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社会保障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汇总:
1、 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作为特种 社会保障制度, 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 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 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 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 是国 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 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 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 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2、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 是在妇 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 能力时, 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 助的制度。
3、 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 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 但由于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或萧条时 期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 导致劳动力供 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 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 :即 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 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 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 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 因素确定。
5、 致伤 :致伤是指职工或劳动者 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 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损 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 力的后果。
6、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国家根 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 规定 一个年龄界限, 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 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 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 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 保障其晚年生 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7、 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 主要是 指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自愿互利基础 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 这种 制度服务的对象主要广大农民, 其经费 由参加者和所在乡村共同筹集。
8、 工伤保险中的 “ 无责任补偿 ” 原则 :这主要是考虑到职工在工作中受 到事故伤害,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和痛 苦, 而且会因此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 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实行 “ 无责 任补偿 ” , 即受伤害者不承担任何费用, 而给遭受伤害的职工及时的物质帮助 和经济补偿是工伤保险的首要原则。
9、 失业给付 :被保险人本人
所不能控制的社会或经济因素影响
而造成失业时,由保险人给付失业
保险金以维持被保险人基本生活水
平。
10、 “ 福利国家 ” :在 “ 混合经
济 ” 的条件下,由政府采取大规模行
动来强调社会利益,实行国民 “ 从摇
篮到坟墓 ” 的门类齐全的社会保险和
福利项目,以保障公民在其生存期
间能享受到最低生活水准的国家。
11、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安全
性原则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必须坚
持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指保证
投资本金及时、足额地收回,并取
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对社会保险基
金投资来说,安全原则是根本原则。
12、优待 :优待是指从政治上
和物质上给予良好的待遇,它可分
为广义和狭义的内容。本书中介绍
的是广义的优待。广义的优待是指
国家、社会、群众三方面对优抚对
象广泛的关怀照顾及物质帮助,主
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物质 (资金 )
优待②优先照顾③帮工代工④包户
服务⑤扶持生产⑥走访慰问。
13、职工探亲制 度是指国家和
单位为解决职工与其分居两地的配
偶、父母团聚和减轻其经济上的负
担,按照职工工作年限或工龄长短,
给予一定的有薪探亲假期、工资补
贴和旅费补贴等福利待遇制度。
14、社会救助:现代社会救助
制度是国家及各种社会群体运用掌
握的资金、实物、服务手段,通过
一定机构和专业人员,按照科学的
工作方法,向无生活来源、丧失工
作能力者,以及向生活在 “ 贫困线 ”
或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个人和家
庭,向一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不
幸事故的遇难者,实施的一种社会
保障措施,以使被救助者能继续生
存下去。
15、 “ 基金积累 ” 制 :“ 基金积
累 ” 制或称 “ 个人帐户 ” 制度,是指社
会成员在具有劳动能力的时候,从
参与经济活动创造的财富中,按法
律的要求拿出一部分,为自己将来
的退休养老、医疗保障和失业等积
累后备金。
16、致残 :职工在工作环境中遭
遇意外伤害, 虽经治疗、 保养仍不能完
全恢复, 致使身体或智力功能部分或全
部丧失, 表现为永久性的部分或全部丧
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17、失业率 :是失业人口在全国
劳动力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18、累进费率制 :指因收入高低
不同而规定不同的保险费率, 对低收入
者征收的保险费率低, 对高收入者征收
的保险费率高,并且随着收入的递增,
保险费率也随之按级递增。
19、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这完
全根据个人自愿, 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社
会保险机构缴纳或向国家保险公司投
保, 保险水平由投保人根据本人经济情
况而自定, 投保者退休时, 保险机构可
将储蓄的养老金本息一次性或分期支
付给投保人, 使其退休后可生活得更好
一些。
20、最低生活水平 :从绝对意义
上讲是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饮
食、 衣着和居住条件, 这就是常说的绝
对贫穷 ; 从相对意义上讲,是享有和当
地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最低消费资料
和服务。
21、疗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对被
保险人非因工疾病或患病或伤残而暂
时丧失劳动能力并失去收入时, 提供一
定物质帮助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
会保险。
22、失业者:有劳动能力与劳动
意愿, 而一时无法找到与其技能相称或
条件以当时当地情形认为不可以接受
工作的劳动者。
23、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的
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 出现某些
行业的劳动力供不应求, 而另一些行业
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24、养老保险中的部分积累制 :
指对已退休人员,实行现收现付模式,
对新参加投保的劳动者, 实行完全积累
模式。
25、恩格尔系数 :家庭总收入中
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若该比例很大,
意味着家庭生活水平低, 收入只能供维
持现有生产力水平下的最低生活 ; 反之
则相反。
26、公费医疗:又称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险。 在保险实施范围
上,劳保医疗的实施范围是企业、 公费医疗的实施范围是国家机 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在保 险对象上,劳保医疗的保险对象 主要是企业职工,公费医疗的保 险对象,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及离退休人 员,还包括国家正式批准的高等 院校在校学生的复原回乡的二等 以上残废军人。在管理体制和经 费来源上,劳保医疗,经费按企 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连同职 工福利费一并提取,公费医疗由 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费医疗 管理委员会下设公费医疗办公室 进行管理,其经费全部依靠财政 拨款。
27、自费医疗 :是完全由个 人承担医疗费用的医疗制度。自 费医疗的对象主要是农民、个体 工商户和没有正式工作的城镇居 民。
28、社会优抚中的抚恤 :国家对 因工伤残人员、因工牺牲以及病 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伤残抚恤和 死亡抚恤。
29、结构性失业 :由于技术 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劳动 力不能适应发展了的技术水平和 变化了的产业结构而引起的失 业。
30、社会优抚对象:是社会 上一部分部受尊重而又有光荣身 份 的人 口群 体 —— 军 人及 其家 属,包括退伍军人、伤残军人、 现役军人和为国损躯军人的家属 等。
31、社会保障体系 :是由相 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系列社会保障 项目所构成的体系的总和。 32、社会保险基金 :国家依 据法律和政策规定,通过社会力 量,为保障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 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后的基本 生活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专项基 金。
33、社会福利 :国家及各社 会团体为增进群众福利,改善国 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而举办的公
共福利设施、津贴补助、社会服务和集 体福利事业。
34、流动性 :为了基金保值增值 而作的投资, 在任何时期和合理的价格 条件下, 能够获得现金以保证给付社会 保险待遇所需的支付能力。
35、季节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 由于某些产业生产受气候条件、 社会风 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 使生产对劳动力 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而引起的失业。 36、社会保障 :指国家通过立法 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而采取的各 种社会措施的总和。
37、工伤保 险:国家和社会用立 法强制实施的为在生产、 工作中遭受意 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 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 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38、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由 雇主和雇员定期交纳社会保险费, 不足 的部分由政府补贴, 使投保者享受社会 保险金的一种社会保险模式。
39、失业 :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 意愿的劳动力得不到就业机会或就业 机会或就业后又丧失劳动机会的社会 现象。
40、伤残抚恤 :按规定确定为革 命伤残人员的,给予一定的物质照顾, 对其中无工作的人员,发给伤残抚恤 金,对其中有工作人员,国家发给伤残 保健金。
41、死亡抚恤:指对革命烈士、 牺牲病故军人、 死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 员 (包括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工作人员 ) 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或定期抚恤金。 42、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社会保 险管理机构或受其委托的结构, 用社会 保险基金购买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 特定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 以期获得 适当预期收益的基金运用行为。 社会保 险基金通过投资运营获取收益,反过 来,这些收益又被充实到基金中去,从 而使社会保险基金达到保值、 增值的目 的。
43、职业性疾病 :指职工在生产 或工作环境中, 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候 条件、 生物因素以及一般卫生条件的恶 劣等职业性原因而引起的疾病。 44、医疗保险给付 :被保险人因 疾病或患病或伤残而暂时丧失劳动能 力、无法获得报酬期间由政府和社 会给予现金补助和提供医疗服务, 以填补保险人的收入损失,维持其 本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的行为。 45、社会保险
答: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 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 力,或失业带来收入减少时提供一 定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社 会保障制度。
46、技术性失业
答: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 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劳动力 不能适应发展了的技术水平和变化 了的产业结构而引起的失业。 47、社会优抚和安置
答:社会优抚和安置工作有着 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人民解放军 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夺取政权的重要 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保 卫祖国安全、保卫经济建设顺利进 行的钢铁长城。
48、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答: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社会 保障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和。
范文二:社会保障专业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
2、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包括其各个子系统及其具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
3、社会保障学:
4、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它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结构、项目设置等。换言之,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体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它是由保险、救助、福利、互助和个人自我保障等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编结成的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安全网”。
5、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6、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支劳动能力从而失支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①养老保险: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年老而退出社会劳动后,能够获得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的社会保险项目。
②医疗保险:这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伤害时提供的医疗保险制度。
③失业保险:这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失去经济来源时,按法定时限和标准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项目。
④工伤保险:这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从事职业工作遭受伤害或患有与工作相关的职业病提供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项目。
7、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是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和福利,除前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外,还包括其他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福利,以及全部公共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和服务。狭义的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从属概念,是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并列的概念,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8、慈善事业:是以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道德基础,以社会成员的自愿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民间公益事业团体根据捐献者的意愿对需要帮
助的社会成员进行物质帮助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互助事业,是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组成部分。
9、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属于社会服务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服务,它是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
10、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建立的面向本企业职工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它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由企业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发展需要自主建立,是对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11、商业保险:商业保险保险人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通过保险合同建立保险关系的一种商业交易行为,是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支付一定的保险费,将自己特定的风转移给保险人,当约定风险或事件发生后,由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支付赔款或保险金的一种风险管理机制。
12、社会保险型保障模式: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通过国家、雇主和个人三方共同分担责任,充分体现保险互助互济原则的一种保障形式。(德国、美国、日本)
13、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主要代表是新加坡创造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及后来变种的智利模式,都以强调自我积累、自我保障为基体原则。
14、福利国家型模式:强调普遍性与全民性,是在经济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全面保障形式,目标在于对每个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诸如疾病、灾害、年老、生育、死亡以及鳏、孤、独、残都给予安全保证。典型国家是英国和瑞典。
15、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国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模式。以称政府包型社会保障制度(前苏联)。
16、社会保障法:一般来说,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通常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以法律的面孔出现。
17、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社会保障法所规范的各种特定的社会保障关系,主要是国家或政府、企业或集体和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
18、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体:是指在社会保障活动中,依法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主体资格是由法律规定的,也是社会保障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的。
19、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客体:是指各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目标。
20、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包括社会保障专业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体系。社会保障专业法律体系是指专门规范社会保障事务的法律,它们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并健康运行的主要依据,如《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等等。社会保障相关法律体系是指一些国家制定
的包含有与社会保障内容相关的法律所构成的体系,如《劳动法》、《公务员法》等等。
21、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宪法》所确定的公民权益和国家提供社会保障的规范为根本的立法依据;通过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国民保健法、军人保障法及其他专门社会保障法律与相关立法(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共同组成了社会保障专业法律体系,而在每一项专业法律又统辖着若干个子法规或实施细则,从而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2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组合。
23、集中管理模式:是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全部统一在一个管理体系内、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集中对社会保障各项目基金营运、监督等实施统一的管理。
24、分散管理模式:是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各自建立一套保障执行机构、资金营运机构及监督机构,各保障项目之间相互独立,资金不能相互融通使用。
25、集散结合管理模式:是指将社会保障共性较强的项目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而将特殊性较强的项目单列,由统一的社会部门分散管理。
25、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依法行使对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与监督权力,它是确保社会保障制度良性运行的保证。
26、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政府财政、审计部门对社会保障制度行财务上的管理与监督;二是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对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财务运行管理与监督。
27、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28、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内部各集团、各阶层及其成员之间进行的直接分配,它集中地体现了物质生产领域资本拥有者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权力较量及分配对立关系。
29、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基础上,再次进行的收入分配,它通常由国家主持,即以税收或其他财政收入手段,在物质生产部门初次分配最终结果的基础上,集聚财政收入,再以财政支出形式分配出去,以满足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社会成员和社会集团,同时,也可以由企业或居民以劳务付费等方式进行收入再分配。
30、征费方式:是指政府职能部门根据有关法律强制征收并用于特定社会保障项目的筹资方式,它一般限于社会保险,即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障、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等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均可以采取征费方式来建立专项基金。
31、自由筹资方式:即采取非固定的、灵活的方式来征集社会保障基金,它来源于公众的自愿参与。
32、预算管理:政府预算管理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的预算管理与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
33、财务监督:即政府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与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全过程都实行财务监督,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34、待遇给付: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最终环节,是国民社会保障权益实现的标志。
35、委托投资:即社会保障基金委托给专门的投资公司进行投资,所获得的利润按委托投资合同的规定共同分享。
36、现收现付式:亦称为非基金式或纳税式统筹分摊方式,该模式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两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角度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与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税),其特点是以支定收,实行初期因支出规模小而费(税)率较低,以后则会随着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提高,实质上体现着养老保险负担的代际转移。
37、完全积累式:也可称为基金式或总平均保险费式或预提分摊方式。该模式是在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退休率、伤残率、通货膨胀率等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后,从追求养老保险收支的长期平衡角度出发,确定当的费率标准,将养老保险较长时期的支出总和按照比例分摊到整个期并向企业与个人征收,同时对已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与管理。
38、部分积累式:亦称为部分基金式或混合式、附梯式。尽管现收现付式与完全积累式均有着自己的特点与长处,但分别采用又都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困难。
39、社会统筹模式:是通过养老保险筹资渠道筹集到的养老保险基金全部进入社会统筹,由相关部门根据当年或一个周期内的社会需要统筹规划考虑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问题。
40、个人账户模式:是指企业、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当劳动者步入老年、失去劳动能力、离开劳动力市场以后,再按照个人账户积累的金额(本金+运营收入),领取养老保险金。
41、给付既定模式:是先设定养老保险金为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需要达到的替代率,以此确定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标准,再结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测算,来确定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比例。
42、缴费既定模式:是结合未来的养老负担、基金的保值增值、通货膨胀率、企业的合理负担、现行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水平等因素,经过预测,确定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比较稳定的缴费比例或标准
,再根据这个缴费标准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并完全或部分地存入劳动者的个人账户,在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后,以其个人账户中的金额作为养老保险金或养老保险金的一部分。
43、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是指制度的适用对象和适用人群。
44、基本养老保险:是指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是中国首创的一种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45、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雇主)和个人缴纳保险费进行筹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病接受了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46、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立法实施的对公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它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资金,保证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
47、商业医疗保险:是指同保险公司开办并完全按照等价交换、自愿成交原则确立的市场化医疗保障,它以投保人与保险公司订立医疗保险合同为直接依据。
48、医疗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保障被保险人患病期间的基本医疗,同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向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形成的基本医疗保险专项基金。
49、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也被称为医疗保险费用偿付或结算。它是指由医疗保险组织(机构),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在被保险人接受医疗服务后,对其所花费的医疗费用运行部分或全部补偿,也可以理解为对医疗服务机构消耗的医疗成本进行补偿。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就是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
50、按服务项目支付: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定点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项目和服务量,对它们做出的费用补偿的办法。它属于费用后付制。
51、按人头支付: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如1年),根据定点医院服务对象的人数和规定的收费标准,预先支付供方(医疗服务机构)一笔固定的服务费用。
52、总额预算制:由政府单方面或医疗保险机构同医院协商事先确定年度预算总额,在年度内,医院的医疗费用全部在总额中支付。
53、工资制(薪金支付)制:社会保险机构根据定点医院或其他医疗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向他们发工资,以补偿定点医院人力资源的消耗。一般依据所提供服务的时间、医生的技术等级、服务的数量及质量来确定医疗服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54、定额(或按比例)自付:被保险人每得到一次门诊或住院服务时,都需自付一定数额(或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其余部分全部由医疗保险机构负担。
55、扣除保险:保险机构规定,当被保险人就医时,其医疗费用在某个标准数额(通常是最低限额)以下的部分由病人自付,保险机构只支付这个标准数额以上的部分。个人自付的水平也叫“起保线”、“起付线”。
56、限额保险:保险机构设立最高支付限额,在这个限额以下的部分由保险机构支付,超出这个水平的医疗费用由病人自己负担。这个最高限额是医疗保险机构支付的“封顶线”。
57、国家医疗保险:也被称为全民医疗保险,其医疗保险资金主要来自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将税收形成的医疗保险基金有计划地拨给有关部门或直接拨给公立医院,医疗保险享受对象看病时,基本不需支付费用。因此,国家医疗保险又称为免费医疗保险。(英国)
58、初级医疗服务:也叫家庭医生服务或通科医生服务,提供初级医疗服务的医生称为家庭医生或通科医生。
59、社会医疗保险: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是由雇主和雇员缴纳,政府酬情补贴。(代表性国家有德国、法国、日本)
60、社区合作医疗保险:又可称为基层医疗保险和集资医疗保障制度。是依靠社区的力量,按照风险分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在社区范围内多方筹集资金,用以支付参保人及其家庭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费用的一项综合性医疗保健措施。(以中国的合作医疗和泰国的健康保险卡制度为代表)。
61、储蓄医疗保险制:是强制储蓄保险的一种形式,它通过立法强制劳方或劳资双方缴费,以雇员的名义建立保健储蓄账户(个人账户),用于支付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62、就业:广义:指劳动力要素和生产资料要素结合的状态。狭义:指具有劳动能力并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人从事某一岗位的工作或合作的社会经济活动以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一种活动。
63、失业:广义: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狭义: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64、自愿性失业:指劳动者自动放弃就业机会,而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岗位的情况。
65、非自愿性失业:指劳动者愿意接受现有的货币工资水平却仍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66、完全失业:指失业者有劳动能力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67、部分失业(不充分就业):指有劳动能力的人,虽然有工作,但工作报酬达不到法定的工资标准,工作时间达不到正常工作时间的1/3。
68、显性失业:又称公开失业
,一般以失业人员到职业介绍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为准,一般用失业率来反映。
69、隐性失业:指未表现出来,但确实存在或就业不充分的现象,指实际生产率低于潜在的生产率,是一种劳动力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
70、摩檫性失业:指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时间滞差、信息成本和流动成本等原因引起的失业。
71、季节性失业:指由于季节变化或由于消费者季节购买的习惯等原因引起的失业。具有规律性、行业性以及失业持续期的预知性等特点。
72、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管理改善、生产方法改进等原因造成的失业。
73、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的变动,引起了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产生的部分劳动者成为失业者的情况。
74、马克思的失业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的,他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的表现,即资本的私人占有和整个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矛盾的突出反映。
75、菲例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76、“奥肯法则”:(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1962年提出)该法说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精确关系。
77、失业保险:是旨在通过能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相关服务来增强劳动者抵御失业风险能力的一个社会保险系统。
78、失业保险基金:是在国家法律或政府行政强制的保证下,集中建立起来并给予符合领取条件的失业者物资补偿的资金。
79、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情况下所遭受的以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从国家、社会得到的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障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80、“无过失补偿”原则:亦称“补偿不究过失”或“严格责任”、“绝对责任”原则,即工伤事故发生后,不论事故的责任在雇主或者第三者或职工个人,均应对受害者进行补偿。(首创于德国)
81、工伤保险的赔偿原则:指劳动者个人所有的劳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致残、死亡而遭到严重损失以致完全丧失,需要对劳动力价值的损失和丧失进行赔偿。
82、开放式列表法:即除已经纳入法律、法规中的职业病之外,还可以在实践中随时把那些已证明是由职业导致的新的疾病列入职业病范围。
83、封闭式列表法:即国家立法规定的职业病范围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在工伤保险的实际操
作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相关事宜,对有些新发现的职业疾病,只有在正式修订职业病目录增列其中才被承认。
84、个别确定法:又称为功过确定法或经历确定法,它与雇主责任制中义务性保险缴费额的确定办法最为接近。
85、丧失劳动能力:指个人因身体或精神受到伤害而导致本人工作能力严重减弱的状况。
86、人身能力丧失:是指因工伤而使个人的适应性受到损害,它主要参照同年领、同正常、健康的人的状况而鉴定,在人身能力鉴定中只考虑其损害程度而不考虑人身能力受到损害后所带来的可能的经济或职业后果。
87、职业能力丧失:指因工伤而丧失从事职业的能力,这种鉴定以受伤者能否胜任受伤前所从事的工作为依据,职业能力丧失的鉴定通常是通过个别工作或集体工作的证明人评定职业病或意外事故的方式进行的,不过,现在纯粹只考虑职业能力丧失的补偿项目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普通的项目,职业能力丧失鉴定以鉴定损害为标准,而不是以鉴定在一般劳务市场上的获取收入能力的丧失为标准。
88、一般劳动能力丧失:是指发生工伤后重新寻找工作和获取与过去相当的收入水平的能力,它是以获取新工作的可能性即以个人剩余的挣钱能力为理论基础,丧失工作能力的鉴定不是以具体的职业为依据进行衡量而以个人取得工作并获取收入的机会为依据进行衡量,这种方法考虑了个人受伤的严重性、基本特征、年龄、受伤前的工作情况及以后求职的可能。
89、医疗给付:指对工伤事故中的受伤者负担对其治疗及采取相应措施的费用或直接提供医疗服务。
90、工伤津贴:指在工伤治疗期间支付给受伤人员的补贴,补贴标准在所有国家都是按照发生工伤事故前若干月内本人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
91、残疾补助金:指在伤情稳定、医疗终结后,根据工伤鉴定机构鉴定的残疾等级予以支付的一种工伤待遇。
92、社会救助:也称社会救济,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目标是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保障其生存权。
93、社会救助体系:指一个国家对于特定人群所进行的各种救助项目所形成的一整套制度框架体系。
94、贫困: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在长时期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劳动收入来维持一种生理上要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社会水准的状态。
95、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
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收入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生产方面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甚至难以维持简单的在生产,在生活方面难以满足人们生存的最低需要,衣食不得饱,劳动力本身再生产难以维持。
96、相对贫困;指比较而言的贫困,一方面指随着时间变迁和不同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下的贫困标准的变化而言的贫困,另一方面指在同一时期不同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的差异而言的贫困。
97、狭义贫困;指经济意义上的贫困,反映在一定条件下维持生产与生活在经济上的最低标准。
98、广义贫困:指除包括经济意义上的贫困之外,还包括社会、环境等方面贫困的因素,如人口寿命状况、文化医疗状况、生存生活环境状况及就业不足、失业等。
99、区域贫困:指普通贫困的地区状态,它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贫困问题,基本特点是当地社会成员普通面临着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危机。
100、阶层贫困:亦称结构性贫困,指各种原因造成部分社会成员收入过低或无收入而难以维持其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的贫困现象。
101、生活救助: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实行差额补助的一种新型社会救济制度。
102、灾害救助:是指在公民遭受自然灾害袭击而造成生活困难时,由国家和社会紧急提供的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资金和物质等资源的社会救助项目。
103、失业救助:是与失业保险制度相配套的制度,其救助对象是因失业救济金低下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或失业保险期满未找到工作,生活陷入困境者。
104、医疗救助:是指政府和社会对贫困人口中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人实施专项帮助和支持的制度。
105、住房救助:指政府向最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要保障的特殊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以低廉租金配租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制度。
106、教育救助:是国家或社会团体、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在不同阶段提供援助的制度。
107、农村扶贫开发:指国家和社会通过包括政策、资金、物资、技术、信息、劳务、就业等方面的外部收入,对农村的贫困地区的经济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地区经济的良性增长,而逐步改变其落后面貌,走向富裕的制度安排。
108、资金救助:指以发放现金的形式为救助对象提供帮助的救助形式,它是现代社会救助的主要形式,在贫困救助中采用得最为经常。
109、实物救助:指以发放物资的形式为救助对象提供帮助的救助形式,它是一种传统的救助形式,实物救助的
优点是所发的物资可直接消费,救助的效果比较快捷。
110、服务救助:是针对特殊的被救助的需要而提供的生活照顾和护理等服务。主要包括了对高龄老人的护理服务、对失依儿童的关爱和照顾等。
111、经常性救助:指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社会救助。
112、临时性救助:指在时间上没有连续性,或者救助时间比较短的社会救助,它是为解决社会成员临时的生活困难而进行的社会救助。
113、最低生活保障: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法定最低收入水平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救助形式。
114、法制化原则:指依靠法律手段来保护社会成员或生活贫困者的权利和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发展。
115、防灾:指人们对易发生灾害地区在灾害发生前积极地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灾害的发生。
116、抗灾:指抵御、控制和消除灾害的影响,即灾情一旦出现,不惜一切代价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抗洪、抗旱、抗震、抗冰雹、抗霜冻、抗病虫害等抵抗灾害,防止其泛滥,尽最大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17、救灾:是灾害已形成,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和灾后,政府迅速组织力量抢救人们生命财产,安排灾民生活,动员人们群众支援灾区,恢复灾后人民生活和生产等各种活动的总称。
118、慈善事业:是以社会成员的慈善心为道德基础,以社会成员的自愿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民间公益事业团体根据捐献者的意愿对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进行物质帮助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互助事业,是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组成部分。
119、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120、残疾人:指从情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地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它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人等多种类型,是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121、残疾人福利:指国家和社会为残疾人在生活、工作、教育、医疗和康复等方面提供的设施、服务和优惠性政策的一种福利制度,它是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122、特殊教育:是国家提供给患有残疾的儿童、青年和成年人享有平等教育机会的一种制度安排,它由政府财政扶持,是现代国民教育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23、康复:健康重建,是指人们因疾病或某些事故残疾后,通
过自身的努力和外力的辅助,使精神上、身体上、生活上、经济上、社会上以至劳动能力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124、环境福利:指国家和社会保证残疾人能够进出和享用公共建筑、设施、公共住房和公共交通工具。消除妨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障碍的一种措施,这种措施的实施并不完全由政府财政投入为标志,而是在相应的法规政策规范下,由有关各方依照相应的标准来设计和运行。
125、妇女儿童福利;是妇女福利和儿童福利的总称,是国家和社会为满足妇女、未成年人的特殊需要和维护其特殊利益而提供的照顾和福利服务,是社会福利项目之一。
126、员工福利:广义:包括法定社会保险与非法定的员工福利;狭义:仅指非法定的员工福利。
127、法定员工福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员工的福利保护政策,包括社会保险和各类休假制度。
128、非法定的员工福利:是指企业自主建立的,为满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在工资收入之外向雇员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系列的福利项目,包括货币津贴、实物和服务等形式。
129、收入保障计划:是旨在提高职工的现期收入(利润分享和员工持股计划)或未来收入(企业年金、团体人寿保险)水平的福利计划。
130、健康保健计划:是针对员工健康进行的保险,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常见的福利措施。
131、员工服务计划:是除了以货币形式提供的福利外,企业还为员工或员工家庭提供旨在帮助员工克服生活困难和支持员工事业发展的直接服务的福利形式,如雇员援助计划、雇员咨询计划、教育援助计划、家庭援助计划、家庭生活安排计划和其他福利计划(如为员工提供交通服务、健康服务、旅游服务和餐饮服务等福利项目等)。
132、企业年金计划:是企业举办的一项养老保险计划,员工退休后可以获得的养老收入。
133、现金补助:是指企业以现金补助形式所提供的住房计划,包括补充性住房公积金、现金住房补贴。
134、补充性公积金:指企业向员工住房公积金账户所缴存的超过员工个人公积金缴存额的部分。
135、现金住房补贴:是指企业直接以现金形式发给员工的用于住房消费的福利工资。
136、实物资助;指企业以直接或间接提供居住场所的手段来帮助员工解决住房问题的计划方式,包括直接为无房员工提供宿舍或公寓和直接与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谈判。
137、购房贷款:是指企业通过其所建立的员工福利基金或专门的住房基金为购房的员工提供低息或无息的借款,或帮助员工偿还住房贷款等住房计划方式。
138、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
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139、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亦称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140、失业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时,有国家和社会依法保证其基本社会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41、职业康复:是指残疾人在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下,经过特殊的医疗照顾和训练,加以辅助工具,不同程度地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部分或全部恢复劳动能力,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
142、妇女就业保障:妇女就业保障是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保证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就业权利和机会,创造男女平等的就业机制,使妇女平等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143、妇女生育保障:妇女生育保障是指为怀孕和分娩的妇女提供物质帮助和产假,以保证母亲和孩子的基本生活及孕产期的医疗保健需要。
144、社会优抚制度:社会优抚制度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和通过政府的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优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
范文三: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
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与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现收现付制:其特点是:横向平衡,以支定收,当期筹集当期使用,体现互济原则 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可以避免基金贬值的风险!其缺点是:缺乏长期规划,费用负担各方负担逐年加重。
3、基金积累制:其特点是:纵向平衡,基金积累形成个人账户,可投资运营;其优点是: 长期积累的基金可较好的对付未来的风险;其缺点是:长期积累的基金可较好的对付未来的风险 。
4、社会保险制度: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达到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5、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6、社会福利制度: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以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
7、社会保障基金: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定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货币基金。
8、社会保障水平: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 9、养老保险:是指对政府立法确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口,提供养老补偿,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它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使所有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都能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安度晚年。
10、医疗保险: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医疗资金,保证人们公平的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11、失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集中建立起基金,对非自愿失业的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促进其再就业的一种社会制度。它具有保障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双重职能。
12、待遇确定制:待遇确定制(Defined Benefit ,DB,养老金计划参与者在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量是事先确定好的,风险在企业)
13、缴费确定制(Defined Contribution ,DC,退休后每月可领取多少养老金是不确定的,取决于缴费和投资收益的总和,风险在雇员自己)
14、最低生活保障: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
15、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又称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由政府制定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保障居民生存的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标准。
16、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指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通过长期缴存形成的住房储蓄,定向地使用于职工住房消费支出,从而有效地支持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的制度。 17、员工福利:是以企业或社会团体为责任主体,专门面向内部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 二、 简答题
第一章
(1) 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2)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
主要理论流派以及各自的主要观点 (3)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发展的
历程 (4)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第二章:
(5) 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产生
的经济社会背景
(6)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
主要理论流派以及各自的主要观点
(7)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发展的
历程 (8)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第二章:
(9) 养老保险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10)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存
在的问题以及克服 (11) 比较企业年金待遇确定制和
缴纳确定制的区别
(12) 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 三|综合题
(13) 我国当前医疗保险体系的构成
(14) 工伤保险的实施原则和认定
范围
(15)失业保障体系的构成 (16)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四章:
(17) 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内容、原
则与管理
(18) 农村开发式扶贫的常用方式与
资金来源
(19) 五保供养的内容与形式
(20)灾害救助的基本特征、方针和主要内容 第五章:
(20) 社会福利的构成
(21) 住房保障的基本形式
(22) 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的原则
(23) 员工福利的内容
(24)员工福利与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区别
全面论述构成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框架(可按照城镇、农村两个领域分别论述,也可按照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的基本板块来论述) 四、 选择题备考
1.尚未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可以不实行工伤保险吗?
2.签订过“工伤概不负责”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遇到工伤事故时能否认定工伤? 3.职工在生产工作中因操作不当负伤应认定为工伤吗?
4.职工从事临时指派工作受伤认定工伤否?
5.遭到打击报复致残能算工伤吗? 6.因公外出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致残可否认定为工伤?
7.因公外出发生意外事故是否认定为工伤?
8.工作岗位上负伤,当时未察觉,事后发作
还能认定工伤吗?
9.因癌症死亡能认定因工作紧张突发疾病死亡的工伤吗?
10.职工上下班途中与自行车相撞受伤能否算工伤吗?
11.间接刺激诱发疾病能否算工伤? 12.工作期间打斗致伤能否算工伤?
13.企业经营有亏损,工伤待遇能亏吗? 14.工伤私了可以吗?
15.企业内部搞承包,工伤有谁来包? 16.工伤医疗费包干,这种做法可以吗? 17.个体户雇主对雇工因工负伤要承担责任吗?
范文四:社会保障制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2、社区服务:在政府的倡导下,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1、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主体和依托,以自助—互助的广泛的群众参与为基础,既突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出重点对象,又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用服务设施和项目来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的社会行为及其增进公共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的区域社会性社会福利项目。
13、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定的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社会保障目的的2、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货币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存在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
础。 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
14、社会保障水平: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会保障的高低程度。
15、衡量方法: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人均社会保障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
支出两个指标来反映。前者反映深度,后者反映广度。 人保障。 填空
3、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立法手段,设立保险1、 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互济基金,当劳动者在年老、患病、生育、伤残、死亡等暂时或性,保障性,公平性
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业中断劳动而失去收入来源时,2、 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开创了国家
立法救助的先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并且为欧美由社会给予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由贫困人口和不幸者组各国社会保障的立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3、1908年通过了《国民保险法》 标志着英国开始向福利国策,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采取的也是非供
家迅速转变。 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模式,目标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摆脱生存
危机,以此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4、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被罗斯福总统称为《新政》5、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项政策
的《最高成就》。它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联邦社会保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
问题。 障体系,该法也是历史上第一部正式以《社会保障》命名的6、企业年金: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根据自身经济
法典。 实力和经济状况,为提高员工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福利制
度。 5、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7、失业: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
完全积累制。我国使用混合制方式。 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未能找到或丧失就业岗位的社会现象。
8、失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的使劳动者因失业而6、医疗保险特征:普遍性、涉及面广,结构复杂、社保服暂时中断生活来源时在法定的期限内获取失业保险金给付
务性、给付频率高,费用控制困难、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的维持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9、医疗保险制度: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的费用补偿、补偿期短但收益时间长、涉及关系复杂、医疗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资金,保证人们公平地获得适当的医
服务消费具有不确定性和被动性。 疗服务的一种制度。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7、医疗保险给付方式:按人头支付、按单元支付、总额预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
算制、按病种支付、按相对价值标准、按服务项目支付。 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11、社区,就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8、社会福利主要内容:社会津贴、社会福利服务、职工福1(必须有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利
生活的人群;2(必须有一定的地域条件;3(必须要有各方9、社会保障水平制约因素: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政治面的生活服务设施;4(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5(每社会结构、历史人文
paper has produced remarkable results. By pay close attention to reform, all three business units exceeded annual targets on schedule task. Hotel as originally planned one month in advance to achieve the annual task of Pingliang, four months ahead of the dynamic balance of revenues and expenditures year, annual operating revenue reached 10.41 m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114% of the annual plan, achieved a net profit 一个社区中的居民对于自己所属的社区有一种情感和心理10、视同工伤:(1)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上的认同感。 事故伤害的;(2)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
欺诈行为的监管。3.充分开发利用医疗保险档案信息资源。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工作时间
4.医疗保险的改革设计,要有制度支撑,有路径传导,能有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
效地让患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5.积极探索三项基本制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度转移衔接办法。6.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医疗保险预警机明的;(5)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6)在制,提高决策者对风险的辨识能力、防范能力和处理能力,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确保医疗保险长期平稳健康运行。7.要按照医改“广覆盖、抢救无效死亡的;(7)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保基本、可持续”原则,让医保尽快扩大覆盖,同时逐步提
高医保水平。 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8)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
5、失业保险的目标:(一)与失业者个人有直接关系的目标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1. 对非自愿失业者在失业期间提供现金补偿。2. 维持劳动的。(9)患职业病的;
11、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市场菜篮法、国际者基本的生活水平3. 为失业者提供寻找工作的时间(二)贫穷标准法、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法。 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目标1. 争取实现反经济循环的效果
2. 改变失业的社会成本的分布3. 改变劳动力的使用4. 保12、社区组成要素:人员、地域、社会互动、社会认同
留熟练工人5. 鼓励雇主稳定雇用 13、社保基金筹集原则: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效率
6、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系:1.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对与公平相结合,资金的筹集方式与制度模式相适应,筹资水
平的适度性 稳定大局有重要意义。2.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就业14、测定社保水平方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的效率和质量3.促进就业工作,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要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首位5. 要在明确就业问题性质的简答
前提下决定二者的轻重取舍。6. 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必1、社会保险特征、原则、功能
须使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双管齐下。 特征:1.强制性. 2.普遍性。3.福利性。4.社会公平性。5.
基本保障性。6.互济性 7、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1.社会津贴。社会津贴是国家因原则:权利与义务相适应。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待遇水平与经济、社会政策调整或其他因素而设定的对社会成员提供资
金和物质帮助的社会福利项目。2.职业福利。职业福利是以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功能:1(稳定社会生活的功能2(再分配的功能3(促进社业缘关系为基础,行业、职业及单位向职工和家属提供的福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第一是社会保险制度作为需求管理的一利待遇。3.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区组织个重要工具来发挥作用,从而对经济起正面的作用。第二是
和福利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各种福利性服务。 社会保险基金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繁荣。
8、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特点、对策、主要措施 2、企业年金制度特征:一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缴
特点: 费,实行完全积累制。二是为受益人建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对策:1.收集和整理农村社区的基础数据,对农村社区按发账户积累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及投资运营的收益构成。三是企
展程度进行分类2. 整合资源统筹用于全覆盖的农村贫困救业缴费在工资总额一定比例内,将可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四
济制度目标3. 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的公共资产和社会资本,是市场化管理和运作。
推进公共服务、能力扶助和集体福利 3、医疗保险制度含义特征:见名词解释,填空
4、我国医疗改革完善对策:1.化解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强主要措施:五保供养、特困户救济、临时救济、灾害救助、paper has produced remarkable results. By pay close attention to reform, all three business units exceeded annual targets on schedule task. Hotel as originally planned one month in advance to achieve the annual task of Pingliang, four months ahead of the dynamic balance of revenues and expenditures year, annual operating revenue reached 10.41 m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114% of the annual plan, achieved a net profit 化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重建人们对制度和专家系统的信任。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政策等
2.多措并举,加强对医疗欺诈行为的防范。一要加强对医疗
9、社会救助功能、特征
功能:1、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2、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3、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特征:1.社会救助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重要社会保障形式2.社会救助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础3. 社会救助具有应急的特征4. 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具有自身特色5. 社会救助具有全民性
10、我国养老保险问题、发展方向
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越来越重的压力。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明显过窄。立法滞后,基金风险大可持续发展面临重重危险。设计和转移办法不合理,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亟待加强。
发展方向:1.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须进一步扩大。2.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须不断提高。3.统一制度规定的缴费比例偏低。 4.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保障制度。5.加强立法建设。
paper has produced remarkable results. By pay close attention to reform, all three business units exceeded annual targets on schedule task. Hotel as originally planned one month in advance to achieve the annual task of Pingliang, four months ahead of the dynamic balance of revenues and expenditures year, annual operating revenue reached 10.41 m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114% of the annual plan, achieved a net profit
范文五: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水平,指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包括待遇水平、制度成熟水平、基金运作水平、管理水平。
2、社会保障水平适度化,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将社会保障水平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对某一区域的民众或社会群体,由政府制定并给付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保障居民生存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标准。
4、社会优抚,是指政府或社会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全面社会服务。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兴办的各种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服务。
6、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特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7、医疗保险,主要是通过强制立法手段来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与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其他保险一起对劳动者的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承担保障责任。
8、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是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获得失业保险金,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9、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居委会,动员社区力量开展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居民服务业。
10、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保障退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1、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2、生育保险制度,是在女性生育期间对生育责任承担者给予收入补偿、医疗服务和生育休假的社会保险制度。
13、社会保障基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经由法定程序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
14、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为指导原则的基金筹集方式,以规定收益方式实施,由社会保障机构按所需支付的保险金总额进行社会统筹。
15、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农村地区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五保”是指对符合条件的供养对象提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等五项生活保障措施。
16、社会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团体出于爱心,自愿无偿地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单位、某个群体或个人捐赠财产进行救助的活动。
17、住房救助,指政府向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要保障的特殊家庭提供现金补贴或直接提供住房的一种社会救助项目。
18、市场价格测算法
19、简述社会保障法的特征与基本原则?
答:⒈广泛的社会性 ⑴目的的社会性⑵享受权利主体的普遍性⑶社会保障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化 ⒉严格的法定性 ⒊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性 ⒋特定的立法技术性。
基本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则、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集中立法原则、国际协调发展原则。
20、简述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则与工具。
原则: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组合性原则、社会效益性原则。
工具:储蓄存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实业项目、国际资本市场。
21、简述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依法管理原则、公开公正及效率原则、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原则、协调一致原则。
22、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有什么区别?
答: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特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具有普遍性,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社会优抚是指政府或社会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优抚具体内容包括抚恤、优待、优抚社会化服务。
23、简述加快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的措施?
答:加强社区服务组织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社区服务的系列化;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多渠道筹集社区服务资金。
24、简述失业保险金的给付原则?
答:给付水平能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给付水平一般不高于失业者在职工资水平、权利与义务相对等。
25、论述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问题?
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保障未就业毕业生的基本生活,解决家庭负担,为社会创造财富。其次,有助于健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系,将有效扩大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健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再次,利于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系,有助于保证毕业生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使他们不再担心自己的生活和父母的供养问题,对社会和自己的前景充满希望。
目前,对于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系,主要的模式是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由学生和政府共同负担。另外,社会各界的公益性捐赠也可构成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的一部分来源。
针对该种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加强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和立法工作。第二,大学生失业保险应属于自愿性保险。第三,建立全国联网的大学生失业保险信息系统。第四,防范大学生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监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26、简述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结构为养老保险制度成立的法律条件、申领养老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与费率的规定、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养老保险运行管理机构的设置。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和筹集模式、养老社会保险金的给付条件、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
27、论述我国养老保险的改革问题。
答:覆盖面仍然较窄;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空帐”问题严重;资本市场建设滞后,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一是立法层次低、运行混乱,适用无法统一,实施困难;
二是农村养老保险法律规范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可操作性不强;
三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风险高、收益低,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措施:
1.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体系。首先,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法。其次,增强农村养老保险法律规范制度设计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定合理的基金筹集方式和档次,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能力。
2.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机制。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制度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免疫系统”。
28、简述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同种同宗,都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二者性质相同,都是政府行为,不同的是:社会保险是强制性的,社会福利则根据国力财力量力而行。它们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社会福利及其它社会保障体系为补充,因而,构成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并日益完善!
29. 简述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缺陷?
特点:(1)对象的有选择性;(2)基金来源的多样性;(3)权利与义务的相对统一性;
(4)基金的互济性。
缺陷:
30.分析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不足之处?
1.社会救助主体过于分散,救助力量形不成优势。
2.运行机制头绪过多,形不成救助网络。
3.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渠道窄,社会慈善事业发展不足。
4.救助资金投入不足,救助水平偏低。
31.简述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
32.论述我国社会救助的住房专项救助问题?
33、论述我国大学生医保改革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社会保障概论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