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
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最主要问题是农村发展水平低,而农村发展水平低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水平低。要提高农民的收入,不能单靠增加农业生产。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大,增产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很多,造成“谷贱伤农”。
要长期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农村劳动力逐渐、大幅度地转移到城市来的政策环境,因为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从农产品的生产者变成需求者,供给减少了,需求增加了,农产品的价格才能提高。要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就要在城市里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而发展中小企业关键是使它们在金融方面得到有效服务,能够给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是地区性中小银行,因此让它们发展就显得很重要。劳动力要流动,除了在城市里要有就业机会,还必须让农民有能力在城市就业,这就非常需要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水平。
应该形成全国统一市场,让东部退出粮食农产品的生产,这样就会给中部粮食主产区创造更多商品粮需求,商品粮价格就能维持较高水平;同时东部对矿产需求增加,就会给西部产区创造市场。要建立这样的市场,应该制定一个全国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移的配额,分配到各省区,允许配额拍卖。东部向西部购买,农业生产就会向中、西部集中。同时配额拍卖,也为中、西部提供资金。
加速科技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要保证让农民的商品率不断提
一、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这是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筹
城乡发展,客观上要求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并在城乡之间采取统一的经济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二、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以推进乡
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相当迫切。
三、 要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适度加快农
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当看到,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四、 应当努力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上有所突破。从现实来看,城乡公共服务
的严重失衡、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的严重缺失,已成为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首先,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其次,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后,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
2010年11月6日
范文二: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实质
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实质
?投资与规戈lj
.;:::::::::::::::::::::::::::::::::::::::::::::::::::::::::::::::::::::::::::::::::::::::::.-
..::
文/袁喜禄
::::::::::::::::::::::::::::::::::::::::::::::::::::::::::::::::::::::::::::::::::::::::一..
区域发展不协调,不是简单的各 地区之间经济总量之间的差距,而是 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空间失 衡.
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失衡,带来 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外投资和 产业持续向沿海地区转移的推动下, 经济布局也呈现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态 势,形成一些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经 济密集区.2004年我国GDP总量中, 东部地区占55.4%,东北地区占8.7%, 中部地区占18.8%,西部地区占
17.1%.特别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 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2004年地区生 产总值约占全国的35%.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总量集聚的 地区,同样应该是就业机会多,人口相 应集中的地区.如美国,日本人均GDP 的地区差距,最高的地区不过是最低 地区的2倍左右.日本三大都市圈,提
供了全日本70%的GDP,集中了65% 的人口,地区之间人口分布与经济布 局是均衡的,区域之间的发展也比较 协调.而我国人均GDP最高的省区是 最低省区的十多倍,2004年西部,中部 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相当于 东部地区的37%,42%和66%.京津 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 圈15%的人口拥有35%的经济总量. 由于经济总量大,经济高增长的地区, 没能相应吸纳更多的人口,广大的中 西部地区由于没有资金,企业的集聚, 就没有经济快速增长,也就没有增加 就业和收入的机会.人口和经济分布 的不均衡,直接的结果是地区差距过 大,区域间不协调性增强,区域矛盾突 出.
城乡和地区分割的体制和政策, 使工业化和城镇化中自然的人口转移 演变成大规模的人口季节性流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经济的集聚与人口的集 中本来就是同一个过程.农业人口向 非农产业的转移,在空间上必然表现 为从一些区域向另一些区域转移,不 可能都是"就地转移",绝大多数都是 跨行政区的"异地转移".如日本在高 速成长时期,人口一方面向3大都市 圈和太平洋带状地带集中,同时农村
人口向3大都市圈和非大都市圈的都 市集中.2000年与1884年相比,日本 人口增长了约3.4倍,而3大都市圈人 口增长约6倍,太平洋带状地带人口 增长约5倍.随着我国市场配置资源 功能的强化,也打破了人口固化的格 局,出现了外地劳动力大量流入发达 地区打工这种"异地转移"趋势.2005 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经 高达12578万人.这种人口流动对支 撑经济增长和缩小区域差距起着积极 的作用.但由于体制和政策制约,我国 绝大部分转移人口还不能本地化,成 为真正的当地居民,从而使人口流动 促进区域差距缩小的机制难以发挥, 只能形成大规模的人口季节性流动, 并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离.
大
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的空间分 导致区域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扩 只能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
工,难以定居的人口转移模式, 使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空间分 离,导致区域间享有的公共服务 差距扩大,不同地区之间的义务教育, 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都存 在很大差距.尽管京津,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也吸收了大量外来劳动人
口,但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制约,作为劳 动人口需要赡养的家属却被排斥在 外.经济的集聚,产生了劳动力的集 中,但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却没有伴 随人口的相应集中,使劳动人口与赡 养人口在空间上分离.吸收劳动人口 的地区只允许外来劳动力在本地打 工,享受并占有其创造的GDP和税 收,却不为外来劳动力及其家属负担 公共服务支出.结果是,越是发达的, 外地劳动力进入越多的地区,由于可 以"无偿"占有外地劳动力创造的税 收,财政收入就越高,越有财力为本地 的公务人员涨工资,为本地居民提供 水平更高的公共服务.这又助长了这 些地区招商引资,办开发区,在本地建 项目,进一步吸引劳动力来创造税收 的动机.相反,越是相对不发达的,本 地劳动力流出较多的地区,由于能创 造税收的人口大量流出,而不能创造 税收,只是财政支出"负担"的人口却 仍在本地,财政支出就越窘困.这也迫 使那些相对不发达,财政窘迫的地区 也要通过招商引资,在本地建项目,发 展工业等留住劳动力,以创造GDP,创 造税收.这是导致我国区域不协调的 重要原因.
经济分布与资源分布的空间失 协办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
PETROCHIN^FUSHUNPETROCHE-ICALCOMPANY
息经理党委书记:李若平
传真:(0413)2420988 联系电话:(0413)2433312,2421988
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11期21
?投资与规如
衡,导致资源跨区域调动的压力越来 越大
经济向少数区位条件更好的区域 集聚是工业社会的必然规律.我国的 经济布局向少数区域集聚有其必然 性.但问题在于,这种经济的集聚以及 今后政策变化后可能出现的人口集 中,是否与各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 力相适应.
我国资源禀赋的基本特点是,资 源环境的地域性特征突出,水,土地和 其他能源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明 显,区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悬殊.我 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 水电资源主要在西南,而经济总量和 经济高增长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 海.如果能源消费结构维持现有格局, 2020年之前要再建7条大秦线以及相 应的港口来运输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 区的煤炭.经济分布与资源分布的不 协调,是形成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
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格局的主 要原因.
一
些城市的布局和规模与所在地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也带来类 似的问题.全国660个城市中,已有 400多个城市缺水,110个严重缺水, 为这些城市跨区域调水的压力将越来 越大.能源资源,水资源是可调动的, 但也要付出成本.我国许多地区已经 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 的问题.与其继续大跨度地调动资源, 不如引导经济布局到其他区域,促使 这些区域发展能耗低,耗水少的产业. 不改变区域发展模式,不改变只集聚 经济,不集中人口的政策,不改变一些 区域的发展内容,一些区域的发展迟 早会超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届时, 将不得不为越来越多的地区进行大跨 度,大规模的资源调动.
按行政区推动发展的思路,导致 生态环境恶化
认识上的偏差和不合理的体制及 政策导向,使各级行政区都按行政区 扩大经济总量.发达地区要发挥经济 集聚的优势,实现率先发展,不发达地 区要通过集聚经济创造财富,加快实 现赶超,各个地区,各级行政区,都在 大力推进本行政区的发展,实现人均
3000美元的目标.要大开发,大发展 的倾向,已经导致了一些地区不顾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工业遍地开花,城市 盲目布局,土地无限开发,生态环境恶 化.一些地区由于滥设开发区和盲目 推进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使绿色空 间快速减少,开发密度急剧提高,几年 后将无地可占.
一
些地区由于不计环境代价盲目 发展,已经造成有水皆污,有河皆干, 各类污染日趋严重.由于开发过度,许 多地区已经出现了因地下水超采导致 的大面积地面沉降,超载过牧带来的 大面积的草原沙化退化,山地林地湿 地过度开垦带来的大面积的荒漠化和 水土流失.这些都使一些地区的资源 环境承载力快速下降,适宜人口生存 发展的空间逐渐萎缩.目前的2300多 万农村贫困人口,主要是分布在深山 区,石山区,库区,荒漠区等自然条件 极其恶劣的地区.按"就地脱贫"的思 路继续人均一亩高产稳产田等的建 设,不仅贫困问题难以解决,付出的生 态环境代价也是难以估量的.按现有 的发展模式,将使越来越多的地面沉 降区,草原沙化区,石漠化和荒漠化 区,水土流失区加入到贫困地区行列, 带来新的贫困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将是灾难性的.?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 规划司)
(本栏目策划,编辑:苏小梅)
【上接第l8页】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进 行引导和扶持.美国利用东北部科技 发达的优势,在波士顿建立了第二个 "硅谷",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进 而带动钢铁,汽车等产业的技术改造. 武汉老工业基地利用科技资源密集的 优势,大力发展光电子产业,使"光谷" 成为武汉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美化城市环境
老工业基地在建设之初注重生产 功能,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滞后.对于城市基础设施欠账比较多 的老工业基地,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吸引力.德国 鲁尔注重提高整体形象和综合能力, 22中国经贸导刊2006~[E~Fj11期 区域规划联合机构实施了一个为期 l0年的改造计划,对鲁尔核心区内的 l7座城市进行全面整改.此计划包括 近百个项目和新模式,如博物馆开发 模式,休闲景观公园开发模式,购物旅 游模式.而今鲁尔区环境大有改观,蓝 天白云下随处可见茂密的"五彩"森林 和泛绿的草坪.
四,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制度
建设
一
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减 轻国有企业负担,分离企业办社会职 能.二是进一步增加对老工业基地国 有企业的支持,取消外资企业所享受 的各项优惠待遇,逐步取消国家重点 投资项目和外商进口设备的减免税优 惠,进口重大技术装备的免税目录要 根据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定期 更新,为重大技术装备出口提供长期 贷款.政府投资项目,要优先使用国产 设备,不得低于一定比重.要继续推进 增值税转型,加速折旧.要加强保险业 对大型装备制造项目的支持,提高老 工业基地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 支持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重组,鼓励 非国有经济大力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和 与大中型企业配套企业,牵动型农产 品深加工,环保型和资源综合利用型 企业,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 四是支持企业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帮 助企业解决技术来源不足,技术和管 理人才缺乏,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五 是对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国家要 大力支持其发展接续产业,对接续产 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税收优 惠.?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
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范文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1、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1).教育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中:城镇的文盲率为5.22%,而农村的文盲率高达11.55%,在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农村地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高达91%,就业人口受教育年限平均只有6.85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直接影响教育公益性的实现.(2)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比较滞后。1978-2004年:我国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和医生数增加很少:二者分别从1978年的1.93和1.07增加到2004年的2.40和1.50,增长相当缓慢。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全国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而涉及70%左右人口的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足。(3)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农村文化站、图书馆;室,的设施建设、网点分布、服务能力比较落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文化生活依然十分贫乏。
2、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矛盾突出
(1)就业矛盾十分突出。200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目前仍有近1.5亿人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困难人数增加:结构性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长期下岗失业人员、低技能劳动者和失地农民等数量较大: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因为不具备现代产业部门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和素质:就业比较困难。(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一是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2004年:全国需要社会保障援助才能摆脱生活困境;包括短期与长期,的城乡居民总数约1.4-1.8亿人:但仅有2205万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488万农村人口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158.2万农村人口接受传统救济。二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在扶贫救助方面:2004年农村得到低保的人数仅占应保人数的18.7%.在医疗方面:部分地区以合作医疗的方式向农民提供医疗保障:但远未实现社会化。(3)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城乡统算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在改革之初的1980年: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3。1988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上升至0.34。20世纪90年代: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步伐明显加快:2000年已经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目前已达0.46。
3、社会管理相对落后
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不尽完善:缺乏一个综合常设的权威机构:应急指挥与日常管理工作薄弱,不同部门和单位自成体系:职能分工不明确: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公共安全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大大降低了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并导致衍生灾害的发生,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成: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缺乏系统和长期规划,立法不健全:管理手段单一:基本停留在以政府为主的行政管理层次上:民间非政府组织建设工作十分薄弱。
4、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中:仍有不少数量在按照计划体制的传统做法运行:机构庞大:规章制度僵化:运行成本很高:效率低下:服务质量较差: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范文四: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实质
区域发展不协调,不是简单的各地区之间经济总量之间的差距,而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空间失衡。
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失衡,带来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外投资和产业持续向沿海地区转移的推动下,经济布局也呈现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态势,形成一些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密集区。2004年我国GDP总量中,东部地区占55.4%,东北地区占8.7%,中部地区占18.8%,西部地区占17.1%。特别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35%。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总量集聚的地区,同样应该是就业机会多、人口相应集中的地区。如美国、日本人均GDP的地区差距,最高的地区不过是最低地区的2倍左右。日本三大都市圈,提供了全日本70%的GDP,集中了65%的人口,地区之间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是均衡的,区域之间的发展也比较协调。而我国人均GDP最高的省区是最低省区的十多倍,2004年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7%、42%和66%。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15%的人口拥有35%的经济总量。由于经济总量大、经济高增长的地区,没能相应吸纳更多的人口,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没有资金、企业的集聚,就没有经济快速增长,也就没有增加就业和收入的机会。人口和经济分布的不均衡,直接的结果是地区差距过大,区域间不协调性增强,区域矛盾突出。
城乡和地区分割的体制和政策,使工业化和城镇化中自然的人口转移演变成大规模的人口季节性流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经济的集聚与人口的集中本来就是同一个过程。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在空间上必然表现为从一些区域向另一些区域转移,不可能都是“就地转移”,绝大多数都是跨行政区的“异地转移”。如日本在高速成长时期,人口一方面向3大都市圈和太平洋带状地带集中,同时农村人口向3大都市圈和非大都市圈的都市集中。2000年与1884年相比,日本人口增长了约3.4倍,而3大都市圈人口增长约6倍,太平洋带状地带人口增长约5倍。随着我国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强化,也打破了人口固化的格局,出现了外地劳动力大量流入发达地区打工这种“异地转移”趋势。2005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经高达12578万人。这种人口流动对支撑经济增长和缩小区域差距起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体制和政策制约,我国绝大部分转移人口还不能本地化,成为真正的当地居民,从而使人口流动促进区域差距缩小的机制难以发挥,只能形成大规模的人口季节性流动,并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的空间分离,导致区域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扩大
只能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难以定居的人口转移模式,使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空间分离,导致区域间享有的公共服务差距扩大,不同地区之间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都存在很大差距。尽管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也吸收了大量外来劳动人口,但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制约,作为劳动人口需要赡养的家属却被排斥在外。经济的集聚,产生了劳动力的集中,但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却没有伴随人口的相应集中,使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在空间上分离。吸收劳动人口的地区只允许外来劳动力在本地打工,享受并占有其创造的GDP和税收,却不为外来劳动力及其家属负担公共服务支出。结果是,越是发达的、外地劳动力进入越多的地区,由于可以“无偿”占有外地劳动力创造的税收,财政收入就越高,越有财力为本地的公务人员涨工资,为本地居民提供水平更高的公共服务。这又助长了这些地区招商引资、办开发区、在本地建项目,进一步吸引劳动力来创造税收的动机。相反,越是相对不发达的、本地劳动力流出较多的地区,由于能创造税收的人口大量流出,而不能创造税收、只是财政支出“负担”的人口却仍在本地,财政支出就越窘困。这也迫使那些相对不发达、财政窘迫的地区也要通过招商引资,在本地建项目、发展工业等留住劳动力,以创造GDP、创造税收。这是导致我国区域不协调的重要原因。
经济分布与资源分布的空间失衡,导致资源跨区域调动的压力越来越大
经济向少数区位条件更好的区域集聚是工业社会的必然规律。我国的经济布局向少数区域集聚有其必然性。但问题在于,这种经济的集聚以及今后政策变化后可能出现的人口集中,是否与各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我国资源禀赋的基本特点是,资源环境的地域性特征突出,水、土地和其他能源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区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悬殊。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水电资源主要在西南,而经济总量和经济高增长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如果能源消费结构维持现有格局,2020年之前要再建7条大秦线以及相应的港口来运输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煤炭。经济分布与资源分布的不协调,是形成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格局的主要原因。
一些城市的布局和规模与所在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也带来类似的问题。全国660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缺水,110个严重缺水,为这些城市跨区域调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能源资源、水资源是可调动的,但也要付出成本。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的问题。与其继续大跨度地调动资源,不如引导经济布局到其他区域,促使这些区域发展能耗低、耗水少的产业。不改变区域发展模式,不改变只集聚经济、不集中人口的政策,不改变一些区域的发展内容,一些区域的发展迟早会超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届时,将不得不为越来越多的地区进行大跨度、大规模的资源调动。
按行政区推动发展的思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认识上的偏差和不合理的体制及政策导向,使各级行政区都按行政区扩大经济总量。发达地区要发挥经济集聚的优势,实现率先发展,不发达地区要通过集聚经济创造财富,加快实现赶超,各个地区、各级行政区,都在大力推进本行政区的发展,实现人均3000美元的目标。要大开发、大发展的倾向,已经导致了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工业遍地开花,城市盲目布局,土地无限开发,生态环境恶化。一些地区由于滥设开发区和盲目推进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使绿色空间快速减少,开发密度急剧提高,几年后将无地可占。
一些地区由于不计环境代价盲目发展,已经造成有水皆污、有河皆干,各类污染日趋严重。由于开发过度,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因地下水超采导致的大面积地面沉降,超载过牧带来的大面积的草原沙化退化,山地林地湿地过度开垦带来的大面积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这些都使一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下降,适宜人口生存发展的空间逐渐萎缩。目前的23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主要是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库区、荒漠区等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地区。按“就地脱贫”的思路继续人均一亩高产稳产田等的建设,不仅贫困问题难以解决,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难以估量的。按现有的发展模式,将使越来越多的地面沉降区、草原沙化区、石漠化和荒漠化区、水土流失区加入到贫困地区行列,带来新的贫困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
范文五: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实质
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实质
区域发展不协调,不是简单的各地区之间经济总量之间的差距,而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空间失衡。
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失衡,带来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外投资和产业持续向沿海地区转移的推动下,经济布局也呈现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态势,形成一些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密集区。2004年我国GDP总量中,东部地区占55.4%,东北地区占8.7%,中部地区占18.8%,西部地区占17.1%。特别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35%。
从国际经验看,经济总量集聚的地区,同样应该是就业机会多、人口相应集中的地区。如美国、日本人均GDP的地区差距,最高的地区不过是最低地区的2倍左右。日本三大都市圈,提供了全日本70%的GDP,集中了65%的人口,地区之间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是均衡的,区域之间的发展也比较协调。而我国人均GDP最高的省区是最低省区的十多倍,2004年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7%、42%和66%。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
1
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15%的人口拥有35%的经济总量。由于经济总量大、经济高增长的地区,没能相应吸纳更多的人口,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没有资金、企业的集聚,就没有经济快速增长,也就没有增加就业和收入的机会。人口和经济分布的不均衡,直接的结果是地区差距过大,区域间不协调性增强,区域矛盾突出。
城乡和地区分割的体制和政策,使工业化和城镇化中自然的人口转移演变成大规模的人口季节性流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经济的集聚与人口的集中本来就是同一个过程。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在空间上必然表现为从一些区域向另一些区域转移,不可能都是“就地转移”,绝大多数都是跨行政区的“异地转移”。如日本在高速成长时期,人口一方面向3大都市圈和太平洋带状地带集中,同时农村人口向3大都市圈和非大都市圈的都市集中。2000年与1884年相比,日本人口增长了约3.4倍,而3大都市圈人口增长约6倍,太平洋带状地带人口增长约5倍。随着我国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强化,也打破了人口固化的格局,出现了外地劳动力大量流入发达地区打工这种“异地转移”趋势。2005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经高达12578万人。这种人口流动对支撑经济增长和缩小区域差距起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体制和政策制约,我国绝大部分转移人口还不能本地化,成为真正的当地居民,
2
从而使人口流动促进区域差距缩小的机制难以发挥,只能形成大规模的人口季节性流动,并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的空间分离,导致区域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扩大
只能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难以定居的人口转移模式,使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空间分离,导致区域间享有的公共服务差距扩大,不同地区之间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都存在很大差距。尽管京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也吸收了大量外来劳动人口,但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制约,作为劳动人口需要赡养的家属却被排斥在外。经济的集聚,产生了劳动力的集中,但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却没有伴随人口的相应集中,使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在空间上分离。吸收劳动人口的地区只允许外来劳动力在本地打工,享受并占有其创造的GDP和税收,却不为外来劳动力及其家属负担公共服务支出。结果是,越是发达的、外地劳动力进入越多的地区,由于可以“无偿”占有外地劳动力创造的税收,财政收入就越高,越有财力为本地的公务人员涨工资,为本地居民提供水平更高的公共服务。这又助长了这些地区招商引资、办开发区、在本地建项目,进一步吸引劳动力来创造税收的动机。相反,越是相对不发达的、本地劳动力流出较多的地区,由于能创造税收的人口大量流出,而不能创造税收、只是财政支出“负担”的人口却仍在本地,财政支出就越
3
窘困。这也迫使那些相对不发达、财政窘迫的地区也要通过招商引资,在本地建项目、发展工业等留住劳动力,以创造GDP、创造税收。这是导致我国区域不协调的重要原因。
经济分布与资源分布的空间失衡,导致资源跨区域调动的压力越来越大
经济向少数区位条件更好的区域集聚是工业社会的必然规律。我国的经济布局向少数区域集聚有其必然性。但问题在于,这种经济的集聚以及今后政策变化后可能出现的人口集中,是否与各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我国资源禀赋的基本特点是,资源环境的地域性特征突出,水、土地和其他能源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区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悬殊。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水电资源主要在西南,而经济总量和经济高增长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如果能源消费结构维持现有格局,2020年之前要再建7条大秦线以及相应的港口来运输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煤炭。经济分布与资源分布的不协调,是形成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格局的主要原因。
一些城市的布局和规模与所在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也带来类似的问题。全国660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缺水,110个严重缺水,为这些城市跨区域调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能源资源、水资源是可调动的,但也要付出成
4
本。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的问题。与其继续大跨度地调动资源,不如引导经济布局到其他区域,促使这些区域发展能耗低、耗水少的产业。不改变区域发展模式,不改变只集聚经济、不集中人口的政策,不改变一些区域的发展内容,一些区域的发展迟早会超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届时,将不得不为越来越多的地区进行大跨度、大规模的资源调动。
按行政区推动发展的思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认识上的偏差和不合理的体制及政策导向,使各级行政区都按行政区扩大经济总量。发达地区要发挥经济集聚的优势,实现率先发展,不发达地区要通过集聚经济创造财富,加快实现赶超,各个地区、各级行政区,都在大力推进本行政区的发展,实现人均3000美元的目标。要大开发、大发展的倾向,已经导致了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工业遍地开花,城市盲目布局,土地无限开发,生态环境恶化。一些地区由于滥设开发区和盲目推进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使绿色空间快速减少,开发密度急剧提高,几年后将无地可占。
一些地区由于不计环境代价盲目发展,已经造成有水皆污、有河皆干,各类污染日趋严重。由于开发过度,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因地下水超采导致的大面积地面沉降,超载过牧带来的大面积的草原沙化退化,山地林地湿地过度开垦带
5
来的大面积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这些都使一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下降,适宜人口生存发展的空间逐渐萎缩。目前的23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主要是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库区、荒漠区等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地区。按“就地脱贫”的思路继续人均一亩高产稳产田等的建设,不仅贫困问题难以解决,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也是难以估量的。按现有的发展模式,将使越来越多的地面沉降区、草原沙化区、石漠化和荒漠化区、水土流失区加入到贫困地区行列,带来新的贫困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