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读《寂静的春天》有感王澍X
枪口对准的是昆虫,还是自己
——读《寂静的春天》有感
学院: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F1203011
姓名:王澍
学号:5120309336
“我们正遭受着暴露的化学药品的全面污染。动物实验已经证明它们极具毒性,很多情况下它们的效果还会积累。这种侵害在出生时或出生前就开始了。如果不改变我们的方法,这种侵害会贯穿整个生命历程,没有人知道结果会怎样,因为我们未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这就是我们现实时代的真实写照,我们自己,不断把自己和这个世界一步步的推向无法拯救的深渊。
从天而降的灾难,不断地将我们眼中认为的害虫和自己分割开,殊不知,在同一片天空下,在同一个地球上,食物链这种奇妙的东西让人类在无形中受到惩罚。难道,我们与那些所谓的害虫真的不能共享同一片蓝天吗,看过这本书之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引起了我很深的思考。
开篇的那个寓言发人深省。诚然,这种村庄并不存在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但它却真实成为了地球上现存所有村庄的缩影。鸟语花香到寂静遍布田野,草木虫鱼到荒凉无一物,这样极大的反差极端地体现了现阶段化学物质对地球的迫害之严重。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背后,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好像我们天生就是为了改变这个地球使自己更好的生存这个目的而存在的。自从人类出现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不断的改造身边的环境。其实,我更喜欢梭罗写的那句“我要把人看做大自然的居民,甚至大自然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的一员”,而现在,情况恰好相反,不是吗,为了我们的社会,我们无休止的改变身边的一切,改变了它应有的轨迹和发展进程。
眼前的利益真的大于一切吗,答案是否定的。但这些年来,人类却真的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读过这本书之后,我认为化学药剂的使用就是以昆虫问题的难以解决为开端的,而昆虫问题,在书中写到,“这些问题的发生是随着农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大面积土地精耕细作一种谷物。”我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和能够尽可能多的获得生活所需的农作物,就开始不断的破坏应有的植物,并以人生产生活所需的作物取而代之。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之后,那些昆虫就失去了制衡它们的最大的对手,所以,猖狂无节制的繁衍下去。然后,被蕾切尔卡逊称为死神的特效药的DDT就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中,并在很长时间内被人们认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完美答案。在当时,DDT被赞誉为根绝由害虫传染之疾病的、以及帮农民在一夜之间就可战胜田禾虫害的手段。而它的发现者,甚至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于现在来说,这难道不是一种极大的讽刺么,诚然,DDT的发现造福了人类,它杀死了大量昆虫,保护了作物,阻断了疾病,甚至在当时的战争中,士兵,俘虏用DDT喷洒到身上
来杀死身上的虱子,这些看起来那么和谐和共赢。所以,贪婪的人类开始毫无顾忌的大批量的生产DDT,开始疯狂的把这种致命的东西洒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但纸永远是包不住火的,就像是一粒胶囊刚刚被吞下的没有什么感觉一样,糖衣褪去,该浮现出来的总会出现的。潜在的危害慢慢蚕食了人类,蚕食了其他生物,蚕食了整个地球。
眼前利益已失去,我们就要为我们的所作所为买单。我们地球引以为傲的水资源首当其冲,成为了人类追求利益的牺牲品。就像书中所写的加利福尼亚的清水湖一样,我们本来就不丰富的淡水资源正在受到一点点的破坏。人类只看到眼前杀灭虫害的快感,却没发现背后的食物链和物质循环像一张天网一样,慢慢降落在人的头顶之上,随时准备着对人类进行必要的惩罚。清水湖的蚋虫虽然短暂得到了控制,但于此同时,水中的化学物质含量的飙升也引起了其他生物的死亡,成千上万的鸊鷉开始死亡,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书中写到,“水和其他资源也就一同变成了人类漠然不顾的受难者。反应堆、实验室和医院排出的放射性废物,原子核爆炸的散落物,从城镇排出的家庭废物,还有从工厂排出的化学废物等造成的水污染,现在,一种新的散落物也加入了这一污染物的行列,这就是使用于农田、果园、森 林和原野里的化学喷撒物。”这些污染是我们平时不会感觉的到的,只有在成千上百的鱼类鸟类死亡的时候,我们才会悔之晚矣。
同样的,我们地球的覆盖面,土壤资源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像美国的克拉玛斯草的控制,像新英格兰南部的秋麒麟草的处理,土壤在化学物质的毒害之下,变得那么脆弱。土质受损,那么难以避免的,植被就会遭到破坏,然后土壤会失去植被的保护更加脆弱,这个恶性循环说出来耸人听闻,但在彻底爆发之前却没有多少人可以预见得到,岂不悲哀,而土壤与地下水的关联性,以
及与动物的栖息地挂钩的植被,这一串的连锁反应是人类所措手不及的。
人类还进行着一些没有必要的破坏。像北美引入日本甲虫,后来又因为甲虫的泛滥而不得不使用艾氏剂来喷洒,恶性循环。其实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像水葫芦等入侵物种,后来都不得不动用化学武器的力量来加以制止。我们难道还不应该全面的思考问题,而不应该急躁的妄想一下解决所有的难题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的出产,是具有革命性以及爆炸性的。如梦初醒一般让人们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是书在出版时遭遇了许多化工企业的强力抵制,
春天》中提出的警告,唤醒了广大民众,最后导致了政府的介入。经过十年的艰苦斗争,DDT最后也于1972年被禁止使用。这是环境保护和人类利益至上斗争的一次伟大胜利。虽然短时间内,环境危机不是变好,而是越来越糟。但这也是我们人类历史上一次里程碑的时刻。这代表着我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开始想要着手解决环境问题了。在书中的最后,提到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虫害问题。“约在二十五年以前,克尼普林博士由于提出了一种控制昆虫的独特方法而使他的同事们大吃一惊。他提出一个理论:如果有可能使很大数量的昆虫不育,并把它们释放出去,使这些不育的雄性昆虫在特定情况下去与正常的野生雄性昆虫竞争取胜,那么,通过反复地释放不育雄虫,就可能产生无法孵出的卵,于是这个种群就绝灭了。”虽然这种方法并不能马上应用于生活之中,毕竟它是一种创新式的想法,我们能够从中看出,人类要和谐发展的思想已经生根发芽。
在美国事实是这样,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中,情况也应该是如此的或者更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度重视。新闻上常常更新的某某地水藻泛滥,鱼群成片死亡牵动着我们的心,走在树林边闻到的不再是青草的味道而是浓浓
的农药味,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确实,化学物质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收益。我们沉浸在人类的发明创造中而沾沾自喜,对危险的到来却一无所知,或者选择了视而不见。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使农田乃至整个村庄、整个国家,甚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它不仅杀死了害虫,同时它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还有传播花粉的蜜蜂和蝴蝶。它使我们的庄稼长势良好,同时它使我们的土地慢慢硬化,土地丧失肥力,水土流失加剧,化学物质使田里的水受到污染。随着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田里的水流进小河,小河里的水流进江水,流入大海,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或者流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源使饮用的人畜中毒,最后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还只是可以看见的危害。那些看不见的、潜在的危害又有多少我们谁也不知道或许人类最后会为农药的滥用饿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切控制自然都是极其幼稚的思想,何况这种思想又披上了科学先进的外衣。作为一个非环境专业的学生,通过人与环境这门课,通过《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我进一步意识到了自然环境的脆弱和人类的对自然的责任。也从书中了解到了如DDT的化学物质给自然带来的伤害,给世界带来的影响。面对种种人类已经犯下的错误,我们又有什么可以去弥补,是我们现阶段更应该思考的问题。还是梭罗的那句话,“我要把人看做大自然的居民,甚至大自然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的一员”,我们是地球的一员,我们就有义务和责任去呵护地球上的一切~
范文二:王澍说王澍
王澍说王澍
关于我
总的来说,我是一个智商不是很高、但是有点智慧感的人,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我经常做的一些事情,在当时别人看来都是有点古怪的。比如我们那个年代,大家都没有图书馆的概念,图书馆是空的。你会发现有一个人在图书馆里看书,那就是我。当大家都在课堂里拼命学习的时候,我一个人背着包,按照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的路线,一个村子一个村子,一次旅行就是三个月,在当时很少有人做这类的事情。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变成书法家,但我会临一本字帖,临几十年。即便这样,我都觉得没有达到那个字帖原写人的精神的高度和意识,我没有达到,我就不停止练习,一直到今天都是这样。这是很笨很笨的人才会这样做的,显然智商是不够高的,否则的话,随便变化一下,就变成书法家可以出去张扬了对不对?我就是属于这类的人,在90年代基本上没有看过建筑书籍,看的全是和建筑无关的书,看了十年书,然后又回过来做建筑。
我可以很高兴地陪着太太,连续每天逛百货商场,逛很多次,逛到她累了为止,因为我兴致盎然地在观察生活等等。我也可以坐在西湖边上,什么事都不干,看看日出日落,闲坐一天。
至于我自己的家,实际上这些年因为实在干了太多事情,太忙,我其实根本没有时间打理生活。如果你看我的家,那跟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家庭差不多,整个状态根本不像这个年代的家庭。里面塞满了东西,人走路只能踩过去。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也许过两年,我可以停顿一下,收拾一下自己。好在我有很多的朋友,所以我经常在这个朋友家里面蹭着喝茶喝一晚上,再到那个朋友家里面,在朋友家里面四处转,晚上回家睡觉。
好的建筑师
好的建筑师应该是有一以贯之的、长期坚持的某种思想。在贯彻这种思想的过程当中,他逐渐用各种各样不同的建筑来去表达。他不是一时拍脑袋想出了一个想法而已。
中国建筑界有没有思想?我觉得中国建筑界特别缺的是连续的、持续的、连贯的思想。尤其是针对现实和现状的那种很基本的思想。
一个有思想的建筑师,不会因为建筑本身的想法很好就去做一个破坏某块历史文化遗存的房地产项目。这是不能做的。不考虑历史文化问题,只考虑这个建筑我是不是有好的想法、我把它做得好看一点或者怎么样,这就是只有想法而无思想。想法和思想,这是两个性质的问题。
我经常觉得有点郁闷的是,中国建筑界永远都处在开始阶段。不时会有一些思想的火花,对现实的批判的意见,但接下来就没有人继续讨论,会被遗忘一段时间,直到有人再次提出来,然后整个建筑界接着沉寂。学术永远都停在原地,没有真正地出发过。没有人前赴后继地为某一个问题持续地进行讨论和深入的追索,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我记得看梁思成先生在30年代写的中国建筑师的序言,当时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他已经潸然泪下。我想,他今天如果看到这个状况的话,他基本上就直接跳到未名湖里,了结掉自己的残生(笑)。 我们的处境
我们今天很强调中国的东西,但实际上现在中国的状况已经非常现代化。在建筑上,整个的施工体系已经不是传统的木结构,而全部是钢筋混凝土。这不仅是材料和技术的转变,它意味着整个一套建筑的语言,包括生活的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很多中国建筑师都害怕赶不上国际潮流,所以拼命追赶。但是你再怎么追赶,都是跟在人家的后面走。真正的流行一直在变化,都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里面衍生出来的领先的东西。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大家都在说全球化,但要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的识别性和特征,才可能在全球化当中有你自己的位臵。否则的话,你就会变成全球化的链条的等级制度中低等级的那一个。
坚持按照自己文化的理解去做,其实反而容易被别人理解。这两年我在国外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每年花大量的精力在全世界做巡回演讲,发现大家特别有这种愿望、渴望要了解中国的建筑,包括中国现在的状况。我觉得这种促进理解是需要用更多交流的方式才能够获得。这次获奖,我觉得也是代表着希望了解中国建筑的。
传统和现代
扪心自问,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学的西方的东西远远多于学的中国的东西,我们喜欢谈论中国的传统,但是我们对中国的传统基本不了解,都是一些泛泛的,稍微具体一点就不了解。
我发现对待传统,你必须真的扎进去,关注具体的某一样事情,很深入地去了解,然后才可能开始谈论传统的问题,否则的话,这种传统的讨论永远都是非常的宽泛,最后就变成符号化的、象征化的、人造的、假装的东西。
你看宁波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到很明显的例子。大量的瓦爿墙的技术,这是来自于传统的———但是以这么大的面积和高度和混凝土技术结合起来做,就是传统以外的。除了瓦爿墙之外,宁波历史博物馆另外还有一个平行的建筑语言是混凝土,但是这个混凝土是用竹子做模板做的。从这些具体的做法都能看到我们所谓的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包括如何超越他们之间的冲突,让他们能够并存,这是我工作的入手点,尽管我们可以谈很多中国文化的问题,但是我特别避免空洞地谈论中国传统,因为中国的传统一定是有具体的讨论的。
我其实是从很基础的东西开始入手的。我们中国人喜欢自然,所以我们的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都必须要学木工,要砌砖头,要夯土,要学中国书法,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用手画图的训练。
立新不必破旧
我为什么会对废砖瓦、瓦爿墙那么感兴趣?除了它本身非常有意思之外,确实还有深层原因。
在宁波,我认识一个拆迁公司的经理。有一天他突然说,你要不要唐代的砖头?他新拆了一座宅子,里面连唐代的砖头都有。为什么拆一栋老的房子,你会发现唐代、宋代、明代、清代的材料?因为节约材料一向就是中国的美德,这是一种德行,每一次拆了房子之后,人们都会用拆下来的材料重新建造,而不是简单地把它抛弃。这里面有对时间很诗意的体会,这是中国的传统。这些材料都包含着很久远的时间感。
而用废砖瓦搭建成瓦爿墙,它对我们今天的状况非常有启示。
废砖瓦有着极大的多样性。光砖头,浙江省就有八十几种规格,瓦片也是。四个平方米的墙上就能出现84种不同规格的材料。我们发现的一堵瓦爿墙,里
面有整张瓦片,二分之一、四分之一,还有比四分之一瓦片还要小的砖、瓦、石的碎屑被填充在里面,我当时想,真是了不起。这个建筑造完之后,地下连一抹灰尘都没有,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砌筑在墙里,干净彻底地节约,非常伟大。不管哪一面墙都像是一张巨大的、现代的、抽象的绘画,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 我后来说,我终于找到了这样一种方式,使得现代建筑的创作和设计超越某个大师个人的特征,而变成某种很多人的手在上面操作过的,我称之为“人类学的事实”那样一种作品。它超越的不只是文化冲突,它超越的也是建筑师个人。
宁波历史博物馆
按方案做宁波历史博物馆的时候,有很强烈的反对声音。这个地方是新的市中心,绰号叫“小曼哈顿”。当时这个声音说:“在这个小曼哈顿的中心,如此现代化的新城的中心,你用废砖瓦那么脏那么旧的材料做一个博物馆,你什么意思?”
市里面批之后了,规划局说“我们还没想通呢”,拖了很长时间才批。建筑学的困难就在这里,不是一开始有一个好的设计就搞定了。要经过若干年的时间,跟很多人的接触,听取大量的反对意见,跟长征一样。而且必须到最后还能够保持你最原初的立场和纯度。
宁波历史博物馆的外墙是很多艺术家和建筑师一直想破解的谜团(笑)。它好像是有某种规则,又好像完全没有规则,那么大的墙体的控制,如此丰富而很有趣的变化,这样的事情怎么做得出来?
这一点上,我觉得中国的传统给我很大的支持。我们传统里有营造法式:建立起一道简明的原则,让大家都知道,都理解,然后才可以开始工作;但是在工作的时候,又留下足够的自由,能够让工人在做的时候有很大的发挥程度,这两件看上去不可相合的事情,怎么样能够同时做到?
我觉得这是中国传统最大的秘密,就是这一条。宁波历史博物馆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先对每一堵墙做详细的设计,砖瓦等等的位臵、数量,都用电脑高精度地做出来小样,然后放到现场给工人看。工人对着电脑做出的效果小样进行小片的实验、练习,经过了几十次的实验,一直反复实验到我认为基本上他们找对了感觉,这才开始工作。
我特别喜欢工人,他们特别朴素。我其实懒得跟很多建筑师聊天。一到了现场,跟工人在一起,都是我最快活的时刻。
等到他们开始上架开工之后,现场的工地上面有一层绿的安全网,我在下面根本看不见上面发生了什么。工人在上面施工的时候,因为视野很窄,只是在做局部。当然我经常要去,上下地看、估计,剩下的就只能期待。工人拿着我的图,在基本上既没有办法整体观看,也没有办法进行连续观看的这种控制的状态下,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宁波历史博物馆的外墙。
我称之为有限前提下的自由放任,这就是我的基本哲学。
做完之后很有意思。整个建筑的脚手架拆了三米,他们打电话说不敢拆了,因为拆了之后,他们发现比想象还要奇怪的一个东西出现了。
接下来,他们把脚手架拆下来,就出现了空前盛况。看到整体的结构,我觉得这个外墙简直是太迷人了。这个外墙是我控制的一件事,但这里面有大量的匪夷所思的变化出现。我当时跟工人开玩笑,说我们得向李宁牌或者耐克牌收广告费,我说你们在上面砌出来的红的陶片,那就是一个耐克的符号,李宁的符号,诸如此类的东西都出现了,特别的有趣。这个也是我对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基本景
象,就是在我眼中的景象。既要保持某种原则和前提,同时又要有丰富的多样性和自由度,这两件事看上去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它确实发生了。
本来我非常担心宁波的市民会不会有强烈的反响和抵触。我去宁波的天一大讲堂作了一个公开的讲座,看下面有上千人。我发现对普通的民众,如果你直接地、毫无保留地跟他们交流意见,他们都特别地高兴。本来设计最多一天三千人的访问量,从第一天开始就突破一万。最后三个月去了一百多万人次。
有些人去了很多次,我问他们为什么去很多次?原来这一带的老建筑其实都已经被拆掉了,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没有回忆的状况。这些原居民最后在这个博物馆发现了他们的回忆。有的人指着墙说:“这一块特别像我们家,我们家原来那个院墙上就是这样的”。
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电视剧上说一个人失忆了,观众觉得很恐怖,现在我们每一个城市都处在集体失去记忆的状态中,但我们居然一点都不觉得恐怖。 城市住宅设计(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 ark 南都网)
钱江时代六栋高层住宅,是我唯一一次为房地产商做设计。在那之前,90年代末的时候,我们中国一批青年建筑师,没有一个真正的组织,但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叫实验建筑运动,非常探索性的。我记得我当时说过,如果实验建筑运动,我们这些建筑师基本上都只是在设计艺术家工作室、茶室等这一类小小的建筑,我们就不能被称为实验建筑运动,因为在我看来,(建筑)首先直接面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和现实,要对这个东西里面暴露出来的问题给予正面的回答,用建筑的力量。
房地产包括住宅在一个城市里面,一般都要占到90%左右的量。这是整个城市建筑的主体,如果我们这些建筑师在这样的一些活动当中缺席的话,我们很难谈我们的实验是有彻底性的。所以当时我就说,我要试着做一个,尝试一下。但实际上非常困难,因为房地产基本上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行业,你让它在建筑方面进行探索,包括艺术的问题、生活的问题,那么它就有市场的风险。我记得这个房地产商,我跟他讨论,到最后他做决定,整整谈了两年。有一天他跟我说,下定决心了,他说我也理想主义一次。
具体说到造型、艺术方面,我其实是从中国传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做的。我记得很清楚,第一个图画出来,这个地产商就看了之后发愣,他说总平面图在哪里?因为我画了一个两层楼的小盒子,里面住了四户到六户。我说这是一个基本观念,这栋楼不管造多高,要让大家回到住在两层楼的感觉。而这个两层楼的房子有一个很深的阳台,我们也可以称作园子,这个阳台上一定有一米以上的深度的覆土是可以种六米以下的树,不同的家庭可以种不同的树。我可以站在一楼说,那个种着桂花的是我家,那个种着玉兰的是我家。后来就是用这个盒子摞起来了一个六栋一百米的高层建筑。这里面实际上包含的不仅是造型和艺术,它也包含着生活经验的延续,一种文化身份的重新定位。
很多人认为,我是不是反对造高层建筑?其实在中国这样大的人口之下,有时候造高层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是如何能够让高层建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标准化单位的公寓,而是能够带有某种生活和文化延续特征的东西?很多人都不理解现代建筑思想性的缘起,整个西方的现代建筑运动最早的探索就是从住宅开始。一战之后,大量被毁坏的城市,工业化的爆发,大量的工人和普通的老百姓需要住房,建筑师开始在这个领域里活动,然后用非常快速、朴素的语言,低的造价来解决大量爆发的居住问题。这里面一开始就有很多思想的争论,如何来设
计?你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变化,有坚持文化传统的,有坚持标准化的。完全标准化的住宅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的住宅,它就像把工人安排在流水线一样,就要把你变成一个标准单位,用最简便的方法安排你的生活。把人变成了异化的人,这是马克思的说法,是以异化的人作为前提来进行设计的。
城市病、公共建筑
现在中国城市里所有那些高大威武的标志性的建筑,我看了都浑身起鸡皮疙瘩,我都厌恶。“公共”就是这些建筑挂在前面的羊头;经济、效率、直接,是挂在它后面的狗肉。它背后的这些东西,是我一直批判的,它们是给异化的人设计的。
我们现在中国城市里的城市居民都变成移民了,在自己城里面反复移动,你都找不到自己的老家家门在哪里。社区全部瓦解掉,谈不上有社区的观念。 那些公共建筑是给公共用的吗?它连基本的社区结构都不存在,它是什么公共建筑呢?对历史形成的秩序不尊重,就会导致出现“保护性拆迁”这样的事。
我很好奇会不会有一天有人提出来,把故宫整体做“保护性拆迁”,因为那一块地方如搞成CBD ,造成高楼的话,那是最好的地段,商业利润巨大。 我不代表中国
我并没有认为我代表中国。大家只是看到我获奖,自然而然这么认为而已。我只是一个作为个人的建筑师。
而且,其实我在建筑上谈得更多的是地域性,而不是“中国”这个抽象、巨大的概念。我们主要的工作都在一个不大的地区,做数量很大的乡土调研、保护。这也是我对文化多样性的观念。我觉得真正好的建筑不是简单地放在某国文化上,因为这个太大了、太抽象了。
被拆毁的王澍
我的很多作品也被拆了。杭州国旅航空售票处、杭州孤山室内小剧场,这些建筑都已经被拆掉,而且还不只这些。
但被拆、改的不光是我,连杨廷宝先生(著名建筑学家,1901-1982)做的北京和平饭店都已经面目全非了。那是中国早期现代探索,里程碑式的作品。但没有人把它当回事,已经被整得面目全非了。
当先驱者的实验都处在这个状态上的时候,我们这些后继者是在什么状况里?一个作品建成没多久,就有人开始在上面七改八改的。有的作品已经被改到没法给它拍照片了,空调机在外面乱挂,里面到处乱改造,肆无忌惮的。 在我没获奖之前,很多人问我,难道你不愤怒吗,你的重要作品某一部分被拆除了。我说我一点都不奇怪,我做的时候,他们就说想把某一块炸掉(笑),现在拆掉一块,也不奇怪。它就是中国当代社会现实中发生的事情。
我并不是那种追求所谓的永恒作品完美的建筑师。我感兴趣的是我的建筑在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中会发生的变化,这件事情,我本身看得是兴致盎然的。
范文三:读王澍和他的苏州文正学院图书馆
OF SOOCHOW UNIVERSI TY
刘家琨/LIU Jiakun
具有了和帕提农神庙一样崇高的纪念性。 轴精神和中国第一代建筑大师们的严明,出手时都还 中国的众多城市已经被一场半专业的建设风暴弄 经历了象山校区数年的尝试和摸索,王澍用宁波 保有着一份庄重,至少遵守着一些规矩。我看这些青 得又新又脏,一模一样,而在乡村,地方精神仍清晰
新近落成的博物馆交出了一份成熟和令人信服的答春期的濡染就是王澍的底子。他是太严肃、太认可辨。沿沪宁高速一路东南??像紧握的拳头慢慢松
卷。 没有了象山校区多种手法的喧嚣,宁波博物馆真, 不愿不求甚解,不愿人云亦云,他是因为打破开??王气森森的郊野转入世俗的鱼米田园,石头南
更像一 座历经风霜的古城堡,从容而沉静。它是象了砂锅 才被人当作异类的。 京的方硬变成了水苏州的随意。新区非城非乡,难以
山的延续 和提升,收来的旧砖瓦和独特的竹模混凝名状 ;在一片弥散着无序与分裂气息的地方,王澍设 在王澍身上,有 3 条线索是足够明显的 :第一, 土表面浑然 一体。整个建筑更像是一个隐喻 :用历计的苏州文正学院图书馆采用了离散和重构的手对烟雨江南传统元素那种文人式的眷恋 ;第二,对民 史的碎砖残瓦 重塑一个当代中国的精神堡垒。这是怎法, 也就没有什么突兀不当的。王群问王澍,那些间智慧、构筑物,亦即对他自己所言“业余”或“临样的气魄。 变异在 总平面上有没有依据,后者顾左右而言他,时” 的那种非建筑、非设计、非正式的关注 ;第
语气比那 些依据还远。根据王澍的设计倾向来判马清运说,真正伟大的建筑师一定是有着政治抱 三,从南 工学士到同济博士那读了又读的现代主义
断,我觉得依 据就是现场,落实到水边上这块坡地负的建筑师。王澍的抱负或者说使命感,也是使他区 专业教育历 程。其中第一条似乎已经进入下意识,
的具体情况 :比 如说,这样就长那样就短,或者是别于许多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是他对当代中国建筑的 第二条是有意 为之,并希望以此作为原创源泉。第
转一转就得到了合 适的间距。如果以隔着童明处理“中国性”(Chineseness)的一种探求。王澍常常用三条,虽然在理 论上和实践中都在极力挣脱,但却
得很灵秀的庭院和庭 院炮打翻山似的某一条概念线来 解释自己建筑哲学的,是倪瓒的那幅“容膝斋仍然是最系统、最 强有力的??我就这样一面观察
作为依据,似乎更为专 业,其实相当可疑。 图”,一 个小板凳似的房子,却可以容纳整个世界,王澍,一面观察苏州 文正学院图书馆。
我觉得王澍也这样想,我甚至觉得他可能认为依 成为万事 万物的核心。这是传统中国文人倪瓒的生关于这座图书馆的设计构思及设计依据之类,应 活世界,同 样也是王澍的理想 :建筑作为一种批判据其实就是自己,说不说出来,还没有拿定主意。 该由王澍自己来写。关于至关重要的功能是否设计得 的工具,在这 种拒绝和抵抗中确立在世界中的定合理,应该由业主来写。我想写的只不过是另一个建 都说王澍有些反叛,我不觉得。与南工不同,由
位。王澍的这种批 判和抵抗的态度,同样指向建筑筑师在一个阴雨天的午后对这幢建筑的印象,虽然由 于缺乏强有力的教学传统,重建工的野孩子们从一年
学科自身 :他给他和 陆文宇的工作室起名为“业余建一个建筑师来评论另一个建筑师的设计似乎是很少见 级开始就什么都玩,到毕业的时候一头雾水,就像《美
筑工作室”,表明他们 和中国建筑师大肆建造的行为国丽人》中的那个女孩子,其实什么都没有干,好像 的。关于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应该由王群来写。 和身份保持着审慎的距 离。和马清运进取的方式不什么都干过了,而南工的学子们接续着六朝古都的中 在去现场之前,我对这幢建筑已经大致有些印象。 同,王澍采用的是以退为 进的策略,和中国当下的
社会政治和文化体制保持着 一种更为微妙的关系。
或许这正暗合着中国文人在都 市中造园的心灵际
遇 :保持退隐山林的姿态,却不放 弃介入甚至改变
社会和文化走向的志向。
漫步在宁波博物馆顶层的平台上,你似乎能够真
切地感受到这种抵抗的立场 :你身处的建筑像一座用
历史和记忆重新塑造的堡垒,顶层的尺度让你产生漫
步于一个中国传统村落的错觉。透过每一道建筑的缝
隙,全中国随处可见的那种大规模开发所建成的建筑
新区一齐向你脚下的建筑逼来,似乎要穿越博物馆周
边的可怜的一圈空地将这座不合群的建筑异类撕
裂、 挤垮。正是这种强烈的势单力孤的体验愈发显
现出这 座建筑坚毅的立场,如同面对巨人的大卫,
而王澍所 面对的巨人,是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让
我觉得欣慰 的是,孩子们依循自己直觉的导引喜欢
上了这座神秘 的建筑,他们在建筑的室内外欢快地
穿梭,进行着寻 宝的游戏。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人能
够真正寻觅到从我 们这一代人手中丢失的珍宝,那
么,这座建筑和它所 象征的那种抗争就真正具有了意
义。?
作者单位:家琨建筑工作室 收稿日期:2012-04-08
我暗暗有点担心 :那些平面上的偏转叠加手法,是我 痕的办法。 主义手法。那些元素对峙,体系叠加,偏转冲突,都
熟知而不敢用的。我隐约觉得有些多了闹了。但站在 以功能体块为单元进行离散解析(而不是以梁、 是刻意设计而成的。有点复杂,有点炫技。清楚、紧张,
童明的廊桥上一眼望去,这幢建筑比在图片上和雄辩 类似思辨游戏。这是明确的方法,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柱、板等等建构单元进行解构,那样会贫瘠些),使王
中沉静多了。它横在水边,素白、青黑、深灰,有着 而向下,即从地面一直下到水边,那通常是作为“利用” 澍手中掌握了一批元素,足够重构一个小世界。比如
很好的情态。 模拟一个水边集落或是一处园林。这两者都有一个基 的部分,却表露出一种交融随意,暧昧动人。它们对
本要素,即所谓的移步换景,但在组织结构和生长方 斜岸的依附,它们的近水,传达出与场地的直接生长 也许是因为图像明确易于叙述,或者是因为设计之
向上有所不同。通常,以小见大的园林世界是确立了 关系。有一点很有趣,即平面标高与水的距离。不同 初必须首先弄得很明确的就是平面布局。关于这幢建
边界以后向内生长的,而村镇集落是形成了中心后向 的距离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 :如果与水面离得较筑, 讲得比较清楚、给人印象较深的是它的平面。由
外蔓延的。观念上固然可以把一个功能化的平凡主体 远, 其下便出现“桥下”状态,显得颇不寻常。如于平面 上有着这样一下、那样一下的倾斜,我一直恍
视为无物,任线路及其周边元素内外穿插、左冲右果与水 面距离较近,则成为亭榭杆栏,具有传统韵恍惚惚地 误认为它是 2 套甚至 3 套网络体系的叠加。
突, 但实际上却不可能忽略。在图书馆上下内外走了味。我不 知道王澍是否意图明确地这样设计。有可到了现场, 面对体量的主次,我发觉,与其说是体系
一圈, 由于我看见的更多是处于边缘的场景圈绕着能,因为两 种状态都是他关注的。但似乎又不是,的叠加,不如 说是一条轴线对一个体系的冲撞。主要
中心,原 始印象上并不像园林那样有一个明确的外因为那效果不 像是刻意而像放松偶得。王澍自已也的体块本来是同 一体系、平行规矩、老老实实的,但
部界定和规 定性比较强的环游路线设定,因此,我曾几次解释那个 伸入水中的盒子为什么离水远了些,由于有一条通道从 上面的庭院冲下来由建筑群中斜穿
更愿意把它看 作村落的体验。这是一个生动的现言词中有些无奈。 但是我看没有关系,这个盒子,近而过直插湖边,像列 车开过后的劲风,使道路两边的小
场。在每一个自成 场所的地方,王澍都设置出一种水时是个“诗歌屋”, 远水时,就算是个水文站也并一些的东西微微摆动。 演播厅(它本来在功能上就有相
情境 :青砖小院,柱 林,临水走廊,入水的“诗歌非缺陷,那是个“非常” 场所,这就行了。这两种当的独立性)侧了侧身, 与主体形成一道夹角,效果
屋”?? 一个水上的亭子。 而那个入口小广场,几乎状态中无论哪一种,都比上 面那些由强大清晰的专是在它们之间的夹道中造成 紧张。那个钢梁焊铆的天
就是场镇中心。在这个盐市口、 菜市口或者干脆叫做业手法制造出来的戏剧冲突来 得简单动人。它们所窗盒子连身都没有转,它下面 的柱网既不独立,又未
书市口上,各个角色汇聚 :高台 阶(非楼梯)的盒处的“地下”状态,几乎是象征 性地表现出了王澍侧转,因此它其实只是动了动脖 子。我想这大概是为
的专业手法之下的情感基础,即前 述的第一和第二子,头顶倾斜的盒子,演播厅前特 意以脱缝方式独了平衡演播厅的侧转,或者是顺便 给门口的戏台(王
立出来的门廊,立体钢天窗,从下而 上的坡道和从条线索。是不是王澍所关注的“弃物” 的魅力也必须澍称为“非楼梯”)让点位置。或者 是这样 :既然作
上而下的坡道,夹缝中的梯级(如果它 通向水边就在他自己部分放弃的状态下才会出现, 了一个大大的立体天窗,就干脆强调它 的独立。或者
更像村镇场景),这些建筑角色自身进行着 表演(这仍然与前述的 3 条线索相对应,图书馆的建构及 上述兼而有之。由于角度不大,这两次侧 转都属于同
到也常见),并刻意提供给人们演出场地(有 点像戏一体系内的摆动,而不是另一体系的加入, 表现大体上有 3 类 :一是青砖砌筑,斩假石压顶收边
中戏)。于是,在“非楼梯”上嘻嘻哈哈的人们, 就成这类传统作法 ;二是型钢组合,焊接铆固。有时候两 ??这样一看就明晰多了。 虽然体量小得多,独立
了王澍手中的提线木偶身上的虱子。最得意的是 王者组合:如青砖墙上那一道阿尔托?罗西式的槽钢过性更强的是轨道上的 4 个
导演。王澍在构建的方法上绝对专业,而在构建的 梁, 或者用型钢组合的“美人靠”。有时候单独强调: 盒子。由于它们的数量、相似性和密集排列,已经自
目标上却相当感官化,归根结底,他是赋于戏剧性的。 如那 个体量独立的天窗盒子,其意象可能来源于工业成体系。它们的有趣之处在于相互之间的左右远
平面的偏转和体量的穿插仍然是这幢建筑引人注 厂房。 而基本的结构体系是最通用的框架结构,与近, 以及相对于主体系的内外穿插关系。不过,比
目之处,但我更感兴趣的却是它的剖面关系。我觉得 这一体系 配套,是常用的填充墙、砂浆抹面、弹涂外墙它们自 身之间有趣关系真正更有意义的是它们与主体
这幢建筑暗暗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在设计动机和现场 涂料等等。 最新的技术可能就是朝向水面的玻璃肋的对比。 由于这组体量,主体体量被破解,从而在
状态上都是如此。有一条凹槽似乎是个暗示。以“书 钢夹板点驳接 玻璃幕墙了,最机巧的构造可能是打尺度上谦和 了许多。具体些讲,如果没有临水的那
市口”地面为界,向上,即建筑的“正式”部分,或 算用于通风的钢 制推拉小机关,这是一些不同时期一个半盒子, 临水的主体会显得有些庞然,有些简
称建筑主体,换句话说,就是在需要秩序、需要认真 的工法,但可以这 样说,无论选用哪一时期的材料单。比起依靠自 身切割破分而削减体量的手法来,
计划主要功能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非常专业化的现代和技术,王澍在建构 上的倾向是简朴。唯其如此, 依靠另外体量的对 比而削减体量,是个更加干净完
正因为用语朴素,才能 整、各保全身不见刀
32 世界建筑 2012/05
压得住那些多少有些跳跃的情节。总体而言,这幢建 面上的偏转和暴露的梁柱两种处理交织在一处。由于 创作质量互查小组”,使每个被逼问到墙角的人,无论
梯段本身在竖向关系上必然有的斜度,平面和竖向两 是谈到以前的作品或是以后下手都得加倍小心。而此刻, 筑的工艺水平比想像的好,我感觉确实是工人修的而
不是农民修的。材料和色彩也控制住了。可能有童明 个角度的斜度重合在一起,使平面上的偏转效果弱他已经作好了被拷问的架势。但我转念一想,我是有文 帮忙,苦口婆心,软说硬磨。或者业主确实品位较化, 处于在与不在之间,本身已经有些微妙,如果到此字任务的,要是被他都先解释了,提笔时只好哑口无高、 无意堆砌,或者有心乏力、无钱堆砌,或者被为止, 将会完全生效,微妙动人。但这微妙在交叉言; 如果照样把对话写出来,则会被坐在一旁听过一王澍的 雄辨和阴沉给镇住了。由于和当下时代的心梁柱的大 喊大叫声下几乎被淹没掉了。如此说来,遍的王 群看作偷懒。如果要问,我宁愿分手后以文字的态相悖, 追求简朴有时候极为艰难,还不是经费能控不作平面偏 转也行,或者只要偏转不要梁柱,会不方式问, 也给他机会以文字作答,这样会严谨些。但制得住的。 据我的体会,工程后期,当没有结构安会更好些,站 在我的角度上,我对这些重叠变异有回到成都, 我连这个都放弃了。误读就误读吧,误读全问题而且大 象已现时,往往会突然冒出来许多设些质疑,从战术 上讲,与它带来的许多麻烦相比,有是另一扇窗。 重要的是这幢建筑值得一读。尽管王澍计人,沉默了许 久的人们和靓丽、光鲜、豪华一起点事倍功半的感觉。 此外,如果一定要偏转,把它对“顶层画廊” 更为得意,但我更看重这个苏州文正学复苏了,而栏杆、 面层、玻窗这些地方又是最容易院图书馆 反方向,也就是与演播 厅的内墙,与天窗盒子一:一个 是在夜色掩护中制造梦幻,一个是在被作为子项工程分解 发包的。我有好几个工程就在致,会不会形成逻辑上的顺 势搭接关系,虽然实际光天化日下处理现 实,难度系数不同。大家都才刚刚起后期被又轻又薄、溜光 贼亮、还自带珠珠灯的不锈步 ,效果无甚变化,可能平面上会 好看些,又,这一处 这不是一个完 美的建筑,从根本上,王澍也不把钢圆棍棍一劳永逸地给糟 蹋了。控制力应该属于专完美作为目标。但它 显而易见的专业深度已经引起了楼梯离另一个楼梯,以及它们之
业以内的事,而需要专业以 外的能力。 建筑界的关注。前来参 观的人已经不少了。走这条路间的天桥有点太近,使天桥的效果被消解 话越来 如何保持设计的明晰简约,同时又具有充分的自 子的人可以把它当作肩膀 来踩,不走这条路子的人可越多了,反正我就是对这一带真正有些不满。 由度和可读性,一直是我关注的问题,我很注意王澍 以把它当作参照系。走不走 这条路子,都应该学习它的策略。各人战术不同 :或者屏蔽其他,一次着重解 的品质,而其中的不妥协性却 不是人人都可以学到还有几处地方,属于元素复杂并列后必然带来的 决一个问题 ;或者并置各种因素然后统一覆盖一层秩 的。诚然,我们都可以来指指点点 如何定义的问题。比如柱阵,虽然有“先栽柱子后栽
序。看来王澍的策略接近后一种,他以现代主义的饺 (像我一样),也还可以举出一些不满,但从整体上讲, 竹子”这样抒情的说法,但那些钢筋混凝土柱子更多 子皮包裹起个人的、非正式、非专业的等等混合我真心喜欢这种有争议的动人,而不愿看那些近于完美 地表现出粗砺赤裸的构筑物意象和未完成痕迹,它们 馅, 以期形成外部单一、内部复杂矛盾的东西。这圆熟的庸俗。?(2001.01写于成都) 的高细比和整体性表现出“浇筑”工法,而“斩假样做的 关键在于掌握好外部单纯度和内部复杂性之间石” 毕竟是“石”,用斩假石作为饰面,似乎在工艺的平衡。 这是一对矛盾。一般说来,皮太厚了容易属性上 隐约有些不合之感,人工味十足的斩假石好沉闷,设计 者还得自我解说提请注意 ;馅太大了利像用在砌 筑意象中更恰当些。如果高,应该有所依于展现,但得 意之处就在犯险。由于从小就这样附,如果是 柱子,应该粗大得让人觉得可以砌起来做,王澍对犯险有 种迷恋,个性使然。站在我的角??我这样想。 坡道两边的小青砖十分好看,为建度上,我觉得有些地 方似乎说破就破但还没有破,有筑增色不少。但青 砖如此温文,用作挡土墙(它不是点儿惊险。如果是我, 我宁愿把图书馆属于饺子皮的城墙大青砖),虽然 也不是扛不住,但有点像木兰从那一部分做得再单纯些。 具体说来,有几个局部 :军。那么,不这样处 理又怎么办,因为这青砖墙一比如门卫室(第一个盒子) 上的倾斜造型,在图上转就到了一个有水池的 小院,青砖在这里是非常合很引人注目,似乎是个重点, 在现场却显得可有可适的。在转角处分别处理 吗,恐怕不行。我也想不出
无、意义不足,属于小角色的夸 张动作。不像演播怎么办更好,提个问题而已。 也许更为重要的材料表厅靠山那一面的斜切,那是大人物 的随和姿态,有现和现场感觉早已超越了这类 问题。 些谦逊,有点动人,其依据又来自演 播厅内部声学坐在上海南京路上那个铁血寒光的“顶层画廊”里, 斜墙的对称性。再说内部那个楼梯,平 我本想用这一类问题拷问王澍。我们在成都那次青年建
筑师论坛上建立起来的“拷问”机制,有点儿像“建筑
33 王澍 :差异的世界 /WANG SHU: WORLD OF DIFFERENCE
范文四:阅读王澍
Opinion
观点
阅读王澍ReadWangShu
周亮
戴月ZHOULiangDAIYue
摘要:通过一种解码式阅读,尝试对王澍的建筑式的建筑形式和对游戏状态的神迷也给现代主义建筑师做了新的诠释。按王澍自己的话说,他把自己称作建筑师,一个很“业余”建筑的“文人”。而在设计风格上,王澍眷恋传统,强调气氛,突出事件,趋向简朴。
通过阅读王澍,对他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做以下三点归纳。
交叉程序设计理念和方法做三点归纳:①“造园”的设计方法;②追求表现自由的设计“小品主义”理念;③运用传统元素作为诗意的表现手法。关键词:王澍;造园;小品;传统
Abstract:Bydecipheringtactic,couldconcludeWangShu'sdesigntheoryandmethodinthreemainpoints.①GardenMaking,aCrossprogram-mingdesignmethod.②Essayisticdesigncon-cept.③Useingtraditionalelementasapoetryrepresentation.
Keywords:WangShu;gardenmaking;sketch;tradition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3-0074-03
1“造园”———交叉程序设计方法
初读王澍的建筑作品,感觉作者并没有致力于创造一个充实的建筑实体。他的建筑作品采用的元素不算丰富,甚至给人一种略显单薄的感觉。然而在反复阅读王澍的作品后发现:他想创造的充实是一种使用者赋予经建筑实体之上的思想上的充实,是感受、验和回忆的充实。对他而言建筑实体只不过是容纳这些感观反应的一个容器。他有意让这个容器显得是为了留出更多的空“单薄”
的自宅中创造了一个(如图1)。他“环绕程序”将小卧室里的两扇门所形成的空间进行了新的定义,抛弃了原来作为门的功能而仅仅保留了它们的空间,把它们当作两个可以穿过的洞。两个门洞和中间一堵不宽的墙,形成了一个适合绕墙追逐的游戏空间。王澍两岁的儿子特别喜欢这个空间,绕着那堵墙转个不停,不知疲倦。王澍精心设计的这个有趣的赋予了一堵短墙特殊的意义。它“环绕程序”
成功地打破了原有空间的使用惯性,叠加了一种新的的体验方式。这种换位“曲径分岔”式的体验方式激发了空间体验者无限的创造力。王澍把他的程序编写方法称之为“造园”的方法。他在自宅中造园,在顶层画廊中造园,在文正图书馆中造园,就是把园林空间的使用方式叠加、融合到这些功能迥异的空间使用方式之中。不管这些空间的功能是什么:居住、展示或是其他,它们都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模式———“游园”。
这让我联想到屈米提出的交叉程序设计方法(Crossprogramming)②。他的这种设计
图1
王澍自宅透视图
阅读王澍的过程是痛苦的。他的文章充斥着罗兰?巴尔特式的风格,屡屡让人在能指与所指之间不知所措。他的建筑作品如迷园一般,让人在虚幻与现实之间迷失方位。他布置迷局,但从不解释,把创造的快乐留给自己,把未知与联想留给读者。
阅读王澍的过程是快乐的。在他近乎的文字陈述中;在他安静朴实的建成“零度”
作品中隐隐约约抓住了一些感觉,一些记忆,一些印象。从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经验的发现,也许这就是一个开放性作品所能带给读者多义性阅读的快感吧。
王澍在某种意义上讲并不能算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职业建筑师。在他身上所蕴含的那种细腻而敏感的文人特质远远超过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职业匠人。他解构
间给所要承托的东西。
借用普鲁斯在中一套《追忆似水年华》回忆理论的说法:过去的一切都无从回忆,过去的浮现是从一块小马德兰点心的香味开始的,是从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开始的,借着某种无名的程序和鲜活贴切的感性,在一连串的事件场景内聚起生命。①王澍把建筑设计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寻觅和创造建筑中的上。他把这种唤起“小马德兰点心的香味”
人联想的理解成空间中事件的激发“香味”器,是一种程序的概念。王澍把空间创造看作是一个程序设计的过程。每一个程序中将会有一连串事件被编写在其中,这些程序激发了事件,创造了经验的联想,与此同时场地产生了意义变为具有某种精神的场所。
举一个王澍很得意的作品为例:王澍在他
作者简介:周亮(1982-),男,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建筑设计;戴月(1981-),女,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建筑设计。
①王澍.造园记.建筑师,1999(2):79.
②渊上正幸.现代建筑的交叉流———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5.
74
图2八间不能住的房子之一图3文正图书馆入口的盒子图4青瓦小路
方法是一种将所给空间用于与原来的空间意图不同的设计之中。比如把教堂当作保龄球馆使用时就进行了类型转换。类型转换颠的空间起覆了单一的行为逻辑顺序,“异位”到了诱发事件的作用。王澍的“造园”正是通过园林这种空间来激发起人们在“异位”其他类型空间中的特殊体验,达到意义充实目的。
点睛之笔,同时也是王澍为满足自我意识的表现欲望争取的最后一块自由领地。
小品指在一个建成的场所中,在所有的建筑语言均已确定以后,在剩余的地方做剩余的点缀。小品被看作是无足轻重的东西,呈现出一种被排挤的状况。然而,小品对于王澍意义非常重大。他把小品归纳为两个含义:第一个是“略”;第二个是“欢悦”。
一词源于一个佛家概念:小品与“小品”
佛家经典(大品)相对,并不是指剩余,而是指对文本解释的有意省略。把作品从暗“略”示的语境中剥离出来,留下的只有对细节琐物的反复推敲。王澍秉承罗兰?巴尔特的思想:保持作品的中性特质,不赋予任何象征意义。他放弃解释作品的隐喻意义,把隐喻的多义理解权交还给读者,一切回归到作品的本身。这些小品到底表达了什么已经不再关键,王澍真正关注的是木杆件与板材如何搭接,钢板上留下怎样的痕迹,铁把手采用怎样的焊接形式。王澍乐衷于对这些小品的反复推敲,他完全陶醉于一种可以完全自由的表现与创作之中。这种对自我表现欲望最大限度的满足是王澍创作过程中最大的“欢
悦”所在。王澍不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个专业建筑师,他给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为业余建筑工作室。他将自己看作是一个做房子的文人,他想清闲地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把玩建筑的设计中获得一种游戏语言,只想从“业余”的只能在小品的创造“欢悦”。而这种“欢悦”中才能获得。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那么欣赏李渔的中的写作风《闲情偶记》格:从自身感受出发,关注周围每一个细小事物,对琐碎事物过剩的描述表现出一种痴狂。王澍说:这种写作漂泊在生活的面层,既无高度,也无深度,但它带给我的快乐却是切体的快乐……③
王澍通过的理性方法进行建筑设“略”计,通过自由的创作获得自我满足的“欢悦”。他把对小品的认识扩展到一切形式的文本(包括建筑文本),并把这种形式称作理念源于法“小品主义”。王澍的“小品主义”国著名学者罗兰?巴尔特提出的零度写作观点。那种在文学创作中的游戏性、无意义性、无功利性、无用性、平凡性、普通性完整地贯彻在王澍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与巴尔特相同,王澍强调创造中的愉悦,作品不再刻意
2“小品主义”———追求表现的自由设计理念
在王澍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很多似建筑又非建筑的东西。比如自宅中“可以坐的建筑”(其实就是一把椅子),八间不能住的房子(八盏灯具)(如图2);顶层画廊中的“照相机”和“幻灯机”;文正图书馆的入口盒子(一组楼梯通向不能打开的门)(如图3),和临湖的“诗歌屋”。这些东西往往以构成主义的形态出现。几个四四方方的盒子通过点、线、面等构成要素的组合形成各种奇特的空间形态。这些装置在细部处理、材质选择、位置摆放上无不倾注了王澍的设计,这些装置就如同园林中的小品一样,是王澍建筑作品中的
③王澍.八间不能住的房子.建筑师,1999(4):76.
75
一直探索着一条将简单纯朴的现代主义构造方式同民间的传统建造工艺相结合的建筑设计之路。例如,文正图书馆的建构及表现就采用了两种工艺:一.青砖砌筑,斩假石压顶收边这类传统做法;二.型钢组合,焊接铆固,这类现代做法。这两者在以一种倾向朴实的建筑形态中得到了很好的统一。也正是这种现代与传统的高度统一使得王澍的建筑作品脱离了世俗的喧嚣,与商业文化所主导的建筑形态拉开了距离。
王澍并不在乎是否以建构的方式来运用传统建材与传统建造工艺。王澍关注的并不是建构的与,他强调的“忠实”“清晰”是传统文化所承托的历史与地域的表现性氛围,从而以一种清高的姿态与均质化、商业化建筑形态保持距离。王澍对一个正在消失的充满特定性的建构传统表现出眷恋,而对正在到来的均质化建造文明感到恐惧。他的实验性建筑实践,与其说主要是结合当代中国特定的技术、文化语境“自下而上”地展开设计探索,不如说是更多地通过横向移植西方历史中的建构观念,以看似建构的方式表达一种对中国当代商业文化的反抗。⑤
参考文献:
[1]王澍.设计的开始/2.建筑师,[J].1998(12)
图5
文正图书馆的青砖挡土墙
[2]王澍.造园记.建筑师,[J].1999(2).
[3]王澍.八间不能住的房子.建筑师,1999(4)[4]
王澍.设计的开始/3.建筑师,2000(12)
承担社会责任,设计者不再在作品中充满道德说教,不是苦心经营作品,而是在游戏写作中获得愉悦,其根本意义是让作者获得一种解放,一种自由。④
之间的转角处做了一扇移动的档栊,这是个江南乡下住宅的门上的一种传统构件;杭州太子湾公园夯土“墙门”,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夯土工艺还运用了3000块青瓦,纵向铺成一条青瓦小路(如图4);再如文正图书馆中的竹子林和青砖墙面(如图5)。传统的建筑符号和建造工艺已成为王澍建筑作品中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王澍的作品表达的是一种以中国传统文人的身份从视觉审美的视角对中国传统工艺和民间智慧的欣赏与赞扬。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的实验性建筑师和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王澍一直梦想着创造一种现代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统一体。他
[5]王澍.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设计[J].建筑
师,2000(10)
[6]李晓峰.夯土的试验[J].新建筑,2001(1)[7]李翔宁.穿越曲径迷园-解读王澍[J].时代建
筑,2002(5).
3
现手法
传统元素———诗意的表
[8]王澍.设计的开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2.8
[9]朱涛“.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
学发展中的观念[J].建筑师,1998“建构”(10)
王澍的建筑作品大多会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传统江南水乡的意象。白墙、青砖、小青瓦、茅草、竹子这些传统建筑与景观元素在王澍的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出现。例如:在最早的陈默艺术工作室的室内设计中,王澍就采用了一种砖墙不抹灰,直接涂水性涂料的方式处理一堵分割墙;自宅中厨房和厕所
[10]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罗兰.巴尔
特美学思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
[11]渊上正幸.现代建筑的交叉流———世界建筑师
的思想和作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④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罗兰.巴尔特美学思想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3:24.的许诺与虚设—观念.时代建筑,2002(5):16-19.⑤朱涛“.建构”“建构”——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
76
范文五:王澍作品
(2009-01-13 22:39:01)
转载▼
标签:文化
王澍
王澍
王澍
人物介绍
1963年生,1997年,他在杭州创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2000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王澍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的建筑师,致力于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针对当下中国建筑学科所面对的社会问题,把强调社会学的“城市营造”,反思人文价值的“建筑艺术”和致力于中国本土建筑学复兴的“历史建筑与造园学”作为若干线索,以批判的地域性视角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建筑语言探索及建筑创作实践,范围涉及公共建筑、大学校园、集合住宅、造园、传统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及当代艺术装置展览等。鉴于其主张、作品与影响,近年受邀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罗德岛艺术设计学院、维也纳奥地利建筑中心、巴黎建筑遗产城及及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机构做专题演讲 .
王澍也是当今中国少数不仅活跃于建筑界,也直接介入当代艺术活动的建筑师。除相继参加1999第二十届世界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八人展”(北京),2001“变更通知-中国房子五人建造文献展”(上海顶层画廊),2001德国柏林依德斯美术馆“土木——中国新建筑展”,2004作品《三合宅/南京》参加“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南京),2004作品《瓷屋1》参加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国际小型公共建筑展”,2007 “中国建造”展(纽约建筑中心),2006,作品“瓦园”-威尼斯双年展第十届国际建筑展首届中国国家馆(威尼斯)等建筑展外,2002? 作品《六分之一》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2003?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法国巴黎篷皮杜艺术中心“Alos La Chine”中国当代艺术展,2003作品《拆筑间》应邀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广东美术馆和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巡回展出。
主要作品目录:
在过去十年中,王澍和他所主持的业余建筑工作室逐渐建立起一种超越性与具体性兼具的实验方式,结合对当下城市和乡土建造的平行研究,从小型建筑实验入手。2006建成的金华“瓷屋”茶室,是对江南院落、风雨诗意和陶瓷运用的全新演绎;继而将小型建筑实验植入大型城市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建造,从2001年开始设计,2007年交付使用的大型高层集合公寓“钱江时代-垂直院宅”,用200个两层院落垂直叠起6栋100米高的住宅,每个院子均可覆土植树,实际上是用两层民宅瓦解了代表20世纪“现代性”的巨构,把俯瞰的江南传统城市的片断垂直立了起来。
这种实验进而被大规模推广到城市区域规模,坚持思考如何在原有结构瓦解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织体,如2004年建成的“宁波美术馆”,将废弃的航运码头改造成大型当代美术馆,空间格局的保留保存了城市人的记忆,入口的青砖高台大院修补了破损的城市结构和肌理,穿越美术馆的城市街道则尊重城市的结构,大量的钢材与木材的交替使用凸现了这块城与港交错的场所性质。
而如何让与山水共存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在2006年建成的宁波“五散房”中体现为一系列建筑雨水系秋令混合的“建筑原型”和不同建造法的“营造原型”,它不仅和江南园林传统有关,也和重建中国当代本土城市的可能性有关,进而探讨如何面对当下中国城市特有的大规模拆毁重造现象,以循环建造方式体会本土建造传统。
2001-2007年间,王澍和他所主持的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项目中坚定的实践了“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15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业余建筑工作室历年创造的系列中国新建筑原型,不同尺度的院落,如山的建筑,如水的建筑,桥梁、堤坝、田畈、沟渠和鱼塘,和而不同的组成了一个新城。遇建筑则密,遇山水则疏,格局依山就水,疏密得宜,曲折尽致,形成山边、屋侧、院内、檐下、屋顶、林间等一系列施教游学之处。针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拆毁现象,搜集了近700万片就的砖、瓦、石用于校园建造,这或许是中国建筑传统在当代中国现实中的一个乌托邦。
宁波美术馆
城市街道穿过宁波美术馆
金华瓷屋之一
金华瓷屋之二
钱江时代
瓦园
五散房之茶室入口处
五散房之画廊入口处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一期之秋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二期之从水岸上看
王澍
人物介绍
1963年生,1997年,他在杭州创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2000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王澍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的建筑师,致力于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针对当下中国建筑学科所面对的社会问题,把强调社会学的“城市营造”,反思人文价值的“建筑艺术”和致力于中国本土建筑学复兴的“历史建筑与造园学”作为若干线索,以批判的地域性视角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建筑语言探索及建筑创作实践,范围涉及公共建筑、大学校园、集合住宅、造园、传统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及当代艺术装置展览等。鉴于其主张、作品与影响,近年受邀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罗德岛艺术设计学院、维也纳奥地利建筑中心、巴黎建筑遗产城及及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机构做专题演讲 .
王澍也是当今中国少数不仅活跃于建筑界,也直接介入当代艺术活动的建筑师。除相继参加1999第二十届世界建协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建筑八人展”(北京),2001“变更通知-中国房子五人建造文献展”(上海顶层画廊),2001德国柏林依德斯美术馆“土木——中国新建筑展”,2004作品《三合宅/南京》参加“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南京),2004作品《瓷屋1》参加金华“建筑艺术公园-国际小型公共建筑展”,2007 “中国建造”展(纽约建筑中心),2006,作品“瓦园”-威尼斯双年展第十届国际建筑展首届中国国家馆(威尼斯)等建筑展外,2002? 作品《六分之一》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2003? 多件作品应邀参加法国巴黎篷皮杜艺术中心“Alos La Chine”中国当代艺术展,2003作品《拆筑间》应邀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在广东美术馆和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巡回展出。
主要作品目录:
在过去十年中,王澍和他所主持的业余建筑工作室逐渐建立起一种超越性与具体性兼具的实验方式,结合对当下城市和乡土建造的平行研究,从小型建筑实验入手。2006建成的金华“瓷屋”茶室,是对江南院落、风雨诗意和陶瓷运用的全新演绎;继而将小型建筑实验植入大型城市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建造,从2001年开始设计,2007年交付使用的大型高层集合公寓“钱江时代-垂直院宅”,用200个两层院落垂直叠起6栋100米高的住宅,每个院子均可覆土植树,实际上是用两层民宅瓦解了代表20世纪“现代性”的巨构,把俯瞰的江南传统城市的片断垂直立了起来。
这种实验进而被大规模推广到城市区域规模,坚持思考如何在原有结构瓦解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织体,如2004年建成的“宁波美术馆”,将废弃的航运码头改造成大型当代美术馆,空间格局的保留保存了城市人的记忆,入口的青砖高台大院修补了破损的城市结构和肌理,穿越美术馆的城市街道则尊重城市的结构,大量的钢材与木材的交替使用凸现了这块城与港交错的场所性质。
而如何让与山水共存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在2006年建成的宁波“五散房”中体现为一系列建筑雨水系秋令混合的“建筑原型”和不同建造法的“营造原型”,它不仅和江南园林传统有关,也和重建中国当代本土城市的可能性有关,进而探讨如何面对当下中国城市特有的大规模拆毁重造现象,以循环建造方式体会本土建造传统。
2001-2007年间,王澍和他所主持的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项目中坚定的实践了“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15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业余建筑工作室历年创造的系列中国新建筑原型,不同尺度的院落,如山的建筑,如水的建筑,桥梁、堤坝、田畈、沟渠和鱼塘,和而不同的组成了一个新城。遇建筑则密,遇山水则疏,格局依山就水,疏密得宜,曲折尽致,形成山边、屋侧、院内、檐下、屋顶、林间等一系列施教游学之处。针对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规模拆毁现象,搜集了近700万片就的砖、瓦、石用于校园建造,这或许是中国建筑传统在当代中国现实中的一个乌托邦。
宁波美术馆
城市街道穿过宁波美术馆
金华瓷屋之一
金华瓷屋之二
钱江时代
瓦园
五散房之茶室入口处
五散房之画廊入口处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一期之秋
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二期之从水岸上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读《寂静的春天》有感王澍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