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互联网思维中的教育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中的教育互联网
一、 互联网××与××互联网
最近几年互联网××或××互联网始终是各界人士的热议话题,有些行业内盛极一时的领军企业被要么被互联网××冲击的奄奄一息,要么为了实现××互联网而变得面目全非。虽然已有很多大佬解读过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且常见一些专家大佬提出为了更好顺应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是不够的,必须做到互联网××才行。但笔者认为,互联网××只是适用于部分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有些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永远做不到互联网××,只能利用互联网这种沟通方式实现××互联网。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就简单举例解释一下,互联网××的常见提法有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诊疗、互联网教育等等,××互联网的常见提法有卖场互联网(电商)、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餐饮互联网等等。
二、 互联网教育是个伪命题
2013年教育行业打破2012年的沉寂,以互联网概念冲击着传统教育企业的神经、撩拨着新进入者的激情,更有人预测,不久的将来,新东方等传统教育企业若是转身不快将会被新崛起的互联网教育企业革掉性命。但以笔者拙见,所谓的互联网教育企业不但革不掉传统教育企业的命,反而会和曾经的团购网站一样昙花一现,因为,互联网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教育产品的特性决定了互联网只能是一种工具,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教育互联网。
纵观当前互联网实现高级应用(即实现了互联网××)领域,其中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产品和服务是标准化的,二是产品和服务使用价值体现过程是弱交互的,三是各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本身品质差异不大。
卖图书、衣服、电器、电脑从传统商场搬到网上的电商成为互联网××典范,最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提供的主要产品都是标准化的,且很多标准是有政府或行业法律规范来确保的。此外,这些商品在消费者手中实现其使用价值时,几乎是不需要商家与消费者发生交互的,即便是电器的售后安装,也是通过传统的方式实现的。再则,同一本图书在当当、亚马逊和新华书店售卖都不会改变它自身的使用价值,苏宁易购卖的电器也不会与国美商场、京东上卖的电器有何本质区别。未来,也可以实现这一变化的
一定包括当前热炒的金融行业。政府监管机构的存在确保了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标准化、金融机构的完全市场竞争也确保了服务的递交是弱交互的,服务的品质是低差异化的。 教育服务却和上述几个领域有很大不同。首先,教育的产品和服务不是标准化的。教材、教学大纲只能从很小的程度上对教育服务进行标准化,作为教育服务核心元素的教师则完全不可能标准化,即便教师做到某种程度上统一标准,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变化,所谓因材施教。其次,教育产品和服务的递交是强交互的。知识类教育产品的教授过程交互性更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学生也需要根据教师讲授的情况及时向教师作出反馈,只有强交互才能保证教育目的的顺利达成。最后,教育产品和服务品质差异是非常大的。同一级次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品质不可能一致,即便同一个机构的同类别教师,所提供的教学风格也会有巨大差别,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才会出现各个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千差万别的,从而使得整个社会人才结构是丰富多元的。
基于以上分析,真正的互联网教育是不存在的。中国大学的网络教育、美国凤凰城大学等所谓的互联网教育,如果脱离获取学历这个目的,是不可能受到学生青睐的。网络学历教育只是相对传统学历教育,给目标群体提供了一种低门槛的获取学历的途径而已,所以我们不会看到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对象是某某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或是凤凰城大学,全日制的传统的大学仍然是毕业生的必选。
三、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构成要素
互联网改变人类生活是不争的事实,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未来行业的变化方向的确是有必要的。这里,介绍一下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吕本富教授对互联网思维的简单界定。他认为,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必须包含三个要素:第一,要有大数据支撑;第二,要有移动终端配合;第三,要反映出体验经济元素。
互联网能够产生给今天带来裂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互联网把人类原来点性生活状态变成了网性状态。非互联网时代,相隔数里的两人可能老死不相往来,更无从知悉对方的生活状态;而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搜索技术的应用,让全球数十亿人的行为过程有了统计分析的条件,发现人类活动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性成为可能,根据所分析的规律,商业机构自然可以非常精准给客户的提供产品和服务,大数据的挖掘和使用就成了互联网时代绝不能回避的方法。
早在20年轻互联网即在中国兴起,这两年互联网风头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在于移动
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的快速应用和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互联网大潮中冲浪的必备工具,没有移动终端的使用,在互联网时代的做法自然不能算是顺应潮流发展。
互联网还带来了一个很大结果,就是信息爆炸。轻易获取海量信息的消费者,已经很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挑剔。消费者对任何新产品和服务,都很难会因其原有品牌的知名度而产生强烈地立即购买的冲动,年轻消费者更是对各种接触到的产品充满了好奇感。因此,一种通过大数据分析而做到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通过移动终端轻易推送到消费者眼前时,如果不提供体验的机会,消费者也会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到下一个推送至眼前的商品。
四、 互联网思维中的教育互联网
前文分析了,真正的互联网教育是不存在的,但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企业必须实现教育互联网是必要的。
在教育互联网的概念中,互联网只是教育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工具,但这和眼下很多教育企业大动刀枪所做的网络营销有本质区别。传统教育企业目前所做的网络营销只是一个传统推广行为,这种营销行为下只是把产品和服务通过网络媒介推送给了目标消费者,因其缺乏互联网思维,推送的教育产品和服务没有因为互联网的运用而围绕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移动终端在网络营销中所发挥的价值也是最基本的呈现价值,没有交互发生;让消费者的体验更没有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有限的体验也是在传统教育场所中设置。
如何凭借互联网思维构建教育互联网呢?沿用互联网思维要素,第一点当然要有大数据支撑。大数据的获取途径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诸如新东方、好未来等大型教育企业的自有数据。以新东方为例,号称每年在读学员有300万人次,加上过往年度累计学员量,加以数据挖掘足以能为产品和服务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其二是通过与考试主管机构合作获取分析数据,比如与ETS、教育考试院等,这个途径有一点难度,但不是完全不可能;其三是与百度、谷歌等搜索公司合作,与其投放大量搜索广告,不如与这类公司进行更深度数据统计分析方面的合作。此外,也可以通过面向目标群体的调研工作来获取可供使用的数据。数据获取之后建立大数据库,在学员咨询和报名时,从数据库中调取数据给出学员培训与学习方案,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教育企业的数据分析系统了解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方案。教育企业也可以根据数据库
所反映的学员情况,调整教学方案,甚至根据数据反映进行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之间的匹配。这样以来,学员咨询报名时拿到不再是教育企业提供的菜单式选课方案,学员进班也不再是几乎随机的方式。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员的个性化指导也不再需要与每个学员面对面沟通,直接通过学员的测评结果即可。数据库的使用会让学员的学习过程更科学、学习成果更可靠,也会让教师的教学方向更明确。此外,教育企业还由此筑高门槛,形成绝对优势。
第二点,就是如何让移动终端在教育互联网过程中发挥最大价值。学员通过教育企业的数据评测系统进行测评就完全可以考虑通过移动终端来进行。而在课堂教学中,移动终端也能发挥较大价值,如老师向测评某个
五、 教育企业互联网之路
范文二:浅谈互联网教育的春天
西部教育的春天 甘怀龙
在我国,大多数家庭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教育支出在家庭收入中占了
很大的比重。因为教育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和梦想,也关系着每一个学生
的前途和命运。而我国西部的教育现状却让人担忧,东西部教育资源的不均
衡,很多西山区的学生没有条件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但这一问题逐一得以
改善,比如西部地区的学生享受由国家提供的免费课本和免除学杂
费,以及中央财政补助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生活费和困难补
助,从而缩短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新教改和互联网在线教育学习的共
同推动下、弥补了这种传统教的不足之处,可看到我们西部教育发展的希望。 首先,传统教育师资不均衡,我们知道北京,上海,广州以及东部发达地区
的师资出众,这些地区的学生能享受到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的授课,而西部
地区的师资相对落后,导致学生的质量也有所下降。面对师资不均衡的问题,
在线教育可以将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的授课视频放在网上,不管是哪个地方
的学生,都享受同等的优秀教学资源,缩小地区之间学生的差距。
其次,传统教育课堂枯燥乏味、效率低下、老师一味的填鸭式教学,让
很多学生即使拥有优质资源学习效率也不高、成绩提不上去,反而使自己的
学习兴趣下降,家长跟着着急。在线教育则以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
主体作用,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我们以北京在线教育微课网为例,全面整合听课、提问、答疑、测评、群组
等多个学习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不再是一件头疼的事。
最后,众所周知,传统教育的课堂上,大部分老师要顾全大局,对于很
多同学而言,有些重点难点没有掌握就被老师一带而过,但是很多同学又不
好意思直接向老师提问,结果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影响成绩。但是在
线教育可以针对自身学习情况反复听讲,将自己不会的知识点来回听,避免
了因不好意思而不敢向老师提问的情况。
总之,国家的政策是一年比一年好,广大西部学生和我们教
师是感同身受,学校办学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义务教育的普及率
进一步提高,学生流失率大大下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等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在短时期内不会消失,
但是在新课改以及互联网教育的共同推动下,使传统教育教学的不足之处的
得到弥补。得到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这种新兴教育形式开始启发
和滋润着广大西部学生的心田,其新课改的意义和效果逐渐浮出水面,
教育的春天到来了!
范文三: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教育手段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与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人类的教育手段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反过来,教育手段的改进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也就间接地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飞跃。教育手段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物质基础,它的每一次发展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目前,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瓶颈,国民受教育程度低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成了当务之急,而且必须找到适合中国目前状况的教育手段。
为了使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跟上世界的潮流,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在全国范围建立一个巨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即把分散的电话、计算机、电视、广播、传真、数据库等系统集成为一体,形成以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为骨干以各种数据库、信息库、知识库为信息源,跨越全国以至世界各地的大容量高速度的电子数据传输系统,它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和相互交流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不仅是城市,就是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一个个虚拟的学校进行学习。我国的网络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不管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作为网络教育,非常适合我国对教育的发展需求,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受教育的平均水平偏低直接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广大内陆地区教育较为落后,对于目前的西部大开发,也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所以国家应加快网络的基础建设,加大对网络远程教育的投资,不断完善目前的网络教育,使网络远程教育延伸到我国的每一个角落。
教育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教育。现代的网络远程教育必将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必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首选方式。它的发展将极大的促进教育的普及,提高全民族受教育的程度,为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一 网络教育为教育的大众化打开了一扇门
从1969年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建成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到1994年中国联入国际互联网,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它极大地加快了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同时,社会越发达,对人们的知识水平的要求就越高。现代的日本人说:“明天的发展靠知识和信息”;美国人说:“美国的成就有赖于美国人的学习”。在未来的社会里,学习将占去人们更多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为人们展示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它为更多的人,包括老人、成人、小孩,那些工作的人和没工作的人,那些在学校学习的人和没机会到学校学习的人,他们都可以在网上学校进行学习。人们在网络上可以在任何时间接受教育,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去学习,而且只要接入网络就可以在家学习,在家中接受教育。教育没有了场地的限制。现在的大学可能由于教室、实验设备和学生宿舍等的限制无法容纳太多的学生,但是通过网络可以吸收大量的学生进行远程教育,从而满足更多的学生上大学的愿望,并提高教育质量。应该说网络教育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了更加宽阔的途径。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由下列优点:
1( 可改变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基本上都集中在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这种过分的集中直接影响到边远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在1998年批准了第一批4所重点高校进行远程网络教育试点,现在已经扩大到68所高校,并决策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
教育试点”。这一措施将有力的改变目前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
2( 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资源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在网络上被无限使用。一些重点高等学校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把这些资源提供给受教育者,使教育资源达到广泛的共享。
3( 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市场巨大,而需求也高,但教育的规模。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规模仍处于较低的阶段,要实现到2010年同龄化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单纯依赖现有的高等教育规模是远远不够的。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费用低,质量优,效率高的教育方式正可扩大高等教育的覆盖面,可以说,只有迅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才能实现教育规模的低成本扩张,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 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网络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异地异时或异地同时的教学。对于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只要投入较少的网络建设费用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接受不同类型的网络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这对于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5( 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网络教育可以满足那些已经获得大学或研究生学历的人攻读第二学历或进行非学历性质的继续教育的需要,他们接受网络教育主要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质,进一步完善自我的一种选择。目前国外的很多开放大学的网络教育主要就是针对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的继续教育。它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人才具有独特的优势。
6( 有利于促进我国大中小学的协调健康发展。在中小学,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与严峻的就业压力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使素质教育更多的停留在口头上。而以呆板的专业设置,扼杀个性的绞架式教育为特征的低效、低质的高等教育也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迫切要求出现高效、高质、灵活的网络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状况。通过网络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从而使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网络教育灵活的专业设置,多种媒体的使用将大大弥补目前高等教育在数量上的不足。
二、 网络教育---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人类信息活动的增加及范围的扩大,仅仅依靠语言、手势等已不能满足日常信息传递的需要。在劳动中,人们又逐步地创造了文字符号,使人类语言外化,使人类的信息传递和存储方法发生了革命性改变,第一次超越人类自身的生理局限和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人类的教育真正有了物质的依托。最初的文字是雕刻在石头、金属、甲骨、竹简或木头等的上面,以后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纸,使信息的传播更为方便。虽然当时受教育者仅限于王公贵族和祭司,但人类的教育毕竟有了一个崭新的开端。到11 世纪40年代,我国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与过去一直延续的手抄和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速度,使人类第一次具有了大批量、高速度复制信息的能力,为教育的平民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文艺复兴以后,特别是18世纪产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出版印刷上的应用,更使得人类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速度和范围迅速提高和扩张。从这一时期开始,为了适应产业化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兴办学校,人类教育迎接来一个全新的时期。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电影、电视、录音和录像技术等一系列模拟电子传播方式相继产生,应用和推广普及,使得人类信息的传播空间覆盖到全社会,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复制和储存之方便,前所未有,人类进入到了以模拟电子传播为代表的大众传播阶段。这一时期的传播特点是以电磁介质为载体,以声音、图像传播为主体这些传播方式已经影响到教育手段的变革,扩大了教育手段的外延,改变了教育手段的形式,人们可以通过音像资料或电视、广播教学获取知识,其实也是为那些被拒之于大学校门之外的人提供了一种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为那些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素质或者学习一技之长的人,提供了一个学习深造的机会,开始初步改变人们认为教育只能在校园内进行传统观念,使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更为宽泛。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以后,人类进入到了人类传播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即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时代。它融合了印刷媒体和模拟电子媒体的所有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不足,使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方式通过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大融合,把图书、报纸、杂志等第一代载体和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磁带等第二代载体在网络中统统数字化,把它们之间的界限完全打破,使得它们之间的差别变得模糊而不可辨认。数字技术和以前所有的媒体之间的另一个差别还在于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它把延续了几千年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实现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把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地位相对化。网络传播使得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的。网上学校大量出现,远程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远程教学与虚拟课堂作为互联网络上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使每个联网的学生都能聆听到优秀教师的讲授,既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又可以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可见,网络教育极大地拓宽了人们接受教育的范围和途径,是人类教育的一个里程碑。
三、中国必须加快网络教育的发展。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其光明的前景被很多人看作是一块巨大无比的极其诱人的蛋糕,所以我国一开始的网络教育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有人说我国目前的网络教育处在春秋战国时期,现在全国有各类教育网站3000余家,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没有自己的特点,也形不成自己的网络教育优势,即使是一些高校(现在有68所)所举办的网络教育也是出于一种初级阶段。而2002年3月成立的瑞典网络大学是由390所高校联合举办的。网络大学所开设的课程由各高校提供,实行各校申请加入的原则,申请加入的院校必须为网络大学提供网络课程或教育培训,并负责各自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还可得到政府的一笔专项经费,并成立一个董事会,由两名学生和加入高校的校长组成,负责对网络大学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在英国的开放大学网络教育也非常成功。所以我国的网络教育亟待规范,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吞并和扩张,比如已经发生的联想与新东方和北大附中的合作,网大与101合并,都是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着重培养相应的网络人才,建立科学的网络教育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网络教育理论,使我国的网络教育不断的趋于完善。
中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目标,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单一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现代社会之所以要实施全民教育,是因为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全民教育。现代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目前已经产生了如下共识:没有高水平的人才就没有高水平的科技,而没有高水平的科技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必须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大众化的教育体系。这既是现代化社会条件下人的发展的所要求的,也是构成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我国地域辽阔,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使受教育的人数比例和受教育程度还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现代远程教育,即网络教育,可以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具有交互性的优势,为改变我国落后的教育现状,实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构建一个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可能。
范文四:互联网时代的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感兴趣的不是纯粹的书本知识,而是带有教师个人特质与精神价值的知识。因此,照本宣科的教师从来都是不受欢迎的教师。 只有那些对知识有独立见解与领悟的教师,那些能给知识赋予生命色彩与活力的教师,那些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分享生活感悟和阐释生活意义的教师,那些不断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向往与自信的教师,那些对未来社会和人生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崇拜。赢得学生的崇拜是教育者成功的标志喝幸福的源泉。
学校教育,这些事情互联网无法完成
从目前来看,技术还无法产生教育者的智慧,技术取代教师来实现学校教育的功能仅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根据十多年的互联网教学实践,刘长铭着重谈到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教育中,互联网不能做到的事情:
一、互联网技术不能替代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经验不能间接获得,必须亲身实践和直接体验;
二、互联网技术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诊断和反馈信息,但是不能替代学生的自我反省;
三、互联网技术凭借丰富的信息可以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但是不能替代学生头脑中的联想和想象;
四、互联网技术目前还不能替代教师给予学生思想、情感和心理的关怀,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的交流。
尽管如此,但刘长铭仍表示,基于网络的教育及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也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探索,必须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范文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学习,创造了如今十分红火的移动学习,但它绝对不仅仅是作为简单的即时随地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存在的概念,它代表的是学生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通过互联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强化,他们在互联网世界中寻找到学习的需求与价值,寻找到不需要死记硬背的高效学习方式,寻找到可以解开他诸多学习疑惑的答案。研究性学习倡导多年,一直没能在中小学真正得以应用和推广,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受制于研究的指导者、研究的场地、研究的资源、研究的财力物力等等,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这些问题基本都能迎刃而解。在网络的天地间,学生对于研究对象可以轻松地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观察,可以对相识与陌生的人群作大规模的调研,甚至可以进行虚拟的科学实验。当互联网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学生才能真正确立主体地位,摆脱学习的被动感,自主学习才能从口号变为实际行动。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将有能力在互联网世界中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互联网+学习,对于教师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教师远程培训的兴起完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也在互联网世界里变得现实,对于多数使用互联网的教师来说,他十分清楚自己曾经拥有的知识,是以这样的速度在锐减老化,也真正懂得“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互联网不但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技能,同样也改变了教师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他不再以教师的权威俯视学生,而是真正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与他们共同进行探究式学习。
互联网+评价,这就是另一个热词“网评”,在教育领域里,网评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打分,教师通过网络途径给教育行政部门及领导打分,而行政机构也通过网络大数据对不同的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进行相应的评价与监控,确保每个学校、教师都能获得良性发展。换句话说,在“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里的每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而社会各阶层也将更容易通过网络介入对教育的评价。此外,互联网+评价改变的不仅仅是上述评价的方式,更大的变化还有评价的内容或标准。例如传统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基本由学生的成绩来体现,而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信息组织与整合、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教师积累的经验通过互联网获得共享的程度等等,都将成为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
总之,当“互联网+”第一次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就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教育只有顺应这一时代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创造变化,才能走向新的境界。面对“互联网+”时代给出的新机遇新挑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坚定信心,解放思想,聚精会神,锲而不舍,全力打造出领先于世界水平的“网络新教育”。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互联网思维中的教育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