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摩登时代》影评
这是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因为这部影片超越了其他单纯以他个人特点为卖点的悲剧性主题作品,改而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重要的问题。这是一部被当时美国政治家认为有红色共产倾向的危险性作品。
影片描写的是人和机器的冲突,背景是当时的美国工业因为转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所造成的失业浪潮,而主角查理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代表人物: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被出了毛病的吃饭机器在他悲戚惊恐的脸上不住扇打……。这些影像无不反映了机器时代所带来的恐惧与打击。最后查理失业了,他加入了找工作的巨大洪流之中;甚至无意中领导了示威运动的群众,然而最后仍是改变不了他可怜的命运。唯一不用为生活操心的最好地方是监狱,所以为了进监狱,查理不惜主动替人顶罪。然而事与愿违,监狱进不去,不过却因祸得福得到了受他帮助的流浪女的爱。
影片中工人查理的形象是圆顶礼帽、八字胡、短背心和大皮鞋,他总是那么邋邋遢遢,又像是患了多动症一样不停地跑啊,跳啊,走着太空步,他那快如闪电的动作常常会把与他演对手戏的演员搅得晕头转向,无论是政府官员、顶头上司,还是身穿制服的警察,一见到这个流浪汉都被耍得团团转。
影片中的声效主要是用来演奏他自己谱曲的音乐和一些背景声音,并没有更多的语言声音,尽管语言声音很少,但并没有让该片失去魅力,反而更吸引观众的眼球。
本片是卓别林早期黑白电影作品之一。虽然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影片的配乐和特技都无法和当今的好莱坞影片媲美。但是,卓别林的喜剧表演天分使这部影片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
片中喜剧手法和视觉手段都有着卓别林独特匠心的痕迹。而其主题则更为突出,围绕美国当年工业起步时期美国劳苦人民的生活悲剧展开了诙谐的讽刺。查理这个普普通通的工厂工人在节奏异常紧张的流水线上疯狂工作。毫无间歇的劳作终于让他发了疯,一见到圆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用扳子上紧。
查理发疯的一幕从形式上的确引人发笑,但实质上却暴露出是发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在如今的中国,很多人无力承受生活和工作压力从而有轻生的念头,甚至逐步走向了崩溃的边缘。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范文二:摩登时代影评
《摩登时代》应该属于一部默片时代的尾作了,电影通过演员的动作和背景音乐向观众传递大量信息,影片中的主演卓别林用他滑稽幽默的动作加之音乐的完美配合,以喜剧的形式为观众带来无尽的欢乐。同时它作为一部传世之作,直接表现了社会的荒谬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喜剧的形式让观众在欢乐中思考,在欢乐中反思自己和社会现实。
在我看来这属于一部黑色幽默电影,它用幽默搞笑的剧情和演员滑稽的动作,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向观众展现这个社会的荒谬,使观众能从观影中思考现实。影片中卓别林饰演的工人,跟着机器的运作速度不停地拧螺帽,一次次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无论发生什么只是跟着机器拧螺帽完成工作。人为机器服务,而不是机器为人服务,这可谓是一种荒谬。以至于最后卓别林饰演的工人看到什么都像螺帽,然后习惯性的重复拧螺帽的动作,最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失去了工作,而工厂貌似没有因为这个而付出什么代价。同时工厂的老板为节省工人吃饭时间以加长工作时间,用机器喂工人吃饭,“卓别林”被叫去做试验。这段剧情让我感觉,工人在老板面前毫无人权可言。在“卓别林”出院后走在街上被警察误认为是工人暴动的领袖而被关入监狱。在监狱中他因误食毒品导致神志不清,成功阻止了越狱,最后他被提前释放,监狱长对他说:“你自由了。”而他却说:“我可以再多待几天吗,我待在这很好。”这一系列即搞笑又荒谬的情节,使观众在笑语中反思现实。也许只有在那个经济萧条,资本家压榨工人劳动力的荒谬的年代,电影中这一系列荒谬的情节才显得合情合理,显得有真
实性,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此时影片也许反映了当时社会残酷的现实,在监狱中有吃有住避风挡雨,而在监狱外难以生存。
随后“卓别林”遇到了同样流浪的女主角,两人相爱共创美好的未来。虽然他们刚刚获得稳定的工作后,又被警察的通缉无情的破坏了。但影片最后给了一个“黎明”的标题,“卓别林”用一句励志的话回应失落的女主角。影片以一个希望式的结尾给观众,向观众展现,即使社会是残酷的,但仍要保有希望。
影片深刻直接的用艺术展现了残酷的社会。用电影艺术去反映现实的残酷,启示观众反思自己和自己生存的这个社会,促进社会的改变与进步发展,而不是麻木的任由资本家压榨。电影导演用艺术去反映最直接的社会问题使观众深思,也许这是这部电影能成为传世之作的重要原因。然而中国电影正是缺少对社会,对制度,对国家等等的反思,在此,我想中国电影如果想要良好持久的发展,也许只有开放市场和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是我们的电影人能够自由创作,创作出更多反映社会问题,引人深思的艺术作品。也许只有怎样,我们才能不仅仅记住的是中国电影在票房上的数字,而是记住它讲述的故事。“中国电影”任重而道远。
虽然这是一部传世之作,虽然它可能非常直接的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给人们带来众多的反思,但我觉得这部影片在剧情衔接上缺乏逻辑。尤其是女主角第一次出现时太唐突了,有种与之前剧情完全无联系的感觉,并且没有展现不可或缺的叙事,为之后成为流浪女与“卓别林”相遇做铺垫。似乎这段剧情只是为了凸显社会的极度不公和
对穷人毫无保障,而没有起到推动电影情节发展的作用,略显多余。另一方面,与现代电影艺术相比,它缺乏真实性。电影可以想象,但想象要符合来自真实现实的逻辑,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幻想。也许是受当时电影艺术表达所限,艺术加工过头了,略微忽略了电影叙事的逻辑性和真实性。
范文三:摩登时代影评
用博弈论评论《潜罪犯》
学院: 海运学院新生部
专业:轮机工程班级:轮机115
学号: 111612528学生姓名: 陈存邦
2012-5-29
博弈,通常都用于棋局当中,是智斗勇斗的集中表现。棋局的双方无论在现实生活中关系如何,棋盘就如战场,博弈的双方永远都是身份、思想、理念都各不同的敌手,不存有侥幸,只有输赢之分。而我们通常看到的电影,虽然双方的争执是营造剧情冲突的基本要素,这存在博弈的成分。但却很少见到一部电影会像《潜罪犯》这样,通篇可以不突出任何主题,不表达任何思想,不代表任何立场,只是单纯的烘托Laughing与教授、教授与社会棋逢对手般的对弈,以博弈为剧情的中心而展开并完结的电影。可以说,当我第一遍看《潜罪犯》时,以主题为重心的惯性思维直接把这部不知所云的电影丢弃到了烂片的行列。但源于被吴镇宇的演技所折服,再看过一遍这部电影时,突然明白了邱礼涛对待这部电影的用意,就像当初误解《第一诫》不是个合格的类型片一样。殊不知,《第一诫》早已闯出了类型片的范围。而《潜罪犯》则早已脱离了以弘扬某种思想为主要目的的范畴。使电影回归到了单纯地通过矛盾冲突为主线的戏剧上。不求意义,不求思想,单纯到连弘扬英雄主义都不要的程度上。只突出博弈,突出两个人(或集团)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
邱礼涛是个很怪咖的导演,也是为数不多地将高产与微微的知名度“融合”地很完美的导演。他的电影数量绝对不输
于王晶,但真正能给人们带来印象还仅停留在1993年的《人肉叉烧包》;他执导的电影从来没遇到过大卖,更难得叫好不叫座的情景;他没有获得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导演奖项,却经常能为具有实力的演员提供释放演技的平台;他本该成为香港电影的领军人之一,却自甘堕落地扎根于中流砥柱。很难想象,这位不争名不争气、只见产量不见口碑的所谓二流导演,TVB是如何看中他来接手前后两部《 Laughing Gor》的指导权。或许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香港,没有人可以比邱礼涛更痞态更精准地处理犯罪片,没有人可以比他更能清晰透彻地挖掘人的阴暗面,且没有人可以像他一样地将一种反社会理论上升到说教的高度,甚至令观众感同身受。也幸得此,使得TVB的 Laughing系列从一个简单的无间道构造上升为了华语电影中少见的身份博弈、思想博弈、观念博弈,甚至主义博弈的博弈电影。
这可以说是一种有待推敲的创新。毕竟把剧情的所有都压在“斗”字上,这给绝大多数从小就养成了寻主旨习惯的观众增添了许多负担。可故事精彩的本身并不全来自意义,诸如《无间道》的卧底交锋,除了那无法自圆其说的佛教理论,它还具备着什么意义;《神探》抛开银河映像的宿命观,它又具备着什么意义。可他们却比《潜罪犯》更容易让观众接
受的原因,就是这两部电影中都没有“斗”的那样单纯,还很讨巧地将观众的带入点选在了人性上,《无间道》有身份流失,《神探》有人性悲哀。而与之相比的《潜罪犯》,虽然Laughing也有丢失身份,但只为剧情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并没有作为重点;而人性的讨论也很苍白,只能作为教授反社会的原因之一,且无力致极。
所以整部电影,之所以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是因为它的整个故事就是在“斗”,算不上思想的思想就是在博弈。譬如片中教授对Laughing一而再而三地洗脑,Laughing以“你讲的每一字我都听得懂,但连起来我就听不懂(大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回之。这句台词,字正腔圆地说出了Laughing迫于身份,迫于立场的无奈。他听得懂教授反社会的原因,也有着与教授一样对待黑与白、对与错的理论,但却极度不赞同教授的做法,否认教授口中的理想国。却忽视了自己已被社会抛弃的身份而站在社会的一方,与被社会接受且逐渐要改变社会的反社会的教授成为敌手。这场博弈的震撼程度,是不可小觑的。
影片的结尾,是Laughing与教授的两败俱伤,但究竟谁的理念胜出。邱礼涛至始至终都没有通过影片来告诉观众,其做法还是为了突出“斗”, 突出博弈。除去影片中角色之间的争斗,还有戏外观众内心之间的交战。比如哪些观众是听了教授的理论,并表示非常赞同的,请举起右手;又有哪些观众是站在Laughing的立场上的,就请举起左手。我相信有一些人会右,一些人会左,更有一些人会双手举起,原因就是他们的本我在交战着自我,而搞不清超我又要从哪个社会做起。如此看来,这类博弈电影所留下的辩题早已胜过了诸多二流刻意营造出来的主题,并夹杂着无穷回味,引人深思。
但一直都是理念先行的邱礼涛,这次显然又没有给自己的理念付清账单。《潜罪犯》那“羞涩”的片长,糟糕的细节处理,都足以令人嗤之以鼻。而且行云流水般地戏骨过往,给了他们发挥演技的平台,却没有给他们更多的镜头;影片的剪辑更是糟糕透顶。可邱礼涛纵横片场的经验还是不可以低估的,《潜罪犯》中机位的安排,场面调度,节奏的把握等,虽然不如香港新晋导演如彭浩翔那样的新鲜,值得玩味,但绝对精致,且具备娱乐性、冲击力。就以停车场那段戏为例,两分钟不到的场面哪来的张力,全来自邱礼涛的神奇之
手、经验之笔。如果把这场戏交予彭sir之手,可以想象镜头是怎样地上下摇晃,观众的胃又要怎样地“翻云覆雨”。
至于内地引进这部电影,真是继《美国队长》后再次出乎了我的意料。事实上,《 Laughing Gor》的第一部《变节》拍得那样收敛,就是为了可以进内地捞一把,可惜破灭;而这部《潜罪犯》,从片名就已经割断了与内地的联系,没想到又听闻在内地悄然上映起来。剪刀手们的眼光真是无法比拟,我估他们是看到了《潜罪犯》中教授痛骂资本主义的那段话。讲真,教授痛骂资本主义,是因为一众港人只清楚资本主义,不要隔靴搔痒地间接地把此当做某主义的宣传片。五十步笑百步,资本主义至少还有自己强大的经验存在。
范文四:摩登时代 影评
无声电影——《摩登时代》
《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标签式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依托于上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正如影片开头的字幕揭示的:“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电影放大了在动荡中不可阻挡的现实条件下小人物卑微的生存处境,是对千千万万普通工人贫穷无奈命运的关照,也是对以掠夺为积累方式的垄断性经济制度的讨伐。虽然卓别林最为世人所称道的一直是他的“滑稽”,但我们在观赏的过程中捧腹大笑的同时,似乎也并不能产生单纯的愉悦和快乐之感,而是时刻被提醒着,去注视那些底层民众难以为继的艰难和“上流人士”骄奢淫逸的对比,以及在绝境中人性所折射出的坚强和善良的光芒。
本文将从影片的内容主题,人物塑造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以矛盾分析的方法做一些浅陋的解读。
一、 机器与人的战争
如前文所述,本片的背景是1930年左右美国工业因为机器的大量使用而使大批工人失业所引发的经济浪潮和社会危机,可以说,这是一场机器与人的战争。机器在这里并非人类的工具,而是大部分底层工人的敌人。影片伊始我们便能注意到,把工人和机器放置在一个镜头中的画面非常之多,这或许是创作者一种有意的安排。比如,当摄像机对准夏尔洛和其他工人作业的流水线,我们强烈的感觉到似乎有一颗螺丝钉把他们牢牢栓在了生产线上,无法离开半步,此间产生的工人与老板的矛盾、工人之间的矛盾,全都由那条窄小的传送带引发。机器齿轮化身成效率资本和无情的代表,在机器运转的轰隆声和刺耳的换班铃声中,人的重要性和能动性被压缩成小小的一团,甚至成为某种并非必要的附庸。在资本家的眼中,工人的价值被异化成一种生产工具,在他们心目中,机器似乎是高于人权的。以至于夏尔洛被当成小白鼠强迫使用“高级先进”的自动喂饭机,喂饭机的失控反讽着机械化本应带来的便利和秩序,也使夏尔洛走向癫狂,变成一个可怜的“拧螺丝强迫症”患者,被送进精神病医院。影片的后半段也对人和机器的尴尬格局有若干表现,如在工厂复工之后,夏尔洛和机器维修师在检修的过程中,维修师被卷入齿轮,无法脱身,甚至一旦停电,维修师就必须待在齿轮的夹缝中吃午餐,可笑之至又发人深省,这些影像无一不在反映了机器时代所带来的恐惧与打击。
二、监狱,或者天堂
因为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误会,夏尔洛被当成共产运动的领导人投进监狱。刚入狱的他
是惶恐害怕的,像所有正常人一样,此时的夏尔洛一定也对牢狱之灾避之不及,强壮霸道的“狱友”的欺压使他盼望早日脱身。而又是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巧合,吸食了白粉的夏尔洛变得异常骁勇无敌,成功制止了一次越狱,“维护”了警察和监狱的秩序和安全。正是从这里开始,夏尔洛和监狱的关系发生了质变性的飞跃。由于他的英勇事迹,典狱长和他这个犯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从此他在狱中变成特权阶级,和入狱之前的生活相比,反而是现在衣食无忧的处境要更优越一些。当典狱长告诉他提前获释的消息,他显得无比失落。此时“监狱”在夏尔洛的字典里变成了“舒适”、“温饱”的代名词,即使他并不工作,起码还
自有个睡觉的地方,也不会饿着。而对于挣扎在饥饿边缘的人来说,那些毫无用处的所谓“由”,简直和垃圾一样微不足道。以致出狱以后的他始终在找机会,重新回到对于无业者来
天堂般”的监狱。当然,对夏尔洛来说监狱的美好似乎还不知这些。正是牢狱之灾,使说“
身无分文的他邂逅了同样处境的美丽女孩。
三 、小丑的外表,绅士的内心
卓别林扮演的夏尔洛在本片中继承了他一贯的荧屏形象:捉襟见肘的礼服,和身高极不相称的特大号皮鞋,圆顶硕大的礼帽,一把弯头的文明杖,用墙灰刷出来一般的惨白脸色,浓黑的眼圈和夸张的眉形,标签式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是一摇一摆滑稽的外八字。卓别林在镜头前有着很强的张力,这或许和他的戏剧舞台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本片拍摄于1934年,可以推算当时的卓别林已经45岁。但一旦套上他独有的“行头”,一旦进入角色,我们可以见识到卓别林丝毫未减退的艺术活力。无论是他那怪异的走路姿势,还是对餐厅侍应生“杂技演员”般的表现方式,还是他千奇百怪又巧妙传神面部表情和眼神,都突出了他的电影夸张诙谐的特质。在本片中,夏尔洛依然是一个令人捧腹的笑料式人物,他的行为大大咧咧、漏洞百出,影片的笑点很大部分来自于他面对并不自知的“危机”时的反应,比如他蒙着眼睛在没有遮拦的百货二层“惊险”地滑旱冰;比如他赤膊上阵跃跃欲试地跳入水中想要游泳,才发现河里的水甚至还淹没不了他的小腿;又比如他在餐厅里托着大盘子却被跳舞的人群推搡挤兑,连烤鸭插在了灯具上也不知道??他的可笑在于他的行为和环境的反差,而和中国经典笑料式人物阿Q不同的是,他们虽然是低人一等的穷人,但夏尔洛却有着高人很多的善良,和女主角的相遇相识就是源于他的这种善良。他不仅有乐于助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还经常表现得十分“绅士”:虽然穷困却穿着“标配”的三件套,戴礼帽、拄手杖,和女士见面不忘脱帽行礼,即使在警车上也不忘让座。凡此种种让人不会把夏尔洛的好笑当成一种蔑视其浮浅的理由,而更是化成了带有亲近感的幽默。
四、无声,胜有声
1935年,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要远胜于对白,但即使是卓别林这位电影大师,面对电影技术的强势的革新浪潮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摩登时代》其实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影片。但和卓别林其他无声电影不同的是,本片实际上是包含声音的,比如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声音、接电话的声音。卓别林以此来帮助1930年代已经不习惯看无声电影的观众来熟悉无声电影中观众听不到对话。虽然如此,这部电影一般依然被看做是一部无声电影,因为影片对情节的提示主要仍由传统的字幕和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表情配合来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乐。理论上说,默片的配乐应该比有声电影的配乐更为至关重要,因为默片对白和旁白的缺失,所以配乐承担了一部分对白和旁白交代情节的功能,并且,由于配乐几乎是默片中观众唯一能得到的听觉刺激,相当于电影的声音频道几近全部由音乐来占据。《摩登时代》的配乐可以说对情节的推动和整部影片节奏的控制起到了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电影一开头,随着传送带的转动,配乐的节奏和主人公的动作以及随即出现的冲突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这让我们这些看惯有声电影的观众几乎是头一次认识到电影配乐的叙事功能,这是非常美妙特别的体验。
据资料显示,《摩登时代》也是第一部可以听得到卓别林本人的声音的电影。电影结束时夏尔洛哼的那支歌是导演自己亲自哼的。当不幸的夏尔洛和美丽的女主角面对无限延伸不知终点的道路,女主角埋首啜泣,夏尔洛却安慰她去看一看天上初生的朝阳。还好,这末尾的一章名叫“黎明”,主人公还没有失去希望,更何况我们。摩登时代,虽说是富人最好的时代,但要说是穷人最坏的时代,却也并不尽然。无疑的是,卓别林留给我们一个默片电影最好的时代,1914年是这个时代的开始,因为正是这一年,一个头戴圆顶礼帽、手持文明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改变了整个世界电影的历史。
范文五:摩登时代影评
《摩登时代》影评
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班级:资规10-2班
姓名:何 伟 松
学号:3100102209
《摩登时代》影评
在影视欣赏课上看到了卓别林演绎的《摩登时代》,在看惯了缤纷五彩的电影的时候,却无意中被卓别林的黑白无声的电影给深深地触动。他浓黑的眉毛、醒目的眼睛、加上画龙点睛的一撮小胡子共同构成盈溢着喜剧效果的脸。再加上那不合身的燕尾服、宽松的裤子、超大尺码的皮鞋。提及卓别林,这一副机灵而活泼的样子总是从我脑海中窜出来,像在《摩登时代》中一样灵活地蹬着他的溜冰鞋。
看卓别林的无声片,总是让人忘了台词的必要性而专注于他不停地手舞足蹈,仿佛他天生有着释放不完的能量。写到这里情不自禁对比了一下春晚里的相声小品和他的喜剧片,同样让人笑,他却是异常严肃地不仅仅是表演,而是在担任着这个角色。让人在快乐的同时却不忘记思考。
三个工人的流水线作业,稍有不慎就被工头责骂,只要流水线开动着,他们就无暇去顾及任何事情。企业家可以在办公室里玩着拼图、打开监视器看着每个角落的动态,即使是厕所。增加产量减少支出,这就是推销员推销那所谓的自动喂食机的最好理由,同样也是因为它不实用,不能很好的增加产量减少支出,这个自动喂食机没有得到企业主的垂青。看着卓别林瘦小的身躯被架在冰冷的金属机器上,慌张地迎接着自动送上的食物和等不及你下咽就扑面而来的擦嘴器。我想笑却笑不出来。
个人的命运永远离不开时代的大背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浮世绘。卓别林误打误撞参与工人运动、女主角父亲被枪击、商场遭到打劫??凡此种种都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截面。让我颇为影响深刻的配角是这部影片中的警察,这一在本片中贯穿始终的角色一反香港片中警察总是最后出现、荣膺最无用团体的作风,堪称无处不在。也许是电影情节的需要,但却让我真实感到那个年代社会的不稳定、矛盾冲突的尖锐。当男女主角终于拥有了一个可以画上一个大大的“拆”字但却可以称作家的危房的时候,他们的欣喜让人高兴在同他们一起高兴的同时也有着感慨。虽然同一时间,卓别林不停地用意外的动作逗人发笑。
在这场次贷危机还没有成为历史时,肯定已经有人将它与历次的经济危机对比,自然也会对比到那所谓的“摩登时代”——大萧条。可惜不是学经济的,没有什么学术的分析。但也似乎看到了一些相同点。《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时提及,资本积累加速了对工人的排挤,造成了工人的“相对过剩”和“资本主义的人口过剩”。这使得资本主义异常迅速地扩大生产。生产过剩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的危机。大萧条的产生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产能过剩。而这次的次贷危机同样是因为监管不力,使得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而过剩,最终导致了资金链断裂。一场拆东墙补西墙的危险游戏在给世人炫目的经济增长后泡沫破裂。历次经济危机,最终受到巨大损失的依旧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华尔街的高管可以在社会的谴责下心安理得地踏着破产的企业拿着丰厚的报酬。而“摩登时代”时的企业家也未见去为生计而打劫商店。卓别林看管商场时遇到的只能是曾经的工友而不是上司。
影片开篇的字幕上打出:“摩登时代:工业时代的故事。讲述个人企业和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企业无法给人以幸福,可在为了追求理想的幸福生活,当听到工厂恢复生产时,主角还是在人海中挣扎着抓到了工作的机会。一个有力讽刺,也是一个无力的事实。
卓别林此片未必想控诉资本主义社会,但却给我们一个绝佳的角度去管窥到西方社会的全豹。但同时社会也是在变化发展,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经济危机,能和《摩登时代》中划等号的地方并不多。西方国家通过提高福利、加强监管等各种“罗斯福新政”去干预国家的乃至世界的经济生活,新的形式下的新情况,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分析。
写到这里忍不住对影片的手法的结构多嘴几句。全片中蒙太奇手法使用似乎只有一处,即开篇的羊出羊圈而人们奔波工作相对比。让人影响深刻,可惜数量太少。从卓别林坚持固守黑白无声影片导致他在彩色有声片时代的没落,让人很自然理解他对新技术采用的排斥心理。镜头很少移动使得全片几乎聚焦在卓别林的个人表演上。对卓别林个人表演的关注也导致了本片结构有些松散。和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有些相像,两片同样都是用许多关联度不大的“小品”串成的喜剧。《摩登时代》中的一些表演非常精彩,但似乎和主题联系不大。
也许是想印证中国俗语“傻人有傻福”,卓别林表现的有些疯癫的单身汉总会有貌美的女子青睐。两人之间的爱情也是本片的一条线索,经历了许多挫折,希望变成失望。最后两人挽着手昂首走在那空无一人的大道上,片中打出来的标题是黎明。虽然根本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至少在那一刻,他们有着可以战胜一切的斗志、有着无比美好的向往。
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扬声器里传来了陈奕迅的《好久不见》,一首非常让人沉重的歌曲,MV中却是歌者穿起卓别林那经典的行头,在那里一个人挥动着手杖,孤独地舞蹈。悲伤的歌曲用喜剧的表演者来演绎,却又是显得那么浑然一体。也许是歌者看到了卓别林轻快的幽默中那心酸的泪水吧。