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血脂检查结果分析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为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LDL-C。其他血脂项目如apoA I、apoB、Lp(a)等的检测属于研究项目,不在临床基本检测项目之列。
1.TC:TC是指血液申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影响TC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年龄与性别:TC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但到70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TC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2)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造成TC升高。(3)遗传因素: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TC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2.TG: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TG水平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TC不同,同一个体的TG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TG值可能有较大差异。人群中血清TG水平呈明显的正偏态分布。
3. HDL-C:基础研究证实,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提示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由于HDL所含成分较多,临床上目前尚无方法全面地检测HDL的量和功能,故通过检测其所含胆固醇的量,间接了解血浆中HDL的多少。
4.LDL-C:LDL代谢相对较简单,且胆固醇占LDL重量的50%左右,故目前认为,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的影响,故最好采用LDL-C取代TC作为对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上述影响TC的因素均可同样影响LDL-C水平。
5.Apo AI:正常人群血清apo AI水平多在1.2~1.6g/L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HDL颗粒的蛋白质成分(载脂蛋白)约占50%,蛋白质中apo AI约占65%~75%,其他脂蛋白极少,所以血清apo AI可以反映HDL水平,与HDL-C呈明显正相关,其临床意义也大体相似。但是,HDL是一系列颗粒大小与组成不均一的脂蛋白,病理状态下HDL亚组分及其组成成分常会发生变化,故apo AI的升、降也可能与HDL-C变化不完全一致。
6.apoB:正常人群中血清apo B多在0.8~1.lg/L范围内。正常情况下,每一个LDL、IDL、VLDL和Lp(a)颗粒中均含有一分子apo B,因LDL颗粒占绝大多数,大约90%的apo B分布在LDL中。Apo B有apo B48,和apoB100两种,前者主要存于CM中,后者主要存在LDL中。除特殊说明外,临床常规测定的apo B通常指的是apo B100。血清apo B主要反映LDL水平,它与血清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apo B水平高低的临床意义也与LDL-C相似。在少数情况下,可出现高apo B血症而LDL-C浓度正常的情况,提示血液中存在较多小而致密的LDL(smal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LDL)。
7.Lp(a):血清Lp(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适度体育锻炼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正常人群中Lp(a)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虽然个别人可高达1000mg/L以上,但80%的正常人在200mg/L以下,文献中的平均数多在120~180mg/L,中位数则低于此值。通常以300mg/L为重要分界,高于此水平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临床上用于Lp(a)检测的方法尚未标准化。
8.sLDL:血浆中LDL的颗粒大小不均,每一个体都有大、中、小颗粒LDL。己证明血浆TG水平与LDL颗粒结构有关。当TG1.70mmol/L时,sLDL水平升高,LDL谱呈“B”型,并伴随血浆apo B水平升高,HDL-C及apo AI水平降低。目前认为sLDL具有很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是,临床上尚无简便可靠的实用方法检测sLDL。
上述8项血脂检测项目中,前4项即TC、TG、HDL-C和LDL-C是基本的临床实用检测项目。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性评价和给予降脂药物治疗的个体,都应进行此4项血脂检测。
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在内皮下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LDL),巨噬细胞吞噬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地增多、融合,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大量研究提示,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持续发生一系列的慢性炎症反应。所以,有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然而,LDL可能是这种慢性炎症的始动和维持的基本要素。
HDL被视为是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因为HDL可将泡沫细胞中的胆固醇带出来,转运给肝脏进行分解代谢。也有研究提示,HDL还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大量的流行病资料表明,血清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成负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加0.40mmol/L(l5mg/dl),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若HDL-C>l.55mmol/L(60mg/dl)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HDL-C的高低也明显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严重营养不良者,伴随血浆TC明显降低,HDL-C也低下。肥胖者HDL-C也多偏低。吸烟可使HDL-C下降;而少至中量饮酒和体力活动会升高HDL-C。糖尿病、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状态可伴有低HDL-C。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往往伴有低HDL-C。
虽然继发性或遗传性因素可升高TG水平,但临床中大部分血清TG升高主要见于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TG轻至中度升高常反映CM和VLDL残粒增多,这些残粒脂蛋白由于颗粒变小,可能具有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是,多数研究提示,TG升高很可能是通过影响LDL或HDL的结构,而具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调查资料表明,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Apo B反映血液中LDL的数量。有研究结果提示,血清apo B浓度升高与冠心病发生危险性呈明显正相关。当高甘油三脂血症时(VLDL高),sLDL(B型LDL)增高,与大而轻LDL(A型LDL)相比,则apo B含量较多而胆固醇较少,故可出现LDL-C虽然不高,但血清apo B增高的所谓“高apo B脂蛋白血症”,它反映B型LDL增多。所以apo B与LDL_C同时测定有利于临床判断。
apo AI反映血液中HDL的数量。Apo AI浓度与冠心病发生危险性呈负相关。家族性高甘油三酣血症患者HDL-C往往偏低,但apo AI不一定低,不增加冠心病危险;但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apo AI与HDL-C都会下降,冠心病危险性高。Apo AI缺乏症(如Tangier病)、家族性低α脂蛋白血症、鱼眼病等血清中apo AI与HDL-C极低。
Apo B/apo AI比值对于预测冠心病可能更有价值。有关apo B和apo AI测定方法虽已国际标准化,但其可靠性和准确性都不十分令人满意。同时,测定结果的临床价值尚需更大规模的研究证实。
有调查资料显示,Lp(a)升高者发生冠心病危险性增加,提示Lp(a)可能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尚缺乏临床研究的证据。此外,Lp(a)增高还可见于各种急性时相反应、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妊娠和服用生长激素等。由于目前尚无公认的血清Lp(a)测定的参考方法,其临床价值难以确定。
近年来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非HDL-C)受到临床重视。非HDL-C是指除HDL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胆固醇的总和,主要包括LDL-C和VLDL-C,其中LDL-C占70%以上。计算非HDL-C的公式如下:非HDL-C=TC-HDL-C。非HDL-C可作为冠心病及其高危人群防治时降脂治疗的第二目标,适用于TG水平在2.27~5.64mmol/L(200~500mg/dl)时,特别适用于VLDL-C增高、HDL-C偏低而LDL-C不高或已达治疗目标的个体。
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谱是指一组血脂异常,包括TG升高、HDL-C低和sLDL颗粒增多。这3种血脂异常共同存在,常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所伴随的血脂异常的特征。由于这3种血脂异常同时存在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因而在临床上引起了重视。
各血脂项目测定数值法定计量单位为mmol/L,国际上有些国家用mg/dl。TC、HDL-C、LDL-C的换算系数为mg/dl×0.0259=mmol/L;TG的换算系数为mg/dl×0.0113=mmol/L。
范文二:【doc】91例血脂检查结果分析
91例血脂检查结果分析
高点话何体獯童
9l例血瞻检查结果分析
(—.2.李
寒英袁建丽卜l/一
——一
起.譬弓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CHD)的主要危险因素I.3诊断标准/,// 之一,本文对湖州二院1998年5月份体检时91名根据目前我国高脂血症诊断标
准"】,血清
45岁以上在职职工的血脂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总胆固醇(TC)?6.20mmol/L,甘油三
脂(1lG)>
患高脂血症率为51.65%,兹将情况报告如下.I.69mmol/L为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
白
I资料与方法(u)卜c)?4?l3mmol/L为危险因素,高密度 .
脂蛋白(HDL)<0.91nunol/L为危险因素.
本院45岁以上职工91人,其中男36人,女55
人,年龄45—65岁,空腹取血待检,腹部B超,眼2结果 底检查,尿常规.2.1年龄与性别
1.2方莹男,女患高脂血症率经x2检验无显着性差
试荆和核正物:上海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异,说明高脂血症患病率无性别差异.(P>0.05)
司生产,批号:98110.仪器:东芝:TBA--30FR自见肘表. 动生化分析仪.?TC?6.20mmol/L检出率,55岁组最高 耐寰不同性别,年|孥高脂血症的检出串
为37.50%,4个年龄组经x检验无显着性差异 (X0.919,P>0.05)见附表.?TG?I.69mmo 】/L检出率,55岁组最高,为5O.00%,4个年龄 组经检验无显着性差异(=0.26,to>0.05)
见附表.?Tc,TG均增高的检出率,60岁组最 高,为33.33%,4个年龄组无显着性差异(x2= I.53,P>0.05)见附表.
2.2血脂情况
?TC?6.20mmol/L者计23人,占
25.27%.?TG?I.69mmol/L者计39人,占 42.86%,其中>1.69mmol/L者18人,>2.26mmo
作者单位:3130oo靳江省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4?
j/L者I3人,>3.39mmol/L者1人,>4.5Immo|/
L者4人,>5.64mmo|/L者2人,>6.77mmol/1者 1人.
患高脂血症者47人,占51.55%,其中单纯 脂固醇增高8人,8.79%,单纯甘油三脂增高24 人,2637%.二者同时增高l5人,16.48%.?列 为危险因子者,LDI—C?4.13mmol/L者3人,H DL<0905mmol/L者4人.
2.3合并症
?脂肪肝患者l6人,34.04%,其中代增高
患脂肪肝3人,I8.75%,TG增高息脂肪肝4人, 25.00%.二者同时增高,息脂肪肝者9人, 56.25%,说明TC,TG同时增高易并发脂肪肝. ?视网膜动脉硬化者31人,占65.96%.?肝脂
质沉着者3人,占6.38%.?尿酸增高f酸> 357.Otool/L)者2.k,占4.26%.?空腹血糖升 高(血糖>6.56mmo]/L)者5人,占l0.64%. 3讨论
?本组检查资料显示,45岁以上4个年龄组 患高脂血症者无显着性差异,且以TG增高居 多,占42.86%,这一特点提示人们高脂血症的 患病趋向年轻化,应从年轻时注意高脂血症预 防,特别是肥胖者,更须积极减肥降脂.TC增 加1%,冠心病(CHD1的危险增加3%,近年来大 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发现TG也是CHD的危险因 素,且HDL—C水平过低,不论TC水平如何也 应采取治疗措施.本组资料HDL<0.905mmol/L
者4人.合理饮食和适当体育锻炼是防治高脂血 症的虽有效措施.强调低脂饮食,限制食物中的 胆固醇,注意总热量的平衡,一般认为合理饮食 是谷类占55,7O%,脂肪占l5—25%,蛋白质 l5—20%….胆固醇摄人应控制在250----300mg
?
/日以下.虽近报导…含葡甘聚糖75—80%的魔 芋精粉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运动有利于促进植 物神经功能的平衡和正常调节作用,可调整脂 肪代谢紊乱,降低TC,TG,升高HDL,从而防治 高脂血症,预防CHD发生.?脂肪肝是高脂血 症后果之一.本组检查脂肪肝占34.o4%,如果 人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15%不论何种原因所 致,均可诊断为"脂肪肝".脂肪肝是一可逆性疾 病,只要去除或控制病因,病情即可改善或好 转.首先要控制饮食,合理的饮食和体育锻炼,
能促进肝脏的生化反应,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机 体消耗及利用过剩的营养物质,达到脂肪肝的 治疗和预防作用.?高脂血症是CHD的主要危 险因素之一,也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 素之一.持脂肪代谢学说认为动脉内壁斑块中 的脂质是由于血管本身的脂质代谢紊乱,引起 胆固醇酯血管壁沉积而致.本组资料眼底动脉 粥样硬化患病率65.96%,表明人体全身动脉粥 样硬化程度和被侵犯的顺序不一,眼底动脉比 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得早.?代谢病 如糖尿病的发生与TC,TC,增高有密切关系.本 组检查发现5例血糖>6.66retool/L,抑或有一定 的内在联系,需与临床结合.
参考文t
i陈蠢珠实用内科学.第l0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挂出版. 1997.877—887.
2夏舜英.脂质异常与冠心病新概念.临床心血昔病杂志, 1994,(10)5:314.
3胨壤动肺粥样埂化营彝治疗的新遗屁医学练述.1996.
{2)2f59
(收稿:1998--10--19修稿:l999_—04—t6) (本文编辑:海桂英)
范文三:性激素六项检查结果分析
性激素六项检?查结果分析
最近有很多女?性朋友在医网?咨询有关性激?素六项检查的?问题。有的是因为月?经不调,有的是因为不?孕;有的已经做了?性激素六项检?查,但却不知检查?结果是否正常?,以及该如何分?析;有的还没做性?激素六项检查?但又想了解性?激素六项检查?主要是了解哪?方面疾病的……例如以下提问?:
提问一:(女,31岁)女性激素六项?睾酮2.15正常吗,
我今年31岁?,已育一男孩目?前十岁,从去年6月份?开始月经不调?,服用过六昧地?黄丸和黄体胴?后,现在是不服用?黄体酮月经不?来,于月经第三天?做了激素六项?,促卵泡生成素?3.87促黄体生?成素7.04催乳素1?82.90雌二醇1?74.90孕酮2.19睾酮2.15请问专家?这正常吗,
问题摘自医网?http://ask.ewsos.com/questi?on/120837?6.html
提问二:(女,24岁)女性睾酮高怎?么办,
闭经3个月以?上,在乌市的医院?就诊过,睾酮偏高 1.73ng/ml。如何调理,我们想要孩子?。
问题摘自医网?http://ask.ewsos.com/questi?on/121613?0.html 提问三:(女,37岁)雌激素是否正?常,
你好,经期第4天查?雌激素22.86是什么情?况,
问题摘自医网?http://ask.ewsos.com/questi?on/121470?0.html 提问四:(女,19岁)破处后月经推?迟
问题摘自医网?http://ask.ewsos.com/questi?on/120654?4.html 提问五:(女,29岁)性激素常规说?明什么,
问题摘自医网?http://ask.ewsos.com/questi?on/112296?0.html
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大家可到医网?进行查找。下面分析一下?性激素六项检?查结果中,各激素的正常?范围及其所反?映的临床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垂体促性腺激?素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
【来源及生理作?用】
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是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受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雌、孕激素的调节?。生育年龄妇女?这些激素随月?经周期出现周?期性变化。促卵泡生成素?(FSH)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卵泡?成熟及分泌雌?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女性?排卵和黄体生?成,以促使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正常值】
血促卵泡生成?素(FSH) 血促黄体生成?素(LH)
测定时期 正常范围 , 测定时期 正常范围
青春期 ?5 , 卵泡期 5,30
正常女性 5,20 , 排卵期 75,100
绝经后 >40 , 黄体期 3,30
绝经期 30,130
【临床应用】
1(协助判断闭经?原因:促卵泡生成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正常?值,提示闭经原因?在腺垂体或下?丘脑。促卵泡生成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高于正?常,病变在卵巢。
2(测定促黄体生?成素(LH)峰值可以估计?排卵时间及了?解排卵情况,有助于不孕症?的治疗及研究?避孕药物的作?用机制。
3(测定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比值:如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3表明促黄体?生成素(LH)呈高值,促卵泡生成素?(FSH)处于低水平,有助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4(诊断性早熟有?助于区分真性?和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由?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促卵泡生成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呈周期性变化?。假性性早熟的?促卵泡生成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较低,且无周期性变?化。
二、垂体催乳激素?测定
【来源及生理作?用】
催乳激素(PRL)是腺垂体催乳?激素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蛋?白激素,受下丘脑催乳?激素抑制激素?和催乳激素释?放激素的双重?调节。血中催乳素分?子结构有4种?形态,临床测定的催?乳素是各种形?态的总和,因此催乳素的?测定水平与生?物学作用不一?定平行。催乳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乳?房发育及泌乳?,与卵巢类固醇?激素共同作用?促进分娩前乳?房导管及腺体?发育。
【正常值】
不同时期血催?乳素正常范围?为:非妊娠期<1.>1.><3.64mmol?>3.64mmol?><7.>7.><18. 20mmol?/l。="">18.>
【临床应用】
1(闭经、不孕及月经失?调者无论有无?泌乳均应测催?乳素(PRL),以除外高催乳?激素血症。
2(垂体肿瘤患者?伴PRL异常?增高时,应考虑有垂体?催乳激素瘤。
(催乳素(PRL)水平升高还见?于性早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卵巢早衰、黄体功能 3
欠佳?、长期哺乳、神经精神刺激?、药物作用(如氯丙嗪、避孕药、大量雌激素、利血平等)因素等;催乳素(PRL)水平降低多见?于垂体功能减?退、单纯性催乳激?素分泌缺乏症?等。
三、雌激素测定
【来源及生理变?化】
育龄妇女体内?雌激素主要由?卵巢产生,孕妇体内雌激?素主要由卵巢?、胎盘产生,少量由肾上腺?产生。雌激素(E)分为雌酮(E)、雌二醇(E2)及雌三醇(E3)。雌激素中E2?活性最强,是卵巢产生的?主要激素之一?,对维持女性生?殖功能及第二?性征有重要作?用。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以雌酮?为主。E3是雌酮和?雌二醇的降解?产物。妊娠期间胎盘?产生大量E3?,测血或尿中E?3水平可反映?胎儿胎盘功能?状态。
幼女及少女体?内雌激素处于?较低水平,随年龄增长自?青春期至成年?女性E2水平?不断增长。在正常月经周?期中,E2随卵巢内?分泌的周期性?变化而波动。卵泡期早期雌?激素水平最低?,以后逐渐上升?,至排卵前达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排卵后达低点?,以后又开始上?升,排卵后7,8日出现第二?个高峰,但低于第一个?峰,以后迅速降至?最低水平。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E2水平低于?卵泡期早期,雌激素主要来?自雄烯二酮的?外周转化。
【正常值】
血E2、E1, 参考值(pmol/L)
测定时间 E2正常值 E1正常值
青春前期 18.35,110.10 62.9,162.8
卵泡期 91. 75,275.25 125,377.4
排卵期 734.0,2202.0 125,377.4
黄体期 367. 0,1 101.0 125,377.4
绝经后 18.35,91. 75
【临床应用】
1(监测卵巢功能?测定血E2或?24小时尿总?雌激素水平。
(1)判断闭经原因?:?激素水平符合?正常的周期变?化,表明卵泡发育?正常,应考虑为子宫?性闭经;?雌激素水平偏?低,闭经原因可能?因原发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或受药物影?响而抑制卵巢?功能,也可见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高催乳激素血?症等。
(2)诊断无排卵:雌激素无周期?性变化,常见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某些绝经后子?宫出血。
(3)监测卵泡发育?:应用药物诱导?排卵时,测定血中E2?作为监测卵泡?发育、成熟的指标之?一,用以指导hC?G用药及确定?取卵时间。
(4)女性性早熟:临床多以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诊断?性早熟,血E2水平升?高>275pmo?l/L为诊断性早?熟的激素指标?之一。
2(监测胎儿-胎盘单位功能?:妊娠期E3主?要由胎儿一胎?盘单位产生,测定孕妇尿E?3含量反映胎?儿胎盘功能状?态。正常妊娠29?周尿雌激素迅?速增加,正常足月妊娠?E3排出量平?均为88.7 nmol/24h尿。妊娠36周后?尿中E3排出?量连续多次均?<37nmol? 4h尿或骤?减="">30%,40%,提示胎盘功能?减退。E3 <22. 2nmol/24h尿或骤?减="">50%,提示胎盘功能?显著减退。
四、孕激素测定
【来源及生理作?用】
人体孕激素由?卵巢、胎盘和肾上腺?皮质产生。正常月经周期?血中孕酮含量?:卵泡期极低,排卵后卵巢黄?体产生大量孕?酮,水平迅速上升?,在中期促黄体?生成素(LH)峰后的第6,8日血浓度达?高峰,月经前4日逐?渐下降至卵泡?期水平。妊娠时血清孕?酮水平随孕期?增加而稳定上?升,妊娠6周内主?要来自卵巢黄?体,妊娠中晚期则?主要由胎盘分?泌。孕酮的作用主?要是进一步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和腺体增?生,利于胚胎着床?,防止子宫收缩?,使子宫在分娩?前处于静止状?态,降低母体免疫?排斥反应。同时孕酮还能?促进乳腺腺泡?发育,为泌乳作准备?。
【正常值】
血孕酮正常范?围
时期 正常范围( nmol,L)
卵泡期 <3.18 (卵泡期:约为月经第1?,14天)="">3.18>
黄体期 15.9,63.6 (黄体期:为排卵日至下?次月经来潮)
妊娠早期 63.6,95.4 (早期:怀孕的13周?以内)
妊娠中期 159,318 (中期:怀孕的14,27周)
妊娠晚期 318,1272 (晚期:怀孕的28,40周)
绝经后 <3.18>3.18>
【临床应用】
1(监测排卵:血孕酮水平>15.9 nmol/L,提示有排卵。若孕酮水平符?合有排卵,而无其他原因?的不孕患者,需配合B型超?声检查观察卵?泡发育及排卵?过程,以除外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无排卵性月经?或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口服避孕药或?长期使用Gn?RH激动剂;均可使孕酮水?平下降。
2(了解黄体功能?:黄体期血孕酮?水平低于生理?值,提示黄体功能?不足;月经来潮第4?,5日血孕酮仍?高于生理水平?,提示黄体萎缩?不全。
3(观察胎盘功能?:妊娠期胎盘功?能减退时,血中孕酮水平?下降。异位妊娠时,孕酮水平较低?,如孕酮水平>78.0nmol/L (25ng/ml),基本可除外异?位妊娠。单次血清孕酮?水平?15.6nmol/L (5ng/ml),提示为死胎。先兆流产时,孕酮值若有下?降趋势有可能?流产。妊娠期尿孕酮?排出量个体差?异较大,难以估计胎盘?功能,故临床已很少?应用。
4(孕酮替代疗法?的监测:孕早期切除黄?体侧卵巢后,应用天然孕酮?替代疗法时应?监测血清
孕酮?水平。
五、雄激素测定
【来源及生理变?化】
女性体内雄激?素来自卵巢及?肾上腺皮质。雄激素主要有?睾酮、雄烯二酮。睾酮主要由卵?巢和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转化而来;雄烯二酮50?%来自卵巢,50%来自肾上腺皮?质,其生物活性介?于活性很强的?睾酮和活性很?弱的脱氢表雄?酮之间。血清中的脱氢?表雄酮主要由?肾上腺皮质产?生。绝经前,血清睾酮是卵?巢雄激素来源?的标志,绝经后肾上腺?皮质是产生雄?激素的主要部?位。
【正常值】
血总睾酮正常?范围(nmol,L)
测定时间 正常范围
卵泡期 <1.4>1.4>
排卵期 <2.1>2.1>
黄体期 <1.7>1.7>
绝经后 <1.2>1.2>
【临床应用】
1(卵巢男性化肿?瘤可在短期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雄激素过?多症状,往往提示肿瘤?。
2(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雄?激素可能正常?,也可能升高。若治疗前雄激?素水平升高,
效的指标之一?。 治疗后应下降?。可作为评价疗?
3(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时,血清雄激素异?常升高。
4(两性畸形的鉴?别:男性假两性畸?形及真两性畸?形,睾酮水平在男?性正常范围内?;女性假两性畸?形则在女性正?常范围内。
5(女性多毛症测?血清睾酮水平?正常时,多系毛囊对雄?激素敏感所致?。
6(应用雄激素制?剂或具有雄激?素作用的内分?泌药物如达那?唑等,用药期间有时?需做雄激素测?定。
7(高催乳激素血?症有雄激素过?多症状和体征?,常规雄激素测?定在正常范围?者,应测定血清催?乳激素水平。
以上就是性激?素六项检查各?种激素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最后在这里想?强调一点的是?,网友们要注意?检查结果的单?位,因为不同医院?所采用的检查?仪器或方法不?一样,所以会出现单?位或参考范围?不同的结果。
范文四:128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查结果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8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孟亚梅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2期
【摘要】 目的 对比糖尿病患者血脂测定结果与正常值之间的差异, 对其血脂异常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糖尿病患者128例, 清晨空腹抽取血清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并与正常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正常值相比有所上升,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有所下降。结论 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同时, 还应注意进行降脂治疗, 避免发生其他并发症。
【关键词】 糖尿病;血脂;检验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高血糖, 其病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胰岛素作用受损, 或者二者兼有所致,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除了高血糖之外, 糖尿病患者较为容易出现血脂异常, 容易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并发症,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测显得极其重要。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整理128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查结果, 对糖尿病同代谢紊乱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8例, 其中男76例, 女52例, 年龄36~69岁, 平均年龄54.6岁, 病程3个月~25年。入选患者均已排除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其他疾病。
1. 2 方法 嘱入选患者在检验前3 d内饮食禁油腻, 对可能对血脂造成影响的激素、避孕药物及血脂调节药等药物暂停服用。患者经12 h空腹后, 清晨抽取3 ml前臂静脉血, 并立即送检。
1. 3 正常标准[1] 总胆固醇:0~5.17 mmol/L;甘油三酯:0.2~1.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3.6 mmol/L。
2 结果
2. 1 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经检验, 入选128例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含量为(5.34±1.41)mmol/L, 甘油三酯含量为(2.16± 0.84)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为(1.17±0.9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为(3.51±0.76)mmol/L, 与正常标准相比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正常值相比有所上升,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有所下降。
范文五:某银行职工血压血脂血流变检查结果分析
某银行职工血压血脂血流变检查结果分析 职业与健康》2005年l0月第2l卷第l0期OCCUPATIONANDHEALTHVo1.21No.10October,2005
某银行职工血压血脂血流变检查结果分析
1473
【职业危害与临床】
马雪艳.,李兴汉,曾普兰
(1.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110101;2.沈阳市苏家屯区第一医院;3.沈阳市苏家屯区职业病院)
关键词银行职工;血压;血脂;血流变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1257(2005)10—1473—02
我院于2004年12月,对驻区某银行217名职工进行了健康
检查,现将其中血压,血脂,血流变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某银行职工217人,平均年龄(46.84-12.2)岁(30,
70岁);其中男99人,平均年龄(46.6?13.3)岁;女l18人,平均
年龄(47.1?l1.2)岁.
1.2方法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
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试剂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
供,按说明书操作.诊断标准:TC>5.17mmol/L或(和)
TG>2.29mmol/L,凡其中1项增高,均判定为高脂血症.空腹
静脉血加肝素抗凝用于测定血流变,仪器使用的是TH—AIO螺 旋性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按说明书操作.高血压的诊断采用国
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tnlnHg或(和)舒张压?90
tnlnHg.统计学采用卡方检验,计算值.
2结果
2.1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血压,血脂,血流变异常率比较 见表1.
表1某银行职工不同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流变异常率[例(%)] 217人中检出高血压83人,异常率为38.25%,其中男性异 常率44.44%,女性异常率为33.05%;高脂血症者43人,异常率 19.82%,其中男性异常率23.23%,女性异常率16.95%;高粘滞 血症139人,异常率64.06%,其中男性异常率91.92%,女性异 常率40.68%.高血压检出率在性别方面差异无显着性(: 2.96,P>0.05);高脂血症检出率在性别方面差异也无显着性 (:1.34,P>0.05);血流变检查高粘滞血症检出率性别上差 异有非常显着性(:61.39,P<0.01),其中男性检出率高达 91.92%.同时体检中发现不同年龄高血压的检出率差异有非 常显着性(:39.93,P<0.01),其中50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 最高为65.63%.高脂血症各年龄组之间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 着性(:13.23,P<0.01).50岁以上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其 他两个年龄组,为32.81%.高粘滞血症检出率各年龄之间差异 无显着性(=0.896,P>0.o5). 2.2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比较见表2. 表2某银行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 217人中血压正常者检出患高脂血症19人,患病率 14.18%;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人数为24人,患病率28.92%. 血压不同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差异有非常显着性(=7.01, P<O.01),高血压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 人群.
2.3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人群高粘滞血症患病率比较见表3. 表3某银行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人群高粘滞血症患病率 217人中血压正常者患高粘滞血症为73人,患病率 54.48%,高血压并高粘滞血症人数66人,患病率79.52%.正 常血压与高血压人群高粘滞血症患病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
(:13.95,P<0.01),高血压人群中高粘滞血症患病率高于血 压正常人群.
3讨论
3.1血压,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本次调查结果与有关 报道相符?,.血流变检查中发现各年龄组之间高粘滞血症的 检出率差异无显着性,性别上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 (表1).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30岁,年龄组的男 性职工其检出率高达100%,其检出结果提示,高粘滞血症患病 率有年龄提前的倾向,所以青年人也应作好其防治工作. 3.2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许多高血压病 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较正常人显 着增高(P<0.01),(表2).另1方面,许多高脂血症者又合并 高血压,本次调查结果与之完全相符.
3.3血流变在检查中可以测定血液流动性,粘滞性血液粘滞 度是构成外周阻力的一个因素,它与血流阻力成正比.故凡是 使血粘度增加的因素,都能加大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同时高
1474《职业与健康》2005年l0月第2l卷第l0期OCCUPA~ONANDHEALTHVo1.21No.10~tober,2OO5
血压时,血管壁弹性减退,管腔狭窄,在大动脉尤其是分叉处容 易湍流,使湍流区血小板粘附,聚集性增加,可促进高粘滞血症, 故高血压和高粘血症具有相互促进作用.本次调查结果已证实 高血压时高粘滞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P< 0.O1)(表3).因此,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也应考虑防治高脂血 症及高粘滞血症等并发症,会收到更好的持久的疗效.
4参考文献
[1]房忠女,郝新生.公安干警1555人的血脂及相关因素分析.职业与健 康,2001,17(4):13.
[2]杨萍.健康职工血糖血脂结果分析.职业与健康,2000,16(2):13.
(收稿:2005一o2一o2)
(本文编辑:方弘)
某钢铁厂1起射线误照事件及其临床资料分析
刘峰,张守清,宋德春,贺法宪
(山东省日照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76826) 关键词7射线;误照;WBC;调查分析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1~7(2005)10—1474一
O1
2004年8月25日18时30分26日8时30分某钢铁公司 对新建的储氧罐,采用铱射线探伤时,由于管理不善,防护措 施不到位,致使13名工作人员受到了误照.
1资料分析
1.1现场资料调查分析?本次照射事件的经过:该公司在探 伤时,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意识差,责任心不强,探伤时不在 现场,原定第2天8时30分收源,因遇雨路滑,公共汽车晚点, 直到9时13分才收源,而放射工作人员又没有及时通知保安人 员继续警戒,导致了13名职工受到了误照.?本次事件使用的 探伤源为铱,源初活度为2.22X102Bq,已使用了36d,实际活 度为1.11X10Bq.储氧罐钢板厚度为46mm.?个案调查:对 13名受照人员填写了个案调查表,并详细询问受照时间和放射 源的距离,仅有3名职工在一个固定距离,其他10名工作人员 在两个不同的距离,不同的时间内受到了照射,分别计算后相加 得到总的受照剂量.13名受照人员的估算受照剂量见表1. 表113名受照人员的估算受照剂量
1.2f临床资料分析13名受照人员均为男性,年龄在20,37 岁之间,均在受照后24h内出现了头昏,乏力,失眠等症状,但 检查未见阳性体征.
13名受照人员在受照3h及72h后WBC总数见表2. 表213名受照人员在受照3h及72hWBC总数(xI~/LI
注:t=0.3648,P>0.05. 从表2中可以看出,13名受照人员在受照3h和72h后 WBC未见明显变化.
2讨论
受照13人中,受照剂量均未达到国家《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放射事故一类,即人员受照剂量在放射事故最低放射事故的阈 剂量,因此不定为放射事故.受照者受照量明确,结合实际检 查,诊断为7射线意外照射后放射反应.一般不会引起确定性 效应,但不排除随机性效应带来的危害,建议对13名误照人员 进行随访观察.
本次事件说明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在探伤期间严禁 放射工作人员离开现场,采取完善的警戒措施和配备必要的7 射线报警设备,以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某 木桨厂在建筑安装期间,贮存了55枚同位素以及利用7射线进 行探伤,对进入现场的人员配置了射线探警仪,对避免放射事 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收稿:2OO5一O1—26)
I本文编辑:方弘)
22.>37n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