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贝多芬和欧洲古典音乐
第一讲 贝多芬和欧洲古典音乐
相信大家都听过《命运交响曲》。不少人就是从听这部贝多芬的代表作开始走上欣赏古典音乐道路的。如果你说在听了《命运交响曲》后,会感到振奋、激昂,会觉得浑身带劲。这就对了!说明你已经从《命运交响曲》的旋律中感受到贝多芬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力量了。
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不可不了解它的发展概况。今天我就与各位朋友一起进入欧洲古典音乐的园地,去那里信步徜徉。
我们现在所谈的古典音乐,指的是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音乐。但在严格的音乐史著作中,并不把它们一概归入“古典”范围。譬如大家喜爱的《梦幻曲》的作者舒曼,应归入“浪漫乐派”;而那首用急速演奏的《野蜂飞舞》,它的作者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则属于俄罗斯“民族乐派”。
古典音乐的始祖也不是贝多芬。在他之前,还有很多重要人物,至少有四个名字在音乐史上是熠熠生辉的,那就是: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
从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末期到十八世纪中叶启蒙运动发生,在欧洲是一段复杂而充满矛盾的时期。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国家如英国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有的国家如德国仍处于政治落后的状态;有的国家如意大利则仍在天主教的黑暗势力统治下。正是在那政治最黑暗、经济最落后、生活最苦闷的国家里,音乐成了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工具。意大利人创造了新的音乐体裁——意大利式的歌剧和奏鸣曲;而德国则在同一年诞生了两位伟大的音乐家:亨德尔(1685-1759)和巴赫(1685-1750)。他们的成就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前者以创作清唱剧和歌剧为主,后者以创作器乐为主。然而他们都是承前启后的枢纽人物,一方面总结了文艺复兴以来的重要创作经验,一方面又为表达时代的新思想、新内容探索并积累了新经验,为后来启蒙时期的音乐发展开辟了道路。
海顿(1732-1809)和莫扎特(1756-1791)是比亨德尔和巴赫约晚半个世纪出现的奥地利音乐家。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奥地利,由于奥皇实行“开明专制”而一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首都维也纳成了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形成了一个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个乐派的奠基人便是海顿和莫扎特。他们两人从小就显露出音乐上的特殊才华,尤其是莫扎特,四岁即能作曲,八岁时已在伦敦演奏自己的作品。然而他们的社会地位都很卑微,只能在贵族门下充当宫廷乐师。他们都很多产。海顿一生创作了一百二十五首交响曲和大量其他形式的乐曲。莫扎特除《费加罗的婚礼》等二十二部歌剧外,还创作了四十九首交响曲和大量其他作品。他们的乐曲都有一种清新明朗的色彩,洋溢着健康愉快的情趣。这种色彩和情趣反映了人们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当海顿和莫扎特于1781年在维也纳相识并结下亲密友谊的时候,古典乐派的第三位代表刚刚在德国波恩加入一个乐团,担任管风琴师的助手。此人就是伟大的贝多芬(1770-1827),那年他才十一岁。又过了十一年,他也来到维也纳并从此定居下来。与他的前辈不同的是,贝多芬不仅青年时代就接受了启蒙思想的熏陶,而且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在他一生的行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打下的烙印,这烙印又鲜明地反映到创作中,人格和风格融溶在一起。贝多芬蔑视权贵,认为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有一次,一个公爵强要贝多芬为当时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演奏。贝多芬激于爱国热情,愤然离去。事后他写信给这个公爵说:“公爵,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则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贝多芬却只有一个。”同时他在给朋友们的信中却表示:“如果我们祖国能再富裕一些的话,那么我将只为穷人们的福利而演奏我的艺术。哦!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贝多芬的这种民主思想指导着他的创作,他深信自己的创作对人类是有益的。他曾说:“音乐应当使
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如在整个人生中一样。”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七部器乐协奏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和大量其他作品。他的多数作品的主题都是英雄性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从痛苦到欢乐,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贝多芬自己的一生很不幸:耳聋的折磨,爱情的不如意,经济的窘迫,都给他带来痛苦。然而这一切不能压倒贝多芬。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战胜了痛苦,也战胜了社会的庸俗。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低抑悲观的调子,更没有低级趣味。他也描写痛苦和不幸,但最后作品中的英雄总是能战胜痛苦和不幸,走向胜利和欢乐。这是贝多芬的精神,也是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
贝多芬既是古典乐派的集大成者,又是浪漫乐派的先驱。1815年,随着拿破仑的失败和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各国人民又一次陷入痛苦和黑暗的深渊。在启蒙运动时期,人们“相信理性一定能取得胜利”,因此像莫扎特这样的音乐家,尽管自身命运很不幸,作品中却洋溢着诱人的生活乐趣。而这时人们对“理性”的幻想已经破灭,对现实充满失望,于是在艺术上也形成了与古典主义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创作方法,即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一、反对理性,注重感情,作品通常具有热情奔放的色彩。二、题材常常不是取自现实,而是取自历史,取自国外,取自民间传说。三、充满幻想,把音乐中的幻想境界扩充到罕见的地步。四、与莫扎特不同的是,他们不回避自身的不幸,作品中常常浸透了传记性的自白。在贝多芬晚期的作品中,已经具有若干浪漫主义的色彩,但作为浪漫主义真正代表的却是奥地利的舒伯特(1797-1828)和德国的韦伯(1786-1826)。继而起之的则有德国的门德尔松(1809-1847)、舒曼(1810-1856)、瓦格纳(1813-1883)、法国的柏寥兹(1803-1869)、波兰的肖邦(1810-1849)、匈牙利的李斯特(1811-1886)等一大批音乐家。他们的成就各不相同。如舒伯特是“歌曲之王”,但也创作了《未完成交响曲》等著名器乐作品;韦伯是德国民族歌剧的创始人。舒曼、柏寥兹、李斯特既是杰出的作曲家,又是卓越的音乐评论家。他们宣传过许多同时代人的作品,为捍卫与他们相近的音乐而慷慨行文。如舒曼在评论肖邦的文章中便用了这样一句举世闻名的结语:“脱帽吧,先生们,天才就在我们的面前。”肖邦是一位钢琴大师,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对祖国波兰的深情。而瓦格纳的成就则表现在歌剧和由他首创的乐剧方面。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音乐继续呈现出群星灿烂的局面。浪漫主义仍是主流,同时产生了新的乐派。在德国,出瓦格纳外,又出现了勃拉姆斯(1833-1897),他受过浪漫主义的熏陶,但在自己的创作中却尽力发扬德国古典音乐的传统,因而被视为“新古典主义”的始祖。在意大利,长寿的威尔第(1813-1901)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已崭露头角,此时仍然卓享盛誉。他最驰名的歌剧是《弄臣》、《茶花女》、和《行吟诗人》。在奥地利,轻音乐获得发展,诞生了“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1825-1899)。在法国,则出现了奥芬巴赫(1819-1880)的盛极一时的轻歌剧。此外还有古诺(1818-1893)、马斯奈(1842-1912)、比才(1838-1875)也都是著名的歌剧作曲家。我们所熟悉的《卡门》便是比才最优秀的作品。
在南欧、北欧和东欧,与建立和发展民族国家的要求相适应,这时兴起了民族乐派。这一乐派的作曲家大都富于爱国热情,追求音乐的民族风格。如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格里格(1843-1907)就曾说过:“无论祖国的前途如何,要是把我和挪威分开,那就等于割掉我的手臂和双腿”。他的创作甚丰,最著名的是《a小调钢琴协奏曲》和《培尔·金特》组曲。西班牙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是阿尔贝尼斯(1860-1909)。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是斯美塔那(1824-1884)和德伏夏克(1841-1908),《新世界(又名<自新大陆>)交响曲》便是后者最优美的交响曲作品。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是格林卡(1804-1857),而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由巴拉基列夫(1837-1910)、居伊(1835-1918)、穆索尔斯基(1839-1881)、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44-1908)、和鲍罗廷(1833-1887)五人组成的“强力集团”。他们以发扬民族音乐为宗旨,对俄国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强力集团”处于同一时期的柴可夫
斯基(1840-1893)是俄国成就最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沙皇统治下渴求个人幸福的意愿和惶惑苦闷的心绪。他的代表作是《第六交响曲》(悲怆)。此外,舞曲《天鹅湖》、《胡桃夹子》和《叶甫根尼·奥涅金》等不少作品也为我国听众所熟悉。
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是个琳琅满目的宝库。限于篇幅,我不可能对所有杰出的音乐家都一一介绍。譬如《天鹅(之死)》的作者圣·桑,我就未能提及。又如对印象派音乐及其创始者德彪西,也未能加以评述。相信大家在阅读外国音乐史和聆听外国音乐的过程中,将获得较系统、较完整的古典音乐知识。
范文二:[原创]贝多芬和欧洲古典音乐
第一讲 贝多芬和欧洲古典音乐
《命运交响曲》相信大家都听过。不少人就是从听这部贝多芬的代表作开始走上欣赏古典音乐道路的。如果你说在听了《命运交响曲》后,会感到振奋、激昂,会觉得浑身带劲。这就对了~说明你已经从《命运交响曲》的旋律中感受到贝多芬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力量了。
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不可不了解它的发展概况。今天我就与各位朋友一起进入欧洲古典音乐的园地,去那里信步徜徉。
我们现在所谈的古典音乐,指的是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音乐。但在严格的音乐史著作中,并不把它们一概归入“古典”范围。譬如大家喜爱的《梦幻曲》的作者舒曼,应归入“浪漫乐派”;而那首用急速演奏的《野蜂飞舞》,它的作者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则属于俄罗斯“民族乐派”。
古典音乐的始祖也不是贝多芬。在他之前,还有很多重要人物,至少有四个名字在音乐史上是熠熠生辉的,那就是: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
从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末期到十八世纪中叶启蒙运动发生,在欧洲是一段复杂而充满矛盾的时期。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国家如英国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有的国家如德国仍处于政治落后的状态;有的国家如意大利则仍在天主教的黑暗势力统治下。正是在那政治最黑暗、经济最落后、生活最苦闷的国家里,音乐成了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工具。意大利人创造了新的音乐体裁——意大利式的歌剧和奏鸣曲;而德国则在同一年诞生了两位伟大的音乐家:亨德尔(1685-1759)和巴赫(1685-1750)。他们的成就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前者以创作清唱剧和歌剧为主,后者以创作器乐为主。然而他们都是承前启后的枢纽人物,一方面总结了文艺复兴以来的重要创作经验,一方面又为表达时代的新思想、新内容探索并积累了新经验,为后来启蒙时期的音乐发展开辟了道路。
海顿(1732-1809)和莫扎特(1756-1791)是比亨德尔和巴赫约晚半个世纪出现的奥地利音乐家。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奥地利,由于奥皇实行“开明专制”而一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首都维也纳成了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形成了一个维也纳古典乐派。这个乐派的奠基人便是海顿和莫扎特。他们两人从小就显露出音乐上的特殊才华,尤其是莫扎特,四岁即能作曲,八岁时已在伦敦演奏自己的作品。然而他们的社会地位都很卑微,只能在贵族门下充当宫廷乐师。他们都很多产。海顿一生创作了一百二十五首交响曲和大量其他形式的乐曲。莫扎特除《费加罗的婚礼》等二十二部歌剧外,还创作了四十九首交响曲和大量其他作品。他们的乐曲都有一种清新明朗的色彩,洋溢着健康愉快的情趣。这种色彩和情趣反映了人们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当海顿和莫扎特于1781年在维也纳相识并结下亲密友谊的时候,古典乐派的第三位代表刚刚在德国波恩加入一个乐团,担任管风琴师的助手。此人就是伟大的贝多芬(1770-1827),那年他才十一岁。又过了十一年,他也来到维也纳并从此定居下来。与他的前辈不同的是,贝多芬不仅青年时代就接受了启蒙思想的熏陶,而且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在他一生的行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打下的烙印,这烙印又鲜明地反映到创作中,人格和风格融溶在一起。贝多芬蔑视权贵,认为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有一次,一个公爵强要贝多芬为当时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演奏。贝多芬激于爱国热情,愤然离去。事后他写信给这个公爵说:“公爵,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则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
是,贝多芬却只有一个。”同时他在给朋友们的信中却表示:“如果我们祖国能再富裕一些的话,那么我将只为穷人们的福利而演奏我的艺术。哦~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贝多芬的这种民主思想指导着他的创作,他深信自己的创作对人类是有益的。他曾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如在整个人生中一样。”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七部器乐协奏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和大量其他作品。他的多数作品的主题都是英雄性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从痛苦到欢乐,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贝多芬自己的一生很不幸:耳聋的折磨,爱情的不如意,经济的窘迫,都给他带来痛苦。然而这一切不能压倒贝多芬。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战胜了痛苦,也战胜了社会的庸俗。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低抑悲观的调子,更没有低级趣味。他也描写痛苦和不幸,但最后作品中的英雄总是能战胜痛苦和不幸,走向胜利和欢乐。这是贝多芬的精神,也是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
贝多芬既是古典乐派的集大成者,又是浪漫乐派的先驱。1815年,随着拿破仑的失败和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各国人民又一次陷入痛苦和黑暗的深渊。在启蒙运动时期,人们“相信理性一定能取得胜利”,因此像莫扎特这样的音乐家,尽管自身命运很不幸,作品中却洋溢着诱人的生活乐趣。而这时人们对“理性”的幻想已经破灭,对现实充满失望,于是在艺术上也形成了与古典主义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创作方法,即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一、反对理性,注重感情,作品通常具有热情奔放的色彩。二、题材常常不是取自现实,而是取自历史,取自国外,取自民间传说。三、充满幻想,把音乐中的幻想境界扩充到罕见的地步。四、与莫扎特不同的是,他们不回避自身的不幸,作品中常常浸透了传记性的自白。在贝多芬晚期的作品中,已经具有若干浪漫主义的色彩,但作为浪漫主义真正代表的却是奥地利的舒伯特(1797-1828)和德国的韦伯(1786-1826)。继而起之的则有德国的门德尔松(1809-1847)、舒曼(1810-1856)、瓦格纳(1813-1883)、法国的柏寥兹(1803-1869)、波兰的肖邦(1810-1849)、匈牙利的李斯特(1811-1886)等一大批音乐家。他们的成就各不相同。如舒伯特是“歌曲之王”,但也创作了《未完成交响曲》等著名器乐作品;韦伯是德国民族歌剧的创始人。舒曼、柏寥兹、李斯特既是杰出的作曲家,又是卓越的音乐评论家。他们宣传过许多同时代人的作品,为捍卫与他们相近的音乐而慷慨行文。如舒曼在评论肖邦的文章中便用了这样一句举世闻名的结语:“脱帽吧,先生们,天才就在我们的面前。”肖邦是一位钢琴大师,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对祖国波兰的深情。而瓦格纳的成就则表现在歌剧和由他首创的乐剧方面。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欧洲,音乐继续呈现出群星灿烂的局面。浪漫主义仍是主流,同时产生了新的乐派。在德国,出瓦格纳外,又出现了勃拉姆斯(1833-1897),他受过浪漫主义的熏陶,但在自己的创作中却尽力发扬德国古典音乐的传统,因而被视为“新古典主义”的始祖。在意大利,长寿的威尔第(1813-1901)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已崭露头角,此时仍然卓享盛誉。他最驰名的歌剧是《弄臣》、《茶花女》、和《行吟诗人》。在奥地利,轻音乐获得发展,诞生了“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1825-1899)。在法国,则出现了奥芬巴赫(1819-1880)的盛极一时的轻歌剧。此外还有古诺(1818-1893)、马斯奈(1842-1912)、比才(1838-1875)也都是著名的歌剧作曲家。我们所熟悉的《卡门》便是比才最优秀的作品。
在南欧、北欧和东欧,与建立和发展民族国家的要求相适应,这时兴起了民族乐派。这一乐派的作曲家大都富于爱国热情,追求音乐的民族风格。如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格里格(1843-1907)就曾说过:“无论祖国的前途如何,要是把我和挪威分开,那就等于割掉我的手臂和双腿”。他的创作甚丰,最著名的是《a小调钢琴协奏曲》和《培尔?金特》组曲。西班牙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是阿尔贝尼斯(1860-1909)。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是斯美塔那
(1824-1884)和德伏夏克(1841-1908),《新世界(又名<自新大陆>)交响曲》便是后者最优美的交响曲作品。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者是格林卡(1804-1857),而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由巴拉基列夫(1837-1910)、居伊(1835-1918)、穆索尔斯基(1839-1881)、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44-1908)、和鲍罗廷(1833-1887)五人组成的“强力集团”。他们以发扬民族音乐为宗旨,对俄国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强力集团”处于同一时期的柴可夫斯基(1840-1893)是俄国成就最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沙皇统治下渴求个人幸福的意愿和惶惑苦闷的心绪。他的代表作是《第六交响曲》(悲怆)。此外,舞曲《天鹅湖》、《胡桃夹子》和《叶甫根尼?奥涅金》等不少作品也为我国听众所熟悉。
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是个琳琅满目的宝库。限于篇幅,我不可能对所有杰出的音乐家都一一介绍。譬如《天鹅(之死)》的作者圣?桑,我就未能提及。又如对印象派音乐及其创始者德彪西,也未能加以评述。相信大家在阅读外国音乐史和聆听外国音乐的过程中,将获得较系统、较完整的古典音乐知识。
范文三:古典音乐名家作品
钢琴,有以下几类:
1.钢琴独奏(顾名思义,呵呵,我不必多说了吧)
2.钢琴协奏曲,协奏曲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罗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为大协奏曲;
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
3.钢琴伴奏:[伴奏] 音乐术语。 伴随衬托歌唱的器乐演奏;就像平时听流行乐时,歌曲伴奏中能听到钢琴声,即歌曲中有钢琴伴奏。
钢琴又有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
古典的钢琴曲如《月光》、《蓝色多瑙河》、《小夜曲
》等等,
月光:http://mp3.baidu.com/m?tn=baidump3&ct=134217728&lm=-1&word=%D4%C2%B9%E2%D7%E0%C3%F9%C7%FA
蓝色多瑙河:http://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C0%B6%C9%AB%B6%E0%E8%A7%BA%D3&lm=-1
小夜曲: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D0%A1%D2%B9%C7%FA&lm=-1
浪漫的钢琴曲当属我们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 ,
如克莱德曼演奏的:爱之梦、梦中的婚礼、献给爱丽丝、水边的阿狄丽娜……
还有一首古典而浪漫的钢琴曲“克劳汀幻想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钢琴曲,由马克西姆演奏
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F%CB%C0%CD%CD%A1%BB%C3%CF%EB%C7%FA&lm=-1
带现代感的钢琴曲,我觉得马克西姆的很不错,推荐几首你听听:
克罗地亚狂想曲: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F%CB%C2%DE%B5%D8%D1%C7%BF%F1%CF%EB%C7%FA&lm=-1
出埃及记: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3%F6%B0%A3%BC%B0%BC%C7&lm=-1
汉娜之眼: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A%BA%C4%C8%D6%AE%D1%DB&lm=-1
等等,还有很多很不错的作品。
马克西姆: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C2%ED%BF%CB%CE%F7%C4%B7&lm=-1
迈可森(我还是比较习惯这样称呼他):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C2%F5%BF%C9%C9%AD&lm=-1
还有pianoboy
pianoboy 是一位台大的研究生
他的钢琴作品很棒,有点像现代钢琴音乐作品,带节奏的,但他的作品却很少。
代表作:你离开的真相
http://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pianoboy+&lm=-1
还有这些他的作品: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pianoboy+&lm=-1
这些可不是从什么地方复制过来的资料,我自己写的。
这里有一些你可以参考一下,了解音乐:
钢琴:http://baike.baidu.com/view/9325.htm
伴奏:http://baike.baidu.com/view/392605.htm
音乐:http://baike.baidu.com/view/5434.htm
这个提问我以前回答过: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
on/74335081.html
巴赫
布兰登堡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d小调小提琴二重协奏曲
G弦上的咏叹调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亨德尔
水上音乐
焰火音乐
《弥赛亚》之哈里路亚
快乐的铁匠
广板
维瓦尔第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鲁特琴与长笛
古典主义
贝多芬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
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
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
F大调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哀格蒙特》序曲
歌剧《费德里奥》
G大调小步舞曲
献给爱丽丝
土耳其送行曲
波凯里尼
小步舞曲
戈赛克
加沃特舞曲
塔蒂尼
科莱里主题变奏曲
勃拉姆斯,
c小调第一交响曲
e小调第四交响曲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德意志安魂曲
第一号匈牙利舞曲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学院节庆序曲
摇篮曲
海顿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d小调第一零一交响曲《时钟》
升f小调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
清唱剧《创世纪》
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小号协奏曲
小夜曲
莫扎特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
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降E大调第二十二钢琴协奏曲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单簧管协奏曲
降E大调第三圆号协奏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歌剧《魔笛》 夜女王先用宣叙调向帕米娜说明,当她的父亲去世时,把太阳的七重盾交给萨拉斯特罗,由于失去这把盾,她就不再有力量能保护自己的女儿。接着她就交给帕米娜一把短剑,要她把萨拉斯特罗杀死,并夺回那奇异的七重盾。不料,女儿却惊恐地抗拒这命令,夜女王就狂怒地唱出这段这首非常著名的咏叹调:《我心中燃炽着怒火》,她说:“死与绝望在眼前闪动,若不杀萨拉斯特罗,你就不再是我的女儿。永远消失吧,沉沦吧,毁灭吧,此世的羁绊都粉碎吧。啊,一切都毁灭,否则就要把萨拉斯特罗打倒。啊,复仇的神,请听我的誓言。”说罢,夜女王就不见踪影。
歌剧《唐璜》
安魂曲
土耳其进行曲
小步舞曲
帕格尼尼
第一小提琴
协奏曲
罗西尼
歌剧《威廉·退尔》序曲
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歌剧《贼雀》序曲
索尔
b小调练习曲(月光)
韦伯
邀舞
《自由射手》序曲
浪漫主义
肖邦
华丽大圆舞曲
一分钟圆舞曲《小狗》
降A大调圆舞曲《离别》
降G大调圆舞曲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
降E大调夜曲
升F大调夜曲
降b小调夜曲
降A大调夜曲
第二十三号玛祖卡舞曲
第四十四号玛祖卡舞曲
c小调练习曲《革命》
E大调练习曲《离别》
第一号叙事曲
第一号诙谐曲
第七号前奏曲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门德尔松
a小调第三交响曲(苏格兰)
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仲夏夜之梦
无词歌之春之歌
无词歌之威尼斯船歌
乘着歌声的翅膀
舒伯特
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
钢琴五重奏(鳟鱼)
军队进行曲
《罗莎蒙德》序曲
音乐瞬间
小夜曲
圣母颂
魔王
《冬之旅》之苦提树
野玫瑰
舒曼
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莱茵》
a小调钢琴协奏曲
童年情景之梦幻曲
交响练习曲
狂欢节
《曼弗雷德》序曲
奉献
核桃树
诗人之恋
瓦格纳
《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歌剧《唐豪塞》
婚礼进行曲
歌剧《女武神》
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罗马狂欢节序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
拉科奇进行曲
多普勒
匈牙利田园幻想曲
弗兰克
d小调交响曲田
格林卡
《鲁斯兰与柳德来拉》序曲
古诺
圣母颂
歌剧《浮士德》之徽风圆舞曲
小夜曲
李斯特
前奏曲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爱之梦第三首
钟
尼古拉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
奥芬巴赫
威尼斯船歌
天堂与地狱序曲
拉夫
卡伐蒂那
斯美塔那
《我们祖国》之沃尔塔瓦河
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
老约翰·施特劳斯
拉德斯基进行曲
苏佩
《轻骑兵》序曲
《诗人与农夫》序曲
威尔第
歌剧《茶花女》
歌剧《阿伊达》
歌剧《奥赛罗》
歌剧《弄臣》
歌剧《命运之力》
歌剧《纳布科》
歌剧《游吟诗人》
伊拉迪埃尔
鸽子
后浪漫主义
芭达捷芙丝卡
少女的祈祷
鲍罗丁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D大调弦乐四重奏
歌剧:《伊戈尔王》
夏布里埃
西班
牙狂想曲
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E大调弦乐小夜曲
狂欢节序曲
第十首斯拉夫舞曲
幽默曲
母亲教我的歌
伊凡诺维奇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拉罗
西班牙交响曲
比才
歌剧《卡门》
《阿莱城姑娘》
布鲁克纳
E大调第七交响曲
德里勃
舞剧《葛菲利亚》
福斯特
故乡的亲人
我的肯塔基故乡
苏珊娜
老黑奴
美丽的梦神
格里格
《培尔·金特》
a小调钢琴协奏曲
挪威舞曲
春
马勒
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
c小调第二交响曲《复活》
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千人》
大地之歌
拉赫玛尼诺夫
e小调第二交响曲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升c小调前奏曲
练声曲
柴科夫斯基
f小调第四交响曲《命运》
e小调第五交响曲
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812序曲
意大利随想曲
弦乐小夜曲
舞剧《天鹅湖》
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
雷鸣电闪波尔卡
闲聊波尔卡
拔弦波尔卡
《蝙蝠》序曲
舞剧《胡桃夹子》
舞剧《睡美人》
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歌剧《黑桃皇后》
《罗密欧与朱丽叶》
旋琴套曲《四季》
旋律
忧郁小夜曲
如歌的行板
穆索尔斯基
图画展览会
小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
南国玫瑰圆舞曲
皇帝圆舞曲
春之声圆舞曲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天方夜谭组曲
客商之歌
野蜂飞舞
罗萨斯
乘风破浪圆舞曲
鲁宾斯坦
F大调旋律
浪漫曲
约瑟夫·施特劳斯
维也纳村燕圆舞曲
天体音乐圆舞曲
泰雷加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近代音乐
阿尔贝尼兹
探戈
布鲁赫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苏格兰幻想曲
德彪西
月光
牧神午后前奏曲
大海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艾伦贝格
森林水车
格拉那多斯
第五号西班牙舞曲
麦克道威尔
致野玫瑰
米查姆
巡逻兵进行曲
米夏埃利斯
森林中的铁匠
奥尔特
钟表店
布拉加
天使小夜曲
肖松
音诗
狄盖特
国际歌
埃尔加
威仪堂堂进行曲
谜语变奏曲
爱的祝福
随想曲
格什温
蓝色狂想曲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歌剧《波基与贝丝》
霍尔斯特
行星组曲
马斯涅
沉思
蒙蒂
查尔达什
萨拉萨蒂
流浪者之歌
卡门主题幻想曲
普契尼
歌剧《蝴蝶夫人》
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歌剧《托斯卡》
歌剧《图兰多特》
歌剧《贾尼·斯基基》
圣-桑
动物狂欢节
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骷髅之舞
引子-随想回旋曲
苏萨
星条旗永不落
华盛顿邮报
苏克
弦乐小夜曲
爱之歌
托斯蒂
小夜曲
维尼亚夫斯基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华丽波兰舞曲
莫斯科回忆
拉威尔
波莱罗舞曲
茨冈
《达芙妮与克罗埃》组曲
萨拉萨蒂
流浪者之歌
卡门主题幻想曲
西贝柳斯
芬兰颂
D大调第二交响曲
C大调第七交响曲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图翁涅拉的天鹅
理查·施特劳斯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英雄生涯
托赛里
小夜曲
瓦尔德退费尔
溜冰圆舞曲
现代音乐
安德森
打字机
号手的节日
巴伯
柔板
布里顿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迪尼库
霍拉舞曲
法雅
西班牙花园之夜
约纳森
杜鹊圆舞曲
克莱斯勒
维也纳随想曲
爱之欢乐
爱之忧伤
中国花鼓
美丽的罗丝玛琳
玛斯卡尼
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
彼得与狼
古典交响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
勋柏格
净化之夜
肖斯塔科维奇
d小调第五交响曲《革命》
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奥尔福德
博基上校进行曲
巴托克·贝拉
乐队协奏曲
柯普兰
《阿巴拉契亚之春》组曲
德尔德拉
回忆
格罗菲
大峡谷组曲
哈恰图良
马刀舞曲
莱哈尔
轻歌剧《快乐的寡妇》
金与银圆舞曲
奥尔夫
布兰诗歌
庞塞
小星星
雷斯庇基
罗马的喷泉
罗德里戈
阿兰胡埃斯
斯特拉文斯基
《火鸟》组曲
舞剧《春之祭》
范文四:古典音乐赏析 -------- 声歌作品
唱片列表
海顿 创世纪
HAYDN The creation
亨德尔 弥赛亚
HANDEL Messiah
贝多芬 D大调庄严的弥撒 作品123
BEETHOVEN Missa solemnis in D Op.123
舒伯特 降E大调弥撒 独唱,合唱和乐队 D950
SCHUBERT Mass in E flat soloists, chorus and orchestra D.950
舒伯特 罗莎蒙德
SCHUBERT Rosamunde
门德尔松·巴托尔迪 仲夏夜之梦Op.61
MENDELSSOHN-BARTHOLDY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incidental ..
布鲁克纳 F小调弥撒曲(塞利比达凯指挥)
BRUCKNER Mass in F minor
巴赫 马太受难曲 BWV244
BACH Passion selon saint Matthieu BWV 244
施特劳斯 四首最后的歌
STRAUSS Four last songs
迪特里希·菲舍尔-迪斯考演唱集
Les introuvables de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马勒 大地之歌
MAHLER Das Lied von der Erde
马勒 青年的魔角
MAHLER Des Knaben Wunderhorn
施特劳斯 最喜爱的艺术歌曲
STRAUSS Favourite lieder
福雷 安魂曲
SHUMANN Requiem
马勒 旅行者之歌,亡儿之歌,吕克特之歌
MAHLER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Kindertotenlieder, 5..
巴赫 B小调弥撒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合唱团)
BACH Mass in B minor
贝多芬 啊,不忠的人!Op.65
BEETHOVEN Ah, Perfido! Op.65
莫扎特 D小调安魂曲K626
MOZART Requiem in D minor K626
莫扎特 加冕弥撒
MOZART Coronation mass
莫扎特 C小调弥散曲
MOZART Mass in C minor
莫扎特 歌曲 CD36
MOZART Lieder
巴赫 马太受难曲 BWV 244
BACH Matthaus-Passion
勃拉姆斯 德意志安魂曲
BRAHMS Ein Deutsches Requiem
舒伯特 天鹅之歌
SCHUBERT Schwanengesang D957
舒伯特 冬之旅 D911
SCHUBERT Winterreise D911
舒伯特 美丽的磨坊女 D795
SCHUBERT Die schone Mullerin D795
舒伯特 歌曲
SCHUBERT Songs
舒伯特 合唱作品集 CD39
SCHUBERT Choral works
舒伯特 弥撒曲D.452
SCHUBERT Mass D.452
舒伯特 圣母悼歌D.383
SCHUBERT Stabat mater D.383
舒伯特 德意志弥撒D.872
SCHUBERT Deutsche messe D.872
舒伯特 弥撒曲D.105 167
SCHUBERT Masses D.105 & 167
舒伯特 弥撒曲D.678
SCHUBERT Mass D.678
马勒 旅行者之歌,亡儿之歌,诗歌5首
MAHLER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Kindertotenlieder, 5..
贝多芬 庄严弥撒曲
BEETHOVEN Missa solemnis
福雷 安魂曲,帕凡舞曲
FAURE Requiem, Pavane
奥尔夫 博伊伦之歌
ORFF Carmina Burana
巴赫 B小调弥撒
BACH Mass in B minor
亨德尔 德廷根感恩赞,犹大马加比选段
HANDEL Dettingen Te Deum, Judas Maccabaeus excerpts
范文五:古典音乐作品欣赏2
2012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曲目
《祖国进行曲》
(德语:V aterland marsch), 由小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 II)和约瑟夫·施特劳斯 (Josef Strauss) 共同创作。
小约翰·施特劳斯
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Baptist Strauss, 1825年 10月 25日-1899年 6月 3日) ,因与其父同名,故通常称为约翰·施特劳斯二世或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 作曲家,以圆舞曲作品最为著名,如《蓝色多瑙河》 。
小约翰·施特劳斯是著名音乐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 他的两位弟弟约瑟夫·施特劳斯 和爱德华·施特劳斯也是著名的音乐家。 不过小约翰是整个家族中成就最大, 名望最高的一 位。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为 19世纪维也纳圆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圆舞 曲之王” 的称号是由于他把华尔兹这种原本只属于农民的舞曲形式提升为了哈布斯堡宫廷中 的一项高尚的娱乐形式。 此外他的作品的艺术成就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们 (例如约瑟夫·兰 纳和老约翰·施特劳斯) ,也更为人所熟知。不仅是圆舞曲,他的一些波尔卡、进行曲以及 轻歌剧也相当著名。
约瑟夫·施特劳斯
约瑟夫·施特劳斯(德语:Josef Strauss , 1827年 8月 20日-1870年 7月 22日) ,奥地利 作曲家和指挥家,也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次子,常被亲朋昵称为佩皮 (Pepi)。
闲聊快速波尔卡
作品第 214号(Tritsch-Tratsch, Polka schnell, op.214)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 作于 1858年, 管弦波尔卡舞曲, 又译为 《叽叽喳喳波尔卡》 , 是小约翰最有名的快速波尔卡 舞曲之一, 也是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演出次数较多的曲目。 全曲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妇女们 嚷着、 笑着和愉快地闲聊时的情景, 是作者的波尔卡舞曲中较为流行的一首。 值得注意的是, 本曲与施特劳斯家族另外一首 “喋喋不休波尔卡” 并非一首, 后者为约瑟夫·施特劳斯作品 第 245号(Plappermaulchen; Polka schnell) 。
目录
该曲采用复三部曲式 (A 大调——快板—— 2/4拍) 。 乐曲用倚音构成的主题旋律轻巧而略带 诙谐, 生动而逼真地刻画了一群叽叽喳喳、 喋喋不休的快乐妇女形象。 乐曲频繁地采用了倚 音、波音、颤音等装饰音技巧,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妇女们快活的说笑声。
第一主题,在三小节引子之后,用顿音奏法呈示出跳跃的 A 大调主题。短笛的跳音与小提 琴的快速音阶跳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妇女起床时的快乐心情。 第二主题,该主题简洁明了(E 大调) ,打击乐的加入更是为乐曲增添了不少情趣。在小提 琴、圆号的激励下,乐曲又回到第一主题。
第三主题,待到重复第一主题后, D 大调第三主题接踵而至,短笛依然在跳动,圆号、小鼓 的合奏是对妇女清洁工的描写 (合奏声与扫帚摩擦声相似) 。 中间部分的音阶上行显然是轻 快亮丽的。
重复部分,乐曲按照原则又奏出了第一、第三主题。最后,短笛、提琴高音区的巧妙演奏使 乐曲在欢快而幽默的气氛中结束。
编辑本段
乐曲歌词
闲聊波尔卡歌词 (2张 ) 叽叽喳喳 你说的是什么 喳喳叽叽 说的是悄悄话 叽叽喳喳 我也来 听一听 喳喳叽叽 听完了告诉他 那多嘴多舌的人们啊他不说话就闷得慌 就喜欢闲聊和说 闲话 像麻雀 叽叽喳喳 啦 ................ 小老鼠大花猫 蚊子叫马儿跑 东拉西扯 实在可笑 叽 叽喳喳 你说的是什么 喳喳叽叽 说的是悄悄话 叽叽喳喳 我也来听一听 喳喳叽叽 听完就 去告诉他 本来是小老鼠 (低声部:sung (嘘的声音)传来(sung )传去(sung ) 你传我 我传他 (sung ) 说得比那非洲大象还要大 本来是小老鼠 (sung ) 传来 (sung ) 传去 (sung ) 你传我我传他 (sung )说得比那非洲大象还要大 大街小巷 到处在讲闲话 男女老少 人人 爱讲闲话 古往今来 总是在讲闲话 停一下 停一下 别再讲啦 本来是小老鼠 (高声部:啦啦 啦 啦啦啦) 传来(啦啦啦 啦啦啦)传去 (啦啦啦 啦啦啦)你传我我传他 (啦啦啦 啦 啦啦)说得比那非南大象还要大 叽叽喳喳 你说的是什么 喳喳叽叽 说的是悄悄话
重复:叽叽喳喳 我也来听一听 喳喳叽叽 听完了告诉他 那多嘴多舌的人们啊 他不说话就 闷得慌 就喜欢闲聊和说闲话,像麻雀 叽叽喳喳 啦 ................ 小老鼠大花猫 蚊子叫马儿跑 东拉西扯 实在可笑 叽叽喳喳 你说的是什么 喳喳叽叽 说的是悄悄话 叽叽喳喳 我也来听 一听 喳喳叽叽 听完就去告诉他 啊———— 小小麻雀 叽叽喳喳 啊————
编辑本段
乐曲评论
约翰施特劳斯是一个非常风趣的人物。 他善于猎取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事物, 对它们进行艺 术性的描绘, 《闲聊波尔卡》便是一例。当时,在维也纳,舞会十会盛行。在舞会上常常见 到有些多嘴多舌的妇女凑在一起交头接耳、 叽叽喳喳、 说长道短、评头品足。 约翰施特劳斯 对这种现象十分讨厌,于是他用妇女们交头接耳“特利奇,特拉奇” (即“叽叽喳喳” )的声 音为名, 写了一首波尔卡, 对她们进行讽刺。 约翰施特劳斯当然不能明讲, 所以当人们问他 时,他用“妻子们在享受着闲聊的乐趣”来解释这支曲子的内容。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速度很快, 描绘了妇人们在舞会上凑在一起叽叽喳喳闲聊的形象。 前面有个简短的、 波尔卡 节奏的引子。 主题用了些大跳和休止符, 描绘妇人们闲聊时面部多变的神色。 副题比较舒展, 与主题形成对比。 以上构成乐曲的第一部分。 然后, 是一个过渡性的段落。 它先用一系列带 断音的八分音符,后又用 XXX 这种音型,并让它们不断往上升级,而每升一级都回到原来 的 i 音上,来描绘妇女们喋喋不休的闲聊。这种声音频繁地出现是令人心烦的。乐曲的中间 部分,乐谱上标明 Trio (三声中部) ,它由木管乐器主奏,声音轻快;好似妇人们的耳语。 它有一个主题和一个副题,带有幽默、风趣的特色。然后,第一部分再现,接尾声。在尾声 里, 作曲家用一系列十六分音符, 并用突强突弱、 忽高忽低的对比手法, 对这种多嘴多舌现 象进行了勾画和讽刺。
像这样内容的一支曲子, 约翰施特劳斯居然把它写得十分动人, 这是很不容易的, 它不愧为 波尔卡乐曲中的一首名作。 《闲聊波尔卡》 后来还被人好填词, 改编成声乐曲, 像 1980年来 我国访问的日本胜利少年合唱团和 1986年来我国访问的联邦德国 K . H . D (克洛克纳洪堡 道依茨公司) 合唱团都曾在音乐会上演唱了这个曲目。 另外, 1981、 1988、 1990、 1992、 1998、 1999、 2008与 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均包含这首著名曲目。 [1]
编辑本段
配器
木管组
短笛 2支长笛 2支双簧管 2支大管 2支单簧管(bB )
铜管组 4支圆号 3支小号 2支次中音长号 1支低音长号 1只大号
打击乐组定音鼓钹大鼓小鼓三角铁
弦乐组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拨弦波尔卡
波尔卡的含义
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和一个跳踏步组成。 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 三部曲式,节奏活泼。
作品简介
《拨弦波尔卡》 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斯特劳斯和其兄弟约瑟夫·斯特劳斯合作而成 的一首杰出小品。 小约翰原打算在本曲中使用圆号, 但其弟却主张只用拨弦, 于是乐曲最终 采用了只加三角铁、 钟琴为陪衬的弦乐合奏形式。 所谓拨弦, 就是直接用手指拨动提琴上的 弦来演奏。 整部作品轻快活跃, 因从头至尾都以短促的拨弦来演奏, 因而命名为 《拨弦波尔 卡》 ,这首乐曲为每年奥地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常奏曲目。
编辑本段
配器
打击乐组三角铁钟琴
弦乐组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乐曲鉴赏
第一主题为 C 大调,使用弱力度演奏,活泼而轻盈。第二主题为 G 大调,力度稍有变化, 旋律虽然动听, 但非常简短, 在属七和弦的控制下又进入第一主题。 乐曲在重复完第一主题 后,进入 F 大调第三主题,并由三角铁、钟琴陪衬,显得更为柔丽悦耳。第三主题奏完后, 乐队重复第一、第二主题,随后在弦乐强力度欢呼声中解释。
老实说,当爱乐乐团公布 2012年的指挥是杨松斯的时候,不少维新的乐迷感到十分欢欣鼓 舞。毋庸置疑,如果把维新作为古典音乐入门的首选,指挥几乎是决定这道“入门大餐”是 否可口最重要的标准。毋庸置疑,当下 80后的古典音乐迷,几乎大多都是被 87年以及 89年的老卡和小克招上维新这条“贼船”的。对于更年轻一辈而言,大多数人也会对 93年的 穆大叔或者 96年的老马记忆深刻。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 随着一大批老指挥大师的过世 (比 如索尔蒂、小克)或者宣布不再染指维新(阿巴多、穆蒂) ,谁能挑起维新的大梁就成了颇 受关注的议题。当然,对于这个问题,爱乐乐团方面应当是早有准备。在 2005年老马“告 别演出”而宣告结束 3M 时代之后,乐团方面已经有了小泽、杨松斯等一干备选。然而时任 维也纳国立歌剧院总监的小泽前两年突发重病, 使得众多爱乐乐迷在短时间内再次目睹 “东 方魔棒”的希望化为泡影。在这个当儿,爱乐乐团在 2007年作出的选择让许多中国乐迷大 感失望——他们选择了年逾八旬且在国内并不知名的法国指挥家普莱特。 这位幽默和蔼的法 国老头尽管两度登场,深受乐团青睐,却因其并不十分适合奥地利圆舞曲式的“急快急慢” 风格遭到众多中国维新乐迷的指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2012年宣布老杨的回归,对于很 多更适应传统维新风格的乐迷来说是件好事。
一贯被认为是“少壮派”的 40后老杨在 06年音乐会上的表现曾经深深折服了广大乐
迷——除了被一些人认为在曲目单上是“炒冷饭”之外,老杨潇洒的动作、淋漓的汗水、激 情四溢的风格以及被调侃为是 “拧毛巾” 式的结尾都为不少人津津乐道。 六年过去了, 曾经 的 “中老年妇女偶像” 如今也已是将要步入古稀之年, 从电视转播画面上看, 尽管杨松斯本 人仍旧十分卖力,但其火爆的指挥风格较之 2006年不得不因为各种原因显得收敛了一些, 乐曲的演绎速度也普遍相对放慢 (但由于总曲目数量仍然创下历史记录, 在演奏时就不得不 以拿掉反复部分甚至做适当删节才能够保证演出在一定时间内结束, 这一点给部分老的维新 乐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详见后文) 。当然,总的来说,个人愚见,毕竟岁月不饶人,就凭 老杨依旧给力的指挥风格和对乐曲作品更加精雕细琢和一干巧妙安排, 本年度的音乐会可称 为 “不负众望” 。 但大多数听完 12年维新的老乐迷, 包括因为之前的某种其他原因而对老杨 抱有极高期待的人, 则或多或少会觉得有一点点不满意。 因而老杨在今年给出的成绩单并不 能达到像 06年“深孚众望”的程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先来谈谈选曲。
上文已述,指挥是影响维新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 是曲目单的选择与编排。 按照维新的传统, 曲目单的选择一般以乐团为主, 但指挥家有时可 以特别指定。 (当然特别指定的范围依每位指挥的性格和当年音乐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乐 迷们普遍认为像 87年的老卡以及 93、 97年的穆蒂可能几乎指定了过半的曲目,而像 07年 的梅塔依照当年出版的 CD 彩页上的说明就只指定了一首) 。一般来说维新的曲目单(除掉 万年不变的拉德茨基和蓝色多瑙河, 下同) 中要包括进行曲、 圆舞曲、 序曲、 波尔卡舞曲 (包 括一般波尔卡、 玛祖卡、 法式波尔卡以及快速波尔卡) 及其他小品等等。 笔者曾在之前的文 章中谈到, 序曲和进行曲是整场音乐会的精气神儿所在, 因而一般都会被安排在半场的开场 进行;圆舞曲是整场音乐会的血脉所在(也是在七十二年前创办维新最本质的目的) ,而各 式各样的波尔卡或其他小品则是音乐会的调味剂,也是众多“噱头”的集中之地。
对于今年的维新来说,曲目方面比较受人关注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曲目的总 数再次打破老杨本人在 2006年保持的 23首的纪录,达到空前的 24首(维新的上半场一般 按传统不会超过 7首, 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下半场曲目达到了 17首, 全场演奏下来接近 130分钟) ;其次是暌违十四年之久的“维也纳少年男声合唱团”的再次亮相,他们的演出尤其 令人期待; 再次, 乐团又一次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选入了施特劳斯以外大家的作品 (这次是 老柴,上次新年音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要追溯到 2003年,哈大眼选了韦伯和勃拉姆斯的 作品,让很多乐迷大跌眼镜) ,老杨的苏式风格将会怎样回荡在金色大厅,也让不少乐迷感 到兴奋;最后,今年的选曲很好的做到了平衡兼顾,一些备受乐迷喜爱的篇章(比如《维也 纳市民》 、 《魔鬼音程之舞》 等) 时隔多年再次跻身曲目单, 快速波尔卡以及闹场曲目的数量 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避免了 06年被认为“炒冷饭”等尴尬局面。下面分别详述如下:
1、序曲和进行曲
很遗憾的是,本年度的维新没有选择任何一首序曲。照理说,传统上维新一般选用进 行曲作为上半场开场,而用序曲作为下半场开场,而实际上进行曲受到重视其实还是 90年 代以后的事情(80年以前的维新每年都会有一到两首序曲,却并不是年年都有典型的进行 曲) 。当然,小约翰作为“圆舞曲之王” ,其创作的序曲数量十分有限,公认的“精品”也确 实比较少 (目前公认的大概只有 《蝙蝠》 、 《吉普赛男爵》 以及 《威尼斯之夜》 , 个人对于 《护 林员》 十分推崇, 但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 , 这就造成了序曲很容易与之前的年份 “撞车”
的麻烦。 加之 09年的巴伦和 10年的普莱特不知基于什么原因都在一次音乐会中选择了两首 序曲(难道是“复古”?) ,这就使得从 05年到现在,几乎所有比较常见的施特劳斯家族歌 剧序曲都被滚了一遍。 在这这种情况下, 想要再推陈出新的难度的确比较大。 这也让杨松斯 成为了到目前为止应该是唯一一个尚没有在维新指挥台上留下施特劳斯式歌剧序曲的指挥 (06年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显然不属于这个类别) ,这的确让人觉得十分遗憾。
进行曲方面,今年乐团不知基于什么原因(CD 的彩页上对此语焉不详,有人引申到 欧盟的危机, 对此公羊派等大师表示毫无压力) 选择了一首约翰和约瑟夫两兄弟共同创作的 《祖国进行曲》 。 这首进行曲其实是个大杂烩, 里面融合了老约翰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 柏 辽兹的 《拉科奇进行曲》 甚至还包括海顿创作的德国国歌旋律。 从现场演绎来看, 杨松斯有 意将乐曲的速度放慢了,这就让一些听众觉得“不够过瘾” (比起梅塔这种典型的进行曲大 师来说尤其显得如此) ,不过从演绎角度而言,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2、圆舞曲
今年的圆舞曲数量仍然维持在正常的四首(此处指的是德奥式古典圆舞曲,老柴的不 能计入在内。其中第一首小约翰的《市政厅舞会》是新曲,其余三首都以前演奏过(《维也 纳市民》 1996老马、 《享受生活》 2008普莱特、 《谵妄》 2007梅塔) 。按照乐团方面的介绍, 第一首小约翰的 《市政厅舞会》 和第二首齐莱尔的 《维也纳市民》 都是为了纪念当时的维也 纳市政厅大楼落成而创作的乐曲。 从曲子本身而言, 第一首 《市政厅舞会》 确实只是小约翰 众多圆舞曲中的二流作品, 尽管本曲已经排到 400多号, 应当属于小约翰曲风非常成熟老道 之后的作品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 1990年梅塔演绎的 《多瑙河女妖》 和 2011年在德累斯顿 音乐会上由蒂勒曼演绎的《易北河上》 ,其共同特点是旋律优美流畅琅琅上口,全曲有明显 的分段描写但又能一气呵成,曲目结构织体非常成熟) ,且在曲子里面还尝试了某种可被看 做是“现代派”的“情景再现”式作曲法(很明显能听到《蓝色多瑙河》的旋律夹在里面, 但又不像《好朋友》里面对于《蝙蝠》主题直接照抄,而是做出了某种变化处理,类似像西 洋油画里面的“远景”那种感觉) ,但由于圆舞曲本身的旋律不太吸引人,因而全曲也就不 会十分成功; 而第二首齐莱尔的作品就大异其趣, 这位被称为 “维也纳式圆舞曲最后的船长” 的作曲家在这首作品中没有使用什么太复杂的作曲技法, 而是使用最简单的两声部 (也就是 中国人心目中最典型的“蹦擦擦” )一贯到底,主旋律清晰动听优美可人,让人几乎不由自 主地想站起来跳舞。 结果正如 CD 彩页上介绍的那样, 齐莱尔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的狂热追捧, 一时成为当红炸子鸡几乎完全抢了小约翰的风头。 可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一百多年过去, 笔者对这两首作品的评价和听感也并没什么太大变化。
而从现场对这两首乐曲的演绎来看,第一首作为新曲没有对照版本。如果和马可波罗 版小约翰全集中的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相比, 杨松斯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绎当然是十分 精彩,无可挑剔;而第二首和 1996年巅峰状态的马泽尔硬碰硬,个人觉得老杨的版本并没 有超过老马的版本,只能给个 80分。这当然有某些“先入为主”的干扰因素(同样的因素 也出现在今年的《魔鬼音程之舞》 ,当然那首乐曲争议更大,下文详述) ,但细细想来,肯定 也有值得推敲的原因。 从最后的 CD 录音来看, 老马的版本似乎更符合典型维也纳式圆舞曲 雍容华贵的那种弹性节奏, 回想下在当年录音中徐徐起落的弦乐部、 从容气派的管乐部等都 很好地衬托了本曲以及当年的“千年庆典”主题。而今年的这首《维也纳市民》之所以令人 期待很大程度上还因为老杨在 2002年的柏林森林音乐会上选了这首曲子;不过显然不能忽 略金色大厅和柏林国家森林公园的不同氛围——尽管老杨在 2002年的演出让人耳目一新, 当年这首乐曲在老杨棒下的弹性节奏拉伸之大以及风格之狂野恐怕远非正襟危坐的维也纳 爱乐观众所能接受。 这就造成了 2012年新年音乐会上一个略显平庸的 《维也纳市民》 。 如果 更严格要求的话, 老杨的版本节奏有些冒进, 中间一些感染力极强的段落的反复被不幸拿掉,
最后的结尾部分还用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处理 (旋律爬行上升式用了奇数的五次音阶, 这就使 得相较于老马的版本的四次而显得不够齐整。但奇怪的是,元旦当天电视台直播的版本中, 老杨的处理和老马是一样的——显然最终的 CD 在录制这首曲子的时候没有采用元旦当天 的版本而是用的前一天的) ,因此本曲的演绎在笔者看来是要打些折扣的。
音乐会下半场的两首圆舞曲《享受生活》和《谵妄》引起的争议就不大了。作为两首 几乎是维新音乐会上的“常客大俗” (自 1980年以来《享受生活》和《谵妄》均已经在维新 上出现过 4次) , 不同名家的版本各有千秋, 不好分出个上下高低。 对于第一首 《享受生活》 而言, 2008年普老的“急快急慢”让很多乐迷非常不适,这次在杨松斯的棒下回归了正途 (而且和全场其他曲目不太一样的是, 本曲是几乎唯一不但没有拿掉反复段落, 反而比之前 的把演绎增加了反复旋律的作品,这可能与本曲有伴舞有一定关系) ;而《谵妄》作为约瑟 夫的代表作之一, 1987年老卡的演出被奉为“标尺” ,此后 03年的哈农和 07年的梅塔都难 逃被批评指摘的命运——哈大眼的版本被认为扣的太细而失之豪放, 梅塔的版本又被认为是 只追求气势而有所疏失。 这次也许老杨是像找个平衡, 但依旧遭到了一些乐迷的批评, 因为 从现场的演绎来看,乐队在全曲的演绎上确实显得仍旧比较冒进(也许是赶进度) ,而且作 为烘托乐曲气氛的前奏部分 (这大概是最不像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作品的前奏) 竟然出现了 要命的“心律不齐”的情况。因而对于 12年的《谵妄》而言,其仍然无法与 1987年的老卡 版本比肩, 但平心而论, 比起 03年的哈大眼和 07年的梅塔来说, 还是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 方。
3、波尔卡
其实每年占到曲目单大部分的就是这些从奥地利民族舞蹈“连德勒”演化出来的维也 纳式波尔卡舞曲了。 从节奏上看一般玛祖卡最慢、 法兰西波尔卡正常、 波尔卡舞曲偏快, 快 速波尔卡和加洛普??(你懂的) 。这些标题音乐通常被认为易于理解且很容易欣赏,这也 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受人欢迎很重要的原因。
从今年的曲目单来说, 几首波尔卡舞曲的选择都是有一定 “典出” 的—— 《阿比昂 (盎 格鲁) 》当初是献给维多利亚女王,这次入选是因为 2012年伦敦奥运会(必须的! ) ; 《艺术 家的致意》 本来就是写给金色大厅, 而今年的金色大厅刚刚装修过(细心的观众会发现, 以 前经常垂在管风琴前面也就是低音大提琴后面的那些花啊叶啊神马的今年都没了, 这也是拜 新的管风琴所赐) ; 《燃烧的爱》 则是因为配合选在维也纳 “美景宫” 里那副奥地利本土著名 油画大师 Gustav Klimt的作品《吻》而选入的。这几首作品都有之前的版本与之对应:前两 首在 2000年由穆大叔演过,与之相比,今年的版本不像穆大叔那么铿锵干脆,多了几分柔 情;而后面一首则要追溯到 24年之前的阿巴多版本,两个版本十分相像,难分高下。
《闲聊》和《打铁》两首曲子今年是为了特别配合童声合唱团的。 《闲聊》作为小约翰 最有名的快速波尔卡以及配合童声合唱团的最佳作品, 有 1988年阿巴多版和 1998年梅塔版 与之对照。 相比之下老杨的确是用了心思, 因为今年的版本在一开始就出现了双声部 (而前 面两个版本貌似是在中间的发展部才有双声部的) ,且乐队和合唱团的配合不错,没有出现 1998年梅塔版中乐队明显抢拍导致小盆与们最后险些上气不接下气的窘境。但是和今年的 版本相比,阿巴多指挥歌剧的丰富经验在 88年版本中也有所体现——一方面乐队明显降了 Key 使得合唱团的音色处于最佳状态, 而今年感觉杨松斯的版本中调子起得比较高, 小盆与 还是比较累; 另外在结尾的时候阿巴多让合唱团做了变调处理而让童声高高扬起, 凸显了他 们天使一般的音色,而老杨的版本最后也还是中规中矩地让合唱团和乐队落在同一个音上。 而《打铁》的表现是十分精彩的,网上有十分模糊的 1982年老马的童声合唱《打铁》与之 比照,今年的《打铁》也分出了两声部,而且这首曲子速度比较慢,童声合唱团的表现也从
容了许多。至于很多乐迷更希望让小盆与们唱小约翰的《安娜》 (1998年的版本乐队声音过 大) ,也许以后很快就会实现。
在快速波尔卡和加洛普的演绎上, 总体来说今年的感觉比较一般, 不像 2006年那么激 情四射了。第一首《非此即彼》选自小约翰的一部游戏之作《抢亲大战》 ,曲子本身俏皮搞 笑,难度也不是很大,老杨的乐团的表现十分不错;而后面诸如《骑手》 《雷鸣电闪》都是 些大俗之作, 且有 1989年和 1992年小克的创造的经典宛如大山一样压在面前, 老杨想要再 进一步的确有困难,这两首作品总体来说老杨的版本没什么很大的亮点。
另外还有一首维新上的常客 《拨弦波尔卡》 , 是小约翰和约瑟夫合作的作品 (那首 《新 拨弦波尔卡》则只是小约翰本人单独创作的) ,这首乐曲老实说也属于见仁见智的范畴,几 位大师的版本属于相映成趣。 而今年老杨唯一的变化是在发展部中加上了铃鼓——这一点也 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后来有乐友认定其实今年的版本才是原始版。 而就笔者而言留下最深刻 印象的, 反倒是孔泽尔指挥的 “红杉仔” 当中的版本——在那个版本中, 除了弦乐之外竟然 还有管乐部分配器的影子, 显得乐曲更加丰满生动??而像 《斯佩尔咖啡馆加洛普》 之类曲 子, 确实只是老约翰的应景之作, 曲子本身乏善可陈——但在这首曲子的译名上, 却出了个 不大不小的茬子:由于本曲的德文名字和英文中的 “麻雀” 很相似, 因此之前一直将本曲译 为《麻雀加洛普》 (包括 2004年穆蒂指挥的《麻雀波尔卡》是同一个典出) ,而今年则更改 为现在的名字。 老实说, 其实这首曲子听起来确实很像一群麻雀呜呜泱泱飞来飞去然后又一 哄而散的感觉??
今年的“噱头”出现在了《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和《嘀嗒》之中。这里暂且按下不 表,后面再说。
而作为年年折腾的《蓝色多瑙河》和 《拉德茨基进行曲》 ,大家的共识基本上是:只要 今年的 CD 音质不再像 06年像环球唱片那样坑爹,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4、其他作品
每年的“其他作品”也一直是维新的看点之一。以往在 3M 时代,出来给大家换胃口 的只是像齐莱尔或者赫尔梅斯博格这种小咖(有个苏佩之类的就不得了了) ,这主要是为了 整场音乐会的风格协调 (1991年阿巴多曾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选了罗西尼和舒伯特的作品, 结果??) 。而到了新世纪以后,也许是维新越来越大意义上已经成了全世界注目的文化盛 会,因此曲目单的有限度开放似乎也成为趋势。终于在 10年普老选奥芬巴赫、 11年莫斯特 选李斯特之后, 老杨也照葫芦画瓢选了老柴。 这次杨松斯的尝试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 作为 一个融前苏联指挥风格和欧洲指挥风格于一体的指挥大师, 老杨的风格转换确实可谓驾轻就 熟。音乐会直播过程中,当热情似火的《卡门》结束, 《睡美人》的弦乐主题响起的时候, 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换了一个指挥或换了一个乐队, 那种俄罗斯式的甜美低吟与比才的法式浓 烈浪漫相撞,的确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滋味在其中。
曲目单上剩下的三首“其他作品” ,分别是小约翰的《波斯进行曲》 、爱德华的《卡门 四对舞》和赫尔梅斯博格的《魔鬼音程之舞》 。第一首《波斯进行曲》直播时被赵老师定位 为“即兴之作” ,也是到目前为止维新曲目单中耗时最短的一首小品(全篇如果用稍快的速 度演奏大概只需要一分钟多一点点, 92年的小克为了避免掌声干扰干脆史无前例地把本曲 和闲聊合在一起演) 。 2000年的穆蒂则选择了赞美诗式的速度处理,反响不错。今年的老杨 则在最后的再现部玩起了所谓“弹性节奏” ,这一点在直播时看到老杨刻意把再现部的主题 部分放慢时, 大多数人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只不过老杨今年取消了所有当年的 “拧毛巾” 式的结尾, 最后的加速冲锋也稍显拖沓。 当然, 从现场音乐会来看, 在进行曲上玩弹性节奏 是指挥经常采取的小把戏之一。 这大概是因为进行曲拍子比较简单, 玩弹性节奏乐队也不至
于 “失控” , 反而能够很好地体现指挥家与乐队的配合天衣无缝。 (这一点上个人认为登峰造 极的演绎属于阿巴多在 1996年柏林除夕音乐会上加演的《拉科奇进行曲》——这首原本被 认为应当以稍慢速度演奏的庄严进行曲愣是被阿巴多玩成了小快板, 而且就在曲子快要结束 的时候, 阿巴多和乐队突然把旋律拖得非常非常慢, 然后一个猛加速把曲子结束——这对于 一项中规中矩照着乐谱演出的阿巴多来说非常反常。 有趣的是, 该年度在柏林森林音乐会上 阿巴多在最后的《柏林空气》也是一反常态玩起了混搭风,让人大呼过瘾) 。
爱德华的《卡门四对舞》本质上说就是个串烧,这也是“四对舞”这种形式在当年很 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这种舞蹈把当时的流行旋律串起来, 还方便人们跳舞, 多么有创 意! 当然今年的 《卡门四对舞》 应该是在维新舞台上目前罕见的尚能找到对比版本的四对舞 —— 1991年的阿巴多版。老实说,这次阿巴多又赢了——第一,一上来序曲的旋律时, 91年版拿着大镲的哥们儿 (也是后来 3M 时代著名的维新著名搞笑专家之一) 是按照比才序曲 原作的版本给节奏的,而今年的大镲则老老实实的按四拍子走,一下子就气势大减;第二, 阿巴多在处理第一组和第二组旋律 (哈巴涅拉) 的衔接上十分自然, 但旋律的对比又是如此 明显,仔细看 DVD 就会发现,当时场下那些“笑不漏齿”的女观众们都会心的笑了起来。 而今年老杨处理第二段旋律则刻意放慢抒情, 节奏上显得有些断裂; 最后, 阿巴多的版本从 头到位的节奏上比较匀称, 而且喜庆色彩浓重。 而老杨的版本更多的工于描绘且还原歌剧本 身的节奏,反而显得有些亦步亦趋,没有达到这首四对舞本身的目的。
最后来说说今年引发广泛争议的赫尔梅斯博格的《魔鬼音程之舞》 。此曲当年在 2002年由小泽棒下一经面世就被“惊为天曲” ,几乎被众多维新乐迷公认为维新上出现过的最经 典的非施特劳斯家族小品之一。 就曲子本身而言, 全曲弥漫着神秘主义的气息, 且充分利用 了转调变速的手法,能够紧紧抓住听众的心理——当然演绎的难度也很大。 02年小泽的版 本被认为几乎是完美的, 因此今年老杨把这个曲子选进来, 就让很多乐迷十分期待。 然而在 最终演奏的时候, 由于种种原因, 老杨和乐队选择把再现部的前半部分直接拿掉——这就好 比如果以 02年的版本为基础的话,乐曲在发展部的高潮部分尚未结束就直接进入最后的冲 刺部分, 这让一部分维新的老乐迷不能接受。 很多乐迷认为老杨和乐团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拿 掉了本曲其实是最精彩的部分 (发展部最后有两次转调, 再现部也与呈示部的音乐织体有所 变化) 。 当然也有人认为对于没有听过 02年版本的人而言, 本曲的演绎仍然十分精彩, 没有 太大问题。 笔者倒是认为, 严格意义上说, 老杨和乐团的选择必然是经过仔细商量之后才得 出的——如果拿掉这一部分会严重影响人们对于本曲的欣赏,相比乐团也不会如此率性而 为。也许众多老乐迷的不适主要还是对于 02年的小泽先入为主,而且那个版本又是如此的 优秀和不可替代。 从这个角度而言, 今年老杨的版本的确留下了遗憾——不过瑕不掩瑜, 老 杨的版本依旧是十分优秀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再来谈谈今年的舞美和摄影
每年的新年音乐会除了给全球观众带来听觉享受之外,很重要的还有视觉上的享受。 这也是维新愈加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的另一大特征之一。 而构成视觉享受的目前主要包括三 部分——官方宣传片、芭蕾舞和摄影。
官方宣传片以往貌似只在奥地利广播公司向欧洲转播的中场休息时段播放, 但从 2008年开始迪卡公司将其作为片花收录到 DVD 中向全球发行。 内容大多数都是讲述爱乐乐团幕 后或者在全世界巡回演出的片段。 今年的 “空中的音乐” 更是别致的采用古典音乐串联 MTV 的方法讲故事,十分不错——不过这些内容,转播过程中中国乐迷无法看到。
今年的芭蕾舞也受到了一些网友较为激烈的批评——原因大抵是一向以华美服装出众 的维新芭蕾舞(2010年更是登峰造极地请来了服装品牌华伦天奴的创始人,服装大师 V alentino garavani 亲自上阵)似乎改了方向,开始“摒弃浮华”走“文艺”路线了。 《享受 生活》陪舞中舞蹈演员服装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单色渐变设计遭到不少人的强烈抵制; 《燃烧 的爱》 更被一些网友评为 “根本就是现代舞” , 且自去年 《我的生平是爱与希望》 中疑似 “男 同” 的情节后再度在排舞动作上引起一些争议; 最后的 《蓝色多瑙河》 则采取了比较大路的 “情景幻想”编排(这个套路比较常见是在上个世纪 90年代的新年音乐会中,莫非这又是 “复古” 的表现?) 就笔者自身的欣赏水平, 恐怕对于芭蕾舞的编排无法做出什么评价。 只 是觉得, 年年要想在舞蹈编排上做出什么很大改观怕是不太可能; 而如果一直都保持一个风 格, 请来的设计人士似乎又不甘心, 这就造成了目前吃力不讨好的局面。 印象当中最近几年 舞蹈最好的一次改革就是 2008年舞蹈演员直接跳进金色大厅了——而这个创意在被 09、 11年连续两次沿袭以后恐怕也必须做出一些改进。 不过, 值得一提的是, 杨松斯本人在这次音 乐会上提出了所有芭蕾舞均现场演出的要求 (以前一般新年音乐会上有一首乐曲的芭蕾是事 先录制的。 这样当然保证了演出效果, 却也有的时候会出问题——比如 2008年 《巴黎女郎》 的马术表演是事先录好的。 但普莱特在现场演绎的时候速度较快, 结果现场导演一不留神提 前切进了现场音频,就造成了“掌声提前响起”的尴尬局面) ,最后的效果倒也让人耳目一 新。
另外, 今年的摄影如 2010年 (当时是因为连续 N 年执掌维新摄影总导演的 Brian Large昵称“大脑” ,出了车祸受伤)一样,换成了原“大脑”的女副手执导。这位女副手在 2010年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在镜头切换上远不如“大脑”来的娴熟——于是 2011年老人家又 亲自上阵了。 这次老人家再次隐居幕后,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 不过这次这位女副手的水 平有了一定的长进,而且本年度大量运用金色大厅天花板的镜头平推也是一大亮点。但是, 在今年的维新摄影中, 仍然存在着两个不大不小的失误:第一个是一个非常琐碎但明显的镜 头切换失误(绝大多数观众都发现了) ,在《卡门四对舞》的大概第三段时,有一个长镜头 从指挥老杨瞬移到了小军鼓那里, 然而小军鼓毫无动静——直到导演发现失误, 要把镜头切 走的时候,小军鼓却打起来了!这就说明,和看着总谱切分镜头的“大脑”相比,这位女副 手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另外一个失误得和下面的“噱头”部分连在一起说。
历年维新的 “噱头” 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过只要是看过上个世纪 60、 70年代博 士时期维新视频的人, 大多认为现在维新的噱头大有越来越表面化的趋势——不过这也没有 办法, 毕竟维新已经从奥地利的一国联欢过渡到西欧联欢乃至全球联欢了, 因而在噱头的设 计上,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人会心一笑也就成了难度越来越大的事情。在进入 3M 时代之后, 最会设计噱头的非老马莫属——当然这有可能与老马天性幽默有很大关系,什么敲钢片琴、 打铁、 敲锣打鼓什么都会。 而 3M 时代被终结以后, 普老的 08和 10年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 这种风格。 当然话说回来, 是否幽默当然不是评判一个指挥好坏的标准, 但站在维新的指挥 台上,连一向刻板的小克都能在 92年玩得风声水起,其他指挥来点应景的幽默似乎也不是 什么太难的事情。
今年承担起“噱头”任务的主要是《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以及《嘀嗒》这两首曲子。 前一个一听名字就是来搞笑的(当然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丹麦担任 2012年欧盟轮值主席 国) ,也是丹麦作曲家伦拜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曲子听起来十分简洁明快,就是讲一辆小 火车从始发到到站的全过程, 近乎白描 (而乐团方面似乎还要在如此直白的标题音乐上再玩 出点花活儿,比如直接配上观光小火车的视频,还有各种卖萌小道具等等,囧??) 。这种 手法后来被巴西作曲家维拉 -罗伯斯借鉴到了《巴赫风格托卡塔组曲》里面,两首曲子可谓
相映成趣(有趣的是,那首曲子也有杨松斯指挥的版本,收录在《世界安可曲》里面,大家 有兴趣可一并欣赏) 。但问题是,这两年维新的“噱头”对于火车题材似乎有些“过度消费” ——的确, 1998年梅塔带着列车员帽子出来指挥《为火车开道》的时候曾经给很多乐迷留 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到 2011年莫斯特故伎重演《一路畅通》 (加演第一首)的时候就已经显 得有些平淡了, 而而今年竟然又拿这个噱头继续鼓捣, 对于老乐迷来讲这个边际效应实在递 减得有些微大; 而 《嘀嗒》 最后整出个大闹钟来, 倒确实是贴合题意, 但也太没有创意了吧?? 想想普莱特那两年, 《运动》发红黄牌; 《狩猎》最后枪上插花,都是非常绝妙的创意;而老 杨在 06年指挥《电话机》时哆哆嗦嗦掏出一部老式大哥大的镜头也为很多人称道。如果按 照今年直播里面奥地利广播公司的说法, 每年维新其实本年年初就开始筹备策划的话, 明年 的噱头实在应该再动动脑筋,否则莫斯特的二次上台很有可能沦为彻底平庸的一届维新。 另外一个噱头是在《打铁》里面,不过这次糟糕的镜头切换彻底葬送掉了这个本来不 错的创意。 为什么?因为在曲子开始之前, 镜头里面已经看到工作人员搬铁架子, 小提琴部 乐手递锤子了! 唉??就不能在曲子开始以后再切到指挥台上么?? (其实在前面 《哥本哈 根的蒸汽机车》 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乐曲开始之前在镜头中已经看到老杨低头拿哨子的画 面??对比一下 08年普莱特最后的吹哨掏牌表演能让人如此惊喜,就能明白镜头语言的重 要性??)
最后是今年的唱片发行商。维新的发行商历来都由世界知名的唱片公司把持。例如 87-92年大部分和 03-07年是宝丽金唱片(DG ) ; 3M 时代主要是新力伯格曼公司(SONY BMG ) ; 08-11年则是迪卡公司(DECCA ) 。而今年的唱片又转回到新力音乐手中(SONY Classical ) 。总体来说,宝丽金唱片(如今已经并入环球唱片)是录制古典音乐的大家,音 质总体比较均衡,但是 03年、 06和 07年的 CD 在音质上均出现了失误(06年的唱片被认 为音质过硬,低音部分糊成一片) ;迪卡音乐(包括之前的飞利浦唱片)音质总体偏冷,音 色纯净但比较硬朗(典型的是 93年和 02年的 CD ) ,但近两年有所好转;而新力音乐的音 质偏暖, 比较温润 (比如 96和 99年的) 。 如上所述, 老杨在 06年的精彩演出曾被环球公司 坑爹的音质弄得十分尴尬, 今年随着新力音乐的回归, 音质上应当不会再出现 06年的问题。 但据有乐迷反映,到手的 CD 彩页上竟然出现了 2011年新年音乐会的照片,这个失误对于 新力音乐这样的大厂来说委实不应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老杨也挺不容易的。据乐友透露,看上去仍然精力充沛的老杨其 实在十多年前就因为心脏问题按了心脏起搏器。 2006年初来乍到人兴奋,我们都没有注意 到这个问题。 而今年老杨有些时候站在指挥台上经常要靠着铁栏杆, 在 《卡门四对舞》 和 《谵 妄》 里都出现了动作跟不上乐队节拍的情况且喘个不停, 我们不得不开始担心这位目前如日 中天的指挥大师的身体。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 大师竭尽全力也要为全世界人民献上这道 音乐大餐,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大师在此致以崇高的敬意!
其实, 在古典音乐的长河里, 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 “靠边站:的, 算不上什么正统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 (顶多是个地方乐派) ——但要想指挥好施特劳斯家族 的圆舞曲作品却绝非容易的事情。维新到现在已经走过了 70多个年头,从最早期最正统的 克莱门斯到博士, 到老卡小克阿巴多, 再到 3M 再到老杨巴伦??这其中有大家, 也有相对 来说名气不那么大的指挥。 但从本质上说, 指挥圆舞曲的成败与否与指挥家是否大牌并无直 接联系, 其关键在于能否掌握圆舞曲节拍的精粹和维也纳式的雍容华贵与从容。 奥地利的音
乐自海顿开始由莫扎特发扬光大, 直到最后马勒几乎包容万物, 一直以来都与临近的德国音 乐有着很强的联系但又有本质性的区别??这种细微的差异几乎无以言说, 只能靠指挥家个 人的修行与最终和乐队的配合。 就个人而言, 窃以为在博士时代之后能够准确把握奥地利式 圆舞曲精髓的有三个人:老卡、 阿巴多和老马。 这三个人棒下的圆舞曲可以做到弹性节奏适 中、旋律悠扬,风格变化万千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相比之下,小克过快,梅塔太硬,穆蒂哈 大眼过于刻板,而普老则显得有些轻飘。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最完美的圆舞曲演绎,上面的内容纯属个人的见解,欢迎 拍砖!
PS. 在本年度的新年音乐会中还有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就是非常明显的“叫好”声。听 古典音乐会如果要表达对于乐团和作曲家的敬意,一个最通行的做法是在一曲终了喊 “ Bravo ! ” (这当然是顺着意大利歌剧的习惯) 。 然而在今年的新年音乐会直播过程中 (包括 到最后的 CD 里面) ,在下半场若干曲目的结尾会听一个明显的类似“好 ~~! ! ! ”的声音。对 这个事情, 有些乐迷显得义愤填膺, 认为是观众里面的国人把脸丢到国外去了 (有网友提到 “还以为是看京戏呢! ” )
对于这件事,笔者有两点小看法:第一,这不一定是所谓看戏的“叫好”声,因为欧 美也有些观众图省事而并不那么严谨的去喊什么“ Bravo ”而仅仅是爆发出某种惊叹之声, 听上去也很有可能类似“叫好” (97年维新穆蒂的《轻骑兵序曲》结束之后,观众爆发出的 惊呼也的确与今年的情况类似,不过今年的声音的确要明显很多) ;第二,退一步说,欣赏 音乐会不能像看京剧那样的主要原因是看京剧的叫好声是可以随时进行的, 只要观众认为场 上的角儿演得好就可以喊, 但欣赏音乐会时这样会打断指挥的思路——但问题是, 当乐曲确 实结束以后, 为什么不能以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方式来叫好呢?对于有些人而言, 老外要是和 我们喝酒一样喊“干” ,他们可能激动得流泪,觉得这是老外欣赏我们的表现;而要是我们 欣赏音乐会喊“好” ,他们却一来生怕老外奇怪的目光,而来怕丢了自己的身份。其实,外 国的观众哪会管这些呢?听音乐会是去欣赏音乐,而不是彰显身份的。只要不妨碍到别人, 没有明显违背欣赏交响乐的基本原则(比如在乐章中间大声鼓掌之类) ,就有有权利以自己 的方式欣赏古典音乐。从这个角度而言,能在 CD 里面听到“叫好”的声音,也许正是国人 欣赏古典音乐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你说呢?
这是年历上最盛大的古典音乐会, 全球 81个国家的 6000万观众可以观看电视转播, 而且数 字与年俱增。 然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核心——维也纳爱乐乐团却面临歧视女性和少数族裔 的指控,埋藏于遥远纳粹年代的肮脏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秀越是做得大, 越是要准备好面对公众的严格监督。 维也纳爱乐乐团, 是世界顶尖乐团 之一,不论在中国、日本还是卡内基音乐厅演出,都要最高价。
维也纳爱乐的乐手由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乐手同事中遴选产生。 它是世界上拖到最后才 接纳女性乐手的乐团,直到 1997 年 2 月以前一直保持全男班。今天,它仍是世界古典名 团中女乐手最少的, 126 人中仅 7 名女性。
维也纳爱乐乐团为性别歧视编造了各种各样的借口, 一会儿说有孩子的女性不适合长时 间海外巡演, 一会儿说她们有碍于整齐划一的音色。 维也纳爱乐乐团几乎所有的乐手都是奥 地利本土培养, 保证了核心交响乐曲目的风格统一, 因为大部分著名交响曲都是在维也纳或 附近诞生的。
他们说, 人事变动太多会危及乐团演绎贝多芬、 勃拉姆斯、 布鲁克纳和施特劳斯作品的 权威性。 但是性别歧视违反了法律。 2011 年 7 月, 面对奥地利国会强烈反对维也纳爱乐乐 团明目张胆的性别歧视, 奥地利政府削减了 229 万欧元 (约合 302 万美元 ) 的乐团预算作为 惩罚。然而情况毫无改观。几周前,维也纳爱乐乐团主席克莱门斯·海斯伯格 (Clemens Hellsberg) 教授被质疑时回应说:“对艺术你可不能强制配额。 ”
新年第一天的上午 11 点, 乐评人们自动扫视了金色大厅舞台上有多少女性被允许参与 这项重大活动。 2012 年 1 月只有两位,今年则变成了三位,比去年多了 50%,看上去仍 然像是公开蔑视公众的惩罚。
维也纳爱乐对少数族裔也采取同样的非法歧视。 没有亚裔, 没有非白人乐手, 即便维也 纳音乐院校里,三分之一的学生也来自远东。新日本爱乐乐团的一位大号乐手杉山康人 (Yasuhito Sugiyama) 于 2003 年通过面试加入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但被拒绝进入维也纳爱 乐乐团。 三年后杉山辞职, 转投美国顶尖的克里夫兰管弦乐团。 在维也纳爱乐, 会籍往往与 业务好坏无关, 而是父子相传。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发言人则否认存在种族排斥, 指出有两名 乐手的父母有亚裔血统。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弗朗兹·威尔瑟 -莫斯特 (Franz Welser-M?st) 也是 2013 新 年音乐会的指挥,上个月他在一次主题演讲中散播了一种颇为流行的恐惧心理:“我们是要 面临 ‘亚洲化’ 了吗?就像 100 年前 ‘美国化’ 那样?” 恐外心理植根于维也纳人的 DNA 中。在维也纳, “外国人”指的是多瑙河盆地之外的任何人。维也纳爱乐可以容忍罗马尼亚 人,但俄罗斯人就不行。
去年 2 月,两名长号手辞职了。首席长号伊安·鲍斯菲尔德 (Ian Bousefield)是英国人, 杰瑞米·威尔森 (Jeremy Wilson)是美国人。尽管两人都是以个人原因为由辞职,但明眼人还 是看出了其中的一致性:维也纳爱乐乐团里仅有的两位来自英语国家的乐手。
种族歧视的指控, 令人想起维也纳爱乐在纳粹统治那 7年中扮演的角色。 2013 年 3 月 是希特勒治下德奥合并 75 年, 奥地利历史学家提醒报纸读者注意, 当年有 25 名维也纳爱 乐的乐手在 1938 年之前已是正牌纳粹,不久后乐团里几乎一半乐手加入了纳粹党。 15 位 犹太乐手或是政治上**的乐手被送进了集中营,导致 7 人死亡。纳粹战败 21 年后的 1966 年,冥顽不化的维也纳爱乐竟然将最高荣誉授予了巴尔杜·冯·希拉赫 (Baldur von Schirach) ,一个管理实施种族大屠杀的维也纳纳粹省长。
值得赞扬的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现任主席在 1992 年的一部史书《国王的民主》 (Democracy of Kings)中承认了乐团犯下的许多错误。 海斯伯格最近许诺, 要赶在德奥合并周 年反省之前,在爱乐乐团的官方主页上提供更多纳粹时代的信息。
迫于压力, 他必将坦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起源这一高度保密的信息, 这项新年活动是
1939 年在纳粹的首肯下筹划设计的。第三帝国企图将奥地利降低到行省的地位。维也纳爱 乐乐团为了保住自己的国际声誉, 动用了许多纳粹党内关系, 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新年演出特 许权, 重申自身的强项——施特劳斯王朝那美妙得令人无法抗拒的四三拍圆舞曲——这是呆 板沉重的柏林人永远无法模仿的舞步。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从诞生之日起, 就植根于乐团与纳 粹主义的共谋之中。历史事实再加上多年不断的歧视惯例,再也不应被忽视,无论威尔瑟 -莫斯特如何优美地挥动指挥棒,电视主持人朱莉·安德鲁斯 (Julie Andrews) 如何艳光四射地 串完两个小时甜蜜蜜的天真无辜的华尔兹舞曲。
诺曼·莱布雷希特:著名古典音乐评论人、 专栏作家。 十余本关于音乐的著作被翻译成 13 种语言, 其中包括全球热销的《大师神话》和《谁杀了古典音乐》 。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贝多芬和欧洲古典音乐
自新大陆>自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