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中语文课题研究论文27
语文学科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赏文学话地理
摘要:当今社会,一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高、精、尖型人才需求量增大;一是跨行业合作越来越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奇缺。使大家认识到加强学科间横向联系的必要性和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人才的潜在价值。而中学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相互融合、交叉和渗透性。其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可涉及史、地、数、理、化、生物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且不说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横向联系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广阔前景,也不说历史、政治因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天然纽带作用而产生密切联系,单就地理与诗歌、谚语、数学应用题与现实生产生活的联系而论,也能给人们提供相当广阔的视野。语文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尤其是诗歌、散文、谚语中隐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可谓是地理知识的宝库。在地理教学课堂中的相关的诗歌艺术的穿插使用,恰恰是语言和教学法的完美结合。本文就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诗歌、谚语与地理学科相关知识点的横向联系为例,谈谈在学习中注重学科知识渗透、培养综合素质的问题
关键词: 中学地理 诗歌 谚语 综合素质
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的长河中, 历代诗人、文学家,抒发喜怒哀乐之情,表现旨趣,往往借助于祖国的名山秀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寄情山水的文学犹如璀璨群星。而许多的诗词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充满着对地理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脍炙人口,生动形象,感情充沛,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课堂上巧妙加以引用,能够增加地理课的人文色彩,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使学生想学、爱学地理这门课程。许多诗歌中不仅反映了一些气候特点、地质地貌状况,也透析了一些生态环境的变化现象。这些文学名句时常被引用来进行地理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巧用诗歌、谚语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智力发展
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大小。语文是如此,地理尚是如此。描述地理景观,阐明地理原理,揭示地理规律,诗歌的深邃凝练和谚语的通俗易懂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者”才能“奋而忘食,乐而忘忧”,达到“欲罢不能”的境地。所以,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发展智能的直接动力。因此我们可以以诗词和谚语为纽带,以地图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让学生自然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和情感的和谐发展。
1.以诗歌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一样,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对新知识的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讲“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可以如下设计导入新课:教师问:“唐朝诗人李白有句著名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话从水循环的角度讲是否有道理?如果错误,错在什么地方?”这样,引导学生自然的关注本节内容水循环,教师接着导入新课。
再如讲“降水”一节时,情景导入就是要学生朗读诗歌,品味不同的情感: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然后再根据诗歌提问来导入:诗人在诗中各自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降水除了降雨外还有哪些形式?这样导入自然而学生又比较熟悉。
2.激发兴趣,活跃课堂
要讲好一堂课,离开生动精炼的语言是办不到的,为了改变地理教学平淡无奇的现状,分别结合课文穿插诗词歌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授高中地理“水体补给”时,提出问题,常言道:“井水不犯河水”这句话从水体补给来说是否正确?错在哪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水体补给。例如,引用“大江东去浪淘尽”、“百川东到海”来说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用“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恨,共饮一江水”来说明中南半岛同我国山水相连的山河形势。还有《新疆好》、《人说山西好风光》等许多歌词,都可“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借助歌诀,突出地理事物的特点,为地理教学添姿加彩。
二. 丰富深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巧妙运用学生熟知的文学语言,创设情景,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激发他们的思维。这样既易于学生理解,又丰富课堂内容,从而使教学效果良好。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谚语中有很多描写气候的。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朱自清先生在《春》里写道:“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密密地斜织着,……。”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密密地斜织着……”中“寻常”二字领悟春暖花开,在春雨滋润下的美景。“润如酥”中的一个
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风吹沙石跑,车轮比人高,大姑娘一年不洗澡。”“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对新疆气候特征的描述。
新疆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属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雨水稀少,沙漠广布、山麓砾石到处可见。又因为这里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很大。九月的轮台,狂风在夜间呼啸着,飞沙走石,风力作用十分强烈。寒潮经过的次数也多,前两句诗反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风力作用显著的自然特征.而“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描述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每到夏天,这里烈日炎炎,白天气温上升快,有时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当地人说:“沙窝煮鸡蛋,石头好烙饼”。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辛勤的农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炉取暖,围着火炉,品尝刚摘下来的西瓜。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反映了北方气候特点。北方由于纬度与海拔较高,临近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影响早,且降温幅度大,冬季漫长严寒。农历八月即公历的九月份左右,此时我国南方还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而长城以北已“飞雪”,形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说明亚洲高压在九月开始建立,并影响长城以北。诗人比喻它犹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千万棵梨树的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南宋诗人赵师秀《约客》) 诗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两句描写的是我国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一带的自然景象。一般每年6月中旬前后,由于夏季风的进一步增强北跃,雨带随之北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江淮准静止锋,这里进入雨季,时值梅子黄熟季节,细雨连绵长达一月之久,这首诗就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地区梅雨季节的景象。
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扶风豪士歌》中分别用“烟花三月下扬州”和“洛阳三月飞胡沙”来描述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同样是三月(一般情况下,农历三月时,阳历为四月),南方百花齐放,春雨绵绵,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而北方因春旱严重,造成了沙尘暴天气,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再如:“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也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描写的是西南地区四川盆地的夜雨。云、贵、川三省夜雨频率较高,四川盆地尤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盆地内空气潮湿,天空多云。白天由于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云下不易增温,对流不易发展。夜间云层上部冷却快,而云层下部大气逆辐射强,故温度较高。云层上下温差较大,使大气产生对流运动,容易形成降水,所以这里夜雨
比较多。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这是昆明四季如春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昆明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是7.8℃,比北京初春三月的气温高将近3℃;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是19.9℃,与北京晚春五月大体相当。昆明在我国的南部,加上云贵高原等地形的阻挡,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偏北风一般不能影响到这里,这里主要受来自孟加拉湾一带的暖气团的影响,因而冬季还是温暖如春。夏季,由于昆明在云贵高原上,海拔比平原地区高,气温垂直递减,故夏季不热。”
“头上热滚滚,脚下冷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此民谣生动地反映了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特征。“头上热滚滚”、“日照胸前暖”说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是我国著名的“日光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其次,拉萨的纬度较低(约30。N),太阳高度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热集中;同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圈的路程较短,由此导致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也较少。此外,拉萨多晴天,且常常是夜里下雨,白天出太阳。拉萨虽然日照充足,但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却较低,即“脚下冷飕飕”、“风吹背后寒”。
三.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原理的透彻理解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诗句描写的事物,经过仔细体会,会其中发现蕴藏着深刻的地理原理。比如讲月相的变化时引用富有诗情画意的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句话描述的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气候特征,我国东部季风区深受锋面雨带的影响,锋面能带来降水以及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不同天气。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春季来临,气温开始回升,南方暖气流活动逐渐加强,这时的锋面多为暖锋。暖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因此“一场春雨一场暖”。深秋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团活动逐渐增强,当它南下时,与前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因而“一场秋雨一场寒”。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两句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和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气温要低 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二三十天。类似的诗句还有:“山中岁月无甲子,四月才开二月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横断山区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的真实写照。
“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陈毅《过太行山书怀》)“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 本组诗句反映了坡向和气温的关系。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的南坡为阳坡,北坡对阴坡。阳坡的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比平地大,比阴坡更大,故阳坡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比阴坡的多,气温比阴坡高。由于山地阳坡的气温比同一高度的阴坡高,因此,山地同一自然带的高度,应该是阳坡比阴坡高。一般情况下,雪线也是阳坡比阴坡高。“山前桃花山后雪”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同时又能说明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因而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这句诗主要揭示了坡向对降水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抬升了爬升的气流,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容易变冷凝结而形成地形雨,而在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断增温,不易凝结降水而成为雨影区。这样,在山的两侧就会形成晴雨不同的鲜明对比。这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在平原地区的对流性降水天气中虽也能看到,但不如山区多见。这里还需指出,山区除具有地形雨外,也有雷阵雨等天气,这就更增加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频率。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说的是降水的形成条件。 前句说明水汽凝结使云层加厚是降水的必要条件,后句说明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冷却凝结成云和雾这一原理。
四.编写诗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
三五七言四六句,精炼生动有韵律。
琅琅上口兴味浓,轻松愉快便牢记。
诗歌简洁生动,有很强的韵律感,运用诗歌进行知识的总结,识记效果较好。例如,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引用
五. 利用学科之间的知识的交叉性和互补性,培养良好的思想教育素质
在无论在语文还是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忠诚的情感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阶段做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讲授黄山时,可选取清代魏源的一首诗:“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华山忽向东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诗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能激起同学们对祖国的无比热爱,陶冶学生的情操。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它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我们应该丛中激发学生产生共鸣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树立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在教学中运用类比的方法深化区域可持续发展阶段做好环境保护。比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地理教学所用,把地理教学与相关学科知识整合起来,赋予地理知识一定的文学色彩,将枯燥的区域地理情景化,不仅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审美素养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由此可见,语文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广泛性,它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学生平时所学的各学科之间并不都是互相排斥的,如果能注意学科的融合,那么就有可能从学习其它学科中,得到一些学习另一门功课的启示。通过这样的联系与分析,同学们一方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学以致用,在地理和语文两个学科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些荡气回肠的文学名句为地理教学所用,把地理教学与相关学科知识整合起来,赋予地理知识一定的文学色彩,将枯燥的区域地理情景化,不仅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审美素养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范文二:高中语文微型课题研究
黄山中学微型课题申报表
编号: 课 题 名 “就地取材,点亮作文”——高一学生将课文作者的相关事迹与记叙文 称 写作素材对接的研究 申报人 北岛 学科 语文 职称 最后学 历 问 题 描 述 大学本 联系电 1 电子信箱 科 话 目前我班学生作文写作现状令人担忧,尤其内容平平,乏善可陈。 其一,学生素材积累较少,且积累意识淡薄。 其二,学生素材“旧瓶旧酒” ,缺乏创新。 其三,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材料串联不够紧密。 其四,学生不会活学活用,将已学知识转化为作文素材。
1、老师以优秀作文为例激励学生学会积累。 2、学生将课内作者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形成素材卡片。 3、整理好的素材运用方向进行分类,汇总。 4、布置作文题目,尝试合理正确运用所积累素材。 5、总结不足,继续改进训练,增强引用意识。 6、整理资料,形成报告,准备结题、
内 容 规 划
过 程 设 计
第一阶段:申报。(2011 年 12 月)填写申报表、立项,查找相关文献 资料,做研究准备。 第二阶段:开题。(2011 年 12 月至 1 月)调查学生作文写作现况,开 展素材整理研究。着手整理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中期。 (2012 年 1 月至 3 月)总结学生整理及运用素材的成 果,并进一步试验。 第四阶段:结题。 (2012 年 4 月至 6 月)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准备结题的相关材料。申请结题。
时
间
成果名称(级别) 课文作者资料搜集、整理 资料整理,归纳运用方向 课堂作文实战练习
成果形式
2011 年 12 月 预 期 成 果 2012 年 2 月 2012 年 5 月
文本资料 整理资料 学生习作 研究报告
高一学生将课文作者的相关事 2012 年 6 月 迹与记叙文写作素材对接的研 究
校课题管理小组意见:
同意立项
签字 年 月 日
范文三:高中语文课题研究论文35
语文文言知识教学与历史教学
一、加强语文文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中出现的材料解析题,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的材料多以文言文为主,要做好材料解析题的第一步则是读懂史料,因而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文献常识和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如词类活用、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还要对年代、职官、避讳、历史地理等有所了解。阅读材料时还要分析作者的立场及其观点。如农民战争史料中出现的“贼”、“匪”、“逆”等则是作者对起义农民的污蔑和仇视。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文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语文教学中的古音教学
常常听到一些同学将古代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读错,这是不明古音造成的。对于中学生,我们当然没有必要讲述像“古无轻唇音,读若重唇”等这样高深的古汉语音韵理论。但我觉得,中学历史教材中出现的历史人名,历史地名、少数民族名称以及古代职官名称,学生应当掌握其正确的读音。兹举例如下:
1、历史人名
瞿(zhái)让 墨翟(dí) 召(shào)公
苻(pú)坚 兀术(wū zhú)
2、历史地名
函(xián)谷关 阿(ē)房(páng)宫
高句(gōu)丽 番(pān)禺
3、少数民族名称
大月氏(zhī) 龟(qiū)兹(cí) 吐蕃(bō)
4、古代职官名称
单于(chán yú ) 可汗(ka hán)
除了要注意古音今读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字多音。比如,“租庸调制”的“调”读diào,不读tiáo。这里的“调”是古代赋税的一种。而“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调”,就要读成tiáo了。
三、语文教学中古今异义字、词的教学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些字的用法,仍然保存于现代汉语中,而有些字,其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仅保存于古典文学作品里。忽视这一点,历史学习中就会产生文字上的障碍,或者因此造成对历史知识的误解。请看二例:
[例一]“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既然鸡头已被割掉,鸡何以能“复鸣”呢?《说文解字》注:“割,剥也,谓残破之”,“剥,裂也”。“割”字的本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剥”字的本义却还有使用。“头如鸡,割复鸣”之“割”,并不是把鸡头割下来,割下来鸡就不会“鸣”了,鸡头残破负伤后当然是要“鸣”的了。
[例二]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宣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学生大多将“穷则变”理解为“贫穷了就要变革”,是不是这样呢?本节教材写道,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1895年到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1400多万
元,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的工业更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近代工业。在此期间的中国近代工矿企业中,棉纺织业的发展尤其突出,1899年中国自办纱厂的纱锭总数,比1895年增加将近一倍。
看来,将“穷则变”理解为“贫穷了就要变革”是没有道理的。我又问学生,“穷兵黩武”、“日暮途穷”等成语各是什么意思?学生受到启发,知道“穷”在这里都作“尽”讲。这样,“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便一目了然: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革,变革了才能发展下去,不断发展才能永久存在。戊戍变法正是在中国面临瓜分危机,事物发展到尽头——“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揭竿斩木,已忧可危”的情况下发性的,从而使学生对顽固派和洋务派论战等戊戍变法的有关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
此外,教材中古今词义不同的词亦值得重视。如:
1、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公开攻击郡县制度。
[古]博士,官名,是掌管图书并研究历史以备顾问的官。
[今]博士,学位的一种,在某些国家一般为最高一级的学位。
2、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古]可怜,可爱之意。
[今]可怜,可使人怜悯的意思。
四、语文教学中通假字、异体字的教学
1、通假字也叫通借字,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推选、推荐之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见”通“现”,显露。
2、异体字是指音同义同而笔划不同的字。如: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展者毕昇,其中“昇”和“升”就是一组异体字。这里的“毕昇”千万不能写成“毕升”,如果这样写,就成了另一人了。一个是大中祥符(1008—1016年)时期的锻工毕升,一个是庆历(1041—1045)年间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这两个人我们是不能混淆的。另外,翁同龢、瑞 孔雀能写成翁同禾、瑞澄。
五、注意文言文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名式
1、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母忘告乃翁。”
第一句里的“乃”是介词,是“于是”的意思。第二句里的“乃”是代词,意为“你的。”
“水能载舟,亦能履舟。”覆,动词的使动用法。
2、教材中出现的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君,舟也。人,水也。
(2)省略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
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名句的教学
教材讲述古代文化时,提到了历史上著名诗人、词人及其作品中的佳句。有的古今对译,有的保留原文,有的仅作部分处理。像李白的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如果教者照本宣科,学生并不一定能体会到长江的浩渺无际。讲课时,将此诗前句加上标点,变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给学生设想出这样一幅情景:诗人到茫茫的江边欢送友人,将友人送上船后,眼前是长江中的一叶孤舟,接着,孤帆扬风而去,诗人看到的是远去的帆影,一直看到帆影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诗人还在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这样,长江的浩渺无际之景便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史不分家,”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文言知识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范文四:高中语文课题研究论文29
语文与通用技术
语文是一门古老课程,因为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一门年
轻的课程,因为对他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认识才是萌芽阶段。通用技术是高中新课改
中新开设的一门全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
两门新老课程在“教法”与 “学法”上有着互通性、互助性、互补性、可译性。
1、学科特点方面
语文课堂教学体现了独特的学习过程——熏陶感染,体验感悟,展示了对知识的传承与创造。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科课程性质、地位和新课程理念皆要求语文科应当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而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强有力的体现了——设计,实践,再创造,立杆见影的展示了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实物,成品。语文学科与通用技术相结合具有思想教育
性、历史文化性、内容科学性、艺术审美性、现代技术性。
2、学科内容方面
语文有多种文体形式:小说、散文、诗歌、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戏剧等,古今中外很多佳作收藏其中,供学习,鉴赏,再创作。“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概话了文学思想教育的作用。学习《最后一课》、《黄河颂》、《木兰诗》可以激发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生命、生命》、《人生寓言》、《再塑生命》等可以引导学生关
爱生命、体味人生;学习《理想》、《我的信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培养学
生的高尚品质和理想情操;学习《羚羊木雕》、《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可以领略作
者难忘的人生历程、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学了《敬畏自然》、《宇宙里有些什么》、《奇妙的克隆》等可以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的责
任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通用技术以实用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创造性带领
学子们从结构的设计、系统的设计、程序的设计、控制的设计到一步步优化。从一把
椅子结构的认识学习,到用普通纸创作出一座能承载十多人的纸质拱形桥;从科学吃
饭的流程优化,学习系统的优化,到城市垃圾处理的流程优化,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
优化;从折纸动画的流程,到街头三围粉笔画的创造流程;从学校宿舍水回收处理装
置系统到自爆窗式公交车火灾快速逃生系统;从乒乓球的制作过程到波音777飞机组
装流程;从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到嫦娥一号发射流程 “结构、系统、程序、控制”
将 纷繁复杂的事物脉络化,简单化,条理化。内容的互补性,可译性,使两门学科
的教学更加丰满。
3、教法、学法方面
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明、就没有智慧和创造,就没有一
切 。其中的典故,成语,是汉语中最璀璨的明珠,它浓缩了历史,融进了文化,经过了
千百年的演变而形成丰富,它强烈的情感、价值观和鲜明的形象感向人们传递细腻而
准确的信息, 褒有贬,扬善抑恶的价值取向十分明显。在教学特点上体现了人文性与
工具性,在教学方法上,语文注重熏陶感染,情感体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的悲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立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豪迈;使心灵一次次受到洗礼,情感一次次达到共鸣,爱国,奉献,学习进取。如
果对语文的感情体验能融入到通用技术的学习中,那么语文丰富的情感,厚重的文化
积淀,可以激发我们的创着灵感,激活沉睡的细胞,助完成一次次思维的飞跃,一次
次灵感的闪现,一件件处女作品的诞生,激情与思维的碰撞,“文化”与“结构”的
交汇与融合,诞生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所以,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离不开语
文的丰富的情感与厚重的文化。
下面以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语文厚重的文化,艺术的审美性在通用技术教学
中的应用。
通用技术中学到了《结构》,从力学角度谈到了结构的种类和优越性。卓越的建
筑大师蜜蜂,所建的蜂巢精巧美观,且这种结构用材最少而容积最大;万里长城、应
县木塔、赵州桥、北京四合院等古建筑;埃菲尔铁塔,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等国外建筑,
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借鉴。中外建筑风格各异,如果仅从结构出发,很难设计和建
成像水立方,鸟巢,上海世博馆具有中国特色和内涵的建筑,所以必须有文化的元素。
而语文正好为我们补上了这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说: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
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化”和“词汇”。作为建筑学家的
梁老生曾在兵匪满地,行路艰难的旧中国跋涉在深山老林里,寻觅中华古代建筑的魂
宝,完成了中国人第一部建筑史,是他发出居者有其屋,城市规划的最高目标是安居
乐业的呼声,为中国的城市的理性发展筚路蓬缕,也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
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这种博尽全力研究中国古达建筑的精神深深的鼓舞着、鞭策着
我们前进。他对古建筑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
数千年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
15世纪,这种建筑体系已基本形成。它以木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斗拱,举架等,大
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建筑材料,大量使用琉璃砖瓦,木上刻花,
石面上作装饰浮雕,砖墙上加雕刻等。中国传统建筑在几千年间保持了同一的风格和
结构,因为它是和儒家的伦理观念相一致的。中国哲学淡于宗教而浓于伦理的特点,
表现在建筑观念上,是并不信奉形而上学的神灵,也没有宗教超越的观念,而是切切
实实地注重现实,为现实人生提供一个居所。从建筑材料的质地上看,其他任何材料
都不会像土木一样朴实无华,给人带来最大的温馨而使人倍感亲切。同时,根据阴阳
五行学说,皇帝位在中央,中央属土,土居中央,上下四方便会秩序井然,代表了一
种四平八稳、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可见土木结构造在深层次上是给中国伦理观念的
体现。
北京四合院
木结构有它自己固有的形象特征,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我国古代木结
构建筑最具风姿的大屋顶那微微向上反翘的,甚为柔和和美观的曲线的形成,便是古
人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结合建筑的某些使用要求,长期改进后创造出来的。不同国
家,不同民族建筑风格虽然不一样,主要体现在“文化”、“词汇”上,但也具有“可
译性”,表达通用的情感,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纪念柱与我
们的华表,有自己不同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
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这样的教学有效的融入到通用技术
中,思想的教育性、历史的文化性、内容的科学性、
艺术的审美性、现代技术性,实在很震撼,很感悟。 如果说通用技术是框架,是结构、是流程、是系统,那么语文厚重的文化就是他的生命线。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科课程性质与地位决定其绝不能游离于其他课程之外,而是与其他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用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课程,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学习中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也是新的
能力与综合的应用。
圣家族大教堂
范文五:高中语文课题研究论文25
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改变,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身姿出现在各类课堂教学中,它因其图声并显,快速便捷,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并得到广泛的使用。语文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把静止的、呆板的、文字和画面转化为鲜明的视觉、听觉、动感形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密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更是以其独特的身姿出现在各类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因其图声并显,快速便捷,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并得到广泛的使用。语文教学也是不甘落后。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标又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语文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把静止的、呆板的、文字和画面转化为鲜明的视觉、听觉、动感形象,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课堂密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 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而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则显示出对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积极促进作用。
2、 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由于教学软件、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在教学中被大量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提供了方便,灵活的教学方法则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直观,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 信息技术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选择了许多有关语文方面的课题,有对作家作品的研究,有对当地旅游资源的研究,有对本地文化名人的研究,这些课题学生无一例外地要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完成。学生遇到问题,除了相互交流探讨,就是在网上查找资料,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筛选,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二、 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课堂的几个方面
1、 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的督促和教师的简单说教,因而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的“兴趣”这根弦,尤为重要。近年来,在教学中恰当融入电教媒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网络资源图文并茂、声曲一体,影像视频生动逼真,以多维时空、声画结合的视听活动,直接诉诸人的感官,引人入胜。学生置身其间,犹如走进知识的海洋,科学的殿堂。在大屏幕前,教师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地摆在学生们面前,引领他们去欣赏“春”的千姿百态,聆听“潮”的汹涌澎湃,感受“莲”文化的无穷魅力。动静结合、声像俱佳,学生乐学,老师不累,语文课上其乐融融。在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传统教学中,去过苏州的教师还好点儿,没身临其境的只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真是老师心里犯嘀咕,学生课下真糊涂。如今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边欣赏园林实景,边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真正是
“游”了一番苏州,这一遍下来园林的美妙不用多说也明白了八九分,再看课文已是一目了然了。最后请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老师提前按课文描述的内容制作好课件,让学生对着画面配解说词,学生们站在大屏幕前介绍,俨然一位当地的导游,此时的学生有新鲜感、成就感,因此个个兴趣盎然,整个课堂气氛热烈。
2、 增大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效率的社会,效率就是生命,教学也是如此。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仅板书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只要用鼠标轻轻点击,所要板书的内容就投影到大屏幕上了。决不会因为书写潦草杂乱而带来视觉障碍,可以轻松地做到一目了然,重点突出。时间节省出来后,有着充裕的时间讲析更多的内容,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广、信息内容丰富的学科。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环节。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学习知识时如果能同时动用起身体上的多种感觉器官,能收到最大的学习效果。我们在上课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之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3、 巧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对写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而每周的作文指导课,尽管教师针对写作要求进行了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多数学生仍然是“无话可说”。教育心理学
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应该有与文章相关的感情表象,它主要包括学生生活中积累的材料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以获取的亲身感受,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清楚丰富的表象。然而由于学生社会阅历浅,社会生活体验少,因而造成无从下手的局面。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巧用网络资源,借助各种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真实、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创造观察的最佳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与平时亲自经历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即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打开学生的感官的窗户和思维的闸门,学生写起相关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4、 突破难点,深化理解
由文质兼美的范文组成的语文教科书,饱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能够丰富人的知识,扩展人的眼界,拨动人的心弦,但学生由于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对一些较为艰深的科学道理、专业名词等往往难以理解,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概念。在教学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运用图画、投影、录像、电影及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突破训练难点。
总之,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论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