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变化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变化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外: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生产
生活方式进入中国。
2.内:近代民族工商业,城市近代化的推动(国民大革命)
3.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一系列社会政治活动的推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中国政府各种改革的推动
5.西方自由民主平等共和等近代西方思想传入,先进知识分子努力,实业救国热潮
二.表现
1.服饰
⑴原因:①随着外国侵略,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②政府改革(A.迫于形势,清政府实行改革B.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
各国,颁布男女礼服制)
⑵发展:
①鸦片战争后,在民间出现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存(双半性)
②民国期间:政府仿效西方各国,颁布男女礼服制,
⑶特点:中西合璧,中西文明激烈的碰撞与交融,促成中国服饰改良
2.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带有政治色彩)
断发:原因:①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②政治运动推动③政策推动 特点:开始得晚,结束得早
过程: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
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废除
不缠足:原因:①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
②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了“不缠足会”
③新学堂则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的
展开起来。
特点:开始得早结束的晚
3.大众传媒
⑴报刊
①出现:19世纪初
②兴起:太平天国运动后,报纸成为抢手货,公众有了新闻挂念
③发展: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之一。
1884年申报创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号称清末四大小说
期刊
④普及: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南《实务报》北《国文报》)
新文化运动后,成为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⑤影响:a.开阔视野 b.关注国事 c.传播新知
d.启迪民众,推动印刷业发展,宣传教育,推动思想解放
e.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⑵电影
①传入:19世纪末
②发展:1905年谭鑫培《定军山》,中国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
1913年《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
1931年《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
③电影院:北京上海大城市
⑶意义: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实时信息,
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人
们思想解放,中国近代化进程和思想解放。
4.移风易俗
⑴日常礼仪:①变化原因: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外来西方侵略的加深,中西交往加深
②内容:a.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
b.旧的称谓如“大人”、“老爷”,则被“先生”“君”所取代。 ⑵婚姻风俗变革:①动力: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
②状况: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a.西
方入侵早,新思想观念影响早b.对西方思想容易接受)
⑶丧葬变革:19世纪中期,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注目。
三.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的特征
①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在西方物质文明和民主思潮影响下发生的。这些变化反映
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
②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发展程度较高,在广大内地、农村仍没有什
么变化。
③过程:新旧杂陈、中西合璧、缓慢渐进。
④水平:受传统思想印象深,内地缓慢。
⑤动力:主要受一些社会运动和上层知识分子推动。
⑥原因:都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变化
一.交通的变化
1.铁路交通的发展
⑴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在中国抢建铁路。
②铁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速度快、运力达、费用低廉便于国计民生。
③爱国救亡图存,实业救国的推动。
④甲午战争后,为巩固自身统治,清朝官员改变观念,认识到修铁路的急迫。 ⑵成就:①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
②1888年,总长2000米的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③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⑶缓慢原因:①清政府愚昧、盲目排外,出卖铁路修筑权。
②外国修筑并控制铁路。
③北洋军阀时期,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无力修建。
2.水运交通发展
⑴出现比铁路早,但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排挤;②清政府愚昧,盲目排外;③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⑵成就: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3.航空事业发展:起步于1918年
二.近代中国通讯的发展
1.从驿站到邮局
⑴晚清时: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此后清政府又设立邮传部,邮传正式
脱离海关。
⑵民国时:1917年,北洋政府宣布撤裁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
数年后,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被撤销。
2.电话、电报事业
⑴晚清时: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⑵民国时:战乱频繁,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
生改变。
三.意义:
①对中国近代政治:有利于抵御列强的侵略,鼓舞国人爱国救亡的斗志,增强民族自信心,推动民族革命发展。
②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发展。
③推动了近代城市化的进程。
④思想: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转变人们思想观念,有利于思想解放。
⑤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使人们生活多姿多彩。
⑥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异地传输更为便捷。
范文二: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3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名师导引
1(关于近代社会生活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的政府也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特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2(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
从“衣”的方面来说。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近代化的程度。鸦片战争以后,首先,是中国通商口岸的城市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一些为外国人办事的买办穿起西装,成为中国最早的摩登一族。其次,留美幼童不仅穿起西装,而且剪掉辫子,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第三,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青年学生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在长衫、马褂的同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喜欢穿一种简便的西服,被称为“学生装”。穿着这种服装,能给人以庄重、儒雅之感。孙中山先生当年即颇喜欢穿着这种服装,并对此稍作改制,后流传开来,被尊称为“中山装”。很快出现了男子穿中山装,女子改穿旗袍的局面,百姓也开始穿上洋衣洋袜;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
从“食”的方面来说。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虽然中国的传统饮食十分丰富,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但是在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的一些大城市的有钱人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西方的葡萄酒、巧克力糖、咖啡、汽水等也为百姓所接受。
从“住”的方面来说。鸦片战争以后,在沿海城市传统的中国民居中,开始出现了供外国侨民和中国有钱人居住的西式花园洋房。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
从社会风俗方面来说。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倡导“断发易服”,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又倡导妇女“废止缠足”,缠足的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历时一千余年,蔓延极广。妇女缠过的畸形小脚被美化为“三寸金莲”,受到人们的广泛赞美。缠足能够沿习千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婚姻,婚姻的好坏取决于脚的大小,实际上女人一生的意义都在这双脚上。这样的一种风俗曾对于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早在1883年,维新派的代表康有为就在老家广州南海,联合一些开明乡绅,创立不缠足会。他也以身作则,他的妻子和女儿都不缠足。维新时期又成立了不缠足会,推行放足运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申明禁止妇女缠足。 清末民初,中国两亿男性同胞在很短的几年内全部剪掉了长辫子,将延续268年的清代发式,统一改成世界通行的近代男发,然而禁止妇女缠足却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在中国的城市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中国落后的农村的变化还是微弱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的封闭状态和保守的观念,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少,交流少,而与外国的联系就几乎为零。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的传统观念坚如磐石,严重束缚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
1
3(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冲击。如:“竞尚洋装”,说明工业文明对中国物质生活的巨大冲击;“读报刊与看电影”,说明工业文明对中国精神生活的巨大冲击,所以工业文明对我国的冲击是全方位、深层次的。
?通过我国社会再工业文明崛起后产生的变化及影响,认识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近代社会变化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就是近代西方文明相对于中国近代落后文化的先进性,导致了这些变化的产生。 ?西方的工业文明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并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但不能认为西方列强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功臣。
名师导学
例1(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是
A(“竞尚洋装”
B(“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C(西餐馆的出现
D(西式洋房的出现
解析 注意本题中的关键词“政治色彩”,实际考查的是这些变化的背景和影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 “断发”
在当时是带有反清色彩的,而不缠足运动则是维新派发起的反对封建陋习的运动,带有一种资产阶级改良色彩,所
以说“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答案 B
例2( 中国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但从光绪三十一年起,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陆续拟订了陆军、
海军和巡警等新式服制。这说明
?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相矛盾 ?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 ?清政府主动顺应服饰
变革的潮流 ?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A(??? B ?? C ??? D ???
解析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其中?中国的传统服装与西装并不矛盾,两者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的景观;?
清政府不是主动改革,而是迫于形势不得不改。故排除??。
答案 B
例3( 下列关于近代婚姻风俗的变革,符合史实的有
? 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和宦官人家 ? 民国初年,旧有的婚姻观念没有完全改变 ? 新文化运动和
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婚姻的变革进程 ? 广大的农村和内地没有多大变化
A??? B??? C?? D????
2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近代婚姻变革的情况,只要从总体上理解当时的婚姻变革不彻底和地域的不均衡旧很容易做出
解答。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
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民国初年,旧有的婚姻观念并没有完全改变,一些革命党
人、商界巨子、官场人物仍有纳妾现象。
答案 D
名师导练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
,(鸦片战争以后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太平天国运动以后 ,(辛亥革命以后
2(鸦片战争后,中国服饰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 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官定服饰变革
B 民间服饰变革,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
C 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民间服饰变革,官定服饰变革,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
3(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的旧式礼仪中不包括( ) A(跪拜 B(作揖 C(拱手 D(鞠躬
4 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 外国传教会的宣传
B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C 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 民族危机的影响
5(不太可能出现中西合璧里弄住宅的城市是( )
,(上海 ,(北京 ,(南京 ,(天津
6.上海在,,世纪出现的国人经营的西餐馆中,所谓的“中西大菜”的特点不包括( ) ,(物美价廉 ,(环境幽雅、服务周到 ,(营养卫生 ,(烹调方法不中不西
7 下列现象不属于近代风俗习惯变化的有
A 断发易服 B 废止缠足 C 见面称呼“老爷” D 婚姻自由
3
8 下列关于“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
B 二者同时被取消
C “去辫”是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产生的 D 放足受外国传教会的极力宣传
9 193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 看到有人穿中山装
B 见一男士拖着长辫子
C 在西餐馆就餐
D 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10 近代民间最普遍和最典型的住宅是
?四合院 ?里弄 ?独院式的洋房 ?居住大院
A?? B?? C??? D?? 11 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式
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B 《申报》 C 《中国丛报》 D 《绍文新报》 12 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A《渔光曲》 B 《定军山》 C 《风云儿女》 D 《歌女红牡丹》 13 近代以来,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具体是在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太平天国时期 D 五四运动时期
14 近代以来,许多丑陋的社会习俗根深蒂固,根源在于 A 丑恶的社会制度和贫穷的生活
B 教育制度不够发达
C 统治者实行的愚民政策
D 帝国主义列强的奴化政策
15 康有为、孙中山等人在宣传其进步思想时不可能使用的形式时 A 创办报刊 B 剪除发辫 C 收听广播 D 在咖啡厅集会 16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日常生活的变革,主要是为了贯彻 A 君主立宪的制度 B 民主共和的思想 C 民主平等的精神 D 独立自强的宗旨
17 在下列区域中,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最明显的是
A 西部内陆 B 沿海大城市 C 大中城市 D 北京 18 下列各项推动了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4
?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并废止缠足 ?民国临时政府大力推行剪辫与缠足 ?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解决农民土地和住房问题
A??? B???? C??? D???
19.读报刊与看电影说明了近代文化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太平天国运动后,报纸成为抢手货
?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民报》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
?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A(???? B(???? ,(???? ,(?????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清政府颁布过准许臣民剪发的法令
,(“不缠足运动”晚于断发
,(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
,(康有为是不缠足运动的提倡者
综合演练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曰洋灯,火锅名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洋乎洋乎,盖洋洋乎,”
——陈作霖《秉烛里谈》
材料二 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使“贵义贱利”,居于“四民之末”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但是,晚清社会的发展却从根本上逆转了传统的价值观,“重商”不仅发展为影响深远持久的社会思潮,而且也改变了清王朝的国策,由“重农抑商”变为“以工商立国”。表现在社会风尚方面,就是习俗的更易具有了商业化趋向。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而且由名望的绅士们也相率从商,在绅与商的交互渗透中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绅商”阶层。在社会交往汇中,也出现“交往重衣冠而不问出身”的时俗,“新交因狐裘、旧友以 结丽疏,视同路人。遂令舆台隶卒而上友官绅,寒士贫儒而自惭形秽”。同时,社交应酬也带有明确的商业利益,而不再以联络为主。
——《新编中国通史?晚清社会风貌》
材料三 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从属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社会习俗的变革,晚清社会也呈现出平等化的时
5
代特征。一向被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平等而斗争。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晚清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特点有哪些,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一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 《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 ??《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 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午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6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三、问答题:
23(19世纪中期以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试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及影响。
探索延伸
2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作为社会转型重要部分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等方面)和习俗(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等发面),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
探究延伸出现这种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第13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答案
一 选择题
1 A 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2 A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间开始效仿。民间服饰的变革冲击着官定服饰的变革。
3 D 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 4 B 在古代社会里妇女是没有地位的。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 5 B 上海、汉口、南京、福州等南方城市以及天津等地出现了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
6 A
7 C 近代一些旧的称谓如“大人”“老爷”被“先生”或“君”所取代。
8 B 结辫陋习的革除是在辛亥革命后,但缠足陋习依然保留。
9 B 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制“1930年”,辛亥革命后结辫陋习已经革除。
10 D 近代居民最普遍和最典型住宅是在四合院基础上扩大而成的居住大院和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独院式的洋房仅是在大
7
城市里出现。
11 B 《申报》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12 D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从而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的历史。
13 C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各家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一时间报纸成为抢手货,从此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14 A封建迷信和愚昧保守的社会习俗属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所决定。
15 C中国近代的广播电台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
16 C 对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变革,借以灌输民主平等的精神,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17 B 沿海大城市由于受列强的入侵较早,所以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最明显。
18 A 可用排除法解答。新中国解决农民问题与推动社会习俗变化是不同的两方面,可排除?
19 D
20 B 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当时完成时间较晚。
二 非选择题
21参考答案:(1)出现西化、商业化和平等化的特征。
(2)外国的入侵,西方商品的涌入,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以及妇女为争取女权而进行的斗争的等。 22 答案:(1)特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主体;但寿命大多很短;报刊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
(2)成因: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维新派把创
办报刊作为宣传变法思想的主要手段;外国人在华办报客观上提供了借鉴;维新变法失败后,报业遭受重创。23(特征:?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中国近代生活变化受西方舶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化色彩,?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影响:?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色彩。
24(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资本的植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辐射;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号召剪辫易服等。
启示:思想变革的艰辛;思想变革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制度的变革与思想的更新不一定同步;等等。
8
范文三: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说课稿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我说课的思路如大屏幕所示。
●说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历史课程要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即: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说课标:
对于本课,课标要求是: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近代报刊、电影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应该能讲述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理解掌握导致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并形成一定的认识。
●说学情
经过在高一上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对于历史事物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他们除了仍然
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是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12课,本单元的前5课是以经济近代化为主线,介绍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则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和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如大屏幕所示):
(一)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阅读、分析教材,了解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深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认识,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运用相关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参与探究、讨论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各种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激发爱国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情我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一)重点:
1、知识:结合教材和相关史料了解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二)难点:探讨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认识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和中国近代化之间的关系。
●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法的确定: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决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情境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阅读、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积极创新等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二)学法指导: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运用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去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说教学过程设计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分析课标、学情、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我的教学设计包括下列环节:(大屏幕展示)
教学环节一:我行我“究”---学生课前探究
教学环节二:引生入境---一句话导入,直奔主题
教学环节三:我行我“秀”---探究展示、课堂小结、板书
教学环节四:我行我“思”---提高、升华
教学环节五:我行我“练”---巩固、训练
教学环节六:我行我“论”---课后作业,撰写小论文
具体设计如下:
(一)教学环节一:我行我“究”---学生课前探究
◆具体做法:将学生分组,印发课前探究学案(详见说课稿附件),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并把搜集的有效图片、文字等资料和探究成果整理成ppt,以备在课堂上做展示交流。 探究学案设计的问题如大屏幕所示:
第一组:1、近代中国服饰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如何理解“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第二组:1、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列举近代中国几部著名的电影,并指出其主要题材是什么?
3、近代报刊和电影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三组:近代中国日常礼仪、婚姻风俗和丧葬礼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
◆设计依据和意图: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使学生能像一名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认识历史,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环节二:引生入境---一句话导入,直奔主题
◆具体做法:教师直接一句话导入:“进入19世纪中期,随着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接踵而来,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设计依据和意图:因为学生已经进行了课前探究,直接一句话导入,简单明了,引导学生的思维直奔本课的主题。
(三)教学环节三:我行我“秀”---探究展示、课堂小结、板书
预计20分钟左右
◆具体做法:
第一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课前探究的情况,包括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探究过程和探究成果。
第二步:教师加以点评,引导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总结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原因,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的关系。同时,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生成板书(如大屏幕所示)。
◆设计依据和意图: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教师的点拨,使学生对自己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又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
(四)教学环节四:我行我“思”---提高、升华
预计10分钟左右
◆具体做法:
第一步:教师大屏幕展示相关材料和问题(如大屏幕所示);
材料一: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与中国传统消费方式和文化有很大差异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也开始在当时中上阶层出现。如留声机、自鸣钟、电影、霓虹灯、火车、电报、机动车等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商业与娱乐方式的变化;广告和时尚杂志的出现,从时间、空间、感官、概念上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中产人群开始以看电影、喝咖啡、品西餐、穿西装、举行西式婚礼、开舞会等形式展开社交活动,形成不同群体的社交场域。
——郁方《中国的中产阶级与他们的消费文化》
材料二:近代中国的上流社会活跃这样一些人,他们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却手持文明棍,西装革履,吃着西餐,满嘴洋文,恨不得自己生成蓝眼珠、黄头发、高鼻梁,对中国的传统文明嗤之以鼻,这是一种很尴尬的现象。
材料三:茅盾先生在他著名的长篇小说《子夜》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出现了“西化”的趋势?你认为材料中的“中产阶级”接受西方消费文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很尴尬的现象”指的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吴老爷为什么会昏死过去?
3、结合材料和课前探究,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外来文明的冲击。
第二步: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指导和规范; 第三步:学生代表发表讨论结果,教师点拨,并适当进行学法指导。
第四步:展示相关图片,播放歌曲《中国人》,创设情境,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设计依据和意图: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通过历史学习,要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再一次为学生创造了开放、民主的学
习环境,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当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以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环节五:我行我“练”---巩固、训练
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做五道有一定思维含量、涉及本课重点知识的选择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完成,弥补学生对某些知识点认识的不足,进行必要的教师进行必要解题指导,使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课堂训练:
1、“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以下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样婚礼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3、上海是近代人们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上海
A.经济发达 B.交通便利
C.开放早,受外国影响大 D.人才集中
4、(08年江苏高考试题)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5、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近代中西文明、新旧文化冲突激烈
B. 西方先进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冲击程度受到中国社会条件的制约
C.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既有进步性,也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D.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比政治制度变革更加复杂和滞后
(六)教学环节六:我行我“论”---课后作业,撰写小论文
题目如大屏幕所示:
撰写论文:
结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认识,谈谈你对当前“哈韩”、“哈日”现象的看法。 (要求:字数不限,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作业设计说明: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课程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题的设计,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历史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
最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英国学者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应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方法的重要方面),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由此可见,历史认识比知识重要,学
习过程比结果重要,探究体验比结论重要。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教师课程理念的更新,利用了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合理的课程资源,力图引导学生从接受性、知识性、封闭性的学习走向探究性、方法性、开放性的学习,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谢谢大家!
范文四: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说课稿
新 潮 冲 击 下 的 社 会 生 活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描述了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方资本主义势力进入了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也迈入了一个新的进程,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本课涉及的内容虽然繁多,但要贯穿本课的线索的是一个字“变”,然后在这基础上分析出变化的原因、特点及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包括:近代中国人在服装发式、休闲娱乐以及礼仪风俗等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结合中国近现代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变革,探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总结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整合历史知识的方法;通过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原因的探讨,认识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在西方物质文明和民族思潮影响下发生的,进一步领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等,再现近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进步的结果,学习用历史唯物观看问题;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理解和尊重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又要汲取世界先进文明的成果,理解“人类文明只在交流融合中不断不前进的”这一结论的深刻内涵;明白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史实
2、难点 近代社会生活演变的原因、影响、特点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浓厚的兴趣。大量使用我们熟悉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教学的效果也随之提高。学生在此前历史学生中已经了解了近代社会进步在中国和世界的不同影响和表现,这些知识为本课学习铺就了良好的知识背景。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较欠缺,创造性、自主性思维有待进一步引导开发,利用本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强训练,能更好的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
(一)教学方法的确定: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决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情境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阅读、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积极创新等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二)学法指导: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运用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去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的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同时进入中国的还有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鸦片战争后,不仅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发生了嬗变。”
(二)新课讲授
1、“断发易服”
①“竞尚洋装”
幻灯片播放第一组图片,提出
思考1:
鸦片战争之后我国服饰悄然发生了变化,通过这两张图片,你能总结出近代民间服饰有何变化吗?
答: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二者并行不悖。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鸦片战争后,我国的服饰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从民间开始。接下来播放第二组图片,提出
思考2:
通过这两张图片,你能总结出近代军服有何变化吗?
答:由清代的甲胄到采用西式军装及操衣、操帽。
接着教师让学生结合本目教材小字部分分析:“为什么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并存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势力进入通商口岸,外国的生活方式也进入并影响着这些地区的人们;随着中国被迫开放区域的扩大,外国服饰的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这种中西服装并存的现象说明了清政府的通知能力大大下降。)
教师提出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代服饰发生了变革?”(受西式服饰的影响;迫于形势,清政府不得不实行改革;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形制,这种法令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使新服饰得以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
“洋装对中国服饰的影响?”(人们可以选择和设计自己喜欢的服饰;洋装促使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
教师让学生看教材插图《民国时期穿旗袍的女子》和《中山装》,让学生回答:“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说明了什么?”(中国文化根基深厚,在服装领域表现出对异族文化兼收并蓄的能力。)
②“断发”和不缠足运动
A.“断发”
首先介绍断发的过程,教师让阅读学生教材有关内容及插图《辛亥年间,革命士兵剪辫子》和幻灯片上《晚清留短发的留学生》,提出
思考3:
清政府及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法令的原因是什么?(改良社会风俗,革除陋习;反清革命兴起,辫子作为汉族屈从满族,臣民奴于君主的的标志,成为人民攻击的目标;辫子这种发式不适合近代社会发展趋势和世界潮流。)
B.不缠足运动
教师先让学生对比幻灯片图片《“三寸金莲”绣花鞋》和《20世纪30年代穿高跟鞋的时髦女子》,引导学生简要分析中国妇女缠足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接着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缠足陋习被废除的经过:1840年前后,外国传教士组织“天足会”,宣传缠足的危害,但成效不大;晚清官员,劝戒缠足,有一定成效;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康氏兄弟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 、新式学堂以不缠足为基本入学条件,一时间不缠足蔚然成风。
简单介绍后,教师给出第三组图片,提出
思考4:
通过阅读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除了风气较为开放的大城市和受过教育的妇女接受了放足观念外,多数贫困落后的地区,缠足依然相沿成习。
原因:缠足习俗已经相沿千年,其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彻底根除是相当困难的。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倡导、强制下,广大妇女才彻底解放。
2、报刊与电影
知识卡片:报刊,即报纸和刊物的总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唐代“开元盛世”时,出现了手写的报纸,称为“邸报”、“报状”,又叫“状报”、“进奏院状报”等。主要报道宫廷动态,包括皇帝、宰相、大臣的政治、外交活动,传播范围只限于京师,甚至只有京官才看得到。到明清之际,邸报有过相当规模的发展,但是报纸的内容仍限于朝廷谕令、奏章和政治动态。传报组织系统为官府所把持,阅读范围也限于各级官吏,其政治功能的发达与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成反比。
①近代中国报刊业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总结报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有了新闻观念
1872年:《申报》
1894年《点石斋画报》
维新运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新文化运动:读报刊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内容
教师简单介绍后,给一段材料,并提出
思考5:
《时务报》,清末维新派的报刊,旬刊。上海强学会被封禁后,会员黄宗宪、汪康年等倡议以学会余款创办报馆,以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出版《时务报》。该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设论说、谕折、京外进事、中外报译等栏目,梁启超连续发表《变法通议》等重要文章。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颇受读者欢迎。
《时务报》创办的目的、宗旨分别是什么?材料反映出当时报刊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传维新变法
宗旨:变法图存
作用:它是宣传改良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②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尤其要识记如下知识点:
电影传入中国的时间:19世纪末期
中国人第一部自摄电影:《定军山》(1905年)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1913年)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1年)
3、移风易俗
旧礼仪:三跪九叩、长拜作揖(出示图片)
①日常礼仪的革新
让学生识读教材插图《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提问“清末及民国时期我国的相见礼仪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当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晚清:1886年 握手、鞠躬、免冠
民国:跪拜、作揖——握手、鞠躬
旧称谓废除(“大人”、“老爷”——“先生”、“君”)
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近代婚姻的变革
教师播放图片《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提出
思考6:
新旧婚姻有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这种变革主要集中在什么范围? 变化:父母包办,讲究门当户对到男女自由恋爱
婚姻礼仪由繁缛走向简约
原因: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的推动。
范围: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变化。(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③丧葬礼仪的变革
中国人对死亡礼仪的重视和铺张,决不亚于婚礼和其他礼仪的规模与繁琐,相沿成习,变化最为迟缓。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的丧葬礼仪有何变化呢?阅读有关文字回答。 “1905年,李书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书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变化:文明、卫生、简洁的西式葬礼开始引起国人注目。但是在现代中国,特别是农村厚葬风气依然存在。
感悟:对老人我们应该在他们生前尽孝心,去世后葬礼应简朴。
(三)课后作业
1、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根本原因: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具体原因:西方先进的科技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合力影响的结果。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①变化首先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这与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深入路线相同。 ②由于经济的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各地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③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五、板书设计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断发易服”
(一)“竞尚洋装”
1、近代服饰变化的概况
2、近代服饰变化原因及影响
(二)“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二、报刊与电影
1、近代报刊的发展历程
2、电影的发展历程
三、移风易俗
1、日常礼仪的革新
2、婚礼的革新
3、葬礼的革新
运用板书设计的优点在于简洁明了、一目了然,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内容整合,更能体现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关联性。
范文五: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教案
新 潮 冲 击 下 的 社 会 生 活
学 院:
班 级:
学 号:
姓 名:王 ——教学设计 历史与社会学院 12级历史学(1)班 1204050540012 兴 燕
教学设计
课题: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课型:新课讲授
课时:1课时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包括:近代中国人在服装发式、休闲娱乐以及礼仪风俗等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结合中国近现代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变革,探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总结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整合历史知识的方法;通过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原因的探讨,认识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在西方物质文明和民族思潮影响下发生的,进一步领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等,再现近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进步的结果,学习用历史唯物观看问题;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理解和尊重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又要汲取世界先进文明的成果,理解“人类文明只在交流融合中不断不前进的”这一结论的深刻内涵;明白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了解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史实
(二)难点 近代社会生活演变的原因、影响、特点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描述了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方资本主义势力进入了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也迈入了一个新的进程,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本课涉及的内容虽然繁多,但要贯穿本课的线索的是一个字“变”,然后在这基础上分析出变化的原因、特点及认识。
四、学情分析
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浓厚的兴趣。大量使用我们熟悉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教学的效果也随之提高。学生在此前历史学生中已经了解了近代社会进步在中国和世界的不同影响和表现,这些知识为本课学习铺就了良好的知识背景。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较欠缺,创造性、自主性思维有待进一步引导开发,利用本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强训练,能更好的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的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同时进入中国的还有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鸦片战争后,不仅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发生了嬗变。”
(二)新课讲授
1、“断发易服”
(1)“竞尚洋装”
幻灯片播放第一组图片,提出
思考1:
鸦片战争之后我国服饰悄然发生了变化,通过这两张图片,你能总结出近代民间服饰有何变化吗?
答: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二者并行不悖。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鸦片战争后,我国的服饰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从民间开始。接下来播放第二组图片,提出
思考2:
通过这两张图片,你能总结出近代军服有何变化吗?
答:由清代的甲胄到采用西式军装及操衣、操帽。
接着教师让学生结合本目教材小字部分分析:“为什么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并存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势力进入通商口岸,外国的生活方式也进入并影响着这些地区的人们;随着中国被迫开放区域的扩大,外国服饰的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这种中西服装并存的现象说明了清政府的通知能力大大下降。)
教师提出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代服饰发生了变革?”(受西式服饰的影响;迫于形势,清政府不得不实行改革;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形制,这种法令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使新服饰得以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
“洋装对中国服饰的影响?”(人们可以选择和设计自己喜欢的服饰;洋装促使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
教师让学生看教材插图《民国时期穿旗袍的女子》和《中山装》,让学生回答:“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说明了什么?”(中国文化根基深厚,在服装领域表现出对异族文化兼收并蓄的能力。)
(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
①“断发”
首先介绍断发的过程,教师让阅读学生教材有关内容及插图《辛亥年间,革命士兵剪辫子》和幻灯片上《晚清留短发的留学生》,提出
思考3:
清政府及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法令的原因是什么?(改良社会风俗,革除陋习;反清革命兴起,辫子作为汉族屈从满族,臣民奴于君主的的标志,成为人民攻击的目标;辫子这种发式不适合近代社会发展趋势和世界潮流。)
②不缠足运动
教师先让学生对比幻灯片图片《“三寸金莲”绣花鞋》和《20世纪30年代穿高跟鞋的时髦女子》,引导学生简要分析中国妇女缠足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接着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缠足陋习被废除的经过:1840年前后,外国传教士组织“天足会”,宣传缠足的危害,但成效不大;晚清官员,劝戒缠足,有一定成效;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康氏兄弟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 、新式学堂以不缠足为基本入学条件,一时间不缠足蔚然成风。
简单介绍后,教师给出第三组图片,提出
思考4:
通过阅读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除了风气较为开放的大城市和受过教育的妇女接受了放足观念外,多数贫困落后的地区,缠足依然相沿成习。
原因:缠足习俗已经相沿千年,其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彻底根除是相当困难的。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倡导、强制下,广大妇女才彻底解放。
2、报刊与电影
知识卡片:报刊,即报纸和刊物的总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唐代“开元盛世”时,出现了手写的报纸,称为“邸报”、“报状”,又叫“状报”、“进奏院状报”等。主要报道宫廷动态,包括皇帝、宰相、大臣的政治、外交活动,传播范围只限于京师,甚至只有京官才看得到。到明清之际,邸报有过相当规模的发展,但是报纸的内容仍限于朝廷谕令、奏章和政治动态。传报组织系统为官府所把持,阅读范围也限于各级官吏,其政治功能的发达与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成反比。
(1)近代中国报刊业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总结报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有了新闻观念
1872年:《申报》
1894年《点石斋画报》
维新运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新文化运动:读报刊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内容
教师简单介绍后,给一段材料,并提出
思考5:
《时务报》,清末维新派的报刊,旬刊。上海强学会被封禁后,会员黄宗宪、汪康年等倡
议以学会余款创办报馆,以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出版《时务报》。该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设论说、谕折、京外进事、中外报译等栏目,梁启超连续发表《变法通议》等重要文章。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颇受读者欢迎。
《时务报》创办的目的、宗旨分别是什么?材料反映出当时报刊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传维新变法
宗旨:变法图存
作用:它是宣传改良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2)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尤其要识记如下知识点:
电影传入中国的时间:19世纪末期
中国人第一部自摄电影:《定军山》(1905年)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1913年)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1年)
3、移风易俗
旧礼仪:三跪九叩、长拜作揖(出示图片)
(1)日常礼仪的革新
让学生识读教材插图《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提问“清末及民国时期我国的相见礼仪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当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晚清:1886年 握手、鞠躬、免冠
民国:跪拜、作揖——握手、鞠躬
旧称谓废除(“大人”、“老爷”——“先生”、“君”)
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2)近代婚姻的变革
教师播放图片《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提出
思考6:
新旧婚姻有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这种变革主要集中在什么范围? 变化:父母包办,讲究门当户对到男女自由恋爱
婚姻礼仪由繁缛走向简约
原因: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的推动。
范围: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变化。(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3)丧葬礼仪的变革
中国人对死亡礼仪的重视和铺张,决不亚于婚礼和其他礼仪的规模与繁琐,相沿成习,变化最为迟缓。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的丧葬礼仪有何变化呢?阅读有关文字回答。
“1905年,李书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
意者改行鞠躬礼。李书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变化:文明、卫生、简洁的西式葬礼开始引起国人注目。但是在现代中国,特别是农村厚葬风气依然存在。
感悟:对老人我们应该在他们生前尽孝心,去世后葬礼应简朴。
(三)课后作业
1、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根本原因: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然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具体原因:西方先进的科技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合力影响的结果。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①变化首先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这与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深入路线相同。 ②由于经济的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各地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③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六、板书设计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断发易服”
(一)“竞尚洋装”
1、近代服饰变化的概况
2、近代服饰变化原因及影响
(二)“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二、报刊与电影
1、近代报刊的发展历程
2、电影的发展历程
三、移风易俗
1、日常礼仪的革新
2、婚礼的革新
3、葬礼的革新
课后小结
生活习俗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作为文化表象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受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变化的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衣、食、住、娱乐、礼仪等)也发生了变化——既冲破了原有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了弊端,又保留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日趋科学合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简洁轻松,有利于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而这种变化又进一步促使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