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2010-11-05 16:38:49 阅读次数:18
江西省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又以水稻为主,水稻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总量在160亿公斤以上,据测定,每100公斤干稻草含有机质22公斤、纯氮0.6公斤、五氧化二磷0.1公斤、氧化钾2.4公斤,相当于尿素1.06公斤、钙镁磷0.83公斤、氯化钾4公斤,是优质的有机肥。稻草还田能有效地利用有机肥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减少秸秆焚烧和废弃所造成的对大气、土壤、水质、环境的污染,对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技术简介:
稻草还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还田,主要有人工或机械切碎翻耕还田、留高茬翻、覆盖还田三种形式;二是间接还田,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堆沤腐熟后还田、用作饲料过腹还田。稻草还田后,通过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补完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等途径,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是一项土肥实用技术。
二、技术要点:
1、稻草切碎翻耕还田技术要点:将稻草机械或人工切碎成15-20厘米长,均匀撒在田里,每亩稻草(干重)还田量为200-250公斤(如早稻稻草还田,按稻草总量的1/2或2/3),每亩增施(在原肥料用量的基础上,作基肥施入)碳铵8-12公斤或尿素5-6公斤,冷浸田每亩可配施石灰15-25公斤。
2、稻草切碎翻耕生物催腐还田技术要点:将稻草机械或人工切碎成15-20厘米长,均匀撒在田里,每亩稻草(干重)还田量为200-250公斤(如早稻稻草还田,按稻草总量的1/2或2/3),每亩腐秆灵(广东高明市绿宝科技有限公司)1-2公斤拦细土15-20公斤均匀撒施,每亩增施(在原肥料用量的基础上,作基肥施入)碳铵8-12公斤或尿素5-6公斤,翻耕后田间保持2-3厘米水层5-8天。
3、稻草覆盖还田技术要点:稻草覆盖技术主要用于旱作物,将稻草覆盖在作物的行间、畦面,方法简单,效果好。作物苗期覆盖稻草要注意覆盖的厚度,以免影响幼苗生长。大田覆盖要注意施足基肥,以免造成作物后期缺肥。
4、催腐剂腐熟稻草堆沤技术要点:将干稻草浸透水,含水量60-70%(用手握稻草滴水即可)。每1000公斤干稻草用催腐剂(山东省高文登市土肥站研制)1.5公斤或腐秆灵2公斤(广东高明市绿宝科技有限公司)或301菌剂1公斤和尿素5公斤,催腐剂和腐秆灵需加水100公斤溶解喷施,301菌剂和尿素撒施。把吸足水分的稻草分层(10厘米左右)压紧分层喷施催腐剂或腐秆灵药液或撒施301菌剂和尿素,堆成长2-2.5米、宽1.5米、高1.5米左右梯形肥堆,用锹轻轻拍实,表面用泥封严(冬天加盖薄膜)发酵。夏天8-15天、冬天15-25天可完全腐熟。
5、酵素菌堆腐稻草技术要点:将干稻草浸透水,含水量60-70%(用手握稻草滴水即可)。配方:干稻草1000公斤、米糠50公斤、酵素菌5公斤。
操作方法:(1)把浸透水的稻草均匀地铺在地上,厚度为10-15厘米,将酵素菌、米糠均匀地撒在稻草上,然后堆成长2-2.5米、宽1.52米、高1.5米左右梯形肥堆,用锹轻轻拍实,表面用泥封严(冬天加盖薄膜)发酵。(2)把浸透水的稻草分层堆压分层撒施酵素菌和米糠,每堆压10厘米厚稻草撒一层酵素菌和米糠,堆成长2-2.5米、宽1.5-2米、高1.5米左右梯形肥堆,用锹轻轻拍实,表面用泥封严(冬天加盖薄膜)发酵。夏天8-15天、冬天15-25天可完全腐熟。
范文二: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研究
摘要:秸秆还田能增强水稻抗逆性,秋施尿素可以促进水稻秸秆分解,提早释放秸秆中的养分,提高水稻产量,秋施5公斤尿素/亩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建议在生产中示范使用。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
秸秆是目前水稻生产中最为方便的有机肥料,秸秆还田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产增效,而且可以避免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秋施氮肥,能降低水稻秸秆的C/N,加速水稻秸秆的分解速度,当年有效利用水稻秸秆中的有机养分,提高水稻产量。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空育131。
1.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于2010年在八五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试验前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为pH5.95、有机质4.62%,碱解氮251mg?kg-1、有效磷20.47mg?kg-1、速效钾180mg?kg-1。
1.3供试材料
供试肥料:尿素:含N46%;磷酸二铵:含N18%,含P2O546%;氯化钾:含K2O60%
1.4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大区面积266?,秸秆还田处理采用直收机将稻草粉碎抛洒的方法,共设4个处理:
各处理施肥情况与常规施肥一致,全年施肥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氯化钾(含量60%)5.3公斤/亩。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水稻叶龄进程的影响
表1水稻生育期叶龄进程调查表
由于受今年出现较长时间高温的影响,水稻大部分出现减叶现象,据表1可以看出,秸秆还田处理未出现明显减叶现象,至7月11日,叶龄比对照分别高出0.4、0.6个叶龄,说明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秋施尿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增强对不利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
2.2不同处理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表2不同处理分蘖情况调查表
根据表2可以看出,秸秆还田处理与秸秆还田秋施尿素处理能有效增加水稻的分蘖,促进水稻生长。
2.3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表3不同处理产量性状调查表
据表3可以看出,秸秆还田处理的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均较对照高,秸秆还田未秋施尿素处理较对照增产3.02%,秸秆还田秋施5公斤尿素尿素/亩处理较对照增产9.71%,秸秆还田秋施尿素10公斤尿素/亩处理较对照增产8.89%,由以上数据可见,秋施5公斤尿素增产效果显著。
3、结论与建议
3.1秋施尿素可以促进水稻秸秆分解,提早释放秸秆中的养分,提高水稻产量,秋施5公斤尿素/亩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亩增产9.71%,建议明年继续试验。
3.2秸秆还田能增强水稻抗逆性,在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水稻出现减叶现象,而水稻秸秆还田秋施尿素处理没有出现明显的减叶现象,保证了水稻的高产、稳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范文三:寒地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试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试
黑龙江省寒地水稻种植面积160多万公顷,其中垦区寒地水稻种植面积突破70万公顷。连续几十年的生产种植,几乎全部依靠化肥无任何培肥地力的技术措施,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处以应用推广阶段。在水稻生产的连年种植,携走土壤中大量有机质,造成有机质逐年减少,土壤地力不断下降,生产中不断增加化肥使用量对水稻稳产高产和优质高效形成障碍。现将多年来实际生产中采用的秸秆还田技术做以总结。
一、三种不同收获方式的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1、采用机械割晒拾禾收获方式
近几年机械割晒拾禾面积不断增加,不仅提前了水稻的收获时间还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水稻割茬高度12—15厘米进行割晒,水稻割晒后5,7天水分将至15,,16,以下进行机械拾禾,秸秆经收获机装配的抛撒器粉碎10,15厘米后均匀抛撒还田。
5月2日耙地,耙最后一遍地前将底肥全部施入,亩施肥量30.Okg,尿素12.0kg,二铵7.0kg,硫酸钾11.0kg,尿素按基、蘖、调节、穗、粒3、3、1、2、1的施肥模式,磷肥底肥100,施人,钾肥底肥60,施人,40,做穗肥。5
1
月24日插秧,第一次封闭除草5月18日,亩用30,阿罗津60ml+10,吡嘧磺隆20g,6月9日,第二次封闭除草,亩用30,阿罗津60ml,20,耕夫20g。用背负式喷雾器甩施,亩喷液量15L。
2、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资料
2010年5月下旬至6月份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水稻生长快,出现减叶现象,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水稻抽穗灌浆期进入雨季,7月18日至23日连续降雨197.6mm,7月19晚降暴雨冰雹,95,的水稻剑叶叶片破损受伤,部分植株茎秆受伤,植株抗病力下降,病原菌孢子可直接从伤口部位侵入,有利于病害发生。
2.2 水稻物候期调查
7月2日田间发现空育131有叶瘟发生,于7月5日,7月12日、7月27日分别作了叶瘟调查,即空育131、龙粳26每个品种固定3点,每点调查50株,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3、采用半喂入收获机收获方式
在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地势落差较大的地号多采用,久保田、东洋洋马、铜陵等半喂入机械收获。这类机械在霜前进行水稻直收,割茬较低,机械自有的抛撒装置可以将水稻秸秆粉碎5,10厘米均匀抛撒还田。
2
4、大型机械枯霜后直收收获方式
枯霜后水稻植株已经枯死,利用秋季晴好天气集中大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进行高留茬收获。割茬高度30,40厘米,装配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粉碎10,15厘米均匀抛撒还田。
二、秸秆还田后水稻栽培技术措施的调整
1、基肥的调整
秸秆还田在基肥上的调整可以采用二种办法,一种是秋季施用将氮、磷、钾基肥均匀撒在稻草上与稻草一同翻人。一种是春季在标准的基肥施用量上增加1,2公斤,亩氮肥,施入后正常泡田整地,补充秸秆腐熟所消耗的氮肥。
2、整地的调整
秋整地,水稻秸秆还田以翻耕掩埋效果最好,改变以往翻一旋一浅翻一旋一翻的耕作方式。翻深18,22厘米,到头到边不重不漏,翻地找零一次完成。
水整地,春季因为田间存有大量的秸秆,不能采用常规的机械作业,必须配合搅浆平地机进行秸秆的掩埋避免漂草现象的发生,再结合其他整地方式达到最佳的整地效果,“上水颗颗到,排水处处干”。
3、水层灌溉的调整
秸秆还田的灌溉要求,浅水勤灌、间歇灌溉、适时凉田,以达到增氧壮根,防止秸秆腐熟所释放的有害气体和物质积累过多,促进水稻根系正常发育。即水稻移栽后浅水增温促
3
分蘖,有效分蘖临界叶位撤水凉田通气增氧,长穗期间间歇灌溉,出穗期保持浅水,齐穗后由浅水转入间歇灌溉,腊熟末期停灌,黄熟初期排干。
经过三年连续秸秆还田的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肥力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0.2,0.3个百分点,容重下降0.042克,立方厘米。在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维持生态平衡,深彻执行农业部秸秆还田“沃土计划”的实施,水稻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技术措施应加大实施范围普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156322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
4
范文四: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黄艳洁 梁秀丽
来源:《中国农资》2014年第02期
摘 要:为分析秸秆还田技术产量表现,进行秸秆还田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同等条件下,产量表现方面:秸秆全量还田高于秸秆不还田,秸秆全量还田加施腐熟剂高于秸秆全量还田,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建议推广秸秆还田加施腐熟剂技术。
关键词:水稻 秸秆还田 腐熟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肥料 国产46.3%尿素,45 %力能复合肥,氯化钾:KO260%。
1.1.2 供试作物品种 八桂香。
1.1.3 供试田块农户姓名 滕振荣(高产田)、黄春梅(中产田)、黄承强(低产田)
1.2 实验方法
1)选地及分配:分别选择地力滕振荣(高产田块)、黄春梅(中产田块)、黄承强(低产田块)3种的田块进行3个实验,每个试验选择同一地块分为均等三份,每份面积为0.2亩,设置三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秸秆不还田;处理2,秸秆全量还田+腐熟剂;处理3秸秆全量还田。小区间筑田埂并用薄膜包裹相隔,不设重复。试验时秸秆还田区同时亩施2公斤秸秆腐熟剂并施适量速效氮肥撒入还田水稻秸秆上,然后翻耕腐熟,稻草不还田区施肥时把速效氮肥与其它两个处理用量补平达到一致。各处理按当地高产栽培措施进行。
2)种植密度:三个试验采用一样的种植密度。
处理1秸秆不还田区为2.0万蔸/亩,处理2秸秆全量还田+腐熟剂区为2.0万蔸/亩,处理3秸秆全量还田区为2.0万蔸/亩。
1.3 田间管理
7月8日播种,采用朔盘抛秧,旱地育秧;7月22日用拖拉机耙田2次,将稻草翻和腐熟剂压入土壤中并沤田;7月29日分小区,小区田埂用农膜包裹;7月30日各小区施放复合肥6公斤,尿素1公斤;8月1日移栽;8月6日尿素1公斤,丁草胺除草;8月13日分蘖期,每个小区施尿素3公斤,钾肥2公斤。11月12日人工小区收割,晒干称量。
范文五: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初探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初探
郭远斌
(桂东县农业局土肥站 桂东 423500)
摘要:介绍秸秆还田的作用、秸杆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和秸杆还田技术,并提出
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对策,以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为促进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推广应用对策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范畴内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据测定,每100公斤干稻草含有机质22公斤、纯氮0.6公斤、五氧化二磷0.1公斤、氧化钾2.4公斤,相当于尿素1.06公斤、钙镁磷0.83公斤、氯化钾4公斤,是优质的有机肥。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0.2-0.4%、增产 5-15% 。稻草还
1
田能有效地利用有机肥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减少秸秆焚烧和废弃所造成的对大气、土壤、水质、环境的污染,对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桂东县现有水稻种植面积14.115万亩,秸秆还田当前推广面积为8.469万亩,适宜发展秸秆还田面积11.292万亩,在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应用潜力方面,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1 秸秆还田的好处及其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
1.1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含量的提高
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物的1/2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磷钾养分含量增加,其中钾素的增加尤为显著。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后,可使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2.5-4.8%,速效钾含量提高8.4-15.1%,全氮含量提高0.013%,有机质含量提高0.009-0.15%。
1.2秸秆还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肥性能,改善农作物生态环境
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新鲜腐殖质生成,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能力,降低黏土的黏
2
性,沙土的散性。土壤通透性的改善,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对土壤有机质平衡有重要作用,可显著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并提高质量。同时秸秆还田后细菌数在肥土上增加0.5-2.5倍,瘦土上增加2.6-3.0倍。秸秆腐殖化后一些有机化合物缩水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持水、吸水、黏结性状,从面提高土壤自谢调节水、肥、气、热的能力。同时存在很好的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1.3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
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霉菌和无芽细菌为主的微生物作用下,大部分水溶性有机物和淀粉等被分解;第二阶段,以芽苞细菌的纤维素分解为主,主要分解蛋白质、果胶类物质和纤维素等;第三阶段,以放线菌和某些真菌为主,主要分解木质素、单宁、蜡质等。初期分解速度较快,后期较慢。影响分解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秸秆的细碎程度。秸秆短而水易吸水,与土壤接触面大,微生物作用面也大,因此易分解,速度快。二是土壤的水、热条件。土壤温度高、湿度大,微生物活动旺盛,分解就快。若土壤温度低、湿度小,秸秆分解就慢。
2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2.1稻草还田的方式
一是直接还田,主要有人工或机械切碎翻耕还田、留高茬翻、覆盖还田三种形式;二是间接还田,利用生物化学技术
3
堆沤腐熟后还田、用作饲料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直接或间接粉碎还田,可节省运输和劳力,而且在保墒、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固定和保存氮素、促使土壤难溶性养分的溶解等方面有作用,较经沤制后有更好的效果。
2.2秸秆还田后的耕翻与水分管理
秸秆还田后一定要覆土铺匀,深翻入土,防止跑墒,随后应镇压,促使土壤沉实,有利于秸秆吸水分解。在水田水浆管理上应采取“干湿交替、浅水勤灌”的方法,并适时搁田,改善土壤通气性。
2.3 补施养分
水稻秸秆还田后碳氮比很大,如不增施化学氮肥,微生物为了分解有机质,必然要和作物争夺土壤中速效氮肥。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同时应适量施用一些氮肥,促进微生物活动,有利于秸秆的腐解。一般氮素用量约为秸秆还田量风干重的1%。
2.4 秸秆用量
秸秆还田应注意翻压量不宜过多,一般应控制在7.5t/hm2以下,否则不仅影响秸秆的分解速度,同时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各种有机酸,对作物根系有危害作用。
3 推广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对策
3.1 制定秸秆还田管理制度,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和大批劳动力的转移,大量青壮年
4
外出务工,农村养猪、养牛、养家禽相对减少,积制农家肥数量也有所下降,耕地质量建设靠农家肥投入十分有限。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最大宗的现成有机肥源。制定秸秆还田管理制度,将秸秆还田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联系起来,规定耕地谁经营谁培肥,用地和养地同步进行,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推进耕地质量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3.2 加大宣传示范力度,提高各级部门和广大农民的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让政府权威部门认识到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让广大农民意识到秸秆还田的好处,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纠正长
期单纯依赖化肥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而搞好示范,是推动秸秆资源还田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作者简介】
郭远斌(1980.3-),男,1999年郴州农校毕业,助理农艺师,现在桂东县农业局土肥站工作,联系电话:0735-8628661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