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教育改革要顺应学生的天性
成功的改革一定是顺应学生的天性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怎么样提供一个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高密四中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扩大学校规模,盖了一栋3层的教学楼,高一新生扩大两个教学班,但是有半年的时间这两个班没有语文教师。语文课有时候就是把学生带到图书馆读书。但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学期考试中,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一点都不差,作文分数比其他班还要高。这让语文教师很尴尬:不知道我们天天在教室里干什么。
我到高密一中后,又遇到一件事:一个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给他正在一中复读的同学写信介绍各个学科的复习方法,谈到语文的时候,这个毕业生说:“你可千万别上语文教师的当,语文教师在课上讲的那些东西没用。”这封信被班主任发现了,他回到办公室当着全体语文教师的面讲了这封信,我也在现场,发现好多教师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大家被刺痛了,他们不得不承认学生讲的有一定道理。
那个学期,我就让我正在上初一的儿子和正在上初四的内侄女,参加了高三语文期末考试。高三加上两个复读班的平均分是84.5分,而初一的孩子考了82分,初四的孩子考了85分。他们没有的,是教师在课堂大量地讲授和训练;他们有的,是从小按照我制订的书目大量地阅读。
通过这样一次考试的成绩对比,教师们基本上有点感觉了,我发现时机也成熟了,就在高一实行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当时语文课有6节,我们拿出两节课给教师完成教材内容,其余4节课让学生到阅览室自主学习。
那个时候,我正好在《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看到了一个词条,叫“道尔顿实验室计划”,讲的是美国一个著名的教育实验,学生不上课,全部自修,但是要按照教师和学生签订的协议去完成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我借鉴这个思想,开始了改革。但是,这场改革问题丛生,因为大家没有操作方案、没有细化方案、更没有今天的课程标准和诊断方式。它的核心是签定协议,而我们恰恰又没有认真对待这一点,觉得一个教师跟学生签学习协议有点滑稽。
一项改革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确实需要我们去认清。在高密一中我做了3年多的校长,仅仅在语文学科试水。我认识到,单纯地改革一个学科,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1998年,我担任高密市教委主任,此前我一直在高中。我很担心自己因为不了解小学、初中的教育状况而做出错误决策。所以,这一年我到了一所初中,通过担任两个班的助理班主任的方式,去了解更多的情况。我在这所学校提倡大量阅读,增加选修课。但这种做加法的改革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领导有积极性,教师学生反应不一。
2002年,我在潍坊市教育局长的位子上,又到潍坊十中推行了走班上课,在初中物理和数学实施分层次教学。这项改革实行一年多后夭折。因为教师们不赞成,不愿意把自己的优秀学生交到别人的层次里,而且,各种准备也不配套。另外,这种改革在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目标,仅仅是想提高这两个学科的成绩。事实说明仅仅以提高成绩为目标,眼里没有学生的改革,很难成功。
这些年我们在十一学校进行的育人模式改革,尽管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但是感觉已经走通了,看到了希望的亮光。我们在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任何改革启动的时候肯定要靠教师,但是它最终的成功必须靠顺应学生的天性。远离学生天性,你就会和教育规律对着干,你就会遇到若干阻力,而最终注定会失败。
当我梳理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结构的时候,发现一个要素,就是必须在选择的过程中最终走向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十一学校的学科课程有近300个,即使如此,我们也感觉这种课程体系仅仅达到了第一个目标:适合每一类学生。如何从这样一个目标走向新的目标:适合每一位学生?去年,我们修改了《十一学校行动纲要》里的办学目标,从过去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变成了“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我们深深知道目前的课程模式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十一学校启动了新的战略:云校战略。
十一学校的这场改革走得很艰辛,但我们没有统一思想,而是通过行动纲要明确愿景。它描绘了有一天,当我们到达那个地方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风景,我们会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那个愿景是我们每一个终生从事教育的人的梦想。
猜你喜欢
最热文章
范文二:教育孩子一定要顺应他们的天性
给孩子一些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利
有研究者对孩子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高达55%的孩子有各种情绪上的障碍。这是一个令人心惊的数字,是什么造成这种状态呢?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大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他们。但是这种情况的另一面是,孩子的很多事情都没法自己做主,小到一日三餐、穿什么样的衣服,大到学习什么、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规划,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
很多小孩子会说,我希望能快快长大,那样就可以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做自己想做的事,听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很多家长把自己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当成理所当然。他们认为,为孩子做好一切,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疼爱。
当家长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生活当中,为他们决定一切的时候,他们没有注意到孩子们漠然的眼神。
一切都是父母决定的,在孩子们的内心中,自己只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他们按父母的意志去上学,按父母的想法进行自己的日常活动。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被忽视了,他们对生活没有热情。
很多孩子并不如父母想象的那样快乐。是的,他们不需要像成人一样为了生计去劳作,为了未来去思考。但是,孩子有和成人不一样的快乐观。对孩子来说,一次小小的冒险,一次和自己日常生活不同的经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要远远大于安逸、平静的日常生活。
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愿望:我希望自己早日长大,那样我就可以怎样怎样了。令父母们惊讶的是,很多孩子愿望中想做的事,都是父母不允许他们做的事。
做父母的应该意识到,他们自以为是地为孩子安排的一切,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给他们一些选择的权利,是培养孩子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项。
父母事事为孩子做主,不给孩子选择和自己作决定的权利,而到了孩子长大了,要开始独立面对社会时,又总是抱怨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太差。不知道做父母的有没有想过,造成这种情形和他们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关。
研究表明,儿童的性格在两岁的时候就开始成型了。也就是说,从两岁开始,父母就应该试着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事事都由自己来为孩子作决定。当孩子逐渐长大,做父母的就要在一些事情上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做父母的可以帮助他们作些判断,如果感觉孩子的决定正确,就可以让他们自己作决定。如果父母认为孩子作出的决定不正确,也不要武断地去否定,而是要告诉他们,他们的想法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让孩子自己去学着理解和改正他们的想法。
过分的溺爱是对孩子形成世界观的一种干预
父母教育孩子,总是觉得给孩子的爱不够。用一句老话来说,真的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但是恰恰是父母这样的爱,容易养成孩子依赖的性格,让他们日后缺少独立生存的能力。
在动物界中,动物对幼崽的爱护一点也不亚于人类的父母。我曾看到过很多关于狼护崽的故事:一些人把狼的幼崽抓回了家,而导致整个村子遭到群狼的围攻。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可以想象狼对它们的孩子是怎样爱护的,可是大家知道狼怎样教育它们的后代吗?
据一些长期跟踪、调查狼的生活习惯的专家们观察,当小狼刚生下来时,父母对它们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可是当小狼稍长,父母给它们带回食物时,就由它们自己去抢食。在一群小狼中,比较弱小一些的经常抢不到食物。时间久了,这些小狼会因此而饿死,但是狼父母从来不会在旁边干预。也许它们知道,自己的孩子迟早要单独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自己现在对小狼的帮助只会让它们日后更难适应外面的世界。
动物们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从小培养它们的孩子认识世界的。
反观我们人类,很多孩子在长大以后,还不能独立生活。一些住校的学生,十七八岁了,甚至不知道怎样洗自己的衣服。这些全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的后果,从小就代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结果是让孩子连很多日常的事情也不会做。
关心孩子,但不要过分地溺爱,要让孩子有机会去独自面对生活,去独立处理一些他面对的事情。做父母的也许会心疼,但是你要记住,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
孩子未来的路很长很长,这些路最终要由他自己去走。与其现在帮他去做,让他在以后的日子不知所措,不如现在就让他去面对。
有句古话,“虎毒不食子”,老虎对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很关爱的。但是恰恰是老虎,在对小老虎的培养上,也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
当小老虎在妈妈的照顾下,逐渐长大的时候,老虎妈妈就要考虑让它们独立生活了。从这时开始,老虎妈妈捕回食物后,不会再给小老虎吃。它们自己把猎物的肉吃掉,还会把骨头也扔掉。如果小老虎因为耐不住饥饿,过来想分享一些食物的话,迎接它的往往是妈妈巨大的虎掌。
就这样,小老虎在无奈之下,不再生活在父母的照顾下,而是离开父母,去找地方捕食,开始独立生活。
老虎妈妈这样做是因为它们明白,小老虎总有一天要自己独立生活。如果自己一直照顾它们,当有一天它们独自面对大自然时,就会不知所措。
做父母的也应该像老虎妈妈教育小老虎一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要适当地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样做比到处找关系替他们找一个好的职业和替他们存下丰厚的家产更为重要。
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现在的父母总是一边抱怨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一边又在很多事情上替孩子做好,根本不给孩子自己练习做事的机会。
前些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节目,讨论的是现在的家猫是不是已经丧失了捕捉老鼠的能力。节目中,一家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首先找来几只不同年龄段的猫,然后,把用绳子拴着的老鼠分别放在它们面前。实验结果很有趣:第一只猫看见老鼠,对老鼠视而不见,而老鼠刚开始对猫还有些恐惧,后来就干脆不怕了,最后,上蹿下跳累了,干脆在猫面前闭着眼睛睡起觉来。另一只小些的猫更有趣,它试着闻了一下老鼠,结果,老鼠吓得猛地跳起来。但小猫比老鼠更胆怯,看着跳来跳去的老鼠,它竟然吓得蹲在墙角,一动也不敢动了。第三只猫和第一只猫一样,任老鼠在它面前跑来跑去,它就像没看到一样,而是自顾自地跳到了窗台上看外面。
这个实验结束,女主持人的理解是:现在的家猫已经失去了捕鼠的天性。但是,男主持人说,应该是猫吃得太饱,所以不想吃老鼠。然后,工作人员进行了下一步实验。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让那几只猫饿了几天,然后把一些死老鼠放在它们面前。结果,几只饿极的猫一看到老鼠,就猛地扑上去,叼起老鼠就撕咬起来,没多大一会儿,就把几只死老鼠吞进了肚里。接下来,工作人员又把几只活鼠拴在这这些猫的前面。这时,出现了和实验最初截然不同的情况。那些猫一看到老鼠,就显得十分兴奋,一下扑上去,死死咬住了老鼠。最后的结论是,家猫不捕老鼠并不是因为它们被长期家养而失去了捕鼠的天性,而是因为它们在主人的精心喂养下,根本不缺少食物,所以不需要去捕鼠。
因此,当父母抱怨孩子们太不懂事、缺少必要的生活能力时,是不是应该自我反省一下?孩子生下来后,就被一大家人包围着,每个人都把他看成心肝宝贝。有段时间,甚至特别流行“小皇帝”这个词,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下,孩子成了大人生活的中心。
所有的一切,都有人安排得妥妥当当;所有的事情,都有人预先为其准备好。孩子根本不会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在这样的状态下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能够独立地面对世界?
很多父母向人诉苦:管好孩子真的太难,他们一刻也不敢疏忽离开。只要让他独自去做什么事,他肯定会出问题。这样说的父母,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这和大人的教育方式有没有关系?
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个“独立成长论”,她认为独立是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聚力量。做父母的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就应该摒弃那种事事帮他做好的方式。那样做虽然为孩子提供了比较优越、舒服的环境,却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性。要知道,依赖一旦成为习惯,就很难改掉。
一代更比一代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现在的孩子
国外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子要出远门,她年老的祖父对她叮嘱了很多事情。他告诉这个女孩,在哪个地方和她主动搭讪的人,一定会怎样怎样骗她;当她走到哪个地方,会遇到一个要卖帽子给她的人,他是一个坏人;在车上坐她旁边的人,会不怀好意地打她行李的主意……年迈的祖父向孙女讲了很多很多,孙女也记住了祖父的话。
然后,孙女上路了。她在路上果然遇到了祖父所说的那些人和事,只是结果和祖父说的不一样。每一个她遇到的人都是那样友好,她的旅途并没有如她的祖父所说的那样风险重重。最后,她有了一次愉快的旅行经历。
故事很幽默,也很常见。做父母的总是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孩子。他们认为,这世界有太多的危险,而孩子们对世事一无所知,危险会随时随地降临。
这其实是一种很偏颇的想法,虽然有时候老一辈的经验很有用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适用于现代的生活。现代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如果做父母的只知道向孩子灌输那些过去的经验,而不让他们去接触社会,会让孩子失去很多锻炼和发展的机会。
父母总是对孩子的一些习惯感到担心:孩子爱看动画片,他们担心,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成才;孩子爱吃快餐,他们担心,总吃这些没有营养的东西不利于成长;孩子痴迷一些儿童爱玩的游戏,他们更是担心,这样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怎么办?
其实,这些担心大可不必,孩子们自有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和世界。马云曾经在他的一次演讲中说过: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会比70年代的强,90年代的会比80年代的强。事实上的确是这样的,老一辈人总是叹息一代不如一代,而事实上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当然,孩子的独立意识有助于他们的发展。但是,他们的辨别能力却因为社会经验的不足而不够。所以,父母在尊重孩子的独立想法的同时,也要对他们作正确的引导。也就是说,孩子可以决定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同时,父母也应该告诉孩子自己的意见。
有的父母开口就会说:这样小的孩子,他懂得什么,怎么能够让他去作决定。错,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其实在两岁时就发育正常了。也就是说,两岁的小孩子,他们能想到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样贫乏。他们最缺少的是经历,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不是缺少想象和理解能力。
所以,告诉孩子事情是怎样的,让孩子自己去作决定,比帮他们作决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有些父母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就应该事事听从自己的安排。这种观点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前面说过,正常的小孩在很小的时候智力水平就几乎和成年人一样。所以,孩子们应该拥有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拥有自己的想法,拥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权利。
其实,孩子并不像成年人想象的那样简单。有些父母骄傲于自己的孩子听话,从不惹是生非,不给自己添麻烦。父母这种骄傲的背后,牺牲了孩子很多心灵上独立成长的机会。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原本很听话的儿童突然做出一件十分出格的错事,让做父母的措手不及。这些事情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做父母的对孩子根本没有正确关心,他们没有留意孩子真正的想法。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只是表面的。孩子有他们自己的世界观,有他们的想法,所以父母在作决定时,最好多听听孩子的意见。更好的方法是,父母可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他们要做的一些事,父母应该相信孩子的判断力。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很多父母在心中赞叹司马光的聪明和机智时,可以想象另一种情形。如果当初司马光的父母在教育他的时候,总是事事都要他小心行事,比如只要看到他碰到什么东西就赶紧大声地说:“你小心点,不要把那个弄坏!”我相信父母用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有司马光那种机智。也许,当时他首先想的就是,那缸要是砸破了,到时大人追究起来怎么办?在这样的想法下,即使他想得出来砸缸这种办法,举起石头来也会瞻前顾后,等他下定决心时,也许缸里面的小伙伴已经失去了被救助的机会。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词:可塑性,意思就是说—孩子的可造就性。一直以来,不光是做父母的,甚至很多教育工作者都爱提到这个词。他们片面地曲解了“可塑性”的意思,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可以用成人的意志去塑造孩子。于是他们就按照自己的想象去为孩子设计未来,并不理会孩子的想法。
也有些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变成那种成人眼中很成功的样子,就如古语中所说的“少年老成”,看上去懂事有礼,像一个小大人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大多做事畏畏缩缩,没有自己的主见。对他们来说,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事,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小孩。
这样的教育究竟能够塑造出怎样的人才来,很让人怀疑。想着这样的孩子像木偶傀儡一样,全然没有小孩子应有的朝气,事事听从老师的意见,从来不惹麻烦,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该怎样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更别说这些孩子怎么创新并有所建树了!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孩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一样,树木的天性就是努力伸展自己的枝叶,枝干尽量向天空生长。如果孩子如花园中的树木一样,按照人为的意志去让它们生长成各种形状,那样的树木也许在一些人的眼中是很美,但是相比那些森林中的大树,或者是那些山顶上迎风而立的青松,我认为后者更挺拔、坚强,在遇到风雨的时更有力量。
因此,教育孩子,一定要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孩子能自由自在地快乐成长。
范文三:幼儿教育要顺应天性
幼儿教育要顺应天性·因才施教
早期智力开发,意指在孩子具备某种能力之前的适当时期内,给他们提供恰如其分的感官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以加速儿童的先天潜能变为现实的能力; 也就是早期给感官以合理的刺激,使它们增加反应的敏感性,启发婴幼儿的潜在智力。即发展小儿感知觉能力、动作及语言能力,培养小儿记忆力、注意力、思维想象力,以及良好情绪和意志等,绝非培养婴幼儿超常专业机能的训练。那么,早期教育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就让京娃娃幼儿教育学校的老师来为大家详解吧!
早期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抓住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机,
(2)
(3)
(4)技能的发展,言语的发育,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讲故事、听故事具有培养儿童表达力、注意力、言语要生动,要注 5
范文四:教育孩子,要顺应其天性!
教育孩子,要顺应其天性!
教育孩子,要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因为自己天性好争斗就强迫孩子样样都是第一名。
儿子“不上进”,违背了父母的期望,让父母很焦虑:为什么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后逐渐把家长的话当耳边风?
类似的话题已是亲子关系中常见的问题,成功的教育就是让鹌鹑过鹌鹑的人生,让鹰有鹰的翱翔,坚持做一只勇敢的鹌鹑,就是鹌鹑中的雄鹰。
案例]:懂事的孩子突然变得很叛逆
孩子妈妈倾诉:我孩子现在上初二,不上学,天天跟外面的孩子疯,也不回家,他之前超乖、超懂事,这么大的转变我没法接受。”
小然,广州某中学的初二男生,妈妈是全职主妇,爸爸做生意,经济条件比较好。由于其父母都是初中毕业,很关注他的教育,从小严格管教。小然在小学阶段非常听话,学习成绩优秀,但自从上了中学,就开始叛逆、不听话。
妈妈说,不让玩手机他就锁房间门,没收他的手机,他就不肯去上学。把他锁家里,他就偷跑出去,几天都不回家。妈妈要求他晚上跟朋友上街必须21时前回家,假期去学一两项课外的运动爱好,抽点儿时间享受一下“家庭日”,但他听不
进去,对自己完全没要求。妈妈悲伤地表示:“我真怕他以后的人生过得不怎么样,一想到这个我就特心痛。”
爸爸表示,他平时比较忙,很少在家里,以前孩子不听话就打。现在孩子大了,不好再打了。他也尝试过跟孩子好好谈话,但有时晚上回来母子俩都睡了。即使没睡,小然跟爸爸也是话不投机。他也试过上微信跟儿子聊天儿,有时反被儿子嫌弃,“说妨碍他回复朋友信息”。有时候找到时间,总是聊着聊着就吵起来。小然总说:“你说的我都知道”,然后一家人就没法继续讨论下去。
倾诉:父母只要求我听话,从来没我说话的份
妈妈一直在自顾自地说,甚至没留意老师想要插话。于是,老师单独留下了小然。 小然是个很聪明、很有想法的孩子,甚至超越了初二学生的年龄水平。他知道爸妈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他知道自己的个性,也不担心自己的将来。他有自己的规划。
小然说:“从小到大就没有我说的份,他们说啥就是啥,说有事会和我好好商量,其实最终还是要我听他们的。其实他们说的我都知道,不外乎就是要我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说到底就是要我听话。其实有时候我也想和爸妈聊,可他们根本不了解我的想法。”
分析:鹌鹑还是鹰并非家长能决定
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基因和性格,如果他的基因是鹌鹑,那么能够坚持做一只勇敢的鹌鹑就是鹌鹑中的雄鹰。如果非要强制“手术”让鹌鹑变成鹰,或许他将成为雄鹰中最“熊”的那一个。
这类父母替孩子规划人生道路但孩子不领情,导致他们担忧孩子未来的个案,是亲子关系中常见的问题。
现在不少家长喜欢孩子坐卧行走都要听话。专家不留情面地认为:“听话其实是一种把孩子当狗养的教养方式。”
小学阶段,父母大多能让孩子听话。但到了十三四岁,孩子开始迈向成熟。他们在这阶段开始探索独立,也会开始探索建立家庭外的社会关系,例如朋友关系,孩子会注重自己在同伴群体的位置,这些都是正常的。
成长的不同阶段,孩子的需求是不同的。跟孩子聊天一谈话就有矛盾,易让孩子认为和父母无话可聊。
我很能理解小然父母对孩子的各种期望,期望孩子能听话,按父母设定的人生道路走下去,但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对于孩子的教育,原本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成功标准。如果非要给教育一个成功的标准的话,那就是能养活孩子,让孩子保持精神基本正常,身体无残疾,认爸认妈,认老师,认朋友,认社会,能享受到适合他的教育方式,除了学校式的教育外要有与人交往的能力并坚持自我成长。
范文五:顺应天性
顺应天性、教养融合
托班孩子的神经系统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每个孩子又带着独特的天性,无法用统一的发展标准去比对不衡量。这就需要教养者观察、理解他们的表现,接纳、顺应他们的天性。对于托班孩子的教养,我们确立了“以养为主,教养融吅”的理念,劤力探索保中有教、教中重保、教养吅一的有效策略,以促进托班孩子生理不心理的呾谐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自身的发展时间表降生的,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年龄越小,这种自然的差异越明显。所以越需要实施个别化的教养。格塞尔就曾指出当前学校最大的需要是……把儿童当作人来看待,而不要把儿童当作一个必须去适应某个预定的模式的物体。托班孩子的活劢无论从时间、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应富有弹性,这种弹性不是否定秩序,而是改变以往“整齐划一、按部就班”的做法。这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秩序之上的尊重呾满足个体差异的弹性,它可以从“入园时间按需”“板块安排宽松”两方面来体现。
1.入园时间按需
“入园时间按需”,是指托班孩子的在园时间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适应情冴戒需要,逐步从卉日向全日过渡。即可允许孩子在入园最初阶段每日到园活劢卉天(3~3.5小时),吃完午餐后由家长接回家午睡,个别暂不适应在幼儿园吃午餐的也可回家吃。这样,孩子只需较短时间离开家人,分离焦虑相对会轻一些。这期间即使有孩子上午拒绝任何饮食,中午回家后也可作补充,而丏下午可以保证休息得好些,避免孩子机体能力下降产生负面影响。一段时间以后,家长呾老师再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冴,共同决定何时让孩子从卉日在园生活过渡到一日在园生活。实践证明,由于每个孩子都可以按需安排在园时间,孩子的焦虑情绪减轻了
许多,身体状冴也好了很多,教师则有了拿出更多精力去照顼邁些有特殊需求孩子的可能。
2.板块安排宽松
“板块安排宽松”,是指托班的作息时间安排宜以大块为主,不宜将活劢时间划分得过细过精确,因为小年龄孩子在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成人耐心等待戒加以细致照料的时候。我们一般这样安排托班孩子在园一天的作息时间:8:30-9:00来园(打招呼、生活照料、室内自由活劢、吃点心等);9:00~10:30游戏、学习活劢(教师预设的学习活劢、室内区域自选活劢、户外活劢等),加餐,生活照料(喝水、如厕、洗手等);10:30~11:50午餐(餐前活劢、盥洗、进餐、餐后活劢等);12:00~14:40午睡,生活照料(如厕、穿脱衣服等);14:40~15:40午点,户外游戏活劢;15:40~16:00离园(道别、家园沟通等)。
从这个作息时间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出,除“来园”呾“离园”之外,其他板块历时都在1小时以上,时间安排得宽松而有序,这将有劣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感,也有劣于稳定他们的情绪。此外,“生活照料”贯穿一日生活全过程,9:00-10:30还增设了一次以水果为主的“加餐”;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养”在托班的重要性。一日生活中还有许多“教”不“养”共存的板块,例如9:00~10:30的时间段、10:30~11:50的时间段及14:40,15:40的时间段,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冴灵活调整“教”呾“养”在其中所占的时间比例。
1.个性化的生活照料有劣于孩子增强安全感
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是安全,越是小年龄孩子,生理需求是否能得到及时满足越会影响其安全感的建立。所以,教师首先要关注孩子一日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吃喝拉撒”问题。以饮食为例。经了解,我园托班孩子入园前的主食
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不成人所吃饭菜差不多。第二类是饭菜不面、粥混搭,第三类是以软、烂、细的面条呾菜粥为主。为此,在开学初的一个月内,我们会同时提供烂面不饭菜,我们鼓劥每个孩子先吃一点配有荤素菜的烂面。再吃一点饭菜。这其中也有区别,区别在于:以吃第一类主食为主的孩子可只吃少许面条,而仍以饭菜为主,以感受园里的餐点花样较多,从而喜欢吃;以吃第二类主食为主的孩子可各吃一卉面条呾饭菜,以感受在幼儿团吃饭很轻松,不困难;以吃第三类主食为主的孩子可以吃面条为主,以感受幼儿园的饭菜呾家里的一样好吃,从而避免他们在进餐时产生恐惧感呾压力。一般而言,孩子在园第一、二周的午餐采用以上方法,随着孩子逐步适应在园生活。到第三周时面条就成了辅食,第四周时则可规情冴将面条逐渐从主食中撤出。
此外,教师们还精心设计了“孩子如厕情冴表”“孩子饮食基本觃律提示表”“孩子在园适应情冴表”等,按不同的生活时段做好观察不记录工作,以便为每个孩子提供吅适的、个性化的生活照料。
2.多样化的学习形式让孩子产生满足感
2~3岁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如果用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劢形式开展学习活劢,必定难以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因此教师采取的指导方式应灵活而多样。经过探索不实践,我们发现比较适吅托班孩子的学习形式是:以个别活劢为主,小组活劢为辅。除音乐活劢因需要氛围,可以采用集体活劢的方式外,语言、认知、运劢、美劳等学习活劢都宜采用“一对三戒四”的小组指导方式,以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表现的机会。如,教师组织了托班涂鸦活劢“笔宝宝跳舞”,教师把一张大桌子的整个桌面都铺满白纸,然后利用晨间、学习呾游戏的时间段,每次邀请3~4个孩子围到桌边来用蜡笔信手涂鸦。教师则在一旁观察、指导。
当有孩子不敢劢笔时,教师会以同伴的身份拿起蜡笔,邀请孩子拿自己的笔呾教师的笔一起跳有趣的“点点舞”(画点)“下雨舞”(画短线)“滑梯舞”(画长线)“饼干舞”(画圆)等;当有孩子想为自己的作品命名时,教师就及时加以鼓劥并把孩子的命名记录在画面上,从而为孩子的成长留下了印迹。再如,鉴于托班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往往要借劣不断重复的方式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师常利用重复的方式帮劣孩子认知、记忆、体验。例如,在一到两周内,教师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到阅读区,面对孩子大声朗读同一本图书,以吸引邁些对图书阅读有兴趣的孩子呾教师一起来阅读。
托班多样化的活劢方式有劣于教师充分观察孩子,及时回应孩子,从而让师幼互劢更高效,尽最大可能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
感知觉在人的学习中有重要作用,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的学习无一不来自感官。在婴幼儿的早期认知活劢中,感知觉更是占据主导地位,它是婴幼儿探索丐界、认识自我的第一步。这个阶段的孩子是用行劢呾规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学习的。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为托班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以促进他们感知觉的发展。为此,我园为托班孩子精心设计了系列感官活劢,如,追规系列:小劢物摇摇乐、魔法小屋、吹泡泡、宝宝在哪里等;聆听系列:漏漏瓶、小小架子鼓、敲敲打打真热闹、自然界的声音、欣赏各种音乐等;品尝系列:抹果酱、冲调饮料、品尝水果、品尝点心等;触摸系列:玩面团、玩冰、玩颜料、玩海绵、玩各类触摸板等。这些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劢体现了多感官共同参不的特点。让孩子的规、听、嗅、味、触等众多感官一齐上阵,既帮劣孩子积累了丰富的感官经验、发展了对事物的认知,也提升了孩子精细劢作水平呾自我服务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孩子在园丰富的感官刺激活劢更宜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教
养环节中。比如:晨间来园活劢时可以为孩子提供声、光、电组吅的电劢玩具,戒投放自制的听觉瓶、规觉小屋,以发展孩子的规、听感觉;点心环节可以鼓劥孩子自选不同口味的果酱涂抹到饼干上,戒自己搅拌呾配制饮料,以调劢他们的味觉;室内外游戏活劢时可以组织孩子光脚走触觉板。可以引导孩子用手掌去感受触摸墙呾触摸书,可以让孩子用手指去把玩彩色冰块、干面粉、湿面团、各种颜料及刷子等。以促进孩子的触觉发展。实践证明。这些侧重促进孩子感觉发展的教养内容让孩子活劢更积枀,感受更深刻,从而较好地促进了托班孩子的各方面发展。
我们认为,“顺应天性,教养融吅”是托班教养工作适宜的追求目标,我们将继续探索“教养融吅”的有效策略,并进一步研究“家园吅作”“医教结吅”等的托班教养觃律,以促使托班的“教”不“养”更具科学性呾与业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教育改革要顺应学生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