也?不少。司马迁讲,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俸禄是“六十”,六十多少,不知道。后来在齐国?,齐景公问鲁?国给你多少?,孔子说六十?,那好我也给?你六十。假如把六十?理解为小斗?或小石的话?。他一帮的学?生,孔子他有七?十二贤者,三千多个学?生,经常跟他周?游列国的总?有那么十来?个。他的俸禄养?活这十来个?学生是没有?问题的。
孔子一点也?不穷,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个典型。
34岁
鲁昭公24?年,公元前51?8年,孔子34岁?。
赴京师洛邑?,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同年返鲁。
到洛阳去见?老子,苌弘对音乐?的解释让孔?子不大满意?的。所以孔子后?来对《武》乐啊,《韶》乐啊,通过自己的?研究,有自己的解?释。
35岁
鲁昭公25?年,公元前51?7年,孔子35岁?。
孔子适齐。
昭公流亡
鲁国出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直?接导致孔子?离开鲁国。就是鲁昭公?被迫流亡。穿插一下鲁?国的政治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政治,鲁国的国君?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权力?的。在鲁桓公的?时代,鲁桓公有四?个儿子,鲁桓公死了?以后,长子做了国?君。还剩下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后来称之为?“三桓”,因为鲁桓公?的后代。
这“三桓”后来分别称?之为孟孙氏?,或者仲孙氏?,因为这个老?大做了国君?以后,第二变成第?一了。第三个儿子?叫叔孙氏,第三叫“叔”。第四个儿子?叫季孙氏。实际上“叔”和“季”都是第三的?意思。
长子做国君?,剩下的三个?儿子另立宗?派,孟孙氏一家?,叔孙氏一家?,季孙氏。后来这三家?把鲁国的大?权把持住了?。鲁国的国君?反而没有权?力了。所以孔子在?鲁国时,对这一点感?受非常深,他历来反对?国家的大夫?把国君的权?力据为己有?。所以一直和?季孙氏和孟?孙氏,和三桓的关?系搞不好。这“三桓”实际上对孔?子,客观地讲,非常尊敬,孔子对他们?一直看不惯?的。
所以孔子在?鲁国政治上?的失败,有一个很大?的关系,就是他和鲁?国实际上的?当权派“三桓”一直搞不好?关系。不过这“三桓”有时候做的?也实在太不?像话,
比如鲁昭公?25年有什?么大事呢。鲁昭公要祭?祖,祭祀的时候?要跳舞的,所谓的“万舞”。我们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7页/共12页
?《2004064709.Doc》?第8页/共12页2010/8/25 知道礼?乐文化是结?合在一起的?,“礼”一定要有“乐”,那这个“乐”往往是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按周礼的规?定,不同的级别?,跳舞的乐队?的规模有区?别。
天子是八佾?,8排,八八六十四?。诸侯,六佾,48个人。大夫,4佾。
鲁国国君是?诸侯,六佾,48个人。三桓是大夫?,大夫,四佾,32个人。阳虎这样的?家臣,一般的士,孔子这样的?事,2佾,16个人。这个礼是不?能够逾越的?。周礼今天还?有影响,今天我们的?待遇还是按?照级别来的?。这就是周礼?的影响,什么级别的?人坐什么车?,抽什么烟,规定好,这就是周礼?,今天还是这?样。
鲁国的国君?要祭祀祖先?了,在那个场合?下要举行一?个万舞来祭?祖,把乐队招来?是时,发现只剩下?16个人了?,2佾。还有四佾哪?去了,这时候季平?子他在自己?家里也在祭?祀他的祖先?,他家里不是?有乐队,有四佾吗,他把鲁昭公?乐队里面也?调动了四佾?,变成八佾。天子才有资?格。季平子这件?事情做的确?实太不像话?,太过分了。
对于孔子来?讲,这是严重违?背周礼的行?为,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个大夫竟?然用周天子?的规模来演?奏音乐,来跳舞,这种事情都?干得出来,他什么事情?干不出来。把季氏看透?了。所以他终身?跟季氏搞不?好关系。
对鲁昭公来?讲,不光这一点?,他太没有面?子啦。恼羞成怒,带着军队攻?打季平子,季平子不听?,不认错,跟鲁昭公打?起来了。叔孙氏,孟孙氏这两?家全来帮着?季氏。“三桓”经常是勾结?在一起的,共同对付鲁?国的国君的?,最后鲁昭公?打败了,跑到齐国去?了。最后鲁昭公?在国外流亡?了整整七年?,最后一直死?在齐国??
这七年里面?,鲁国没有立?国君,等到昭公死?,“三桓”重新立了国?君叫鲁定公?。这三年鲁国?没有国君,执政的是季?氏,鲁国的大权?全在季氏。孔子实在看?不下去了,鲁国不能待?了,就到了齐国?,在齐国呆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有这么一件?很名的事件?。在《礼记?檀弓》上面有记载?。“孔子过泰山?侧,在去齐国的?路途中,
有妇人哭于?墓者甚哀”。到齐国不要?经经过泰山?吗,孔子非常关?于体察民间?,妇女讲,我公公被老?虎吃了,丈夫被吃了?。今天儿子也?被老虎吃了?。为什么不搬?到别的地方?呢,妇女:“无苛政”。虽然吃了,还是舍不得?离不开这个?地方。孔子听了非?常伤心,回头对弟子?讲“小子识zh?i4之,苛政猛于虎?也”。
说明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在什么样的?水平上。帮助我们理?解,孔子为什么?提出了“仁”这个概念,为什么一再?要求统治阶?级用“仁”的方法来对?待人民,来制定政策?,他希望统治?阶级对人民?好一点。哪怕稍微好?一点,至少好的跟?老虎一样。
到了齐国,见到齐景公?,和齐景公之?间有很多的?交情,齐景公非常?欣赏公子。曾经也想重?用孔子。他有一次问?孔子,如何把一个?国家的政治?搞好,怎么办。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君主要像君?主的样子??天下人把自?己的角色演?好。
孔子讲这个?话是针对那?时候整个社?会秩序全部?破坏了,反过来看,当时状况,国君残暴,大臣不忠,父亲不慈,子女不孝。特别注意,第一点是对?人作道德要?求,第二,他是先对强?势的一方作?要求,然后才对弱?势的一方作?要求。先君君,再臣臣。子子之前是?父父。首先像国君?的样子,才有资格要?求大臣对你?忠诚,尽到父亲的?责任,才能要求子?女孝顺。
中国历史发?展到后来,道德的要求?是单向的,只要求大臣?对国君忠诚?,而国君如何?残暴不管了?。只要求子女?孝顺,父母亲怎么?样胡作非为?,不管了。鲁迅后来总?结中国的道?德,说中国的传?统道德是“收拾弱者的?手段”。非常有概括?性,一针见血。这个收拾弱?者的手段那?当然就是“吃人”,鲁迅更为触?目惊心的概?括就是看了?半夜,终于看出两?个字来“吃人”
回到孔子来?看不是这样?的。“五四”喊打倒孔家?店,实际上我们?那时要打倒?的“孔家店”不是原始的?“孔家”,先秦原始儒?家,后来经过很?多朝代,唐宋,明清,我们讲的打?倒孔家,我的理解更?多的讲乃是?宋明以后的?理学。真正的孔子?的思想有非?常多的人道?的因素。
齐景公当然?不能像我们?今天这么理?解,有这么深的?理解,不一定听出?来,首先国君要?像国君,马上想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如果不这样?,有粮食,我能吃到嘴?里吗,他首先想到?自己,大臣像大臣?,国君就好做?了。
当然齐景公?对孔子还是?非常欣赏,曾经想重用?孔子。被宰相宴婴?,宴子,作《宴子春秋》,讲了几句话?。孔子这一套?太繁琐,而且儒家老?是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也不一定好?好做你官僚?机构的一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8页/共12页
?《2004064709.Doc》?第9页/共12页2010/8/25 份?子(易中天)不一定听话?,重用不一定?是好事。开始对孔子?渐渐冷淡了?。最终齐景公?有一次很委?婉地跟孔子?说了一段话?:我已经老了?,不能再重用?你了。这话很明白?,逐客令了。孔子听了,“接淅(淘米)而行”,孔子本来今?天中午饭是?准备在那儿?吃的,米都已经淘?下锅了,就是还没烧?。听到齐景公?讲这句话,赶紧让弟子?把米捞上来?,把水倒掉,走吧。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啊,太没有面子?了,赶紧走。
后来,在鲁国国君?不再重用他?的时候,孔子一直在?等,到了国境线?上还等了半?天,舍不得走。有人就问他?,你当时从齐?国走得那么?急,为什么从鲁?国你不急,为什么慢慢?地走。“鲁国是我的?祖国啊,舍不得离开?他啊”
孔子很有感?情的一个人?,孔子是圣人?,不要理解为?一个很古板?的人,是很有性情?的一个人。 37岁
鲁昭公27?年,公元前51?5年,孔子37岁?。孔子返鲁。
从37岁一?直到51岁?,14年时间?,孔子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主要精力放?在办学上。曾经有人问?过孔子:“子奚不为政?”。14年啊,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啊?,而且是孔子?最好的年华?。
孔子说:“谁说我不从?政,《尚书》上面有一段?话,‘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有政’”
我们提倡孝?顺之道,在家里和兄?弟的关系搞?好,把自己道德?修养提高,把自己家族?弄好,通过自己影?响周边的人?,这也就是在?从政。不一定非要?去做才叫从?政。有为他不作?官的辩护,也有道理。
实际上孔子?后来对中国?政治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他不是?通过自己去?从政,而是通过他?的思想去影?响政治。所以孔子在?那个时代他?可能没有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他最终成?了“万世师表”。中国几千年?的政治都受?他的影响,你说孔子不?从政吗,他不仅在他?那个时代从?政了,他到今天还?在从政。
他没有去,他没有离开?我们,他一直在,只不过今天?没有来,他缺席了,但是他在。法国哲学家?萨特就讲了?,伟大的历史?人物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他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讲得好,今天讲孔子?,孔子去了吗?,但是是他来?了吗,没有,他是缺席的?人。
到了鲁定公?9年
51岁
鲁定公9年?,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
孔子初仕,任中都宰。
孔子开始第?一次在鲁国?做官了,做中都宰,在中都这个?小地方,做小乡长。官一开始并?不大。但做作得好?,连庄稼地里?的田沟都比?别人的直一?点。很成功,所以到了第?二年就任鲁?国的司寇 52岁
鲁定公10?年,公元前50?0年,孔子52岁?。孔子任鲁司?寇,位列大夫。
一看“司寇”,就知道干什?么的了,专门掌管,“寇”是强盗,相当于鲁国?的司法部部?长,公安局局长?。掌管社会治?安,公安,司法的。位列大夫 ,地位上升了?
52岁
鲁定公11?年,公元前49?9年,孔子53岁?。孔子以司寇?行摄相事。
仍然是司寇?,但是“代行相事”??官在鲁国最?大了
好景不长,
53-54岁
12年,堕三都。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9页/共12页
?《2004064709.Doc》?第10页/共12页2010/8/25
13 年,齐人赠女乐?。
郊祭(在城郊祭天?)祭肉未送给?孔子。暗示孔子辞?职。孔子遂周游 ?列国。
12年,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叫“堕三都”。“三桓”每一家都有?他们自己的?一个小城市?,这个小城市?的城墙修的?特别特别高?,以前鲁昭公?为什么打败?了,对方的城墙?修得太高。
手下这三个?人,家族权力大?,封地上的城?墙又修的特?别高,不听国君,派兵又攻不?下来,相当于地方?割据了。怎么可以啊?。孔子做了丞?相首选解决?这个问题,要“堕三都”。
哪三都,一个叫“郈hou4?”,一个叫“费”也可以读成?“BI4”,还有一个叫?“成”。前面两个都?城墙都被裁?掉了。第一个做的?很顺利,第二个有一?点插曲。最后一个没?有成功。因为“堕三都”的行为直接?危害了“三桓”的利益。所以孔子开?始失去“三桓”的支持,他在鲁国的?政治生命也?就快要结束?了
孔子还有外?患,鲁定公13?年,外患是齐国?。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和鲁定?公和齐国国?君齐景公有?过一次聚会?,在这次聚会?(孔子和齐景?公关系不错?)。但在两国国?君的聚会里?面,孔子据理力?争,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一般总是鲁?国占下风的?。但这一次由?于孔子的存?在,鲁国占了上?风。搞的齐景公?非常的尴尬?,生气了。他说鲁国有?一个孔子,鲁国会强大?的,齐国怎么办?。
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很下流办法?。给鲁国国君?,三桓送去一?大堆的美女?,让整天国君?整天和美女?在一起,那就不和孔?子在一起了?,就不听孔子?。让孔子无法?在鲁国待下?去。所以“齐人馈鲁人?女乐”,这是一个很?大的事件,所以孔子在?这个时候不?仅鲁国国内?的“三桓”不支持他。国外还有人?找他麻烦。
这些女乐被?送到了鲁国?国境以后,没有先进入?首都,而是在城东?南那儿停了?下来。每天在那儿?搞演出,老百姓都去?看。相当于今天?一个很下流?的小剧团,跳艳舞。“三桓”就去了,要去看,打扮成老百?姓去看。看完,跟鲁定公讲?,很好看,你也去吧。这君臣像什?么样子。果然这些女?人都很漂亮?,
全收下来了?。 决定照单全?收,
孔子很生气?,国君不像话?,孔子后来有?一句话讲的?很刻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爱好道德超?过爱好美色?的,孔子一辈子?碰这事太多?了,这件事以他?印象很深。
所以子路说?,老师我们走?吧,鲁国呆不下?去了。孔子舍不得?啊,他此时毕竟?地位很高啊?,可以做很多?事。孔子说,再等一等。马上鲁国要?祭天了,郊祭,不在城里祭?,在野外祭。祭完后,祭品,肉要分给大?夫的,孔子说再等?一等。祭完后,鲁定公没有?把祭肉送给?孔子。这个事情太?严重,以前齐景公?只是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就觉得?很尴尬。
现在祭完了?,按周礼规定?,应该把祭肉?分送给大夫?,这个信号太?明确了,表明孔子被?国君和权臣?“三桓”给彻底地抛?弃了。孔子非常伤?心,也很没有面?子,自尊心又一?次受到严重?的伤害,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了他1?4年的周游?列国的生涯?。从这一年开?始的。
55岁
孔子自55?岁(定公13年?)游历诸侯,至68岁(哀公11年?)返鲁,共14年。游历卫、曹、宋、
郑、陈、蔡(负函,今河南信阳?,楚地,叶公宰之)等地。
受到了很多?的打击,挫折,侮辱。在卫国,虽然在卫国?很受尊重,卫灵公应该?说对孔子是?不错的。他在卫国等?的时间很长?。14年时在?卫国呆的时?间有3-4年的时间?。但是他也有?尴尬的时候?。
例子,卫灵公到了?晚年得到一?个很漂亮的?,很妖冶的,作风也不是?很好的一个?女人,叫南子。中国古代把?女子妖冶一?点,活泼一点,浪漫一点都?称之为作风?不正派。这个南子到?底有没有不?正派的东西?,也没有说。不管怎么说?南子的作风?比较浪漫,比较活泼。非常得卫灵?公的宠幸。
卫国也曾经?因为她发生?过政局上的?重大的动荡?。中国古代国?君有这样一?些坏毛病,韩非子写过?。国君他要立?太子,一开始总是?立年纪比较?大的,正妻所生的?。但是后来,国君往往喜?欢上年轻的?,这些女人不?一定很安分?,“子以母贵”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年轻女人生?的儿子直接?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中国古代普?遍规律性的?现象。
不出在女人?身上,出在男人身?上。韩非子“男子五十而?好色不解,女子三十而?美色衰”。以一个美色?衰的女人伺?候好色不解?的男人,天下肯定大?乱的。
南子很妖冶?,名声也不太?好。孔子到了卫?国,南子就专门?派人给孔子?带了一封信?。说所有到卫?国来的人只?要见了国君?,他就必须来?见见我。国君的夫人?叫“小君”。孔子很不想?见,但作为国君?的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10页/共12页
?《2004064709.Doc》?第11页/共12页2010/8/25 夫人,是小君,明确让人带?信来。不敢不去见?。
不是直接面?对面,女人总是不?大容易直接?面对面的,有一层薄薄?的帏幕。南子坐在后?面,孔子行了个?礼,南子有没有?行李,孔子也看不?见,也不敢看。听到女人首?饰,发出丁丁当?当很悦耳的?响声,他就估计这?个南子可能?也还礼了。回来以后,就跟他的学?生说,我以为这个?南子可能不?会对我很礼?貌,没想到很懂?礼貌,我今天去了?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子路很?不高兴啊,你说你这么?一个圣人,道德高尚的?人去见一个?名声不太好?的女人像什?么样子啊,所以子路的?那个脸色就?很难看。孔子手下的?弟子一般对?孔子很尊敬?,不敢给老师?脸色看的。但就有这么?一个子路,他稍有不高?兴马上就把?脸拉得老长?,反而搞的孔?子老师要看?他的脸色。
所以他脸一?拉,孔子就很紧?张。这个事情本?来心里就虚?,一个圣人去?见一个名声?不好的女人?,回来本来就?怕别人说,赶紧对他发?誓,我真的什么?都没做,不相信让天?来证明。如果做了不?对的事情,让天来惩罚?我。很尴尬,但这个尴尬?还没到底,后来一件事?让他更尴尬?。
有一天卫灵?公把他叫去?,说我们今天?到街上转一?转,转一转没问?题。第一辆马车?坐卫灵公,左边南子,右边一个太?监,叫雍渠。孔子马车在?后面跟着,这一点对孔?子来说是莫?大的侮辱,国君应该和?大臣在一起?,他怎么可以?和美色在一?起呢。和美色在一?起就算了,你还和一个?太监在一起?。你把我这个?圣人放在后?面,地位比不上?一个美女和?太监。孔子受了伤?,在卫国在待?不住了,离开了卫国?。“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这?样,孔子对人性?有时候是不?大有信心的?。人们都好色?,很少有好德?的人。他自己就是?德,南子就是色?。这也是一种?侮辱,周游列国时?碰到这种事?情很多。
在67岁的?时候,孔子在返回?祖国鲁国的?前一年,他的夫人亓?官氏病卒,死在鲁国。孔子在外面?周游列国1?4年,他的夫人一?直留在鲁国?。夫妻二人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夫人死去的?第二年,鲁衰公11?年,孔子回到鲁?国。68岁终于?回到了故乡?。
68岁
也是靠他的?学生冉求在?季氏面前的?推荐,冉求帮季氏?打了一场胜?仗。鲁国和齐国?打了一仗,冉求所带领?的右军打赢?的,冉求手下还?有一个人,那个人是孔?子的学生,叫樊迟。战争胜利靠?冉求和樊迟?,都是孔子学?生。季氏就问冉?求,你打仗很会?打啊,你跟谁学的?啊,你是天生的?吗,“跟老师学的?”,你老师很厉?害吗。求:“当然,我老师当然?厉害啦,如果重用老?师,岂止能够打?赢一个仗,我老师来了?,让你当天子?也行”。可以治理天?下。
鲁国的上层?开始向孔子?发出邀请,孔子需要有?个台阶,不然怎么回?去。圣人也要面?子,跟普通人有?时候是一样?的。有了这个面?子,可以风光的?回去,有一鲁国的?正式邀请回?去的。
回去以后有?待遇的,不作官,因为年纪大?了。他做国老。国家的智囊?团的领袖,国父的待遇?。
整理文化典?籍,“六经”都是孔子整?理出来的,《诗经》《尚书》《周易》《礼记》《乐记》还有一个就?是《春秋》。春秋是一部?史书,这个史书最?早的记录者?是鲁国的“太史令”,鲁国当然不?叫太史令,鲁国的史官?,一代一代记?下来的,在档案管里?面保存着,孔子编成一?本书。传统的文化?是孔子传下?来的。这时威望高?,弟子也很多?。
70岁
唯一的儿子?,孔鲤,先孔子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死时50岁?。孔子一生对?他的儿子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照。有一个陈亢?的人问孔鲤?,你父亲是不?是对你有开?“小灶”啊(易中天),伯鱼说了以?后。
陈亢说问一?个问题,得到了很多?答案,首先知道孔?子是很重视?读《诗经》,第二知道,孔子是怎么?对待儿子的?。圣人怎么对?待儿子,第三知道圣?人对待自己?儿子和学生?是平等的。
周游列国,也鲤也没有?去,他和母亲在?一起,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老实实的?儿子。学问上不怎?么样,但孔鲤的儿?子,子思就很厉?害了,叫孔汲。是一个过渡?吧。
71岁
颜回死,41岁。很多书上写?31岁,我个人的观?点,31岁死。《史记》讲到,颜回在29?岁时“发尽白”。说明他已经?很衰老,生活苦很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每天吃什么?,稀饭,凉水,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11页/共12页
?《2004064709.Doc》?第12页/共12页2010/8/25 睡觉,裤子也没有?,床也没有。有时候就“曲肱而枕之?”。贫穷,营养不良,导致早衰。而且学习又?特别的刻苦?,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回一死,整个孔氏的?这个派别都?好像呈现出?一种衰败之?像。在《论语》里面颜回死?后,有很多记载?了,颜回死对孔?氏整个学派?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震?动,孔子本人痛?苦就不用说?了。 72岁
最信任的学?生子路死了?,追随孔子4?0多年,是最忠心耿?耿的人。孔子有一段?时间在鲁国?很不得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最厚道,最忠诚,对孔子的道?向往,志的?时候讲过,
最信仰,最坚定不移?,百折不挠。不管什么情?况都会追随?他。就是子路,有点粗鲁,有点野蛮。告诫过,像你这样野?蛮,雄赳赳,你将来可能?不得好死啊?。子路确实不?得好死,死于非命。
在卫国做官?,在孔悝手做?官,卫国发生内?乱。别人逃跑了?,包括子路的?同学叫子羔?,一看卫国内?乱了,城门还没有?关,赶紧跑掉了?。子路本来还?在外面,门都关了,他进不去了?。子羔也告诉?他,你去了以后?肯定送死,别去了。
子路一定要?去,在别人手做?官,别人有难,我怎么能不?去呢。城门已经关?了,本来进不去?。正好卫国要?接待一批外?国的使节,门临时开了?一下,他就跑进去?了。进去以后和?别人发生冲?突,最后被人杀?了。
死讯传到鲁?国,实际上卫国?发生内乱以?后。孔子马上就?讲了,仲由,可能这一次?就不能够再?活着回来了?。果然传来消?息,子路死了。孔子了正好?在吃饭,旁边放着一?盘肉酱,孔子喜欢吃?肉,一辈子都吃?,而且很讲究?。问了一下,子路死得什?么样子。
报信的也不?太懂事,说子路死得?惨。被人剁成一?堆肉酱。孔子正在吃?肉酱,孔子怎么有?吃得下去,孔子再也不?吃肉了。
过一年
73岁
圣人死了,死前唱了一?首歌,三句话,“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泰山崩了,天上的柱子?折断了,哲人也离开?人间,也枯萎了。中国诗歌史?,把这三句加?进去。七天以后,孔子归天了?。
(完)
?EDITO?R:GJQ ?PRINT?:8/27/2017 9:33 PM第12页/共12页
范文三:孔子,大成至圣先师1
?《1597027060.Doc》?第1页/共12页2010/8/25
孔子,大成至圣先师1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核心的代表人物,他在上个世纪曾经遭遇过两场巨大的苦难和不幸。第一次是在20年代初,就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来把它称为“新文化运动”。还有一次就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所谓的“批林批孔”。在这两次运动里面,孔子都成了我们否定的、批判的、声讨的对象。
在1919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这一次对孔子的批判里面,在今天来看,反思一下,我们觉得这场批判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下面的东西,有很多思想的成果和学术上的一些成就。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70多年近80年的时间,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侮辱。和英国发生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发生过战争,和英法联军发生过战争,都失败了。
我们曾经非常自信,打不过西方,我们总能打得过东方吧。后来和日本发生甲午战争,失败了。一个民族在80多年的时间里面,所有的对外战争全部以失败而告终,这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的伤害是非常的巨大的。这种伤害到今天,我们中华民族内心的创作仍然没有愈合。
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前后这样的时间里面,我们反思,为什么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世界面前,总是失败。最后我们发现在文化上,在整体上我们是落后的。然后开始反思,西方比我们多什么,他比我们多民主,多自由。他的文化里面有民主、有自由、有科学,我们都没有。我们为什么没有民主,因为我们有孔子,为什么没有科学,也是因为孔子,为什么没有自由,最终把这一切也仍然怪罪到孔子的身上,所以那个时代喊出了一个非常严厉的口号,叫“打倒孔家店”。
可以说这是自从孔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以来,在历史上孔子遭到的真正的一场危机,后面70年代的“批林批孔”从今天来看,除了留下一堆垃圾以外,没有什么思想的成果,不说了。不提了。
现在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为什么中华民族在打开国门,面向世界的时候,我们对孔子会产生这样一种激烈的情绪,他到底在我们的文化里有什么样的贡献,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的现状和他有多少关系。
孔子遭遇的这两场苦难,对他本人当然是一场苦难,反过来,也只有这样伟大的人物才能够承受住这样的苦难,我们之所以把一切的不幸,一切的失败最终追溯到他那里,恰恰说明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今天,通过漫长的反思之后,对孔子的价值,对孔子的思想会有一些充分的认识,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基本观点是,作为一种伟大的文化,中华的文化,它会永远存在。作为伟大文化的核心的代表人物,他的价值是永恒的。
当然,孔子毕竟是二千多年前的人物,他的很多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来说,并不是直接就可以拿来用的,也存在着一个“传统思想的现代化”的问题。挖掘孔子思想对今天的意义,对今天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具有哪些价值。
第一讲,主要讲孔子的世系与生平
一、孔子的世系
孔子家世的叙述在历史上的说法是有多种多样的,司马迁的说法,《左传》的说法,《公羊传》的说法,和《谷梁传》的说法可能有些地方是不一样的。把问题简单化,放到思想上去。 商王室
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的叙述,孔子是商的后代。商,夏商周,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朝代。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代,夏代以后就是商朝。司马迁的说法,孔子的最早远祖乃是商王,属于王族,属于王室。孔子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孔子到了晚年,在他死前的第七天。他对他的弟子子贡也明确地说了,我是商的后代。所以司马迁的这个说法应该是可信的。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1页/共12页
?《1597027060.Doc》?第2页/共12页2010/8/25 宋(微子启)(诸侯)
商后来被周灭了,周武王灭商,商纣王自杀,纣王的儿子武庚,“周武王封武庚”。没有杀掉,后来把一个国家灭了以后,可能把他的后代都杀掉,周朝是一个比较讲究德行,讲究仁义道德的朝代,他没有杀掉商纣王的后代。仍然把武庚分封为诸侯。
但是在周公执政期间,武庚联合周公的两位兄弟,管叔和蔡叔起来造反,然后周公被迫东征,用三年的时间平定这场叛乱。武庚被杀,商人作为一个民族,没有一个代言人,没有民族的首领。周公找到了商代的“三仁”之一,徽子。
孔子曾经讲过“殷有三仁焉”,商朝虽然在商纣王的时候非常残暴。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朝代,作为一个有着伟大的文化传统的王朝,他仍然有在个非常仁德的人:比干、微子、箕子。武庚被杀以后,周公“封微子于宋”。这就是后来的春秋列国里面宋国的祖先,就是微子。微子也就是孔子的祖先,这是宋国
宋湣公二子:弗父何与鲋祀。(湣公立弟炀公,鲋fu4祀杀炀公,推兄弗父何,弗父何拒绝,让
国与弟鲋祀,是为厉公,自为卿)
从微子一直传到了宋湣公,??宋湣公死后,没有立儿子为继承人,立了弟弟,称之为宋炀公。宋炀公继位后,宋湣公的第二个儿子鲋祀很不满意,说为什么老子不把位子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造反,杀叔叔,希望大哥弗父何来做国王。但是弗父何当时权衡了一下,他已经不可能再做宋国的国王了。如果作国王,作为新任的国王,他必须要治他这个弟弟的罪,因为弟弟叛乱,把前任国王杀了,必然会引起家族另一场仇杀。
弗父何拒绝做国君,这样鲋祀自己做了国君,弗父何在手下做卿。鲋祀就是所谓的宋厉公。注意“厉”,有周厉王。中国古代的帝王或者国君死了以后会给他一个谥号,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谥号。比较残暴的往往就被谥为“厉”。这个鲋祀杀了叔叔,篡夺了国家大权,死后仍然被谥为“厉公”。
弗父何没有做国王,让出了该得的国君的位置。所以他也是道德非常高尚的人物。后来鲁国人就把孔子称为圣人的后裔。因为孔子的祖先弗父何能够把国君的位子让出来,只有圣人才做得到。
首先孔子的家世是王族,商朝被灭之后建立了宋国以后,孔子家族由王族变成了诸侯。由天子降了一级,变成了诸侯。当弗父何不愿意做诸侯国君时,而只是做了公卿以后,他又由诸侯再降了一个级别,降为卿士。孔子家世不断降低。
正考父(弗父何曾孙)(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皆为上卿)
正考父谦恭,尝为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yu3,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zhan1(稠粥)于是,鬻(粥)于是,以糊余口。(《左传》昭公7年)
正考父,在《史记》里面,在《孔子家语》里面,都提到他,也是一个德行很高尚的人物,曾经辅佐过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都做上卿,地位很高,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并且根据相关的记录,包括《左传》上面的记录,此人非常节俭,非常谨慎,非常忠诚。
他曾经自己造了一个鼎,刻了一段文字,讲了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他不是做了三代的上卿吗,至少接受过三次任命。每次接受任命态度都非常谦恭的,一次比一次更加谦恭。
第一次接受任命的时候是躬着腰的,很谦虚;第二次接受的时候是“伛”,腰弯曲的程序更大了简直要趴下了;第三次,身体像趴在地上了。每次接受任命,并不是说我是前朝的老臣,我很傲慢。??
“循墙而走”,走路的时候顺着墙走。有一个词,说一个人很傲慢,叫“横行霸道”,走在大路的正中间,晃着走,走路都是横着走的。可是正考父,循墙而走,不影响别人,靠关墙走,把好走的地方让给别人。谦虚。“亦莫余敢辱”就是“莫敢辱余”,虽然我很谦虚,但是没有人敢欺负我。
这个鼎是可以做他的做饭的锅的,“饘zhan1(稠粥)于是,鬻(粥)于是,以糊余口”。我就在这口大鼎里面煮我的粥,比较稠的是饘,比较稀的叫粥。生活简朴,连干饭都不吃,吃稀饭。只是糊口而已。孔子的先世是一个很道德的人,是一个仁义道德的传世的家庭。
另外一个人物,孔子同一个家族的人物,就是宋襄公
宋襄公比孔子要早将近100年左右的时间。宋在诸侯列国里面一直是比较保守的国家。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就是比较讲仁义道德。所以《左传》里面曾经记载过一个故事,非常有意思。历史上有个成语叫“仁义之师”,就是讲宋襄公的。宋国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不是强国。宋国和楚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2页/共12页
?《1597027060.Doc》?第3页/共12页2010/8/25 国发生了一场战争,那楚国的军队非常的强大。实际上后来的宋国一直变成楚国的附属国,相当于一个卫星国。但宋襄公很有志向,他很想做霸主。
在这场战争里,最后他自己打得大败,本来有机会取胜,最后失败了。《左传》上有记载,看看孔子家族文化上的特征。
楚国的军队和宋国的军队隔着一条河,互相射箭,互相射不着,太远了,没办法打。楚国人说你们宋国是不是可以把军队往后撤一点,过河再打。手下说,千万不要撤,就是靠河他才过不来,能守住就不错了,过来肯定打不过。
宋襄公说这怎么可以呢,既然对方有要求,就该满足他们啊。打仗要讲规矩,这么射箭,都射不到,这叫什么打仗。同意,让对方过河。过河比较混乱,手下说可以进攻,击溃对方。宋襄公说这太不讲道义,说好了。楚国的军队过河了,没有摆好阵势。手下说趁机冲过去,可以打败对方。
宋襄公太不讲道理了,太不仗义。等到摆到阵势,还问一下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那好,开始吧。一开始,就没他的事,大败,宋襄公腿上也中了一箭。回到家里,人们都责备他,批评他,今天失败就是因为你太讲仁义道德了。宋襄公说不讲仁义道德不行,打仗失败可以接受的。最终伤势很重,伤也没治好,也就病死了。
现在把宋襄公看作是个很可笑的人物,**曾把宋襄公称作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宋襄公在这个地方做的,有他深刻的道理。说明孔子的这个家族有他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所以前有宋襄公,100年后才会看到有孔子这样满口仁义道德的人物。才能够出现这样的一个圣人。
从弗父何,正考公,从宋襄公这个地方可以持到这些。
孔父嘉(正考父子,孔子六代祖。宋穆公、殇公两朝大司马。孔氏家庭正式形成。)
在孔氏家族史上非常重要,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是“孔”,标志着孔氏家族的正式形成,孔子的第六代祖,做两朝大司马。商朝的姓是子姓,不是孔姓。孔子是商人的后代为什么姓孔不是姓子。
有说法,从弗父何到孔父嘉正好5代,按照周礼的规定,族人出了五服之后就必须要重新立一个宗族,不然这个家族太大了。比如说鲁国,孔子的故国鲁国,那个时候在鲁国,所有的官员,贵族也好,实际上都是一个家族的人。鲁国的始祖是周公,周公是姬姓,一代代传下来,每一个国君总不是一个儿子。长子做国君,第二第三个儿子就做卿,渐渐地变成贵族。到最后整个鲁国所有的贵族都是一个姓,就是姬姓,那排到最后这个国家就太乱了,辈分也排不清楚了。
周礼有规定,出了五服之后,必须重新起一个姓,别立一个宗族,跟这个宗族没有关系了。从弗父何到孔父嘉正好五代。孔父嘉,“孔父”是他的字,“嘉”是他的名。后来这个家族就把孔父嘉的“孔父”这个字,这个“孔”作为他们的姓,所以孔家这个家族,到这个时候正式形成了。
孔父嘉有一个妻子长得非常漂亮,但这一点恰恰给孔父嘉带来了杀身之祸。当时宋国有个太宰,地位很高的,相当于宰相丞相的这样一个人物,叫华父督。有一次华父督在外面看到了孔父嘉的妻子,《左传》的“桓公元年”有一段记载,讲的非常形象,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在路上见到孔父嘉的妻子,“目逆而送之”。好从远处走过来,他一直盯着她,眼睛一直瞪着她看,从他身边走过以后,他还一直往后看,一直到对方看不见了。然后回过头来讲了三个字“美而艳”。太美了,太娇艳了。
《左传》记事时,非常简洁。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来当时他的心理活动,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当时他馋涎欲滴的样子。为了把这个美丽的女人弄到手,他就策划了一场政变,把孔父嘉杀了。杀了孔父嘉以后,宋国国君也很生气,华父督一不做二不休,把国君也杀了。宋国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大的政治上的动荡。
孔父嘉被杀以后,孔父嘉的儿子叫木金父可能就逃亡到了鲁国。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木金父没有逃到鲁国,一直要等到木金父的孙子孔防叔才逃到鲁国去的。也有说木金父就逃到了鲁国。都跟这有关。华父督杀掉孔父嘉以后,攫取了宋国的大权。孔家在宋国已经不能够再在宋国呆下去了。只好逃亡到了鲁国,所以本来是宋国人,后来为什么到了鲁国,这是很重大的转机。孔氏家族也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衰退。
他本来是王族,后来是诸侯,后来变成卿。当他把这个卿的爵位也抛弃了,逃到别的国家以后,就只能变成士。士和卿是有区别,卿是世袭的,世袭贵族。士你可能是有文化的,可能有这样的身份,但不能世袭。国君用你,可以拿俸禄,拿工资,打工的人,没有封地的收入了,没有封地,这是孔氏家族的又一次衰败。后来在**期间批判孔子,说孔子是一个没落的贵族,这个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3页/共12页
?《1597027060.Doc》?第4页/共12页2010/8/25
到了孔子以后,他连这个“士”的这个身份都,人们一开始也不承认了。从政治地位上来讲,孔子的家族确实是在走一个末路。
孔防叔(木金父孙):孔防叔身份为士。其为大夫亦只受禄,与封地世袭者不同。至此,孔子先
世又由贵族公卿转为士族之家。
孔防叔已经在鲁国,并且他的身份也只是一个“士”了,公卿的地位已经没有了。
叔梁纥he2:孔防叔孙,孔子父。以勇力著称。(逼阳托门)野合颜征在而生孔子。
“叔梁纥”实际上就是“孔纥”,“叔”表示他的排行,也是他的字,“叔梁”是他的字,纥是他的名,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也可以说他叫孔纥,都可以。
孔纥是一个身材非常魁梧,非常勇敢的人物。在《左传》上有两次记录了他很勇敢。一次在逼阳这个地方有一个托门的举动。鲁国进攻逼阳一个小地方,逼阳守城的人放进去一批人,然后把城门再关上,准备围歼。当城门快落下时,叔梁纥用一个人的力量把城门给托起来了,让冲进去的人退出来。??托门说明是个勇士,也说明他的地位很低啊,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士,勇士,靠卖力气谋生,地位低。
从叔梁纥的身材给孔子的身材找到一个验证。孔子身材非常高大,司马迁的记载,孔子有九尺六寸。相当于今天,有两种算法,一种算法大概1.93的样子,还有一种算法更高,大概在2.12米。就是1.93,在那个时候也太高了,鲁国人把孔子称为“长人”,觉得非常奇怪,山东大汉。
叔梁纥虽然勇敢,但子嗣却不是很繁盛,他有正妻,还有个妾,正妻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娶了一房妾,生了个儿子,残疾人,是个跛子,是不是小儿麻痹不知道,反正腿脚不好。孔氏家族本来就很悲惨,到了叔梁纥这一代,九个女儿,一个残疾的儿子。当然非常不满意,也非常绝望。中国人家族观念强,虽然年纪很大,做最后努力,一定要生一个儿子。
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与颜征在野合而生孔子”。“野合”怎么说,有人说野合就是在野外苟合,相当于私生子,也是一种说法,也不是一定就不对。也有一种说法。也有一种说法叔梁纥向颜征在的父亲求婚,把小女儿颜征在嫁给了叔梁纥,既然是名正言顺地嫁过去的,为什么叫“野合”呢,这个也有说法。周礼的规定夫妻之间的岁数是不宜差距太大的。不符合周礼的当然叫“野”。所以野合就是“指不合礼的结合”,不符合周礼的结合。可以接受。
已经70来岁了,颜征在十六七岁的样子。典型的老夫少妻。
二、孔子生平
关于孔子出生的年月,说法也是多种,司马迁史记的说法:
鲁襄公22年,公元前551年,10月27日(夏历8月27日)孔子生。
鲁国陬邑(今山东阜市东南尼山附近)
但《谷梁传》和《公羊传》的说法是不一样的。照他们的说法是在鲁襄公21年,早一年。这是年,月和日的差距就更大了。周历10月27日和夏历8月27日正好差两个月。有的说是9月8日,9月9日,9月28日,了解一下。不作说明。
他生在鲁国的陬邑,所以后来有人称孔子为“陬人之子”,因为叔梁纥曾经在陬这个地方做过小地方官。叔梁纥和颜征在结合以后,毕竟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能不能生育,对心理上是一个负担很大的一件事情。按司马迁的说法,夫妻两人为了能够生一个孩子,去向神灵祷告,“祷於尼丘而得孔子”。在陬这个地方有一个小山坡叫尼丘山。认为山川有神灵,到这个地方祷告,希望神灵保佑,祷告以后,真管用,生下了孔子。所以孔子叫孔丘,跟他祷告的山岳是有关系的。
司马迁后来还有一个说法,孔子生下来长相有点古怪,有点畸形,“生而首上圩wei1顶”。一生下来头顶上长得很奇怪,四周很高,中间很低,像一个围塘一样,四周是堤坝,中间是凹下去的。这个样子很奇怪,司马贞给司马迁的《史记》作注的时候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如“反宇”。就是倒过来的屋顶。长得非常可怕的。到了
鲁襄公23年,公元前550年,孔子母子可能离开孔氏家族。
司马迁史记在这个地方记录非常奇怪,就说孔子的父亲去世以后,孔子长大以后,孔子三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但是孔子长大以后,孔子的母亲坚决不告诉孔子他的父亲葬在哪里。为什么,可以说明颜征在对他的丈夫是非常不满意的,甚至可以说两者之间反目成仇,不然不至于不告诉坟墓在哪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4页/共12页
?《1597027060.Doc》?第5页/共12页2010/8/25 里。孔子17岁时他的母亲去世,颜征在直到死也没有告诉。
有个说法,孔子的母亲生了孔子第二年可能家族有什么变故,母子两人就离开了孔氏家族。如果是这样,叔梁纥是负有责任的,作为丈夫,不能够保护自己年幼的妻子还有自己的小孩,不像话。
颜征在带着孩子回到自己娘家,孔子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外婆家长大的。再过一年
鲁襄公24年,公元前549年,孔子父叔梁纥卒,葬于防(今曲阜市东25里之防山)
孔子一生下来实际上就是在单亲的家族里成长的
15岁
鲁昭公5年,公元前537年,孔子15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自己叙述自己生平,讲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在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学习。两个小问题,如果十五岁才开始认真学习,可能是比较晚的。当然晚了也不一定不好,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学习很晚,但成就很大。唐朝初年大诗人陈子昂,17岁才开始读书,一开始问题少年,整天跟一帮游手好闲之徒打架闹事,有一天打架打到学校里面去了,听到小孩们朗朗读书声,他趴在窗口看,小孩都一点点高,都在那儿读书,非常惭愧,结果跟狐朋狗友全部断交了,回到家里读书,几年时间考中进士了。
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是这样,27岁开始读书,跟儿子一块读,读完以后跟儿子一块儿到开封去考试,临进考场,不敢进去,两个儿子也考,他也考。两个儿子考上了,老子考不上,多丢人啊,不敢进去,宋仁宗很同情他,理解他,赐他“同进士出身”。你有“同行学历了”
例子说明,孔子也是这样,真正的天才有时候在读书上花的时间不需要很多。孔子15岁开始读,当然在15岁之前就完全不读书,当然是一个问题,也不至于,毕竟是“士”的后代,总是会接触一些。当时中国的教育,从周天子,到诸侯,都有一些学校,教所谓的“六艺”。教育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
礼非常复杂,“当年不能穷其礼,毕生不能究其功”,如果讲周礼,一辈子都讲不完。未曾学艺先学礼,礼多人不怪。贵族一定学,因为你在不同的场合你要应付的,和大臣相处,在乡里和乡党相处,和家庭人相处,和朋友相处,在不同的关系里面都有不同的“礼”。行为不符合,就会被人嘲笑。贵族子弟一定要学“礼”,然后是乐,可以理解为音乐。古代文化,古代政治里面,礼和乐是不能分开的。
然后“射”,一般的武术,射箭。古代打仗奴隶不可以打,奴隶没有身份,没有资格去打仗。打仗大多数是贵族,保卫国家是贵族的责任,奴隶在后面伺候着。能够拿武器为国家打仗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诗经》里面有一首诗就写到一个女子看到他的丈夫,扛着一把很长的兵器,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军队的最前面,非常自豪。
要打仗当然要学驾车,要有“御”。古代是车战,然后是书,在古代是动词。最后还有“数”,不仅仅是数学,更多的还是自然万物规律性的东西。古代贵族子弟学习的基本文化修养。
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当然就是学这些。所有的方面都是一流的,基本上是自学的。现在提倡自学,活到老学到老,最早自学成才的就是孔子,而且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三岁去世,学到老。 17岁
鲁昭公7年,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母卒。
真正成为孤儿,还在服丧期间,腰上还扎着古代表示孝道的白色的麻布孝带,还穿着孝服。这是时鲁国执掌鲁国大权的季氏召集了一次宴会,让鲁国所有的“士”把他们都叫去招待一顿。孔子想,我也是啊,既然发出通告,所有的士都到他家去赴宴,我也该去啊,叔梁纥不也是个士吗,17岁的孔子毕竟年轻,孔子就去了。
走到门口,被阳虎,季氏家臣。跟孔子一辈子有纠葛,把孔子挡在门外,告诉他,我们家主人今天请的是士,没有说要请人呀,非常尴尬,孔子灰溜溜的回来了。孔子后来学习那么刻苦,那么努力,也有改变自己处境的这样一处动力。“知识改变命运吗”,孔子也一样。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5页/共12页
?《1597027060.Doc》?第6页/共12页2010/8/25 孔子20岁
在这一年,孔子,到了宋国,宋国可以说真是他的祖国了,祖先之国,去考察商代的“礼”
鲁昭公10年,公元前532年。孔子20岁。孔子居宋考察殷礼,与宋女亓qi2官氏婚。(亦说孔19成婚)第二年,子孔鲤生,字伯鱼。 子
孔子为季氏委吏(仓库保管员)、乘(sheng4)田(管理牧场)
从15岁到20岁,按孔子的学习,按照他当时学习的兴趣和他达到的层次,至少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研究生了。他实地考察商代的礼,他要去。他真正的祖国。结婚了??
亓官古代的姓了,孔鲤,取名为鲤,是因为鲁昭公为了表示祝贺,给他送一条鲤鱼,孔子觉得很自豪。为什么自豪,17岁时,一个季氏请客都没有了份。现在21岁,他生儿子的时候,连国君都来给他送礼表示祝贺了。表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已经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敬,他在鲁国已经是一个人物了。
所以很自豪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孔鲤,字伯鱼,古人的字是为了对名有所说明的,字和名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诸葛亮他的名是亮,字孔明,明和亮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自然他名叫鲤,他字就是鱼,为什么有个伯,老大,就叫伯。老二,叫仲。孔子是老二,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所以**时我们骂孔子是孔老二。他有个大哥,那个跛子,叫孟皮,那就是老大。老大孟,老二仲。伯鱼的解释。
孔子在20岁左右,为了生活,做过一些很下层的,下级的一些官。或者说仅仅是一种职业,孔子曾经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生卑贱,不得不去从事一些下层的职业,学会了很多下层人才能从事的手艺,为了谋生。仓库保管员,会计??。他在做这些下层工作时,他照样做得非常成功,非常负责。所以后来季氏就推举他做“司空”。
司马,管马的,军队主要用马,司马就是掌管军队的(大司马将军卫青)。司徒管徒弟的,那就是教育的官,叫司徒。司空,一大块空地让你去管,干什么的,管建筑的。所以孔子也曾经做过“包工头”的,当过城管,也非常成功。
没有中断过他的学习,并不是一定要有个环境,要有个学校,要有间书房,要有个电脑,然后正襟危坐在那个地方读书。不是这样,随时学习。孔子有个词叫“默而识zhi4之”,随时在学习。
不一定拿着书才叫学习,看到广告语写的漂亮我也记下来,招牌的英语记下来(无一处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事而不学,成功之路)??
论语里有,孔子进入鲁国的太庙,鲁国的太庙就是周公的庙,“子入太庙,每事问”。
什么事情都问一下,这个是不是这样,这样做对不对。问到最后,有人说闲话,说“孰谓鄹(是陬,错误,)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谁说鄹人的儿子懂得很多的周礼啊,我看他不懂。他到了太庙去以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问别人嘛。可见他不懂。
传到孔子那里,孔子回答三个字,“是礼也”。在太庙里面,在这样的场合,一定要非常的谨慎,绝不能出一点差错,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问一遍,是这样吗,没有问题吗,好,我们再做。这就是周礼。
人有虚荣心,我的名声很大了,我好像是个专家了。如果有事不明,问别人,多丢人啊,孔子并不这样。每事问,所以学业才不断有进步。
30岁
鲁昭公20年,公元前522年,孔子30岁。自云“三十而立”。
什么叫“立”,两个意思,第一,他可以独立了,经济上可以独立了,在社会上有独立的地位了。根据相关的史料,可以说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他的私学已经创立了,这一年孔子已经有学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物。“私学”是相对于“官学”而言的,在中国文化史上意义太重大了,以后专门讲这个问题。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跟私学有极大的关系,而30岁时,他的私学已经创办了。创办了私学以后,他有事业了,他也有学费收入。所以说他“立”了。他的学问也已经基本成型了。他已经有自己学术思想体系了。立,即指事业上有所成,经济上能够独立,也指思想上学术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的体系。30岁做到这一点。
私学是收学费的,学费不是很高。孔子面对学生,按照他理论上说法是面对大众的。后来有人问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6页/共12页
?《1597027060.Doc》?第7页/共12页2010/8/25 子贡,你的老师怎么生员这么复杂,子贡说,我们老师开门办学,“欲来者不去,欲去者不止”。来了,不拒绝,不想学了,不扣留。所以有很多人。
学费是束脩,就是干肉。月亮的月中间是两横,脩里面月上面是一横,下面是一提。这一提就是古代的肉字。弟子向孔子学习,有人可能带粮食来,也有可能会带一点钱来,孔子当然全部收入,收得最多,代表性的就是干肉。这是见面礼,收下我吧。后来学生给老师送的礼可以把它用很古老的一个词,很文雅的词,叫束脩。
据说孔子有三千多学生啊,孔子后来的收入很高。其中专门有弟子管后勤的,管供给的。有个弟子公西华到齐国去出差,冉求是专门管后勤,冉求搞经济很有一套的。对孔子说:公西华到齐国去了,公西华的母亲在家里面,我们给她一点补助吧。孔子说可以啊,给她一点。
冉求给了很多,后来给了公西华的母亲很多。几十石的粮食,搞的孔子很生气,孔子不是吝啬。说公西华这个人很富有嘛,家里不穷,到齐国去的时候乘着一匹很肥的马(高级轿车),“衣轻裘”,漂亮的衣服,丝绸衣服。在孔子时候,面料两种,丝绸,蚕桑,一种是麻布,粗,重。“君子周急不继富”啊。救急,但是一个人想发财不会帮他。孔子收入确实非常高。
孔子后来在鲁国也做了官,这个俸禄也不少。司马迁讲,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俸禄是“六十”,六十多少,不知道。后来在齐国,齐景公问鲁国给你多少,孔子说六十,那好我也给你六十。假如把六十理解为小斗或小石的话。他一帮的学生,孔子他有七十二贤者,三千多个学生,经常跟他周游列国的总有那么十来个。他的俸禄养活这十来个学生是没有问题的。
孔子一点也不穷,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个典型。
34岁
鲁昭公24年,公元前518年,孔子34岁。
赴京师洛邑,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同年返鲁。
到洛阳去见老子,苌弘对音乐的解释让孔子不大满意的。所以孔子后来对《武》乐啊,《韶》乐啊,通过自己的研究,有自己的解释。
35岁
鲁昭公25年,公元前517年,孔子35岁。
孔子适齐。
昭公流亡
鲁国出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直接导致孔子离开鲁国。就是鲁昭公被迫流亡。穿插一下鲁国的政治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政治,鲁国的国君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权力的。在鲁桓公的时代,鲁桓公有四个儿子,鲁桓公死了以后,长子做了国君。还剩下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后来称之为“三桓”,因为鲁桓公的后代。
这“三桓”后来分别称之为孟孙氏,或者仲孙氏,因为这个老大做了国君以后,第二变成第一了。第三个儿子叫叔孙氏,第三叫“叔”。第四个儿子叫季孙氏。实际上“叔”和“季”都是第三的意思。
长子做国君,剩下的三个儿子另立宗派,孟孙氏一家,叔孙氏一家,季孙氏。后来这三家把鲁国的大权把持住了。鲁国的国君反而没有权力了。所以孔子在鲁国时,对这一点感受非常深,他历来反对国家的大夫把国君的权力据为己有。所以一直和季孙氏和孟孙氏,和三桓的关系搞不好。这“三桓”实际上对孔子,客观地讲,非常尊敬,孔子对他们一直看不惯的。
所以孔子在鲁国政治上的失败,有一个很大的关系,就是他和鲁国实际上的当权派“三桓”一直搞不好关系。不过这“三桓”有时候做的也实在太不像话,
比如鲁昭公25年有什么大事呢。鲁昭公要祭祖,祭祀的时候要跳舞的,所谓的“万舞”。我们知道礼乐文化是结合在一起的,“礼”一定要有“乐”,那这个“乐”往往是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按周礼的规定,不同的级别,跳舞的乐队的规模有区别。
天子是八佾,8排,八八六十四。诸侯,六佾,48个人。大夫,4佾。
鲁国国君是诸侯,六佾,48个人。三桓是大夫,大夫,四佾,32个人。阳虎这样的家臣,一般的士,孔子这样的事,2佾,16个人。这个礼是不能够逾越的。周礼今天还有影响,今天我们的待遇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7页/共12页
?《1597027060.Doc》?第8页/共12页2010/8/25 还是按照级别来的。这就是周礼的影响,什么级别的人坐什么车,抽什么烟,规定好,这就是周礼,今天还是这样。
鲁国的国君要祭祀祖先了,在那个场合下要举行一个万舞来祭祖,把乐队招来是时,发现只剩下16个人了,2佾。还有四佾哪去了,这时候季平子他在自己家里也在祭祀他的祖先,他家里不是有乐队,有四佾吗,他把鲁昭公乐队里面也调动了四佾,变成八佾。天子才有资格。季平子这件事情做的确实太不像话,太过分了。
对于孔子来讲,这是严重违背周礼的行为,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个大夫竟然用周天子的规模来演奏音乐,来跳舞,这种事情都干得出来,他什么事情干不出来。把季氏看透了。所以他终身跟季氏搞不好关系。
对鲁昭公来讲,不光这一点,他太没有面子啦。恼羞成怒,带着军队攻打季平子,季平子不听,不认错,跟鲁昭公打起来了。叔孙氏,孟孙氏这两家全来帮着季氏。“三桓”经常是勾结在一起的,共同对付鲁国的国君的,最后鲁昭公打败了,跑到齐国去了。最后鲁昭公在国外流亡了整整七年,最后一直死在齐国??
这七年里面,鲁国没有立国君,等到昭公死,“三桓”重新立了国君叫鲁定公。这三年鲁国没有国君,执政的是季氏,鲁国的大权全在季氏。孔子实在看不下去了,鲁国不能待了,就到了齐国,在齐国呆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在去齐国的路途中,有这么一件很名的事件。在《礼记?檀弓》上面有记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甚哀”。到齐国不要经经过泰山吗,孔子非常关于体察民间,妇女讲,我公公被老虎吃了,丈夫被吃了。今天儿子也被老虎吃了。为什么不搬到别的地方呢,妇女:“无苛政”。虽然吃了,还是舍不得离不开这个地方。孔子听了非常伤心,回头对弟子讲“小子识zhi4之,苛政猛于虎也”。
说明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在什么样的水平上。帮助我们理解,孔子为什么提出了“仁”这个概念,为什么一再要求统治阶级用“仁”的方法来对待人民,来制定政策,他希望统治阶级对人民好一点。哪怕稍微好一点,至少好的跟老虎一样。
到了齐国,见到齐景公,和齐景公之间有很多的交情,齐景公非常欣赏公子。曾经也想重用孔子。他有一次问孔子,如何把一个国家的政治搞好,怎么办。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君主要像君主的样子??天下人把自己的角色演好。
孔子讲这个话是针对那时候整个社会秩序全部破坏了,反过来看,当时状况,国君残暴,大臣不忠,父亲不慈,子女不孝。特别注意,第一点是对人作道德要求,第二,他是先对强势的一方作要求,然后才对弱势的一方作要求。先君君,再臣臣。子子之前是父父。首先像国君的样子,才有资格要求大臣对你忠诚,尽到父亲的责任,才能要求子女孝顺。
中国历史发展到后来,道德的要求是单向的,只要求大臣对国君忠诚,而国君如何残暴不管了。只要求子女孝顺,父母亲怎么样胡作非为,不管了。鲁迅后来总结中国的道德,说中国的传统道德是“收拾弱者的手段”。非常有概括性,一针见血。这个收拾弱者的手段那当然就是“吃人”,鲁迅更为触目惊心的概括就是看了半夜,终于看出两个字来“吃人”
回到孔子来看不是这样的。“五四”喊打倒孔家店,实际上我们那时要打倒的“孔家店”不是原始的“孔家”,先秦原始儒家,后来经过很多朝代,唐宋,明清,我们讲的打倒孔家,我的理解更多的讲乃是宋明以后的理学。真正的孔子的思想有非常多的人道的因素。
齐景公当然不能像我们今天这么理解,有这么深的理解,不一定听出来,首先国君要像国君,马上想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如果不这样,有粮食,我能吃到嘴里吗,他首先想到自己,大臣像大臣,国君就好做了。
当然齐景公对孔子还是非常欣赏,曾经想重用孔子。被宰相宴婴,宴子,作《宴子春秋》,讲了几句话。孔子这一套太繁琐,而且儒家老是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也不一定好好做你官僚机构的一份子(易中天)不一定听话,重用不一定是好事。开始对孔子渐渐冷淡了。最终齐景公有一次很委婉地跟孔子说了一段话:我已经老了,不能再重用你了。这话很明白,逐客令了。孔子听了,“接淅(淘米)而行”,孔子本来今天中午饭是准备在那儿吃的,米都已经淘下锅了,就是还没烧。听到齐景公讲这句话,赶紧让弟子把米捞上来,把水倒掉,走吧。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啊,太没有面子了,赶紧走。
后来,在鲁国国君不再重用他的时候,孔子一直在等,到了国境线上还等了半天,舍不得走。有人就问他,你当时从齐国走得那么急,为什么从鲁国你不急,为什么慢慢地走。“鲁国是我的祖国啊,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8页/共12页
?《1597027060.Doc》?第9页/共12页2010/8/25 舍不得离开他啊”
孔子很有感情的一个人,孔子是圣人,不要理解为一个很古板的人,是很有性情的一个人。 37岁
鲁昭公27年,公元前515年,孔子37岁。孔子返鲁。
从37岁一直到51岁,14年时间,孔子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主要精力放在办学上。曾经有人问过孔子:“子奚不为政”。14年啊,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啊,而且是孔子最好的年华。
孔子说:“谁说我不从政,《尚书》上面有一段话,‘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有政’”
我们提倡孝顺之道,在家里和兄弟的关系搞好,把自己道德修养提高,把自己家族弄好,通过自己影响周边的人,这也就是在从政。不一定非要去做才叫从政。有为他不作官的辩护,也有道理。
实际上孔子后来对中国政治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他不是通过自己去从政,而是通过他的思想去影响政治。所以孔子在那个时代他可能没有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他最终成了“万世师表”。中国几千年的政治都受他的影响,你说孔子不从政吗,他不仅在他那个时代从政了,他到今天还在从政。
他没有去,他没有离开我们,他一直在,只不过今天没有来,他缺席了,但是他在。法国哲学家萨特就讲了,伟大的历史人物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他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讲得好,今天讲孔子,孔子去了吗,但是是他来了吗,没有,他是缺席的人。
到了鲁定公9年
51岁
鲁定公9年,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
孔子初仕,任中都宰。
孔子开始第一次在鲁国做官了,做中都宰,在中都这个小地方,做小乡长。官一开始并不大。但做作得好,连庄稼地里的田沟都比别人的直一点。很成功,所以到了第二年就任鲁国的司寇 52岁
鲁定公10年,公元前500年,孔子52岁。孔子任鲁司寇,位列大夫。
一看“司寇”,就知道干什么的了,专门掌管,“寇”是强盗,相当于鲁国的司法部部长,公安局局长。掌管社会治安,公安,司法的。位列大夫 ,地位上升了
52岁
鲁定公11年,公元前499年,孔子53岁。孔子以司寇行摄相事。
仍然是司寇,但是“代行相事”??官在鲁国最大了
好景不长,
53-54岁
12年,堕三都。
13年,齐人赠女乐。
郊祭(在城郊祭天)祭肉未送给孔子。暗示孔子辞职。孔子遂周游列国。
12年,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叫“堕三都”。“三桓”每一家都有他们自己的一个小城市,这个小城市的城墙修的特别特别高,以前鲁昭公为什么打败了,对方的城墙修得太高。
手下这三个人,家族权力大,封地上的城墙又修的特别高,不听国君,派兵又攻不下来,相当于地方割据了。怎么可以啊。孔子做了丞相首选解决这个问题,要“堕三都”。
哪三都,一个叫“郈hou4”,一个叫“费”也可以读成“BI4”,还有一个叫“成”。前面两个都城墙都被裁掉了。第一个做的很顺利,第二个有一点插曲。最后一个没有成功。因为“堕三都”的行为直接危害了“三桓”的利益。所以孔子开始失去“三桓”的支持,他在鲁国的政治生命也就快要结束了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9页/共12页
?《1597027060.Doc》?第10页/共12页2010/8/25
孔子还有外患,鲁定公13年,外患是齐国。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和鲁定公和齐国国君齐景公有过一次聚会,在这次聚会(孔子和齐景公关系不错)。但在两国国君的聚会里面,孔子据理力争,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一般总是鲁国占下风的。但这一次由于孔子的存在,鲁国占了上风。搞的齐景公非常的尴尬,生气了。他说鲁国有一个孔子,鲁国会强大的,齐国怎么办。
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很下流办法。给鲁国国君,三桓送去一大堆的美女,让整天国君整天和美女在一起,那就不和孔子在一起了,就不听孔子。让孔子无法在鲁国待下去。所以“齐人馈鲁人女乐”,这是一个很大的事件,所以孔子在这个时候不仅鲁国国内的“三桓”不支持他。国外还有人找他麻烦。
这些女乐被送到了鲁国国境以后,没有先进入首都,而是在城东南那儿停了下来。每天在那儿搞演出,老百姓都去看。相当于今天一个很下流的小剧团,跳艳舞。“三桓”就去了,要去看,打扮成老百姓去看。看完,跟鲁定公讲,很好看,你也去吧。这君臣像什么样子。果然这些女人都很漂亮,决定照单全收,全收下来了。
孔子很生气,国君不像话,孔子后来有一句话讲的很刻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爱好道德超过爱好美色的,孔子一辈子碰这事太多了,这件事以他印象很深。
所以子路说,老师我们走吧,鲁国呆不下去了。孔子舍不得啊,他此时毕竟地位很高啊,可以做很多事。孔子说,再等一等。马上鲁国要祭天了,郊祭,不在城里祭,在野外祭。祭完后,祭品,肉要分给大夫的,孔子说再等一等。祭完后,鲁定公没有把祭肉送给孔子。这个事情太严重,以前齐景公只是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就觉得很尴尬。
现在祭完了,按周礼规定,应该把祭肉分送给大夫,这个信号太明确了,表明孔子被国君和权臣“三桓”给彻底地抛弃了。孔子非常伤心,也很没有面子,自尊心又一次受到严重的伤害,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了他14年的周游列国的生涯。从这一年开始的。
55岁
孔子自55岁(定公13年)游历诸侯,至68岁(哀公11年)返鲁,共14年。游历卫、曹、宋、
郑、陈、蔡(负函,今河南信阳,楚地,叶公宰之)等地。
受到了很多的打击,挫折,侮辱。在卫国,虽然在卫国很受尊重,卫灵公应该说对孔子是不错的。他在卫国等的时间很长。14年时在卫国呆的时间有3-4年的时间。但是他也有尴尬的时候。
例子,卫灵公到了晚年得到一个很漂亮的,很妖冶的,作风也不是很好的一个女人,叫南子。中国古代把女子妖冶一点,活泼一点,浪漫一点都称之为作风不正派。这个南子到底有没有不正派的东西,也没有说。不管怎么说南子的作风比较浪漫,比较活泼。非常得卫灵公的宠幸。
卫国也曾经因为她发生过政局上的重大的动荡。中国古代国君有这样一些坏毛病,韩非子写过。国君他要立太子,一开始总是立年纪比较大的,正妻所生的。但是后来,国君往往喜欢上年轻的,这些女人不一定很安分,“子以母贵”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年轻女人生的儿子直接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中国古代普遍规律性的现象。
不出在女人身上,出在男人身上。韩非子“男子五十而好色不解,女子三十而美色衰”。以一个美色衰的女人伺候好色不解的男人,天下肯定大乱的。
南子很妖冶,名声也不太好。孔子到了卫国,南子就专门派人给孔子带了一封信。说所有到卫国来的人只要见了国君,他就必须来见见我。国君的夫人叫“小君”。孔子很不想见,但作为国君的夫人,是小君,明确让人带信来。不敢不去见。
不是直接面对面,女人总是不大容易直接面对面的,有一层薄薄的帏幕。南子坐在后面,孔子行了个礼,南子有没有行李,孔子也看不见,也不敢看。听到女人首饰,发出丁丁当当很悦耳的响声,他就估计这个南子可能也还礼了。回来以后,就跟他的学生说,我以为这个南子可能不会对我很礼貌,没想到很懂礼貌,我今天去了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子路很不高兴啊,你说你这么一个圣人,道德高尚的人去见一个名声不太好的女人像什么样子啊,所以子路的那个脸色就很难看。孔子手下的弟子一般对孔子很尊敬,不敢给老师脸色看的。但就有这么一个子路,他稍有不高兴马上就把脸拉得老长,反而搞的孔子老师要看他的脸色。
所以他脸一拉,孔子就很紧张。这个事情本来心里就虚,一个圣人去见一个名声不好的女人,回来本来就怕别人说,赶紧对他发誓,我真的什么都没做,不相信让天来证明。如果做了不对的事情,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10页/共12页
?《1597027060.Doc》?第11页/共12页2010/8/25 让天来惩罚我。很尴尬,但这个尴尬还没到底,后来一件事让他更尴尬。
有一天卫灵公把他叫去,说我们今天到街上转一转,转一转没问题。第一辆马车坐卫灵公,左边南子,右边一个太监,叫雍渠。孔子马车在后面跟着,这一点对孔子来说是莫大的侮辱,国君应该和大臣在一起,他怎么可以和美色在一起呢。和美色在一起就算了,你还和一个太监在一起。你把我这个圣人放在后面,地位比不上一个美女和太监。孔子受了伤,在卫国在待不住了,离开了卫国。“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这样,孔子对人性有时候是不大有信心的。人们都好色,很少有好德的人。他自己就是德,南子就是色。这也是一种侮辱,周游列国时碰到这种事情很多。
在67岁的时候,孔子在返回祖国鲁国的前一年,他的夫人亓官氏病卒,死在鲁国。孔子在外面周游列国14年,他的夫人一直留在鲁国。夫妻二人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夫人死去的第二年,鲁衰公11年,孔子回到鲁国。68岁终于回到了故乡。
68岁
也是靠他的学生冉求在季氏面前的推荐,冉求帮季氏打了一场胜仗。鲁国和齐国打了一仗,冉求所带领的右军打赢的,冉求手下还有一个人,那个人是孔子的学生,叫樊迟。战争胜利靠冉求和樊迟,都是孔子学生。季氏就问冉求,你打仗很会打啊,你跟谁学的啊,你是天生的吗,“跟老师学的”,你老师很厉害吗。求:“当然,我老师当然厉害啦,如果重用老师,岂止能够打赢一个仗,我老师来了,让你当天子也行”。可以治理天下。
鲁国的上层开始向孔子发出邀请,孔子需要有个台阶,不然怎么回去。圣人也要面子,跟普通人有时候是一样的。有了这个面子,可以风光的回去,有一鲁国的正式邀请回去的。
回去以后有待遇的,不作官,因为年纪大了。他做国老。国家的智囊团的领袖,国父的待遇。
整理文化典籍,“六经”都是孔子整理出来的,《诗经》《尚书》《周易》《礼记》《乐记》还有一个就是《春秋》。春秋是一部史书,这个史书最早的记录者是鲁国的“太史令”,鲁国当然不叫太史令,鲁国的史官,一代一代记下来的,在档案管里面保存着,孔子编成一本书。传统的文化是孔子传下来的。这时威望高,弟子也很多。
70岁
唯一的儿子,孔鲤,先孔子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死时50岁。孔子一生对他的儿子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照。有一个陈亢的人问孔鲤,你父亲是不是对你有开“小灶”啊(易中天),伯鱼说了以后。
陈亢说问一个问题,得到了很多答案,首先知道孔子是很重视读《诗经》,第二知道,孔子是怎么对待儿子的。圣人怎么对待儿子,第三知道圣人对待自己儿子和学生是平等的。
周游列国,也鲤也没有去,他和母亲在一起,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老实实的儿子。学问上不怎么样,但孔鲤的儿子,子思就很厉害了,叫孔汲。是一个过渡吧。
71岁
颜回死,41岁。很多书上写31岁,我个人的观点,31岁死。《史记》讲到,颜回在29岁时“发尽白”。说明他已经很衰老,生活苦很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每天吃什么,稀饭,凉水,睡觉,裤子也没有,床也没有。有时候就“曲肱而枕之”。贫穷,营养不良,导致早衰。而且学习又特别的刻苦,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回一死,整个孔氏的这个派别都好像呈现出一种衰败之像。在《论语》里面颜回死后,有很多记载了,颜回死对孔氏整个学派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震动,孔子本人痛苦就不用说了。 72岁
最信任的学生子路死了,追随孔子40多年,是最忠心耿耿的人。孔子有一段时间在鲁国很不得志的时候讲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最厚道,最忠诚,对孔子的道向往,最信仰,最坚定不移,百折不挠。不管什么情况都会追随他。就是子路,有点粗鲁,有点野蛮。告诫过,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11页/共12页
?《1597027060.Doc》?第12页/共12页2010/8/25 像你这样野蛮,雄赳赳,你将来可能不得好死啊。子路确实不得好死,死于非命。
在卫国做官,在孔悝手做官,卫国发生内乱。别人逃跑了,包括子路的同学叫子羔,一看卫国内乱了,城门还没有关,赶紧跑掉了。子路本来还在外面,门都关了,他进不去了。子羔也告诉他,你去了以后肯定送死,别去了。
子路一定要去,在别人手做官,别人有难,我怎么能不去呢。城门已经关了,本来进不去。正好卫国要接待一批外国的使节,门临时开了一下,他就跑进去了。进去以后和别人发生冲突,最后被人杀了。
死讯传到鲁国,实际上卫国发生内乱以后。孔子马上就讲了,仲由,可能这一次就不能够再活着回来了。果然传来消息,子路死了。孔子了正好在吃饭,旁边放着一盘肉酱,孔子喜欢吃肉,一辈子都吃,而且很讲究。问了一下,子路死得什么样子。
报信的也不太懂事,说子路死得惨。被人剁成一堆肉酱。孔子正在吃肉酱,孔子怎么有吃得下去,孔子再也不吃肉了。
过一年
73岁
圣人死了,死前唱了一首歌,三句话,“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泰山崩了,天上的柱子折断了,哲人也离开人间,也枯萎了。中国诗歌史,把这三句加进去。七天以后,孔子归天了。 (完)
?EDITOR:GJQ ?PRINT:5/24/2016 10:46 PM第12页/共12页
范文四:孔子,大成至圣先师1
孔子,大成至圣先师1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核心的代表人物,他在上个世纪曾经遭遇过两场巨大的苦难和不幸。第一次是在20年代初,就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来把它称为“新文化运动”。还有一次就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所谓的“批林批孔”。在这两次运动里面,孔子都成了我们否定的、批判的、声讨的对象。
在1919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这一次对孔子的批判里面,在今天来看,反思一下,我们觉得这场批判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下面的东西,有很多思想的成果和学术上的一些成就。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70多年近80年的时间,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侮辱。和英国发生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发生过战争,和英法联军发生过战争,都失败了。
我们曾经非常自信,打不过西方,我们总能打得过东方吧。后来和日本发生甲午战争,失败了。一个民族在80多年的时间里面,所有的对外战争全部以失败而告终,这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的伤害是非常的巨大的。这种伤害到今天,我们中华民族内心的创作仍然没有愈合。
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前后这样的时间里面,我们反思,为什么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世界面前,总是失败。最后我们发现在文化上,在整体上我们是落后的。然后开始反思,西方比我们多什么,他比我们多民主,多自由。他的文化里面有民主、有自由、有科学,我们都没有。我们为什么没有民主,因为我们有孔子,为什么没有科学,也是因为孔子,为什么没有自由,最终把这一切也仍然怪罪到孔子的身上,所以那个时代喊出了一个非常严厉的口号,叫“打倒孔家店”。
可以说这是自从孔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以来,在历史上孔子遭到的真正的一场危机,后面70年代的“批林批孔”从今天来看,除了留下一堆垃圾以外,没有什么思想的成果,不说了。不提了。
现在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为什么中华民族在打开国门,面向世界的时候,我们对孔子会产生这样一种激烈的情绪,他到底在我们的文化里有什么样的贡献,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的现状和他有多少关系。
孔子遭遇的这两场苦难,对他本人当然是一场苦难,反过来,也只有这样伟大的人物才能够承受住这样的苦难,我们之所以把一切的不幸,一切的失败最终追溯到他那里,恰恰说明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今天,通过漫长的反思之后,对孔子的价值,对孔子的思想会有一些充分的认识,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基本观点是,作为一种伟大的文化,中华的文化,它会永远存在。作为伟大文化的核心的代表人物,他的价值是永恒的。
当然,孔子毕竟是二千多年前的人物,他的很多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来说,并不是直接就可以拿来用的,也存在着一个“传统思想的现代化”的问题。挖掘孔子思想对今天的意义,对今天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具有哪些价值。
第一讲,主要讲孔子的世系与生平
一、孔子的世系
孔子家世的叙述在历史上的说法是有多种多样的,司马迁的说法,《左传》的说法,《公羊传》的说法,和《谷梁传》的说法可能有些地方是不一样的。把问题简单化,放到思想上去。
商王室
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的叙述,孔子是商的后代。商,夏商周,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朝代。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代,夏代以后就是商朝。司马迁的说法,孔子的最早远祖乃是商王,属于王族,属于王室。孔子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孔子到了晚年,在他死前的第七天。他对他的弟子子贡也明确地说了,我是商的后代。所以司马迁的这个说法应该是可信的。
宋(微子启)(诸侯)
商后来被周灭了,周武王灭商,商纣王自杀,纣王的儿子武庚,“周武王封武庚”。没有杀掉,后来把一个国家灭了以后,可能把他的后代都杀掉,周朝是一个比较讲究德行,讲究仁义道德的朝代,他没有杀掉商纣王的后代。仍然把武庚分封为诸侯。
但是在周公执政期间,武庚联合周公的两位兄弟,管叔和蔡叔起来造反,然后周公被迫东征,用三年的时间平定这场叛乱。武庚被杀,商人作为一个民族,没有一个代言人,没有民族的首领。周公找到了商代的“三仁”之一,徽子。
孔子曾经讲过“殷有三仁焉”,商朝虽然在商纣王的时候非常残暴。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朝代,作为一个有着伟大的文化传统的王朝,他仍然有在个非常仁德的人:比干、微子、箕子。武庚被杀以后,周公“封微子于宋”。这就是后来的春秋列国里面宋国的祖先,就是微子。微子也就是孔子的祖先,这是宋国
宋湣公二子:弗父何与鲋祀。(湣公立弟炀公,鲋fu4祀杀炀公,推兄弗父何,弗父何拒绝,让国与弟鲋祀,是为厉公,自为卿)
从微子一直传到了宋湣公,??宋湣公死后,没有立儿子为继承人,立了弟弟,称之为宋炀公。宋炀公继位后,宋湣公的第二个儿子鲋祀很不满意,说为什么老子不把位子传给儿子,而传给弟弟,造反,杀叔叔,希望大哥弗父何来做国王。但是弗父何当时权衡了一下,他已经不可能再做宋国的国王了。如果作国王,作为新任的国王,他必须要治他这个弟弟的罪,因为弟弟叛乱,把前任国王杀了,必然会引起家族另一场仇杀。
弗父何拒绝做国君,这样鲋祀自己做了国君,弗父何在手下做卿。鲋祀就是所谓的宋厉公。注意“厉”,有周厉王。中国古代的帝王或者国君死了以后会给他一个谥号,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谥号。比较残暴的往往就被谥为“厉”。这个鲋祀杀了叔叔,篡夺了国家大权,死后仍然被谥为“厉公”。
弗父何没有做国王,让出了该得的国君的位置。所以他也是道德非常高尚的人物。后来鲁国人就把孔子称为圣人的后裔。因为孔子的祖先弗父何能够把国君的位子让出来,只有圣人才做得到。 首先孔子的家世是王族,商朝被灭之后建立了宋国以后,孔子家族由王族变成了诸侯。由天子降了一级,变成了诸侯。当弗父何不愿意做诸侯国君时,而只是做了公卿以后,他又由诸侯再降了一个级别,降为卿士。孔子家世不断降低。
正考父(弗父何曾孙)(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皆为上卿)
正考父谦恭,尝为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yu3,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正考父,在《史记》里面,在《孔子家语》里面,都提到他,也是一个德行很高尚的人物,曾经辅佐过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都做上卿,地位很高,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并且根据相关的记录,包括《左传》上面的记录,此人非常节俭,非常谨慎,非常忠诚。
他曾经自己造了一个鼎,刻了一段文字,讲了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他不是做了三代的上卿吗,至少接受过三次任命。每次接受任命态度都非常谦恭的,一次比一次更加谦恭。
第一次接受任命的时候是躬着腰的,很谦虚;第二次接受的时候是“伛”,腰弯曲的程序更大了简直要趴下了;第三次,身体像趴在地上了。每次接受任命,并不是说我是前朝的老臣,我很傲慢。??
“循墙而走”,走路的时候顺着墙走。有一个词,说一个人很傲慢,叫“横行霸道”,走在大路的正中间,晃着走,走路都是横着走的。可是正考父,循墙而走,不影响别人,靠关墙走,把好走的地方让给别人。谦虚。“亦莫余敢辱”就是“莫敢辱余”,虽然我很谦虚,但是没有人敢欺负我。
这个鼎是可以做他的做饭的锅的,“饘zhan1(稠粥)于是,鬻(粥)于是,以糊余口”。我就在这口大鼎里面煮我的粥,比较稠的是饘,比较稀的叫粥。生活简朴,连干饭都不吃,吃稀饭。只是糊口而已。孔子的先世是一个很道德的人,是一个仁义道德的传世的家庭。
另外一个人物,孔子同一个家族的人物,就是宋襄公
宋襄公比孔子要早将近100年左右的时间。宋在诸侯列国里面一直是比较保守的国家。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就是比较讲仁义道德。所以《左传》里面曾经记载过一个故事,非常有意思。历史上有个成语叫“仁义之师”,就是讲宋襄公的。宋国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不是强国。宋国和楚
国发生了一场战争,那楚国的军队非常的强大。实际上后来的宋国一直变成楚国的附属国,相当于一个卫星国。但宋襄公很有志向,他很想做霸主。
在这场战争里,最后他自己打得大败,本来有机会取胜,最后失败了。《左传》上有记载,看看孔子家族文化上的特征。
楚国的军队和宋国的军队隔着一条河,互相射箭,互相射不着,太远了,没办法打。楚国人说你们宋国是不是可以把军队往后撤一点,过河再打。手下说,千万不要撤,就是靠河他才过不来,能守住就不错了,过来肯定打不过。
宋襄公说这怎么可以呢,既然对方有要求,就该满足他们啊。打仗要讲规矩,这么射箭,都射不到,这叫什么打仗。同意,让对方过河。过河比较混乱,手下说可以进攻,击溃对方。宋襄公说这太不讲道义,说好了。楚国的军队过河了,没有摆好阵势。手下说趁机冲过去,可以打败对方。
宋襄公太不讲道理了,太不仗义。等到摆到阵势,还问一下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那好,开始吧。一开始,就没他的事,大败,宋襄公腿上也中了一箭。回到家里,人们都责备他,批评他,今天失败就是因为你太讲仁义道德了。宋襄公说不讲仁义道德不行,打仗失败可以接受的。最终伤势很重,伤也没治好,也就病死了。
现在把宋襄公看作是个很可笑的人物,**曾把宋襄公称作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宋襄公在这个地方做的,有他深刻的道理。说明孔子的这个家族有他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所以前有宋襄公,100年后才会看到有孔子这样满口仁义道德的人物。才能够出现这样的一个圣人。
从弗父何,正考公,从宋襄公这个地方可以持到这些。
孔父嘉(正考父子,孔子六代祖。宋穆公、殇公两朝大司马。孔氏家庭正式形成。)
在孔氏家族史上非常重要,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是“孔”,标志着孔氏家族的正式形成,孔子的第六代祖,做两朝大司马。商朝的姓是子姓,不是孔姓。孔子是商人的后代为什么姓孔不是姓子。
有说法,从弗父何到孔父嘉正好5代,按照周礼的规定,族人出了五服之后就必须要重新立一个宗族,不然这个家族太大了。比如说鲁国,孔子的故国鲁国,那个时候在鲁国,所有的官员,贵族也好,实际上都是一个家族的人。鲁国的始祖是周公,周公是姬姓,一代代传下来,每一个国君总不是一个儿子。长子做国君,第二第三个儿子就做卿,渐渐地变成贵族。到最后整个鲁国所有的贵族都是一个姓,就是姬姓,那排到最后这个国家就太乱了,辈分也排不清楚了。
周礼有规定,出了五服之后,必须重新起一个姓,别立一个宗族,跟这个宗族没有关系了。从弗父何到孔父嘉正好五代。孔父嘉,“孔父”是他的字,“嘉”是他的名。后来这个家族就把孔父嘉的“孔父”这个字,这个“孔”作为他们的姓,所以孔家这个家族,到这个时候正式形成了。
孔父嘉有一个妻子长得非常漂亮,但这一点恰恰给孔父嘉带来了杀身之祸。当时宋国有个太宰,地位很高的,相当于宰相丞相的这样一个人物,叫华父督。有一次华父督在外面看到了孔父嘉的妻子,《左传》的“桓公元年”有一段记载,讲的非常形象,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在路上见到孔父嘉的妻子,“目逆而送之”。好从远处走过来,他一直盯着她,眼睛一直瞪着她看,从他身边走过以后,他还一直往后看,一直到对方看不见了。然后回过头来讲了三个字“美而艳”。太美了,太娇艳了。
《左传》记事时,非常简洁。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来当时他的心理活动,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当时他馋涎欲滴的样子。为了把这个美丽的女人弄到手,他就策划了一场政变,把孔父嘉杀了。杀了孔父嘉以后,宋国国君也很生气,华父督一不做二不休,把国君也杀了。宋国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大的政治上的动荡。
孔父嘉被杀以后,孔父嘉的儿子叫木金父可能就逃亡到了鲁国。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木金父没有逃到鲁国,一直要等到木金父的孙子孔防叔才逃到鲁国去的。也有说木金父就逃到了鲁国。都跟这有关。华父督杀掉孔父嘉以后,攫取了宋国的大权。孔家在宋国已经不能够再在宋国呆下去了。只好逃亡到了鲁国,所以本来是宋国人,后来为什么到了鲁国,这是很重大的转机。孔氏家族也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衰退。
他本来是王族,后来是诸侯,后来变成卿。当他把这个卿的爵位也抛弃了,逃到别的国家以后,就只能变成士。士和卿是有区别,卿是世袭的,世袭贵族。士你可能是有文化的,可能有这样的身份,但不能世袭。国君用你,可以拿俸禄,拿工资,打工的人,没有封地的收入了,没有封地,这是孔氏家族的又一次衰败。后来在**期间批判孔子,说孔子是一个没落的贵族,这个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到了孔子以后,他连这个“士”的这个身份都,人们一开始也不承认了。从政治地位上来讲,孔子的家族确实是在走一个末路。
孔防叔(木金父孙):孔防叔身份为士。其为大夫亦只受禄,与封地世袭者不同。至此,孔子先世又由贵族公卿转为士族之家。
孔防叔已经在鲁国,并且他的身份也只是一个“士”了,公卿的地位已经没有了。
叔梁纥he2:孔防叔孙,孔子父。以勇力著称。(逼阳托门)野合颜征在而生孔子。
“叔梁纥”实际上就是“孔纥”,“叔”表示他的排行,也是他的字,“叔梁”是他的字,纥是他的名,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也可以说他叫孔纥,都可以。
孔纥是一个身材非常魁梧,非常勇敢的人物。在《左传》上有两次记录了他很勇敢。一次在逼阳这个地方有一个托门的举动。鲁国进攻逼阳一个小地方,逼阳守城的人放进去一批人,然后把城门再关上,准备围歼。当城门快落下时,叔梁纥用一个人的力量把城门给托起来了,让冲进去的人退出来。??托门说明是个勇士,也说明他的地位很低啊,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士,勇士,靠卖力气谋生,地位低。
从叔梁纥的身材给孔子的身材找到一个验证。孔子身材非常高大,司马迁的记载,孔子有九尺六寸。相当于今天,有两种算法,一种算法大概1.93的样子,还有一种算法更高,大概在2.12米。就是1.93,在那个时候也太高了,鲁国人把孔子称为“长人”,觉得非常奇怪,山东大汉。
叔梁纥虽然勇敢,但子嗣却不是很繁盛,他有正妻,还有个妾,正妻生了九个女儿,没有儿子。娶了一房妾,生了个儿子,残疾人,是个跛子,是不是小儿麻痹不知道,反正腿脚不好。孔氏家族本来就很悲惨,到了叔梁纥这一代,九个女儿,一个残疾的儿子。当然非常不满意,也非常绝望。中国人家族观念强,虽然年纪很大,做最后努力,一定要生一个儿子。
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与颜征在野合而生孔子”。“野合”怎么说,有人说野合就是在野外苟合,相当于私生子,也是一种说法,也不是一定就不对。也有一种说法。也有一种说法叔梁纥向颜征在的父亲求婚,把小女儿颜征在嫁给了叔梁纥,既然是名正言顺地嫁过去的,为什么叫“野合”呢,这个也有说法。周礼的规定夫妻之间的岁数是不宜差距太大的。不符合周礼的当然叫“野”。所以野合就是“指不合礼的结合”,不符合周礼的结合。可以接受。
已经70来岁了,颜征在十六七岁的样子。典型的老夫少妻。
二、孔子生平 关于孔子出生的年月,说法也是多种,司马迁史记的说法:
鲁襄公22年,公元前551年,10月27日(夏历8月27日)孔子生。
鲁国陬邑(今山东阜市东南尼山附近)
但《谷梁传》和《公羊传》的说法是不一样的。照他们的说法是在鲁襄公21年,早一年。这是年,月和日的差距就更大了。周历10月27日和夏历8月27日正好差两个月。有的说是9月8日,9月9日,9月28日,了解一下。不作说明。
他生在鲁国的陬邑,所以后来有人称孔子为“陬人之子”,因为叔梁纥曾经在陬这个地方做过小地方官。叔梁纥和颜征在结合以后,毕竟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能不能生育,对心理上是一个负担很大的一件事情。按司马迁的说法,夫妻两人为了能够生一个孩子,去向神灵祷告,“祷於尼丘而得孔子”。在陬这个地方有一个小山坡叫尼丘山。认为山川有神灵,到这个地方祷告,希望神灵保佑,祷告以后,真管用,生下了孔子。所以孔子叫孔丘,跟他祷告的山岳是有关系的。
司马迁后来还有一个说法,孔子生下来长相有点古怪,有点畸形,“生而首上圩wei1顶”。一生下来头顶上长得很奇怪,四周很高,中间很低,像一个围塘一样,四周是堤坝,中间是凹下去的。这个样子很奇怪,司马贞给司马迁的《史记》作注的时候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如“反宇”。就是倒过来的屋顶。长得非常可怕的。到了
鲁襄公23年,公元前550年,孔子母子可能离开孔氏家族。
司马迁史记在这个地方记录非常奇怪,就说孔子的父亲去世以后,孔子长大以后,孔子三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但是孔子长大以后,孔子的母亲坚决不告诉孔子他的父亲葬在哪里。为什么,可以说明颜征在对他的丈夫是非常不满意的,甚至可以说两者之间反目成仇,不然不至于不告诉坟墓在哪
里。孔子17岁时他的母亲去世,颜征在直到死也没有告诉。
有个说法,孔子的母亲生了孔子第二年可能家族有什么变故,母子两人就离开了孔氏家族。如果是这样,叔梁纥是负有责任的,作为丈夫,不能够保护自己年幼的妻子还有自己的小孩,不像话。
颜征在带着孩子回到自己娘家,孔子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外婆家长大的。再过一年
鲁襄公24年,公元前549年,孔子父叔梁纥卒,葬于防(今曲阜市东25里之防山)
孔子一生下来实际上就是在单亲的家族里成长的 15岁
鲁昭公5年,公元前537年,孔子15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自己叙述自己生平,讲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在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学习。两个小问题,如果十五岁才开始认真学习,可能是比较晚的。当然晚了也不一定不好,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学习很晚,但成就很大。唐朝初年大诗人陈子昂,17岁才开始读书,一开始问题少年,整天跟一帮游手好闲之徒打架闹事,有一天打架打到学校里面去了,听到小孩们朗朗读书声,他趴在窗口看,小孩都一点点高,都在那儿读书,非常惭愧,结果跟狐朋狗友全部断交了,回到家里读书,几年时间考中进士了。
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是这样,27岁开始读书,跟儿子一块读,读完以后跟儿子一块儿到开封去考试,临进考场,不敢进去,两个儿子也考,他也考。两个儿子考上了,老子考不上,多丢人啊,不敢进去,宋仁宗很同情他,理解他,赐他“同进士出身”。你有“同行学历了”
例子说明,孔子也是这样,真正的天才有时候在读书上花的时间不需要很多。孔子15岁开始读,当然在15岁之前就完全不读书,当然是一个问题,也不至于,毕竟是“士”的后代,总是会接触一些。当时中国的教育,从周天子,到诸侯,都有一些学校,教所谓的“六艺”。教育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
礼非常复杂,“当年不能穷其礼,毕生不能究其功”,如果讲周礼,一辈子都讲不完。未曾学艺先学礼,礼多人不怪。贵族一定学,因为你在不同的场合你要应付的,和大臣相处,在乡里和乡党相处,和家庭人相处,和朋友相处,在不同的关系里面都有不同的“礼”。行为不符合,就会被人嘲笑。贵族子弟一定要学“礼”,然后是乐,可以理解为音乐。古代文化,古代政治里面,礼和乐是不能分开的。
然后“射”,一般的武术,射箭。古代打仗奴隶不可以打,奴隶没有身份,没有资格去打仗。打仗大多数是贵族,保卫国家是贵族的责任,奴隶在后面伺候着。能够拿武器为国家打仗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诗经》里面有一首诗就写到一个女子看到他的丈夫,扛着一把很长的兵器,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军队的最前面,非常自豪。
要打仗当然要学驾车,要有“御”。古代是车战,然后是书,在古代是动词。最后还有“数”,不仅仅是数学,更多的还是自然万物规律性的东西。古代贵族子弟学习的基本文化修养。
孔子十五而志于学,当然就是学这些。所有的方面都是一流的,基本上是自学的。现在提倡自学,活到老学到老,最早自学成才的就是孔子,而且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三岁去世,学到老。 17岁
鲁昭公7年,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母卒。
真正成为孤儿,还在服丧期间,腰上还扎着古代表示孝道的白色的麻布孝带,还穿着孝服。这是时鲁国执掌鲁国大权的季氏召集了一次宴会,让鲁国所有的“士”把他们都叫去招待一顿。孔子想,我也是啊,既然发出通告,所有的士都到他家去赴宴,我也该去啊,叔梁纥不也是个士吗?17岁的孔子毕竟年轻,孔子就去了。
走到门口,被阳虎,季氏家臣。跟孔子一辈子有纠葛,把孔子挡在门外,告诉他,我们家主人今天请的是士,没有说要请人呀,非常尴尬,孔子灰溜溜的回来了。孔子后来学习那么刻苦,那么努力,也有改变自己处境的这样一处动力。“知识改变命运吗”,孔子也一样。
孔子20岁
在这一年,孔子,到了宋国,宋国可以说真是他的祖国了,祖先之国,去考察商代的“礼” 鲁昭公10年,公元前532年。孔子20岁。孔子居宋考察殷礼,与宋女亓qi2官氏婚。(亦说孔子19成婚)第二年,子孔鲤生,字伯鱼。
孔子为季氏委吏(仓库保管员)、乘(sheng4)田(管理牧场)
从15岁到20岁,按孔子的学习,按照他当时学习的兴趣和他达到的层次,至少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研究生了。他实地考察商代的礼,他要去。他真正的祖国。结婚了??
亓官古代的姓了,孔鲤,取名为鲤,是因为鲁昭公为了表示祝贺,给他送一条鲤鱼,孔子觉得很自豪。为什么自豪,17岁时,一个季氏请客都没有了份。现在21岁,他生儿子的时候,连国君都来给他送礼表示祝贺了。表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已经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敬,他在鲁国已经是一个人物了。
所以很自豪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孔鲤,字伯鱼,古人的字是为了对名有所说明的,字和名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诸葛亮他的名是亮,字孔明,明和亮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自然他名叫鲤,他字就是鱼,为什么有个伯,老大,就叫伯。老二,叫仲。孔子是老二,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所以**时我们骂孔子是孔老二。他有个大哥,那个跛子,叫孟皮,那就是老大。老大孟,老二仲。伯鱼的解释。
孔子在20岁左右,为了生活,做过一些很下层的,下级的一些官。或者说仅仅是一种职业,孔子曾经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生卑贱,不得不去从事一些下层的职业,学会了很多下层人才能从事的手艺,为了谋生。仓库保管员,会计??。他在做这些下层工作时,他照样做得非常成功,非常负责。所以后来季氏就推举他做“司空”。
司马,管马的,军队主要用马,司马就是掌管军队的(大司马将军卫青)。司徒管徒弟的,那就是教育的官,叫司徒。司空,一大块空地让你去管,干什么的,管建筑的。所以孔子也曾经做过“包工头”的,当过城管?也非常成功。
没有中断过他的学习,并不是一定要有个环境,要有个学校,要有间书房,要有个电脑,然后正襟危坐在那个地方读书。不是这样,随时学习。孔子有个词叫“默而识zhi4之”,随时在学习。
不一定拿着书才叫学习,看到广告语写的漂亮我也记下来,招牌的英语记下来(无一处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事而不学,成功之路)??
论语里有,孔子进入鲁国的太庙,鲁国的太庙就是周公的庙,“子入太庙,每事问”。
什么事情都问一下,这个是不是这样,这样做对不对。问到最后,有人说闲话,说“孰谓鄹(是陬,错误?)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谁说鄹人的儿子懂得很多的周礼啊,我看他不懂。他到了太庙去以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问别人嘛。可见他不懂。
传到孔子那里,孔子回答三个字,“是礼也”。在太庙里面,在这样的场合,一定要非常的谨慎,绝不能出一点差错,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问一遍,是这样吗,没有问题吗,好,我们再做。这就是周礼。
人有虚荣心,我的名声很大了,我好像是个专家了。如果有事不明,问别人,多丢人啊,孔子并不这样。每事问,所以学业才不断有进步。
30岁
鲁昭公20年,公元前522年,孔子30岁。自云“三十而立”。
什么叫“立”,两个意思,第一,他可以独立了,经济上可以独立了,在社会上有独立的地位了。根据相关的史料,可以说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他的私学已经创立了,这一年孔子已经有学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物。“私学”是相对于“官学”而言的,在中国文化史上意义太重大了,以后专门讲这个问题。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跟私学有极大的关系,而30岁时,他的私学已经创办了。创办了私学以后,他有事业了,他也有学费收入。所以说他“立”了。他的学问也已经基本成型了。他已经有自己学术思想体系了。立,即指事业上有所成,经济上能够独立,也指思想上学术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的体系。30岁做到这一点。
私学是收学费的,学费不是很高。孔子面对学生,按照他理论上说法是面对大众的。后来有人问
子贡,你的老师怎么生员这么复杂?子贡说,我们老师开门办学,“欲来者不去,欲去者不止”。来了,不拒绝,不想学了,不扣留。所以有很多人。
学费是束脩,就是干肉。月亮的月中间是两横,脩里面月上面是一横,下面是一提。这一提就是古代的肉字。弟子向孔子学习,有人可能带粮食来,也有可能会带一点钱来,孔子当然全部收入,收得最多,代表性的就是干肉。这是见面礼,收下我吧。后来学生给老师送的礼可以把它用很古老的一个词,很文雅的词,叫束脩。
据说孔子有三千多学生啊,孔子后来的收入很高。其中专门有弟子管后勤的,管供给的。有个弟子公西华到齐国去出差,冉求是专门管后勤,冉求搞经济很有一套的。对孔子说:公西华到齐国去了,公西华的母亲在家里面,我们给她一点补助吧。孔子说可以啊,给她一点。
冉求给了很多,后来给了公西华的母亲很多。几十石的粮食,搞的孔子很生气,孔子不是吝啬。说公西华这个人很富有嘛,家里不穷,到齐国去的时候乘着一匹很肥的马(高级轿车),“衣轻裘”,漂亮的衣服,丝绸衣服。在孔子时候,面料两种,丝绸,蚕桑,一种是麻布,粗,重。“君子周急不继富”啊。救急,但是一个人想发财不会帮他。孔子收入确实非常高。
孔子后来在鲁国也做了官,这个俸禄也不少。司马迁讲,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俸禄是“六十”,六十多少,不知道。后来在齐国,齐景公问鲁国给你多少,孔子说六十,那好我也给你六十。假如把六十理解为小斗或小石的话。他一帮的学生,孔子他有七十二贤者,三千多个学生,经常跟他周游列国的总有那么十来个。他的俸禄养活这十来个学生是没有问题的。
孔子一点也不穷,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个典型。
34岁
鲁昭公24年,公元前518年,孔子34岁。
赴京师洛邑,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同年返鲁。
到洛阳去见老子,苌弘对音乐的解释让孔子不大满意的。所以孔子后来对《武》乐啊,《韶》乐啊,通过自己的研究,有自己的解释。
35岁
鲁昭公25年,公元前517年,孔子35岁。
孔子适齐。
昭公流亡
鲁国出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直接导致孔子离开鲁国。就是鲁昭公被迫流亡。穿插一下鲁国的政治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政治,鲁国的国君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权力的。在鲁桓公的时代,鲁桓公有四个儿子,鲁桓公死了以后,长子做了国君。还剩下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后来称之为“三桓”,因为鲁桓公的后代。
这“三桓”后来分别称之为孟孙氏,或者仲孙氏,因为这个老大做了国君以后,第二变成第一了。第三个儿子叫叔孙氏,第三叫“叔”。第四个儿子叫季孙氏。实际上“叔”和“季”都是第三的意思。
长子做国君,剩下的三个儿子另立宗派,孟孙氏一家,叔孙氏一家,季孙氏。后来这三家把鲁国的大权把持住了。鲁国的国君反而没有权力了。所以孔子在鲁国时,对这一点感受非常深,他历来反对国家的大夫把国君的权力据为己有。所以一直和季孙氏和孟孙氏,和三桓的关系搞不好。这“三桓”实际上对孔子,客观地讲,非常尊敬,孔子对他们一直看不惯的。
所以孔子在鲁国政治上的失败,有一个很大的关系,就是他和鲁国实际上的当权派“三桓”一直搞不好关系。不过这“三桓”有时候做的也实在太不像话,
比如鲁昭公25年有什么大事呢。鲁昭公要祭祖,祭祀的时候要跳舞的,所谓的“万舞”。我们知道礼乐文化是结合在一起的,“礼”一定要有“乐”,那这个“乐”往往是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按周礼的规定,不同的级别,跳舞的乐队的规模有区别。
天子是八佾,8排,八八六十四。诸侯,六佾,48个人。大夫,4佾。
鲁国国君是诸侯,六佾,48个人。三桓是大夫,大夫,四佾,32个人。阳虎这样的家臣,一般的士,孔子这样的事,2佾,16个人。这个礼是不能够逾越的。周礼今天还有影响,今天我们的待遇
还是按照级别来的。这就是周礼的影响,什么级别的人坐什么车,抽什么烟,规定好,这就是周礼,今天还是这样。
鲁国的国君要祭祀祖先了,在那个场合下要举行一个万舞来祭祖,把乐队招来是时,发现只剩下16个人了,2佾。还有四佾哪去了,这时候季平子他在自己家里也在祭祀他的祖先,他家里不是有乐队,有四佾吗,他把鲁昭公乐队里面也调动了四佾,变成八佾。天子才有资格。季平子这件事情做的确实太不像话,太过分了。
对于孔子来讲,这是严重违背周礼的行为,孔子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个大夫竟然用周天子的规模来演奏音乐,来跳舞,这种事情都干得出来,他什么事情干不出来。把季氏看透了。所以他终身跟季氏搞不好关系。
对鲁昭公来讲,不光这一点,他太没有面子啦。恼羞成怒,带着军队攻打季平子,季平子不听,不认错,跟鲁昭公打起来了。叔孙氏,孟孙氏这两家全来帮着季氏。“三桓”经常是勾结在一起的,共同对付鲁国的国君的,最后鲁昭公打败了,跑到齐国去了。最后鲁昭公在国外流亡了整整七年,最后一直死在齐国??
这七年里面,鲁国没有立国君,等到昭公死,“三桓”重新立了国君叫鲁定公。这三年鲁国没有国君,执政的是季氏,鲁国的大权全在季氏。孔子实在看不下去了,鲁国不能待了,就到了齐国,在齐国呆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在去齐国的路途中,有这么一件很名的事件。在《礼记·檀弓》上面有记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甚哀”。到齐国不要经经过泰山吗?孔子非常关于体察民间,妇女讲,我公公被老虎吃了,丈夫被吃了。今天儿子也被老虎吃了。为什么不搬到别的地方呢?妇女:“无苛政”。虽然吃了,还是舍不得离不开这个地方。孔子听了非常伤心,回头对弟子讲“小子识zhi4之,苛政猛于虎也”。
说明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在什么样的水平上。帮助我们理解,孔子为什么提出了“仁”这个概念,为什么一再要求统治阶级用“仁”的方法来对待人民,来制定政策,他希望统治阶级对人民好一点。哪怕稍微好一点,至少好的跟老虎一样。
到了齐国,见到齐景公,和齐景公之间有很多的交情,齐景公非常欣赏公子。曾经也想重用孔子。他有一次问孔子,如何把一个国家的政治搞好,怎么办。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君主要像君主的样子??天下人把自己的角色演好。
孔子讲这个话是针对那时候整个社会秩序全部破坏了,反过来看,当时状况,国君残暴,大臣不忠,父亲不慈,子女不孝。特别注意,第一点是对人作道德要求,第二,他是先对强势的一方作要求,然后才对弱势的一方作要求。先君君,再臣臣。子子之前是父父。首先像国君的样子,才有资格要求大臣对你忠诚,尽到父亲的责任,才能要求子女孝顺。
中国历史发展到后来,道德的要求是单向的,只要求大臣对国君忠诚,而国君如何残暴不管了。只要求子女孝顺,父母亲怎么样胡作非为,不管了。鲁迅后来总结中国的道德,说中国的传统道德是“收拾弱者的手段”。非常有概括性,一针见血。这个收拾弱者的手段那当然就是“吃人”,鲁迅更为触目惊心的概括就是看了半夜,终于看出两个字来“吃人”
回到孔子来看不是这样的。“五四”喊打倒孔家店,实际上我们那时要打倒的“孔家店”不是原始的“孔家”,先秦原始儒家,后来经过很多朝代,唐宋,明清,我们讲的打倒孔家,我的理解更多的讲乃是宋明以后的理学。真正的孔子的思想有非常多的人道的因素。
齐景公当然不能像我们今天这么理解,有这么深的理解,不一定听出来,首先国君要像国君,马上想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如果不这样,有粮食,我能吃到嘴里吗?他首先想到自己,大臣像大臣,国君就好做了。
当然齐景公对孔子还是非常欣赏,曾经想重用孔子。被宰相宴婴,宴子,作《宴子春秋》,讲了几句话。孔子这一套太繁琐,而且儒家老是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也不一定好好做你官僚机构的一份子(易中天)不一定听话,重用不一定是好事。开始对孔子渐渐冷淡了。最终齐景公有一次很委婉地跟孔子说了一段话:我已经老了,不能再重用你了。这话很明白,逐客令了。孔子听了,“接淅(淘米)而行”,孔子本来今天中午饭是准备在那儿吃的,米都已经淘下锅了,就是还没烧。听到齐景公讲这句话,赶紧让弟子把米捞上来,把水倒掉,走吧。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啊,太没有面子了,赶紧走。
后来,在鲁国国君不再重用他的时候,孔子一直在等,到了国境线上还等了半天,舍不得走。有人就问他,你当时从齐国走得那么急,为什么从鲁国你不急,为什么慢慢地走。“鲁国是我的祖国啊,
舍不得离开他啊”
孔子很有感情的一个人,孔子是圣人,不要理解为一个很古板的人,是很有性情的一个人。 37岁
鲁昭公27年,公元前515年,孔子37岁。孔子返鲁。
从37岁一直到51岁,14年时间,孔子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主要精力放在办学上。曾经有人问过孔子:“子奚不为政”。14年啊,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啊,而且是孔子最好的年华。
孔子说:“谁说我不从政,《尚书》上面有一段话,‘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有政’” 我们提倡孝顺之道,在家里和兄弟的关系搞好,把自己道德修养提高,把自己家族弄好,通过自己影响周边的人,这也就是在从政。不一定非要去做才叫从政。有为他不作官的辩护,也有道理。
实际上孔子后来对中国政治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他不是通过自己去从政,而是通过他的思想去影响政治。所以孔子在那个时代他可能没有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他最终成了“万世师表”。中国几千年的政治都受他的影响,你说孔子不从政吗?他不仅在他那个时代从政了,他到今天还在从政。 他没有去,他没有离开我们,他一直在,只不过今天没有来,他缺席了,但是他在。法国哲学家萨特就讲了,伟大的历史人物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他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讲得好,今天讲孔子,孔子去了吗,但是是他来了吗,没有,他是缺席的人。
到了鲁定公9年
51岁
鲁定公9年,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
孔子初仕,任中都宰。
孔子开始第一次在鲁国做官了,做中都宰,在中都这个小地方,做小乡长。官一开始并不大。但做作得好,连庄稼地里的田沟都比别人的直一点。很成功,所以到了第二年就任鲁国的司寇 52岁
鲁定公10年,公元前500年,孔子52岁。孔子任鲁司寇,位列大夫。
一看“司寇”,就知道干什么的了,专门掌管,“寇”是强盗,相当于鲁国的司法部部长,公安局局长。掌管社会治安,公安,司法的。位列大夫 ,地位上升了
52岁 鲁定公11年,公元前499年,孔子53岁。孔子以司寇行摄相事。
仍然是司寇,但是“代行相事”??官在鲁国最大了
好景不长,
53-54岁
郊祭(在城郊祭天)祭肉未送给孔子。暗示孔子辞职。孔子遂周游列国。
12年,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叫“堕三都”。“三桓”每一家都有他们自己的一个小城市,这个小城市的城墙修的特别特别高,以前鲁昭公为什么打败了,对方的城墙修得太高。
手下这三个人,家族权力大,封地上的城墙又修的特别高,不听国君,派兵又攻不下来,相当于地方割据了。怎么可以啊。孔子做了丞相首选解决这个问题,要“堕三都”。
哪三都,一个叫“郈hou4”,一个叫“费”也可以读成“BI4”,还有一个叫“成”。前面两个都城墙都被裁掉了。第一个做的很顺利,第二个有一点插曲。最后一个没有成功。因为“堕三都”的行为直接危害了“三桓”的利益。所以孔子开始失去“三桓”的支持,他在鲁国的政治生命也就快要结束了
孔子还有外患,鲁定公13年,外患是齐国。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和鲁定公和齐国国君齐景公有过一次聚会,在这次聚会(孔子和齐景公关系不错)。但在两国国君的聚会里面,孔子据理力争,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一般总是鲁国占下风的。但这一次由于孔子的存在,鲁国占了上风。搞的齐景公非常的尴尬,生气了。他说鲁国有一个孔子,鲁国会强大的,齐国怎么办。
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很下流办法。给鲁国国君,三桓送去一大堆的美女,让整天国君整天和美女在一起,那就不和孔子在一起了,就不听孔子。让孔子无法在鲁国待下去。所以“齐人馈鲁人女乐”,这是一个很大的事件,所以孔子在这个时候不仅鲁国国内的“三桓”不支持他。国外还有人找他麻烦。
这些女乐被送到了鲁国国境以后,没有先进入首都,而是在城东南那儿停了下来。每天在那儿搞演出,老百姓都去看。相当于今天一个很下流的小剧团,跳艳舞。“三桓”就去了,要去看,打扮成老百姓去看。看完,跟鲁定公讲,很好看,你也去吧。这君臣像什么样子。果然这些女人都很漂亮,决定照单全收,全收下来了。
孔子很生气,国君不像话,孔子后来有一句话讲的很刻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爱好道德超过爱好美色的,孔子一辈子碰这事太多了,这件事以他印象很深。
所以子路说,老师我们走吧,鲁国呆不下去了。孔子舍不得啊,他此时毕竟地位很高啊,可以做很多事。孔子说,再等一等。马上鲁国要祭天了,郊祭,不在城里祭,在野外祭。祭完后,祭品,肉要分给大夫的,孔子说再等一等。祭完后,鲁定公没有把祭肉送给孔子。这个事情太严重,以前齐景公只是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就觉得很尴尬。
现在祭完了,按周礼规定,应该把祭肉分送给大夫,这个信号太明确了,表明孔子被国君和权臣“三桓”给彻底地抛弃了。孔子非常伤心,也很没有面子,自尊心又一次受到严重的伤害,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了他14年的周游列国的生涯。从这一年开始的。
55岁
孔子自55岁(定公13年)游历诸侯,至68岁(哀公11年)返鲁,共14年。游历卫、曹、宋、郑、陈、蔡(负函,今河南信阳,楚地,叶公宰之)等地。
受到了很多的打击,挫折,侮辱。在卫国,虽然在卫国很受尊重,卫灵公应该说对孔子是不错的。他在卫国等的时间很长。14年时在卫国呆的时间有3-4年的时间。但是他也有尴尬的时候。
例子,卫灵公到了晚年得到一个很漂亮的,很妖冶的,作风也不是很好的一个女人,叫南子。中国古代把女子妖冶一点,活泼一点,浪漫一点都称之为作风不正派。这个南子到底有没有不正派的东西,也没有说。不管怎么说南子的作风比较浪漫,比较活泼。非常得卫灵公的宠幸。
卫国也曾经因为她发生过政局上的重大的动荡。中国古代国君有这样一些坏毛病,韩非子写过。国君他要立太子,一开始总是立年纪比较大的,正妻所生的。但是后来,国君往往喜欢上年轻的,这些女人不一定很安分,“子以母贵”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年轻女人生的儿子直接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中国古代普遍规律性的现象。
不出在女人身上,出在男人身上。韩非子“男子五十而好色不解,女子三十而美色衰”。以一个美色衰的女人伺候好色不解的男人,天下肯定大乱的。
南子很妖冶,名声也不太好。孔子到了卫国,南子就专门派人给孔子带了一封信。说所有到卫国来的人只要见了国君,他就必须来见见我。国君的夫人叫“小君”。孔子很不想见,但作为国君的夫人,是小君,明确让人带信来。不敢不去见。
不是直接面对面,女人总是不大容易直接面对面的,有一层薄薄的帏幕。南子坐在后面,孔子行了个礼,南子有没有行李,孔子也看不见,也不敢看。听到女人首饰,发出丁丁当当很悦耳的响声,他就估计这个南子可能也还礼了。回来以后,就跟他的学生说,我以为这个南子可能不会对我很礼貌,没想到很懂礼貌,我今天去了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子路很不高兴啊,你说你这么一个圣人,道德高尚的人去见一个名声不太好的女人像什么样子啊,所以子路的那个脸色就很难看。孔子手下的弟子一般对孔子很尊敬,不敢给老师脸色看的。但就有这么一个子路,他稍有不高兴马上就把脸拉得老长,反而搞的孔子老师要看他的脸色。
所以他脸一拉,孔子就很紧张。这个事情本来心里就虚,一个圣人去见一个名声不好的女人,回来本来就怕别人说,赶紧对他发誓,我真的什么都没做,不相信让天来证明。如果做了不对的事情,
让天来惩罚我。很尴尬,但这个尴尬还没到底,后来一件事让他更尴尬。
有一天卫灵公把他叫去,说我们今天到街上转一转,转一转没问题。第一辆马车坐卫灵公,左边南子,右边一个太监,叫雍渠。孔子马车在后面跟着,这一点对孔子来说是莫大的侮辱,国君应该和大臣在一起,他怎么可以和美色在一起呢。和美色在一起就算了,你还和一个太监在一起。你把我这个圣人放在后面,地位比不上一个美女和太监。孔子受了伤,在卫国在待不住了,离开了卫国。“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这样,孔子对人性有时候是不大有信心的。人们都好色,很少有好德的人。他自己就是德,南子就是色。这也是一种侮辱,周游列国时碰到这种事情很多。
在67岁的时候,孔子在返回祖国鲁国的前一年,他的夫人亓官氏病卒,死在鲁国。孔子在外面周游列国14年,他的夫人一直留在鲁国。夫妻二人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夫人死去的第二年,鲁衰公11年,孔子回到鲁国。68岁终于回到了故乡。
68岁
也是靠他的学生冉求在季氏面前的推荐,冉求帮季氏打了一场胜仗。鲁国和齐国打了一仗,冉求所带领的右军打赢的,冉求手下还有一个人,那个人是孔子的学生,叫樊迟。战争胜利靠冉求和樊迟,都是孔子学生。季氏就问冉求,你打仗很会打啊,你跟谁学的啊,你是天生的吗?“跟老师学的”,你老师很厉害吗。求:“当然,我老师当然厉害啦,如果重用老师,岂止能够打赢一个仗,我老师来了,让你当天子也行”。可以治理天下。
鲁国的上层开始向孔子发出邀请,孔子需要有个台阶,不然怎么回去。圣人也要面子,跟普通人有时候是一样的。有了这个面子,可以风光的回去,有一鲁国的正式邀请回去的。
回去以后有待遇的,不作官,因为年纪大了。他做国老。国家的智囊团的领袖,国父的待遇。 整理文化典籍,“六经”都是孔子整理出来的,《诗经》《尚书》《周易》《礼记》《乐记》还有一个就是《春秋》。春秋是一部史书,这个史书最早的记录者是鲁国的“太史令”,鲁国当然不叫太史令,鲁国的史官,一代一代记下来的,在档案管里面保存着,孔子编成一本书。传统的文化是孔子传下来的。这时威望高,弟子也很多。
70岁
唯一的儿子,孔鲤,先孔子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死时50岁。孔子一生对他的儿子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照。有一个陈亢的人问孔鲤,你父亲是不是对你有开“小灶”啊(易中天),伯鱼说了以后。
陈亢说问一个问题,得到了很多答案,首先知道孔子是很重视读《诗经》,第二知道,孔子是怎么对待儿子的。圣人怎么对待儿子,第三知道圣人对待自己儿子和学生是平等的。
周游列国,也鲤也没有去,他和母亲在一起,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老实实的儿子。学问上不怎么样,但孔鲤的儿子,子思就很厉害了,叫孔汲。是一个过渡吧。
71岁
颜回死,41岁。很多书上写31岁,我个人的观点,31岁死。《史记》讲到,颜回在29岁时“发尽白”。说明他已经很衰老,生活苦很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每天吃什么,稀饭,凉水,睡觉,裤子也没有,床也没有。有时候就“曲肱而枕之”。贫穷,营养不良,导致早衰。而且学习又特别的刻苦,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回一死,整个孔氏的这个派别都好像呈现出一种衰败之像。在《论语》里面颜回死后,有很多记载了,颜回死对孔氏整个学派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震动,孔子本人痛苦就不用说了。
72岁
最信任的学生子路死了,追随孔子40多年,是最忠心耿耿的人。孔子有一段时间在鲁国很不得志的时候讲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最厚道,最忠诚,对孔子的道向往,最信仰,最坚定不移,百折不挠。不管什么情况都会追随他。就是子路,有点粗鲁,有点野蛮。告诫过,
像你这样野蛮,雄赳赳,你将来可能不得好死啊。子路确实不得好死,死于非命。
在卫国做官,在孔悝手做官,卫国发生内乱。别人逃跑了,包括子路的同学叫子羔,一看卫国内乱了,城门还没有关,赶紧跑掉了。子路本来还在外面,门都关了,他进不去了。子羔也告诉他,你去了以后肯定送死,别去了。
子路一定要去,在别人手做官,别人有难,我怎么能不去呢。城门已经关了,本来进不去。正好卫国要接待一批外国的使节,门临时开了一下,他就跑进去了。进去以后和别人发生冲突,最后被人杀了。
死讯传到鲁国,实际上卫国发生内乱以后。孔子马上就讲了,仲由,可能这一次就不能够再活着回来了。果然传来消息,子路死了。孔子了正好在吃饭,旁边放着一盘肉酱,孔子喜欢吃肉,一辈子都吃,而且很讲究。问了一下,子路死得什么样子。
报信的也不太懂事,说子路死得惨。被人剁成一堆肉酱。孔子正在吃肉酱,孔子怎么有吃得下去,孔子再也不吃肉了。
过一年
73岁
圣人死了,死前唱了一首歌,三句话,“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泰山崩了,天上的柱子折断了,哲人也离开人间,也枯萎了。中国诗歌史,把这三句加进去。七天以后,孔子归天了。 (完)
范文五: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赋
王铁
儒家圣者,“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其启智化风,云蒸霞蔚。温故知新,堪谓多彩。大成至圣先师孔丘孔夫子,正身率下而明德、憎爱不偏而笃礼。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吾国吾民,明示道道治国方略,选定条条立身箴言。其足见儒术多先见之明,省势律道,风光不老。
圣人之学,文明独尊。然儒道千年,已与今朝隔膜日久。历史烟尘积垢,岁月往来匆匆。故而明证视听,清源溯本,已成当今学界潮流,更为时代所急需。
有幸先睹孔庆成、孔繁青父女之大作,心有所感,敬意油然。斯作《大哉孔子》一书,更为孔氏家族寻根以求,此乃积功立德之举。惜乎史料难求而孜孜以求,族谱难览而岁岁翻览,其真乃忠诚慈孝之君、信达雅致之人也。此系讴心沥血之作,当可传世。遵嘱作序,未及度德量力,故吮毫而蹴。所作意在求教于方家,更为先师略表寸心。故简以为序,拙以为文。其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学而不厌,万古传承。河洛泛波兮,圣人出而天奏和乐;曲阜有幸兮,孔丘戏而地设礼容。十五志学,苦行寻常鄙事;三十而立,乐业非凡成龙。初入乡校解惑兮,蒙童领教百代六艺;首创私塾传道兮,门下践行四书五经。三千弟子播大爱,七十二贤荡儒风。先师兴教兮,有教无类;夫子爱民兮,使民以情。诲人不倦皆论语,仁义礼智举信诚。 师道大成兮, 教学相长三人行路;鸿哲先知兮,鲁君渡江百里问萍。
仰沐天风,沉吟星貌。俯察地脉,开悟文明。可教孺子兮,出类拔萃;涵蓄浩然兮,威武英雄。恭宽信敏惠,学问思辨行。儒为人之需也,温文尔雅,过犹非礼勿动;诗乃言之寺也,兴观群怨,不及非礼勿听。兴于诗、成于礼、立于乐,君子坦荡喜性善;游列国、说仁政、写春秋、圣贤卓识信史成。日以三省,知明无过;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克己复礼兮,举钟鸣礼仪之邦;大千苦乐兮,铸鼎盛道行中庸。亲和为贵,掬千方而一统纲常;富贵浮云,执万福而两袖清风。大之也,思接天地;成之也,修齐治平;至之也,鸿儒谈笑;圣之也,良家景从。其爱若何?尽善尽美;其理若何?灿若群星;其人若何?领秀诸子;其心若何?挽臂弟兄。来者恒心效法,灿落虹霞愿劳形;小子何莫学诗,用进舍藏仰英明。
换了人间兮,逝者如斯天地不坠;告慰圣人兮,先师功德雨露常青。寰球同此凉热 ,庶民向往大同。
2010年2月23日星期二 子夜
?一代宗师,南怀瑾先生德相(多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