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森林火灾灭火作用 森林火灾的危害有哪些
森林火灾的危害有哪些
森林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仅能提供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木材及林副产品,而且还肩负着释放氧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及旅游保健等多种使命。同时,森林还是农牧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然而,森林火灾会给森林带来严重危害。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病害、虫害、火灾)之首。它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体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一)烧毁林木
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
1
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爱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再生资源,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高强度大面积森林火灾之后,森林很难恢复原貌,常常被低价林或灌丛取而代之。如果反复多次遭到火灾危害,还会成为荒草地,甚至变成裸地。例如,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之后,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段的森林严重火烧之后基本变成了荒草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再要恢复森林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烧毁林下植物资源
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如东北大兴安岭林区的“红豆”(越桔)和“都仕”(笃斯越桔)等是营养十分丰富的野果,现已开发了红豆果茶、都仕果酒等天然绿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利用黄芪做原料而生产出来的”北芪神茶”,以其营养丰富、无污染,且滋补功能强等特点而驰名中外。长白山林区的人参、灵芝、刺五加等是珍贵药材。我国南方的喜树可提炼出喜树碱,喜树碱是良好的治疗癌症的药物;漆树可加工制成漆;桉树提炼出的桉油是制造香皂、香精的最佳原料等等,不胜枚举。所有这些林副产品都具有重要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然而,森林火灾能烧毁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或者由于火干扰后,改变其生存环境,使其数量显著减少,甚至使某些种类
2
灭绝。
(三)危害野生动物
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由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如野马、高鼻羚羊、新疆虎、犀牛、豚鹿、朱鹭、黄腹角雉、台湾鹇等几十种珍贵鸟兽已经灭绝。另外,大熊猫、东北虎、长臂猿、金丝猴、野象、野骆驼、海南坡鹿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也面临濒危,如不加以保护,有灭绝的危险。因此,防治森林火灾,不仅是保护森林本身,同时也保护了野生动物,进而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
性。
(四)引起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据测算,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顷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因此,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美称。此外,森林树木的枝叶及林床(地被物层)的机械作用,大大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力;林地表面海绵状的枯枝落叶层仅具有雨水冲击作用,而且能大量吸收水分;加之,森林庞大的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使得林地很少发
3
生水土流失现象。然而,当森林火灾过后,森林的这种功能会显著减弱,严重时甚至会消失。因此,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能引起水土流失,还会引起山洪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五)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
森林多分布在山区,山高坡陡,一旦遭受火灾,林地土壤侵蚀、流失要比平原严重很多。大量的泥沙会被带到下游的河流或湖泊之中,引起河流淤积,并导致河水中养分的变化,使水的质量显著下降。河流水质的变化会严重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颗粒细小的泥沙会使鱼卵窒息,抑制鱼苗发育;河水流量的增加,加之泥沙混浊,会使鱼卵遭到破坏。此外,火烧后的黑色物质(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阳能,使得下游河流水温升高,千万鱼类容易染病。特别是喜欢在冷水中生存的鱼类,火烧后常常大量死亡。
(六)引起空气污染
森林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这两咱物质约占所有烟雾成分的90,,95,;另外,森林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质,约占10,,5,。除了水蒸汽以外,所有其他物质的含量超过某一限度时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野生动物的生存。1997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燃烧了近一年,森林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不仅给其本
4
国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还影响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邻国。许多新加坡市民不得不配戴防毒面具来停止烟雾的危害。
(七)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森林火灾常造成人员伤亡。全世界每年由于森林火灾导致千余人死亡。1871年发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和密执安州的一场森林大火烧死1500余人;1987大兴安岭的一场大火烧死212人。此外,森林火灾还会给人民财产带来危害。林区的工厂、房屋、桥梁、铁路、输电线路、畜牧、粮食等常常受到森林火灾的威胁。例如: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烧毁三个林业局址(城填),九个林场场址,四个半贮木场(烧毁木材85万立方米),桥梁67座,铁路9.2km,输电线路284km,房屋6.4万平方米,粮食325万kg。各种设备2488台。损失十分惨重,直接经济损失4.2亿元人民币。
二、森林防火的意义
(一)森林防火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森林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在大面积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分布有多种古树名木、名花异草及珍禽稀兽。所有这些都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
5
贵财富。然而,森林火灾能使这些宝贵资源付之一炬。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自然资源。
(二)木防火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森林是陆地上下垫面最高、范围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是人类及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众所周知,森林在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森林火灾会使森林的这些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因此,防止森林火灾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三)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需要
森林火灾是森林三大自然灾害之首,防止火灾就是保护森林。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没有森林就没有林业。我国是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远远低于72,的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国土仍是我国林业所要做的主要工作。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的天然林保护工程,
可以说是我国林业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国家为了保护现有天然林,制定了严格控制对天然林采伐的政策,并由国家财政增加对林业的投入,为我国林业的发慌提供了保障。然而,森林火灾能在短时间内烧毁大片森林,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因此,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慌林业事业的基础工
6
作。
(四)森林防火是维护林区社会安定的需要
在林区,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森林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森林火灾会使森林遭受破坏,甚至消失,给林区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困难。另外,森林火灾还会直接威胁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的森林火灾不仅能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还会毁坏房屋等建筑,使人们失去家园。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不仅造成了200余人死亡,同时使5万余人无家可归,这些人的衣食住行等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另外,目前林区经济不景气,有些不法分子,为了眼前的利益,采用放火烧林的手段进行开荒种地。因此,森林防火不仅要防止意外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而且还要同少数不法分子作斗争,防止其故意纵火,维护林区社会安定。
灭火四大障碍
地势复杂,火点多
当地气温居高不降
火灾多为树梢火和地面火,而且火场均处于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扑火人员输送非常困难火区刮起五六级大风,大火借助风势蔓延
7
紧急扑救大兴安岭大火
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资料图片)
据新华社电 (记者张云龙、王增海)记者从森警内蒙古总队了解到,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近几天接连出现8处火点,其中4处火势较大,4500余名警民正在奋力扑救。国家林业局、武警森林指挥部、自治区林业厅、大兴安岭林管局的领导已赶赴前线组织指挥灭火。
据记者了解,7月底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的乌玛、莫尔道嘎、奇乾、满归和阿龙山五个林业局的施业区范围内,先后出现了8处火点。8月4日,经国家林业局协调,紧急调动4架直升飞机赶赴满归林业局,设立了临时航站,空运扑火队员和灭火物资。截至昨日中午,内蒙古森警总队大兴安岭支队1200名官兵和呼伦贝尔市紧急调集3300多名林业职工,赶赴火场扑火。因当地气温居高不降,给灭火工作带来许多不便,致使火情难以得到控制。
据了解,此次火灾全部因雷击引发,有关部门曾尝试进行人工增雨,但天气条件不利,效果不明显。据昨天下午16时30分召开的前线指挥部紧急会议消息,前指要求力争在明天基本控制火情,各火场要建立火场责任制,前线各战区要立军令状,限期灭火。
8
由于此次大兴安岭火灾多为树梢火和地面火,而且火场均处于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扑火人员输送非常困难。当地还采用了新型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灭火弹等高科技设备。
据悉,昨天白天火场最大风力达到4级,火场明火点呈插花形分布,火势比较猛烈,扑救难度大。昨天晚间,火区刮起五六级大风,有的火头浓烟高达30多米,东部一个火头迅速向嫩江至漠河公路方向扩展,最近处离公路仅4公里。森警官兵和林业工人正同大火展开搏斗。目前火场尚无人员伤亡。
历史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建国以来毁林面积最大、伤亡人员最多、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持续了28天的大火过火面积达101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近70,,使得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76,降为61.5,;受灾群众5万多人,死亡193人,受伤226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人民币。
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森林灾害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欧洲经济委员会共同出版的刊物《国际森林火灾新
9
闻》,8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统计的森林火灾每年约25.5万次,年均危害的森林或其他林地面积636.7万公顷。该数据还未包括未统计的国家(如东南亚、非洲的一些国家),实际的森林火灾次数和面积要远远高出上述数据,其燃烧面积约占全世界每年森林消失面积2000万公顷的一半,占全球森林总面积0.2,—0.3,。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大火不断,森林火灾成上升趋势,并且90年代后期随着长期干旱的到来,火灾从非洲东移,从北南移,从欧亚陆转向海岛地区——东南亚,使数百万公顷热带林遭到破坏,严重损害这一地区乃至全球的生态平衡。1987年5月6日中国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1988年5月6日美国黄石公园大火以及1987年亚马逊热带雨林大火,尤其是始于1997年6月底,延续了10个月的印度尼西亚大火,已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也是森林火灾严重的国家,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70.5万次,受害森林面积3874万公顷,烧死烧伤3.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元。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燃烧了27个昼夜,过火面积133万公顷,烧毁的森林相当于整个海南省的森林面积,造成213人死亡,226人受伤,5.6万多灾民无家可归。1986年3月28日至4月3日,云南省安宁县青龙寺和玉溪市刺桐关相继
发生两场森林大火,过火面积3.2万亩,参加扑火人员达
10
一万五千多人,伤亡179人,其中牺牲80人。1999年山西汾阳森林火灾烧死23人。这些森林火灾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牵动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
森林火灾不仅无情毁灭森林中的各种生物,破坏陆地生态系统,其产生的巨大烟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直接威胁人类生存条件,而且扑救森林火灾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扰乱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秩序,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多年来的实践,特别是近些年森林防火工作的经验充分表明,森林火灾虽然是危害性大的自然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只要各级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以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为主体的各种责任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得力,扑救及时,方法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就能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提供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木材及林副产品,而且还肩负着释放氧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及旅游保健等多种使命。同时,森林还是农牧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然
11
而,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病害、虫害、火灾)之首,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火灾不仅能烧死许多树木,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由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价值。
2、由于森林烧毁,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3、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
4、森林火灾能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森林火灾能烧死并驱走珍贵的禽兽。森林火灾发生时还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此外,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
12
物力和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有时还造成人身伤亡,影响社会的安定。 (杨彩虹)
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森林防火科普系列
1、森林火灾对林分的危害
林火不仅烧毁森林,降低林分密度,而且破坏森林结构,降低森林的利用价值。林火烧死幼苗、幼树,延长森林更新期。被烧的林地表土岩石裸露,很多地方变成荒山秃岭,森林难以恢复。
2、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
强烈的火灾不仅烧毁森林,破坏郁闭度,烧毁地被物,使土壤裸露,而且大大降低了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严重影响林内动植物资源及林副产品的利用。林火使森林贮存的大量能量突然释放,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内生物因子、生态因子的混乱。需要经过几十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3、森林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林火不仅烧毁林内各种建筑物和生产生活资料,甚至威胁森林附近村镇、生产点和其他居住点的安全,而且扑救森林火灾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什么是森林火灾及其危害,
13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
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黑龙江省潜在森林火灾危害程度预测的研究
【作者】 曲智林;
【导师】 胡海清;
【作者基本信息】 东北林业大学, 生态学, 2007, 博士
【摘要】 黑龙江省是我国森林大省,也是林火多发区域,林火对黑龙江省的林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是全国森林防火的重点省份,年均森林过火面积居全国之首,是火灾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潜在林火危害预测的研究对于黑龙江省的林火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和结果以下:(1)根据黑龙江省森林植被特点和气候特点,将黑龙江省划分成两个研究区域:寒温带针叶林区和温带针阔混交林区;研究时段:寒温带针叶林区为4月份至6月份和10月份,温带针阔混交林区为3月份至6月份和10月份,这些时段是
14
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的多发期。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段的森林植被特征有很大差异,对于林火发生与林火蔓延是不同的,说明按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段分别进行研究是合理的。(2)通过1980年至2003年黑龙江省森林火
灾统计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多元回归理论建立了森林火灾面积预测模型,该模型是非线性模型,选取的自变量为当日的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和当日平均温度,该预测模型是在降雨量为0mm的情况下适用的,模型中因变量选取的不是火灾面积,而是林地过火面积等级,通过林地过火面积等级可以反映林火的危害程度,并用2001年和2003年的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统计数据检验,正确率达63.3,。说明用林地过火面积等级来预测潜在林火危害程度是可行的,因此该模型可以作为潜在林火危害等级预测模型。(3)给出了林火危害强度的概念;通过1980年至2003年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统计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微分方程理论建立了林火危害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是在降雨量为0mm的情况下,选用的自变量是当日的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和当日平均温度。用林火危害强度可以真实反映林火危害程度,通过检验,寒温带针叶林区正确率为65,,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正确率为72.7,;并给出了林火危害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因此用林火危害强度预测模型可以预测黑龙江省短期潜在林火危害程度。(4)建立了一个由输入层是4个神经元、隐层是9个神经元和输出层是1
15
个神经元的BP神经网络,该网络较好地模拟出林地过火面积与当日的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当日平均温度和燃烧时间之间内在关系,并由此给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林火危害强度模型,说明神经网络技术在林火预测预报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5)通过统计分析可知春季防火初期的林火危害强度与之前冬季平均风速、降雪量、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温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利用多元回归理论建立了它们之间关系的线性模
型,这里寒温带针叶林区冬季选择的是10月份至3月份,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冬季选择的是11月份至2月份。以及建立了春季防火期各月份林火危害强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这些模型整体构成春季潜在林火危害强度模型,实际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较为接近,说明本文选择的变量和选择的模型是合理的,可以用来做长期潜在林火危害强度预报模型。(6)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黑龙江省森林火灾危害等级预报系统”,该系统把气象数据库和林火危害强度模型相连接,建立识别模型,通过输入全省各县级行政区域防火期内当日的气象数据,就可预测当日潜在林火危害强度等级,并使之可视化。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16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17
范文二:客船火灾有哪些特点
客船是我国靠海、靠河地区的主要水上旅客运载工具。一些大的客轮吨位很高,载客量很大。有的大型客轮能达到近十层,载客逾千人。客船不同于陆上交通工具,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流动场所,在安全管理和施救上如果单纯依靠外界的救援难度非常大。一旦发生火灾,等水上消防队员到达现场时,一般火势已经发展到了猛烈燃烧阶段,扑救起来非常困难,并且船上人员众多,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了解客船火灾特点,对于客船防火自救非常重要。
具体来说,客船火灾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条。
1(客船内可燃、易燃物多,火灾危险性大。客船在结构和装修材料上,规定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但客船的客舱、驾驶室、船员生活舱之间的分隔围板和装饰用的木材、棉布、丝绸以及室内的床铺、家具、地毯、窗帘等,都是可燃物,容易着火。另外,客船机舱内电力、动力设备集中,储油柜及输油管道内存在大量油料。客舱在航行、停泊、检修作业中,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
2(客船上各种服务一应俱全,在为顾客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客船的火灾危险性。客船上设有厨房、餐厅,有的还在甲板上设临时烧烤摊点,几乎每层都设有小卖部、理发室、贮藏室等。这些生活服务设施内都有大量的可燃易燃物品,不管用电还是使用明火,都存在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3(客船一旦发生火灾,其蔓延速度非常快,并潜伏着爆炸的危险。因为客船上可燃、易燃物品较多,再加上水上气流速度相对较快,火灾一旦发生,火势会借助风势而迅速蔓延。如果发生在机舱,那情况会更糟糕。因为机舱内机器设备、电缆线、油管线等通到船体的各个方向,所以一旦机舱失火,火焰会顺着这些连接管线迅速向四周和船体上部蔓延。根据以往的经验,火灾一般在起火10分钟内就能蔓延至整个机舱,所以舱内的储油柜很容易受到火焰的熏烤而发生爆炸。
4(容易形成立体火灾。大型客船跟建筑物类似。上下连接的楼梯、通风管道等都为火灾的蔓延提供了路径。所以如果客船某层着火,火灾会很快发生水平和垂直蔓延,形成立体火灾。
5(火灾易产生有毒气体。因为客船内部的装修材料多为胶合板、泡沫塑料以及化学纤维等可燃材料。这些材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和有毒气体。客船内人员集中的客舱内部空间狭小,走道狭窄、高度很低,所以蓄烟量少,烟气和有毒气体会沿着狭窄的走道很快蔓延至各个房间,极易造成人员窒息死亡。
6(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困难。客船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和烟气蔓延非常迅速。如果船上工作人员或喷淋等消防设施没能在火灾初期将火扑灭,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我国水上消防队相对较少,等消防队员赶到火灾现场的时候,大火一般都达到了猛烈燃烧阶段,错过了最佳扑救时机。船上人员众多,然而疏散通道较少,且比较窄,疏散起来非常困难。在将人转移到随船携带的救生艇上时,也会比陆地疏散速度要慢得多。
通过对客船火灾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客船火灾关键在于做好预防。如果发生火灾,局势将很难控制。
范文三:山地森林火灾蔓延有什么特点
山地森林火灾蔓延有什么特点
摘自: 2004-3-18 8:44:53
(一)三种火灾(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呈综合性发展。通常针页林易发生树冠火,阔叶林易发生地表火。单纯性的森林火灾较少。有用草本层干燥,密集连续,因而地表火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采伐迹地,火势更强。由草本层燃烧的简单地表火火墙较窄,宽度通常5,8米。由草本和下层木共同燃烧的地表火较为猛烈,火墙宽度可在15米以上,扑救困难,造成大范围的过火面积。针页林的枝叶富有油脂,自然整枝不良,下枝离地面近,在地表火的烘烤下,极易引起树冠火,通常在地表火过后15,30分钟内发生,其推进速度虽然较慢,但火势猛烈,使周围空气形成热浪,难以接近。
(二)森林火灾蔓延主要受山谷风所控制,具有间歇性。高山峡谷地带的风力作用主要来自于山风和谷风,谷风能加速火向上蔓延。在晴朗的天气,一般都有山谷风这种现象。谷风发生在上午10左右,逐渐增强,到下午3时以后最大。山谷风有阵风性质,受其控制,山火在一天中也有盛期、中期、衰期。一般衰期主要在早上4时,10时之间,地表火停止发展,树冠火变冲冠火,有些冲冠火在烧掉枝叶后,火焰自动熄灭,火场内多数地段基本上是属于无焰燃烧状态,是扑火的最好时机。俗话说,山火不过夜,如果头天的火到次日上午10时以前没有扑灭,就要做好打恶仗的准备。盛期出现俩次,午后15,17时和晚上20,22时之间。地表火和树冠火发展迅速,火灾温度高,风向多变,人员已经疲劳,指挥难度较大。另外,主沟的山谷风能够控制支沟的山谷风。因此,主沟发生的山火易向支沟方向发展,而支沟发生的山火不易向主沟方向发展。此外,山谷风还受大气候的影响,对山火的作用具有日际变化特点。
火灾蔓延发展的水平方向也受山谷风的影响。当谷风猛烈时,火灾常在火场的上游一带扩展,当山风猛烈时,火势常在火场的下游一带扩展。
(三)火势蔓延受地形因素影响。地形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火势的蔓延,植物类型的作用不甚明显。在山势大转折(主要是坡向大转折)、窄谷和山脊上,多会出现自然终止燃烧的现象。大的山势转折处,由于反山气流的作用,上山火到山顶时,火势常常衰落,会停止发展。窄谷地段的风速加快,在“峡谷效应”的作用下分流或上分流之处,火势至此通常暂时中止。
其次,在山区由山脚向下顶蔓延的火要受一些缓坡、小平地、陡坡和峭壁的小地形。因为谷风经过各种小地形时会形成很小的涡流旋,对火蔓延能起阻碍作用。缓坡和陡坡上的火蔓延快,不易扑救,而山坳、小平地上的蔓延速度减缓,时高山地带扑火的好时机。
(四)山地森林火灾具有立体性质,常呈跳跃式发展。有用山体高拔,沟谷狭窄,林火占有较大的垂直空间。除了水平推移外,还有跳跃式发展的特点,通货擦跳跃的距离多在500米以内。跳跃式燃烧的原因是球果或小枝燃烧后,随风吹至高空向远处落下后引起的,此时,火场周围在热浪的作用下,空气和林地进一步干燥,温度升高,一有火种,立即起火。
(五)有反复性。林火蔓延常有反复,虽林火有一般的蔓延规律,但在山地林区表现更为突
出。主要是余火想到隐蔽,地面无火无烟,使人推动警觉,到突然起火时,尽管有人在现场监护防守,也已措手不及,特别是在火场的边沿更为严重。其次可能是余火自然问题。腐殖质在高温的作用下,出现可燃气体,一旦与外部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即发生自燃。因此,我们对隐蔽的余火要高度重视,不仅要从烟、温度方面去进行判断,还要反复翻挖可用水浇灌的方法,使其不能反复出现。
范文四:烟头引起的森林火灾有哪些
烟头引起的森林火灾有哪些?
案例一:
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
“ 2?14”火灾案例
一、案例摘要
2004年 2月 14日,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下厂组大窠山场,因农民在菜地烧杂草引发森林火 灾,造成 8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受害森林面积 27.5公顷,火灾延烧 19小时,扑火直接费用 2.6万元。
二、火灾情况介绍
2004年 2月 14日 11时 40分,因龙斗村下厂组村民彭移康为防田鼠损坏雪花豆苗,擅自点 烧菜地边的芦苇, 点燃后未采取防范措施, 就离开豆田回家吃饭, 结果火头越过公路和铁路, 引发森林火灾。中午约 12时,村民戴雪英发现山上有火,立即报告村党支部书记冯开云。 冯开云当即组织村民赶赴火场扑救。
(一)火场概况
火灾地 76林班(从 77林班烧入)的山形,为三面环山夹一小草塘沟,谷底宽 10米,沟底 宽仅 2— 3米,为东南坡向,坡长 100米,伤亡事故地点在山坡下部,离坡底仅 20米,山势 陡峭,平均坡度达 35o ,富屯溪河道弯拐处直对该山坡,处于迎风口。该山场为 2000年造 杉木、马尾松混交人工未成林地, 3年未抚育,林内生长着 3米高的五节芒、 2米高的芒萁 骨和部分继木类的小杂灌,杂草复盖度达 95%。正是由于坡陡、沟窄、易燃物相对集中的 特点,构成了易发生高强度林火的环境条件。
当天天气,风向西北风,风力 1— 2级,气温 -0.6℃— 23.1℃,湿度 20%,无降雨,火险等级 5级。
(二)火灾发展过程及分析
14日 12:20时左右, 接龙斗村党支部书记冯开云电话后, 护林员何国良立即叫上自家的三个 兄弟及村民林泉水等 16人,乘上村民尤建军的小四轮农用车,赶到起火的山边准备开出火 路阻止火势蔓延。约 12:40许山场过火面积已达 100亩,有 12位村民就直接进入火点,到 达下厂组饮水源头处, 分成二路, 一路 10人在水源旁离火头只有 20米左右距离沿正北方向 的小山脊往上开火路, 另一路 4人在火源右侧沿饮水沟往东北方向开火路。 开了 2— 3分钟, 发现火场刮西北山谷风,并伴有 3— 4级的旋风,火势凶猛,能见度低。何国良叫大家赶快 撤退,何国胜等 4人往山坡的右侧东北方向生态公益林内跑去,安全脱险。而何国良等 10人先往山坡东北方向, 然后折回朝西北方向山顶跑, 跑出不远即被山顶往下燃烧的大火挡住 了去路,因山势陡峭、山路难行、火势旺,加之当时火场气温达 21℃,风速达 2— 3米 /秒, 河风和山谷风对流形成旋风,山坡上浓烟夹着灰尘四起,能见度极低, 10名扑火人员当时 迷失了方向,被包围在火海中。何国良、何国水两兄弟跑在最后,因滑倒滚下山,趴在离事 故现场仅 8米左右的小水沟中, 侥幸逃生。 其余 8人惊慌中无法分辩方向, 在大火中被浓烟 熏呛,窒息后被高温烤灼而死。整个火烧过程仅有 20分钟。这是一起快速高强度的上山地 表火,导致人伤亡的实例。
三、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从这起火灾发生来看,起火点在老 316国道边河滩上的菜地, 316国道上边依次是农田、铁 路、山林,路边和田埂的杂草高又密,极易燃烧。从肇事者点燃杂草延烧到山场大约要 1小时,而且起火点离村庄不远,视野开阔,理应及时发现,但直到林火越过公路、铁路烧上
山后才有人报警。说明了有些地方,对林区群众的宣传有死角,野外火源管理责任不落实, 特别是上午 11:00或下午 4:00后农民收工前这一段时间,是农事用火高峰时段,护林员 和管护责任人均不在位,管理上出现了真空,从而酿成了大灾。
从扑救人员死亡来看,村民到达火场后,在没有认真观察火势、火场气象、植被等情况下, 仓促进入林地去开设防火隔离带, 选择进入火场的线路不合理, 开设隔离带位置不正确, 携 带扑火工具简陋,扑火人员无安全保护装备以及避险逃生自救能力差,遇到险情惊慌失措, 盲目逃生导致悲剧的发生。
(二)需要吸取的几点教训
造成此次事故虽有山形地势陡、 林内植被较复杂和高强度上山火等客观因素外, 还与村级指 挥员素质不高有着密切相关,教训也是很深的:
1、必须加强扑救安全宣传教育,强化火源管理。森林防火预防必须从宣传教育入手,野外 安全用火要做到家喻户晓,才能消除火灾隐患。
2、应当强化森林火灾扑救指挥员和扑火队队员培训。对基层各级扑火指挥员、扑火队队长 和森林防火专职干部进行系统的防火专业知识和安全扑火知识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和指挥水平。 要加强基层扑火队员安全知识教育和遇险逃生自救能力的训练, 确保扑救人员 安全。
3、要加强火场扑救组织指挥。火灾初发阶段、火势不大、地形条件比较有利时,可自发组 织有扑火经验的群众扑救。但当火势大、火线长、地形险要、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必须 严格按照预案的要求,由县、乡(镇)组织专业、半专业队伍进行扑救。
4、扑火队员应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用品,如火灾救生罩、湿毛巾、水壶、火柴等。一旦有 危险,则可自救逃生。
案例二:
德化县上涌镇“ 2.28”森林火灾案例
一、案例摘要
2004年 2月 28日,福建省德化县上涌镇下涌村葫芦坂山场,因针式绝缘子脱离高压电杆横 杆,产生碰击引发森林火灾,造成 4人死亡。
二、火灾情况
2004年 2月 28日 11时 30分左右, 在上涌镇下涌村做工的陈卿生等五人发现对面山林起火。 由于山高林密,杂草丛生,再加上冬季霜冻,草木枯死,又适逢久旱无雨,火借风势,迅速 向四处蔓延。 镇政府接到报告后, 立即组织镇干部及镇应急分队实施扑救, 同时向县森林防 火指挥部报告。县五套班子领导也迅速赶赴火场,组织 1000多人参与扑救。
(一)火场概况
过火地的地形:地处中山,海拔 750--991米,呈三面环山的鸡爪形,山势陡峭,起伏大, 沟谷与山脉明显。
起火处坡向:西,海拔 865米,坡位:中,坡长 100米,坡度 40°。山脉走向:自东向西。 起火后,火势主要由东、西两个方向蔓延。
人员伤亡处:地形呈葫芦状,海拔 750--962米,山势陡峭,坡度 30--45°,葫内有 5个山 脉自高而下插入葫底(形成第二窄处) 。林分茂盛,林冠下及林间空地杂草丛生,高度 1--2米,盖度 90%以上,火势自谷口(南)左边向内蔓延到第二窄处,一股强风自南向北贯入 形成多个火头蔓延,
28日天气晴,日最高气温 23.5度 , 最低气温 9度 , 风向较多为偏南风 , 平均风力 2--3级,相对 湿度 76%,森林火险等级 4级。据向九仙山气象台了解,中午期间,上涌地区,风力达到 6-7级。
(二)火灾发展过程的分析
28日中午 12:00左右, 赶往山上救火的上涌镇干部、 民兵到达火场后, 上涌镇党委副书记林 建权与副镇长孙义仲带领一组扑火人员到葫芦坂山场负责开辟防火隔离带。 葫芦坂山场因其 形状象葫芦形山凹而得名。海拔高度 860米左右,林内植被多为芦苇、五节芒盖度达 90%。 当时山凹小气候形成一股螺旋风,风速达 45公里 /小时,林火向北延烧。扑救人员行走路线 也是由北向西北再向北前进。 南北山头相隔 300多米, 按正常速度计算, 火势蔓延过来至少 要半个小时,但当日风力太大, 风向突然转变,由刮北风转为刮东南风,造成葫芦坂山脚下 东边火势很旺, 而且越过第一道防火隔离带往西北方向延烧, 南边的火也往西北方向烧了过 来, 火苗从一个山头刮到了另一个山头, 该组人员顿时被大火包围住。 有五名救火人员在国 宝乡人大主席曾上训同志的带领下迅速跑到一块墓地,副镇长孙义仲也伏身向外爬出火围。 林建权同志和三名开隔离带的妇女 (郭清楚、李素、郭春梅 ) 由于火势太猛,速度太快,没 跑多远均被大火吞没,当场殉难。
经广大扑火指战员近 20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这起火灾造成 4人扑救人员 死亡,受害森林面积 151公顷。
二、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供电线路引起的森林火灾, 林业部门在查摆森林火灾隐患时往往忽略了供 电部门, 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与供电部们的联系与沟通, 及时消除因供电线路引起的森林火 灾隐患,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扑救人员死亡原因分析:选择在小山腿开设隔离带位置不理想, 当时山凹小气候形成一股螺 旋风,风速达 45公里 /小时,气象条件比较恶劣,开设隔离带的位置到火线的距离比较近, 留给开设防火带的时间相对较少, 在细小可燃物载量大, 地形复杂, 风向风力多变的情况下, 火势变化快,极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二)需要吸取的几点教训
1、平时要加强对扑火人员的安全知识、避险自救方法的培训,遇险后能沉着冷静,随机应 变,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
2、在火头前方开设防火隔离带危险性大,应组织专业扑火队员开设,禁止组织老、弱、妇、 幼以及体能比较差的人员参加。
3、扑火人员到火头前方指定位置开设防火隔离带时,首先要开设避火安全区,明确撤离路 线, 而且作业时要指派专人监测四周火情变化, 一旦发现险情, 应立即指挥扑火人员撤至安 全区。
4、在山区扑灭森林火灾时,主要是沿着火线扑打的方法,直接将火扑灭。在火头蔓延的前 方开设隔离带, 要将比较高的树木砍掉, 逆燃烧方向而倒,这样可以压倒茅草,大火烧到时 火势相对减弱,有利于扑打,有利于扑火人员的安全。
德化县上涌镇“ 2.28”森林火灾案例图
德化县上涌镇“ 2.28”森林火灾案
案例三:
政和县国有林场“ 3.9”森林火灾案例
一、案例摘要
2004年 3月 9日,福建政和国有林场(隶属南平市林业局)西表下村工区,因村民烧蚂蚁 窝引发森林火灾。造成 4名扑救人员死亡(林场职工 3名、农民 1名) ,火场面积 1283亩, 受害面积 1283亩。
二、火灾情况介绍
2004年 3月 9日,政和县东平镇西表村村民陈长美到西表下村工区“茶树坪”山场的茶山 劳动,下午 15时许,陈长美干完农活后,将蚂蚁窝搬至草棚内,用火柴点燃,燃烧约 4至 5分钟后,用泥土将其掩盖,由于火未彻底熄灭,加之此处是风口,当晚 18时许复燃引发 森林火灾。 当晚 19时 20分, 西表下村工区护林员连振海向林场报告, 林场场长刘永桂立即 组织林场专业扑火队 31人赶赴现场,分三路进火场扑救。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迅速调动 260名扑火队员赶赴火场扑救。
(一)火灾现场概况
火灾山场地形条件较为复杂,沟壑深,小沟壑多,山体高差较大,海拔高度在 620米— 940米间。整体坡向西,坡度 25— 30度。最先燃烧处位于小山脊下坡处,沟壑旁,通风状况好, 空气易流通,属风口处。
森林火灾山场主要是用材林,树种为马尾松、杉木。马尾松年龄 14年,杉木年龄 19年,平 均立木密度约 110株 /亩,郁闭度为 0.77,部分山场为经济林,主要树种为锥栗、茶叶。初 发火周围为沟壑、荒田。植被主要是五节芒、白茅、小杂灌,植被浓密,极易燃烧,火线扩 散、蔓延快,有飞火现象。
3月 9日气象状况为:平均气温 12.6度,当天最高气温为 23.0度,日最小相对湿度为 24%, 平均风力为 4级左右,夜间风向为偏东风,白天风向为偏西风。森林火险等级为 5级。 西表 工区当时已连续两天霜冻,夜间风力大。
(二)火灾发展过程及分折
林场场长刘永桂接到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林场专业扑火队 31人分三路进入火场扑火。第 一路由刘永桂场长带 11人, 第二路由黄圣军副场长带 11人, 第三路由下村工区主任林观德 带 9人于 20时 30分赶到火场。 根据火场形势, 林观德等人决定从板车路快速通过赶到上方 开设防火路,以阻隔林火蔓延。当林观德等 9人行至事故地点犁树坪附近时,因正处风口, 风力加大,风向突然发生改变,加之事故地点下方的植被以五节芒、白茅为主,十分浓密, 极易燃烧。顷刻间,火势迅速蔓延至板车路。林观德等 4人撤退不及,被火包围,虽就地卧 倒,但因火势过大,不幸遇难(遇难时 3人俯卧, 1人仰卧在板车路上) 。其余 5人因与 4人隔一段距离,幸免于难。
根据火场树木燃烧情况, 地表剩余物燃烧程度等各方面综合分折, 林火走势为:在起火点处 为三路向外蔓延,一路沿小山脊茶树坪边向下烧至小路, 造林山, 杂草燃烧彻底, 立木树干 上侧焦黑; 第二路沿小山脊茶树边向上燃烧至锥栗山, 立木树干下侧烧黑, 后又分别向上方 杉木林燃烧和沿锥栗林燃烧迂回到茶山; 第三路沿东边水沟向荒田处燃烧, 在荒田处分多路 向犁树上方杉木林扩散。 一路烧至对面荒田后分成两股, 一股沿水沟另侧向下回烧, 一股在 板车路最窄处烧上杉木林,成伞形不规则状扩散(该股火造成扑火人员伤亡) 。
这起森林火灾造成 4人死亡(其中林场职工 3人、 农民 1人) 。过火面积 1283亩, 其中用材 林面积 1165亩,锥栗林面积 59亩,幼林 59亩。
三、案例分折
(一)原因分析
扑救人员死亡原因分析:夜间扑救森林火灾危险性大, 扑救人员到达火场后, 在没有仔细观 察地形地貌, 掌握火场气象条件, 也看不清板车道周边植被状况的情况下, 自认为对山场比 较熟悉, 盲目自信就带着扑火队员从沿板车道赶到上方开设防火带。 在夜间, 指挥员对行走 线路到火线的距离判断不准, 林火燃烧速度判断不清, 谷底荒田植被干枯茂密, 风力的变化 可能导致燃烧速度急剧变化预见不足, 遇险时处置不当 (卧倒在不足 2米宽的板车道上, 死 亡位置茶园仅 10米左右) ,导致悲剧的发生。
(二)经验和教训
1、扑火队到了火场后,指挥员必须了解火场范围,火头蔓延方向和速度,火场风速风向,
要避开危险区, 选择安全路线进入指定位置开设隔离带。 对山场不熟悉, 选择的线路无把握 时,切不可盲目指挥扑火队进入火场开设隔离带。
2、应当强化森林火灾扑救指挥员培训。对基层各级扑火指挥员、扑火队队长和森林防火专 职干部进行系统的防火专业知识和安全扑火知识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指挥水平。 3、要加强对扑火人员的安全知识和遇险自救方法的培训,遇险时要沉着冷静,随机应变, 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
4、改善扑火队伍装备,专业扑火队员要配备头盔、防护服、救生罩、水壶、火柴等,以提 高扑火队员自身防护水平和自救能力。
案例四:
永安市安砂镇石碧村
“ 12?21”森林火灾案例
一、案例摘要
2005年 12月 21日,永安市安砂镇石碧村赖岭山场,因村民朱云玉烧田埂草跑火引发森林 火灾,造成 2死 1伤。经过近 19个小时奋战,终将大火扑灭,火场过火面积 51.7公顷,受 害森林面积 26公顷,直接扑火经费 2.3万元。
二、火灾情况
21日 14时 30分,安砂镇江后村村民朱云玉在山脚农田上烧田埂草时引发森林火灾。镇政 府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安砂镇森林防火扑救预案》 ,组织镇干部及应急分队赶赴火灾现 场扑救,同时向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一火灾现场概况:
火场地形:火场地处中山中部,海拔 260— 500米,呈不规则长方形,部分山势陡峭,起伏 大。
起火处坡向坡位:起火点在北坡,海拔 250— 260米,坡位在下部,坡长 100米,坡度 31度。山脉走向:自西向东,起火后,火势主要由北向东两个方向蔓延。
人员伤亡处:位于石碧村赖坊自然村后山场,林分为杉纯林,林下多芦苇,位置近山脊,海 拔 430— 460米,坡向东北,坡度 40度,为刚开的火路边上,此距起火点,翻越五道山脊, 水平距离约 1000米。
气象情况:21日天气晴,日最高气温 8度,最低气温 4度,风向较偏南风,平均风力 8— 9级,森林火险等级 5级,风速平均 6.6m/s,瞬间最大达 12.7m/s。
二火灾发展过程及分析
下午 14:45,安砂镇分管领导陈永峰接安砂森林派出所所长陈启山报案后,立即叫来安砂镇 热水村村主任的车子,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察看火情,同时用手机向镇党委书记李盛祝汇报。 李盛祝、邓庆润等人立即组织人员乘车赶赴火场,与先行到达的陈永峰共同研究扑火方案, 决定分兵两路, 一路到北线, 由人大主席刘礼根, 林业站站长罗明永带队从起火点背后包抄 扑火; 另一路到南线, 由镇长邓庆润和分管领导陈永峰带队在距火头较远的山沟开设防火路。 15:30许,由于风力猛、火速快,南线扑火队退到距火线三个山脊的山沟处开设防火路。 开至近山脊时, 火势迅速向南蔓延至离防火路 100米处。 突然, 半山腰一团飞火飞至近山脊。 镇长邓庆润将身边 29人分两组,一组 18人由邓镇长带队到山顶处扑打飞火;另一组 11人 由倪火天、陈永峰带领沿山坡从上到下一字排开(倪、陈两位居中)继续开设防火路。至 16:30左右,一团飞火落在开设防火路的 11名队员中并迅速蔓延开,大火下方 4人顺防火 路往山下撤,大火上方 7人沿防火路往山上撤,其中 1人被烧伤,两人失踪。 17:30许, 扑火队员发现了倪火天、陈永峰两人已死亡。
三、案例分析
一发生森林火灾事故的原因
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第一次选择开展防火带的位置不合理, 距火线近,开设失败后, 又再 次组织这些人员退到另一地方开设, 这个地方地形较复杂,坡度较陡, 加上当时风大, 风向 不定,形成飞火、火速快,火势猛,队员体力消耗大,开设进度慢,开设中未开辟避火安全 区,没有指定专人观察火情,林火逼近时未能及时发现, 直至飞火落到开设隔离带上时,才 组织人员撤退,造成 2名扑火队员撤退不及被烧死, 1名被烧伤。
二 需要吸取的几点教训
1、平时要强化对扑火人员的安全知识、自救方法的培训,在遇到险情时不会惊慌失措,能 沉着冷静随机应变,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
2、在火头前方开设防火隔离带,首先要确定开设防火带的位置合理。其次根据火情态势预 估开设防火带的工作量, 确定参与开设的队员人数, 要给完成防火带开设充足的时间, 力避 半途而废。 第三到达指定位置后要先开设避火安全区, 同时告诉每个队员遇到险情时明确撤 退路线。 第四作业时要指派专人监测四周火情的变化, 一旦出现险情, 应立即指挥人员沿指 定线路撤至安全地带。
范文五:森林火灾脱险自救方法有哪些
一是退入安全区。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
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点顺风火,一边跟着火头方向前进,进入到点火自救产生的火烧迹地内避火。
三是按规范俯卧避险。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四是按规范迎风突围。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火猛冲突围。人在7.5秒内应当突围。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森林火灾灭火作用森林火灾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