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什么是系统分析
什么是系统分析
狭义地说,系统分析就是需求分析
系统分析是传统软件工程生命周期里的一个环节,亦即: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当然,整个过程会有迭代和变更,但仍遵循着这样的顺序。
系统分析要解决的是“软件做什么”的问题。至于“软件怎么做”的问题,则应该交给软件设计师和程序员。当系统分析把软件功能确定无误时,整个软件过程才有良好的开端。
系统分析的成果是需求分析说明书,该文档必须正确、详细、完整地对软件要实现的需求进行说明。系统设计人员将根据该文档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因此,系统分析要研究的主要课题应该是:如何获得需求;如果进行需求分析,以及如何定义和描述需求。
根据这些探讨可以看到,我们常说的系统分析,是指软件项目启动以后所进行的需求获取、分析和描述等方面工作。
广义地说,系统分析是对整个系统应用的分析和研究
纵观软件整个生命周期,在项目立项建议、招投标、商务方案制作、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计划中,实际上都包含了系统分析的成分。
这里我们必须面对很多不同的前提,所以采取举例说明的方式。例如: 企业内部门如果想建立某个应用系统,他们首先得思考、编写和整理自己的需求,或者由IT部门人员进行整理。他们所做的可以说是初步的系统分析。 同样,某院所立项做一些软件开发,并申报863拨款,在软件可行性分析研究时也要考虑,项目的远景是什么,系统的目标是什么,通过开发软件可解决什么问题,要实现的功能范围是哪些,据此才可以提出建议书,并通过论证。这些高层次的论证,实际上也是系统分析。
当软件公司参与竞标时,必然要估测开发的周期和成本,这也直接取决于系统要实现怎样的功能,要明确掌握系统要提供的功能,而客户虽然会有几页需求方面的说明,往往需要先行作好调研。甚至需要做出一些原型来和未来客户进行交流。 咨询顾问在项目评估,或者产品实施中针对企业问题提供咨询建议时,他实际上也做了部分的系统分析工作。
商务销售人员在与客户讨论时,客户必然会提出他们的情况,这时,商务人员也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进行分析,并为用户勾划出一个基本的方案。这样的方案制作,也可看做是系统分析。
等到做项目计划的时候,系统的目标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要实现的功能范围是哪些,这些往往已经被确定下来。
项目过程中的需求跟踪和调整,以及后期的需求验证,用户级测试和验收报告方面,也和系统分析有一些关系。
另外,系统分析也包含对业务模型进行学习和研究。系统分析师要经常通过学习
和思考,对应用领域的问题,即客户业务规则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建立一个特定应用领域的业务模型,这将有助于实现更具广泛适应性的解决方案。 从以上表述中可以看到,系统分析从项目前期酝酿阶段就已经开始,并且在反复地思考,要做一个怎样的软件。而通过建立业务模型,可以更好地提供解决方案。系统分析可以是广义的。
范文二: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系统分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以所从事的物流活动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用系统的观点以及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从物流系统的概念来看,即由运输、储存、采购、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组成的,它们也称为物流系统的子系统。作为系统的输入是指运输、储存、采购、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物流处理等环节所消耗的劳务、设备、材料等资源,经过物流系统的处理转化,以物流服务的方式输出系统。
作为物流系统服务性的衡量标准有:
1、对用户的订货能很快地进行配送。
2、接受客户订货使商品在库库存率高。
3、保管中变质、丢失、破损现象少。
4、具有能很好的实现运送、保管功能的包装。
5、能提供保障物流活动流畅进行的物流信息系统。
6、能够及时反馈信息及合理的流通加工,以保证生产费用、物流费用总和最少。
物流系统分析贯穿于从系统构思、技术开发到制造安装和运输的全过程,其重点应在物流系统发展规划和系统设计阶段。具体包括:
1、制定系统规划方案。
2、生产力布局。
3、厂址选择
4、库址选择
5、物流网点的设置
6、交通网络设置
7、工厂内或库内、货场内的合理布局
8、库存管理
9、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进行数量、成本或费用的控制。
物流系统分析的常用理论及方法:
1、数学规划法(运筹法),这是一种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寻求最优方案的数学方法,其中具体理论与方法包括,线形规划、动态规划、整数规划、排队论和库存论等。
2、统筹法(网络计划技术)是指运用网络来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系统的各个环节。
3、系统优化法,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出使用目标函数最优的解
4、系统仿真,即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仿真试验研究。
范文三: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有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技术。装卸搬运工作、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等若干相互制约特定功能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
物流系统的特点:1、是一个人机系统。工作人员、2、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3、是一个大跨度系统(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4、是一个复杂的系统5、是一个动态系统。6、是一个多目标系统。
物流系统的目标是获得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效益。5个目标:及时快速、低成本、服务(送货)、规模优化库存管理。
物流系统的构成:物流系统是由人、财、物、设备、信息、和任务目标等有机整体。物流系统要素可分为:功能要素、支撑要素、物质基础要素、流动要素、网络基础要素构成。功能要素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支撑要素: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中心货场仓库铁)、装备(运输设备机械)工具(包装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组织及管理、流动要素(流量流向载体流程流体)网络要素。
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冲突。各物流要素之间的冲突(运输VS储存 )
第三章
提前订货时间:从发出叮货到货物入库的时间内都是时间。
存储策略主要是围绕何时进行补充以及补充多少。
常用概念:订购批量(Q)报警点(s)安全库存量(Ss)最高库存量(S)订货间隔期(T)记账间隔期(R)
经济订购批量(EOQ)需要的数据:T:存储周期订货周期。D:单位时间需求量。Q:每次订购批量。C1:存储单位物资单位时间的存储量。C2:每次订货的订货量。 Q=DT
单位时间存储总费用=单位时间存储费用+单位时间订购费用
单位时间存储费用=C1*Q/2 单位时间订购费用=C2*(D/Q) 通过求出Q*=根号下2c2d/c1 Cz=根号下2DC1C2
分批均匀订货下:Q*=根号下2c2d/c1 Q*=根号下2c2d/rv1 因为C1=rv1
分批均匀订货步骤:先求出Q——在求出Cz。求的时候注意,因为是分批所以某一阶段的价格不一样,在求出Q时候,应该看俺是不是满足这一阶段的要求,满足就求出Cz,不满足就用满足的哪一组当中最小的数带进去求Cz.
多种物资的联合订货:即联合定制多种物资ABC,步骤如下:先分别求出DiCi,和DiCi的和——求出T——求出Qi——求出C*——在分开求出ABC的C,进行比较。
范文四:物流系统分析
论文(报告、案例分析)
院 系 物流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09940731
组长姓名 杨杰
学 号 0994073128
任课教师 周三元
小组成员
2011年 7 月 6 日
IDEAS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UPPLY CHAINS WITH ARENA
常用的供应链系统的建模技术与方法
就常用的建模方法而言,基本上可以分为基于运筹学的建模方法(OR based Modeling Methods)、基于控制论的方法(Control theorists based Modeling Methods)、基于系统仿真的建模方法(Simulation based Modeling Methods),基于企业建模方法的研究方法(Enterprise model based Modeling Methods)。
其中基于系统仿真的建模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方程的方法(Equation based Modeling Methods)(主要是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System Dynamics based Modeling Methods)、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方法(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based Modeling Methods)、基于多智能主体的建模仿真的方法 (Multi-Agent Simulation based Modeling Methods)等
基于控制论的方法(Control theorists based Modeling Methods)
基于控制论方法包括离散时间差分方程模型以及连续时间微分方程模型, 分别对 应离散系统和连续系统的建模。
这些建模的思想主要是借鉴控制学科的理论, 把供应链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用 一系列的差分方程或微分方程来描述。 这样以来, 有很多的控制理论的工具就可 以用来分析与研究供应链系统的内在的动态特征, 比如传递函数、 根轨迹图、 频 域分析等等,这是此类方法最大的特点。
我们可以将供应链考虑成为一个理想的多级库存控制系统 (如利用库存平衡方程 组来描述供应链中的供应商) , 然后用自动控制原理可以给出其系统方框图及传 递函数,就可以求出使系统稳定的临界值。
由于方法本身的限制 (具有很强的线性假设, 即采用一系列的差分方程或微分方 程来描述供应链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供应链不满足这样的 假设),当模型的规模很大、很复杂时,首先采用这种方法描述问题就很复杂, 即使能够很好的描述,要得到结果也是很困难的。
基于运筹学的方法(OR based Modeling Methods)
基于运筹学的方法一般使用整数规划(IP, Integer Programming)、混合整 数规划 (MIP,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 排队论 (Queuing Theoretic Models )、策略评价模型(Option Valuation Models)、网络流(Network Flow Models)以及博弈论模型(Game Theoretic Models)、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和传统的优化方法(Optimization ),来描述和求解 问题, 模型可以覆盖供应链管理中的所有领域, 主要用于策略性决策。 求解的方 法主要有分支定界法、 Lagrange 松弛方法、 Bender 分解方法和行因子化方法 等。
排队论模型主要用于研究生产企业在平稳生产状态下的情况, 如各个设备或车间 等的输出率等, 并对资源分配进行优化, 如合理安排各个设备的加工任务、 合理 安排人员的加工任务等,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
网络流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供应链中成员的选择、 布局以及供应链的协调问题。 网 络提供了一种描述供应链结构的方法, 用网络流模型来表示一个供应链有其独特 的优点, 它能很方便地表示供应链中各种活动的先后次序。 使用网络设计方法建 立供应链模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用这种方法建立的模型一般规 模比较大, 随着供应链的扩大、 考虑范围的扩展, 模型的求解也相应地变得困难; 另一方面则是它只能考虑确定和静态的问题模型,考虑随机因素的能力十分有 限,而后者在供应链中几乎无处不在。
策略评价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供应链在不确定情况下的管理和协调问题。 对跨国企 业而言, 经常会有不确定事件发生, 如汇率波动、 政府政策改变或新技术的发明 等。 企业会采取各种策略对此做出反应, 如调整供应链中成员的数量、 采用不同 的生产技术等。策略评价模型提供了一种对采取的措施和策略进行评价的方法。 策略评价模型一般是随机动态规划模型, 目标是使各个时期的期望费用总和最小 或总收益最大。
许多供应链模型都表示成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目标函数为生产和销售成本等费用 最小或利润最大, 用整数变量表示供应链中成员的选择、 生产技术的选择、 运输 方式的选择等, 用连续变量表示供应链中各成员的能力、 各种资源的分配等, 用 约束表示供应链中的物流平衡关系和供需关系等。
在供应链系统的研究中, 博弈论模型常常与运筹学的其它方法相结合, 分析供应 商与制造商之间、 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 如研究制造商和销售商 之间的协调, 确定制造商和销售商各自的对策, 确定产品价格、 订货时间等, 使 他们都能获得比原来更好的收益。
我们可以看到, 基于运筹学的方法一般都需要较强的假设条件与数学抽象 (比如 统计模型中有关概率分布的假设),由于实际的供应链系统包含了很多复杂的、 不确定的因素(例如,组织、个人等等),同时供应链协调本身的复杂性将导致 模型的结构十分复杂, 现有的数学工具还不能提供获得最优解的途径, 这使得运 筹学的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类问题,因而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基于系统仿真的分析方法(Simulation based Modeling Methods) -1 目前,研究供应链仿真的机构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 IBM 等软件公司,它们多进行的是商业化研究,仿真器具有良好的用户 界面、强大的功能 ,目前在供应链研究中应用的主要仿真软件可包括:
(1) 通用仿真软件, 主要包括 Arena, Extend, GPSS/H, Micro Saint, Ithink , Powersim , Process Charter等。
Process Charter是美国加州 Scitor 公司的产品。 正如 Scitor 公司对该产品的 描述:“ 大脑内的流程图 ” ,它是一种很像流程图(Flow Charter)的、非常简 单易用的工具。 Process Charter通过块(block )、线(line )和文本三种基 本图形来构建模型, 用户可以自定义各类资源 (如劳动力和原材料等) 及其特性 (如质量、成本、可使用性和再用性等)。 Process Charter提供了对离散事 件成本分析的完美仿真, 但却缺乏对连续事件仿真的支持。 尽管软件提供了多种 预定义的条状图来察看仿真的结果信息, 但却不允许用户建立自定义的图形, 也 没有用户可导入的控件。
Powersim 是挪威 Modell Data AS 公司的产品,包含 16种共 150多个财务、
数学、 统计、 控制和图形等方面的函数。 Powersim 通过层次 (Level ) 、 流 (Flow ) 、 辅助(auxiliaries )和链接(Link )等系统动态符号(System Dynamic Notation )来构建系统,支持 Windows 平台的动态数据交换 (Dynamic Data Exchange , DDE) 和对象的链接和嵌入(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OLE ),并包含有大量的示例,使初学者可以很快的掌握它。 Powersim 支持 多用户的并发访问, 它的数组处理能力和工作组支持能力使得它成为连续系统的 强大模型工具,但它对离散事件系统的支持却很有限。
Ithink 是 High Performance Systems的产品,它包括基础版和专业版两种。 和 Powersim 一样, ithink 采用原料 (Stocks ) 、 流 (Flow ) 、 转换器 (Converter ) 和连结 (Connector ) 等系统动态符号来建立模型, 这些构件分别与 Powersim 的构件相对应。尽管在连续系统的建模上, ithink 不及 Powersim ,但却提供 了更好的离散事件建模。 Ithink 添加了队列(Queue )、箱 (Oven )和传送器 (Conveyor ) 三种特殊的原料来建立离散事件系统。 Ithink 可以通过不同的输 入进行模型的灵敏度分析,并提供时间序列和分散的图形来观察仿真的输出。 Ithink 还拥有大量的预定义块和优秀的文档支持。
(2) 制造系统仿真软件,主要包括 Arena Packaging Edition, AutoMod, ProModel, QUEST, Taylor ED, WITNESS , Extend+Manufacuring等。 (3) 服务业(流程)仿真软件,主要包括 ProcessModel, ServiceModel, SIMPROCESS, Work Flow Analyzer, Extend+BPR等。
Extend+BPR是美国 Imagine That!公司的产品, 它是一个几乎对于任何流程 的建模和重组都适用的强大的软件包。 Extend 有基础版、 Extend+BPR 、 Extend+ Manufacturing和 Extend+BPR+Manufacturing四个版本。 Extend 采用块框架 (Block Framework) 来建立和描述模型, 尽管不如 Process Charter 容易掌握,但却胜过 Powersim 和 ithink 的系统动态符号。 Extend 允许用户在仿真中设置分析的灵敏度参数并可将不同参数下的仿真结果集成在 一起使得用户能够对不同的环境进行快速的判别和决策。 Extend 对于连续和离 散系统建模的完美支持, 大量预建立的块, 对第三方厂商的接口支持和极强的可 扩充性等特点都使得 Extend 成为不可多得的工具。
(4) 供应链专用仿真软件,主要包括 i2 Supply Chain Strategist, IBM Supply Chain Analyzer, Supply Chain Guru等。
另外一类是 Carnegie Mellon大学、 Pennsylvania 州立大学、 Toronto 大学 等学校, 主要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 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仿真器, 采用的技术各 具特色。例如,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利用了 Multi-Agent 技术作为供 应链仿真器的框架, 可以对供应链的大部分战略和政策问题进行仿真, 是一个较 好的决策支持工具,目前仍然在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中。
基于方程的方法(Equation based Modeling Methods)
基于方程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 系统动力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以 Jay Forrester教授为首的系统动力学小组在 50年代创立和发展起 来的一门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的、 非线性的、 具有多重反馈的连续系 统。在发展的初期称为 “ 工业动力学 ” (Industrial Dynamics)。随后又出现了 研究城市的发展、人口变迁以及环境污染的 “ 城市动力学 ” (Urban Dynamics) 和研究全球社会和经济问题的 “ 世界动力学 ” (World Dynamics)。 1972年, Jay Forrester教授正式提出了 “ 系统动力学 ” (System Dynamics,简称 SD )
的名称。
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分析方法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based Modeling Methods )
对供应链仿真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离散事件仿真 (DES,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并综合利用运筹学软计算等优化及建模技术,重点解决供应链系 统中供应链设计、 位置决策、 库存管理决策等战略决策问题; 普遍采用可重用的 模块化设计, 利用图形过程建模方法建立系统模型, 在增强系统柔性的同时, 降 低用户使用仿真器的复杂度 (有关离散事件仿真的分析与应用在后续的章节中有 详细地分析)。
基于多智能自主体的建模方法 (Multi-Agent Simulation based Modeling Methods)
随着人工智能以及智能自主体技术的发展, 利用具有一定自主推理、 自主决策能 力的多智能自主体 (Multi-Agent)以及由其组成的多智能主体系统 (MAS,
Multi-Agent System),用来仿真、优化、实施、控制企业供应链的运行,已 经成为研究和实施供应错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应用包括 :
1. 建模与仿真方面的应用
建立供应链的 Multi-Agent 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际供应链的运行,为供应链 过程重组和供应链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是 Multi-Agent 在供应链管理中的 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Multi-Agent 模型是一种新型的、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工具, 它能够为决策者评价供应链运行效率,进行 What-if 分析,提供高效而易用的 决策支持。
2. 计划调度与优化求解方面的应用
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一般都具有独立的计划调度能力, 但是只有把这些独立分 散的计划调度能力协调、 整合在一起, 才能使整条供应链的运行得到优化。 利用 多智能主体系统协调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计划调度, 是研究历史较长, 而且应用性 最强的一个领域。 在基于多智能主体的计划调度系统中, 每个智能自主体代表不 同的资源,如机器设备、运输车辆、工人等,并且负责该资源的计划与调度。 3. 运行与实施方面的应用
利用智能自主体构建企业的信息基础平台,利用 Multi-Agent 作为供应链协调 和通信的主体, 控制和管理企业供应链的运行, 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程度,是 Multi-Agent 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仿真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在制造企业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 计算机仿真一直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在 减少损失、 节约经费、 缩短开发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制 造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促使各国研究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和发展, 为计算机仿真的应用提供新的舞台, 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发展的历程来 看, 仿真技术应用的领域空前的扩大, 已从传统的制造领域(生产计划制定、 加 工、 装配、 测试) 扩展到产品设计开发和销售领域。 而与网络技术结合所带来的 仿真的分布性、 与图形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所带来的仿真的交互性、 以及仿真技 术应用的集成化, 是仿真技术在制造业中应用的新趋势。 按照仿真技术应用的对 象不同, 可将制造业中应用的仿真分为四类:面向产品的仿真; 面向制造工艺和 装备的仿真; 面向生产管理的仿真; 面向企业其它环节的仿真。 本文将从以上四
个方面, 介绍计算机仿真在制造业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最后还介绍了虚拟现实和 拟实制造的概念,作为计算机仿真在制造业中应用的展望。
1. 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制造业(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制造、非金属制品制造、成衣制造以及各种 型材制造等部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生产总值一般占各国国内生 产总值的 20%~55%。 在各国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 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 占 60%左右。所以有的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 造技术的竞争。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 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制造业的研究。
为了改进以 T (开发周期) 、 Q (产品质量) 、 C (开发成本) 、 S (售后服务) 、 E (环境污染程度)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产品及产品开发过程,美国在 80年 代末提出了包括系统总体技术、管理技术、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制造工 艺 与 装 备 技 术 、 支 撑 技 术 五 大 技 术 群 在 内 的 先 进 制 造 技 术 (AMT :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的概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五大技术群的内容到现在已大大丰富,其具体含义如下 [12]:
2. 系统总体技术群:研究如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智 能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设计、规划、集成等总体技术。
管理技术群:研究与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组织管理相关的各种技术, 如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 /制造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 供应 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准时制造、精良生产、企业经营过程重构等技术。 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群:研究与产品设计、制造、直到检测等全过程 相关的各种技术, 如并行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工程 /计算机辅 助制造、拟实制造、可靠性设计、智能优化设计、质量功能配置、数控技 术、物料储运、自动控制、检测监控、以及质量保证等技术。
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群:研究与制造工艺及装备相关的各种技术,如 材料生产工艺及装备 (冶炼、 轧钢等) 、 常规加工工艺及装备(铸造、 锻造、 焊接、 热处理等) 、 少无切削加工工艺及装备、 高速超高速加工工艺及装备、 精密超精密与纳米加工工艺及装备、特种加工工艺及装备(激光、电子束 等) 。
支撑技术群:这一技术群是以上技术群赖以生存并不断取得进步的相 关技术,如标准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 术、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材料科学、人员教育和培 训、人机工程学、环境科学等。
以上涉及的主要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应用的阶段 可归纳为图 1。图 1中,纵轴代表年代,横轴代表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市 场需求形成开始,经过概念设计(外形、特征、材料、价格、批量) 、初步 (总体)设计、详细(部件)设计、工艺设计、生产计划制定(材料采购) 、 生产(加工、装配、测试) ,一直到销售、维护,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 通过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计算机仿真的发展及在制造业中应用的概况
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高技术,其方法学建立在计算机能力的基 础之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其应用领
域及其作用也越来越大。尤其在航空、航天、国防及其他大规模复杂系统 的研制开发过程中,计算机仿真一直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在减少损失、 节约经费、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学期周老师引导我们对仿真软件中的 arean 进行了学习。我们用该 软件进行了一些生产场景的仿真。该软件使用方便、一目了然。软件中有 很多模块和函数,很贴近现实生活中物流场景。
我们用 arean 软件仿真一个实际加工过程, 以下是这个模型的生产过程 中的一些模拟场景及其制作过程。
仿真系统的定义
系统仿真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技术之一 , 是将对象系统模型化 , 把模型作为实 验装置 , 用来分析已存在的或计划中系统的一种技术 。系统仿真是工程师、经理 和决策人对提出的关于操作、 流程、 或是动态系统的方案进行试验、 评估、 以及 视觉化的工具。 计算机仿真的特征是系统本身不必实装就可以进行实验。 它在减 少损失、 节约开支、 缩短开发周期、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起着重 要作用。
仿真是以系统理论、 形式化理论随机过程理论、 统计理论以及优化理论为基 础,借助计算机和仿真软件对实际系统行为进行动态实验研究的方法 。通俗而 言, 仿真是基于一定的知识或假设, 对实际系统进行模拟, 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 整个系统,并且对系统做出科学的调整、改善和优化,为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仿真的特点
它可以将研制过程、 运行过程和实施过程放在实验室中进行, 具有良好的可 控制性、无破坏性、可复现性和经济性等特点。
系统仿真在理论上体现了实验思考的方法论, 用它可以探索高技术领域和复 杂系统深层次的运动机理和规律性, 给出人们直观逻辑推理不能预见的系统动态 特征,具有科学的先验性。
系统仿真建模具有面向过程的特点, 仿真模型与所研究系统的运行过程在形 式上和逻辑上存在对应性, 避免了建立抽象数学模型的困难, 显著简化了建模过 程,具有很好的直观性
仿真的基本类型
离散系统仿真。
连续系统仿真。
混合系统仿真
油
下面我就仓储的安全补给和客户的得失为实例,运用 Arena 来模拟该过程:
先来看 A 生产线是如何模拟出来的(B 生产线与 A 相似) :
第一步:创建块
Create 模块
仿真模型中实体的起始点。 实体是按照一个时间表或者基于到达时间间隔被创建的。 实体离开 Create 模块进入到系统中被加工。
第二步:定义变量
Assign 模块
这个模块用来创建一个变量或对变量,实体属性,实体类型,实体的图片或者其他 的系统变量重新赋值。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使用其自增或者自减一个变量,稍后我 们将用它来改变其他数量或者属性的值
抓举时间符合三角分布(1, 3, 4) ,到达时间符合 TNOW 分布。
第三步:创建实体
Process 模块
仿真中重要的处理步骤。 Process 可以被指定为 V alue added(增值服务) 或者
non-value added(非增值服务) ,以便于可以累加它处理实体的各种成本或时间等。
一个 Process 模块能够被定义为以下四个选项:
Delay
Seize – Delay
Seize – Delay – Release
Delay – Release
使用 Process 模块的时候,推荐使用基础的函数 Delay 或者 Seize-Delay-Releas 。
产品在经过 A 、 B 初加工或预处理后,都到达下一工序深加工。
第四步:检验产品
Decide 模块
这个模块允许在系统中进行决策操作。它可选择是基于条件还是基于概率的决策。
决策有下四种:
2-way by Chance:实体有一定的概率到达两个可能的站点中的一个。 2-way by Condition:实体根据一定的条件到达两个可能站点中的一个。 这些 条件包括队列中等待的实体的数量,全局变量的值,一个属性的值,等等。 N-way by Chance:实体有一定概率到达 N 个可能站点中的一个。
N-way by Condition:实体能够根据一定的条件到达 N 个可能站点中的一个。
检验产品是否加工合格。如果合格直接计数,若不合格,则再加工,然后再判断,把合格的 与不合格的分别计数。
第五步:计数
Record 模块
这个模块在仿真模型中通常用来收集用户指定的统计信息。
第六步:终止
Dispose 模块
在仿真模型中, Dispose 模块主要用于作为实体的中止点。 实体的统计信息将在实体 离开模型前记录下来。
参数视图
终止的同时,资源也被释放。
然后运行。以下是运行的结果:
下面是对结果的分析:
当然,我们也可以键入一切其他小模块,例如插入时钟,日期等:
仅仅反映了该软件很少的一部分功能,还有很多功能有待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为 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我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 GDP 的比重,自 1998年降到 21.4%以来,连续7年在此百分比徘徊,到 2004年仍在 21.3%的水平。而国外物流发达国家的水平 是 8%~10%左右。 截至目前, 我国的物流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停留在粗放式经 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还不很理想。与此相对,现代物流理念引入我国已有 20余年的历史, 但物流真正为中国企业所重视, 被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 第 三方物流形成实际意义上的产业,则是在进入 21世纪才刚刚开始而已。
当前,国内企业在物流成本的控制上,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感性的成份居 多。 提出物流支出费用重要性的 “黑大陆” 学说, 指明人们对物流费用了解十分 片面的 “物流冰山” 理论; 阐明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利润着眼点的 “第三利润源 泉”假设;简便易行的物流成本计算法——“物流 ABC ”计算法等国外科研成 果令中国企业眼花缭乱。 值得我国企业警醒的是, 这些理论学说均是建立在国际 化大型企业的调研基础之上。而我国的物流业基本是由 50亿美元规模以下的中 小型企业组成。 国际上已有的先进物流理念如何在我国特有的经济情境中合理应 用,成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的课题。
1 物流系统成本
物流系统涵盖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 等各个环节。 站在企业的角度, 需要降低的并不是系统中某一个环节的成本, 而 是从全局出发, 控制最终系统成本。 要达到这一目的, 需对物流整体系统进行调 整、 改进和优化, 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提供尽可能高的物流服务质量。 物流各 子系统在自身得到合理优化的基础上相互衔接、 相互适应, 形成最佳的结构及运 行机制,既能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效能,又能使系统的整体效率得以充分体现。 最终,确保物流系统有能力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 商品尽可能由产地通过最少的环节, 以最经济的路线, 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
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提到物流系统,沃尔玛(Wal-Mart )集团是不可不提及的企业。沃尔玛经过 44年的经营,在美国已拥有 3 000多家连锁店,在海外拥有 1 000家连锁店,员 工多达 88.5万人,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它所实行的成本领先战略涵盖了商 品购存销流转过程所有环节上的成本和费用控制。该公司现已建立 62个配送中 心,为全球 4 000多家连锁店提供配送服务,整个公司销售 8万种商品, 85%由 这些配送中心供应。沃尔玛公司在美国国内共有近 3万多个大型集装箱挂车, 5 500多辆大型货运卡车。每年的运输总量达到 77.5亿箱,总行程 6.5亿 km 。配 送中心完全实现了自动化, 每种商品都标有条码, 由十几公里长的传送带传送商 品, 用激光扫描器和电脑追踪每件商品的储存位置及运送情况。 为合理调度如此 规模的商品采购、 库存、 物流和销售管理, 沃尔玛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电脑管理系 统、 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调度系统, 甚至拥有自己的卫星。 沃尔玛的物流系统是 一个整体系统, 一方面能够及时保证货架充足, 一方面也会尽力使库存量降到最 低。
2 整合物流系统的思路
在现实中,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两者是不可能同时成立 的,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 “二律背反定律” 。 高水平物流服务要求有大量的库存、 足够的运费和充足的仓容, 这势必产生较高的物流成本; 而低物流成本要求的是 少量的库存、 低廉的运费和较少的仓容, 这又必然减少服务项目, 降低服务水平 和标准。 沃尔玛在美国本土设立的物流系统从它现有的经济规模上较好地解决了 “二律背反定律” ,寻找到了自身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之间的 有机平衡点。它在美国本土的自动化配送中心,是当今公认最先进的配送中心, 实现了高效率、 低成本的目标, 为沃尔玛实行 “天天平价” 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 证。 但是, 进入中国市场的沃尔玛并没有立刻把它在美国本土的经营模式照搬到 中国来, 而是按实际情况, 适时合理地逐步设置采购中心与配送中心, 有条不紊 地升级自动化水平。沃尔玛的这种态度颇值得我国企业玩味。
(1)运输成本控制。我国企业受规模所限,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短时 间内拥有庞大的运输能力,更不可能广泛应用 GPS 定位之类的技术。这就要求 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社会现有设施,从全局出发,力求运输距离短、运输能力省、 中间运转少、到达速度快、运输费用低、运输质量高,高效规划航空、铁路、公 路、水路联运。
(2)配送成本控制。即使是实力雄厚的沃尔玛,来到中国后也没有立刻大 规模的布局配送中心, 而是按发展战略逐步开展业务。 我国企业也应遵循这一原 则, 按网点分布和发展规模适度设置配送中心。 一些生产型企业的内部物流在现 阶段则根本不必考虑建立配送中心,只需优化仓储。
(3)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合理化。每一个企业的物流都有自身的特点,企业 应就此合理选择物流设备与物流设施。 仓库是自建还是租赁, 需要设置何种货架, 使用何种材质、 规格的托盘, 配备哪些种类的运输、 搬运工具与车辆等都是每个 企业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物流设施与设备不要求多而全, 但一定要能适应本企业 的特点。 以商品流通为主业的武汉中百仓储配送中心拥有自己的欧式仓库, 采取 托盘式货架与重力式货架相结合, 多用塑料托盘, 配备厢式货车, 以及包括 “地 龙” 在内的四种叉车以满足物流需要。 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业的招商局武汉分公司
则是租用仓库,采用托盘式货架,主要用木制托盘,实行公路、铁路联运,适量 装备两种叉车,全公司在岗人员亦不足 30人。
(4)信息系统适度化。自始自终伴随物流的信息流决定了物流系统的有效 性,指导着资金流的运作。当代社会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生产类型向多品种、 小批量方向发展, 生产加工设备也从专用加工设备的流水生产线, 转向采用具有 多功能的加工中心的柔性加工系统(FMS ) 。以一个中等商品流通型企业为例, 其经营品种至少也在 5 000种以上。 由此产生的大量信息远远超过了人力计算的 能力。 物流系统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然需要实施高度的信息化。 但这一信息化的 过程可以也应该是渐进式的。沃尔玛在美国国内动用大型计算机设立数据中心, 而武汉中百仓储配送中心只应用了手持扫描仪、 电子计数器等相对少量的电子设 备。 信息系统不存在是否先进的问题, 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满足本企业的物流管理 和成本需要。
3 物流系统的拓展
物流系统的成本控制不能只局限于企业内部。 企业物流系统事实上已发展成 为了供应链(Supply Chain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为例, 该公司相当多的部件由武汉本地的汽车零配件企业采购。 神龙公司通过资质考核 与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与他们成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共享信息,相互协调, 确保神龙汽车的零配件供应, 使神龙公司的内部物流运行顺畅, 也有助于公司控 制采购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事实上,企业供应链也仅仅只考虑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并没有充分 考量所有的利益相关人。 广义上的物流系统还包括了企业的上下游客户及所有利 益相关人。 将这些因素加入到企业的物流体系, 再综合资金流与信息流就构成了 一条较为完整的企业价值链(V alue Chain ) 。这里的利益相关人指所有受到企业 经营活动影响的主体。 以一个啤酒制造商为例, 它通过销售商将产品输送到消费 者手中, 与之相关的利益者可能有消费者、 第三方物流企业、 啤酒厂周边的居民 甚至于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等。 消费者是产品物流的终点, 第三方物流可为企业 提供服务, 工厂周边的居民可能因企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索赔, 政府职能部门 可能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干预。 企业价值链的优化要能为高效的生产提供保障, 提 升企业的服务水平, 合理降低成本, 也要适当地注意企业的社会效益。 否则, 企 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可能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而达不到设计的初衷。
4 总结
21世纪, 我国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 绝大多数产业出现产能过剩, 买方 购买力低于市场供给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 制造业和流通业均以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服务水平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物流系统降低成本并不意味着同时 降低服务水平。 控制物流成本的目的是将物流成本降低到与所提高服务水平的最 佳匹配点或区间,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降低企业成本、 促进企业增收节支的 目的。 我国企业应有选择地吸收成功经验, 借鉴国际物流管理研究的成果, 与理 论界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步伐。
范文五:物流系统分析-A
烟台南山学院 2012 — 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物流系统分析试卷》 A
(课程代码:3062621 专业:物流管理 学习层次:本科 年级:2010级 )
本试题需在【答题册】作答。 (试题总分 100分 )
一、 XXX (共 X 题,每小题 X 分,满分 X 分 )
二、 XXX (共 X 题,每小题 X 分,满分 X 分) 三、 XXX (共 X 题,每小题 X 分,满分 X 分 )
四、计算题(共 4题,每题 10分,满分 40分 )
1. 某物资企业 2007年每月的物资运输量统计如下, 用指数平滑法预测 2008年一月份的运输量 (用 不同的平滑常数,取 α=0.1, 0.5, 0.9, F1取前三期的平均值)
课程代码 XXX 第 页 (共 X 页 ) 1
课程代码 XXX 第 页 (共 X 页 )
2 2. 某公司拟在市东、西、南三区建立门市部。拟议中有 7个位置 (点 )Ai (i=1, 2,…, 7) 可供选 择。规定:在东区,由 A1, A2, A3三个点中至多选两个;在西区,由 A4, A5两个点中至少选一个; 在南区,由 A6, A7两个点中至少选一个。如选用 Ai 点,设备投资估计为 bi 元,每年可获利润估 计为 ci 元,
但投资总额不能超过 B 元。问应选择哪几个点可使年利润为最大 ? (建立模型)
3. 求 v 1到 v 9的最短路的长度及路径(弧旁数字表示该段路长) 。 (回溯法、标号法任选一种)
4. 某公司每年需用某元件 2400单位。每次订购的固定成本为 250.00元,单位维持库存费为货物 价值的 25% 。现有三个货源可供选择。 A :不论订购多少单价都为 10.00元; B :订购量必须大于 等于 600单位,单价 9.50元; C :订货起点为 800单位,单价 9.00元。试确定该公司的订货策略, 并计算年最低库存费用。
五、计算分析题(共 1题,每题 15分,满分 15分 )
由配送中心 P 向 A — I 等 9个用户配送货物。图中连线上的数字表示公路里程(km ) 。靠近各用户括 号内的数字,表示各用户对货物的需求量(t ) 。配送中心备有 2t 和 4t 载重量的汽车,且汽车一次 巡回走行里程不能超过 35km ,设送到时间均符合用户要求,求该配送中心的最优送货方案。
4
9 V 8 6 V 7 V 3 4V 1 3 2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