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伦理关系分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7,15(4):411-413 of Sciences Journal Edition),2013—07,15(4):411—413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008-971 3(201 3(04(007 DOI:1 0(3969,j(issn (1
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伦理关系分析
任凤琴,林美卿,毛维国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影响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致引发社会稳定问题。从伦理学视角看,其面临的主
要困境是人类生命健康权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现代科学技术不当运用、部分企业义利观扭曲和社会伦理精神普遍迷失,导致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以牺牲人类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暴利,显然是人类伦理的丧失。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唤醒人类的灵魂, 关键词:食品安全;伦 培育人人尊重生命的伦理精神,加强生产企业伦理建设,提升政府道德责任意识,增强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 理;道德;生命健康;经济利益;社会责任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713(2013)04—0411-03 中图分类号:TS201(6:C913(7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强烈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不
仅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而且影响食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致引发社会稳定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 须唤醒人类的灵魂。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困境
联合国粮食组织在1974年通过的《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中,将食品安全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
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是国际上第一次提出“食品安全”概念,之后对食品安时 全的 研究逐步强化对食品品质、食品卫生与营养安全,以及食品获取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等问题的重视。现 卫生组织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从伦理学视 今世界
角看,其 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人类生命健康权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 从生命健康方面看,食品要满足人类生存基本需要,公众能够买得到又能买得起;食品不得危害公众的健
康和生命安全,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对人体不会造成 伤害,实现人类基本的生命存在;食品要有营养价值,其中的热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其他营养物能满足人类未
来生长的需要【lI。从经济利益角度看,人们为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生长素、催熟 剂等,甚至将剧毒农药喷洒在粮食、水果和蔬菜上,以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为改善
食品的色、香、味等而人为添加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甚至为降低成本以工业添加剂冒充食品添加剂等,
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威胁。以牺牲人类生命健康权为代价换取经济暴利,显然是人类伦理的丧失。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溯源 (一)科学技术运用不当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把人类推向高科技时代,而科技对于人类来说又总是“福祸双至”“利弊共存”。科学发
一方面把人类从精疲力竭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生活更加富裕和舒适,另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严重不安,使 人成为技术环境的奴隶,最大的灾难是创造了大规模的毁灭手段[21。事实也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产品
最初的承诺和社会实际效用之间出现了较大偏差,高科技反而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生产的“利器”,使不安全因
素隐蔽性增强,加大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危害。部分食品技术研发人员助纣为虐,从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蜕化为谋
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在高额利益诱惑下,违背法规、伦理,置自身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于不顾,为企业掺假、制
收稿日期:2012—10-19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
977一),女。山东农业大学讲师,从事伦理学与思想目(J13WAl5) 作者简介:任凤琴(1 政治教育研究。
万方数据
?412? 第15卷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假、售假提供技术支持,给社会和人类带来危害。
(二)部分企业义利观扭曲 义利观是伦理学讨论的最基本问题。“义”指精神价值,是正义、道义,是有利于社会、国家和人民的最高行
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利”指物质价值,指名利、财富和地位等。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引用托?约?登宁的经典
表述,“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
本 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能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 行,甚 至冒绞首的危险”【3I。当下部分企业义利观扭曲,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从食品的源头看,为保证食品
的充足供 应,不断通过使用激素、违禁高效农药等缩短食品原料的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导致产地土壤污染、
水污染和环 境污染等,食品还未加工已存在有毒有害之物;在食品生产环节,企业为赚取更多利润,超标添加
食品添加剂, 甚至非法使用对人身有害的工业物质增白、保鲜、增稠等;在食品运输、储存、销售环节,为保证 食品的新鲜和色 泽,用甲醛溶液喷洒、浸泡大白菜、山药和蘑菇,用硫磺熏染黄花菜等。这些不端行为给食品安
全埋下隐患。
(三)伦理精神普遍迷失 在现代社会,充裕的物质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人忽略了精神王国的建设,日渐满足 的物质欲望更多映衬着精
神寂寞的暗影。当前中国社会伦理精神面临三大难题【4】:一是理念与现实的矛盾。在伦理观与伦理方式、伦理范
型中守望传统,但现实伦理关系和伦理生活已遭遇个体主义的严重解构,表现诸多伦理问题和伦理冲突。二是 家庭伦理实体意识相对坚韧,但国家伦理实体意识严重蜕变。三是伦理认同潜在工具化危机,缺乏“精神”,甚
至一定程度上“没有精神”。伦理精神属于观念和文化范畴,是国家政治、经济的反映,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要
求,同时具有对社会发展重大的价值导向、道德规范和知识驱动作用,可谓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社会道德环境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国人 在美丑、善恶、是非等基本价值观方面迷失不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社会中发酵、膨胀,影响着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策略 (一)培育尊重生命的伦理精神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食品行业必须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两千多年前孔子指出“十不食”,即“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51。充分体现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的
价值理念。人类生产活动不仅是为了满足当前自身需要,更重要的还要维持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如
康德所言,“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161。以消费者知情权为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
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性能、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 格证明等有关情况”【7】,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生产者或销售者以次充好、制假造假,掩饰商品信息或提供虚假信
息,不仅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犯,更是对以尊重生命为价值追求的人类伦理精神的肆意践踏。强化尊重生
命的伦理精神无疑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要的、基本的前提。
(二)加强生产企业伦理建设
转型期社会要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生产企业伦理建设是关键。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精神》中指出,“没有企业家阶层,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没有道德宪章,就没有企业家阶层”。对于生产企业
而言,首要任务是正确处理企业的“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企业的 合法利益。从中国传统的“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
出的“安全是谨慎这个美德的首要和主要的对象,把自己的健康、财产、地位或名誉孤注一掷地押出去是人们不
乐意做的事情”,充分表明“义”是“社会”“整体”之“大利”;“利”不可能成为唯一或最终的追求。在商业发达的社
会,只有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才能使彼此的行为和举止完全可以信任;只有美德才是最持久和最牢靠的。因
万方数据
任凤琴等: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伦理关系分析 ?413? 第4期 此,生产企业要想长期生存与发展,必须努力实现经济利益(利)和道德追求(义)的统一:在追求相关物质利益 的同时,严守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维护人类健康的伦理追求。唯有加强生产企业伦理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
意识,自觉规范企业行为,严格按照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生产,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从而真正实现企业和
谐发展与永续经营。
(三)提升政府道德责任意识 莫舍说,“在公共行政和私人部门行政的所有词汇中,责任一词是最重要的”罔。政府道德责任反映的是国
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是一种要求更高、更为严格的道德责任。目前我国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已作出巨大
努力,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食品安全问题人法;加快食品安全机构改革,建立食品监管机构,建立健 全专业的监管队伍;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经费投入,完善食品监督抽验和现场快检设备,提高检测的技术水平和 能力。不难看出,这些制度、措施完全可以满足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但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治理效果
不甚理想。而问题绝大部分出在执行这些制度、措施的人身上,部分执行人员道德责任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严
重缺位。因此,要加强政府行政人员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其恪守角色使命,对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 责,在其位谋其政,有所作为,通过廉政、公平和透明的行政,为全社会食品安全道德和法律机制的建设起到模
范带头作用和安全把关作用。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诚信、责任、正义等思想,
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鼓励人们扬善抑恶、匡扶正义,促进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
(四)增强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与自身的经济有关,也与消费者的教育背景、思想
道德水平密切相关。消费者每天
都要与食品打交道,因而其具备一定的质量鉴别能力和维权意识,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特别重要。消费者一方
面要学习掌握食品科学知识,提高防范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强维权意识,切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关自己只顾 个人而不顾集体,否则只会助长违法者气焰,助其恶性循环。消费者是食品安全的最后把关人,管好自己的同
时,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发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危害公众生命健康的事件时,既要向政府监管部门举报,协助
制止不法行为,又要向社会大声疾呼,发出警告,让不法行为在社会上人人喊打,失去市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
全有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的权利。每个消费者即使不能成为舍己忘我的道德楷模,也可以成为一个负责任、 识大体的社会公民,只有人人为社会,社会才能为人人。在利益诱惑之下或生死攸关面前,人性有恶面,而社会
责任感可以帮助人们克服人性的弱点和丑陋。食品安全事件背后正是人|生贪婪和私欲的肆意滋长,杜绝食品安全
问题必须涵养整个社会的良知和道德,让社会每个成员在追逐利益的时候不能超越良知和道德的底线。
参考文献
【 1]温春峰(生命伦理视阈中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D](江苏:苏州大学,2008(
【2](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偏泽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58 [4]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4):27—34( [5】傅佩荣(论语300讲 1( [M】(北京:中华书局,201 [6]金可溪(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J】(道德与文明,1984,(3):6—7,13(
68770(htm([7]全国人大常委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EB,OL](http:,,www(gov(cn,banshi,2005-08,31,content
【8]韩志明(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张宜军】
万方数据
范文二:由人类基因研究看科技发展与人类伦理的关系
作者:李合亮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03期
全世界科学家联手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00年6月26日向世人呈上了它最重要的 工作框架图——人类基因组草图,“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图”完成时间也将提前至2003年4月 ,届时人类生命的天书将被科学家们全部解读。DNA的破解,一方面使人类拥有了关于自身 的说明书,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一技术的不恰当应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各种 社会伦理问题。事实上,这一技术的应用带来的负作用,要超过历史上任何技术的发展与应 用,因为这一技术直接关系到人之为人的根本问题。因此,在欢呼人类基因研究取得重大成 就的同时,人们更应冷静下来,科学地认识这一成果及其技术的应用,深入分析可能带来的 各种社会伦理问题,寻求促进科技与人类伦理和谐发展的途径。
一、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1.人类的平等问题将受到挑战。平等是过去人类长期斗争的结果,也将是人类未来长期奋 斗的目标。人类基因组的破解,可能会使人类重新陷入不平等的混乱状态。每个人的基因优 劣是不同的,这决定了人的智力与能力的高下。基因优秀的是否就高人一等,基因低劣者是 否会矮人一头?事实上,人类就像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皮肤一样是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基因 的。难道我们再把这种情况归结为上帝造人时的层次划分,使人类重新进入等级森严的种族 争斗时期?
2.人类基因的研究与利用会带来巨大利润。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已兴起并将兴起 许多的基因产业,其前景要比彩电、冰箱、汽车甚至电脑大得多。当然,正当的商业操作无 可非议,可在利和义面前,又有几个人能抗得住利益的诱惑?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人可 能会专门从事人类器官的培植,那么,人类器官会不会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公开销售呢?销售 人类器官作为医用也还是可以理解的,会不会有人专门培植人类器官,供人食用呢?
3.利用基因延长寿命会使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人类基因研究的突破会 使人类实现长寿的梦想。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人类寿命的延长给本已快人满为患的地球 带来的巨大压力。地球是否还能满足人类长期生存的需要,还是个未知数。同时人类寿命的 延长也会造成人与人的对立,特别是两代人的对立。现今50多岁的人会面临退休,其所留下 来的空缺就会有年轻的人补上。可假若人能活到500岁(就别说活到1200岁,甚至更长了) ,50岁的人根本不存在退休的问题。与此相对照,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上一代人用的多了, 下 一代人就面临着资源的匮乏。上一代人生活的时间越长,各种资源的消耗就越大,这就面临 着一个上一辈人与下一辈人争饭碗的现实。
4.人类基因治疗未必是件好事。基因疗法最有争议的领域是在改造基因以改变个体特征方 面。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些我们目前认为致病的基因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处。我们将来要 大规模采取的基因疗法,会不会改变人类的基因构成,目前尚未有定论。科学家们认为就像 从计算机硬盘上删除的文件将无法复原一样,以不可逆转的方式改变人类的基因也将是十分 危险的。
5.人类基因的垄断问题可能会出现。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和即将产生的巨大经济价值,不 能不引起私人机构甚至个人的眼红。于是一场人类基因争夺与垄断大战已经和即将大规模地 拉开序幕。在基因的垄断中,一个更为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独裁者对基因技术的垄断。同时 ,对于基因技术垄断的地域性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有人曾预言基因技术带来的人类长寿技 术在一定时期是西方人的独自享用物,主要原因在于西方的富足。假若果真如此,这种垄断 行 为道德吗?
二、求真与求善——科技与道德的关系
面对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积极作用与伦理、社会问题,我们怎样应对 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如何处理科学技术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问题。
关于科技进步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 拉底指出,人只是由于无知才干蠢事,“美德即知识”,把知识与道德等同起来。以法国启 蒙思想家卢梭为首的一部分人认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与人类道德水平是相互对立的,卢梭认 为:科学与艺术日益进步了,可是人类却变得越来越坏;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完善,人的灵魂 腐化了;随着科学与艺术之光的增强,人的美德消失了;产生了科学家,是人类的一种不幸 ,人们最好还是停留在幸福的无知状态中。此外,也有人主张科学决定论,认为科学决定社 会的发展,道德也在被决定之列;还有人主张道德决定论,认为科学只是一种工具,在人类 社会的发展中,道德是起主导作用的;有的甚至认为道德与科学是互不联系的。
不解决科技发展与人类道德的关系问题,我们很难在现实中具体进行操作。人类基因的研 究又把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事实上,科技与道德是同一棵树上的两个杈,在一定时期 两 者会出现矛盾,有时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可两者毕竟是有同一个基础的——共同为 人类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因此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相互约束的。科学技术以“求真”为最高 目标,而道德则是“求善”,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就是“求真”与“求善”的关系问 题。
人类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是要揭示事物的规律,追求真理性,因此,“求真”是科学研究 的第一原则。而道德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 以善恶为基本评价标准,它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 的精神力量。道德比较直接地反映了人们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科学的发展与道 德的发展在“求真”与“求善”上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因为“求真”强调的是寻求客观的 东西,而“求善”则具有强烈的主体性。但是,“求真”和“求善”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 。“求善”以“求真”为前提,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促进道德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 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会产生一些新的道德观念;当然,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道德问题,可人类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本身就是 对人类道德的一种磨练,会使人类更全面地认识问题,这未尝不是好事。
“求真”是否需要“求善”,即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需要道德的约束?有人认为科学的本性 是至善至美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需要道德的约束。持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是把科学活动看 作了一种单纯的理论探讨,认为科学活动是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可事实上,“科 学不是抽象、孤立、与人间祸福、与人间生存、自由,与全面发展不相干的神仙游戏;而是 一项‘以人为本’,反映‘人是目的’的不可或缺的事业。”[1]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 了改造世界,使之更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需要;任何事物只要它进入人类的视野,满足主 体人的需要,便对于这一主体具有相应价值。科学活动是服从人的改造世界之需要的,它实 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人类的需求、利益等凝聚在科学家的品格和反映在科学活动之中。并 且,单从科学来看,它本身是不能至善的,它往往需要技术来完成,而技术的应用既可产生 好的结果,也可能产生坏的结果。
因此,我们认为科学技术不可能在社会的真空中发展,不可能脱离开个人世界观的支配, “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得它在伦理道德方面已不再表现为是中立的,”[2](P79)伦理道德 问 题已经与科学的机体交结在一起,而不是科学之外的某种东西。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科学 技术的发展更需要道德的指导和约束,离开了道德的约束,科学技术就会步入误区。也就是 说,“求真”也必须以“求善”为指导,科学技术在揭示事物本质的同时必须同时注意造福 于人类,否则“真”也不可能真正得到。
三、促进科技与人类伦理的和谐发展
面对现实的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对于解决或者说协调人类 基因研究与人类伦理道德的关系问题,我们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可从如下三个大的方面来 尝试。
1.充分强调人类在基因研究成果上的共享性与个人的平等性。基因研究成果的共享性实际 上早已为大多数国家所公认并接受。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成立了“国际生物伦 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起草的《人类基因组宣言》将“人类的尊严与平等、科学家的研究自 由、人类和谐及国际合作”作为基本原则。1999年3月1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 莱尔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将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公开,以便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能自由地使 用这些成果。在此呼吁下,美国从事基因研究已取得很大成绩的塞莱拉公司宣布与政府所支 持的研究机构合作。在人类基因组草图公布前夕,来自37个国家的450名科学家参加了西班 牙北部城市希洪的首届国际生物伦理学大会。大会发表的《希洪生物伦理声明》明确指出, 人 类基因图谱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应为各国的发展和自然保护做贡献。虽然普遍强调人 类对基因研究成果的共享,但当前个别私人团体甚至个别国家还在进行着以各自利益为目的 的研究。特别是有些研究团体大肆掠夺基因资源,以图控制。有的专家指出,“人类只有一 个基因组,不存在白种人基因组、黄种人基因组之分,全人类所有成员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对任何一个人基因组的研究,代表了全人类的一致性信息。人类基因数目是有限的,发现一 个少一个,基因被‘专利’,等于说,谁发现了某个基因,这个基因就归谁。这是在抢啊, 就像当年哥伦布登陆抢滩一样!”[3]因此,真正做到全世界的共享还有一个漫长的历程,这 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特别需要各国政府的参与。
在强调基因研究成果共享性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个人的平等问题。人人生而平等,是我 们每个人都明白的真理。一个人的生命是他拥有生命的唯一事实。因此,每个人都拥有对自 身基因图谱的所有权,任何机构及个人都不可未经本人同意而拥有或窃取他人的基因图。基 因的优劣不是个人造成的,每个人的基因优或劣并不意味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或低。作为国 家和社会应该在全社会广泛宣传这种思想,形成一定的氛围。同时也要加强对个人基因侵犯 行为的惩罚力度,把侵犯人的基因与侵犯人的隐私权等同起来,甚至严重一点可与致人死亡 等行为等同起来。
2.在全社会弘扬主流的道德风气、主流的价值观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世界 的认识逐步深入,扩大了主体行为的可能性空间,也加大了主体间发生利益冲突的可能性。 不同的利益主体都可以找到为各自利益辩护的价值观念。比如,有的公司为了选拔人才会对 求职者的基因图进行研究,只选那些有前途、身体健康的人作员工。从该企业的角度来看, 企业就是以营利为最大目的,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由于行动 主体在具体的利益情境中,片面地考虑个体价值观念的结果。因此,弘扬主流的道德风气、 主 流的价值观念势在必行。
弘扬主流的道德风气、主流的价值观念关键在于对大众的道德情操的培养。特别是对科学 技术研究人员的道德教育。这实际就是如何以道德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约束问题。在当今科学 技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甚至可以说在支撑着人类社会的情况下,科学技术的道德约束显得 尤为重要。探讨纯科学本身的道德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实上,科学的道德是通过从事 科学工作的人来体现的。一般人们认为科学家只是在追求自然界的真知,具体如何应用这些 成果与他们无关。从表面来看,这无可厚非。但是,科学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理论探讨,而 是一种价值活动,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时也不是脱离社会而进行的,由此决定了科学家对 科学技术的运用后果负有重要的责任。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了许多对人类有重要影响的问题。我们的科学家正面临着艰难 的 选择,或是消极地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不去理睬科技对社会的不良后果;或者是用 科学积极地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方向。我们相信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是会选择后者的。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科学家们也的确是这样做的。我们不会忘记,二战中美国投在日本广岛 、长崎的原子弹,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正是在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以爱因斯坦为首的 科学家们感到了内疚,认为是他们的科学研究成果在灭亡人类,他们在痛苦之余,积极投身 于和平与裁军运动中去,以反对人类制造核灾难,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拉赛尔——爱因斯坦 ”宣言。
有的学者指出,面对科学技术所造成的人类问题的咄咄逼人,“如果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科学中伦理、道德法则的作用不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的话,则整个人类以及科学本身连以 算术级数的速度发展都办不到。”[2](P111-112)面对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应用可能带来 的各种社会问题,我们更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从业人员的良心问题。[4]
3.加强立法。对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单纯依靠道德的约束力量是不可能做到 的。因为道德本身不具有强制力,它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自我约束力量,需要依靠舆论来进 行监督。要保持一个社会的繁荣稳定,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法制建设,从而使 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达到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这是现代社会发展 的一个趋向。
对于人类基因的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无论从一个国家还是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都应加强 法制建设。作为一个国家必须把有关人类基因的研究及其技术利用纳入法制轨道,加强立法 ,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立法的内容,当然包括很多方面,诸如禁止人为地设计自 己的后代、禁止人体器官的公开出售、禁止培植高智能动物等等。从全世界的角度,在注重 加强协调成立各种伦理组织的同时,也应加强立法,对有关问题作出法律的约束。在国际立 法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下列问题:①各国积极支持开展人类基因研究,强调人类基因图谱是 全人类共有的财产;②基因技术在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被用于人类,用于人类的目的主要是维 护人类的健康;③强调人类基因的平等性,不能因基因优劣来决定人的高低贵贱;④必须对 人类基因技术应用中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约束。
作者介绍:李合亮(1973-),男,山东泰安人,山东聊城师范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现正从 事科技伦理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范文三:公共善、个体善新闻伦理——新闻传播与人类普遍善之关系论略
V01(13 No(5第13卷第5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ina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of 2013年9月 Journal Sep(2013University
公共善、个体善与新闻伦理
——新闻传播与人类普遍善之关系论略
王金礼
摘要:现代大众新闻传播的伦理实践具有多种价值或伦理目标。依据人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区分及人在 公共性与私人性方面的价值诉求,新闻(言论)可以分别界定为公言论、私言论而具有不同的伦理意义:公共 生活与公共领域需要较大的自由度以实现新闻与言论的公共善,私人生活却需要对这种自由施加一定的限制以
保障个体权利不受侵犯。普遍善同时赋予新闻自由、新闻规制的正当性依据。实现普遍善的关键就表现为以个 体善的最小牺牲来获取公共善的最大扩张。 关键词:新闻伦理;毋伤害;公共善;个体善;新闻 价值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2012BSl6) 作者简介:王金礼,男,新闻
学博士,四川I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重庆400031) 中图分类号:G206(7文献
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3)05—0090—08 正如伦理总是表现为肯定性引导与否定性限制 所指出的,伦理学的任务在于洞察而不在于说教, 在于阐明何谓之善而不应仅限于劝导人们行 的两面,新闻伦理也既主张以新闻报道真相、守护
善[2](P318’,对新闻之善的洞察乃是导引新闻道德实 正义的积极伦理,也强调新闻与言论必须不超越毋
Good) Be Evil) 践的前提。只有依据人类普遍善(General 伤害(Nonmaleficence)、不作恶(Don’t 的不同领域,新闻积极伦理与消极伦理的背离与冲 的底线消极伦理。这一认知很早就成为新闻传播正
突才能获得意义阐释。 当性、合理性思考的基本共识?。不过,显而易见 的是,新闻传播的伦理引导 与道德规制往往相互背
离而具冲突性,如以报道真相为伦理信念的新闻很 ?美国职业记者协会的新版《伦理规范》(1996年)列举了四 容易形成对新闻当事人名誉、隐私等私人权利的侵 条基本原则即为“探求真相并报道之”、“最小伤害”、“独立”与“可问 责”,“独立”条文下表达了本文所谓“守护正义”的观点。实际上,早 害,工商企业的正当利益也可能会成为以守护正义 在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初创时期,“毋伤害”就与自由并列而成为新闻 为道德义务的新闻与言论的牺牲品?。新闻道德实 的基本价值。如1720年的“加图来信”,两位作者即将“伤害和控制” 践诸如此类的现象向新闻伦理提出了问题:伦理思 他人的言论自由作为言论自由的限定项,称其为言论“唯一应该接受
的审查”和“唯一应该知道的束缚”;密尔更于1859年在普遍意义上 考对于新闻实践究竟具有何种意义?新闻伦理如何 指出,“个人的自由必须约制在这样一个界限上,就是必须不使自己 才能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以确保新闻道德实践不成 成为他人的妨碍”。这表明,“毋伤害”伦理很早就嵌入了自由这一人
为克里斯蒂安等人所说的“争议、谴责与诡 类精神基本理念之中,新闻自由只是在“毋伤害”的限制性规定之下
才具有逻辑的完整性与自洽性,即唯有“不伤害”的新闻才能真正称 辩”[1](K3’之地 ? 为自由的新闻。参见:Code of Ethics(http:,,www(spj(org ,作为一种社会协调与控制手段,伦理或道德的 in Ameri—spjhome(htm:Sheila S(Kennedy(eds()Free Expression Press, 引导和规制总是对应于一种善(Good),新闻伦理 ca:A Documentary History(Westport,Conn(:Greenwood
1999(P(12;[英]密尔?论自由EM](程崇华泽,北京:商务印书馆, 也对应于与新闻相关的特定善的引导或守护。尽管 1982,页59。 作为媒介组织专业化、机构化产品的新闻(News) for the Is? Kohut(Public 参见Andrew Support Watchdogs 与作为个人表达的言论(Speech)存在着表达主体 Fading(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2001,40(P(52;及克里斯蒂 安等人对1992年NBC的“日界线”节目报道通用汽车公司案例的分 的差异,新闻伦理理念依然源于人类作为社会性、 析,载于《媒介公正:新闻伦理问题真的不证自明吗?》,华夏出版社 个体性的综合体而产生的不同伦理与利益诉求,以 2000年版,第37—40页。2007年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有关“纸包 及在此之上形成的对于善的不同界定。正如李普曼 子”的报道,则成为我国新闻报道侵犯企业正当利益的著名案例。 一90一
万方数据
王金礼:公共善、个体善与新闻伦理——新闻传播与人类普遍善之关系论略
群体整体或成员全体的事务,而它成其为公共性则
一、公共性、公共善与新闻(言论) 是因为通过其成员的讨论、协商形成决策而非特定
的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地决定加以处置。这种公共性 的公共价值 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 按照美国联邦法 院大法官布兰代斯的表述,新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断言,“人类在 闻与言论因为四种价值需要法律特别加以保护:自 本性上,正是一个政治动物”?,并称“政治的”
由本身作为“幸福的秘诀”,“发现及传播真理”, 或“城邦的”生活“不仅为生活而存在,更为优良
保障公民实现“参与公众讨论”的“政治义务”, 的生活而存在”[5](粥-9’,是善业“最高而最广的” 以及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这四种价值被布劳斯泰 生活方式。他如此断言的依据是,城邦的统治通过 因进一步概括为两种基本价值:个体价值和社会或 言说和说服来实现,即谋求公职的人在公共场所 政治价值口](附’。然而,具体到一个特定的言论, (如议会、广场)发表演讲,陈述其对城邦公共事
个体价值与社会或政治价值常常会相冲突而不是协 务的观点以争取公众的支持和选票,普通公民也可
调一致,一个人总是同时具有私人和社会成员这双 以在广场上自由发言,表达其对公共政策和公职人
重身份,一种言论既可能被其行为主体用以表达对 员的批评和建议。亚里士多德这一断言实际上也在 社会、公共事务的关心(因此也就有了社会或政治 人的公共性与一种言说、表达之间勾连起一种正当 价值),也可能仅仅用以主张其个人的自由、权利、 性关联:言说是善业最高最广的参与公共事务方 利益。言论的不同利益与价值诉求,赋予了言论不 式。不过,亚里士多德并未论证参与公共事务也是
同的伦理意义。 善业最高最广的言说。在亚氏看来,公共生活与公
讨论言论的公共性和私人性,需要了解两个自 共事务之外,私人只是暴力和命令强迫的施者与受 明的事实作为前提。其一是,所有人类活动都依赖 者,并不存在言说与说服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或者 于共同生活。没有他人在场,或者说不和他人发生 说,私人性是以剥夺其公共性而表现的,即私人领 关联的人类活动,虽然在短时间内是可能的,但长 域的成员因为相对于家长或主人的隶属性而被剥夺 时间的或者说绝对意义上的孤单生活却是不可想象 进入公共领域的权利。成为私人的、过一种纯粹的
的。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人种延续这两个基本需要决 私人生活,往往意味着一种被剥夺的状态,意味着
定了人类总是生活在与他人发生关系的共同生活之 被剥夺了“人的能力中最高级的、最属于人的东 中。其二是,人类中每个人的个体性。每个人就其 西”,意味着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显然,城邦或 个体性来说都是独特的,其生活处境与心理感受都 “政治的生活”具有的“本性上的优先”,主要体现 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也不可替代——阿伦特将 为成员社会地位的平等,成员通过自由意志和自由
这一事实称为人的复数性,即“没有人和曾经活 选择而实现的治理方式。人能够作为公共性存在, 过、正活着或将要活的其他任何人相同”[4](咒’。这 也就是他通过言说?参与公共事务则是“政治的生 两个事实可以用一个“极其平庸”的观点加以概 括,即“单个的人是一个活”优先性的重要源泉。 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这
个整体是由他和其他人一道组成的”?。正是因为 ?参见:埃里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译林出版 一个人不可能绝对地离群索居,不可能有纯粹孤立 社2003年第13页。“极其平庸”系埃里亚斯本人所称。埃里亚斯 说,在我们每个人朴素的直观中,人类总是首先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 的个人生活,公共事务才成为必需。El其出生之 个体,但就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说,在其成人之前又总是“吃别人奶 初,一个人他便不可避免地置身于与他人的关联之 水的孩子”,因此总是“被掷于先他在场的某个人类群体之中”(页
中,其个人事务也就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事务发生关 24)。
?参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 系,这种彼此不可断绝的关联性网络也就形成超出
年版第7页。该句又译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译 个人生活安排之外的群体性事务,公共性因此获得 本以方括号提供了两个译法。 了第一块原始基石。但另一方面,群体性事务能否 ? 以及行动(或称实践,即Praxis)。阿伦特说,存在于人类共
同体并为人类共同体所必需的活动中,只有言说和行动是政治的,它 真正成其为公共事务,更重要的不是其是否对于作
们构成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生活”,从这两者中产生出了人类事 为群体成员的个人具有必要性,而是它是否能成为 务的领域。而一切仅仅是必需的和有用的东西是排除在政治生活之 每个具体个人可以施加影响、可以特定方式处置或 外的,如劳动、贸易等。参见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 参与处置的事务。所谓公共事务,首先自然是关乎 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5—16页。 一91—
万方数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古希腊城邦开创性地伸张人类生活的公共性一 在一个统治集团业已形成、政治秩序相对固定的历
极,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成为一种伦理理念,言 史情境中,普通公众往往被排除在公共权力之外,
论也因其作为公共性的实现途径和手段而获得正当 不能参与公共事务,通常只能以私人身份、以一种
性。但另一方面,人类生活的另一个基本事实,即 否定的角度去把握公共权力。但在一些特定的时 期,比如美国和法国革命时期,既有统治秩序崩溃 人作为私人和个体的一极在古希腊城邦以及此后的
公共领域形构过程中,往往成为被忽视、被抑制的 之后,公众进入公共权力领域并不立刻以扩张其个
一个方面。柏拉图《理想国》中关于妇女、儿童为 人特殊利益诉求作为行动目标,他们的确是以其公
城邦共有、禁止小家庭生活的制度设计[63旧190_207’ 共性而非私人性参与公共权力的实施过程。因此, 虽然并非城邦生活的真实描述,但个人权利和私人 正确的理解公共领域,应该将其看作是人类依据其 幸福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之不被认可由此却可见一 公共性而形成的以公共权力、公共事务——比如政
斑。城邦虽然在政治领域里主张自由,但一如阿伦 府组成及其职权范围、交通等公共设置、教育、就
特的判断,“城市国家和公共领域的兴起极有可能 业、社会保障等为对象的对话、协商、说服、决 是以牺牲家庭和家族的私人领域为代价的”[4](H鼬。 策、监督体制,公开性、协商性、成员的身份平等
这个牺牲并不是说城邦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公然主张 和互动合作乃是公共领域赖以形成的基本价值,也
侵犯公民的私人生活或个人财产,与此恰恰相反, 是其应追求的公共善的基本尺度。 所谓牺牲是指公
民的私人生活被排除在城邦关心的 二、私人领域、个体善及其对新闻事务之外,也即私人生活并不是按照城邦政治和法
律制度业已形成的“政治的”方式(用其亚里士多 价值的影响 德的意义,也就是非暴力的,言说、辩论的方式)
运作。在家庭、家族的生活中,家长对家庭成员、 从亚里士多德观察到的古希腊政治性公共领域 对作为其财产的奴隶有权施行前政治的支配性管理 与私人生活的极端对立到哈贝马斯所谓公共领域中
和绝对控制,个人权利与私人幸福的领域与其说是 私人性与公共性的重叠,其问重大的变化是作为政
受到了公共权力的压制和侵犯,不如说公共权力未 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中间物的社会的出现,其
能向作为人的尊严及其神圣性表征的私密性(Inti— 主要表现则是私人和个体与某种非政治的公共领域 macy)和私人性(Privacy)提供充分的保护,作 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个非政治的公共领域,就是社 为私人的人类生活被政治和法律制度设计遗忘或忽 会。社会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动力因素,首先是教
视了。 会与基督教文明的扩张,外部世界的影响开始深入
两个自明的事实将人类生活划分为两个相互联 到人的精神世界和家庭生活,家庭的、私人的生活 系而
又相互独立的领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人 变得丰富起来,并逐渐走出孤立状态与他人和作为 们在两个领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并形成不同的利 非政治公共领域的教会发生频繁的联系,教会和他
益、价值诉求和幸福体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关于 人作为外部势力也越来越热衷于介入他人的家庭和
善的伦理界定。在我们熟知的哈贝马斯的论述中, 私人生活,私人领域再也不是孤立于公共领域之外
公共领域是由私人集合而成的、与公共权力机关相 的封闭世界,私人生活的隐秘性不得不逐渐向他人 抗衡的公共舆论领域,但如果以古希腊城邦为考察 和公共领域敞开其自身。其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原型,所谓公共领域的起源就并非仅仅是哈贝马斯 的勃兴,这种生产需要更为广泛的外部联系、交
往,生产的联系使人们结成社会组织,如行会、同 所说的沙龙、咖啡馆等文学公共领域,而是以讨
论、协商、决策公共事务为基本功能的广场和议 业公会,以及商业公司,社会作为政治公共生活和
院,公共领域与公共权力机关不仅不是相抗衡的, 私人家庭生活之外的第三种生活样式口渐对个体与 它们根本上就是一个东西。因此,当哈贝马斯以 私人生活发生影响。 18、19世纪资产阶级公共领
据阿伦特称,第一个阐述人的私人性和亲密关 域为研究对象的有关
理论把抵制公共权力向私人领域,如人身安全、家 系的理论家是法国人卢梭。她说,卢梭“获得他的
庭生活、财产等的侵犯作为公共领域的首要职能 发现不是通过反抗国家压迫,而是通过反抗社会对 时,他实际上过分强调了公共领域和公众的私人性 人的心灵无法忍受的扭曲、反抗社会对一个最内在 质,相应地就不可能不对人类公共生活产生误解。 的领域的侵扰,而直到那以前这个内在领域还不需
一92一 万方数据
王金礼:公共善、个体善与新闻伦理——新闻传播与人类普遍善之关系论略
要特殊的保护”H?P2”。不同于政治公共领域把成员 是其拥有完整的个体性和人类尊严的愿望。这一权 的扩张作为负担、把其权力的分享作为危险,社会 利被违背时,她既已受到了冒犯和凌辱,而无需精 总是倾向于扩张、倾向于尽可能多地将人们纳入相 神创伤和情感痛苦加以证明。即使这一经历的确使
应的社会团体之中,并总是要求它的成员像一个大 其产生了焦虑或其他精神病理症状,这也只是她所
家庭内的成员一样行动,只有一种意见、一种利 经历的侮辱自然后果。m’[9](P973)布劳斯泰因从“德梅
益。社会学者对现代早期社会的研究发现,社会的 诉罗伯兹”案以及其他众多以隐私侵犯为诉因的案 这种扩张性对于个人业已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例中获得结论,所谓隐私侵权所侵犯的并非像普罗 “虽然人们待在家中,但就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 瑟所说的可能分别是名誉、情感安宁或无形财产,
仍承受着了巨大的团体压力。他们并不认识那个 它实际上应该是某种整体性的东西,对其可以称为
‘法官’,但他的阴影无处不在。”[7](H?这种压力促 “不容侵犯的人格”,或者追求幸福的个人自由,总
使人们密切关注他人的私人生活,对于种种与自己 之是一个整体性的精神利益[9](P1”卜1002’。不同的生 活方式往往会产生异乎寻常的好奇心,并 布劳斯泰因的理论不仅令人信服地解释了隐私
刻意加以模仿。那些被关注和被模仿的对象与其社 权意义之所在,它更在普遍的意义上提供了理解私
会环境的关系因此也紧张起来。在这种情境下,私 人领域及其意义的线索:所谓私人领域即是一个人
人领域再也不是一个被剥夺、被排斥的领域,相 追求其人格完整、人生幸福以及个人利益的领域。 反,它甚至成了对抗公共领域和大众社会干扰的庇 在其间,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私人,在其追求人 护所和精神栖居地。 格完整、人生幸福及私人利益之时拥有充分的自 那么,私人领域和私人生活究竟在何种意义上 由,仅以不侵害他人相应的自由为限。私人领域之 成
所以成为私人的,其本质上的原因与公共领域之成 为私人的呢?它之于人又有怎样的意义?在回答
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美国司法史上 为公共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同样根源于西方文
的一个经典案例——1881年的“德梅诉罗伯兹” 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诸多艺术家、哲学家、思想 案。这是一起由美国密歇根州法院处理的个案,该 家在其文学艺术创作、哲学伦理学论著、理想社会 案有关妇女生产这一极其私密性的事件,原告是一 的描述和制度设计中所表达出来的对人的本性和天 位姓德梅的妇女,起因是为德梅接生的医生罗伯兹 赋权利的基本理解,即人之所以为人、人之作为人
带了个并非医护人员的外人进入产房旁观生产过 而具有意义,源于他在本性上是理性的、自由的、
程,德梅夫妇误以为闯入者是医生的助手而未加阻 自主自律的、具有人格尊严的。因为这一本性,他 止。德梅得知闯入者的身份后,控告罗伯兹故意隐 天然地拥有一个仅仅属于他自己的世界,在这一世 瞒闯入者的身份,涉嫌欺骗。法庭支持德梅的控 界中,他有能力、有权利按其意愿自由的决定和行 告,判定医生和闯入者侵权。法庭认为,“对于原 动,这一决定和行动因为其自由而具有正当性与合
告来说,(生产)是一个极其神圣的时刻,任何人 理性;这一决定和行动同时又是私人而排他的,它
都无权侵扰,除非是受邀请或是因为某种现实而急 是否与他人分享、向他人公开、受他人关注,仅仅
切的必需。”奇怪的是,这起明显侵犯隐私的案例 取决于这个人的自由意志。个人凭其自由意志追求 居然未引起沃伦和布兰代斯这两位隐私权观念首倡 人格完整、私人利益和幸福生活形成了这个世界特 者的注意,不过,1960年,加州大学法学院的普 殊的个体善?。如果漠视这个人的自由意志而要求
罗瑟院长却在其被称为隐私权理论的“哥白尼式的 分享、关注、评价这一世界,即是构成对其私人领
革命”的论文《论隐私》中将其列为入侵式隐私侵 权的典型案域的侵犯,也是对其个体善的侵犯。
例。普罗瑟说,被告侵入了他人的“隐 尽管根源于共同的人类意识和基本价值,但无 居或私人事务”、侵扰了他人内心安宁并因此给他 可争辩的事实是,需要公开的公共领域和倾向于自 人带来了“严重的精神痛苦”[8](P389-390’422’。但普罗 我封闭的私人领域、公共善和个体善在现代社会这 瑟的理论并未能说服布劳斯泰因,在一篇全面回应 个竞技场形成一个相互冲突但却又相互纠结的矛盾
普罗瑟的论文中,布劳斯泰因正确地指出,在“德 体。所谓“共同的人类意识和基本价值”即人对其
梅诉罗伯兹”案中,原告被侵犯的是其个体性和人
格尊严。布劳斯泰因说:“妇女生产时不被旁观的 ?个体善(Personal Good)相对于公共领域的公共善(Public 正当权利所保护的不是其要求情绪平静的心理,而 Good)而存在,本文对其专门赋予意义,并未参照其他思想资源。 一93,
万方数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注和谈论却也成为对个体善的侵犯。公共权力因此 同时具有的作为群体的成员与作为独立的个体这两
而划定的关注他人私人生活的界限,形成了现代隐 重身份以及由于这两重身份所产生的利益、权利和
私权的基本观念。 目的性价值的自省和反思。作为独立的个体,他形 成了个体化的利益、权利和目的
从新闻事业和新闻伦理的发展史来看,新闻事 性价值——这些利 益、权利和价值可以被定义为其“个体善”;作为 业首先是将言论和新闻视为公共领域并以公共善为
目标而建构其基本伦理架构,私人领域与个体善长 群体的成员,他又与其他群体成员一起形成了群体
性的、公共性的利益、权力和总体性目标——它们 时间隐而不显。在总括性的布兰代斯“四价值”说
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公共性和公共善的主导性 形成了来源于个体成员但又超脱于、超越个体成员 地位:第三、第四两种被称为手段性价值的价值论 具体利益和目的的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和公共价值 证直接诉诸作为整体的政治和社会共同体利益,意 (或称公共善)——如果公共权力是基于这样的方
式形成,那么,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力也可以纳人公 在保障公民“参与公众讨论”,保障社会秩序稳定;
第一种被称为目的性价值的自由——即自由和个人 共善的范畴之中。公共善与个体善不可避免地存在
自我实现作为目的,以及第二种被称为手段性价值 着两个问题,其一是公共善与个体善之间的关系。 由于公共利益或公共善超越了个体利益和个体善的 的发现和传播真理,尽管其论证基础源出于个体,
个别性,虽然个人利益和个体善原本是形成公共利 但他所依据的也同样是个体作为公共领域一分子的
益与公共善的基础,但作为整体的公共利益和公共 公共性属性,个体作为私人、私人领域作为自足价
值领域的正当性,仅仅成为一个模糊的理念隐含在 善却并不能满足每一种具体的个人利益与个体善的
个体的公共性与公共善的宏大叙事之中。也正是因 要求,相反,由于公共利益和公共善已经形成了公 此,尽管诽谤(即侵犯名誉)和隐私侵犯作为刑事 共权力,公共利益和公共善将通过公共权力迫使某 种与公共利益和公共善发生冲突的个体利益和个人 和民事诉讼的诉由或判案依据,已分别拥有数百年、
善服从于公共利益和公共善。于是,每个个体由于 上百年的历史,但作为私人领域和个体善之核心理
念的名誉与隐私,迟至20世纪中后期才成为新闻他(她)身份的双重性,其自省和反思就需要考虑
法 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力、个人 和新闻伦理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一如阿伦特所 说, 目的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和矛盾性,需要考虑如何 “照亮了我们私生活和亲密关系的微光,最终来 源于 公共领域更耀眼的光芒”、“那些被认为与公共协调个人利益、权利、目的与群体利益、权力与目
领域 标的关系,尤其是当个人利益、权利与目的与群体 有关的,值得被看和被听到的东西,才是公
共领域
的利益、权力和目标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他 能够容许的东西机4](髓?,但是,现代新闻实际上 已 需要考虑如何尽可能维持、扩张个人的利益、追求 经不再是一个仅仅以公共事务、公共利益为关
注对 个人价值而不违背群体利益和群体价值、不致引来 象的公共领域,公职人员、公众人物
甚至普通民众 公共权力的限制与惩罚。 的私人生活经常性地成为大众传媒追踪报道的对象。
第二个问题产生于个体善内部,即由于不同的 这样,在一些具体的情境中,新闻自由的理念和制 个 度设计往往被发现与公共利益、公共领域毫不相关, 体对个体善的理解和利益的具体要求不同,个体
它往往仅仅是在为新闻侵犯私人领域的私密性、神 之间的利益冲突、具体的私人领域的冲突性及其协
圣性扫清道路。同时,低俗、煽情的新闻及色情的 调的问题。实际上,调解、仲裁这种冲突、保障公
共体内部安宁正是公共权力和公共善之所以形成的 印刷、音像出版物也以新闻和表达自由的名义肆意 根本原因之一。实际上,如果没有了这种冲突性, 冒犯人之为人的价值与尊严。于是,在新闻和其他 公共权力和公共善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正当性依 传播中实现善的普遍性,其实质就转化成对新闻自
据。前文所述的对他人私人生活的好奇心和关注, 由的理念和制度设计进行必要的补充或限制,但这
显然是一种个体利益,并也有其个体善的特征—— 种补充和限制的基准线又该当如何划定? 他人的私
人领域是个体生活的现实环境之一,生活
于现实环境中的个人需要通过关注他人而获得知识 三、毋伤害、普遍善与新闻伦理
和经验以规划自己的生活,但与此同时的个体利益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公共善和个体善组合成 和个体善却是,他本人的私人生活和私密关系作为
一个极其复杂的关系网络,言论和新闻如何在这个 他人的生活环境却是向他人关闭的,对其好奇、关
一94一 万方数据
王金礼:公共善、个体善与新闻伦理一一新闻传播与人类普遍善之关系论略
复杂的关系网络中确立善的基准、如何处理公共性 年沃伦和布兰代斯首创隐私权概念时,他们就明确
和私人性、公共善和个体善之间尽管源出于同一个 宣称公职人员和公众人物仅能拥有较普通私人远为
认识论、伦理学基础但却在表现上倾向于对立、冲 低水平的隐私保护,因为他们的私人生活更多地与
突的基本悖论?换句话说,新闻如何在普遍的意义 公共利益产生关联——这也正是依据身份差异区别
上实现善的目标、实现德性的新闻,即实现普遍意 对待报道对象的名誉保护和隐私保护的正当性来 义的善——既坚持公共善又不伤害个体善?1922 源[9](心14_216’。然而,这种简单地依据身份区别对
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的《新闻规约》在其“庄重” 待的做法同时却也受到相当数量的法学家、伦理学
的条款下首次提出了新闻道德与普遍善的关系问 者的质疑,在他们看来,身份理论存在着诸多疑
题,它认为,“凡会激起低级行动,如着意描写犯 点,如公职人员、公众人物的私人生活何以更多地 罪或其他恶行细节”的新闻,都确证无疑地无益于 与公共利益相关?对其穷追不舍地进行报道为何就 普遍善。但在本文看来,普遍善作为新闻德性的价 会增进公共利益?一个私人生活不检点的公职人员 值诉求,其实同样出现在前一款,即有关公平的规 (如与女实习生发生私情的总统比尔?克林顿)是
定之中。“公平”条款反对刊登影响他人声誉、置 否就不能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做出正常、理性的判断
疑他人道德品质、侵犯他人隐私或情感的新闻,除 和决策,即是否就不能称职地履行其公共职责?尤
非给予他人申诉辩驳的机会,或者出于公共权利的 其令人不解的是,一个普通人为何被动地卷入了一 需要,这一条款将新闻作为公共领域、公共权利的 个公共事件就会成为了公众人物,因而必须牺牲私 善的要求与私人领域与个人声誉、隐私、私人感情 人生活的隐匿性而屈从于媒介和新闻不依不饶的曝
等善的要求纳入总体思考框架,在公共善和个体善 光,如“时代诉希尔”案中的希尔一家人?含义模
的权衡中谋求善的普遍性,“毋伤害”的德性意义 糊的术语“公共利益”很难对众多类似的问题给出
也即体现在这一权衡过程中。 合理的解释。学术界、实务界需要更合理的思想资 那么,新闻实践如何进行这一权衡、如何避免 源来解决新闻中的自由与限制、新闻曝光与私人免 伤害从而实现善的普遍性呢?现代新闻法和新闻伦 理受他人和媒介打扰的权利之间尖锐的矛盾对立。
在布劳斯泰因看来,米克尔约翰提出的公言论 理论限制新闻(表达)自由的普遍意见是,根据
报道对象的身份予以区别对待,即当新闻报道涉及 和私言论理论就极其智慧地解释了新闻自由与限制
公职人员、公众人物时就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理论的复杂问题[3](P41_9鼬。依据个人同时作为统治 者 公职人员、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隐私权都将屈从于 和被治者的共和主义民主理论,米克尔约翰认为, 新闻自由而不得不作出相应的牺牲;但当新闻的报 作为统治者,他有权力了解、传播一切与其行使统
道对象仅仅是普通民众时,名誉权、隐私权的正当 治者的权力有关的信息,以确保作为统治者的权力
性便超越了新闻自由的正当性,侵犯新闻报道对象 得以充分行使,知情、传播的权力不受任何约束;
名誉权、隐私权的行为因此将失去其正当性的依 作为被治者,他有权利了解、传播一切有关他人和 据,因而会受到新闻职业规范的约束以至受到法律 客观世界各类新奇事件,但此项权利将受到法律依 的惩处。从1964年的“纽约时报诉苏利文”案到 照正当程序施加的限制。米克尔约翰据此提出,习
1974年“格兹诉韦奇公司”案,美国联邦最高法 惯上被称为“权利法案”的美国宪法第一至第十修
院依据这一原则处理了一系列因事实性错误而发生 正案并不仅仅是“权利法案”,它们实际上应该被称
的新闻侵犯名誉权的案件,其具体措施是依据新闻 为“权力和权利法案”?。布劳斯泰因认为,米克尔 侵权案原告身份的不同要求其提供不同性质的侵权 举证。如果原告为公职人员、公众人物时,他不仅 ?该案是美国隐私侵权的经典案例。1952年,希尔家闯入三
名逃犯,其一家四口被劫为人质,但后来安然获释。此事成为当时报 要举证不实新闻侵犯了他的正当权益,还要同时举
刊的头条新闻,之后,希尔一家为免受关注而移居他处。三年后,有 证新闻媒介在报道这一不实事实时具有实际恶意, Des—人创作了以希尔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和戏剧《绝望时刻》(The 即明知其虚假或不顾后果地漠视真伪;但如果新闻 Hours),不过,没有明指主人公为希尔一家,但《时代》杂志公 perate 侵权诉讼的原告仅是普通民众时,他仅仅需要举证 司所属的《生活》杂志刊登的该剧剧评却将该剧与希尔一家联系起
来。希尔以该文侵犯了其隐私为由起诉了时代公司。 新闻报道虚假而无需另行举证媒介具有实际恶意。 ?参见:[美]米克尔约翰《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侯健译,贵州 这一原则随即也延伸到有关隐私权侵权的诉讼,如 The First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Alexander Amendment Is MeiklejohrL an Absolute(The Court 1967年的“时代诉希尔”案?等。实际上,1890 Supreme Review(1961(PP(245—266。
一95—
万方数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约翰的理论在阐明新闻曝光与公众日常生活种种矛 尽管这一公众与作为第一种新闻价值诉求对象的公
众从表象上看是同一个人类群体或个体,但此时他 盾而复杂的相互关系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们是作为被治者、作为私人形成其了解新闻的私人 首先,这一理论界定了日常新闻实践中究竟何 谓
欲求,正是因为这一区别,奇闻趣事和社会生活的 新闻。每当新闻媒介在被起诉或被批评其侵犯公 琐碎细节也因此被认为具有了新闻价值。 众私人生活时,新闻工作者经常声称他们报道的人 物或事实 其次,这一新闻价值理论,明确了新闻与人类 具有新闻价值,但被问及新闻价值的具体
含义时,却又很难对其做出界定。但如果依据米克 普遍善之间的关系。显然,三种不同来源的新闻价
值体现了不同的善的目的,其伦理意义因此也明显 尔约翰的理论,新闻价值就成为极其明了的东西,
不同。第一种新闻价值必然与公共事务、公共利益 布劳斯泰因认为,它实际上具有三个不同性质的来 密切相关,某个具体人的奇思异想或隐私绯闻—— 源:说某一信息或事实具有新闻价值,既可能是
哪怕是公职人员、政府高级官员的艳事绯闻不可能 指:(1)它能够满足公众知情的权利,也就是说公
具有这个意义上的新闻价值。这一新闻价值体现了 众作为统治者行使治理的权力需要被告知这一信息
或事实,但也可能仅仅是指(2)它体现了私人出 新闻报道公共善的基本要求,而它实际上与个体善
也不可能发生冲突——因为它与个体善本质上不发 版商言谈和发表的权利,或者是(3)迎合了公众 对他人私人生活和奇闻轶事永不餍足的欲望[3](既?。 生关系。另一方面,第二、第三种新闻价值不具有
如此重要的伦理意义,它们根源于私人权利、服务 当然,布劳斯泰因参照米克尔约翰理论进行的分类
于私人欲求,其内容往往也涉及报道对象的私人生 并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但可以看出,他所说
活,因此,尽管这些新闻也可能一定意义上满足了 的第一种新闻价值体现的是公言论的基本意义,它 公共善的要求,但它们却不可能不与个体善发生关 强调作为言论内容的信息或事实来源于公共领域, 系甚至冲突,慎重权衡公共善和个体善、依据善的 比如国际国内政治新闻、财经商务新闻、警事治安
充分性做出取舍和选择就成为新闻实践过程中必须 新闻等,这些新闻与公共事务、公共治理或者说公
共利益密切相关,正是这种相关性使其具有了新闻 要求,实现普遍善和毋伤害也因此成为追求这两种
价值。尽管在实践中客观地依据公众作为统治者的 新闻价值必须加以考量的内容。比如,当新闻报道 知情需要判断新闻价值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涉及以不愿意被曝光的知名人物、性侵犯案件的受 害者,是否报道当事人的真实姓名、真实住址以至 但这种新闻价值所依据的却是人类新闻事业的理想
和根本正当性所在,它也构成了现代公共新闻事业 于其身份在公众面前暴露无遗,就成为新闻毋伤害
的基本价值取向。 德性实践状况的明显尺度。
关于第二种新闻价值,布劳斯泰因强调了言论 第三,米克尔约翰公言论、私言论理论的要点 是,新闻事件与公共利益的相关性根源于议题,即 和新闻媒介所有者的权利,即出版商、发行人,拥 新闻事件本身的性质,而不是新闻人物的身份。依 有新闻媒介的党派或其他社会力量,也包括具体的
新闻工作者,凭借其对新闻资源的控制而界定何种 据公言论,私言论理论,公众人物(包括公职人员)
信息或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也就是说这种新闻价值 的私人生活受到新闻和公众关注的唯一合理理由是 的判定来自言论所有者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判断。这 其与公众出于治理的目的而产生的知情需要有关。 种主观判断的形成实际上也有两个来源,即言论所 实际上,正如布劳斯泰因明确指出的那样,“与其
说所谓公众人物因为其作为公众人物的社会地位产 有者纯粹个人或党派意志的表达,或者是他们所认
生了公众对其知情的权利,不如说恰恰是因为公众 为的服务于公众为公共治理而产生的知情需要,但
无论是个人意志的表达还是想当然认为的知情需 知情的需要、公众实现其作为统治者进行治理的需 要,它在本质上乃是私人表达权利的表现,新闻史 要使该人成为公众人物”[3](瑚?。这就是说,如果普 上的政党新闻和现代市场化新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 通人主动、被动地卷入与公共安全、公共机构管
依据这一新闻价值进行新闻判断和新闻选择,它是 理、公共资源分配等公共事务、公共议题之中,他
日常新闻实践中主导性的一种新闻价值观念。当 便因为这一卷入而成为了公众人物,公众因此也就
然,布劳斯泰因所说的第三种新闻价值在市场化新 对其产生了知情的需要,其个人生活也因此不得不
向公众公开(即被新闻报道)。但当时过境迁、该 闻中也表现得极其普遍,这种新闻价值将其判断标 人与公共事务之间的关系淡化之后,他也就随即失 准建立在公众兴趣或者说公众好奇心的需求之上。
一96一
万方数据
王金礼:公共善、个体善与新闻伦理——新闻传播与人类普遍善之关系论略
去了公众人物的身份,其个人生活也就成为一个完 持的态度往往因其所处的地位而影响到公共事务的
处置,或影响到他人的人生信念、生活规划,从而 全的私人领域,新闻为迎合公众的好奇心、试图继
续将这一私人领域公开时,该人便有权要求记者尊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公共领域的议题。因此,依据米 克尔约翰的公言论,私言论理论,公众人物与普通 重其隐私并加以拒绝。至于公职人员(以及谋求公 职的候选人)和公认的公众人物(如各类社会活动 人一样有权要求其隐私受到尊重,除非在其隐私可
能会影响其职责的履行或者因其职务、地位而影响 家、体育或影视明星等)的私人生活较之普通人受
到更多的关注,其私人领域似乎变得相对狭小,其 公众信任。 原因也并非仅仅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
这也正是近来新闻伦理学者在公众人物的隐私 而是因为他 们的个性、信仰、他们待人处事所依据的原则、所 问题上的普遍观点[10](P84-8”。
参考文献:
a1(Good News:Social Ethics and the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1]Christians,C(G(, etPress[M](New
York:Macmilan,1929(P化如ce of Morals[M](New [2]Lippmann,W(A Law Review,first amendment and Court and the [3]Bloustein,E(J(The privacy:The Supreme justice philosopher[J](Rutgers 1974,28( [4][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9(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6][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I-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7][美]舒德森(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M],何颖怡,译。台北:远流出版公
Review,1960,48(Law 司,1993( [8]Prosser,W(L(Privacy[J](California
answer to Dean Law Review,of as an human ProsserEJ](New y0柏University [9]Bloustein,E(J(Privacy aspectdignity:An 1964,39( Inssues in and the and New Journalism Media[M](London York:Routledge,1992( [10]Belsey,A(,R(Chadwick(Ethical (责任编辑刘传红)
一97—
万方数据
范文四:人类读书的五种能力
类读书的五种能力
作者:智者说2011-12-2613:59:59发布于:博客中国分类:杂谈 3101500
摘要:很多人都在读书,是因为具有读书的能力,每个人的读书总会有不同的收益,是因为读书的能力存在着差别。
打印收藏
选择字号:小中大
人类读书的五种能力
周树林
作为记录的书籍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因;作为客观精神的书籍改变着人,决定着人生命的轨迹。很多人都在读书,是因为具有读书的能力,每个人的读书总会有不同的收益,是因为读书的能力存在着差别。
就读书的能力而言,窃以为自下而上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五个级别:
识文断字:一个人首先要识得文字,知道文字所表达的基本意义方能读书,这是读书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排除了文盲以外的人们来说,似乎是不足道的,其实不然。首先,一个即便是有了几十年读书历史的人也未必全部识得我们的方块文字,难免偶尔要翻一翻字典;其次,对于普通的读者而言,在阅读一般性读物之外的专业性书籍时,总会有些生僻字构成阅读的障碍;再次,识得文字未必真正理解其意义,譬如古时候幼童读经,咏颂得滚瓜烂熟,对其真实的意义却一片茫然;最后一点,即便是我们认识的常见字,构成一种特殊的文本,就未必读得懂了,倘若不信,拿本佛经来试一试。
理解领会:举凡读书人一般都能够理解和领会书中的内容,所以说,理解领会是一种常见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事实上很普通,而且我们中间的很多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大学生、研究生都止于这种能力,所以有所谓“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的钱学森之叹。理解和领会能力还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最低级的读者,看书仅仅是为着猎奇,为着拥有可炫耀的谈资,每当在书中遇到较为深刻的议论,他根本就懒得去琢磨,不敢碰,绕着走,跳过去,不善于去做理解和领会;上了一个档次的读者,能够一个一个去理解领会书中的道理;较高级的读者则能够把某个道理放在头脑库存中的合适位置,与其他一些道理一道实现融会贯通地理解和领会;更高级的理解和领会是把握客观对象活的灵魂,而不是那种字面上、平面的、浅表层次的、僵硬的、死的理解。同时一种东西,在前者看来是整个生命有机体中的组成部分——猪腿,在后者看来是什么呢?哈哈,肘子。
消化吸收:理解领会得再好,还属于学习,是学到了别人的东西,须知我读书我是主体。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把别人的东西消化吸收,丰富我们自己的主体意识。有的人读书,一时间读懂了、知道了、理解了,可过三过五便忘掉了,囫囵进,囫囵出。以至于多年以后,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是否曾经读过某本书。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消化吸收的能力差。学过的东西为什么会在头脑里留不住呢?原因之一是印象不深刻,为什么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就外部而言是那东西很普通,就内在的我们自己而言则是大脑皮层过于光滑。原因之二还在于我们自身,那就是我们的脑袋里太满了,装不进去了。这种太满绝非是说我们的知识丰富得很,多半是一种气胀,有一团颟顸愚钝之气堵在那里。人生学问疑问始。学问学问,关键在问。头脑里建立起一个个的疑问,如在光滑的大脑上挫起了可以挂住知识的毛刺。消化吸收的本质要求在于对所摄取的东西实现质的转化。任何食物都不会直接变成我们某根骨骼某块肌肉某个细胞。当我们发现一个人说的写的都不过是人们熟悉的东西,根本没有个人的创见时,就该收回那种赞赏的目光了。因为他不过是已经存在着的书本的一种存在形式罢了。物理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有物质,有反物质;于是我要说,有知识系统,还有与之相对的问题系统,面对一本书,能够把一整套问题系统恢复起来,就便于我们消化吸收了。回顾自己几十年的读书经历,最令我受益的方法是,拿过一本书来,首先是长时间地盯着目录看,把大小标题“问题化”,作者要讲的是什么问题?是哪些问题?把问题体系建立起来以后,在寻求自我解答的过程中翻看书中的内容,自我解答的不好,书中好的解答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自我解答的比书中的精彩,我由此倍增自信。渐渐地我在书中站起来了。总之,一个人要做到有准备地读书,如果精神上没有准备,这书不读也罢,因为读了和不读没有什么区别,这种准备是什么呢?就是问题意识的建立于形成。
俯瞰审视:当一个人能够从书中站起来以后,就应该注意锻炼和培育自己俯瞰与审视的阅读能力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充分的消化吸收,自我的精神就会变得日益强大,于是也就有天下图书为我所用的气度和坐拥书山的底气。我们是站在那些伟大作者的肩膀之上,而不是跪伏在作者的脚下。世界图书若汗牛充栋,从浅显易懂的小学课本到黑格尔深奥艰涩的《小逻辑》,都在我们的俯瞰审视之内。世界上的图书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然而,追溯词源,依旧不过是名、动、形容几类实词,所回答的不外乎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问题。世界上的图书良莠不齐,尤其在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与国度里,很多书籍不过是“炒陈饭”,对于那些剪刀加浆糊作者而言,把他们鼓捣出来的那些文字垃圾从我们的阅读计划中剔除,无疑是坚守住了我们应有的生命长度。总之,彼为菜肴,我为食者。那盘菜我们怎么吃?那本书我们什么时候读,在什么情况下读,在什么样的准备状况下读会产生最佳的效果,理应都在我们的俯瞰审视及其预判之中。
体验升华:就认识而言,最好的理解是体验,是动员了全身心的深切体验。放在桌子上的,明明是一本静态的死书,其实是一团活跃的精神。人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高尚的人在对话。我们能够从一本书中读出作者活生生的形象,并与之进行对话吗?对一些读者来说这恐怕还是个问题。优秀的读者能够从一本书中读出作者的脉动、作者的心跳,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全部精神存在,包括智慧、道德、情感、性格、胸怀、气度、品味、好恶等等等等。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属于作者的那团精神与属于读者的那团精神紧紧地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砥砺。当我们合上书本,那团属于作者的客观精神渐渐退去之后,留下来的属于读者本身的主观精神则受到了洗礼、有了新的升华。形象大于思维。许多人常常为了一本好的长篇小说废寝忘食,自己置身其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还有的人可能为一首好诗,一篇富于鼓动性的政治宣言激动不已甚至慷慨赴死。就读者而言,对严肃的理论著述和科学著述,是否同样动员了全身心去体验呢?这是一种功夫,也是读者之间的差别。
根源于自身几十年的读书体会,笔者写下了如上文字,对于读书的能力试行区分,所用文字不外乎一些常用字。我亲爱的读者,你会使用哪种能力阅读这篇小文呢?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范文五:UML中的五种关系
UML 中的五种关系(转)
关于设计模式的总结没有落实到代码上,而且设计模式自己确实动手实现的非常少。所以在这一周里,除了看网站开发的视频,着手开始对设计模式进行实现以下。设计模式非常经典,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获,写一下自己的收获吧,请大家指正。
在实现设计模式之前,首先来复习以下UML 中的五种关系图
<1>依赖
依赖关系用虚线加箭头表示, 如图所示:
上图表示:Animal类依赖于Water 类(动物依赖于水)。
依赖是类的五种关系中耦合最小的一种关系。因为依赖关系在生成代码的时候,这两个关系类都不会增加属性。这种微弱的关系可以用类之间的相互了解的程度来说明。(下图为代码生成图)
由上图可见生成的代码中Animal 类的属性中没有增加Water 类。那么Animal 类如何使用Water 类呢,有三种方式:
依赖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
①Water类是全局的,则Animal 类可以调用它
②Water类是Animal 类的某个方法中的变量,则Animal 类可以调用它。代码演示如下:
PS :Animal 有一个长大(GrownUp )方法,Water 类作为该方法的变量来使用。 请注意Water 类的生命期,它是当Animal 类的GrounUp 方法被调用的时候,才被实例化。
持有Water 类的是Animal 的一个方法而不是Animal 类,这点是最重要的。 ③Water类是作为Animal 类中某个方法的参数或者返回值时。代码演示如下
无用多说,Water 类被Animal 类的一个方法持有。生命期随着方法的执行结束而结束。
在依赖关系中,必须采用这三种方法之一。
<2>关联
关联是实线加箭头表示。表示类之间的耦合度比依赖要强。
例:水与气候是关联的,表示图如下
生成代码如下:
可见生成的代码中,Water 类的属性中增加了Climate 类。
关联既有单向关联又有双向关联。
单向关联:Water 类和Climate 类单向关联(如下图),则Water 类称为源类,Climate 类称为目标类。源类了解目标类的所有的属性和方法,但目标类并不了解源类的信息。
双向关联:源类和目标类相互了解彼此的信息。如将Water 类和Climate 类之间改为双向关联,如下图
依赖和关联的区别:
①从类的属性是否增加的角度看:
发生依赖关系的两个类都不会增加属性。其中的一个类作为另一个类的方法的参数或者返回值,或者是某个方法的变量而已。
发生关联关系的两个类,其中的一个类成为另一个类的属性,而属性是一种更为紧密的耦合,更为长久的持有关系。
②从关系的生命期角度看:
依赖关系是仅当类的方法被调用时而产生,伴随着方法的结束而结束了。
关联关系是当类实例化的时候即产生,当类销毁的时候,关系结束。相比依赖讲,关联关系的生存期更长。
关联关系的细化
关联关系又可以细化为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图:
组合关系图:
l 聚合和组合的区别:
由于聚合和组合都是特殊的关联关系,在生成的代码上看不出区别,都是关联的形式。那到底这两种关系如何来区分呢。
区分的关键有两点:
①构造函数不同
聚合关系下:雁群类(GooseGroup )和大雁类(Goose )代码如下:
组合关系下:大雁类(Goose )和翅膀类(Wings )代码如下:
这两种关系的区别在于:
①构造函数不同
聚合类的构造函数中包含了另一个类作为参数。
雁群类(GooseGroup )的构造函数中要用到大雁(Goose )作为参数传递进来。大雁类(Goose )可以脱离雁群类而独立存在。
组合类的构造函数中包含了另一个类的实例化。
表明大雁类在实例化之前,一定要先实例化翅膀类(Wings ),这两个类紧密的耦合在一起,同生共灭。翅膀类(Wings )是不可以脱离大雁类(Goose )而独立存在
②信息的封装性不同
在聚合关系中,客户端可以同时了解雁群类和大雁类,因为他们都是独立的 而在组合关系中,客户端只认识大雁类,根本就不知道翅膀类的存在,因为翅膀类被严密的封装在大雁类中。
<3>泛化
泛化就是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所有的描述,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对父类进行拓展,是面向对象的重要特征之一。
泛化使用一根实线加箭头,泛化关系图
泛化的用处:①实现了代码的复用
②实现了多态
<4>实现
主要针对接口和抽象类而言,实现接口和抽象类的类必须要实现他们的方法。 实现关系表示为:虚线加箭头,关系图如下:
接口只包含方法、委托或事件的签名。方法的实现是在实现接口的类中完成的。 关于泛化关系和实现关系比较简单,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了解清楚了这几种关系以及他们的代码特点,才能更好的学习设计模式!
<5>转自
http://blog.bandao.cn/archive/35755/blogs-679502.aspx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伦理关系分
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