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适合中国企业的并购策略与政策性建议
适合中国企业的并购策略与政策性建议
.
适合中国企业
的并购策略与政策雌建议
面临经济垒球化和中国即将 加入WT0这一新变化,国内企业 绝不能坐视不理,练好内功势在 必行.除了加速自身发展外,进行 并购,即进行目前流行的资产重 组,亦不失为一条捷径.通过借鉴 跨国并购和分析近期国内的并购 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适合国内 企业进行并购的四种策略.这四 种策略都有成功的范例.
一
,地区性并购策略.这种并
购策略能有效地整合地区间的资 源,使资源在同一区城内达到最 优配置.特别当同地区内有相同 行业性质的数家企业时,实行这 种并购方式,可以真正发挥强强 联合的优势,避免无序竞争但这 种并购策略的缺点是政府色彩较 浓,容易出现行政干预强于市场 ?钟延刚(南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行为,给并购双方带来隐患.如果
真是拉郎配,政府将在市场化 下的企业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 协调并购双方的关系,是一个对 企业发展不无影响的问题. 筹划中的海信与浪潮的合并, 以及南京医药集团和金陵制药集 团的合并就是这种并购策略的案 例.同为山东省的利税大户和电 子百强企业的海信和浪潮,本着 对地区性资源整合的目标实行合 并,实现企业的强强联合,共同打 造信息产业的航空母舰.但其背 后的政府行为,可能会随着企业 的成长而影响它的发展.而被誉 为中国医药行业购并第一案的南 京市两大医药集团——南京医药 集团和金陵制药集团的合并同样 引起很大关注.作为同城兄弟.他 们的合并避免了无序竞争,优化 了资源配置,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这两例典型 的地区性并购案例,很好地诠释 了这种策略的优点.
二,行业性并购策略.这种策 略主要应用于行业间的并购行为. 它适合正处于扩张式发展阶段的 企业,也适合尚未占据行业领先 地位的企业.它能帮助企业利用 被并购企业的品牌优势和营销优
势,迅速进入尚未涉及的市场区 .这是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方 域
法,但其劣势也很明显.同行业间 产品的替代性强,技术趋同,如何 整合相似的企业资源,如何运营 已有品牌和新品牌,是并购双方 必须面对的难题.
近来,搜狐收购ChinaRen备 受关注,采用的就是这种策略.搜 狐因此得到了ChinaRen拥有的 可观的注册用户,人气相当旺盛 的虚拟社区,名声在外的校友录 和主页大巴,从而使自己的"门 户"概念更加广泛和完善.然而这 样两个同样尚未盈利的门户网站
其缺陷亦受到业内 的合二为一,
人士的批评,如何实现资源的互 补并通过这一并购更快实现可见 利润,是搜狐目前急需解决的,简 单地再次吸引眼球注意力,明显 是行不通的.
另一家施行这种并购策略并
已取得可见成果的企业是青岛啤 酒短短两年多时间,青啤收购了 30家国内大小啤酒企业,近期更 因收购了上海嘉士伯而为人称道. 青啤这种同行间的扩张性并购行 为,不仅使它迅速成为啤酒行业
的龙头企业,更帮助大部分原本 亏损的被收购企业成功盈利,不 得不说是其并购策略的成功. 三,整体化并购策略.这种策 略适合于企业对其上游的原材料 供应商和下游的产品销售商的整 合行为.它可以使企业实现市场 内部化,避免上游企业的断货和 下游企业的串货现象,并能在集 团内以划拨价格实现利润的最大 化其缺点是企业不得不在制定 发展战略时兼并上下游企业,机 动性会因此下降,特别在企业想 转型来适应市场竞争时,它的难 度将加大,难以轻装上阵. 北京汽车集团和北京内燃机 总公司的合并是近来较大的整体 化并购案例.这次合并使"北内" 能更好地为.北汽服务,其生产 的汽车配件能迅速地为"北汽"的 整车使用,打破非市场的条块分 割,有效地利用双方的区域优势 和时间优势.然而这两家国企的 资产负债率都较高,能否在未来 激烈的汽车竞争中胜出仍是未知 数.
四,多元化并购策略.多元化 经营能分散企业的市场风险,使 企业不致因单一产品的市场萎缩
而在竞争中落败.因此,现代企业 往往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那么, 进行多元化并购就是企业实现多 元化发展战略的有效方案多元 化并购策略能为企业降低进入未 知行业的机会成本与投资风险, 并使企业享有品牌和营销优势. 同时,这种策略会给企业提出以 下难题:能否正确选择新行业中 的合作伙伴或并购对象,如何将 这部分未曾涉足的资源整合进并 购方;会不会因行业壁垒而拖住 整体发展步伐.
在新经济形势下,考察这种 并购策略应看联想集团.由传统 PC商家向网络时代的全面服务提 供商,联想必然要实现多元化的 跃进式发展.而对于持有大量资 金的联想来说,并购则在所难免 大手笔地入主财经专业网站赢时 通,只能说是联想起跑的第一步. 将垂直网站并入门户网站,使 "FM365"向广,深发展,不愧为 一
种出色的后发先至策略.我们 也期待着联想能用其多元化并购 策略将网站带人赢利时代. 还应指出的是,在全球化下, 这四种并购策略的综合运用是一
种必然趋势.而另一趋势就是利 用资本市场,金融工具进行企业 并购.这同样能在近期的并购浪 潮中得到体现.成功地利用资本 市场,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流动 资金的锐减,同时也使小企业并 购大企业成为可能.像联想,搜 狐青啤的并购资金,就都是从资 本市场上筹集的.
然而,企业不管是用整体并 购还是资产整合,成功与否往往 并不取决于决策者本身意愿,尽 管前期肯定做了周密的调研并得 出肯定结论.市场只认同真正可 以取得盈利的企业,当一次并购 或重组无法为企业带来可预见性 利润时,媒体的批评与股东的压 力会使企业经营者焦头烂额.福 特收购大宇的失败就很好地说明 了这一点,盈科数码在一片赞许 声中成功并购香港电讯却在证券 市场举步维艰也是一个很有特点 的例证.在国内,企业完成并购后 却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也是比比 皆是,究其原因固然有各种主客 观因素,但应该看到,在相同的挫 折后面还是存在着许多相同或相 似的特点:
1.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尚未完
善,有关并购重组的法律法规还 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而且原有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病给被并购 企业留下的影响不是在短时间内 就可以消除的.在国内许多地方, 关于被并购企业原有包袱给并购 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的媒体相关报 道早已为我们所熟悉.
2.并购企业间的企业文化融 合与冲突,在某些特定阶段显得 格外抢眼.这一点对于兼并我国 国有企业的跨国公司和并购内地 企业的沿海企业或民营企业更是 深有体会.
3.通过证券市场或运用金融 手段所进行的并购,特别是控股 式并购,总是会遇到比其他方式 更多的困难.这一点,既与我国证 券金融市场尚未完善有关,也与 我们目前上市公司大部分为国有 企业有关,他们与各地方政府的 关系太过于紧密了.
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并 购不仅应是企业内部的一个重要 课题,也应是政府机构,政策制 定,实施等有关部门的一个重要 课题,既要遵照市场规律办事同 时又要顾及各方利益,只做裁判 而不要参与踢球,这才能真正使
企业并购顺利进行并为我们的经
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范文二: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及政策性建议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及政策性建议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李信宏
一、1999年以来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概况
1(企业债券发行情况
1999年至2005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以国务院特批的形式共批准88家(次)企业、总额为1896亿元的企业债券计划发行额度,见下表1。
表1 1999年以来批准的企业债券计划发行额度
单位:亿元
时
199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8 合计
间
家
7 10 11 22 12 26 88
数
额
89 245 320 452 278 512 1896 度
从计划发行家数和额度的年度分布看,除2000年没有下达发行计划、2004年下降外,企业债券计划发行家数和额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2(企业债券的担保情况
2001年及2001年以前发行的企业债券大多数由企业提供担保。但从2002年起,发行的企业债券大多数由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提供担保。在2002年以来发行的57只企业债券中,按家数,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担保的占75.4%,由三峡建设基金和铁路建设基金提供担保的占8.8%,由其他银行担保的占15.8%。
国有商业银行、开行和基金提供担保,对提升企业债券的信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3(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机构认可情况
国家发改委“发改财金[2003]1179号”文间接认可了5家评级机构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机构,这5家机构分别是大公、联合、上海新世纪、上海远东、中诚信(按拼音排序);国家发改委“发改财金[2004]1134号文规定:“发行人应当聘请有资格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其发行的企业债券进行
1
信用评级,其中至少有一家信用评级机构承担过2000年以后下达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的企业债券评级业务”,进一步对企业债券信用评级资格进行了说明。
2003年6月3日,中国保监会颁布《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保险公司购买企业债券需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发行,且经监管部门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评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并同时认定两家机构的资格,之后又陆续认定三家机构的资格。被认定资格的5家机构与国家发改委认可的5家机构相同;保监发〔2005〕72号《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保险机构投资企业债券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其中允许投资的企业债券信用等级不变,认可的评级机构暂不变。
4(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市场情况
2001年以来,上述5家评级机构共进行了87次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注:由于存在双评级,使得评级家数比实际发行家数要多),其中主要由3家公司承担,例如,2001年~2005年,联合资信和中诚信合计市场占有率为77%。
5(企业债券信用等级分布情况
1999年以来,除江苏高速公路集团公司(AA+,联合资信评定)和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债券(AA,联合资信与中诚信双评级)外,其它企业债券的信用等级均为AAA。其原因,一是这些企业都是国有大型企业,并且大多数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经营状况良好;二是担保能力较强,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债券的信用。
二、当前企业债券信用评级中存在的问题
1、不正当竞争严重
近几年来,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处于过度竞争状态。竞争焦点是取得发债主体的认可(应该是投资人的认可);竞争的手段主要是降低评级收费的价格(目前的评级收费已过低,很难保证正常的评级活动);发行主体对信用等级的要求过高,评级机构处于弱势地位。
2、评级结果的市场需求不足
评级结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投资者、政府主管部门或监管机构。目前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评级结果的需求严重不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债券投资者防范和承担投资风险的机制存在缺陷,市场化改革不到位。
3、国内评级市场还不能对评级机构的级结果的可信性、可靠性做出检验
2
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违约”定义和违约率统计;债券市场的波动太大,发债主体家数太少。
4、评级结果对债券市场定价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企业债券的发行和交易价格与其信用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明显。
三、当前国际评级业的发展趋势
1、国外评级机构的集中度很高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以及上世纪90年代美国SEC认可的4家评级机构通过并购变成Fitch后,目前国外评级机构基本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国际(全球)评级机构,主要是Moodys、S&P和Fitch;二是国内评级机构,其中以日本的R&I最为著名。
目前国际评级业务主要被Moodys、S&P和Fitch垄断,其他国外评级机构主要开展国内评级业务(但R&I也开展部分国际评级业务)。
2、对国外评级业近期发展的主要研究观点
伴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讨论和实施、“安然”事件的发生等,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欧洲央行等机构,针对评级机构的作用、评级机构的认可、对被认可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使用、对被认可评级机构的监管、评级方法、评级结果对市场的影响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观点如下:
A、评级结果被监管部门越来越广泛地认可与使用;
B、由于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被认可使用后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倾向于对被认可评级机构加强监管;
C、近几年评级结果波动性增加;
D、评级机构在保持传统评级方法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开始探索和使用
3
更市场化的评级方法。
四、当前国内评级业的发展趋势
1、我国主要评级机构已具有较大规模
目前我国主要评级机构本部的专业评级人员估计在20-30人左右,包括分支机构的专业评级人员,总人数估计在50-200人左右;本部年营业额估计在400-1500万元左右,包括分支机构的营业额,总营业额估计在1000-3000万元左右。
2、评级机构集中度较高
目前被国家发改委(企业债券市场)、人行(银行间债券市场)、保监会(保险机构投资债券市场)认可的资本市场评级机构相同,只有5家;已被大区行或中心支行(信贷市场)认可的借款企业评级机构估计有15-20家(其中含被认可的5家资本市场评级机构);被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市场)认可的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服务、担保机构评级试点的评级机构有2-4家(其都被认可为资本市场评级机构)。
3、评级业务种类逐渐增多
评级对象随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逐渐增加,从开始的企业债券,以后逐渐增加了借款企业、可转换公司债券、证券公司长期债券、银行次级债券、保险公司次级债券、证券公司短期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券、金融债券、证券化债券等。各监管部门都不同程度上提出了使用评级结果的要求或做出了明确规定。
4、国内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的研究、学习、模仿、实践和提高,目前我国主要评级机构的评级理念、评级方法、评级程序等基本与国际惯例接近,初步培养了一批具有评级经验的专业评级人员。
五、对发展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政策建议
1、基本思路
(1)企业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企业债券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
(2)根据国际评级业发展的经验,政府推动(认可评级结果、在监管中使用评级结果等)是企业债券信用评级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3)随着市场化方向改革的深入,主要是企业产权制度、债券投资风
4
险防范和承担机制等的完善,对债券评级结果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4)企业债券信用评级中介机构需要不断加强自律,同时也需有关主管部门扶持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为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5)目前国际著名评级机构进入我国评级业的市场条件还不太具备,我国评级机构应抓住时机,加快发展。
2、建议
(1)建议进一步完善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防范和承担机制,坚持谁投资、谁承担风险、谁收益的原则。
(2)建议有关监管部门在认可评级机构时,继续考虑到其他监管部门对评级机构的认可历史和市场因素,尽可能认可已取得其他监管部门认可的评级机构,从而,促进我国评级业的集中,造就我国大型综合性评级机构,提高我国评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建议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明确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的认可办法,对外公布已认可的评级机构。
(3)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发改委在企业债券发行环节、推动评级业加快发展等过程中继续使用评级结果,其他监管部门扩大企业债券评级结果在资本充足率考核、限制高信用风险投资等监管领域的使用广度和深度。
(4)由于我国评级市场不发达,市场因素对评级机构的促进或制约作用还有限,所以,建议国家发改委,从保证我国评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角度,适当加强评级机构的监管,同时,通过鼓励成立评级业自律组织的方式,强化评级业自律。
(5)建议开展企业债券违约定义、违约信息披露和违约率统计等方面的研究并发布相应的管理规定。
5
6
范文三:企业政策性搬迁
企业政策性搬迁
企业政策性搬迁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40号公告)规定,企业政策性搬迁,是指由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政府主导下企业进行整体搬迁或部分搬迁。企业由于下列需要之一,提供相关文件证明资料的,属于政策性搬迁: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
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罔咈鵼北京搬家公司www.gdzh-lawyer.com
.
.
范文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政策性建议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政策性建议
“融资环境不佳”是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可分为留存收益等内部融资以及债务及权益等外部融资,后者也被称为“融资环境”。在自身积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融资环境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是其维持正常运营、扩大规模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根据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源,对常见的六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逐一评价,以期对这些措施深入理解,并有助于合理和有效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1、政府直接介入。在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设立了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或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以促进商业金融机构的参与。但是,如果融资风险主要由政府承担,则不能保证金融机构在选择客户、确定信贷条件和采取保全手段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从而可能导致融资风险甚至不良资产向政府一端的积聚。由于担保本身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之间(或企业之间)的融资供给(或融资需求)竞争,将更多地依靠市场之外的手段,如“寻租”。政府或其设立的专门机构承担了主要融资风险,使得金融机构可能不再有“筛选”的积极性,实际等同于“银行提供资金给政府,政府进行配置”的现象,这就回到了“谁来进行资源配置”的老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如果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过度参与,影响金融机构的应有作用,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2、设立商业性担保机构。近年来,一些商业化的信用担保机构开始设立,从目前运行情况看,确实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起到了一定
作用。但是,这类方式的效果也较为有限:此类机构大多设立的时间较短,承担风险能力较弱,其本身的信用状况尚有待证实,因而在融资条件等方面的要求都过于严格,手续也较为繁琐;此类机构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在抵御风险能力、专业人才和经验素质等方面,也常常处于劣势,除非对某些特定的项目,担保机构具有信息方面的优势,否则难以保证此类机构做出更为准确的风险决策。从融资过程来看,这实际是将融资决策或交易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不仅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需要交易成本,信贷机构对担保机构的风险定价也需要交易成本,有时还不如在同一机构内更有效率。如前文所言,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主要问题,并非资金本身的问题,而是风险的识别与定价问题,若担保机构未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而仅仅靠“担保”,则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3、利率市场化。最高和最低的资金价格限制,都影响到资金的有效分配,使得融资“产量”受到限制,融资市场也不能有效出清。因此,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在解决已知风险或对风险确定成本较低的情况下的资金配给方面,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对于风险较高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可以采用更高的融资价格,以实现供需的有效均衡。但即使如此,对于风险未知或对风险的确定成本过高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仍无法做出准确的定价,逆向选择的问题仍没有解决,而这又是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最主要问题。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现状看,大部分中小企业面对的“融资难”问题,并非由于金融机构无法采用更高的利率,而是金融机构无法准确识别风险。这表明向上的浮动限制并非构成有效均衡的最主要障碍,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仍有一定限度。
4、发展中小型银行。大型全国性银行的内部有着多层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中,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节约因素被内部的庞大组织成本所抵消。对于中小型银行,由于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与当地中小企业有着更多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小型地方银行与一些中小企业本身就有着产权关系,从而也掌握更多的“私人信息”,内部有着更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在直接融资困难更多的情况下,通过组建更多的中小银行,有助于优化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对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5、建立信用记录体系。声誉机制的建立以及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重复博弈,可使信息趋于对称分布。因此,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体系,可以使相关金融机构共享信用信息资源,信用状况更加透明,降低了信息成本,风险定价成本也随之降低。同时,信用记录也增加了中小企业及其股东的违约成本,促使其主动增强对自身的风险约束。因此,这一措施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中的根源性问题具有一定效果。
6、加强法制建设。由于中小企业大多缺乏信誉成本,加之管理人员流动快,银行在借助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时,遇到更多的困难。贷款金额小,单位监督成本和执行成本较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诉讼费用,而且即使胜诉也难以执行;个别中小企业在借款中的欺诈行为有时在法律上也难以界定,金融机构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加强法制建设,不仅有助于保护中小企业的财产权,强化其供应商与顾客的履约义务,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而且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风险预期,强化了债务人的风险约束,因而会有实质性收
效。
范文五:县级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县级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具有政策性和金融性双重特性,主要职能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目前,我国县级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普遍成立的时间都不长,担保规模不大,工作机制尚不成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以云梦县泽源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泽源担保公司)为例,对县级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浅显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与业内人士商榷。
一、云梦县泽源担保公司现状
云梦县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目前只有一家,即泽源担保公司,是2001年6月由四家企业出资3000万元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一是对符合国家政策、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贷款担保,二是为扶持县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担保公司一直由财政局企业股代理,没有独立开展工作,几年来只开展了几笔零星的担保业务。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初,泽源担保公司单独拉开,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开展了日常性担保工作。到2011年底,泽源担保公司已为31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3445万元,为85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47万元,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和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
二、泽源担保公司运作模式
泽源担保公司章程规定:担保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从两年的实际运作模式来看,还没有达到上述要求。现举一例乡镇企业申请担保贷款流程,介绍目前担保公司基本运作模式:
企业找乡镇政府支持→企业或乡镇找县长或常务县长在担保贷款申请上签字→担保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签字→担保公司与合作银行(县信用社)联合到企业调查并提出基本意见→领导审批→向信用社出具担保承诺→与信用社签订担保合同→与企业签订反担保合同→信用社发放贷款→跟踪问效。
据孝感市经信委调查,孝感市其他县市的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与泽源担保公司大同小异。
三、县级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担保业务市场化管理程度不高
主要表现在:
1、担保准入行政色彩较浓
从开展担保业务的实际情况来看,每笔担保业务首先需要乡镇或部门领导找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签字后,担保公司才能受理企业担保申请。
2、大部分受保企业提供的反担保不合法
从泽源担保公司已担保的21家企业来看,有19家是乡镇的民营企业,提供反担保的主体为乡镇政府,有2家为城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主体分别为县直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这样的反担保明显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章第一节第八条至第十条“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的规定。从实际来看,这样的反担保虽然利于担保工作(政府或财政局利用行政职能追偿)的开展和提高贷款担保的抗风险度,但如果企业担保贷款到期不能归还出现代偿后,可能会给协作银行(信用社)和担保公司走法律程序追偿带来隐患和后遗症。
3、担保公司企业化管理程度不高
担保公司是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成立的,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并制订了相应的各项规章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严格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公司
治理结构运作。
4、担保公司机构设置不全
《云梦县泽源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担保管理条例》中规定:公司设置应有信息部、业务部、财务部和法律顾问室,但目前由于人手不够,公司内部机构没有分设,公司日常工作由两人担负,有点影响担保业务的开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担保机构缺乏政策性资金补偿机制
由政府出资设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是政府支持和实施的重大社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杠杆作用。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担保机构大都被界定为非营利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年担保费率一般为1-1.5%。泽源担保公司按章程规定,年担保费率为2.4%,但在实际中基本在折半征收,从2009年至今只收取了担保费57.3万元,因为数额少,还没有提取风险保证金,导致担保业务的收益和风险不对称,不能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政策性的担保资金补偿机制,时间长了,会减少担保基金额度和担保额度,影响担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
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担保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为了分散和规避风险,担保机构不进行全额担保,而是根据贷款规模和期限进行一定比例的担保,在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之间分散风险。据国际(国内部分政策性担保公司)经验,担保机构承担责任的比例一般为70-80%,其余部分由协作银行承担。从目前孝感各县市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看,在担保风险分担上,协作银行往往只要求权利而不愿承担义务,许多银行都将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转嫁给了担保机构,担保机构甚至被迫承担了100%的信贷风险,泽源担保供公司与协作银行(云梦信用社)即是。这样就使风险朝着担保机构一边倒,不仅造成担保机构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同时也弱化了银行对企业的授信审查,加大了整体风险,严重制约着担保机构业务的发展。
(四)担保专业人才短缺
担保业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其业务人员不仅需要金融、财务、法律、担保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高度熟悉企业每个环节的运作情况。县级信用担保业起步晚,发展慢,担保人员的培养和任用机制不健全,从事担保业务的人才极其缺乏。政府担保机构往往只有在专家的经营管理下实行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才能实现保本或微利经营,达到不以盈利为最终目标的政策性目的。县级政策性担保机构大多数是从财政部门内部调剂人员担任,有些担保机构在业务程序上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权责明确的分工体系,存在担保不担保一个样,担多担少一个样的现象。而且,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担保从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这也不利于现有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四、完善县级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建议
(一)准确把握政策性担保机构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
一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职能。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由于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一些领域会产生市场失灵,如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在资源配置能力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市场失灵时,充分利用政府的调控职能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政府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在市场调节失灵下投入信用资源,有定向目的的政策性服务明显不同于政府无偿补贴、拨款,政策性信用担保资源是选项支持,有偿使用,保证偿还,具有资源配置、执行有保有控的政策调节功能和产业政策协调机制。二是具有专业性服务职能。政策性担保机构一般都依据特殊法规或政策,针对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使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征,它必须既关注商业性选择,又关注非商业性选择,并具有一批精通业务的专业人才,可以为相关产业或企业提供全面而专业的金融与非金融服务。
(二)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与引导效应
1、发挥投资导向作用
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承担着政府的某些职能。它通过对某些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吸引、诱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或民营资本从事符合政策意图的投资,以发挥其引导资金流向的功能。
2、促进行业发展
在支持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在产业成长初期,不少产业的发展前景尚不明朗,商业性金融机构在投资决策时会有所保留。政策性担保机构通过为某些领域或行业提供担保,使资金先行投资于这些领域,表明了政府对这些领域的扶持意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增强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民营资本的投资信心,从而引导和促进领域或行业发展。
3、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政策性担保机构要遵循政府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通过有选择地提供担保,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在合法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拓展经营,引导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从而起到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有效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补偿和风险防范机制
1、建立政府补偿机制
通过设立信用担保机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并非权宜之计,它应是县级政府的一项长期政策。政策性担保机构应充分发挥政府背景优势,靠政府支持和自身努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因此,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不能缩小,更不能赔光了事,而必须保证其持续运行。在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过程中,政府的支持是县级政策性担保机构生存的基础,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制度化与法律化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保证担保机构有长期稳定的补充资金来源。根据信用担保机构的代偿资金与赔付损失定期补充其资本金,其形式可以是预算拨款,还可以是划拨项目。
2、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风险分散策略,即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风险管理中的一种基本而有效的方法。在担保业务中,若担保机构所担保的债务越分散,意味着担保对象越多,所有担保债务同时发生赔付的概率则越小,而且由于担保债务分散,使得每笔担保债务的金额减少,即使某笔担保债务发生代偿损失,对担保机构的冲击和影响也不会很大。目前要与协作银行(信用社)协商,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即担保公司与县信用社承担责任的比例为70-80%,以减少或分散泽源担保公司的独立风险。
(四)着力推进政策性担保机构市场化运作和依法担保
1、推进担保业务市场化运作
担保公司在提供担保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行政色彩,按市场化运作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这样会增加对申保企业经营、财务、市场、还贷能力评估的准确性,可能会减少由于行政干预带来的担保风险。
2、依法开展担保业务
鉴于目前泽源担保公司为大多数乡镇企业提供担保,而按担保法规定,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那么在担保过程中,企业为担保公司提供的反担保则要依法行事,在扩大范围与品种、抵押与质押方面多想办法,达到即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又能在法律范围内办事,还能防范隐患和后遗症。
3、健全内部机构和加强内部管理
一是按泽源担保公司章程规定,设置内部治理机构,充实专业化人才,这是开展好担保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制定和完善公司各项制度,按《担保法》、《公司法》和《会计法》办事,规范担保程序,提高公司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
(五)不断提高政策性担保机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担保机构应加快建立专门的信用担保人才培养和任用制度。加强信用担保人才的培训,提高担保队伍素质,从而满足担保机构经营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同时,要主动聘请专家学者,积极发挥他们的智囊作用,为担保机构的运作献计献策。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适合中国企业的并购策略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