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注重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注重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全国第五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课观后感 合肥市五十中 杨俊
2004年 11月底, 我有幸参加在苏州举办的 “全国第五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合观摩课”活动,这次活动为全国的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机会和 平台, 从参赛教师的课中, 可以看到, 东部地区的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好, 而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上, 各地教师都在伯仲之间, 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通过这次 活动,得到了许多启发,使我更加认识到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每周几节课就可解决的问题,作为教育者, 我们不仅在行动上给学生以典范,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德育的教育, 可在 你教学过程中有意识、 无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渗透。 这次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都针 对自己的课程内容, 增加了德育的内容, 这样不仅进行了德育教育, 活跃了课堂,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得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如在《勾股定理》 教学中,教师都加入了一些有关勾股定理证明的知识及背景;在《灯光与影子》 中加入中国皮影历史等等, 这些知识背景的引入, 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 热情。 当然, 德育是多方面的, 因此我们要注意并善于挖掘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 容, 使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的点点滴滴, 使课堂中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德育, 这 还可以为课堂教育服务。
二、以培养创造思维为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 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它源于教学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教 学实践, 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 的,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方法可分为:开放式教学、活动式 教学、探索式教学。
在这次活动中,参赛教师在教学模式上都是采用了以上一种或几种。传统 的数学教学手段很单调, 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 没有其他学科形象、 生动、 具体。
这就使得学生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 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信息技 术的应用给教学改革带来一片生机,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的网络技术,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 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 编制的教学课件, 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 有声有色、 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 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 能有效地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激发学习兴趣, 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 使乐学落到 实处, 使各种教学模式得以更好的在课堂应用。 当然课堂也不能太过分强调学生 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 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 观察力、想象力、发散思维以及诱发学生的灵感。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 维探索的大门。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 可以说,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 现,更不能有创造。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 ”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 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 它具有流畅性、 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加强发散思 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 它大体是 指由于长期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它是认 识上质的飞跃。 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这些能力的培养都要一个很 长过程,在平时教学中积累。在这次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引 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 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 锻炼数学思维, 指导学生掌握一些 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
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手段,由于 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能即时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 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是教学方法的一次质飞跃, 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在平时 的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信息技术的桥梁作 用,使学生充分感受情景,发现、提出、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我们的教育更上一层楼!
范文二:创新思维,改革教学模式
创新思维,改革电子专业教学模式
摘 要 :文章从目前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培养弊端、企业需求现状调查等谈专业教 学改革, 介绍了我校电子专业在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建立以 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关键词 :电子专业、改革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 模块式、项目驱动、 “教、学、 做”一体、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职教育几乎与普通高中教育平分半壁江山, 但办学 条件和质量实在令人担忧, 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培养模式已成为各中职学校面临 的一重要课题。
一、目前培养模式的一些弊端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不相适应
课程是我们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如何科学地安排课程直接影响到培 养目标能否实现。 职业教育从发展的初期到现在, 它的课程编排以及教材内容编 写基本上都是沿用了普通教育的模式, 具体地说是沿用高等学校的专业课设置模 式——分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老三段的教学模式) ,这无疑 抹杀了职业教育的特征, 淡化了职业教育的功能, 不仅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 生对专业理论学习的困难, 关键是使理论与实践脱节, 无法有效地对中等职业学 校的学生进行技能的培养。根据新的课程思想——以人为本,和职业教育任务 ——以技能为核心,原来的课程编排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 了。
(1) 出现了课程设置比重不符合中职要求的状况。
(2) 出现了课程设置比重不符合学科要求的状况。
(3) 没有考虑职业学校专业的学科特点。
2、课程的设置与职业技能鉴定相互矛盾。
目前的课程体系并没有考虑国家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 因此, 出现授课内 容与技能鉴定内容不符的问题, 技能鉴定时临时抱佛脚, 甚至停课集中复习考试, 学得不扎实,企业不认可。
在对企业的调研过程中, 我们发现:企业对学校的技能等级证的认可程度仅 为 30%。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开发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充分考虑职业技能鉴定标 准,让学生掌握真实的技能水平,使学生满意,企业认可。
3、实践教学课时的不足导致学生的技能水平不达标
当前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学设施大都是重实验、 轻操作, 真正用于生产性实习 的教学设备很少, 而在校实践性教学的学时与理论课学时比最多为 0.8:1。 从而 导致学生操作技能远太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4、单学科的授课方式导致缺乏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授课方式单一, 一些教师缺乏跨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 出现教师一辈子只教 一本书, 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 这样的教学方式如何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更谈 不上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要解决上述几个问题, 必须首先改革教学模式, 加强生产性实训设备的投入, 再加大实践性教学时数。 我校电子专业从 09年起就进行了模块式教学改革, 将专 业课教室搬到实习间, 增加的电子专业从电路设计、 到印制板电路的制作以及电 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一整套生产性实训设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教学改革措施
由上述分析调查,我们主要作出如下改革:
(一 ) 课程设置模式改革
树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 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 教 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向“企业专家导向”; 教育模式由传统的“教授” 转向“教、学、做”一体;课程内容由“循序渐进”转向“项目驱动”。 课程设置将传统的“三段式”改为“五个模块”。为了打破“三段式”在学 科体系下的分离状态, 使它们相互连接更加紧密。 我们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包含专 业实践操作, 在专业实践操作中体现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 同时我们把专业基础 知识分解到相应的专业理论教学中, 尽可能避免教学的重复, 最大限度地节省教 学时空。专业课程的合理整合,可以使抽象化的概念(理论)知识转变可具体操 作的实际内容, 这有利于克服学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不利影响, 努力使 他们从感性到理性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然后再从理性到感性地完成操作技巧 的形成。
经过认真的研究, 我们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分为五个教学模块, 其模块名称 及主要教学内容如下所示。
个性发展。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1、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克服教师一支粉笔、一 本书满堂灌的方式, 将理论教学贯穿在实习课题之中, 采取项目驱动形式, 教室 搬至实习间,让学生在“做中学”,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学、做”一体的模 式。
2、及时融入新知识、新技术,在教学内容上强化现代电子科学方面实用的 较新技术, 如新增 “电子电路设计与印制板电路制作模块” , 开设“自动化 (PLC ) 、 单片机技术应用”等课程。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开发教学资源库, 共享信息化资源平台, 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实 习教室都建成数字化教室, 使电子教师随时伴随着你, 方便学习自学和重复训练。 4、教学模式多样化
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因此,公共素质模块尽量采取分层次教 学; 为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专业模块采取项目驱动式教学; 为充分发挥学生 主观能动性, 增强教师之间、 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鼓励教师采用行动导向的项 目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调查中,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的学习缺乏目的性,对为什么学认识不 足”。这说明,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知识的如何运用、实 践教学不到位。
1、认真研究国家职业标准
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主体, 充分考虑企业对电子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同 时注重国家职业标准, 制定出教学内容对接岗位的实训课题目录, 使教师的教学 有目的,学生的学习有目标。
2、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课教学改革主要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 技术技能、 职业综合素质三级能 力平台的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电子应用能力的培养 力求贯穿教学全程。
3、“双证融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有“分层次、 模块化、 项目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实施“双证 书、工学交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工学结合。
按照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 进行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改革, 将国家电子行业 技能认证标准与教学融合,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完善与工作相结合的 “分散实训、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模式。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1、成立由企业行业参与的电子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 情况进行研究, 提出指导性意见。 “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对课程的设置、 实验、 实训内容和计划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广泛征求专家们的意见。
2、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改革由专业负责人、技能名师、学科带头人落实。 教学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和考核。
3、学校质量管理中心对教学纪律、教师工作实施督导。
终上所述, 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通过两年的实践, 大胆改革教学模式, 创新 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模拟教学、岗位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针 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一批既具有实践能 力又具有理论能力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深水鱼, 《如何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任务型教学转换》
范文三:浅谈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
摘要:近几年,随着会计案例教学的普及,各大高校对案例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文章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简述了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并举例说明这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创新思维;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162-02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只有将其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会计案例教学无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契合点[1]。大连理工大学近几年在本科会计教学中,采用了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本文作者作为创新思维下会计案例教学模式探索的参与者,参加到课前会计案例采编、课堂师生互动、课后自主学习的各个实践环节中,切身体会到该模式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理论知识、了解会计实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本文对创新思维下案例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探讨。
一、案例教学模式
相比于只涉及会计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会计案例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会计知识的能力。案例教学模式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案例教学模式,二是以案例内容为主的案例教学模式。
1.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案例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更加侧重理论知识,案例仅作为相关知识点的课前引例或课后巩固案例来帮助学生了解经济时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案例本身并不作为教学重点,是起辅助作用的。这类模式的优点在于,能有系统、有层次地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其不足在于学生以“听”为主,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效果有限。
2.以案例内容为主的案例教学模式。即案例教学法[2],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又称具体事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为内容,通过教师设置案例,学生分析、评价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学习理论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能力得到培养,知识得到掌握。这类模式,由于知识点的体现主要依靠案例,因此案例解析的思维顺序和切入点至关重要。
二、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
1.什么是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创新思维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属于以案例内容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实践中,应用这种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是:在学生学习了会计的基本理论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提前准备不同会计知识点对应的案例素材。教师与学生在课前有效沟通,共同选取有价值的、易于学生理解的引导案例。引导案例选定后,学生自主查找并整理引导案例涉及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对引导案例进行初步采编;在课堂上,由学生讲述案例内容,教师则深入解读案例中涵盖的会计知识点,从而引出每节课相应的教学内容。课后,教师让学生借助网络公开信息查找某些上市公司近期发生的与会计处理相关的新闻报道,基于这些报道发表的评述或观点,让学生从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尤其是附注说明中查找线索,判断网评观点是否正确或论据是否充分,即“执果索因”。由于这种模式体现了从实务到理论再回归到实务的独特教学过程,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
2.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的优点:①案例内容丰富,解析透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一章节的教学都是通过对引导案例的解析引出相应的会计教学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会计教学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与企业经营实际密切相关;课后案例的分析,则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的教学内容并强化其应用。学生由此可以更加深刻体会到会计学对其未来工作和生活的作用,领悟到会计的实际应用价值。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案例采编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从网络公开渠道收集、整理资料,并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课后案例的分析需要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经过这些过程的锻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显著提高。
3.创新思维下会计案例教学模式的使用要点:①案例采编过程要由师生共同完成。整个过程包括两个环节:其一是案例的选取。尽量选取社会上的典型真实事件,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案例。选定案例的过程需要有学生的参与,确认案例适合学生理解后方可使用。其二是案例的采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依托于网络公开信息,查找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将所获信息整理归类,一般可分成公司简介、事件概述、案例描述、报表分析、案例启示等。在采编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与教师进行反复沟通,提升了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及其分析理解能力。课后案例的选定亦需师生共同配合,但与引导案例不同的是,课后案例的分析要由学生根据已学理论知识自主完成,教师仅用少部分时间对其进行反馈、答疑。②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创新思维下的教学模式中,案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点多,这就需要教师有侧重地介绍案例要点和理论知识,良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对课堂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大部分学生参与案例的讨论与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对案例的分析思考。最后要做好总结归纳工作,对精彩的发言予以鼓励,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概念及理论错误进行讲解,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无论是高效的课堂互动,还是课后自觉地完成课后案例的解读,都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由于课堂上引导案例占用时间较多,知识点的介绍只能侧重于重点,更加系统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课后加以归纳总结,同时完成课后案例的阅读与思考。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学生需要跳出填鸭式的牢笼,逐步探索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方式。创新思维下的教学模式为此提供了机会。 三、创新思维下会计教学模式的应用举例
下面介绍创新思维下围绕公允价值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的会计教学模式。
1.教学过程。(1)课前选取引导案例。针对公允价值这一知识点,教师和学生依托于网络公开信息,共同选定与其相关的两篇典型案例,涉及的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和昆明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百大A)。学生根据这两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对案例进行初步采编。以下是两篇案例的简介:①中国人寿巧用公允价值。本案例通过分析中国人寿财务报表主要资产与负债使用的计量属性可得出,中国人寿对证券投资的计量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了公允价值对于公司财务报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此案例难度较浅,易于理解,因此将其作为引导案例。②昆百大A。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拯救财报。本案例通过昆百大A通过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其财务报表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转换计量模式之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对投资性房地产不再计提折旧或摊销,并需对前5个月已提折旧及摊销进行相应调整,主要涉及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公司财务报表的作用。由于此案例难度相对较大,适合已具备理论知识的学生阅读分析,因此将其作为课后案例。(2)课堂上教师应用引导案例进行分析并讲解其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对于引导案例“中国人寿公允价值的利用”,学生陈述公司简介、事件概述、案例描述、报表分析等内容,教师以此为基础,引出理论知识点,提出思考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加深对公允价值的了解。其中报表分析是案例分析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通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股东权益”等报表项目的了解。③课后案例反馈与巩固。教师可将师生共同选定的课后案例“昆百大A: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拯救财报”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目的是加深对公允价值的理解。由于学生在学习了引导案例和理论知识后,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教师不必给出具体的分析要点,只提供给学生思考的大体方向即可。具体来说,课后案例叙述了昆百大A通过计量模式的变更使其财务报表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的事件,因此学生可以对公允价值计量具体如何影响公司财务报表这个问题展开分析。教师可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进行点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完成教学反馈过程。
2.教学效果。根据创新思维下的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来看,该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公允价值这一章节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经济视野,达到了案例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掌握了案例内容对应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检索信息、归纳整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反馈的能力。同时,师生间充分沟通,高效互动。
四、结论
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共同采编案例,以案例为课程教学内容主体,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解析视角,教师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介绍会计理论知识,最后使用课后案例答疑反馈。教师在“引导案例详解―理论知识点介绍―课后案例反馈”的完整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理论知识与会计实务的融合,提升其独立思考会计知识、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更适合会计知识的入门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景霄.对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2).
[2]王云菊.中职《企业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法初探[J].教学研究,2011,(03).
范文四: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的探索
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 创新人才的培养, 己成民族振兴的关键, 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用创 新教育来培养,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中学教育作为启蒙教育 和相加教育, 是孕育创造人才的摇篮。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 体育教
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 ; 创新思维 ; 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 教学不仅满足了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 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同志曾强调:“ 一个没有创新能 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 。在 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在很大程 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 人的创新思维的 培养应从基础教育抓起。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 是每位教师应该积极 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体育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广阔天地。
1.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 “ 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 及内在联系, 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 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它给人们带 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 ” 。青少年想象力 丰富, 思维定势较少, 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正处于黄金季节。 前苏联科学家巴甫洛 夫说过:“ 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 ,体育教学可使学 生创造潜质得以发挥,获得创造的乐趣。长期来在体育教学中过多地强调 “ 增强 体质 ” 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面实现体育目标的追求,从而扼制了学生个性 的发展。 中学体育应该在提高学生体质的同时,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尤其 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 的教学体系真在形成。 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 努力挖掘一切有利于创新教 育的因素势在必行。 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高度的注意 力,高效的记忆力,和体育技能,发掘学生独立的个性和素质,对发展和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正确认识创新思维的含义
2.1走出 “ 智力高,创造思维必高 ” 的思想误区,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 养往往认为是智力的一部分, 智力发展了创新思维会跟着发展。 为此应该认识到 这是一种综合方面的心理特征和整体结构, 智力偏重于认识, 而创新思维偏重于 创新。
2.2创新思维和知识的关系。一些教师认为只有学生取得广愽的知识后,才 能有创新思维, 确实创新思维的发展必须要有广愽的知识, 对事物了解越多, 则
范文五:创新思维,改革电子专业教学模式
创新思维,改革电子专业教学模式
黄冈高级技工学校 陈淑兰
【简介】 文章从目前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培养弊端、 企业需求现状调查等谈专业教 学改革, 介绍了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在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探 索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核心、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学生、 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关键词】 电子专业、改革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块式、项目驱动、 “教、学、 做”一体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几乎与普通高中教育平分半壁江 山, 但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实在令人担忧。 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培养模式已成为 中职学校面临的一重要课题。
一、目前培养模式的一些弊端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中职学生现状不相适应
课程是我们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如何科学地安排课程直接影响到培 养目标能否实现。 职业教育从发展的初期到现在, 它的课程编排以及教材内容编 写基本上都是沿用了普通教育的模式, 具体地说是沿用高等学校的专业课设置模 式——分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老三段的教学模式) 。当前中 职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高深的专业理论对中职生学习而言存在很大的困难, 更谈不上去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的老三段式教学模式无疑抹杀了中等职业教育的 特征, 淡化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 不仅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理论 学习的困难, 关键是使理论与实践脱节, 无法有效地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 技能的培养,从而无法培养企业急需的合格的技术人才。
2、课程的设置与职业技能鉴定相互矛盾。
目前的课程体系在文化素质、 专业理论、 专业基础上篇幅较大, 过多的讲究 循序渐进。 而职业技能鉴定更注重的是实际操作, 因此, 出现授课内容与技能鉴
定内容不符的问题, 技能鉴定时经常临时抱佛脚, 为对付考试, 甚至停课集中复 习,学得不扎实,企业不认可。
在对企业的调研过程中, 我们发现:企业对学校的技能等级证的认可程度仅 为 30%。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开发新的课程体系, 必须 充分考虑职业技能鉴 定标准,让学生掌握真实的技能水平,使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认可。 3、实践教学课时的不足导致学生的技能水平不达标
当前职业学校的实训教学设施大都是重实验、 轻操作, 真正用于生产性实习 的教学设备很少, 而在校实践性教学的学时与理论课学时比最多为 0.8:1。 从而 导致学生操作技能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4、单学科的授课方式导致缺乏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授课方式单一, 一些教师缺乏跨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 出现教师一辈子只教 一本书, 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 不了解技术革新的方向, 不懂得市场所急需的 是什么样的人才, 而且很多的教科书是十几年前的知识或技术。 这样的教学方式 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更谈不上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改革措施
要解决上述几个问题, 必须首先改革教学模式, 加强生产性实训设备的投入, 再加大实践性教学时数。 我校电子专业从 09年起就进行了模块式教学改革, 将电 子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五个教学模块, 教室搬到实习间, 增加了从电路设计到印 制板电路的制作以及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一整套生产性实训设备, 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
(一 ) 课程设置模式改革
课程设置将传统的“三段式”改为“五个模块”。为了打破“三段式”在学 科体系下的分离状态, 使它们相互连接更加紧密。 我们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包含专 业实践操作,在专业实践操作中体现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
经过认真的研究, 我们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分为五个教学模块, 其模块名称 及主要教学内容如下所示。
在上述几个模块中, 我们大胆增设了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模块》 , 并且将 过去的《电子电路基础》、 《数字电路》等专业基础课整合到几个模块之中,各 模块又制定了相应的实训课题目录, 项目驱动性强, 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简单重 复,实现模块式设置。
在《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模块》中,我们将其分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都 是在“教、学、做”中完成,如“功放电路”这个项目,我们在讲授其理论的同 时,让学生记住其电路图,根据电路图用 Protel 设计出印制电路图,最后自己 动手制作出印制电路板。 这一过程中功放电路是专业理论课, 我们既讲授其电路 原理(理论),同时也讲授 Protel 电子电路的设计,并要求学生自己完成从电 路设计到印制电路板制作 (实践) 等从理论到实践一整套完整的工序; 在 《电子
工艺装接模块》 中, 学生用自己制作的印制电路板完成 “功放电路的元器件安装 (实践)、电路调试与维修(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巩固功放电路的原理,实践 中体现理论知识的应用; 同时我们把 《电子电路》 这门专业基础知识分解到相应 的专业实践教学中, 尽可能避免教学的重复, 最大限度地节省教学时空。 专业课 程的合理整合,可以使抽象化的概念(理论)知识转变可具体操作的实际内容, 有效的克服学生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不利影响, 使他们从感性到理性地构 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再从理性到感性地完成操作技巧的形成。
再例如, 过去我们在讲授收音机这门课时, 理论课、 实习课教师是分开讲授, 理论课学生学起来太难、 感觉枯燥无味, 实习课学生装完收音机后如果顺利地装 响便罢, 如果安装完成后收不到电台, 就再也不知道如何操作了?所以是理论课 听不懂, 实习课也不知做什么?如何做?现在我们将收音机这门课分解成二个项 目:项目一是收音机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 这个项目学生要自己完成从收音机 的原理图到 PCB 板的制作,完成这个项目后学生已经熟练记住了收音机电路图 了。 项目二是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这个项目学生要自己选择电子元器件, 在自 己设计制作的 PCB 板上完成收音机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这样一个成功的电子产品 都由是学生自己完成从选材——设计—— PCB 制作——安装——调试等一整套 工序。 通过这样的理性到感性、 感性又上升到理性的反复实践, 学生完全掌握了 收音机原理,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学习电子专业的兴趣。
上述五个模块中,我们都是根据职业实际工作岗位,构建若干个项目驱动, 将结构、原理、故障诊断、维修等融为一体,建立了以电子“职业能力本位”、 “教、学、做”一体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拓展模块增加了强电部分内容,突出学 生一专多能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模式改革
树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 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 教 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向“企业专家导向”; 教育模式由传统的“教授” 转“教、学、做”一体;课程内容由“循序渐进”转向“项目驱动”。
1、 改革教学方式。 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构建以 “学生为 主体” , 着眼于形成学生的综合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和提高; 改革传统的以单一 “课
堂式” 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教学模块的需求灵活采用班机课堂教学、 独立 学习、 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挖掘 学生的学习潜力; 改革传统的学科教学下的教学方法, 按项目教学法的要求, 形 成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构建理论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教学法;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也应由 “以教师为主导” 的单向控制式教学向以学生为导向的双向互动式教学转 变; 要努力构建模拟任务、 模拟车间、 模拟企业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近似真实 的情境中学习,尽量缩短教学与职业岗位之间的情境反差。 使教学过程转变为 “教、学、做”一体的模式。
2、 改革教学内容。 及时融入新知识、 新技术。 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开设课程, 使教学内容对接岗位, 强化现代电子科学方面较新的实用技术, 如新增 “电子电 路设计与印制板电路制作模块” , 学生通过自己完成 PCB 板制作的全过程, 对电 子产品的制作就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开设“自动化(PLC )、单片机技术应用” 等新知识、新技术课程,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信心,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库,共享信息化 资源平台。 一是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设施, 要求教师开发课件, 充分利用现 化教育技术,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二是实习车间都应设有信息化资源平台, 使学生一进校就能知道自己将来是做什么的, 将实习车间构建成数字化教室, 使 电子教师随时伴随着你,方便学生自学和重复训练。
4、改革评价机制。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 能力, 或制造出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下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智力结构 是多元的, 既可以是某种独特的能力, 也可以使能力的组合。 这种理论突破了传 统智力理论下通过单一的考试或考核进行分数量化进行课程评价的弊端。因此, 我们应根据新的课程理念, 彻底改革原有的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评 价重心以及单一的评价主体, 研究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结构, 以能力评 价为中心, 形成新型的课程评价体系, 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职业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5、教学管理改革。目前的教学管理模式,是适应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学
管理,项目课程的实施,必将带来原有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教研 体制等多方面管理的配套改革。 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建立起项目课程开发制度、 完 善学分制、 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制度、 教师业绩评价和教师发展制度、 课堂管理制 度、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制度、教学计划开发和管理制度等。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调查中,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的学习缺乏目的性,对为什么学认识不 足”。 这说明, 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了理论知识的讲解, 对如何运用知识的实践 教学不到位。
1、认真研究国家职业标准
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主体, 充分考虑企业对电子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同 时注重国家职业标准, 制定出教学内容对接岗位的实训课题目录, 使教师的教学 有目的,学生的学习有目标。
如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家电电器行业急需大量一线的装接工、 调试工、 维修 工和质检员,我们在电子专业学生二年级时,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个性特长, 将他们分为三个组别, 按岗位重点培养, 将理论素质偏低的一部分学生重点培养 他们的电子产品的装接——装接工; 有一定理论功底的学生就重点培养他们对电 子产品的调试——调试工; 而那些对电子产品有很大兴趣, 喜欢动手的部分同学 则重点培养他们对电子产品的维修与检测, 这样教学有目的、 学生有目标, 提高 了教学质量, 同时, 实践教学内容对接岗位, 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最快时间 的适应,缩短了学生的上岗试用期,受到了家长和企业的好评。
2、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只是注重了用实验去验证理论, 而忽视了电子产品生产 的全过程, 学生学起来感觉太难。 因而实践课教学改革主要应该强化学生的基本 操作、 技术技能、 职业综合素质三级能力平台的设计, 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了解 和掌握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要达 到这一教学目标, 首先就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不仅要有能够验证理论的实验
设备, 更要有能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实习设备, 电子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贯穿教学 全程。
3、“双证融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有“分层次、 模块化、 项目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实施“双 证书、工学交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工学结合。
一方面根据国家电子行业技能认证标准进行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改革, 将国 家电子行业技能认证标准与教学内容融合, 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学生毕业时 全部参加职业资格鉴定, 毕业生持 “双证” 上岗; 另一方面按照企业实际工作的 要求, 积极完善与工作相结合的“工学结合、 分散实训、 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 模式。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1、成立由企业行业参与的电子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 情况进行研究, 提出指导性意见。 “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对课程的设置、 实验、 实训内容和计划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广泛征求专家们的意见, 使课程改革与行业企 业生产实际、与市场、与地方需求密切结合。
2、 加强对课程改革的探索研究,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的改革由专业负责人、 技能名师、 学科带头人落实。 课改过程中, 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进行课 题目标细化, 研究任务分解, 确保一线骨干教师人人参与课改研究。 强化对课改 研究过程的控制, 加强课改成果的实验验证和修订完善, 保证研究成果的严谨性 和可操作性。 制定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将研究重点转向课程改革实验方面来, 不 断加强校本研究。
3、教学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和考核,建立教师课程开发专题培训制度和定期 交流、 检查、 评比制度, 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展情况。 同时, 学校质量管理中心对教学纪律、教师工作实施督导。
4、设立专项资金,为课程改革提供经费保障。学校设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专项经费, 主要用于课题调研、 研究物资消耗、 人员培训以及课程开发、 校本教
材的编写等工作。 制定有效的专项经费管理机制, 经费运作方式应起到鼓励教师 参与课程开发并不断取得新成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通过两年的实践,大胆改革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方式, 深入开展项目教学、 模拟教学、 岗位教学, 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 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一批既具有实践 能力又具有理论能力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韩永强 ; 论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 03期
金莉 ; 呼市中专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4年
张文华 ; 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D];吉林大学 ;2006年
曹莉 , 王明 , 杨捷 ;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J];职业技术教育 ;2000年 34期 韩向莉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D];天津大学 ;2003年
二〇一一年五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注重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