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咏菊诗赏析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咏菊诗赏析
川 ? ?雪
菊花是一年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其时万木凋零,众芳摇落。当菊花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凌霜盛开之时,当它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之时,它令人想到的正是那孤标傲世、高洁劲节的君子之德。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爱,多有诗文加以赞美,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存的保障;菊酒琴书是他的生活志趣;固穷守洁是他信念的坚守;知天乐命是他人生的真悟。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归隐中度过的。归隐后的陶渊明独爱菊花,因为他发现菊花和他有着很多相似的品格。寒气肃杀的秋天,多像他生活的时代;菊花傲霜,他傲世;菊花独开无蜂蝶,他孤独人世无知音;菊花不与春天百花同绽,他不与浊世同流合污……就这样,他用田园自然之美中的恬淡与祥和,取代了他心中的孤独和痛苦。接下来,他又用诗文的方式,在田园自然之美中彻底回归了他生命的本真。菊花是他咏唱和赞颂的对象,更是表现他性格特征和美学意义的一个典型形象。
下面让我们走进陶渊明的诗中,感受诗人对菊花的咏唱所体现的极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愉悦。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这是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此诗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读者喜爱它,不仅仅因为它语言浅近,结构巧妙,写景如画,意境高远,还由于它所蕴涵的深刻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心为行役”的“物化”。诗的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够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写隐逸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这其中既有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回避矛盾、与世无争的消极情绪。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人将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诗人紧接着就有了一问:“问君何能尔”?你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然后自问自答“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表面意义是远离俗世,深层意义则是指超脱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句为全篇之骨;这句诗将诗人的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明言道出,一个归隐之士的高雅情志跃然纸上。它告诉读者,诗人的心灵超然净化,使车马喧闹的环境也因之幽静僻远了,诗句涵蕴着深刻的哲理。“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同时也是象征。它代表了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这四句借眼前之物,谈人生哲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之所为与所见,诗人所见乃“菊”,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为诗人内心情致的物象;诗人所为乃是在自己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洁的情致。范成大说:“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到渊明尤甚爱之。”(《范村菊谱序》)渊明爱菊,既是由于菊花的美丽,所谓“秋菊有佳色”,还因为“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赴篱下采菊佐酒可以健身,同时菊也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见南山”既可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也可以解释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这四句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见山、心与物遇而进入物我两忘的情态;而且描摹出一幅自然图境,把主体的情感化为客观的景物。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二句是对全诗的总结。“真意”,真趣,即人生之理、造化之趣,这是全篇之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逻辑的语言却无法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这无非是在告诉读者:你们看,这归隐的生活多么美好啊!又何必要去为官,去为“五斗米”折腰?这二句既可以看出老庄哲学的痕迹,也可以让人感悟到后世禅宗大彻大悟的意味。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提示了全诗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如:“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抒写超脱尘世的感受,是抒情,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这首诗写诗人饮酒食菊,远离世情。世情既远,就可以悠然自得。
秋天是菊花生长最佳的时候。带着露水,采菊浸酒而饮,菊香和酒香融为一体,极佳。屈原《离骚》中说:“朝食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因为菊为傲霜之品,所以食菊能修身自洁。饮此忘忧之酒,使感情更加超凡脱俗。虽说是对菊独酌,但诗人兴致很高,饮之不足。太阳落山,群动皆息,飞鸟归林,诗人在东窗下长啸一声,聊以舒怀。诗人完全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摆脱了忧愁,逍遥闲适,自得其乐。
菊花之所以赢得诗人的喜爱,还与菊花不畏霜寒、独放于百花消歇的秋季有关。诗人以菊花的高洁品质和孤放于霜寒的个性以自况其不合时流的人格节操,表达了诗人远离世间烦扰、怡然自得的心境。
《和郭主簿》其二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此诗重点是因作者目睹肃杀秋景中的奇峰、芳菊与青松,感发兴起对坚贞不移的德操的赞颂。
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慨叹后,“悲秋”便成为诗歌创作的一个传统主题,不得志的文人作诗言秋必悲,很少有人能落在窠臼外。陶渊明此诗却另辟蹊径,肃杀的秋气在诗人心中引起的感觉不是哀伤,而是振奋。你看:露凝为霜,使得天地间没有一丝飘浮的水气,天空因此显得更高远,景色因此变得更清晰。这秋气不仅荡涤了大自然中的阴霾,而且使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心境豁然开朗。他注意到了秋色的动人之处:草木凋落,山形变瘦,然而顶峰更高耸挺拔,令诗人“高山仰止”,叹为奇绝;在黯然失色的林中,诗人远远望见耀人眼目的色斑,便欣喜地猜到那是蓬勃怒放的菊花;而在突兀的山岩上,诗人又看到了排列整齐的青松傲然挺立。这些景物从整幅秋色的背景中浮现突出,固然得力于空气的清澄,使诗人的目力倍加,视物更为清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诗人的情感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
作此诗时,陶渊明尚未结束仕宦生活。为了实现早年的济世理想与解决现实的生计问题,他几次出外谋事。但官场的污浊与诈伪风气,又与他向往自然、真淳的天性相违拗,使他深感身心受拘束,有如“落尘网”、“在樊笼”(《归园田居》),于是他又几次弃官回乡。有了这一番出仕经历,返朴归真的田园生活对陶渊明自然更增加了吸引力。何况,在复归自然中,又包含着诗人对于坚持节操、绝不同流合污这一美好品德的追求。正因如此,他才对卓尔不群的陵岭、松菊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并见景生情,借物咏志,在赞赏具有“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松菊之中,寄托了自己对特立独行的仰慕之情。而“衔觞念幽人”,所怀之人未必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千载以来具有像松菊与陵岑那样孤高自傲、自厉品格的高士。陶渊明渴望遵行这些高士的处世准则,毅然脱离浊世。而此志未获实现,他心情郁闷,自悔只是虚度了大好时光。最后两句诗恰好表现了仕宦往复时期陶渊明的思想矛盾。
陶渊明诗中经常写到的具有现实与象征这双重意义的景物就是松与菊。以《饮酒》二十首中句为例。其四:“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而《归去来兮辞》写到归来所见,则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景;归来所为,则有“抚孤松而盘桓”之举。可见,陶渊明对松、菊确有偏爱,且于家中东园栽种了松、菊。陶渊明对松菊的特殊爱好,以致植于园中、终日相对的原因,就是此诗中所说的“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即在松菊的形象上,寄寓了自己超卓的德操。
以菊比德可以说是来自屈原。在著名的《离骚》中,屈原曾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比喻自己德行的高洁,是为了说明诗人表里如一的精神风貌。陶渊明此诗中的芳菊则不同,它是秋天特有的景物,并往往用来作为秋景的代表物。因而在这首诗中的出现也十分自然,与全诗的自然背景融为一体,成为秋色图中被放大了的一个局部展现在读者面前。菊花不仅经霜不凋,而且遇寒怒放。诗人感于外物,联想所及,自然地引起对于不同流俗、坚守节操的美德的渴慕。在诗中使用兼有写实与比喻双重意义的自然风物,是陶渊明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些景物构成了诗歌的自然画面,反映了陶渊明生活或向往的外在环境,也构成了诗歌的基本格调,表现了陶渊明追求与具有的高尚品德。
问来使陶渊明《问来使》浅析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
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
归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
诗的意思是:你从山中来,早晚能感受到天目山的变化。我屋子的南窗下面,现在生了几丛菊花?蔷薇的叶子已经凋零,秋兰的气息应当很香了吧。你归去天目山中的时候,山中的菊花酒也应该酿好了。
诗人通过问山中来使,问家中的菊花长了几丛,菊花酒酿好了没有,表现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牵挂。在众多景物中,诗人独问菊花,表明了他对菊花的偏爱,以菊花的孤高隐逸,来形容自己的高洁情怀。
九日闲居(并序)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法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据《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归隐后闲居家中,某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宅边的菊花正开,然因家贫无酒,遂在菊花丛中坐了很久,正在惆怅感伤之际,忽然做江州刺史的王宏派人送来了酒,渊明也不推辞,开怀畅饮,饮则醉,醉则归,不拘礼仪,颓然自放,表现了他不受拘束,纯任自然的天性。这首诗根据其小序中所说的情形来看,与此诗中所叙之事略同,考王宏为江州刺史始于公元418年(义熙十四年),时渊明已过五十五岁,可见此诗是他的晚年所作。
重阳节自古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说如此可以延年益寿,《西京杂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然而这一年的重九,在诗人的宅边,虽然有一丛丛颜色各异的菊花,然苦于无钱沽酒,只能空食菊花。古人视菊为一种高雅而有气节的花卉,因她开在众芳凋落的秋天,故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话,这里所说的“九华”也就是指菊花,诗人有菊无酒,遂产生出无限感慨。
“世短意常多”四句,以议论领起,解释了重九之名,并提出感叹人生的主题。意谓人生在世,不过如白驹过隙,正由于其为极暂短的一瞬,故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忧顾虑,也导致了人们企慕长寿永生的祈求。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按着时序的推移又来到了,人们之所以喜爱这个以“九”命名的节日,因为“九”与“久”谐音,所以对它的喜爱正体现了对长生的渴求。这里“举俗爱其名”与小序中的“爱重九之名”一致。“世短意常多”一句炼意极精,前人认为是古诗“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两句的浓缩,体现了渊明驾驭语言的本领(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
“露凄暄风息”至“寒华徒自荣”十句写景抒情,感叹自己有菊无酒,空负良辰美景。露水凄清,暖风已止,秋高气爽,天象清明,飞去的燕子没有留下踪影,北来的大雁还有声声余响。诗人说:据说酒能祛除心中的种种烦恼,菊花能使人抑止衰老,而为何我这隐居的贫士只能让重阳佳节白白地过去!酒器中空空如也,积满灰尘,而秋菊却在篱边空自开放。这里描写了一幅天朗气清的深秋景象,与诗人自己贫寒潦倒的处境正成鲜明对照,自然景象的美好反衬出诗人心绪的寥落,大好的时光在白白消逝,盛开的菊花也徒自争艳,诗人于是感慨系之。
“敛襟独闲谣”即写诗人的感叹,他整敛衣襟,独自闲吟,而思绪辽远,感慨遥深。想自己游息于山林固然有不少欢乐,但留滞人世不能就一无所成。诗人在这里不仅感叹人生的短暂,而且对人生的价值重新作了审视,诗中关于“深情”的内容并没有加以明确说明,只是隐隐约约地点出了作者悲从中来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无酒可饮,而更大的悲痛隐藏在心中,这就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身价值的探求。
此诗以说理与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体现了陶诗自然流畅的特点,其中某些句子凝练而新异,可见渊明铸词造句的手段,如“世短意常多”、“日月依辰至”及“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等虽为叙述语,然遒劲新巧,词简意丰,同时无雕饰斧凿之痕,这正是陶诗的难以企及处。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诗),自从有了陶渊明对菊情有独钟,“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菊花,便成了不慕名利、志存隐逸的象征。人们吟其色,颂其姿,咏志抒怀,纷纷赞美菊花天姿高洁、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
后人称陶渊明为“菊圣”,受其人格魅力的感召,世人爱菊赏菊颂菊之风盛行,正如宋代诗人范成大《范村菊谱》里所说:“故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至陶渊明尤甚爱之,而菊名益重。”后人咏菊诗文中有很多用典陶渊明,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咏菊》)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念奴娇》)清朝诗人陈鹤年的“最爱东篱闲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题画菊》)……陶令与东篱已成了菊花古诗文中不可或缺的风景,菊花诗文自此有了明确清晰的主流定位,咏菊诗文层出不穷,佳作不断,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范文二:陶渊明
陶渊明《饮酒》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范文三:陶渊明
陶渊明
西方人本主义的哲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哲学在西方曾经很流行。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每个人的追求在层次上有所不同。有的人眼光比较高远,也有的人眼光十分短浅。
王国维曾举过一个例子,他说苍蝇有千百双眼睛,咫尺之内视力要比人敏锐得多,可是更远的距离就看不清楚了。因为它的视力就只在这一点点的地方。其实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小知与大知的区别。
西方哲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自我实现”之说,也曾把人生的需求和对人生的理解,分别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当然是生存的需求。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要做什么事情首先必须穿衣吃饭,维持你自己的生存。这是一个人生而有之的最基本的需求。当你有饭吃了,有衣穿了,你还需要什么?你还需要安全,需要保证不受外来的危害。当这两项需求都满足了之后呢?你还会产生一种归属的需求。就是说,在这个社会之中,你是归属于哪一个群体的,你要找到你自己的一个位置。近年来国外产生了所谓“寻根热”,那就是来源于人类这种归属的需求。此外呢?你还会产生自尊的需求、爱的需求??一直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任何人都不是生下来就有“自我实现”之需求的,从维持生存到自我实现,这里边有一个渐进和提升的过程,过程快慢因人而异。并且,对“自我实现”需求的强烈程度也因人而异,有的人这一需求十分强烈,强烈到盖过了其他一切需求;有的人则并不十分强烈,因为他已经被那些低层次的需求拖累住了。
马斯洛在谈到“自我实现”时还特别提到一种现象,叫做“约拿情结”。约拿是《圣经》上的一个人名。《圣经》的《旧约》中有一篇就叫做《约拿记》。
“约拿情结”的意思是,你已经看到了那个最高的境界,可是你没有勇气,不敢去追求。你作茧自缚,被那些低层次的需求限制住了,所以你就无法达到那个“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成长的恐惧。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逃避成长,拒绝承担伟大的使命。)
其实,关于“自我实现”这种境界,中国古代的儒家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说,“仁者不忧”;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陶渊明的诗从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很朴实,实际上却很复杂很难讲。一个人从低层次的需求发展到高层次的需求,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陶渊明的诗,就正好反映了他达到“自我实现”之境界所经历过的那一个复杂的、艰难的、曲折的过程。
北宋诗人苏东坡曾经说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qú而实腴”。质,是质朴;绮,是华美。癯,本来是瘦,引申为单薄、简单;腴,本来是肥胖,引申为丰富。这句话的意思是:陶诗外表上很质朴,实际上很华美;外表上很简单,实际上很丰富。
元代诗人元遗山称赞陶渊明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太康诗人潘岳《闲居赋》,给人清高澹泊的印象。可他本人却热衷于追逐功名利禄,这个人虽然在诗坛享有一定的名气,但他的诗始终达不到更高境界。因为《易经》上说“修辞立其诚”,潘岳所写的既不是自己的真心话,怎么能写出好作品来呢?
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作者是南北朝的庾信。庾信羁留异国,不得不替异族做事,而且他对自己国家的灭亡是应该负一部分责任的。因为他曾得到朝廷信任,为国家带兵打仗,可是当侯景大军来到面前时,他就望而生畏,弃军而逃。这个人,在品行上是有缺欠的,然而他的诗却写得很好。为什么呢?因为他终生都在为自己的过错而痛苦。他能够面对自己的过错,不逃避,不掩饰,更不像潘岳那样自鸣清高。
陶渊明的诗就从来没有过一点儿虚假的感情。苏东坡称赞他“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这种作风,就叫做“任真”。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全都任凭自己的真心去表现。
陶渊明为什么去做彭泽县的县令?他自己曾坦率地对人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弦歌”在这里指的是做县官。他说自己想找一个小小的县做个县官,为的是存点儿钱置些房地产来度日谋生。这就是他的“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然而他这彭泽县令只做了八十几天,还没等到公田收获就辞官不做了。这又是为了什么?要知道,做官并不容易,如果你不肯贪赃枉法,不会苟且逢迎,那么你在官场里混实在就是受罪了。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序中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他说,勉强改变自己的本性去适应官场生活实在比挨冻受饿还要痛苦,两相比较起来,我宁可去挨冻受饿。你看,他在辞官退隐的时候也没有标榜自己如何清高,只说这是为了适应自己的本性,这就是他的“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
《饮酒诗》中的一首: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来去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栖栖”出于《论语?宪问》的“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意思是,孔丘这个人为什么如此惶惶不定呢?“栖栖”,形容一种来往追寻、不能安定下来的样子。
我们如果想要了解“栖栖失群鸟”这个形象,首先必须了解陶渊明为什么要写这一组《饮酒诗》。在写这一组诗的时候,陶渊明已经归田躬耕,可是忽然有一天人家送酒来给他喝,并且劝他再次出去做官。正是由于这件事情引起了他的许多反思。
在这组诗的最后一首诗中他还曾直接提到孔子:“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鲁中叟”,指的就是孔子。“汲汲”,是匆忙营求的样子,事实上也正是前边那个“栖栖”。孔子总是那样来往奔波,总是那样惶惶不定,他在营求什么?原来,社会有那么多缺点和弊病,就好像裂了许多口子一样,他是想把它们弥补缝合起来。这就是孔子之所以“汲汲”、“栖栖”的缘故。他要挽救人间的堕落和败坏,恢复整个社会的淳朴自然。
这只鸟如此奔波不安,如此往来不定,它所追求的是什么?我们刚才引过的西方哲学家马斯洛说人都有一个归属的需求,在社会上要有自己所属的一个群体。
可是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变得举世皆浊,众人皆醉,而只有你是清醒的,那时候会怎样?那时候你就“失群”了。陶渊明从什么时候失群的: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乐趣: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这也是田园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古人在秋天粮食收获之后自己酿酒,到春夏之时酒就酿好了。据说有一次陶渊明自己把酒中的渣滓过滤掉,一时找不到过滤的用具,就把头巾摘下来用,用过之后依然戴在头上。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实在是一件愉快的事。《圣经》中说:“该走的路我已经走过了,该守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饮酒》,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什么叫“真意”?那是诗人在这一片美丽的黄昏景色之中体会到的一份宇宙和人生的真谛。所谓“辨”是分辨。他说,我虽然很想把我自己的这一份体会弄清楚、说明白,但那实在并不是语言所能够传达的。他仅仅在写归田之乐吗?显然并非如此简单。
现在,让我们还回到《饮酒诗》序文中的“闲居寡欢”。既然陶渊明写了田园生活中的那么多乐趣,为什么他在“闲居”时反而“寡欢”?那就是因为,诗人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他所达到的那种人生境界别人都没有达到。
陶渊明在邻居中找不到求仲、羊仲那样的知心朋友,家中也没有理解丈夫的妻子。他的妻儿埋怨他,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肯出去做官,以致让家里人和他一起过这种劳苦饥寒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他怎能不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在陶渊明归田以后生活很穷苦,甚至写过一首题为《乞食》的诗。
陶渊明所喜欢使用的形象,一个是鸟,一个是松,一个是菊。
在使用松和菊两个形象时,他的取义往往比较单纯,松总是象征着坚贞,菊总是象征着贞秀;但在写鸟的时候,他的取义就往往比较复杂。比如,在我们讲的这首《饮酒》诗中,他写的是一只失群的鸟;在《归园田居》里他还写过“羁鸟”,就是被人抓去养在笼子里的鸟,他说那鸟永远怀念它旧日所居的山林。这些鸟的形象所表现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联系到陶渊明的身世经历了。
陶渊明的曾祖是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平定过军阀叛乱。他是出身于一个仕宦的家庭。但古人一般是由嫡长子继承爵位,而陶渊明虽然是陶侃的后人,却是旁支的子孙,他的这个支系到了他这一代就没落下来。他的父亲很早就死去,所以他少年的时候生活十分贫苦。
中国古人有一个观念,认为百工各有自己的专职,而“士”的专职是以天下为己任。读书人做官是为了完成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并不是为了赚钱。但孟子却提出了新的说法,他说:“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做官本来应该是实现理想的手段而不是挣钱的职业,但有的时候却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挣钱的职业。什么时候允许你这样做呢?那就是在你“亲老家贫”的时候,可以允许你为了得到一些俸禄孝养年老的父母而出来做官。
陶渊明的第一次出仕就是为此缘故。史书上说他“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可是过了不久,他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陶渊明忍受不了官场的虚伪,所以就辞官不干了。史书上记载,说他此后又出来做过镇军参军和建威参军。“参军”,是将军手下参谋军务的官职。
陶渊明的第一次“出为州祭酒”固然是为了“亲老家贫”,但他后来的几次出仕就不仅仅是为贫了,他很可能有过他的政治理想。
他写过一首《咏荆轲》,赞美荆轲说:“其人久已没,千载有余情。”他说,荆轲虽然死了,但他在强大的敌人面前的那种反抗精神是永存的。如果命运真的给他一个机会,他又何尝不想有所作为?
可是有谁能够理解他?有谁能够帮助他实现那些理想和志意?
他几次出来做官,未必不是试图寻求实现他的理想,可是他每次出来都是过了不久就回去了。他一踏入官场马上就觉得不对,不但看不到实现理想的道路,而且看到的都是贪赃枉法和以权谋私。所以他才要退出这肮脏的官场,才写了“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写了“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现在我们就回过头来接着看《饮酒》诗的“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日暮”,本来应该是鸟儿归林的时候了,然而这只失群之鸟却还没有找到一个栖身之处。这使我们联想到:没有一个人是生下来就能够达到“自我实现”的,这其中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之中可能会有很多的徘徊、彷徨、悲哀和失望。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他说这只失群鸟还不只是徘徊了一夜而已,它是夜夜都在徘徊,而且叫声一夜比一夜更悲哀。到底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依附于桓玄?还是刘裕?还是刘牢之?他们都不是与我志同道合的人!
“厉响思清远,来去何依依”的“厉响”,那是一种带着多么激烈感情的高亢的叫声。从鸟的声音可以听出来,它是在向往一个理想的地方,一个真正清白的所在。而且,它是怀着一种很强烈的归向依恋的感情去寻求这个所在的。
接下来诗人说:“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松树”,代表能够忍耐严寒风雪打击的一种力量;而“孤生松”,则更代表着非同一般的胆气。这只鸟,它经过如此疲劳艰难的飞翔之后终于选定了这松树作为托身之所。它从高高的空中敛起翅膀径直向这棵松树落下来,愿意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交托给这棵松树,今后无论需要付出多么高的代价也不会再离开它。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陶渊明所选择的是什么?这棵松树所代表的是什么?当然我们可以说它代表田园躬耕归隐的生活。但这是一个太现实的说法,并不能准确地概括陶渊明的选择。事实上,这是他在精神上所找到的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所在,有了这个所在之后,他就再也不徘徊,再也不彷徨了。
陶渊明的几次出仕:第一次是起为州祭酒,那是因为母老家贫而出仕的。但后来他又曾做过镇军参军和建威参军,还有一度经为桓玄出使建康。我以为,这几次出仕他都是怀有某种理想的。刘裕和桓玄虽然最终都做了叛逆的事,但从当时的情况看,桓玄要平定孙恩的叛乱,刘裕要讨平桓玄的叛乱,毕竟还是一种忠义的表现。所以陶渊明当时为他们做事,也许是希望借此机会为国家的安定太平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桓玄和刘裕的所作所为很快就让他失望了。他一接触到那个黑暗腐败的官场环境,马上就意识到他个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他有一度就躬耕归田了。
可是他最后又有一次出仕,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他做了彭泽县的县令。这一次,他又是为贫而仕。关于这一次出仕的原因,我们可以看他的《归去来兮辞》的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瓴无储粟。”
他说:“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因为当时有很多战事,他不愿意到太远的地方去做官。彭泽县离他的家很近,县里边有公田,公田的收获还可以酿点儿酒喝,所以他就要求做了彭泽县令。你看,陶渊明说得多么坦白!他对官场早已失望,知道那不是可以实现理想的地方,所以这一次出仕,只是想做上一年的官,存一点儿钱,秋天粮食收获的时候再酿一点儿酒,就辞官不做了。可是事实上他并没有做满一年,只做了八十多天就辞官而去。为了什么原因呢?他自己的解释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因为他的妹妹在武昌死去了,他要去为她料理丧事,所以才辞官的。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宋书?陶潜传》上说,是因为“郡遣督邮至县”——上边派了一个督邮到县里来视察。在中国官场中,上边派人下来视察,并不检查你真正的政绩,只要你请他吃饭喝酒,送给他红包,他就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好话;如果你没有把他打点好,他到上边就不知会给你打出什么小报告,让你倒楣。这种小人本来是君子所不齿的,可是按规矩,县令应该“束带见之”,就是说,必须穿上官服,很恭敬地去拜见他。于是陶渊明就说了他那句很有名的话:“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就“解印绶去职”。所谓“五斗米”,并不是说当时县官的俸禄只有五斗米,他的意思是:我不能为了吃一碗饭而向贪赃枉法的小人卑躬屈膝!试想,如果你明明知道这个人品质卑下,劣迹昭彰,但在官场中他是你的上级,你必须事事服从他的指挥,这是一种什么滋味?陶渊明认为这种事情是无法忍受的,所以马上就辞官不做了。
像陶渊明这样的作法是否过分消极了?我以为,有些事情不能够一概而论。
我曾提到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理论,这位西方哲学家还曾经把“自我实现”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超越型”的自我实现,另一种是“健康型”的自我实现。
“超越型”的自我实现是脱离社会的,而“健康型”的自我实现是不脱离社会的。其实我国古人有的对这两种“自我实现”境界也早已有所认识,只不过他们没有发明“自我实现”这个名词而已。
在中国古代有所谓“圣者”,可以说,“圣者”就是达到了“自我实现”境界的人。孟子
曾经说,商周之际的伯夷是“圣之清者”,夏商之际的伊尹是“圣之任者”。因为,伊尹不管君主是商汤还是夏桀,只要对老百姓有好处,谁用他,就为谁做事,他是把完成自己与完成社会结合在一起的。而伯夷宁可饿死首阳,也不肯为周武王做事,他的自我完成是脱离了社会的。如果说伊尹属于“健康型”的自我实现,那么伯夷就属于“超越型”的自我实现了。
佛教讲究“证果”,那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实现。佛教的证果也有两种,有的人证“阿罗汉果”,有的人证“菩提果”。“阿罗汉果”属于“超越型”的自我实现,因为证果之后就完成了自己,不再转入“轮回”了。“诸佛菩提果”则属于“健康型”的自我实现,因为证诸佛菩提果的人,他的志愿是“觉有情”,就是使有情之人都能得到觉悟。为什么是“有情之人”?因为,只有有情之人才更深刻地认识人生的痛苦,才迫切地需要得到觉悟和解脱;也只有有情之人才有敏锐的心灵和感受,才有觉悟的灵性。由此可见,证“诸佛菩提果”的人,他自己的完成总是和社会、众生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地藏王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又说“我不度众生誓不成佛”。
刚才我是通过儒家和佛教的例子来说明“自我实现”的不同类型,也许说得还不是很明白。现在我再举一个更通俗一些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杜甫说,“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你看那地上的蚂蚁,一天到晚只知道往自己的洞穴里拖食物。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喜欢蹲在地上看蚂蚁打架,它们分成两队,像在真的战场上一样,打得死伤狼藉,打架的原因可能是为了争夺一些食物。一般人的生活也与此相似,他们只知道物利的争逐,就像那些在地下爬行的蚂蚁一样。
当然了,在前面我也说过,穿衣吃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陶渊明也说过“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人生总归有常道,而衣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怎么能衣食都不经营而还要想安乐呢?)《(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如果你没有饭吃,没有衣穿,饿都饿死了,还讲什么“道”?这本来是不错的。可是,人家陶渊明不是还说过“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饮酒》)吗?你一天能吃几碗饭?何必贪心无厌,甚至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去换取那些你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好,现在就有那么一些有觉悟的人明白了这一层道理,因此他们不再像大多数人那样在地下爬行,而是展翅飞起来了。
其实,庄子在《逍遥游)里所写的鲲鹏就是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北海有一条大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鲲化为鹏之后,就离开它原来所在的北海,飞向更远的南海。
那么,这少数有觉悟的人飞起来之后呢?我以为,飞起来之后他们还可以再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自命清高——你们看我多么不凡,你们都在我的脚下,都是肮脏龌龊的;第二种是所谓“和而不流”——我仍然跟大家一样生活,只不过我有我自己的操守,绝不会随波逐流或同流合污;第三种人是最高尚的——我自己虽然飞起来了,可是怎么能看着大多数人依然过那种爬行的生活?我要回到地面上尽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也飞起来。这最后一种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果”,或者是西方所说的“健康型”的、不脱离社会的自我实现。 话虽然如此说,但做起来很难,因为人是没有办法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尽管你不自命清高,也不只顾洁身自好,尽管你也想落下地来教会大家一起飞,可是时代允许你吗?很可能你刚刚落下来,还没有教别人飞呢,自己就先被踩死了。所以说,发愿由人,而这愿望能否完成就不尽由人。在不如意的情况下你怎么办?由此就有了勇于进和勇于退的两类人,而陶渊明在本性上就属于勇于退者。由于时代的限制,他断然选择了退隐的道路。然而当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之后,那没有完成的志意毕竟是一种遗憾,所以他才说“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杂诗》)(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才说“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因此我以为,我们了解陶渊明,必须从这样几个层次来全面地了解,而不是片面地只看他消极的一面。
范文四:陶渊明
陶渊明简介
陶 渊 明(约 365年 — 427年 ),一 名 潜 ,字 元 亮 ,号 五 柳 先 生 ,私 谥 “ 靖 节 ” ,东 晋 末 期 南 朝 宋 初 期 诗 人 、 文 学 家 、 辞 赋 家 、 散 文 家 。 东 晋 浔 阳 柴 桑 人 (今 江 西 九 江 ) 。
曾 做 过 几 年 小 官 , 后 因 厌 烦 官 场 辞 官 回 家 , 从 此 隐 居 , 田 园 生 活 是 陶 渊 明 诗 的 主 要 题 材 , 相 关 作 品 有 《 饮 酒 》 《 归 园 田 居 》 《 桃 花 源 记 》 《 五 柳 先 生 传 》 《 归 去 来 兮 辞 》 等 。
一 、 人 物 生 平
陶 渊 明 ,晚 年 更 名 潜 ,字 元 亮 ,号 “ 五 柳 先 生 ” ,谥 号 “ 靖 节 先 生 ”(死 后 由 朋 友 刘 宋 着 名 诗 人 颜 延 之 所 谥 ) , 出 身 于 没 落 仕 宦 家 庭 , 我 国 第 一 位 杰 出 的 山 水 田 园 诗 人 。 晋 世 名 渊 明 , 入 刘 宋 后 改 名 潜 。
唐 人 避 唐 高 祖 讳 ,称 陶 深 明 或 陶 泉 明 。大 约 生 于 365年。曾 任 江 州 祭 酒 ,建 威 参 军,镇 军 参 军 , 彭 泽 县 令 等 , 自 做 彭 泽 县 令 八 十 多 天 便 弃 职 而 去 , 从 此 归 隐 田 园 。 他 是 中 国 第 一 位 田 园 诗 人 。 有《 陶 渊 明 集 》。被 称 为 “ 千 古 隐 逸 之 宗 ” 。曾 祖 父 陶 侃 ,是 东 晋 开 国 元 勋 ,军 功显 着 ,官 至 大 司 马 ,都 督 八 州 军 事 ,荆 、江 二 州 刺 史 、封 长 沙 郡 公 。祖 父 陶 茂 、父 亲 陶 逸 都 做 过 太 守 。 (父 名 史 不 载 , 存 疑 。 )
二 , 语 言 特 点
1. 平 淡 自 然
但 这 平 淡 是 把 深 厚 的 感 情 和 丰 富 的 思 想 用 朴 素 平 易 的 语 言 表 达 出 来 ; 表 意 易 读 懂 , 其 内 涵 还 需 细 细 品 味 ,但 又 富 有 情 致 和 趣 味 。梁 实 秋 曰 :“ 绚 烂 之 极 归 于 平 淡 ,但 是 那 平 不 是 平 庸 的 平 , 那 淡 不 是 淡 而 无 味 的 淡 , 那 平 淡 乃 是 不 露 斧 凿 之 痕 的 一 种 艺 术 韵 味 。 ”
2. 语 言 质 朴 , 明 白 易 懂 ,
如 农 家 口 语 ,但 塑 造 出 来 的 艺 术 形 象 却 生 动 鲜 明 。苏 轼 云 :“ 渊 明 诗 初 视 若 散 缓 ,熟 读 有 奇 趣 。如 曰 :‘ 暧 暧 远 人 村 ,依 依 墟 里 烟 。狗 吠 深 巷 中 ,鸡 鸣 桑 树 颠 。’ 又 曰 :‘ 采 菊 东 篱 下 , 悠 然 见 南 山 。’ 大 率 才 高 意 远 ,则 所 寓 得 奇 妙 ,遂 能 如 此 ,如 大 匠 运 斤 ,无 斧 凿 痕 ,不 知 者 则 疲 精 力 ,至 死 不 悟 。” 体 现 了 一 种 “ 看 似 寻 常 最 奇 崛 ,成 如 容 易 却 艰 辛 ”(王 安 石 语 )的 巧 妙 构 思 。 [7]
3. 抒 情 、 写 景 、 议 论 紧 密 结 合 , 情 景 交 融
从 中 反 映 了 作 者 的 个 性 , 他 的 清 高 自 赏 和 不 与 世 俗 同 习 。
三.饮酒写作背景:
公元 416年,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秦。首发攻克了洛阳,西晋故都得到光 复。第二年又攻克长安。长安经过百年沧桑,终于被晋军收复。消息传到江南,东晋朝野一片欢腾。 刘裕 通过北伐,极大的扩大了他个人的权利。朝廷为了讨好刘裕,下诏书封刘裕为相国,总管朝政,又封他为 宋公,食邑十个郡,加九锡,位在各诸侯之上,刘裕故作推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控在刘裕手里, 他想要什么,朝廷就得下诏书给他什么。他想当朝廷的王,当今的朝廷也得赶快让位给他,这是早晚的事。 那一年秋天,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 件事悲伤郁悒。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 他又想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兴衰荣辱也在不断地交替更换。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莫不如此。为 这些事烦恼也没有用,还是多喝点酒,好好睡一觉吧。 陶渊明只要弄到酒,没有一个晚上不喝他个一醉方 休。他认识到,人生在世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就应该坦荡从容,无忧无虑地度过。 醉酒之后反而诗兴 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
范文五:陶渊明
陶渊明咏菊诗
(一)
秋菊有佳色,不同桃李枝。成蹊在其下,秾艳能几时?
惟爱此霜杰,单含贞秀姿,故人都壶至,赏趣聊赋诗。
(二)
今生几丛菊,花色又新变。披甲老铸金,西风任酣战。
群芳争媚春,晚节孰为殿。结契浑忘言,应为人所羡。
(三)
采菊东篱下,晨光犹熹微。繁霜拂我帽,零露沾我衣,
寒英自秃发,败叶徒翻飞。荣枯有常理,吾意且忘机。
(四)
芳菊开林耀,因风传冷香。荷鉏不知倦,时为栽花忙。
岂止供欣赏,还宜充糗粮。食之可延寿,有酒须尽觞。
(五)
菊解制颓龄,斯为却老药。花叶附枝干、未尝见凋落。
吾生虽有涯,此命久已托。无酒空服华,闲淫亦云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字,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对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菊,盛开于疾风横扫、寒霜施威的深秋季节;当百花纷纷凋谢之际,它却顶风傲霜,展夺目
之异彩,吐醉人之芳香,因而诗人便纷纷赋予它特定的象喻意义:与世抗争,不同流合污,清高
贞洁,刚烈不阿??然而,真正赋予菊以抗争、贞烈品性的,或者说真正以菊自况、对菊爱得最
执着、影响也最为深广的当独推陶潜。元方回《流奎律髓汇评》跨唐五代宋却独选(宋)赵昌父一
首《菊》恐怕最能说明问题;而且,方回评注道:“菊花不减梅花,而赋者绝少,此渊明之所以无第
二人也。历选菊花诗,仅得此首??,,@在此,他至少承认两个事实:一、菊花之品不减梅花;二、
咏菊诗为陶渊明所独一无二。但是,他将此简单归结于“赋者绝少”则未道出本质所在。人各有
爱,虽与不同时代有关(如唐人爱牡丹,宋人爱梅花),但最终取决于“人各有志”。陶潜之爱菊,
实是由其刚烈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所决定的。
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作为一个力量微弱的书生文人,决定了渊明的理想不可能得到实现; 但有着菊一样耿介不阿性格的诗人却不愿贪图享受、同流合污。他于是隐逸,归居田园,赋诗著
文—这便是文人特有的抗争、奋斗的方式。因此,对于陶渊明的隐逸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他的隐逸并非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理解。与其相反,他的创作和生活都
反映出他对现实和人生的执着,只是往往通过较为隐晦曲折的方式表现而已。”诚然,在战乱频
繁,国家危难之际,任何形式的“隐逸”都不乏消极、逃避之嫌,但无论怎么说,在特定的历史条
件和时代背景下,陶渊明是以其文人特有的方式在不懈地奋斗着:他宁肯饿死也不“为五斗米
折腰向乡里小儿!”宁肯掷官弃禄、生活贫困也不愿向权贵低头屈服;以他的隐逸和创作、以他
的“劳动美”的思想超责豪门大族,抗争黑暗现实,“此所以高出晋宋人物’,@。
因此,我们可以说,与世抗争,不同流合污,清高贞洁,既是菊的高贵品质之所在,亦是陶渊
明的全部可贵之处—陶渊明与菊两者的品质何其相似!无怪乎,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菊,:花之隐逸者也o’’“晋陶渊明独爱菊.”
无怪乎,陶渊明在理想之鸟的翅膀被折断之后,便以“菊(松)”为意象,在诗中借物自况,寄
托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精神!
菊(松)的品质正是陶渊明人格的凸现;渊明的咏菊(松)诗正是他抗争、奋斗的写照。 我们还是来看他的诗歌吧—秋菊有佳色,港露掇其英。(《饮酒》)其七)
诗人从色彩上立意取象,将“松菊”这两个具有相同象喻意义的意象并置在一起便构成一 幅鲜美的
.
图画,从而创造出一种清新的意境:独立寒秋,战风霜寒露,百花凋谢之际独放异彩
—这恰是菊的不同流合污,坚贞不屈的品质。诗人看似轻描淡写,却于平淡中见浓烈,“无意”中见深情:我陶潜退出浑浊官场,不正是学这凛然秋菊吗?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烈。怀此贞秀枝,率为霜下杰。衔麟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 不获展,厌厌竟良月。(《和郭主簿》其二)
这首诗意象密集,但诗人巧妙组合,便构成一个“芳菊和青松—霜和月—幽人和‘我’(隐藏着)”三度空间式的共存并发的画面,创造出一个神话般的世界;而诗人又正是借这个“神 22
界”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情怀,表达自己要学那青松、芳菊以及有着松菊一样高贵品质的“幽 人”,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中之杰”的强烈愿望。
采菊,+.篱
.
下,悠然见南山。(《钦酒》)其五)
诗句从视觉上取象,将意立在“悠然”之上,写诗人归居田园后采菊赏菊的闲情逸致;但细 细咀嚼却不难体味出另一种滋味:理想的幻灭,生活的贫困,诗人无疑有一种难言的苦闷和痛
楚;但他寻求到一种解脱的方法—于是隐逸,于是“欣然”“采菊”、“悠然见南山”;然而,我们从形如羁网的“东篱”,从“欲辨已忘言”的矛盾心境中又可感悟出:这是暂时忘却痛苦的“怡然
自在”,是一种超脱的虚怀;这是哲学上的“真”,宗教上的“善”,美学上的“空灵”,意象建构上的
“朦胧美”。
至此,我们可以说,菊的品格是属于陶渊明的;陶诗中的“菊”所赋予的特定的象喻意义是 其他咏菊诗所无法比拟的。唐太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秋日二首》)乃盛世豪情的流露;
老杜“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九曰》其四)“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秋夜》)乃对菊
自惭、自悲;宋陈简斋“篱底菊花惟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重阳》)所涂色彩仍是“悲伤”;及至
东坡“官事无穷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亦不过借菊自我解脱、自我安慰罢了;要说曹雪芹“数
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对菊》)堪与渊明媲美,但看“一丛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
今”“咏菊》)又知其为“敬陶、慕陶”之“产物”。由此可知,敦颐之说确凿不谬。
“菊之于陶渊明犹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陶潜之爱菊是流芳百世、闻名中外的。我们叹
日本磋峨天皇一首诗中即可窥见一斑,知渊明之咏(爱)菊诗其影响是何其深远—九月玩菊花篇(日)磋峨天皇
秋来秋去人复故,人物联跄皆变衰,如何仙菊笑东篱,看花纵赏机事外。⑦
此外称陶渊明为“仙菊”实在是恰如其分;渊明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生确如顶风傲霜、 清高贞洁的秋菊一样闪耀着灿烂的光辉。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陶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