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1914年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Great War)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75%。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按当时的美元计算,参战国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也达1516亿美元。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有人估计,欧洲的工业生产水平至少倒退了8年。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士尼亚发生萨拉热窝事件,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费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帝国和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1914年6月:斐迪南王子被杀。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起战争。
1914年8月: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
1914年11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5年10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
1916年3月:葡萄牙加入协约国。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
1917年4月:美国参战。
1918年3月: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德国签约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来源:历史上的今天
范文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请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日发展比较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发展相对缓慢。
请同学们看《英、德、法比较表》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从表中可以看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剧变:英国退居第三,美国
1
跃居第一,德国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由于经济实力的变化,反映在政治上要求改变原有的状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出现了。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由于德国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请同学念第130页德国外长皮洛夫演说的材料,说明德国争夺殖民地的要求)。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在世界没有瓜分完毕时,他们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往往通过宰割和分配新的“自由”土地而暂时得到缓和,但是,当世界已被瓜分完毕时,必然要出现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矛盾和斗争。
(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在欧洲列强之间展开,矛盾虽纷繁复杂,但是基本的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在普法战争后十分尖锐,法国力图复仇。收回被德国夺取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吞并德国的萨尔矿区,夺回失去的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德国要继续遏制和削弱法国,不让它东山再起,为此,除了实行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外,还积极扩军备战。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
2
主要矛盾。
俄奥矛盾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显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图)巴尔干半岛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汇之外,战略地位显赫。该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的状况:一方面是罗马尼亚等国相继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统治,取得了独立;另一方面是欧洲列强都乘虚而入,在此扩大自己的势力。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尤为激烈。巴尔干半岛的民族关系复杂,其中斯拉夫人居多数,多年来,俄国打
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该地区扩张;奥匈帝国是巴尔干半岛的近邻,它在德国的支持下也积极向巴尔干半岛扩张,1908年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而当地人民想同塞尔维亚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大的斯拉夫人的国家。。由此巴尔干半岛成为争夺霸权最敏感的地区。
英德矛盾既是基本矛盾之一,以后又逐渐上升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和工业霸权。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英国在维护原有的殖民利益和霸权的同时,极力扩充殖民地。英国还从其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分膨胀。而随着德国经济军事势力的强大,德国不仅在欧洲商品市场上同英国展开争夺,而且在殖民地问题上
3
同英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对殖民地的争夺促成了互相冲突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寻求相互间的支持,从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一战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原有的“均势” 遭到破坏,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大国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而造成的;也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互相争夺,疯狂扩军,展开军备竞赛的结果。
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而加剧了。当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剧变: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退居第三,新兴的美国跃居第一,后起的德国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经济发展
4
的不平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倒挂的状况。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经瓜分完毕,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争夺霸权,重新分割世界的局面。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5
范文三: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中声称;“??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材料二 ??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
材料三 (1917年)4月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 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们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配。??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
请回答:
?材料一中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是什么,材料三中美国的政策有了什么变化,变化的理由是什么,
?结合以上材料,说明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实质,并根据材料二分析其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原因。
答:材料一中美国的政策是保持中立。
材料三中美国表示要参战,理由是要为世界和平与各民族的解放而战。 ?结合以上材料,说明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实质,并根据材料二分析其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原因
实质:美国的中立是假,实际上是利用战争之机,大发战争横财;美国的参战也不是为了世界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
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原因:美国与协约国的利害关系太深,美国的主要借款对象是协约国,如果德国获胜,这些借款将无法收回。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1913-1920钢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石油占世界的2/3。到1929年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以欧洲国家的总和。到1919年,17个国家欠美国的债务达100亿美元。1913-1930,海外投资从20亿增至150亿美元,30%投放在欧洲,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沿着盛极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
范文四: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 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课标要求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战后欧洲地位下降;美日迅速崛起;世界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飞机、汽车、化工技术的应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社会 主义制度和和平主义思潮。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只有塞尔维亚和比利时从事的战争 具有民族解放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3、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迅速崛起,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 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史实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大战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以及对战后人类生活各方面产生的影响。
2、 论从史出:从历史图片、 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 探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战争对战后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 影响。
2、大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迅速崛起,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 放运动的发展。
3、逐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进而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 险性,培养居安思危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美日迅速崛起, 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 解放运动的发展。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 采用多媒体导入法:
在屏幕上打出:“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 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 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 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 自治的印 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作为毁灭之神降临人世的, 它不仅毁灭了人的性命, 毁灭 可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帝国,更毁灭了 人类的价值观和信仰,改变了人们的政治信仰。
教师利用这些材料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只有塞尔维亚和比利时从事的战 争具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2、后果:空前规模、空前灾难
【合作探究】一战为什么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欧洲相对衰落:
(1) 经济衰落:
(2) 政治危机:
(3) 国际关系: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动摇 ,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2、美日迅速崛起:
3、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1)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
(2)战争引起革命,极大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 运动的发展。
(3)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三、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军用飞机、卡车、化学合成技术等。
2、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开始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合作探究】
1. 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教学小结:理解一战带来的后果是“毁灭”、“催生”、“契机”?
★板书设计
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1、性质:
2、后果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欧洲衰退
2、美日崛起
3. 民族觉醒:
4. 国际联盟:
三、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 改变欧洲政治格局:
2. 催化新技术发展:
3. 改变政府机构职能:
4. 改变人们思想观念:★教学反思
范文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许多国家都纷纷举办各种活动,纪念和反思一战。 但提起一战,大多数的中国人可能不会立即把它同中国联系起来。可以说,中国人对一战的关注并不多。 当然,这与中国并无直接派遣军队参战,更多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正如中国历史学者、上海复旦大学刘平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其实一战给中国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其中影响中日关系的“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的爆发,这些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都与一战有关。
青岛围攻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处于衰弱和分裂状态,虽然当时的北洋政府是清朝灭亡后被国际社会所承认的第一个中国合法政府,但它却无法阻止世界强国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
出于战略考虑,1897年德国开始占领山东青岛,并在那里建立德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
到1914年一战爆发时,青岛已经是一个具有巴伐利
亚风格的现代化城市。 然而,一战的爆发改变了一切。日本称占领青岛可以削弱德国,符合协约国的利益,同时日本还表示德国在青岛的统治威胁着东亚的安全,于是对德宣战。 日本趁德国在欧洲战场自顾不暇,在英国军队的支持下围攻在青岛的德军,自此拉开了围攻青岛的序幕(The Siege of Tsingtao)。中国人也把这一围攻战称为日德战争。一战的战火正式蔓延到了中国。
1914年9月2日,日、英联军在青岛登陆,围攻青岛的战事正式开始。 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围攻后,德军虽然防守坚固但终于寡不敌众于11月7日投降。
然而,青岛并没有因此而回到中国的怀抱, 反而被日本接管。
中国考虑到战后自身的利益,也终于在1917年宣布对德宣战,成了不出兵的“参战国”。
中国劳工帮助修筑战壕、运送弹药、修理坦克等
中国劳工
中国虽然没有直接派军队参加一战,但是一战期间英、法协约国在中国招募了十四万劳工, 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军事培训,并把他们分期分批地运送到欧洲战场。 这些劳工帮助修筑战壕、运送弹药、修理坦克等。有些华工甚至在乘坐赴往欧洲途中的船只时就遭遇到袭击,葬身大海。 而能抵达欧洲的华工许多人最后也客死他乡。至今,在法国和英国还能找到埋葬一战华工的墓地。 近年来,有关认可华工为一战做出贡献的呼声越来越高。还有英国华人呼吁为中国华工建立永久性纪念碑。 英国女电影导演海伦·菲茨威廉姆导演的短片《西线上的中国》,就是反映中国派遣14万名华工,帮助欧洲西线战场的故事。 现在中国华工的贡献开始慢慢得到认可,承认他们为协约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青岛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德式风格的建筑
德国影响
德国占领青岛期间,给青岛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德国人还把饮食文化带到了青岛。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青岛啤酒(Tsingtao Beer)。
从1903年德国人在青岛建啤酒厂至今,已经拥有100多年的历史。 此外,德国对青岛,乃至整个山东省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青岛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德式风格的建筑。
青岛从一个小渔村转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青岛市档案馆的张蓉女士说,从积极一方面来看。青岛在德国占领期间从一个小渔村转变成当时一个较为现代化的城市。德国人在青岛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自来水、下水道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另一方面,德国对青岛的占领毕竟是一种侵略和掠夺。
一战后,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并签署《凡尔赛条约》
中日关系
日德战争后, 日本接手德国在青岛的全面利益,并没有像之前所承诺的那样把青岛归还给中国。
1915年日本还向当时的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并最终使袁世凯政府同意签字。
“二十一条”的签订也为日后紧张恶化的中日关系埋下了伏笔。
到1919年一战结束,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讨论战后和平并重新划分世界版图。 中国代表恳求将青岛在内的山东半岛主权归还给中国,但却被置之不理。英、法、意主张将德国的利益转让给日本,美国则提出暂交英、法、意、美、日五国共管,但遭到日本拒绝。
中国代表愤然离去,没有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凡尔赛条约》激怒了中国。消息传到中国后,引发了全国性的不满,进而爆发了“五四运动”。 可以说,中日间本已恶化的关系再次加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日两国全面开战,即使到今天中日两国的交往以及外交关系仍然受到这些历史因素的影响。
由此可见,一战对中国以及整个远东地区的历史和政
治格局有着深远和重要的影响。
一战也许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近代国际舞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