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英年早逝的名人
英年早逝的名人
输了健康,赢了整个世界又如何?
出师未捷身先衰,长使英雄泪满襟。
人生的悲剧莫过于:有力量却使不上,心有余而力不从。
“工作狂”并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称号,它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 勤勉工作是种美德,但不应以生命作为代价.
知识分子是中国的脊梁。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助知识分子拯救身体,呵护
健康。
侯耀文,男,著名相声演员,2007年6月23日死于心脏猝死,享年59岁。
?高秀敏,女,中国著名小品演员,2005年08月18日在长春家中因突发心肌梗塞猝死,
享年46岁。
古月(原名胡诗学),男,扮演**的著名特型 演员,2005年7月2日因突发心肌梗塞去逝,享年68岁。
?傅彪,男,著名演员,2005年08月30日因患肝病在北京武警总医院逝世,享年42岁。
陈晓旭,女,“林黛玉”扮演者著名演员,2007年5月13日18时57分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享年42岁。
?张国荣,男,香港巨星,2003年4月1日因抑郁症跳楼自杀,享年46岁。
高枫 ,男,著名歌手,2002年9月19日因患PCP肺炎在北京协和医院特护病房病逝,
年仅35岁。
?陶金,男,青年舞蹈家,1997年8月25日因癌症逝世,年仅36岁。
郭昶,男,著名演员,2006年6月14日因胃癌不治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去世,终年50岁。
?邓丽君,女,著名歌唱家,1995年5月8日在泰国因为气喘发作而去世,享年42岁。
罗文,男,香港“歌王”,2002年10月18日因肝癌於香港玛丽医院逝世,终年52岁。 ?柯受良,男,被誉为“亚洲第一飞人的著名影星,2003年12月9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
年51岁。
梅艳芳,女,中国女歌手、演员,2003年12月30日凌晨因子宫颈癌病逝香港,享年40岁。 ?李小龙,男,国际武打巨星,1973年7月20日因突发癫痫症逝世,享年33岁。
丛飞,男,深圳爱心大使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06年4月20日因患胃部癌症去世,
享年37岁。
?梁左,男,著名影视剧作家,2001年5月19日凌晨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家中去世,
享年44岁。
许中田,男,原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国报业协会主席,总编辑,2002年10月24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郭超人,男,原新华社社长、2000年6月15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邹爱国,男,《海南日报》总编辑兼《海外时报》总编辑,2000年8月15日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1岁。
?杨卫平,男,《楚天都市报》总编辑,2000年8月14日因鼻咽癌复发去世,享年49岁。
郑立,男,北京电视台记者,在雅典拍片时猝死,2004年8月13日在拍摄奥运火炬在雅典
传递活动时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47岁。
?白青峰,男,中国新闻奖获得者,经济日报驻甘肃记者站站长,2007年6月1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兰州不幸逝世,享年41岁。
蒋筑英,男,光学研究者,1982年6月14日深夜,他因心绞痛腹痛被送进医院,于次日下
午去世,享年43岁。
?罗健夫,男,优秀科技工作者,1982年6月16日,低分化恶性淋巴瘤夺去年仅47岁。
焦连伟,男,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 ,2005年1月22日晚,诱发突发性心
脏病,导致心肌梗塞死亡,享年36岁。
?高文焕,男,清华大学教授,2005年1月26日中午,因肺腺癌不治与世长辞,享年46岁。
萧亮中,男,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2005年1月5日4时许,在睡梦中猝然
去世,享年32岁。
?胡可心,男,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
科学家助理),2001年底肝癌晚期病逝,享年38岁。
张广厚,男,中国著名数学家,1987年1月26日因乙型肝炎引发肝硬化去世,享年50岁。 ?钟家栋,男,上海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2001年10月2日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48岁。
王均瑶,男,均瑶集团董亊长,2004年11月7日因肠癌逝世,年仅38岁.
?杨迈,男,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2004年4月8日突发心脏病猝死在跑步机上, 享年54岁。
彭作义,男,青岛啤酒总经理,2001年7月31日因心脏病突发死亡,享年56岁。
?温世仁,男,台湾英业达总经理、总裁,2003年12月7日因脑中风突然去世,享年55岁。
汤君年,男,上海房地产大亨。2005年10月14日,因糖尿病并发症而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
享年56岁。
孙德棣,男,网易代理CEO,英普达资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因病猝死,享年37岁。
吉姆?坎塔卢波,男,全球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公司首席执行官,2004年4月19日凌晨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死于心脏病突发,享年60岁。
查理?贝尔,男,世界快餐业巨头麦当劳2005年2月17日因肠癌去世,享年44岁,成为一年内麦当劳第二位离世的CEO。
李至伦,男,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2007年4月28日因患癌症在职期间病逝,享年65岁。
?郑培民,男,湖南省委副书记,2004年死于心肌梗塞,享年59岁。
范文二:近年英年早逝的名人
近年英年早逝的名人
罗阳歼-15总指挥、沈飞董事长2012年11月25日51心脏病 刘延析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研究员2011年7月16日44癌症 张生瑜北京同仁堂董事长2008年7月22日39心脏病 何勇运筹学界精英2006年8月5日36肝癌
萧亮中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学者2005年1月5日32心肌梗塞 焦连伟清华大学讲师2005年1月22日36心肌梗塞 高文焕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2005年1月26日46肺癌 陈逸飞画家2005年4月6日49肝硬化
梁薇节目主持人2009年8月26日28心脏病突发 马聘中国铁路通号集团总经理2011年8月22日55心脏病突发 彭作义青岛啤酒副董、总经理2001年7月31日56心脏病突发 孙德棣网易首席执行官2005年9月18日38胆囊癌 杨迈爱立信中国总裁2004年4月8日54心脏病猝死 胡凯北京大中电器总经理2004年3月1日52心脏病突发 南民上海中发电器董事长2006年1月21日37脑血栓 吴绍明赣粤高速董事长2006年2月1日56心脏病突发 乔金岭黄河实业集团副总裁2003年9月7日57脑溢血 方宏上海大众总经理1993年3月9日59抑郁症跳楼 高凤来河南春都集团董事长1999年5月23日61劳累心脏病突发 王均瑶均瑶集团董事长2004年11月7日38肠癌 邓丽君台湾歌星1995年5月8日42哮喘病突发猝死 高枫歌星2002年9月19日34PCP肺炎
梅艳芳香港著名演员2003年12月30日40子宫癌 罗文香港歌星2002年10月18日52肝癌
高秀敏演员2005年8月18日46心脏病突发
傅彪演员2005年8月30日42肝癌
陈晓旭演员2007年5月13日42乳腺癌
M杰克逊歌手2009年6月25日50心脏停搏
李爱静演员2007年9月6日20脑肿瘤
范文三:英年早逝的DJ
英年早逝的D·J2007-12-26 12:42 两名赤裸上身的男子,在空无一物的房间中央相对而立,久久对视着,眼神中既无友谊,也无仇恨。一左一右,他们缓慢地抬起手,慢得好像刻意为了求取步调一致。当两只手指在本该相触的那点之前停留下来,镜头才告诉我们,他们之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玻璃幕墙。
即使默片的形式和黑白画面如此明显,也很难让人想象以上场景出自一部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也许只有导演的名字能够让人稍减意外——大卫·容克,又名D·J,超越时代的电影人,不世出的天才。在他身上唯一不会让人意外的事,就是他总会让你意外。
“许多人六十岁才开始生活,更多人十六岁就已经死了。”
奈特鲁尼克说这话时,所指的“死”并非实实在在的肉体消逝,而是“对眼前的世界逆来顺受,沮丧地承认,当初作为精子赛跑得胜贯穿卵子的刹那,已是自己一生再也不会重现的勇敢顶峰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死亡却是普通意义上的,“唯一人人平等、不可剥夺的权利”。
奈特鲁尼克早年成长的环境,被认为足以使一个人习于死亡。在巴芬岛极圈附近的小镇法弗尼尔,有半数以上的居民从事常与死神打交道的工作——渔夫和走私贩子。奈氏本人有两位舅舅在同一天死于不同的两次走私贩子间的械斗。至于大海,则几乎每隔三五年就带走他的一位亲友或童年玩伴。1917年加拿大通过了征兵法案,13岁的奈特鲁尼克目送兄长帕里斯作为40万加拿大远征军的成员渡海赴欧,并一去不返。
奇妙的是,这一系列死亡都未曾在奈氏的小说或笔记中出现过。尽管作品中常常涉及死亡和鲜血,但他似乎对具体意义上的“个人死亡”缄口不语,甚至在自己罹患食道癌之后,也没有以任何书面形式与人探讨过生命终结的问题。唯一的例外,发生在1930年12月22日,与奈氏同岁的D·J在纽约曼哈顿的一条黑巷被人刺死,终年26岁。
奈特鲁尼克在2天之后的圣诞夜得到D·J的死讯,并在日记里写下这样的句子:“唯有天才无视死亡。唯有死亡无视天才。”
有关与D·J的相遇,奈特鲁尼克做过如下描述:
“我们八九个人正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聊得高兴,有斯奈尔、恩里克和V等等,很多人是第一次见面,但3、4瓶朗姆酒很快消除了拘谨。这时一个火红头发,穿黑风衣的小个子风风火火地从大门里闯进来,一屁股坐在空位上,说了句:‘对不起,我来晚了。’毫不客气地把一整盘几乎没动过的金枪鱼色拉挪到自己面前大吃起来。5分钟之后,同桌的每一个人都和他说过了话;10分钟之后,他端着新开的波本酒和恩里
克争论济慈的《夜莺》;一小时之后他走了,我们付帐的时候互相询问,发现原来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谁。”
David Jungk,电影制作人,红发小子,德国佬,简称D·J。这是大卫·容克的标准自我介绍,虽然在奈氏记载的那种场合下他从来避免这样做——道理很简单,他是跑去吃白食的,为此得假装是个熟人,但又不能说出真名实姓。
那时候还没有“流行乐公告牌”,没有那么多的广播电台,Disk Jockey这个词尚未出现。但在回忆友人的绰号时,奈特鲁尼克承认后来流行的“DJ”一词和当年的“D·J”其人有颇多相似之处——“他的确像个Jockey,总是把控一切,从不容任何人命令他,有一种不屑与你争辩的德国式霸道。并且,总会给你带来乐趣。”
曼哈顿的格林威治村从20世纪10年代开始成为艺术家的天堂,1924年起,就读于费城的奈特鲁尼克常在大学假期流连于此——当然,某些假期之外的日子也能在这里找到他,毕竟他并不是个法律系模范生。时代广场边的百老汇进入了它的黄金岁月,而电影作为一种新艺术才刚刚焕发出它的魅力,“地下电影”、“实验电影”这些概念远未出现,没有什么一统天下的大公司大制作,许多电影都出自地下工厂,许多创新都是实验性质。而很少人知道,大卫·容克是在其中走得最远的。
当时卓别林正以他反映现实的高超才能赢得巨大声誉,而D·J对于身边发生的历史变革并无特殊兴趣,他更关注一些“人的本质”及其衍生出的行为。
篇首所叙述的场景,正是D·J的最后一部影片《我们》的开头。在蒙太奇和倒叙还未普及之前,这样的电影开头不仅在内容上惊世骇俗,在手法上也是独树一帜。在总长不超过一个小时的老式电影中,D·J抽出核心片断制作成开头的做法,几乎是现代电影预告片的鼻祖。
《我们》的剧本由奈特鲁尼克根据D·J的要求执笔创作,讲述了一个对当时来说过于超前的故事:
两个彼此陌生的人,在一个空无一物的房间中醒来,对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此一无所知,也无心探究。他们唯一想做的,是与对方达成交流。但是隔断整个房间的巨大玻璃墙阻碍了他们的接触,甚至阻隔了他们的声音。尽管影片本身是默片,但演员用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就交代出了彼此无法听见的困境。
在镜头所及的范围内,房间没有出口,也没有任何陈设。两人除了面面相觑之外无所事事。很快,他们相对摆出各种表情和动作来打发时间。看到这里,也许会让人认为又是一部那个年代极其流行的卓别林式喜剧片。而事实上D·J的处理非常简洁流畅,人
物的表情动作切换极快,几乎接近于现代的MV效果。这也更接近于现实可能:在一番互相取乐之后,两人很快就厌倦了,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我身上。
两人再次对视的时候已是从睡梦中醒来,镜头中开始出现了第一第二件屋内陈设——两张床。对这一变化花了一些时间适应,最终从床上起来,两人已经换了一身服装,随后就是层出不穷的大换装过程:燕尾服、牛仔装、工作服、华丽的戏服、破烂的乞丐装束,甚至印第安人羽饰……直至最后的赤身裸体。没有任何信息提示这些衣服从何而来,也许是本来就在房间某个角落的衣柜中,也许是两个长期被困的人每天醒来都会被仙女换一身行头。总之重要的不是衣服的出处,而是两人在不断的换装过程中寻找着什么,他们努力地想与对方呼应,或风格搭配相得益彰,或截然不同自成一派。而最后的赤身裸体,暗示了这种寻找以徒劳无功告终。
在接下来的一段中,两人身边出现了各种乐器。短笛、小提琴、口琴、鼓、手风琴、甚至一架钢琴,依序出场。两人交替演奏着,而显然对方无法听见,甚至无从得知另一人是否真懂演奏。默片在这里出现了局限,如果D·J生于今日,恐怕也会把这一段拍成无声效果。胡乱敲打键盘、拉动丝弦都可以得到玻璃另一侧的鼓掌赞赏,尽管掌声也难以听见。音乐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演奏这一行为,传达出的意愿。即便如此,对失聪听众的演奏也很快耗尽了两人的耐心。乐器突然又自然地从镜头内退出了。
时间的概念在这里是含混的。观众可以把故事想象成发生在一天之中,也可以认为段落之间相隔很久,D·J对此并无意解释。这部超前的作品因而保持了一种极端传统的符合“三一律”的假面——人物只有两个,甚至没有名字;地点不曾更换;时间也可能是完全连贯的。很难想象这样的片子会被当时的观众理解。更难理解的是导演为拍摄此片所做的努力。
D·J到死时也只是个毛头小子,凭借着高超的交际才能,他一次又一次地说服(坑骗)投资人为他购买昂贵的胶片,去完成那根本无人看得懂的影片。而演员则拜托戏剧学院的朋友充当,几乎全无报酬可言。即使这样,拍摄经费也经常捉襟见肘。影片完成之后的上映往往以影院的中途撤片告终,与行业里其他人大发其财不同,D·J从他的片子里收获的回报少得可怜,根本不够他回报投资者的仁慈。然而这都不能影响他的好心情,似乎他本就没指望过自己的影片被大众所接受。41街,著名的“地狱厨房”的腹地,每一次有了一笔收入,D·J都会到这里走一遭,有人说那是因为他年轻时层混
迹于此。去之前,他都会把整张整张的钞票换成2毛5分的硬币,地狱厨房沿路每个向他伸手的流浪汉都会得到一个。他就这样边走边散布硬币,直到剩下最后几个,这时他就会跑进最近的酒吧,给自己点一杯廉价酒,打个电话给有车的朋友,“Hi,我在41街靠哈德逊河岸,没钱坐车了,来接我好吗?”
奈特鲁尼克并不定居于纽约,更没有在当地买车,因而从来不会是这几个倒霉朋友中的一个。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与D·J的友谊。
两人都是“异域中的少数民族”,甚至身为纯种白人的D·J对此自觉更甚。D·J的父母旅居合众国已逾三十年,但在一战期间还是不得不面临“敌侨”身份带来的种种猜疑和仇视。他们的独子David,尽管有着典型的盎格鲁名字,却从不讳言自己是“德国佬”,但和后世那些刻意炫耀雅利安血统的德意志青年不同,他只是把这当作一件必须接受的事。“习惯歧视他人者总能找到恨一个人的理由——民族、肤色、性别、社会地位,或者仅仅是比自己聪明。”
这种态度被奈氏所欣赏,但并不完全赞同。“人自降生起就被无形的隔膜包围,永远无法与他人真正沟通。”正是《我们》这部影片的主旨。但在如何处理情节上两人有过分歧。
在《我们》的末段,两位演员突然同时获得了囚禁中最珍贵的宝物——书籍。不同的是,A获得了若干本不同的书,而B只获得了一本。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起来。很快,他们就挥霍完了自己的储备,继而觊觎其对方手里拥有的。
“交换”是这个时候的自然选择。而因为有玻璃墙的存在,交换的手法只能是一方把书页紧贴在玻璃上,供另一方读完并为他翻页。两人手中书籍数量的悬殊此时并没有成为障碍。
D·J敏锐地宣告,在同属于“未知”的情况下,一本书的价值和一堆书的价值是毫无分别的。两名角色一个以“册”为单位,一个以“章”为单位,有条不紊地交换着手里的宝物。
而冲突最后也由此产生了。B不愿意先展示自己最后一章的最后一页,而A也不愿意先交出自己的最后一本书。一切慷慨和信任都是在尚有余地的情况下存在的,触及了底线,没有人愿意让步。两人从固执己见到争执,进而发展成谩骂、威胁。情绪在对峙中逐渐深温、脱离理智,终于B撕下了自己那本书的最后一页,扯成碎片并张嘴吞食了下去。
这个过程中,A眼睁睁地看着故事的结局被摧毁,愤怒和抓狂到极点,他用拳打、脚踢、书砸两人之间的厚重玻璃(没有钢化玻璃助阵的D·J这一段拍的有点假),却无济于事。
最终疲惫的两人背靠背地坐在玻璃两侧
的地板上。影片到这里配上了哀伤的音乐,时间尺度又一次模糊起来。
绝望之后的A,拾起手边的那最后一本书,在没有回头的情况下,把书页一页一页地面向玻璃缓缓翻过去。尽管失去了故事的结局,他还是选择了向他的朋友做最后一次交流的尝试。这段一改之前的明快节奏,拍摄得极其缓慢,影片的凝重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而当镜头在移动中更改机位(D·J的又一创举)后,这部影片的最后一幕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在玻璃墙的另一端,B安详地闭着双眼,手腕上黑色的伤口和地面上的血渍让整个房间更白得触目惊心。玻璃墙的上端用血写着一行字:
They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
从此以后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最后那本书的最后那页的最后那句话就是这样。
故事的结局就是这样。
D"J对“人与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隔膜”的认识就是这样。
幸福快乐的是they,不是we,是‘他们’,而不是‘我们’,是故事,而不是现实。
影片拍摄完毕时奈特鲁尼克已经回到了费城,D·J在给他的信件中写道:“抱歉我更改了结尾,我实在无法说服自己相信他写出的会是‘we’这个词。这不是我第一次更改你的故事,但愿会是最后一次。”
奈氏不知道D·J居然一语成谶。在红发小子大卫·容克钟爱的地狱厨房,一个抢劫者在他的肺叶里捅了十五刀,抢走了他空无一文的皮夹。警察当天就把凶犯抓捕归案。
有关十五刀和零元这两个数字,奈特鲁尼克推断:也许凶手未曾料到手执利刃会遭反抗,毕竟他不知道D·J从不容人命令;也许杀了人之后他完全慌了手脚,只来得及把掉落的钱包拿走,却来不及剥走的D·J的外套。那里面装着100多个2毛5分的硬币——正是为他这样流落街头、随时可能被迫铤而走险的人准备的礼物。
毕竟,“人自降生起就被无形的隔膜包围,永远无法与他人真正沟通。”
范文四:英年早逝的赫兹
英年早逝的赫兹
一、 人物名片
二、 科学成就
赫兹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于1888年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正当人们对他寄以更大期望时,他却于1894年元旦因血中毒逝世,年仅36岁。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
三、人物传奇
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间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他证明了无线电辐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并发现电磁场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达,通常称为波动方程。
1887年11月5日,赫兹在寄给亥姆霍兹一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文中,总结了这个重要发现。接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同时证实了在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此外,赫兹又做了一系列实验。
他研究了紫外光对火花放电的影响,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这一发现,后来成了爱因斯坦建立光量子理论的基础。1888年1月,赫兹将这些成果总结在《论动电效应的传播速度》一文中。赫兹实验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至此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888年,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随着迈克尔逊在1881年进行的实验和1887年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推翻了光以太的存在,赫兹改写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将新的发现纳入其中。通过实验,他证明电信号象詹姆士〃麦克斯韦和迈克尔〃法拉第预言的那样可以穿越空气,这一理论是发明无线电的基础。他注意到带电物体当被紫外光照射时会很快失去它的电荷,发现了光电效应,后来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给予解释。
范文五:英年早逝的圆明园
英年早逝的圆明园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机电机械2011-2班李强(11104300210)
曾经有一座完美的园林建筑,他有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风格,有异国情调的建筑理念,有举世无双的精妙设计而被法国作家雨果称为“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可惜,在一场大火中,他英年早逝了??这就是圆明园短暂而悲壮的一生。
“是谁的错?”看完圆明园那短暂而意味深长的纪录片后我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让这场悲剧上演?”是那纵火行凶的法兰西和英吉利吗?是那看似无坚不摧实则懦弱不堪无力抵抗的清政府吗?我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使清王朝由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帝国堕落到了人见人欺、任人宰割的地步!
紧随纪录片的脚步,让我们重温那悲剧之前圆明园的飒爽英姿。 圆明园有着高贵的出身。他诞生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赐名为“圆明园”。后经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把他精心建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圆明园器宇轩昂,博览众长,身价非凡。他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融东西方唯美艺术于一身。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
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他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而东方,有圆明园。他那么年轻,那么超凡脱俗。他是艺术殿堂里的奇葩,是艺术家眼中的神的化身!
圆明园的身份地位极高。首先,他是个休憩游览的地方。“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最重要的是,圆明园也是皇帝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此外,他还发挥着更多的作用和价值。因此,他受到历朝皇帝的青睐和追捧!圆明园应该骄傲,因为他有骄傲的资本!
可是天妒英才啊!正如古代那些英年早逝的才子,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横扫匈奴的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抗清驱荷的郑成功,等等,他们都曾功勋赫赫,可是最后都逃不过英年早逝的悲惨命运。或许,圆明园比他们要悲惨得多!因为他丝毫没有反抗,也没有妥协!他就默默地忍住剜心的剧痛,任凭侵略者在他身上蹂躏。因为他丝毫不能付诸反抗之行动,这就是最残忍的场面,发生在以“天朝大国”
自居的中华帝国!无论是由于什么历史原因,无论这是天意注定还是偶然中的必然,圆明园都是一位英雄,是从人格和精神上值得赞颂的英雄!
他的沉默不是消极,因为他没有妥协;他的脆弱不是懦弱,因为他失去了主人的守护!这不是他的错,这是环境的压迫和摧残!
“洗劫圆明园”令人义愤填膺。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及其账目都被抢劫一空,所以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怎能不激发出人们的怒气!
而“火烧圆明园”则令人发指。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
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这堂而皇之却充满血腥和无赖的文字,到今天都令人怒发冲冠!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忘形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竟然把这种行径看作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的正直人们却为这野蛮的罪行所激怒。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付之一炬了。站在圆明园本身的立场,我不想再评说那复杂的历史因素,也不想再纠结着孰对孰错,只是由那圆明园的纪录片穿越历史,为那位英雄扼腕,叹息,深深地鞠一个躬??
但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傲然屹立在东方的土地上;但愿世界更加有序,让悲剧不再一次次重演;但愿人类崇尚文化与文明,让世界上的文化遗产传承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