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论认识你自己的哲学价值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论认识你自己的哲学价值 /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1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语文科
数学科
英语科
政治科
物理科
化学科
地理科
历史科
生物科
中考备战
高考备战
高考试题
中考试题
教学论文
作文园地
2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行政论文哲学理论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
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3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论认识你自己的哲学价值
1开创了新的哲学思维方式 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过程中,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最为根本的,其他方式无非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变化和发展。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哲学价值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开创了苏格拉底式的哲学思维方式,即辩证的思维方式。他将传统的、观察式的、直观描述的、甚至是猜测的方式转变为不断诘问的方式,通过承认自我的无知,不断地打破他人内心固有的信念,进而追求真正的真理。这种从“无”到“无”的过程,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将哲学研究置于理性思维之下。可以说,他达到了辩证法的理念,但还不是理念的辩证法,也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哲学体系。但毫无疑问,他为近代辩证法的诞生提供了源泉。苏格拉底的诘问法也被称为问答法、论辩法、反证法,是辩证法的一种普遍形式。希腊是辩证法的故乡,辩证的思维方式是哲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尽管近代的辩证法与古希腊辩证法的含义不同,但后者与前者之间有着更多、更深的渊源关系。苏格拉底以“理念论”为核心来展开自己的哲学研究。他抛弃了传统的从主观、感觉出发的思维方式,将智者学派研究的感性的人变成他所研究的理性的人。于是,在苏格拉底那里,人不再仅仅是自然感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道德理性的主宰者,人成了掌握自然的主人。苏格拉底的诘问法开创了新的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苏格拉底的诘问法一般经历三个过程:讽刺,归纳、定义,诱导、提升。首先是讽刺。讽刺的目的在于摧毁、揭露与重建,摧毁人们心中固有的、传统的观念与认知,揭露那些所谓智者的虚假、那些看似真理而非真理的知识,引导人们去追寻真正的真理与正义。讽刺的对象不仅包括当时雅典社会公认的一些智者,苏格拉底将自己也纳入到需要讽刺的范围。讽刺不仅仅是对现有知识的一种否定,更是对真理的探索与追求。这种方式被黑格尔称为“反讽”,他说:“这就是着名的苏格拉底反讽。他的这种方法是辩证法的主观形态,是社交的谦虚方式;辩证法是事物的本质,而反讽是人对人的特殊往来方式。”其次是归纳、定义。苏格拉底通
4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过辩论,打破他人原有的信念,同时又激发了他人探寻真理的热情。于是,苏格拉底从不同事物中归纳出相同的特征,并进行定义,定义一旦给出,便成了事物的本质,即事物的“理念”。所以,事物可变,而“理念”不变,简单地说,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理念论”。即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之得以展开。对此,亚里士多德说:“有两件事可以公正地归给苏格拉底: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最后是对提问者进行诱导、提升。苏格拉底认为,作为真理的“善”是人与生俱来的,应该根植于人的内心,只是因为人们意识不到他的存在,故需要有人去诱导、启发。无疑,苏格拉底便成了肩负这一伟大使命的人。在苏格拉底诘问的过程中,实质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灵魂深处自我的认知与拷问。在苏格拉底看来,困惑和迷茫是人们获得真知的源泉,只有困惑才能引起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反省,从而找到自己认同的价值。这个价值非别人给予或灌输,是人通过自己的理性所得,所以它更接近真理。只有经过这样的思考,人才可以说是真正以人的身份存在着。与此同时,苏格拉底提升了人的理性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只要用理性去思考,就能获得自己认同的价值。苏格拉底之后,“唯理智主义支配了此后的西方文化”。之后无论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康德、黑格尔,直至马克思,他们的辩证思想中都有苏格拉底辩证思想的影子。 2感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纵观苏格拉底的一生,他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更没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此外,他容颜丑陋,常常被人比喻为雅典广场上出售的塞列努斯的小金像。这些令世人烦恼的事,却丝毫不能影响苏格拉底的生活与追求。在他看来,如果人因为这些世俗的小事而烦恼、困惑,那是因为他还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他的灵魂还有待提升。他认为,人的肉体只是人灵魂的载体,过分骄纵肉体不仅不利于灵魂的净化与提升,而且会使这一过程受到阻挠。由此可以理解苏格拉底能够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伟大价值的能量所在。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是想通过自我的觉醒来挽救雅典社会道德缺失、沦丧的现状。他劝诫人们要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人。在苏格拉底的思想中,自我是理性的、道德的实体,而理性则是每个人应该必须遵守的规则,带有一种道德的命令和强制性,这种强
5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制性不在自然,而在自我。苏格拉底是这样理解的,也以这样的要求去行动。当他被雅典的法
律宣布有罪的时候,他可以有多种选择去逃避法律的制裁,但苏格拉底认为这些都是不正义的
行为。他认为既然是法律的行为,人就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即使无罪,也应承认法律的权
威。因此,他要以自己的死,来唤醒人们的灵魂、唤起雅典公民自身的觉醒、换取社会的公平
与正义。这样,死亦有所值。 3结语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可以说是哲学研究中划时代
的、伟大的革命。正如伟大的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所说:“在雅典最辉煌的半个世纪里,它
所绽放的最美丽的花朵不是一座雕像、一栋建筑或一部戏剧,而是一种精神:苏格拉底精神。”
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指导着人们不断去寻找真理。如今的时代与苏格拉底所处的时
代固然相距甚远,然而细细回味,“认识你自己”区区五个字,仍如天籁回音一样宝贵,我们的生
活中仍少不了它的指导。
6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范文二:如何认识你自己——论人性的建构及其张力
—多慧慧慧揣
如何“认识你自己” ——论人性的建构及其张力 一陈伯海 人性作为族类的人共有的本性,是在人类漫长的生活与实践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发端于人
的生物本能,衍化为自然人性和义理人性的对立统一,更提升为超越二者而又在一定意义上综合了二者的超 悟人性,这就是人性的基本建构。正因为这样,它不可能形成某种单一质性的实体,而必然呈现为包客多种 要素并充满内在张力的复杂机能。各要素、各功能之间协调得好,人性整体和谐、贯通,生命活动顺畅运行, 这就有了趋向自由的保证;反之,便会走向“异化”,即人与外在世界关系的逆转和由此而产生的人性的自我 扭曲。但“异化”又会引起人性“复归”的需求。异化与复归都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和在此基础上开显出来的 性发展的辩证法。 人性的建构。生命不止息,异化与复归的矛盾运动也不会终结,它们之间的相互推移和相互转化正体现了人 【关键词】生命活动;人性建构;内在张力;趋向自由 f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_【2009)03—0048—10 陈伯海(1935一),男,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 论。(上海 200235) 哲学的范围并不限于对人的思考,但后者无 梁作用,它把作为存在方式的人的生命活动凝 定、内化为人的基本习性予以考察和剖析,并从 疑占据着一个中心的位置,因为不仅哲学思考常 中引申出人对意义世界的设置与追求。可以说, 要从关切人的命运出发,且其落脚点亦往往归结 人性问题是哲学人类学的重要核心,某种程度上 到人生意义的探寻上来,故“人学”必然会成为哲 讲,也就成了全部哲学思考的核心之核心了。众 学的主干。人的主旨在哲学思考中通常呈现为这 所周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正是以心性论为其基 样三个层面:一、人如何是,也就是人的存在方式 问题,它构成哲学中的人生论部分;二、人是什 本内核的,一方面由“心性”上溯“天命”、“天道” 么,实即人的本性问题,构成了哲学中的人性论 的本原,另一方面又由“心性”开显出成圣、成真、
部分;三、人为了什么,或日人生意义何在,这便 成佛的追求路向,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便由此而得 到构建。西方哲学史上,自然哲学固然是其发端, 是哲学价值论的部分。三个层面环环相扣。如果 但自苏格拉底引用雅典德尔菲神庙的箴言“认识 说,人的存在是思考的基础,人生意义是探究的 最终目标,那么,人性论正好起着贯通上下的桥 你自己”(在这之前普罗泰哥拉已有“人是万物的
48砑丽西
万方数据
如何“认识你自己”——论人性的建构及其张力
尺度”之说)作为哲学探寻的主要话题后,对人自 成一个专门性的论题,而哲学中的“人学”方谈得 身的关注也愈来愈成为这门学科的重心所在,而 上有了自己的思考对象和研究领域。所以说,人 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两次“转向”——“认识论转 性应予肯定。 向”和“生存论转向”更加深了这一 其次一点关系到人性范围的界定,即“人性” 趋势,以致德 专指人区别于所有其他物类的特性,还是泛指人 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在其《人论》一书中开宗 所共有的本性。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人的自然属性 明义便喊出了“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 标”的响亮口号,并宣称“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 即所谓生物本能的规定,是将其接纳进“人性”之 内,抑或放逐到“人性”范畴之外去。我国先秦时 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 (?。现在就让我 期发生在孟子与告子之间的一场著名的论辩,便 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 们试着追随这一号召,来认真讨论一下如何“认 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告子在论辩中明确提
识你自己”的问题。 出“食、色,性也”的命题,正是以生物本能来界定 人性。孟子激烈反对这一界定,用“然则犬之性犹
一、有关人性范畴的历史争议 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作反驳12 J,表明其 坚 人性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光就围绕 决不同意将“人之性”混同于一般生物属性;他还 着
一再宣扬人性本善,认“仁”、“义”、“礼”、“智”之 它的内涵作界定而言,在历史上便曾引发诸多 争议,不妨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论题看看。 类道德品行皆发端于人的本性,可见其所谓的
首先是人性有无的问题,这当然不是指各个 “人性”只能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之独特性 具 能。看来,在对“人性”是否包含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的人有没有自己独立的个性,而是讲作为族 理解上确有分歧。从中外思想史的发展状况说, 类的人(即人类)有没有其普遍的本性,换言之, 人性问题历来是被当作人类共同性来加以把握 像告子那样纯然以自然属性来界定人性内涵的
人并不多,但以为人性中应涵盖有人的自然性的 的。在这个问题上,多数论者持肯定态度,但亦有 一些否定性的论调。比如说,受庸俗化思潮影响 见解则占有一定比例,当然也有强调人的特异性
用作人性标记的,如以“人”为“社会的动物”、“政 的我国学界,即曾一度将人的类本质分解为不同 阶级的阶级性及其历史形态,而不承认有普遍人 治的动物”、“制作工具的动物”以至“符号的动 物”皆是。依我之见,在探讨并确立人性内涵时, 性的存在。当前一部分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为了突 出事物的差异性与多元性,也往往在不同种族、 着力突出人之有别于其他物类之特性所在,确有
其重大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要排斥其自然属 性别、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上设立鸿沟,强调它 性不可。我们都知道,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进 们之间的不可通约性,从而导致人类共同性的解
化成为人类,自然有别于一般动物。但进化了的 构。这些均属对人性的否定,而否定了人性,自然 人类也并未从根底上脱离动物界,他仍要归属于 也就取消了对人性问题的研究。不过据我看来,
“动物”乃至“生物”的大范畴中,亦即是指他身上 这些否定性的意见都还是不成熟的。人既然共同 称之为“人”,必有其普遍的质性存在,这是族类 仍带有动物的根性在。比如说,求生存与发展,是
的人得以成立的标志;不同群体以至个人之间的 一切生命体尤其是高级生物的本能,不同物种以 差异不足以抹杀人的类本质的存在,因为普遍性 不同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这一本能。人之区别于一
般生物,在于其不仅能消极地适应环境,更能通 即寓于特殊性之中,多元与一体是完全可以并存 过劳动及其他实践活动来积极地改造环境,创建 的。也只有确认人类具有共通的本性,人与人之 起一个“属人的世界”,这自是人的骄傲。而若要 间才有对话与交流的可能,我们的世界才能成为 一个统一的世界,与此同时,人的问题也才会构 追根究底的话,则人孜孜于创造各种文明,其最
面丽49
万方数据
2009(3江西社会科学 终动力不仍在于求得自身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由此又可引出我们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议题,即人性由来的问题,说得直白些,是指人性 吗?求生存与发展体现着人的自然生命的本原, 属先天具有还是后天养成的问题。主张单一本质 在原初出发点上与一般生物本能并无二致,若因 论者,多持先天人性观,在他们看来,无论是理 其属于自然属性而将其从“人性”总体中割弃出 性、道德本性或生物本能,既然构成人的本性,就 去,则不单破坏了人的完整性,更难以说明整个 应该是先天完具、无待外求的,否则不足以称之 人性构建的源头所自,故亦是不可取的。据此,我 以为,人性的内涵当界定为族类的人共有的本 为人的本性。告子“生之谓性”一语【2】,实乃以最 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与非自然属性在内。 简洁的方式揭示了这一派的观念。与之相比照, 采取复合本质论者,则更为看重人性的建构机 理其三在于人性的本体构成上究竟取单一性 能,他们倾向于不把人性视作先天生就、一次完 念,还是取复合性理念。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表 现是复杂的,这一点大致会得到众人认可,但在 成的实体,而力求探索人性自我生成与演化的轨 迹和动因。古代思想家里,王夫之的“性日生则日 复杂的人性样态之下,还有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的 成”说较为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看法b】(P63),不过在 单一性的本质呢?西方古典哲学传统喜欢将人称 之为“理性的动物”,“理性”便是他们提炼出来的 整个人性论传统中不占优势。平心而论,以人性 为“与生俱来”的观念,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人来 人的本质了。但自浪漫主义潮流兴起后,重视感 性的风气抬头,开始有了与理性相抗衡的习性; 到世上,并非一张白纸,他承受了祖辈世代承递 至晚近,种种非理性思潮盛行,“意志”、“欲望”、 的自然禀赋和生理基因,且一开始即陷身于既有 “直觉”、“无意识”等非理性的生命本能被奉为人 的社会氛围与文化传统之中,这些“先验”(先于
本人后天经验)的因素便是个人建构其人性的现 性的本原,“理性”的主宰地位遭到了彻底颠覆。 实基础,因亦是族类的人能够形成其共通本性的 再来看中国传统思想的历程,在人性本质的认定
前提条件。抹杀了这一点,人的本性问题就无从 上,历来有“性善”与“性恶”两派主张纷争不休 谈起。但又要看到,这种“与生俱来”的本性实乃 (当然还有“性三品”与“性善恶混”多种变奏,兹
是整个人类在其世代相传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长 不具论)。究其实质而言,性善论者多从人的道德 期积累而生成的,没有人的实践及其他生命活动 本性立论,性恶论者则往往着眼于人的生物本
能,所以他们之间的交锋其实并不在人性品质的 样式,便构不成人的任何习性与人自身的特点, 故而“先验”实由“经验”积淀而来。再就个人的发 善恶上,倒是在究竟以哪一种性能为人的本性。
总之,有关“性善”与“性恶”、“理性”与“非理性”、 展来看,“与生俱来”的本性亦只是一种潜能,是 “自然性”与“社会性”乃至“兽性”与“神性”诸种 “人之为人”的可能性所在,要将这种可能性转化
为现实性,更须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来使之获 争议,贯串于人性问题研究的全过程,迄今未有 得实现。这一点在一些持先验人性观的人看来亦 定论。不过,这也正证明了人性的本体构成决不
不得不承认,如孟子鼓吹“性善”,但他并不认为 只限于单一化的质性,而是由多要素组合而成的 本初之心就已等同于仁、义、礼、智之类道德规 互补与互动的复杂机能。人的各种活动,诸如自
范,只谓其具有“四端”,即能生长成四种善德的 然生命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至精神超越性追求 本根,而由“善”之“端”演化为道德品行之“善”, 等,都要在人性的构成上打下它们的烙印,也就
还得靠后天教养141。同样道理,西方哲学家标举 是它们共同参与着人性的构建,并共同决定着人 的本性。看不到这一点,光想用某种质的定性来 理性为人的本性,亦只是说理性思维的能力在孩
提时期已然潜在,给予正常培育便能生成理性, 规约人性,终不免有将人性实体化而丧失其活生 生机能的危险。 但若像印度狼孩那样脱离了正常的生活环境,被
卯面丽
万方数据
如何“认识你自己”——论人性的建构及其张力 长期置于非人状态之下,则其理性思维能力便有 不能因其混同于生物共性而将其排解出整个人 可能受障蔽而得不到应有的显扬。这些例子表 明,人性尽管有其“与生俱来”的性的有机构成。 然而,自然人性并不永远停留在本能式的初 印记,但并不真 是先天生就、一成不变的东西,它是一个自我构 发状态。人之不同于动物,在于除了有动物式的 建和逐步实现的过程,其根本动因即在于人自身 自然生命外,还有其以自身能动的社会实践来从 的生命活动与存在方式里。 事改造世界活动的自觉生命存在。正是这种实践 从有关历史争议的考察中,可以对人性范畴 活动把人造就成了人;也只有进入社会实践的层 面,人才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性能。实践活动的 作出一个初步的界定:人性作为族类的人共有的 一大作用,是大大拓展并丰富了人的原初的自然 本性,是在人类漫长的生活与实践过程中逐步生 人性。它发展了人的感官,充实了人的感受,延伸 成和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不可能形成某种单 了人的自然欲求,使得自然人性有了多方面的新 一的一成不变的实体,而只能呈现为一组充满内 在张力的复杂机能。循着这个思路,我们来展开 的开拓与深化。在经过人化的自然环境和复杂多
进一步的讨论。 样的社会生活的影响下,个体生命的感性需求已 经不局限于原初简单而贫乏的生物本能,而具备
二、作为建构过程的人性 了意义深远的社会内涵,如从求生存与温饱演进 为求财富、讲功利、逐名位以至争权势,从单纯的 先来看一看人性自我建构的过程。如上所
性欲与生殖机能演进为两性之间的情爱、婚姻、 述,人的本性并非先天生就,乃是在人的全部生 命活动过程中内化、集结而成的,故而其建构的 家庭组合及抚育子女等功能。这种种需求(包括 混杂其间的各种感觉、情绪、欲望等成分在内)构 依据也必须到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方式中去 成了人的整个感性世界,远非生物本能或自然属 找寻。我曾将人的存在方式归结为由生存、实践、
超越诸环节环环相扣所组成的生命活动之链l鲥, 性所能概括得了的。但它们毕竟是从原初的自然 人性伸展、演化而来,且仍呈现为个体生命的直 人性正是这一生命流程的高度结晶,当然其结晶
的方式也显现为一个逐步展开的活动作用的过 接的感性需求与活动能力,所以习惯上仍称之为 程。 自然人性,一种大大发展了自然人性。其实,说得
更确切些,或可称之为“人性的自然”,即已经具 (一)从生物本能到自然人性 人的最基础的存在方式是生存,它体现了人 有独特人性内涵的自然需求。 的自然生命。生存
活动根底于动物的本能,于是 (二)从自然人性到义理人性 像温饱、安全、 休息、活动、繁衍、归属等本能式的 人不仅有自然人性,同时有义理人性,即通
常所谓的理性。理性是人所特有的性能,它究竟 需求与能力,便构成了人性的原始肇端,是本初 状态的自然人性。这一自然人性亦非先验的存在 从何而来呢?以往的思想家们往往将理性看得很
神秘,在人以外的自然界里找不到它的踪迹,只 物,它的起源同人的自然禀赋有关,但归根结底 能归之于上苍的恩赐,至少也要说成是人的天 仍是人在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中长期活动与累积 所养成(所谓“积习成性”是也,动物亦复如此)。 赋,“人为万物之灵”的观念便由此而起。但实际 上,义理人性亦并非天生而就,它是从自然人性 它以个体生命的感性需要为表现形式,而又有族 脱化、转型而来的,其得以转换生成的关键也在 类生存、繁衍以至进化的事理用为支撑。这种本 于人的实践活动。我们说过,人的感性需求导源 初状态的自然人性(即本能)无善恶可言,亦不足
以昭显人之为人的独特性能,但它确系全部人性 于个体生命的生存活动,并在其实践活动中获得 的始发点,是人性构建的底基与原动力所在,并 广泛而深入的开展。感性需求要得到满足,必须
甬丽51
万方数据
2009(3江西社会科学 问题,属工具理性范畴;后者乃是主体相互之间 付诸行动,行动就要同外在世界打交道,并相应 关系的规范,起着协调人际组合以实现互为目的 地受主客观各种条件的制约,所以有成功也有失 的作用,故已进入价值理性的层面,两个领域是 败,需求或能满足或不得满足。动物只有生存活 有区别的。当然,两者皆由人的感性生命演化而 动,其生存受环境所限制,故只能停留在感性需 来,亦均为实践活动的产物,并无先天与后天之 求满足的阶段。人则可以通过自觉的实践活动来 分。破。换言之,在人的自觉意识的引导下,多次 认识必然和掌握必然,于是带来了对感性的突 义理人性与自然人性共存于人的实践活动 反复 之中,它们之间又构成了怎样的关系呢?总体说 的实践结果会提示他怎样的需求与活动方式比 来,是一种既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即所谓“相反 较符合实际、有可能取得成功,这也便是合乎理 相成”。正如我们日常所见,在人的行为活动中, 性的要求与行为准则了。以此观之,理性或日义 作为感性需求的自然人性提供了驱动力,而作为 理人性,并非外加于人的什么恩赐,它其实就是 知性范式的义理人性则给予规范和引导,两者相 人的实践经验与感受的自我范型,是个体感性生 互调适,“合理”的行为方式便产生了,犹如汽车 命向着带有普泛性的知性范式的积淀生成,体现 行驶有赖于发动机与方向盘的积极配合一样。不 着感性生命活动自我调节的功能。理性之不同于 感性,也就在于它不是以欲望、感受之类形态鼓 过也要看到,自然人性的指向并不一定符合客观 实际及群体规范,一旦发生矛盾,义理人性即会 动于内心,而是呈现为某种规范作用以制约人的 行为,或者可以说,它是将外在世界的制约转化 起而执行纠弹和压制的职能,而自然人性亦会尝 试按自己的需求与能力对既定范式进行突破,进 成了人自身的内在制约,以保障感性生命活动能 较为合理而顺畅地运行。如果说,自然人性发端 而创建新的范式。这样一种对立运动,便导致通 于人的生存本能,因实践而得到大力提升,那么, 常所谓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乃至“义”与 由自然人性转型为义理人性,则更是取决于人的 “利”、“理”与“欲”之间的种种冲突,从而构成是 实践功能。人性构建之离不开人的存在方式,即 非、善恶、功过等价值判断。站在维护现存秩序立 此可见。 场上的人,大多会认固有的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 为是、为善,而以违反既定规范的自然冲动为非、 象义理人性亦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人与对 为恶;至于采取叛逆态度者,又常会作出相反的 世界的关系中起规约作用,通常称之为认知理 评价。最终的检验还在于由人的实践及整个生命 性或科学理性(简称“知性”);另一是在人与人的 活动所形成的历史前进运动,也只有通过自然界 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名之为实践理性或道德理性 和人类生命总体进程的验证,才得以不断调节感 (亦日“德性”)。两者都是从事实践活动所不可或 缺的。西方人的传统普遍重视认知理性,德性也 性生命需求与理性规范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在相 要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有所谓“美德即知识” 互推移、相互转化中共同得到发展。 的教言
【61。中国传统却高抬“德性之知”于“闻见 (三)超悟人性的内在根据与生成途径 之 知”之上,视“德性”为人的先验本性,“闻见”则 人性的构成除大家议论较多的自然人性和
义理人性外,还有一个精神超越的维度,无以名 属后天经验。严格说来,德性并不能像一般人所 之,姑名日超悟人性。超悟人性是在人的超越性理解那样可以纳入知性的范围,人的“道德良知”
决不能等同于他的道德知识,所以康德要将《纯 精神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的现实生命活动(生 存与实践)都只能在有限的对象世界里展开,其 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分作两个专题各 所能获得的成果也必定是有限的,而若人不满足 加论述。在我们看来,前者为主客体之间关系的 于这种有限性,企图超越有限,直面无限,那他就 规范,解决的是如何把握对象世界以为我所用的 52茄 丽
万方数据
如何“认识你自己”——论人性的建构及其张力 进入了超越陛精神追求,哲思、审美与信仰乃其 化并提升为某种超越性的精神活动(如艺术创造、 宗教信仰等),以便绕过理性规范与实践活动的限 典型形态。超越性精神追求的主体便是超悟人 制,使自己在另一种形态上得到实现与满足,这就 性,它之不同于自然人性和义理人性,在于它既 叫作“欲”的升华。“欲”的升华又是同“理”的导引 非人的感性生命冲动,亦非内镌于人心的知性范
分不开的。理性固然压制了一部分欲望,但也提升 式,而显现为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解放取向,即 力求升越有限存在物(包括人的有限自我)的限 了欲望的品格。没有理性自觉意识的支撑,人不可
界,以实现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人类生命乃至 能感悟到他与整个世界的一体化关系,更不可能 自觉去追求这种一体化境界的实现(动物只能自 宇宙生命本原的交感共振和融会贯通。我们平时
常讲的人的“终极关怀”和寻找“精神家园”,实质 在地依存于自然环境,不会有精神超越的感悟及 追索)。所以说,是“欲”的升华与“理”的导引相结 上就是超悟人性的体现。
超悟人性植根于人性深处,它是“天人合一” 合,才使得人心深处那些永难满足且时时躁动不 的 已的生命冲动得到有效的释放,转化为精神世界 生命本原在人的内在生命世界里的开显与确 证。儒家唤作“天地之性”,道家呼为“自然本真”, 的无限开拓与自我解放?。换言之,超悟人性的“超 佛教号日“佛性”,《奥义书》名谓“梵我”,19世纪 悟”,实则是自然人性与义理人性协同作用的结 果,自然人性、义理人性、超悟人性作为人性的建 俄罗斯宗教哲学家又称之为“神人性”或人的“神 构过程,本来就是贯通一体、交相为用的。 性之维”【7l,其实都是指的超悟人性。人之所以能 成圣、成
综上所述,发端于人的生物本能,衍化为自 真、成佛、与“道”往来或与“上帝”沟通, 然人性和义理人性的对立统一,更提升为超越二 亦皆凭靠这种超悟人性。正是有超悟人性的存 者而又在一定意义上综合了二者的超悟人性,这 在,人才会不满足于现有的官能享受(金钱、地 就是人性的基本建构,其建构的根据和动因便是 位、名望、权势等),而企图更上进于某种灵性的 由生存、实践、超越所组成的人的生命活动之 境界,为自己觅得安身立命之所;也正由于超悟 链。人的生命活动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故 人性的启示,人才有陷于沉沦或迷失生活方向的 警觉,并试图幡然自悟、改弦更张,以获取精神上 而人性的内涵与实现方式(包括感性需求、理性 规范以及超越性精神追求的具体内容与形态)也 的振拔和拯救。表面看来,这种超越性追求似乎 在不断变化发展着,必须像这样来理解“性日生 显得很玄虚,甚至常被人归之于超自然力量的作 用,而究其根底,实出于人性之本然,因为人原本 则日成”的原理,才不至于将人的某种性能予以 就属于宇宙生命的一部分,在信息互传互递的情 实体化和先验化。 况下,天人之间发生交相感 应,自是顺理成章的 事。 三、作为矛盾丛结的人性 超悟人性不仅有自己的本根,还有其具体的 人性作为建构过程,自然包含了各种不同的
生成途径,那就是“欲”(自然人性)的升华和“理” 要素与功能,是一个多元集合体。这些性能之间 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共同组建成整 (义理人性)的导引。我们讲到,人的感性生命需求
体的人性,而亦常有矛盾与冲突发生,有时甚至 与活动不能脱离外在世界和人自身理性规范的制 会达到十分紧张的状态,这便是多元集合下的人 约,所以它永远也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与实现,必
性的内在张力。试举其主要表现如下: 受压抑的然会有相当一部分欲望长期处在受压抑的境地。 (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 有释放的空间生命力(弗洛伊德谓之为“里比多”)需要
作为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其生理机制和 (否则会造成生理疾病),它可以通 生存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存有动物的本能,这就构 过做梦、宣泄乃至破坏性行为引发出来,而亦可转
万方数据
2009(3江西社会科学 但感性需求不局限于简单的生理需求,在实践活 成了人的自然属性。与此同时,人在其社会实践 动所打开的各个社会生活领域里,感性生命大大 活动和超越性精神追求中,又发展出各种社会性 的机能,形成为人的社会属性。自然性与社会性 拓宽了自身的范围,摄入并包容了丰富多彩的社 会内容(如所谓酒色财气、福禄寿禧等,均非单纯 的统一,是人性的基本建构,抹杀任一方面,将人 生物本能的满足),感性生命活动因此亦成了构 性归诸单一的自然性或社会性,都是不全面的。 筑我们整个生活世界的强大动力。不过人的感性 人之为人,区别于其他生物品类,主要标志当然 生命是要受理性思维所制约的,不仅被认知理性 在其社会属性。就整体人性的建构而言,社会性 确也经常起着主导作用,它不断地渗入并积淀于 所调控,还要受道德理性的规范,于是相互间又 会引起冲突。总体上说,是理性制导感性(古代 人的自然形态之中,充实并改造着人的生理机制 “义利理欲之辨”中有“公利”即“义”、“公欲”即 和活动功能,如发展人的大脑以形成智慧,培养 人的视听器官,使非音乐的耳朵成为能欣赏音乐 “理”之说,正体现这种制导作用),而亦时有新的 的耳朵,使眼睛成为能感受拉斐尔绘画艺术的眼 感性生命冲破既有理性规范的情况发生(如所谓 睛,皆是如此(即通常所谓“人之人化”)。然而自 “人欲即天理”说)。看不到这种相生相克的作用, 然性仍然构成人性的深层底基,从根底上制约和 一味夸大理性制约或感性突破的功能,均属胶执 之见。感性与理性之外,还有悟性思维的作用。悟 方 影响着人的各种社会机能。所以,撇开任何一个 性作为超悟人性的活动方式,多呈现为一种直接 面,都不足以揭示完整的人性,并全面地掌握 人的存在方式。 体认与感悟的功能,在外观上近于感性直观,内 蕴的价值指向却大不相同;它有理性自觉意识为 人(二)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矛盾 支撑,而亦不取理性思维的逻辑分解与推理之 的存在方式中既有现实的生存与实践活 路。西方哲学传统多重视理性,不大关注悟性,东 动,亦有超越性的精神追求,故人性的建构必然 方民族(如中国、印度、El本等)的传统则以悟性 含有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对立统一。现实的人性促 为最高境界,悟性与理性、感性之间的关系值得 使人面对现实生活,重视对象世界与人的实际利 害关系,讲求实践活动的功利性,致力于现状的 大力开展探讨。 逐步变革;超越的人性则推动人 (四)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 之上,摆脱实超升于现实世界
际利害关系的束缚去直面生命的本 正如同一切生命有机体均以个体生命为存 原,从事真、善、美等“人生至道”的探求,以进入 在形态,人作为独立机体亦是一种个体生命的存
精神自由解放的境界。它们分别体现着人的需求 在,个体性构成了他与生俱来的禀性。但人要从 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 事实践活动以改造世界,又必然要同其他个体结
成社会群体,他不能不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 谁也取代不了谁。在相互关系中,现实性为超越 中,故而社会群体性亦属人的类本性的有机组 性提供了依据,但亦难免给精神超越的眼界带来 成。其实生物本能中即含有归属的需求,表现为 某种限制;反过来说,超越性则为现实性提示了 两性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其他形态的群体组合关 方向,而又可能对人的实践活动起误导作用。两
系,至人的祖先类人猿及旁系亲属猿猴类,更是 者之间的互补互动,乃是引导人生及人自身性能 以群体生存为活动标志,人只是将这种群体性推 合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感性、理性与悟性的矛盾 向了社会集群而已。据此,则群体性也应该视作 人与生俱来的性能,那种仅以个体性代表人的天 性、 人性的建构在意识活动中的反映,便是感 性,认为群体性为后天习得的之说,可再进行商 理性与悟性之间的纠葛。感性为意识活动的 起点,人的自然属性多表现为感性生命的需求。 榷。个体性与群体性之间的张力,反映于人的存
尉面丽
万方数据
如何“认识你自己”——论人性的建构及其张力
在活动的各个方面:在生存活动领域,表现为生 这正体现了人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决不能为突出 命机体的独立存在而又以族类的传承与演化为 一面而抹杀另一面的性能。 其根底;在实践活动
(六)历史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拥有和劳动方领域,体现为劳动力的个人 人作为族类的存在物,当然有其共通的本 式的社会组合;在精神超越的层面
性,这就是人的普遍性,也是“人性”这一概念得 上,则又显现为自我精神解放的追求却要以复归 以成立的由来。不承认普遍人性,必然导致价值 生命本原、融入整体世界为指向。无论从哪个角 理念上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但人的存在又是 度看,个群之间的二元对待关系总是存在着的, 一种历史的存在,他的生存、实践以至超越性精 尽管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活动过程中容或有起 神追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不可能 伏隐显之别。看到这一张力的贯串始终,将有助 不打上各种特定的历史印记(包括时代、地域、民 于我们克服那种片面倡导个体本位或群体本位 族、性别、阶级、阶层、职业、信仰以及各种社会集 的单一化观念,对人性问题能树立更全面的认 识。 团与历史个体的特殊性能),于是又形成了人的
(五)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矛盾 历史性。普遍性与历史性都是人性的实存,普遍 性即寓于历史性之中,历史性包容并体现着普遍 环生物体是不能脱离它的环境而生存的,其与
性的内涵,这里并不存在孰为具体人性、孰为抽 境相适应的过程,就是一个既能动而又受动的 过程,人作为生物本能的自然属性亦复如此。与 象人性的问题。诚然,人的存在首先是历史的存
在,正是历史演进的过程促使人的普遍性能不断 此同时,人还是一种“自为”的存在,能够凭借自 趋于丰富和完整,而历史的曲折变化也会带来人 己的实践活动以改造对象世界,其自觉生命的能
性的自我分解与变异,但“异化”的同时又会出现 动性更大大高出于一般动物。不过要看到,即使 “复归”的动向,这又是普遍性规范和引导历史性 是人的自觉生命,也并不仅仅有能动性的一面。
的明证。历史性与普遍性这对矛盾也是相辅相 作为实践的主体,他要在实践活动中与对象世界 打交道,必然会有受制于对象世界的一面,这就 成、缺一不可的。 构成了他的受动性。人是以社
以上析解了人性建构中一些基本的张力,尽 会组合的方式来从 管不周全,亦足以表明真实的人性决不能归结为 事实践的,个体或小团体的人作为主体,还须受
单一的质性,实乃多重矛盾之集结。简单地用理 整个社会组合关系(即更大的群体)的制约,这也 性、非理性、性善、性恶之类抽象概念来加以界 是一种受动性。此外,人并非赤手空拳地面对对 定,是不可能真正显示其实质的。但人性的多面 象世界(包括其他群体),在实践的主客体之间往 性与复杂性并不意味着它毫无定性,若然的话, 往要设置一定的中介,这就是人所创造并用以沟
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普遍人性和人之共性了。人性 通主客双方的工具一符号系统。工具一符号系统 有“人化”与“物化”的二重性:就其能将人的需求 之为人性,就在于它是自然人性、义理人性和超
悟人性的和谐、贯通的结合体。结合得好,人性各 与能力转变为物化形态,用以把握对象世界的手 要素、各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共同配合,便是健康 段而言,它体现了人的能动性;但既已转变为物
与整全的人性(“人的全面发展”即指此),它代表 化形态,有了它自身外在于人的物理定型和运行 着人的本性;反之,矛盾冲突不已,内在张力破 规则,不免趋于凝固化和体系化,于是回过头来
裂,便是不健全或不够健全的人性,是人性发育 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甚至限制人的创新能力的进 一步发展,则又造成了人的受动性。总之,无论是 的不成熟乃至走向偏离与异化。当然,人的普遍
性又是在其历史性中展示出来的,普遍性的具体 自然生命、自觉生命甚至超越性精神追求中,人 的能动性与受动性总是并存相联、不可分割的, 内涵与表现形态皆不能不随历史生活的演变而
菌瓣55
万方数据
江西社会科学 2009(3 不断演变,可以断言,那种样板式的标准人性从 指人性的简单失落,或由人性回归于动物性,而 来未曾有过,也永远不会出现。 是指人性发展中趋向自由目标的偏离改道,人失 去了自觉能动地创造生活的功能,沦为自身创造 四、人性的异化与复归 活动及其创造物的奴隶,“属人的世界”转变为异 己的力量凌驾于人之上,于是造成人性的自我蜕 合 我们把人性的理想建构视为和谐、贯通的结 化即异化。在上古时期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的阶 体,意味着它有一个总体功能,便是能保证人 段,人被大自然的力量所压倒,常将与之打交道 生意义的实现,其最高目标乃是自由。如上所述, 的自然物奉为神灵,加以膜拜,这里就已经出现 人的各种性能是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生成的,它
的作用也正在于促成生命活动的顺畅运行。生命 了异化的苗子。古代社会普遍存在人对人的依赖 活动之链通向何处?就是通向人的生活目标—— 关系,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隶和农奴承担着创造物
自由,或者说,贯串于生命活动行程中的一根红 质财富的重任,其劳动果实却被剥削阶级占有, 连劳动生活也成为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沉重枷锁, 线,便是不断地趋向自由。这一趋向自由的运动, 这自是异化的典型标志。现代文明中,物的依赖 有一个逐步发展、逐步提升的过程。在生存的层 关系取代了人的依赖关系,人又成为商品、市场、 面上,人像动物一样以本能为依据,受自然法则 资本、权力乃至机器、技术、媒介、时尚的奴隶,其 所支配,虽亦有调节自身机能以适应环境变化, 或按照自身需要在可能条件下选择环境的自由, 异化程度更大为广泛而深刻。照这样说来,异化
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构成人的生活目标的大 而这自由度是相当低的,甚至算不上真正的自 逆转,因而亦是人的自由本性实现的最大障碍。 由。进入实践活动的层面后,在自然人性与义理 揭示异化的存在,不能不追索其成因。学界 人性交相为用的情况下,人有了改造世界的需求 一般将异化的产生归咎于某种特定的历史因素, 与能力,并能通过实践的作用将自身的需求与能 其实异化有其内在的根据,就在人性自身。前曾 力映现于外在世界,使世界成为人的本性的对象 述及,人性是个复杂的多元集合体,其矛盾的各 化显现,这就步人了自由的境地。如果说,实践活 个侧面如果不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而走向彼 动中的自由还只限于人的自我实现,那么,在超 此冲突、相互割裂,以至无限地膨胀某个方面,扼 越性精神追求的层面上,当人开始突破主客体之
间的界限,努力使个体生命复归于自然生命的大 杀其他方面,就容易导致人性的异化。比如说,片 面的自然人或社会人,唯感性或唯理性的人,唯 本原时,他就获得了自我超越(同时也是超越对 实用功利或虚空超世的人,个体至上或群体独尊 象世界)的自由,在人生境界上讲,是较之于自我 的人,一味夸张主观能动性或自甘沉溺于受动地 实现更高一级的自由。由此看来,生存、实践、超 位的人,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异化的人。所以说, 越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虽分属不同领域,却有一以 异化的实质乃在于人性的自我异化,其内在动因 贯之的指向,便是不断推进和提升人的自由,从 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人的本性就是趋向自 即深藏于人性固有的建构之中,显现为人性有机 构成的自我分裂与解体。 由,而其自我建构起来的各种机能皆是围绕这一 目的而展开的。 人性异化亦还有其必要的外在条件,那就是 不过要看到,自由作为人的本性,对具体的 生命活动中人与外在世界矛盾冲突的不可克 个人来说,还只是一种潜能,有待其于自己的生 服。自然环境本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凭藉, 命活动中予以实现。实现得好,自由的本性就能 而若不能顺应自然的法则以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便有可能导致人与自然的互相敌对,不是压制了 体现;实现不好,自由不能充分体现,甚至会遭到 扭曲与障蔽,这就叫人性的“异化”。“异化”并非 人的主体能动性,就是破坏了自然自身的秩序, 影獗丽
万方数据
如何“认识你自己”——论人性的建构及其张力 两者都会对人的本性造成伤害。社会本来是组合 似乎还可以斟酌。还要看到,异化与复归亦并非 截然分割和绝对对立的现象。异化不过是人性之 人群共同谋生存求发展的重要保证,但在特定历
偏、之缺、之逆,复归则是要复人性之正、之全、之 史条件下会出现社会内部的严重分化与尖锐对 立,酿成剧烈的振荡或强力的控制,亦有可能产 顺。偏与正、缺与全、逆与顺都是相对而言的。今
日之偏足以引发明日之正,当下之缺正好提示日 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敌对和彼此冷漠,进而导致 后之全,眼前之逆也有可能转变为长远之顺。偏 人性的扭曲。再有由工具一符号系统构造而成的
为正用,缺由全补,逆以顺承。正是通过异化与复 文化形态,原本用为沟通人与对象世界的中介, 归这对矛盾的相互推移和相互转化,方使得人性 一旦形成独立的体系,亦有可能成为一种异己的
的建构得以逐渐改善,其内涵与形态的演进得以 力量,转而支配人自身的活动(如既定文化传统 逐步实现,而其趋向自由的本性的演化与提升亦 对人的束缚),甚或障蔽了对象世界的本真状态
将永无止境,这便是人性发展的辩证法了。 的、的开显(如文明使得人与自然隔绝)。总之,自然 社会的、文化的三重制约,都有可能造成主客
体之间对立的加剧而将人性导向异化;异化贯串 注释: 于生命活动历史进程的始终,是不可 ?按:弗洛伊德用“原欲”(无意识心理)的升华来解 能将其彻底
说艺术创作的成因,称其为“白日梦”。亦是根据心理代 消除的。 偿原则立论,可资参考。但他所谓的“升华”主要指转形, 异化不可能根除,不等于具体的异化现象不 即现实生活里难以实现的欲望,借助假想的艺术形式来 可克服。克服异化状态,返回人性的本真(本来趋 获得满足,跟本文所说的精神世界的提升仍有实质性差向),就叫作人性的“复归”。“复归”也不等于简单 异。 地回归原初状态,而应是经过与异化状态的斗争 后,消除了异化产生的具体原因,重新调整了生 【参考文献】 命活动的航道,使趋向自由的目 标更为明确,人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 性的内涵更为丰富与拓展,其建构也更为巩固与 文出版社(1985( 完善,并由此而促成生命的自觉度与自由度在其 【2】孟子(孟子?告子上[A】(孟子(卷11)[C】(赵 原有基础上的更高发扬与显现。据此而言,则复 归的动力不在别处,就在生命氏注(四部丛刊本(
【3】王夫之(太甲二【A】(尚书引义(卷本身,在于生命活 京:中华书局,1976( 动路向的不断调节和活动进程的合理掌握。如何 创设良好的条件,以促 3)[C】(北 【4】孟子(孟子?公孙丑上【A】(孟子(卷3)【C】( 成主客体之间对立、冲突 赵氏注(四部丛刊本( 的化解与互补互动的形成,以保障生命活动的正
【5】陈伯海(生存?实践?超越——人的生命活动 常运行,是克服异化、求得人性复归的关键。 之链【J】(社会科学,2008,(9)( 异化与复归都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和在此 (6】(古希腊)柏拉图(美诺篇【A】(北京大学哲学 基础上开显出来的人性的建构。哪里有人的生命 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c】(北京: 活动,有趋向自由的追求,哪里就会有异化与复 三联书店(1957( 归的现象产生。生命不止息,异化与复归的矛盾 ( 【7】(俄国)索洛维约夫(神人类讲座【M】(北京:华 运动也不会终结。那种将“异化”与“复归”分属两 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认为“异化”夏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龙迪勇】 仅与某个历史时 期甚或仅与某种经济及社会制度相关联的说法,
万方数据
范文三: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教学设计
本课选自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一框题《认识你自
己》。新课程要求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教学过程。本节课通过提问、讨论、探究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合作,给
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而全面的去认识自己。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评价。
2、知识目标: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知道自我认识对自我成长的重要作用,学会从三方面去认识自己。
3、能力目标:学会自我认识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培养和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全面正确认识自己
2、教学难点:全面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的途径,客观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一)寓言故事,兴趣导入
【设计】通过“逞强的青蛙”导入新课“认识你自己”
【目的】导入新课
(二)故事分析,形成自我认识
【设计】通过故事中的青蛙的作为,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认识自己的必要性。
(三)活动探究,全面认识
活动一:一句话认识我
【目的】本活动旨在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外在体征、内在精神世界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形成对自己自我形象认识与评价,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
【活动步骤】
第一步:围绕着“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用3到5个相异的形容词描述出能表明自己的句子。例如“我是一个戴眼镜,矮个子,长头发,外向,活泼,开朗的初一女学生”。 第二步:等学生完成,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自画像。
第三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分析归类。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去观察和认识自己。分别是:
(1)外在的体征:长相、衣着打扮等
(2)内在的精神世界:情绪、爱好、性格、能力特长等
(3)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在班级、年级、学校中的影响
第四步:分别从三方面补充完整我的自画“像”,写在课本第24页探究园
活动二:为你“画像”
【目的】本活动旨在对比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他人对自己的认识,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以及客观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让学生懂得认识自己的途径,有自我评价,同时又有他人评价,要形成全面正确的自我认识。
【活动步骤】
第一步:两个同学为一组,同样是围绕着“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拿出一张纸,用3到5个相异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下自己,同时也描述另外一个同学,必须是真实的想法。例如“某某同学是一个戴眼镜的,矮个子的,长头发的,外向的,活泼的,粗心大意的女生”。
第二步:等学生完成,请同学回答,对比自我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有没有出入。以及是否有写到自己的缺点。
第三步:教师对游戏进行小结。认识自己除了自我评价之外,还要正确客观对待他人的评价,客观地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四)课堂小结,情感回归
四、板书
2.1.1认识你自己
一、我们要形成对自我的认识 3、 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四、认识自己的途径
三、认识自己的内容 1、自我途径
1、外在特征 2、他人途径
2、内在的精神世界 3、其他
范文四:如何认识你自己
如何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能够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缺点与潜能,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认识你自己能够帮助自己找准人生定位,从而正确树立人生奋斗目标;认识你自己,能够帮助自己触碰灵魂,从而活的更加真实、快乐、幸福。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正确地认识我们自己呢? 第一,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等的认识,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如自己的身高、外貌、体态、性格、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伴随着情感体验,如由身高外貌等引发的自豪、自信或自卑情绪情感。以及,在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过程中,我们是否有目的、自觉的调节和控制我们的行为和想法。我们要善于剖析自我,深刻认识自我,更好地认识外在形象和内在自我。
第二,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我们都知道“旁观者清”、“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向他人了解自己。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同时又要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人的评价,以便我们从多角度来认识自己。 第三,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己。自我观察和他人评价难免会有各自的主观投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比较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现在的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未来进
行纵向比较,与同龄人或者有类似条件的人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更全面的纵横社会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 第四,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根据各种活动过程与结果来认识自己。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分析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组织开展活动来分析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读书活动,发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时的查漏补缺等等。通过具体的活动分析自己的表现及成果,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 第五,通过反思总结认识自己。我们发现在以上四个步骤中,我们都是在发现和认识自己,很多人也的确是那么做的,但是还是不太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还需要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多写日记多记录自己,及时归纳和善于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更好地把握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范文五: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狮身人面的女妖坐在忒拜城堡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的人提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过路者都必须猜中,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无数人为此而丧生。最后一个流浪者猜到了答案。谜底是人。它把人的一生浓缩为一天的经历,婴儿呱呱坠地,一开始只能在地上爬,成年后两条腿走路,老年的时候,步履蹒跚,要借助拐杖才能走路。所以是四条腿——两条腿——三条腿。如果你能站在一生的角度来认识你自己,这个谜语就不难了。
的确,认识自我是一道难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认识你自己”。他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认识自己,在于其理性;认识自己的目的在于认识最高真理,达到灵魂上的至善。“认识你自己”还被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与之相对的石柱上刻着另一句箴言:“毋过。”这两句名言作为象征最高智慧的“阿波罗神谕”,告诫着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要做出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我国古代先贤老子也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大意是说: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战胜他人表明自己有力量,而战胜自己则表明自己很强大。 在老子看来,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进了一步。
可以说,从古到今,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始终处于一个无尽的探索之中。“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一生会如何?”如此的问题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古语云:“”人贵有自知之明,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现代人在社会中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理想的工作机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告诉我们。如果不了解自己,我们可能会成为职业社会的迷失者。
大学毕业初期,小吴对于干哪行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由于求学时期家庭经济不是很好,所以工作以后他的标准是向“钱”看。毕业后的五六年,他几乎每年换一份工作。先是在办公室当文秘,一年后正赶上保健品热销,他就应聘到一家保健品公司去当推销员。没干多久,受市场形势的影响,他所在的这家公司渐渐走下坡路。这时有个朋友拉他去一家营销策划公司,月薪还不错,于是他又毫不犹豫地改了行。这回干了一年有余,收入虽比以前多了些,但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还有很大差距。
一次大学同学搞聚会,他碰到了以前的一个老同学,这个同学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从东南沿海倒一批热门小商品来北京卖,短短几年,居然发展得不错,“钱”景看好,正需要帮手。小吴抓住机遇,果断地加盟了他同学的贸易公司。半年以后,公司生意转淡,他又“跳槽”到了一家广告公司。没过多久,他又发现广告行业竞争太激烈,于是又去了报社当记者。
每次只要看到别的公司能赚到的钱比原先那家公司多,他就会欣然前往。这样折腾来折腾去,虽说现在赚的钱比当初赚的多一点,但每每静下心来,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怅然而失,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一事无成,简直是虚度年华。
现实中,很多人都希望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但要找一个好工作,要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前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我分析,只有了解自我,才会走好自己的职业之路。关于自我探索的问题有:我喜欢什么工作?为什么喜欢?为获得这份工作,我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我的实力在那里?可能遇到的阻力是什么?我能否逾越阻力?我还需要什么教育背景?我如何才能获得这份工作?这一连串有关自我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当我们弄明白自己所要的前景以及自己的相关条件时,就会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进而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善于给自己的生活做计划的人往往比较勤奋、进取,擅长理性思考,对生命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谨慎把握,一般都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成功机会也就自然和他们有缘。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因为你而开始,这足以说明探索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己的优势有多重要。
家在西北的吴丽毕业于一所大专院校,毕业时父母费尽周折,总算在老家给她找了一份比较体面地工作,在自来水公司当抄表员。但是,当看着原来的同学在外面闯荡,见的世面多,交际的广,挣得钱多,她说死说活不在老家的单位干了,辞职,折腾着来到北京。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干一些简单的文员接待。她和好友通电话时,总结着自己在北京一年的收获,用了一句话:“搬了六次家,换了四份工作。”但是,她对自己很有信心,言语间时而流露出“不行,我炒老板鱿鱼了”,一幅豪气冲天、满不在乎的样子。的确,吴丽在开始时工作热情很高,干得不错。但没多久。她自己就觉得干文员接待工作,挣得钱不多,受人歧视,没有奔头。加上她常觉得公司领导水平不高,对待自己缺乏重视,总是寻思其他出路。后来几家公司聘请她,仍旧是做文员接待,跳了槽,换了环境,但始料不及的是,工作依旧无聊,、很快又丧失了信心,直到此时她才认识到自己能力被无限夸大,认识了 “知识就是力量”,还有自己对于职业的理解是多么偏颇。频繁的更换工作,往往更多的是不仅没有锻炼自我,反而使自己的境遇越来越差,她不禁疑惑:我到底错在哪里了?
其实,就业的过程,是大学毕业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人在一生中是要扮演多种角色的。大学生到一个新的单位里去工作,是一次角色转变的过程,要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大学毕业生要树立角色意识,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这就需
要我们要抛开幻想,了解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社会环境,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人生问题。同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职业状态,真正地认识社会,全面地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或适应社会职业的同时,接受社会的选择和磨炼,这样才能顺利地实现角色转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论认识你自己的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