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关于《荷塘月色》的“教什么”
英国诗人柯尔立治认为:“在生气勃勃的散文中,自然的各种美、人类的各种激情与遭遇,时常是用一个纯洁而仁慈的人在沉思默想这些事物时所想到的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这样的“用一个纯洁而仁慈的人在沉思默想”“自然的各种美、人类的各种激情与遭遇”时“所想到的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篇“生气勃勃的散文”,“沉思默想”的内容和“自然的语言”是文本要传递给读者的最有价值的信息。 《荷塘月色》进入语文教材,我们该如何确定其教学内容?“教什么”能否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认为首先有个教学对象的因素要考量。 这是台湾《国文》初二册第十七课《荷塘月色》“文本呈现”时的附加说明: [提要] 一、四周寂静的荷塘,今晚却很好,虽然还是淡淡的月光。 二、独自踱在这苍茫的月下,一切感到自由,更领略到独处的妙处。 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满塘的叶子与花,宛然起了一道凝碧的波浪。 四、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奏着的名曲。 五、大地显已入睡,唯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打破了宇宙的沉寂。 [题解] 本篇描绘月夜的荷塘和作者月夜赴荷塘的心情,用轻松的笔调,作精细的刻画。读了此篇,大自然的可爱,定能领会不少。 [文话] 这是一篇抒情文,抒写人们对大自然随时而异的情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一句古话。大自然是可爱的。它充满了文章的资料,便是所谓的“天成”。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文章的写法也就不同。能够相题行文,便是所谓“妙手”。 这些文字是我1991年秋天第一次执教《荷塘月色》时,大概是从某本语文杂志上摘录下来的一块“他山之石”。台湾国文教育的深度、广度均比大陆胜一筹。他们的初二学生与我们的高一学生在国文水平方面可能不相上下。面对认知水平大致相同的中学生,他们的教材编写者没有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启发学生去探究《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而是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篇抒情文,抒写人们对大自然随时而异的情怀”。 对照我当年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荷塘月色》放在必修教材第一册的第五单元“散文”中,文本前的[预习提示]是这样写的: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由于**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见朱自清《给S君的一封信》)。作者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色,脉脉的荷香……这一切又交融着作者那隐隐的,却又是深沉的孤独与苦闷的心绪。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这样,就不难理解文章的主旨了。 这套教材是在1990年10月出的第一版。21世纪的地方版《高中语文》教材又是如何“呈现”《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的呢? 2007年8月第1版的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把《荷塘月色》放在第二单元,在“准备与预习”条目下给学生提了两条建议: 1.借助网络或通过其他渠道,查阅1927年7月前后的中国社会现状和朱自清的个人生活状况,筛选你认为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抄录其中3~5条。 2.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荷塘风韵,欣赏月色之美。 第一条建议的导向很明确,依旧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启发学生去探究《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较之人教版,不过是更有了些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而已。 2008年6月第5版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把《荷塘月色》放在必修二的第4个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的“一花一世界”板块。在“活动体验”栏下的第1道题目便是:“朗读《荷塘月色》,想一想,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唯恐学生忘了“知人论世”,第4道题目忙不迭地“呈现”钱理群的这段话: 他(指朱自清)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那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 研读文本的确需要“知人论世”,但是否一定要把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与其“本事”联系起来呢? 明朝学者谢榛认为:“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诗家直说》) 清朝学者章学诚、谭献说得更明确: “文字之佳胜,正贵读者之自得,如饮食甘旨,衣服轻暖,衣者食者之领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 即便主张“知人论世”的孟子也说过这样的话:“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阅读作品时还得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读者的再创作的权力。 《荷塘月色》作为教材,其中学生读者依惯例成了教学对象,成了教学对象的读者依旧是读者,他们同样拥有再创作的权力。教材的编者又有什么权力去限定学生对文本中诸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文句的理解?教学对象既然是有头脑的并且有一定阅读经验的中学生,硬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启发他们探究《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不是无视教育、教学规律,便是别有用心。 其次要从保持文本的审美自由、无限角度去考量教学内容的确定。 文本的审美自由、无限这个说法源自黑格尔《美学》中的这段话: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引发占有欲和加以利用。 倘从培养审美能力的高度建言,给《荷塘月色》这类文章“确定教学内容”的行为属于把文本“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引发占有欲和加以利用”,本身就在破坏它们的“自由和无限”。 关于文本的审美自由和无限,歌德有过畅快淋漓的解释:“一般地说,我们都不应把画家的笔墨或诗人的语言看得太死、太窄狭。一件艺术品是在自由大胆的精神中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就应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照和欣赏。”对歌德的这个解释,朱自清先生也是首肯的。他在《短长书》中说:“文学不妨见仁见智,完美的作品尽可以让严肃的看成严肃,消遣的看成消遣,而无害于它的本来价值。”不过,朱先生非常看重文学的“本来的价值”,认为:“这本来的价值却不但得靠严肃的研究,并且得靠严肃的研究,才能抉发出来。” 我们所从事的中学语文教学当然不属于对文学进行“严肃的研究”,我们只是引导阅读,我们的教学无权破坏文本的“自由和无限”。 从《荷塘月色》在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高中教材中的呈现来审察,我们对文本的“自由和无限”的破坏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文本整体性的随意破坏,造成部分“大”于整体。 人教版中的《荷塘月色》文本通过[思考和练习]第一题中的第4小题:“《荷塘月色》第四段写荷塘,先后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第六题:“背诵《荷塘月色》4~6段”,明确告诉学生,文本中的三段文字是重点。而【思考和练习】的第三题、第四题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貌似正确的“误读”。 沪教版《荷塘月色》在“整合与建构”的第一题“理清作者的活动轨迹”明确把4~6自然段当作重点,要求学生“轻声朗读4~6自然段,完成下列学与活动”。并且在“应用与拓展”的第三题规定:“背诵课文第4、第5两个自然段。” 苏教版《荷塘月色》则在第四专题的“积累与应用”中明确规定:“背诵《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 教材在文本呈现时对局部的青睐,极易造成教师在实际教学、学生在研读中的“畸重”。有多少所谓的《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学案,将文本的整体性踩于脚下,大肆“细读”、“深读”这局部的三个段落。须知,最纤巧白皙的手臂、最健壮厚实的腿一旦与人的身体分离,就再无美感了。更何况,有些教学对象(读者)未必青睐这三段文字,教材的编写者又有什么权力“强出头”规定这规定那呢? 二是“给形式以最大的重视”(涅克拉索夫语),罗列“写了些什么”、梳理“怎么写”超过了对“为什么这样写”的探究。 雨果说:“决定一部作品的地位的,不是它的形式,而是它的内在价值。”同样,在《荷塘月色》中写景的种类、层次这些问题不起“决定”作用,关键是写景的目的。 在人教版《荷塘月色》里,【思考和练习】提请学生关注的是这样的问题: 用简明提纲标明《荷塘月色》写景的基本层次。 《荷塘月色》第四段写荷塘,先后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填写表格…… 苏教版《荷塘月色》文本“活动体验”第一题要求学生弄明白的是“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沪教版《荷塘月色》让学生“轻声朗读第4~6自然段”完成的“学习活动”之一便是填表格,“列出主要景物”“抄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语句”“发现作者视线的变化”。不过,沪教版的编者已开始注意到这些“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的工作其实只是手段,让学生有所“得”的,该是探究“荷塘周围应该还有其他景物,作者为什么没有写它们”这一类的问题。 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们确定某一文本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尊重的是学生,其次便是尊重文本本身的自由和无限。倘若这两者都做到了,我们“所教的东西”一定能“使学生喜欢”。《荷塘月色》如是,散文如是,别的文体也如是。
范文二:荷塘月色——一个关于写作的文本
教 争学鸣
新课 程 N E WC U R R IC U L MU
荷 塘 色月
— —一
个关于
作 的文本 写
赵 永生
(
西陕西安工大学附中) 业
意
大利国 级宝家卡尔维诺对作经典 有一“个经典 ”诠释 : 的一
“
忽然起 想” 这属 于日常活生验 经的想 联 ,而沿进着 塘荷—
来
部经典品是一作部每次重读都像读初时那 样来带发 现书 ;_部的 到荷—受塘用月 色,进 而有了 荷月塘色月和色塘横 描写的 ,构 成了 典 作品经一是 本即我们初使读 也时好像是在重 的书。《温荷 塘月 文章 的 主干分部。面下的 忽然想起“ ”“ 和记又 ”起 于知识经属验 色的》无疑 是就这样读常新常经典的。在《 荷塘月色》的 研史读 阐、释联想 , 成了构章文的枝 叶分 部 ,现体了 自清丰朱 厚学识的修养 文
史和和学史教 , 中来名家 、 名历师的解读 、 设计可谓异 纷彩。呈 其把 化积淀 ,实 增 了加 文的章文 化内涵意蕴表和达这种。精八骛极、 心游
《 塘荷色月》 作现代为散 的典文 , 范从作 写的角来研度 、读探 , 究突 万仞 、天 行 空马、 贯 古通的今思状态维 和精神域疆是一正个作 最 围,家也是 种解读一文 本 思路 的 !
一
为贵 可的写 作质 。朱 品清发自 挥了 马天空行 的文学想力联 心和 游 仞 万想象力的, 文章 的络才如行云脉流般水展开。因斯爱说坦 ,
想、
章写作 文的由头— 由此出发—
对写
作说来 想,力象 知识更比重要。正如 鲁迅所 勰刘《 文在雕龙心 》里说: 缀“者文 ,情动而 辞发 ;观文者 , 批 象力 比文知识要重
“。非有 马行天之精神空, 即 无大术之产生。” 艺以人情 ” 《 。塘月荷》色 开篇一句 “ 这天心里几不宁静颇 毫”矫揉造无 说 ,
作之姿, 故作 矜 之态 持 , 内从真心切独的 出发 感 , 我手“写我 ,口 我 手写我
心 ” , 身于置朋和友心推置腹 倾诉交的 流的语 境中我们向娓
、 三章写文作剪裁的一
什么 写
孙振绍生先观察说之质乃发现万物特之差异 这。一点 在 《塘荷
一 中体文得现很 显 明。朱 自就清“ 写身此地此此 时 ”独感的 。 道来娓 , 而因理顺成章地启开 了文章抒的情脉络 , 打 了文章写开 作月 》色朱 清自在《 荷塘 月色》 一文中, 写 的不是 日日过走的塘荷, 而 另有是 的空间 局 。 格章写文 作的发出点和足立点是作 “ 这几天者” 酿 酝 、
发
酵、 生一成 属于的“这一 个 的”感独体验, 这 就成构了 自朱写作本文
番样子 清的 荷塘; 写 的不平是 的 自常己 ,而是
超出了常 平 的己 ;
自的 由
。所 头以说, 好文 章熬 是来 出 的 “, 熬” 火候 到, 了 熬”“ 时到
间写的不是这世个 , 而界另一是世个 界。这就体现 了朱出自 清先生
在, “ 熬”了足 势了气, 边后的写 自然也作就到水渠 成。了有过写作 经 验的人
知都道, 提笔之 初 落,之笔 时,最纠 的结是下写一第个 字、
第
剪裁处一理上的别 具心 , 匠看原文且: 今晚
在院里子着乘凉 , 坐然忽起想日日 走 过的塘荷, 在 这月 满 的里 , 总该 另有一番光样子吧。 一
句话 不知;从写起何 一,落笔写下旦第个一字 、 第 一话句 , 后的面
写就会作畅顺很多。 《荷塘月色》 开篇的 对我们的写,作示启是 : 就 从心 出发 ,就是最好 的出点 , 发就最好的是 的地目。这是打破 写 作僵
局一剂的良药 。
二、 文 章写 的 作核 动 — —力联 和想 想 象
片天地好
是像我的 ;我也超 像出平了的常自己: 我爱热闹 ,
也 爱
宁静; 爱 居群 ,也爱 独。处
了到一个世界另里: 什 么 可都想 , 以 么都什 可以不 ,想便 觉
个 自是由 人 的。
潘知 在常 文《存学在的理 》由 一 文中 , 说文章作 写奥的就秘在 象想写在作 的中要作用重, 人 古有许曾多精的辟 述。论如陆 机 于 写“ 出绿 红瘦肥” , 而是“不海 依棠 旧” 。为“ 这一因”个 是才“ 身 此《
文 赋》 中 “ 其也 始, 皆 收视反 听 , 耽思讯傍 , 精 八鹜 级, 心游 万 地此此 时 的”感 , 文学独的染感力也在就此 。仞 ……观古今于须臾 抚 四海于,一。瞬”又 刘勰如在 文《心雕 龙?神
、 文章四主的构干——两个建主 。 体互雷不 —同怎—么写
思
》 说中“ 文之思 ,也其 远神 矣, 故然寂凝 虑, 思千载 接:俏嫣动容 ,
特
教师级大绩提 出过王一个文 主作体 计 设模 的—式“ 表两— 视万通里 ”, 从两 引段述文的 字,中我 可们 以清楚地体会到想象 的 例 不雷同”,。所 谓 “表两例 , 不雷同 ”, 指是文章 是由个两不互相 同
巨功能 大。迅说鲁: “ 有非马天 行之空大神 精、大气 象 的人 伟,即 无 主的体构成 的 。《荷塘 月》色 主的 ,干 月色之下荷塘由 月和之下色 的
大艺之产生 。” 术种思接这载千、 视通里万、 率性 为而、 天行马 空的 塘两荷部分成 构, 以又塘荷之 下的月为主色 。章脉文络晰清 、不枝 想象 力触和类旁通 举一、三 、 兴反感发 动的想力象是章文作 写的 源 蔓、 不次层明分 、 略得详 。当
泉力量所和在 。种这赋与禀作本人
家天性 高贵的、 禀 赋的非 凡、 学 关 。 系然想忽起一又 记 ”起 的联想脉 络。三 联想 处大扩充大 了章文想的 象空间和 作写 容。量 的光 里, 该 总另有一番子样吧 。… …忽然 想起采莲事的情 了来…? 一 。 于是 又记 , 《 起洲西曲》 里 句的子 : ……
一
余秋雨
《在 伟作 大的品秘隐构结》 书一中 到 说 法 ,国当 代家作
养 的
超 、 心技的胸开阔 、历的阅特独和道行 的深厚 有千丝万着缕 的 布夏尔洛撰文论 述正真全让世界作 苦家 的恼是 不容 问题 , 内是 而
式问形 题。《荷塘 色》月 作 现 为代文的典散范之作 ,容 内然 很当 重参
考文 :献
《 荷 ‘塘色月》 一 文 中 联想,想象 和脉络 的现出 呈 “: 然忽想起一 要 , 其但中 蕴着含厚的写丰 作源 ,资从 式形 上要高度也视 。重 绍张梅 和谐 :. 《荷 月塘》色 美的超对发现 常[ J] .名作 赏, 欣 02 70 作
简 者 介:赵 永 ( 生 1 799 . 0 8 一) , 男 ,族 ,汉 甘肃 , ,研 究 生 研, 究方向 :语文课程论。业毕 院 :校西 北 师范学大。
今晚 院子在里坐着乘 凉 ,忽然起 想日日 走过荷塘 , 在这的 月 满 ( 12 ).
?辑
编薛艳
直
1 29 一
范文三:关于《荷塘月色》中“杨柳”意象的分析
关于《荷塘月色》中“杨柳”意象的分析
安徽省含山中学 章明星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文章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贯穿全文。时而写月下的荷塘~时而写荷塘上的月色~时而写荷塘上采莲的场景,时而写静景~时而写动景~给读者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荷塘月色图及采莲图。文笔优美~格调清新~平淡而质朴~“读下去真个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切地谈话”。然而以往的有关《荷塘月色》的诸多赏析文章~在分析作品中的意象时~都很少提及“杨柳”这一意象~本人在研读这篇散文时~不禁产生这样的疑惑:文中多次提及“杨柳”~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杨柳”这一意象与该文的行文有何关联呢,
左思右想~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最后还是余秋雨先生主编的《形象与韵律》一书给我指点迷津~方悟出了《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先生多次提及“杨柳”这一意象的真正意图。我们大家一道来看看节选自该书中的《七绝圣手王昌龄》一文中的关于分析王昌龄诗特色的一段文字: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
夫婿觅封侯。
诗中写了一位天真烂漫的闺中少妇~无忧无虑地登楼观赏春景~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吐翠~不由思绪起伏。柳与“留”谐音~从汉代开始~在长安灞桥送别~就有了折柳送别的风俗。看到杨柳~很自然会引起对远别亲人的思念。由此可见诗中少妇“不知愁”登楼赏景~
,
触“柳色”而生离愁别绪。循着这一思路~我们一道来看看《乐府诗集》中《折杨柳枝歌辞》: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一个“折杨柳枝”的细小动作~便使战士那种即将久征在外时的忧愁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读者品味、体验诗中所言的真感情~也是通过“杨柳枝”这一意象而达到意会神通的。
《荷塘月色》开篇写出门赏月的缘由~而后写荷塘月色、江南采莲的情景~最后笔锋转到“到底惦着江南”~由荷塘月色到“到底惦着江南”~乍一看~见不到任何过渡、衔接的痕迹~颇有些突兀之感。其实不然~若认真仔细地品析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第六自然段~就会发现作者都着意点出或者不惜笔墨刻画“杨柳”这一意象~如第地二自然段作者有细腻的笔触写到“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特地点出了“杨柳”~第五自然段作者又富有深情地写到“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悄愣愣如鬼一般,弯弯杨柳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在“悄愣愣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杨柳之影越发显得俊俏~由树及影~感情又进了一步,在第六自然段作者又不惜笔墨地描绘到“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但杨柳的丰姿~便在雾里也辨得出。”虽是烟雾迷蒙~仍然看见“杨柳的丰姿”~若不是情有所寄~怎能有如此心境呢,情寄杨柳~寄寓何情呢,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8月~在“四、一二”的枪
,
声之后~作为一位民主人士“对革命抱着浪漫蒂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鲁迅语,~失望之余便心境愁闷~惆怅满怀~勾起思乡之情~那“山乡水乡”、“醉乡梦乡”的日子时时刻刻在他的脑海中闪现~正如他在《一封信》中说的那样:
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
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
己~自己的家。
情系杨柳~寄寓苦闷彷徨中的思乡之情,悠悠的情思~将“荷塘月色图”与“江南采莲图”串在一起~浑然一体~举头望月色中的杨柳~俯首惦着心中的江南~这样从写荷塘月色到“到底惦着江南”无任何雕琢的痕迹~成为水到渠成之笔。
综上所述~文中多次提及杨柳~是为了寄托“举头望杨柳~低头思江南”的情思~它是从荷塘月色到“到底惦着江南”的媒介。
,
范文四:关于《荷塘月色》写景部分的几点赏析意见
关于《荷塘月色》写景部分的几点赏析意见 【摘 要】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的写景部分,充满诗情画意,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本文从文章鉴赏的角度探讨了赏析这一部分文字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景物之间的关系特征,景物色调的变化,从审美的角度品味景物的意象美。
【关键词】《荷塘月色》 写景 景物 审美
《荷塘月色》的第四至六段是经典的写景段落。从月下的荷塘,到荷塘上的月色,再到荷塘四面的树色,层次清晰,语言唯美,描摹出了月下荷塘朦胧、淡雅、柔美的画面,渗透了作者暂时超脱现实的淡淡的愉悦之情。这种淡雅朦胧之景与淡淡愉悦之情的融合,浑然天成。赏析这篇美文时,这些写景段落正是“美味”之所在,也是值得下功夫咀嚼回味的地方。因此,我有以下几点意见以助赏析品味。
首先,应该注意写景段落中景物之间的关系特征。作者正是通过对这种关系特征的准确把握,写出了出了荷塘之景的清晰层次。如第四段,对“月下荷塘”进行了描摹。全段总共七句话,完全是凭景物之间的这种静态或动态关系来组织结构。放眼荷塘,“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所以先从叶子写起;而叶子中“零星点缀”的是一些白花,故而很自然地由叶及花,这在视觉上也很自然的转换;这时微风送来”缕缕清香”,而与“清香”一同被微风送来的还有“荷波”,这是由于风的吹动而产生的动态关系;而由“荷波”自然写到“波”下之脉脉流水,这是空间关系使然。如此写来,荷塘
之景的脉络便自然清晰了。
第六段写荷塘四面的内容也是如此。先从“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全是”的树写起,然后的一句话是:“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的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重重围住”准确表明了树与荷塘的关系,“漏着几段空隙”则形象描述了树与月光的关系,“重重围住”极言树荫之密,而特为月光留下的“几段空隙”则说明树林中月光之少,所以后文才有了“树色阴阴”,“如一团烟雾”,才使景的色调得以变奏。
有些比喻也同样抓住了这种关系特征。“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是第一句,在说叶子与荷塘的关系。“弥望”是说明整个荷塘的背景都是碧绿的叶子,而第三句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零星”、“点缀”则点明了白花与叶子的关系特征,这是点面衬托关系。也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关系特征,才有了后面的比喻——“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个比喻的妙处不仅在于白花与星星都很明亮,更在于还抓住了这种点面衬托关系上的相似点,即“白花”与“星星”一样,都“零星地点缀”了“碧叶”与“碧天”。这种景物之间关系特征的准确把握,使得这个比喻连带抓住了背景特征,颇具画面美,增强了诗情画意。
其次,还应注意三段之间景物色调的变化。“景为情设”,景的色调应该与人的内心的情调是协调一致的,“景调”的变奏则体现了内心情绪的变化。很多资料上并没有真正从这个角度来挖掘这种情调的变化,只是简单地将景的特征往“淡雅朦胧”上归拢,这样就
过于简单笼统。在第四至六这三段的荷塘月色的描摹中,“景调”是略有变化的,当然,这既有时间变化的因素,也有地点转换的因素。
在第四段中,作者形容叶子中间的花,如明珠,如星星,象美人。特征是明亮、晶莹、闪烁、圣洁。“景调”是明朗的;而在第五段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与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在这里,叶子与花让人感到更多的的是朦胧、恬静与柔美,较上段之景色调就更朦胧了。在这一段中,景的色调显然已经适合了作者自己的心境,他觉得此时的月色“恰是到了好处”,又和谐得如“名曲”。心境获得了暂时的超脱,感受了月色之美,内心平静愉悦。
而到了第六段,景的色调又发生变奏。就全文的情感线索而言,作者的心境由不宁静而寻找宁静而又要回到不宁静,所以在第四五段中的积蓄起来的愉悦心情终于在第六段又冷却回落。“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路灯光“没精打采”,是“渴睡人的眼”。景的色调由原来的素雅朦胧而变得暗淡单调了,于是,作者的心境又回落到消沉不安中来了。
再次,我们还应注意从作者的情感与审美角度入手去品味景物的意象美。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景物如诗人笔下锤炼过的意象,往往渗透着作者浓浓的喜爱之情与高雅的审美情趣。对于我们来说,喜爱之情常有,而审美情趣贫乏。朱自清先生喜欢使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表现这种情趣,朱先生在《春》中将春天比作“刚落地的
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在《绿》中将潭水之绿比作“平铺的荷叶”、“少妇的裙幅”、“初恋少女的心”,进而想象将“绿”“裁你以为带”,“挹你以为眼”。这些清新的意象与新奇的想象,真得让人耳目一新,意味盎然。
而在此文的写景段落中,先生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没有《春》与《绿》中那么明朗与热烈。而是一种搀杂了淡淡哀伤的淡淡喜悦,是一种哀而不伤、喜而不狂的婉约之情。而先生渗透于其中的审美品格有一种空谷幽兰,碧水清莲般的高洁之美。盘点这三段中作者对景物的描摹,无不充分展示了这种淡雅、圣洁与优美。荷叶如“亭亭的舞女的裙”,如“凝碧的波痕”,荷花如“明珠”,如“美人”,缕缕的花香如“渺茫的歌声”。诸如还有“笼着青纱的梦”、“别有风味的小睡”、梵阿玲上的名曲“,这些淡雅、圣洁、优美的意象无不烘托了他高雅脱俗的名士情怀,似乎也暗示了他某种清高自洁的性格特征。
最后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对于这三段的景物描写中到底蕴含了何种情思,历来有很多不同的争论,但是这不应该是这三段文字的欣赏重点,因为不要让复杂不定的抽象情感阻止了我们鉴赏优雅的脚步。我们的重点应放在景与情相融合的意境美上。清晰的层次,精致的语言,唯美的画面,景调与相情调融合的美才是我们应该奉为经典念念不忘的。
披文以入情,品景方见美。研读是对文章的一种逆向创作,我们的品读应该有我们的创造性。以上几点意见旨在指导学生从作者写
景的层次、色调、情感与审美诸角度,自主品读出文章独特鲜美的
真滋味,而非照本宣科机械地给学生解读这些经典美文。
范文五:关于中秋节的作文:荷塘月色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荷塘月色
摘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
1 / 3
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2 / 3
3 / 3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关于《荷塘月色》的“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