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世界政治格局
当代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以国家为基础的各种政治力 量、 尤其是具有全局性影响力的各种战略政治力量在一定时期内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力量结构和态势。 当代政治格 局经历了战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 全球争霸和两极格局的最终解体;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后 冷战时代的国际政治格局不可避免地向多极化及其多中心和多 层极趋势过渡,但当前呈现出“一超多强”及其它诸多新特点。 一、二战后世界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及变化 (一 ) 苏、美各为其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战结束, 也结束了战时短暂存在的国际法西斯集团与国际 反法西斯同盟的大格局。 以美国和苏联各为其首的资本主义与社 会主义两大阵营、两大力量统率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 矛盾、 冲突和形势, 从而构成了战后国际上称之为的两极政治格 局 ; 国际政治军事局势也进入了战后的所谓“冷战”期。
(二 ) 两极格局对峙中的变化
20世纪 50年代形成的战后国际政治两极格局及其局势, 经过 60年代到 70年代时, 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重大变化。 主要是 在这期间, 战后高涨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力 支持和两极格局对峙、 争夺的有利条件下, 获得了蓬勃发展和空 前辉煌的成果,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不结盟运动和 77国集团,从
而在 70年代以第三世界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 始改变、 刷新着战后两极力量一览天下的国际政治结构和力量格 局。在这期间,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亦发生了大争论、大分歧、进 而大裂变 , 统一的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经瓦解和不复存在。以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一极也开始削弱、 分化和裂动。 这些新 的重要变化使得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构成的 世界两极格局转化为了苏联与美国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的两 极格局。
二、冷战结束与两极格局的解体
(一 ) 冷战时代的第三次缓和进程
经过 20世纪 7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紧张对抗,到 80年代终于出现了冷战时代的第三次缓和局面和随后国际局势 的转折性变化。
(二 ) 两极格局解体和冷战结束
1991年的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是二战结束时构筑的雅 尔塔体制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两极国际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和了 结的最后两大标志性事件。 苏联的解体更使国际政治舞台上只剩 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 存在多年的世界两大战略力量、 两大抗衡 之“极”的平衡局势被彻底打破,战后的两极格局和冷战时代终 告结束。
三、后冷战过渡时期的特点和“一超多强”的 力量结构
(一 ) 旧格局瓦解到新格局形成的过渡时期的特点 国际政治力量重构和国际政治新格局形成在此过渡时期 面临的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较长期性。 (二) 过渡时期的 “一超多强” 力量结构和多极化发展 趋势
经过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十年发展变化,国际政治的力量结 构和重组虽然仍显示出 “一超多强” 的基本结构特征和继续多极 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基本力量结构继续显示出北强南弱、 西强东 弱, 离各种主要力量达到新的战略平衡还有较大距离, 新的多极 国际格局的形成期和具体内容及其层次比人们预想的要更长、 更 丰富、更有变化。
四、面向新世纪的国际格局及其变化趋势 未来一段时间, 国际政治格局将大致呈现出以下三方面态 势:
(一) “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二)多强力量你追我赶,重新排序,更加壮大。
(三)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不可阻挡地加速向多中心、 多层极发展,直至达到某种新的相对平衡的程度。
这些全球或地区性力量相互交织、彼此制约、渐趋平衡, 使多极格局基本“定格”和答题维持在一个平衡水平上。如此,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过渡时期”就宣告结束,而国际政治新 的多极格局在 “多极” 的含义上也体现为构成格局的主要 “角色”
或“角色组合”越来越多;国际政治舞台出现前所未有的全球的 多中心、 地区的多元化、 大格局的多层次和整体上又相互联系的 图景。
范文二:世界政治格局1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知识点
一、 世界格局
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的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
1 . 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2 . 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 。
3 . 美苏“冷战”结束后 , 世界出现 多极 化趋势 , “ 一超多强 ”局面出现。 但多极世界尚末形成。
三、一战后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产生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对世界的角逐回到会议桌上。
2、确立标志:a、1919.1—1919.6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签订包括
对德《凡尔赛和约》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凡尔赛体系形成。
b、1921——1922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
括《九国公约》在内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体系形成。
3、作用:a、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b、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构成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
4、存在矛盾:
a、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b、分脏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
c、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5、结束:二战的爆发。
、二战后国际格局:
雅尔塔体系,冷战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1、产生背景:二战以后,美苏双方寻求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衡。
2、形成过程:a、序幕:1946年,英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
b、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正式形成:1949年北约建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影响:a、美苏争霞,世界局势长期不安宁。
b、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新的大战的爆发。
4、结束:1919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
1、背景:冷战结束,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
2、世界主要力量中心:
a、“一超”美国。 b、“多强”: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3、 a、主要障碍:霸权主义。 b、决定因素:经济实力。
4、发展趋势: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格局尚未形成。
立一个国际新秩序。为此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产生了《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产生《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建起所谓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提出“门户开放”
和“机会均等”的原则,虽然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但没有列入中国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要求,从而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雅尔塔体系取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一直 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 结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有:1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1、1971年26、
1991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PEC),在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一直持积极态度。我国领导人出席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区域经济合作原则“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 并被采纳。2001年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我国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五、推动或制约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消长、军事实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
六、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的三种类型
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
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国家侵略与反侵略、称霸与反称霸的矛盾与斗争。
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
七、制约各国相互关系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
1.各国的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国家利益决定着外交政策的走向。
2.各国的综合实力。国家实力往往决定该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目的和方式,从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全局,综合实力包括:稳定的政治局势、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3.各国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反映国家的社会需求,影响到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一些大国总是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他国,造成国际矛盾。
4.地缘政治的存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国际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产生特定的国家间关系。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政策、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控制、中国努力发展同周边国家间的友好关系,这些都是地缘政治的重要表现。
5.各国的历史传统。各国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自己的特色。
6.各国的国内斗争。在近代民主制度下,各国内部的利益集团互相攻击,使得对外政策的制定带有党派斗争的色彩。甚至,有的国家统治者企图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来平息国内的政治斗争。
八、认识
1.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国际经济关系,它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
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3.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4.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则,国家间的竞争实际就是实力的较量。
5.冲突和合作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最鲜明的特征。
7.在近现代史上的国际格局中,由于各国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其冲突和摩擦也就不可避免。因此,任何格局从它们形成之日起就孕育着变动的因素。因而任何一种格局,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的、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九、和谐世界
1、我国为建立和谐世界所作的努力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如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等。
(3)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进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如改革开放后**提出和平与发展战略,加入APEC、WTO、创建上海经济合作组织。
(4)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9.11”后,我国与国际社会相互合作,联合反恐等。
(5)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的主张。
(6)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2、建立和谐国际秩序的举措
(1)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
(2)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作用。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4)国际间应该和平共处,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求得共同发展
范文三:当前世界政治格局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最近几年中国周不是很定,先是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2010年3月26日边边生天安事件“边” 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接着朝爆延坪炮事件,
双方系急直下,而中日之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9月7日爆撞船事边边边边边边边件,也使得本来展和的中日系重新了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起来。接着,无是中菲爆黄岩争端,中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越爆的南海争端,我都不看到美国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的身影。然也由于些矛盾之前就存在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有,但也和美国的推波助分不。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金融危机爆以来,世界普遍不景气,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而美国也面了不小的困,多个机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构低美国的主信用等,后,金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融暴蔓延全球,欧危机,欧盟五国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深陷泥潭,由于全球不景气,依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靠能源出口的俄斯也大不如从前,日本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更是陷入增,中国然也受到了一定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的影响,但在全球仍是一枝独秀,,本就担心边边边边边边边边中国挑其霸地位的美国的深深的不安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而此,中日三国的自由区建小有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成就,三国系更是相定,洲分生水起。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而此,不是国爆的反美浪潮,是日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本冲反美国,无不美国深深感到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自己在洲的霸以及被挑了,自己的盟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友都始离自己去,了重新自己在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洲的霸地位,美国始施行重返太略。于
是,天安事件爆了,中日撞船事件爆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了,甚至菲律的小国也大放厥,公然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与中国做,占中国南海礁,越南、印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度也挑衅中国。一,美国繁穿梭于洲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各国之,以正的停者自居,但美国的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每
次介入从来都没有站在中国的立上,从来都是偏袒与中国有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利益冲突的国家,更是派遣航母等各国挑衅中国壮胆。而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也美国深入介入太提供了条件。之后的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事情展正如美国料的那,国、日本的反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美浪潮全都偃旗息鼓了,两国重新迎美国重返太他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提供支持。而美国所做的一切,也无非是了堵中国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延中国的展,从而放慢中国挑美国的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步伐,当然,通些事件,美国也拉了自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己太的盟友,成了堵中国的。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然有周国家的不断挑衅,但我不
害怕,因美国只是他助威,持斗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而不破的状,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国是不会了些国家的利益而与中国底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
撕破的,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竟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两国之相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互依。因此,只要我沉着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各挑,极探索新的外交策略,大力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展,改善民生,中国一定能打破美国的重重包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边,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范文四:世界政治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冷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一.美苏两极格局
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1.原因:
(1)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美国要称霸世界和苏联努力扩张势力范围的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3)社会主义力量的增长(如新中国,东欧等),引起了西方和美国的敌视。 2.形成过程: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其奠定了基础.
(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达成了关于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的若干协议,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这个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2)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两级对峙的主要表现形式—“冷战”
(1)原因:除以上三点外,再加上双方势均力敌,不敢贸然挑起世界大战和人民希望和平。 (2)主要过程:
??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946) ??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一个“遏制共产主义”的总思想 ?概况(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手段)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vs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上:北约vs华约 几个概念: 马歇尔计划:
目的:为扶植(恢复经济)和控制西欧国家 提出:1947年提出,又称为欧洲复兴计划。
作用:使西欧经济得到复兴,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同时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以共同对付苏联.
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
目的:为了打破美国为首的经济封锁和与遏制政策相抗衡; 成立:1949年,苏、保、匈等六国在莫斯科成立;
作用:有利于各国加强互助和经济的恢复,但也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便利苏联推行苏联模式和对付美国.
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成立:1949,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而成立; 性质: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华约(华沙条约组织)
成立:为与北约对抗,1955年,苏、波、阿、保等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而成立;
性质:是一个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军事政治组织; 影响: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4.两级对峙对世界的影响
积极:双方势均力敌,相互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带来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消极:使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不利于全球经济发展;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热战的表现:德国分裂(1949)(1961年柏林墙的修筑);朝鲜战争(1950-1953);越南战争(1961-1973);古巴导弹危机(1962))
二.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与苏联的解体) 1、原因: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性和公开性;实行多党制和扩大地方权力)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经过:
(1)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后来扩展到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2)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
(3)在苏联国内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的情况下,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4.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宣告“冷战”结束,促进了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欧洲一体化”进程) (1)原因:
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为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必须联合起来; 在美苏“冷战”中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应对苏联的威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根本原因); 法德和解是联合的关键(1950年,提出法德煤钢共营的“舒曼计划”) 2.主要过程
(1)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而成立,并最终化解法德矛盾)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 3.欧共体的性质和目标 性质:区域一体化组织; 目标:经济一体化与政治一体化; 4.影响:
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合作,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和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其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的扶植(冷战形势的变化,希望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沿阵地,扶植表现如朝鲜和越南战争中的对日军需订单等)
③日本政府的方针及战略(如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等) (2)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实力的增强(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80年代),力图成为多级世界中的一级。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二战后,亚非拉一些国家先后赢得了民族独立;
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由
此不结盟运动兴起。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特点:
政策: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任务:初期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70年代开始,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并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注:中国至今非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后) 表现:
1.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欧洲联盟条约》,以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2.日本力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4.中国日益强大(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三.当前世界政治格局
当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但迄今为止,多极化仍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三.“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形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二.原因:一些国家、地区长期压抑德的民族、种族、宗族、领土等矛盾爆发;
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 三.表现:1999,美国轰炸南联盟;2001年,美国“911事件”(国际恐怖主义)。
范文五:世界政治格局
第一章 世界政治格局
【资料参考】
联合国的建立
联合国的建立是由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同盟国发起的。1941年8
月,美英公布的《大西洋宪章》最
初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设想。1942
年1月,26国在华盛顿发表了《联
合国家宣言》。1944年8月,美、
苏、英、中四大国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讨论和草拟了联合国章程。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由以上四大国发起建立联合国。1945年春,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经过两个多月的讨论,6月26 日通过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宪章生效(后来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
日”)。至此,联合国正式建立。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
会第26届会议以压倒多数通过了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
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
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接着,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提付表决,并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
联合国有“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六个主要机构。其中,安全理事会(又称安理会)最为重要,它由5个(中、法、苏、美、英)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安
理会在决定实质问题时,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对安理会决议拥有否决权。
【点评分析】
联合国的建立是人们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避免战争的重演的产物。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联合国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有权威性、最有影响性的全球性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等,是其他任何国际组织或国家集团所无法替代的。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重视并努力维护联合国的核心地位和安理会的权威。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中国积极支持并参加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开展的各项工作,在联合国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主张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出发,在民主、公正、客观、平衡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联合国及安理会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以增强其效率和有效性。
世界政治格局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国际政治舞台上各个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形成的一种力量均衡、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世界格局的形成,关键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国力的对比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向多极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两极政治格局形成并不断发展。第二阶段,从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开始向多极转变。第三阶段,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
第一节 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二战结束后,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妄图称霸全球,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同时也出于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图谋,发动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相继登台亮相。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则意味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在两极格局中,为了称霸世界,美苏两国在世界各地展开争夺,竭力控制更多的势力范围,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一、二战结束后国际力量的对比
(一)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法西斯德国被彻底摧毁,殖民地被剥夺,国外市场和海外投资全部丧失。英国虽然赢得了战争,但耗尽了财富,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昔日的威风一扫而光。法国更是元气大伤,战争使法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二)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在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有原子弹。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在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丰富的黄金储备。同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在政治上,美国一度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的工具。
(三)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在战争中苏联扩展了疆土,解放了东欧大片领土。战后初期,苏军驻扎在东欧、南欧、中国的东北和朝鲜北部等广大地区,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二、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
(一)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政治格局的基础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美、苏、英相互让步、妥协的产物,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雅尔塔体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实现合作、和平相处。但是,它明显具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政治格局的基础。美苏两国在经历了短暂的合作后,很快便转向对抗,从而形成战后两极政治格局。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敦发表反苏演说。他攻击苏联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鼓吹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苏联。这就是著名的“铁幕演说”,它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公开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宣称美国要“遏制”苏联的“扩张”,同苏联展开全面对抗。后来,人们把这一政策称作“杜鲁门主义”,它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资料参考】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联合国会议、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关于和平时期保持并加强在战时所实行的合作和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会议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发表了《克里米亚声明》。雅尔塔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打败德,日法西斯,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绘制战后欧亚政治版图,重新划定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及疆界,建立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点评分析】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划分欧洲和远东的势力范围,表明美苏两国占据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的中心地位,为战后世界形成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打下了基础。二战后,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势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得到壮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形成对峙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两国势力,使之成为二等国家,大大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舞台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极格局。
(二)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1949年4月4日,美国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简称北约),1949年8月24日生效。北约的目
的是与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
成员相抗衡,若某成员国一旦受到
攻击,其他成员国可以及时作出反
应、联合进行反击。北约的最高决
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
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外长、
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布鲁塞
尔。组织机构主要有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常设代表理事会、军事委员会、国际秘书处等。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它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它的成立加剧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冷战局面。
面对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政治
上的孤立与敌视,意识形态上的攻
击与诬蔑,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
军事上的包围与威胁, 1950年2月
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
约》,两国结成政治、军事同盟。1955
年5月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8国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至此,在欧洲就形成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在全球出现了资本
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两极政治格局。
(三)两极政治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两极政治格局的实质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在政治上,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在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在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政治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两极格局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的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两极政治格局的消极作用是具有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世界纷争。
三、两极政治格局的结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华约解散。到1991年12月底,持续近50年的雅尔塔体系终结,两极政治格局瓦解。
(一)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前是拥有15个加盟
共和国,2亿6千多万人口,2200
多万平方公里面积,横跨欧亚两大
洲,包括119
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
家,它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二战中,苏联军队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力军,并参加了对日作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战前,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高度集中的弊端。战后,执行的仍是战前的路线。为适应冷战的需要,加紧建立火箭和原子工业等军事工业,使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与西方阵营反差越来越大。因此,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对他全盘否定,自身则越来越独断专行,改革换汤不换药,在多数人的反对下只有下台。后继者虽都强调改革,但均收效甚微。
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决定修改宪法,实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首任总统。随后,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因回应者寥寥无几归于失败。此后,苏联形势急转直下,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苏共中央解散。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了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宣称苏联的法律和其他一切准则在三国内不再适用。21日,俄罗斯等11个苏联前加盟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联合体首脑会议。25日,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升起。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
(二)东欧剧变
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
生了激烈的动荡。在短短一年多
的时间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
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
加利亚、罗马尼亚等6国,共产
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
性质。1992年3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大选失败后下台。1992年4月,南斯拉夫分裂为5个独立的共和国,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随着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丧失,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东欧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其次,是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东欧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选中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
(三)华约解散
1991年2月25日,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特别会议上,华约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苏联等6个成员国的外长和国防部长分别代表本国在一项议定书上签字,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所有的军事机构从1991年4月1日起全部解散,同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政治磋商委员会在布拉格举行会议,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华沙条约停止生效的议定书和会议公报。至此,华沙条约正式解散。
【资料参考】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在其上台执时,苏联已经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国内,国民经济的发展陷入停顿状态,
社会的各种矛盾日趋严重。在外部,苏联所奉行的全球进攻战略开始遭到西方集团的全面反击,美国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使苏联面临着新的一轮军备竞赛中被拖垮的危险。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之时,苏联原有的外交政策已难以为续。于是,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外交政策实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大声疾呼“形势要求改革”,并提出“民主化”、“扩大公开性”等问题。然而,戈尔巴乔夫不分阶级的“民主化”,没有限度的“公开性”和“抽象的”的“人道主义”,在国内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舆论,逐渐把改革引向误区,对苏联社会造成了较大的思想混乱。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首先是从东欧开始的,东欧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都套用了苏联模式,从而形成了一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苏联模式本来是一种在非常状态下实行的特殊模式,但苏联领导人战后不假思索地“输入”到东欧,其弊端日益显露,因而也就陆续出现了改革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改革现象。因此,包括苏联在内的苏东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卷入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态势。然而,苏联、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并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相反,各种矛盾的激化达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终使社会主义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产党政权丧失。1988年夏,苏联的改革面临复杂形势,经济改革陷入停滞状态。1990年,苏共28次代表大会后,苏联的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进行组合,形成了以叶利钦等为首的“激进派”,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中间派”和以利加乔夫为首的“传统派”的三种势力。在此背景下,爆发了8.19事件。应当说,亚纳耶夫等发动的8.19事件旨在阻止苏联的演变。但是,8.19事件的迅速失败,却加速了苏联演变的步伐,使执政74年的苏联共产党瓦解。
东欧剧变首先从波兰开始,其次是匈牙利,民主德国等。虽然,各国演变的过程基本一致,但东欧国家政权转移方式却大不相同。大
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执政的共产党最高层内部发生了裂痕,自己搞垮了自己,最终丧失了国家政权;二是执政的共产党在国内外的综合作用和冲击下试图加以抵抗甚至回击,但在一步步地妥协退让中被逼交出政权下台;三是在激烈的冲突中实现政权的更替。
【点评分析】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该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政策上的失误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和政策。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提出所谓“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新思维”,对外纵容和支持东欧各国的政变,对内取消共产党的领导,改变苏联社会主义的性质。外部原因是西方长期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当1991年“8.19”事件挽救国家命运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曾有过辉煌历史的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不存在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华约解散,标志着两级政治格局的结束。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并不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它对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生动的教训,它使得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对自己现行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西方的和平演变进行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条件下,能够带领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各方压力,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途光明。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现出单极格局。从长远看,世界政治格
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
一、“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两极格局终结后,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这种“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转变。
“一超”是指美国。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挑战美国的这个地位。美国为了维护和加强“一超”地位,鼓吹世界已经进入“单极时代”,制定并实行了单边主义的政策。当今世界,任何国家与国家集团都没有实行单边主义战略与政策的实力和条件,惟有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2003年,美国为了用武力向中东输出民主,不顾国际社会,包括一些盟国的强烈反对,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伊拉克战争。恐怖主义袭击美国是对美国冷战后急剧膨胀起来的“一超”地位的重大打击。但是,通过反恐以及在全球施加美国的权势,美国的“一超”地位并没有削弱。9.11事件发生后,几乎所有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行动,都是美国一手策划和推动的。它既不需要联合国授权,也不需要同其他国家乃至盟国商量,可以说是独断专行,为所欲为。西方盟国总体上保持了同美国的协调一致。
“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等。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目前,欧盟是世界上第三大人口居住区,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在外交方面竭力谋求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军事外
交。目前,日本提出向政治大国迈进,积极谋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立足亚太,谋求成为地区性大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武器。随着国内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改善。俄罗斯仍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大国,是核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社会中仍然举足轻重。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资料参考】
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悍然发动侵略伊拉克的战争,美军仅用了不到4周的时间就顺利占领包括首都巴格达在内的伊拉克主要城市,并于4月15日宣布萨达姆政权已经瓦解,在伊拉克大规模战争已经结束。
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使联合国的权威受到重创,由于美国的原因,联合国无法在解决危机过程中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在危机发生、发展和解决的整个过程中,都无法取得一个主导的地位。联合国在美国的压力下并按美国的意愿做出了1441号决议,又在美国的压力下,让这个决议变成了一张废纸。尽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表示以美国为首的武装打击伊拉克的战争的合法性“值得怀疑”,也尽管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国等国际坚决反对美国绕开联合国对伊动武,但美国仍然悍然发动了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在战争结束之后,美国拒绝任何让联合国在伊拉克重建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建议。
【点评分析】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任何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军事行动,都必须得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惟一授权。美国等国家绕开联合
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是一场违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战争,反映了当今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强大的现实。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调解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性战略架构。虽然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它并没有作到每次都完全公正地解决所有国际争端,但是它毕竟为各国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立场提供了舞台,也弥合了众多的分歧,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应有贡献。但联合国得以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国际力量的平衡。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力量的平衡正在失去,世界缺乏制约霸权的强有力的力量,美国一强独霸的势头越来越难以遏制。从长远发展来看,尽管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有其局限性,很难彻底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但它作为国际关系协调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
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新格局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尽管美国仍是世界超级大国,但华尔街金融海啸的爆发,暴露了这个超级大国的脆弱一面。美国的霸权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美国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同时也感到力不从心。国际社会的各种力量在不断发展,美国的单边主义到处受挫。日本以第二经济大国的实力为后盾,加快迈向政治大国的战略步伐。欧盟的影响和力量进一步扩大,欧盟在扩大自身方面取得大进展。积极实施东扩、南下战略,加紧组建欧洲防务体系,组建自己的快速反应部队,推动欧洲的发展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俄罗斯的国力和影响力虽然较前苏联大为减弱,但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特殊大国”。中国在改革开放十年来,取得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从当今世界的力量结构
看,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难以得逞,多极化是现实的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近年来,“一超”与“多强”之间的差距相对缩小。中俄印等新兴大国的快速崛起,引发大国关系和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新兴大国相互间既竞争又协作,对传统大国主导地位构成挑战。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正朝着牵制美国、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进入新一轮调整期。美国对外战略谋霸实质未变,但手法和策略出现重大调整,单边主义锋芒有所收敛,转而实施单边与多边并重的策略。美国仍是推动大国关系和国际地缘政治形势演变的主导性因素,美俄矛盾增加,美与其盟国关系进入新一轮整合期,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地位有所提高。俄罗斯实行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突出强国意识和大国地位,把“捍卫大国地位”作为外交的主要方针。积极推动多边外交,倡导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当今世界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为了对付共同的威胁——恐怖主义,大国之间开始尝试进行新的对话,并加强合作,从而使各大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缓和,使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资料参考】
北约东扩
北约东扩是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责任区扩大到东欧国家。该计划是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北约首脑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填补苏联解体后的东欧“安全真空”,建立以北约为核心的未来安全新机制。进入90年代后,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
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北约1949年成立之初共有12个成员国,后经过4次扩大。1952年,希腊、土耳其加入,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1982年西班牙成为北约第16个成员国。冷战结束后,北约于1994年1月决定向前华约组织成员国扩大。1999年3月,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完成了北约在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扩大。同年4月,北约华盛顿首脑会议制订了“加入行动计划”,决定继续吸收中东欧国家加入该军事集团。
【点评分析】
北约东扩的国际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国际上许多政治家、军事理论家都对此作过分析和推断。一种观点认为,北约东扩是冷战的延续,只会加剧紧张局势。另一种观点认为,北约东扩将使美国失去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世界将更加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现实地看,北约东扩的国际影响至少有以下几点:第一,欧洲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欧盟的威胁将会增强,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同时,欧盟与美国的矛盾会越来越多,欧盟与美国的距离将会拉大,北约的性质和职能也会发生变化,至少要改变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形象和色彩,欧洲的命运将由欧洲人自己来主宰。第二,俄罗斯将重塑自我,改变对内、对外政策,寻找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出路。俄罗斯对北约东扩一直是在被动中寻求主动,在国内频繁更换领导人,调整对外政策,争取外部支持,在政治上赞成建立世界多极格局,并努力提高本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
三、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唯一代表第三世界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在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压器”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国外交日益重视领事保护工作,保护海外公民利益。中国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既体现了“外交为民”的执政理念,也树立了履行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的负责任大国形象。金融危机削弱了西方国家的国际行为能力,西方大国对中国借重明显加大。
中国同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积极推进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成为维护大国关系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已成为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迄今为止,中国已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参加了130多个国际组织,并在军备控制、贸易投资等国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积极参与维和行动,已成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力量。中国共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现正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有1900多人,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自1990年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累计新建、修复道路73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7600多枚,运送人员12万多人次、物资26万多吨,接诊病人3.6万多人次,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推动全球的和平、合作与发展。
【资料参考】
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2007年11月24日,中国首批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参加联合国“混合行动”的维和工兵先遣分队135名官兵抵达南达尔富尔首府尼亚拉市,这是非洲以外国家向达尔富尔地区派出的第一支维和部队。他们在艰难复杂的环境里,用青春诠释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用奉献浇灌着美丽的和平之花。自2003年2月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爆发武装冲突以来,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一道为化解危机作出了不懈努
力。中国是最明确推动联合国、非盟和苏丹政府“三方机制”的国家和坚持平衡推动维和行动和政治进程“双轨战略”的国家。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发挥的积极建设性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点评分析】
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发挥的积极建设性作用告诉我们,中国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之所以能够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基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宝贵经验,中国在联合国的重要地位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繁荣发展是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重要的积极因素,中国人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法国《世界报》2008年1月4日发表题为《如果没有中国,我们该怎么办》的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在当代世界,中国不仅率先提出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而且以积极的、负责任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
第三节 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当今世界处于新旧国际秩序交替的阶段,建立什么样的世界政治新秩序,是国际社会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一、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
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和平和发展二者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并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它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国际贸易中断,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有可能抑制世界战争的爆发。因此,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及时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根据这一论断,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首先,当代世界在政治上仍存在东西方对抗与世界要和平的矛盾。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因此,和平问题就成为当代世界政治最突出的问题和集中体现。其次,当代世界在经济上的主要矛盾是南北方差距的扩大与国家要发展的矛盾,发展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最核心的问题和集中体现。抓住了这两大问题,也就从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中,抓住了制约、影响其它矛盾的主要矛盾,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但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手段的进步,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军事情报的刺探,以及政治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也日益加剧,中国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提出,要“互尊互鉴,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相互交流发展经验,彼此借鉴发展模式”。中国的发展战略选择是: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越是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就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
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秩序是指某一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围绕特定目标,在某种利益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确立的国际行为准则及其相应的保障机制。
(一)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国际新秩序构想
美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构想是确立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导地位,向全世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模式。强调同西方盟国结为伙伴关系,加强西方联盟的协调,共同分担责任和行使权力,在不妨碍美国实现战略利益的情况下,注重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建立以美国的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结构。
日本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构想是以日、美、欧三极为主导建立
国际新秩序。在确立和平与安全的基础上,日、美、欧共同管理世界,在全世界实现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强调经济和科技力量对形成国际新秩序的决定作用,凭借日本在科技和经济方面的优势,提高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扩大日本的发言权。
西欧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构想同美国和日本是一致的,即建立一个以西方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新秩序,要求在国际新秩序中分享领导权。
(二)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
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构想是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改变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局面,推动各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来处理国际关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国际秩序应该包括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两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整体。国际秩序的核心是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成员,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别国无权干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社会不得以大欺小,以富压贫。改革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新秩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使联合国成为未来国际新秩序的有效国际机制。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新秩序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就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两极格局瓦解、冷战局面结束后,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别国。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西方大国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其借口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到民族问题无所不包,其手段更是从经济制裁到直接出兵干涉,无所不用,干涉的范围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还很严重。西方大国不顾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仍按冷战思维模式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判断是非,制定政策,处理国际事务。它们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千方百计地推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利用人权、民主化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从长远来看,单边主义和国际干涉的不断强化、扩大,无疑会对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乃至一些内政问题的处理形成巨大的压力、阻力和障碍。不能排除国际势力利用这些问题进行国际干涉的可能性。我们反对霸权主义,自己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人民曾经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永远不会把这种痛苦加之于人。在国际事务中,我们不谋求霸权,但在原则问题上不妥协,不示弱,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三、建设和谐世界
**强调,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努力。第一,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第二,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没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发展和平等参与,就没有世界共同繁荣,就无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第三,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第四,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不可逆转、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科
技革命加速推进的条件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民主、公正、进步和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充分展示,多边外交的形式更加灵活,层次更加丰富,风格更加成熟务实,作用更加突出,特别是通过对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政策主张的全面阐发,消弭了“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为进一步增强软实力,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外部环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亦将有新的发展,外部压力将多元化,安全环境中的高危因素与敏感因素增多,外部发展环境更趋复杂。西方联手制华,对我群体施压态势显露。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应深刻理解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性,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实现共同安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努力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资料参考】
“和谐世界”的提出与完善
2003年5月28日,**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指出:为着“实现
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国际社会要通力合作,不懈努力,建设和谐世界。这是**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主张。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最早是在2005年4月22日,国家主席**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2005年9月15日,在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主席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此后,**又逐渐完善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指出:“尽管地区动荡不断、局部冲突时有发展,但各国更加重视对话合作,更加重视谈判解决争端”;“尽管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尚未实现,但对话交流、和睦相处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尽管世界发展还很不平衡、贫穷和饥饿仍在不少国家肆虐,但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减少贫困、促进发展的目标,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日益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他指出:“尽管当今世界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应更加重视和谐,强调和谐,促进和谐。”建设和谐世界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等各个方面。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要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要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要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和谐世界”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新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点评分析】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新理念,体现了促进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相结合的愿望,也体现了一个爱好和平、讲求正义、尊重秩序的大国的责任意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时代特征和世界形势特点的新认识。它早已超越了中国国家利益的视角和范围,是从人类繁荣与和平的高度和负责任大国的视野,勾画出的新的安全观,有助于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为实现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和谐共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建设和谐世界具备了客观现实可能性。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是实现世界安全稳定繁荣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问题思考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2.两极政治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3.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
4.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5.如何正确认识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必要性?
实践环节
组织学生讨论“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写出小论文。
参考文献
1.《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著,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连载
二十一:中国的贡献 世界的机遇——为什么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
2.《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2005年至2009年。
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下册,武汉大学版。
4.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版。
5.张蕴岭《转变中的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版。
本章撰写人:贾少英 邵金龙 2009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