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四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名山秀水展示台
这是一项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这次实践活动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明确收集信息的范围。(搜集五岳、五大淡水湖的图片、文字资料。)
2.提供收集的途径,可以网上查找,也可以在报刊图书中摘录。
3.指导收集后的整理,可以自编手抄报或其他形式交流。
第二单元:以诚待人故事会
这是一次以诚信为主题、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同时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次实践活动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明确主题,关于诚信的故事。
2.搜集好资料以后,小组内先讲故事。
3.小组内推荐一名优秀的在班级交流。
4.召开班级故事会。
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交流会
这次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进行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把语文学习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大自然,增长知识、并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这次实践活动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定活动方式,观察大自然探究发现(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写好观察日记。
2.收集资料,比如关于仿生学的一些实例。
3.可以动手试验,搞小发明等。
4.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掌握信息,适当调控指导。可以日常交流,召集组长汇报,适时小结。
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资料展
这次语文实践活动是本组课文学习后的拓展和延伸。目的是开辟活动的空间,给足时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缅怀那些为消灭战争、保护和平而战的英雄,激发学生从小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通过课外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活动,了解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和英雄人物的事迹。 第五单元:以生命为主题赛诗会
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积累语言,同时受到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
这次实践活动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学生自己动手查找以生命为主题的诗歌。
2.小组内交流筛选材料。
3.背诵诗歌。
4.可以组织不同的形式,比如个人朗诵、集体朗诵、配乐朗诵等。
第六单元:走进田园谈体会
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这次实践活动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请家在农村的同学讲一讲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值得自豪的景物、特产。
上网查找有关乡村生活的图片资料,引导全班交流。
老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郊区的田野、果园去参观。
根据收集的资料开一个交流会。
第七单元:名人传记读书交流会
本次实践活动是对本单元的一个补充,目的是让学生们从不同的领域去了解名人的故事,从中受到一些启发,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第八单元:趣味语文
这次语文实践活动是对全册的一个总结。让孩子们对全书中出现的诗词、成语、对联、歇后语、名言警句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拓展,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
范文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废旧物品巧利用”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
今天,人们有一种固执的“归隐山林”的情绪,因此,我们才会在科技一日千里发展的同时,渴望过返璞归真、恬淡淳朴的生活,用时髦的话说,就是与世界接轨,倡导过低碳生活。废旧物品变废为宝是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做法。在学校里有很多旧物甚至垃圾,如果合理利用,稍加改装、剪裁、拼接就可以变废为宝。不仅能改善学校环境,还能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抓住这一契机,在我们学校利用活动课在老师的辅导下让学生自制物品变废为宝。 设计理念
科学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要让学生关注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从身边的小处去感受,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在中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废旧物品巧利用”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开动脑筋、发展个性、发挥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这项活动的方式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适合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是有益的拓展和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培养敏感的科学触觉,训练动手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方向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3、培养进行科学实践的勇气,意志力和耐心,促进团队协作精神. 5、培养想象力,要从逻辑性和新颖性培养。 6、培养学生观察力,捕捉和引发创新灵感。 活动准备
旧报纸、旧书纸、饮料瓶、瓶盖、易拉罐拉环、易拉罐、一次性杯子、粗细吸管、废铅笔头、方便面桶、雪糕棒、糖纸、透明胶环 、针线、布头、订书机、双面胶、碎玻璃。 活动计划
我们进行的活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实,要先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最后解决问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去寻找最真实的科学道理,就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1、活动步骤及完成时间
2014年1月2日----2月2 日 制定活动计划
2014年2月3日----3月3 日 查找相关材料,设计小组活动方案。 2014年3月4日----3月8 日 学生讨论可行方案 2014年3月9日----5月25日 学生动手制作 2014年6月4日--- 6月24日 完成实践报告 2、活动形式
活动参加人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3、活动要求
(1)各小组要团结协作,可以上网查找、搜集资料。 (2)组员每天及时向组长汇报活动进展情况。 活动实施情况
一、问题的形成。
经常看到有学生把废报纸、废书纸、饮料瓶、一次性杯子、铅笔头、一次性筷子、铺过床的泡沫垫等等随手乱扔,既造成了浪费,又污染了环境。这时我心里总有那么一点颤动,现在的学生衣食无忧,他们缺少的是节约精神、环保意识、动手的能力、创造性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看我们怎样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去感知、认知、实践。校园里的废旧物品启发了我,于是变废为宝、废物巧利用制作物品就应运而生了。 二、分组制定计划
3---4人为一个小组,选择好材料。
纸类、订书机、双面胶可制作头饰、花瓶、家具、购物袋等;塑料瓶、旧袖头、针线、吊针管可制作笔套、自动浇水机等;旧光盘、口服液瓶、彩色纸、方便面桶、旧铅笔可制作陀螺、风铃等;吸管、雪糕棒可制作木房子、运动器械、动物图案等;易拉罐拉环、、松紧带可制作手链、书包带、项链等;瓶盖可制成转盘、棋子、积木等;一次性筷子、布条 、皮筋可制作小晾衣架;旧泡沫垫稍加剪裁可制成拖鞋;把碎玻璃装在罐头瓶里,放进日光灯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三、指导制作宝物。
1、从材料自身的特点出发,考虑自制物品的可能性 。 外表:体表的外形像什么?怎样巧妙利用? 用途:能起到什么作用?
性质: 柔韧度、光滑度、稳定性是否存在? 组合性:和其它物品组合后能否利用?
2、从所需制作的物品出发,考虑利用材料的可能性。 利用技巧:
(1)根据材料的性质选用合适的辅助材料、工具及特殊的技法。如报纸制作购物袋中需用订书机,风铃制作中需用绳、线,手链、书包带制作中需用松紧带、针线,而细吸管有时需要用编织技法才能完成,制作拖鞋还要在合适的位置扎眼,制作彩色灯还需要把一个镜子放在下面反光。
(2)制作中保持自身原有特色。如英文报纸中的英文制成指甲上的图案,既美观又不落俗套。
(3)制作后的物品应该美观安全实用,有些自制物存在不安全因素,如碎玻璃,在制作中要小心谨慎。 四、活动收获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对废旧物品有了全新的认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从而激发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学生对再生资源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1、“自制”物品是一个动脑、动手,调动孩子全员积极参与的过程。
从确定做什么,找什么材料、制定计划、尝试制作,不断修改、补充,最后形成一个与最初想法较一致的“物品”。这个过程使孩子主动参与及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励了孩子的创造与实践。
2、自制过程有利于孩子了解事物本质。 在提问想了解物品那方面的知识时,有些学生提出了想了解物品是怎样做出来的,有了自制物品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明白地了解物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3、自制物品创造了多人参与的可能性。 自制物品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各负其责,明确分工,因此,自制物品过程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参与。在“制造”的过程中学习与不同的人合作,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
4、自制物品是创造性活动。
“自制”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没有统一的要求,更不是依葫芦画瓢,在自制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设想,添加、删减或改变,是一个充满自主性与灵活性的创造性活动。
让学生参与物品的制作,使他们感受劳动的艰辛,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发现创造的奇妙,同时提高环保意识,养成勤俭节约习惯,既保持了优良传统,又追求了时尚,让他们少破坏、少浪费,节约有度,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
“废旧物品巧利用”实践活动
辅导教师:张 霞
杨 慧 杨 煦
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乡清凉寺小学
范文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
(一)社会层面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早期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是由于社会竞争机制的病态发展延伸影响到教育体制上的病态效应,即基本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忽略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加之没有与当地教育特点相适应的课程方案,使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我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学生层面
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基本成熟,同时可塑性强,是人生道路中第二次性格定型期。他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初中生的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了初步认识。由于这代人生长环境的社会影响加之独生子女居多,其特点为:思路开阔,头脑聪明;专横跋扈,缺乏合作;家庭富有,缺少温情;自私自利,感情脆弱;盲目攀比,安于享受;目标模糊,缺少动力;环境优越,失去珍惜;思想浮躁,眼高手低;口出脏言,行为散漫;宠惯有加,缺憾不受;目无尊长,伦理丧失;养尊处优,懒惰成性。初中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初中生不满足于单纯书本知识的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拓展初中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初中
阶段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初中毕业生的素质状况,直接反映了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水准。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一部分初中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生,毕业后便后直接面向社会生活的实际,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因此,加强培养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初中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初中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初中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各学科的延伸、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个人品质的活动平台,能够缓解师生矛盾,改变校园氛围,弥补管理不足,寓德教于活动中,使学生乐学、想学,激发其求知欲,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到各学科中去。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四)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
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所以,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和主题是动态的,目的是唯一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一)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因此我校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我校特点的活动类型、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
(一)组织线索
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二)内容范围:观测、考察、实验、探究
一个重心:学生都得到发展
两个板块:上半年----阳光春天;下半年----金色之秋
三个层次:研究性课题,应用性课题,科技普及知识与劳动意识培养以及道德教育
1(研究性课题学习。羚牛生活习性;野生动物饲养;板栗常温保鲜;家用砸核桃机械;墨水瓶包装改造;“赌文化”与“酒文化”的危害;林下种植项目探讨;植物防腐项目探究;橡子的综合利用;学生早恋问题讨论;“厌学”与“乐学”的探讨;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探讨;养殖与植被矛盾解决方式的探讨。 2(应用性课题研究。子午古道调查以及文化沉淀挖掘;野生植物经济价值探求;奇石玩石根雕艺术学习;农村实用技术;标本制作基础;微生物对生活污水处理;西汉高速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3(普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建立劳动教室,实习工厂,主要针对农村的机电、种养殖相关实用技术的学习与经历,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三)选择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设立爱好分组,打破班级,建立纵向体系,兴趣一致,形成氛围,互相探讨。
2(体现每一班级的特色,以课代表负责制方式结合班委会组织实施,突出重点。 3(反映学生所在每一村镇社区的特色,分乡镇村组织课外活动单元,探求当地特色产业和发展项目。
4(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
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
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第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学科知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官能动性反馈与各学科的学习中,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通过实践形成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意识与能力,在我校也许没有得到“急功近利”的成效,但是可以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授人以渔”的效果。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下列原则:
(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同类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地区、跨国界合作探究的方式等。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虑及我校教师科任重,为应试教育所累,如何协调这个矛盾,暂时没有好的方法,这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领导以及校委会和全体老师共同探究寻求解决方案,目前只能做到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激发其学习的动力,自动寻找课任老师得到帮助和指导。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我校的特色,逐步完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产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方向感和更富有成效。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建议学校将课时安排成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班级、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按照学生乡镇村的地域差别、学生的爱好选择纵向分组进行,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机会充分接触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考虑到目前学生的安全因素和社会对学校老师安全责任的苛责,我校不可能大规模组织集体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活动,所以以社区村组或者个人分散活动,回到学校集中研讨交流为主。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个指定领域
以科技空间、子午漫步、标本制作、奇石异根四个项目为主题探究活动,进行研究性课题、应用性项目、普及型运用三个层次的融合,往复衔接。自编实用性教材作为学生课外读本,面向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村民起到指导性作用。
(六)把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
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逐步建立“江口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站”,为学生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为教师进行跨国家、跨地区、跨学校、跨班级的合作指导提供条件。再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七)组织形式
1.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初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第一学期“金色之秋”先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矿藏探索、奇石收集、根雕艺术、农村机电、手工制作、科技发明、民间传奇故事收集整理等小组;第二学期“阳光春天”继续追加开展:书法、篆刻、模型、乐器、体育、盆景制作、子午古道文化调查及人文景观考察、食用菌种植技术探讨、手工藤编、农村经济发展探讨和野猪娃娃鱼养殖等小组,按照兴趣自主选择,分组进行,有些是第一学期的深入和延续,有的是新开小组,虑及精力和时间每人至多只能选三项。 2.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初中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全班活动的组织形式。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分配
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以一个学期为单位,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是每周3课时(包含信息与校本),建议校委会将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上予以统筹安排,进行有效整合,克服课时分配过细造成课时资源浪费。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采取活
动项目的方式实施。研究性学习每学期组织1-2个研究课题或项目,根据研究课题的难易程度,安排不同的课时;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每学期进行2-3次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可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统筹安排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范文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1.活动主题1:纸和我们的生活
通过围绕“纸和我们的生活”这一主题研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兴趣以及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同时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2(活动主题2:我们的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
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但前
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3(活动主题3: 商品包装上的标志
了解商品包装标志的简单知识~初步认识某些商品包装标志~学会识别食品袋、盒、罐上保质期标志及商标标志~养成看商标标志及保质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商品意识和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意识。
4(活动主题4: 小区环保
通过调查、参观等活动形式~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并能深入小区做好力所能及的环保宣传~以小区小主人的身份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5(活动主题5:推广普通话
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能向群众作好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工作~知道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带动身边的人。
6活动主题6:陶艺研究
感受陶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塑造自己喜欢的形体~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了解各家名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泥塑身边人~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无穷的创造力。
7(活动主题7: 服饰研究
通过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自己展示时装~掌握一些裁剪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指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一些服饰文化~懂得欣赏服饰~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8.主题8:茶文化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茶叶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2、凭借图片~感受茶叶所蕴含的美及文化~源远流长。
9(活动主题9:
中华大家园通过搜集有关各民族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各个民话。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10.活动主题10:
以“理想信念——我腾飞的翅膀”为题的手抄报展示活动。,参考资料可进行网络搜索,
临沭县第一初级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范文五: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课作业一:
请谈谈你所在的学校是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并总结一下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的问题和
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在具体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时,老师们也根据学生的具体生活环境和德育工作情况进行补充和变更。一般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也加入一些相应的活动:如“十月话爱国”手抄报、诗歌朗诵等系列活动;在升旗仪式上让学生争做“小旗手”;班队会上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选取各项活动标兵等形式。
按照目前我们所处位置和学校具体情况而言开展实施综合实践课有诸多问题:
一、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理解不到位
从基层领导到上级各级领导等认为此门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课程,师资不到位先顾主课,有余力就上,没有余力就省。反正在评价学校时此门课程并不关键,也不能起到实质作用。 二、 教师对课程开展热情不够比较淡漠
农村广大教师由于地域限制等现实问题,大多老师都是包班老师,现在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和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等课程,一个老师光这些科目的教案、作业以及各项教学计划、学
习笔记、家访记录、听课记录、作业批改记录、教研工作??已经堆积如山。如果再加上一门可有可无只是增强学生能力的科目能省则省。即便是有个别老师有心也无力。从师资上而言能真正上综合实践课的老师就少之又少,要想上好综合实践课就更难上加难了。 三、 学生不知何为综合实践课,因为应试教育压力不愿意开展此门
课程
虽然我们各门课程都在强调评价机制的不完善,要将学生所有学习表现都综合在一个相对完善的评价机制里,事实上最后还是以成绩定高低的多,应试教育带来的不仅是老师的负担,对孩子们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
孩子们有点时间宁肯多写一会主课作业,多背几篇课文,也不想上综合实践之类的课。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是愿意上的,只要不考试,让“我们玩”我们就愿意上。这是应试教育带给综合实践课的负面影响。
四、 家长对综合实践课的忽视
很多农村家长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综合实践课,在他们的脑海里多数便是语文、数学,现在又多了英语等课,根本就没听说过综合实践课,偶尔有老师上此类课,有些家长反对意见颇多,认为老师是误人子弟,是“不务正业”。认为师生的精力就应该放在主课这些课上。
以我对综合实践课在我校开展以及周边学校开展此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来看。综合实践课要步入正轨需要相当一段的时间,从领导到老师,从学生到家长都必须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领导的重视必须逐步使此门课程纳入学校的评价体系中来,是考核校长及学校的项目之一,才能使各级领导无论从财力还是人力在此门课程给予倾斜和重视。对老师开展各级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以提高老师对此门课程的学习,提高老师的认识和任教能力。
适当在评价学生的体系当中加入对此门课程的所占比例,让学生从意识上认识到这是一门对自己能力有帮助,应该主动学习的课程。以学生从此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去影响家长。老师在开家长会以及其他活动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正确认识综合实践课,让家长认识到学习此门课程对学生的帮助并能够主动协助学生学习此门课程。
学校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既有效果又安全。
我校的综合实践课,由教导处统一安排,统一做计划计划,才能有条不紊开展活动。
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起得来共同协作,形成整体共同指导的局面,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重视它,并积极利用它。在学生家长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技之长,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家庭潜在的教育资源。
提高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教素质。针对教师对综合实践课开展缺乏经验,综合知识欠缺,,取长补短,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由于学校的重视以及老师的努力,得到学校领导表扬和奖赏。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网线路远信息差点老少、综合实践课程与活动及与学科课的关系,还是感到有些茫然
教师素质低教学中有困难多多,综合实践课程如何有效开展也是让我很困惑的问题
我们活动开展过程中如何更加有效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