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科学探究实验报告
科学探究实验报告
篇一: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
例谈科学探究实验与实验报告山东菏泽曹县第二中学 陈焘摘要:科学探究实验是新课程着重介绍的知识点,同时又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本文对科学探究的六大要素逐一加以解释,并以实例说明如何做好科学探究实验及如何做实验报告。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实验 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猜想和假设 实验方案 数据处理 作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一般来讲,我们进行科学探究都要遵循以下步骤或流程: 一、提出问题 “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问题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因循守旧
之人与开拓创新之人的分水岭。 我们提出的问题首先应该是科学的,不能反科学或伪科学,而且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可以探究的、值得探究的。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我们所能提出的问题应根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却不能脱离生活和实际经验,提出的问题应在其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即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加上部分未知的物理知识,利用科学的方法与思想,或独立或协作地予以解决。 提出问题后我们还必须明确问题,明确问题是为提出假设或大胆猜想奠定基础。从物理学的角度较为明确地阐述该问题。 二、猜想和假设 让学生做假设和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实验经验,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猜想与假设,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概括世上的一切,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讲,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郅庭瑾先生认为,高中生业已具备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具体体现在:?学生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逻辑过程,达到目的。?学生思维业已具备预设性,在解决问题之前,学生已采取了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学生思维已渐进形式化。中学生开始逐步地由具体运算思维占优势发展为形式思维占优势,不仅能够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而且能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高中生在他们的实践与学习中,已能够完成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去
获得具体知识的完整过程。?高中生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的明显化。?学生思维能跳出旧框框,创造性思维已获得迅速发展,开始追求新颖、独特的东西,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见解。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猜想,只有想象,才能尽可能多地突破旧有知识的羁索,打破时空的限制,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全方位思考。合理的或大胆的猜想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无意中的直觉往往可以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激发创造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一种大胆而有根有据的判断往往也可以突破层层迷团,实现探究的目的。 三、制定实验方案 方案是种思想,是个预设,只有经过多次尝试才能完善;方案是盏街灯,是座灯塔,指引着我们有目的有步骤地完成实验或既定目标。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步骤是否井然有序,关系到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切实可信,关系到实验结论是否有代表性、是否具有普遍性。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好就好在实验设计的巧妙,设计的合理,设计的浑然天成。为此:?方案中的仪器应选材合理,便于准备,不能要求过高。在确定实验方案之前,应首先学会正确操作和熟练操作,特别要注意应该注意的事项。?探究过程应尽量清晰,各步骤间衔接流畅,表格设计合理,应尽可能多地确定实验方案,尽可能多地进行实验,并由此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佳方案,同时若其中某个实验被确认失败的话,也可以尽快选择其他实验方案。 四、
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方案,按照说明书正规操作,操作时应注意
安全(包括仪器安全和人身安全),实验中要如实记录数据和实验现象等,利用观察、实验或其他方式方法,多渠道多形式地收集实验数据和信息。 尽可能地收集实验数据与信息,目的是尽量减少偶然误差的干扰。收集到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我们做定性分析;数据越多,越有利于我们做定量的计算。当然,为了更好地逼近实验结论,我们除了实验手段外,还可以从多种信息源上采集和获取信息,以弥补实验手段的不足。 五、数据处理 整理完所收集到的数据与信息后,就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和归纳,找出规律,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果予以解释和描述”,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得到哪些反馈呢, 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实验结论时,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论一般应具有以下特征:?条件相当严格,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实验方法相当完善,当然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表述简洁而严明,应尽量用严密且准确的科学术语来描述,且具有相当严谨的逻辑。
六、心得体会 通过实验,汲取失败的教训,积累成功的经验。实验后要提交实验报告,报告中要科学地表述自己的探究思路、过程、方法和结论。踢过足球比赛的大都知道“我们在比赛中,既要注重自己的积极突破,又要注重团队的团结合作”的道理,同样在科学探究实验中,自我自主探究与交流协作也一样重要。在合作中注意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实验方案,也要能够积极听取他人的建议,尊重他
人的意见和成果。只有我们亲身亲历科学探究,才能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意识,养育一种能力,这对我们今后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都是极其重要的。 下面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为例,简要探讨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和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简而言之,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体现在速度的改变上,而速度发生变化就表明物体具有加速度,因此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或具有)加速度的原因。同是一辆静止的汽车,施加的牵引力越大,至某一速度所需要的时间越短。由此我们不妨假设加速度与力成一次函数a,kf+b,同时假设b,0。假设成立与否,还需要用实验探究和验证。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即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难以发生改变,即加速度越小,由此我们不妨假设a,b+1/km,同时假设b,0。由此,我们现在所要探究的加速度是同时与力、质量有关的,那么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按照哲学上的观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是由合外力(外因)和质量(内因)共同决定的,合外力和质量两个因素统一于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过程当中,同时又是矛盾的。合外力促使加速度的产生,质量则维持原有状态不变,阻碍加速度的产生。在物理学中我们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两个或多个物理量(或因素)有关的多元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即先保持其他物理量(或因素)不变,逐步分析所求物理量与其中某一物理量的关系,而后总结出这几
个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固定质量,探究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而后固定合外力,探究加速度与质量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出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 如果a,k1f成立,反映在a-f图线上就应该是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如果a,k2m成立,反映在a-m图线上就应该是条双曲线,然而真实地判断该图线是否是双曲线是比较复杂的,不过我们可以变换角度,将a与m成反比转化为a与1/m成正比,即反映在a-1/m图线上就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但加速度是不易测量的,因此我们需将其转化为位移,而且我们所探求的主要是a与f、m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无须求解a的实际值。设计实验时使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将小车放在相同的位置,并同时打开和关闭文件夹使两小车运动的时间相等,由s,at2/2便可得出a1/a2,s1/s2。这样就将加速度转化为位移,以后做就好的多了。 教材给出了实验装置,但不甚好。一方面严格的光滑水平木板是没有的,普通实验室中的木板大都相当粗糙,不符合实验要求;另一方面,若往小盘中放砝码,好多同学放置的大都不是比较均匀,然而这样做很容易带来相当大的误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实验器材:上部有凹槽的小车两个,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直木
板两个,大型文件夹一个,砝码若干,勾码若干,细线若干,刻度尺一把。 为记录小车的加速度,我们可以采用打点纸带,同时为避免小车与定滑轮的碰撞,可以在小车后拴两条较长的细线,
细线的另一端加以固定。本实验方案舍弃砝码盘,而采用勾码,可以保证拉力在一条直线上,增减勾码即改变了小车受到的拉力。在小车上增减砝码的质量,即改变了小车的质量。 为得到近似光滑的长直木板,我们通常采用平衡摩擦力的方法:不加砝码,不系细线,试探着移动垫木,使放置在斜面上的小车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g、n、f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合力为0,得gx,f,两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当于f不存在。而当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后,就相当于仅受该
篇二:科学课题实验报告
潍坊市2014年度实验教学小课题
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 提高小学生科学实验动手能力 课题负责人国 娜 现任教年级及学科 六年级科学 所在单位(章) 寿光市侯镇中心小学
一、研究目标达成情况
1、课题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出了“教师的精心指导”作用。学生能自主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考虑实验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也能因地制宜的自制材料。
2、通过课例研究,探究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得出普遍规律。
3、有效的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锻
炼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初步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
4、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了正确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发现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训准备阶段(2014.3-2014.4)
制定教学计划,搜集资料,学习科学教学先进理念,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水平。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4.4-2014.11)
(一)精心设计,确保实验顺利完成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工作是确保实验顺利完成的基础。在每一次实验之前,教师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比如要了解本节课所需要的实验器具等,在实验器材的选用上,要从操作的误差性、可靠性、易
观察性和安全性几方面进行择优。要善于适当使用代用品和辅助品来增大现象的明显程度,提高成功率。同时要把实验中需要具备的操作能力先分解并在课前分别练习,还要让学生在实验前验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顺利性。还有清楚的知道实验的过程、通过实验你要得出的结论等。有些容易出差错的实验,教师要动手亲自做一做,这样可以有效的把握课堂,避免实验时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答。
2.规范操作。规范操作是确保实验顺利完成的保障。众所周知,实验是完成《科学》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提倡自主、民主、开放、创造性的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操作
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实验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正确填写实验报告,为后面的汇报交流做好准备。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一般的小组都会派语言组织能力较强的组员进行记录,教会学生有条例地进行整理数据,多次训练后学生就会掌握记录方法。
4.汇报交流。汇报交流可以使实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汇报交流是实验课上的最后一道程序,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各自发表自己在实验中得到的结论,以及在实验中的一些困惑。这样有争论、有探讨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知识的火花就会得以呈现。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
展起来的,小学自然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科学知识,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让学
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三)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由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的不同,各年级学生设计时间和能力也不相同。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所以,实验活动的组织,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都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探究都经历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师的引导应由强逐渐减弱。如“有趣的浮沉现象”的实验设计,低年级的同学设计这个实验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可以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接受能力也比较快,老师则可以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
(四)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地参
与实验。
科学课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喜欢的一门课。因为科学课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小学生们对“真刀实枪”搞科学都很感兴趣,这
种兴趣往往成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
动力,甚至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因此,实验在科学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不是所有的同学的能力都很强的,在这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表达和总结的能力也很差。我们做老师的要特别关注他们,不能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充当看客,等着别人的结论,坐享其成,教师也要他们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给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
(五)善于利用多媒体,让实验课更生动有效
多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科学实验课也不再在“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里大讲科学了。计算机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它能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4.12)
根据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总结“提高学生科学实验动手能力”的研究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提高了教师素质。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研究能力最好的培训班。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钻研教育理论,了解当前科学发
展的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篇三: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报告单
实验教师: 年月 日
范文二:探究实验报告
篇一:化学探究实验报告1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1(实验A) 实验名称:小苏打加白醋后的变化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化学反应
实验过程:1,将两药匙小苏打加入一只干净的玻璃杯中 2,在加如半杯白醋,盖上硬纸片,轻轻摇动玻璃杯
3,观察玻璃杯内物质的变化情况,通过接触感受杯子的温度变化 4,取下硬纸片,小心扇动玻璃杯口处的空气,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将小苏打加入玻璃杯中后,将白醋倒入杯中,盖上硬纸片,轻轻的摇晃杯子,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杯子里传出了一阵阵的“呲呲”声,并且,白醋中不断的冒出了许多的气泡,用手触摸杯壁,好像杯子的温度比以前降低了一些。
取下硬纸片,小心的扇动玻璃杯口处的空气,用鼻子闻被手扇过来的空气的气味,可以闻到一股不是很浓的酸醋味。不是很好闻。 实验收获: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
1
碳、水、和醋酸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正常人的嗅觉条件下没有气味。但反应物醋酸具有挥发性,因此会有醋酸的味道,此外,反应产生的醋酸钠也具有醋酸的气味,同样会产生醋味。
反思:用的玻璃杯不够薄,可能使杯子温度的变化不够明显。
篇二:探究实验报告
科学探究室活动记录
科学探究室活动记录
科学探究室活动记录活动主题 辅导老师 参加人数 龙卷风模拟演示器 魏益萍 16 活动目标 1了解该实验器的用途、原理。 2学习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和维护。 3动手实验。 活动过程 学习用途: 可用来探究产生漩涡的现象及形成龙卷风的现象。学习原理:由于上面部分中的水要流下来,上部气体产生负压,加上水在旋转就产生了漩涡状的龙卷风了。学习实验过程: 1、在一个有机玻璃圆筒内灌半筒水。 2、装有水的半个筒,至于上方。 3、左手托住底部,右手按住顶部,用力把上方的圆筒朝一个方向旋转,上方的水中便出现了一个漩涡,龙卷风也就形象地出现了。 注意事项: 1、摇晃时,用力需均匀授力。 科学探究室活动记录活动主题 辅导老师 参加人数牛顿碰撞球 魏益萍 40 活动目标 1了解该实验器的用途、原理。 2学习实验过程、
2
注意事项和维护。 3动手实验。 活动过程 学习仪器用途: 探究物体之间弹性碰撞后所产生的现象和探究弹性碰撞时能量的转移规律。 学习仪器构造:五个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钢球用细线挂在支架的横梁上并相互紧靠,它们的接触点与球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实验方法:
1(柃起一端的一个钢球至一定高度,然后释放,观察碰撞后各球的运动情况,发现碰撞球停下,另一端只有一个钢球弹起,其余的钢球不动。 2(再依次伶起一端的两个或三个钢球至一
定高度,然后释放,观察碰撞后各球的运动情况,发现碰撞球停下,另一端只会弹起相应的两个或三个钢球,其余的钢球不动。 3两端各柃起一个钢球至相同高度同时放手对碰,可见两钢球向相反方向弹回。 4两端各柃起两个钢球,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注意事项: 支架上所有小球的中心要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科学探究室活动记录活动主题 辅导老师 参加人数自动上坡的双锥体 魏益萍 40 活动目标 1了解该实验器的用途、原理。 2学习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和维护。 3动手实验。 活动过程 学习仪器用途: 探究物体之间弹性碰撞后所产生的现象和探究弹性碰撞时能量的转移规律。 学习仪器构造:五个大小相同质量相等的钢球用细线挂在支架的横梁上并相互紧靠,它们的接触点与球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
3
上。 实验方法: 1(柃起一端的一个钢球至一定高度,然后释放,观察碰撞后各球的运动情况,发现碰撞球停下,另一端只有一个钢球弹起,其余的钢球不动。 2(再依次伶起一端的两个或三个钢球至一定高度,然后释放,观察碰撞后各球的运动情况,发现碰撞球停下,另一端只会弹起相应的两个或三个钢球,其余的钢球不动。 3两端各柃起一个钢球至相同高度同时放手对碰,可见两钢球向相反方向弹回。 4两端各柃起两个钢球,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注意事项: 支架上所有小球的中心要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实物成虚像实验器概述: 凹面镜成像是反射成像。曲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当物体放在小于焦距的地方时,能生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离镜面越远,像越大。凹面镜不仅可以使平行光线汇聚于焦点,还能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反射成平行光。本仪器是用来探究凹面镜的成像原理,激发学生对光学的兴趣。原理:放在盘子里的物体,经过二个(上下)凹面镜的反射形成一个虚像。正如平面镜前一支蜡烛,看起来平面镜后面也有一支蜡烛一样。使用方法: 将一个物体放进形似飞碟的盘子内,你后退一步,看盘子的顶端,就会发现有你放进去的东西,用手去抓却根本没有,非常有趣。注意事项: 1、勿将硬物放在下凹面镜中央以免擦伤凹面镜膜面。 2、仪器不用时,请将仪器按上述方
4
篇三:研究型实验报告格式
研究型实验报告请参考以下格式书写
题目:CCD成像辅助的激光散斑实验教学研究
Title:Teaching Study of CCD Imaging Assisted Laser
Speckles Experiment
实验人员:姓名:学号;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摘要:激光照射到粗糙物体的表面上在空间中随机相干叠
加形成散斑。---(简明扼要介绍研究内容) 关键词:激光
散斑,CCD成像,微小位移
Abstract: The laser speckles are randomly formed
coherence stack in space when a laser beam is irradiated by
rough surface of an object.
Key words: Laser speckles; CCD imaging; Small
displacement
1 引言
主要阐述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背景、研究进展,应用前景等
等
2 实验及表征
主要阐述实验所用的相关材料以及实验条件、制备方法、
表征方法(用到的仪器的型号、参数等) 3 结果和讨论
按照一定的顺利列出实验结果,针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解
5
析,可以与以前的实验结果作对照,点出你的创新之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4 结论
对你的研究做出最终的判断,给出合理的结论,以及将来可能的应用展望等
致谢
感谢在实验过程中,XXX老师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及xxx在一些方面的支持等等 参考文献:
[1] 邱建军,张红艳,骆卫华等。像面散斑平均尺寸对激光散斑成像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9,29(7):1863-1867。
6
范文三:探究实验报告
探究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1]
实验目标:乙醇与钠反应的现象和产物。
实验仪器:量筒、小烧杯、镊子、滤纸、铁架台、火柴、小试管、酒精灯。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钠、澄清石灰水。
其他用品:注射器、湿抹布。
实验步骤:1、取10mL无水乙醇倒入小烧杯中。
2、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注射器中,再将注射器向前推至
3mL处。
3、用注射器从小烧杯中抽取5mL无水乙醇,迅速倒置,固定在铁夹上,用小试管倒
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用试管夹夹住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
焰上,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观察实验现象,用湿抹布熄灭火焰。完成下表。
项目
物质 金属钠的变化 气体燃烧现象 检验产物
水
乙醇
[实验探究2]
实验目标:乙醇与乙烷物理性质的比较。
实验仪器:试管、量筒。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蒸馏水、四氯化碳。
实验步骤:1、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2、第一组: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1mL无水乙醇,再加入9mL蒸馏水,观察是否溶解。第二组: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无水乙醇,再加入5mL蒸馏水,观察是否溶解。第三组: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9mL无水乙醇,再加入1mL蒸馏水,观察是否溶解。第四组: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2mL无水乙醇,再加入2mL四氯化碳,观察是否溶解。
项目
颜色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物质
乙烷
乙醇
1
[实验探究3]
实验目标:乙醇与氧气在铜存在并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实验仪器:量筒、试管、酒精灯、火柴。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铜丝。
实验步骤:1、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
2、取一根下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注意观察铜丝的颜色变化,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探究4]
实验目标:乙醇能否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仪器:试管、量筒、试管夹、酒精灯、火柴。
实验试剂:乙醇、高锰酸钾溶液、重铬酸钾溶液。
实验步骤:第一、二组: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约2mL乙醇。微热。第三、四组: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重铬酸钾溶液。再加入约2mL乙醇。微热。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2
范文四:探究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报告 篇二:化学探究实验报告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 姓 名 合作者 班 级 日 期 探究实验名称:
探究实验用品: 结论与反思; 篇三:实验探究和实验报告书写 实验复习之四:实验报告书写和实验探究 主备人; 曾远花
【例题】现在有三包失去标签的粉末,这三包粉末是碳酸钡,硫酸钠,氯化钙,请设计
实验鉴别出这三种物质。以下是同学们的实验报告,请评价实验报告书写是否对,若不对,
请说明理由。 评价:该实验报告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问题出现在哪里? 请根据上述实验报告,归纳出书写实验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1. 根据题目,设计出实验方案,包括选用什么药品以及具体如何操作,在设计方案时,
先
考虑用 后用
2. 若是物质鉴别或者物质性质验证时,在书写实验步骤时,先,再加 入相应的药品,
3.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 4. 在写实验结论时:
【巩固提高】
1、(09中考) 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请设计一个
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2、(07中考) 实验室
有三瓶没有标签的液体,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不用其他试剂,设计
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鉴别,并完成实验报告。
3、(10中考)某校科技节有如下挑战项目:通过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和两种黑色粉末,
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硫酸、硫酸钠溶液、cuo 和fe 中的一种。现场仅提供了紫色石蕊溶液、na2co3
溶液、naoh 溶液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请设计一个完成该挑战项目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
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4、实验室一烧杯中盛有含少量nacl 的cacl2溶液。请设计实验除去其中的nacl , 以
得到纯净的cacl2溶液。然后根据设计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报吉的空格内(有的空格可
5.一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 步骤见下图。 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棒不断搅拌, 这是为
了防止 ,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 应 ,用余热使水份蒸干。 (3)
猜想和验证:
6、以前,人们将石灰石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在水中混合,再取
上层清液漂洗织物。兴趣小组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得到澄清液,并对澄清液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进行探究。请你利用必需实验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ba(no3)2溶液、na2co3溶液、nacl 溶液、ba(oh)2溶液、酚酞试液【提出猜
想】①含有koh 和ca(oh)2;②含有koh 、k2co3和ca(oh)2;③只含 ④含koh 和
k2co3
【查阅资料】k 和na 都是活泼金属,它们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似;k2co3溶液呈碱性。【 设
计与实验】
(1)甲同学要证明猜想①中的ca(oh)2是否存在,选取的试剂是 。
【综合运用】
7下列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填字母序号)。 实验的关键之一是实验装置一定要 ,可燃物燃烧的生成物一般要为
体。 (2)如果上述a 装置集气瓶内盛有co 与co2的混合气体,要分别测定它们的体积,则
烧杯中最好装 。
(3)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
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
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
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
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 ②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
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
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图上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
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 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
因: 。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
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据是: 为了
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 不存在的实验。
(2)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人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
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性。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篇四:化学探究实验
报告1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1(实验a ) 实验名称:小苏打加白醋后的变化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化学反应 实验过程:1,将两药匙小苏打加入一只干净的玻璃杯中 2,在加如半杯白醋,盖上硬纸
片,轻轻摇动玻璃杯
3,观察玻璃杯内物质的变化情况,通过接触感受杯子的温度变化 4,取下硬纸片,小心
扇动玻璃杯口处的空气,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将小苏打加入玻璃杯中后,将白醋倒
入杯中,盖上硬纸片,轻轻的摇晃杯子,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杯子里传出了一阵阵的
“呲呲”声,并且,白醋中不断的冒出了许多的气泡,用手触摸杯壁,好像杯子的温度比以
前降低了一些。
取下硬纸片,小心的扇动玻璃杯口处的空气,用鼻子闻被手扇过来的空气的气味,可以
闻到一股不是很浓的酸醋味。不是很好闻。 实验收获: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水、和醋酸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正常人的嗅觉条件下没有气味。但反应物醋酸具有挥发性,
因此会有醋酸的味道,此外,反应产生的醋酸钠也具有醋酸的气味,同样会产生醋味。 反思:用的玻璃杯不够薄,可能使杯子温度的变化不够明显。篇五:研究型实验报告格
式
研究型实验报告请参考以下格式书写 题目:ccd 成像辅助的激光散斑实验教学研究 title:teaching study of ccd imaging assisted laser speckles experiment 实验人员:姓名:学号;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摘要:激光照射到粗糙物体的表面上在空间中随机相干叠加形成散斑。---(简明扼要介
绍研究内容) 关键词:激光散斑,ccd 成像,微小位移 abstract: the laser speckles are randomly formed coherence stack in space when
a laser beam is irradiated by rough surface of an object. key words: laser speckles; ccd imaging; small displacement 1 引言
主要阐述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背景、研究进展,应用前景等等 2 实验及表征
主要阐述实验所用的相关材料以及实验条件、制备方法、表征方法(用到的仪器的型号、
参数等) 3 结果和讨论
按照一定的顺利列出实验结果,针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解析,可以与以前的实验结果作
对照,点出你的创新之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4 结论
对你的研究做出最终的判断,给出合理的结论,以及将来可能的应用展望等 致谢
感谢在实验过程中,xxx 老师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及xxx 在一些方面的支持等等 参
考文献:
[1] 邱建军,张红艳,骆卫华等。像面散斑平均尺寸对激光散斑成像的影响[j]。光学学
报,2009,29(7):1863-1867。
范文五:探究实验报告
探究:植物也会呼吸吗?
一、了解人的呼吸:
1.空气的成分包括:氮气约占%,氧气约占%,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约占%。
2.你认为:人在呼吸时,会吸收,释放。
3.验证人呼吸时气体的变化:
(1)用点燃的蜡烛放入装有人呼出气体的广口瓶中,蜡烛很快就,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比较少。
(2)把人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比较多。
二、植物也会呼吸吗?
绿色开花植物包括、、、、和六大器官,你认为是整个植物体都在呼吸,还是只有某个器官在呼吸呢?你将如何证明植物确实在呼吸呢?
(一)探究:植物体呼吸时会吸收氧气。
提出问题:萌发的种子呼吸时会吸收氧气吗?
作出假设:萌发的种子呼吸时会吸收氧气。
材料器具:萌发的大豆、煮熟的大豆、广口瓶、燃烧匙、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1.选用两个同等大小的广口瓶,分别标为甲和乙。
2.取等量的萌发的大豆和煮熟的大豆,分别装入甲、乙两瓶中,密闭后置于温暖处约12小时。
3.用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观察蜡烛燃烧情况。
实验现象与分析:
实验结论:萌发的种子呼吸时会吸收氧气,煮熟的种子不会吸收氧气。
思考:煮熟的种子为什么不吸收氧气?
(二)探究:植物体呼吸时会释放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呼吸时会释放二氧化碳?
作出假设:呼吸时会释放二氧化碳。
材料器具:萌发的大豆、煮熟的大豆、新鲜的豆芽、新鲜的萝卜、广口瓶、透明塑料袋、黑色塑料袋、澄清石灰水、软管等(可以自己选择)
实验步骤:1.。
2.。
3.。
实验现象与分析:
实验结论:呼吸时会释放二氧化碳,而不会释放二氧化碳。
思 考:
为什么放在黑塑料袋中的新鲜菠菜也会释放二氧化碳?植物呼吸时需要光吗?还是只能在暗处进行呢?
第小组实验评价表 组长:
说明:实验评价分A、B、C三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